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175A - 变焦镜头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175A
CN102193175A CN2011100586048A CN201110058604A CN102193175A CN 102193175 A CN102193175 A CN 102193175A CN 2011100586048 A CN2011100586048 A CN 2011100586048A CN 201110058604 A CN201110058604 A CN 201110058604A CN 102193175 A CN102193175 A CN 102193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end state
focal length
zoo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8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175B (zh
Inventor
小滨昭彦
横井规和
田中一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0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21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08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41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08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80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08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665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01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143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01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59746A/ja
Priority to CN2015109188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7210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3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1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3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17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 G02B15/145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512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 G02B15/143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310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410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411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02B15/17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arrang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G5),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孔径光阑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给定的条件,由此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系统、配备了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下面的优先权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包含在此:
在2010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50798;
在2010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50804;
在2010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50835;
在2010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50846;
在2011年2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20123;以及
在2011年2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2013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具有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透镜组的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被用作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03195中公开的单镜头反射照相机等的可更换镜头。而且,近些年来,对于变焦镜头系统要求关于幻像和杂散光的增加的严格性,幻像和杂散光被定义为不仅影响像差校正性能而且还影响光学性能的因素之一。因此,也对于在透镜表面上形成的防反射涂层给出了更高性能的要求,并且多层膜设计技术和多层膜生长技术继续它们的发展(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356704)。
然而,传统的变焦镜头系统具有下述问题:当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具有较高变焦比时,在像差上的改变增加,使得在变焦时或校正图像模糊时难以获得足够高的光学性能。同时,在这样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的光学表面趋向于产生引起杂散光或幻像的反射光。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一种光学设备和一种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能够良好地抑制在变焦时在像差上的改变和在校正图像模糊时在像差上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2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2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2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设备,其配备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3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3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3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设备,其配备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第三透镜组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子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子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子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二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所述第一子透镜组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胶合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设备,其配备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44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45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5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向所述第三透镜组内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布置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二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向所述第一子透镜组中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布置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胶合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6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6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06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本发明使得可以提供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一种配备了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一种用于制造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抑制在变焦时和在减少杂散光和幻像时在像差上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A、2B和2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3A、3B和3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3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3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3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5A、5B和5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5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5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5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6A、6B和6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6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6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6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8A、8B和8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8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8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8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9A、9B和9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9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9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9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11A、11B和11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1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1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1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2A、12B和12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2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2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2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14A、14B和14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4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4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4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5A、15B和15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和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5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5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5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17A、17B和17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7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7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7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8A、18B和18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8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8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8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0A、20B和20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0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0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0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1A、21B和21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1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1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1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3A、23B和23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3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3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3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4A、24B和24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4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4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4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2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6A、26B和26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6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6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6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7A、27B和27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和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7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7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7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其图示入射光束如何被第一幻像产生表面和第二幻像产生表面反射的一个示例。
图2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其图示入射光束如何被第一幻像产生表面和第二幻像产生表面反射的一个示例。
图30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39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使用的防反射涂层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使用的防反射涂层的光谱反射率的图。
图41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使用的防反射涂层的变化形式的光谱反射率的图。
图42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使用的防反射涂层的变化形式的光谱反射率的角相关的图。
图43是示出根据传统示例的防反射涂层的光谱反射率的图。
图44是示出根据传统示例的防反射涂层的光谱反射率的角相关的图。
图4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9是示出配备了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照相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孔径光阑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由此实现能够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适度地变焦和校正畸变的光学系统。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1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1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1)用于通过良好地校正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场曲,而获得高光学性能。
当比率f1/fT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时,换句话说,当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过大时,在远摄端状态中的负球面像差和在广角端状态中的负场曲大幅度地产生,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f1/fT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时,换句话说,当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过小时,为了保证变焦比,第一透镜组必须相对于图像平面大幅度地移动,从而变得难以保证在远摄端状态中在图像的角上的光量。而且,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正球面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设置为0.23。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设置为0.25。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设置为0.28。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设置为0.53。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设置为0.48。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设置为0.43。
条件表达式(2)用于通过将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设置得适度地小,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通过满足条件表达式(2),变得可以抑制在整个变焦范围上的球面像差和彗差上的改变,并且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的F数的改变量。
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21
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时,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变得过小。然后,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变得过大,使得在广角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22
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时,在远摄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设置为1.05。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设置为1.08。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设置为1.12。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设置为1.58。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设置为1.45。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31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3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其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3)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0倍或更大。
当比率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的变焦范围内变得太小。因此,在这个范围中的F数变得过大,并且在广角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34
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时,球面像差和彗差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的变焦范围内大幅度地产生,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设置为1.03。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设置为1.06。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设置为1.60。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设置为1.55。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设置为1.40。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41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4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其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4)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5倍或更大。
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43
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的变焦范围内变得太小。因此,在这个范围中的F数变得过大,并且在广角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44
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时,球面像差和彗差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的变焦范围内大幅度地产生,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设置为1.04。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设置为1.07。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设置为1.60。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设置为1.55。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设置为1.40。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51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5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其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条件表达式(5)用于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53
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的变焦范围内变得太小。因此,在这个范围中的F数变得过大,并且在广角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54
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时,球面像差和彗差在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的变焦范围内大幅度地产生,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设置为1.01。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设置为1.03。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设置为1.32。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设置为1.25。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焦距是fM,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50<fM/fW<15.00        (6)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6)用于在给定的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
