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5721B -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5721B
CN102105721B CN2009801304730A CN200980130473A CN102105721B CN 102105721 B CN102105721 B CN 102105721B CN 2009801304730 A CN2009801304730 A CN 2009801304730A CN 200980130473 A CN200980130473 A CN 200980130473A CN 102105721 B CN102105721 B CN 102105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ylindrical shape
plate portion
projection
synthe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0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5721A (zh
Inventor
金子亮平
金城雅也
古泽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ile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il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ile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iles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5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5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5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5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B60G15/06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of the spring and damper unit
    • B60G15/068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of the spring and damp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cPherson strut-type susp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1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 B60G11/1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 F16C17/047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with fixed wedges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20Sliding surface consisting mainly of 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4Sealing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8Damper mount on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18Bearings, e.g.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70Materials used in suspensions
    • B60G2206/71Light weight materials
    • B60G2206/7104Thermo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8/00Plastics; Synthetic resins, e.g. rubbers
    • F16C2208/20Thermoplastic resins
    • F16C2208/60Polyamides [P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8/00Plastics; Synthetic resins, e.g. rubbers
    • F16C2208/20Thermoplastic resins
    • F16C2208/70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terephthlate [PET], polybutylene-terephthlate [PB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08/00Plastics; Synthetic resins, e.g. rubbers
    • F16C2208/20Thermoplastic resins
    • F16C2208/76Polyolefins, e.g. polyproylene [P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5Vehicle suspensions, e.g. bearings, pivots or connecting rods used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53Spring-damper, e.g. gas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Abstract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1)设有:合成树脂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下部壳体(200)、以及设置在上部和下部壳体(100,200)之间的合成树脂推力支承件(300)。如果推力支承件(300)到外周表面(303)的径向长度为r,且上部圆环形板部分(102)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壁厚为t,则上部壳体(100)在其上表面(108)上具有圆形外部边缘在R=r加/减t范围内的圆环平坦表面(109)。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适当地组成为四轮车辆中滑柱型悬架(麦克弗森(Macpherson)型)的推力滑动轴承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主要用在四轮机动车辆的前轮中的滑柱型(strut-type)悬架通常构造成:滑柱组件包括在与主轴一体形成的外圆筒内的液压避震器,该滑柱组件与盘簧组合。在这些悬架中,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结构,其中盘簧的轴线相对于滑柱的轴线相对于滑柱的轴线有效偏移,从而允许顺滑地实现包含在滑柱内的避震器的活塞杆的滑动。还有另一类型的结构,其中通过将盘簧的轴线与滑柱的轴线对准来设置盘簧。在任一种结构中,轴承设置在用于机动车辆本体的安装件与盘簧的上部弹簧座之间,以使得当滑柱组件通过转向操作与盘簧一起转动时能够顺滑地实现转动。
在推力轴承中,使用用滚珠或滚针的滚动轴承或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但是,滚动轴承具有由于诸如无限小振荡和振动负载而使滚珠或滚针疲劳失效的可能性,从而有难以保持顺滑转向运行的问题。与滚动轴承相比,推力滑动轴承具有高摩擦扭矩,且因此具有转向操作更重的问题。此外,两种轴承都有由于由配装成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侵入滑动表面的橡胶弹性体制成的防尘密封件的高摩擦力造成的转向操作较重的问题,且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尤其具有使转向操作重得多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各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合成树脂制成的下部壳体、以及介于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支承件,其中上部和下部壳体通过弹性配合而组合,且在上部和下部壳体之间以及内周表面侧与外周表面侧之间分别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弹性配合部分和密封部分,从而通过密封部分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轴承滑动表面上(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以及专利文献5中所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该推力轴承。在图12和13中,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设置在通过安装隔绝体固定到车体侧的车体侧安装件X与设置成与车体侧安装件X的下表面X1相对并围绕其一端固定到车体侧安装件X的活塞杆P的外周表面P1的上部弹簧座Q的平坦上表面Q1之间。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成的下部壳体200、以及介于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2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支承件30。上部壳体10包括:环形板部分12,其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内的圆孔11、与环形板部分12的下表面13一体形成、使得与圆孔11的周界边缘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的圆筒形悬伸部分14;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6,其一体形成在环形板部分12的外周边缘处,使得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4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4协作形成环形沟槽15;以及配合钩部分17,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6的端部的内周表面上。下部壳体20包括:环形板部分22,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与上部壳体10的圆孔11连通的插入孔21;环形突起23,其内径等于插入孔21的内径并一体地形成在环形板部分22的上表面上;环形突起25,其一体地形成在环形板部分22的上表面上,使得与环形突起23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环形突起23和环形板部分22的上表面协作形成环形凹陷24;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其一体形成在环形板部分22的外周边缘处,使得与环形突起25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环形突起25协作形成环形沟槽26;被配合部分28,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的外周表面上;以及圆筒形部分29,其内径等于插入孔21的内径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壳体20的下表面上。上部壳体10通过使配合钩部分17弹性地配合在下部壳体20的被配合部分28而与下部壳体20组合。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JP-UM-B-4-52488
[专利文献2]JP-UM-B-2-1532
[专利文献3]JP-UM-B-2-6263
[专利文献4]JP-UM-B-8-2500
[专利文献5]JP-UM-B-4-474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能够克服由配装在滑动表面之间以围绕滑动表面的橡胶弹性体形成的防尘密封引起的转向操作力增大的问题,且能够通过尽可能实际地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到滑动表面上而获得稳定而顺滑的转向操作力。
