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841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8412A
CN107758412A CN201710676301.XA CN201710676301A CN107758412A CN 107758412 A CN107758412 A CN 107758412A CN 201710676301 A CN201710676301 A CN 201710676301A CN 107758412 A CN107758412 A CN 107758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rinted
adjusting body
suction adjusting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63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58412B (zh
Inventor
丸山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75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8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58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84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4Modifying physical properties
    • B65H2301/5144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6Cardboar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13Fixing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印刷部、冷却机构、吸入调整机构、以及控制部,所述印刷部含有对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加热的定影部,并将定影后的纸张排出;所述冷却机构含有吸气口、使风扇旋转的送风电动机、以及对纸张吹喷空气的送风导管;所述吸入调整机构使吸入调整体在吸气口打开的开放位置与吸气口关闭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控制部在设定的纸张的厚度越薄时则使吸入调整体越接近封闭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通过了定影部的纸张进行冷却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静电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有复合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静电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含有定影装置。定影装置使调色剂定影在纸张上。定影完成后的纸张被排出至排出托盘。若纸张在高温下直接层叠,则排出的纸张之间可能会粘住。因此,有时向纸张吹风以使其冷却。已知如下所述的冷却纸张的技术。
已知一种印刷装置(排纸机构),其将印刷纸张通过排出口排出至外部的堆叠器上,且具有能够向从排出口被排出的印刷纸张的整个宽度范围送风的送风嘴、以及向送风嘴送风的送风器。通过该结构,将充分冷却被输送的纸张。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调色剂的定影,纸张会被定影装置加热至调色剂熔融的程度。之后,纸张被排出至排出托盘。在排出托盘上层叠时,上方的纸张的重量(压力)施加在下方的纸张上。在排出托盘上层叠有多张已印刷完成纸张时,因纸张的温度和压力有时会使调色剂与其他的纸张产生粘着。其结果为,纸张之间粘住。在双面印刷时,纸张会两次通过定影装置。双面印刷给予纸张的热量要比单面印刷更多。双面印刷比单面印刷更容易使纸张粘住。另外,厚纸比薄纸和普通纸的蓄热量更大。使用厚纸时存在:在高温状态下使调色剂定影的情况。越是在高温状态下使调色剂定影,纸张之间越容易粘住。
进一步地,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采用熔点比以往更低的调色剂。通过降低调色剂的熔点,能够使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功率降低。其结果为,能够实现能源节约(减少电能消耗)。低熔点调色剂会比以往的高熔点调色剂在更低的温度下与其他纸张粘住。因此,越是熔点低的调色剂,在排出托盘上层叠的纸张粘住的倾向就越强。
为了不使排出托盘的纸张之间粘住,有时向纸张吹喷冷却风。纸张被冷却。蓄热量大的厚纸、双面印刷的纸张比薄纸需要更大的风量。另一方面,在向薄纸吹大风量的冷却风的情况下,薄纸会摇动。其结果为,存在容易产生卡纸的情况、薄纸排出至排出托盘的排出位置不一致的情况。存在冷却风的风量应设成与纸张的厚度、给予纸张的热量相对应的问题。
这里,电动机用于风扇的旋转。可以通过使电动机的施加电压变化来调整风量。然而,例如在额定电压的30~40%以下则电动机可能会不启动(风扇不旋转)。仅依靠施加电压的增减,存在风量的调整幅度狭窄的问题。即,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的比较小。
上述的公知技术,能够对纸张的整个宽度吹风。然而,对于根据状况来调整风量这一方面却无记载。因此无法解决上述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拓宽冷却风风量的调整幅度,简易且便宜地将其调整为与纸张的厚度、纸张的加热量相对应的冷却风的风量。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含有:操作面板、印刷部、冷却机构、吸入调整机构、以及控制部。所述操作面板接受印刷用纸张的设定。所述印刷部具备图像形成部、定影部、以及输送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调色剂图像,并转印在纸张上。所述定影部加热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所述输送部输送纸张,并将定影后的所述纸张排出至排出托盘。所述冷却机构具备送风机和送风导管。所述送风器含有:风扇、吸入空气的吸气口、使所述风扇旋转的送风电动机、以及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所述送风导管引导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通过所述定影部排出至机外的所述纸张吹喷空气。吸入调整机构含有吸入调整体和移动部。所述吸入调整体对所述吸气口进行开闭。所述移动部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在所述吸气口打开的开放位置与所述吸气口关闭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吸入调整机构使所述吸入调整体的位置变化,而调整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量。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部,用所述操作面板设定的纸张的厚度越薄,则使所述吸入调整体越接近所述封闭位置。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冷却风风量的调整幅度较宽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简易且便宜地将冷却风风量调整为与纸张的厚度、纸张的加热量相对应的风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却机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纸张排出部分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纸张排出部分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纸张排出部分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送风器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送风器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入调整机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部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纸张设定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风量调整处理流程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风量用调整数据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吸入调整机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风量调整用数据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吸入调整机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风量调整用数据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拓宽冷却风风量的调整幅度。