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5143A -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5143A CN111285143A CN201911241313.5A CN201911241313A CN111285143A CN 111285143 A CN111285143 A CN 111285143A CN 201911241313 A CN201911241313 A CN 201911241313A CN 111285143 A CN111285143 A CN 1112851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loading
- image
- air
- image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275 binding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38—Construction of the 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81—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acting on edge of the pile for moving it along a surface, e.g. by push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06—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displacing articles to define batches
- B65H33/08—Displacing whole batches, e.g. forming stepped pi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the articles resting on rollers or bal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6—Assisting moving, forwarding or guiding of material
- B65H2301/4461—Assisting moving, forwarding or guiding of material by blowing air towards handled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4—Paddle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4—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moving in parallel to their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20—Belts
- B65H2404/26—Particular arrangement of belt, or belts
- B65H2404/265—Arrangement of belt forming a deformable ring, e.g. driven in the nip of a roller pai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5—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 B65H2405/11151—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with surface inclined upwardly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1—Juxta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11—Juxtaposed compartments for storing articles horizontally or slightly inclin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1—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fluidised b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20—Volume; Volume flow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air blast or suction apparatus
- B65H29/245—Air blast devices
- B65H29/246—Air blast devices acting on stack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即使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向堆叠托盘排出时由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而使得摩擦系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片材的图像比率而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具备能够从第一装载部的下游侧端部与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的送风部件。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步骤S2)为第一值时(步骤S3中的“是”),送风部件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F1)(步骤S4),在图像比率为比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步骤S3中的“否”),送风部件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第一风量大的第二风量(F2)(步骤S1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片材的片材装载装置及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对片材进行印刷处理,将印刷后的片材暂时载置在处理托盘(第一装载部)上并进行订缀处理、移位排纸处理等后处理,并向堆叠托盘(第二装载部)进行排出(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近年来,图像形成部为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也在不断增加,还已知有对通过喷墨方式进行了印刷的片材实施后处理的系统(例如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32636号公报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以喷墨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时,在图像比率较高的情况下(例如印刷整面图像(日文:全面ベタ画像)),片材的刚性降低并且重量增加,且相对于其他构件、片材等的摩擦系数有可能会增加。在该情况下,在利用后处理装置对片材进行处理并将片材从处理托盘向堆叠托盘排出时,片材(在形成片材束时,为在作业的初始向处理托盘排出的片材)与处理托盘、堆叠托盘或已经载置在堆叠托盘上的片材之间的滑动性较差,有可能无法正常地排出而产生排出不良。因此,以往,期待的是,基于片材的图像比率来抑制排出不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向堆叠托盘排出时由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而使得摩擦系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片材的图像比率而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的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的片材装载装置是装载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第一装载部,所述第一装载部能够装载片材;排出部件,所述排出部件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向所述第一装载部排出;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对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输送;第二装载部,所述第二装载部将由所述输送部件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对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的片材进行装载;以及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在所述图像比率为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所述第一风量大的第二风量。
