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527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5279A
CN101685279A CN200910129428A CN200910129428A CN101685279A CN 101685279 A CN101685279 A CN 101685279A CN 200910129428 A CN200910129428 A CN 200910129428A CN 200910129428 A CN200910129428 A CN 200910129428A CN 101685279 A CN101685279 A CN 10168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section
reservoir vessel
powder
waste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9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5279B (zh
Inventor
山口洋二
市川智也
田中美穗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5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5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储存容器和第二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第一排出部分,其设置为允许被关闭并且将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一储存容器;第二排出部分,其将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二储存容器;第一传送部分,其将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第二传送部分,当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时,所述第二传送部分将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废弃粉末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以及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打开的状态下拆下所述第一储存容器时,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使所述第一传送部分停止或减少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输出。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缩短在回收容器装满调色剂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停止的时间,已经对图像形成装置提出了下列方法。具体来说,将小容量的回收容器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而将大容量的回收容器设置在小容量的回收容器下方。然后,交替地使用这些回收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考虑更换操作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前侧配备小容量的回收容器,则将调色剂引导至大容量的回收容器的管道布置在主体的前侧,从而成为处理纸张的堵塞等故障的障碍。
在这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将要废弃的调色剂引导至大容量的调色剂回收容器的管道位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后侧(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3-2091)。
同时,考虑设置有各自储存被传送到此的废弃粉末的多个储存容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个储存容器中的任何一个被拆下,则尽管事实是这样拆下的一个储存容器已经不存在,然而废弃粉末仍有可能被排出。这里,例如假设用于将废调色剂排出到储存容器的排出部分串联地设置在废调色剂的传送机构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根据传送机构的上游侧的储存容器还是下游侧的储存容器哪一个被拆下来执行不同的操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第二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第一排出部分,其设置为允许被关闭,并且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一储存容器;第二排出部分,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二储存容器;第一传送部分,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第二传送部分,当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时,所述第二传送部分将已经由所述第一传送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以及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打开的状态下拆下所述第一储存容器时,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使所述第一传送部分停止或减少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控制器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之后,重新开始驱动已经被停止的所述第一传送部分或者增加其输出已经被减少的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所述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或第二方面中,当所述第一储存容器装满废弃粉末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显示表明所述第一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并且所述控制器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之后显示表明所述第一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第二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第一排出部分,其设置为允许被关闭,并且将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一储存容器;第二排出部分,其将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二储存容器;传送部件,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当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时,所述传送部件在使所述废弃粉末越过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同时将所述废弃粉末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所述传送部件构造为将已经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以及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的状态下拆下所述第二储存容器时,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控制所述传送部件,以便将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四方面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供给单元,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供给到所述传送部件,并且当将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供给单元停止或者减少所述供给单元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五方面中,在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