CN103287913A -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913A
CN103287913A CN2013100674917A CN201310067491A CN103287913A CN 103287913 A CN103287913 A CN 103287913A CN 2013100674917 A CN2013100674917 A CN 2013100674917A CN 201310067491 A CN201310067491 A CN 201310067491A CN 103287913 A CN103287913 A CN 103287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unit
blowing
air
transfe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74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913B (zh
Inventor
星野智道
田村政博
永迫秀也
古桥朋裕
杉山惠介
中田亨育
山本和也
国枝晶
渡边贤裕
铃木淳也
绀野和法
新妻洋平
松本恭昌
后藤贵一郎
北野和彦
福本孝
新仓康夫
高野悟
儿岛秀俊
佐佐木圭
鹤冈保志
松元信太郎
高桥亮
森雄太
芳贺宏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air blast or suction apparatus
    • B65H29/245Air blast devices
    • B65H29/246Air blast devices acting on stack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6Auxiliary devices for retaining articles in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9Function indicators indicating that several of an entity are pres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6Assisting moving, forwarding or guiding of material
    • B65H2301/4461Assisting moving, forwarding or guiding of material by blowing air towards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8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with at least a relief portion on the periph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1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fluidised b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1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fluidised bed
    • B65H2406/113Details of the part distributing the air cushion
    • B65H2406/1132Multiple nozzles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65H2406/121Fa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65H2406/122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4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with selectively operated air supply ope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40Fluid power drive; Fluid supply elements
    • B65H2406/42Distribution circuits
    • B65H2406/422Air thrott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7/00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220/00 – B65H2406/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65H2407/50Means for protecting parts of handling machine
    • B65H2407/51Means for making dustp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3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2Stro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6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2Starting; Sto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20Avoiding or preventing undesirable effects
    • B65H2601/26Damages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261Clog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是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纸张排出设备包括在其上堆叠纸张P1的移位纸盘202;排出辊6,其将纸张P2排出到移位纸盘202上;吹风设备230,其将空气输送至由排出辊6排出的纸张P2的下表面;阻挡元件231,其阻挡从吹风设备230的吹风端口230-2输送至纸张P2下表面的空气;和控制单元,其控制阻挡元件231的阻挡量。基于纸张信息确定阻挡量,所述纸张信息包括例如纸张类型信息、纸张尺寸信息和纸张厚度信息。

Description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上,已经广泛熟知纸张处理装置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纸张进行多种后处理,包括对齐、装订、折页和书籍装订,纸张处理装置因为其执行后处理被称为纸张后处理装置。已经流行使用上述纸张处理装置。最近几年中,已经大大期望该类型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处理各种纸张。尤其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通常在使用于目录或传单的图像看起来极佳的涂布纸(下文称为涂布纸(coat paper))上打印图像。涂布纸一般具有下述特征:
1)具有高的表面平滑度;
2)具有强的纸之间粘结力;和
3)具有低的克拉克挺度。
因此,这些特征可能使涂布纸的堆叠性能变差。尤其,当具有高的表面平滑度或容易加载的纸张,比如涂布纸,排出和堆叠时,排出的纸张可能被吸附在纸盘单元的堆叠表面上或堆叠的纸张上,导致排出的纸张可能翘起,或排出的纸张可能推堆叠的纸使堆叠性能变差。
鉴于此,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号2011-057313描述了纸张排出设备,其具有在纸张排出方向上排出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的排出单元;和连续堆叠由排出单元排出的纸张的纸盘单元,装置进一步包括吹风机构,其可重复下列操作:吹空气至一张接一张由排出单元排出的纸张的背面,和就在纸张的纸尾完全通过排出单元之前停止吹风操作。在本发明中,空气从位于纸张排出单元下面的鼓风机输送,以便在排出的纸张的下表面和已经被堆叠的纸张之间形成空气层,从而增强堆叠性能。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号2001-242769描述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图像形成单元,将在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用墨粉显影以在纸张材料上形成图像;纸张材料纸盘单元,其堆叠具有通过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的纸张材料;和鼓风机,其排出装置中的空气至外部并且其输送空气至堆叠在纸张材料纸盘单元上的纸张材料,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其根据堆叠在纸张材料纸盘单元上的纸张材料的状态控制鼓风机的吹风状况,以便稳定在排出纸盘上的纸张材料的堆叠性能,而不在纸张材料上造成污点或不造成堆叠问题——其指对于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材料,在排出纸盘上纸张材料彼此粘结在一起。
但是,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号2011-057313和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号2001-242769中描述的发明中的纸张纸盘单元上,堆叠问题可能由下述条件的改变造成,比如纸张的类型、纸张的尺寸或纸张的厚度。尤其地,当空气从鼓风机输送时,甚至在排出的纸张完全通过排出辊的夹区之后,排出的纸张仍被空气流吹动,从而下落位置不固定。所以,可能造成堆叠问题。因为鼓风机总是打开,所以杂质进入装置,其可能损坏装置中的机构。
因此,需要确保当通过吹空气排出纸张时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并且防止杂质进入吹风端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纸张排出设备,其包括排出单元,配置以排出纸张;鼓风机,配置以将空气吹至由排出单元排出的纸张的下表面;阻挡单元,配置以阻挡从鼓风机的吹风端口吹至纸张下表面的至少一些空气;和控制单元,配置以控制阻挡单元的操作。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纸张排出设备。
根据仍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纸张排出方法,其包括通过排出单元排出纸张;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吹至由排出单元排出的纸张的下表面;和通过阻挡单元阻挡从鼓风机的吹风端口吹至纸张的下表面的至少一些空气,以控制阻挡空气的量。阻挡包括在纸张排出的待机状态期间,使阻挡单元进入关闭状态;当纸张由排出单元排出时,使阻挡单元进入吹预定体积的空气的状态;和在纸张完全通过排出单元后,使阻挡单元进入停止由鼓风机吹空气或减少吹的空气的状态。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目前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述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
附图简述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图解从纸盘的堆叠表面观察的图1中端面装订过程盘的构造的视图;
图3是图解端面装订过程盘的示意性构造和其附连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图解逐出带(ejection belt)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5是图解端面装订订书机在横向方向上的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6图解在端面装订过程期间堆叠在端面装订过程盘上的纸张、纸尾参考挡板(reference fence)和端面装订订书机之间的关系;
图7是图解排出部分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解排出问题的移位纸盘的正视图;
图10是图解堆叠问题(推出)的移位纸盘的正视图;
图11是图解堆叠问题(缠绕)的移位纸盘的正视图;
图12是图解配备有吹风设备的排出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当纸张排出时图12的正视图;
图14是图解排出部分的相关部分的正视图;
图1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构造的方块图;
图16是图解排出部分上阻挡元件的关闭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17是图解升高和降低阻挡元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图解确定阻挡元件的下降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9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位纸盘的排出部分的相关部分;
图20是图解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输送方向上对齐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21是图解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从移位纸盘观察的排出部分的正视图;