本发明简易地将冷却风的风量调整为与纸的厚度、施加给纸张的热量相对应的风量。以下,使用图1~图16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以复合机10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配置等各要素仅为说明例,不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首先,基于图1对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进行说明。复合机100具有控制部1和存储部2。控制部1统筹装置整体的动作,对复合机100的各部进行控制。控制部1含有CPU11和图像处理部12。CPU11进行运算处理。图像处理部12对图像数据实施印刷所需的图像处理。存储部2是包括ROM、RAM、HDD的存储装置。存储部2存储控制用程序、数据。
原稿输送部3a将设置好的原稿向读取位置输送。图像读取部3b对输送至原稿输送部3a的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稿台玻璃(コンタクトガラス))上的原稿进行读取。图像读取部3b生成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对原稿输送部3a和图像读取部3b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部1与操作面板4以可以通信的方式连接。操作面板4含有显示面板41、和触控面板42。显示面板41显示用于设定的画面、复合机100的状态、以及消息这样的信息。显示面板41显示操作图像。操作图像为键、标签、以及按钮。触控面板42与显示面板41相对设置。触控面板42识别触摸位置。操作面板4接受使用者的操作。例如,操作面板4接受用于印刷的纸张的设定(厚度的设定)。另外,操作面板4接受是进行双面印刷还是进行单面印刷的设定。基于触控面板42的输出,控制部1识别被操作的操作图像,而识别操作内容。
复合机100含有印刷部5。印刷部5含有供纸部5a、第一输送部5b、图像形成部5c、定影部5d、第二输送部5e、以及双面输送部5f。控制部1控制供纸部5a、第一输送部5b、图像形成部5c、定影部5d、第二输送部5e、以及双面输送部5f的动作。由此,控制部1对供纸、纸张输送、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转印、定影这样的印刷相关处理进行控制。
供纸部5a收容纸张。控制部1使供纸部5a一张一张地供给纸张。控制部1使第一输送部5b向图像形成部5c输送供给的纸张。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5c形成载于被输送的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另外,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5c进行调色剂图像向纸张上的转印。控制部1使定影部5d对转印在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控制部1使第二输送部5e将调色剂图像被定影的印刷完成纸张排出至排出托盘54。第二输送部5e含有排出辊55。在进行双面印刷时,双面输送部5f通过转回(スイッチバック),使通过定影部5d的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的正反翻转。双面输送部5f将正反翻转的纸张引导(输送)至图像形成部5c的上游。由此,也能够在纸张的反面转印调色剂图像。
定影部5d含有加热旋转体51。加热旋转体51含有用于加热调色剂的加热器52。另外,定影部5d含有加压旋转体53。加压旋转体53压接于加热旋转体51。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加热旋转体51与加压旋转体53的辊隙。由此,纸张被加热、加压。调色剂图像在纸张上定影。
复合机100含有通信部13。通信部13是用于与计算机200通信的接口。通信部13通过网络、电缆与计算机200进行通信。控制部1与通信部13连接。通信部13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印刷用数据。印刷用数据包括图像数据这样的表示印刷内容的数据和表示关于印刷的设定的数据。控制部1使印刷部5基于印刷用数据进行印刷。
(冷却机构6)
接着,使用图2~图7对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中的纸张的冷却机构6进行说明。复合机100含有冷却机构6。冷却机构6对通过定影部5d被加热的纸张进行冷却。冷却机构6含有送风器61和送风导管62。送风器61含有风扇63、使风扇63旋转的送风电动机64、吸入空气的第一吸气口65、第二吸气口66、以及将从各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67。如图3~图7所示,送风器61是两侧(前后)开口的多叶片式风扇。一方的开口是第一吸气口65,另一方的开口是第二吸气口66。送风导管62对从各吸气口吸入,并从吹出口67吹出的空气(冷却风)进行引导。送风导管62对通过定影部5d的纸张吹喷空气。
排出辊55将纸张排出至排出托盘54。排出辊55的旋转轴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如图3所示,送风器61设置在复合机100内。从吹出口67吹出的冷却风通过送风导管62被引导至排出辊55的下方。
如图4、图5所示,送风导管62沿着排出辊55的下方设置。在排出辊55的下方,送风导管62的截面呈大致U字状。送风导管62向上方逐渐收窄。送风导管62的上端开放。冷却风从该开口62a向纸张吹出。从纸张的下方吹出的冷却风对被排出的纸张(通过定影部5d的纸张)进行冷却。在图5中,虚线表示纸张的排出方向的一例。另外,白色箭头表示冷却风的吹出方向的一例。
(吸入调整机构7)
接着,使用图6~图8,对实施方式的吸入调整机构7的一例进行说明。吸入调整机构7是对送风器61的吸气量进行调整的部分。通过调整吸气量,能够改变从吹出口67吹出的空气的风量以及对纸张吹喷的冷却风的风量(风压)。
在第一吸气口65和第二吸气口66中的某一方设置有吸入调整体8(盖)。吸入调整体8是吸气口的盖。以下,将对在第一吸气口65设置吸入调整体8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也可以对第二吸气口66设置吸入调整体8。通过使吸入调整体8移动,能够关闭(阻塞)第一吸气口65。
在送风电动机64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吸气口65关闭状态下的风量是第一吸气口65开放状态下的风量的1/2,或者近似1/2。换言之,两方的吸气口打开时的空气吸入量是仅开放第二吸气口66时的空气吸入量的两倍,或者近似两倍。第一吸气口65与第二吸气口66的开口面积相等,或者近似相等。
设置有使吸入调整体8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9。封闭位置是关闭第一吸气口65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封闭位置是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空气的吸入量为零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开放位置是第一吸气口65开放,空气的吸入量(吸入效率)为100%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开放位置也可以说是第一吸气口65与第二吸气口66的吸入量相同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另外,开放位置也可以说是不妨碍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空气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开放位置是将吸入调整体8从第一吸气口65拉开预定距离以上时的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预定距离是不妨碍从第一吸气口65吸气的距离以上的距离。
如图6、图7所示,移动部9可以是螺线管91。螺线管91的可动铁芯92的移动方向与吸入调整体8的平面(与送风器61的吸气面、吸入调整体8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第一斜边部件93安装在螺线管91的可动铁芯92的顶端。第二斜边部件94安装在吸入调整体8的外侧(第一吸气口65的相反侧)的面上。第一斜边部件93的斜边部95与第二斜边部件94的斜边部96平行且相接。
