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536A -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536A
CN102023536A CN201010284114.5A CN201010284114A CN102023536A CN 102023536 A CN102023536 A CN 102023536A CN 201010284114 A CN201010284114 A CN 201010284114A CN 102023536 A CN102023536 A CN 102023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intermediate transfer
image
bearing member
releas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41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3536B (zh
Inventor
市桥治
民部隆一
仙石谦治
藤田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23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3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0136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or vice versa, mode switch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该转印装置包括多个辊、绕所述多个辊缠绕并在所述多个辊之间拉伸的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设置在带的内环并且面对成像设备的图像承载元件的转印元件,图像承载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周处,以当接触中间转印带时转印图像承载元件表面上形成的图像、及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在多个状态之间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所述多个状态包括:接触状态,其中,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所述图像承载元件;第一分离状态,其中,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分离;以及第二分离状态,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所述图像承载元件。

Description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各方面总地涉及转印形成在图像承载元件上的图像的转印装置,以及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
背景技术
传统上,诸如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的成像设备包括: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调色剂将在图像承载元件,例如感光体上形成的所谓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也已知为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元件上;以及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元件上。
在产生彩色图像的彩色成像设备,如彩色复印机和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下,成像设备配备有多个用于不同颜色,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显影装置,以形成每种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每个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之后,在中间转印带旋转的同时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和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转印元件,例如,记录介质上,并且通过定影装置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作为输出。
传统上,在彩色成像设备的转印装置中,中间转印带围绕多个辊缠绕。于是,如果这种辊变形或者没有正确安装,就无法获得在辊之间的中间转印带的理想平行度,导致中间转印带随着其转动而横向,即在其宽度方向上偏移。结果,在所形成的输出图像上出现扭曲或者颜色偏移,从而使得图像质量下降。防止中间转印带不期望的偏移是追求高图像质量的关键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07-178938号(JP-2007-178938-A)提出一种防止中间转印带偏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旋转地支撑中间转印带的多个辊,其中一个辊以倾斜的方式支撑中间转印带。这个辊是所谓的操纵辊(steering roller),它基于由探测器探测的中间转印带的端部的位置而倾斜,从而防止中间转印带偏移。
在这种方法中,中间转印带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由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和操纵辊之间的接触阻力来调节。从而,偏移调节的可靠性主要依赖带的张力,这是确定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和操纵辊之间的接触阻力的关键因素。
不幸的是,各种因素使得在中间转印带上保持适当的张力比较复杂。这种因素包括延长中间转印带和感光体的寿命的传统技术,如下所述,以及改善清洁性能以及甚至所涉及的成像类型的方法。
当在彩色成像设备中形成单色图像来延长中间转印带和感光体的寿命时,已知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中间转印带与青色、品红色和黄色调色剂的感光体分离开。
相反,在用于延长中间转印带和感光体的另一种已知方法中,在完成成像操作时,所有的感光体与中间转印带分离开。在这种配置中,在成像操作完成时,在感光体和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暂停之前,所有感光体与中间转印带分离开。于是,可以防止在感光体和中间转印带的旋转停止时由于感光体和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不同带来的磨损所造成的损坏。
具有其他中间转印带与感光体分离开的情形。例如,当润滑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上时和/或当中间转印带为了更好地清洁而反向旋转时,中间转印带与感光体分离开。典型地是,在第一次使用成像设备时或者在用新的更换中间转印带时,施加润滑剂。
为了将中间转印带从感光体分离开,需要移动缠绕和拉伸中间转印带的辊。不幸的是,移动辊会造成中间转印带移动所沿着的路径发生变化,由此不期望地改变中间转印带的张力。如所指出的是,当中间转印带的张力不期望地变化时,中间转印带和包括操纵辊在内的辊之间的接触阻力变化,由此,使得在主扫描方向上控制中间转印带的位置变得复杂。
此外,当成像设备进行单色和彩色图像构成的成像操作时,带的张力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模式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之间切换,从而改变了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结果,中间转印带的速度不期望地波动,导致所形成的输出图像中扭曲和/或颜色偏移。
当自动将润滑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上时,中间转印带的张力也变化。为了向中间转印带施加润滑剂,中间转印带与所有感光体分离开,同时转动。结果,带的张力会减小,并因此带松弛,由此不希望地接触成像设备的其他零件并因此被损坏。
源于这种结构的另外的困难在于当自动施加润滑剂于中间转印带上时,中间转印从单独一个点开始从所有感光体分离开。这个分离点即使在更换中间转印带或转印装置或感光体时也不变化。另外,在中间转印带分离时,中间转印带和感光体之间的间隙相对窄,使得上述零件的更换变得复杂,并且导致中间转印带不期望地接触感光体和其他零件。
鉴于上面问题,JP-2008-233196-A提出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配备有转印单元来减小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之间中间转印带的张力的波动。该转印单元包括作为用于转印带的张力调节机构的连杆元件。连杆元件与多个转印辊相结合地调节转印带的张力,所述多个转印辊与相对于转印辊设置的感光体分离开。
在上述方法中,在连杆元件的一端上连接有弹簧,该弹簧推动张紧辊,该张紧辊是其上缠绕中间转印带的多个辊中的一个。张紧辊被弹簧推向中间转印带。通过移动连杆元件,弹簧的长度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之间并不显著变化,由此抑制中间转印带的张力的波动。
虽然具有一定优点,但是这种配置具有如下缺点,即:由于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通过随着彩色转印辊对应于感光体而移动由弹簧推动张紧辊来调节,导致连杆元件与张紧辊的移动相关联地移动,显著的应力会施加到在这个操作中使用的零件上。
此外,用于黑色的转印辊的位置固定。这意味着用于黑色的转印辊不与中间转印带分离。JP-2008-233196-A还没有公开在中间转印带与所有感光体分离并且转动的同时自动施加润滑剂,也没有公开在更换中间转印带或转印装置或感光体时如何防止中间转印带被损坏。
鉴于上述问题,存在对这样一种装置的需求,即,该装置能够在中间转印带接触感光体或与感光体分离时使得中间转印带和/或调节部件的操作负担最小,同时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波动,由此防止中间转印带在主扫描方向上松弛并偏移。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转印装置包括多个辊、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转印元件和位置调节器。多个辊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辊和一个支持辊(backup roller)。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围绕所述多个辊缠绕并且在所述多个辊之间拉伸。转印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环中并且面对其中安装了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图像承载元件。图像承载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周处,以在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同时转印形成在图像承载元件的表面上的图像。位置调节器在多个位置处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调节中间转印带,并且包括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可旋转地支撑转印元件和支持辊。在支撑元件移动以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时,支持辊与转印元件相关联地移动。多个位置包括具有预定张力的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元件相接触的接触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中间转印带从图像承载元件分离的第一分离状态、以及与第一分离状态相比中间转印带更加远离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二分离状态。