储存在所述第一储存容器中之后,所述控制器重新开始驱动已经被停止的所述供给单元或增加其输出已经被减少的所述供给单元的输出,并且控制所述传送部件,以便将从所述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四至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当所述第二储存容器装满废弃粉末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显示表明所述第二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并且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打开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废弃粉末通过所述传送部件储存在所述第二储存容器中之后,所述控制器显示表明所述第二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在没有安装所述第一储存容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排出废弃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在没有安装所述第一储存容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排出废弃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例如可以防止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之前拆下所述第一储存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在没有安装所述第二储存容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排出部分排出废弃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发生废弃粉末的堵塞等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在没有安装所述第二储存容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排出部分排出废弃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例如可以防止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废弃粉末储存在所述第二储存容器中之前拆下所述第二储存容器。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作为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数字式彩色打印机的构造的简图;
图2是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后侧示出传送机构的简图;
图3是示出使螺旋弹簧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简图;
图4是示出第五传送机构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控制器的控制块的简图;
图6A和6B是示出当储存容器中的一个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7A和7B示出当相应的储存容器被拆下时由控制器执行的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数字式彩色打印机的构造的简图。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送纸单元1A、图像形成组件1B和排纸单元1C。
送纸单元1A包括各自储存用作记录介质的实例的纸张的第一纸张储存部分11至第四纸张储存部分14。送纸单元1A还包括分别为第一纸张储存部分11~第四纸张储存部分14设置的送出辊15~18。送出辊15~18将储存在各个纸张储存部分11~14中的纸张送出到各自与图像形成组件1B连接的传送路径上。
图像形成组件1B属于所谓的串联类型,并且包括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控制器21和图像处理部分22。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是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的实例。控制器21控制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等。例如,图像处理部分22与图像读取装置4和个人计算机(PC)5连接,并且对从这些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图像形成组件1B还包括用户界面(UI)23,该用户界面23具有显示装置等,并且将信息提供给用户并接收由用户输入的信息。
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设置有以一定间隔平行地布置的六个图像形成单元30T、30P、30Y、30M、30C和30K(在下文中,有时简单地称为“图像形成单元30”)。每一个图像形成单元30包括感光鼓31、充电辊32、显影装置33和清洁单元34。在感光鼓31沿着图中用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的同时,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31上。充电辊32均匀地给感光鼓31的表面充电。显影装置33对形成在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清洁单元34去除感光鼓31的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等。另外,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设置有激光曝光装置26,该激光曝光装置26用激光束对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T、30P、30Y、30M、30C和30K的感光鼓31进行扫描和曝光。
这里,除了储存在各个显影装置33中的调色剂以外,所有的图像形成单元30具有几乎相同的构造。在图像形成单元30Y、30M、30C和30K中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
同时,除常用的四种颜色(标准色),即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之外,有时需要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使用另一种图像形成材料。具体来说,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需要利用例如专色等图像形成材料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专色是难以或不可能用常用的四种颜色来表现的。例如,有时需要利用下述调色剂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调色剂例如是专用于特定用户的企业标准色的调色剂、用于盲文的泡沫调色剂、荧光调色剂、增加光泽的调色剂、铁磁调色剂、具有对红外区域的敏感性的不可见调色剂等。为此,除通常安装的图像形成单元30Y、30M、30C和30K之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组件1B设置有使用专色等实现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单元30T和30P。
