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7943A -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7943A
CN101797943A CN200910253753A CN200910253753A CN101797943A CN 101797943 A CN101797943 A CN 101797943A CN 200910253753 A CN200910253753 A CN 200910253753A CN 200910253753 A CN200910253753 A CN 200910253753A CN 101797943 A CN101797943 A CN 101797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uard shield
air guide
ventilation road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3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7943B (zh
Inventor
熊田昌弘
铃木慎也
横森哲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57952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79794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9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由护罩将行驶风以简单的结构分成朝向驾驶员的风和冷却发动机的风。由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构成覆盖燃料箱(20)及汽缸(5)的各前部侧面的护罩(22)。内护罩(200)在上部具备第一导风部(210),在下部具备第二导风部(240),从各导风部分别取入行驶风。第一导风部(210)从第一导风口(214)向形成于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之间的第一通风路内取入,向斜上方弯曲而流向后方,从排风口向后方流出,通过燃料箱(20)的侧面,朝向驾驶员座位(21a)。在护罩(22)的下部设置第二通风路,将从第二通风部(240)的导风口(242)向第二导风路取入的行驶风向斜后方且下方弯曲,流向空冷发动机的汽缸(5)侧面地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覆盖燃料箱的侧方的护罩实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特别是涉及能够将行驶风同时导向驾驶员和发动机两方的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在覆盖燃料箱的侧方的一部分的护罩结构中,在护罩的一部分上设置贯通内外的格栅开口部,使行驶风从格栅开口部流向后方的结构已被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0427号公报
上述现有例虽然在覆盖燃料箱的侧方的一部分的护罩上形成格栅开口部,但是此结构只是使行驶风向一定方向流动,不能由该开口部积极地控制行驶风的流动。但是,如果能够控制行驶风使之向驾驶员、发动机等流动,则能够实现舒适性、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因此,人们希望以这样的护罩对行驶风进行控制。本申请发明是实现这种要求的发明。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具备:配置在前后轮间的燃料箱;配置在上述燃料箱后方、驾驶员就座的座位;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的发动机;覆盖燃料箱的侧方的至少一部分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通风路,其形成于上述护罩的上部,将行驶风导向驾驶员;第二通风路,其形成于上述护罩的下部,将行驶风导向发动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动机的侧面配置了火花塞。
本发明第三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与悬挂发动机、构成车体框架的一部分的下框架相比配置在前方。
本发明第四方面是,在第一~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护罩具备配置在内侧的内护罩和配置在外侧的外护罩,上述第一通风路及第二通风路中的一方形成于上述内护罩和外护罩间,另一方形成于上述内护罩。
本发明第五方面是,在第一~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通风路内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肋,同时,将肋的上部开放。
本发明第六方面是,在第三方面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护罩上的上述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朝向车体内方侧开口。
本发明第七方面是,在第一~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第二通风路的上述护罩的内面在发动机的汽缸轴线前方且指向发动机侧面地形成。
本发明第八方面是,在第四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护罩的后方,以朝向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上述内护罩的至少一部分,同时,在上述内护罩的露出部形成从上述外护罩的后缘向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突出壁。