对于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X与上部弹簧座Q的上表面Q1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在上部壳体10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4与下部壳体20的环形突起25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上部壳体10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6的配合钩部分17与下部壳体20的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的被配合部分28的弹性配合部分处发生干涉。于是,发生配合部分的诸如变形、损坏和破裂之类的问题。此外,发现问题在于,当对设置在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2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支承件30施加过大负载时,在支承件30内引起蠕变(冷变形)现象,且由于该支承件30的蠕变,从通过支承件30的初始滑动切换到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20之间的滑动,使诸如摩擦系数增大和耐磨损下降之类的滑动性能下降。
由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进行了努力研究,发现即使在诸如倾斜之类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指定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上部壳体的与车体侧安装件接触的上表面在其间设有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车体侧安装件与上部弹簧座之间的接触位置来克服上述问题,而不会在上部壳体10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4与下部壳体20的环形突起25与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的叠置部分处和上部壳体10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6的配合钩部分17与下部壳体20的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7的被配合部分28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产生干涉。此外,还发现,即使在支承件30内发生蠕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持续允许通过推力支承件实现滑动,而不切换成上部壳体10与下部壳体20之间的滑动,由此能够长期保持诸如低摩擦特性和耐磨损之类的滑动特性。
基于上述发现设计了本发明,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以及介于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支承件,且其即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也允许顺滑的转向操作而不会引起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干涉,该干涉否则会引起诸如配合部分的变形、损坏和破裂之类的问题,或者会对介于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滑动支承件上施加过大负载并引起其塑性变形。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其包括:上部环形板部分,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圆孔;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其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使得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限定圆孔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其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的外周边缘处一体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使得与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协作形成上部外部环形沟槽;以及环形配合部分,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上;合成树脂制成的下部壳体,其包括:下部环形板部分,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圆孔同心的插入孔;第一环形突起,其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的内周侧一体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第二环形突起,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使得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面处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和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协作形成下部环形凹陷;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其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的外周边缘处一体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使得与第二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表面处与第二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外部环形沟槽;以及环形被配合部分,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上;以及推力支承件,其形成为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内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形盘的形式,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圆孔,其中推力支承件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内,同时在其限定圆孔的内周表面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之间保持内部环形间隙,并在其外周表面与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之间保持外部环形间隙,推力支承件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内,使得其上表面通过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的滑动接触而定位在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之间,并使其下表面通过与下部环形板部分的限定下部环形凹陷的底表面的上表面滑动接触而定位,以及其中上部壳体通过将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第二环形突起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上,并通过使配合部分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而与下部壳体组合,该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特征在于,如果假设从上部壳体的轴线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内的推力支承件的外周表面的径向长度为(r),且上部环形板部分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上部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环形平坦表面,该环形平坦表面具有以上部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其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圆形外周边缘,以及该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和与该下表面相对的上部弹簧座的上表面之间,使得仅环形平坦表面与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上部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满足上述关系公式的环形平坦表面,且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与上部弹簧座的上表面之间,使得仅环形平坦表面与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接触,而在其其它部分,保持相对于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的空间。因此,即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在上部壳体的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与下部壳体的第二环形突起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上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配合部分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被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也不发生干涉。因此,在这些叠置部分和弹性配合部分不会发生诸如变形、损坏、断裂等的问题。
在具有长度小于上述公式中R=r-t的长度的圆形外周边缘的环形平坦表面中,会对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内的推力支承件施加过量负载,且会引起推力支承件内的蠕变等,致使低摩擦性能和耐磨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在具有长度大于R=r+t的长度的圆形外周边缘的环形平坦表面中,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在上部壳体的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与下部壳体的第二环形突起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上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配合部分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被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可能会发生干涉。因此,在这些叠置部分和弹性配合部分可能会发生诸如变形、损坏、断裂等的问题。因而,形成在上部壳体的上表面上的环形平坦表面具有以上部壳体轴线为中心其半径(R)的长度在R=r±t范围内的圆形外周边缘,较佳地具有其半径(R)的长度为R=r的圆形外周边缘。
此外,根据上述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上部壳体通过将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第二环形突起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上,并通过使配合部分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而与下部壳体组合。因此,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与第二环形突起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和配合部分与被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于是进一步增加可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运行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环形平坦表面可由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构成。但是,在上部壳体还具有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沿轴向一体突出的环形突出部分的情况下,环形平坦表面可由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构成。此外,上部壳体可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截头锥形表面,该截头锥形表面具有从环形平坦表面的外周边缘或从该外周边缘的径向外部向其外周表面延伸的渐减斜度。