图22是图解从斜上方观察的图21中排出部分的透视图;
图23是挤压元件的说明性视图,其图解前面的纸张当前排出在移位纸盘上的状态;
图24是挤压元件的说明性视图,其图解在后面的纸张与前面的纸张接触之前挤压元件挤压前面纸张的纸尾的状态;
图25是图解在返回辊(支撑轮,returning roller)的操作期间返回辊和挤压元件的驱动机构的状态的视图;
图26是图解在挤压元件的操作期间返回辊和挤压元件的驱动机构的状态的视图;
图27是图解挤压元件的前端的结构的视图;
图28是图解挤压元件的前端的另一结构的视图;
图29是图解挤压元件撤回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
图30是图解挤压元件进行挤压操作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
图31是图解配备有吹风设备的排出部分的相关部分的正视图;
图32是图解配备有天窗的吹风设备的操作和吹风状态的说明性视图,并且图解就在开始排出第二纸张之后的状态;
图33是图解纸张排出从图32的状态前进某些程度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
图34是图解就在纸张排出从图33的状态完成之前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
图35是图解来自吹风设备的空气方向的说明性视图,其中交叉点设置在移位纸盘上;
图36是图解从在排出方向上移位纸盘的下游侧观察的配备有吹风设备、挤压元件和返回辊的排出单元的正视图;
图37是图解吹风设备的吹风端口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38是图解从在排出方向上移位纸盘的上游侧观察的图36中图解的排出单元的透视图;
图39是图解从在纸张排出方向上游右侧观察的图38中的第二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
图40是图解从在纸张排出方向上游左侧观察的图38中的第二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
图41是图解从在纸张排出方向下游侧观察的排出单元的透视图;
图42是图解从右方向观察的图41中的第一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
图43是图解从右方向观察的图41中的第二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
图44图解图37中图解的吹风设备中的吹风操作和关闭状态;
图45是图解吹风模式中吹风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和
图46是图解在选择吹风模式的过程期间在操作显示单元上的选择屏的视图。
优选实施方式详述
本发明特征在于阻挡元件设置在鼓风机的下游侧,并且空气从鼓风机输送至堆叠纸盘或已经堆叠的纸张和待被排出的纸张的下表面之间的部分,以便实现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组件或被认为相同的组件由相应的参考数字指示,并且将根据具体情况不重复描述。在下述实施方式中,术语“纸张”指纸张样记录介质,包括记录纸张、转印纸张和OHP纸张。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括用作纸张处理装置的纸张后处理装置PD和图像形成装置PR的系统的构造的视图。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PR包括至少图像处理线路、光写入设备、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图像形成装置PR将在其上具有定影的墨粉图像的纸张输送至纸张后处理装置PD,以便通过纸张后处理装置PD进行期望的后处理。
图像处理线路将输入的图像数据转化成可打印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从图像处理线路输出的图像信号,光写入设备进行光写入至光敏性元件。显影单元将通过光写入在光敏性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用墨粉显影,和转印单元将通过显影单元使其可见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定影单元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定影转印至纸张的墨粉图像。如上述,图像形成装置PR使用电子照相。但是,也可使用应用喷墨系统或热转印系统的已知图像形成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线路、光写入设备、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构成图像形成单元。
纸张后处理装置PD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PR的侧面。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的纸张被引导至纸张后处理装置PD。纸张后处理装置PD具有输送路径A、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输送路径D和输送路径H。纸张被首先引导至具有对一张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的输送路径A(在该实施方式中,打孔单元100用作打孔单元)。
输送路径B通过输送路径A引导纸张至上纸盘201,并且输送路径C引导纸张至移位纸盘202。输送路径D引导纸张至过程盘F(下文也称为下面的“端面装订过程盘”),其进行对齐、装订过程等。其配置为通过分叉爪15和分叉爪16将纸张从输送路径A分拣至输送路径B、C或D。
纸张后处理装置可对纸张进行多种过程,比如打孔过程(打孔单元100)、纸张对齐+末端装订过程(闯纸挡板53、端面装订订书机S1)、纸张对齐+骑马钉过程(骑马钉上闯纸挡板250a、骑马钉下闯纸挡板250b、骑马钉订书机S2)、纸张分拣过程(移位纸盘202)、中心折页过程(折页板74,折页辊81)。因此,选择输送路径A,以及输送路径A之后的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和输送路径D。输送路径D包括纸张容纳单元(sheet accommodating unit)E,并且在输送路径D的下游侧,安装端面装订过程盘F、骑马钉折页过程盘G和排出输送路径H。
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和输送路径D在它们的上游侧共用的输送路径A配备有入口传感器301,其探测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接收的纸张,并且在其下游侧按顺序配备有入口辊1、打孔单元100、打孔碎屑接收器101、输送辊2、以及第一分叉爪15和第二分叉爪16。第一分叉爪15和第二分叉爪16通过未图解的弹簧以图1中图解的状态(初始状态)保持。当未图解的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转向ON时,分别驱动分叉爪15和16。在该情况下,第一分叉爪15和第二分叉爪16的分叉方向的组合可通过选择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的ON/OFF而改变,并且根据该结合的改变,纸张被分拣至输送路径B、输送路径C或输送路径D。
当纸张被引导至输送路径B时,保持图1中图解的状态,即,第一螺线管转向OFF(面向下面的状态是第一分叉爪15的初始状态)。这样,从输送辊3通过排出辊4将纸张排出至上纸盘201上。当纸张被引导至输送路径C时,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从图1的状态转向ON(面向上面的状态是第二分叉爪16的初始状态)。这样,分叉爪15向上摆动,并且分叉爪16向下摆动。因此,通过输送辊5和一对排出辊6(6a、6b),将纸张输送至移位纸盘202。在该情况下,分拣纸张。
纸张在位于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最下游侧的移位纸盘排出单元上分拣。移位纸盘排出单元包括一对移位排出辊6(6a、6b)、返回辊13、纸张表面探测传感器330、移位纸盘202、未图解的并且使得移位纸盘202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移位机构、和升高和降低移位纸盘202的移位纸盘升高和降低机构。
当纸张被引导至输送路径D时,驱动第一分叉爪15的第一螺线管转向ON,并且驱动分叉爪16的第二螺线管转向OFF。这样,分叉爪15向上摆动,并且分叉爪16向上摆动,从而纸张从输送辊2通过输送辊7被引导至输送路径D。引导至输送路径D的纸张被引导至端面装订过程盘F。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经历对齐、装订过程等的纸张由引导元件44分拣至输送路径C,其引导纸张至移位纸盘202和引导至骑马钉和折页过程盘G(下文也仅仅称为下面的“骑马钉过程盘”),其进行折页过程等。当纸张被引导至移位纸盘202时,纸张束从排出辊对6排出至移位纸盘202。引导至骑马钉过程盘G的纸张束在骑马钉过程盘G上经历折页和装订过程,并且从排出辊83经排出输送路径H排出至下纸盘203。
另一方面,分叉爪17布置在输送路径D中,并且通过未图解的低载荷弹簧以图中图解的状态保持。在由输送辊7输送的纸张的纸尾经过分叉爪17之后,输送辊9和10中的至少输送辊9,和订书钉排出辊11向后旋转使得纸张沿着翻转导轨8向后移动。利用该过程,纸张可从纸张的纸尾引导至纸张容纳单元E,在其上停留(预堆叠),叠加在下一张纸张上,并且接着输送。通过重复该操作,两张或更多张纸张在彼此叠加时可被输送。安装预堆叠传感器304,以设定当预堆叠纸张后向后输送操作的时机。
当进行纸张对齐和端装订过程时,纸张被引导至输送路径D,并且由订书钉排出辊11引导至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纸张连续堆叠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在该情况下,通过锤击辊12纸张的纸尾一张接一张地紧靠参考挡板51,从而纸张在垂直方向上(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对齐。通过闯纸挡板53纸张也在横向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也称为纸张横向方向)上对齐。在任务的间歇,即在纸张束的最后纸张和下一纸张束的顶纸张之间,由来自未图解的控制单元的订书钉信号驱动用作装订单元的端面装订订书机S1,从而进行装订过程。进行装订过程的纸张束通过配备有突出逐出爪52a的逐出带52(见图2)立即发送至移位排出辊6,并且排出在设置在接收位置的移位纸盘202上。
如图2和4中图解的,逐出带52位于纸张横向方向上对齐的中心。逐出带52在皮带轮62之间拉伸,并且由逐出带驱动马达157驱动。多个逐出辊56相对于逐出带52对称布置,并且它们设置为相对于驱动轴可旋转,并且用作从动辊。
逐出带HP传感器311探测逐出爪52a的起始位置。通过设置至逐出带52的逐出爪52a,打开或关闭逐出带HP传感器311。两个逐出爪52a布置在逐出带52的外周表面的相对位置上,用于可选地输送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容纳的纸张束。根据需要,逐出带52向后旋转以对齐纸张束的前端,在输送方向上通过与等待移动纸张束的逐出爪52a相对的逐出爪52a的背面,容纳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
图1中,纸尾支撑杆110位于参考挡板51的下端,以便能够支撑容纳在参考挡板51上的纸张束的纸尾。纸尾支撑杆110在几乎与端面装订过程盘F垂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排出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在垂直方向上(纸张输送方向)由锤击辊12对齐。但是,当堆叠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的纸张的纸尾卷曲,或具有差的刚性时,由于纸张本身的重量纸尾容易翘起和隆起。当堆叠的纸张的数量增加时,参考挡板51中下一纸张的空间变小,从而在垂直方向上的对齐容易变差。提供纸尾支撑机构,以便减少纸张在纸尾上的隆起,使得纸张容易进入参考挡板51,并且纸尾支撑杆110直接支撑纸张。
图1中,纸张探测传感器302、303、304、305和310分别探测纸张是否通过设置各个传感器的位置,或纸张是否被堆叠。
图2是图解从纸盘的堆叠表面观察的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示意性构造的视图,并且其对应从图1右侧观察的视图。图2中,在上游侧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接收的纸张在横向方向上通过闯纸挡板53a和53b对齐,同时同一纸张紧靠第一参考挡板51a和第二参考挡板51b(图1中指示为51)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图6图解端面装订过程期间堆叠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的纸张、参考挡板51a和51b以及端面装订订书机S1之间的关系。如从图6中理解的,第一参考挡板51a和第二参考挡板51b包括堆叠表面51a1、51a2、51b1和51b2,在那里纸张的纸尾ST紧靠其内侧并且支撑在其上,从而支撑纸张的纸尾ST。从图2明显的,纸尾ST可被支撑在4个点上。当端面装订订书机S1对角线地在一个点上订针纸张时,订书机S1移动至堆叠的纸张束SB的末端,并且倾斜地订针纸张束。在图6的(b)中图解的是已经订针纸张的订书机S1d和纸尾挡板51b之间的关系。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a)所图解的,随着与纸尾挡板51的堆叠表面51a1、51a2和51b1的任何两个接触,堆叠纸张束SB。这是因为考虑包括纸尾挡板51a和51b的安装精确度在内的机械误差,并且因为纸张支撑在两个点上,纸张可被更稳定地支撑。
