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2097B -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2097B
CN102362097B CN201080013176.0A CN201080013176A CN102362097B CN 102362097 B CN102362097 B CN 102362097B CN 201080013176 A CN201080013176 A CN 201080013176A CN 102362097 B CN102362097 B CN 102362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etarder
transfer mechanism
power transfer
rotary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31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2097A (zh
Inventor
吉良畅博
大碕桂一
星野谷武
森田英树
小野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877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85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877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1780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62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2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2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2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10Controlling the power contribution of each of the prime movers to meet required power demand
    • B60W20/13Controlling the power contribution of each of the prime movers to meet required power demand in order to stay within battery power input or output limits; in order to prevent overcharging or battery deple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B60K17/046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with planetary gearing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line clutches
    • B60K6/383One-way clutches or freewhee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4Series-parallel type
    • B60K6/442Series-parallel switching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50Architecture of the drivelin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r kind of transmission units
    • B60K6/52Driving a plurality of drive axles, e.g. four-wheel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2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driveline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8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electric propulsion units, e.g. motors or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change-speed g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change-speed gearings
    • B60W10/11Stepped gearings
    • B60W10/115Stepped gearings with planetary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2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differentials
    • B60W10/16Axle differentials, e.g.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left and right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8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brak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8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braking systems
    • B60W10/19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braking systems acting within the driveline, e.g. retar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009Propelling the vehicle related to particular drive situ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f type of freewheel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46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moving together with the vehicle body, i.e. moving independently from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92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coaxial to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42Clutches or brakes
    • B60Y2400/427One-way clu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驱动装置(1A)具有:电动机(2A、2B),其输出驱动力;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其配置在电动机(2A、2B)的输出轴即圆筒轴(16A、16B)和与后轮(LWr、RWr)连结的车轴(10A、10B)之间,其中,具有配置在从电动机(2A、2B)至车轴(10A、10B)的传递路径上,并将电动机(2A、2B)的单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车轴(10A、10B)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将电动机(2A、2B)的双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车轴(10A、10B)的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将车辆左右的车轴与差动装置连结,并通过在一方的车轴的外周配置成同轴的电动机经由减速机构向差动装置传递驱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16所示,该驱动装置100具有车轴驱动用的电动机102、对该电动机102的驱动旋转进行减速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将该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的输出分配给车辆左右的车轴110A、110B的差动装置113,并在与差动装置113连结的一方的车轴110B的外周侧同轴地配置有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和电动机102。而且,将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的恒星齿轮121和行星轮架123与电动机102的转子115和差动装置113的差速器壳131分别连接,并将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的内齿圈124以可旋转的方式收容在车身固定的减速器壳111内,在内齿圈124与减速器壳111之间设有液压制动器128,该液压制动器128将内齿圈124和减速器壳111卡合而对内齿圈124施加制动力。
并且,当通过液压制动器128对内齿圈124施加制动力时,内齿圈124被固定于减速器壳111,且从电动机102的转子115向恒星齿轮121输入的驱动力被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12减速成设定减速比而向差动装置113的差速器壳131传递。传递给差速器壳131的驱动力被差动装置113向车辆左右的车轴110A、110B分配。而且,当从液压制动器128施加的制动力被隔断时,内齿圈124相对于减速器壳111自由地进行旋转。因此,例如在车轴110A、110B的旋转速度比电动机102的驱动要求快的状况下,当液压制动器128产生的制动力施加被隔断时,内齿圈124对应于车轴110A、110B侧的剩余旋转而在减速器壳111内进行空转,不再将车轴110A、110B侧的旋转向电动机102侧输入。由此,在不需要电动机102的驱动或再生时,通过将液压制动器128所施加的制动力隔断,而能够防止电动机102的牵连旋转并提高燃料利用率。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264647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装置100中,在对电动机102进行驱动或再生时,为了对内齿圈124施加制动力而需要始终使液压泵工作而预先施加液压。而且,尤其是在低温时的车辆的刚起动之后的起步中,由于油温低,因此油的粘性阻力大,而存在无法提高液压制动器128的响应性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装置100中,由于通过差动装置113从一个电动机102向车辆左右的车轴110A、110B分配,因此无法独立控制左右两轮。而且,若在左右的车轴分别设置能够独立输出驱动力的两个电动机,则存在驱动装置大型化且构件个数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要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时能够防止电动机的牵连旋转,且能够提高起步时的响应性的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而且,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左右两轮的独立控制,且能够小型化的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其具有:
电动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A、2B、2C),其输出驱动力;
减速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12C),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16B)和与车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后轮LWr、RWr)连结的驱动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轴10A、10B)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单向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单向的旋转动力向所述驱动轴传递;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A、60B),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将所述电动机的双向的旋转动力向所述驱动轴传递。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所述减速器及所述电动机的减速器壳(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减速器壳11),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单向离合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在所述减速器的一部分的要素与所述减速器壳之间进行动力的切断连接的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A、60B)。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或第二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是由三个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行星轮架23A、23B、内齿圈24A、24B)构成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12C),