根据上述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上部壳体的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与下部壳体的第二环形突起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上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配合部分与下部壳体的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被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在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上部壳体还具有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该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通过环形肩部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径向向外相邻,并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从而与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和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协作形成上部环形凹陷。此外,下部壳体还可具有第三环形突起,其内径等于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入孔的直径,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使得与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在该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中,上部壳体可通过将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根据上述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因为上部壳体通过将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而径向叠置在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在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与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的径向叠置部分处还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于是,增加了可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尤其从上部和下部壳体的内周表面侧进入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运行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上部壳体还可具有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以及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该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径等于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入孔的内径,并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该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从而与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表面处与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内部环形沟槽。此外,下部壳体还可具有第三环形突起,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使得通过环形肩部与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入孔径向向外间隔开,并设置成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第一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在该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中,上部壳体可通过将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径向叠置在第三环形突起上,通过将第三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内部环形沟槽内,并通过将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以径向叠置在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
根据上述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因为上部壳体通过将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叠置在第三环形突起上,通过将第三环形突起设置在上部内部环形沟槽内,并通过将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而分别径向叠置在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下部壳体组合,一方面,在第二和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另一方面在第一环形突起和第三环形突起的径向叠置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于是,增加了可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尤其从上部和下部壳体的内周表面侧进入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运行效果。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如果假设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的直径为(c),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为(d),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为(a),推力滑动支承件的外周表面的直径为(b),下部环形凹陷的对应于从下部环形凹陷的底表面到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的距离的深度为(f),且推力支承件的厚度为(e),则内部环形间隙和外部环形间隙的体积A的总和与推力支承件的从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可满足由以下公式示出B>A的关系:
e(b2-a2)>f(d2-c2)。
在满足上述关系公式时,增加即使在介于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支承件内发生蠕变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持续允许通过推力支承件实现滑动,而不切换成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滑动的运行效果,由此能够长期保持诸如低摩擦特性和耐磨损之类的滑动特性。
在根据上述各方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推力支承件可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圆孔的环形沟槽,以及多个径向沟槽,每个径向沟槽具有在环形沟槽处开口的一端和在外周表面处开口并沿周向布置的另一端。此外,下部壳体可具有一体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并具有内径等于插入孔内径的圆筒形部分。
根据具有一体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并具有与插入孔的内径相同内径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可通过将圆筒形部分插入形成在安装件内的安装孔来实现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到安装件的安装,从而可高度简化安装操作。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如果假设从上部壳体的轴线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内的推力支承件的外周表面的径向长度为(r),且上部环形板部分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上部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环形平坦表面,该环形平坦表面具有以上部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其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圆形外周边缘,以及通过仅在其环形平坦表面处与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接触而设置上部壳体。由于具有该上部壳体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与上部弹簧座的上表面之间,所以能够提供这样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中即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在上部壳体的圆筒形悬伸部分与下部壳体的第二环形突起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配合部分与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被配合部分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也不发生干涉。由此,使得能够防止在这些叠置部分和弹性配合部分发生诸如变形、损坏、断裂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推力支承件的平面图;
图3是上部壳体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改型的剖视图;
图6是其中图1所示实施例包含在滑柱型悬架中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7是在解释图1的实施例中下部壳体与推力支承件之间关系的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较佳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较佳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常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的剖视图;以及
图13是其中图12所示实例包含在滑柱型悬架中的实例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图1至3中,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100、合成树脂制成的下部壳体200、以及介于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支承件300。
上部壳体100包括:上部环形板部分102,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圆孔101;圆筒形悬伸部分104,其一体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上,使得与形成圆孔101的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06,其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的外周界处一体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上,使得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04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04协作形成上部外部环形沟槽105;以及配合部分107,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06的内周表面上。