在对齐过程完成之后,装订过程由端面装订订书机S1执行。如从图解逐出带的操作的图4的透视图明显的,逐出带52由逐出带驱动马达157以逆时针方向驱动。在装订过程之后纸张束由安装至逐出带52的逐出爪52a抓取(scoop),并且由端面装订过程盘F逐出。提供前板64a和后板64b。该操作可以甚至对于因为在对齐过程之后未执行装订过程而未装订的纸张束是可能的。
图3是图解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示意性构造和其附连机构的透视图。如图3中所图解的,通过订书钉排出辊11引导至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堆叠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当排出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的纸张数量为1时,每张纸张在垂直方向(纸张输送方向)上由锤击辊12对齐,并且在横向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纸张横向方向)上由闯纸挡板53a和53b对齐。锤击辊12通过锤SOL170接收围绕支点12a的摆动运动。锤击辊12间歇性地作用在发送至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纸张上,以使得纸张的纸尾ST紧靠参考挡板51。锤击辊1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和3中所图解的,闯纸挡板53包括一对前闯纸挡板和后闯纸挡板(53a、53b)。闯纸挡板53由闯纸马达158经节奏皮带驱动——所述闯纸马达158可向前和向后旋转,在纸张横向方向上往复运动。
图5是图解订书机移动机构的侧视图。如图5中所图解的,端面装订订书机S1由订书机移动马达159经节奏皮带159a驱动,所述订书机移动马达159可向前和向后旋转,从而其在纸张横向方向上移动,用于装订纸张的纸尾上的预定位置。探测端面装订订书机S1的起始位置的订书机移动HP传感器312设置在订书机S1的移动范围中的一端。在纸张横向方向上的装订位置由端面装订订书机S1距离起始位置的移动量控制。端面装订订书机S1配置为在纸张纸尾的一个点活多个点(通常,两个点)上订针纸张。端面装订订书机S1可至少移动由参考挡板51a和51b支撑的纸张的纸尾ST的整个宽度。端面装订订书机S1可最大化地朝向装置的前面移动用于更换订书钉。利用该结构,使用者可容易地更换订书钉。
如图1中所图解的,纸张束偏转机构I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端面装订过程盘F的下游侧。纸张束偏转机构I大幅地改变纸张束的方向并且从端面装订过程盘F输送纸张束至骑马钉过程盘G。纸张束偏转机构包括一些输送路径,用于从端面装订过程盘F发送纸张束SB至移位纸盘202。纸张束SB由施加输送力至纸张束的输送机构35、转向纸张束的逐出辊56和引导纸张束进行转向的引导元件44输送。根据参与纸张束输送的机构,纸张束SB输送至骑马钉过程盘G或移位纸盘202。
将描述每个组件的详细构造。驱动轴37的驱动力经节奏皮带传递至输送机构35的辊36。辊36和驱动轴37由臂连接并且支撑,从而输送机构可与用作旋转支点的驱动轴37一起摆动。输送机构35的辊36被凸轮40驱动以摆动。凸轮40围绕旋转轴旋转,并且被未图解的马达驱动。从动辊42布置在与输送机构35中辊36相对的位置处。从动辊42和辊36夹压纸张束,并且通过弹性元件施加压力以施加输送力。
用于将纸张束从端面装订过程盘F转向至骑马钉过程盘G的输送路径在逐出辊56和与逐出辊56相对的引导元件44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引导元件44围绕支点旋转,并且其驱动从束分叉驱动马达161(见图2)传递。当纸张束从端面装订过程盘F输送至移位纸盘202时,引导元件44在图中以顺时针方向围绕支点旋转,从而引导元件44的外表面(不与逐出辊56相对的表面)和其外引导板之间的空间用作输送路径。
当纸张束SB从端面装订过程盘F输送至骑马钉过程盘G时,在端面装订过程盘F上对齐的纸张束SB的纸尾由逐出爪52a推高,并且接着,纸张束夹压在输送机构35的辊36和与辊36相对的从动辊42之间,从而施加输送力至纸张束。在该情况下,输送机构35的辊36在不与纸张束SB的前端接触的位置上等待。接着,在纸张束SB的前端经过之后,输送机构35的辊36与纸张的表面接触,从而施加输送力。在该情况下,引导元件44和逐出辊56形成转向输送路径,借此纸张束SB输送至在下游侧的骑马钉过程盘G。
如图1中所图解的,骑马钉过程盘G几乎垂直地设置于纸张束偏转机构I的下游侧,并且包括布置在其中心的中心折页机构、布置在其上部的束输送引导板顶部92和布置在其下部的束输送引导板底部91。
束输送辊顶部71安装在束输送引导板顶部92的上部,而束输送辊底部72安装在其下部。骑马钉上闯纸挡板250a布置在沿着束输送引导板顶部92侧面的两侧上,从而跨过辊71和72。类似地,骑马钉下闯纸挡板250b安装在沿着束输送引导板底部91侧面的两侧上。骑马钉订书机S2布置在安装骑马钉下闯纸挡板250b的部分上。骑马钉上闯纸挡板250a和骑马钉下闯纸挡板250b由未图解的驱动机构驱动,以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纸张横向方向)上进行对齐过程。骑马钉订书机S2包括成对的夹子单元和驱动器单元,并且两对在纸张横向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
布置可移动的参考挡板73,以跨过束输送引导板底部91,并且其可在纸张输送方向(在图1中垂直的方向)上通过配备有节奏皮带和其驱动机构的移动机构移动。如图1中所图解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节奏皮带绕其成环,和对驱动皮带轮进行驱动的步进马达。类似地,纸尾锤式爪251和其驱动机构安装在束输送引导板顶部92的上端。纸尾锤式爪251可在偏离纸张束偏转机构I的方向上和推动纸张束SB纸尾的方向上(当引入纸张束时对应纸尾的一侧)通过节奏皮带252和未图解的驱动机构往复运动。
中心折页机构几乎设置在骑马钉过程盘G的中心,并且包括折页板74、折页辊对81和输送折页的纸张束的输送路径H。图1也图解探测纸尾锤式爪251起始位置的起始位置传感器326,探测中心折页的纸张的折页部分通过传感器323,探测纸张束到达中心折页位置的束探测传感器321,和探测可移动参考挡板73起始位置的可移动参考挡板起始位置传感器3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探测中心折页的纸张束的堆叠高度的探测杆501安装在下纸盘203上,从而能够围绕支点501a摆动。纸张表面探测传感器505探测探测杆501的角度,和稍后描述的CPU401基于为探测溢出所探测的角度控制下纸盘203向上和向下移动。
图7是图解用作纸张排出设备的排出部分J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如从图7中明显的,使纸张P在横向方向上在移位纸盘202上对齐的一对闯纸机205a和205b设置在移位纸盘202上。闯纸机205a和205b可在纸张横向方向上由闯纸机驱动机构206移动。闯纸机驱动机构206具有已知的结构,并且本发明不直接涉及驱动机构,从而将不详细描述它。图7也图解使得闯纸机205a和205b移动的擒宗部(escaping portion)(凹陷部)202c。返回辊13设置在移位纸盘202的纸张排出端口上,并且其使得返回纸张P的纸尾与末端挡板210接触。末端挡板210用作使移位纸盘202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导轨。闯纸机205a和205b设置在纸张排出端口的稍微下游。
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的纸张从排出部分J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并且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为了避免纸张在纸张排出之后以随机方式堆叠,返回辊13旋转以与纸张接触,用于使纸张在末端挡板210方向上返回,并且使纸张的纸尾与末端挡板210接触,使纸张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对齐。如在为图7的俯视图的图8中所图解的,闯纸机205a和205b从横向方向的两侧以图8中的箭头Q1和Q2朝向纸张的中心(朝着纵向方向上的中心)移动,从而使纸张在横向方向上对齐。
但是,当堆叠具有高平滑度的纸张P,比如涂布纸时,具有上述构造的排出纸盘具有上述问题。例如,当后面的纸张P2随着前面的纸张P1排出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时,如图9中所图解的,由于纸张之间的粘结力,纸张彼此粘结。当纸张粘结时,后面的纸张P2因为与前面的纸张P1接触,可能推动前面的纸张P1,如图10中所图解的。可选地,后面的纸张P2不再被输送,其前端与前面的纸张紧密接触,从而后面的纸张可能缠绕(翘起),如图11中所图解的。甚至由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引起排出问题或堆叠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吹风设备,以便防止上述排出问题和堆叠问题。图12是图解配备有吹风设备的排出部分J的构造的俯视图,和图13是图解当纸张在排出时图12中状态的正视图。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在装置远侧的吹风设备是230a,在近侧的吹风设备是230b。当两者不加以区分时,吹风设备描述为230)位于排出辊6的下方,如图12和13中所图解的。当纸张从排出部分J排出时,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输送空气。
空气在堆叠的纸张的上表面(前面的纸张P1)和排出的纸张的下表面(后面的纸张P2)之间输送(在第一张纸张的情况下,在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和排出的纸张P2的下表面之间),如图13中所图解的。空气在图13中所图解的Q3方向上输送,从而空气在堆叠表面(前面的纸张P1)和排出的纸张(后面的纸张P2)之间流动。因此,可防止纸张P1和P2之间的接触。结果,可防止由吸附造成的排出问题(翘起)和堆叠问题(推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吹风设备230a设置在设备的远侧,第二吹风设备230b设置在设备的近侧,并且空气从在排出的纸张P2的横向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上的两个部分输送至排出的纸张P2下表面。在该情况下,如果空气从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朝向内侧吹,则即使小尺寸的纸张可享受吹风设备的作用。
在图13中的实施例中,吹风设备230的吹风部230-1从设备的外部观察总是打开的。当吹风部230-1如上述总是打开时,一些物体可能从吹风部230-1插入吹风设备230,或杂质比如灰尘可能进入吹风设备230。当插入物体时,可能损坏吹风设备230。
当在吹风期间空气体积对于所有类型的纸张(纸张类型、纸张尺寸、纸张厚度)相等时,取决于纸张类型空气体积不足,从而可能不实现防止排出问题或堆叠问题的作用。可能存在纸张被过多空气体积吹风的情况。当空气甚至在排出的纸张P2(后面的纸张)完全通过排出辊6的压区之后输送时,排出的纸张P2(后面的纸张)在落到移位纸盘202上时由气流携带,从而下落位置变得不稳定。当下落位置变得不稳定时,堆叠位置变得不一致,其造成堆叠问题。
有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关闭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吹风部230-1的阻挡元件231如图14中所图解地设置,所述图14为排出部分J的相关部分的正视图。阻挡元件231设置在如此位置,在该位置从吹风设备230的吹风端口230-2输送的空气被阻挡在吹风部230-1的出口。尤其地,阻挡元件231安装至设备内侧处的末端挡板210,并且其可通过齿轮233、齿轮234和节奏皮带235由马达232驱动而上升和下降。吹风部230-1打开的量可由该构造控制为可变的,其中阻挡元件231可随着节奏皮带235的操作而上升和下降。空气体积可通过该可变的控制调整。
在纸张排出部分的待机状态期间,其中纸张不从纸张排出部分J排出,阻挡元件231位于上升位置,其中阻挡元件关闭吹风端口230-2,如图14中所图解的。利用该结构,在待机状态期间,关闭吹风部230-1,从而一些物体比如灰尘可被防止进入吹风部230-1。如果物体比如灰尘的闯入可被防止,则也可防止吹风设备230的损坏。阻挡元件231不限于图14所图解的形状。阻挡元件231可仅仅具有通过其在吹风端口230-2下游侧的吹风部230-1可被功能性地关闭的形状。
图15是图解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构造的方块图。
图15中,图像形成装置PR的控制由图像形成装置控制单元410执行,所述控制单元410其中已经并入CPU411、ROM412、RAM413、永久RAM414、串行接口(下文称为串口I/F)415、计时器416等。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控制通过纸张后处理装置控制单元400执行,所述控制单元400其中已经并入CPU401、ROM402、RAM403、串口I/F404、计时器405等。图像形成装置控制单元410和纸张后处理装置控制单元400分别经由串口I/F415和404发送和接收用于纸张堆叠控制必须的命令。