本发明第九方面是,在第四方面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护罩的后缘形成了从上述第一通风路的排风路向后方及上方指向的导向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在同一护罩内上下地具备第一通风路和第二通风路,能够以由第一通风路将行驶风导向驾驶员,由第二通风路将行驶风导向发动机的方式,将取入的行驶风分成两股气流来控制流动,能够同时实现行驶的舒适性和发动机性能的提高。而且,能够以少的零件数量实现行驶风的有效利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因为将通过了第二通风路的行驶风向火花塞及其周围导入,所以能够积极地冷却容易成为高温的火花塞及其周围。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由于使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成为下框架的前方,所以能够与热源及容易蓄热的区域离开间隔地设置导入口,能够将新鲜的空气导向驾驶员。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因为第一通风路和第二通风路中的一方形成于内护罩和外护罩间,另一方形成于上述内护罩,所以,能够由简单的结构使导向驾驶员的行驶风的量和发动机的冷却需要的行驶风的量最佳化。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由于在第一通风路内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肋,且将该肋的上部开放,所以,第一通风路内的行驶风能够由肋以向斜上方改变方向的方式控制,能够使直接作用于驾驶员的行驶风最佳化。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通过将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朝向车体内方侧开口,与朝向车体前方侧开设导入口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开口面积。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由于形成第二通风路的护罩的内面在发动机的汽缸轴线前方指向发动机侧面,所以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向发动机。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由于在外护罩的后缘形成了向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突出壁,所以创造了作为护罩的整体感,同时,通过将通过外护罩的外表面的行驶风由突出壁以向外侧方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由于在外护罩的后缘形成了从第一通风路的排风路向后方及上方指向的导向部,所以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引导到靠近驾驶员的位置。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二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以燃料箱为中心的车体罩的构成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燃料箱及其附近部分的车体前部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燃料箱及其附近部分的车体前部的右侧视图;图5是从斜右前方表示图4中的护罩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右后方表示护罩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从斜右正面侧表示护罩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从车体后方表示右侧的护罩部分的图;图9是从图5的状态拆下外护罩而扩大的图;图10是从图9的状态拆下内护罩的图;图11是从斜后方且外侧方表示外护罩的立体图;图12是从内侧表示外护罩的侧视图;图13是从斜前方表示图1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从斜后方表示图1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从斜后方表示内护罩的外侧的立体图;图16是同样从斜前方表示外侧的立体图;图17是内护罩的内侧视图;图18是从斜前方表示内侧面的立体图;图19是从斜后方表示内侧面的立体图;图20是图4的20-20线剖视图;图21是图4的21-21线剖视图;图22是图4的22-22线剖视图;图23是其它实施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图24是处于燃料箱安装状态的护罩的俯视图(各实施例共用)。符号说明
5:汽缸;10:头管;12:下框架;20:燃料箱;21:座位;22:护罩;23:侧面板;24:燃料箱罩;100:外护罩;110:燃料箱侧突出部;120:前方突出部;130:下方突出部;200:内护罩;210:第一导风部;214:第一导风口;216:导向部斜面;220:上部侧壁;222:肋;240:第二导风部;242:第二导风口;250:侧壁;260:平台;270:背面壁;300:第一通风路;400:第二通风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二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在前轮1及后轮2间配置空冷发动机3,此空冷发动机3具备曲轴箱4、和从其前部向上方突出的前倾的汽缸5。从汽缸5的后方经汽化器6及空气滤清器7吸气,从排气管8向后方的消声器9排出,该排气管8从汽缸5的前方向斜下方延伸,通过车体下方向后方延伸。
支承空冷发动机3的车体框架具备:主框架11,其从头管10在空冷发动机3的上方向斜后方延伸;下框架12,其从头管10在空冷发动机3的前方向斜下方延伸,由下端部支承曲轴箱4的前端部;中间框架13,其从主框架11的后端向下方弯曲,在空冷发动机3的后方向下方延伸,由下端部支承曲轴箱4的后端部。
另外,座位栏杆(seat rail)14从中间框架13的上部向斜上后方延伸,辅助框架15倾斜地连结在该座位栏杆1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和中间框架13的下部之间。这些车体框架除主框架外,均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由管或铸造件等适宜的金属材料构成。在中间框架13的下部,后叉16的前端由枢轴17摆动自如地支承。在后叉16的后端支承后轮2,后轮2被链条驱动。在后叉16的后端部与座位栏杆14和辅助框架15连结的部分之间设有后缓冲单元18。
在主框架11及座位栏杆14之上,燃料箱20被支承于汽缸5的上方,在燃料箱20的后方,座位21被支承于后轮2的上方。座位21的前部成为驾驶者(驾驶员)席21a。在燃料箱20的前部侧方配置护罩22。护罩22从燃料箱20的前部下半侧的侧面覆盖汽缸5的侧面上部,成对设于车体的左右。护罩22的后端部与侧面板23连接。侧面板23覆盖燃料箱20的后半部及座位21的前半部的各下方的车体侧面。
