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7737A -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7737A
CN101657737A CN200880011911A CN200880011911A CN101657737A CN 101657737 A CN101657737 A CN 101657737A CN 200880011911 A CN200880011911 A CN 200880011911A CN 200880011911 A CN200880011911 A CN 200880011911A CN 101657737 A CN101657737 A CN 101657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layer
radiation detecting
adhesive linkage
detecting apparatus
rectangular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1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7737B (zh
Inventor
井上正人
冈田聪
竹田慎市
长野和美
野村庆一
泽田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5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7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7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20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 G01T1/2018Scintillation-photodiode combin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20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29Measurement performed on radiation beams, e.g. position or section of the beam; Measuremen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diation
    • G01T1/2914Measurement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diation
    • G01T1/2921Static instruments for im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ity in one or two dimensions; Radio-isotope cameras
    • G01T1/2928Static instruments for im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ity in one or two dimensions; Radio-isotope cameras using solid state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减少构成放射线检测装置的构件之间的剥离,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层压叠层结构,其中,支撑物质(20)、粘接层(17)、具有光电转换元件(11)的阵列衬底(10)、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13)以及树脂层(14)以此顺序而堆叠。在平面方向上每一层的布置区域中,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与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区域宽,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其宽,并且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比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

Description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以及一种放射线检测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放射线照相术等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放射线照相中通常使用包括放射线膜的放射线检测装置,该放射线膜具有带有用于将X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的光敏层和放射线增强屏。
然而,近来已经开发出一种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其具有带有闪烁层的闪烁器以及具有光电转换元件的二维光电检测器。在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中,由于所获得的数据是数字数据,因此容易执行图像处理。相应地,通过将这种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合并到连网的计算机系统中,数据可以共享。此外,存在以下另一优点:将图像数字数据存储到磁光盘等中可以比胶片存储更显著地减少存储空间,因此有助于检索过去的图像。此外,随着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的开发不断发展,已经提出了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锐度特性的这种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其已经使得能够减少患者的放射线曝光剂量。
作为数字放射线检测装置的传统示例,在美国专利No.5856699中描述了一种配置示例。美国专利No.5856699描述了用于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层(波长转换构件)被布置在具有以二维方式布置的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半导体元件衬底的X射线入射侧,并且在半导体元件衬底的X射线入射侧的相对侧的表面通过粘接剂而固定在基底上。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214808描述了这样的示例:由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掺杂Tl的CsI制成的多个柱状晶体制成的闪烁层被布置在光电转换元件衬底的X射线入射侧的表面,并且以粘接剂将光电转换元件衬底的背面固定在安装衬底上。此外,闪烁层受防潮保护膜所覆盖。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产生以下问题:保护膜、闪烁层、光电转换元件衬底以及用于接合基底的粘接剂具有彼此不同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在每一部分因周围环境温度和装置内侧的热量产生而生成应力。此外,应力之间的差异生成导致凸出方向或凹入方向上的变形的力。具体地说,在装置的使用环境下,用于形成各个构件的制造工艺之间的大温度差已经生成应力。在传统示例中,存在的应力由另一构件强制地矫正,并且总是施加试图返回没有矫正的形变状况的力。
相应地,易于出现具有低粘接力的光电转换元件衬底与闪烁层的连接表面之间的剥离以及闪烁层内的断裂。具体地说,很有可能在施加了大应力的角部分处发生剥离或断裂。
如果出现闪烁层的剥离或断裂,则在闪烁层的内所生成的光并不准确地传送,并且出现光强度改变或光散射,因此降低了光强度和分辨率。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其能够减少因构件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的阵列衬底与闪烁层之间的剥离。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层压叠层结构,其中,支撑物质、第一粘接层、具有光电转换元件的阵列衬底、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第一树脂层以此顺序而堆叠,其中,在每一层的平面方向上的布置区域中,
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宽,
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它宽,并且具有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的部分,以及