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PR的程序代码存储在ROM412中。CPU411从ROM412读取程序代码,并且在RAM413上将其显现(develope)。CPU411在RAM413上存储控制所必须的数据,并且当使用RAM413作为工作区域时,执行由该程序代码限定的程序,从而控制各自的单元。用于图像形成单元比如光敏性元件的马达,各种DC载荷450和各种AC载荷470,比如进纸单元、纸输送路径、双面输送路径等中的各种马达或离合器,和各种传感器460,比如探测定影辊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控制单元410。图像读取设备300和操作显示单元440也被连接以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控制单元410控制各自的单元。
如上述,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控制通过纸张后处理装置控制单元400执行。用于控制的程序代码存储在ROM402中。CPU401从ROM402读取程序代码,在RAM403上将其显现,并且在RAM403上存储控制所必须的数据。当使用RAM403作为工作区域时,CPU401接着执行由程序代码限定的控制,从而控制各种DC载荷420。DC载荷420包括,例如,驱动排出辊6的排出马达、驱动返回辊13的返回马达、驱动上和下移动阻挡元件231的马达232、驱动吹风设备230的吹风扇的吹风马达和升高和降低移位纸盘202的升高和降低马达。
如上述,图像形成装置PR和纸张后处理装置PD经串口I/F415和404发送和接收后处理控制所必须的命令。根据从包括稍后描述的传感器Se1在内的各种传感器430获取的命令和纸张位置信息,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CPU401执行各种控制,包括排出辊6、返回辊13和阻挡元件231的上升和下降控制,移位纸盘202高度位置的控制(上升和下降控制),吹风马达的驱动控制,和在稍后描述的各自流程图中图解的控制过程。
图16是图解阻挡元件231的关闭操作的说明性视图。图16中,纸张探测传感器Se1布置在排出辊6的上游侧,从而可探测纸张的前端和纸尾。
图17是图解阻挡元件上升和下降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7中所图解的,在纸张P2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之后吹风设备230开始输送空气(步骤S101)。在该情况下,吹至堆叠部(移位纸盘202上表面)202a的空气被阻挡元件231阻挡。当待排出的纸张P2的前端被纸张探测传感器Se1探测到时(步骤S105),在使用探测时机作为触发器的预先设定的时间之后(Δt1秒之后),阻挡元件231下降(步骤S106)。接着,吹风部230-1打开以输送空气至堆叠部202a。当纸张P2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时(步骤S107),并且在距探测时机Δt2秒(Δt1<Δt2)之后,阻挡元件231升高以再次关闭吹风部230-1(步骤S108)。
在吹风设备230开始输送空气(步骤S101)之后,纸张后处理装置PD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接收纸张信息(纸张类型、纸张尺寸、纸张厚度:I101),并且接着,基于纸张信息,CPU401确定吹风部230-1的阻挡元件的下降量Y mm(打开量)(步骤S102)。纸张后处理装置PD也从纸张探测传感器Se1接收关于至排出辊6夹区输送距离X mm和线性速度V mm/s的信息(I102),并且确定吹风部230-1打开开始时间Δt1和打开时间Δt2(步骤S103、S104)。在步骤S102中确定阻挡元件的下降量的过程图解在图18中。
图18是图解确定阻挡元件的下降量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过程中,通过参考纸张信息I201确定纸张是否是涂布纸(步骤S201)。当作为步骤S201中确定的结果纸张是涂布纸时,通过参考纸张尺寸信息I202,CPU401确定纸张尺寸是否等于或大于X mm长度×Y mm宽度(步骤S202)。当纸张尺寸等于或大于X mm长度×Y mm宽度时,CPU401参考纸张厚度信息I203,从而确定纸张的厚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Tg/m2(步骤S203)。
当作为步骤S203中确定的结果纸张的厚度等于或大于Tg/m2时,阻挡元件231的下降量设置为预先设定的下降量L1(步骤S204)。当作为步骤S203中确定的结果纸张的厚度小于Tg/m2时,阻挡元件231的下降量设置为不大于L1的L2(步骤S205)。当作为步骤S202中确定的结果纸张尺寸小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尺寸时,阻挡元件231的下降量设置为不大于L2的L3(步骤S206)。当在步骤S201中的确定中纸张确定为不是涂布纸时,阻挡元件231的下降量设置为不大于L3的L4(步骤S207)。
如从该过程中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纸张是涂布纸、纸张尺寸等于或大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尺寸、并且纸张的厚度等于或大于Tg/m2时,阻挡元件的下降量设置为L1。当纸张是涂布纸、纸张尺寸等于或大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尺寸、并且纸张的厚度小于Tg/m2时,阻挡元件的下降量L2设置为不大于下降量L1。当纸张是涂布纸并且纸张尺寸小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尺寸时,阻挡元件的下降量L3设置为不大于下降量L2。当纸张不是涂布纸时,阻挡元件的下降量L4设置为不大于下降量L3。
为阈值的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纸张尺寸和纸张的厚度T g/m2,以及下降量L1、L2、L3和L4实验地获得,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ROM402中。当使用时CPU401将这些值载入RAM403,并且根据需要参考。阻挡元件的下降量Y mm可通过使用者或维修人员根据图像形成装置PR的操作显示单元440手动调整。
当不能调整空气体积时,如果对应纸张是尺寸等于或大于长度Xmm和宽度Y mm,并且厚度等于或大于T g/m2的涂布纸的条件的空气输送至满足纸张为尺寸小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涂布纸的纸张的条件时,由于过多的空气体积,纸张可能被吹起。进一步,即使对应纸张是尺寸小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的涂布纸的条件的空气输送至满足纸张是尺寸等于或大于长度X mm和宽度Y mm,并且厚度等于或大于T g/m2涂布纸的条件的纸张时,由于不足的空气体积,防止粘结的效果不能实现。但是,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包括纸张类型信息I201、纸张尺寸信息I202和纸张厚度信息I203在内的纸张信息I101,通过控制阻挡元件231的下降量调整空气体积,可防止不足的空气体积和过量的空气体积。该结构可防止由不足的空气体积造成的排出问题和堆叠问题,和由过量的空气体积造成的纸张吹起。
因为基于从纸张探测传感器Se1获取的纸张探测信息,吹风部230-1在探测纸张前端之后Δt1秒打开,并且吹风部230-1在探测纸张前端之后Δt2秒关闭,吹风部230-1可根据纸张排出时机打开和关闭。当排出的纸张P2落在移位纸盘202上时,吹风部230-1关闭,从而空气不输送至移位纸盘202。因此,可防止由空气流引起的堆叠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描述其中快门(shutter)安装在排出部分两端上的风扇管中的结构,以便控制从管废气口发射的空气体积。
图像形成装置和纸张后处理装置与参考图1和6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PR和纸张后处理装置PD相同。
图19图解移位纸盘的排出部分的相关部分,其中(a)图解纸张排出期间的待机状态,和(b)是图19的(a)中包围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纸张P经排出辊对6(6a、6b)输送至移位纸盘202,并且存储在移位纸盘202上。如上述,通过使用移位排出辊对6、返回辊13、移位纸盘202、移位机构和移位纸盘升高和降低机构分拣纸张。
图20是图解在输送方向上对齐过程的说明性视图。在纸张排出之后,返回辊13与纸张P接触并且在朝向末端挡板210返回纸张P的方向上(箭头R0的方向)旋转,从而纸张P肯定地返回末端挡板210。因此,执行对齐过程。返回辊13由未图解的返回辊驱动马达驱动,并且通过节奏皮带传输驱动力。
但是,当堆叠具有高平滑度的纸张P比如涂布纸时,具有上述构造的排出纸盘具有上述问题。如图9中所图解的,当后面的纸张P2与前面的纸张P1一起排出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时,由于纸张之间的粘结力,纸张彼此粘结。如图10中所图解的,当纸张粘结时,由于与前面的纸张P1接触,后面的纸张P2可能推动前面的纸张P1。可选地,如图11中所图解的,后面的纸张P2不再被输送,其前端与前面的纸张紧密接触,从而后面的纸张可能缠绕(翘起)。甚至由上述任一种情况引起排出问题或堆叠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图7、19和20中图解的排出部分的构造至图21和22中图解的构造。
图21是图解从移位纸盘观察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排出部分的视图,和图22是图解从斜上方观察的图21中的排出部分的透视图。
图21和22中,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移位纸盘202的中心对称设置返回辊对13。挤压元件14设置在返回辊13的外部,从而相对于中心对称。尤其地,一对返回辊13和一对挤压元件14相对于移位纸盘202的中心在输送方向上对称设置。
仅仅当为涂布纸的纸张通过时,挤压元件14挤压纸张。尽管稍后描述,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PR传递的纸张类型信息,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CPU401确定纸张是否是涂布纸,用于控制操作。
图23和24是图解挤压元件操作提纲的说明性视图。图23图解其中前面的纸张P1目前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状态。当前面的纸张P1以该状态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时,返回辊13下降,以朝向末端挡板210使移位纸盘202上的前面的纸张P1返回。因此,纸张在输送方向上对齐。接着,纸张由闯纸机205a和205b在横向方向上对齐。
在输送方向上和横向方向上完成对齐过程之后,挤压元件14挤压前面的纸张P1的纸尾,然后后面的纸张P2与前面的纸张P1接触,如图24中所图解的。在后面的纸张P2排出,并且后面的纸张P2的纸尾完全通过排出辊6之后,挤压元件14与前面的纸张P1分开。
图25和26是图解返回辊和挤压元件的驱动机构的视图。图25图解操作返回辊的状态,和图26图解操作挤压元件的状态。
驱动机构18包括第一轴19a、第二轴19b、使第一轴19a旋转的返回辊驱动马达20、驱动齿轮20a、从动齿轮20b、第一至第三齿轮21、22和23,和凸轮24。
返回辊驱动马达20在其旋转轴的前端具有驱动齿轮20a。驱动齿轮与安装至第一轴19a一端的从动齿轮20b啮合,从而其可使第一轴19a向前和向后旋转。
与安装在第二轴19b一端的第二齿轮22啮合的第一齿轮21安装至第一轴19a,从而返回辊驱动马达20的驱动力可传递至第二轴19b。当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锁定的单向离合器21a和22a分别设置于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
一对第三齿轮23在输送方向相对于纸张P的中心对称设置,并且固定至第二轴19b。利用该结构,第三齿轮23连同第二轴19b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三齿轮23与安装至第一轴19a的一对凸轮24的齿轮位置啮合,用于驱动凸轮24。凸轮24未固定至第一轴19a,从而它们仅当第三齿轮23旋转时旋转。挤压元件对14的每一个支撑至支撑轴14d(见图27和28),以便是可旋转的。其由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轴19a的凸轮对24的每一个操作,以在挤压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摆动)。
在如此配置的驱动机构18中,返回辊驱动马达20用作驱动源。图25和26中,返回辊13固定至在第一轴19a的周围部分突出的凸出13a,并且与第一轴19a同步旋转。
图25图解其中返回辊驱动马达20向前旋转(在箭头R1方向上)的状态。当返回辊驱动马达20向前旋转时,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旋转,以使返回辊13(第一轴19a)在返回纸张的方向上(箭头R2的方向)旋转。但是,由于单向离合器21a和22a,第一轴19a旋转,但是第二轴19b停止,导致第三齿轮23和凸轮24不旋转。因此,挤压元件14保持在图23中图解的撤回(分开)位置。
当返回辊13的返回操作完成时,开始挤压操作。如图26中所图解的,返回辊驱动马达20向后(在箭头R3的方向上)旋转。在挤压元件14的挤压操作期间,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通过马达20的反向旋转而旋转。由于单向离合器21a和22a,第一轴19a停止,而第二轴19b旋转,从而第三齿轮23和凸轮24旋转。尤其地,第三齿轮23在箭头R3方向上旋转,和凸轮24在箭头R4方向上旋转。挤压元件14由凸轮24操作(在箭头R5方向上)。该操作是挤压元件14的挤压操作。挤压元件仅沿着凸轮形状通过返回辊驱动马达20的反向旋转保持纸张或与纸张分开。凸轮24是偏心凸轮,其安装为与固定至第一轴19a的从动齿轮24a同步旋转,并且对应撤回位置的旋转位置具有平面形状(见图27和28)。第三齿轮23与从动齿轮24a啮合,并且从动齿轮24a被第三齿轮23驱动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三齿轮23随着第二轴19b的旋转而旋转。