图中的符号24表示覆盖燃料箱20的前面侧的燃料箱罩;25表示覆盖头管10的前方的前罩(front cowl);26表示左右成对设置且经底桥33及上桥(top bridge)34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头管10,同时在下端部间支承前轮1的前叉;27表示手柄。
图2是表示以燃料箱20为中心的车体罩的构成的分解图,护罩22是将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的两部件向内外重叠而构成,且分别左右设置一对。
侧面板23一体地具备在前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臂部23a和在其后方从侧面看构成大致三角形状的三角部23b,上缘部以沿燃料箱20的侧面后部下端和设于座位21的前部的驾驶员座位21a的侧面下端的方式相对于车体侧面进行安装。由设于侧面板23的前端上的安装孔23e固定于框架上,由设于三角部23b的下端部上的突起23c通过螺栓紧固于中间框架13和辅助框架15的连接部附近的支柱(未图示)上。
三角部23b与臂部23a相比向车体外侧方伸出。臂部23a的前端部构成安装部23d,由设于这里的安装孔23e,通过螺栓从外方安装与安装部23d重叠的内护罩200的后方突部而一体化。在燃料箱20的侧面下部,以下端进入车体内方的方式构成逆倾斜的导向斜面20c,此导向斜面20c的下端与内护罩200的后端上缘及侧面板23的上缘部连接。在燃料箱20的前部侧面,外护罩100与燃料箱侧突出部110重叠的部分构成安装座20e,此后方侧也构成进入车体内方的导向斜面20d。
燃料箱罩24从前面看构成大致倒U字状,从前方覆盖在中央下部向前后方向形成了槽的燃料箱20的前部20a,其背面侧缘部与设于前部20a的台阶部重叠,燃料箱20和燃料箱罩24的外表面齐平地连接,将设于顶部的孔24e与前部20a的突起20g重叠,从上方进行螺栓固定。在燃料箱罩24的侧部设置前倾成直线状的凸缘24b。在前部24a上设有与凸缘24b相比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在这里设置突起24c,且还设置与此突起部分相比向下方延伸、向侧方扩展的延长部24d。
接着,根据图3,对相对于护罩的行驶风的气流控制的概要进行说明。图3是从车体的右斜前方侧表示燃料箱20及其附近部分的车体前部的立体图。如此图所示,护罩22设于车体的左右两侧,构成护罩22的外护罩100以覆盖内护罩200的外侧的方式重叠,通过螺栓111安装于燃料箱20的侧面,且如后述的那样,从内护罩200和车体内方通过螺栓固定而一体化。护罩22形成在上部和下部不同的通风路,上部形成朝向驾驶员座位21a的向上气流(A箭头表示),下部形成朝向发动机的汽缸5的向下气流(B箭头表示)。即,护罩22能够将导入的行驶风分离成向上气流和向下气流两股气流,并控制各自的气流。
在护罩22的上部设置用于在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之间形成向上气流的第一通风路(由A箭头所示的气流表示),从前方导入行驶风,从燃料箱20的前部侧面的下部附近排出,使其沿燃料箱20的侧面流向斜上后方。由此,从车体前部的头管10附近导入行驶风,向驾驶员员供给新鲜的空气,因此,能够提高行驶时的驾驶员的舒适性。而且,利用设于外护罩100的后部的导向斜面116、燃料箱20的中央部侧面20b,能够将从护罩22出来的行驶风有效地导向驾驶员座位21a侧。
在护罩22的下部设置用于在内护罩200的内侧形成向下气流的第二通风路(由B箭头所示的气流表示),将行驶风从在汽缸5前方形成于将右平坦面向前配置的立壁状的第二导风部240的第二导风口242导向护罩22(内护罩200)的下部内侧,变成向斜下方的流动而流向后方,导入位于后方且下方的汽缸5的周围进行冷却,能够提高空冷发动机的冷却效率,实现输出的提高。而且,由于容易向设于汽缸5的侧面的火花塞30及其周围等容易高热化的部分导风,所以能够高效地容易冷却该部分。
接着,根据图20~22,对第一通风路及第二通风路的概要进行说明。图20相当于图4的20-20线剖面,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内外隔开间隔配置,内部空间构成第一通风路300。此第一通风路300由设于覆盖前方的第一导风部210的第一导风口214与前方空间连通,由后方的排风口170与后方的空间连通,行驶风如A箭头所示,从第一导风口214进入第一通风路300,向后方流动,从排风口170向后方流出。
在第一通风路300内,以从正面看构成大致直角三角形状,斜边部侧向车体侧方伸出的方式设置肋222,且开放上方。因此,行驶风由肋222向斜后方且上方改变方向,能够将行驶风控制成向上。第一导风部210形成朝向前方及内方的弯曲面,第一导风口214也弯曲地形成。因此,与单纯朝向车体前方侧设置导风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开口面积,能够有效地导入行驶风。
图21相当于图4的21-21线剖面,第二通风路400在内护罩200上形成了由覆盖前方的第二导风部240、覆盖外侧方的侧壁250及覆盖后方的背面壁270包围的空间,此空间构成第二通风路400。此第二通风路400由设于第二导风部240的第二导风口242与前方空间连通,开放内方及下方。
第二通风路400位于汽缸5的外侧方,与汽缸轴线CL(由于向纸面上下方向延伸,所以作为点来表现)相比位于前方。因此,从第二导风口242进入第二导风口400的行驶风如箭头B所示,向斜下方且向内弯曲,与汽缸5的侧面5a接触,冷却汽缸5,同时,特别是能够冷却安装于侧面的火花塞孔5b上的火花塞30及其附近。
在相当于图4的22-22线剖面的图22中,第一通风路300由构成顶部的台阶部150包围上方、由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包围内侧方、由中央部140包围外侧方、由平台260包围下方。台阶部1 50及中央部140为后述的外护罩100的构成部分,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和平台260为内护罩200的构成部分。
在第一通风路300内,肋222从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向外侧方突出。将肋222的上方开放。平台260上下地区划第一通风路300和第二通风路400,构成第一通风路300的底部及第二通风路400的顶部。与台阶部150相比位于上方的外护罩100的上部,将卡合突起115与燃料箱罩24的卡合穴卡合而一体化。
接着,对安装在车体右侧的护罩22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车体左侧为对称。图4为车体的右侧视图,图5是从斜右前方表示图4的燃料箱20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右后方表示燃料箱20的立体图,图7是从燃料箱20的斜右正面侧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从车体后方表示右侧的燃料箱20部分的图。另外,图9是从图5的状态拆下外护罩100而扩大的图,图10是进一步拆下了内护罩200的图。
