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1468B -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1468B
CN102171468B CN201080002230.1A CN201080002230A CN102171468B CN 102171468 B CN102171468 B CN 102171468B CN 201080002230 A CN201080002230 A CN 201080002230A CN 102171468 B CN102171468 B CN 102171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ess
large footpath
gear ring
tapered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2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1468A (zh
Inventor
水城宏教
石森康浩
喜多昌大
前岛大纪
汤川谨次
斋藤智治
温颖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236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7784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04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84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34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819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3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0283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17Massive or moulded cages having cage pockets surrounding the rollers, e.g. machined window cages
    • F16C33/4623Massive or moulded cages having cage pockets surrounding the rollers, e.g. machined window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ages
    • F16C33/4635Massive or moulded cages having cage pockets surrounding the rollers, e.g. machined window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ages made from plastic, e.g. injection moulded window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28Moulds with mould parts forming holes in or through the moulded article, e.g. for bearing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2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 F16C19/3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3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2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 F16C19/3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3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 F16C19/36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with tapered rollers, i.e. rollers having essentially the shape of a truncated c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7Details of individual pockets, e.g. shape or roller retaining means
    • F16C33/4682Details of individual pockets, e.g. shape or roller retaining means of the end walls, e.g. interaction with the end faces of the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5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4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16C33/6651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in recesses or cavities provided in retainers, races or roll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46Details relating to the filling pattern or flow paths o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oulding material in the mould cav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20/00Shaping
    • F16C2220/02Shaping by casting
    • F16C2220/04Shaping by casting by injection-mou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10Railway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61Toothed gear systems, e.g. support of pini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59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 F16C33/6674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related to the amount supplied, e.g. gaps to restrict flow of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81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 e.g. grooves on the cage or passages in the rol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圆锥滚子轴承能提高润滑不良状态的耐久性,能更充分地延长直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在构成保持器(5e)的大径侧齿圈部(12e)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与各凹处(15e)对齐的部分的内周面部分设置向径向外方凹陷的保油凹部(19)。使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底面的、在各凹处(15e)的内表面开口的部分与形成在被保持于这些各凹处(15e)内的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上的凹部(20)相对。在发生润滑不良时,将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有效地利用于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

Description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承构成铁道车辆的车轴、驱动装置的传递轴或构成汽车用差速齿轮的小齿轮轴那样的、在施加有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的各种旋转轴的圆锥滚子轴承及组装入该圆锥滚子轴承中的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的改良。
背景技术
例如像差速齿轮的小齿轮轴那样,在支承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地进行旋转的旋转轴用的旋转支承部上组装入图35所示的圆锥滚子轴承1。
该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圆锥滚子轴承1包括相互同心地配置的外圈2和内圈3、多个圆锥滚子4、保持器5。外圈2在内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凹面状的外圈轨道6。内圈3配置在外圈2的径向内侧,在外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凸面状的内圈轨道7。另外,在内圈3的外周面中的大径侧端部以从内圈轨道7沿径向向外方突出的状态形成大径侧突出部8,同样地在内圈3的外周面中的小径侧端部以从内圈轨道7沿径向向外方突出的状态形成小径侧突出部9。各圆锥滚子4能自由滚动地配置在外圈轨道6与内圈轨道7之间,使该状态下的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头部)10与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相对。另外,保持器5用于保持各圆锥滚子4。
保持器5包括大径侧齿圈部12、小径侧齿圈部13和架设在这两个齿圈部12、13之间的多个柱部14,大径侧齿圈部12和小径侧齿圈部13分别为圆环状,相互同心且在轴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将被这两个齿圈部12、13和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1对柱部14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用于能自由滚动地保持各个圆锥滚子4的凹处(日文:ポケット)15。另外,图35所示的保持器5是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通过形成从小径侧端部向径向内方弯折的、内向凸缘状的弯曲板部16来谋求确保整体的刚性。
另外,图36~38表示作为以往公知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2例的、组装有形状不同的保持器5a的圆锥滚子轴承1a。该保持器5a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或对金属制的原料实施切削加工而一体地制造成。该保持器5a的基本结构与组装入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保持器5相同,包括大径侧齿圈部12a、小径侧齿圈部13a和多个柱部14a,大径侧齿圈部12a和小径侧齿圈部13a分别为圆环状,在轴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将被这两个齿圈部12a、13a和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1对柱部14a包围四周的部分作为各凹处15a。在该例的情况下,由于能由两齿圈部12a、13a本身充分地确保刚性,因此,与以往结构的第1例不同,在保持器5a上未设置弯曲板部。另外,在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的中央部设有圆形的凹部20。
在任一结构的情况下,在圆锥滚子轴承1、1a运转时,各圆锥滚子4、4a都存在因来自局部圆锥凹面状的外圈轨道6和局部圆锥凸面状的内圈轨道7的较大的径向载荷而向这两个轨道6、7的大径侧位移的倾向。结果,在圆锥滚子轴承1、1a运转时,随着外圈2和内圈3的相对旋转,各圆锥滚子4、4a在各自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滑动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自转和公转。在该情况下,上述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摩擦状态处于几乎仅为滑动摩擦的状态,因此,从确保耐磨损性及耐热粘(日文:焼き付け)性的方面考虑,为非常严苛的条件。因此,以往,对组装有圆锥滚子轴承1、1a的旋转支承部供给足够的润滑油,在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面上装设足够的润滑油膜。
即使是组装有圆锥滚子轴承1、1a的旋转支承部,若在供给有足够量的润滑油的平常状态下,都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但是,无论哪种组装有圆锥滚子轴承1、1a的旋转支承装置,都不能完全否定因某种故障或维修不良等导致供给到圆锥滚子轴承1、1a的润滑油不够或枯竭的可能性。在供给到圆锥滚子轴承1、1a的润滑油不够或枯竭的情况下,首先,条件最严苛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面的摩损显著发展。在进一步显著发展的情况下,上述大径侧端面10和轴向内侧面11发生粘着,各圆锥滚子4、4a不能进行自转和公转,并且,这些各圆锥滚子4、4a的滚动面和外圈轨道6发生粘着,外圈2和内圈3不能相对旋转,产生所谓的热粘。
在产生这样的热粘时,别说车辆(铁道车辆、汽车)的正常运行,就连使该车辆移动都很困难,容易产生修复铁路慢、引起交通堵塞等问题。另外,旋转支承部不能旋转导致其他部分产生故障,还容易产生需要修理所需费用和时间增多等问题。
该问题在图39所示的以往结构的第3例的圆锥滚子轴承1b的情况下尤其显著,在圆锥滚子轴承1b中,接触角较大,即,形成在外圈2a的内周面上的外圈轨道6a和形成在内圈3a的外周面上的内圈轨道7a的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较大,各圆锥滚子4a的自转轴与上述外圈2a和内圈3a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较大。例如,接触角为20度以上的圆锥滚子轴承1b,基于使用时施加的较大的载荷(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使各圆锥滚子4a向大径侧位移的分力变大,上述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和形成在上述内圈3a的端部外周面上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面的滑动接触部的表面压力变高。结果,在润滑不良的状态下,这两个面10、11彼此的滑动接触部的磨损容易变得显著。特别是在接触角为25度以上的情况下,其倾向变得显著。
另外,如图40~41所示,组装入图39所示的、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b中的保持器5b的大径侧齿圈部12b的直径和小径侧齿圈部13b的直径的差较大,架设在这两个齿圈部12b、13b彼此之间的各柱部14b的倾斜角度变大。
无论是图37~38所示的保持器5a,还是图39所示的保持器5b,在由合成树脂制造的情况下,都利用图42所示的、具有能沿轴向进行相互接近远离运动的1对模具22、23的模具装置24,通过所谓的轴向拉拔(日文:ドロー)进行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即,在这两个模具22、23对接的状态下,在这两个模具22、23彼此之间划分出的成形用空间(模腔)内,通过被称作浇口的多个送入口以将热塑性合成树脂加热熔融的状态加压送入该热塑性合成树脂。并且,在该合成树脂冷却及固化后,使两模具22、23分开,取出成形的保持器5b(5a)。