当比率fM/fW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6)的下限时,在给定的中间焦距范围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fM/fW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时,在给定的中间焦距范围中的F数变得过大,并且在广角端状态中大幅度地产生球面像差和彗差,使得不能实现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6)的下限设置为1.80。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6)的下限设置为2.30。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设置为12.00。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设置为8.50。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优选地单调增大。顺便提及,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是相对于每一个焦距状态的孔径光阑的直径的最大值。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焦距fM状态向远摄端状态的变焦范围中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032<-f2/fT<0.064        (7)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用于实现高光学性能,并且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上的改变。
当比率-f2/fT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时,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过大。因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的球面像差和彗差变大,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f2/fT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时,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过小,使得第二透镜组的预定量增加。因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不能抑制在球面像差和像散上的改变,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设置为0.038。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设置为0.042。
为了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设置为0.061。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设置为0.057。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增大。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防止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诸如第三透镜组的轴上光线的高度过度地增加。因此,能够抑制在诸如球面像差这样的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优选地移动到相对于图像平面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优选地与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孔径光阑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优选地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一体地构造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可以抑制由制造误差引起的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相互偏心量,并且可以抑制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产生的偏心彗差,使得可以实现高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孔径光阑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由此实现能够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适度地变焦和校正畸变的光学系统。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19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01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02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1)用于通过良好地校正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场曲,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1),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条件表达式(2)用于通过将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设置得适度地小,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2),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防反射涂层,并且这个防反射涂层包括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至少一层。利用如此建立的配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使得可以进一步减少由来自物体的光在光学表面上的反射引起的幻像和杂散光,并且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期望防反射涂层是多层膜,并且通过湿法处理形成的层是构成多层膜的层的最上表面的层。利用这种配置,因为可以减小相对于空气的在折射率上的差,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光反射,并且也减小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设nd是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并且期望折射率nd等于1.30或更小。利用这种配置,因为可以减小相对于空气的在折射率上的差,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光反射,并且也减小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期望从孔径光阑看的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凹表面是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期望从孔径光阑看的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凹表面是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物体看的凹表面。利用这种配置,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一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三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幻像,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也可以通过干法处理等来形成防反射涂层,而不限于湿法处理。在该情况下,优选地,防反射涂层包含其折射率等于或小于1.30的至少一层。因此,通过基于干法处理等形成防反射涂层,可以获得与在使用湿法处理的情况下相同的效果。注意,此时,其折射率等于或小于1.30的层优选地是构成多层膜的层的最上表面的层。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31
其中,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33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3)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0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3),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34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35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4)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5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4),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36
其中,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条件表达式(5)用于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5),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焦距是fM,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50<fM/fW<15.00    (6)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6)用于在给定的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6),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优选地单调提高。顺便提及,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是相对于每一个焦距状态的孔径光阑的直径的最大值。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焦距fM状态向远摄端状态的变焦范围中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032<-f2/fT<0.064        (7)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用于通过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上的改变,而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7),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提高。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防止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诸如第三透镜组的轴上光线的高度过度地增加。因此,能够抑制在诸如球面像差这样的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向物体侧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优选地与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孔径光阑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优选地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一体地构造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可以抑制由制造误差引起的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相互偏心量,并且可以抑制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产生的偏心彗差,使得可以实现高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每一个示例。
<示例1>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向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三透镜组G3和第五透镜组G5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双凸正透镜L13。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5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五透镜组G5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未示出的成像装置上形成图像平面I,其中,通过CCD和CMOS等来构造成像装置。这在下面的示例中是相同的。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使用下述的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和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
下面的表1示出了根据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在(透镜数据)中,表面编号“i”表示从物体侧计数的透镜表面的顺序,“r”表示每一个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距离“d”指示沿着光轴从每一个光学表面到下一个光学表面的距离,并且,折射率“nd”和阿贝数“νd”表示相对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值。顺便提及,曲率半径“r=∞”指示平面,并且省略空气的折射率“nd=1.00000”。
在(非球面数据)中,通过下面的表达式来表达非球面,其中,y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高度,S(y)是沿着光轴从非球面的顶点处的切平面到在非球面上在高度y处的位置的距离(垂度量),r是参考球体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κ是锥形系数,并且An是第n阶的非球面系数。注意,在随后的示例中,[E-n]表示[×10-n],使得“1.234E-05”表示“1.234×10-5”。
S(y)=(y2/r)/[1+(1-κ×y2/r2)1/2]
+A4×y4+A6×y6+A8×y8+A10×y10
应当注意,在每一个示例中,第二阶非球面系数A2是0。而且,对于非球面,在每一个示例的表中的表面编号右侧附上标记“*”。
在(各种数据)中,变焦比表示变焦镜头系统的变焦比,W表示广角端状态,M1表示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2表示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3表示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4表示第四中间焦距状态,并且,T表示远摄端状态。而且,f表示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NO表示F数,ω表示半视角(单位:度),Y表示图像高度,TL表示镜头全长,该镜头全长是在当聚焦在无限远时第一透镜组G1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和图像平面I之间的距离。Bf表示后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91
表示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di表示相对于表面编号“i”的可变距离。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具有为广角端状态W的焦距的15倍或更大的焦距。
在(透镜组数据)中,示出每一个透镜组的开始表面编号I和焦距。
在(条件表达式的值)中,示出相对于各个条件表达式的值。
在下面的全部数据的各个项目中描述的焦距、曲率半径、表面距离和其他数据项涉及一般地使用[mm]来作为长度的单位,然而,该光学系统即使当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时也获取相同的光学性能,并且不限于这个单位。注意,在随后的示例中,参考数字和标记以及各个数据项的描述是相同的,并且省略在随后的工作示例中的对它们的解释。
表1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29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0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1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61880E-06
A6=-6.10680E-09
A8=-4.67380E-12
A10=5.7766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3.81940E-06
A6=-1.724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63630E-05
A6=8.94380E-09
A8=-2.98150E-11
A10=2.87630E-14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12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19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4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5
是在M4中的值)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28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703(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544
图2A、2B和2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3A、3B和3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3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3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3C在远摄端状态T中。
在每一个图中,分别地,FNO表示F数,A表示半视角(单位:度),d表示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像差曲线,并且g表示相对于g线(λ=435.8nm)的像差曲线,并且未指定的像差曲线示出了相对于d线的像差。在示出像散的各个图中,实线指示弧矢图像平面,虚线指示子午图像平面。注意,这些像差图的描述与随后的示例是相同的。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其图示入射光束如何被第一幻像产生表面和第二幻像产生表面反射的一个示例。
在图28中,当来自物体侧的光线BM入射在变焦镜头系统上时,光线BM被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具有表面编号“9”的第一幻像产生表面)反射,并且反射的光线再一次被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具有表面编号“8”的第二幻像产生表面)反射,并且到达图像平面I,导致产生幻像。注意,表面编号“9”的第一幻像产生表面是从物体侧看的凹表面,并且表面编号“8”的第二幻像产生表面是从孔径光阑S侧看的凹表面。使用与在较宽波长范围中的宽入射角对应的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这些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
<示例2>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4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三透镜组G3和第五透镜组G5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的树脂层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5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五透镜组G5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G1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2示出了根据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2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6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7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13350E-06
A6=4.73080E-10
A8=-3.40500E-11
A10=1.16620E-13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5.24030E-06
A6=-2.0073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54020E-05
A6=1.69500E-09
A8=1.34490E-11
A10=-2.0722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09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4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5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8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38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642(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537
图5A、5B和5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5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5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5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6A、6B和6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6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6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6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2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3>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7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三透镜组G3和第五透镜组G5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中心的正弯月形透镜L42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图像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5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五透镜组G5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的双凹负透镜L24的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3示出了根据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3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1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2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84520E-06
A6=-3.19400E-09
A8=-2.44510E-11
A10=1.16080E-13
表面编号=26
κ=1.0000
A4=-3.46580E-06
A6=6.73460E-10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44010E-05
A6=5.94450E-09
A8=-3.11020E-11
A10=-4.07130E-14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3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1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1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3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4
是在M4中的值)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6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7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48
是在M4中的值)
(6)fM/fW=5.627(fM是在M3中的值)
(7)-f2/fT=0.0533
图8A、8B和8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8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8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8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9A、9B和9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9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9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9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3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4>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10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三透镜组G3和第五透镜组G5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正弯月形透镜L5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五透镜组G5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中的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4示出了根据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4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6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7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8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04550E-06
A6=-3.32430E-09
A8=-1.97490E-11
A10=7.656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3.99640E-06
A6=-1.4641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52760E-05
A6=3.24870E-09
A8=-4.79200E-12