如图4所示,外护罩100具备:燃料箱侧突出部110,其大致呈锐角三角形状向斜上后方突出,与燃料箱20的前部侧面重叠;前方突出部120,其大致呈锐角三角形状向前方突出,前端的锐角部与前叉26的侧面一部分重叠;下方突出部130,其构成大致锐角三角形状,向下方突出,覆盖汽缸5的一部分侧面,外护罩100由将上述各部分在中央部140形成为连续一体的树脂等适宜的原材料形成。
燃料箱侧突出部110与将前端部设于燃料箱20的前部侧面上的安装座20e(图9、10)重叠,由螺栓从外侧方安装,由此固定在燃料箱20上。燃料箱侧突出部110的后部成为进入燃料箱侧的导向斜面116。燃料箱侧突出部110,相对于中央部140而言,通过台阶部150,整体进入车体内方而变低。台阶部150在侧面看作为整体大致弯曲成ヘ字状,后端构成进一步向斜后上方弯曲的排风口上部152。
此台阶部150构成使得外护罩100的后缘部153向车宽方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壁部,由外表面引导行驶风,同时,其后端部构成与后缘部153连续的排风口上部152。图24是本实施例及后述的其它实施例共同的护罩22的俯视图,以安装在燃料箱20上的状态表示。从此图可以明确,后缘部153向车宽方向伸出。在后缘部153的后方,夹着排风口170地设有突出壁258(后述)。左右的前方突出部120向前方突出,以便包围燃料箱20的前方空间。另外,图中的符号28表示驾驶员用踏板,就座于座位上的驾驶员能够放置脚。
如图9所示,与外护罩100的内侧重叠的内护罩200具备:第一导风部210,其大致呈锐角三角形状向前方突出;立壁状的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其从第一通风部210的后端连续地设于后方;后方突出部230,其向斜上后方突出;第二导风部240,其绕入车体内侧,覆盖汽缸5的前方;侧壁250,其覆盖汽缸5的侧方;平台260,其在侧壁250的上端部上下地区划第一通风路及第二通风路;背面壁270(图6),其从侧壁250的后端部弯曲,向车体内方伸出。内护罩200是由树脂等适宜的原材料将上述各部形成为连续一体的罩部件。
第一导风部210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状的上端缘朝向燃料箱罩24的前方且位于斜下地设置的侧部凸缘24b的延长线上的方式配置,前端部位于底桥33的侧方。在第一导风部210上开设了横向长的第一导风口214,将行驶风导向与第一导风部210的后方连续的第一通风路内壁220的外侧面侧。此时,能够由一体形成于第一通风路内壁220的外侧面上的肋222使行驶风向斜上方后方弯曲。肋222在前后隔开间隔设有两个(参照图20)。
在侧部凸缘24b的下方,隔开间隔设置了平台260,第一通风路内壁220的高度比第一导风部210的后端低,在与侧部凸缘24b之间具有间隙。在燃料箱罩的侧部凸缘24b附近部设置卡合孔35,在此,将外护罩100的燃料箱侧突出部110和上部卡定。在侧部凸缘24b和平台260的各后部间设置了形成于燃料箱20的前部侧面的安装座20e,由设于此中央部的突起20f通过螺栓固定燃料箱侧突出部110。
安装座20e由后方侧进入内侧的斜面20d与燃料箱20的中央侧面20b连续,中央侧面20b向内侧凹入,至少比位于前方的安装座20e的下部侧(与斜面20c相比上方的部分)低,构成将从第一通风路的排风口出来的行驶风导向驾驶员座位21a的导向面。
后方突出部230,在安装座20e的下方位置延伸到与安装座20e相比为更后方一些的位置,并与侧面板23中的臂部23a的前端部重叠,通过螺栓231(图6)一起紧固在燃料箱20侧。后方突出部230与侧壁250相比向后方突出,侧壁250从设置了安装座20e的燃料箱的前端部附近向下方延伸,覆盖汽缸5(原文是4)的侧面中的前方上部侧。侧壁250的后端部与下方突出部130的后缘部相比向后方伸出地露出,向外侧方弯曲成凸缘状地突出的突出壁258设置在上下方向,以便此露出部覆盖下方突出部130的后缘部。为了避让火花塞30,突出壁258的下部构成向前方弯曲的避让部259。
侧壁250的前部连续的第二导风部240的内侧缘部246沿下框架12向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二导风部240上,向上下方向形成了多个在左右方向长的长孔状的导风口242,将行驶风从此导风口242向第二导风部240及侧壁250的内侧导入,能够由行驶风冷却汽缸5的前面及前侧侧面。
参照图4和图9可以明确,外护罩100覆盖内护罩200的大致整体,内护罩200为后方突出部230和突出壁258向外护罩100之外伸出的大小。此时,内护罩200的第一导风部210、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及平台260位于前方突出部120及中央部140的内侧。另外,下方突出部130与侧壁250的外侧重叠,主要作为装饰部发挥作用。外护罩100通过覆盖内护罩200的大致整体,由此创造了车体整体的一体感。
如图5所示,外护罩100的前端部开放内护罩200的前方,内护罩200的第二导风部200朝向前方配置,以便阻挡行驶风。下方突出部130的前端部中的上端部构成向最外侧方伸出的最外方部138,而下端部139最接近下框架12。由于由下方突出部130覆盖侧壁250,使外观性良好,同时,突出壁258向外侧方伸出,以便覆盖下方突出部130的后端部,对在下方突出部130的外侧面之上流动的行驶风以向外侧方弯曲地引导的方式进行控制,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
如图7所示,下框架12左右成对设置,其上端部和头管10之间由角撑板40加强。与角撑板40相比在下方,左右的下框架12由十字管41加强。在十字管41的下方构成在左右的下框架12间向前后开放的空间,由于汽缸5面向此空间,所以,能够将车体中央的行驶风直接导向汽缸5的前面。喇叭32配置在车体左侧的下框架12的外侧。
护罩22在车体的左右分离地分别设置,头管10及下框架12的车体框架和外护罩100之间的前面空间,其第一导风部210及第二导风部240之间由燃料箱罩24的前部24a及其下端部24d覆盖。燃料箱罩24的前部24a由突起24c通过螺栓38从车体前方紧固连接于内护罩200侧。另外,在此图中,省略了车体左侧的螺栓38,所以看得见突起24c。
连续地形成在燃料箱罩24中的前部24a的下方的下端部24d向外侧方扩展,覆盖第一导风部210和第二导风部240之间。第二导风部240的车体内方侧的内侧缘部246沿着下框架12。在第一导风部210和第二导风部240上分别呈多段地形成了多个在图示的状态下向左右延伸的横向长的第一导风口214及第二导风口242。这些各导风口朝向前方开口,能够将行驶风从车体前方取入护罩22的内侧。