所述阵列衬底的布置区域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宽。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上述放射线检测装置;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来自所述放射线检测装置的信号。
本发明可以减少放射线检测装置的闪烁层的剥离,并且可以防止光强度降级以及分辨率降级。
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清楚的,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在整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被合并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的简化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片状缓冲物质的简化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描述各个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射线检测装置的简化截面图。
图4是当施加应力时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的简化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形状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的另一形状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照相检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将对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进行描述,具体地说,对在待检测的放射线是X射线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X射线、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在此被包括在放射线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放射线检测装置的截面图。在阵列衬底10上,以二维方式布置用于将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11。在光电转换元件11上,布置绝缘层12。在绝缘层12上,布置用于将X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13。此外,随后各个层彼此邻近地层叠,从而覆盖闪烁层13。也就是说,树脂层(作为热塑性树脂(thermoplasticresin)的聚烯烃基热熔树脂层(polyolefine-group hot-melt resinlayer))14、作为电磁屏蔽物质的金属层15以及金属层15的基底16以此顺序而层叠。阵列衬底10和支撑物质20通过第一粘接层17而层叠。
在图1中,闪烁层13是通过在绝缘层12上对具有被添加到主要成分的活化剂(activator)的物质进行气相淀积而形成的柱状晶体层。也就是说,闪烁层13具有柱状晶体结构。作为主要成分,可以使用碘化铯(CsI)。作为活化剂,可以使用铊(Tl)。此外,活化剂也可以使用钠(Na)。例如,可以通过对作为蒸发源的主要成分的CsI以及掺杂材料的碘化铊(TlI)同时进行气相淀积来执行闪烁层13的形成。通常在100至300℃范围内的高温执行气相淀积。
作为第一树脂层14,所需的全部是热塑性树脂。有利地使用热熔树脂,并且使用聚烯烃基。第一树脂层14不限于聚烯烃基树脂,使用例如聚酯基(polyester-group)、聚氨酯基(polyurethane-group)和环氧基(epoxy-group)的热熔树脂也提供相同的优点。热熔树脂的热膨胀系数随材料类型而变化,例如为160至230×10-6/℃。
此外,第一粘接层17可以使用属于丙烯系(acryl-series)、环氧系(epoxy-series)和硅系(silicon-series)的组的粘接剂。粘接剂的热膨胀系数随材料类型而变化,例如为110×10-6/℃或更小。
优选地,图1中基底16的材料是聚乙烯基树脂(polyethylene-group resin)(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然而,所述材料不限于聚乙烯基树脂,而可以使用其它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苯酚树脂(phenolresin)、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丙烯树脂(polypropyleneresin)、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和纤维素树脂(celluloseresin))。
此外,对于金属层15,有利地使用铝。金属层15是电磁屏蔽,并且如果存在电磁屏蔽效果,则其材料不限于铝,而可以使用例如银、银合金、铜以及金的金属。金属层15还充当来自闪烁层13的光的反射层。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闪烁层13与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具体地说,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宽。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它宽,并且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比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现在,将对其特征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使用的布置区域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一粘接层17、闪烁层13和光电转换元件13中的每一层在支撑物质20上突出。
参照图2,图2是限于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所需的其构件和配置的截面图,以下将对这些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图2基于作为图1中放射线检测装置的垂直中心线的虚线H示出各个构件之间的布置关系。具体地说,图2示出平面方向上每一层的布置区域。符号A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符号B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相似地,符号C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闪烁层13的布置。符号D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阵列衬底10的布置区域。
在本发明中,阵列衬底10的支撑物质20侧所布置的第一粘接层区域(B)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与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A)的外围部分相同的位置,或比布置区域(A)的外围部分更向外。此外,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的外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得比闪烁层13的布置区域(C)的外围部分更向内。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的外围部分被布置得比阵列衬底10的布置区域(D)的外围部分更向内。此外,闪烁层13的布置区域(C)的外围部分被布置得比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A)的外围更向外,并且比阵列衬底10的布置区域(D)的外围部分更向内。具体地说,它们中的每一个具有以下关系:
A≤B<C<D............公式(1)
从以上公式(1)可见,从中心线H到各个层的布置区域的外围部分的距离可以具有这样的关系:(B)等于或长于(A),(C)长于(B),并且(D)长于(C)。换句话来说,存在这样的关系:(A)等于或短于(B),(B)短于(C),并且(C)短于(B)。
优选地,满足公式(1)的阵列衬底10的支撑物质侧所布置的第一粘接层17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是放射线检测单元的至少四个角部分。