使用任一结构的保持器5、5a、5b的圆锥滚子轴承1、1a、1b,如上所述,都有显著地产生磨损、热粘的可能性。鉴于该情况,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有效利用较少的润滑油对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和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进行润滑的结构。图43~45表示其中专利文献1所述的以往结构的2个例子。
首先,在图43所示的以往结构的第4例的情况下,通过将金属板制的保持器5c的大径侧端部向径向内方弯折,而在保持器5c的内周面的大径侧端部的整周上设置保油部17。在以往结构的第4例中,将贮存在保油部17的润滑油供给到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而抑制润滑不良时的磨损。
接着,在图44~45所示的以往结构的第5例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持器5d的小径侧端部向径向外方弯折,而在该保持器5d的外周面的大径侧端部上设置保油部17a。另外,利用多个分隔板部18将该保油部17a沿圆周方向分割为多个。在该以往结构的第5例中,能防止附着在保持器5d的外周面上而到达该保持器5d的小径侧端部的润滑油流失,将该润滑油供给到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从而防止润滑不良时的磨损。
在上述以往结构的两个例子的情况下,与以往结构的第1例~第3例相比,虽然能谋求提高耐久性,但未必能将少量的润滑油高效率地供给到大径侧端面10和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没有充分谋求有效利用少量的润滑油。例如,在图43所示的以往结构的第4例的情况下,以积存在保油部17的状态而未附着在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上的润滑油的量变多,难以谋求有效利用其余少量的润滑油。另外,在图44~45所示的以往结构的第5例的情况下,由于将保油部17a设置在从大径侧端面10和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离开较大的部分,因此,还是难以将少量的润滑油有效利用于该滑动接触部的润滑。这样,在不能将少量的润滑油有效利用于大径侧端面10和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方面,即使组合上述以往结构,在图43所示的保油部17设置图45所示的多个分隔板部18也是同样的。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设于保持器的大径侧缘部的内向的大径侧凸缘将沿着该保持器的内周面导入的润滑油引导至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和内圈外周面的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的结构。与以往结构的第1例~第3例相比,这样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结构的情况虽然能谋求提高耐久性,但从更高效率地将少量的润滑油供给到大径侧端面和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的方面考虑,还有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70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谋求提高润滑不良状态下的耐久性、即更充分地延长从处于润滑不良状态后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的结构以及用于获得用于实现该结构的保持器的适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圆锥滚子轴承与上述以往公知的圆锥滚子轴承相同,包括外圈、内圈、保持器和多个圆锥滚子。
上述外圈在内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凹面状的外圈轨道。另一方面,上述内圈与该外圈同心地配置在上述外圈的径向内侧,该内圈在外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凸面状的内圈轨道和从该内圈轨道的大径侧端部沿径向向外方突出的大径侧突出部。另外,上述各圆锥滚子能自由滚动地配置在上述内圈轨道和上述外圈轨道之间,各自的大径侧端面与上述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侧面相对。另外,上述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各圆锥滚子。
上述保持器具有分别为圆环状的大径侧齿圈部和小径侧齿圈部以及架设在这两个齿圈部彼此之间的多个柱部,该大径侧齿圈部和小径侧齿圈部相互同心且在轴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并且,将由这两个齿圈部和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包围四周的部分分别作为用于保持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凹处。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中,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至少与上述各凹处中的一部分凹处对齐(日文:整合)的部分的内周面部分设有向径向外方凹陷的保油凹部。并且,该保油凹部的底面的、在上述凹处的内表面开口的部分与被保持在该凹处内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相对,优选与形成在该大径侧端面上的凹部相对。但是,也可以省略该大径侧端面的凹部。
在实施这样的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保油凹部的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设置用于隔断这些保油凹部的内部和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的阻挡部,用于防止保油凹部的内部和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在轴向上贯通。具体而言,使上述保油凹部从上述凹处侧的开口侧端部到上述外端面侧的里端部具有比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外方凹入的方向的深度。换言之,在上述保油凹部的底面的里端部和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台阶。
另外,优选上述保油凹部的数量与上述凹处的数量相同。并且,使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独立的状态设置的这些各保油凹部分别朝向上述各凹处开口。
更优选使上述保油凹部的底部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优选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为与上述保持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圆筒状面或者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关于构成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大径侧齿圈部,优选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方向上位于上述外圈的内周面的母线和该外圈的大径侧端面的母线的交点的径向位置的外侧。
在该情况下,优选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这些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中心点的径向位置的内侧。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优选在构成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比上述保油凹部靠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
另外,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设有该突条的位置可以设置于在该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与上述保油凹部的外端部相连接的位置和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部之间。优选为,通过使突条位于该保油凹部侧(与保油凹部相连接的部分或其附近部分),能将存在于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上述突条与上述各凹处之间且存在于上述保油凹部之外的部分的润滑油高效率地捕集到该保油凹部内。其中,通过限制该部分的倾斜方向、例如使该部分越朝向该保油凹部去越向径向外方倾斜等,能将存在于该部分的润滑油高效率地捕集到上述保油凹部内,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突条形成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靠外端部的部分。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优选使构成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小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上位于上述各圆锥滚子的中心轴线的外侧。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优选构成该圆锥滚子轴承的上述保持器为合成树脂制。更优选上述保持器是通过经由多个送入口向模具装置的成形用空间内以加压状态送入熔融状态的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而制造成的。上述保持器在一部分存在有因被从不同的送入口送入到上述成形用空间内的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在该成形用空间内冲撞而产生的接缝(日文:ウェルド)。在本发明中,该接缝存在于与上述两个齿圈部和上述各柱部的连续部之外的部分。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优选将上述圆锥滚子轴承使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旋转轴的支承部,该车辆驱动系统设于自行式车辆(不是被牵引车、机车等牵引而行驶的车辆,而是自身具有行驶用的驱动源的车辆)的驱动源与驱动用车轮之间,该车辆驱动系统用于将该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该驱动用车轮。另外,这样的构成车辆驱动系统的旋转轴例如包括构成汽车用差速齿轮的小齿轮轴、构成汽车用变速器(包括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变速驱动桥)的传动轴、铁道车辆用驱动部的传动轴等。
组装入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上述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通过向模具装置的成形用空间内通过多个送入口以加压状态送入熔融状态的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而制造成的,在该情况下,作为用于注射模塑成形该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的模具装置,使用这样的模具装置:在上述成形用空间中的用于形成上述两个齿圈部的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分别设置上述多个送入口,并且,使上述各送入口的设置位置在这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的圆周方向上、在这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一致。
或者,作为上述模具装置,使用同时满足下述条件(1)~(3)的模具装置。
(1)上述模具装置是使相互同心地配置的一对模具沿轴向进行相互接近远离的运动的轴向拉拔结构。
(2)在上述两个模具的相互相对的轴向端面中的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成形用凹部,在另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成形用凸部。
(3)在上述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置要形成上述保油凹部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
在该情况下,作为上述一个模具,优选使用在上述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的前端部存在有台阶部的模具。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如下所述地起作用,能提高润滑不良状态下的耐久性,即能更充分地延长处于润滑不良状态后到因热粘不能旋转的时间。
在组装有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旋转机械装置运转时,与通常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相同,润滑油利用圆锥滚子轴承特有的伴随各圆锥滚子的公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泵唧作用,在外圈的内周面和内圈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内部空间内从外圈轨道和内圈轨道的小径侧朝向大径侧流动。在润滑油的供给量足够的情况下,这样地在轴承内部空间内流动的润滑油也充分地润滑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与内圈外周面的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另外,在该状态下,在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各凹处侧的开口部流入到形成在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保油凹部,且被排出到该大径侧齿圈部的轴向外端缘侧。换言之,先进入到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被从上述开口部新流入的润滑油从该保油凹部挤出。因此,在润滑油供给足够的通常运转时,成为在该保油凹部内总是积存有润滑油的状态。
根据该状态,在例如因润滑油供给泵的故障、润滑油自壳体内泄漏等而使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的润滑油的流通量减少或为零的情况下,从上述凹处侧的开口部向上述保油凹部内送入的润滑油减少或停止从上述凹处侧的开口部向上述保油凹部内送入润滑油。这样,在从开口部送入的润滑油减少或停止从开口部送入润滑油的状态下,已经积存在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不会被从该保油凹部挤出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缘侧,而积存在该保油凹部内。并且,积存在该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形成于被保持在上述凹处内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部分、优选进入到形成在该大径侧端面上的凹部内,并随着该圆锥滚子的自转运动被送到该大径侧端面和上述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润滑该滑动接触部。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积存在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能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因此,能充分地延长从产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因此,能将车辆开到不受干扰的场所,能缩短到铁道修复所需的时间或不易引起交通堵塞。另外,上述润滑不良能不易导致旋转支承部不能旋转,不易引发其他部分故障,不易产生修理所需的费用及时间增多等问题。