另外,本发明的片材装载装置是装载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第一装载部,所述第一装载部能够装载片材;排出部件,所述排出部件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向所述第一装载部排出;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对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输送;第二装载部,所述第二装载部将由所述输送部件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对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的片材进行装载;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以及风向变更部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能够对来自所述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进行变更,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将由所述送风部件吹送的向所述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第一角度倾斜的方向,在所述图像比率为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将由所述送风部件吹送的向所述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以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倾斜的方向。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上述片材装载装置,上述片材装载装置装载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
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即使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向堆叠托盘排出时由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而使得摩擦系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片材的图像比率而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进行的束形成处理的图,(a)为将片材输送到排出辊时,(b)为将片材排出到处理托盘时,(c)为将片材移动到片材端部限制构件时,(d)为将片材束推出到堆叠托盘时。
图5是用于说明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进行的送风装置的动作的图,(a)为从排出辊排出的片材的前端从处理托盘突出时,(b)为片材的整体从排出辊排出到处理托盘时。
图6是用于说明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进行的送风装置的动作的图,(a)为对装载在处理托盘上的片材束进行了订缀处理时,(b)为即将利用束排出构件将订缀处理后的片材束的整体从处理托盘排出之前时。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动作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的送风装置的放大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1…图像形成部、70…后处理单元(片材装载装置)、73…排出辊(排出部件)、74…处理托盘(第一装载部)、76…装订订缀处理部(处理部件)、78…束排出构件(输送部件)、79…宽度整合构件(整合构件)、90…送风装置(送风部件)、95…风向变更部(风向变更部件)、100…图像形成系统、101…图像形成装置、171…堆叠托盘(第二装载部)、S…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系统]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如该图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由图像形成装置101和附设于该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片材处理装置102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1由给送单元10、图像形成单元20及图像读取单元30构成。片材处理装置102由中转输送单元60和后处理单元70构成。
[图像形成装置]
首先,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1。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给送单元1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下部,由分别收纳尺寸不同的图像形成用片材的多个盒机构10a、10b、10c、10d及大容量盒10e构成,例如,用户等操作者通过输入部86(参照图3)将指定尺寸的片材向给送路径P1抽出。另外,给送单元10还包括手动供给托盘10f。各盒机构10a、10b、10c、10d被设置成能够从装置壳体1装卸,且分别内置有将内部的片材逐张分离的分离机构和将片材抽出的给送机构。
在给送路径P1连接有大容量盒10e和手动供给托盘10f。该大容量盒10e和手动供给托盘10f设置于装置壳体1的一侧的侧方(图1的右侧),在装置壳体1上设置有分别与之对应的片材供给口(给送开口)16、17。大容量盒10e由对大量消耗的尺寸的片材进行收纳的可选单元构成。手动供给托盘10f构成为能够供给难以进行分离及给送的厚纸片材、涂层片材、薄膜片材等特殊片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片材包含有印刷用的普通纸以外的各种片材材料。作为片材材料的例子,可以列举薄纸及厚纸等纸片、高射投影仪用片材那样的塑料薄膜、布、涂料纸那样的实施了表面处理的片材材料、信封、索引纸等特殊形状的片材材料。
在给送路径P1设置有输送辊对11和定位辊对12,所述输送辊对11向下游侧给送从各盒机构10a、10b、10c、10d及大容量盒10e经由给送路径P1a、P1b、P1e供给的片材。定位辊对12设置于给送路径P1的终端部,在通过与片材前端(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抵接而对片材的倾斜行进进行修正之后,将片材朝向图像形成单元20送出。另外,从手动供给托盘10f供给的片材经由给送路径P1f而被输送到定位辊对12。
此外,在各盒机构10a、10b、10c、10d及大容量盒10e分别设置有作为给送机构的例子的拾取辊13和作为分离机构的例子的输送辊对14,利用拾取辊13和输送辊对14将片材逐张地供给到给送路径P1。在装置壳体1内,在手动供给托盘10f的片材供给口17的附近设置有输送辊对15,朝向定位辊对12输送由用户手动供给的片材。
图像形成单元20在盒机构10a的上方设置在输送路径P2上,例如具备具有喷墨方式的印刷头的图像形成部21。图像形成部21设置在隔着输送路径P2与输送带22相向的位置。图像形成部21通过对沿着输送路径P2由输送带22支承并进行输送的片材喷射墨水等液体,从而使液体附着于片材并进行印刷。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21由能够遍及与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特别是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预定范围地同时喷射墨水的线式头(日文:ラインヘッド)构成。
此外,本公开的图像形成部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电子照相单元,所述电子照相单元具备进行旋转的感光鼓、配置在该感光鼓的周围的激光发光器、LED发光器等发光器、显影装置及清洁器。在该情况下,利用发光器以光学的方式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像,并使用显影装置使调色剂附着在该潜像上。与在该感光鼓上形成图像的正时相匹配地向输送路径P2输送片材,利用转印充电器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到该片材上。配置在转印充电器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定影辊对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卤素加热器等热源产生的热量而使调色剂熔融。之后,伴随着温度降低,调色剂固接于片材,由此,能够得到在片材上定影后的图像。
利用图像形成单元20实施图像形成处理后的片材被输送到片材反转路径P3、用于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的输送路径P4或用于向中转输送单元60输送的输送路径P5。路径切换部23根据片材的输送目的地而使未图示的切换构件移动,将片材引导到片材反转路径P3或输送路径P4、P5中的任一方。
片材反转路径P3是用于使片材的表里反转的输送路径,在双面印刷时使用,或者在虽然为单面印刷但也使片材面朝下侧地(以使片材的印刷面朝向下方的状态)向后述的后处理单元70输送的情况下使用。
输送路径P4是用于将片材排出到第一排出部40a的输送路径。在将片材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的情况下,利用路径切换部23将片材从输送路径P2转送到输送路径P4,且以使片材的印刷面(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为第二次印刷的面)朝向下方的面朝下侧的状态,将片材向片材载置面(载置部)41排出。输送路径P4以路径切换部23为起点从大致水平的输送路径P2向上方弯曲(描绘出圆弧),并形成为从弯曲部的终端朝向设置于装置壳体1的片材排出口24。
在向中转输送单元60输送片材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路径切换部23的路径的切换,片材沿着输送路径P2呈直线地输送。此外,在向中转输送单元60输送片材时,在面朝上侧地(以使片材的印刷面朝向上方的状态)输送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片材反转路径P3的反转处理,在面朝下侧地输送的情况下,在使用片材反转路径P3使片材的表里反转之后,对片材进行输送。
图像读取单元30设置于第一排出部40a及输送路径P4的上方,由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33、载置被给送的原稿的原稿给送托盘31以及将利用图像读取部33读取完成后的原稿排出的原稿排出托盘32构成。图像读取单元30将由图像读取部33读取出的原稿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电信号向图像形成单元输出。此外,也可以使用载置原稿的稿台、沿着稿台往复运动的滑架以及设置于滑架的图像读取部33来读取原稿的图像。
[片材处理装置]