在本发明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转印装置包括多个辊、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多个转印元件、和至少两个位置调节器。所述多个转印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环中,每个转印元件面对多个图像承载元件中的相应一个,所述图像承载元件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周处,以便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多个转印元件包括面对承载黑色调色剂图像的黑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一转印元件和面对承载彩色调色剂图像的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二转印元件。位置调节器包括第一位置调节器和第二位置调节器,以在多个位置处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调节中间转印带的位置。第一位置调节器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用于黑色的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而第二位置调节器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多个位置包括具有预定张力的中间转印带与用于黑色的图像承载元件相接触的接触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中间转印带从用于黑色的图像承载元件分离的第一分离状态、以及与第一分离状态相比中间转印带更加远离用于黑色的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二分离状态。
在本发明再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图像承载元件,以在其表面上承载潜像;潜像形成装置,以在图像承载元件上形成潜像;至少一个显影装置,以利用调色剂将形成在图像承载元件上的潜像显影成空间图像;以及转印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说明性实施方式、附图和相关联的权利要求的详细描述中得到更全面理解。
附图说明
随着通过在结合附图考虑的同时参照下面说明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关于本发明的更全面的理解以及很多伴随而来的优点将被轻易获得,图中: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示例的复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成像设备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一分离状态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二分离状态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转印单元所执行的示例性过程中各步骤的流程图;
图6(a)到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在不同状态下的转印单元的多个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7(a)到7(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在不同状态下的转印单元的多个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给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指出的是虽然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在此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由此限制,这是因为这些术语是相对的,即,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从而,例如: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另外,要指出的是在此使用的技术术语是出于仅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意图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单数形式也同样可以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这个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等表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另外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
在描述图中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的缘故采用特定的术语,但是,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并不意图被局限于如此选择的特定术语,而是应理解为每个特定元件包括所有以类似方式操作并且实现类似结果的技术等价物。
在后面描述的对比示例、说明性实施方式和替代示例中,为了简明的缘故,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赋予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元件,如零件和材料,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典型但非必须的,纸张是可以用它制造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的介质。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其他可打印媒介也可以形成片材形式,并因此在此也包括使用它们。从而,仅为了简单,虽然在此的详细描述部分称作纸张、其张数、供纸器等,应该理解的是片材等并不仅局限于纸张,而是同样包括其他可打印的媒介。
现在参照附图,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个视图中标识相同或相应的零件,并且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一个示例。
图1是示出作为成像设备的示例的复印机的示意图。成像设备包括复印机主体100、供纸器200、扫描仪300和自动供稿器(以下成为ADF)400。复印机主体100设置在供纸器200上。扫描仪300设置在复印机主体100上。
复印机主体100包括串列型成像单元20。串列型成像单元20包括一个接一个排列的成像站18C、18M、18Y和18K。成像站18C、18M、18Y和18K包括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各自作为潜像承载元件,分别用于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调色剂。用于进行电子照相过程的装置,如充电器、显影装置和清洁器围绕每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设置。
要指出的是,参考字符C、M、Y和K分别表示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为了简化描述,在不需要在它们之间加以区分时,在此省略表示颜色的参考字符。
成像站18C、18M、18Y和18K分别包括显影装置61C、61M、61Y和61K。显影装置61C、61M、61Y和61K分别存放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剂。每个显影装置61包括显影剂承载元件,用于承载相应的显影剂并且将相应的显影剂传送到预定位置,并且该显影剂承载元件在与感光鼓40相对的位置处被提供交变电场,由此将感光鼓上形成的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也已知为调色剂图像。
在提供交变电场时,显影剂被激活(activated),使得调色剂电荷量的分布变窄,由此提高显影性能。
显影装置61和感光鼓40可以保持一体,由此形成整体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可从成像设备上拆卸。另外,处理盒可以包括充电器和清洁器。
在图1中,复印机主体100包括曝光装置21,该曝光装置21大致位于串列型成像单元20上方。基于图像信息,曝光装置21用激光束或LED光线照射感光鼓40,由此在感光鼓40上形成潜像。
中间转印带10基本上设置在串列型成像单元20的感光鼓40的底部。中间转印带10为连续环形带并且面对感光鼓40。中间转印带10由多个支撑辊14A、14B、15和16支撑。
初次转印装置62C、62M、62Y和62K各自设置成经中间转印带10面对相应一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由此在它们之间限定辊隙(nip)。初次转印装置62C到62K将感光鼓40C到40K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
中间转印带10设置有清洁装置17,该清洁装置清除中间转印带10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清洁装置17包括例如由毛刷或者氨基甲酸乙酯制成的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接触中间转印带10以从其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
基本上在中间转印带10之下,设置有二次转印装置。二次转印装置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上的由重叠的不同颜色调色剂图像构成的复合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纸器200的供纸盒44提供的记录介质上。
如参照图2详细描述的,二次转印装置包括作为转印元件的二次转印辊23和未示出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0可移动地支撑二次转印辊23。支撑板围绕未示出的轴旋转,由此使得二次转印辊23可以接触中间转印带10以及从中间转印带10分离。
在二次转印装置中,二次转印辊23压在也作为支持辊的支撑辊16上从而将复合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0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装置25基本上设置在二次转印装置附近,并且将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定影装置25包括连续环形定影带26和压在定影带26上的加压辊27。基本上在二次转印装置和定影装置25之下设置纸张翻转装置,该纸张翻转装置将记录介质翻转以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两侧面上。
参照图1,现在描述成像设备的操作。原始文件(下面称为原稿)放置在ADF 400的文件台30上或者通过打开ADF 400放置在扫描仪300的稿台(contact glass)32上。在原稿被放置在稿台32上之后,关闭ADF400。当未示出的启动按钮被按下时,在ADF 400的文件台30上的原稿被传送到稿台32上。当原稿放置在稿台32上时,扫描仪300被启动,并且第一托架33和第二托架34开始移动。第一托架33的光源将光线投射到原稿上,接收在原稿上反射的光线,并然后将光线反射向第二托架34。被反射的光线然后被第二托架34的反射镜反射,并通过成像透镜35到达读取传感器36上,由此使得读取传感器36能够读取原稿。
打开成像设备的电源导致未示出的驱动电机工作,由此驱动支撑辊14A、15和16中的一个。其他两个支撑辊跟随被驱动电机所驱动的支撑辊的转动。于是中间转印带10转动。
如图2所示,除了支撑辊14A、15和16之外,中间转印带10还放置在支撑辊14B上。支撑辊14B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0的外周侧,由此向带表面施加张力。
当中间转印带10旋转时,每个成像站18的充电器均匀地给相应的感光鼓40充电。随后,根据扫描仪300读取的图像信息,曝光装置21将激光束、LED等的写入光线L投射到被充电的感光鼓40上,由此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61将相应颜色的调色剂提供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40上,由此将静电潜像转变成可见图像,也已知为调色剂图像。在用于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每个感光鼓40上形成单色调色剂图像。
在感光鼓40C到40K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通过初次转印装置62C到62K依次和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在中间转印带10上形成复合彩色图像。