此外,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包括中间转印带41、一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辊40、带清洁器45和定影装置80。由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的感光鼓31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叠加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一次转印辊42在一次转印部分T1处依次将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二次转印辊40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将已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的叠加的调色剂图像一起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上。带清洁器45去除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等。定影装置80将二次转印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图像形成处理部分20基于从控制器21发送的控制信号执行图像形成操作。首先,由图像处理部分22对通过图像读取装置4或PC5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然后提供给激光曝光装置26。然后,例如在品红色(M)图像形成单元30M中,在充电辊32以预先设定的电位给感光鼓3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之后,激光曝光装置26利用根据从图像处理部分22获取的图像数据而得到调制的激光束来对感光鼓31进行扫描和曝光。这样,在感光鼓31上形成了静电潜像。显影装置33对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便在感光鼓31上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以相同的方式,在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30Y、30C和30K中形成了黄色、蓝绿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在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30T和30P中形成了专色等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相应的一次转印辊42依次将已经形成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中的这些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一次转印)到沿着图1中用箭头C表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41上,以便在中间转印带41上形成叠加的调色剂图像。另一方面,布置在一次转印辊42的下游的清洁单元34去除在一次转印时残留在每一个感光鼓3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等。每一个清洁单元34包括沿着感光鼓31的轴向设置的传送部件341。传送部件341将去除的未转印调色剂等传送到图像形成组件1B的后侧(背部侧)。然后,由传送部件341传送到图像形成组件1B的后侧的未转印调色剂等(废弃粉末)通过传送机构100传送到第一储存容器210或第二储存容器220。这里,传送机构100也设置在图像形成组件1B的后侧,而第一储存容器210和第二储存容器220均可拆装地设置在排纸单元1C中。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储存容器。具体来说,这两个储存容器是第一储存容器210和第二储存容器220。因此,例如,即使储存容器中的任何一个装满,这种构造也允许通过将未转印调色剂等传送到储存容器中的另一个来连续地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此外,例如,与未转印调色剂等储存在具有大容量的单个储存容器中的构造相比,这种构造还允许减轻拆卸其中包含有未转印调色剂等的储存容器时的储存容器的重量。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传感器S1和第二传感器S2。第一传感器S1对第一储存容器210执行检测,而第二传感器S2对第二储存容器220执行检测。另外,设置有第三传感器S3。当未转印调色剂等到达第一储存容器210的上部时(当第一储存容器210装满未转印调色剂等时),第三传感器S3输出预先设定的信号。此外,设置有第四传感器S4。当未转印调色剂等到达第二储存容器220的上部时(当第二储存容器220装满未转印调色剂等时),第四传感器S4输出预先设定的信号。
应当注意到,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储存容器210和第二储存容器220设置在排纸单元1C中,然而作为选择,这些储存容器也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组件1B中。
另一方面,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1上的叠加的调色剂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41的运动而朝向第二转印部分T2进行转移,在第二转印部分T2中布置有二次转印辊40和支撑辊49。同时,在纸张通过送出辊15从例如第一纸张储存部分11中被取出继而经过传送路径之后,接着被传送到定位辊74的位置。
在叠加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第二转印部分T2的时刻,纸张从定位辊74输送到第二转印部分T2。然后,叠加的调色剂图像在第二转印部分T2处利用在二次转印辊40和支撑辊49之间形成的转印电场的作用一起静电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上。
此后,已经在其上静电转印有叠加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从中间转印带41剥离,然后被传送到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利用热量和压力对已经传送到定影装置80的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处理,以便将该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然后,其上形成有定影图像的纸张穿过设置在排纸单元1C中的卷曲校正部分81,然后被传送到排纸堆叠单元(图中未示出)上。
另一方面,在完成二次转印之后,布置为与中间转印带41接触的带清洁器45去除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等。带清洁器45包括传送部件451,该传送部件451设置为从图像形成组件1B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并且将这样去除的未转印调色剂等传送到图像形成组件1B的后侧。然后,传送机构100将由传送部件451传送到图像形成组件1B的后侧的未转印调色剂等传送到第一储存容器210或第二储存容器220。应当注意到,在本说明书中,将从清洁单元34和带清洁器45传送到传送机构100的未转印调色剂等在下文中称为废调色剂。
随后,将对传送机构100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后侧示出传送机构100的简图。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100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10,该第一传送机构110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对应地设置并传送来自清洁单元34的废调色剂。另外,传送机构100包括排出部分170,来自带清洁器45的废调色剂排出在排出部分170上。此外,传送机构100包括第二传送机构120、第三传送机构130、第四传送机构140和第五传送机构150。第二传送机构120传送已由第一传送机构11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和已经从排出部分170排出的废调色剂。第三传送机构130传送已由第二传送机构12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已由第三传送机构13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并且第五传送机构150将已由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传送到第一储存容器210或第二储存容器220。
每一个第一传送机构110包括管状部件111、螺旋弹簧112和第一电动机M1。管状部件111形成已由设置在清洁单元34中的传送部件341(见图1)传送的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作为击碎部件的实例的螺旋弹簧112设置在管状部件111的内部并通过沿着管状部件111往复运动来击碎附着在管状部件111的内壁面上的废调色剂。第一电动机M1旋转地驱动传送部件341并使螺旋弹簧112往复运动。
每一个管状部件111设置为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已由传送部件341传送的废调色剂下落在该管状部件111内部。
每一个螺旋弹簧112由金属丝形成并具有螺旋(线圈)形状。具体来说,每一个螺旋弹簧112不像具有旋转轴152A的后述传送部件152(见图4)那样具有旋转轴,而是具有允许废调色剂穿过其中心部分的形状。换言之,每一个螺旋弹簧112的形状允许废调色剂下落在管状部件111中。第一电动机M1使每一个螺旋弹簧112在管状部件111内部往复运动,以便击碎在管状部件111内部结块的废调色剂或者从管状部件111的内壁上去除废调色剂。
