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3655B - Vehicle-wheel speed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Vehicle-wheel speed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13655B TWI313655B TW096127248A TW96127248A TWI313655B TW I313655 B TWI313655 B TW I313655B TW 096127248 A TW096127248 A TW 096127248A TW 96127248 A TW96127248 A TW 96127248A TW I313655 B TWI313655 B TW I31365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swing arm
- engine
- wheel speed
- additio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6—Wheels with compression spo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0—Means for holding wheels or par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21—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deceleration
- B60T8/329—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ed sensor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1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 B60T8/367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 B60T8/368—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combin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components, e.g. pump units, master cylinders
- B60T8/368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combin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components, e.g. pump units, master 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modulator unit onto the vehicl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3/00—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linear or angular speeds
- G01P3/42—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P3/4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 G01P3/48—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 G01P3/481—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of pulse signals
- G01P3/488—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of pulse signals delivered by variable reluctance detec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31365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構 造,其適於附加一個用於偵測車輪之鎖定傾向的感測器。 【先前技術】 、若制動作用被過度地施加於二輪機車上,則車輪有可能 尤其在防滑路面或類似表面上鎖定。為了解決此問題,使 用防鎖死煞車系統(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其 中,在車輪之鎖定傾向被偵測到之後,一控制單元便控制 傳遞至一卡鉗的流體壓力,藉此以釋出較穩定的制動^。 一種類型之ABS為再循環型ABS。 上2循環型ABS主要包括:主缸,被附加至把手附近;abs 5周即器’具有一電磁闊;卡钳,被附加至包括於前、後車 輪每-者中的車輪附近;及,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及車 輪速度感測器。主缸與A B S調節器經由一煞車軟管而相互 連接’且,ABS調節器與卡鉗經由一煞車軟管而相互 ABS調節n中之電磁線圈由來自於—控制單元的電作 操作性地打開或關,以切換煞車流體流 : 控制卡鉗之流體壓力。 從而 車輪速度感測器偵測出被附加至車輪的車輪 器轉子之旋轉狀態(旋轉速度),且將 感測 ^早心而該控制單元則偵測出車輪之鎖定傾向。附 Τ 5之,在再循環型ABS中,控制單元 成為-個單-單元,其可對前、後車輪施行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丨/96127248 6 1313655 二-方車輪形成有—個幾乎呈 於容納-支插入至其處的車轴。此外,一個:二Γ其適 幾乎呈圓柱形的煞車圓盤附加部分,同軸而 .^ ^ ^ , …、車®盤附加部分形成有一凹栲广击 輪迷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分),其適於 車 的:上提及之車輪速度感测器轉子(例如:::至其處 專利文獻!:日本專利第3,_,531號j文獻… 然而’以上提及之車輪之M態,需要在輪穀 設置大的圓柱形煞車盤附加 4刀上 —因此,難以減小整個車輪 :部分及其類似物的周邊部分大於整個車輪,; 以整個車輪之設計效能有可能降低。 斤 【發明内容】 ,於=容,完成本發明,且,本發明之 度感測附加構造,其能夠減小整個 皁輪之重置,且增強整個車輪之設計效能。 括在土::中’ 一種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構造包 f.車輪,包括一輪穀及複數個自該輪穀徑向延伸的輪 ί韓:煞Γ盤’被附加至該車輪;及,一車輪速度感測 斋轉子,被附加至該車輪而與之一起旋轉,從而使一個被 附加至-車體側的車輪速度感測器得以谓測車輪速度;該 =輪輪各自形成有一個被附加至該煞車圓盤的附加軸 套’且形成有一個連接該附加軸套與該輪轂的加固肋,而 且,該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係被附加至該加固肋。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7 1313655 藉由此組心即使不必在輪數之外部分上
=煞車圓㈣加部分及車輪速度感測n轉子附二H = = 附加至該等附加轴套…該車輪速度 时轉子仍可被附加至該等加固肋。 & 、 在此情況下,該輪輻可形成有一個實 延伸的凹入部分’其位處於與該加固肋相對:的::固上肋 η 组態,車輪之重量可藉由位在對煞車圓盤及車輪 測益轉子之附加無影響的部分處的凹人部分,而進 一 减小0 加固肋可被形成為具有使得該加固肋與一條徑向延伸 的線相交的角度,以便接合附加軸套與輪轂。 藉由此組態,該加固肋可被形成為在延伸方向上比 向方向上長。 二 由於輪肋自輪轂延伸至附加軸套,在行進期間,輪肋可 與車輪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 藉由此組態,該輪輻可相對於在制動期間施加於附加軸 套上的力而被有效地加固。 一個與輪輻相連續的突出物可被設置於一位置處,而此 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相對立的一側上的該輪轂之外 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輪輻。 藉由此組態,輪輻與輪轂之間的接合厚度可得以增加。 根據本發明’諸輪輻各自設置有適於將圓盤附加至輪輕 的附加軸套’且,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被附加至適於將輪 轂連接至附加轴套的加固肋。如此便免除了在輪穀之外圓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8 1313655 周^車輪速度感測n轉子附加部分之設置,可減小車輪 之里。另外,由於輪穀之周邊部分在尺寸上可得到^ 小’所以’增強了設計之靈活性且改良了外觀(設計效能)。 由於凹入部分之形成’所以,在對煞車圓盤及車輪速户 感測器轉子之附加無影響之部分處,可促成進一步的重: 減小。 里 加固肋可被形成為具有—個使其與—條徑向延伸之線 相交的角度’以便接合附加轴套與輪轂。因此,該加固肋 可被形成為比徑向延伸的加固肋長,藉此增強加固效應。 