吸入调整体8向远离第一吸气口65的方向上被施力。使用弹簧这样的施力部件(图6、图7中未图示)。可动铁芯92处于突出状态时,第一斜边部件93向第一吸气口65方向按压第二斜边部件94的量(按压量)最小(图6的状态)。即,可动铁芯92的突出状态是吸入调整体8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可动铁芯92的吸引状态是按压量最大的状态。即,可动铁芯92的吸引状态是吸入调整体8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图7的状态)。通过可动铁芯92的吸引,第一斜边部件93、第二斜边部件94、以及吸入调整体8移动。第一吸气口65被吸入调整体8关闭。如图8所示,控制部1控制移动部9。这样,控制部1对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进行控制。
(电压调整部14)
接着,使用图9对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部14的一例进行说明。电压调整部14是使电动机电压V1变化的电路。电动机电压V1施加在送风器61的送风电动机64上。如图9所示,电压调整部14含有第一开关15和电阻R1。第一开关15是一输入二输出型的开关。第一开关15连接第一输出端子15a和第二输出端子15b中的任意一个端子与输入端子15c。
第一开关15的输入端子15c经由第二开关16与电源电路17连接。电源电路17是生成并输出送风电动机64的动作用电压的电路。电源电路17的输出电压Vo是例如DC24V。第二开关16是用于接通/关断(ON/OFF)送风电动机64的开关。使风扇63旋转时(印刷时),控制部1使第二开关16处于接通(ON)状态(导通状态)。不使风扇63旋转时(不印刷的状态时),控制部1使第二开关16处于关断(OFF)状态(非导通状态)。
电源电路17的输出与第二开关16的输入端子连接。第二开关16的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15c连接。第一输出端子15a与送风电动机64的一方的端子连接。第二输出端子15b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送风电动机64的一方的端子连接。送风电动机64的另一方的端子接地。
连接输入端子15c与第一输出端子15a时,对送风电动机64施加Vo(电源电路17的输出)。连接输入端子15c与第二输出端子15b时,用电阻R1和送风电动机64的端子间电阻将输出电压Vo分压后所得的电压施加在送风电动机64上。在复合机100中,电阻R1和送风电动机64的端子间电阻取相同的电阻值。因此,连接输入端子15c与第二输出端子15b时对送风电动机64施加Vo的1/2的电压(例如DC12V)。
控制部1控制第一开关15。在没有关闭第一吸气口65的情况下,电动机电压V1为1/2Vo时的风量是电动机电压V1为Vo时的风量的1/2或近似1/2。送风电动机64的旋转速度与施加电压成比例地变化。例如,送风电动机64是DC有刷电动机。
(纸张的设定)
接着,使用图10对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中的纸张的设定的一例进行说明。能够通过操作面板4对用于印刷的纸张(设置于供纸部5a的纸张)的厚度进行设定。纸张的厚度的分类分为例如薄纸、普通纸、以及厚纸。通过在操作面板4上进行规定的操作,能够对纸张的厚度(薄纸、普通纸、厚纸)进行设定。控制部1基于用操作面板4进行的设定,识别用于印刷的纸张的厚度。
如图10所示,哪种厚度的纸张当作薄纸,哪种厚度的纸张当作普通纸,哪种厚度的纸张当作厚纸,是按规格规定的。根据机型存在差异。图10中的X1、X2、X3、X4的值的一例,为X1=52、X2=59、X3=106、X4=256。基于规格,使用者对设置在供纸部5a的纸张的厚度进行设定。如图10所示,一般流通的办公用纸张(例如复印纸张、优质纸、再生纸)多为普通纸。另外,信封、明信片、标签纸多为厚纸。此外,如图10所示,在进行厚纸的印刷时,相较于进行普通纸、薄纸的印刷时,控制部1可以提高加热旋转体51的温度(加热器52的输出)。
(印刷时的风量调整)
接着,使用图11、图12对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中的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调整一例进行说明。
图11的开始是开始印刷作业的时间点。例如,复印作业、打印作业就是印刷作业。在开始的时间点,会进行对是进行双面印刷和单面印刷中的哪一种的选择、和使用的供纸部5a的选择。这些设定在操作面板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通信部13连接的计算机200上进行。另外,在操作面板4上已经进行了设置在供纸部5a的纸张的厚度的设定。此外,在复合机100中,对薄纸进行双面印刷是禁止的(无法实施)。这是因为有时容易产生卡纸(堵塞)。因此,无法在操作面板4、计算机200上进行从设置了薄纸的供纸部5a供纸并进行双面印刷。
控制部1对用于印刷作业的纸张是厚纸、普通纸、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确认(步骤#11)。控制部1对印刷作业中供纸的供纸部5a确认事先用操作面板4设定的纸张的厚度。控制部1对印刷作业是否为双面印刷(双面印刷和单面印刷中的哪一种)进行确认(步骤#12)。控制部1参照存储在存储部2中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步骤#13,参照图1)。基于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定义,控制部1对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和电动机电压V1的大小进行设定(步骤#14)。然后,控制部1使送风电动机64开始旋转(步骤#14)。控制部1控制移动部9以调整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控制电压调整部14以调整电动机电压V1。
图12表示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一例。如图12所示,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取最小风量)。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取最大风量)。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或者,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
关闭一方的吸气口时,风量为1/2。另外,使电动机电压V1降为1/2时,风量也降为1/2。设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1。在该情况下,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2。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4。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的比为4:1。相较于仅通过对送风电动机64施加的电压的变化来调整风量的情况,能够增大风量比。能够对薄纸吹喷缓和的冷却风,以不使薄纸乱动。另外,对厚纸、普通纸吹喷与对纸张施加的热量相对应的(与印刷的面数相应的)风量的冷却风。
控制部1使印刷部5开始印刷动作(步骤#15)。其结果为,开始由供纸部5a供纸,由各输送部输送纸张,由图像形成部5c形成和转印调色剂图像,由定影部5d进行定影。既而完成印刷作业(步骤#16)。由此,印刷部5的印刷动作停止。然后,控制部1使送风电动机64停止。控制部1使纸张的冷却停止(步骤#17→结束)。
这样,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图像形成装置)含有操作面板4、印刷部5、冷却机构6、吸入调整机构7、以及控制部1。操作面板4接受用于印刷的纸张的设定。印刷部5含有图像形成部5c、定影部5d、以及输送部。图像形成部5c形成调色剂图像,并转印于纸张上。定影部5d加热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使调色剂图像定影。输送部输送纸张,并将定影后的纸张排出至排出托盘54。冷却机构6含有送风器61和送风导管62。送风器61含有:风扇63、吸取空气的吸气口、使风扇63旋转的送风电动机64、以及通过风扇63的旋转而将从吸气口吸取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67。送风导管62引导从吹出口67吹出的空气。送风导管62向通过定影部5d排出至机外的纸张吹喷空气。吸入调整机构7含有吸入调整体8和移动部9。吸入调整体8对吸气口进行开闭。移动部9使吸入调整体8在吸气口打开的开放位置与吸气口关闭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吸入调整机构7使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变化来调整从吹出口67吹出的空气的风量。控制部1控制移动部9,用操作面板4设定的纸张的厚度越薄,则使吸入调整体8越接近封闭位置。