第一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结,
第二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驱动轴连结,
第三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圈24A、24B)与所述单向动力切断连接机构和所述双向动力切断连接机构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以第三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中,所述第一旋转要素由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构成,所述第二旋转要素由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构成,所述第三旋转要素由内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圈24A、24B)构成,
所述行星轮架对双联小齿轮进行支承,该双联小齿轮包括:与所述恒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比所述第一小齿轮小径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
所述双向动力切断连接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以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由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第一、第二电动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A、2B)构成,
所述减速器由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第一、第二减速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构成,
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一减速器向左车轮用驱动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轴10A)传递,
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二减速器向右车轮用驱动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轴10B)传递。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以第五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一减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二减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以第五或第六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内齿圈连接的第一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A);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内齿圈连接的第二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B),
所述单向离合器由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和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连接的一个单向离合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以第七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离合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动机同轴上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减速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以第八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径侧进行花键结合。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以第二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由液压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A、60B)构成,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使所述制动器工作的油泵(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油泵70),
所述减速器壳由在框架构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框架构件13)的车宽方向上位于左右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13a、13b)支承,
所述油泵配置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以第三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中间壁(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中间壁18A、18B)从所述减速器壳向内径侧延伸设置,该中间壁将所述减速器壳内分隔成收容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收容空间和收容所述减速器的减速器空间,
所述中间壁从减速器侧向电动机侧弯曲,
在所述中间壁的内径侧且靠减速器侧配置有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33A、33B),该轴承将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支承为旋转自如,
在所述中间壁的外径侧且靠电动机侧配置有所述电动机的定子用的集电环(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集电环41A、41B)。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其具有能够分别独立地向左右的驱动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轴10A、10B)输出驱动力的两个电动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A、2B),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分别设有减速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
所述减速器分别由三个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行星轮架23A、23B、内齿圈24A、24B)构成,所述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圈24A、24B)彼此相互连结。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以第十二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具有:单向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单向的旋转动力向所述驱动轴传递;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双向的旋转动力向所述驱动轴传递。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以第十三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及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所述连结的一个旋转要素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以第十四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轴向一侧,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轴向另一侧。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以第十三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所述减速器及电动机的减速器壳(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减速器壳11),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单向离合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是相互连结的所述一个旋转要素与所述减速器壳之间的切断连接的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以第十六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是利用液压进行工作的液压制动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
在所述单向离合器与所述制动器之间配置有使所述制动器工作的活塞(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活塞37)。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以第十三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是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第一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16B)连结,第二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驱动轴连结,在第三旋转要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圈24A、24B)上配置有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以第十八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内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圈24A、24B),
所述行星轮架对双联小齿轮进行支承,该双联小齿轮包括:与所述恒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比所述第一小齿轮小径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
所述双向动力切断连接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一方的所述减速器的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另一方的所述减速器的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以第十二至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及所述减速器从轴向外侧依次配置,且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驱动轴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以第十六至第二十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43),该轴承将相对于所述减速器壳相互连结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支承为旋转自如,