由於輪肋自輪轂延伸至附加軸套,在行進期間,㈣與 .車輪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因此,該輪輻可相對於在制 動期間施加於附加軸套上的力而被有效地加固。 此外,與輪輻相連續的突出物可被設置於一位置處,而 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相對立的一侧上的該輪轂之 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輪輻。因此,輪輕與輪毅之間的 接合厚度可根據突出物之厚度而增加。因此,接合部分之 強度可被增加。 本發月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構造較佳地用於二輪機車 中’包含.一擺臂,相對於一個主體車架而可擺動地支撐 ,一後輪;一排氣消音器,被裝設於該擺臂之一側面上;一 '後輪煞車,被附加至該後輪;及,一線纜或煞車軟管,被 連接至該後輪煞車,且沿著該擺臂而向前延伸;一保護構 件,覆蓋住線纜或煞車軟管之一部分,自側面觀看時至少 重疊於該排氣消音器,而由該擺臂所支撐。在此具體例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9 1313655 自侧面觀看時至少重疊該排氣消音器 e之一部分係由該保護構件 見次…、旱库人 消立哭n增切ΓΓ 可防止在靠近該排氣 曰煞車軟f之同時,該排 或煞車軟管之熱影響。因此,可曰器對線友 車輛> &宮声n . 方止L括排氣消音器的 二二二二避免降低二輪機車之布局靈活性。 U,後輪“、、車包括—個與該後輪— =及-個被裝設於—個設置於該擺臂中的開 更7過該煞車圓盤的卡鉗體;被配置成沿著 :延伸的繼煞車軟管,係朝向車體橫向中心:= ^以便與該卡钳體連接;且,該保護構件 二 Γ著線纔或煞車軟管之彎曲部分而延伸。在此L下: 由於該保,構件沿著彎曲的線欖或煞車軟管而彎曲二 不僅疋自其側面而且亦自其下側,可減小排氣消音器 對線繞或煞車軟管之熱影響。 、曰° 根據一較佳具體例,該擺臂被突出地設置於其-外表面 ί構::2撐:套:適於支撐該排氣消音器;且,該保 ^構件权置有-個上邊緣彎曲部分’其係被插入於支撐軸 ”被配置成在該支撐歸下方延伸的輯或 t間。㈣或煞車軟管現在可由保護構件之上邊緣彎^ 2保護,使其避免自上方散開’且免於受自排氣消音器 =至支撐軸套的熱,而該支撐軸套係被設 煞車軟管上方之-位置處以支樓排氣消音器的方式自: 臂之外表面突出。 乃八目擺 此外,該保護構件可被附加至設置於擺臂上的至少一對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〇 1313655 ’而該等附加轴套部分係 及下部外表面。因此,在 之移動可受到至少一對附 作效率。 附加轴套部分,以便自其處突出 分別面向煞車軟管之上部外表面 组裝或維護時,線纜或煞車軟管 加軸套部分之限制,藉此增強工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例,擺臂被緊固至由主體車竿可 :動地支撐的引擎之引擎主體,而且,在擺臂之前方朝向 该引擎主體延伸的線镜或煞車軟管之一部分,係由一個由 該引擎主體支撐的蓋構件所覆蓋。根據此具體例,線纔或 =車軟管可由該蓋構件所保護’同時,其並不會被暴露至 。引擎主體一侧上之外部,如此使線纜或煞車軟管不太顯 眼,從而不損壞外觀。 【實施方式】 本發明諸具體例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構 造’將在下文中參考圖式而加以描述。 另外,圖16至圖20係展示使用本發明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的二輪機車之較佳具體例。 〜 圖1為本發明具體例的二輪機車之示意側視圖。應注 意,在本說明書中,前方及後方或背部,分別表示自車體 觀看的前方及後方或背面方向,而左方及右方則分別表示 自車體觀看的向左或向右方向。 小輪機車(scooter)型車輛10在車體之前部分處(即, 在主體車架F之前端處)設置有頭管13。一個未圖示的操 控軸可旋轉地連接至頭管13。前車輪叉15被連接至操控 軸下端。前車輪17被連接至前車輪叉15之下端。把手柱 3 Π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41/96127248 11 1313655 19被㈣地接合至操控軸上端。把手2ι被連接至把 19上知。各別的手柄23被附加至把手21之頭端。 及HZ包括—主管25、左側車架及右侧車架27、 27一自主:25 Γ主管25自頭管 ^自主之中間向下延伸,由此處幾乎水平地朝向後 ^延^ ’再進一步向後且向上傾斜地延伸。中心車架29 自主管25之上部分朝向後部及傾斜的下側而延伸。 此外’主體車架F包括左車架及右車架33、左侧板及 右侧板35、以及左後副車架及右後副車架37。