接着,说明片材处理装置102。片材处理装置102的中转输送单元60是用于将利用图像形成单元20进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片材输送到后处理单元70的单元,具有路径切换部61。路径切换部61在输送路径P5和输送路径P6之间对输送路径进行切换,所述输送路径P5是用于将片材向作为后处理单元70的第二装载部的堆叠托盘171排出的路径,所述输送路径P6是用于将片材向后处理单元70的单元壳体71上表面的片材载置面71a排出的路径。利用排出辊62将通过输送路径P5的片材朝向后处理单元70排出,利用排出辊63将通过输送路径P6的片材朝向后处理单元70的片材载置面71a排出。后处理单元70的片材载置面71a构成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第二排出部40b,堆叠托盘171构成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第三排出部40c。
将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片材排出目的地设为堆叠托盘171与片材载置面71a中的哪一方,根据是否对片材进行订缀处理等后处理来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相对于片材载置面71a将片材呈直线地排出,因此,可以将模式划分为:在想要面朝下侧地排出片材的情况下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在想要面朝上侧地排出片材的情况下向第二排出部40b排出。此外,在设置于输送路径P6的排出辊63构成为能够沿与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在第二排出部40b中,能够通过使片材沿宽度方向移位而将其轻推排出。
后处理单元70是对从中转输送单元60接收到的片材实施订缀处理等后处理的单元。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将输送的多个片材对齐聚集而形成片材束,且搭载有对该片材束进行订缀处理的片材订缀处理机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与后处理单元70之间夹设有中转输送单元60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后处理单元70与图像形成装置101直接连结。即,后处理单元70即使为未组合中转输送单元60的单独的单元,也能够作为处理装置发挥功能。另外,后处理单元70也是不论是否具有对片材实施后处理的功能都可装载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1形成了图像的片材的片材装载装置的例子。
使用图2,说明作为片材装载装置的后处理单元70的结构。后处理单元70在单元壳体71内收纳有片材供给口72、输送路径P5、作为排出部件的排出辊73、作为能够装载片材的第一装载部的处理托盘74、片材搬入构件75、作为处理部件的装订订缀处理部76、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宽度整合构件79及作为输送部件的束排出构件78,在片材供给口72的相反侧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堆叠托盘171。
堆叠托盘171将基于束排出构件78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处理托盘74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装载利用束排出构件78从处理托盘74输送的片材。另外,在处理托盘74与堆叠托盘171之间设置有送风装置90。
片材搬入构件75由桨叶75a和滚花带75b构成,是用于在使处理托盘74上的片材后端(利用排出辊73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抵碰到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的方向上输送片材的构件。即,经由中转输送单元60及片材供给口72从图像形成装置101接收到的片材利用排出辊73进行输送,且被排出并载置在处理托盘74上。此时,利用桨叶75a及滚花带75b向与基于排出辊73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片材,使片材的端部抵碰到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在后述的基于束排出构件78的片材的排出方向上位于处理托盘74的上游端部,能够对载置于处理托盘74的片材的上游端部进行限制。桨叶75a及滚花带75b构成为能够分别在退让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退让位置是从片材离开的位置,所述工作位置是与片材接触并旋转的位置,通过在工作位置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对片材进行输送。
宽度整合构件(整合构件)79由一对整合构件构成,所述一对整合构件能够分别在后处理单元70的片材宽度方向(与基于束排出构件78的片材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该宽度整合构件79在片材宽度方向上对载置于处理托盘74的片材的端部位置进行限制。宽度整合构件79构成为能够在退让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退让位置是从片材的侧端(片材宽度方向的端缘)离开的位置,所述工作位置是与在片材宽度方向上整合片材时的目标位置(整合位置)对应的位置。对于宽度整合构件79而言,通过一边使至少一方的整合构件与片材的侧端接触一边从退让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从而将被排出到处理托盘74的片材整合到整合位置。此外,并不一定需要使两侧的整合构件移动,也可以是,任一方的整合构件为相对于后处理单元70的框体固定的限制构件,仅使另一方的整合构件移动并相对于固定的限制构件进行片材宽度方向上的整合动作。另外,另一方的整合构件并不需要以与片材宽度方向的端缘接触的方式移动,可以通过设置能够以与片材上表面接触的方式在片材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在片材宽度方向上输送片材的辊构件,从而进行片材宽度整合动作。
装订订缀处理部76在处理托盘74上对沿片材输送方向及片材宽度方向进行了整合及聚集的片材束进行订缀处理。即,装订订缀处理部76对装载于处理托盘74的由多个片材构成的片材束SB实施处理。装订订缀处理部76构成为能够在片材宽度方向上移动,且能够在片材束的角部、与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接触的片材端缘的预定位置进行订缀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使用装订针的有针订缀机构,但既可以采用不使用装订针的无针订缀机构,或者也可以将有针订缀机构和无针订缀机构分别设置在后处理单元70的前侧(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正面侧、图1的跟前侧)及后侧(图1的里侧),并根据用户的设定而对有针订缀和无针订缀进行切换。
束排出构件78通过由排出构件驱动部M6(图3)进行驱动并将片材束的后端缘推出,从而将处理托盘74上的片材束输送到堆叠托盘171并排出。即,束排出构件78将利用装订订缀处理部76实施了处理后的片材束SB从处理托盘74输送到堆叠托盘171。束排出构件78构成为在形成片材束之前退让到处理托盘74的下方,当在处理托盘74上形成片材束之后(在进行订缀处理的情况下,为进行了订缀处理之后),通过沿着引导构件78a移动而与片材束的后端缘接触,将片材束朝向堆叠托盘171推出。此外,束排出构件78除了能够将如上述那样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片材束排出以外,还能够将未进行装订处理的片材束排出。
图4(a)~(d)示出了由后处理单元70进行的装订订缀处理的基本次序。如图4(a)所示,从中转输送单元60向后处理单元70转送片材S。如图4(b)所示,利用排出辊73将该片材S排出到处理托盘74上,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下降到工作位置并依次与片材S接触。如图4(c)所示,使片材S朝向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移动。与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抵接并对输送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了整合的片材S利用宽度整合构件79对片材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整合。每当排出一张片材S时,就反复进行这样的整合动作,在成为将应形成片材束的张数的片材整合并聚集后的状态时,装订订缀处理部76对片材束的预定的位置进行订缀。之后,如图4(d)所示,束排出构件78与片材束SB的后端缘抵接,将片材束SB向堆叠托盘171推出。
此外,至此记载的排出辊73、处理托盘74、片材搬入构件75、装订订缀处理部76、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宽度整合构件79、束排出构件78的详细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5-16970号公报等,不仅是有针订缀,也能够应用无针订缀、打孔(开孔)、弯折处理等各种后处理单元。另外,也能够不进行订缀处理地使片材在片材宽度方向上移位并将其向堆叠托盘171排出,可以将该情况也包含在后处理中。在使片材沿宽度方向移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变更利用宽度整合构件79进行整合的位置、或利用使排出辊73在片材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机构对片材的排出位置进行变更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70(及中转输送单元60)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侧方设置在载置台50上。载置台50由设置部51、腿部52及开口53构成,通过将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侧方的钩部构件54钩挂于开口53而进行固定。设置部51设置有未图示的滑轨,后处理单元70构成为能够沿图1的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通过使后处理单元70(及中转输送单元60)从图像形成装置101离开,从而能够进行片材阻塞时的阻塞解除处理。
