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5947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5947A
CN1895947A CNA2006100997650A CN200610099765A CN1895947A CN 1895947 A CN1895947 A CN 1895947A CN A2006100997650 A CNA2006100997650 A CN A2006100997650A CN 200610099765 A CN200610099765 A CN 200610099765A CN 1895947 A CN1895947 A CN 1895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of
central indentation
hatchcover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97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岛嘉男
冈本哲
冈田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5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备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顶,该车顶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在其从车顶(2)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L)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范围内,形成有比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后舱盖(3)的上端部,具有在后舱盖(3)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26)。采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的分离面积。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顶后方具备向上方开启的后舱盖(rear hatch)的舱背式(hatchback)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为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通过减小空气阻力系数Cd即可实现,现已知有通过缩小车身后部以减小气流分离的面积(分离面积),从而减小Cd的技术方案。
关于车顶部,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20769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示,若在位于车身上部的车顶的后部,形成一个相当于以一定的斜切角度(10度左右较为理想)向车身后侧下方倾斜的切除部,即可获得较理想的减小Cd的效果。
然而,为了在车顶后部的车宽方向全区域内形成上述切除部,而使整个车顶后端部下降时,虽具有可减小Cd的优点,但对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尤其是对侧视方向的外观有所损害,从而限制了设计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分离面积的车身后部结构。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用于具有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其包括车顶,该车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在其从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上述后舱盖的上端部,具有在该后舱盖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
采用上述结构,在从上述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形成有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即,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为局部设置。在后舱盖一侧,具有与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个两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所以该后舱盖中央凹部也为局部设置。而且,为了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使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并使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后舱盖中央凹部相连续而形成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因此,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的分离面积。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还可包括跨越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扰流部(spoiler),使流过上述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的气流从上述扰流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之间通过。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上述扰流部可提高空气动力性能。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与后舱盖上端部的两个肩部,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扰流部与后舱盖上端部的两个肩部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因此可优化车辆的外观。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的下面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底面部(即凹底部)均向车辆后方下降。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扰流部的下面部与后舱盖中央上端凹部的底面部(即凹底部)所形成的气流通路向车辆后方下降,因此,可使从车顶上表面的中央部位流过气流通路的气流沿着后窗而向下引导,其结果可更好地防止泥水等附着在后窗上。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其内部可收容有向车辆后方照射亮光的光源部。
上述光源部,可采用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即LED)。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有效地利用上述扰流部,可在车辆中央部位的可视性较高的部位设置高位制动灯(high mount stop lamp)。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可包括构成其下面部并支撑上述光源部的基部,以及至少构成其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上述光源部,经上述红色透明体部向后方照射亮光。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外观上至少扰流部的后面部可用作红色的高位制动灯,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在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通过设置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的铰链,向上开启可能地予以安装,该雨槽部的纵壁部,具有从车顶后端部直立向下的平直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可予以废除,从而既可简化车顶的成形,又可减少加工工时,并降低成本。
即,由于后舱盖,具有两个肩部,以及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因而后舱盖开闭时,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的后舱盖上端边缘部的转动轨迹变小,因此,该后舱盖上端边缘部不会与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的纵壁部发生干涉,从而该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以往结构可予以废除。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上端的高度,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大致相等或小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在此,上述铰链中心是指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一对铰链的铰链销中心的虚拟线。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舱盖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上端的高度予以设定,因此,可确实可靠地减小该后舱盖中央凹部的上端边缘部的轨迹,从而可确实可靠地废除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车宽方向的中心部位低于两侧的“V”状。