下部壳体200包括下部环形板部分202,其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与圆孔101同心的插入孔201;环形突起204,其具有与插入孔201的内径相等的内径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上;环形突起206,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上,使得与环形突起204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面处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和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协作形成下部环形凹陷205;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其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的外周界处一体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上,使得与环形突起206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表面与环形突起206的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外部环形沟槽207;以及环形被配合部分209,其形成在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外周表面上。
该推力支承件300由在其中心部内具有由内周表面301限定的圆孔302的盘304构成,内周表面301的内径大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的外径,且该盘304还具有外周表面303,该外周表面303的外径小于环形突起206的内径。该推力支承件300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同时在限定圆孔302的内周表面301与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10之间保持内部环形间隙A1,并在外周表面303与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11之间保持外部环形间隙A2。此外,推力支承件300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使得其上表面305通过与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的滑动接触而定位在下部壳体200的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与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之间,并使其下表面306通过与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限定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底表面212的上表面203滑动接触而定位。
如图2所示,推力支承件300在其上表面305和下表面306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圆孔302的环形沟槽307,以及多个径向沟槽308,每个径向沟槽308具有在环形沟槽307处开口的一端和在外周表面303处开口的另一端并沿周向等间距布置。诸如油脂之类的润滑剂充注在这些环形沟槽307和径向沟槽308内。
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207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端部上,并通过使配合部分107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209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对于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如果假设从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推力支承件300的外周表面303的径向长度为(r),且上部环形板部分102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上部壳体100在构成其上表面的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上具有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其半径(R)设置成中心在R=r±t的范围内的环形平坦表面109,以及从环形平坦表面109的外周边缘或从外周边缘的径向外部向其外周表面110连续延伸的渐减斜度的截头圆锥表面部分111。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部壳体100在构成其上表面的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上具有环形平坦表面109,该环形平坦表面109具有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的其半径(R)为R=r的外周边缘。应当注意,图4示出一实例,其中具有外周边缘的、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其半径(R)为R=r-t的环形平坦表面109设置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上,且图5示出另一实例,其中具有外周边缘的、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其半径(R)为R=r+t的环形平坦表面109设置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上。
如图6所示,上述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X的下表面X1与和下表面X1相对的上部弹簧座Q的上表面Q1之间,使得仅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的环形平坦表面109与车体侧安装件X的下表面X1接触,而在其其它部分,保持相对于车体侧安装件X的下表面X1空间S。因此,即使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06的配合部分107与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也不发生干涉。因此,在这些叠置部分和弹性配合部分不会发生诸如变形、损坏、断裂等的问题。
对于上述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207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端部上,并通过使配合部分107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209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并形成在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于是增加可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的运行效果。
对于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如图7所示,如果假设环形突起204的外周表面210的直径为c,环形突起206的内周表面211的直径为d,推力支承件300的限定圆孔302的内周表面301的直径为a,推力支承件300的外周表面303的直径为b,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对应于从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底表面到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的距离的深度为f,且推力支承件300的厚度为e,则内部环形间隙A1和A2的体积的总和A与推力支承件300的从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较佳地满足该关系:B>A,即,e(b2-a2)>f(d2-c2)(参见下述计算公式)。根据该布置,即使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推力支承件300由于发生蠕变而产生的厚度变化(减小)的情况下,厚度变化(减小)也保持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并防止厚度的进一步变化(减小)。此外,由于推力支承件300的上表面305恒定地从下部壳体200的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突起,所以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可恒定地做成通过推力支承件300经受滑动而不切换成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的滑动。因此,增加运行效果,使得能够在较长使其内保持诸如低摩擦特性和耐磨损之类的滑动特性。
[数学公式1]
(计算公式)
内部环形间隙的体积A1=(a2-c2)×π·f/4
外部环形间隙的体积A2=(d2-b2)×π·f/4
环形间隙A(A1+A2)=(a2-c2+d2-b2)×π·f/4
推力支承件的从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
B=(b2-a2)×π·(e-f)/4
从B>A,我们得到e(b2-a2)>f(d2-c2)。
对于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可适当地使用诸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酯树脂的热塑合成树脂。此外,作为用于形成推力支承件300的合成树脂,适当地使用滑动特性优于用于形成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的热塑合成树脂的诸如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
图9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且该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除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圆筒形部分214,该圆筒形部分214具有等于插入孔201的内径的内径,并与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下表面213形成一体。
对于在下部壳体200的下表面213上具有圆筒形部分214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当其安装在卷簧的上部弹簧座Q与车体侧安装件X之间时,便于安装操作,在图6所示的滑柱型悬架组件中活塞杆P固定到车体侧安装件X。
图9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上部壳体100还具有从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上表面108沿轴向一体突出的环形突出部分109a,上部壳体100的上表面是环形突出部分109a的上表面,而环形平坦表面109由环形突出部分109a的上表面构成。如果假设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的推力支承件300的外周表面303的长度为(r),则环形平坦表面109具有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的半径(R)为R=r的外周边缘,环形突出部分109a斜率渐减地从其外周表面连续延伸到截头锥形表面部分111。根据该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其它布置类似于根据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同样对于根据该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如果假设上部环形板部分102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作为上部壳体100的上表面的环形平坦表面109可具有半径(R)为R=r-t的外周边缘,或可具有半径(R)为R=r+t的外周边缘,即可具有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外周边缘。