另外,若将上述保油凹部形成在与至少一部分凹处对齐的部分,则能通过被保持在该凹处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优选形成在该大径侧端面的凹部向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供给润滑油,也能润滑该轴向内侧面和其他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滑动接触部。因此,例如也可以在圆周方向上每隔一个或每隔两个的凹处部分设置上述保油凹部。另外,上述保油凹部在与上述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相对的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端面侧具有一定程度的深度,只要能暂时贮存润滑油,上述保油凹部也可以为深度在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为零的形状,即为深度从内端面侧朝向外端面侧逐渐减小、在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消失的形状。
另外,若在上述保油凹部的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设置阻挡部,则能增大该保油凹部的容积,能增大贮存在该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量,并且,在发生润滑不良时,贮存在该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不会流失到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能更有效地利用于润滑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和上述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
或者,若使上述保油凹部的数量和上述凹处的数量相同,使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独立的状态设置的这些各保油凹部分别朝向上述各凹处开口,则能充分地确保积存在所有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总量、即积存在保持器整体的润滑油的总量,从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不能旋转的时间的方面考虑,很有利。
另外,若使上述保油凹部的底部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径向外方倾斜,或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为与上述保持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圆筒状面或为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径向外方倾斜的倾斜面,能将积存在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进而是附着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润滑油高效率地导向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特别是,若为圆锥面,能使向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流失的润滑油为零或抑制为较少,能更有效地利用附着在上述内周面上的润滑油。结果,在发生润滑不良状态的时刻,能将积存在上述保持器的大径侧端部的润滑油有效地利用于润滑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和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内侧面的滑动接触部,能进一步延长从发生上述润滑不良状态时起不能旋转的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中,通过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周面的内端缘的径向位置位于上述外圈的内周面和大径侧端面的母线彼此的交点的径向位置的外侧,能确保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强度和刚性,且能增多上述保油凹部的容量,同时,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也能将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利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
即,通过增大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径,能增大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径向上的厚度尺寸,能确保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强度和刚性,且能加深上述保油凹部,能确保该保油凹部的容量。另外,能将存在于上述外圈的内周面的大径侧开口端部和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整周上的环状间隙的宽度尺寸抑制得较小,并且,该环状间隙以从上述轴承内部空间的大径侧端部朝向径向外方弯折的状态存在。在该优选的形态中,由于轴承内部空间和环状间隙不以直线状连续,因此,起到阻碍基于圆锥滚子轴承运转时产生的泵唧作用通过上述轴承内部空间的润滑油被从该轴承内部空间排出的作用。因此,在发生故障、泄漏等时刻,能将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的润滑油的相当多的部分利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
因此,在发生上述润滑不良状态后,除了存在于容量较大的上述凹部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也能将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存在于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利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结果,能进一步充分地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这些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中心点的径向位置的内侧。在该情况下,能进一步增大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径向上的厚度尺寸,能确保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强度和刚性,且进一步更加深上述保油凹部,而能进一步增大能贮存于该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量。另外,能减小存在于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和上述内圈的外周面的大径侧端部之间的环状间隙的径向上的宽度尺寸。换言之,能增大成为被从上述轴承内部空间排出的润滑油的流动的阻力的、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径向上的宽度尺寸,能进一步增多在发生上述润滑不良状态时积存在上述轴承内部空间中的润滑油的量。结果,能增多在发生润滑不良状态后能利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能进一步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时起到热粘的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中,可以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比该保油凹部靠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在该优选的方案中,在润滑油的供给量足够的情况下,在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流入到上述保油凹部内,有时会进一步溢出,但从该保油凹部溢出的润滑油会积存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比突条靠凹处的部分。当积存在该部分的润滑油的量增多时,该润滑油会越过上述突条的内周缘,且被从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轴向外端缘侧排出。换言之,先进入到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被从上述开口部新流入的润滑油从该保油凹部挤出,积存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比上述突条靠凹处的部分。
根据该状态,在因上述故障、泄漏等而使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的润滑油的流通量减少或为零时,不仅积存在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积存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比突条靠凹处的部分的润滑油也能随着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减少而进入到上述保油凹部内,通过该保油凹部供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因此,能将积存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比突条靠凹处的部分的润滑油的大部分利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因此,能进一步充分地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中,可以使小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在上述内圈和上述外圈的径向上位于上述各圆锥滚子的中心轴线的外侧。在该情况下,能使包括存在于圆锥滚子轴承周围的润滑油在内的流通容易进入轴承内部空间内,因此,即使在存在于圆锥滚子轴承周围的润滑油的量不够的状况下,也能使存在于该周围的润滑油高效率地进入上述轴承内部空间内,能进一步增多进入到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
即,在发生上述润滑不良状态后,能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的润滑油除了存在于容量较大的上述保油凹部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之外,还包括存在于圆锥滚子轴承周围的、液滴状或雾状的少量的润滑油。因此,能进一步充分地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
若使构成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上述保持器为合成树脂制,则能谋求该保持器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保持器也可以为铁系合金、铜系合金等金属制,在该情况下,需要通过对圆环状的原料实施切削加工或对板状的原料实施冲压的弯曲加工,能获得不具有上述各保油凹部的中间原料,然后对要形成这些保油凹部的部分实施切削加工而形成上述各保油凹部。因此,金属制的保持器能获得较大的强度和刚性,从确保通常使用状态下的耐久性方面考虑有利,但相反地,重量及制造成本较高。与此相对,若使保持器为合成树脂制,则能谋求减小材料的比重而减少重量。另外,若通过如下所述的注射模塑成形制造该保持器,则能与该保持器的其它部分同时成形上述各保油凹部,能谋求降低制造成本。
在制造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的情况下,向模具装置的成形用空间(模腔)内以加压状态送入加热熔融了的状态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而进行注射模塑成形,从降低制造成本方面考虑,很有利。在注射模塑成形合成树脂的情况下,从被称作浇口的送入口送入到上述成形用空间内的合成树脂从与该成形用空间的规定部分相反侧进入,在该规定部分冲撞,在该部分产生被称作接缝的、抵抗应力的强度较低的部分。另一方面,在使用保持器时,被保持于各凹处内的各圆锥滚子基于各自的公转速度的差等沿轴向按压分隔这些各凹处的轴向两侧部分的各柱部。该按压的结果,对这些各柱部的两端部和大径侧、小径侧两个齿圈部的连续部施加弯曲方向的应力。并且,当在上述各连续部存在有上述那样的接缝时,伴随长时间的使用可能在这些各连续部上产生龟裂等损伤。与此相对,通过上述那样地构成,由于在上述各连续部不存在接缝,因此,能容易确保上述保持器的耐久性。换言之,即使不增大该保持器的截面积,即不需要使保持器大型化,也能容易确保所要求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用途和使用部位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用于自行式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旋转支承部。在用于自行式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情况下,难以从外部供给润滑油,通常仅用封入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部的黄油、贮存在收纳上述旋转支承部的壳体内的润滑油(差速油、传动油)进行润滑。另外,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长时间使用,不能频繁地监视润滑状态。由于这些理由,突然产生润滑不良的可能性比用于例如机床、产业机械的旋转支承部时多。并且,在基于润滑不良产生热粘等损伤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对于周围的影响比用于机床、产业机械时大。这样,若将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使用于上述那样的自行式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旋转支承部,能显著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构成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使上述接缝存在于与上述两个齿圈部和上述各柱部的连续部之外的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能通过如下的制造方法容易地获得。即,从设于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中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相互一致的部分的送入口向模具装置的成形用空间内送入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该合成树脂在上述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内沿周向流动后从用于成形各柱部的各柱部成形用空间的两端进入到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内。由此,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在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的中间部冲撞,在该部分形成接缝,因此,不会在上述各柱部的端部和上述两个齿圈部的连续部形成接缝,这样,采用本发明,能以低成本获得容易确保耐久性的保持器。
另外,若使用由在成形用凹部的一部分上设有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的一个模具和在设置成形用凸部的另一个模具构成的、轴向拉拔构造的模具装置,能用比较简单的模具装置高效率地制造具有上述各保油凹部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