A10=-1.4752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8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07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4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8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49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1.526(fM是在M1中的值)
(7)-f2/fT=0.0536
图11A、11B和11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1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1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1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2A、12B和12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2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2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2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4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5>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13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五透镜组G5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G1中的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5示出了根据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5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2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3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2.88220E-06
A6=-2.29350E-11
A8=-2.35280E-11
A10=9.215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4.32780E-06
A6=1.8846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36170E-05
A6=-3.55860E-10
A8=1.83080E-11
A10=-1.8679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0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4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0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1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2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3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4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5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56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637(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536
图14A、14B和14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4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4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4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5A、15B和15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5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5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5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5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使得可以提供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系统。
然后,将描述用于根据本申请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防反射涂层(也称为多层宽带防反射涂层)。图39是示出防反射涂层的膜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视图。防反射涂层101是在诸如透镜这样的光学构件102的光学表面上形成的7层膜。第一层101a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铝构成。在第一层101a上进一步形成第二层101b,第二层101b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钛和氧化锆的混合物构成。而且,在第二层101b上形成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铝构成的第三层101c,并且,在第三层101c上进一步形成第四层101d,第四层101d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钛和氧化锆的混合物构成。而且,在第四层101d上形成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铝构成的第五层101e,并且,在第五层101e上进一步形成第六层101f,第六层101f由通过真空蒸镀方法气相沉积的氧化钛和氧化锆的混合物构成。
然后,在如此形成的第六层101f上通过湿法处理来形成由氟化镁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构成的第七层101g,因此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防反射涂层101。第七层101g的形成包含使用被分类为一种湿法处理的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用于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将通过混合材料获取的溶胶转换为没有流体的凝胶、并且通过热分解该凝胶而获取产物的处理。在制造光学薄膜中,可以通过在光学构件的光学表面上涂布光学薄膜的材料溶胶、并且将该溶胶干燥固化为凝胶膜来产生膜。注意,湿法处理可以包括使用通过非凝胶状态来获取固态膜的处理,而不限于溶胶凝胶法。
因此,通过被定义为干燥处理的电子束蒸发来形成防反射涂层101的第一层101a至第六层101f,并且通过使用由氟化氢/醋酸镁处理制备的溶胶液体,通过湿法处理来在下面的过程中形成最上的第七层101g。开始,通过使用真空蒸镀设备,作为第一层101a的氧化铝层、作为第二层101b的氧化钛-氧化锆的混合层、作为第三层101c的氧化铝层、作为第四层101d的氧化钛-氧化锆的混合层、作为第五层101e的氧化铝层、作为第六层101f的氧化钛-氧化锆的混合层以此顺序预先形成在透镜膜生长表面(如上所述的光学构件102的光学表面)上。然后,在从蒸镀设备取出光学构件102后,通过以使用旋涂方法的方式涂布由氟化氢/醋酸镁处理制备的增加了硅酸烷基酯的溶胶液体来将由氟化镁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构成的层形成为第七层101g。下面给出的公式(a)是在通过氟化氢/醋酸镁处理制备的情况下的反应式:
2HF+Mg(CH3COO)2→MgF2+2CH3COOH    (a)
在混合材料后和在高压锅中在140℃下进行高温增压老化处理24小时后,用于这种膜生长的溶胶液体被用于生长膜。在结束第七层101g的膜生长后,光学构件102在160℃下在空气中进行加热处理1小时,并且因此被完成。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保持气隙的情况下,沉积在粒子大小上为在几纳米(nm)至几十纳米(nm)的数量级上的粒子,由此形成第七层101g。
以下,通过使用在图40中所示的光谱特性来描述包括如此形成的防反射涂层101的光学构件的光学性能。
在下面的表19中所示的条件下形成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防反射涂层的光学构件(透镜)。在此,表19示出在下述条件下获得的防反射涂层101的层101a(第一层)至101g(第七层)的各自的光学膜厚度:λ表示参考波长,并且衬底(光学构件)的折射率被设置为1.62、1.74和1.85。注意,表19示出表达氧化铝的Al2O3、表达氧化钛和氧化锆的混合物的ZrO2+TiO2、和表达氟化镁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的MgF2+SiO2
图40示出当光束垂直入射在光学构件上时的光谱特性,在该光学构件中,在表19中将参考波长λ设置为550nm的情况下,设计防反射涂层101的每层的光学膜厚度。
可以从图40明白,包括在将参考波长λ设置为550nm的情况下设计的防反射涂层101的光学构件可以在其中光束的波长是420nm至720nm的整个范围上将反射率限制低为0.2%或更小。而且,在表19中,以基本上不影响其光谱特性的方式,甚至具有其中在将参考波长λ设置为d线(波长587.6nm)的情况下设计每一个光学膜厚度的防反射涂层101的光学构件具有与其中在图40中所示的参考波长λ是550nm的情况中基本上相同的光谱特性。
表19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71
接下来,将描述防反射涂层的修改示例。防反射涂层是5层膜,并且类似于表19,在下面的表20中所示的条件下,设计相对于参考波长λ的每层的光学膜厚度。在这个修改示例中,第五层的形成包含使用如上所述的溶胶凝胶法。
图41示出当光束垂直入射在光学构件上时的光谱特性,在该光学构件中,在表20中将衬底折射率设置为1.52和将参考波长λ设置为550nm的情况下设计每层的光学膜厚度。可以从图41明白,在修改示例中的防反射涂层可以在其中光束的波长是420nm-720nm.的整个范围上将反射率限制低为0.2%或更小。注意,在表20中,以基本上不影响其光谱特性的方式,甚至具有其中在将参考波长λ设置为d线(波长587.6nm)的情况下设计每一个光学膜厚度的防反射涂层的光学构件具有与其中在图41中所示的光谱特性基本上相同的光谱特性。
图42示出于在具有图41中所示的光谱特性的光学构件上的光束入射角分别是30度、45度和60度的情况下的光谱特性。注意,图41和42未示出包括其中衬底折射率是1.46的在图20中所示的防反射涂层的光学构件的光谱特性,然而,可以明白,光学构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光谱特性,诸如衬底折射率1.52。
表20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591
而且,图43示出作为比较的、仅通过诸如传统的真空蒸镀方法这样的干法处理生长的防反射涂层的一个示例。图43示出当光束入射在光学构件上时的光谱特性,在所述光学构件中,设计在下面的表21中所示的条件下构造的防反射涂层,其中以与表6中相同的方式,衬底折射率被设置为1.52。而且,图44示出在下述情况下的光谱特性:光束在具有在图43中所示的光谱特性的光学构件上的入射角分别是30度、45度和60度。
表21
将在图40至42中图示的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防反射涂层的光学构件的光谱特性与在图43和44中所示的传统示例中的光谱特性做比较,可以很好地明白,本防反射涂层在任何入射角下具有低得多的反射率,此外,在宽带中具有低反射率。
接下来描述向如上所述的示例1至示例5应用在表19和20中所示的防反射涂层的示例。
在根据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1中所示,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折射率nd是1.834807(nd=1.834807),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凹负透镜L22的折射率nd是1.816000(nd=1.816000),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2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2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折射率nd是1.593190(nd=1.59319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凸正透镜L23的折射率nd是1.784720(nd=1.784720),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6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74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3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3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折射率nd是1.593190(nd=1.59319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凹负透镜L24的折射率nd是1.816000(nd=1.816000),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6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双凹负透镜L24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4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4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12的折射率nd是1.497820(nd=1.49782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折射率nd是1.834807(nd=1.834807),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5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20),并且向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5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5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12的折射率nd是1.497820(nd=1.49782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凸正透镜L23的折射率nd是1.784723(nd=1.784723),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5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20),并且向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74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概述。
图45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如下的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该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并且该方法包括如图45中所示的下面的步骤S11、S12和S13。
步骤S11:向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孔径光阑。
步骤S12:布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
步骤S13: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2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2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2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使得可以制造下述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并且进一步抑制幻像和杂散光,而具有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一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一个正透镜部件和三个负透镜部件。而且,第二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负负正负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的每一个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三个正透镜部件。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四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负透镜部件。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五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五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实现变焦镜头系统,并且正确地校正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畸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3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41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1)用于通过良好地校正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场曲,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1),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条件表达式(2)用于通过将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设置得适度地小,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2),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43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44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3)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0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3),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45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46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4)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5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4),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51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5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条件表达式(5)用于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5),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焦距是fM,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50<fM/fW<15.00           (6)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6)用于在给定的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6),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优选地单调提高。顺便提及,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是相对于每一个焦距状态的孔径光阑的直径的最大值。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焦距fM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变焦范围中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032<-f2/fT<0.064          (7)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用于通过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上的改变,而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7),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提高。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防止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诸如第三透镜组的轴上光线的高度过度地增加。因此,能够抑制在诸如球面像差这样的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向物体侧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优选地与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孔径光阑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四透镜组优选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在变焦镜头系统中有效地提高变焦能力,使得可以将变焦镜头系统尺寸减小。而且,可以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三透镜组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像散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实现变焦镜头系统,并且正确地校正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畸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68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1)用于通过良好地校正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场曲,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1),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条件表达式(2)用于通过将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设置得适度地小,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2),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防反射涂层,并且这个防反射涂层包括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至少一层。利用该配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使得可以进一步减少由来自物体的光在光学表面上的反射引起的幻像和杂散光,并且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期望防反射涂层是多层膜,并且通过湿法处理形成的层是构成多层膜的层的最上表面的层。利用这种配置,因为可以减小相对于空气的在折射率上的差,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光反射,并且也减小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设nd是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并且期望折射率nd等于1.30或更小。利用这种配置,因为可以减小相对于空气的在折射率上的差,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光反射,并且也减小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从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是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具有从孔径光阑看的凹形状的图像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中,期望从孔径光阑看的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凹表面是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具有从孔径光阑看的凹形状的物体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物体看的凹表面。因为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的从物体看的凹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该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一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从第一透镜组中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三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因为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三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中的光学表面中,期望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具有从物体看的凹形状的光学表面是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因为从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趋向于产生反射,所以使用防反射涂层来形成光学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和杂散光。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也可以通过干法处理等来形成防反射涂层,而不限于湿法处理。在该情况下,优选地,防反射涂层包含其折射率等于或小于1.30的至少一层。因此,通过基于干法处理等形成防反射涂层,可以获得与在使用湿法处理的情况下相同的效果。注意,此时,其折射率等于或小于1.30的层优选地是构成多层膜的层的最上表面的层。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1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3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3)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0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3),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4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5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16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4)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5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4),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21