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4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之后,残留在感光鼓40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被感光鼓清洁装置所去除。此外,感光鼓40上的电荷被电荷中和装置中和,以为随后的成像过程作准备。
当按下启动按钮时,在供纸器200中的其中一个供纸辊42被选择转动,从存放在纸箱43的其中一个供纸盒44中的一叠记录介质中拾取并传送记录介质。分离辊45将记录介质一次一张地分离,使得一张记录介质被传送到片材供给路径46。传送辊47将记录介质导引到复印机主体100内的片材供给路径48。由于记录介质与复印机主体内的一对配准辊49接触,记录介质停止。
在手动进纸的情况下,供纸辊50转动而传送手动供纸盘51上的记录介质。分离辊52从一叠记录介质中分离记录介质,并且将它送到手动片材供给路径53,直到记录介质接触配准辊49为止。
配准辊49开始在适当的时刻转动,使得记录介质与中间转印带10上的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对齐,并且将记录介质传送到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装置之间,在此,复合彩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在穿过二次转印辊23之后,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传送到定影装置25,该定影装置设置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在定影装置25中,热量和压力被施加到记录介质上,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在定影过程之后,切换爪55切换传送方向,并且排出辊56将记录介质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57上,或者切换爪55切换传送方向到纸张翻转装置,在纸张翻转装置,所述记录介质被翻转并且再次被导引到转印位置,在转印位置,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背面上。于是,纸张排出辊56将记录介质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57上。此时,在图像转印过程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上的残留调色剂被清洁装置17去除,为串列型成像单元20中的随后成像循环作准备。
现在参照图2,图2提供了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转印单元包括作为转印元件的转印辊62K,该转印辊62K将用于单色成像而形成在感光鼓40K上的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并且还包括作为转印元件的转印辊62C、62M和62Y,它们将形成在用于彩色成像的相应感光鼓40C、40M和40Y上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转印单元还包括位置调节器70,该位置调节器控制转印辊62K相对于感光鼓40K的接触和分离,并包括位置调节器71,该位置调节器71分别控制转印辊62C、62M和62Y的接触和分离。
位置调节器70由支撑元件81、第一凸轮71和第二凸轮74构成。支撑元件81是板元件或矩形框架,该支撑元件81可旋转地支撑转印辊62K和沿片材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上的下游支持辊75。支撑元件81可围绕旋转轴82转动,该旋转轴82沿着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转印辊62K的上游,并且在中间转印带10的内环的内侧。
由于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设置在支撑辊14A和支撑辊15之间,支撑辊14A和15的位置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0固定,支撑元件81可以轻易调节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的位置。更具体地说,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与支撑元件81围绕旋转轴82的旋转相关联地移动,由此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10相对于感光鼓40K的调节。
下游支持辊75沿着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方向设置在转印辊62K的下游,并且使得在每种颜色的初次转印位置处的辊隙尺寸相等。
如图2所示,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4基本上设置在支撑元件81的底部。图2示出第一凸轮72在第一凸轮的上止点处支撑支撑元件81,且中间转印带10接触感光鼓40K。
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4的旋转导致支撑元件81围绕旋转轴82转动。与支撑元件81的旋转相关联,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移动。
通过控制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4中每一个的停止位置,可以进行两步骤旋转运动。这两步骤旋转运动包括:例如与感光鼓40K相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0从感光鼓40K分离的第一分离状态;以及中间转印带10围绕支持辊75缠绕的量减小从而减小带的张力的第二分离状态。第一和第二旋转步骤依次执行。
要指出的是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4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靠近排列。但是,第二凸轮74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以低于第一凸轮72的,并且第二凸轮74的上止点的位置高于第一凸轮下止点的位置。
利用这种结构,当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K相接触时,支撑元件81被处于上止点的第一凸轮72支撑。在第一分离状态下,支撑元件81在第二凸轮74的上止点处被支撑。在第二分离状态,支撑元件81在第一凸轮72或者第二凸轮74的下止点处被支撑。
要指出的是在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接触状态时,即:中间转印带10接触感光鼓40C、40M和40Y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接触位置。当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第一分离状态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第一分离位置。当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第二分离状态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第二分离位置。
现在参照图3,图3提供了处于第一分离状态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在第一分离状态下,通过将设置成相对感光鼓40K的转印辊62K远离感光鼓40K移动,中间转印带10与用于单色图像的感光鼓40K分离。
为了从图2所示的接触位置将转印辊62K移动到图3所示的第一分离位置,处于上止点的第一凸轮72被(未示出的)驱动装置,如电机或螺线管转动180度,并且停止在第一凸轮72的下止点处。随后,随着第一凸轮72的转动,由于带的张力和自身重量,支撑元件81与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一起围绕旋转轴82顺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在第一凸轮72到达其下止点之前,支撑元件81接触处于第二凸轮74的上止点处的第二凸轮74,由此将支撑元件81定位在适当位置。
现在参照图4,图4提供了在第二分离状态下的转印单元的放大图,在第二分离状态下,转印辊62K继续移动,并且中间转印带10从图3所示的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K的第二分离位置。参照图4,图4给出转印辊62K的描述,该转印辊62K设置成与感光鼓40K相对,用于形成单色图像。
为了将在图3所示的第一分离位置的转印辊62K移动到图4所示的第二分离位置,手动移动未示出的杠杆,由此使第二凸轮74旋转180度,并且将第二凸轮74停止在其下止点处。
随着第二凸轮74的转动,由于带的张力和自身重量,支撑元件81与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一起围绕旋转轴82在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支撑元件81正确地定位于第一凸轮72的下止点处。换句话说,支撑元件81处于第二分离位置,导致中间转印带10从第一分离位置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移动。
要指出的是支撑元件81被支撑的第二分离位置并不局限于第一凸轮72的下止点。可替代的是,支撑元件在第二分离位置被支撑的位置也可以是第二凸轮74的下止点。
第一凸轮72的转动使得被支撑元件81所支撑的转印辊62K能够移动,由此实现接触位置和第一分离位置之间的位置控制。此外,第二凸轮74的转动实现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之间的位置控制。在下游侧的下游支持辊75可以与支撑元件81一起移动,使得下游支持辊75的位置可以被控制在多个位置处,所述多个位置包括接触位置、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
回来参照图2,提供对位置调节器71的描述。如图2所示,位置调节器71包括支撑元件83、第一凸轮76和第二凸轮77。支撑元件83是板元件或者矩形框架,该支撑元件83可旋转地支撑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沿着片材传送方向设置在上游的上游支持辊78。支撑元件83围绕旋转轴84可转动,所述旋转轴84沿着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转印辊62Y的下游并且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0的内环的内侧。
由于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设置在支撑辊14A和支撑辊15之间,而支撑辊14A和15的位置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0固定,因此支撑元件可以轻易调节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的位置。更具体地说,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与支撑元件83围绕旋转轴84转动相关联地移动,由此实现中间转印带10相对于感光鼓40C、40M和40Y的位置调节。
上游支持辊78设置在转印辊62C沿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方向的上游,并且控制初次转印部分处辊隙的尺寸,使得在每种颜色的初次转印部分处提供相同尺寸的辊隙。
如图2所示,第一凸轮76和第二凸轮77基本上设置在支撑元件83的底部。图2示出在第一凸轮76的上止点处支撑支撑元件83的第一凸轮76,并且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C、40M和40Y相接触。
第一凸轮76和第二凸轮77的旋转导致支撑元件83围绕旋转轴84旋转。与支撑元件83的旋转相关联,转印带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移动。
通过控制第一凸轮76和第二凸轮77中每一个的停止位置,可以进行两步骤的旋转运动。这两个步骤的旋转运动包括:例如,第一分离状态和第二分离状态,在第一分离状态下,与感光鼓40C、40M和40Y相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C、40M和40Y分离,而在第二分离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0围绕上游支持辊10的缠绕量减小,从而减小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第一和第二旋转步骤依次执行。