另外,作为上述一个模具,若在上述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的前端部存在有台阶部,则在上述保油凹部的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设置阻挡部,能高效率地制造具有能高度谋求有效利用润滑油的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另外,确保上述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的前端部的截面积,避免该前端部过薄,能使该前端部不容易破损,能确保模具装置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B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部的放大图。
图8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D部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E部的放大图。
图13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F部的放大图。
图15是以将构成模具装置的1对模具相互分开的状态表示该模具装置的局部剖切立体图,该模具装置是在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制造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保持器时使用的模具装置。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6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G部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8的X-X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H部的放大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从在内圈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大径侧突出部的一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Y-Y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I部的放大图。
图24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7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J部的放大图。
图26是与图23相同的放大剖视图,(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8例,(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9例,(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0例。
图27是用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相比较的、与图22相同的剖视图,(A)表示基准结构,(B)表示比较例1,(C)表示比较例2。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剖视图。
图29是图28的下部放大剖视图。
图30是图29的K部的放大图。
图31是以取出组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32是图31的L部的放大图。
图33是用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相比较的、与图29相同的放大剖视图,(A)表示基准结构,(B)表示比较例3,(C)表示比较例4。
图34是表示用于确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效果的模拟结果的柱状图。
图35是表示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1例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6是表示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2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7是以取出组装入以往结构的第2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7的M部的放大图。
图39是表示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3例的、润滑不良时成为较大问题的、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图40是以取出组装入以往结构的第3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41是图40的N部的放大图。
图42是以将构成模具装置的1对模具相互分开的状态表示该模具装置的局部剖切立体图,该模具装置是在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制造构成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器时使用的模具装置。
图43是表示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4例的、实施用于防止热粘的对策的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44是表示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第5例的、实施用于防止热粘的对策的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45是以取出组装入以往结构的第2例中的保持器、从大径侧且径向外侧观察该保持器的一部分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另外,包含本例的结构在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设计保持器的大径侧端部及小径侧端以及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形状和结构来谋求延长从产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不能旋转的时间。圆锥滚子轴承的其它基本结构与图35~36所示的以往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相同,因此,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略重复的说明,以下,以本例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构成本例的圆锥滚子轴承1e的保持器5e是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或对金属材料实施切削加工而一体制造成的、所谓的笼型保持器,其整体形成为局部圆锥筒状。注射模塑成形用的合成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聚酰胺66(PA66)、聚酰亚胺46(PA46)、聚苯硫醚(PPS)等、以往通常作为合成树脂制保持器的注射模塑成形用的各种合成树脂。无论何种合成树脂,都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强化用纤维或强化用陶瓷晶须等混合使用。另外,作为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钢材、不锈钢材料等铁系合金、黄铜等铜系合金等。在任一情况下都是,在大径侧齿圈部12e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1对柱部14彼此间的部分的内周面上,换言之是在大径侧齿圈部12e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与各凹处15e一致的、与这些各凹处15e的大径侧端部对齐的部分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保油凹部19。在沿上述保持器5e的径向看、即从径向内侧看时,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形状为指甲型,这些各保油凹部19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为越向各凹处15e侧去越宽、随着远离这些各凹处15e而变窄。另外,各保油凹部19在保持器5e的径向(厚度方向)上的深度为越向各凹处15e侧去越深、随着远离这些各凹处15e而逐渐变浅。
另外,各保油凹部19的深度在大径侧齿圈部12e的外端缘部分为零。因此,这些各保油凹部19仅在保持器5e的径向内侧及各凹处15e一侧开口,在圆周方向两侧及轴向外侧不开口。另外,各保油凹部19的、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且在该宽度方向上最深的部分即底部,在随着朝向上述各凹处15e去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5e的中心轴线倾斜角度θ1。总之,以使各保油凹部19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最深、且使该宽度方向中央部在轴向上也越朝向各凹处15e去越深的方式,使各保油凹部19随着接近各凹处15e而向朝向保持器5e的径向外方的方向倾斜。
另外,在分别能自由滚动地保持在各凹处15e内的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20。在图示例的情况下,该凹部20为圆形,但也可以不使大径侧端面10的中心部凹陷而为残缺的圆环状。在任一情况下,都使该凹部20的中心位于各圆锥滚子4a的中心轴线上。并且,使各保油凹部19的底面的、在各凹处15e的内表面开口的部分与形成在被保持于各凹处15e内的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上的凹部20相对。另外,使各保油凹部19的底部的、在各凹处15e的内表面开口的部分(图2的点α)在这些各圆锥滚子4a的径向上位于凹部20的外周缘的内侧。因此,各保油凹部19的在各凹处15e的内表面侧的开口整体与凹部20相对。因此,存在于各保油凹部19内的、被基于上述保持器5e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推压于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底部的润滑油,有大致全部从各凹处15e的内表面侧开口流入到凹部20内的倾向。另外,各保油凹部19的在上述各凹处15e侧的开口缘部与大径侧端面10的位于凹部20周围的平坦部在大致全长上滑动接触或隔着微小间隙地相接近地相对。因此,与基于各圆锥滚子4a的公转运动、保持器5e的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无关,流入到凹部20内的润滑油都难以沿圆锥滚子轴承1e的径向向外方流失。
在组装有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例的圆锥滚子轴承1e的旋转机械装置运转时,润滑油利用基于伴随各圆锥滚子4a的公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泵唧作用,在外圈2的内周面和内圈3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内部空间21内从外圈轨道6和内圈轨道7的小径侧朝向大径侧、即从图1的左上方朝向右下方流动。在润滑油的供给量足够的情况下,这样地在轴承内部空间21内流动的润滑油也充分地润滑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与设于上述内圈3的外周面的大径侧端部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另外,在该状态下,在轴承内部空间21内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各凹处15e侧的开口部流入到形成在大径侧齿圈部12e的内周面的多处的各保油凹部19内,且被排出到该大径侧齿圈部12e的轴向外端缘侧。即,先进入到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被从各凹处15e一侧的开口部新流入的润滑油从各保油凹部19挤出。因此,在润滑油供给足够的通常运转时,成为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内总是积存有润滑油的状态。
根据该状态,在例如因润滑油供给泵的故障、润滑油自壳体内泄漏等而使轴承内部空间21内的润滑油的流通量减少或为零的情况下,从各凹处15e侧的开口部向各保油凹部19内送入的润滑油减少或停止从各凹处15e侧的开口部向各保油凹部19内送入润滑油。这样,在从开口部送入的润滑油减少或停止从开口部送入润滑油的状态下,已经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不会被从这些各保油凹部19挤出到大径侧齿圈部12e的外端缘侧,而积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内。在该状态下,这些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有被随着保持器5e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推压到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底面的倾向。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底面如上所述在宽度方向及轴向上倾斜,因此,积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进入到形成于被保持在各凹处15e内的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上的凹部20的、在圆锥滚子轴承1e的径向上靠外侧的部分。并且,进入到该凹部20内的润滑油随着各圆锥滚子4a的自转运动被送到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渗入该滑动接触部而润滑该滑动接触部。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发生故障、泄漏等时刻,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能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因此,能充分地延长从产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油浸渍(日文:オイルディッピング)的热粘实验,与图35~36所示的以往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图1~4所示的结构的圆锥滚子轴承1e将直到因润滑油枯竭而产生热粘的时间延长到约3倍。因此,寻求利用传感器检测产生润滑不良的对策等,在产生热粘以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使运转速度变慢或在安全状态下停止的对策。并且,在产生热粘以前,能将车辆开到不受干扰的场所,能缩短到铁道修复的时间或不易引起交通堵塞。另外,上述润滑不良不易导致旋转支承部不能旋转,不易引发其他部分故障,不易产生修理所需的费用及时间增多等问题。
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在本例的情况下,不仅是大径侧齿圈部12f的内周面的与各凹处15f对齐的部分形成的保油凹部19的底部在随着朝向各凹处15f去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5f的中心轴线倾斜,大径侧齿圈部12f本来的圆周方向上离开这些各保油凹部19的内周面,也在随着朝向各凹处15f去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5f的中心轴线倾斜角度θ2
采用这样的本例的结构,不仅将附着在上述保油凹部19内的润滑油,也将附着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12f的内周面上的润滑油高效率地向保持在各凹处15f内的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引导。结果,在发生润滑不良状态的时刻,能将残留在保持器5f的大径侧端部的润滑油有效地利用于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与设于内圈3的外周面的大径侧端部上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能进一步延长从产生上述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不能旋转的时间。