由此,用于印刷的纸张越薄,则能够抑制吸气量,并降低冷却风的风量。因此,输送中的薄纸不会乱动。相反地,用于印刷的纸张越厚,则能够增加吸气量。其结果为,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能够使冷却风的风量与纸张上蓄积的热量相对应。另外,能够仅通过使吸入调整体8移动来调整冷却风的风量。能够简易地将冷却风的风量调整为与纸张的厚度和纸张的加热量相对应的风量。
另外,复合机100含有电压调整部14。电压调整部14使施加在送风电动机64上的电动机电压V1变化。送风器61具有第一吸气口65以及第二吸气口66作为吸气口。对第一吸气口65和第二吸气口66中一方的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调整体8。印刷部5具有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图像形成部5c的上游的双面输送部5f。操作面板4接收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控制部1控制电压调整部14。基于在操作面板4上进行的设定,控制部1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在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由此,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能够将冷却风的风量抑制在最小水平。另外,在对比薄纸更厚的纸张(厚纸、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增大吸入量,并增大电动机电压V1。因此,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至最大水平。能够充分冷却双面印刷的厚纸、普通纸的纸张。另外,能够通过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和电动机电压V1这两个因素来调整风量。因此,冷却风的风量的调整幅度变宽(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的比变大)。
另外,控制部1在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或者,控制部1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并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由此,能够使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比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小,而且比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大。因此,能够与纸张的厚度和加热量相对应地将冷却风的风量调整至合适的大小。不用不必要的大风量进行冷却。因此,不会有浪费的功耗。
移动部9是螺线管91。控制部1通过螺线管91的接通/关断(ON/OFF),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或封闭位置。由此,能够用简易的结构来调整冷却风的风量。
(第一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13、图14,对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对第一变形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描述。对于第一变形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共通的点,由于能够援引已述的内容故省略。
第一变形例的吸入调整机构7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是封闭位置和开放位置中的某一个。在第一变形例中,使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也可以维持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的位置(限制位置)。此外,在第一变形例中,吸入调整体8被弹簧这样的施力部件向远离第一吸气口65的方向上施力。图13的中央的图表示限制位置的一例。例如,处于限制位置时,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的空气的量为处于开放位置时的50%。控制部1控制移动部9。控制部1可以将吸入调整体8维持在封闭位置、开放位置、限制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
为了将吸入调整体8维持在限制位置,移动部9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例如,对移动部9也可以使用移动用电动机和凸轮。凸轮接受移动用电动机的驱动进而旋转。在该情况下,凸轮与吸入调整体8抵接。控制部1根据凸轮的旋转角度,使第一吸气口65与吸入调整体8的距离变化。另外,也可以设置检测传感器18。检测传感器18对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进行检测(对凸轮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凸轮,而是使用蜗轮、蜗杆使第一吸气口65与吸入调整体8的距离变化。
第一变形例中,也在印刷作业时进行与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风量调整处理同样的处理。在第一变形例中,步骤#13中参照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内容不同。
图14表示第一变形例中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一例。基于图14所示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控制部1对位置、电压进行设定。
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取最小风量)。
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取最大风量)。
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可以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另外,控制部1也可以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
在薄纸的单面印刷、厚纸的双面印刷、厚纸及普通纸的单面印刷中,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和电动机电压V1的大小与实施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与实施方式不同。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并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限制位置。
关闭一方的吸气口时,风量为开放两方的吸气口时的1/2。另外,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时,风量为1/2。处于限制位置时,从设置有吸入调整体8的第一吸气口65吸入的吸气量为处于开放位置时的1/2。这里,将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最小风量)设为1。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2。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4。吸入调整体8处于限制位置时,从第二吸气口66吸入的空气的量不变。另外,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的空气的量减半。因此,第一吸气口65和第二吸气口66的吸入总量为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时的75%。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为3(=4×0.75)。这样,相较于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能够更抑制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能够对普通纸吹喷必要且充分的冷却风。