在后处理单元70移动到设置部51的前端侧时,力沿逆时针方向作用于载置台50,但由于腿部52被钩部构件54和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侧面部1c支承,所以载置台50不会倾倒。
[排出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处理后的片材排出的排出部设置有多个。如上所述,第一排出部40a是用于将利用图像形成部21进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片材以面朝下侧的方式呈直线地排出、或利用片材反转路径P3将片材的表里反转并以面朝上侧的方式排出的排出部。第一排出部40a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所谓的壳体内排出部,由利用装置壳体1的竖立面1a、顶面1b及载置面41划分出的空间构成。
第二排出部40b为使用后处理单元70的单元壳体上表面的片材载置面71a的排出部,将利用图像形成部21进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片材以面朝上侧的方式呈直线地排出、或利用片材反转路径P3将片材的表里反转并以面朝下侧的方式排出。即,根据用户的设定,能够向第一排出部40a和第二排出部40b中的任一方排出,但若考虑到生产率,则期待的是,在面朝下侧的情况下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在面朝上侧的情况下向第二排出部40b排出。
另外,也可以根据通过由图像形成部21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而附着于片材的墨水的量(例如基于后述的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划分为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或向第二排出部40b排出。例如,在图像比率较低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使附着于片材的墨水干燥,因此,如上所述,在面朝下侧的情况下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在面朝上侧的情况下直接向第二排出部40b排出。但是,在图像比率较高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附着于片材的墨水干燥,因此,通过暂时将片材输送到片材反转路径P3并获取到排出为止的时间,从而对片材进行干燥。在利用片材反转路径P3输送片材之后,向第一排出部40a排出面朝上侧的片材,并向第二排出部40b排出面朝下侧的片材。此外,若在片材反转路径P3设置风扇等干燥构件,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
第三排出部40c为后处理单元70的堆叠托盘171,将利用后处理单元70进行了后处理的片材排出。该堆叠托盘171构成为能够升降,且根据片材装载量而进行升降。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70具有使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机构,因此,即使不进行装订订缀处理,也能够以使片材在堆叠托盘171上沿宽度方向移位后的状态将片材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进行基于后处理单元70的后述的处理。但是,例如也可以使形成有超过了适合基于后处理单元70的处理的范围的限度的、较高的图像比率的图像的片材(例如印刷有较浓的颜色的整面图像等的片材)向第一排出部40a或第二排出部40b排出。
另外,在利用后处理单元70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与呈直线地排出的情况相比,生产率会下降。因此,即使在执行重视生产率的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向第一排出部40a或第二排出部40b排出。
[控制结构]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控制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1和片材处理装置102分别具有控制CPU81、87,且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第一控制CPU81与图像形成控制部82、第一驱动控制部83、读取控制部84及第一信号控制部85连接。读取控制部84取得图像读取单元30的图像读取部33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印刷数据而向第一控制CPU81输送。第一控制CPU81向图像形成控制部82输送从读取控制部84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图像形成控制部82控制图像形成部21并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另外,第一控制CPU81根据来自与第一信号控制部85连接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息(片材端部的检测等)而向第一驱动控制部83发出命令,对输送片材的辊的输送驱动马达、切换构件驱动部进行控制并输送片材。另外,第一控制CPU81与输入来自用户的印刷模式、排出模式、后处理模式等信息的输入部86连接,根据输入的信息对各控制部进行控制,另外,向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第二控制CPU87发送模式信息。
从输入部86进行“图像形成模式”及“后处理模式”的设定。在图像形成模式中,对彩色或单色印刷、双面或单面印刷等模式设定以及片材尺寸、片材种类(片材的基重、材质等)、打印输出份数、扩大或缩小印刷等图像形成条件进行设定。另外,“后处理模式”例如设定为“打印输出模式”、“装订订缀处理模式”、“经济订缀处理模式”、“轻推分选模式(日文:ジョグ仕分けモード)”等。此外,在图示的片材处理装置102设置有“手动订缀模式”,该模式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第一控制CPU81分开地以脱机的方式执行片材束的订缀处理动作。
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第二控制CPU87设置于后处理单元70,利用该第二控制CPU87不仅控制后处理单元70,也对中转输送单元60的动作进行控制。第二控制CPU87与第二驱动控制部88和第二信号控制部89连接,根据来自与第二信号控制部89连接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息(片材端部的检测等),向第二驱动控制部88发出命令,并对片材处理装置102的动作进行控制。第二驱动控制部88基于第二控制CPU87的命令,控制对输送片材的辊进行驱动的输送驱动马达M1、对配置在中转输送单元60的路径切换部61的切换构件进行驱动的切换构件驱动部M2,对片材进行输送。另外,第二驱动控制部88还与对装订订缀处理部76进行驱动的装订驱动部M3、对宽度整合构件79进行驱动的宽度整合驱动部M4、对桨叶75a及滚花带75b进行驱动的扒送驱动部M5、用于对束排出构件78进行驱动的排出构件驱动部M6、用于对后述的风扇91进行驱动的风扇驱动马达M7连接,通过控制这些驱动部,从而使后处理单元70执行后处理动作。
另外,第一控制CPU81向第二控制CPU87传送后处理模式、片材张数信息(束形成张数)、份数信息及形成图像的片材的尺寸、厚度等片材种类信息等数据。除此之外,每当结束图像形成处理时,第一控制CPU81均向第二控制CPU87传送作业结束信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CPU81向第二控制CPU87传送印刷信息、特别是与片材的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例如墨水的喷出量)。印刷信息除了与片材的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之外,还包括由图像读取单元30读取到的图像信息或从该图像信息算出的墨水喷出量等。
在此,“图像比率(打印率)”是指形成图像的区域的面积相对于片材的能够形成图像的整个区域的面积的比率。例如,对于在图像形成部21相对于片材能够形成图像的整个区域形成最大浓度的图像的整面图像而言,图像比率为100%。在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在图像比率较高时,用于在该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墨水的量也会变多。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基于图像比率的动作的控制中使用的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的种类并不被特别限定。作为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的例子,可以列举将喷墨方式下的墨水的喷出量累计而得到的计数值、在电子照相方式中将指定各像素的点的有无的信号累计而得到的计数值(视频计数值)。
另外,例如在以喷墨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时,在图像比率较高的情况下,片材的刚性降低并且重量增加,且相对于其他构件、片材等的摩擦系数有可能会增加(即使图像形成后的片材重量相同,由于在图像比率较高的片材中附着于片材的墨水的量较多,所以摩擦系数也会增加。换言之,即使为相同大小的片材,也存在厚纸且图像比率较低的片材和薄纸且图像比率较高的片材,即使图像形成后的片材重量相同,对于薄纸且图像比率较高的片材而言,也有可能会由于摩擦系数的增加而产生排出不良)。因此,对于图像比率较高的片材而言,在形成片材束并利用处理托盘74实施后处理之后将片材束向堆叠托盘171排出的情况下,在片材束与堆叠托盘171的上表面之间或与已经载置在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另外,由于片材束的重量较大且刚性较低,所以片材束会在堆叠托盘171上从处理托盘74的邻近处与该堆叠托盘171相接,与片材束的刚性较高的情况相比,与堆叠托盘171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也会在片材束与堆叠托盘171的上表面之间或片材束与已经装载在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由于图像比率较高的片材的刚性变小,因此,在滑动阻力较大时,有可能无法输送片材束或片材束向上方弯曲,有可能会产生片材束的排出不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比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利用送风装置90使片材束从堆叠托盘171浮起,从而能够减小与堆叠托盘171的上表面或装载在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的接触面积,能够抑制片材束的排出不良。
