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667A -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667A
CN102892667A CN2011800242541A CN201180024254A CN102892667A CN 102892667 A CN102892667 A CN 102892667A CN 2011800242541 A CN2011800242541 A CN 2011800242541A CN 201180024254 A CN201180024254 A CN 201180024254A CN 102892667 A CN102892667 A CN 102892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out opening
lug boss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2667B (zh
Inventor
饭沼佑允
川俣英之
饭岛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9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8Side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17Devices integrating an element dedicated to another fun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车辆用后出口部件具有:外观部件(10,19a,23a,110),其构成车体后部(2,22,32)的外表面,并且形成车体内部的流路空间(11);以及凸起部(14,114),其在该外观部件的外表面上,向车体外方向凸出设置。在外观部件(10,19a,23a,110)上,设置将流路空间(11)和车体外空间(12)连通的出风开口(13,25,113),凸起部(14,114)在出风开口(13,25,11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在上下方向上连续设置。而且,利用沿外观部件(10,19a,23a,110)的外表面流过的空气的气流,将流路空间(11)内的空气,从出风开口(13,25,113)向车体外方向侧吸出。

Description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可以降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特别地,可以抑制在车辆后面的后方区域产生的湍流。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4321063号公开了一种车辆构造,其在车辆的后部的侧面设置有阻碍空气流动的阻碍单元。在该车辆构造中,后翼子板主要由后翼子板主体和弯曲部构成,该后翼子板主体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以直线状形成的侧面,该弯曲部是从该后翼子板主体的后端向车内侧弯曲而形成的,在该弯曲部的前端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凸出形成有作为阻碍单元的凸出部。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车辆构造中,存在无法充分地抑制从车辆的侧面侧向后面侧的行驶风的湍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可以抑制行驶时在车辆后面的后方区域产生的湍流等,提高车辆的气动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具有:外观部件,其构成车体后部的外表面,并且划分出车体内部的流路空间;以及凸起部,其在该外观部件的外表面向车体外方向凸出设置。在所述外观部件上,设置将所述流路空间和车体外空间连通的出风开口,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出风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沿上下方向连续设置。而且,利用沿所述外观部件的外表面流过的空气的气流,将所述流路空间内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开口向车体外方向侧吸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的左斜后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出口构造的要部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Ⅱ-Ⅱ剖视图。
图3是图2的Ⅲ部放大图。
图4是设置有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车辆的后部侧视图。图4示意地将具有出风开口的区域表示为A-A线后方的区域。
图5是示意地表示在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由在外观部件的车体内方向侧上形成的内部流路空间形成的通风流路的剖面形状变化的一部分斜视剖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的出风开口和凸起部的尺寸关系的水平剖视图。
图7是表示绘制出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的凸起中心的位置和CD值改善效果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的图表。
图8是表示绘制出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的出风开口的水平方向的开口宽度尺寸和CD值改善效果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的图表。
图9是将车辆后面的后方区域的空气的流动状态可视化示出的解析图。(a)表示未使用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车辆的空气的流动状态,(b)表示使用了图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车辆的空气的流动状态。