如图6及图8所示,在将此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一体化的状态下,在护罩22的后部中的上部,第一通风路的排风口170朝向后方开口。排风口170由外护罩100的排风口上部152和排风口侧部142及平台260的各后缘及燃料箱20的侧面下部包围而形成。在排风口170的上侧设置了导向斜面116。
成为平台260的下方的内护罩200的下部后方侧,由向车体内方宽扩地进入的背面壁270覆盖。背面壁270的上部构成后方突出部230的下面部,同时,与平台260连续。
导向斜面116是以比较宽的面积向车宽方向扩展(图6)、且从侧面看(图6)大致直线状地后倾的导向斜面,与绕入车体内方而构成排风口170的顶部的排风口上部152形成为一体,与燃料箱侧的导向斜面20d一起作为使从排风口170出来的行驶风向斜上后方流动的导向部件起作用。
如图9所示,内护罩200与臂部23a一起在后方突出部230由螺栓231紧固于设在燃料箱20的侧面下端部上的安装部(图示略),并在侧壁250的下部由向车体内方突出的突起256安装于下框架12的侧面。第一导风口214,其大部分位于下框架12的前方,能够离开热源及容易蓄热的区域将行驶风导入。
图10中的符号31是设于下框架12的侧面且汽缸5的前侧上端部附近的安装部,经设于这里的防振橡胶,卡合安装突起256的前端部。33是底桥,34是上桥34,分别相对于头管10转动自如地连结着前叉26的上下。39是将头管10、主框架11和下框架12斜着连结的加强管。
接着,对外护罩100详细进行说明。图11是从斜后方且外侧方表示外护罩100的立体图,图12是从内侧表示外护罩100的侧视图,图13是从斜前方表示图1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同样从斜后方表示图12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在燃料箱侧突出部110上一体地形成了向车体内方突出的突起112,在形成于此底部的孔113中能够穿过螺栓111(参照图3)。燃料箱侧突出部110的周围构成进入车体内方的前面壁114、导向斜面116,在前面壁114的缘部,向内方一体地突出形成了与向外的侧部凸缘24b的卡合孔35卡合的卡合突起115(参照图22)。将卡合突起115插入前后两个部位的卡合孔35,且由突起112通过螺栓固定,由此,能够将燃料箱侧突出部110安装于燃料箱20侧。
侧壁250及下方突出部130的前后也形成了进入车体内方的前面壁134及背面壁136。这些前面壁114和134及导向斜面116和背面壁136为连续一体。另外,在与背面壁136中的上部的排风口上部152连接的部分中,将面向排风口170的部分,尤其是称作排风口侧部142。
在前方突出部120的前端及下方突出部130的内面上,突起122、132分别向车体内方突出形成为一体,能够将各前端安装于内护罩200的对应的各突起上。排风口上部152从台阶部150的后端部进入车体内方,与导向斜面116的下端部连接。因此,将排风口上部152向车宽方向扩展,加宽了排风口170的横向宽度(参照图8)。
接着,对内护罩200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5是从斜后方表示内护罩200的外侧的立体图,图16是同样从斜前方表示外侧的立体图,图17是内护罩200的内侧视图,图18是从斜前方表示内侧面的立体图,图19是从斜后方表示内侧面的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在第一导风部210的前端部,突起212向外侧突出。各第一导风口214的周围由向外方突出的环状壁215包围。第一导风部210作为整体呈向外敞开状地倾斜。第一导风部210的后端部进入最内方而位于平台260的前端部内侧,第一导风部210的前端部位于更外方侧位置且位于从侧壁250进入车体内方的位置。
连接侧壁250及平台260的各前端部和第一导风部210的下端部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前部平台216,在平台260的前方以不在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平台260是从侧壁250的上端部弯曲成大致直角地向车体内方伸出的平坦部(图16)。第一导风部210的内面侧下部构成朝向车体前方向地向车体内方伸出的向前壁218(图18),与第二导风部240的上端部连接成一体。平台260的内面侧和侧壁250的上端部之间由肋225加强(图17、图19)。
在第一导风部210的后端部和平台260的内侧端部间设置了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在此第一通风路内壁220的内面上,向车体内方突出设置了平台226,将其前端的安装孔227与前侧下部24a的突起24c里侧重叠,通过螺栓38固定(参照图7)。
在平台260和第一通风路内壁220之间,以前后一对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了肋222。各肋222构成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由斜边连结第一通风路内壁220和平台260的上面。前后的肋222大小不同,前方的肋222一方比后方的肋222大一些。另外,各肋222以斜边向侧方伸出,其伸出量越到上方越少的方式配置,使得从第一导风口241进入第一通风路内的行驶风向斜上后方改变方向地流动。
后方突出部230具备向车体内方伸出的上面壁234、下面壁236,在锐角部向内方突出而形成突起232,由其底部的孔233通过螺栓231安装于燃料箱20侧(参照图4等)。设于第二导风部240上的各导风口242的周围由向内方突出的环状壁243包围。
侧壁250在上部前后形成了突起252、254。后侧的突起252向车体外方突出地形成。将此突起252的前端和设于外护罩100的内面上的对应的突起132(参照图12等)的前端重叠,从内方通过螺栓固定,由此被一体化。后侧的突起254在侧壁250的前侧在上下方向共计形成三个,分别向车体内方突出。向突起254的外侧方凹部内插入向内方突出地形成在燃料箱侧突出部110的内面上的突起132(参照图12等),穿过底部的孔255从车体内方通过螺栓固定,由此被一体化。
设于侧壁250的侧面下部上的突起256构成大致圆锥状,较长地向车体内方突出,通过将设于其前端的卡定突部257(图18)插入下框架12侧的安装部31内(参照图10),进行防振安装。
由图19可以明确,在侧壁250的背面侧一体地形成了向车体内方伸出的背面壁270,其与上方的下面壁236连续。背面壁270与侧壁250一起以将从第二导风口242取入内护罩200的内侧的行驶风朝向斜后下方的方式引导。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20及图22所示,将护罩22做成由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形成的重叠结构,由于在护罩22的上部,在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之间形成了第一通风路300,所以,行驶风从第一通风口214进入第一通风路300内,如箭头B所示流向后方。由于在此第一通风路内,开放上方地设置了肋222,所以,行驶风被控制成能够由肋222改变方向,朝向斜后方且上方,能够使直接作用于驾驶员的行驶风最佳化。