即使因使用环境温度改变而产生应力,并且每一构件改变为凸出形状或凹入形状,满足公式(1)的条件的各个构件的布置也提供以下效果。具体地说,在比在闪烁层处可能开始产生剥离或断裂的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更向外的区域中,阵列衬底10未与支撑物质20连接。相应地,在阵列衬底10之上布置的构件未受刚性主体的支撑物质20所矫正。即使阵列衬底10的热膨胀系数与第一树脂层14、金属层15以及基底16的热膨胀系数之间存在差异,对支撑物质20也没有影响,这样减轻了施加到闪烁层的应力的影响。相应地,闪烁层13与绝缘层12之间不产生剥离,或者闪烁层13内不产生结构断裂。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装置的截面图。阵列衬底10被二维地布置有用于将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11。此外,邻近于光电转换元件11,布置绝缘层12。此外,邻近于绝缘层12,布置用于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层13。此外,随后各层彼此邻近地依次层叠,从而覆盖闪烁层13。具体地说,第一树脂层(热塑性树脂的聚烯烃基热熔树脂层)14、电磁屏蔽物质的金属层15以及金属层15的基底16依次叠层。具有遮光和缓冲性的第二树脂层18和阵列衬底10被设置成通过第二粘接层19而彼此邻近。树脂层18和支撑物质20被设置成通过第一粘接层17而彼此邻近。其中,第二树脂层18和第二粘接层19的布置区域比闪烁层13的布置区域宽。并且,第二树脂层18以及第二粘接层19的形状和尺寸与阵列衬底10的形状和尺寸相似。
在图3中,闪烁层13是通过在绝缘层12上对具有被添加到主要成分的活化剂的物质进行气相淀积而形成的柱状晶体层。也就是说,闪烁层13具有柱状晶体结构。作为主要成分,可以使用碘化铯(CsI)。作为活化剂,可以使用铊(Tl)。此外,活化剂同样可以使用钠(Na)。例如,可以通过对作为蒸发源的主要成分的CsI以及作为掺杂材料的碘化铊(TlI)同时进行气相淀积来执行闪烁层13的形成。通常在100至300℃范围内的高温执行气相淀积。
作为第一树脂层14,所需的全部是热塑性树脂。有利地使用热熔树脂,并且使用聚烯烃基树脂。在热熔树脂的情况下,第一树脂层14不限于聚烯烃基树脂,使用例如聚酯基、聚氨酯基和环氧基的热熔树脂也提供相同的优点。热熔树脂的热膨胀系数随材料类型而变化,例如为160至230×10-6/℃。
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可以使用属于丙烯酸基(acrylic-group)、环氧基(epoxy-group)以及硅基(silicon-group)中的任何一个的粘接剂。粘接剂的热膨胀系数随材料类型而变化,例如为110×10-6/℃或更小。
优选地,图1中基底16的材料是聚乙烯基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然而,所述材料不限于聚乙烯基树脂,而可以使用其它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苯酚树脂、聚氯乙烯、聚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纤维素树脂)。
此外,对于金属层15,有利地使用铝。金属层15是电磁屏蔽,并且如果存在电磁屏蔽效果,则其材料不限于铝,而可以使用例如银、银合金、铜以及金的金属。金属层15还充当来自闪烁层13的光的反射层。
图4示出片状的缓冲物质,其具有第二树脂层18、第二粘接层19和第一粘接层17,其中,分离物通常安装在每一粘接层表面上,用于以容易处理的形状进行操作。第二树脂层具有带有发泡结构的缓冲性和遮光性,遮光性用于吸收闪烁层13所发射的光中穿透光电转换元件阵列衬底10的多余光。因此,反射光从光电转换元件阵列衬底10后面进入光电转换元件11的入射得以抑制。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图4中第二粘接层19与第一粘接层17之间存在形状和尺寸的差异,因此详细描述其特征部分。
参照图5,图5是限于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所需的其构件和配置的截面图,以下将对这些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图5基于作为图3中放射线检测装置的垂直中心线的虚线H示出各个构件之间的布置关系。具体地说,图5示出平面方向上每一层的布置区域。更具体地说,最优选的是,将虚线H取作闪烁层的中心部分。这是容易理解在闪烁层的角部分处的剥离或断裂的原因。符号A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符号B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相似地,符号C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闪烁层13的布置。符号D表示相对于虚线H的第二粘接层19的布置区域。
在本发明中,第二树脂层18的支撑物质侧所布置的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的外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等于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A)的外围部分的位置处或比它更向外的位置处。此外,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的外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得比闪烁层13的布置区域(C)的外围部分更向内。此外,第一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的外围部分被布置得比第二树脂层18的光电转换元件阵列衬底10侧所布置的第二粘接层19的布置区域(E)的外围部分更向内。此外,闪烁层13的布置区域(C)的外围部分被布置得比光电转换元件11的布置区域(A)更向外,并且比第二粘接层19的布置区域(E)的外围部分更向内。具体地说,它们中的每一个具有以下公式(2)的关系:
A≤B<C<E...................公式(2)
然而,满足公式(2)的第二树脂层18的支撑物质侧所布置的第一粘接层17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是X射线检测单元的至少四个角部分。
图6示出图3中的装置具有弯曲的状态。即使因使用环境温度改变而产生应力,并且每一构件改变为凸出形状或凹入形状,满足公式(2)的条件的各个构件的布置也提供以下效果。具体地说,在比在闪烁层处可能开始产生剥离或断裂的粘接层17的布置区域(B)更向外的区域中,第二树脂层18未与支撑物质20连接。相应地,在第二树脂层18之上布置的构件未受作为刚性主体的支撑物质20所矫正。即使光电转换元件阵列衬底10的热膨胀系数与第一树脂层14、金属层15以及基底16的热膨胀系数之间存在差异,对支撑物质20也没有影响,这样减轻了施加到闪烁层的应力的影响。相应地,闪烁层13与绝缘层12之间不产生剥离,或者闪烁层13内不产生结构断裂。
倘若满足公式(2),则第一粘接层17可以具有各种类型的形状。参照图7至图11,将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7示出当从支撑物质20侧观看时第一粘接层171、阵列衬底10、阵列衬底10上布置的光电转换元件11以及闪烁层13。在矩形阵列衬底10的区域内,以与阵列衬底10相同的矩形形状来布置第一粘接层171。在此使用的第一粘接层171的布置区域是满足公式(1)的区域。可以考虑以第二树脂层来替代阵列衬底10。同样在此情况下,第一粘接层171的布置区域是满足公式(2)的区域。
图8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该示例中,第一粘接层172具有通过直线地切除来自与图7相同矩形形状的四个角部分中的每一个而获得的形状。因此,对于应力的灵活性增加了与在四个角部分处的没有粘接层布置对应的量,因此进一步抑制了对闪烁层的不利影响。
图9示出又一实施例。在该示例中,粘接层173具有这样的形状:从矩形区域中树脂层18的整个表面分别直线地切下仅四个角部分。在此情况下,在切下的区域中的仅四个角部分满足公式(1)。应力在对角线方向上变得最大。相应地,为了以很小的应力切除端部分,使用粘接剂来连接树脂层18,这使得能够抵挡来自X射线检测装置顶部的外力以及能够实现在角部分处的高质量。
图10和图11示出其它实施例。图10中的粘接层174仅在阵列衬底10的四个角部分处具有满足公式(1)的圆形形状。具体地说,粘接层具有内接矩形形状的树脂层18的圆形形状。另一方面,图11中的粘接层175具有比矩形阵列衬底10的区域更向内的圆形形状。相应地,粘接层175在阵列衬底10的四个角部分以及其它区域满足公式(1)。这两个实施例皆提供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图8至图11中,在图3中的装置配置的情况下,树脂层18被布置在等同于阵列衬底10的区域中。
在本发明中,闪烁层13并非总是仅应用于具有通过在绝缘层12上对添加有Tl的CsI进行气相淀积而形成的柱状晶体结构的闪烁器。此外,可以使用粘接剂等将通过用粘合剂(binder)压缩颗粒(例如GOS)而形成的闪烁器与绝缘层12粘附到一起。在此情况下,闪烁层13与绝缘层12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粘接性或闪烁层中微粒之间的粘接性易于在放射线检测装置中产生例如应力的不利影响、剥离以及凝聚破坏(cohesive failure)的问题。然而,采用本发明可以抑制应力的不利影响,因此解决了例如闪烁层的剥离和凝聚破坏的问题。
[应用示例]
接下来参照图12,将对应用示例进行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应用于作为图像诊断系统的放射线检测系统。