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图示及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3例
图6~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表示各圆锥滚子4a的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g应用本发明的情况。如上所述,形成在外圈2a的内周面上的外圈轨道6a和形成在内圈3a的外周面上的内圈轨道7a的、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较大,各圆锥滚子4a的自转轴线与上述外圈2a和内圈3a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为20度以上、进一步为25度以上时,在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g的情况下,润滑不良时也容易显著地产生问题。换言之,处于润滑不良状态后到产生热粘等重大损伤的时间容易变得较短。
另一方面,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由于能够增大轴向载荷容量,因此,有时被用于施加有较大的轴向载荷的旋转支承部。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g应用本发明,即使在施加有较大的轴向载荷的旋转支承部的润滑状态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延长到产生热粘等重大损伤所需的时间。这样,为了在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g中应用本发明,作为组装入本例的结构中的保持器5g,使用大径侧齿圈部12g的直径和小径侧齿圈部13g的直径的差较大、架设在这两个齿圈部12g、13g彼此间的多个柱部14g的倾斜角度较大的保持器。
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4例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例。在本例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情况相同,表示各圆锥滚子4a的接触角较大的圆锥滚子轴承1h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与该接触角较大的情况相应地增大构成保持器5h的大径侧齿圈部12h的直径与小径侧齿圈部13h的直径的差、增大各柱部14h的倾斜角度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例相同,使大径侧齿圈部12h的内周面的在圆周方向上离开各保油凹部19的部分的内周面在随着朝向各凹处15h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上倾斜这一点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图示及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5例
图11~1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分别在构成保持器5i的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相位与各凹处15i对齐的部分形成的保油凹部19a的深度尺寸,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a的里端部也足够大。换言之,在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外端面侧(图11~12的右端侧、图13~14的下端侧)设置隔断各保油凹部19a的内部和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外端面的阻挡部25,使这些保油凹部19a的内部与该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外端面在轴向上不贯通。即,使各保油凹部19a在从各凹处15i侧的开口侧端部到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外端面侧的里端部具有比该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内周面向径向外方凹入的方向的深度,从而在各保油凹部19a的底面的里端部与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台阶26。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该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内周面的除了各保油凹部19a之外的部分在轴向上的内径不发生变化,为简单的圆筒面状。
采用分别具有上述那样形状的、在各凹处15i设置各保油凹部19a的本例的结构,能增大各保油凹部19a的容积,从而能增大贮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的量。另外,在产生润滑不良时,贮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不会向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外端面侧流失,而能更有效地利用于各圆锥滚子4a的大径侧端面10与设于内圈3a的外周面上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结果,能更进一步延长从处于润滑不良状态后到产生热粘等重大的故障的时间。
其他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接着,说明利用合成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制造组装入该实施方式的第5例中的保持器5i的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能应用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的所有形态。
图15表示该制造方法的实施所使用的模具装置24a。该模具装置24a的基本结构与图42所示的以往的模具装置24相同。即,本例的模具装置24a包括配置为相互同心的状态的、能在轴向上进行相互接近远离运动的一对模具22a、23a。这两个模具22a、23a在相互相对的轴向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在对接部的内部形成成形用空间(模腔)。并且,通过设于上述两个模具22a、23a的一方或双方上的送入口(浇口)以加压状态将加热熔融了的热塑性合成树脂送入该成形用空间内,通过轴向拉拔注射模塑成形上述保持器5i。
在两个模具22a、23a中的一方即图15的上侧所示的模具22a的轴向端面(图15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成形用凹部27,在两个模具22a、23a中的另一方即图15的下侧所示的模具23a的轴向端面(图1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成形用凸部28。各个模具22a、23a的轴向端面的靠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分别包围成形用凹部27或成形用凸部28的部分为彼此能紧密地相抵接的平坦面29a、29b,以防止进入到上述成形用空间内的熔融的合成树脂漏出。并且,在使这两个平坦面29a、29b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在由成形用凹部27和成形用凸部28包围的部分形成上述成形用空间。
特别是,在本例的情况下,在上述一个模具22a的比设于轴向端面的成形用凹部27的开口周缘部稍靠径向内侧的部分的与要注射模塑成形的保持器5i的凹处15i对齐的部分即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相与凹处15i一致的部分,分别设有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这些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用于在构成上述保持器5i的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内周面的、与上述各凹处15i对齐的部分成形保油凹部19a,设于用于成形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大径侧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的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的前端面(下端面)为平坦面,在轴向(上下方向)上位于比平坦面29a稍凹陷的部分。并且,使得在各保油凹部19a的里端部能形成上述图11~14说明的阻挡部25。另外,能确保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的前端部的截面积,换言之能防止这些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的前端部成为薄且尖的形状。并且,这些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0的前端部不易受伤,能确保模具装置24a的耐久性。另外,在两个模具22a、23a的任意部分上都不存在基端侧部分比前端侧部分向径向凹陷的、所谓的下挖(日文:アンダーカット)的部分,能进行仅由一对模具22a、23a进行保持器5i的注射模塑成形的轴向拉拔。
在使分别具有上述那样结构的、两个模具22a、23a的平坦面29a、29b彼此抵接的状态下,能通过设于这两个模具22a、23a中的任一个上的未图示的送入口向划分在这两个模具22a、23a彼此之间的上述成形用空间内送入熔融的合成树脂。这样的送入口至少分别设置在上述成形用空间中的、用于成形保持器5i的大径侧齿圈部12i的大径侧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和同样地用于成形小径侧齿圈部13i的小径侧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另外,使上述各送入口的设置位置在这个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的圆周方向上、在这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一致。优选将上述各送入口分别设置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和上述小径侧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的一部分的、要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各柱部14i的部分的中间部。
在利用具有上述那样结构的模具装置24a注射模塑成形保持器5i时,从设于上述大径侧、小径侧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的各送入口向模具装置24a的成形用空间内送入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于是,该合成树脂在上述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内沿周向流动后从用于成形各柱部的各柱部成形用空间的两端进入到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内。并且,在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的中间部冲撞,或在该部分形成接缝。在各柱部14i的端部、大径侧齿圈部12i和小径侧齿圈部13i的连续部不形成接缝。因此,无论使用多长时间,在这些各连续部都难以产生龟裂等损伤,容易确保保持器5i的耐久性。另外,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送入口朝向上述各柱部成形用空间流动的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在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的入口部分合流后进入到这些各柱部成形用空间内。在该入口部分,上述合成树脂的温度还没有足够高,因此,在该部分不会形成接缝。
实施方式的第6例
图16~2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6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比各保油凹部19a靠该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32。优选该突条32的高度(h)不阻碍注射模塑成形保持器5j时的脱模,并且,在该突条32的前端缘(内周缘)和形成在内圈3的端部上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33的径向宽度(w)不过窄的范围内,该突条32的高度(h)尽可能大。另外,为了避免在圆锥滚子轴承1j进行通常运转时,阻碍润滑油在存在于外圈2的内周面和内圈3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内部空间34内流动的阻力过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该环状间隙33的径向宽度(w)。与此相对,从在后述的润滑油供给泵发生故障时等,确保能供给到被保持于各凹处15j内的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量的方面考虑,优选突条32的高度(h)越大越好。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例的圆锥滚子轴承1j中,在通常运转时,在各保油凹部19a内新流入有润滑油,将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挤出,从各保油凹部19a溢出的润滑油积存在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整周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j的部分。即,基于该突条32的存在,各保油凹部19a的容量与该突条32的高度(h)相应地增多,并且,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与各柱部14j一致的、各保油凹部19a之间的部分也积存有润滑油。
另外,从将存在于各保油凹部19a之外的部分的润滑油高效率地捕集到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方面考虑,优选突条32的设置位置接近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另一方面,若将突条32形成在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轴向外端部,能在该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j的部分与各凹处15j之间的部分贮存更多的润滑油。但是,在该情况下,优选考虑对该之间的部分的倾斜方向进行限制等,以能将存在于该之间的部分的润滑油高效率地捕集到各保油凹部19a内。