采用上述结构,虽然上述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由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后舱盖中央凹部相连续而予以形成,但上述各中央凹部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V”状,因此,可确保且增大流过上述气流通路的气流量。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个端部的交界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倾斜壁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通过上述倾斜壁部可容易地确保气流通路,同时,该倾斜壁部起到一个加强肋(bead)的作用,因此,可提高车顶刚性和车顶强度。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可具有树脂材料的外板和树脂材料的内板。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树脂可容易地形成后舱盖的上述两个肩部和后舱盖中央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舱背式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A线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背视图。
图7是表示扰流器在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LED排列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车辆行驶时的气流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舱背式车辆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的从后方所看到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铰链安装部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该舱背式车辆1在车顶2的后端部安装有可向上方开启后舱盖3。
如图1、图2所示,上述车顶2,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向上方突出的凸状)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
而且,如图2所示,在从上述车顶2的后端部至车辆前方的规定距离L的范围内(例如,50cm左右的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范围内,而且在后述的左右一对的铰链14、14(参照图5)之间,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
如图3、图4所示,车顶2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有雨槽部5,具体而言,该雨槽部5,包括从该后端部直立向下方的纵壁部5a、从该纵壁部5a的下端向后方大致呈水平延伸的水平部5b、从该水平部5b的后端直立向下的纵壁部5c、从该纵壁部5c的下端向后方大致呈水平延伸的水平部5d、与该水平部5d的后方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密封件嵌合部5e。
此外,上述车顶2的后部下表面和雨槽部5的下表面,接合有由后端外板6和后端内板7构成的后端部(rear header)8,同时,在该后端部8中与车顶2接合的前侧部位,和对应于纵壁部5a的下端附近部位的后端外板6之间,设置有后端部加强件9,通过上述作为车身刚性部件的6、7、9来确保车顶2的后部刚性。
另外,上述车顶2及后端部8的车室内侧,设置有装饰部件10(即顶部天花板),同时,雨槽部5的密封件嵌合部5e嵌合有密封条11,以此对雨槽部5与后舱盖3之间、以及对密封件嵌合部5e与装饰部件10的后端部之间进行密封。
在后端部8对应于上述雨槽部5的水平部5b的部位,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端部闭合剖面结构12,上述水平部5b及后端外板6上,通过螺栓、螺帽等安装部件13安装有左右一对对应于该后端部闭合剖面结构12的铰链14、14。
上述后舱盖3,通过位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上述左右一对的铰链14、14,相对于车顶2后端部的雨槽部5,向上开启可能地予以安装。
该后舱盖3,如图3、图4所示,包括合成树脂材料的外板15、合成树脂材料的内板16、仅对应于铰链14的安装部而设置在上述内板15与上述外板16之间的铁板材料的铰链加强件17、以及后窗玻璃18。该后舱盖3的车室侧规定部位,设置有装饰部件19。
图5、图6是表示处于取下扰流板状态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6是车辆1的主要部分的背视图,如图2、图5、图6所示,后舱盖3的上端部,具备当该后舱盖3闭合时与车顶2的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左右两个肩部20、21,以及低于该两个肩部20、21且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从而使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的后舱盖上端边缘部,在后舱盖3开闭时具有较小的转动轨迹,并且,如图4所示,雨槽部5的纵壁部5a的向前方隆起的形状(参照该图中用虚线表示的以往的凹状β2)予以废除。
该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22c的上端的高度,如图4所示,与上述铰链14的铰链中心HC的高度位置大致相等或小于上述铰链14的铰链中心HC的高度位置(图4表示大致相等时的情况)。
在此,对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如图2、图4、图6所示,从与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相等的前端部4a向后端部4b逐渐下降。换言之,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凹部深度,从其前端部4a向后端部4b逐渐增大,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向后方下降,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26(以下略称为气流通路26)。在此,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向车辆后方下降的角度,以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为目的,设定在10度左右。
另外,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上述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个端部之间的交界部x,形成有作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倾斜壁部的台阶部23。该台阶部23,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凹部的深度相对应,其上下方向的尺寸在前端部较小并向车辆后方逐渐增大,同时,如图2、图6所示,该台阶部23,呈外高内低的倾斜形状,即,相当于交界部x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较高、而车宽方向内侧部分较低。这样,该台阶部23,作为加强肋,起到一个提高车顶刚性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后述中心气流C(参照图9)。
另外,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其车宽方向中心部位4c,低于其两侧,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V”状。在本实施例中,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4c,低于台阶部23的下端部y。
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后端部高度基本一致,其结构如下。
即,该后舱盖中央凹部22,在后舱盖3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予以形成,其高度,如图2、图4、图5、图6、图7所示,从前端部22a向后端部22b逐渐下降。
此外,在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与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个肩部20、21的交界部m之间,形成有外高内低而呈倾斜状态的台阶部24。
另外,后舱盖中央凹部22,其车宽方向中心部位22c,低于其两侧,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V”状。在本实施例中,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22c,低于台阶部24的下端部n。