在放射线管(放射线源)1001处生成的放射线1002穿过身体部分1004(例如,待检查的人1003(比如患者)的胸部),并且进入在其顶部安装有的闪烁器的放射线成像装置1100。入射放射线1002包括待检查的人1003的内部身体的信息。在放射线成像装置1100中,闪烁器响应于放射线1002的入射而照亮,其经过光电转换以获得电信息。此外,放射线成像装置1100可以将放射线1002直接转换为电荷,以获得电信息。电信息被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作为信号处理单元的图像处理器1005进行的图像处理,并且显示在控制室中作为显示单元的显示器1006上。
此外,电信息可以通过传输单元1007(例如无线电传输或比如电话线的有线传输)而传递到远程位置。相应地,信息可以显示于在分离的地方中所提供的安装在医生室等处的作为显示单元的显示器1008上,或者可以由作为记录单元的底片处理器1009存储在记录介质(例如光盘)中。这允许在远程地方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底片处理器1009与作为打印单元的激光打印机连接,可以将由传输单元1007发送的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例如底片)上。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许多明显广泛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应理解,除了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那样之外,本发明不限于其特定实施例。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4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109469以及于2008年3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83387的权益,它们在此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22)

1.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层压叠层结构,其中,支撑物质、第一粘接层、具有光电转换元件的阵列衬底、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第一树脂层以此顺序而堆叠,其中,在每一层的平面方向上的布置区域中,
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宽,
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它宽,并且具有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的部分,以及
所述阵列衬底的布置区域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具有矩形形状,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的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部分是所述闪烁层的角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阵列衬底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按像所述闪烁层的矩形形状的布置配置而被布置在所述闪烁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阵列衬底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在所述闪烁层内,从而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所述矩形形状的四个角区域分别被直线地切除。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阵列衬底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的与由所述阵列衬底形成的整个矩形对应的四个角区域分别被直线地切除。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阵列衬底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内接于所述矩形形状的阵列衬底的圆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阵列衬底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在所述矩形形状的闪烁层的边缘内的圆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还包括:
第二树脂层,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阵列衬底之间;以及第二粘接层,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阵列衬底之间,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布置区域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宽。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具有矩形形状,比所述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的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部分是所述闪烁层的角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按像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矩形形状的布置配置而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内,从而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所述矩形形状的四个角区域分别被直线地切除。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的与由所述第二树脂层形成的整个矩形对应的四个角区域分别被直线地切除。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内接于所述矩形形状的第二树脂层的圆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和所述闪烁层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粘接层被布置为具有在所述矩形形状的第二树脂层内的圆形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是以从丙烯系、环氧系或硅酮系组所选择的材料而形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闪烁层具有其中活化剂被添加到主要成分的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5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闪烁层具有柱状晶体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主要成分是碘化铯。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活化剂是铊。
20.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遮光性。
21.根据权利要求8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缓冲性。
22.一种放射线检测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的放射线检测装置,以及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来自所述放射线检测装置的信号。
CN2008800119117A 2007-04-18 2008-04-09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7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9469/2007 2007-04-18
JP2007109469 2007-04-18
JP083387/2008 2008-03-27
JP2008083387A JP5004848B2 (ja) 2007-04-18 2008-03-27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PCT/JP2008/057374 WO2008133123A2 (en) 2007-04-18 2008-04-09 Radi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detect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7737A true CN101657737A (zh) 2010-02-24