图10是从车辆的左斜后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要部的斜视图。
图11是从车辆的左斜后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要部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简称为“前方”,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简称为“后方”。另外,后述的“外观部件”,是指构成车辆各部分的外表面的部件(形成车辆的外形形状·轮廓的部件),该外表面构成车体内部空间和车体外部空间之间的边界面。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该边界面的内侧称为“车体内”,将外侧称为“车体外”,将从该边界面朝向车体内的方向称为“车体内方向”,将从该边界面朝向车体外的方向称为“车体外方向”。
首先,使用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整体结构。
如图4所示,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汽车1中,一对后组合灯装置3、3分别安装在位于车体后部2的后方端部的左右两侧缘的转角部9、9处。
如图1及2所示,在车体后部2的后面2a上形成有后备箱开口4,在后备箱开口4中可开关地设置有后备箱盖部件5。而且,后组合灯装置3、3从车宽方向两外侧隔着后备箱盖部件5而分别左右对称地设置。
在这里,配置在车体后部2的右后端部的后组合灯装置3和配置在左后端部的后组合灯装置3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下面,对于后组合灯装置3的结构,主要说明车体后部2的左后端部的后组合灯装置3,省略说明车体后部2的右后端部的后组合灯装置3。
后组合灯装置3具有构成框体的一部分的树脂制的灯壳部件3a。灯壳部件3a嵌装在分别在后备箱开口4的左右两侧缘部4a、4a上凹陷设置而形成的安装凹部4b、4b中的一个上。
另外,后组合灯装置3具有外嵌在灯壳部件3a的车体外方向端上的透明树脂制的透镜罩部件10。透镜罩部件10构成外观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上述灯壳部件3a及透镜罩部件10从车体后部2的后面2a绕向侧面2b,并向车辆前方延伸,它们的前方端与构成左右侧面2b、2b的后翼子板部件8的外表面接近。另外,灯壳部件3a及透镜罩部件10,在图2所示的水平剖面上,构成转角部9,该转角部9具有向车体外方向凸出地弯曲的外形形状。
另外,在灯壳部件3a中,一体地安装有尾灯6和制动灯7等,该尾灯6主要在夜间时等长时间点灯,向周围告知自身车辆的存在,该制动灯7使在自身车辆的后方行驶的其他车辆识别到制动器的踏入。
在该灯壳部件3a上以液密状态外嵌安装有透明树脂制的透镜罩部件10,可以从车辆后方看到各尾灯6、…等的点灯。
透镜罩部件10一体地连续设置有透镜后面部10a及透镜侧面部10b。透镜罩部件10的外表面是沿车体后部2的转角部9弯曲形成的。
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后面部10a位于车体后部2的后面2上。透镜后面部10a形成为,在车宽方向内侧缘部,其外表面与车体后部2的后面2a的后备箱盖部件5的外表面大致齐平。
另外,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位于车体后部2的左侧面2b上。该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从透镜后面部10a一体地弯曲,以与设置在车体后部2的左侧面2b上的后翼子板部件8的外表面大致齐平的方式,沿着左侧面2b向车体前方延伸设置。
如图4及图5所示,在透镜罩部件10的车体内方向侧,在安装凹部4b的外侧面板部件和透镜罩部件10之间,形成有内部流路空间(以下,也称为车体内部的流路空间)11。内部流路空间11具有可使空气流通的流路剖面积。
另外,如图1所示,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的前端缘10c形成为,侧视车辆时,朝向后方向下倾斜。而且,透镜罩部件10的前端缘10c沿着在后翼子板部件8上凹陷设置的安装凹部4b的前侧凹部4c延伸设置。
如图2及图3所示,在透镜侧面部10b的前缘部10c附近部位,形成将车体外空间12和内部流路空间11连通的出风开口13。该出风开口13沿着前端缘10c,在前端缘10c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延伸设置。
出风开口13形成为使长度方向倾斜的细长孔形状,如图6所示,水平方向的开口宽度尺寸W1,在出风开口13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大致相同。如图8所示,作为开口宽度尺寸W1,可以基于下述实验数据,即,在设定在2~20mm之间的情况下,对使CD值(空气阻力系数)变为良好的气动效果的贡献(CD值改善效果)最大,从而设定在2~20mm范围内。
另外,在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上,与透镜罩部件10一体地设置有朝向车体外方向凸出设置的凸起部14。该凸起部14沿着前端缘10c形成,使长度方向朝向后方而向下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通过车体后部2的转角部9的造型,设置在车体后部2的开始收缩的部位的附近。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凸起部14在出风开口13和透镜罩部件10的前端缘10c之间,配置在车体后部2的开始收缩的部位的附近,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配置在车体后部2的左侧面2b向车体内方向侧的倾斜角度α小于或等于45度的部位。
此外,作为外观部件的外表面中的设置有凸起部14的部位的倾斜角度α,如图7所示,基于下述实验数据,即,在设定在约0度(车体后部2的开始收缩的部位的倾斜角度)~约45度的范围内、优选约15度~约40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使CD值变为良好的气动效果的贡献最大,从而可以设定在0度~45度,更优选设定在15度~40度范围内。