第一变形例的复合机100(图像形成装置)含有电压调整部14。电压调整部14使施加于送风电动机64上的电动机电压V1变化。送风器61具有第一吸气口65以及第二吸气口66作为吸气口。相对于第一吸气口65和第二吸气口66中一方的吸气口设置有吸入调整体8。印刷部5具有双面输送部5f。双面输送部5f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图像形成部5c的上游。操作面板4接收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控制部1控制电压调整部14,基于在操作面板4上进行的设定,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在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由此,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能够将冷却风的风量抑制在最小水平。另外,在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增大吸入量并增大电动机电压V1。其结果为,能够增大冷却风的风量至最大水平。能够充分冷却双面印刷的厚纸的纸张。另外,能够通过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和电动机电压V1这两个因素来调整风量。因此,冷却风的风量的调整幅度变宽。即,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的比变大。
另外,在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电动机电压V1为与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的电动机电压V1,并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限制位置,该限制位置是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的、且比开放位置更限制空气的吸入量的位置。在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可以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在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也可以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并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由此,能够使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比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小,而且比对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大。因此,能够将冷却风的风量调整为与加热量相对应的合适的大小。
(第二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15、图16,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对第二变形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不同的点进行描述。对于第二变形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共通的点,由于可以援引已述内容故省略。
第二变形例在设置有两个吸入调整体8这点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不同。对第一吸气口65设置第一吸入调整体81。对第二吸气口66设置第二吸入调整体82。此外,第一吸入调整体81向远离第一吸气口65的方向上被施力。第二吸入调整体82向远离第二吸气口66的方向上被施力。可以将弹簧这样的施力部件(未图示)用于施力。
作为移动部9,对第一吸入调整体81设置第一移动部9a。作为移动部9,对第二吸入调整体82设置第二移动部9b。该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不同。例如,第一移动部9a也可以与第一变形例的移动部9相同。第一移动部9a可以使用凸轮或蜗轮。第一移动部9a能够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处于开放位置、限制位置、封闭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另外,与第一变形例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对第一吸入调整体8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18。
另外,第二移动部9b也可以与实施方式的移动部9相同。第二移动部9b可以使用螺线管91。第二移动部9b能够使吸入调整体8处于开放位置或封闭位置。此外,也可以使第一移动部9a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移动部9相同,使第二移动部9b与第一变形例的移动部9相同。
图15表示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处于限制位置的例子。另外,图15表示使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开放位置的例子。第二变形例的限制位置与第一变形例相同。限制位置是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的空气吸入量为处于开放位置时的50%的位置。控制部1控制第一移动部9a。控制部1能够将第一吸入调整体81维持在开放位置、限制位置、封闭位置。另外,控制部1控制第二移动部9b。控制部1能够将第二吸入调整体82的位置维持在开放位置、封闭位置。
第二变形例也在印刷作业时,进行与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风量调整处理同样的处理。在第二变形例中,步骤#13中参照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内容不同。
图16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的一例。基于图16所示的风量调整用数据D1,控制部1对位置、电压进行设定。
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处于限制位置,使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取最小风量)。
在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取最大风量)。
在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处于限制位置,使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
在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可以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处于封闭位置,使另一方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
或者,在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也可以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的双方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
将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设为1。此外,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风量为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时的1/2。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为4。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为6。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为8。这样,能够大幅抑制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
此外,也可以使对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与对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存在差异。在该情况下,对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可以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处于开放位置,使另一方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1/2Vo。或者,对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控制部1也可以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处于限制位置,使另一方处于封闭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为Vo。