CN101657737B CN101657737B (zh) 2013-02-20

Family

ID=3992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191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737B (zh) 2007-04-18 2008-04-09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04735B2 (zh)
EP (1) EP2145207A2 (zh)
JP (1) JP5004848B2 (zh)
CN (1) CN101657737B (zh)
RU (1) RU2408901C1 (zh)
WO (1) WO2008133123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5837A (zh) * 2010-11-22 2012-07-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CN102621574A (zh) * 2011-01-26 2012-08-01 佳能株式会社 闪烁体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放射线检测设备
CN102741941A (zh) * 2010-01-29 2012-10-17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转换面板
CN102934173A (zh) * 2010-06-04 2013-02-13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闪烁器面板和放射线图像传感器
CN102971643A (zh) * 2010-08-24 2013-03-13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
CN103293548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设备
CN105474045A (zh) * 2013-08-19 2016-04-06 株式会社东芝 辐射检测器
CN111356938A (zh) * 2017-09-14 2020-06-30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5996B2 (ja) * 2009-03-12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芝 放射線検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723127B2 (en) 2009-03-13 2014-05-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Radiation detector
CN101957452A (zh) * 2009-07-16 2011-01-26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X射线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607426B2 (ja) 2010-05-28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5562134B2 (ja) 2010-06-17 2014-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5665494B2 (ja) 2010-06-24 2015-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2012047487A (ja) * 2010-08-24 2012-03-08 Hamamatsu Photonics Kk 放射線検出器
JP5680943B2 (ja) 2010-11-16 2015-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ンチレータ、放射線検出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影装置
KR20120080911A (ko) * 2011-01-10 2012-07-1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5498982B2 (ja) * 2011-03-11 2014-05-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
RU2461022C1 (ru) * 2011-04-15 2012-09-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мпульс" Плоскопанельный приемник рентгеновск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13029384A (ja) 2011-07-27 2013-02-07 Canon Inc 放射線検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JP5827856B2 (ja) * 2011-09-28 2015-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セッテ
JP5911274B2 (ja) 2011-11-28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6200171B2 (ja) 2012-06-04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5997512B2 (ja) * 2012-06-20 2016-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6071283B2 (ja) 2012-07-04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92568B2 (ja) 2012-10-11 2017-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JP6100045B2 (ja) 2013-03-19 2017-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200173B2 (ja) 2013-03-21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EP3004930B1 (en) * 2013-05-24 2019-07-10 Teledyne Dalsa B.V. A moistur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device and a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6270450B2 (ja) * 2013-12-13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73377B2 (ja) 2015-07-08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73378B2 (ja) 2015-07-10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56727B2 (en) * 2015-10-02 2021-10-26 Varian Medical Systems, Inc. High DQE imaging device
JP6663210B2 (ja) 2015-12-01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706963B2 (ja) 2016-04-18 2020-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78118B2 (ja) 2017-01-13 2020-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WO2019012846A1 (ja) 2017-07-10 2019-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7030478B2 (ja) 2017-11-09 202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台およ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10267931B1 (en) * 2018-02-06 2019-04-23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Radiation detector capable of measuring depth-of-interaction
