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6599B -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6599B
CN109866599B CN201711269152.1A CN201711269152A CN109866599B CN 109866599 B CN109866599 B CN 109866599B CN 201711269152 A CN201711269152 A CN 201711269152A CN 109866599 B CN109866599 B CN 109866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dule
output shaft
transmission module
hyb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91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6599A (zh
Inventor
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91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6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6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2Energy efficient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system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包括混动模块、纯电动模块、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混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前轮,纯电动模块通过第二传动模块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后轮,第一传动模块与第二传动模块相互独立设置;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分别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的变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变速机构的混合动力总成,电机为了适应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扭矩和转速需求,经常在低效率区域工作和超额定载荷工作,造成电能消耗高,加速性差的问题,以及一些有变速机构的混合动力总成仍采用离合器或者同步器的有级换挡机构,软件控制难度大、换挡品质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基于自动变速器改进的混合动力大部分都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增加一个电机,或者,在自动变速器某一个齿轮上并联一个电机,这些将普通的自动变速器改进为混合动力的方案都具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发动机经常不能在低油耗区域工作,油耗降低的幅度小,混合驱动模式少,无法实现更多的节油模式,仍然需要离合器有级换挡,换挡品质差,离合器控制复杂。
此外,申请号为2004101024688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动汽车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原有DCT之上增加电机驱动,增加了一对齿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纯电动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增扭等功能。缺点是还是需要双离合器换挡,不能依靠电机调速,换挡品质差,软件控制难点大。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只能对汽车前轮或者汽车后轮单独驱动,或者对汽车前轮和汽车后轮同时驱动,并不能实现对汽车前轮和汽车后轮的分别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只能对汽车前轮或者汽车后轮单独驱动,或者对汽车前轮和汽车后轮同时驱动,难以实现对汽车前轮和汽车后轮的分别驱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包括混动模块、纯电动模块、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所述混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前轮,所述纯电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后轮,所述第一传动模块与第二传动模块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包括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一换挡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包括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二换挡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换挡机构实现两个挡位的变换,所述第二换挡机构实现两个挡位的变换。
进一步的,所述混动模块包括发动机和第一电机,所述发动机通过行星排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行星排包括分别为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的三个旋转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换挡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
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排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换挡元件,所述第一换挡元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外啮合;
或者所述第一换挡机构包括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换挡元件,所述第一换挡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外啮合。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五齿轮和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五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五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差速器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
作为优选的,所述三个旋转元件中的任意两个旋转元件之间连接有离合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模块的同一侧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纯电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模块包括第二输入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
所述第二换挡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换挡元件,所述第二换挡元件位于所述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之间,所述第八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外啮合;
或者所述第二换挡机构包括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二换挡元件,所述第二换挡元件位于所述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之间,所述第八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外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十齿轮和第二差速器,所述第十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十齿轮通过所述第二差速器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多挡双电机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通过双输入轴多挡变速模块调节转速,能够满足电机宽范围扭矩和转速的需求,减小电能的消耗,加速性好;
2)其中,第一换挡机构和第二换挡机构互相独立,在第一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二换挡机构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在第二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一换挡机构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由此可以实现挡位的平滑不间断连续切换,换挡品质高;
3)本发明通过将变速机构和动力提供源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多个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便于最后的安装,同时,方便分模块检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繁多,安装繁琐以及拆装检修困难的缺点。