[送风装置]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即作为送风部件的送风装置90。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90在单元壳体71内配置在处理托盘74与堆叠托盘171之间,并具有风扇91、管道部92、喷嘴部93及吹出口94。送风装置90被设置成能够从处理托盘74的下游侧端部与堆叠托盘171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
风扇91基于来自第二控制CPU87(参照图3)的指令信号而由风扇驱动马达M7(参照图3)进行驱动,且设置于单元壳体71内的例如底部。风扇91通过驱动而将空气从设置于单元壳体71的底面的吸入口71b吸入,并将空气向朝向上方地设置的管道部92吹出。
管道部92被设置成以铅垂方向为流路,在下部配置有风扇91,在上端部连接有喷嘴部93。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部92形成为与下部相比使上部在片材输送方向的上下游方向上的流路变窄。喷嘴部93被设置成使流路从管道部92的最上部向以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为上侧的方向倾斜。喷嘴部93在同单元壳体71的处理托盘74与堆叠托盘171之间相向的位置开口,该开口形成吹出口94。此外,喷嘴部93的倾斜角度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不仅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为排出侧向上倾斜的配置,也可以设为水平配置、排出侧向下倾斜的配置。
使用图5(a)、(b)及图6(a)、(b),对送风装置90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a)~图6(b)中,为了容易看到片材S,省略了宽度整合构件79的图示。如图5(a)所示,从中转输送单元60向后处理单元70转送片材S,利用排出辊73使片材S的前端部到达处理托盘74。
然后,如图5(b)所示,该片材S从处理托盘74载置至堆叠托盘171,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下降到工作位置,使片材S移动至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抵接。在利用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使片材S的后端与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抵接后,使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上升,利用宽度整合构件79进行片材宽度方向的整合动作。在此,第二控制CPU87驱动风扇91并开始送风。
之后,使片材依次从排出辊73排出,如图6(a)所示,形成与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抵接的片材束SB,装订订缀处理部76对片材束SB的预定位置进行订缀。然后,束排出构件78与片材束SB的后端部抵接,并将订缀处理后的片材束SB向堆叠托盘171推出。此时,由于风扇91正在进行驱动,所以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束SB在堆叠托盘171(或已经载置在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的靠近处理托盘74的一侧浮起,能够减小片材束SB相对于堆叠托盘171的接触面积,并减小滑动阻力。因此,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74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时,即使在滑动性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排出不良,能够实现顺利的排出。
然后,如图6(b)所示,将片材束SB进一步推出,在片材束SB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即将从处理托盘74移动到堆叠托盘171之前,送风装置90停止送风。即,在利用束排出构件78从处理托盘74向堆叠托盘171输送的片材的上游端到达处理托盘74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之前,送风装置90停止送风。在此,若即使在片材的上游端移动到比处理托盘74的下游侧端部靠下游侧的位置之后仍从送风装置90连续地进行送风,则即使片材束SB的上游端欲向堆叠托盘171落下,由于会被送风吹起,所以有可能无法落下。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已使送风停止,因此,能够使片材束SB的上游端向堆叠托盘171落下,并将片材束SB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此外,作为利用送风装置90停止送风的正时,例如可以从利用排出构件驱动部M6开始束排出构件78的驱动时起使用计时器在预定时间经过后停止送风,或者,可以设置能够检测片材束SB的后端部通过了处理托盘74的预定位置这一情况的传感器,并基于由该传感器进行的片材束SB的后端部的通过的检测而停止送风。但是,作为利用送风装置90停止送风的正时,当然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接着,详细说明从送风装置90吹送的风量。例如,在始终从送风装置90向由图像比率为最高值的片材构成的片材束吹送适当的风量时,相对于由图像比率较低的片材构成的片材束会成为过大的风量,有可能会产生片材束在堆叠托盘171上被向下游侧吹走等弊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CPU87基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使送风装置90对风量进行变更。例如,在将图像比率的阈值设为70%的情况下,送风装置90在图像比率为第一值(例如为小于70%的值)时,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F1,在图像比率为比第一值大的第二值(例如为70%以上的值)时,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第一风量F1大的第二风量F2。
由此,在图像比率为比较小的第一值时,由于片材的摩擦阻力没那么大,因此,在风量过大时,片材束SB有可能会在堆叠托盘171上被向下游侧吹走。因此,在该情况下,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较小的第一风量F1,以不过度地吹送片材束SB的程度进行送风,使片材束SB从堆叠托盘171浮起适当的量。另一方面,在图像比率为比较大的第二值时,由于片材的摩擦阻力变大,所以在风量过小时,浮起量不足而无法使滑动阻力充分地下降。因此,在该情况下,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较大的第二风量F2,对片材束SB充分地进行送风,使之从堆叠托盘171充分地浮起。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片材束的重量、摩擦阻力而吹送适当的风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并实现顺利的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送风装置90的管道部92、喷嘴部93的形状不变,所以风量与风速相关。另外,设为不会为了变更风量而改变片材的输送速度、停止的时间。即,将送风时间设为恒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CPU87仅通过使风扇91的风扇驱动马达M7的旋转速度变化而使风量变化。
接着,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的在图像形成后使用送风装置90执行送风处理的情况下的次序。在此,说明利用片材处理装置102使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1形成了图像的多张片材成为片材束并进行订缀处理的情况。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图像形成之后,从中转输送单元60向后处理单元70逐张转送形成了图像的片材(步骤S1),并利用排出辊73使片材S的前端部到达处理托盘74(参照图5(a))。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第二控制CPU87取得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输送的片材的图像比率(步骤S2)。
第二控制CPU87判断图像比率是否小于70%(步骤S3)。在判断为图像比率小于70%的情况下(步骤S3中的“是”),第二控制CPU87判断为图像比率较小,将来自送风装置90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F1并进行吹送(步骤S4)。即,以不将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束SB过度地吹送到下游侧的方式以较小的风量进行吹送。然后,第二控制CPU87利用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使片材移动到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并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转送接下来的片材(步骤S5)。第二控制CPU87判断转送的片材是否为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步骤S6)。第二控制CPU87在判断为转送的片材不是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6中的“否”),一边继续进行基于第一风量F1的送风(步骤S4),一边进一步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转送接下来的片材(步骤S5)。