第二变形例的复合机100(图像形成装置)含有电压调整部14。电压调整部14使施加于送风电动机64上的电动机电压V1变化。送风器61具有第一吸气口65以及第二吸气口66作为吸气口。对第一吸气口65设置第一吸入调整体81。对第二吸气口66设置第二吸入调整体82。作为移动部9,设置有第一移动部9a和第二移动部9b。第一移动部9a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移动部9b使第二吸入调整体82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印刷部5具有双面输送部5f。双面输送部5f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图像形成部5c的上游。操作面板4接收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控制部1控制电压调整部14、第一移动部9a、以及第二移动部9b。控制部1基于在操作面板4上进行的设定,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的吸入调整体8处于封闭位置,使另一方处于限制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限制位置是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的位置。限制位置是比开放位置更限制空气的吸入量的位置。在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比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
由此,在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能够将冷却风的风量抑制在最小水平。另外,在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增大吸入量,并增大电动机电压V1。能够使风量增大至最大水平。能够充分地冷却双面印刷的厚纸的纸张。另外,能够通过吸入调整体8的位置和电动机电压V1这两个因素来调整风量。因此,冷却风的风量的调整幅度变宽(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的比变大)。
另外,在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处于开放位置,使另一方处于限制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在对厚纸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可以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中的某一方处于封闭位置,使另一方处于开放位置,并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另外,在对厚纸以及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也可以使电动机电压V1与对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并使第一吸入调整体81和第二吸入调整体82处于开放位置。这样,能够使对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冷却风的风量比对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小,而且比对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的风量更大。因此,能够将冷却风的风量调整为与加热量相对应的大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其限制,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在电动机电压V1中,将较大的一方的电压作为Vo,将较小的一方的电压作为1/2Vo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电动机电压V1的较大一方的电压也可以是Vo的100%以外的值(例如80%)。另外,电动机电压V1的较小一方的电压也可以是Vo的50%以外的值(例如40%)。
对将从第一吸气口65吸入空气的吸入量为开放位置时的50%的位置作为限制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限制位置也可以是吸入量为50%以外的大小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含有操作面板、印刷部、冷却机构、吸入调整机构、以及控制部,
所述操作面板接受用于印刷的纸张的设定;
所述印刷部具备图像形成部、定影部、以及输送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调色剂图像,并转印在纸张上;所述定影部加热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所述输送部输送纸张,并将定影后的所述纸张排出至排出托盘;
所述冷却机构具备送风器和送风导管,所述送风器含有:风扇、吸入空气的吸气口、使所述风扇旋转的送风电动机、以及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所述送风导管引导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通过所述定影部排出至机外的所述纸张吹喷空气;
所述吸入调整机构含有吸入调整体和移动部,所述吸入调整体对所述吸气口进行开闭;所述移动部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在所述吸气口打开的开放位置与所述吸气口关闭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吸入调整机构使所述吸入调整体的位置变化,而调整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量;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部,用所述操作面板设定的纸张的厚度越薄,则使所述吸入调整体越接近所述封闭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有使施加在所述送风电动机上的电动机电压变化的电压调整部,
所述送风器具有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作为所述吸气口,
所述吸入调整体对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中一方的吸气口设置,
所述印刷部具有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的双面输送部,
所述操作面板接受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调整部,
基于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进行的设定,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
在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封闭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
在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封闭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
或者,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含有螺线管,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螺线管的接通/关断,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或所述封闭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有使施加在所述送风电动机上的电动机电压变化的电压调整部,
所述送风器具有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作为所述吸气口,
所述吸入调整体对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中一方的吸气口设置,
所述印刷部具有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的双面输送部,