4)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可以实现串联混合驱动、并联混合驱动、纯电动驱动、制动动力回收和发动机启动功能,适用于车辆的多种驱动形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的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的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的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动模块,11-发动机,12-第一电机,13-行星排,131-太阳轮,132-行星架,133-齿圈,2-纯电动模块,21-第二电机,3-第一传动模块,31-第一换挡机构,311-第一齿轮,312-第二齿轮,313-第三齿轮,314-第四齿轮,315-第一换挡元件,32-第一输入轴,33-第一输出轴,34-第一传动装置,341-第五齿轮,342-第一差速器,4-第二传动模块,41-第二换挡机构,411-第六齿轮,412-第七齿轮,413-第八齿轮,414-第九齿轮,415-第二换挡元件,42-第二输入轴,43-第二输出轴,44-第二传动装置,441-第十齿轮,442-第二差速器,5-离合器,6-汽车前轮,7-汽车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参阅图1,所述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包括混动模块1、纯电动模块2、第一传动模块3和第二传动模块4,所述混动模块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3块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前轮6,所述纯电动模块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后轮7,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与第二传动模块4相互独立设置;作为优选的,第二传动模块4与第一传动模块3可以设计成相同的传动结构,进一步的,通过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分别传递混动模块和纯电动模块的动力,分别驱动汽车前轮和汽车后轮行驶,第一换挡机构和第二换挡机构互相独立,在第一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二换挡机构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在第二换挡机构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一换挡机构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由此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可实现动力不中断的交替换挡,实现连续平滑的变速,提高了换挡品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推广价值大。
第一传动模块3和第二传动模块4互相独立,具体地,可通过控制器控制使得在第一传动模块3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二传动模块4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在第二传动模块4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一传动模块3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由此可以实现挡位的平滑不间断连续切换,换挡品质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包括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一换挡机构31,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包括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二换挡机构41。即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能够实现两个或者三个或四个挡位,或者更多的挡位,第二换挡机构41能够实现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挡位,或者更多的挡位,并且在第一换挡机构31和第二换挡机构41在换挡过程中能够实现交错换挡,能够在换挡过程中实现动力不中断,实现连续平滑的变速,提高了换挡品质,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具体的,第一换挡机构31与第二换挡机构41能够有多种自由组合的方式以实现汽车的各种挡位连续变速,适用于多种车型,比如第一换挡机构31实现三个挡位,第二换挡机构41实现四个挡位,从而适用的车型可以实现7个挡位组合的连续变速调节。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挡机构31能够实现两个挡位换挡调节,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能够实现两个挡位换挡调节。第一换挡机构31能够实现一挡、三挡、空挡三者中任一种变速状态,第二换挡机构41能够实现二挡、四挡、空挡三者中任一种变速状态,当第一换挡机构31实现位于一挡变速状态且第二换挡机构41实现位于空挡状态时实现汽车一挡行驶,当需要升至二挡时,驱动第二换挡机构41实现二挡变速状态且将第一换挡机构31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然后再实现第一换挡机构31的空档状态,从而实现无间隙无停顿地平顺升挡,当需要升至三挡时,驱动第一换挡机构31实现三挡变速状态且将第二换挡机构41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然后再实现第二换挡机构41的空档状态,从而实现无间隙无停顿地平顺升挡,当需要升至四挡时,驱动第二换挡机构41实现四挡变速状态且将第一换挡机构31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然后再实现第一换挡机构31的空档状态,从而实现无间隙无停顿地平顺升挡;当需要降挡时,只需按照上述升挡方式的逆向方式即可实现无间隙无停顿地平顺降挡,从而实现第一换挡机构31和第二换挡机构41的互相交错换挡,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不中断,实现连续平滑的变速,提高了换挡品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推广价值大。
进一步的,所述混动模块1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的同一侧的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所述发动机11通过行星排13与所述第一电机12连接,所述行星排13包括分别为太阳轮131、行星架132、齿圈133的三个旋转元件。作为优选的,所述三个旋转元件中的任意两个旋转元件之间连接有离合器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5设置在齿圈133和太阳轮131之间,即所述离合器5一端与所述齿圈133连接,所述离合器5的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轮131连接。进一步的,当将所述离合器5闭合时,所述太阳轮131和所述齿圈133连接为一体,当将所述离合器5分离时,所述齿圈133和所述太阳轮131各自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排13还包括行星轮,所述行星轮一端与齿圈133啮合,所述行星轮的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轮131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还包括第一输入轴32、第一输出轴33和第一传动装置34,所述第一输入轴32通过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3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6;具体的,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与所述行星排13的齿圈133连接,所述发动机1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行星排13的行星架13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行星排13的太阳轮13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一换挡元件315,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位于所述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之间,所述第三齿轮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14与所述第二齿轮312外啮合,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通过滚针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4包括第五齿轮341和第一差速器342,所述第五齿轮341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2上,所述第五齿轮341通过所述第一差速器342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6。