从排风口出来的行驶风直接流向斜后方且上方,被导向驾驶员座位21a(图3)。此时,由于将从第一通风路300的排风口170向后方及上方指向的导向斜面116设于排风口170的上方,进而设置了与其连续的燃料箱侧的导向斜面20d,所以,由这些导向斜面也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引导到驾驶席21a的附近。而且,由于在燃料箱20的中央侧面20b上形成了凹部,所以,由这个面也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引导到驾驶员座位21a附近。
另外,由于构成第一通风路300的导入口的第一导风开口214在作为朝向车体前方且内方侧倾斜地配置的斜面的第一导风部210开口,所以与第一导风口124单纯地朝向车体前方侧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开口面积。而且,由于使第一导风口124位于下框架12的前方,所以能够与热源及容易蓄热的区域离开间隔地设置第一导风口124,能够将新鲜的空气导向驾驶员。
如图21及图22所示,第二通风路400形成于内护罩200的下部内侧,如果行驶风如箭头B所示从第二导风口242进入第二导风路400,则因为由侧壁250、背面壁270及顶部的平台260包围,开放内方及下方,所以,以指向斜内方及下方的方式弯曲。
此时,如图21所示,由于形成第二通风路400的部分的内面在发动机的汽缸轴线CL的前方且指向汽缸5的侧面,所以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向发动机。而且,由于发动机为空冷发动机,所以能够由行驶风积极地对其进行冷却。而且,因为通过了第二通风路400的行驶风被导向火花塞30及其周围,所以能够积极地冷却容易成为高温的火花塞30及其周围。
这样,由于将护罩22做成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的内外重叠结构,在上部的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之间形成第一通风路300,使行驶风向上,朝向驾驶员,在护罩22的下部形成第二通风路400,使行驶风向下,朝向发动机,所以,能够将取入到护罩22的行驶风分成两股气流地控制流动,能够同时实现行驶的舒适性和发动机性能的提高。而且,能够以少的零件数量实现行驶风的有效利用。
另外,由于将第一通风路300和第二通风路400上下地区划设置,所以容易调整各通风路的容量,能够由简单的结构使导向驾驶员的行驶风的量和发动机的冷却需要的行驶风的量最佳化。
而且,由于从外护罩100的下方突出部130后缘向后方使内护罩200向外部露出,在此露出部上形成了从外护罩向车宽方向突出的突出壁258,所以,创造了作为护罩22的整体感,同时通过使通过下方突出部130的外表面的行驶风由突出壁258以流向图21的C箭头所示的外侧方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
图23是其它实施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在此例中,将从外护罩100和内护罩200的任一方向另一方侧突出的多个肋510、520、530在前后方向设置得长。这些肋与第二导风部240相比形成于上方,最上部的肋510在臂部23a的上端部大致延长线上稍微向后下形成,而中间的肋520形成在臂部23a的下端部大致延长方向上,并以前侧与肋510相比平缓地倾斜的方式使其与肋510之间的前方侧开口扩大,其间隔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变窄,同时,后端部向下方弯曲,出口侧的开口也扩大。最下方的肋530以从肋520的中间部向下方弯曲,后端指向汽缸5的上面、特别是火花塞30附近的方式设置。
于是,进入到肋510和肋520之间的行驶风如箭头A所示流动后,向臂部23a之上流动,指向驾驶员座位21a。另一方面,进入到肋520的下侧的行驶风如箭头D所示,由肋530引导,向汽缸5的上部,特别是火花塞30的附近流动,冷却汽缸5及火花塞30的附近。此时,通过导风口242取入的行驶风与前实施例同样,流向汽缸5的侧面,由以箭头B所示的行驶风冷却汽缸5及火花塞30的附近。
因此,对汽缸5及火花塞30附近的冷却效率提高,同时,能够简化外护罩100及内护罩200的结构。另外,只在设置肋510、520、530且在内护罩200侧省略第一导风部210及第一通风路内壁220的方面与前实施例不同,其它方面都相同。另外,肋510、520、530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加。而且,肋510、520、530不一定是肋结构,例如只要是通过利用大致带状的分体部件安装而构成的任何导风结构等都可以。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在发明的原理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例如,也可以将第一通风路300形成于内护罩200,将第二通风路400形成于内护罩200和外护罩100之间。

Claims (9)

1.一种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所述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具备:配置在前后轮间的燃料箱;配置在上述燃料箱后方、驾驶员就座的座位;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的发动机;覆盖燃料箱的侧方的至少一部分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通风路,其形成于上述护罩的上部,将行驶风导向驾驶员;
第二通风路,其形成于上述护罩的下部,将行驶风导向发动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动机的侧面配置了火花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与悬挂发动机、构成车体框架的一部分的下框架相比配置在前方。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罩具备配置在内侧的内护罩和配置在外侧的外护罩,