其中,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23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5)用于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5),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直径,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焦距是fM,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50<fM/fW<15.00        (6)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6)用于在给定的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6),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优选地单调提高。顺便提及,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是相对于每一个焦距状态的孔径光阑的直径的最大值。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焦距fM状态向远摄端状态的变焦范围中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032<-f2/fT<0.064       (7)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用于通过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上的改变,而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7),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提高。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防止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诸如第三透镜组的轴上光线的高度过度地增加。因此,能够抑制在诸如球面像差这样的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向物体侧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优选地与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孔径光阑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视点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四透镜组优选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有效地提高在整个系统中的变焦能力,使得可以将变焦镜头系统尺寸减小。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可以抑制在第三透镜组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像散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示例。
<示例6>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四透镜组G4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24与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双凹负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由双凹负透镜L35与双凸正透镜L36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37,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该双凹负透镜L35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以及,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双凸正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3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表面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6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6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7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4.3350
A4=9.45630E-06
A6=-1.51470E-08
A8=-1.16860E-12
A10=1.65790E-13
表面编号=24
κ=-0.3009
A4=6.23810E-06
A6=8.9682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20.0000
A4=-1.92960E-05
A6=5.96200E-09
A8=-1.65600E-10
A10=4.1810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98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8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58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3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7
是在M4中的值)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79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70(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475
图17A、17B和17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7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7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7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8A、18B和18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8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8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8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图2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其中,通过从物体侧入射的光线BM来产生幻像。在图29中,当来自物体侧的光线BM入射在变焦镜头系统上时,光线BM被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具有表面编号“9”的第一幻像产生表面)反射,并且反射的光线再一次被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具有表面编号“8”的第二幻像产生表面)反射,并且到达图像平面I,导致产生幻像。注意,表面编号“9”的第一幻像产生表面是从物体侧看的凹表面,并且表面编号“8”的第二幻像产生表面是从孔径光阑S侧看的凹表面。使用与在较宽波长范围中的宽入射角对应的防反射涂层来形成这些表面,由此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少幻像。
<示例7>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四透镜组G4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双凹负透镜L24。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由双凸正透镜L32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34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3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该双凹负透镜L34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由双凸正透镜L42与双凹负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以及,双凸正透镜L44。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示例7中,在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和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具有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7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7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2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3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8.23600E-06
A6=2.68070E-08
A8=-2.85680E-10
A10=8.96110E-13
表面编号=21
κ=1.0000
A4=8.39680E-06
A6=4.900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5
κ=1.0000
A4=-1.05940E-05
A6=2.60370E-08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66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32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29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4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5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8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4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7.256(fM是在M3中的值)
(7)-f2/fT=0.0394
图20A、20B和20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0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0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0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1A、21B和21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1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1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1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7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8>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直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四透镜组G4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24与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双凹负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由双凹负透镜L35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36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37,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双凹负透镜L35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42与双凸正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3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4的物体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表面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8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7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8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5.7774
A4=6.79980E-06
A6=-2.52730E-08
A8=8.26150E-11
A10=-1.02860E-13
表面编号=24
κ=2.8196
A4=4.59750E-06
A6=4.283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6.5363
A4=-1.95310E-05
A6=1.79050E-08
A8=-1.55070E-10
A10=4.1377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96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5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4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8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89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1.510(fM是在M1中的值)
(7)-f2/fT=0.0520
图23A、23B和23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3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3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3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4A、24B和24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4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4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4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8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9>
图2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图像侧移动直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五透镜组G5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透镜组G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第四透镜组G4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形成非球面。
第五透镜组G5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面的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第五透镜组G5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的每一个表面被施加下述的防反射涂层。
下面的表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9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2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3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2.88220E-06
A6=-2.29350E-11
A8=-2.35280E-11
A10=9.215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4.32780E-06
A6=1.8846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36170E-05
A6=-3.55860E-10
A8=1.83080E-11
A10=-1.8679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0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4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1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0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2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4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5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6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7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58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637(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536
图26A、26B和26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6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6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6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7A、27B和27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7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7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7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例9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使得可以提供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系统。
然后,已经在上面描述了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防反射涂层,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接下来描述向如上所述的示例6至示例9应用在表19和20中所示的防反射涂层的示例。
在根据示例6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6中所示,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折射率nd是1.804000(nd=1.80400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凹负透镜L22的折射率nd是1.834807(nd=1.834807),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双凹负透镜L22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7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7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折射率nd是1.603001(nd=1.603001),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双凸正透镜L23的折射率nd是1.846660(nd=1.846660),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6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双凸正透镜L23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8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8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形透镜L13的折射率nd是1.593190(nd=1.59319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4的折射率nd是1.882997(nd=1.882997),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正弯月形透镜L13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6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19),并且向负弯月形透镜L24的物体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在根据示例9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如表9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12的折射率nd是1.497820(nd=1.497820),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折射率nd是1.834807(nd=1.834807),由此可行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减少来自每一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并且也减少幻像和杂散光:向双凸正透镜L12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52对应的防反射涂层101(参见表20),并且向负弯月形透镜L21的图像侧透镜表面应用与作为衬底折射率的1.85对应的防反射涂层(参见表19)。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概述。
图46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如下的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该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并且该方法包括如图46中所示的下面的步骤S21、S22和S23。
步骤S21:向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孔径光阑。
步骤S22:布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
步骤S23: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8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8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098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使得可以制造下述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并且进一步抑制幻像和杂散光,而具有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一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一个正透镜部件和三个负透镜部件。而且,第二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负负正负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的每一个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和一个负透镜部件。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四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一个正透镜部件。
(第三实施例)
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实现变焦光学系统,并且抑制在变焦时的畸变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子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子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子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子透镜组和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利用这种配置,第三透镜组的变焦效率可以大于第三透镜组一体地移动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抑制在球面像差、彗差和像散上的改变,而实现更高光学性能。
而且,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子透镜组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胶合透镜。利用这种配置,使得第一子透镜组具有用于变焦所需要的给定的正折射光焦度,并且具有至少三个正透镜,以便可以弱化每一个透镜的折射光焦度。因此,通过抑制由诸如透镜的偏心和表面距离偏离这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偏心彗差和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抑制在正透镜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胶合透镜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良好地校正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8):
35.0<(νd31+νd32+νd33)/3-νd34       (8)
其中,νd31表示第一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2表示第二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3表示第三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条件表达式(8)用于通过以良好的平衡来校正纵色像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
当值(νd31+νd32+νd33)/3-νd34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8)的下限时,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纵色像差和球面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8)的下限设置为38.0。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8)的下限设置为41.0。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8)的上限设置为70.0。当值(νd31+νd32+νd33)/3-νd34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8)的上限时,变得在现有光学材料中过度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二阶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因此,产生色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8)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9):