进一步的,所述纯电动模块2包括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还包括第二输入轴42、第二输出轴43和第二传动装置44,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与所述第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的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的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的第二换挡元件415,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位于所述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之间,所述第八齿轮413与所述第六齿轮411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414与所述第七齿轮412外啮合,作为优选的,所述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通过滚针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4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4包括第十齿轮441和第二差速器442,所述第十齿轮441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所述第十齿轮441通过所述第二差速器442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7。
在此结构中,将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左、右、或中间时,可以实现第一换挡机构31的左挡位和右挡位的挂挡以及使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空挡上,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第一输出轴33的左侧时,所述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13啮合,即这种状态为第一换挡机构31的一档变速状态,当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第一输出轴33的右侧时,所述第二齿轮312和第四齿轮314啮合,即这种状态为第一换挡机构31的三挡变速状态,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中间挡位时,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空挡。
当将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左、右、或中间时,可以实现第二换挡机构41的左挡位和右挡位的挂挡以及使第二换挡机构41处于空挡上,具体的,将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第二输出轴43的左侧时,所述第六齿轮411和第八齿轮413啮合,即这种状态为第二换挡机构41的二档变速状态,当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第二输出轴43的右侧时,所述第七齿轮412和第九齿轮414啮合,即这种状态为第二换挡机构41的四挡变速状态,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中间挡位时,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处于空挡。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一挡升三挡时,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处于二挡或者四挡,所述二挡升四挡时,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一挡或者三挡,即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和第二换挡机构41不会同时处于空挡,同时保证在换挡过程中,在第一换挡机构31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二换挡机构41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在第二换挡机构41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一换挡机构31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这样保证了第一换挡机构31和第二换挡机构41互相平滑交错换挡,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不中断,能够不断替换和无间断的运行,实现连续平滑的变速,提高了换挡品质,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
四、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除上述介绍的无动力中断连续换挡变速功能外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发动机启动功能
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具体的,参阅图1所示,将离合器5接合,接合后,所述齿圈133与所述太阳轮131连接为一体,太阳轮131和齿圈132作为输入,行星架132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21带动所述太阳轮131和齿圈133旋转,从而直接驱动所述发动机11启动。
二、纯电动驱动功能
具体的,当需要实现纯电动驱动的时候,所述发动机11不提供动力。现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具体说明如下,所述发动机11不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电机12为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所述第二电机21为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后轮7行驶,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太阳轮131将第一电机131的动力通过行星轮将动力传递给齿圈133,所述齿圈133与所述第一输入轴32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入轴32,此时,将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左挡位,即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一档状态,则,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313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32依次通过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13将所述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出轴33,所述第一输出轴3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五齿轮341将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差速器342,进而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一档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同理,所述第二电机21为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后轮7行驶。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机21驱动第二输入轴43旋转,此时,将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右挡位,即第二换挡机构41处于四挡状态,则,此时所述第七齿轮412和第九齿轮414啮合,所述第二输入轴42依次通过第七齿轮412和第九齿轮414将第二电机21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输出轴43,所述第二输出轴43再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十齿轮441将第二电机21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差速器442,进而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四挡驱动汽车后轮7行驶。
具体的,上述所说的左挡位或者右挡位,是基于图1中的左右方位。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设置在右挡位,即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三挡状态时,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三挡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的实现过程与将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设置在左挡位,一档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的实现过程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右挡位即三挡驱动时,所述第二齿轮312和第四齿轮314啮合后传递动力,同理,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设置在左挡位二档驱动汽车后轮7行驶的实现过程与将第二换挡元件415设置在右挡位驱动汽车后轮7行驶的实现过程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第二换挡元件415置于左挡位即二档驱动时,所述第六齿轮411与所述第八齿轮413啮合。
三、混合驱动功能