第二传送机构120包括管状部件121。管状部件121布置为沿着图像形成单元30T、30P、30Y、30M、30C和30K的布置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管状部件111和排出部分170连接,用于形成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另外,第二传送机构120还包括传送部件122和第二电动机M2。传送部件122布置在管状部件121内部,并传送已经从第一传送机构110传送来来的废调色剂和已经从排出部分170排出的废调色剂。第二电动机M2旋转地驱动传送部件122。应当注意到,传送部件122与后述传送部件152(见图4)相似地构造。
第三传送机构130包括管状部件131。该管状部件131设置为沿着上下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与管状部件121连接并形成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另外,第三传送机构130还包括螺旋弹簧132和第三电动机M3。螺旋弹簧132设置在管状部件131内部并沿着管状部件131往复运动。第三电动机M3进行驱动以使螺旋弹簧132往复运动。
管状部件131设置为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已由第二传送机构12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下落在该管状部件131内部。
与上述螺旋弹簧112相似,螺旋弹簧132由金属丝形成,并且也具有螺旋(线圈)形状。具体来说,与上述构造相似,螺旋弹簧132不具有旋转轴,而是具有允许废调色剂穿过其中心部分的形状。换言之,螺旋弹簧132的形状允许废调色剂下落在管状部件131中。第三电动机M3使螺旋弹簧132在管状部件131内部往复运动,以便击碎在管状部件131内部结块的废调色剂或者从管状部件131的内壁上去除废调色剂。
应当注意到,螺旋弹簧132的往复运动是通过例如图3所示构造来实现的。
这里,图3是示出使螺旋弹簧132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简图。如图3所示,第三传送机构130包括旋转部件133和驱动部件134。第三电动机M3(见图2)使旋转部件133旋转。驱动部件134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旋转部件133上,而螺旋弹簧132的上端部安装在驱动部件134上。驱动部件134形成为曲柄形状。另外,驱动部件134构造为这样,即:当第三电动机M3受到驱动时,驱动部件134的安装有螺旋弹簧132的安装部分经过与旋转部件133的轴线中心偏心的位置。因此,一旦第三电动机M3开始受到驱动,驱动部件134就使螺旋弹簧132沿着管状部件131往复运动(见箭头D)。应当注意到,尽管以上省略了说明,然而第一传送机构110中的各个螺旋弹簧112(见图2)也是通过与图3所示相同的机构来作往复运动的。
再次参照图2,进一步对传送机构100进行说明。
第四传送机构140包括形成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的管状部件141。管状部件141布置为与第三传送机构130中的管状部件131相交(正交)。换言之,管状部件141布置为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此外,尽管未示出,然而第四传送机构140包括布置在管状部件141内部的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传送来自第三传送机构130的废调色剂。此外,第四传送机构140包括旋转地驱动该传送部件的第四电动机M4。这里,布置在管状部件141内部的传送部件的构造与后述传送部件152(见图4)的构造相似。应当注意到,可以将第四传送机构140当作将废调色剂(废弃粉末)供给到传送部件152(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供给单元。
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形成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的管状部件151。管状部件151布置在第四传送机构140中的管状部件141的下方,并且布置成与管状部件141平行。第五传送机构150还包括传送部件152和第五电动机M5。传送部件152布置在管状部件151内部并传送来自第四传送机构140的废调色剂。第五电动机M5旋转地驱动传送部件152。
这里,图4是示出第五传送机构150的放大图。参照图4,进一步对第五传送机构150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形成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的管状部件151。另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传送部件152,传送部件152布置在管状部件151内部并传送来自第四传送机构140的废调色剂。
传送部件152包括旋转轴152A和突出部分152B,该突出部分152B设置为从旋转轴152A突出。突出部分152B在旋转轴152A的周围设置成叶片形状,并且还沿着旋转轴152A的轴线设置成螺旋形状(螺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部件152的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和接收口151C(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之间的部分对应于第一传送部分,而传送部件152的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之间的部分对应于第二传送部分。
管状部件151包括接收口151C,该接收口151C接收已经由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管状部件151还包括第一排出口151A(第一排出部分)。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然后由传送部件152传送的废调色剂通过第一排出口151A排出到第一储存容器210。另外,管状部件151包括第二排出口151B(第二排出部分)。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然后由传送部件152传送的废调色剂通过第二排出口151B排出到第二储存容器22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口151C设置在管状部件151的一个端部的上部。此外,第二排出口151B设置在管状部件151的另一个端部的下部。此外,第一排出口151A设置在管状部件151的下部,并且位于第二排出口151B和接收口151C之间。换言之,第一排出口151A、第二排出口151B和接收口151C沿着废调色剂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以下列顺序设置:接收口151C、第一排出口151A以及第二排出口151B。
另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下方的第一通路155A。已经从第一排出口151A排出的废调色剂下落并穿过第一通路155A。此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位于第二排出口151B下方的第二通路155B。已经从第二排出口151B排出的废调色剂下落并穿过第二通路155B。
此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位于第一通路155A下方的第一闸板部件153A和位于第二通路155B下方的第二闸板部件153B。
第一闸板部件153A与第一储存容器210的安装和拆卸联动地滑动。当安装第一储存容器210时,第一闸板部件153A打开形成于第一储存容器210上方的开口。另一方面,当拆下第一储存容器210时,第一闸板部件153A关闭该开口。第二闸板部件153B与第二储存容器220的安装和拆卸联动地滑动。当安装第二储存容器220时,第二闸板部件153B打开形成于第二储存容器220上方的开口。另一方面,当拆下第二储存容器220时,第二闸板部件153B关闭该开口。
另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排出口151A下方的第三闸板部件153C。此外,第五传送机构150包括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的第六电动机M6。当第三闸板部件153C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下方的位置时,该第三闸板部件153C关闭(封闭)第一排出口151A。然后,当第三闸板部件153C通过第六电动机M6而从该位置滑开时,该第三闸板部件153C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