35.0<νd31-νd34        (9)
其中,νd31表示第一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条件表达式(9)用于通过以优化第一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色像差校正状态的方式来以良好的平衡校正纵色像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
当值νd31-νd34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9)的下限时,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9)的下限设置为40.0。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9)的下限设置为44.0。
而且,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9)的上限设置为70.0。当值νd31-νd34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9)的上限时,变得在现有光学材料中过度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二阶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因此,产生色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9)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0):
35.0<νd32-νd34            (10)
其中,νd32表示第二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条件表达式(10)用于通过以优化第二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色像差校正状态的方式来以良好的平衡校正纵色像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
当值νd32-νd34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0)的下限时,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0)的下限设置为40.0。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0)的下限设置为44.0。
而且,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0)的上限设置为70.0。当值νd32-νd34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0)的上限时,变得在现有光学材料中过度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二阶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因此,产生色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0)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1):
35.0<νd33-νd34         (11)
其中,νd33表示第三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条件表达式(11)用于通过以优化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色像差校正状态的方式来以良好的平衡校正纵色像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
当值νd33-νd34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1)的下限时,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纵色像差和球面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1)的下限设置为40.0。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最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1)的下限设置为44.0。
而且,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1)的上限设置为70.0。当值νd33-νd34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1)的上限时,变得在现有光学材料中过度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的二阶纵色像差和在球面像差中的色差异。因此,产生色像差,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1)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2):
0.80<f3A/(-f3B)<1.30        (12)
其中,f3A表示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B表示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12)用于通过下述方式在整个变焦范围上获得高光学性能:限定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相对于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的适当范围。
当比率f3A/(-f3B)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2)的下限时,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变得相对于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太小,使得变得难以校正在广角端状态中在第一子透镜组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f3A/(-f3B)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2)的上限时,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变得相对于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太小,使得变得难以校正在远摄端状态中在第二子透镜组中产生的正球面像差。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2)的下限设置为0.90。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2)的上限设置为1.2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3):
0.50<f32/f31<10.00           (13)
其中,f31表示第一正透镜的焦距,并且f32表示第二正透镜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13)限定了第二正透镜的焦距相对于第一正透镜的焦距的适当范围,由此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实现高光学性能。
当比率f32/f31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3)的下限时,第二正透镜的焦距变得相对于第一正透镜的焦距太小,并且变得难以校正在第二正透镜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f32/f31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3)的上限时,第一正透镜的焦距变得相对于第二正透镜的焦距太小,并且难以校正在第一正透镜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因此,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3)的下限设置为0.67。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3)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4):
0.50<r32a/r31a<10.00        (14)
其中,r31表示第一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并且r32a表示第二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表达式(14)限定了第二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对于第一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适当范围,由此在整个变焦范围上实现高光学性能。
当比率r32a/r31a等于或小于条件表达式(14)的下限时,在第三透镜组中,在第二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变得太大而难以被校正,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另一方面,当比率r32a/r31a等于或大于条件表达式(14)的上限时,在第三透镜组中,在第一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变得太大而难以被校正,使得不能获得高光学性能。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4)的下限设置为0.65。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效果,优选地将条件表达式(14)的上限设置为6.5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正透镜优选地具有双凸形状。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抑制在第一正透镜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并且抑制在第一子透镜组中由诸如透镜的偏心和表面距离偏差这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偏心彗差和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正透镜优选地具有双凸形状。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抑制在第二正透镜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并且抑制在第一子透镜组中由诸如透镜的偏心和表面距离偏差这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偏心彗差和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正透镜优选地具有双凸形状,并且负透镜具有负弯月形形状。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抑制在包括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胶合透镜中产生的球面像差上的色差异的过度校正和负球面像差,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子透镜组和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利用这种配置,因为第三透镜组的主点的位置可以移动得在远摄端状态中比在广角端状态中更接近物体侧,所以变得可以有效地变焦,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子透镜组优选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利用这种配置,第三透镜组的主点的位置可以移动得在远摄端状态中比在广角端状态中更接近物体侧,变得可以有效地变焦。而且,可以通过第一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来划分第三透镜组的正折射光焦度,使得可以抑制在第一子透镜组中产生的负球面像差。因此,可以在整个变焦范围上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将孔径光阑布置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抑制在第三透镜组的直径上的增大,并且可以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畸变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将孔径光阑布置到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
使用这种配置,可以抑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直径上的增大,并且可以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畸变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优选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包括孔径光阑,并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与第一子透镜组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可以抑制在通过第三透镜组的离轴光线上的改变,并且可以抑制在彗差、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每一个示例。
<示例10>
图30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30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G3A、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G3B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子透镜组G3C。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二子透镜组G3B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一子透镜组G3A一体地构造。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双凸正透镜L13。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一子透镜组G3A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二子透镜组G3B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在第二子透镜组G3B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三子透镜组G3C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三子透镜组G3C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0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0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09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0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61880E-06
A6=-6.10680E-09
A8=-4.67380E-12
A10=5.7766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3.81940E-06
A6=-1.724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63630E-05
A6=8.94380E-09
A8=-2.98150E-11
A10=2.87630E-14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1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22
(条件表达式的值)
(8)(νd31+νd32+νd33)/3-νd34=46.77
(9)νd31-νd34=45.08
(10)νd32-νd34=47.62
(11)νd33-νd34=47.62
(12)f3A/(-f3B)=1.107
(13)f32/f31=1.710
(14)r32a/r31a=0.930
图2A、2B和2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3A、3B和3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3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3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3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0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1>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31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G3A、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G3B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子透镜组G3C。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二子透镜组G3B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一子透镜组G3A一体地构造。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一子透镜组G3A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二子透镜组G3B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在第二子透镜组G3B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子透镜组G3C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三子透镜组G3C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1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1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5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6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13350E-06
A6=4.73080E-10
A8=-3.40500E-11
A10=1.16620E-13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5.24030E-06
A6=-2.0073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54020E-05
A6=1.69500E-09
A8=1.34490E-11
A10=-2.0722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172
(条件表达式的值)
(8)(νd31+νd32+νd33)/3-νd34=46.80
(9)νd31-νd34=45.08
(10)νd32-νd34=47.66
(11)νd33-νd34=47.66
(12)f3A/(-f3B)=1.069
(13)f32/f31=1.958
(14)r32a/r31a=1.003
图5A、5B和5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5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5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5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6A、6B和6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6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6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6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1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2>
图3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32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G3A、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G3B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子透镜组G3C。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二子透镜组G3B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一子透镜组G3A一体地构造。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一子透镜组G3A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二子透镜组G3B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在第二子透镜组G3B中的被布置到中心的正弯月形透镜L42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图像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三子透镜组G3C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三子透镜组G3C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2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2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0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2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84520E-06
A6=-3.19400E-09
A8=-2.44510E-11
A10=1.16080E-13
表面编号=26
κ=1.0000
A4=-3.46580E-06
A6=6.73460E-10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44010E-05
A6=5.94450E-09
A8=-3.11020E-11
A10=-4.07130E-14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2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3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32
(条件表达式的值)
(8)(νd31+νd32+νd33)/3-νd34=46.77
(9)νd31-νd34=45.08
(10)νd32-νd34=47.62
(11)νd33-νd34=47.62
(12)f3A/(-f3B)=1.065
(13)f32/f31=1.576
(14)r32a/r31a=1.044
图8A、8B和8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8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8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8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9A、9B和9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9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9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9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2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3>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33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G3A、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G3B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子透镜组G3C。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二子透镜组G3B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一体地移动。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一子透镜组G3A一体地构造。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一子透镜组G3A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二子透镜组G3B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在第二子透镜组G3B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第三子透镜组G3C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三子透镜组G3C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3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3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7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3.04550E-06
A6=-3.32430E-09
A8=-1.97490E-11
A10=7.656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3.99640E-06
A6=-1.4641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1.0000
A4=-1.52760E-05
A6=3.24870E-09
A8=-4.79200E-12
A10=-1.4752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2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8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291
(条件表达式的值)
(8)(νd31+νd32+νd33)/3-νd34=46.77
(9)νd31-νd34=45.08
(10)νd32-νd34=47.62
(11)νd33-νd34=47.62
(12)f3A/(-f3B)=1.099
(13)f32/f31=1.976
(14)r32a/r31a=0.999
图11A、11B和11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1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1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1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2A、12B和12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2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2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2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3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4>