图27是图解挤压元件的前端结构的视图。图27图解从图25中输送方向上的中心观察的在远侧的挤压元件。挤压元件14在其前端具有平的挤压部分14a,并且挤压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挤压部分14a挤压纸张P时,挤压部分14a变得与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几乎平行。挤压部分14a不限于具有平面。其可具有曲面等。
图28是图解挤压元件的前端结构的另一例子的视图。在该实例中,衬垫元件14b安装至挤压部分14a。利用该结构,挤压部分14a可弹性地挤压纸张P,从而挤压部分14a可仅仅通过衬垫元件14b响应纸张P或纸张束PB厚度的变化。
图29和30是图解挤压元件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图29图解其中挤压元件撤回的状态,而图30图解其中挤压元件进行挤压操作的状态。图29和30图解从图25或26输送方向上观察的在远侧的挤压元件。如图29和30中所图解的,通过用作弹性元件的弹簧25,弹性力总是在撤回方向上施加至挤压元件14。仅仅当挤压元件14被凸轮24的旋转推动时,挤压元件14朝向挤压纸张P的方向移动。挤压元件14也具有触角形状14c,并且传输传感器26感测其起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始位置是图29中所图解的撤回位置。
根据如此配置的驱动机构,由于纸张之间的粘结力,粘结的前面的纸张P1在被返回辊13返回之后被保持。所以,可实现良好的对齐精确度。因为返回辊13和挤压元件14由相同的驱动源驱动,所以可获得小型化和成本降低。在该情况下,返回操作和挤压操作之间的转变可仅仅通过改变返回辊驱动马达20的旋转方向而进行。
图31是图解根据本实施方式配备有吹风设备的排出部分的相关部分的正视图。平面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8和12中图解的相同。如从与图1的比较中明显的,图31不图解从前面观察的图1中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中心部分。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一对吹风设备230设置在排出辊对6的外部(在两端),排出辊对6安装在图12中纸张的横向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D1垂直的方向)上的4个部分上。如图31中所图解的,吹风设备230包括吹风扇236、吹风管(吹风导向装置)237和天窗239。吹风扇236由安装在相同轴上未图解的马达驱动,以便用根据马达的转速的风速从吹风管237的吹风端口238输送空气W。
吹风端口238在吹风管237的最下游侧打开。如图31中所图解的,吹风端口238在排出端口6c或排出辊对6的上辊6a下方并且在移位纸盘202的上方打开。利用该结构,空气W可在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和从排出辊对6排出的纸张P(被排出的纸张P的下表面)之间输送(见图32)。仅仅当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PR传递的纸张信息纸张通过时,输送空气。在该情况下,可手动调整速度(空气体积)。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对吹风设备230(两个吹风设备)。但是,可提供更多的吹风设备。
吹风管237位于输送路径C的下方。如上述,其使通过吹风扇236斜向上输送的空气流沿着吹风管237的形状偏斜,从而从吹风端口238输送空气。
图32、33和34是图解配备有天窗的吹风设备的操作和吹风状态的说明性视图,和图35是图解来自吹风设备的空气方向的说明性视图。
图32图解在第一纸张(前面的纸张)P1在箭头D1方向上输送被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之后,就在第二纸张(后面的纸张)P2的排出开始之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之前,即当纸张P2排出在移位纸盘202时,吹风设备230的吹风扇236被驱动以输送空气W至后面纸张P2的背面(下表面)。如图34中所图解的,在移位纸盘202上的前面的纸张P1和后面的纸张P2之间通过该吹风操作形成空气层AL。在经历图34中图解的状态之后,从排出辊对6的夹区中逐出纸张P2,并且接着随着去除空气层AL,落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1上。当在返回辊13下方移动时,纸张P2通过返回辊13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从而纸张的纸尾PT紧靠末端挡板210。因此,纸张P在输送方向上对齐。
当没有前面的纸张P1,并且纸张P1直接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时,类似地将空气输送至纸张P1的背面以在纸张P1和移位纸盘202之间形成空气层AL,用于防止纸张之间的粘结。在该情况下,吹风设备230中吹风管237的引导表面237a和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相同的角度,从而空气平行输送至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尤其地,输送与堆叠表面202b平行的空气W。
另一方面,来自两个吹风设备230(230a、230b)的空气W在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上的X点上或上方结合或交叉,如图35中所图解的。各个吹风设备230a和230b的天窗239a和239b配置为具有通过其空气如上述结合或交叉的角度。空气结合或交叉的X点位于移位纸盘202在纸张横向方向上的下游中心。X点可位于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任何位置上,但是期望地位于纸张的前端或接近前端。图35中,后面的纸张P2由点划线表示,并且图35图解其中交叉点X设置在略微在纸张的前端PH之前的部分上。
因此,当天窗239固定并且最常用的纸张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时,将交叉点X设置在对应该纸张前端的位置是合理的。
当空气W从吹风设备230a和230b从纸张P的两端朝向纸张P在横向方向的中心并且朝向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的前端输送时,如上述,空气层AL可在排出的纸张P的整个纸张表面上在横向方向和进纸方向上形成。空气层AL的形成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小纸张之间的粘结力。结果,可防止后面的纸张P2的翘起或后面的纸张P2与前面的纸张P1的粘结,从而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对齐精确度。
图36是图解在排出方向上从移位纸盘的下游侧观察的配备有挤压元件和返回辊的排出单元的正视图。在图36中,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设置在排出单元JU的两侧上。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分别包括风扇236a和236b。风扇236a和236b由scirocco风扇制成,并且它们由未图解的风扇马达驱动。
图37是图解吹风设备的吹风端口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37中,天窗239设置在第一吹风设备230a的吹风端口238中。天窗239对应图31至34中所图解的天窗239。关闭管237中吹风路径240的阻挡元件241设置在吹风方向上天窗239的上游侧的管237中。
阻挡元件241装配至布置为在水平方向横跨吹风端口238的吹风路径的阻挡元件驱动轴242。拉伸弹簧安装元件243固定至朝向排出单元JU外侧突出的阻挡元件驱动轴242的部分,并且通过未图解的拉伸弹簧在关闭吹风路径240的方向对阻挡元件241一直施加弹性力。用于使阻挡元件241摆动的凸轮从动件244在与安装拉伸弹簧安装元件243相对的侧固定至阻挡元件驱动轴242。驱动凸轮从动件244的凸轮245设置在凸轮驱动轴246的两端。
图38是在排出方向上从移位纸盘的上游侧观察的图36中图解的排出单元的透视图,图39是图解从排出方向上游右侧观察的图38中第二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图40是图解从左侧观察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图41是图解从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观察的排出单元的透视图,图42是图解从右侧观察的图41中第一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和图43是图解从右侧观察的图41中第二吹风设备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
在这些图中,凸轮驱动轴246经在排出单元JU上部的轴承246a安装在第一吹风设备230a和第二吹风设备230b之间,并且凸轮245布置在凸轮245可驱动凸轮从动件244的位置。从图36和38中明显的,凸轮驱动轴246被驱动以通过在凸轮驱动轴246和第二轴19b之间拉伸的节奏皮带247与第二轴19b同步摆动。利用该结构,凸轮245在挤压元件14的挤压操作期间推动凸轮从动件244。因此,阻挡元件驱动轴242以图37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阻挡元件241以顺时针方向与阻挡元件驱动轴242的旋转同步旋转。所以,打开吹风路径240(见图44的(a))。
第二轴19b由返回辊驱动马达20通过第一轴19a驱动。因此,返回辊驱动马达20驱动返回辊13、挤压元件14和阻挡元件241。尤其地,阻挡元件241的驱动源与返回辊13和挤压元件14的驱动源相同。利用该结构,在返回辊13的操作期间,阻挡元件241不运转(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挤压元件14的操作期间,返回辊13不旋转,但是吹风设备230a和230b的阻挡元件241与挤压元件14的操作时机同步,打开吹风路径240。
挤压元件14防止在待被排出纸张的排出期间由于挤压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的纸尾造成的将纸张推出。阻挡元件241在挤压元件14相同的操作时机操作,以便在当排出的纸张被排出辊对6排出期间,空气从吹风设备230输送。在排出的纸张的纸尾完全通过排出辊6后,阻挡元件241返回初始位置以关闭吹风路径240。
阻挡元件241通过其中凸轮驱动轴246由来自驱动挤压元件14的第二轴19b的节奏皮带247驱动的结构打开和关闭,并且凸轮从动件244被安装在凸轮驱动轴246两端上的凸轮245驱动,如上述。所以,可使用包括返回辊13的驱动源在内的驱动机构,并且挤压元件14和阻挡元件241可通过简单的系统彼此同步驱动。
图44是图解图37中图解的吹风设备中的吹风操作和关闭状态的说明性视图。吹风状态图解在图44的(a)中并且关闭状态图解在图44的(b)中。
形成阻挡元件241以具有与图44的(a)中所图解的管237的横截面形状类似的横截面形状。因此,在其中打开阻挡元件241的吹风操作中,阻挡元件241起到流量控制板的作用。因此,因为沿着吹风管237的横截面形状具有流动管线,从风扇236输送的空气平滑地从吹风端口238吹风。
另一方面,当阻挡元件241关闭时,阻挡元件241在与空气流动垂直的方向上旋转,从而在阻挡元件241的后侧关闭吹风路径240,如图44的(b)中所图解。在该情况下,阻挡元件241不完全关闭吹风路径,而是以下述方式关闭吹风路径:以一些程度减少空气体积,这样待被排出的后面纸张不被举高。所以,过量流不流过驱动风扇326的风扇马达,从而根据由阻挡元件241进行的空气体积控制不对排出单元JU造成任何问题。
如上述,当空气W从在纸张P两端上的吹风设备230朝向纸张P在横向方向的中心并且朝向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的前端输送时,空气层AL可在排出的纸张P的整个纸张表面上在横向方向和进纸方向上形成。空气层AL的形成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小纸张之间的粘结力。结果,可防止后面的纸张P2的翘起或后面的纸张P2与前面的纸张P1的粘结,从而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对齐精确度。
因为在纸张排出后,从吹风设备230输送的空气体积可通过阻挡元件241减少,所以也可防止排出的后面纸张的纸尾升高。防止升高导致对齐精确度的增强。
在本实施方式中,吹风控制也由与图15中所图解的图像形成系统相同的构造执行。
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从吹风设备230输送空气至纸张背面(下表面)的吹风模式。当使用者在操作面板105上选择涂布纸时,吹风模式转向ON。但是,当使用者选择强制的OFF时,即使纸张是涂布纸,也不输送空气。在普通纸的情况下,默认不输送空气,但是可通过选择强制的ON输送空气。
图45是图解吹风模式中吹风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和图46是图解在当选择吹风模式时,在操作显示单元(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屏的视图。在该流程图中图解的过程由纸张后处理装置PD中的CPU401执行。
在选择吹风模式的过程中,当使用者从图46的操作显示单元440上的吹风模式选择屏440a选择“ON”440b时,开始吹风模式的过程。当选择吹风模式的过程时,将在操作显示单元440上的操作屏改变为用于纸张类型的未图解的选择屏。尽管未图解,纸张的类型在选择屏上显示为选择按钮。当选择纸张的类型(步骤S301),并且选择涂布纸时(步骤S302:是),将屏改变为用于强制吹风OFF的选择屏。