要指出的是第一凸轮76和第二凸轮77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靠近排列。但是,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凸轮77的位置低于第一凸轮76的位置,且第二凸轮77的上止点的位置高于第一凸轮76的下止点的位置。
利用这种结构,当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C、40M和40Y相接触时,支撑元件83被第一凸轮76在第一凸轮76的上止点处支撑。在第一分离状态,支撑元件83在第二凸轮77的上止点处被支撑,在第二分离状态下,支撑元件83在第一凸轮76或第二凸轮77的下止点处被支撑。
要指出的是,当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接触状态时,即:中间转印带10接触感光鼓40C、40M和40Y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接触位置。当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第一分离状态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第一分离位置。当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处于第二分离状态时,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和62Y等的位置被称为第二分离位置。
为了将转印辊62C、62M和62Y从图2所示的接触位置移动到图3所示的第一分离位置,在上止点的第一凸轮76被未示出的驱动装置,如电机或螺线管的驱动力旋转180度,并且停止在其下止点处。随后,随着第一凸轮76的转动,由于带的张力和自身重量,支撑元件83与转印辊62C、62M和62Y和上游支持辊78一起沿着逆时针方向围绕旋转轴84转动。然后,在第一凸轮76到达其下止点之前,支撑元件83接触位于上止点处的第二凸轮77,由此将支撑元件83定位在适当位置。
为了将转印辊62C、62M和62Y从图3所示的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图4所示的第二分离位置,未示出的杠杆被手动移动,由此将第二凸轮77旋转180度并且将第二凸轮77停止在其下止点。随着第二凸轮77的转动,由于带的张力和自身重量,支撑元件83与转印辊62C、62M和62Y和上游支持辊78一起沿着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旋转轴84转动。于是,支撑元件83被正确地定位在第一凸轮76的下止点处。
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从第一分离位置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C、40M和40Y移动。
要指出的是,支撑元件83被支撑的第二分离位置并不局限于第一凸轮76的下止点。可替代的是,支撑元件83被支撑的第二分离位置可以是第二凸轮的下止点。
第一凸轮76的旋转使得被支撑元件83所支撑的转印辊62C、62M和62Y能够在接触位置和第一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此外,第二凸轮77的旋转实现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之间的位置控制。在上游侧的上游支持辊78可以与支撑元件83一起移动,允许上游支持辊78的位置被控制在多个位置,所述多个位置包括接触位置、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
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在接触状态下,两个支持辊75和78、用于黑色的转印辊62K、以及转印辊62C、62M和62Y基本在相同平面上接触中间转印带10。
当利用所有感光鼓40C、40M、40Y和40K打印彩色图像(全彩色打印)时,转印辊62C、62M和62Y、两个支持辊73和78可以为每种颜色提供相同尺寸的转印辊隙。
尤其是,如图2所示,上游支持辊78基本上在感光鼓40C的上游侧防止中间转印带10朝向支撑辊15倾斜。类似的,下游支持辊75基本上在感光鼓40K的下游侧防止中间转印带10朝向支撑辊14A倾斜。
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旋转轴82和旋转轴84设置在用于黑色的转印辊62K与用于彩色图像的转印辊62C、62M和62Y之间。利用这种结构,单色(黑色)图像形成部分(感光鼓40K和转印辊62K)或者彩色图像形成部分(感光鼓40C、40M和40Y)可以轻易分离。
参照图5,给出对转印单元的工作方式的描述。图5是示出由转印单元执行的示例性过程的各步骤的流程图。
在步骤S1,在复印机主体100中,第一凸轮72和第一凸轮76移动到下止点,返回到在第一分离位置处的原点,并且等待。在步骤S2,当成像设备接收到彩色图像打印信息时,在步骤S3和S4,第一凸轮72被位置调节器70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转动,由此将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定位在接触位置。随着第一凸轮76被位置调节器71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转动,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K以及上游支持辊78被定位在接触位置。在步骤S5,在这个接触位置,执行彩色图像的成像过程。
当连续打印时(在步骤S6,是),连续进行彩色图像成像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彩色图像成像过程结束(在步骤S6,否),在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停止转动之前,第一凸轮72被位置调节器70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转动,由此将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定位在第一分离位置(在步骤S8)。同时,在步骤S8,第一凸轮76被位置调节器71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转动,由此将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定位在第一分离位置。
随后,在接收到下一个图像信息之前,操作处于待机状态(在步骤S9,是),或者操作结束(在步骤S9,否)。
相反,如果成像设备接收到单色图像打印信息(在步骤S10,是),第一凸轮72被位置调节器70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转动,由此将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定位在接触位置(步骤S11和S12)。此时,位置调节器71并不工作,同时转印辊62C、62M和62Y保持位于第一分离位置,并且进行单色成像操作。
在步骤S13,在接触位置处形成单色图像。当连续打印时,单色图像连续形成(在步骤S14,是)。在结束单色图像成像操作时(在步骤S14,否),第一凸轮72被位置调节器70的驱动机构转动(在步骤S15),由此将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定位在第一分离位置(在步骤S18)。
当自动将清洁装置17(图1所示)中存放的润滑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10上时,即:当选择润滑剂施加模式时(在步骤S16,是),在步骤S17,在位置调节器70和位置调节器71将转印辊62C、62M、62Y和62K的位置保持在第一分离位置的同时,中间转印带10被驱动,且润滑剂被施加于中间转印带10上。
在第一分离位置,转印单元和/或感光鼓不从成像设备上拆下。在第二分离位置将转印单元和/或感光鼓的可拆卸性考虑进去。因此,在第一分离位置,转印辊62C、62M、62Y和62K以及感光鼓40C、40M、40Y和40K被构造成彼此靠近,由此抑制在中间转印带10接触感光鼓40C、40M、40Y和40K或与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分离时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路径的变动。
利用这种结构,如果没有完全防止的话,也可以抑制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波动,由此向中间转印带10施加理想张力,并且控制中间转印带10的偏移。
此外,在成像设备接收到包含单色图像和彩色图像的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之间切换打印模式时,由于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速度的波动造成图像畸变和颜色偏差。再者,可以防止中间转印带10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偏移、松弛和/或打滑。
要指出的是,优选的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C、62M、62Y和62K等在待机模式过程中,即在从一个打印操作完成到下一个打印操作期间,处于第一分离位置。利用这种结构,防止中间转印带10不期望地接触感光鼓40C、40M、40Y和40K,由此防止磨损和损坏。
要指出的是,在第一分离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的波动小于在接触状态下的。为此原因,在下一次打印操作时,带的张力不需要被增加,这可以减小由于带张力的波动而在转印单元上造成的应力。
当更换零件,如感光鼓40C、40M、40Y和40K、转印辊62C、62M、62Y和62K以及中间转印带10时,需要从成像设备拆下转印单元(转印辊62C、62M、62Y和62K以及中间转印带10)或者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在步骤S18,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位置调节器70上的未示出的杠杆被手动操作,以便转动第二凸轮74并将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从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在步骤S19和步骤S20)。
当手动操作设置到位置调节器71上的杠杆时,第二凸轮77旋转,且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从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步骤S19和步骤S20)。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等从成像设备上拆下(在步骤S21)。
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可以与多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分离相对大的量,而不考虑带的张力。这是由于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不转动,由此不需要将带的张力考虑在内。
于是,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可以从感光鼓40分离更大量,由此提高了包括中间转印带10、支撑辊14A、14B、15和16以及感光鼓40的可拆卸能力。
在拆卸之后,第二凸轮74和第二凸轮77通过手动操作未示出的杠杆转动,以将多个转印辊62和支持辊5和78移动到第一分离位置(在步骤S22和S8)。
如上所述,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的转印单元配备有位置调节器70和位置调节器71。位置调节器70在多个位置移动和控制转印辊62和下游支持辊75,所述多个位置包括:接触位置、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位置调节器71在不同位置移动和控制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所述不同位置为:接触位置、第一分离位置和第二分离位置。
位置调节器70的驱动装置使得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能够从接触位置移动到第一分离位置。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通过手动控制位置调节器70的杠杆而被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