图3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34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G3A、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G3B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子透镜组G3C。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图像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且,第一子透镜组G3A、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子透镜组G3A和第二子透镜组G3B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G3B和第三子透镜组G3C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第一子透镜组G3A一体地构造。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一子透镜组G3A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二子透镜组G3B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负弯月形透镜L4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在第二子透镜组G3B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第三子透镜组G3C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三子透镜组G3C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4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1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3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2.88220E-06
A6=-2.29350E-11
A8=-2.35280E-11
A10=9.215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4.32780E-06
A6=1.8846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36170E-05
A6=-3.55860E-10
A8=1.83080E-11
A10=-1.8679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0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3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4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42
(条件表达式的值)
(8)(νd31+νd32+νd33)/3-νd34=46.77
(9)νd31-νd34=45.08
(10)νd32-νd34=47.62
(11)νd33-νd34=47.62
(12)f3A/(-f3B)=1.032
(13)f32/f31=1.957
(14)r32a/r31a=0.998
图14A、14B和14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4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4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4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5A、15B和15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5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5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5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14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概述。
图47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该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并且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S31、S32和S33。
步骤S31:布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能够增大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减小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
步骤S3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向第三透镜组中布置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子透镜组和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可变,并且在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可变。
步骤S3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向第一子透镜组中布置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包括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胶合透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使得可以制造下述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一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一个正透镜部件和三个负透镜部件。而且,第二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负负正负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子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三个正透镜部件。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子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负透镜部件。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子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三子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第四实施例)
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实现变焦光学系统,并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适度地校正畸变。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7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7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7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1)用于通过良好地校正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场曲,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1),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条件表达式(2)用于通过将在远摄端状态中的F数设置得适度地小,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差,而获得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2),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74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81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3)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0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3),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82
其中,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83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条件表达式(4)用于通过使得变焦镜头系统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具有足够的F数,而实现高光学性能,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15倍或更大。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4),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384
其中,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条件表达式(5)用于在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5),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焦距是fM,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50<fM/fW<15.00    (6)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6)用于在给定的中间焦距状态中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6),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其中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优选地单调提高。顺便提及,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是相对于每一个焦距状态的孔径光阑的直径的最大值。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焦距fM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变焦范围中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032<-f2/fT<0.064        (7)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用于通过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上的改变,而实现高光学性能。然而,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条件表达式(7),因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提高。
利用这种配置,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防止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诸如第三透镜组的轴上光线的高度过度地增加。因此,能够抑制在诸如球面像差这样的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向物体侧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孔径光阑优选地与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变焦镜头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可以抑制在球面像差上的改变,使得可以获得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孔径光阑优选地被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将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抑制在广角端状态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的离轴光线的相对于光轴的高度,使得可以抑制在变焦时在场曲和像散上的改变。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子透镜组,并且在两个正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改变。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提高第三透镜组的变焦能力,使得可以将变焦镜头系统尺寸减小。而且,变得可以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三透镜组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像散上的改变,使得可以实现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优选地,第三透镜组包括正子透镜组、负子透镜组和正子透镜组,并且在正子透镜组、负子透镜组和正子透镜组之间的各个距离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改变。
利用这种配置,变得可以提高第三透镜组的变焦能力,使得可以将变焦镜头系统尺寸减小。而且,变得可以抑制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三透镜组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像散上的改变,使得可以实现高光学性能。
然后,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每一个示例。
<示例15>
图3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
而且,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前子透镜组G31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子透镜组G32。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前子透镜组G31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24与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前子透镜组G3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双凹负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由双凹负透镜L35与双凸正透镜L36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7。双凹负透镜L35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后子透镜组G3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以及,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42与双凸正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后子透镜组G3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3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5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5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3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4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4.3350
A4=9.45630E-06
A6=-1.51470E-08
A8=-1.16860E-12
A10=1.65790E-13
表面编号=24
κ=-0.3009
A4=6.23810E-06
A6=8.9682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20.0000
A4=-1.92960E-05
A6=5.96200E-09
A8=-1.65600E-10
A10=4.1810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98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5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5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61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58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62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65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66
是在M4中的值)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68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70(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475
图17A、17B和17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7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17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17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18A、18B和18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18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18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18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5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6>
图3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
而且,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前子透镜组G31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子透镜组G32。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前子透镜组G31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双凹负透镜L24。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前子透镜组G3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由双凸正透镜L32与负弯月形透镜L3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34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3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双凹负透镜L34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后子透镜组G3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由双凸正透镜L42与双凹负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双凸正透镜L44。在后子透镜组G3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6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6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8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49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8.23600E-06
A6=2.68070E-08
A8=-2.85680E-10
A10=8.96110E-13
表面编号=21
κ=1.0000
A4=8.39680E-06
A6=4.900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5
κ=1.0000
A4=-1.05940E-05
A6=2.60370E-08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66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29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4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5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8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19
是在M3中的值)
(6)fM/fW=7.256(fM是在M3中的值)
(7)-f2/fT=0.0394
图20A、20B和20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0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0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0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1A、21B和21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1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1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1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6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7>
图3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物体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
而且,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前子透镜组G31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子透镜组G32。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相对于图像平面I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前子透镜组G31和后子透镜组G32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前子透镜组G31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24与具有面向图像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前子透镜组G3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双凹负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由双凹负透镜L35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36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7。双凹负透镜L35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
后子透镜组G3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41;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42与双凸正透镜L43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后子透镜组G3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4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43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7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7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4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5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5.7774
A4=6.79980E-06
A6=-2.52730E-08
A8=8.26150E-11
A10=-1.02860E-13
表面编号=24
κ=2.8196
A4=4.59750E-06
A6=4.2835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29
κ=-6.5363
A4=-1.95310E-05
A6=1.79050E-08
A8=-1.55070E-10
A10=4.1377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696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5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2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355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3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4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5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6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67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71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572
是在M3中的值)
(6)fM/fW=1.510(fM是在M1中的值)
(7)-f2/fT=0.0520
图23A、23B和23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3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3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3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4A、24B和24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4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4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4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7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示例18>
图3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配置的截面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
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I,第一透镜组G1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向物体侧移动,并且从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到远摄端状态T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第三透镜组G3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