在任一情况下,当积存在上述之间的部分的润滑油的量增多时,该润滑油越过突条32的内周缘,且从大径侧齿圈部12j的轴向外端缘侧排出。换言之,先进入到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被从上述开口部新流入的润滑油从这些各保油凹部19a挤出,而积存在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凹处的部分。然后,积存在该部分的润滑油被从各保油凹部19a挤出的润滑油再向大径侧齿圈部12j的轴向外端缘侧挤出。因此,在润滑油供给充足的通常运转时,成为在各保油凹部19a内及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j的部分总是积存有润滑油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因上述故障、泄漏等而使从上述开口部进入的润滑油减少或者停止从上述开口部进入润滑油时,已经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不会被从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向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外端缘侧挤出,而是积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同样地,存在于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凹处15j的部分的润滑油也积存在该部分。在该状态下,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存在被随着保持器5j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向这些各保油凹部19a的底面32推压的倾向。由于这些各保油凹部19a的底面31在宽度方向及轴向上倾斜,因此,积存在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被朝向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输送,随着这些各圆锥滚子4的自转运动而被输送到该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渗入该滑动接触部而润滑该滑动接触部。另外,随着各保油凹部19a的润滑油减少,积存在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j的部分的润滑油进入各保油凹部19a内,通过这些各保油凹部19a而进入到上述两个面10、11之间的滑动接触部。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能将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a内和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j的部分的润滑油的大部分利用于润滑上述两个面10、11之间的滑动接触部。因此,能更充分地延长从产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产生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
另外,在本例中,在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的中央部也可以形成圆形或圆环形的凹部20。另外,替代将大径侧齿圈部12j的内周面的、除了各保油凹部19a和突条32之外的部分形成为与保持器5j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圆筒面,而将该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各凹处15j去而向径向外方倾斜的局部圆锥凹面状的倾斜面。上述结构的作用及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都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7例
图21~2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7例。在本例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强度和刚性且确保各保油凹部19a的容量,并且增大阻碍润滑油从圆锥滚子轴承1k的轴承内部空间34内向外部流出的阻力,而增大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径,减小内径。
具体而言,关于该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径,如下所述地限制。即,如图23所示,假设外圈2的内周面的母线的延长线β和该外圈2的大径侧端面的母线的延长线γ的交点χ。并且,假定表示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的端缘即内端缘的点υ。并且,使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周面上的上述点υ在构成圆锥滚子轴承1k的内圈3和外圈2的径向上位于外圈2的内周面上的上述点χ的外方。并且,如图23所示,优选使大径侧齿圈部12k的一部分存在于外圈2的内周面的母线β的延长线上,以使在轴承内部空间34内从小径侧向大径侧流通的润滑油最后通过的环状间隙35的宽度狭窄且弯曲,呈非直线状。
另外,关于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径,使该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外圈2及内圈3的径向上位于这些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的中心点ο的径向位置的内侧。
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增大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径,且将内径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充分地增大该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径向上的厚度尺寸。因此,即使考虑确保该大径侧齿圈部12k所需的强度和刚性,也能增大各保油凹部19a的深度尺寸,从而能增多这些各保油凹部19a的容量。因此,在通常运转时,能充分地增多存在于这些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的量。
另外,在本例情况下,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也能将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34内的润滑油的大部分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即,通过增大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径,且使环状间隙35的宽度狭窄且弯曲,能容易地使通过轴承内部空间34的润滑油积存在该轴承内部空间34内。因此,如上所述,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34内的润滑油的相当多的部分能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
另外,在本例中,与实施方式的第6例相同,也能在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比各保油凹部19a靠该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32。该结构的作用及效果与第6例相同。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发生上述故障、泄漏等时刻,能将积存在各保油凹部19a内及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k的部分的润滑油的大部分利用于上述两个面10、11之间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除此之外,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34内的润滑油的相当多的部分也能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因此,能进一步充分地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都相同,因此,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充分的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8~10例
利用图26的(A)~(C)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8~10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情况下,共包括3个条件:1)使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缘的、靠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位于比外圈2的内周面的母线和该外圈2的大径侧端面的母线的交点的径向位置的外侧;2)在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比各保油凹部19a靠该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32;3)使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位于这些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的中心点的径向位置的内侧。与此相对,图26的(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结构仅包括条件1)。另外,图26的(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9例的结构包括条件1)、2)。另外,图26的(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结构包括条件1)、3)。
总之,在图26的(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结构中,省略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结构的突条32(参照图22~25),并且使大径侧齿圈部12l的内径大于该第7例的结构中的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径。另外,在图26的(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9例的结构中,使大径侧齿圈部12m的内径大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结构中的大径侧齿圈部12k的内径。另外,在图26的(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10的结构中,省略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结构的突条32(参照图22~25),并且使大径侧齿圈部12n的内周面的、除了保油凹部19a的部分为简单的圆筒面。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情况相比,这些实施方式的第8~10例的结构在发生润滑不良状态后,能利用于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和内圈3的外周面的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的润滑的润滑油的量变少,但与以往结构相比,能增多在发生润滑不良状态之后利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的润滑油的量。
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的效果确认试验
说明为了确认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的效果进行的、计算机的模拟效果。另外,该模拟将停止供给适当的润滑油之后能用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作为比较对象。作为该比较的基础,将图27的(A)所示的、具有金属制保持器5的圆锥滚子轴承1的停止供给适当的润滑油之后能供给到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设为“1”。除了图27的(A)所示的基准的结构之外,所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的除了大径侧齿圈部的形状和尺寸之外的条件都相同。模拟的条件为少量润滑状态(使润滑油的供给量比通常时的状态减少较多,在该状态下早晚都会产生热粘的状态),运转状态为固定外圈2、使内圈3以3000min-1旋转。
在上述模拟对象中,除了上述图21~2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结构、上述图26的(A)~(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8~10例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图27的(B)、(C)所示的比较例1和2。其中,图27的(B)所示的比较例1是在大径侧齿圈部12o设有保油凹部19a、但该大径侧齿圈部12o的外径不特别大的结构。与此相对,图27的(C)所示的比较例2是增大大径侧齿圈部12p的外径但未设置保油凹部的结构。另外,图27的(B)所示的比较例1不过是用于确认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的效果的比较对象,其结构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将图27的(A)所示的结构作为基准,将求出的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的结构及上述比较例1、2的结构中供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而得到的结果,按照该量较少在前的顺序如下所示。
图27的(A)的基准结构         1
图27的(B)的比较例1          1.17
图27的(C)的比较例2          1.19
图26的(A)的实施方式的第8例  1.34
图26的(B)的实施方式的第9例  1.48
图26的(C)的实施方式的第10例 1.90
图21~25的实施方式的第7例     2.01
根据以上的模拟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7~10例的情况下,即使处于润滑不良的状态,也能更充分确保供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还可知,通过同时满足上述条件1)~3),能获得累积各个条件的以上的效果。
另外,即使仅稍微增加存在于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也能大幅度地延长处于润滑不良状态以后到产生热粘那样的重大损伤的时间。因此,为了如上所述的、发生润滑不良状态之后容易进行适当的回避动作,稍微增加存在于该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是很重要的。
图28~3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在本例的情况下,使设于保持器5q的小径侧端部的小径侧齿圈部13q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圈2及内圈3的径向上位于各圆锥滚子4的中心轴线(自转轴线)ο的外侧。换言之,在各圆锥滚子4的轴向位置相互一致的部分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至少使小径侧齿圈部13q的一部分的内径大于各圆锥滚子4的节圆直径。另外,在图示例中,使小径侧齿圈部13q的内周面的整周在外圈2及内圈3的径向上位于各圆锥滚子4的中心轴线(自转轴线)ο的外侧。另外,使小径侧齿圈部13q的增大内径的部分以在整个宽度上贯通该小径侧齿圈部13q的状态变大。
优选小径侧齿圈部13q在整周上较大,但若增大至少一部分的内径,也能谋求增大上述润滑油的获取量。但是,增大内径的部分以在宽度方向(轴向)上贯通小径侧齿圈部13q的状态变大。
在本例中,与实施方式的第6~7例相同,在大径侧齿圈部12q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比各保油凹部19a靠该大径侧齿圈部12q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有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32。该结构的作用和效果与第6~7例相同。
在本例的情况下,使小径侧吃起部13q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圈2及内圈3的径向上位于各圆锥滚子4的中心轴线的外侧。因此,轴承内部空间34的上游端开口部的靠径向内侧的部分不会被小径侧齿圈部13q干扰,处于打开较大的状态。因此,包括存在于圆锥滚子轴承1q的周围的润滑油在内的流体能通过上述上游端开口容易地进入到轴承内部空间34内。因此,即使在存在于圆锥滚子轴承1q的周围的润滑油的量不足的状况下,也能使存在于该周围的润滑油高效率地进入轴承内部空间34内而被送入上述滑动接触部。在发生了上述润滑不良的状态下,被送入到该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是贮存在各保油凹部19a内的润滑油、贮存在大径侧齿圈部12q的内周面的比突条32靠各凹处15q的部分的润滑油和通过上述上游端开口进入上述轴承内部空间34内的润滑油的总和。因此,能进一步充分地延长从发生润滑不良状态时起到因热粘而不能旋转的时间。其他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都相同,因此,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效果确认试验