所述轴承配置在沿轴向对置的所述减速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以第二十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配置所述液压制动器的所述活塞。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涉及一种车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辆3),其具有第一至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驱动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配设当电动机进行驱动而车辆进行前进行驶时能够传递动力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在车辆起步时不使用液压,而通过单向动力传递机构的卡合来传递动力,因此能够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响应性。另外,在需要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且单向动力传递机构被断开时,通过利用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进行固定而能够进行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并且在不需要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时,通过预先将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断开而能够防止电动机的牵连旋转。由此,能够使电动机以必要最小限度进行运转,从而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利用单向离合器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利用制动器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利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构成减速器而能够使减速器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使用双联小齿轮作为行星齿轮,而能够增大减速比,且能够使电动机小型化。而且,由于将内齿圈配置在双联小齿轮中的小径的第二小齿轮的外周侧,因此与配置在第一小齿轮的外周侧时相比,能够减小外径。而且,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第二小齿轮重叠,因此能够使驱动装置整体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在左右两轮分别配置减速器和电动机,因此能够独立控制左右两轮而提高操纵稳定(回旋)性。因此,与利用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摩擦件来提高回旋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伴随摩擦件的滑动控制的发热所产生的损失,例如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时能够形成为最佳的规格。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左右两轮中分别将减速器和电动机配置在同轴上,并将左右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从而通过将驱动装置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能够提高车辆搭载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通过在左右对单向离合器进行共用化而能够削减构件个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单向离合器配置在与第一及第二电动机同轴上,且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减速器之间,因此能够缩短驱动装置的径向长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将第一减速器的内齿圈和第二减速器的内齿圈形成为分体而提高组装性,并且通过使左右的内齿圈与单向离合器的内径侧进行花键结合而确保内齿圈的一体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通过使由液压制动器构成的第一及第二制动器工作的油泵配置在框架构件的支承部之间,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空余的空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弯曲的中间壁的内径侧且靠减速器侧配置对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的第二旋转要素进行支承的轴承,并且,在中间壁的外径侧且靠电动机侧配置集电环,从而能够缩短驱动装置的车宽方向长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由于在左右的驱动轴分别设置电动机和减速器,因此能够独立控制左右两轮而提高操纵稳定(回旋)性。因此,与利用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摩擦件来提高回旋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伴随摩擦件的滑动控制的发热所产生的损失,例如在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时能够形成为最佳的规格。
另外,通过将构成左右的减速器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控制该旋转要素的构件进行共用化,从而能够实现驱动单元的小型化、构件个数的削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通过配设当电动机进行驱动而车辆进行前进行驶时能够传递动力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在车辆起步时不使用液压,而通过单向传递机构的卡合来传递动力,因此能够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响应性。
另外,在需要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且单向动力传递机构被断开时,通过利用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进行固定而能够进行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并且在不需要电动机的驱动或再生时,通过预先将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断开而能够防止电动机的牵连旋转。由此,能够使电动机以必要最小限度进行运转,从而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通过配置在将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连结的旋转要素上,而能够在左右的单元中对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这双方进行共用化,从而能够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构件个数的削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通过将共用化的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分别配置在轴向一方和另一方,而能够减小径向的长度并使驱动装置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通过利用单向离合器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利用制动器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通过利用液压制动器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在单向离合器与液压制动器之间配置使液压制动器工作的活塞,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单向离合器与液压制动器之间形成的空间,从而能够使驱动装置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通过利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构成减速器,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得到大的减速比。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通过使用双联小齿轮作为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的行星齿轮,而能够增大减速比,且能够使电动机小型化。而且,由于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一方的减速器的双联小齿轮中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重叠,而且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另一方的减速器的双联小齿轮中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重叠,因此能够减小径向及轴向的长度,而能够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将电动机和减速器从轴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并将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从而能够将驱动装置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由此,能够提高车辆搭载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将轴承配置在沿轴向对置的减速器之间,其中轴承将对减速器壳连结的第三旋转要素支承为旋转自如,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减速器之间形成的空间,能够使驱动装置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通过在轴承的径向外侧配置液压制动器的活塞,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轴承的径向外侧的空间,从而使驱动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车辆的一实施方式即混合动力车辆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搭载于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车辆的停车中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8是驱动装置成为驱动侧而进行前进行驶时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9是驱动装置成为非驱动侧而进行前进行驶时且电动机停止时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10是驱动装置成为非驱动侧而进行前进行驶时且电动机进行再生时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11是驱动装置成为驱动侧而进行后退行驶时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12是驱动装置成为非驱动侧而进行后退行驶时的驱动装置的列线图。
图13是表示车辆的行驶状态中的电动机的状态和切离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14是驱动装置的电动机的驱动力特性图。
图15是表示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车辆的一实施方式即混合动力车辆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16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6,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1是以电动机2A、2B为车轴驱动用的驱动源的装置,例如使用于图1所示的驱动系统的车辆3。
图1所示的车辆3是在车辆前部具有驱动单元6的混合动力车辆,该驱动单元6将内燃机4和电动机5串联连接而成,该驱动单元6的动力经由变速器7向前轮Wf传递,而与该驱动单元6分开设置在车辆后部的本发明的驱动装置1的动力向后轮Wr(RWr、LWr)传递。驱动单元6的电动机5和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经由PDU8(功率驱动单元)与蓄电池9连接,经由PDU8进行来自蓄电池9的电力供给和向蓄电池9的能量再生。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1包含后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可以采用任一个。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的整体的纵向剖视图,在该图中,10A、10B是车辆的后轮Wr侧的左右的车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同轴上。驱动装置1A的减速器壳11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内部,车轴驱动用的电动机2A、2B和对该电动机2A、2B的驱动旋转进行减速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配置在与车轴10A、10B同轴上。该电动机2A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对左后轮LWr进行控制,电动机2B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对右后轮RWr进行控制,电动机2A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电动机2B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在减速器壳11内沿车宽方向配置成左右对称。并且,如图6所示,减速器壳11由车辆3的作为骨架的框架的一部分即框架构件13的支承部13a、13b及未图示的驱动装置1A的框架进行支承。支承部13a、13b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框架构件13的中心进行左右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箭头表示驱动装置1A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