第二控制CPU87在判断为转送的片材为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6中的“是”),利用装订订缀处理部76执行订缀处理(步骤S7)。然后,第二控制CPU87驱动束排出构件78并使订缀处理后的片材束从处理托盘74朝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步骤S8),在片材束SB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即将从处理托盘74移动到堆叠托盘171之前,停止来自送风装置90的送风(步骤S9)。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图像比率不小于70%的情况下(步骤S3中的“否”),第二控制CPU87判断为图像比率较大,将来自送风装置90的风量设为第二风量F2并进行吹送(步骤S10)。即,以使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束SB充分地浮起的方式以较大的风量进行吹送。然后,第二控制CPU87利用桨叶75a及滚花带75b使片材移动到片材端部限制构件77,并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转送接下来的片材(步骤S11)。第二控制CPU87判断转送的片材是否为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步骤S12)。第二控制CPU87在判断为转送的片材不是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2中的“否”),一边继续进行基于第二风量F2的送风(步骤S10),一边进一步从图像形成装置101转送接下来的片材(步骤S11)。另外,第二控制CPU87在判断为转送的片材为形成片材束的最终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12中的“是”),与上述同样地,执行订缀处理以后的处理(步骤S7~S9)。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在将订缀处理后的片材束SB向堆叠托盘171推出时,由于风扇91正在进行驱动,因此,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束SB在堆叠托盘171(或已经载置在堆叠托盘171上的片材)的靠近处理托盘74的一侧浮起,能够减小片材束SB相对于堆叠托盘171的接触面积,并减小滑动阻力。因此,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74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时,即使在滑动性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排出不良,能够实现顺利的排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在图像比率为第一值(例如小于70%的值)时,送风装置90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F1(包括风量为0),在图像比率为比第一值大的第二值(例如为70%以上的值)时,送风装置90将向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第一风量F1大的第二风量F2。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片材束的重量、摩擦阻力而吹送适当的风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即,即使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74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时由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而使得摩擦系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片材的图像比率而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详细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在送风装置90的喷嘴部93具有作为能够变更来自送风装置90的送风方向的风向变更部件的风向变更部95。但是,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使附图标记相同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风向变更部95具有翅片96、用于使翅片96旋转的旋转轴97以及使旋转轴97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旋转轴97在喷嘴部93的大致中央部被设置成能够以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进行旋转。翅片96为将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板状,且被设置成通过利用旋转轴97的旋转来改变朝向,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对在喷嘴部93内流通的空气的流路进行变更。驱动马达由第二控制CPU87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转送到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风向变更部95将由送风装置90吹送的向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第一角度θ1倾斜的方向(图8中的实线箭头)。另外,当在转送到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比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风向变更部95将由送风装置90吹送的向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比第一角度θ1大的第二角度θ2倾斜的方向(图8中的假想线箭头)。
由此,在图像比率为比较小的第一值时,由于片材的摩擦阻力没那么大,因此,在送风方向的倾斜角度过大时,片材束SB有可能会从堆叠托盘171过度地浮起而被向下游侧吹走。因此,在该情况下,将向片材吹送的送风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比较小的第一角度θ1,以不使片材束SB过度地浮起的程度进行送风,使片材束SB从堆叠托盘171浮起适当的量。另一方面,在图像比率为比较大的第二值时,由于片材的摩擦阻力变大,所以在送风方向的倾斜角度过小时,浮起量不足而无法使滑动阻力充分地下降。因此,在该情况下,将向片材吹送的送风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比较大的第二角度θ2,对片材束SB充分地进行送风,使之从堆叠托盘171充分地浮起。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片材束的重量、摩擦阻力而在适当的送风方向上进行吹送,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并实现顺利的排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当在转送到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风向变更部95将由送风装置90吹送的向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第一角度θ1倾斜的方向(图8中的实线箭头),当在转送到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比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风向变更部95将由送风装置90吹送的向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比第一角度θ1大的第二角度θ2倾斜的方向(图8中的假想线箭头)。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片材束的重量、摩擦阻力而在适当的送风方向上进行吹送,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即,即使在将片材从处理托盘74向堆叠托盘171排出时由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而使得摩擦系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片材的图像比率而适当地抑制排出不良。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中,说明了在片材束SB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即将从处理托盘74移动到堆叠托盘171之前停止来自送风装置90的送风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停止送风。例如,也可以是,在片材束SB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即将从处理托盘74移动到堆叠托盘171之前,不停止送风而是使吹送的风量成为比之前的风量小的风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中,说明了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第一控制CPU81向片材处理装置102的第二控制CPU87发送图像比率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1或片材处理装置102中设置读取图像形成后的片材的图像的CIS等图像传感器,并基于由该图像传感器读取到的值而取得图像比率。