上述第一通风路及第二通风路中的一方形成于上述内护罩和外护罩间,另一方形成于上述内护罩。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通风路内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肋,同时,将肋的上部开放。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护罩上的上述第一通风路的导入口朝向车体内方侧开口。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第二通风路的上述护罩的内面在发动机的汽缸轴线前方且指向发动机侧面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护罩的后方,以朝向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上述内护罩的至少一部分,同时,
在上述内护罩的露出部形成从上述外护罩的后缘向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突出壁。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护罩的后缘形成了从上述第一通风路的排风路向后方及上方指向的导向部。
CN2009102537532A 2009-01-14 2009-12-17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Active CN101797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5760 2009-01-14
JP2009005760A JP5395444B2 (ja) 2009-01-14 2009-01-14 自動2輪車の導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7943A true CN101797943A (zh) 2010-08-11
CN101797943B CN101797943B (zh) 2013-07-17

Family

ID=4257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37532A Active CN101797943B (zh) 2009-01-14 2009-12-17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95444B2 (zh)
KR (1) KR101133337B1 (zh)
CN (1) CN101797943B (zh)
BR (1) BRPI1000038B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1487A (zh) * 2010-09-13 2011-01-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油箱护罩
CN103029784A (zh) * 2011-09-27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CN104108443A (zh) * 2014-08-12 2014-10-22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全封闭式护罩及整车侧翻防护结构
CN104108442A (zh) * 2013-04-18 2014-10-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
CN107531302A (zh) * 2015-04-24 201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护罩结构
CN110325434A (zh) * 2017-02-24 2019-10-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1886179A (zh) * 2018-03-29 2020-11-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7777B2 (ja) * 2011-08-24 2015-12-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835688B2 (ja) * 2011-08-28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冷却構造
JP5735894B2 (ja) * 2011-09-29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シュラウド構造
JP5883716B2 (ja) * 2012-04-26 2016-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部構造
JP5897985B2 (ja) * 2012-05-17 2016-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導風構造
JP2014076731A (ja) * 2012-10-10 2014-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6124602B2 (ja) * 2013-01-19 2017-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852072B2 (ja) * 2013-09-26 2016-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6068881A (ja) * 2014-10-01 2016-05-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129884B2 (ja) * 2015-01-23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JP6207098B2 (ja) * 2015-09-25 2017-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カバー、及び、自動二輪車
JP6663949B2 (ja) * 2018-03-30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880089B2 (ja) * 2019-01-25 2021-06-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7440552B2 (ja) 2022-02-15 2024-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ュラウ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060Y2 (zh) * 1986-01-08 1991-06-05