此外,后舱盖中央凹部22,也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同样,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向后方下降,该倾斜角度,以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为目的,设定在10度左右。
总之,在后舱盖3闭合时,车顶2一侧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3上端侧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连续。
另外,如图2、图4、图7所示,后舱盖中央凹部22,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跨越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且作为扰流部的后扰流器25,从而使流过上述气流通路26的气流,如图4的箭头所示,从上述后扰流器25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之间通过。
如图2所示,上述后扰流器25,与后舱盖3上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两个肩部20、21,大致在相同的高度位置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如图4的剖视图所示,其包括作为向后方照射亮光的光源部的LED27、基板28(即LED基板)、构成后扰流器25的下面部,并作为通过基板28支撑LED27的基部的壳体29、作为构成后扰流器25的上面部和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的外透镜(outer lens)30。该后扰流器25,通过外透镜30使LED27的光线射向后方,作为高位制动灯而得到有效利用。
在此,上述LED27,如图8所示,由多个构成,以一列的状态设置在基板28上,该基板28及作为光源部的多个LED27被收容在后扰流器25内。
如图7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后扰流器25的壳体29与后舱盖3的外板15一体形成。向上述各LED27供给电源的线束(harness)31,如图7所示,经形成在壳体29上的孔部32而位于后舱盖3一侧,该孔部32通过线束密封环(harness grommet)33予以封闭。此外,外透镜30,通过多个螺钉等安装部件34安装在壳体29及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台阶部24上、即后舱盖3的上端部。
在此,也可通过预先对由各构成件27~31构成的后扰流器25进行总成组装(subassembly),然后再将该组装后的扰流器25安装到后舱盖3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台阶部24上,以代替由上述壳体29与后舱盖3的外板15一体形成的结构。
另外,上述后扰流器25的下面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底面部(即凹底部),如图4所示,向车辆后方下降。
另外,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表示车辆后方。图3、图4中的虚线Z概略地表示后座乘客的头部。此外,图4中以对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以往实施例的结构作比较为目的,分别用虚线同时标出以往结构的车顶β1、以往结构的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β2和以往结构的后舱盖β3。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当车辆行驶时,如图9的箭头d所示,由于车顶从背视方向看呈圆(round)状,因此,气流集中到车顶中央部,流过车顶后端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心气流被引向车宽方向外侧,另外,由于车顶后端部从俯视方向看呈圆弧形状,因此,车顶两侧后方通常产生的向内旋转的一对涡流(分离气流)(参照箭头e)得到增强,并指向外侧,不过,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通过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及后舱盖中央凹部22强化中心气流c,因此,通过克服上述面向两侧的引吸,减小上述涡流(参照箭头e),可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后部结构,是具有后舱盖3的舱背式车辆1的车身后部结构,其中车顶(参照车顶2),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在其从车顶(车顶2)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L的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的范围内,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上述后舱盖3的上端部,具有在该后舱盖3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形成相连续的气流通路26。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从车顶(参照车顶2)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L的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的范围内,形成有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即,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为局部设置。在后舱盖3一侧,具有与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所以该后舱盖中央凹部22也为局部设置。而且,为了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使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并使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相连续而形成气流通路26,因此,与使车顶后端部整体下降的结构相比,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各中央凹部4、22的气流分离面积。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还可包括跨越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扰流部(参照后扰流器25),使流过上述气流通路26的气流从上述扰流部(后扰流器25)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之间通过。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上述扰流部(后扰流器25)可提高空气动力性能。
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后扰流器25)与后舱盖3上端部的两个肩部20、21,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扰流部(后扰流器25)与后舱盖3上端部的两个肩部20、21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因此可优化车辆的外观。
此外,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器25的下面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底面部(即凹底部)均向车辆后方下降。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扰流器25的下面部和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底面部(即凹底部)所形成的气流通路26向车辆后方逐渐下降,因此,可使从车顶2上表面的中央部位流过气流通路26的风(气流)沿着后窗玻璃18而向下引导,其结果可更好地防止泥水等附着在后窗玻璃18上。
此外,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扰流器25,其内部可收容有向车辆后方照射亮光的光源部(参照LED27)。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有效地利用上述扰流器25,可在车辆中央部位的可视性较高的部位设置高位制动灯。