另外,如图6所示,凸起部14在水平剖面上呈大致三角形形状,具有:与出风开口13相比位于车体外方向侧的棱线;以及隔着该棱线而位于出风开口13的相反侧、即位于前方的倾斜面状的前倾部16。
构成车体后部2的侧面2b的外观部件即后翼子板部件8的侧面,向后方收缩(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侧面垂线17与平行于车宽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小于45度。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与后翼子板部件8的侧面相邻配置,在其前端缘10c的附近,形成为与后翼子板部件8的侧面大致齐平。另外,凸起部14在透镜侧面部10b的外表面上,沿着前端缘10c设置。而且,如果将凸起部14的水平方向宽度中心(水平剖面上的宽度中心)设为凸起中心S,则凸起中心S位于下述部位,即,车体后部2的侧面2b向后方收缩而侧面垂线17与平行于车宽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小于45度的部位。此外,如图6所示,所谓“侧面垂线”,是指后翼子板部件8的侧面的水平剖面中的外侧轮廓线的法线。
另外,凸起部14形成为突条状,其与车辆前后方向宽度尺寸大致相近的水平方向宽度尺寸(水平剖面中的宽度尺寸)W2,在凸起部14的车辆上下方向的整个长度h1的范围内成为大致均等的宽度尺寸。
而且,凸起部14的顶点T(在凸起部14的水平剖面中,位于车体外方向的最外侧的顶点T),与穿过凸起中心S的侧面垂线17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由此,使前倾部16的倾斜角度减小,而接近于相邻的后翼子板部件8的侧面的开始收缩部位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凸起部14对沿着车体后部2的侧面2b的外表面流过的行驶风进行作用,从而该行驶风在凸起部14的后方且出风开口13的车体外方向侧,形成负压区域15,通过该负压区域15,内部流路空间11内的空气,从出风开口13向车体外方向的车体外空间12被吸出。此外,所谓“行驶风”,是指车辆行驶时,在车辆的周围形成的相对的空气流动。另外,“负压”是指比大气压低的压力,“正压”是指比大气压高的压力。
凸起部14是通过将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从图3的虚线位置至实线位置一体地弯折而形成的折起形状,从而后方端位于车体外方向的最外侧。如图3所示,折起部位具有与透镜侧面部10b的前端缘10c附近的通常面相同的板厚。由此,沿着凸起部14的表面流过的行驶风的流动方向,与沿着凸起部14周围的外观部件的外表面流动的行驶风的流动方向不同,在凸起部14的车宽方向内侧(或车体内方向侧)及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相邻配置的出风开口13的车体外方向侧,形成负压区域15。
另外,如图5所示,内部流路空间11的下部形成在车体后部2的后轮罩部件18的背面18a、和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后保险杠部件19中的作为外观部件的一部分的覆盖车体后部2的保险杠面部部件19a的背面19b之间。
而且,在内部流路空间11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开口20,该进风开口20形成在车体后部2的车体下面侧,将车体下面侧的空气作为行驶风导入。进风开口20将车体下面侧的车体外空间和在位于上方的透镜罩部件10的车体内方向侧形成的内部流路空间11连通。
因此,通过车体后方2的下面侧的行驶风,从进风开口20导入至内部流路空间11内,保险杠面部部件19a的背面19b中的压力成为正压。而且,导入的空气通过内部流路空间11,从设置在透镜罩部件10上的出风开口13,向位于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15吸出。
另外,在位于保险杠面部部件19a及透镜罩部件10的车体内方向侧的内部流路空间11中,空气的通风流路(通过路径)的剖面形状形成为,随着朝向车体上方,即随着朝向通风方向的下游,各剖面面积S1、S2…逐渐减小,并且,设定为与出风开口13的开口面积相比,进风开口20开口面积及各通风流路的各剖面面积S1、S2…更大。即,从进风开口20导入的空气,通过内部流路空间11,直至向位于出风开口13的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15排出为止的通风流路的剖面形状设定为,内部流路空间11的流路剖面面积,大于任何的出风开口13的开口面积。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后组合灯装置3中,密封接合部21a、21b将灯壳部件3a和透镜罩部件10接合并固定,液密地密封后组合灯装置3。而且,出风开口13在透镜罩部件10的外周缘部中与密封接合部21a、21b相比外侧的(更接近透镜罩部件10的外周缘端)位置,沿着前端缘10c设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前端缘10c和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之间,一体地延伸设置凸起部14。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作用效果。
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汽车1的车体后部2中,行驶风沿着构成左右侧面2b、2b的后翼子板部件8的外表面流过后,如图3所示,从设置为与后翼子板部件8的外表面大致齐平的透镜罩部件10的前端缘10c,沿着凸起部14的前倾部16,顺畅地被引导至凸起部14的顶点T(棱线)。
然后,行驶风通过位于前倾部16的后端缘的顶点T,从透镜侧面部10b的外表面顺畅地离开。由此,在凸起部14的后方,形成负压区域15,内部流路空间11内的空气,从出风开口13向形成在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15被吸出。