位置调节器71的驱动装置使得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能够从接触位置移动到第一分离位置。转印辊62C、62M和62Y以及上游支持辊78通过手动控制位置调节器71的杠杆来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
转印辊62C、62M、62Y和62K、支持辊75和78在打印和待机模式下分别处于接触状态和第一分离状态。考虑到成像设备的典型使用情况,即,在成像设备的电源开启时反复处于打印和待机模式,从接触状态向第一分离状态或反之的过渡优选地利用驱动装置自动进行。
相反,当转印单元和/或感光鼓40需要拆下时,例如当转印带和/或感光鼓要进行维护时,转印辊62C、62M、62Y和62K、支持辊75和78处于第二分离状态。在与接触状态和第一接触状态之间的位置调节频率相比时,第二分离状态的频率非常小。从而,考虑制造成本优选的是手动控制而不使用驱动装置。
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转印辊62C、62M、62Y和62K、下游支持辊75和上游支持辊78的运行距离被构造成从接触状态到第一分离状态相对短。中间转印带10围绕下游支持辊75和上游支持辊78的量小于缠绕支撑辊14A和15的量。此外,带张力所造成的力也小。因此,实现接触和分离的诸如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6的零件受到较小应力。这也有可能减小在从接触状态向第一分离状态切换时带张力的波动。
相反,转印辊62C、62M、62Y和62K、下游支持辊75和上游支持辊78的运行距离被构造成从第一分离状态到第二分离状态相对长。
在第二分离状态下,不需要维持带张力。因此,中间转印带10可以与感光鼓40分开相对大的量,由此有利于感光鼓40和中间转印带10的可拆卸特性。
如从图4中可以理解到的,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在第二分离状态中间转印带10围绕下游支持辊75和上游支持辊78缠绕的量减小,由此显著减小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
利用这种结构,在包括中间转印带10、转印辊62、支撑辊14A、14B、15和16、支持辊75和78的转印单元从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分离之后,可以容易地从每个辊取下中间转印带10。
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在将中间转印带10从支撑辊14B分离之后,可以将中间转印带10从各辊上取下,所述支撑辊14B从中间转印带10的外周支撑中间转印带10。在第二分离状态,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已经被明显减小,使得容易手动地或者自动地将支撑辊14B从中间转印带10分离。
在支撑辊14B从中间转印带10分离之后,松弛的中间转印带10与其它支撑辊分离。于是,中间转印带10被完全取下。在安装中间转印带10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10以相反顺序安装到成像设备上。
现在参照图6(a)到6(c),这些图提供了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a)示出在接触状态下的转印装置,图6(b)示出在第一分离状态下的转印装置,而图6(c)示出在第二分离状态下的转印装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方向上转印辊62K的上游设置有辅助辊91,这与前面的实施方式不同。辅助辊91设置在旋转轴82和转印辊62K之间,但是相对地朝向旋转轴侧,并且可旋转地由支撑元件81支撑。
在图6(a)所示的接触状态,中间转印带10与辅助辊91和转印辊62K接触,而不围绕它们缠绕。
相反,分别在图6(b)和6(c)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分离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0围绕辅助辊91缠绕。
根据本实施方式,辅助辊91正好在旋转轴82之上支撑中间转印带10,由此防止旋转轴82接触中间转印带10。在布置旋转轴82和其他辊方面辅助辊91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此外,转印辊62K设置在辅助辊91和下游支持辊75之间。转印辊62K、辅助辊91、和下游支持辊75线性排列,并且在保持转印辊62K、辅助辊91和下游支持辊75的相对位置的同时一起移动,如图6(b)和图6(c)所示。在这种结构中,防止中间转印带10不期望地缠绕转印辊62K,防止与转印精度有关的(contribute to transfer accuracy)转印辊62K上的应力,从而防止转印辊62K的支撑轴变形或损坏。
参照图6(a)到6(c),这些图给出对感光鼓40K和转印辊62K之间的距离的示例的描述。
在图6(a)所示的接触状态下,旋转轴82和下游支持辊75之间的距离例如是200mm,且旋转轴82和转印辊62K之间的距离例如是130mm。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凸轮72旋转180度,使得支撑元件81和第一凸轮72的接触位置基本上竖直向下移动,导致支撑元件81接触第二凸轮74的上止点。这个状态对应于图6(b)中所示的第一分离状态。在第一分离状态下,感光鼓40K和转印辊62K之间的距离D1例如为4mm。
此外,在第一分离状态下的第二凸轮74旋转180度,由此使得支撑元件81和第二凸轮74之间的接触位置基本上竖直向下移动,导致支撑元件81接触第一凸轮72的上止点(如图6(c)所示)。这是第二分离状态,在该状态下,分离量大于第一分离状态下的。在这个状态下,感光鼓40K和转印辊62K之间的距离D2例如是17mm,大于第一分离状态下的。在第二分离状态下感光鼓40K和转印辊62K之间的距离量大于第一分离状态下的。
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和围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在接触状态最大。在第一分离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和围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小于接触状态下的。在第二分离状态下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和围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小于第一分离状态下的。
在第一分离状态下,距离D1被构造成相对小,例如4mm,并且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和围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小于在接触状态下的。相反,在第二分离状态下,距离D2被构造成相对长,例如17mm,并且中间转印带10的张力和围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小于第一分离状态下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辅助辊91设置到用于黑色的初次转印部分的支撑元件81上,辅助辊可以设置到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初次转印部分的支撑元件83上。
现在参照图7(a)到7(c),这些图提供了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位置调节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a)示出接触状态,图7(b)示出第一分离状态,而图7(c)示出第二分离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支撑元件92,来取代支撑元件81。支撑元件92并不围绕旋转轴旋转。整个支撑元件92远离中间转印带10移动,这有别于前面的实施方式。
在支撑元件92可旋转地支撑转印辊62K和下游支持辊75的同时,支撑元件92可以通过未示出的线性导引件上下移动。
基本上在支撑元件92的下方,设置两个第一凸轮72,使得它们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是水平的。类似地,两个第二凸轮74排成一行使得它们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是水平的。两个第二凸轮74设置成低于两个第一凸轮72。第二凸轮74的上止点基本上高于第一凸轮72的下止点。
设置在支撑元件92之下的第一凸轮72和第二凸轮74的转动使得支撑元件92能够从图7(a)所示的接触状态分别移动到图7(b)和7(c)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分离状态,同时保持支撑元件92平行于中间转印带10。在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K接触。
在这个结构中,也可以如同前面的实施方式一样调节感光鼓40K和中间转印带10之间的距离。
已经给出了对用于黑色的初次转印部分的支撑元件92的描述,该支撑元件竖直移动,同时保持与中间转印带10平行。相同的支撑元件可以设置到用于其他颜色的初次转印部分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它作出多种变化。
例如,感光鼓40K可以在接触状态、第一分离状态和第二分离状态之间调节,同时感光鼓40C、40M和40Y可以仅在接触状态和第一分离状态之间调节。
可替代的,在四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串列布置在相同平面上的情况下,位置调节器可以仅设置到包括用于黑色的感光鼓40K的成像站上。
也是可替代的,各自支撑每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的支持辊可以独立设置,由此,四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可以独立地与中间转印带10分离。
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的位置可以通过依次旋转两个凸轮而在不同位置处变化。可替代的是,单独一个零件用于位置调节器,它可以将中间转印带的位置在不同位置处变化。
可替代的是,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可以手动或者自动旋转。例如,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可以自动旋转。
可替代的是,在第二分离状态,中间转印带可以在毫无带张力的情况下拆卸。可替代的是,在第二分离状态,中间转印带可以是被张紧的,但是,通过移动支撑辊等减小带的张力,以拆下中间转印带。
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当复印机主体100接收到单色图像或者彩色图像的打印信息并且成像操作开始时,用于单色图像转印单元的马达或螺线管构成的位置调节器使得第一凸轮72转动,由此将转印辊62K移动到转印辊62K与中间转印带10接触的接触位置。
当成像操作完成时,用于单色图像转印单元的位置调节器的马达或螺线管使得第一凸轮72转动。随后,转印辊62K移动到第一分离位置。
当需要将转印单元或感光鼓从复印机主体100拆下时,位置调节器的杠杆或按钮被手动控制,以转动第二凸轮74,由此使得转印辊62K能够从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
可替代的是,单色图像转印单元的位置调节器70也可以控制沿着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方向设置在转印辊62K下游的下游支持辊75的位置,以使得在多个初次转印位置处的辊隙尺寸相等。
此时,单色图像转印单元的位置调节器70使得下游支持辊75能够将中间转印带10定位在多个位置:在中间转印带10水平接触多个感光鼓40C、40M、40Y和40K的接触位置;在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C、40M、40Y和40K分离的第一分离位置;以及在中间转印带10从第一分离位置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C、40M、40Y和40K的第二分离位置。
第一分离位置可以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K彼此靠近的位置处,而不管转印单元和感光鼓的可拆卸性能如何,由此减少在成像操作和待机状态之间的带张力的波动。换句话说,在这个状态下不需要考虑转印单元和感光鼓的可拆卸性能。
于是,可以抑制或防止在主扫描方向上中间转印带10的位置控制误差。此外,防止中间转印带10偏移、打滑和/或松弛。
在第二分离位置可以实现中间转印带10或中间转印装置的可拆卸性能。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不旋转。从而,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K可以彼此明显分开,而不考虑带的张力波动以及中间转印带10偏移的不稳定控制。这防止了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K彼此不期望地接触和被损坏。例如,防止中间转印带10被卡住并进而被损坏。