另外,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器25,可包括构成其下面部并支撑上述光源部(LED27)的基部(参照壳体29),以及至少构成其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参照外透镜30),上述光源部(LED27),经上述红色透明体部(外透镜30)向后方照射亮光。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外观上至少扰流器25的后面部可用作红色的高位制动灯,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构成上面部和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形成外透镜30时,整个后扰流器25在外观上可用作高位制动灯,因此可视性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此外,上述后舱盖3,在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5,通过设置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的铰链14、14,可向上开启可能地予以安装,上述雨槽部5的纵壁部5a可不具有向前方隆起的凹状。换言之,雨槽部5的纵壁部5a,具有从车顶(参照车顶2)后端部直立向下的平直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雨槽部5的纵壁部5a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可予以废除,从而既可简化车顶2的成形,又可减少加工工时,并降低成本。
即,由于后舱盖3,具有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因而后舱盖3开闭时,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的后舱盖3上端边缘部的转动轨迹变小,因此,该后舱盖3上端边缘部不会与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5的纵壁部5a发生干涉,从而该雨槽部5的纵壁部5a的向前方隆起的形状可予以废除。
另外,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22c上端的高度,与上述铰链14的铰链中心HC的高度位置大致相等或小于上述铰链14的铰链中心HC的高度位置(参照图4)。在此,上述铰链中心HC是指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一对铰链14、14的铰链销中心的虚拟线。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22c上端的高度予以设定,因此,可确实可靠地减小该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上端边缘部的轨迹,从而可确实可靠地废除雨槽部5的纵壁部5a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β2(参照图4的虚线)。
此外,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22,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车宽方向的中心部位4c、22c低于两侧的“V”状。
采用上述结构,虽然上述气流通路26由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相连续而形成,但上述各中央凹部位4、22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V”状,因此,可确保且增大流过上述气流通路26的气流量,进一步增强图9中示出的中心气流c。
另外,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上述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个端部的交界部x,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倾斜壁部,即台阶部23。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通过上述倾斜壁部(参照台阶部23)可容易地确保气流通路26,同时,该倾斜壁部(台阶部23)起到一个加强肋的作用,因此,可提高车顶刚性和车顶强度。
此外,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3可具有树脂材料的外板15和树脂材料的内板16。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树脂可容易地形成后舱盖3的上述两个肩部20、21和后舱盖中央凹部22。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俯视图(表示取下后扰流器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5的实施方案中,后舱盖中央凹部22的交界部m、m大致相互平行,而在图10所示的该实施方式中,后舱盖中央凹部22及其台阶部24、24,在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台阶部23、23的延长线上予以延伸,从而使后舱盖中央凹部22后端的左右交界部m、m在车宽方向的间距,大于后舱盖中央凹部22前端的左右交界部m、m在车宽方向的间距。
采用如上结构,也可取得与图1~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在图10中,与前图中相同的部分付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在合成树脂材料的外板15与合成树脂材料的内板16之间对应于铰链14的安装部的位置,设置铁板材料的铰链加强件17,而图11所示的该实施方式中,在树脂材料的内板16的下表面一侧的对应于铰链14的安装部的位置,设置铁板材料的铰链加强件17。
采用如上的结构,也可取得与图1~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在图11中,与前图相同的部分付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2表示本发明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外透镜30作为构成后扰流器25的上面部和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从而在外观上使整个后扰流器25用作高位制动灯,而在图12所示的该实施方式中,外透镜30仅构成上面部的后侧的一部分和后面部,上面部的大半部由合成树脂材料的上面板35构成。
采用如上的结构,也可在车辆后部中央部位的可视性较高的位置设置高位制动灯,此外,图12所示的该实施方式中,其他的结构、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图12中,与前图相同的部分付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1)

1.一种具备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顶,该车顶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在其从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
上述后舱盖的上端部,具有在该后舱盖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
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
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跨越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扰流部,使流过上述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的气流从上述扰流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之间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扰流部,与上述后舱盖上端部的两个肩部,大致在相同高度位置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扰流部的下面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底面部,均向车辆后方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扰流部,其内部收容有向车辆后方照射亮光的光源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扰流部,包括构成其下面部并支撑上述光源部的基部,以及至少构成其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
上述光源部,经上述红色透明体部向车辆后方照射亮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舱盖,在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通过设置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的铰链,向上开启可能地予以安装,
上述雨槽部的纵壁部,具有从车顶的后端部直立向下的平直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上端的高度,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大致相等或小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低于两侧的“V”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个端部的交界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倾斜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舱盖,具有树脂材料的外板和树脂材料的内板。
CNA2006100997650A 2005-06-27 2006-06-27 车身后部结构 Pending CN18959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6431A JP2007001521A (ja) 2005-06-27 2005-06-27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5186431 2005-06-27