JP2019194531A (ja) * 2018-05-01 2019-11-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検出パネルおよび放射線検出器
JP7358615B2 (ja) * 2020-03-05 2023-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器、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器の製造方法
JP7332784B2 (ja) * 2020-03-05 2023-08-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器、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JP7374862B2 (ja) 2020-07-01 2023-11-07 キヤノン電子管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8980A (en) * 1991-02-20 1994-05-03 Amber Engineering, Inc. Thermal mismatch accommodated infrared detector hybrid array
US5585624A (en) * 1995-03-23 1996-12-17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d stabilizing a hybrid focal plane array
US5610389A (en) * 1995-03-23 1997-03-11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tabilized hybrid focal plane array structure
US5714760A (en) * 1995-06-07 1998-02-03 Boeing North American, Inc. Imbalanced layered composite focal plane array structure
US5600140A (en) * 1995-06-07 1997-02-04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mbalanced composite focal plane array
JP3805031B2 (ja) 1995-10-20 200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
JP3815766B2 (ja) * 1998-01-28 2006-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二次元撮像装置
JP2001042041A (ja) * 1999-07-30 2001-02-16 Toshiba Corp 放射線シンチレ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258739B1 (en) * 2000-02-25 2008-08-06 Hamamatsu Photonics K.K. X-ray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4447752B2 (ja) * 2000-08-03 2010-04-0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器
JP2002333848A (ja) * 2001-05-10 2002-11-22 Sharp Corp 複合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磁波撮像装置
JP2003075543A (ja) * 2001-08-31 2003-03-12 Canon Inc 放射線変換シート、放射線撮影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03262675A (ja) * 2002-03-11 2003-09-19 Canon Inc シンチレータ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検出装置
JP4266656B2 (ja) 2003-02-14 2009-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装置
JP4323827B2 (ja) 2003-02-14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装置
EP1593159B1 (en) 2003-02-14 2013-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e pickup device
JP4289913B2 (ja) * 2003-03-12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55184B2 (en) * 2003-04-07 2008-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G148877A1 (en) * 2003-07-22 2009-01-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including input/output redistribution using wire bonds and anisotropically conductive film,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assemblies including same
DE102004042365A1 (de) * 2003-09-12 2005-04-14 Siemens Ag Röntgendetektor
JP4418720B2 (ja) 2003-11-21 2010-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US7067817B2 (en) * 2004-01-29 2006-06-27 Hamamatsu Photonics K.K. Radiation image sensor and making method of same
JP4335025B2 (ja) 2004-01-29 2009-09-3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45352B2 (ja) 2004-06-15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EP1779140B1 (en) * 2004-08-10 2018-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scintillator panel,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radiation detecting system
JP4266898B2 (ja) 2004-08-10 2009-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4208790B2 (ja) 2004-08-10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557355B2 (en) 2004-09-30 2009-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4464260B2 (ja) * 2004-11-24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43373B2 (ja) 2005-07-11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換装置、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JP5159065B2 (ja) 2005-08-31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放射線撮像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4911966B2 (ja) * 2005-12-12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DE102006001885B4 (de) * 2006-01-13 2010-03-04 Siemens Ag Detektormodul eines Detektors und Verwendung eines Schmelzklebstoffes zur Herstellung eines Detektormoduls