尤其地,当选择涂布纸时,设定吹风扇230转向ON。因此,在吹风扇230转向ON之前,确定是否选择吹风扇230的强制OFF(步骤S303)。当选择强制OFF时(步骤S303:是),吹风扇230转向OFF(步骤S304),并且接着,CPU401退出程序。
当不选择强制OFF时(步骤S303:否),吹风扇230转向ON(步骤S305),以产生空气流(空气W),并且接着,CPU401退出程序。
对于非涂布纸的纸张,默认设置吹风OFF。因此,CPU401也确定是否选择强制吹风OFF(步骤S306)。当选择强制吹风OFF时(步骤S306:是),吹风扇230转向ON(步骤S305)。当不选择强制吹风OFF时(步骤S306:否),吹风扇230转向OFF(步骤S307),并且接着,CPU401退出程序。
当使用者在吹风模式屏上选择“OFF”440c时,不开始吹风模式,并且执行一般的排出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在操作显示单元440上选择纸张类型信息时,吹风模式转向ON。当使用者选择强制OFF时,不输送空气。在普通纸的情况下,默认不输送空气。但是,当使用者选择强制ON时,可输送空气。
未具体描述的单元配置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单元相同,并且功能类似。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可提供下述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部分J或排出单元JU(纸张排出设备)包括排出辊6(排出单元),其排出纸张P;吹风设备230(吹风单元),其输送空气至由排出辊6排出的纸张P的下表面;阻挡元件231和241(阻挡单元),其阻挡空气从吹风设备230的吹风端口230-2和238吹至纸张P的下表面;和CPU401(控制单元),其控制阻挡元件231和241的操作。
利用该结构,通过控制阻挡元件231和241的操作设定用于输送空气的吹风时机;空气可以以设定的吹风时机输送,从而当排出纸张时获得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吹风端口230-2可通过阻挡元件231打开或关闭,并且吹风端口238可通过阻挡元件241打开和关闭,从而可避免杂质闯入吹风端口230-2和238;可避免杂质的闯入,从而可避免发生由杂质闯入造成的故障。
2)纸张排出设备进一步包括移位纸盘202(纸盘单元),其上堆叠由排出辊6排出的纸张P,并且吹风设备230设置靠近移位纸盘202上与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端。所以,空气可从排出的纸张纸尾的两端输送,从而可在前面的纸张P1和后面的纸张P2之间,并且在前面的纸张P1和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之间形成令人满意的空气层AL。结果,可确定地避免纸张P的粘结和翘起,从而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对齐精确度。
3)设置靠近两端的吹风设备230a和230b的吹风方向设置为在移位纸盘202上或上方交叉。因此,空气(空气流)W在纸张P的下表面上交叉,从而围绕交叉点可形成具有足够厚度的空气层AL。所以,可更有效地获得2)中描述的效果。
4)吹风方向彼此交叉的位置X设置在移位纸盘202横向方向上的中心。因此,空气(空气流)W在纸张P的下表面上交叉,从而围绕交叉点可形成具有足够厚度的空气层AL。所以,可更有效地获得2)中描述的效果。
5)吹风方向彼此交叉的位置X设置在排出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的前端上。因此,空气层AL可确定地在纵向方向上在整个排出的纸张P上形成。所以,可更确定地获得2)中描述的效果。
6)吹风设备230配备天窗239a,其朝向移位纸盘202在纸张横向方向上的中心调整吹风方向。因此,空气的方向W可用简单的机构设定。
7)吹风设备230包括吹风管237,并且吹风管237的引导表面(吹风导向装置)237a与移位纸盘202的堆叠表面202b平行布置。因此,空气W可作为与堆叠表面202b平行的空气从吹风设备230输送。所以,可形成令人满意的空气层AL,并且可更有效地获得2)中描述的效果。
8)纸张排出设备包括返回辊13(输送单元),其在与纸张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堆叠在移位纸盘202上的纸张P;挤压元件14(挤压单元),其挤压输送的纸张P;和驱动单元,其通过返回辊驱动马达20(相同的驱动源)驱动返回辊13和挤压元件14。因此,前面的纸张P1可由挤压元件14保持,并且当后面的纸张P2排出时,后面的纸张可用单个驱动源由返回辊13返回。该结构可防止前面的纸张因静电在纸张之间造成的粘结而被推出,从而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对齐精确度。因为返回辊13和挤压元件14由同一驱动源驱动,所以该设备可制得紧凑而不增加尺寸。
9)CPU401(控制单元)按照纸张的排出操作时机操作阻挡元件231和241。因此,可仅当纸张排出时输送空气。因此,可增强堆叠性能。
10)在纸张排出的待机状态期间,阻挡元件为关闭状态,这可防止在待机状态期间杂质进入吹风端口230-2和238。
11)当纸张P由排出辊6排出时,设置阻挡元件231和241以预定量输送空气,并且在纸张P完全通过排出辊6之后,停止空气吹风,或减少空气体积。尤其地,仅在排出操作期间,以合适量输送空气以形成空气层AL,并且在排出操作完成之后,停止空气层AL的形成,或停止空气吹至待被排出的纸张P的纸尾。因此,可确保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
12)1)中描述的效果可仅通过其中阻挡元件231上下移动的简单结构获得。
13)因为阻挡元件241布置在吹风端口238的内侧,从而是可旋转的,可获得1)中描述的效果,而不用使外部的人员注意阻挡元件的存在。
14)因为阻挡元件241布置在吹风端口238的内侧,从而是可旋转的,并且返回辊驱动马达20(相同的驱动源)不仅驱动返回辊(输送单元)和挤压元件14而且也驱动阻挡元件241,所以挤压元件可防止纸张由于静电在纸张之间造成的粘结而被推出,并且空气可从吹风设备230输送与阻挡元件241同步。结果,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对齐精确度。因为返回辊13、挤压元件14和阻挡元件241由同一驱动源驱动,所以设备可制造得紧凑而不增加尺寸。
15)设备包括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以及单向离合器21a和22a(转变单元),其根据返回辊驱动马达20的旋转方向,改变返回辊13、挤压元件14和阻挡元件241的操作。因此,可用简单的结构进行操作的转变。
16)驱动机构18(驱动单元)包括挤压元件14,其由被第一轴19a驱动的凸轮24驱动,第二齿轮22,其安装至驱动凸轮24的第二轴19b,和第一齿轮21,其传递第一轴19a的旋转至第二轴19b;输送单元包括返回辊13,其安装至第一轴19a并且其与第一轴19a同步旋转;和阻挡元件包括凸轮驱动轴246(第一驱动轴),其通过来自第二轴19b的节奏皮带247(功率传递单元)与第二轴19b同步旋转,和阻挡元件241,其安装至与凸轮驱动轴246一起旋转的阻挡元件驱动轴242(第二驱动轴),其中当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以不同的方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21a和22a(转变单元)锁定。因此,可用简单的结构改变返回辊13的对齐操作,和挤压元件14的挤压操作,以及阻挡元件241的吹风控制操作。
17)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PR传递的纸张信息,纸张后处理装置PD的CPU401确定输送空气的阻挡量,并且操作阻挡元件231和241,所述纸张信息至少包括纸张类型信息、纸张尺寸信息和纸张厚度信息。因此,可设定对应待被排出的纸张的空气体积,从而可更有效地获得2)中描述的效果。
18)设备包括设置单元,通过其操作人员在操作显示单元440上设置由阻挡元件231和241的空气阻挡量。因此,可设置对应操作人员目的的空气体积(图45、46)。
权利要求中纸张对应纸张P1和P2(P1:堆叠纸张、前面的纸张,P2:排出的纸张、后面的纸张),纸盘单元对应移位纸盘202,排出单元对应排出辊6,鼓风机对应吹风设备230、230a和230b,吹风端口对应吹风端口230-2和238,阻挡元件对应阻挡元件231和241,控制单元对应CPU401,操作单元对应操作显示单元440,纸张排出设备对应排出部分J或排出单元JU,堆叠表面对应堆叠表面202b,空气层对应空气层AL,交叉点对应交叉点X,天窗对应天窗239、239a和239b,吹风管对应吹风管237,吹风导向装置对应引导表面237a,输送单元对应返回辊13,挤压单元对应挤压元件14,驱动源对应返回辊驱动马达20,第一齿轮对应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对应第二齿轮22,转变单元对应单向离合器21a和22a,凸轮对应凸轮24,第一轴对应第一轴19a,第二轴对应第二轴19b,功率传递单元对应节奏皮带247,第一驱动轴对应凸轮驱动轴246,第二驱动轴对应阻挡元件驱动轴242,操作显示单元对应操作显示单元440,并且图像形成系统对应本实施方式中包括配备有排出部分J或排出单元JU的纸张后处理装置PD和图像形成装置PR的系统。
根据实施方式,当排出纸张时通过吹空气可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堆叠性能,并且防止杂质进入吹风端口。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楚地公开,已经就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如此限制,而是解释为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公平地落在本文所阐释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的修改和选择构造。

Claims (20)

1.纸张排出设备,包括:
排出单元,其配置以排出纸张;
鼓风机,其配置以将空气吹至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所述纸张的下表面;
阻挡单元,其配置以阻挡从所述鼓风机的吹风端口吹至所述纸张的下表面的至少一些空气;和
控制单元,其配置以控制所述阻挡单元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进一步包括纸盘单元,在其上堆叠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所述纸张,其中
所述鼓风机包括吹风端口,其在与排出所述纸张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纸盘单元的两端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设置在所述两端附近的所述吹风端口的吹风方向在所述纸盘单元上或上方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设置在所述两端附近的所述吹风端口的吹风方向在所述纸盘单元的横向方向上在所述纸盘单元的中心部分上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设置在所述两端附近的所述吹风端口的吹风方向在排出至所述纸盘单元上的所述纸张的前端上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进一步包括天窗,其配置以朝向所述纸盘单元在所述纸张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调整所述空气的吹风方向,所述天窗设置于所述鼓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鼓风机包括吹风管,并且所述吹风管的吹风导向装置平行于所述纸盘单元的堆叠表面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送单元,其配置以在与所述纸张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堆叠在所述纸盘单元上的所述纸张;
挤压单元,其配置以挤压所输送的纸张;和
驱动单元,其配置以通过同一驱动源驱动所述输送单元和所述挤压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按照排出所述纸张的操作时机操作所述阻挡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在所述纸张排出的待机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阻挡单元进入关闭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当所述纸张被所述排出单元排出时使所述阻挡单元进入吹预定体积的空气的状态,并且在所述纸张完全通过所述排出单元之后停止所述鼓风机吹空气或减少吹的空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阻挡单元上下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阻挡单元布置在所述吹风端口的内侧,从而是可旋转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阻挡单元布置在所述吹风端口的内侧,从而是可旋转的,并且
所述驱动单元不仅仅驱动所述输送单元和所述挤压单元而且也由同一驱动源驱动所述阻挡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变单元,其配置以按照所述驱动源的旋转方向改变所述输送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和所述阻挡单元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挤压元件包括