具体的,所述混合动力驱动为所述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1混合合驱动,因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二电机21单独驱动汽车后轮7,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混合动力驱动为所述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混合动力驱动汽车前轮6。并且,所述第二电机21驱动汽车后轮7的原理与上述纯电动驱动模式中的驱动汽车后7的原理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仅介绍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混合驱动汽车前轮6的驱动原理:在混合动力驱动中又可以实现如下几种驱动模式:
1)小扭矩驱动模式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将所述离合器5分离,所述发动机11的动力输出端将动力传递给行星排13,所述行星架132与发动机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吸收发动机11的一部分动力,并依次通过行星轮和太阳轮131将吸收的部分发动机11的动力传递给第一电机12,使得所述第一电机12产生电力给蓄电池;所述发动机11剩余一部分动力依次通过行星架132、行星轮和齿圈133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入轴32,随后,将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左挡位,即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一档状态,则,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313啮合,进而所述第一输入轴32依次通过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13将所述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3,所述第一输出轴3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五齿轮341将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差速器342,进而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小扭矩模式下一档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实现车辆的小扭矩驱动。
2)大扭矩驱动模式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将离合器5接合,此时,齿圈133和太阳轮131连接为一体,第一电机12的动力依次通过太阳轮131和齿圈133传递给第一输入轴32,在第一电机12提供动力的同时发动机11也提供动力,发动机11的动力依次通过太阳轮131和齿圈133传递给第一输入轴32,因此,在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同时提供动力时,第一输入轴32汇聚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的混合动力,随后,将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左挡位,即第一换挡机构31处于一档状态,则,所述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13啮合,进而第一输入轴32依次通过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13将所述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3,所述第一输出轴3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五齿轮341将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差速器342,进而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一档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实现车辆的大扭矩驱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小扭矩和大扭矩是相对而说的概念,即以上述两种模式中提供的动力的大小相对而言的。并且,在上述混合动力中均是将第一换挡元件315置于左挡位举例说明的,将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设置在右挡位驱动汽车前轮6行驶的原理与将第一换挡元件315设置在左挡位驱动汽车前轮行驶的原理相同。
五、制动动量回收功能
在上述纯电动驱动和混合驱动工作过程中,控制第一电机12或第二电机21反向施加拖带扭矩,第一电机12或者第二电机21发电吸收能量,产生制动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的另一种结构,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中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所述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13和第二齿轮312之间,所述第三齿轮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14与所述第二齿轮312外啮合。
同时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中的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所述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位于所述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之间,所述第八齿轮413与所述第六齿轮411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414与所述第七齿轮412外啮合。
此外,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的两侧。
此外,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动模块(1)、纯电动模块(2)、第一传动模块(3)和第二传动模块(4),所述混动模块(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前轮(6),所述纯电动模块(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将动力传递至汽车后轮(7),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与第二传动模块(4)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混动模块(1)包括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所述发动机(11)通过行星排(13)与所述第一电机(12)连接,所述行星排(13)包括分别为太阳轮(131)、行星架(132)、齿圈(133)的三个旋转元件,所述齿圈(133)与所述太阳轮(131)之间设置有离合器(5);
所述纯电动模块(2)包括第二电机(21);
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包括第一输入轴(32)、第一输出轴(33)、第一传动装置(34)以及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一换挡机构(31),所述第一输入轴(32)通过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3)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6);
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包括第二输入轴(42)、第二输出轴(43)、第二传动装置(44)以及能够实现至少两个挡位变换的第二换挡机构(41),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与所述第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实现两个挡位的变换,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实现两个挡位的变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轴(32)、所述发动机(1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排(13)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一换挡元件(315),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位于所述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之间,所述第三齿轮(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14)与所述第二齿轮(312)外啮合;