在减速器壳11的左右两端侧内部分别固定有电动机2A、2B的定子14A、14B,在该定子14A、14B的内周侧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有环状的转子15A、15B。围绕车轴10A、10B外周的圆筒轴16A、16B与转子15A、15B的内周部结合,该圆筒轴16A、16B以能够与车轴10A、10B同轴地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19A、19B被减速器壳11的端部壁17A、17B和中间壁18A、18B支承。而且,在圆筒轴16A、16B的一端侧的外周且在减速器壳11的端部壁17A、17B上设有用于将转子15A、15B的旋转位置信息向电动机2A、2B的控制器(未图示)反馈的解析器20A、20B。
另外,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具有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21A、21B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22A、22B、对所述行星齿轮22A、22B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23A、23B、与行星齿轮22A、22B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圈24A、24B,电动机2A、2B的驱动力从恒星齿轮21A、21B输入,减速后的驱动力通过行星轮架23A、23B输出。
恒星齿轮21A、21B与圆筒轴16A、16B一体形成。而且,例如图3所示,行星齿轮22A、22B是双联小齿轮,具有与恒星齿轮21A、21B直接啮合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和比该第一小齿轮26A、26B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所述第一小齿轮26A、26B和第二小齿轮27A、27B以同轴且沿轴向偏移的状态一体形成。该行星齿轮22A、22B由行星轮架23A、23B支承,行星轮架23A、23B的轴向内侧端部沿径向内侧延伸而与车轴10A、10B花键嵌合且被支承为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行星轮架23A、23B经由轴承33A、33B被中间壁18A、18B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壁18A、18B分隔成对电动机2A、2B进行收容的电动机收容空间和对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进行收容的减速器空间,以相互的轴向间隔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变宽的方式弯曲构成。并且,在中间壁18A、18B的内径侧且靠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侧配置有对行星齿轮22A、22B进行支承的轴承33A、33B,并且在中间壁18A、18B的外径侧且靠电动机2A、2B侧配置有定子14A、14B用的集电环41A、41B(参照图2)。
内齿圈24A、24B包括:内周面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啮合的齿轮部28A、28B;比齿轮部28A、28B小径,且在减速器壳11的中间位置相互对置配置的小径部29A、29B;将齿轮部28A、28B的轴向内侧端部和小径部29A、29B的轴向外侧端部沿径向连结的连结部30A、30B。内齿圈24A、24B的最大半径设定成小于第一小齿轮26A、26B的距车轴10A、10B的中心的最大距离。小径部29A、29B分别与后述的单向离合器50的内圈51进行花键嵌合,内齿圈24A、24B构成为与单向离合器50的内圈51一体旋转。
然而,在减速器壳11与内齿圈24A、24B之间确保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在该空间部内,构成对内齿圈24A、24B的制动机构的液压制动器60A、60B配置成在径向上与第一小齿轮26A、26B重叠,且在轴向上与第二小齿轮27A、27B重叠。液压制动器60A、60B沿轴向交替配置有多个固定板35A、35B和多个旋转板36A、36B,所述多个固定板35A、35B与在减速器壳11的内径侧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径侧支承部34的内周面进行花键嵌合,所述多个旋转板36A、36B与内齿圈24A、24B的外周面进行花键嵌合,所述板35A、35B、36A、36B由环状的活塞37A、37B进行卡合及断开操作。活塞37A、37B进退自如地收容在环状的工作缸室38A、38B中,所述工作缸室38A、38B形成在从壳体11的中间位置向内径侧延伸设置的左右分割壁39、由左右分割壁39连结的外径侧支承部34及内径侧支承部40之间,因向工作缸室38A、38B导入高压油而使活塞37A、37B前进,因从工作缸室38A、38B排出油而使活塞37A、37B后退。此外,如图6所示,液压制动器60A、60B与配置在上述的框架构件13的支承部13a、13b之间的油泵70连接。
另外,更详细而言,活塞37A、37B在轴向前后具有第一活塞壁63A、63B和第二活塞壁64A、64B,所述活塞壁63A、63B、64A、64B由圆筒状的内周壁65A、65B连结。因此,在第一活塞壁63A、63B与第二活塞壁64A、64B之间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开口的环状空间,但该环状空间被固定在工作缸室38A、38B的外壁内周面上的分隔构件66A、66B在轴向前后分隔。减速器壳11的左右分割壁39与第二活塞壁64A、64B之间作为直接导入高压油的第一工作室,分隔构件66A、66B与第一活塞壁63A、63B之间作为第二工作室,该第二工作室通过形成在内周壁65A、65B上的贯通孔而与第一工作室导通。第二活塞壁64A、64B与分隔构件66A、66B之间导通成大气压。
在该液压制动器60A、60B中,高压油被导入到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在作用于第一活塞壁63A、63B和第二活塞壁64A、64B上的油的压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固定板35A、35B与旋转板36A、36B相互按压。因此,通过轴向前后的第一、第二活塞壁63A、63B、64A、64B能够获得大的受压面积,因此在保持抑制活塞37A、37B的径向的面积的状态下,能够得到对固定板35A、35B和旋转板36A、36B的大的按压力。
在该液压制动器60A、60B的情况下,固定板35A、35B由从减速器壳11延伸的外径侧支承部34支承,而旋转板36A、36B由内齿圈24A、24B支承,因此当利用活塞37A、37B按压两板35A、35B、36A、36B时,在两板35A、35B、36A、36B之间的摩擦卡合的作用下,内齿圈24A、24B上作用有制动力而被固定,当从该状态开始将活塞37A、37B产生的卡合断开时,能容许内齿圈24A、24B的自由旋转。
另外,在轴向上对置的内齿圈24A、24B的连结部30A、30B之间确保有空间部,在该空间部内配置有单向离合器50,该单向离合器50对内齿圈24A、24B仅传递一方向的动力而隔断另一方向的动力。单向离合器50在内圈51与外圈52之间夹设有多个楔块53,该内圈51通过花键嵌合而与内齿圈24A、24B的小径部29A、29B一体旋转。而且,外圈52由内径侧支承部40定位并止旋。单向离合器50在车辆前进时进行卡合而将内齿圈24A、24B的旋转锁定。更具体而言,单向离合器50根据作用在内齿圈24A、24B上的转矩的作用方向而对内齿圈24A、24B进行锁定或切离,若车辆前进时的恒星齿轮21A、21B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方向,则当反转方向的转矩作用于内齿圈24A、24B时,将内齿圈24A、24B的旋转锁定。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及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液压制动器及单向离合器的配置不同以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或同等部分标注相同或同等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4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的整体的纵向剖视图,在该图中,10A、10B是车辆的后轮Wr侧的左右的车轴,沿车宽方向配置在同轴上。驱动装置1B的减速器壳11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内部,车轴驱动用的电动机2A、2B和对该电动机2A、2B的驱动旋转进行减速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配置在与车轴10A、10B同轴上。该电动机2A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对左后轮LWr进行控制,电动机2B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对右后轮RWr进行控制,电动机2A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电动机2B及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在减速器壳11内沿车宽方向配置成左右对称。
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具有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21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22A、22B、对所述行星齿轮22A、22B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23A、23B、与行星齿轮22A、22B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圈24A、24B,电动机2A、2B的驱动力从恒星齿轮21A、21B输入,减速后的驱动力通过行星轮架23A、23B输出。
内齿圈24A、24B包括:内周面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啮合的齿轮部28A、28B;比齿轮部28A、28B小径,且在减速器壳11的中间位置相互对置配置的小径部29A、29B;将齿轮部28A、28B的轴向内侧端部和小径部29A、29B的轴向外侧端部沿径向连结的连结部30A、30B。内齿圈24A、24B的最大半径设定成小于第一小齿轮26A、26B的距车轴10A、10B的中心的最大距离。小径部29A、29B经由轴承43被在径向外侧与它们对置的减速器壳11的圆筒状支承部42支承为旋转自如,并通过挡圈44连结。圆筒状支承部42从支承壁45的内径侧端部向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侧延伸设置,该支承壁45在减速器壳11的大致中央部从偏向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侧的位置朝径向内侧延伸。
然而,在减速器壳11与内齿圈24A之间确保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在该空间部内,构成对内齿圈24A、24B的制动机构的液压制动器60配置成在径向上与第一小齿轮26A重叠,且在轴向上与第二小齿轮27A重叠。液压制动器60将与减速器壳11的内周面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固定板35和与内齿圈24A的外周面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旋转板36沿轴向交替配置,所述板35、36通过环状的活塞37进行卡合及断开操作。活塞37进退自如地收容在减速器壳11、支承壁45及圆筒状支承部42之间形成的环状的工作缸室38中,通过向工作缸室38导入高压油而使活塞37前进,通过从工作缸室38排出油而使活塞37后退。此外,如图4所示,液压制动器60与配置在上述的框架构件13的支承部13a、13b之间的油泵70连接。
另外,更详细而言,活塞37在轴向前后具有第一活塞壁63和第二活塞壁64,所述活塞壁63、64由圆筒状的内周壁65连结。因此,在第一活塞壁63与第二活塞壁64之间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开口的环状空间,但该环状空间被固定在工作缸室38的外壁内周面上的分隔构件66在轴向前后分隔。减速器壳11的支承壁39与第二活塞壁64之间作为直接导入高压油的第一工作室,分隔构件66与第一活塞壁63之间作为第二工作室,该第二工作室通过形成在内周壁65上的贯通孔而与第一工作室导通。第二活塞壁64与分隔构件66之间导通成大气压。
在该液压制动器60中,高压油被导入到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在作用于第一活塞壁63和第二活塞壁64上的油的压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固定板35与旋转板36相互按压。因此,通过轴向前后的第一、第二活塞壁63、64能够获得大的受压面积,因此在保持抑制活塞37的径向的面积的状态下,能够得到对固定板35和旋转板36的大的按压力。
在该液压制动器60的情况下,固定板35由减速器壳11支承,而旋转板36由内齿圈24A、24B支承,因此当利用活塞37按压两板35、36时,在两板35、36之间的摩擦卡合的作用下,互相结合的内齿圈24A、24B上作用有制动力而被固定,当从该状态开始将活塞37产生的卡合断开时,能容许连结的内齿圈24A、24B的自由旋转。