而且,第三透镜组G3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前子透镜组G3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中子透镜组G32;以及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子透镜组G33。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前子透镜组G31、中子透镜组G32和后子透镜组G33相对于图像平面I向物体侧移动,使得在前子透镜组G31和中子透镜组G32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中子透镜组G32和后子透镜组G33之间的距离减小。
孔径光阑S被布置到第三透镜组G3的最物体侧,第三透镜组G3被布置到第二透镜组G2的图像侧,并且孔径光阑S与前子透镜组G31一体地构造。而且,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孔径光阑S从广角端状态W到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保持广角端状态W的最大直径,并且从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到远摄端状态T单调地增大最大直径。
第一透镜组G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正弯月形透镜L13,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负弯月形透镜L21,其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双凹负透镜L22;双凸正透镜L23;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24与双凸正透镜L25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第二透镜组G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前子透镜组G31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31;双凸正透镜L32;以及,由双凸正透镜L33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3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
中子透镜组G32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由双凹负透镜L41与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凸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42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具有面向物体侧的凹表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43。在中子透镜组G32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1是复合型非球面透镜,其中,通过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来形成非球面。
后子透镜组G33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由下述部分构成:双凸正透镜L51;双凸正透镜L52;以及,由双凹负透镜L53与双凸正透镜L54胶合构造的胶合透镜。在后子透镜组G33中的被布置到最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51是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其中,在物体侧透镜表面上形成非球面。出自双凸正透镜L54的光线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图像。
下面的表18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个数据项的值。
表18
(透镜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01
(非球面数据)
表面编号=6
κ=1.0000
A4=2.88220E-06
A6=-2.29350E-11
A8=-2.35280E-11
A10=9.21570E-14
表面编号=24
κ=1.0000
A4=4.32780E-06
A6=1.88460E-09
A8=0.00000E+00
A10=0.00000E+00
表面编号=30
κ=1.0000
A4=-1.36170E-05
A6=-3.55860E-10
A8=1.83080E-11
A10=-1.86790E-13
(各种数据)
变焦比=15.701
(透镜组数据)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21
(条件表达式的值)
(1)f1/fT=0.404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22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23
(是在M4中的值)
(是在M4中的值)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27
(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28
是在M3中的值)
(6)fM/fW=2.637(fM是在M2中的值)
(7)-f2/fT=0.0536
图26A、26B和26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6A在广角端状态W中,图26B在第一中间焦距状态M1中,并且图26C在第二中间焦距状态M2中。
图27A、27B和27C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各种像差的图,其中,图27A在第三中间焦距状态M3中,图27B在第四中间焦距状态M4中,并且图27C在远摄端状态T中。
从各个图显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示例18的变焦镜头显示出作为对于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各种像差的良好校正的结果的优越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第四实施例使得可以提供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镜头系统。
然后,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概述。
图48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该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并且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S41、S42和S43。
步骤S41:向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布置孔径光阑。
步骤S42:布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步骤S43: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0.17<f1/fT<0.60    (1)
Figure BSA0000044894130163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使得可以制造下述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通过抑制在像差上的改变,而具有高光学性能。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两个正透镜部件。而且,第一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正正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一个正透镜部件和三个负透镜部件。而且,第二透镜组优选地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负负正负地布置这些透镜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了空气间隔。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包括三个正透镜部件和一个负透镜部件。
然后,描述作为配备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的照相机。虽然描述安装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透镜系统的情况,但是可以通过根据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其他示例的透镜系统来获得相同的结果。
图49是示出配备了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单镜头反射数字照相机的截面图。
在图49中,照相机1是单镜头反射数字照相机1,其配备了作为成像镜头2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在照相机1中,来自未示出物体的光被成像镜头2会聚,被快速复原反光镜3反射,并且被聚焦在聚焦屏幕4上。在聚焦屏幕4上聚焦的光在五角屋脊棱镜5内被多次反射,并且被引导到目镜6。因此,拍摄者能够经由目镜6观察作为正像的物体图像。
当拍摄者将未示出的释放按钮按到底时,快速复原反光镜3从光学路径收缩,来自未示出的物体的光在成像装置7上形成物体图像。因此,来自物体的光的图像被成像装置7捕获,并且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被存储为所拍摄的物体图像。以这种方式,拍摄者可以通过照相机1来拍摄物体的图像。
通过向照相机1中安装作为成像镜头2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变得可以实现具有高光学性能的照相机。顺便提及,即使根据示例1的变焦镜头系统被安装在不包括快速复原反光镜的所谓的无反光镜照相机中,也可以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顺便提及,在不使得光学性能变差的限制内,可以适当地应用下面的描述。
在上述示例中,虽然已经示出4透镜组配置和5透镜组配置,但是根据本申请的透镜组配置不限于此,并且诸如6透镜组配置和7透镜组配置的其他透镜组配置是可能的。而且,透镜或透镜组被加到其最物体侧的透镜配置是可能的,并且透镜或透镜组被加到其最图像侧的透镜配置也是可能的。顺便提及,透镜组表示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并且通过在变焦时改变的空气间隔来隔开的部分。
为了从无限远到近物体改变聚焦,透镜组的一部分、单个透镜组或多个透镜组可以作为聚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在该情况下,聚焦透镜组可以用于自动聚焦,并且适合于被诸如超声波电机这样的电机驱动。特别优选地,第二透镜组G2的至少一部分作为聚焦透镜组移动。
透镜组或透镜组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减振透镜组在包括与光轴垂直的分量的方向上移动,或在包括光轴的方向上倾斜(摇摆),以校正由照相机震动引起的图像模糊。特别优选的是,第三透镜组G3或第四透镜组G4的至少一部分被用作减振透镜组。
透镜的透镜表面可以是球面、平面或非球面。当透镜表面是球面或平面时,透镜处理、组装和调整变得容易,并且可以防止由透镜处理、组装和调整误差引起的在光学性能上的变差,因此这是优选的。而且,即使图像表面移位,在光学性能上的变差也较小,因此这是优选的。当透镜表面是非球面时,可以通过细磨处理、玻璃模制处理或复合型处理来制造非球面,该玻璃模制处理即通过模具将玻璃材料形成为非球面形状,该复合型处理即将树脂材料在玻璃透镜表面上形成为非球面形状。透镜表面可以是衍射光学表面,并且透镜可以是梯度折射率型透镜(GRIN透镜)或塑料透镜。
而且,在根据所述实施例的任何一个的变焦镜头系统中,变焦比是大约7至25。

Claims (87)

1.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
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第四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
第五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1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13
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15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16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21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22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23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孔径光阑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孔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是fM,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50<fM/fW<15.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从具有焦距fM的所述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032<-f2/fT<0.064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单调地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孔径光阑与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第三透镜组与所述第五透镜组一体地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表面上施加防反射涂层,并且,所述防反射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防反射涂层是多层膜,并且通过湿法处理形成的所述层是构成所述多层膜的层中的最上表面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折射率nd等于或小于1.30,其中,nd表示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所述凹表面是图像侧透镜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所述凹表面是物体侧透镜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物体侧看的凹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三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
24.一种光学设备,配备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系统。
25.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
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
第四透镜组,
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5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6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7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58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061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5倍或更大并且8倍或更小。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孔径光阑从广角端状态到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孔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50<fM/fW<15.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从具有焦距fM的所述中间焦距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单调地增大。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032<-f2/fT<0.064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F数单调地增大。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相对于图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孔径光阑与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移动。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3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表面上施加防反射涂层,并且,所述防反射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防反射涂层是多层膜,并且通过湿法处理形成的所述层是构成所述多层膜的层中的最上表面的层。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折射率nd等于或小于1.30,其中,nd表示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光学表面是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所述凹表面是图像侧透镜表面。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所述凹表面是物体侧透镜表面。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其上施加了所述防反射涂层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物体侧看的凹表面。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三透镜的图像侧透镜表面。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具有凹形状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体侧起图像侧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透镜表面。
48.一种光学设备,配备了根据权利要求25的变焦镜头系统。
49.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
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所述第三透镜组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子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子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子透镜组,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二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
所述第一子透镜组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胶合透镜。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胶合透镜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35.0<(νd31+νd32+νd33)/3-νd34
其中,νd31表示所述第一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2表示所述第二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3表示所述第三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所述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35.0<νd31-νd34
其中,νd31表示所述第一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所述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35.0<νd32-νd34
其中,νd32表示所述第二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所述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35.0<νd33-νd34
其中,νd33表示所述第三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所述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5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80<f3A/(-f3B)<1.30
其中,f3A表示所述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B表示所述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
56.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50<f32/f31<10.00
其中,f31表示所述第一正透镜的焦距,并且f32表示所述第二正透镜的焦距。
57.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50<r32a/r31a<10.00
其中,r31表示所述第一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并且r32a表示所述第二正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58.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正透镜具有双凸形状。
59.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正透镜具有双凸形状。
6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正透镜具有双凸形状,并且所述负透镜具有负弯月形形状。
6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所述第二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6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子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6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6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将孔径光阑布置到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
6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其中,包括孔径光阑,并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孔径光阑与所述第一子透镜组一体地移动。
66.一种光学设备,配备了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变焦镜头系统。
67.一种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
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孔径光阑被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68.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四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四透镜组和所述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5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6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7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28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7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31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32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71.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从广角端状态到其中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孔径,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50<fM/fW<15.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72.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032<-f2/fT<0.064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73.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表面上施加防反射涂层,所述防反射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射率nd等于或小于1.30,其中,nd表示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
76.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4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5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0倍或更大。
78.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6
其中,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47
表示在中间焦距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在所述中间焦距状态中,当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时,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中间焦距是fW的15倍或更大。
79.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从广角端状态到其中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是fM的中间焦距状态保持广角端状态的最大孔径,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50<fM/fW<15.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
80.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032<-f2/fT<0.064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81.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表面上施加防反射涂层,所述防反射涂层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使用湿法处理形成的层。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中,折射率nd等于或小于1.30,其中,nd表示通过使用所述湿法处理形成的层的折射率。
83.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上施加了防反射涂层的所述光学表面是从所述孔径光阑看的凹表面。
84.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向所述第三透镜组中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布置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子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子透镜组、和第三子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在所述第二子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子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