当第三闸板部件153C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时,传送部件152在使废调色剂越过第一排出口151A的同时将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到的废调色剂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另一方面,当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时,废调色剂通过第一排出口151A下落。因此,传送部件152将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到的废调色剂传送到第一排出口151A。
这里,图5是示出控制器21的控制块的简图。应当注意到,图5仅示出了与废调色剂的传送有关的控制块。
控制器2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11、只读存储器(ROM)21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3。控制器21的CPU 211根据存储在ROM 212中的程序,在与RAM 213交换数据的同时执行对废调色剂的传送的处理。
这里,控制器21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14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S1至第四传感器S4的输出。另外,控制器21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14控制第一电动机M1至第六电动机M6以及UI 23。
这里,图6A和6B是示出当储存容器中的一个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应当注意到,图6A示出了当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而图6B示出了当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
首先,参照图6A,对当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当废调色剂在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的情况下被传送到第一储存容器210时,一旦检测到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步骤101),控制器21就驱动第六电动机M6以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从而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步骤102)。因此,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到的废调色剂不是通过第一排出口151A下落,而是被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然后,已经被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二储存容器220中。应当注意到,在步骤101中对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的检测是基于来自第三传感器S3的输出来执行的。
此后,例如在从开始驱动第六电动机M6起经过时间T 1之后,控制器21使UI 23显示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等信息(步骤103)。应当注意到,可以将时间T1设定为不少于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所需的时间。换言之,可以在第三闸板部件153C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后显示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等信息。
如果在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前显示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等信息,则第一储存容器210有可能在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前被拆下。于是,如果第一储存容器210在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前被拆下,则废调色剂在没有安装第一储存容器210的情况下从第一排出口151A排出。因此,废调色剂有可能累积在第一闸板部件153A上,而累积在第一闸板部件153A上的废调色剂有可能在以后安装第一储存容器210时飞散。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闸板部件153A,但是,在没有设置第一闸板部件153A的情况下,废调色剂有可能累积并飞散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
接下来,参照图6B,对当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当废调色剂在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的情况下被传送到第二储存容器220时,一旦检测到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步骤201),控制器21就驱动第六电动机M6以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从而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步骤202)。因此,已经由接收口151C接收到的废调色剂从第一排出口151A下落从而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
然后,例如在从步骤201中检测到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起经过时间T2之后,控制器21使UI 23显示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等信息(步骤203)。
这里,可以在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被传送部件152传送并储存在第二储存容器220中之后显示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等信息。换言之,可以设定时间T2,以便在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二储存容器220中之后显示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等信息。
如果在检测到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之后立即显示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等信息,则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储存容器220会被过早地拆下。如果第二储存容器220被过早地拆下,则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在没有安装第二储存容器220的情况下被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废调色剂累积在第二闸板部件153B的上部上。另外,已经累积在第二闸板部件153B上的废调色剂有可能在以后安装第二储存容器220时飞散。此外,由于废调色剂是在第二闸板部件153B关闭废调色剂的传送路径的状态下传送的,所以会发生废调色剂的堵塞或传送部件152的损坏。应当注意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即使在检测到第二储存容器220已经装满之后,也允许原本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二储存容器220中,在第二储存容器220完全装满之前就将该第二储存容器220检测为已经装满。
接下来,对当储存容器中的任何一个从排纸单元1C(见图1)拆下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7A和7B中的每一幅图示出当储存容器被拆下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
首先,参照图7A,对当第一储存容器210被拆下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当废调色剂在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的情况下被传送到第一储存容器210时,一旦检测到第一储存容器210被拆下(步骤301),控制器21就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并且同时开始驱动第六电动机M6以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步骤302)。然后,例如在从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起经过时间T3之后,控制器21重新开始驱动第五电动机M5(步骤303)。应当注意到,对第一储存容器210被拆下的检测是基于来自第一传感器S1的输出来执行的。