另外,在减速器壳11与内齿圈24B之间确保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在该空间部内配置有单向离合器50,该单向离合器50对内齿圈24A、24B仅传递一方向的动力而隔断另一方向的动力。单向离合器50在内圈51与外圈52之间夹设有多个楔块53,该内圈51与内齿圈24B的齿轮部28B一体构成。而且,外圈52由减速器壳11的内周面定位并止旋。单向离合器50在车辆前进时进行卡合而将内齿圈24A、24B的旋转锁定。更具体而言,单向离合器50根据作用在内齿圈24A、24B上的转矩的作用方向而对内齿圈24A、24B进行锁定或切离,若车辆前进时的恒星齿轮21A、21B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方向,则当反转方向的转矩作用于内齿圈24A、24B时,将内齿圈24A、24B的旋转锁定。
如此构成的驱动装置1B中,行星齿轮减速器12A、12B在中央部沿轴向对置,行星齿轮减速器12A的内齿圈24A和行星齿轮减速器12B的内齿圈24B被连结,被连结的内齿圈24A、24B经由轴承43被减速器壳11的圆筒状支承部42支承为旋转自如。而且,在行星齿轮减速器12A的外径侧与减速器壳11之间的空间中设有液压制动器60,在行星齿轮减速器12B的外径侧与减速器壳11之间的空间中设有单向离合器50,在液压制动器60与单向离合器50之间且在轴承34的外径侧配置有使液压制动器60工作的活塞37。
如此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起到相同的作用,因此以下对它们的控制进行统一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总称为驱动装置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的液压制动器60A、60B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的液压制动器60不加以区别而称为液压制动器BRK,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的单向离合器50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也不加以区别而称为单向离合器OWC。图7~图12表示各状态下的列线图,左侧的S、C分别表示与电动机2A连结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恒星齿轮21A、与车轴10A连结的行星轮架23A,右侧的S、C分别表示与电动机2B连结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恒星齿轮21B、与车轴10B连结的行星轮架23B,R表示内齿圈24A、24B。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前进时的恒星齿轮21A、21B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方向。而且,图中,根据停车中的状态,上方是正转方向的旋转,下方是反转方向的旋转,箭头向上表示正转方向的转矩,箭头向下表示反转方向的转矩。
图7是车辆的停车中的列线图。此时,当电动机2A、2B停止时,车轴10A、10B也停止,因此所有的要素上均未作用有转矩。
图8是车辆在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的电动机转矩的作用下进行前进行驶时,即驱动装置1成为驱动侧而车辆前进时的列线图。当对电动机2A、2B进行驱动时,恒星齿轮21A、21B上被施加有正转方向的转矩。此时,如上所述,在单向离合器OWC的作用下,内齿圈24A、24B被锁定,要向反转方向旋转的内齿圈24A、24B上被施加有正转方向的锁定转矩。由此,行星轮架23A、23B沿正转方向旋转而进行前进行驶。需要说明的是,来自车轴10A、10B的行驶阻力沿反转方向作用于行星轮架23A、23B。如此,当车辆行驶时,启动点火装置而提高电动机2A、2B的转矩,单向离合器OWC进行机械卡合而将内齿圈24A、24B锁定,因此在不使油泵70工作的状态下就能够使车辆起步,其中该油泵70使液压制动器BRK工作。由此,能够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响应性。
图9是车辆在驱动单元6的作用下进行前进行驶或被其他车辆等向前进方向牵引的状态下使电动机2A、2B停止时,即驱动装置1为非驱动侧且电动机2A、2B停止时的列线图。当从图8的状态开始使电动机2A、2B停止时,要持续进行前进行驶的正转方向的转矩从车轴10A、10B作用于行星轮架23A、23B,因此反转方向的转矩作用于内齿圈24A、24B且单向离合器OWC被断开。因此,内齿圈24A、24B以比行星轮架23A、23B快的速度进行空转。由此,在无需利用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时,若不通过液压制动器BRK将内齿圈24A、24B固定,则电动机2A、2B停止,从而能够防止电动机2A、2B的牵连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正转方向的齿槽转矩作用于电动机2A、2B,和齿槽转矩与内齿圈24A、24B的摩擦力相平衡的总计转矩量成为车轴10A、10B的车轴损失。
图10是车辆在驱动单元6的作用下进行前进行驶且不加速下的自然减速状态、或利用制动器进行制动减速的状态中,通过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时,即驱动装置1在非驱动侧且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时的列线图。从图8的状态开始使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时,要持续进行前进行驶的正转方向的转矩从车轴10A、10B作用于行星轮架23A、23B,因此反转方向的转矩作用于内齿圈24A、24B且单向离合器OWC断开。此时,通过将液压制动器BRK卡合并对内齿圈24A、24B附加反转方向的锁定转矩,而内齿圈24A、24B被固定且反转方向的再生转矩作用于电动机2A、2B。由此,能够利用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充电。
图11是车辆在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的电动机转矩的作用下进行后退行驶时,即驱动装置1成为驱动侧而后退时的列线图。当沿反转方向对电动机2A、2B进行驱动时,反转方向的转矩附加给恒星齿轮21A、21B。此时,正转方向的转矩作用于内齿圈24A、24B且单向离合器OWC断开。此时,通过将液压制动器BRK卡合并对内齿圈24A、24B附加反转方向的锁定转矩,而内齿圈24A、24B被固定且行星轮架23A、23B沿反转方向旋转并进行后退行驶。需要说明的是,来自车轴10A、10B的行驶阻力沿正转方向作用于行星轮架23A、23B。
图12是车辆在驱动单元6的作用下进行后退行驶时,或被其他车辆等向后退方向牵引的状态,即在后退行驶中的驱动装置1为非驱动侧的列线图。此时,要持续进行后退行驶的反转方向的转矩从车轴10A、10B作用于行星轮架23A、23B,因此通过单向离合器OWC将内齿圈24A、24B锁定而对要沿反转方向旋转的内齿圈24A、24B附加正转方向的锁定转矩,且在电动机2A、2B上产生正转方向的反向电动势。
图13是表示车辆的行驶状态中的电动机2A、2B的状态和切离机构(单向离合器OWC和液压制动器BRK)的状态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前驱动部表示对前轮Wf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6,后驱动部表示对后轮Wr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1,○表示工作(包含驱动、再生),×表示非工作(停止)。而且,MOT状态表示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的状态。
在停车中,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停止,且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都停止,如图7说明那样切离机构也成为非工作状态。
并且,启动点火装置后,在EV起步时,后轮Wr的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进行驱动。此时,如图8说明那样,切离机构被单向离合器OWC锁定,电动机2A、2B的动力向车轴10A、10B传递。
接下来在加速时,成为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和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的四轮驱动,此时如图8说明那样,切离机构被单向离合器OWC锁定,电动机2A、2B的动力向车轴10A、10B传递。
在低·中速域的EV定速行驶中,电动机效率良好,因此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为非工作状态,通过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而成为后轮驱动。此时也如图8说明那样,切离机构被单向离合器OWC锁定,电动机2A、2B的动力向车轴10A、10B传递。
另一方面,在高速域的高速定速行驶中,发动机效率良好,因此成为基于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的前轮驱动。此时,如图9说明那样,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且液压制动器BRK不工作,因此电动机2A、2B停止。
另外,在自然减速时,也如图9说明那样,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且液压制动器BRK不工作,因此电动机2A、2B停止。
另一方面,在减速再生时,例如利用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的驱动力进行驱动时,如图10说明那样,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但通过将液压制动器BRK卡合,而利用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充电。
在通常行驶中,与车辆制动器制动控制协作而利用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来回收行驶能量,但在要求紧急制动(ABS工作)时,禁止电动机2A、2B的再生而优先于车辆制动器。这种情况下,单向离合器OWC成为被切离的状态(免OWC),通过使液压制动器BRK不再工作,而使电动机2A、2B停止。
在后退行驶时,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停止且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进行驱动而成为后轮驱动,或成为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和后轮Wr侧的驱动装置1的四轮驱动。此时,如图11说明那样,电动机2A、2B沿反转方向旋转,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但通过连接液压制动器BRK,而电动机2A、2B的动力向车轴10A、10B传递。
另外,当被向前进方向侧牵引(FWD被牵引)时,如图9说明那样,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且液压制动器BRK不工作,因此电动机2A、2B停止。需要说明的是,当FWD被牵引时,在电动机2A、2B进行再生的情况下,与减速再生时同样地连接液压制动器BRK。
另外,在因PDU等的故障等高电压系故障时而无法驱动电动机2A、2B的情况下,通过前轮Wf侧的驱动单元6而成为前轮驱动。此时,如图9说明那样,切离机构的单向离合器OWC被切离(免OWC)且液压制动器BRK不工作,因此电动机2A、2B停止。
图14是基于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2A、2B的前进行驶(FWD驱动)时、前进行驶再生(FWD再生)时、后退行驶(RVS驱动)时的驱动力特性图。图中,右上表示前进行驶(FWD驱动)时的车轴转矩,右下表示前进行驶再生(FRD再生)时的车轴转矩,左上表示后退行驶(RVS驱动)时的车轴转矩。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1中的FWD再生时及RVS驱动时的车轴转矩设定成低于FWD驱动时的车轴转矩。由此,在FWD再生时及RVS驱动时,如图10及图11说明那样,利用液压制动器BRK进行制动,但由于再生转矩或反转转矩设定得较低,因此制动器容量可以较低,能够削减固定板35A、35B或旋转板36A、36B,通过低的液压设定而能够减少泵损失。
以上,根据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配设当电动机2A、2B进行驱动而车辆进行前进行驶时能够传递动力的单向离合器50,在车辆起步时不使用液压,而通过单向离合器50的卡合来传递动力,因此能够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响应性。