向所述第一子透镜组中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布置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胶合透镜,其中所述胶合透镜包括第三正透镜和负透镜。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35.0<(νd31+νd32+νd33)/3-νd34
其中,νd31表示所述第一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2表示所述第二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νd33表示所述第三正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并且νd34表示所述负透镜在d线的阿贝数。
86.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80<f3A/(-f3B)<1.30
其中,f3A表示所述第一子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B表示所述第二子透镜组的焦距。
87.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所述变焦镜头系统以沿着光轴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将孔径光阑布置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图像侧;
布置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0.17<f1/fT<0.60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71
其中,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变焦镜头系统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72
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并且
Figure FSA00000448941200173
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的所述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CN201110058604.8A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Active CN102193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8838.3A CN105487210B (zh)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0798 2010-03-08
JP2010-050804 2010-03-08
JP2010050798A JP5742100B2 (ja) 2010-03-08 2010-03-08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0050804A JP5736651B2 (ja) 2010-03-08 2010-03-08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0-050846 2010-03-08
JP2010-050835 2010-03-08
JP2010050835A JP5488061B2 (ja) 2010-03-08 2010-03-08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0050846A JP5724189B2 (ja) 2010-03-08 2010-03-08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
JP2011-020123 2011-02-01
JP2011020123A JP5614310B2 (ja) 2011-02-01 2011-02-01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1-020133 2011-02-01
JP2011020133A JP2012159746A (ja) 2011-02-01 2011-02-01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8838.3A Division CN105487210B (zh)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175A true CN102193175A (zh) 2011-09-21
CN102193175B CN10219317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60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8604.8A Active CN102193175B (zh)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CN201510918838.3A Active CN105487210B (zh)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8838.3A Active CN105487210B (zh) 2010-03-08 2011-03-08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913327B2 (zh)
CN (2) CN1021931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500A (zh) * 2015-12-14 2016-02-24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敏感度高清变焦镜头
CN105452930B (zh) * 2013-06-28 2018-10-02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12904542A (zh) * 2021-01-28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4012B2 (en) * 2008-03-31 2011-07-05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optical device with the zoom len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zoom lens system
JP5052581B2 (ja) * 2008-12-24 2012-10-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9523843B2 (en) 2010-07-30 2016-12-20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JP5796973B2 (ja) * 2011-03-10 2015-10-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系または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13129487A1 (ja) 2012-02-29 2013-09-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WO2014006653A1 (ja) 2012-07-04 2014-0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WO2014115565A1 (ja) * 2013-01-28 2014-07-3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045442B2 (ja) * 2013-06-13 2016-12-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435635B2 (ja) * 2014-05-13 2018-12-1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光学装置
JP6165692B2 (ja) * 2014-01-16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518357B (zh) * 2014-02-26 2016-01-2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
JP6544915B2 (ja) * 2014-11-28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WO2018185868A1 (ja) * 2017-04-05 2018-10-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およ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7265821B2 (ja) * 2018-01-19 2023-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11580257A (zh) * 2020-06-15 2020-08-25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大靶面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及其调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016A (ja) * 1999-05-19 2000-11-30 Konic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3066334A (ja) * 2001-08-29 2003-03-05 Pentax Corp 高変倍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09128620A (ja) * 2007-11-22 2009-06-11 Ricoh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10271362A (ja) * 2009-05-19 2010-12-02 Nikon Corp 変倍光学系、この変倍光学系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8228A (ja) 1984-12-10 1986-06-25 Canon Inc リヤ−フオ−カス式のズ−ムレンズ
JPS61286813A (ja) 1985-06-14 1986-12-17 Canon Inc リヤ−フオ−カス式のズ−ムレンズ
JPS63266415A (ja) 1987-04-24 1988-11-02 Canon Inc リヤ−フオ−カス式のズ−ムレンズ
US4896950A (en) * 1987-02-20 1990-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of high power varying ratio
JP2770924B2 (ja) 1987-12-10 1998-07-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3028581B2 (ja) 1990-10-08 2000-04-0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US5189557A (en) * 1990-11-20 1993-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igh variable magnification range zoom lens
JP3111766B2 (ja) 1993-07-29 2000-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US5847882A (en) * 1994-06-23 1998-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ar focusing zoom lens
JPH10161028A (ja) 1996-11-28 1998-06-19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H10333038A (ja) 1997-06-05 1998-12-18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H10333039A (ja) 1997-06-05 1998-12-18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6055114A (en) * 1997-06-18 2000-04-25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optical system
JPH11258506A (ja) 1998-03-12 1999-09-24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H11352400A (ja) 1998-06-08 1999-12-24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4343307B2 (ja) 1999-02-10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ヤーフォーカス式のズームレンズ
JP3811311B2 (ja) 1999-03-23 2006-08-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を備えたカメラ
JP2000347102A (ja) 1999-06-04 2000-12-15 Konic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0356704A (ja) 1999-06-16 2000-12-26 Asahi Optical Co Ltd 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光学素子
JP4510178B2 (ja) 1999-07-16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4630444B2 (ja) 2000-10-25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した光学機器
JP3506691B2 (ja) 2002-02-20 2004-03-15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JP2003287681A (ja) 2002-03-28 2003-10-10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装置
JP4181790B2 (ja) 2002-04-04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479204B2 (ja) 2003-09-30 2010-06-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像シフト可能な高変倍光学系
US7136231B2 (en) 2003-02-27 2006-11-14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2004264457A (ja) 2003-02-28 2004-09-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超高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JP4512359B2 (ja) 2003-12-26 2010-07-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を備えたカメラ
JP4585776B2 (ja) 2004-02-26 2010-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433390B2 (ja) * 2004-03-30 2010-03-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反射防止膜並びにこの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光学素子及び光学系
JP3960334B2 (ja) 2004-12-20 2007-08-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影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6189598A (ja) 2005-01-06 2006-07-20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影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919330B2 (ja) 2005-10-31 2012-04-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6099130A (ja) 2005-11-15 2006-04-13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7193194A (ja) 2006-01-20 2007-08-02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4959236B2 (ja) 2006-06-21 2012-06-20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JP5028104B2 (ja) 2007-02-19 2012-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064837B2 (ja) 2007-03-01 201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
JP4951370B2 (ja) 2007-03-01 2012-06-13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レンズ偏芯による手ブレ補正のズームレンズ
JP4984231B2 (ja) 2007-03-22 2012-07-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および結像方法
JP5046747B2 (ja) 2007-05-24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053750B2 (ja) 2007-08-06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163007B2 (ja) 2007-08-15 2013-03-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7944622B2 (en) 2007-10-17 2011-05-17 Olympus Imaging Corp.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ame
JP2009098449A (ja) 2007-10-17 2009-05-07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084446B2 (ja) 2007-10-29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7864443B2 (en) 2007-12-07 2011-01-04 Ricoh Company, Ltd. Zoom lens, imaging apparatus, and personal data assistant
JP5101262B2 (ja) 2007-12-07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9175234A (ja) 2008-01-22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251780A1 (en) 2008-04-02 2009-10-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interchangeable lens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JP5159398B2 (ja) 2008-04-07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869288B2 (ja) 2008-05-23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366447B2 (ja) 2008-06-06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344279B2 (ja) 2008-07-28 2013-11-2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こ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変倍方法
JP5641680B2 (ja) 2008-07-28 2014-12-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こ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5448028B2 (ja) 2008-07-2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こ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CN102112905B (zh) 2008-07-28 2013-10-16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US8238038B2 (en) 2008-08-08 2012-08-07 Tamron Co., Ltd. High variable power zoom lens
JP5239081B2 (ja) 2008-08-08 2013-07-17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JP2010122536A (ja) 2008-11-20 2010-06-03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5354345B2 (ja) 2009-01-07 2013-11-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この変倍光学系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5325021B2 (ja) 2009-05-20 2013-10-23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5477154B2 (ja) 2009-05-22 2014-04-23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高変倍ズームレンズ系
KR101595881B1 (ko) 2009-05-29 2016-02-22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줌 렌즈
JP5523007B2 (ja) 2009-08-06 2014-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530868B2 (ja) 2009-09-11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366752B2 (ja) 2009-10-01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1248220A (ja) 2010-05-28 2011-12-08 Tamron Co Ltd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US9523843B2 (en) * 2010-07-30 2016-12-20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016A (ja) * 1999-05-19 2000-11-30 Konic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3066334A (ja) * 2001-08-29 2003-03-05 Pentax Corp 高変倍ズームレンズ系
JP2009128620A (ja) * 2007-11-22 2009-06-11 Ricoh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10271362A (ja) * 2009-05-19 2010-12-02 Nikon Corp 変倍光学系、この変倍光学系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930B (zh) * 2013-06-28 2018-10-02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9188663A (zh) * 2013-06-28 2019-01-11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US10409043B2 (en) 2013-06-28 2019-09-10 Nikon Corporatio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CN109188663B (zh) * 2013-06-28 2021-10-15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和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US11366297B2 (en) 2013-06-28 2022-06-21 Nikon Corporatio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CN105353500A (zh) * 2015-12-14 2016-02-24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敏感度高清变焦镜头
CN112904542A (zh) * 2021-01-28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175B (zh) 2016-01-20
US8913327B2 (en) 2014-12-16
US9513471B2 (en) 2016-12-06
CN105487210B (zh) 2018-06-19
US20140334013A1 (en) 2014-11-13
CN105487210A (zh) 2016-04-13
US20110273776A1 (en)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175B (zh) 变焦镜头系统和光学设备
US8908273B2 (en) Imaging lens, optical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US9007703B2 (en) Imaging lens, optical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US9030755B2 (en) Zoom lens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system
US11579421B2 (en)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CN102346293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JP5564959B2 (ja)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広角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9354430B2 (en) Zoom lens,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US8411369B2 (en) Imaging lens,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imaging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WO2016117651A1 (ja) 光学系、この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及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531402B2 (ja) 光学系、この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及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2247687A (ja) 撮影レンズ、この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5440560B2 (ja)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5621562B2 (ja) 撮影レンズ、この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る光学機器
JP5333406B2 (ja) 撮影レンズ、光学機器、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5084037A (ja)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5084039A (ja)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WO2012077278A1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5333955B2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2220680A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