或者所述第一换挡机构(31)包括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的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32)上的第一换挡元件(315),所述第一换挡元件(315)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之间,所述第三齿轮(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1)外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14)与所述第二齿轮(312)外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4)包括第五齿轮(341)和第一差速器(342),所述第五齿轮(341)固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3)上,所述第五齿轮(341)通过所述第一差速器(342)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前轮(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旋转元件中的任意两个旋转元件之间连接有离合器(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1)与所述第一电机(12)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模块(3)的同一侧或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模块(4)还包括第二输入轴(42)、第二输出轴(43)和第二传动装置(44),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与所述第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后轮(7);
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的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的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的第二换挡元件(415),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位于所述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之间,所述第八齿轮(413)与所述第六齿轮(411)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414)与所述第七齿轮(412)外啮合;
或者所述第二换挡机构(41)包括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的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3)上的第八齿轮(413)和第九齿轮(414)、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2)上的第二换挡元件(415),所述第二换挡元件(415)位于所述第六齿轮(411)和第七齿轮(412)之间,所述第八齿轮(413)与所述第六齿轮(411)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414)与所述第七齿轮(412)外啮合。
CN201711269152.1A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Active CN109866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9152.1A CN109866599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9152.1A CN109866599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6599A CN109866599A (zh) 2019-06-11
CN109866599B true CN109866599B (zh) 2020-10-16

Family

ID=6691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9152.1A Active CN109866599B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65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004615A1 (de) 2021-09-13 2023-03-16 Mercedes-Benz Group A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688B (zh) * 2019-12-30 2021-11-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12793415A (zh) * 2021-02-26 2021-05-14 崔小雷 双差速器传动系统
CN113147356B (zh) * 2021-05-31 2022-07-22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33396A1 (de) * 2003-07-09 2005-02-10 Tochigi Fuji Sangyo K.K. Untersetzungsgetriebe
CN101070051A (zh) * 2006-05-12 2007-11-14 福特全球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四轮驱动特征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CN101450663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混合电动车辆制动降挡控制
CN102362097A (zh) * 2009-03-31 2012-0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N106274426A (zh) * 2015-06-29 2017-01-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四轮驱动动力传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33396A1 (de) * 2003-07-09 2005-02-10 Tochigi Fuji Sangyo K.K. Untersetzungsgetriebe
CN101070051A (zh) * 2006-05-12 2007-11-14 福特全球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四轮驱动特征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CN101450663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混合电动车辆制动降挡控制
CN102362097A (zh) * 2009-03-31 2012-0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N106274426A (zh) * 2015-06-29 2017-01-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四轮驱动动力传递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004615A1 (de) 2021-09-13 2023-03-16 Mercedes-Benz Group A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6599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25689C2 (ru) Гибридная трансмиссия для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22116787A2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866599B (zh) 一种前后驱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CN103332102B (zh) 基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单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5255994U (zh) 双电力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
CN204123946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及使用该变速器的车辆
CN101020411A (zh)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CN108116218B (zh) 基于行星轮系的多档位混联驱动系统
CN109866597B (zh)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97590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两挡变速驱动系统
CN109774449B (zh) 一种连续变速分流式混合动力总成
CN217022174U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JP730989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動力システム
CN213138481U (zh) 一种两挡双离合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2248790A (zh) 一种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70654U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866594A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4123949U (zh) 混合动力变速装置及使用该变速装置的车辆
CN207315992U (zh) 一种三挡混合动力变速器
CN210212009U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用变速器
CN202251790U (zh) 横置多功能变速器
CN116552229A (zh) 一种多挡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传动系统
CN212708919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0027016U (zh) 基于amt的汽车混合动力结构
CN210830328U (zh) 一种纯电动两档乘用车的变速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