如上所述,在第一分离位置保持带张力。在第二分离位置,可以确保拆卸转印单元或者感光鼓的足够空间,而不必关注带的张力。
第一分离位置和接触位置之间的差别可以被配置得相对小,使得转印辊62K和支持辊75的运行量最小。当中间转印带10绕下游支持辊75的缠绕量小于绕张紧辊的缠绕量时,如果不能完全防止的话,也可以减小由于下游支持辊75的移动,带的张力的波动。
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转印单元的位置调节器71可以在不同位置处调节多个转印辊62和感光鼓40。尤其是,这些位置包括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接触感光鼓40C、40M和40Y的接触位置;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与感光鼓40C、40M和40Y分离的第一分离位置;以及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C、40M和40Y的第二分离位置。
位置调节器71也可以调节上游支持辊78的位置,沿着中间转印带10的运行方向,该上游支持辊78设置在转印辊62C、62M和62Y中最上游的转印辊62C的上游。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辊78被位置调节器71控制,使得中间转印带的位置可以被控制在不同位置处:即在中间转印带10水平接触感光鼓40C、40M和40Y的接触位置;在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40C、40M和40Y分离的第一分离位置;以及在中间转印带10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感光鼓40C、40M和40Y的第二分离位置。
当复印机主体100接收到彩色图像信息并且成像功能操作被初始化时,位置调节器71的电机或螺线管使得多个转印辊62C、62M和62Y能够移动到接触位置。在完成成像操作之后,位置调节器71的电机或螺线管使得转印辊62C、62M和62Y能够移动到第一分离位置。
在复印机主体100接收到单色图像打印信息时,进行成像操作,同时转印辊62C、62M和62Y保持在第一分离位置。
当需要从成像设备上拆下转印单元或感光鼓时,位置调节器的杠杆或按钮被操纵,从而将转印辊62C、62M和62Y从第一分离位置移动到第二分离位置。
第一分离位置可以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彼此靠近的位置处,而不管转印单元和感光鼓的可拆卸性能如何,由此使得在成像操作和待机状态之间带张力的波动最小。换句话说,在第一分离位置不需要考虑转印单元和感光鼓的可拆卸性能。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抑制或防止在主扫描方向上中间转印带的位置控制中的误差。此外,防止中间转印带10偏移、打滑或者松弛。在第二分离位置实现中间转印带10或中间转印装置的可拆卸性能。
在第二分离位置,中间转印带10不旋转。因此,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可以彼此明显分离,而不必考虑带的张力的波动以及中间转印带10的偏移的不稳定控制。这防止了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彼此不期望地接触并被损坏。例如,防止中间转印带10被卡住进而被损坏。这个结构在拆卸中间转印带或感光鼓时是有利的。在第一分离位置,带的张力被保持。相反,在第二分离位置,不需要考虑带的张力,并且可以确保在中间转印带10和感光鼓40C、40M和40Y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
因此,使得第一分离位置和接触位置之间的差别较小,以使得转印辊62C、62M和62Y和上游支持辊78的运行距离较小。通过减小中间转印带10绕上游支持辊78的缠绕量使之小于绕张紧辊的缠绕量,可以使得带的张力由于上游支持辊78的移动带来的波动最小。
根据前面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当中间转印带从旋转的图像承载元件分离时,相对中间转印带和图像承载元件的应力被抑制,并且如果不是完全防止的话,带张力的波动也被减小。此外,防止中间转印带在主扫描方向上偏移、变松弛或者打滑。在更换中间转印带和图像承载元件时,防止中间转印带接触其他零件,从而防止损坏发生。
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本发明被用于成像设备中。该成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数字多功能系统。
此外,可以理解到在本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不同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元件和/或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和/或彼此替代。另外,构成元件的数量、构成元件的位置、形状等并不局限于用来执行图中所示操作方式的任何结构。
再者,本发明的任何一个上述和其他示例性特征可以以设备、方法或系统的形式来实现。
例如,任何前述方法可以以系统或装置的形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用来执行图中所示操作方式的任何结构。
尽管如此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这些示例性的变型不应被认为背离本发明的范围,而是意图在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包含在随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与相关申请的横向参考
本专利申请基于2009年9月1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13068号并根据35U.S.C.§119的规定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由此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Claims (14)

1.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多个辊,所述多个辊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辊和支持辊;
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绕所述多个辊缠绕并且在所述多个辊之间拉伸;
转印元件,所述转印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环中,并且面对其中安装了所述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图像承载元件,所述图像承载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周,以在接触中间转印带时转印形成在图像承载元件上的图像;以及
位置调节器,该位置调节器在多个状态之间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所述位置调节器包括可旋转地支撑转印元件和支持辊的支撑元件,当所述支撑元件运动来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时,所述支持辊与所述转印元件相关联地运动,所述多个状态包括:
接触状态,在该接触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所述图像承载元件;
第一分离状态,在该第一分离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分离;以及
第二分离状态,在所述第二分离状态,所述中间转印带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所述图像承载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分离状态下,所述转印过程处于待机状态或者润滑剂自动施加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而在所述第二分离状态下,所述中间转印带和所述图像承载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成像设备上拆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从沿着中间转印带的运行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起,一个支撑辊设置在转印元件和支持辊的一侧,而另一个支撑辊设置在转印元件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状态下,所述中间转印带绕支持辊的缠绕量小于绕支撑辊的缠绕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元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基本上跨过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宽度设置,并且通过转印元件与所述支持辊相对,所述支承元件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元件包括固定于其上的辅助辊,该辅助辊设置成通过转印元件与支持辊相对,以接触中间转印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还包括:
第一凸轮,在所述接触状态,该第一凸轮在其上止点可移动地支撑所述支撑元件;以及
第二凸轮,在所述第一分离状态,所述第二凸轮在其上止点可移动地支撑所述支撑元件,
其中,在所述第二分离状态,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在其下止点支撑所述支撑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装置,还包括:
自动驱动装置,以自动驱动所述第一凸轮;以及
手动驱动装置,以手动驱动所述第二凸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自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或螺线管。
10.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多个辊,所述多个辊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辊和至少两个支持辊;
绕所述多个辊缠绕并且在所述多个辊之间拉伸的可旋转中间转印带;
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环中的多个转印元件,每个转印元件面对多个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元件中的相应一个,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所述图像承载元件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外周处,多个转印元件包括面对承载黑色调色剂图像的黑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一转印元件和面对承载彩色调色剂图像的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二转印元件;以及
至少两个位置调节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调节器包括第一位置调节器和第二位置调节器,以在多个状态之间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调节器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而所述第二位置调节器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
所述多个状态包括:
接触状态,在该接触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中间转印带接触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
第一分离状态,在该第一分离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分离;以及