随着上述处理,已经从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被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而不会从第一排出口151A下落。然后,已经被传送到第二排出口151B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二储存容器220中。
应当注意到,即使当如同步骤302中那样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时,通常也难以立即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因此,如果不停止而继续驱动第五电动机M5,则废调色剂有可能从第一排出口151A排出。则,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在上述情况下那样,废调色剂有可能累积在第一闸板部件153A等部件上。为此,当第一储存容器210被拆下时,除了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外,还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
当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时,也如上所述执行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的处理。然而,在当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时执行的处理中,仅仅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而不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当第一储存容器210已经装满时不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是由于下列原因。具体来说,由于第一储存容器210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下方,所以即使当废调色剂从第一排出口151A排出时,也允许这样排出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
在该处理中,在步骤302中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的同时驱动第六电动机M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处理。例如,也可以在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之后开始驱动第六电动机M6。作为选择,也可以在开始驱动第六电动机M6之后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
此外,可以在步骤302中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作为选择,例如,可以降低第五电动机M5的速度以便降低传送部件152的旋转速度(减少传送部件152的输出)。此外,可以将确定重新开始驱动第五电动机M5的时刻的时间T3设定为不少于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所需的时间。换言之,可以在第三闸板部件153C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之后重新开始驱动第五电动机M5。
除了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之外,也可以停止驱动第四电动机M4(第四传送机构140)。
当停止驱动第四电动机M4时,位于传送方向的上游的第二传送机构120(见图2)连续地传送废调色剂。由第二传送机构120传送的废调色剂相继累积在第三传送机构130中管状部件131(见图2)内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第四传送机构140中每单位时间传送的废调色剂的量设定为不少于第二传送机构120中每单位时间传送的废调色剂的量。因此,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废调色剂基本上不会累积在管状部件131内部。换言之,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管状部件131具有足够的累积废调色剂的空间。然后,一旦如上所述停止驱动第四电动机M4,来自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废调色剂就会累积在管状部件131内部。
随后,参照图7B,对当第二储存容器220被拆下时由控制器2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当废调色剂在关闭第一排出口151A的情况下被传送到第二储存容器220时,一旦检测到第二储存容器220被拆下(步骤401),控制器21就停止驱动第五电动机M5(步骤402)。此后,控制器21使第三闸板部件153C滑动从而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并且还停止驱动第四传送机构140中的第四电动机M4(步骤403)。应当注意到,也可以在停止驱动第四电动机M4之后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
此后,控制器21使第五电动机M5反向旋转,以便切换传送部件152传送废调色剂的传送方向(步骤404)。随着这种操作,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朝向第一排出口151A传送,从而通过第一排出口151A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
然后,在从开始使第五电动机M5反向旋转起经过预定时间T4之后,控制器21使第五电动机M5正向旋转(步骤405)。此外,控制器21重新开始驱动第四电动机M4(步骤406)。这样,废调色剂从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出来,并且已经从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来的废调色剂通过第一排出口151A而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
这里,假设第五电动机M5不反向旋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原本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也会朝向第二排出口151B传送。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在上述情况下那样,会发生这样传送的废调色剂在第二闸板部件153B的顶部上的累积等状况。另外,如果没有设置第二闸板部件153B,则会发生这样的废调色剂飞散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等状况。此外,如果设置有像第二闸板部件153B那样的限制废调色剂的运动的部件,则废调色剂会聚集在第二闸板部件153B上或第二排出口151B上,这有可能导致废调色剂的结块、传送部件152的损坏等问题。
另外,在上述处理中,在步骤403中停止驱动第四传送机构140中的第四电动机M4。如果不停止而继续驱动第四电动机M4,则已经由第四传送机构140传送的废调色剂和随着第五电动机M5的反向旋转而传送的废调色剂在接收口151C的下部汇合,从而发生废调色剂在接收口151C的下部的聚集等状况。因此,有可能在接收口151C的下方等位置发生废调色剂的堵塞等故障。尽管在上述处理中停止驱动第四电动机M4,然而,作为选择,例如也可以降低第四电动机M4的速度(可以降低第四电动机M4的旋转速度或减少第四电动机M4的输出)。
另外,在上述处理中,如步骤405和406中所述,在从开始使第五电动机M5反向旋转起经过预定时间T4之后,执行第五电动机M5的正向旋转以及重新开始驱动第四电动机M4。这里,可以将时间T4设定为不少于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在打开第一排出口151A的情况下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所需的时间。换言之,可以在原本位于第一排出口151A和第二排出口151B之间的废调色剂储存在第一储存容器210中之后执行第五电动机M5的正向旋转以及重新开始驱动第四电动机M4。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本意并不是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该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第一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