同样对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内部环形间隙A1和A2的体积之和A与推力支承件300的从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较佳地满足该关系:B>A,即,e(b2-a2)>f(d2-c2)。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106的配合部分107与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对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相同,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和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形成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于是,增加运行效果,可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进入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
同样对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如图2所示,推力支承件300应较佳地在其上表面305和下表面306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圆孔302的环形沟槽307,以及多个径向沟槽308,每个径向沟槽308具有在环形沟槽307处开口的一端和在盘304的外周表面303处开口的另一端并沿周向等间距布置。诸如油脂之类的润滑剂充注在这些环形沟槽307和径向沟槽308内。
同样对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上部壳体100、下部壳体200和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对于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适当地使用诸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且对于用于形成推力支承件300的合成树脂,适当地使用滑动性能优于用于形成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的热塑合成树脂的诸如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
图10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对于该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上部壳体100还具有圆筒形悬伸部分114,该圆筒形悬伸部分114通过环形肩部112与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101径向向外相邻,并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上,从而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内周表面和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协作形成上部环形凹陷113。下部壳体200具有环形突起216,其内径等于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入孔201的直径,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上,使得与环形突起204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环形突起204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5。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5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4和216的端部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同样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相同,如果假设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的推力支承件300的外周表面303的长度为(r),则由环形突出部分109a的上表面构成的环形平坦表面109具有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的半径(R)为R=r的外周边缘,环形突出部分109a斜率渐减地从其外周表面连续延伸到截头锥形表面部分111。同样对于根据该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如果假设上部环形板部分102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作为上部壳体100的上表面的环形平坦表面109可具有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外周边缘。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同样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内部环形间隙A1和A2的体积之和A与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从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较佳地满足该关系:B>A,即,e(b2-a2)>f(d2-c2)。
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5内,从而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16和环形突起204的端部上,并通过使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207内而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6的端部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上,以及通过使配合部分107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209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14与环形突起216和环形突起204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于是,增加运行效果,可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尤其从上部和下部壳体的内周表面侧进入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
同样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如图2所示,推力支承件300应较佳地在其上表面305和下表面306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圆孔302的环形沟槽307,以及多个径向沟槽308,每个径向沟槽308具有在环形沟槽307处开口的一端和在盘304的外周表面303处开口的另一端并沿周向等间距布置。诸如油脂之类的润滑剂充注在这些环形沟槽307和径向沟槽308内。
同样对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上部壳体100、下部壳体200和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对于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适当地使用诸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且对于用于形成推力支承件300的合成树脂,适当地使用滑动性能优于用于形成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的热塑合成树脂的诸如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
图11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对于该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上部壳体100还具有圆筒形悬伸部分117以及圆筒形悬伸部分119,该圆筒形悬伸部分117的内径等于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中心部分内的圆孔201的内径,该圆筒形悬伸部分119一体地形成在上部环形板部分102的下表面103上,从而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17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内周表面处与圆筒形悬伸部分117的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内部环形沟槽118。下部壳体200还具有环形突起219,其一体地形成在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上表面203上,使得通过环形肩部217与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中心部分内的插入孔201径向向外间隔开,并设置成与环形突起204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其外周表面处与环形突起204的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8。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7的端部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19的端部上,并通过将环形突起219的端部设置在上部内部环形沟槽118内,以及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9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8内而分别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4和环形突起219的端部上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
同样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相同,如果假设到设置在下部环形凹陷205内的推力支承件300的外周表面303的长度为(r),则由环形突出部分109a的上表面构成的环形平坦表面109具有以上部壳体100的轴线(o)为中心的半径(R)为R=r的外周边缘,环形突出部分109a斜率渐减地从其外周表面连续延伸到截头锥形表面部分111。同样对于根据该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如果假设上部环形板部分102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作为上部壳体100的上表面的环形平坦表面109可具有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外周边缘。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X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同样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内部环形间隙A1和A2的体积之和A与推力滑动支承件300的从下部环形凹陷205的开口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较佳地满足该关系:B>A,即,e(b2-a2)>f(d2-c2)。