挤压元件,其由安装至第一轴的凸轮驱动,
第二齿轮,其安装至第二轴用于驱动所述凸轮,和
第一齿轮,其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轴的旋转至所述第二轴,
所述输送单元是返回辊,其配置以与所述第一轴同步旋转,所述返回辊安装至所述第一轴,
所述阻挡单元包括
第一驱动轴,其配置以通过来自所述第二轴的功率传递单元与所述第二轴同步旋转,和
阻挡元件,其安装至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配置以与所述第一驱动轴一起摆动,并且
所述转变单元包括单向离合器,其配置以当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以不同方向旋转时锁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纸张信息确定阻挡所述空气的量以操作所述阻挡单元,所述纸张信息包括纸张类型信息、纸张尺寸信息和纸张厚度信息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通过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单元设置被所述阻挡单元阻挡的空气量。
19.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排出设备。
20.纸张排出方法,包括:
通过排出单元排出纸张;
通过鼓风机吹空气至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所述纸张的下表面;和
通过所述阻挡单元阻挡从所述鼓风机的吹风端口吹至所述纸张的下表面的至少一些所述空气,以控制阻挡所述空气的量,其中
所述阻挡包括
在用于所述纸张排出的待机状态期间,使所述阻挡单元进入关闭状态,
当所述纸张被所述排出单元排出时,使所述阻挡单元进入吹预定体积的空气的状态,和
在所述纸张完全通过所述排出单元之后,使所述阻挡单元进入停止鼓风机吹空气或减少吹的空气的状态。
CN201310067491.7A 2012-03-02 2013-03-04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7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6726 2012-03-02
JP2012046726 2012-03-02
JP2012279960A JP5783164B2 (ja) 2012-03-02 2012-12-21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279960 2012-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913A true CN103287913A (zh) 2013-09-11
CN103287913B CN103287913B (zh) 2016-05-11

Family

ID=4904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74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7913B (zh) 2012-03-02 2013-03-04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8936240B2 (zh)
JP (1) JP5783164B2 (zh)
CN (1) CN1032879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8412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285143A (zh) * 2018-12-07 2020-06-16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13329961A (zh) * 2019-02-01 2021-08-31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堆积装置、计数排出器及制盒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0626B2 (ja) * 2012-11-28 2015-10-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37912B2 (ja) * 2013-04-01 2017-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98123B2 (ja) 2013-08-19 2017-09-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148908B1 (en) * 2014-05-27 2018-04-11 OCE-Technologies B.V. Air vortex assisted sheet flipping device
JP6494415B2 (ja) * 2015-05-19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6622508B2 (ja) 2015-08-04 2019-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19890B2 (en) * 2015-08-28 2018-03-20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heet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10065824B2 (en) 2015-12-16 2018-09-04 Ricoh Company, Ltd. Stacking apparatus
US10017340B2 (en) 2015-12-16 2018-07-10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sheet conveyance method
JP6642854B2 (ja) 2015-12-16 2020-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供給装置
TWI624424B (zh) 2015-12-16 2018-05-21 理光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分離裝置、片材分離方法、程式、影像形成裝置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JP7166740B2 (ja) 2016-05-27 2022-1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折り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折り処理方法
JP6690594B2 (ja) * 2017-04-20 2020-04-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
JP6984452B2 (ja) * 2018-01-31 2021-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積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システム
US10850935B2 (en) * 2018-03-19 2020-12-01 Ricoh Company, Ltd. Document feeder assis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ncluding the document feeder assisting device
JP7052565B2 (ja) * 2018-05-29 2022-04-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23313B2 (ja) 2018-09-27 2023-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制御装置、駆動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JP2020083533A (ja) 2018-11-21 2020-06-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0083534A (ja) * 2018-11-21 2020-06-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471809B2 (ja) 2018-12-07 2024-04-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43198B2 (ja) * 2019-01-15 2023-03-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7306010B2 (ja) 2019-03-26 2023-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綴じ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75750B2 (ja) 2019-03-28 2023-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積載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51258B2 (ja) 2019-03-28 2023-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仕分け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15291B2 (ja) 2019-03-28 2023-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増し折り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322584B2 (ja) 2019-08-09 2023-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加工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1634291B2 (en) 2019-09-27 2023-04-25 Ricoh Company, Ltd. Belt conveyance device, sheet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7415752B2 (ja) 2020-04-01 2024-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積載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18972A (ja) * 2020-07-16 2022-01-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用送風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4024A (en) * 1991-04-24 1994-06-28 Ricoh Company, Ltd. Paper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6522841B2 (en) * 1998-09-21 2003-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anning device for delivered sheet materials
CN1782926A (zh) * 2004-10-29 2006-06-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025928A1 (en) * 2008-08-04 2010-02-04 Toshiaki Yamamoto Medium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65385A (en) 1919-07-12 1923-08-21 Hall Printing Press Company Sheet-delivery mechanism
US3502407A (en) * 1967-07-26 1970-03-24 Addressograph Multigraph Pneumatic delivery device
DE3130623A1 (de) * 1981-08-01 1983-02-1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6900 Heidelberg Einrichtung in der auslage von bogenrotationsdruckmaschinen, um dem einrollen der bogenvorderkante entgegenzuwirken
JPS6056766A (ja) * 1983-09-05 1985-04-02 Canon Inc シ−ト収積装置
JPS62140058U (zh) * 1986-02-24 1987-09-03
JPS63171764A (ja) * 1987-01-09 1988-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シ−ト集積装置
US4811547A (en) * 1987-02-12 1989-03-14 Agfa-Gevaert Ag Devi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X-ray film cassettes