第二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
第一排出部分,其设置为允许被关闭,并且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一储存容器;
第二排出部分,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二储存容器;
第一传送部分,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
一第二传送部分,当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时,所述第二传送部分将已经由所述第一传送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以及
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打开的状态下拆下所述第一储存容器时,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使所述第一传送部分停止或减少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之后,重新开始驱动已经被停止的所述第一传送部分或者增加其输出已经被减少的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所述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储存容器装满废弃粉末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显示表明所述第一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在关闭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之后显示表明所述第一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第一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
第二储存容器,其设置成可拆装,并且储存从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废弃的废弃粉末;
第一排出部分,其设置为允许被关闭,并且将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一储存容器;
第二排出部分,其将所述废弃粉末排出到所述第二储存容器;
传送部件,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当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时,所述传送部件在使所述废弃粉末越过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同时将所述废弃粉末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所述传送部件构造为将已经朝向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传送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以及
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关闭的状态下拆下所述第二储存容器时,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并且控制所述传送部件,以便将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供给单元,其将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供给到所述传送部件,并且
当将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供给单元停止或者减少所述供给单元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的所述废弃粉末储存在所述第一储存容器中之后,所述控制器重新开始驱动已经被停止的所述供给单元或增加其输出已经被减少的所述供给单元的输出,并且控制所述传送部件,以便将从所述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废弃粉末传送到所述第一排出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二储存容器装满所述废弃粉末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显示表明所述第二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并且
在所述第一排出部分被打开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分和所述第二排出部分之间的所述废弃粉末通过所述传送部件储存在所述第二储存容器中之后,所述控制器显示表明所述第二储存容器已经装满的信息。
CN200910129428.5A 2008-09-26 2009-03-1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685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7569 2008-09-26
JP2008-247569 2008-09-26
JP2008247569A JP4752891B2 (ja) 2008-09-26 2008-09-2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5279A true CN101685279A (zh) 2010-03-31
CN101685279B CN101685279B (zh) 2013-10-16

Family

ID=4204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428.5A Active CN101685279B (zh) 2008-09-26 2009-03-1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16645B2 (zh)
JP (1) JP4752891B2 (zh)
CN (1) CN1016852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070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回收调色剂而输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的调色剂输送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8733B2 (ja) * 2006-09-25 2009-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8606A (ja) * 2008-06-25 2010-01-14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39695B2 (ja) * 2008-09-29 2013-07-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70210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Pitas Jeffrey A Method for collecting waste toner
JP5564024B2 (ja) * 2011-09-20 2014-07-3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5819A (ja) * 2012-11-09 2014-05-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24119A (zh) 2017-03-24 2018-10-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墨水、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造形物的制造方法
WO2019070270A1 (en) * 2017-10-05 2019-04-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DING BUILDING MATERIAL TO CONTAINER OF BUILDING MATERIAL