下面,说明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另外,该模拟将在发生润滑不良的状态下、能供于润滑各圆锥滚子4的大径侧端面10和大径侧突出部8的轴向内侧面11的滑动接触部而存在于该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作为比较对象。
作为该比较的基准,将图33的(A)所示的、具有金属板制的保持器5的圆锥滚子轴承1内在润滑不良状态下存在于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设为“1”。除了作为图33的(A)所示的基准的结构之外,所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的除了大径侧、小径侧两个齿圈部的形状和尺寸之外的条件都相同。模拟的条件为少量润滑状态(使润滑油的供给量比通常时的状态减少较多,在该状态下早晚都会产生热粘的状态),运转状态为固定外圈2、使内圈3以3000min-1旋转。
在上述模拟对象中,除了上述图28~3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结构、还包括图33的(B)、(C)所示的比较例3、4。其中,图33的(B)所示的比较例3是在大径侧齿圈部12r设有保油凹部19a、但该小径侧齿圈部13r存在于轴承内部空间34的上游端开口部的中央部即该小径侧齿圈部13r的内周面在径向上位于各圆锥滚子2的中心轴线的内侧的结构。与此相对,图33的(C)所示的比较例2是使小径侧齿圈部13s的内周面在径向上位于各圆锥滚子4的中心轴线的外侧而未设置保油凹部的结构。另外,图33的(B)所示的比较例3不过是用于确认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效果的比较对象,其结构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将图33的(A)所示的结构作为基准,将求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结构及上述比较例3、4的结构中供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而得到的结果示于图34中。
根据图34表示结果的模拟可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情况下,即使处于润滑不良的状态,也能确保供于润滑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特别是,通过在设置保油凹部19a的同时使用内径较大的小径侧齿圈部13q,与单个使用上述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度地增加能供给到上述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即,能获得使用单个结构的效果总和以上的效果。具体而言,在使用单个结构时,限于基准结构的约1.16倍左右的增量,但通过组合这些结构,能获得约1.6倍的增量效果。
另外,即使仅稍微增加存在于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也能大幅度地延长发生润滑不良状态以后到产生热粘那样的重大损伤的时间。因此,为了如上所述的、发生润滑不良状态之后容易进行适当的回避动作,稍微增加存在于该滑动接触部的润滑油的量是很重要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不限于用于支承构成铁道车辆的车轴、驱动装置的传递轴或构成汽车用差速齿轮的小齿轮轴,也能用于支承机床的主轴、各种产业机械装置的旋转轴等在施加有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的各种旋转轴。
附图标记说明
1、1a~1t、圆锥滚子轴承;2、2a、外圈;3、3a、内圈;4、4a、圆锥滚子;5、5a~5t、保持器;6、6a、外圈轨道;7、7a、内圈轨道;8、大径侧突出部;9、小径侧突出部;10、大径侧端面;11、轴向内侧面;12、12a~12s、大径侧齿圈部;13、13a~13t、小径侧齿圈部;14、14a~14t、柱部;15、15a~15t、凹处;16、弯曲板部;17、17a、保油部;18、分隔板部;19、19a、保油凹部;20、凹部;21、轴承内部空间;22、22a、模具;23、23a、模具;24、24a、模具装置;25、阻挡部;26、台阶;27、成形用凹部;28、成形用凸部;29a、29b、平坦面;30、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31、保油凹部的底面;32、突条;33、环状间隙;34、轴承内部空间;35、环状空间。

Claims (12)

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其包括:
外圈,其在内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凹面状的外圈轨道;
内圈,其与该外圈同心地配置在该外圈的径向内侧,该内圈在外周面具有局部圆锥凸面状的内圈轨道和从该内圈轨道的大径侧端部沿径向向外方突出的大径侧突出部;
多个圆锥滚子,它们能自由滚动地配置在该内圈轨道和上述外圈轨道之间,各个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与上述大径侧突出部的轴向侧面相对;
合成树脂制的保持器,其用于保持这些各圆锥滚子,
该保持器包括分别为圆环状的大径侧齿圈部和小径侧齿圈部以及架设在这两个齿圈部彼此之间的多个柱部,该大径侧齿圈部和小径侧齿圈部相互同心且在轴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将由这两个齿圈部和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1对柱部包围四周的部分分别作为用于保持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凹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相位与上述各凹处对齐的部分的内周面部分,以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独立的状态,设置比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外方凹陷的保油凹部,这些各保油凹部分别朝向上述各凹处开口,并且,这些各保油凹部的底面中的、在上述凹处的内表面开口的部分与被保持在该凹处内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相对,
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为与上述保持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圆筒状面或者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上述保油凹部从上述凹处侧的开口侧端部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的里端部具有比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外方凹入的方向的深度,从而在上述保油凹部的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侧设置用于隔断这些保油凹部的内部和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的阻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油凹部的底部随着朝向上述凹处去而向朝向径向外方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外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方向上位于上述外圈的内周面的母线和该外圈的大径侧端面的母线的交点的径向位置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两端缘中的、靠上述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端缘即内端缘的径向位置,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这些各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中心点的径向位置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大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比该保油凹部靠该大径侧齿圈部的外端面的部分沿整周形成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小径侧齿圈部的内周面在上述内圈及上述外圈的径向上位于上述各圆锥滚子的中心轴线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器是通过经由多个送入口以加压状态向模具装置的成形用空间内送入熔融状态的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而制造成的,上述保持器在一部分存在有因被从不同的送入口送入的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冲撞而产生的接缝,该接缝存在于上述两个齿圈部和上述各柱部的连续部之外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该圆锥滚子轴承使用于构成车辆驱动系统的旋转轴的支承部,该车辆用驱动系统设于车辆的驱动源和驱动用车轮之间,用于将该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该驱动用车轮。
10.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是组装入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模具装置,使用这样的模具装置:在上述成形用空间中的用于形成上述两个齿圈部的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分别设置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送入该成形用空间内的送入口,并且,使上述各送入口的设置位置在这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的圆周方向上、在这两个齿圈部成形用空间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一致。
1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的制造方法,其是组装入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模具装置,使用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模具装置:
(1)上述模具装置是使相互同心地配置的一对模具沿轴向进行相互接近远离的运动的轴向拉拔结构,
(2)在上述两个模具的相互相对的轴向端面中的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成形用凹部,在另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有成形用凸部,
(3)在上述一个模具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要形成上述保油凹部的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一个模具,使用在上述保油凹部成形用凸部的前端部存在有台阶部的模具。
CN201080002230.1A 2009-11-17 2010-11-17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171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1470 2009-11-17
JP2009261470 2009-11-17
JP2010-098588 2010-04-22
JP2010098588 2010-04-22
JP2010212905 2010-09-23
JP2010212904 2010-09-23
JP2010-212904 2010-09-23
JP2010-212905 2010-09-23
JP2010223638A JP2012077843A (ja) 2010-10-01 2010-10-01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2010-223638 2010-10-01
JP2010250480A JP5668420B2 (ja) 2009-11-17 2010-11-09 円すいころ軸受及び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JP2010-250480 2010-11-09
JP2010-253468 2010-11-12
JP2010253468A JP5581984B2 (ja) 2010-11-12 2010-11-12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2010253469A JP2012102838A (ja) 2010-11-12 2010-11-12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2010-253469 2010-11-12
PCT/JP2010/070477 WO2011062188A1 (ja) 2009-11-17 2010-11-17 円すいころ軸受および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1468A CN102171468A (zh) 2011-08-31
CN102171468B true CN102171468B (zh) 2015-02-18

Family

ID=46685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230.1A Active CN102171468B (zh) 2009-11-17 2010-11-17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498B2 (zh)
EP (1) EP2503167B1 (zh)
KR (2) KR101570634B1 (zh)
CN (1) CN102171468B (zh)
WO (1) WO20110621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2265B2 (en) 2007-12-06 2018-07-03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Corrosion resistant bearing material
US9561845B2 (en) 2007-12-06 2017-02-07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Bearing installed on an aircraft structure
CN102817919B (zh) * 2011-12-13 2014-07-16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该轴承用保持架
JP5450716B2 (ja) * 2012-03-28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JP2013241959A (ja) 2012-05-18 2013-12-05 Jtekt Corp 転がり軸受用の分割保持器
CN103727133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洛阳伊崧精密轴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用的全冲压保持架结构
JP2014159872A (ja) 2013-01-25 2014-09-04 Nsk Ltd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039478B2 (ja) * 2013-03-25 2016-12-07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歯車伝動装置