EP0572797B1 (fr) 1992-06-02 1997-01-08 Firmenich Sa Alcools cycliques non-saturés leur utilisation à titre d'ingrédients parfumants et leurs intermédiaires.
JPH10250897A (ja) * 1997-03-11 1998-09-22 Minolta Co Ltd 用紙処理装置
US6988138B1 (en) 1999-06-30 2006-01-17 Blackboard Inc.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s
JP2001242769A (ja) 2000-02-25 2001-09-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EP1568641B1 (en) 2000-11-30 2008-04-16 Ricoh Co., Ltd. Sheet-like medium alignment apparatus
JP3973836B2 (ja) 2000-12-15 2007-09-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媒体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状媒体後処理装置
US6832759B2 (en) 2001-03-30 2004-12-21 Ricoh Company, Ltd. Sheet-shaped medium alig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shaped medium after-treatment apparatus
JP2003002500A (ja) * 2001-06-15 2003-01-08 Tohoku Ricoh Co Ltd 排紙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04043113A (ja) * 2002-07-11 2004-02-12 Duplo Seiko Corp 排紙装置
US6955348B2 (en) * 2002-09-20 2005-10-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which separates sheets with variable speed and/or direction blown ai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EP1562148A1 (en) 2004-02-06 2005-08-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n image
JP4257705B2 (ja) 2004-03-04 2009-04-22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繰出装置、回転部材、及びガイド部材
JP2006008380A (ja) * 2004-06-29 2006-01-12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
US7665730B2 (en) * 2004-10-01 2010-02-23 Canon Finetech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6103839A (ja) * 2004-10-01 2006-04-20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81844B2 (ja) * 2005-02-03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3067A (ja) 2005-04-12 2006-10-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WO2007017182A1 (en) * 2005-08-11 2007-02-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vice for depositing sheets for a printing machine
US9336267B2 (en) 2005-10-11 2016-05-10 Heng Toon 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navig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data in relational and/or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s
JP5077979B2 (ja) 2005-12-28 2012-1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677551B2 (en) 2006-03-15 2010-03-16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Document conveying apparatus
JP2006199503A (ja) * 2006-04-24 2006-08-0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4966117B2 (ja) 2007-07-09 2012-07-04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装置
JP4952524B2 (ja) 2007-11-09 2012-06-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49071A (ja) * 2008-04-02 2009-10-29 Canon Inc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33633B2 (ja) 2008-12-11 2013-07-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給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8931B2 (ja) * 2009-04-01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57313A (ja) 2009-09-07 2011-03-24 Ricoh Co Ltd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4962B2 (ja) * 2011-06-28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シーズ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ーズニング方法
JP5780216B2 (ja) * 2011-11-29 2015-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4051340A (ja) * 2012-09-05 2014-03-20 Ricoh Co Ltd 排紙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排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4024A (en) * 1991-04-24 1994-06-28 Ricoh Company, Ltd. Paper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6522841B2 (en) * 1998-09-21 2003-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anning device for delivered sheet materials
CN1782926A (zh) * 2004-10-29 2006-06-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025928A1 (en) * 2008-08-04 2010-02-04 Toshiaki Yamamoto Medium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8412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758412B (zh) * 2016-08-22 2019-06-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285143A (zh) * 2018-12-07 2020-06-16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13329961A (zh) * 2019-02-01 2021-08-31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堆积装置、计数排出器及制盒机
US11932506B2 (en) 2019-02-01 2024-03-1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Sheet stacking device, counter-ejector, and carton for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61927B2 (en) 2017-02-07
JP2013209219A (ja) 2013-10-10
US9260264B2 (en) 2016-02-16
US8936240B2 (en) 2015-01-20
US20140203501A1 (en) 2014-07-24
US20130228965A1 (en) 2013-09-05
JP5783164B2 (ja) 2015-09-24
CN103287913B (zh) 2016-05-11
US20160185552A1 (en)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7913A (zh)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CN103848258B (zh) 纸张堆叠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堆叠方法
JP4897563B2 (ja) 搬送分岐機構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6829813B2 (ja) 綴じ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01545B (zh) 片材集聚装置以及具备它的图像形成系统
JP3944623B2 (ja) 後処理装置、用紙の処理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38892B (zh) 记录部件存放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及记录部件处理装置
JP5363502B2 (ja) 紙幣鑑別機能および自動結束機能を有するマルチポケット紙幣計数機、およ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JP2006016210A (ja) 多方向性通路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る可撓性の用紙の通路
CN1326758C (zh) 纸张叠放装置
JP2007161468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95493A (zh) 供纸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212485A1 (en) Sheet collecting devic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6032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ntermediate conveyance unit
CN105645075B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93446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CN100572240C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
WO2009125694A1 (ja) 中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880774B2 (ja) 用紙積載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100587421B1 (ko) 매체처리기 및 그 방법
JP423819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32883A1 (en) Kiosk-Installable Printer with Duplex Path Utilized to Deliver Printed Media Sheets to Lower Front Exterior of Printer
JP2018008814A (ja) 分岐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機
US7416184B2 (en) Sheet buffer device with rotating disk
US20200310321A1 (en) Sheet sorting devic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