JP6835030B2 (ja) 2018-04-27 2021-02-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熱膨張性シート、熱膨張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JP7413853B2 (ja) * 2020-03-12 2024-01-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回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10796A (ja) 2022-01-28 2023-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9622A (ja) * 1997-10-08 1999-04-30 Minolta Co Ltd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廃棄物回収機構
JP200625892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Sharp Corp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JP2006337409A (ja) * 2005-05-31 2006-12-14 Kyocera Mit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CN101154085A (zh) * 2006-09-25 2008-04-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具有该显影剂回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42757A1 (de) * 1971-12-30 1973-07-05 Xerox Corp Vorrichtung zur wiederaufbereitung von entwicklermaterial bei xerox-kopiergeraeten
JPS6167075A (ja) * 1984-09-10 1986-04-07 Canon Inc 廃トナ−容器
JPS632091A (ja) 1986-06-23 1988-01-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89584A (ja) * 1992-04-13 1993-11-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14882B2 (ja) * 1995-08-02 2004-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US5950062A (en) * 1997-01-14 1999-09-07 Ricoh Co., Ltd. Toner sorting device for separating reusable toner from used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device
JP3938150B2 (ja) * 2004-01-29 2007-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70405A (ja) * 2006-09-12 2008-03-27 Kyocera Mit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58519B2 (ja) * 2008-09-26 2012-0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粉体搬送装置
JP4674626B2 (ja) * 2008-09-26 2011-04-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85485A (ja) * 2008-09-29 2010-04-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9695B2 (ja) * 2008-09-29 2013-07-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9622A (ja) * 1997-10-08 1999-04-30 Minolta Co Ltd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廃棄物回収機構
JP200625892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Sharp Corp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JP2006337409A (ja) * 2005-05-31 2006-12-14 Kyocera Mit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CN101154085A (zh) * 2006-09-25 2008-04-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具有该显影剂回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070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回收调色剂而输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的调色剂输送单元
CN103324070B (zh) * 2012-03-21 2016-03-16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回收调色剂而输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的调色剂输送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78952A (ja) 2010-04-08
US20100080580A1 (en) 2010-04-01
CN101685279B (zh) 2013-10-16
US8116645B2 (en) 2012-02-14
JP4752891B2 (ja)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527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852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废弃粉末传送方法
CN1017139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粉末传送储存装置
CN101685291B (zh) 图像形成装置、粉末传送装置以及废弃粉末传送方法
JP54143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71395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废弃粉末传送方法
JP2013064875A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541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0672A (ja) 廃トナー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28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54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06174B2 (ja) 廃トナー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72864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653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該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交換方法
US200800851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648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6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3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51320B2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7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873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2701B2 (ja) 現像器のトナー残量検出機構
JP20052750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90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4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