而且,从出风开口13被吸出的空气,与沿着车体后部2的左右侧面2b、2b的外表面流过的行驶风合流,作为从透镜罩部件10的车体内方向侧向车体外方向侧的气流、或从车宽方向内侧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气流。由此,如图9(b)所示,朝向车体后方的行驶风,与图9(a)所示的未设置凸起部14及出风开口13的车辆相比,被整流为更平滑的(湍流少的)气流。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9(a)所示,可以抑制沿着汽车1的车体后部2的侧面2b向车辆后方的行驶风,由于在转角部9处从侧面2b侧向后面2a侧卷入,从而在车辆后面的后方区域产生湍流等,由此,可以抑制作用在车辆后面的负压,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汽车1的车体下面侧,在后轮的后轮罩部件18的背面18a和保险杠面部部件19a的背面19b之间形成有进风开口20,从该进风开口20导入的车体后部2的下面侧的空气,通过内部流路空间11内,从出风开口13向车体外方向侧排出。
此时,内部流路空间11内的空气的压力为正压,成为高于在出风开口13的车体外方向侧形成的负压区域15的压力。
另外,从进风开口20导入的空气,通过内部流路空间11,直至向位于出风开口13的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15排出为止的通风流路的剖面形状,如图5所示,设定为内部流路空间11的流路剖面面积,比出风开口13的开口面积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的通风流路的剖面形状形成为,随着朝向车体方向、即随着走向通风方向的下游,逐渐减小。
因此,利用出风开口13,朝向形成在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15,在内部流路空间11内成为正压的空气,利用出风开口13内外的气压差,更平滑地吸出。
为了评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对CD值的效果,利用在未设置出风开口13及凸起部14的状态下CD值为0.3的汽车进行了实验。具体而言,相对于该汽车,针对仅设置出风开口13的情况、仅设置凸起部14的情况、以及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设置有出风开口13及凸起部14这两者的情况,测量空气阻力。其结果可知,在只具有出风开口13的汽车中,得到1.0%(△0.003)的CD值改善效果,在只具有凸起部14的汽车中,得到1.4%(△0.005)的CD值改善效果,相对于上述情况,在具有组合凸起部14和出风开口13的构造的汽车1中,得到2.4%(△0.008)的CD值改善效果,与分别只设置有出风开口13或凸起部14的情况相比,在组合凸起部14和出风开口13的情况下,CD值改善效果显著地增加。由此可知,通过组合凸起部14和出风开口13,可以对CD值改善起到促进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作为凸起部14的水平方向宽度中心的凸起中心S,位于下述部位,即,车体后部2的侧面2b向后方收缩而透镜罩部件10的透镜侧面部10b的外表面中的侧面垂线17与平行于车宽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小于45度的部位。
因此,例如,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通过将具有与透镜侧面部10b的通常面相同的板厚的前端缘10c附近的部位折起,可以容易一体地形成凸起部14和透镜罩部件10,可以以良好的部件效率确保凸起部14从侧面2b的凸出量(图6中的h2)。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凸起部14,在水平剖面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水平方向宽度尺寸W2,而且,使凸起部14的顶点T与通过凸起中心S的侧面垂线17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
因此,可以减小前倾部16的倾斜角度,使前倾部16的倾斜面接近于车体后部2的侧面2b的外表面,并且,将凸起部14的从侧面2b的凸出量设定得较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凸起部14中,以使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的后方端位于车体外方向的最外侧方式,以从图3的虚线位置至实线位置一体地弯折而折起的形状,形成前倾部16。
因此,负压区域15不仅可以形成在该凸起部14的顶点T的后方区域,而且扩大至顶点T的车宽方向内侧及车体内方向侧区域,可以进一步增大空气的吸出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开口13及凸起部14设置在位于车体后部2的后方端部的左右侧缘的后组合灯装置3、3上。
因此,无需另外追加部件,可以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开口13及凸起部14,设置在构成在车体后部2上配置的后组合灯装置3的透镜罩部件10中的透镜侧面部10b上,该透镜侧面部10b沿着透镜罩部件10的左右侧面2b、2b,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设置。
因此,可以容易地在车体后部2的后方端部的左右侧面2b、2b上,配置出风开口13及凸起部14。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接合部21a、21b将灯壳部件3a和透镜罩部件10接合并固定,液密地密封后组合灯装置3。而且,出风开口13在透镜罩部件10的外周缘部中,在与密封接合部21a、21b相比的外侧的位置,沿着前端缘10c设置。
因此,可以利用双重的密封接合部21a、21b可靠地保持液密,并且,构成排出空气的出风开口13,可以提高形状或数量等的设定自由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侧面部10b的前端缘10c和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之间,一体地延伸设置凸起部14。
因此,即使在出风开口13接近前端缘10c而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前端缘10c附近的透镜罩部件10的刚性降低。
实施例1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结构上的不同点,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取代上述实施方式的出风开口13、13,设置有出风口24、24。出风口24、24在设置在汽车101的车体后部22上的左右各后组合灯装置23、23的各透镜罩部件23a上,相隔固定距离而形成多个出风开口25…。