JPH07242188A (ja) * 1994-03-04 1995-09-1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3508949B2 (ja) * 1994-08-31 2004-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導風構造
JP4344423B2 (ja) * 1999-04-28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7015410A (ja) * 2003-07-04 2007-01-2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1487A (zh) * 2010-09-13 2011-01-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油箱护罩
CN103029784A (zh) * 2011-09-27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CN104108442A (zh) * 2013-04-18 2014-10-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
CN104108442B (zh) * 2013-04-18 2017-09-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
CN104108443A (zh) * 2014-08-12 2014-10-22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全封闭式护罩及整车侧翻防护结构
CN107531302A (zh) * 2015-04-24 201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护罩结构
CN107531302B (zh) * 2015-04-24 2019-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式车辆的护罩结构
CN110325434A (zh) * 2017-02-24 2019-10-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0325434B (zh) * 2017-02-24 2021-0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1886179A (zh) * 2018-03-29 2020-11-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83714A (ko) 2010-07-22
CN101797943B (zh) 2013-07-17
BRPI1000038B1 (pt) 2019-05-21
BRPI1000038A2 (pt) 2011-03-29
KR101133337B1 (ko) 2012-04-06
JP5395444B2 (ja) 2014-01-22
JP2010162990A (ja)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7943A (zh) 二轮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JP3723792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空気取入装置
JP5965270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導風構造
US9016421B2 (en) Front air guid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EP2712793A1 (en) Front cowl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4108286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7062643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冷却構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CN103693135B (zh) 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结构
BR102012018451A2 (pt) Veículo do tipo de montar no selim
JP415317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CN100404361C (zh) 机动二轮车
JPH0365483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
JP353781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5338230B2 (ja) 車体前部の走行風導入構造
US10774797B2 (en) Air intake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ITTO980019A1 (it) Dispositivo paragambe per motocicletta o triciclo.
CN210942089U (zh)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
JP3999471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支持構造
JP2009083679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ル構造
US11092121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2005313899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空気取入装置
JP4464013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取入装置
BR102021005004A2 (pt) Veículo de montar em selim
JPH05105152A (ja) 自動二輪車の冷却風導入構造
JPH1179032A (ja) 自動2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