第二分离状态,在所述第二分离状态,所述中间转印带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在第一分离状态,转印过程处于待机状态或者润滑剂自动施加到中间转印带上,而在第二分离状态,所述中间转印带和所述图像承载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成像设备上拆卸。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自中间转印带的运行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面对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二转印元件和面对黑色图像承载元件的第一转印元件设置于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支撑辊和一个支持辊与另一侧上的另一支持辊和另一支撑辊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器包括第一支撑元件,该第一支撑元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转印元件和其中一个支持辊,并且当所述第一位置调节器的第一支撑元件运动时,所述第一转印元件与所述支持辊相关联地运动,来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调节器包括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转印元件和其中另一个支持辊的第二支撑元件,并且当所述第二位置调节器的第二支撑元件运动时,所述第二转印元件与所述另一个支持辊相关联地运动,以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彩色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当所述黑色图像承载元件与中间转印带接触且所述彩色图像承载元件与中间转印带接触时,所述至少两个支持辊、所述第一转印元件、所述第二转印元件基本上在相同平面上面对所述中间转印带。
1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图像承载元件,以在其表面上承载潜像;
潜像形成装置,以在所述图像承载元件上形成潜像;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以利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元件上的潜像,来形成可见图像;以及
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包括:
多个辊,所述多个辊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辊和支持辊;
可旋转的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绕所述多个辊缠绕并且在所述多个辊之间拉伸;
转印元件,所述转印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环中,并且面对所述图像承载元件,所述图像承载元件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周,以在接触中间转印带时转印形成在该图像承载元件上的图像;以及
位置调节器,该位置调节器在多个状态之间调节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所述位置调节器包括:
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转印元件和支持辊的支撑元件,当所述支撑元件运动来调节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图像承载元件的位置时,所述支持辊与所述转印元件相关联地运动,所述多个状态包括:
接触状态,在该接触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所述图像承载元件;
第一分离状态,在该第一分离状态,具有预定张力的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图像承载元件分离;以及
第二分离状态,在所述第二分离状态,所述中间转印带比在第一分离位置更进一步远离所述图像承载元件。
CN201010284114.5A 2009-09-15 2010-09-10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Active CN102023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3068A JP5522510B2 (ja) 2009-09-15 2009-09-15 転写装置及びその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13068/09 2009-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536A true CN102023536A (zh) 2011-04-20
CN102023536B CN102023536B (zh) 2013-02-27

Family

ID=43730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4114.5A Active CN102023536B (zh) 2009-09-15 2010-09-10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417164B2 (zh)
JP (1) JP5522510B2 (zh)
CN (1) CN1020235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808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22248A (zh) * 2014-04-28 2015-11-0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13867114A (zh) * 2020-06-24 2021-12-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0952B2 (ja) 2010-05-1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8270A (ja) 2010-05-31 2011-12-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0684B2 (ja) 2010-11-04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5085B2 (ja) 2010-11-15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88588B2 (ja) 2010-11-19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4975B2 (ja) 2011-03-02 2015-08-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9063472B2 (en) 2011-03-17 2015-06-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tensioning unit
JP5787207B2 (ja) 2011-03-18 2015-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8841B2 (ja) 2011-06-02 2015-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056B2 (ja) 2011-06-08 2016-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0956B2 (ja) 2011-06-21 2015-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678B2 (ja) 2011-06-28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1628B2 (ja) 2011-07-15 2016-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5406B2 (ja) 2011-10-1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1193B2 (ja) * 2011-11-08 2016-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30059991A (ko) * 2011-11-29 2013-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사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998710B2 (ja) 2011-11-30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9037042B2 (en) 2012-03-19 2015-05-19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19965B2 (ja) 2012-09-10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4179B2 (ja) * 2012-11-30 2017-03-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7857B2 (ja) 2013-02-14 2017-08-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909B2 (ja) 2013-02-26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907B2 (ja) 2013-04-17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821858B1 (en) 2013-05-01 2020-06-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86868B2 (ja) 2013-05-01 2018-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427898B2 (ja) 2013-05-30 2018-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7353A (ja) 2013-08-22 2016-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02829A (ja) * 2013-11-28 2015-06-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151B2 (ja) 2014-03-18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ユニットと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38568A (ja) 2014-08-08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7840B2 (ja) * 2014-10-08 2018-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78576B2 (ja) * 2014-11-17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541877B2 (en) * 2014-11-19 2017-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ntacting/separating state of component
US9690246B2 (en) 2014-12-15 2017-06-2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ntact members disposed side by side at positions opposing a guide unit
JP6445949B2 (ja) * 2015-09-28 2018-12-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条件制御方法
JP7003405B2 (ja) 2016-12-05 2022-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8285B2 (ja) 2016-12-06 2021-06-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15757A (ja) 2017-07-03 2019-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75615B1 (en) 2017-09-08 201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ransfer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558148B2 (en) 2018-03-30 2020-02-11 Ricoh Company, Ltd.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20101591A (ja) * 2018-12-19 2020-07-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交換方法