JP6212923B2 (ja) 2013-04-23 2017-10-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DE102013207494A1 (de) * 2013-04-25 2014-10-3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Wälzlagerkäfig für ein Radiallager
JP2014228074A (ja) * 2013-05-23 2014-12-08 Ntn株式会社 円すいころ軸受
DE102013211906B4 (de) * 2013-06-24 2019-07-25 Aktiebolaget Skf Wälzlagerkäfig oder Segment für einen Wälzlagerkäfig und Wälzlager
DE102014213994B4 (de) 2013-08-14 2023-02-16 Aktiebolaget Skf Käfig für ein Rollenlager und Rollenlager
DE102013216893A1 (de) * 2013-08-26 2015-02-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Wälzlagerkäfig
US10077808B2 (en) 2013-12-18 2018-09-18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Roller profile for hourglass roller bearings in aircraft
US9890814B2 (en) 2014-06-03 2018-02-13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Cage for hourglass roller bearings
USD771166S1 (en) * 2014-06-19 2016-11-08 Nsk Ltd. Tapered roller bearing cage
JP6459395B2 (ja) 2014-10-29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492540B2 (ja) 2014-10-29 2019-04-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458447B2 (ja) 2014-10-29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565163B2 (ja) 2014-10-29 2019-08-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459396B2 (ja) * 2014-10-29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565164B2 (ja) 2014-10-29 2019-08-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の保持器及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KR102618803B1 (ko) * 2015-08-04 2023-12-29 섀플러 테크놀로지스 아게 운트 코. 카게 각 접촉 롤러 베어링과, 이의 조립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6776536B2 (ja) * 2016-01-14 2020-10-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790507B2 (ja) * 2016-06-30 2020-11-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816390B2 (ja) * 2016-06-30 2021-01-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790517B2 (ja) * 2016-07-06 2020-11-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すいころ軸受
DE102017125700A1 (de) * 2017-11-03 2019-05-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lzlagerkäfi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lzlagerkäfigs und Verwendung eines Schiebers
US10520017B2 (en) * 2017-12-26 2019-12-31 Jtekt Corporatio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JP7195112B2 (ja) * 2018-02-21 2022-12-23 Ntn株式会社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WO2019163809A1 (ja) 2018-02-21 2019-08-29 Ntn株式会社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EP3763958B1 (en) 2018-03-09 2023-02-15 Nsk Ltd. Tapered roller bearing
JP1645893S (zh) * 2019-01-10 2019-11-18
CN110159654B (zh) * 2019-05-21 2021-01-12 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用圆锥滚子轴承
US11841051B2 (en) 2019-06-05 2023-12-12 Ntn Corporatio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DE102020102086A1 (de) 2020-01-29 2021-07-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ollenlager mit einem Schmiermitteldurchlass
KR102335458B1 (ko) * 2020-03-30 2021-12-03 셰플러코리아 유한책임회사 테이퍼 롤러 베어링 및 테이퍼 롤러 베어링용 케이지
CN113400594A (zh) * 2021-05-10 2021-09-17 姜兴宇 一种注塑模具抽芯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338A (zh) * 2003-10-15 2005-04-20 Ntn株式会社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
CN201068927Y (zh) * 2007-08-06 2008-06-04 黄石轴承厂 超轻滚子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7744A (en) * 1956-12-13 1959-08-06 British Timke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ages for roller and ball bearings
US1232523A (en) * 1917-05-15 1917-07-10 Edward S Folk Roller-bearing.
US2219031A (en) * 1937-12-01 1940-10-22 Bantam Bearings Corp Bearing construction
US4400040A (en) * 1981-11-16 1983-08-23 The Timken Company Tapered roller bearing with improved lubricating means
US4425011A (en) * 1982-06-07 1984-01-10 The Timken Company Polymer cage for a high speed tapered roller bearing
DE3424742C1 (de) * 1984-07-05 1985-11-14 SKF GmbH, 8720 Schweinfurt Spritz- oder Gießform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Taschenkäfigs für Radial-Zylinderrollenlager und Taschenkäfig, der in dieser Form hergestellt ist
JPH0410420Y2 (zh) * 1985-05-16 1992-03-16
JPH0648011B2 (ja) * 1985-10-22 1994-06-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
JPS6333027U (zh) * 1986-08-20 1988-03-03
US5391005A (en) * 1993-03-30 1995-02-21 The Torrington Company Bearing cage with depressed slot end
DE19812252A1 (de) * 1998-03-20 1999-09-23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Käfig für zylindrische Wälzkörper
JP2005321049A (ja) * 2004-05-10 2005-11-17 Ntn Corp ころ軸受
DE102004031027A1 (de) * 2004-06-26 2006-01-12 Ina-Schaeffler Kg Käfig für zylindrische Wälzkörper
JP2006070926A (ja) * 2004-08-31 2006-03-16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円錐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2006329260A (ja) 2005-05-24 2006-12-07 Nsk Ltd 円錐ころ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
JP2007040512A (ja) 2005-06-29 2007-02-15 Nsk Ltd 円錐ころ軸受
JP2007270851A (ja) 2006-03-30 2007-10-18 Jtekt Corp 円錐ころ軸受
JP2008240900A (ja) * 2007-03-27 2008-10-09 Ntn Corp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5037266B2 (ja) * 2007-08-27 2012-09-26 Ntn株式会社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EP2221493B1 (en) * 2007-11-12 2013-04-03 NTN Corporatio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WO2010005007A1 (ja) * 2008-07-08 2010-01-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JP2010174918A (ja) 2009-01-27 2010-08-12 Jtekt Corp 円すいころ軸受
DE102009039719A1 (de) * 2009-09-04 2011-03-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Käfig für ein Lager
JP2011226495A (ja) * 2010-04-15 2011-11-10 Ntn Corp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保持器製造方法、およ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048011B2 (ja) 2012-08-31 2016-12-2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調光材料及び調光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338A (zh) * 2003-10-15 2005-04-20 Ntn株式会社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
CN201068927Y (zh) * 2007-08-06 2008-06-04 黄石轴承厂 超轻滚子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00817B1 (ko) 2015-03-09
EP2503167A4 (en) 2018-01-17
KR20150001854A (ko) 2015-01-06
EP2503167A1 (en) 2012-09-26
CN102171468A (zh) 2011-08-31
US20120263405A1 (en) 2012-10-18
KR101570634B1 (ko) 2015-11-20
EP2503167B1 (en) 2020-05-06
WO2011062188A1 (ja) 2011-05-26
KR20120065450A (ko) 2012-06-20
US8998498B2 (en) 2015-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1468B (zh) 圆锥滚子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CN103382996B (zh) 具有润滑剂储存模块的车桥组件
JP2012087924A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及び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CN103410867B (zh) 转向桥和车辆
JP6390786B2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US9435372B2 (e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4956102A (zh) 圆锥滚子轴承
CN201858278U (zh) 四点接触式离合器分离轴承
DE102017223386A1 (de) Gleitlageranordnung für eine schwere Welle, insbesondere einer Windkraftanlage, sowie Steuer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chmierölversorgung derselben
WO2019163809A1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CN205859128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油道结构
CN111757993B (zh) 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器和圆锥滚子轴承
CN112377609B (zh) 车桥以及车辆
CN107143620B (zh) 一种用于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传动链条及其制造方法
JP6816390B2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CN205401523U (zh) 液力缓速器的主轴结构
CN205260726U (zh) 一种发动机用套筒链
KR101678297B1 (ko) 윤활성능이 향상된 도시철도차량 차축베어링용 케이지
KR101678298B1 (ko) 돌기가 구비된 도시철도차량 차축베어링용 케이지
CN102563019A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转动轴的导油装置
CN208951120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
US20090285518A1 (en) Axial rolling bearing
DE102017211426A1 (de) Einzelradaufhäng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Einzelradaufhängung
CN103649574B (zh) 减速齿轮装置和轴承
JP4565851B2 (ja) 車両用の減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