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上部壳体100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7的端部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19的端部上,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19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内部环形沟槽218内而分别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19和环形突起204的端部上,通过将圆筒形悬伸部分104的端部设置在下部外部环形沟槽207内而分别径向叠置在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端部上,以及通过使配合部分107弹性配装到被配合部分209而与下部壳体200组合。因此,基于迷宫作用的密封部分形成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17与环形突起219的叠置部分处,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19与环形突起219和环形突起204的叠置部分处,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和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叠置部分处,以及在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于是,增加了可进一步防止诸如灰尘之类的异物尤其从上部和下部壳体的内周表面侧进入上部壳体100与下部壳体200之间的运行效果。
同样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如图2所示,推力支承件300应较佳地在其上表面305和下表面306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圆孔302的环形沟槽307,以及多个径向沟槽308,每个径向沟槽308具有在环形沟槽307处开口的一端和在盘304的外周表面303处开口的另一端并沿周向等间距布置。诸如油脂之类的润滑剂充注在这些环形沟槽307和径向沟槽308内。
同样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与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的上部壳体100、下部壳体200和推力支承件300相同,对于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适当地使用诸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且对于用于形成推力支承件300的合成树脂,适当地使用滑动性能优于用于形成上部壳体100和下部壳体200的热塑合成树脂的诸如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之类的热塑合成树脂。
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三、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1中的每个,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具有圆筒形部分214,该圆筒形部分214具有等于插入孔201的内径的内径,并与下部壳体200的下部环形板部分202的下表面213形成一体。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在诸如倾斜的波动负载已作用在车体侧安装件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圆筒形悬伸部分104与环形突起206及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208的径向叠置部分处以及在配合部分107与被配合部分209的弹性配合部分处的干涉。
在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中,内部环形间隙A1和外部环形间隙A2的体积之和A与推力支承件的从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满足该关系:B>A,即,e(b2-a2)>f(d2-c2)。即使在下部环形凹陷内推力支承件由于发生蠕变而产生的厚度变化(减小)的情况下,厚度变化(减小)也保持在下部环形凹陷内,并防止厚度的进一步变化(减小)。此外,由于推力支承件的上表面恒定地从下部壳体的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突起,所以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可恒定地做成通过推力支承件经受滑动而不切换成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滑动。因此,增加运行效果,使得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诸如低摩擦特件和耐磨损之类的滑动特性。

Claims (8)

1.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包括:
合成树脂制成的上部壳体,包括:上部环形板部分,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圆孔;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所述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上,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限定所述圆孔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所述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外周边缘处一体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与所述第一圆筒悬伸部分协作形成上部外部环形沟槽;以及环形配合部分,所述环形配合部分形成在所述圆筒形配合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上;
合成树脂制成的下部壳体,包括:下部环形板部分,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在其中心部分内具有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圆孔同心的插入孔;第一环形突起,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的内周侧上一体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上;第二环形突起,所述第二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面处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和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协作形成下部环形凹陷;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所述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的外周界处一体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二环形突起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内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外部环形沟槽;以及环形被配合部分,所述环形被配合部分形成在所述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上;以及
推力支承件,所述推力支承件形成为设置在所述下部环形凹陷内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形盘的形式,并在所述推力支承件的中心部分内具有圆孔,
其中所述推力支承件设置在所述下部环形凹陷内,同时在所述推力支承件的限定所述圆孔的内周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之间保持内部环形间隙,并在所述推力支承件的外周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内周表面之间保持外部环形间隙,所述推力支承件设置在所述下部环形凹陷内,使得所述推力支承件的上表面通过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滑动接触而定位在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开口平面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之间,以及使得所述推力支承件的下表面通过与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限定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底表面的所述上表面滑动接触而定位,以及
其中所述上部壳体通过将所述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外部环形沟槽内,从而径向叠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突起和所述圆筒形配合突出部分上,并通过使所述配合部分弹性配装到所述被配合部分而与所述下部壳体组合,
其中,如果假设从所述上部壳体的轴线到设置在所述下部环形凹陷内的所述推力支承件的所述外周表面的径向长度为r,且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在其内周表面处的厚度为t,则所述上部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以所述上部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半径(R)在R=r±t范围内的圆形外周边缘的环形平坦表面,以及
所述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设置在车体侧安装件的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上部弹簧座的上表面之间,使得仅所述环形平坦表面与所述车体侧安装件的所述下表面接触,
其中,如果假设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外周表面的直径为(c),所述第二环形突起的所述内周表面的直径为(d),所述推力支承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的直径为(a),所述推力支承件的所述外周表面的直径为(b),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与从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所述底表面到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所述开口平面的距离对应的深度为(f),且所述推力支承件的厚度为(e),则所述内部环形间隙和所述外部环形间隙的体积的总和A与所述推力支承件的从所述下部环形凹陷的所述开口平面向上突起的部分的体积B满足由以下公式示出的B>A的关系:
e(b2–a2)>f(d2–c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上表面是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还具有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沿轴向一体突出的环形突出部分,所述上部壳体的所述上表面是所述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且所述环形平坦表面由所述环形突出部分的所述上表面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截头锥形表面部分,所述截头锥形表面部分具有从所述环形平坦表面的外周边缘或从所述外周边缘的径向外部向所述截头锥形表面部分的外周表面延伸的渐减斜度。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还具有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通过环形肩部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径向向外相邻,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上,从而与所述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一圆筒形悬伸部分的所述内周表面和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协作而形成上部环形凹陷,
所述下部壳体还具有第三环形突起,所述第三环形突起的内径等于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上,使得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三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内周表面协作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以及