JP2022045362A (ja) * 2020-09-09 2022-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19387A2 (en) * 1995-11-20 1997-05-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30156864A1 (en) * 2002-02-15 2003-08-21 Hiroshi Tachiki Multicolor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64107A (zh) * 2003-10-08 2006-11-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96143A1 (en) * 2006-02-20 2007-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98914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转印带装置和具有该转印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1944B1 (en) * 1997-08-12 2001-03-13 Minolta Co., Ltd. Tandem-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erating in color mode and monochrome mode
JP3799763B2 (ja) * 1997-08-22 2006-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01234B2 (en) * 2002-03-18 2005-05-3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ntermediate image transfer belt and high resistance contact member
JP2004061888A (ja) * 2002-07-29 2004-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532370B2 (en) * 2002-12-02 2009-05-12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encoder, motor driv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05036276A1 (ja) * 2003-10-08 2005-04-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画像形成装置
US7502583B2 (en) * 2004-09-10 2009-03-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of an image stored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3819410B2 (ja) * 2005-04-04 2006-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5124B2 (ja) 2005-12-28 2012-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走行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8317A (ja) * 2006-05-08 2007-12-20 Ricoh Co Ltd 転写分離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0737B2 (ja) * 2006-11-22 2011-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834527B2 (ja) * 2006-11-27 2011-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196A (ja) 2007-03-16 2008-10-02 Kyocera Mita Corp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357A (ja) * 2007-03-19 2008-10-02 Ricoh Co Ltd 転写ニップローラ、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6103A (ja) * 2007-05-07 2008-11-13 Ricoh Co Ltd 中間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001095B2 (ja) * 2007-08-30 2012-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764A (ja) * 2007-08-31 2009-03-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9224B2 (ja) * 2007-09-21 2013-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52992B2 (ja) * 2007-12-03 2013-1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369488B2 (ja) * 2008-05-08 2013-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5917B2 (ja) * 2008-09-0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5759B2 (ja) * 2008-09-17 2014-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433221B2 (en) * 2008-12-04 2013-04-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fer nip adjustment function
JP5299772B2 (ja) * 2009-03-02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5592B2 (ja) 2009-12-24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19387A2 (en) * 1995-11-20 1997-05-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30156864A1 (en) * 2002-02-15 2003-08-21 Hiroshi Tachiki Multicolor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64107A (zh) * 2003-10-08 2006-11-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96143A1 (en) * 2006-02-20 2007-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98914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转印带装置和具有该转印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808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92808B (zh) * 2012-10-30 2016-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22248A (zh) * 2014-04-28 2015-11-0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5022248B (zh) * 2014-04-28 2018-05-0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13867114A (zh) * 2020-06-24 2021-12-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64487A1 (en) 2011-03-17
US8811867B2 (en) 2014-08-19
JP2011064762A (ja) 2011-03-31
CN102023536B (zh) 2013-02-27
JP5522510B2 (ja) 2014-06-18
US20130189002A1 (en) 2013-07-25
US8417164B2 (en) 201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536B (zh) 转印装置和利用该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
JP685042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3065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11498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32435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ulti-spe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JP39682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0549B2 (ja) ベルト張力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0680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38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4564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9241A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141930A1 (en) Transfer device
US109359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ransfer roller to transfer toner image from image bearing member to belt
JP20160574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4779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730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49262B2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搬送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861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12307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5264101B2 (ja)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542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400A (ja)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36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38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00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