出风开口25…沿着凸起部14的延伸方向,在纵列上相邻配置。出风开口25…分别呈长孔形状,侧视车辆时,形成为一条虚线状。
另外,在上述出风开口25、25之间,设置有加强部件26、26…。加强部件26、26…在出风开口25的开口宽度方向上,架设在相对的出风开口25的内侧面周缘部之间而将它们一体地连结,在纵列方向上,与出风开口25、25…交替地配置。
上述加强部件26…与凸起部14一体地形成,以使得沿着在车体后部22上安装的透镜罩部件23a的前端缘23c而设置的凸起部14,通过加强部件26…在多个位置被支撑。
另外,加强部件26…的车辆上下方向尺寸h3,分别设为约小于或等于20mm,以不妨碍从各出风开口25、25的空气的排出。相邻配置的各出风开口25、25的上下端部,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一部分重叠,即,相邻配置的2个出风开口25、25中的后方侧的出风开口25的上端部,与前方侧的出风开口25的下端部相比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
下面,说明实施例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作用效果。
在实施例1中,多个出风开口25相隔固定间隔而形成的出风口24,沿着透镜罩部件23a的前端缘23c形成。而且,前端缘23c与凸起部14相邻配置,在出风开口25、25之间,加强部件26、26…形成为,在开口宽度方向上,将内侧面周缘部之间一体地连结。
因此,在实施例1中,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即使出风口24由多个出风开口25…构成,由于具有凸起部14的前端缘23c,通过加强部件26、26…被支撑多个位置,因此,可以实现下述效果,即,提高后组合灯装置23、透镜罩部件23a等相对于车体后部22的安装强度。
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例2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结构上的不同点,在实施例2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中,在位于汽车102的车体后部32的左右两侧缘的各转角部9、9的后柱的下方,分别安装作为外观部件的一部分的转角外面板部件110、110。
转角外面板部件110具有沿着转角部9、9的弯曲形状而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板后面部110a及板侧面部110b。
板侧面部110b的外表面形成为,在其前端缘110c的附近,与后翼子板部件8的外表面大致齐平。板侧面部110b沿着车体后部32的侧面向前方延伸设置,具有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体长度范围内大致固定的上下方向尺寸h4。
另外,在板侧面部110b的前端缘110c的附近,在前端缘110c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形成将车体外空间12和内部流路空间11连通的出风开口113。
而且,在出风开口113的前侧周缘部,向车体外方向凸出设置的凸起部114,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如图11所示,凸起部114在出风开口113和板侧面部110b的前端缘110c之间,通过车体后部2的转角部9的造型,配置在车体后部2的开始收缩的部位附近,具体而言,配置在车体后部2的板侧面部110b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角度α小于或等于45度的部位。
下面,说明实施例2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的作用效果。
在实施例2中,行驶风通过板侧面部110b的凸起部114,从板侧面部110b的外表面平滑地离开。由此,在凸起部114的后方、出风开口113的车体外方向侧,形成负压区域15。
因此,内部流路空间11内的空气,经由出风开口113,向车体外空间12平滑地被吸出。
而且,从出风开口113吸出的空气,与沿着车体后部2的左右侧面2b、2b的外表面流过的行驶风合流,作为从板侧面部110b的车体内方向侧向车体外方向侧的气流、或从车宽方向内侧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气流。由此,向车体后方的行驶风,被整流为更平滑的(湍流少的)气流。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作为在后柱下方设置的外观部件的一部分的转角外板部件110上,设置出风开口113及凸起部114。
因此,在实施例2中,在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还实现下述效果,即,可以无需另外追加部件而构成,从而不用增加部件数量。
另外,无需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罩部件10上,设置出风开口113及凸起部114,因此提高后组合灯装置的造型等配置及结构的自由度。
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2,但这些实施方式等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示例,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等的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公开的具体的技术事项,还包含从上述技术事项容易导出的各种变形、变更、替换技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2中,作为凸起部14示例说明了沿着透镜罩部件10的前端缘10c或出风开口13的前侧周缘部而延伸设定,长度方向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结构,但并不特别地限定于此,例如,可以设置多条凸起部14等,凸起部14的形状、数量、配置位置及材质,并不特别地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2中,作为出风开口,示例说明了在凸起部14的后方形成的长孔状的出风开口13,但并不特别地限定于此,例如出风开口13的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等其它的形状,出风开口的形状、数量及组合,并不特别地限定。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1、2中,作为车辆用后出口构造适用的部位,示例说明了车辆用的后组合灯装置3、23或转角外板部件110,但并不特别地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收容转向信号灯等其它功能的灯的后组合灯装置上、车体后部的构成车顶部的后端缘的板部件上、后高位制动灯装置的一部分上等,只要是车体后部的外观部件,可以是任何部位。