另外,在需要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且单向离合器50被断开时,通过将液压制动器BRK卡合而能够进行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并且在不需要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时,通过预先将液压制动器BRK断开而能够防止电动机2A、2B的牵连旋转。由此,能够使电动机2A、2B以必要最小限度进行运转,从而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利用单向离合器50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利用液压制动器60A、60B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利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构成减速器而能够使减速器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使用双联小齿轮作为行星齿轮22A、22B,而能够增大减速比,且能够使电动机小型化。而且,由于将内齿圈24A、24B配置在双联小齿轮中的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27B的外周侧,因此与配置在第一小齿轮26A、26B的外周侧时相比,能够减小外径。而且,液压制动器60A、60B配置成在径向上与第一小齿轮26A、26B重叠且在轴向上与第二小齿轮27A、27B重叠,因此能够使驱动装置1整体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由于在左右两轮分别配置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和电动机2A、2B,因此能够独立控制左右两轮而提高操纵稳定(回旋)性。因此,与利用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摩擦件来提高回旋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伴随摩擦件的滑动控制的发热所产生的损失,例如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时能够形成为最佳的规格。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在左右两轮中分别将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和电动机2A、2B配置在同轴上,并将左右的电动机2A、2B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从而通过将驱动装置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能够提高车辆搭载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在左右对单向离合器50C进行共用化而能够削减构件个数。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由于单向离合器50C配置在与电动机2A、2B同轴上,且配置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之间,因此能够缩短驱动装置1A的径向长度。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将一方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圈24A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圈24B形成为分体而提高组装性,并且通过使左右的内齿圈24A、24B与单向离合器50的内圈51进行花键结合而确保内齿圈24A、24B的一体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通过将对液压制动器60A、60B进行控制的油泵70配置在框架构件13的支承部13a、13b之间,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空余的空间。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在弯曲的中间壁18A、18B的内径侧且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侧配置对行星齿轮22A、22B进行支承的轴承33A、33B,并且,在中间壁18A、18B的外径侧且在电动机2A、2B侧配置集电环41A、41B,从而能够缩短驱动装置1A的车宽方向长度。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由于在左右的驱动轴10A、10B分别设置电动机2A、2B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因此能够独立控制左右两轮LWr、RWr而提高操纵稳定(回旋)性。因此,与利用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摩擦件来提高回旋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伴随摩擦件的滑动控制的发热所产生的损失,例如在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时能够形成为最佳的规格。
另外,通过将构成左右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即内齿圈24A、24B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控制该内齿圈24A、24B旋转的构件、例如单向离合器50或液压制动器60进行共用化,从而能够实现驱动单元1的小型化、构件个数的削减。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配设当电动机2A、2B进行驱动而车辆进行前进行驶时能够传递动力的单向离合器50,在车辆起步时不使用液压,而通过单向离合器50的卡合来传递动力,因此能够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响应性。
另外,在需要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且单向离合器50被断开时,通过将液压制动器60卡合而能够进行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并且在不需要电动机2A、2B的驱动或再生时,通过预先将液压制动器60断开而能够防止电动机2A、2B的牵连旋转。由此,能够使电动机2A、2B以必要最小限度进行运转,从而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配置在将单向离合器50和液压制动器60连结的内齿圈24A、24B上,而能够在左右的单元中对单向离合器50和液压制动器60这双方进行共用化。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将共用化的单向离合器50和液压制动器60分别配置在轴向一侧和另一侧,即,配置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侧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侧,而能够减小径向的长度并使驱动装置1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利用单向离合器50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利用制动器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利用液压制动器60构成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并在单向离合器50与液压制动器60之间配置使液压制动器60工作的活塞37,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单向离合器50与液压制动器60之间形成的空间,从而能够使驱动装置1B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利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构成减速器,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得到大的减速比。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使用双联小齿轮作为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行星齿轮22A、22B,而能够增大减速比,且能够使电动机2A、2B小型化。而且,由于单向离合器50配置成在径向上与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双联小齿轮中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B重叠且在轴向上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B重叠,而且液压制动器60配置成在径向上与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双联小齿轮中的大径的第一小齿轮26A重叠,且在轴向上与小径的第二小齿轮27A重叠,因此能够减小径向及轴向的长度,而能够实现驱动装置1B的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将电动机2A、2B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从轴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并将电动机2A、2B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从而能够将驱动装置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由此,能够提高车辆搭载性。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将轴承43配置在沿轴向对置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之间,其中轴承43将对减速器壳11连结的内齿圈24A、24B支承为旋转自如,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之间形成的空间,能够使驱动装置1小型化。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B,通过在轴承43的径向外侧配置液压制动器60的活塞37,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轴承43的径向外侧的空间,从而使驱动装置1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A在两个电动机2A、2B分别设置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并分别控制左后轮LWr和右后轮RWr,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5所示,将一个电动机2C和一个减速器12C与未图示的差动装置连接来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09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出愿(特愿2009-087771)及2009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出愿(特愿2009-087772),并作为参照而将其内容包含于此。
符号说明:
1、1A、1B驱动装置
2A电动机(第一电动机)
2B电动机(第二电动机)
10A车轴(左车轮用驱动轴、驱动轴)
10B车轴(右车轮用驱动轴、驱动轴)
11减速器壳
12A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减速器)
12B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减速器)
13框架构件
13a支承部(第一支承部)
13b支承部(第二支承部)
16A、16B圆筒轴(输出轴)
18A、18B中间壁
21A、21B恒星齿轮(第一旋转要素)
23A、23B行星轮架(行星轮架、第二旋转要素)
24A、24B内齿圈(第三旋转要素)
26A、26B第一小齿轮
27A、27B第二小齿轮
33A、33B轴承
41A、41B集电环
50单向离合器(单向动力传递机构)
60液压制动器(制动器、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60A液压制动器(第一制动器、制动器、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60B液压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制动器、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70油泵
Wf前轮
LWr左后轮
RWr右后轮

Claims (19)

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
电动机,其输出驱动力;
减速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与车轮连结的驱动轴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单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轴;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双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轴,
其中,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在电动机侧的正向的旋转动力向车轮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在电动机侧的反向的旋转动力向车轮侧输入时成为断开状态,在车轮侧的正向的旋转动力向电动机侧输入时成为断开状态并且在车轮侧的反向的旋转动力向电动机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
所述减速器是由三个旋转要素构成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
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结,
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驱动轴连结,
第三旋转要素与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连接,
所述电动机由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构成,
所述减速器由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构成,
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一减速器传递给左车轮用驱动轴,