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在第一控制CPU81不具有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图像比率,或者能够取得基于实际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该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片材处理装置102的输送路径P5上(片材供给口72与排出辊73之间),并读取在输送路径P5上输送的片材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中,说明了将70%应用为图像比率的阈值并基于图像比率是否小于70%而使风量不同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阈值并不限定于70%,例如也可以是60%~80%之间的适当的值。或者,阈值并不限定于一个,例如也可以将阈值设置为大小两个,且如小于较小的阈值的情况、处于两个阈值之间的情况、大于较大的阈值的情况那样,将图像比率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设定不同的风量。阶段数量既可以为四个阶段以上,或者也可以以无级的方式线性地变化。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102中,说明了在图像比率小于70%的情况下以较小的第一风量F1进行吹送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图像比率小于70%的情况下停止送风。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第一控制CPU81等搭载于与搭载有第一装载部的框体不同的框体的处理器承担第二控制CPU87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特别是,也可以为如下形态,即: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第一控制CPU81基于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算出从送风装置90吹送的风量,并向第二控制CPU87发送其结果,而不向第二控制CPU87输送与图像比率有关的信息本身。这样的形态下的“片材装载装置”是指如下的片材装载装置,其具备: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备用于装载片材的机械结构(处理托盘74、堆叠托盘171等);以及要素(处理器、存储装置等),所述要素构成与该装置主体电连接并用于使装置主体工作的控制电路。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如下的处理来实现,即: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程序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供给到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中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读出程序并执行。另外,也可以通过实现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来实现。
另外,也可以根据向堆叠托盘171排出的片材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来变更来自送风装置90的风量。在该情况下,期待的是,即使为相同的图像比率,与单面印刷相比,也使双面印刷时的来自送风装置90的风量增大。另外,即使在单面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在堆叠托盘上的片材面朝上侧而将要排出的片材面朝下侧地排出的情况下,印刷面彼此会接触,因此,即使为相同的图像比率,也期待的是,与持续地面朝下侧或面朝上侧的情况相比,使送风装置90的风量增大。
此外,本申请请求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此的基于日本专利申请号No.2018-229531号及No.2019-220716号的优先权。
Claims (7)
1.一种片材装载装置,装载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
第一装载部,所述第一装载部能够装载片材;
排出部件,所述排出部件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向所述第一装载部排出;
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对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输送;
第二装载部,所述第二装载部将由所述输送部件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对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的片材进行装载;以及
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
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在所述图像比率为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所述第一风量大的第二风量。
2.一种片材装载装置,装载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
第一装载部,所述第一装载部能够装载片材;
排出部件,所述排出部件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向所述第一装载部排出;
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对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输送;
第二装载部,所述第二装载部将由所述输送部件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对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的片材进行装载;
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以及
风向变更部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能够对来自所述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进行变更,
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将由所述送风部件吹送的向所述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第一角度倾斜的方向,在所述图像比率为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风向变更部件将由所述送风部件吹送的向所述片材的送风方向设为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以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倾斜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整合构件,所述整合构件能够在与基于所述排出部件的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且与利用所述排出部件排出到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侧端抵接而对片材进行整合,
在利用所述整合构件沿所述宽度方向对排出到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整合之后,所述送风部件开始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向所述第二装载部输送的片材的所述上游端到达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之前,所述送风部件停止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向所述第二装载部输送的片材的所述上游端到达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之前,所述送风部件将吹送的风量设为比之前的风量小的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装载装置具备处理部件,所述处理部件对由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多个片材构成的片材束实施处理,
所述输送部件将利用所述处理部件实施处理后的片材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到所述第二装载部。
7.一种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具备:
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
片材装载装置,所述片材装载装置装载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装载部,所述第一装载部能够装载片材;
排出部件,所述排出部件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向所述第一装载部排出;
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对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片材进行输送;