本申请基于2010年5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113181号申请优先权,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引入本说明书中。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沿外观部件的外表面流过的空气的气流,在凸起部的后方、出风开口的车体外方向侧位置形成负压区域,因此,内部流路空间内的空气,与从出风开口向车体外方向侧被吸出,而沿外观部件的外表面流过的行驶风,从车体内方向侧合流。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从车辆的侧面侧向后面侧的行驶风的卷入,减少在车辆后面的后方区域产生的湍流等,因此,抑制车辆的空气阻力的增大。
标号的说明
1、101、102汽车
2、22、32车体后部
2a后面
2b、2b左右侧面
3、3后组合灯装置
3a、3a灯壳部件
10、23a透镜罩部件(外观部件的一部分)
10c前端缘
11内部流路空间
12车体外空间
13、25、113出风开口
14、114凸起部
16前倾部
19a保险杠面部部件(外观部件的一部分)
110转角外面板部件(外观部件的一部分)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观部件,其构成车体后部的外表面,并且划分出车体内部的流路空间;以及
凸起部,其在该外观部件的外表面向车体外方向凸出设置,
在所述外观部件上,设置将所述流路空间和车体外空间连通的出风开口,
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出风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沿上下方向连续设置,
利用沿所述外观部件的外表面流过的空气的气流,将所述流路空间内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开口向车体外方向侧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出风开口的前侧周缘部,与所述出风开口相邻配置,
所述凸起部的水平剖面呈大致三角形形状,具有:与所述出风开口相比位于车体外方向侧的棱线;以及隔着该棱线位于所述出风开口的相反侧的倾斜面状的前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凸起部的水平方向宽度中心的凸起中心,位于下述部位,即,所述车体后部的侧面向后方收缩而侧面垂线与平行于车宽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度小于45度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在水平剖面中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所述凸起部的顶点与穿过所述凸起部中心的所述侧面垂线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是通过将所述出风开口的前侧周缘部一体地弯折而形成的,
该凸起部在所述凸起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且所述出风开口的车体外方向侧,形成负压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开口及凸起部位于所述车体后部的左右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外观部件的后组合灯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后部,
该后组合灯装置具有,沿所述车体后部的侧面向车体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设置的透镜侧面部,
所述出风开口及凸起部设置在该透镜侧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空间与进风开口连通,该进风开口形成在后轮罩部件的背面和后保险杠部件的背面之间,导入车体下面侧的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通风流路的剖面形状设定为,所述流路空间的流路剖面积,比所述出风开口的开口面积大,通过所述通风流路,从所述进风开口导入的空气穿过所述流路空间,直至向位于所述出风开口的车体外方向侧的负压区域位置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组合灯具有灯壳部件和外嵌安装在该灯壳部件上的透镜罩部件,
所述出风开口设置在与所述灯壳部件和所述透镜罩部件的接合部相比位于外侧的透镜罩部件的外周缘部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出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开口在所述凸出部的延伸方向上,形成有多个,
在多个所述出风开口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凸起部的加强部件。
CN201180024254.1A 2010-05-17 2011-04-06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Active CN102892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3181 2010-05-17
JP2010113181A JP4962596B2 (ja) 2010-05-17 2010-05-17 車両用リアアウトレット構造