所述操作面板接受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调整部,
基于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进行的设定,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
在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封闭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
在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并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限制位置,
在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并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或者,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并使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
所述限制位置是所述开放位置与所述封闭位置之间的、比所述开放位置更限制空气的吸入量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含有移动用电动机和凸轮,
所述凸轮接受所述移动用电动机的驱动进而旋转,与所述吸入调整体抵接,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凸轮的旋转角度,使一方的所述吸气口与所述吸入调整体的距离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有使施加在所述送风电动机上的电动机电压变化的电压调整部,
所述送风器具有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作为所述吸气口,
对所述第一吸气口设置第一吸入调整体,
对所述第二吸气口设置第二吸入调整体,
作为所述移动部,设置有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
所述第一移动部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在所述开放位置与所述封闭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部使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在所述开放位置与所述封闭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印刷部具有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将单面印刷完成的纸张引导至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的双面输送部,
所述操作面板接受是进行单面印刷还是进行双面印刷的设定,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调整部、所述第一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部,
基于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进行的设定,对用于印刷的纸张为厚纸、普通纸、以及薄纸中的哪一种进行识别,
在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和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中的某一方的所述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封闭位置,使另一方处于限制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更小,
所述限制位置是所述开放位置与所述封闭位置之间的、比所述开放位置更限制空气的吸入量的位置,
在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和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比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普通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和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中的某一方处于所述开放位置,使另一方处于所述限制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
在对所述厚纸及所述普通纸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和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中的某一方处于所述封闭位置,使另一方处于所述开放位置,并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厚纸进行双面印刷时相同,或者,使所述电动机电压与对所述薄纸进行单面印刷时相同,并使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和所述第二吸入调整体处于所述开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部含有移动用电动机和凸轮,
所述凸轮接受所述移动用电动机的驱动进而旋转,与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抵接,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凸轮的旋转角度,使一方的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吸入调整体的距离变化。
CN201710676301.XA 2016-08-22 2017-08-0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58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2018 2016-08-22
JP2016162018A JP6561941B2 (ja) 2016-08-22 2016-08-22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8412A true CN107758412A (zh) 2018-03-06
CN107758412B CN107758412B (zh) 2019-06-04

Family

ID=6119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630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58412B (zh) 2016-08-22 2017-08-0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96043B2 (zh)
JP (1) JP6561941B2 (zh)
CN (1) CN1077584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518A (zh) * 2018-04-20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2392B2 (ja) * 2019-09-26 2023-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32837A (ja) * 2020-08-14 2022-02-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27731A (en) * 1977-04-14 1978-11-08 Ricoh Co Ltd Reflux fan in copier
JPS61252565A (ja) * 1985-05-02 1986-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却装置