第二装载部,所述第二装载部将由所述输送部件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靠铅垂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且能够对利用所述输送部件从所述第一装载部输送的片材进行装载;以及
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所述下游侧端部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上游侧端部之间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行送风,
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于片材的图像的图像比率为第一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第一风量,在所述图像比率为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送风部件将向所述片材吹送的风量设为比所述第一风量大的第二风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9531 | 2018-12-07 | ||
JP2018-229531 | 2018-12-07 | ||
JP2019220716A JP7471809B2 (ja) | 2018-12-07 | 2019-12-05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19-220716 | 2019-12-0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5143A true CN111285143A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097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41313.5A Pending CN111285143A (zh) | 2018-12-07 | 2019-12-06 |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70632B2 (zh) |
CN (1) | CN11128514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00223B2 (ja) * | 2019-06-18 | 2023-12-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7423A (ja) * | 2002-11-08 | 2004-06-03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画像形成方法 |
CN103287913A (zh) * | 2012-03-02 | 2013-09-11 | 株式会社理光 |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
CN104276438A (zh) * | 2013-07-11 | 2015-01-14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系统 |
CN107840180A (zh) * | 2016-09-20 | 2018-03-27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片材处理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排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44602B2 (ja) * | 2009-07-10 | 2013-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34075B2 (ja) * | 2010-09-21 | 2013-07-1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69164B2 (ja) | 2010-10-14 | 2013-08-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925763B2 (en) | 2016-01-21 | 2018-03-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 system |
JP6911357B2 (ja) | 2016-01-21 | 2021-07-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媒体搬送機構、媒体搬送機構の制御方法 |
JP7079090B2 (ja) * | 2017-12-27 | 2022-06-01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7114293B2 (ja) * | 2018-03-26 | 202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9
- 2019-12-06 US US16/706,038 patent/US113706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06 CN CN201911241313.5A patent/CN1112851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7423A (ja) * | 2002-11-08 | 2004-06-03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画像形成方法 |
CN103287913A (zh) * | 2012-03-02 | 2013-09-11 | 株式会社理光 | 纸张排出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排出方法 |
US8936240B2 (en) * | 2012-03-02 | 2015-01-20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Sheet discharg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heet discharging method |
CN104276438A (zh) * | 2013-07-11 | 2015-01-14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系统 |
CN107840180A (zh) * | 2016-09-20 | 2018-03-27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片材处理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排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80882A1 (en) | 2020-06-11 |
US11370632B2 (en) | 2022-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61848B2 (en) |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9969845B (zh) | 图像形成系统 | |
JP2012101942A (ja) |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38354A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3891405B2 (ja) | 給紙装置 | |
JP7168432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CN111285143A (zh) | 片材装载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
JP7471809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6163857B2 (ja) | 排紙装置、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排紙方法 | |
JP7240158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20110140336A1 (en) |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 |
US11685627B2 (en) |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5375447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72668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40159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7227750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7032218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20132317A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20240034585A1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
JP2019182613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10088793B2 (en) |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2024138633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6101547B2 (ja) | シート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収納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22123558A (ja) | 搬送装置 | |
JP2021123424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