所述上部壳体通过将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从而径向叠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和所述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所述下部壳体组合。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还具有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以及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径等于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的所述圆孔的内径,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上,所述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上,从而与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的内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的所述外周表面协作形成上部内部环形沟槽,
所述下部壳体还具有第三环形突起,所述第三环形突起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上表面上,使得通过环形肩部与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中心部分内所述插入孔径向向外间隔开,并设置成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内周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预定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三环形突起的外周表面处与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所述内周表面协作而形成下部内部环形沟槽,以及
所述上部壳体通过将所述第二圆筒形悬伸部分径向叠置在所述第三环形突起上,通过将所述第三环形突起设置在所述上部内部环形沟槽内,并通过将所述第三圆筒形悬伸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内部环形沟槽内以分别径向叠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突起和所述第三环形突起上而与所述下部壳体组合。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支承件在其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每个上具有围绕所述圆孔的环形沟槽,以及多个径向沟槽,每个所述径向沟槽具有在所述环形沟槽处开口的一端和在所述外周表面处开口并沿周向布置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具有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一体形成在所述下部环形板部分的所述下表面上并具有等于所述插入孔内径的内径。
CN2009801304730A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Active CN102105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4078A JP5332379B2 (ja) 2008-07-28 2008-07-28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2008-194078 2008-07-28
PCT/JP2009/003465 WO2010013415A1 (ja)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16063A Division CN103122927A (zh)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5721A CN102105721A (zh) 2011-06-22
CN102105721B true CN102105721B (zh) 2013-11-13

Family

ID=41610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04730A Active CN102105721B (zh)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CN2013100516063A Pending CN103122927A (zh)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16063A Pending CN103122927A (zh) 2008-07-28 2009-07-23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9188153B2 (zh)
EP (1) EP2306043B1 (zh)
JP (1) JP5332379B2 (zh)
KR (3) KR101246814B1 (zh)
CN (2) CN102105721B (zh)
BR (1) BRPI0916343B1 (zh)
RU (1) RU2472045C2 (zh)
WO (1) WO2010013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2379B2 (ja) 2008-07-28 2013-11-0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5516210B2 (ja) * 2010-08-06 2014-06-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5444270B2 (ja) 2011-02-23 2014-03-1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US20130042704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Donald Van Duyne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DE102011083905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Ks Gleitlager Gmbh Federbeinlager bei einer lenkbaren Kraftfahrzeugradaufhängung
JP5909976B2 (ja) * 2011-10-07 2016-04-27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2013148132A (ja) * 2012-01-17 2013-08-01 Oiles Corp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5950623B2 (ja) * 2012-02-28 2016-07-13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および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とピストンロッドとの組合せ機構
DE202012104645U1 (de) * 2012-11-27 2013-01-11 Thyssen Krupp Bilstein Gmbh Kopflageranordnung zur Anbindung eines Federbeins an einen Fahrzeugaufbau
JP6057814B2 (ja) * 2013-04-11 2017-01-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DE102014225617A1 (de) * 2013-12-18 2015-06-1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urbinenbaugruppe und Verfahren zum Anbringen einer Druckscheibe an einer Turbine eines Drehmomentwandlers
DE102014201876A1 (de) * 2014-02-03 2015-08-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r Spur und/oder des Sturzes für ein Fahrwerk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5465167B (zh) * 2014-07-23 2019-10-2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汽车悬架的滑动轴承
CN104329379B (zh) * 2014-10-11 2018-04-03 增城市祐大轴承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污轴承
JP6609905B2 (ja) * 2014-10-27 2019-11-27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滑り軸受
DE112015006406T5 (de) * 2015-03-31 2017-12-2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xiale Halte- und rotationshemmende Merkmale für hydrodynamische Drucklager
GB2539497A (en) * 2015-06-19 2016-12-21 Airbus Operations Ltd A Rotational Joint For An Aircraft Folding Wing
JP2017089666A (ja) * 2015-11-02 2017-05-25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滑り軸受
EP3385555B1 (en) 2015-12-02 2020-07-15 Oiles Corporation Synthetic resin sliding bearing
GB201610105D0 (en) 2016-06-09 2016-07-27 Airbus Operations Ltd A rotational joint for an aircraft folding w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y
GB201610094D0 (en) 2016-06-09 2016-07-27 Airbus Operations Ltd And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 rotational joint for an aircraft folding wing
GB201610099D0 (en) 2016-06-09 2016-07-27 Airbus Operations Ltd A rotational joint for an aircraft folding wing
CN111630283A (zh) * 2018-01-10 2020-09-04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滑动轴承
US10363786B1 (en) * 2018-03-23 2019-07-30 Federal-Mogul Motorparts Llc Ball socket assembly with a low friction bearing
US11448258B2 (en) 2018-12-31 2022-09-20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Pampus Gmbh Strut bea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2576611B (zh) * 2020-12-17 2022-05-13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水润滑推力瓦侧向弹性挡板限位结构
CN112879421A (zh) * 2021-01-26 2021-06-01 青岛青特众力车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转向桥用双动环推力阻尼轴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3658A (ja) * 1999-12-15 2001-06-26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軸受
JP2004176728A (ja) * 2002-10-03 2004-06-24 Oiles Ind Co Ltd 滑り軸受
JP2008014463A (ja) * 2006-07-07 2008-01-24 Oiles Ind Co Ltd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及びこ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とピストンロッドとの組合せ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5317A (en) * 1964-01-02 1966-02-15 Gen Electric Thrust bearing 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machines