CN1749879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45727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yocera Mita Corp 冷却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657A (ja) * 2006-03-06 2007-09-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642A (ja) * 2006-05-31 2007-12-13 Kyocera Mita Corp 排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90980A1 (en) * 2008-01-28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26288A (ja) * 2008-07-22 2010-0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87913A (zh) * 2012-03-02 2013-09-1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JP2013235135A (ja) * 2012-05-09 2013-11-21 Konica Minolta Inc 用紙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66321A (zh) * 2013-05-15 2014-11-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99265A (zh) * 2009-10-23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50177657A1 (en) * 2012-03-09 2015-06-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JP2016114655A (ja) * 2014-12-11 2016-06-2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0681A (ja) * 1991-01-23 1992-08-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排紙搬送装置
JP4614702B2 (ja) 2004-07-13 2011-01-19 長野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の排紙機構
JP4349317B2 (ja) * 2004-09-13 2009-10-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5624B2 (ja) * 2009-10-05 201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27731A (en) * 1977-04-14 1978-11-08 Ricoh Co Ltd Reflux fan in copier
JPS61252565A (ja) * 1985-05-02 1986-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却装置
CN1749879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45727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yocera Mita Corp 冷却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657A (ja) * 2006-03-06 2007-09-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642A (ja) * 2006-05-31 2007-12-13 Kyocera Mita Corp 排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90980A1 (en) * 2008-01-28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26288A (ja) * 2008-07-22 2010-0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99265A (zh) * 2009-10-23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87913A (zh) * 2012-03-02 2013-09-11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US20150177657A1 (en) * 2012-03-09 2015-06-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JP2013235135A (ja) * 2012-05-09 2013-11-21 Konica Minolta Inc 用紙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66321A (zh) * 2013-05-15 2014-11-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14655A (ja) * 2014-12-11 2016-06-2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518A (zh) * 2018-04-20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389518B (zh) * 2018-04-20 2022-08-1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31817A (ja) 2018-03-01
US9996043B2 (en) 2018-06-12
JP6561941B2 (ja) 2019-08-21
US20180052417A1 (en) 2018-02-22
CN107758412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841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8110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41463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preventing escape of ultrafine particles into air
CN104512744B (zh) 薄片体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810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3771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048366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S6061440A (ja) 底部シート分離給送装置
JP20072971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JP4089499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US109587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5036331A (ja) 用紙排紙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31273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2011081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5936045A (ja) 葉状コピ−用紙の分離供給装置
JP5565266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859974B2 (en) Sheet discharge tray having an air cleaner
JP20011224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80838A (ja) 用紙積載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用紙積載方法
CN111285143A (zh)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7471809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240034585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2016124667A (ja) 給紙装置
JP7240159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00054834A1 (en) Warm air generating apparatus,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warm ai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