PCT/JP2011/058729 WO2011145404A1 (ja) 2010-05-17 2011-04-06 車両用リアアウトレッ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667A true CN102892667A (zh) 2013-01-23
CN102892667B CN10289266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99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254.1A Active CN102892667B (zh) 2010-05-17 2011-04-06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70266B2 (zh)
EP (1) EP2572966B1 (zh)
JP (1) JP4962596B2 (zh)
CN (1) CN102892667B (zh)
WO (1) WO201114540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3458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654463A (zh) * 2018-06-29 2020-0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后柱的活动车身面板
CN11366569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整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4403B2 (ja) * 2011-10-12 2015-04-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3216247A (ja) * 2012-04-10 2013-10-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後部構造
JP6072653B2 (ja) * 2013-09-03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6331798B2 (ja) * 2014-07-14 2018-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ポイラ装置
US10351181B2 (en) * 2015-03-18 2019-07-16 Honda Motor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airflow around and through a vehicle
JP6428809B2 (ja) * 2017-02-24 2018-11-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7343835B2 (ja) * 2019-09-20 2023-09-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JP7375660B2 (ja) * 2020-04-02 2023-1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1755A (en) * 1939-01-10 1941-05-13 Zaccone Joseph Vincent Suction control for vehicle bodies
JPS56155912U (zh) * 1980-04-21 1981-11-20
US4441752A (en) * 1982-01-25 1984-04-10 Richard P. Kughn Automobile rear end construction
JPH01170040U (zh) * 1988-05-11 1989-11-30
JP2002019650A (ja) * 2000-07-05 2002-01-23 Kojima Press Co Ltd リヤランプ用整流装置
DE10233041A1 (de) * 2002-07-20 2004-02-12 Daimlerchrysler Ag Heckpartie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895947A (zh) * 2005-06-27 2007-01-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85220A (en) * 1943-06-05 1952-02-12 Tatra Np Air inlet structure for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streamlined vehicles having rear engines
JPS55155912A (en) * 1979-05-20 1980-12-04 Takao Ishii Nut and washer structure
JPS56155912A (en) * 1980-04-07 1981-12-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acrolens
US5184832A (en) * 1984-12-07 1993-02-09 Tsutomu Miwa Aerodynamic motorcar
IT1208852B (it) * 1987-02-17 1989-07-10 Fiat Auto Spa Dispositivo per contrastare fenomeni di imbrattamento dei gruppi ottici posteriori di autoveicoli
JPH01170040A (ja) * 1987-12-25 1989-07-05 Nec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2903317B2 (ja) * 1988-08-26 1999-06-0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モリブデン含有アンモ酸化触媒の製法
JPH0533405Y2 (zh) 1988-10-24 1993-08-25