DE3034208A1 (de) 1980-09-11 1982-04-22 GHT Gesellschaft für Hochtemperaturreaktor-Technik mbH, 5060 Bergisch Gladbach Spaltrohr mit katalysatorformkoerpern
US4358168A (en) * 1980-12-08 1982-11-09 Chore-Time Equipment, Inc. Thrust bearing
JPS59117640A (ja) 1982-12-25 1984-07-07 Hitachi Ltd データ処理装置のストア処理方法
JPS59214352A (ja) 1983-05-19 1984-12-04 Fuji Electric Co Ltd デ−タ伝送方式
US4969752A (en) * 1986-09-01 1990-11-13 Oiles Industry Co., Ltd. Thrust bearing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US4854745A (en) * 1986-09-01 1989-08-08 Oiles Industry Co., Ltd. Thrust bearing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DE3807907A1 (de) 1987-03-13 1988-10-1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Sauerstoffuehler, und lambdaregelung fue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fuehler
JPH01171212A (ja) 1987-12-25 1989-07-06 Ryoden Kasei Co Ltd 絶縁管
JPH082500B2 (ja) 1988-07-27 1996-0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切断トーチ
JPH0447445A (ja) 1990-06-13 1992-02-17 Canon Inc 文字処理装置
JPH0452488A (ja) 1990-06-21 1992-02-20 Shiro Nakajima 透視可能なドア部材
JP2600937Y2 (ja) * 1993-11-30 1999-11-02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軸受
JPH07269562A (ja) * 1994-03-31 1995-10-17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スラスト軸受
JP3013702B2 (ja) 1994-06-20 2000-02-28 株式会社大林組 太陽電池用パネル
JP3921714B2 (ja) 1996-10-21 2007-05-3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スラスト軸受
JP3832032B2 (ja) * 1997-06-25 2006-10-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スラスト軸受
JP3887891B2 (ja) * 1997-06-25 2007-02-2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スラスト軸受
JP4318268B2 (ja) * 1998-04-14 2009-08-1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軸受
JP2001027228A (ja) * 1999-07-15 2001-01-30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4482961B2 (ja) 1999-07-15 2010-06-1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3988397B2 (ja) * 2001-02-27 2007-10-1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4099996B2 (ja) * 2002-01-22 2008-06-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US7993061B2 (en) 2002-10-03 2011-08-09 Oiles Corporation Sliding bearing
JP4366946B2 (ja) * 2003-02-07 2009-11-1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4337364B2 (ja) * 2003-02-28 2009-09-3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4380177B2 (ja) * 2003-02-28 2009-12-0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4329363B2 (ja) * 2003-02-28 2009-09-0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を用いたストラット型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4378983B2 (ja) * 2003-03-25 2009-12-0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ト滑り軸受
RU2270762C1 (ru) * 2004-07-26 2006-02-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пружинной стойки подвески автомобиля
JP4432855B2 (ja) * 2005-07-22 2010-03-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スラスト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54113B4 (de) * 2005-11-12 2017-11-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nlaufscheibe
JP4890013B2 (ja) * 2005-12-01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JP5561660B2 (ja) 2006-05-12 2014-07-3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滑り軸受
JP5157210B2 (ja) * 2007-03-20 2013-03-0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並びにこ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とピストンロッド及びコイルばねとの組合せ機構
JP5233370B2 (ja) * 2008-04-02 2013-07-1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5245508B2 (ja) * 2008-04-18 2013-07-24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JP5332379B2 (ja) 2008-07-28 2013-11-0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KR101148487B1 (ko) * 2009-09-30 2012-05-21 셰플러코리아(유) 스러스트 슬라이딩 베어링
JP5365557B2 (ja) * 2010-03-17 2013-12-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及びこ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とピストンロッドとの組合せ機構
DE102010015712A1 (de) * 2010-04-21 2011-10-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Federbeinlag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Bauteil eines Federbeinlagers
DE102010027610A1 (de) * 2010-07-19 2012-01-1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Federbeingleitlag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reibungsreduzierendes Bauteil eines Federbeingleitlag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3658A (ja) * 1999-12-15 2001-06-26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軸受
JP2004176728A (ja) * 2002-10-03 2004-06-24 Oiles Ind Co Ltd 滑り軸受
EP1548303A1 (en) * 2002-10-03 2005-06-29 Oiles Corporation Sliding bearing
JP2008014463A (ja) * 2006-07-07 2008-01-24 Oiles Ind Co Ltd スラスト滑り軸受及びこ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とピストンロッドとの組合せ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2978A1 (en) 2016-02-04
RU2472045C2 (ru) 2013-01-10
EP2306043A4 (en) 2012-01-18
KR101358986B1 (ko) 2014-02-06
KR20110038060A (ko) 2011-04-13
CN102105721A (zh) 2011-06-22
US9458887B2 (en) 2016-10-04
JP2010031949A (ja) 2010-02-12
KR20120135339A (ko) 2012-12-12
CN103122927A (zh) 2013-05-29
RU2011103106A (ru) 2012-09-10
US20160288606A1 (en) 2016-10-06
JP5332379B2 (ja) 2013-11-06
US9188153B2 (en) 2015-11-17
WO2010013415A1 (ja) 2010-02-04
BRPI0916343A2 (pt) 2020-11-03
EP2306043B1 (en) 2013-01-16
EP2306043A1 (en) 2011-04-06
BRPI0916343B1 (pt) 2021-06-22
KR20130107374A (ko) 2013-10-01
US20110135228A1 (en) 2011-06-09
KR101246814B1 (ko) 2013-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5721B (zh)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CN101809303B (zh) 合成树脂推力滑动轴承
CN103547822B (zh) 合成树脂制成的推力滑动轴承
CN100396943C (zh) 推力滑动轴承
CN103314224B (zh) 推力滑动轴承和使用该推力滑动轴承的支柱型悬架的安装结构
EP2806177B1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CN103620244A (zh) 推力滑动轴承
CN103459868B (zh) 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CN101617135A (zh) 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与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CN104995419A (zh)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
US10422374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JP4174081B2 (ja) 合成樹脂軸受
EP3385555B1 (en) Synthetic resin sliding bearing
JPH043425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