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二减速器传递给右车轮用驱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和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由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连接的第一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和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连接的第二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同轴上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减速器及第二减速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和所述第二减速器的所述第三旋转要素与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的内径侧花键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一减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二减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依次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中,所述第一旋转要素由恒星齿轮构成,所述第二旋转要素由行星轮架构成,所述第三旋转要素由内齿圈构成,
所述行星轮架对双联小齿轮进行支承,该双联小齿轮由与所述恒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小齿轮和比所述第一小齿轮小径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小齿轮构成,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所述减速器及所述电动机的减速器壳,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单向离合器,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在所述减速器的一部分的要素与所述减速器壳之间进行动力的切断连接的制动器。
9.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能够分别独立地向左右的驱动轴输出驱动力的两个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分别设有减速器,且所述减速器分别由三个旋转要素构成,且其中一个所述减速器的所述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与另一个所述减速器的所述三个旋转要素中的一个旋转要素彼此相互连结,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单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轴;双向动力传递机构,其配置在从所述电动机至所述驱动轴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电动机的双向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轴,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在电动机侧的正向的旋转动力向车轮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在电动机侧的反向的旋转动力向车轮侧输入时成为断开状态,在车轮侧的正向的旋转动力向电动机侧输入时成为断开状态并且在车轮侧的反向的旋转动力向电动机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及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所述相互连结的一个旋转要素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轴向一侧,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在轴向另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是包括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及第三旋转要素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且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结,第二旋转要素与所述驱动轴连结,在第三旋转要素上配置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要素是恒星齿轮,
所述第二旋转要素是行星轮架,
所述第三旋转要素是内齿圈,
所述行星轮架对双联小齿轮进行支承,该双联小齿轮由与所述恒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小齿轮和比所述第一小齿轮小径且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第二小齿轮构成,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一所述减速器的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另一所述减速器的所述双联小齿轮中的所述第一小齿轮重叠,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小齿轮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及所述减速器从轴向外侧依次配置,且所述电动机和所述驱动轴配置在同轴上,
所述电动机彼此也配置在同轴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所述减速器及电动机的减速器壳,
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单向离合器,
所述双向动力传递机构是在相互连结的所述一个旋转要素与所述减速器壳之间进行切断连接的制动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是利用液压进行工作的液压制动器,
在所述单向离合器与所述制动器之间配置有使所述制动器工作的活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承,该轴承将相对于所述减速器壳相互连结的所述一个旋转要素支承为旋转自如,
所述轴承配置在沿轴向对置的所述减速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配置所述液压制动器的所述活塞。
19.一种车辆,其具有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CN201080013176.0A 2009-03-31 2010-03-23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Active CN102362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7772 2009-03-31
JP2009087771A JP5128537B2 (ja) 2009-03-31 2009-03-31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2009087772A JP5317801B2 (ja) 2009-03-31 2009-03-31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2009-087771 2009-03-31
PCT/JP2010/055008 WO2010113707A1 (ja) 2009-03-31 2010-03-23 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2097A CN102362097A (zh) 2012-02-22
CN102362097B true CN10236209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282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3176.0A Active CN102362097B (zh) 2009-03-31 2010-03-23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632434B2 (zh)
EP (2) EP2416033B1 (zh)
CN (1) CN102362097B (zh)
BR (1) BRPI1014680A2 (zh)
CA (1) CA2757555C (zh)
MY (1) MY159623A (zh)
RU (1) RU2502001C2 (zh)
WO (1) WO20101137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0352B1 (en) 2011-06-07 2019-08-07 Honda Motor Co., Ltd.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3005783A1 (ja) 2011-07-04 2013-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3974863B (zh) * 2011-12-08 2016-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JP5591837B2 (ja) * 2012-01-25 2014-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及び操舵装置
JP5750395B2 (ja) * 2012-03-30 2015-07-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9573466B2 (en) 2012-03-30 2017-02-2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nd vehicle control method
JP5947086B2 (ja) * 2012-04-02 2016-07-06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DE102012011573A1 (de) * 2012-06-13 2013-12-19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Lenkachse für landwirtschaftliche Fahrzeuge
JP5638050B2 (ja) * 2012-10-05 2014-1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509289B2 (ja) * 2012-10-05 2014-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832413B2 (ja) * 2012-11-14 2015-12-1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駆動装置
DE112013004144B4 (de) * 2012-12-27 2023-01-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Leistungs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WO2014145515A2 (en) * 2013-03-15 2014-09-18 Linamar Corporation Hybrid ax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MY180489A (en) 2013-07-31 2020-11-3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WO2015083699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5841991B2 (ja) * 2013-12-24 2016-0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機関の駆動装置
US10179507B2 (en) * 2013-12-27 2019-01-15 Honda Motor Co., Ltd. Right and left motor output control for vehicle
WO2015099032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及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MY177665A (en) 2015-02-19 2020-09-23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JP5981584B2 (ja) 2015-02-19 2016-08-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6453700B2 (ja) * 2015-04-20 2019-01-16 Ntn株式会社 2モータ車両駆動装置
JP6539514B2 (ja) * 2015-06-23 2019-07-03 株式会社三共製作所 内接カムと円筒ピニオン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JP6447430B2 (ja) 2015-09-09 2019-01-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ベクタリング装置
CN105090450B (zh) * 2015-09-09 2017-06-27 黄安民 轮毂减速器