JP4921180B2 (ja) 2006-01-25 2012-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5089195B2 (ja) 2006-03-02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シンチレータパネル、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920994B2 (ja) 2006-03-02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ンチレータパネル、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DE102006038969B4 (de) * 2006-08-21 2013-02-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öntgenkonverter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7605374B2 (en) * 2007-03-27 2009-10-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X-ray detector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erefrom
JP4834614B2 (ja) 2007-06-12 2011-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4764407B2 (ja) * 2007-11-20 2011-09-07 東芝電子管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6088B2 (en) 2010-01-29 2014-10-21 Hamamatsu Photonics K.K. Radiation image conversion panel
CN102741941B (zh) * 2010-01-29 2015-04-08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转换面板
CN102741941A (zh) * 2010-01-29 2012-10-17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转换面板
CN102934173A (zh) * 2010-06-04 2013-02-13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闪烁器面板和放射线图像传感器
CN102971643A (zh) * 2010-08-24 2013-03-13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
US8890078B2 (en) 2010-08-24 2014-11-18 Hamamatsu Photonics K.K. Radiation detector
CN102971643B (zh) * 2010-08-24 2015-09-23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
US9146325B2 (en) 2010-08-24 2015-09-29 Hamamatsu Photonics K.K. Method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CN102565837A (zh) * 2010-11-22 2012-07-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CN102565837B (zh) * 2010-11-22 2015-08-05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CN102621574A (zh) * 2011-01-26 2012-08-01 佳能株式会社 闪烁体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放射线检测设备
CN103293548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设备
CN103293548B (zh) * 2012-02-23 2015-11-18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设备
CN105474045A (zh) * 2013-08-19 2016-04-06 株式会社东芝 辐射检测器
CN111356938A (zh) * 2017-09-14 2020-06-30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CN111356938B (zh) * 2017-09-14 2023-09-26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器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04848B2 (ja) 2012-08-22
WO2008133123A3 (en) 2009-06-04
CN101657737B (zh) 2013-02-20
EP2145207A2 (en) 2010-01-20
WO2008133123A2 (en) 2008-11-06
RU2408901C1 (ru) 2011-01-10
US20100102236A1 (en) 2010-04-29
JP2008286785A (ja) 2008-11-27
US8304735B2 (en) 2012-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7737B (zh) 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JP5693173B2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JP5142943B2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5693174B2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システム
US6528796B1 (en) Radiatio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radiation image pickup system
US6671347B2 (e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30308755A1 (en) Radi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
US20150014546A1 (en) Radi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
JP2007225598A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TWI780129B (zh) 放射線檢測器及放射線圖像攝影裝置
JP2017200522A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US9971043B2 (en) Radi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20003863A1 (en) X-ray image detecting apparatus
US20080093558A1 (en) Radiographic image detec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US8822930B2 (en) Flat image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the generation of medical digital images
JP7370950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US11269087B2 (e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US20190298282A1 (en) Radiation detector and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US20140034837A1 (e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JP2006052979A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シンチレータパネル
WO2018146912A1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21076393A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US20220163682A1 (en) Radiation detection module, radiation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adiation detection module
EP4325255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119891A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