GR910100368A (el) 1991-09-04 1993-06-21 Georgios Vlachos Αγωγος αερος στο οπισθιο τμημα του αυτοκινητου δια την βελτιωση της αεροδυναμικης γραμμης.
JP3357712B2 (ja) * 1993-07-09 2002-12-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1010403A (ja) * 1999-06-30 2001-01-16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ヘッドランプ
JP4321063B2 (ja) 2002-12-27 2009-08-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ヤフェンダパネル
JP2006347385A (ja) * 2005-06-16 2006-12-28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2010058639A (ja) * 2008-09-03 2010-03-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1755A (en) * 1939-01-10 1941-05-13 Zaccone Joseph Vincent Suction control for vehicle bodies
JPS56155912U (zh) * 1980-04-21 1981-11-20
US4441752A (en) * 1982-01-25 1984-04-10 Richard P. Kughn Automobile rear end construction
JPH01170040U (zh) * 1988-05-11 1989-11-30
JP2002019650A (ja) * 2000-07-05 2002-01-23 Kojima Press Co Ltd リヤランプ用整流装置
DE10233041A1 (de) * 2002-07-20 2004-02-12 Daimlerchrysler Ag Heckpartie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895947A (zh) * 2005-06-27 2007-01-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3458A (zh) * 2017-08-14 2019-02-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654463A (zh) * 2018-06-29 2020-0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后柱的活动车身面板
CN113665691A (zh) * 2020-05-13 2021-11-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整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2966A4 (en) 2014-04-30
JP4962596B2 (ja) 2012-06-27
JP2011240776A (ja) 2011-12-01
EP2572966B1 (en) 2016-11-23
US20130062907A1 (en) 2013-03-14
WO2011145404A1 (ja) 2011-11-24
CN102892667B (zh) 2015-11-25
US8870266B2 (en) 2014-10-28
EP2572966A1 (en)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667A (zh)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CN105722750B (zh) 车辆
US9855983B2 (en) Rectifier to prevent airflow flowing outward in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CN101941462B (zh) 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后备箱盖
CN101797943B (zh)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WO2012169322A1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US9963027B2 (en) Windshield glass peripheral structure
JP6072653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EP2511162B1 (en) Aerodynamic vehicle rear side body structure
US20210001927A1 (en)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s on a commercial vehicle
CN103370257A (zh) 车身底罩
CN103129497A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
CN102310820B (zh) 车辆用内装构件
CN104114437A (zh) 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
US6530620B1 (en) Sun visor for vehicle
CN101111425B (zh) 用于摩托车的行李容器
CN202345773U (zh) 车辆车身结构
CN209008527U (zh) 一种前保险杠两侧减阻装置及汽车
JP2008247146A (ja) 車両用インナーフェンダ
CN202358206U (zh) 车辆车身结构
JP2015150914A (ja) 自動車の前部整流構造
CN202368674U (zh) 车辆车身结构
JP5879056B2 (ja) 車体構造
JPH10305784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3034271A (ja) 空力フェンダー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