DE102015015696A1 (de) * 2015-12-04 2017-06-08 Audi A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ntsprechendes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CN106915245B (zh) * 2015-12-25 2020-08-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CN106915232B (zh) * 2015-12-25 2020-02-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EP3436299B1 (en) * 2016-03-28 2020-02-12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Electric drivetrain axles with multi-speed gearboxes
WO2018004003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KR101782266B1 (ko) * 2016-07-06 2017-09-26 현대다이모스(주) 친환경 차량의 후륜 구동장치
DE112017004209T5 (de) * 2016-08-24 2019-05-09 Honda Motor Co., Ltd. Antrieb
CN109552300A (zh) * 2017-09-26 2019-04-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线控制动系统及车辆
US10895320B2 (en) 2017-11-17 2021-01-19 Aisin Aw Co., Ltd.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9866599B (zh) * 2017-12-05 2020-10-1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JP2019105311A (ja) * 2017-12-13 2019-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配分装置
WO2019198000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Texa Dynamics S.R.L. Suspension and tra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CN109703345A (zh) * 2019-02-28 2019-05-03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式电驱系统
CN109895847A (zh) * 2019-03-29 2019-06-18 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全向移动平台
CN110171292B (zh) * 2019-05-27 2021-12-28 重庆大学 一种可实现四轮驱动的传动系统及其工作模式
IT201900020144A1 (it) * 2019-10-31 2021-05-01 Engines Eng S R L Motoruota con cambio epicicloidale.
US11635130B2 (en) 2020-06-04 2023-04-25 Rivian Ip Holdings, Llc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assembly having nested shafts
US11628713B2 (en) * 2020-06-04 2023-04-18 Rivian Ip Holdings, Llc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assembly having nested shaf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9406A (en) * 1991-10-24 1995-05-30 Aisin Aw Co., Ltd. Drive system for electric car
US6321865B1 (en) * 1999-06-22 2001-11-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ont-and-rear wheel drive vehicle
CN1819933A (zh) * 2003-07-15 2006-08-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输出装置、控制动力输出装置的方法以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038A (ja) 1989-05-30 1991-01-10 Honda Motor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
US5427196A (en) * 1992-07-08 1995-06-27 Kabushikikaisha Equos Research Electric motor drive system
JP3259427B2 (ja) 1992-07-08 2002-02-25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内燃機関及び電気モータを用いた車輌における駆動伝達装置
JP3784845B2 (ja) * 1994-06-02 2006-06-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差動機構付減速装置
JPH08318746A (ja) 1995-05-25 1996-12-03 Aqueous Res:Kk ハイブリット車輌
KR100418730B1 (ko) * 1995-09-11 2004-05-20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량의좌우륜간의연결장치
JP3584106B2 (ja) * 1996-01-26 2004-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673863B2 (ja) * 1997-09-30 2005-07-2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駆動装置
JPH11240347A (ja) * 1998-02-24 1999-09-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左右輪間の連結装置
JPH11243664A (ja) 1998-02-24 1999-09-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動式駆動装置
JP4429757B2 (ja) 2004-02-10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バスリング構造
JP4275638B2 (ja) 2005-03-25 2009-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4779469B2 (ja) 2005-07-04 2011-09-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動力伝達装置
US8113307B2 (en) * 2006-11-17 2012-02-14 Holland Ronald A Electric vehicle drive system
JP4637136B2 (ja) * 2007-05-23 2011-0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装置
US7727100B2 (en) * 2007-08-01 2010-06-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ybrid powertrain with efficient electric-only mode
RU79512U1 (ru) * 2008-05-12 2009-01-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язан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генерала армии В.П. Дубынина"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курсовым движением колесно-гусеничной машины
JP5128537B2 (ja) 2009-03-3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9406A (en) * 1991-10-24 1995-05-30 Aisin Aw Co., Ltd. Drive system for electric car
US6321865B1 (en) * 1999-06-22 2001-11-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ont-and-rear wheel drive vehicle
CN1819933A (zh) * 2003-07-15 2006-08-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输出装置、控制动力输出装置的方法以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2097A (zh) 2012-02-22
EP2416033A4 (en) 2016-09-07
US20120015772A1 (en) 2012-01-19
US8632434B2 (en) 2014-01-21
EP2416033A1 (en) 2012-02-08
WO2010113707A1 (ja) 2010-10-07
EP3431813B1 (en) 2019-10-09
EP2416033B1 (en) 2018-09-19
BRPI1014680A2 (pt) 2021-04-06
US9150089B2 (en) 2015-10-06
US9067485B2 (en) 2015-06-30
CA2757555C (en) 2014-04-08
CA2757555A1 (en) 2010-10-07
US20140080665A1 (en) 2014-03-20
RU2502001C2 (ru) 2013-12-20
RU2011143769A (ru) 2013-05-10
MY159623A (en) 2017-01-13
US20140080649A1 (en) 2014-03-20
EP3431813A1 (en) 2019-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2097B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JP5128537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317143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4245456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3358898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2470744B (zh) 车辆
CN103069186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3358901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KR101459474B1 (ko) 4륜 구동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변속장치
CN102979893B (zh) 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
CN103958928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3635351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2745074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5317801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3358933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以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0234641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力系统的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0424538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829161A (zh) 运输机的驱动装置
CN103213486A (zh)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驱动装置
CN108340766B (zh) 混合动力系统、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JP5306302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5481550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5501511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9263720A (zh) 一种履带车辆转向系统和方法
JP6274837B2 (ja) 電動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