JP2005195699 2005-07-05
JP2005195700 2005-07-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5947A true CN1895947A (zh) 2007-01-17

Family

ID=37608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997650A Pending CN1895947A (zh) 2005-06-27 2006-06-27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01521A (zh)
CN (1) CN1895947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499A (zh) * 2011-05-02 2011-12-07 李仕清 一种汽车高效节能技术
CN102322462A (zh) * 2011-05-02 2012-01-18 李仕清 一种高效增程技术
CN10247090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
CN102892667A (zh) * 2010-05-17 2013-01-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CN103582592A (zh) * 2011-06-07 2014-02-1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405800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462694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05073565A (zh) * 2013-03-21 2015-1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05691167A (zh) * 2014-12-15 2016-06-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
CN104554459B (zh) * 2013-10-28 2017-04-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盖构造
CN10938364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体
CN109562744A (zh) * 2016-09-21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刮水器装置以及车身后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2400B2 (ja) * 2008-07-29 2013-08-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5427190B2 (ja) * 2008-12-12 2014-02-26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CN111731393B (zh) * 2020-05-25 2022-11-04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904B (zh) * 2009-07-23 2015-11-2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
US8668244B2 (en) 2009-07-23 2014-03-11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boundary layer air flow control structure
CN10247090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
CN102892667B (zh) * 2010-05-17 2015-11-2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CN102892667A (zh) * 2010-05-17 2013-01-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出口构造
CN102267499A (zh) * 2011-05-02 2011-12-07 李仕清 一种汽车高效节能技术
CN102322462A (zh) * 2011-05-02 2012-01-18 李仕清 一种高效增程技术
CN103582592A (zh) * 2011-06-07 2014-02-1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3582592B (zh) * 2011-06-07 2016-08-1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405800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4058009B (zh) * 2013-03-18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5073565A (zh) * 2013-03-21 2015-1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US9566847B2 (en) 2013-03-21 2017-02-14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CN105073565B (zh) * 2013-03-21 2017-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04554459B (zh) * 2013-10-28 2017-04-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盖构造
CN10462694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05691167B (zh) * 2014-12-15 2018-02-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
CN105691167A (zh) * 2014-12-15 2016-06-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结构
CN109562744B (zh) * 2016-09-21 2022-03-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刮水器装置
CN109562744A (zh) * 2016-09-21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刮水器装置以及车身后部构造
CN10938364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体
CN109383642B (zh) * 2017-08-07 2021-0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01521A (ja) 200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5947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623563Y (zh) 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CN1223486C (zh) 具有用于防止水滴进入发动机舱的结构的车辆
CN1743219A (zh) 车辆
CN1281850C (zh) 保护发动机燃料输送管的结构
CN1814496A (zh) 摩托车
EP1738997A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2006001490A (ja) エアデフレクタ
CN1990332A (zh) 鞍乘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N1214208C (zh) 前照灯的除雾结构
CN1376603A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
CN1751958A (zh) 跨骑式车辆
JP3516235B2 (ja) 車両のリヤスポイラー構造
CN1323891C (zh) 跨座式车辆的防风装置
CN1167570C (zh) 机动二轮车的前导风罩构造
CN1280150C (zh) 机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支承构造
JP2012254677A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323714A (zh) 车辆车颈结构
CN1654188A (zh) 汽车安全扰流板中空吹塑工艺技术及其制品
JP2007015417A (ja) ハッチバック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21041920A (ja) リアスポイラーの空気力学的効率を高めるためにリアスポイラー及び空力要素を備える車
JP2021041919A (ja) リアスポイラーとリアスポイラーの動作を調整するための可動デフレクターパネルを備える車
CN1902082A (zh) 骑坐式车辆
CN108349545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975248A (zh) 车辆用灯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