左車架及 右車架33自中心車架29之下端朝向後部幾乎水平地延 伸,且被連接至各別的侧車架27。側板35被緊固至各別 的側車架27。後副車架37被連接至各別的側板35,以幾 乎圓弧方式向後且傾斜地向上延伸,進一步向上延伸,且 被連接至側車架27之各別的上部分。 個平行的連桿機構39被附加至該等側板35。動力單 兀41(由引擎E及連續可變傳動裝置M組成)在其前下端 經由一軸40而向上及向下可擺動地連接至平行的連桿機 構39。後車輪42由動力單元41之後侧可旋轉地支撐, 而5亥動力單元41則由侧車架27之後部分經由後避震器 43加以支撐。 引擎E為(例如)水冷單缸四衝程引擎,其具有一個被稍 微向上配置以面向車體之前部的汽缸S。舉例而言,所使 用的傳動裝置Μ為皮帶式。適於引導來自引擎e之廢氣的 排氣管44自該引擎Ε延伸出來,經過後車輪42之右側,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12 1313655 且被連接至一個未圖示的排氣消音器。 左、右侧車架27之各別的後端,係由橫向構件 接。油箱47被安裝於橫向構件46之前方,且, j 49被安裝於油箱47之前方。桊g 儲存相 •^月』万。乘貝座椅51被安裝忐 方覆蓋住油箱47及儲存箱49。 上
在以上組態中,主體車牟P + , A 1nnr , ^ ’、 一個由口成樹脂製成的主 f皿10°(由圖1中之假想線指示)所覆蓋。主體蓋⑽包 =蓋二,覆蓋住車體之前部;内蓋103,鄰接於前 =101且向U ΗΠ之後方延伸;低底板型踏板m 接=内蓋103;下蓋109,覆蓋住踏板1〇7之下侧;及, 侧盍111,自兩側覆蓋住車體之後部分。 圖2為說明本發明本具體例的二輪機車之再循環型咖 之不意圖。 用於避免車輪之鎖定傾向的再循環型ABS2〇〇包括:各 別的主缸2(Π ’被設置於左、右煞車槓桿22之近端處; ABS調節器202 ’被附加至車體之前部;前車輪卡鉗2〇3 及後車輪卡鉗303,分別被附加於前車輪17及後車輪42 附近;以及,用於偵測前車輪17之旋轉狀態的前車輪速 度感測器轉子204(見圖3及圖4)、及前車輪速度感測器 205(見圖4),及用於偵測後車輪42之旋轉狀態的後車輪 速度感測器轉子304(見圖1〇)及後車輪速度感測器 305(見圖 11)。 操作煞車槓桿22,使主缸201改變用於制動的煞車流 體之流體壓力。主缸201經由相關聯的各別的煞車軟管 3 i 2XIV發明說明書(補件)/96_丨1/96丨27248 13 1313655 210、210而被連接至ABS調節器202。 ABS調節器202位於頭管13之前侧上(見圖υ,且位於 覆蓋住車體之前部的前蓋1〇1之後側上。肅調節器_ 經由煞車軟管211而被連接至前車輪卡钳2〇3,且經由煞 車孔3U而被連接至後車輪卡鉗3()3。此外,咖調節器' 2〇2經由信號線212而被連接至前車輪速度感測器2〇5, 且經由信號線312而被連接至後車輪逮度感測器3〇5。 上述ABS調節器202在内部包括:數個電磁閥,能夠切 換被連接至各別的卡钳203、303的煞車流體通道;數個 柱塞型泵’各自裝備有-個適於對煞車流體加壓的馬達; 控制單元,用於控制電磁閥之打開及關閉;及,儲液器, 用於臨時地將煞車流體儲存於其中。 在接收到來自於車輪速度感測器2 〇 5、3 0 5的信號後, 控制單元即偵測前車輪及後車輪之鎖定傾向,且控制電磁 閥之打開及關閉。 將電磁閥配置為一組,以分離地操作前車輪及後車輪。 當來自於控制單元的信號被切斷時,通道係打開的。當信 號被接通時,一個線圈被激勵而引起一磁力以關閉主缸^ 卡鉗之間的通道。 一 該等泵被組態成為單獨用於前車輪煞車及後車輪煞 車。該泵將馬達軸之旋轉運動轉換為柱塞之往復運動,以 對煞車流體加壓。ABS調節器202被附加,使得泵之馬達 軸之旋轉軸線面向車體之前後方向。 當煞車流體之流體壓力減小時,儲液器容許卡钳側上的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14 1313655 同壓煞車流體流入其中,藉此減小卡鉗2〇3、3〇3 壓力。 、机體 藉由此組態,若操作煞車槓桿22使車輪進入鎖定傾 向,則當基於來自車輪速度感測器2〇5的信號而偵測到車 輪速度減小時’ABS 200使操作電磁閥,以降低卡鉗2〇3、 3之j車⑻體壓力。接著’等待車輪速度之恢復,同時, 保持卡鉗203、303之降低的煞車流體壓力不變。在基於 ,輪速度感測器205之信號而偵測到車輪速度之充恢 復’因而免除鎖定傾向之後,ABS _會增加煞車流體壓 力以恢復制動力。以此方式’藉由使煞車流體壓力重複著 壓力減小、壓力維持、及壓力上升之循環而確保的制動 力,ABS調節器2〇2可避免車輪之鎖定傾向。 圖3為圖1中展示的二輪機車之前車輪部分之放大圖。 圖4說明卡鉗自圖3之狀態被移除的前車輪部分。 參考圖3 ’藉由將輪胎4〇1附加至前車輪使用輪或前輪 4〇〇^夕卜圓周,組構前車輪17。輪轂4〇2(詳見圖5)被形 成於前輪400之旋轉中心處。輪轂4〇2適於容納一支插入 於其中的車軸^車軸則被設置錢其跨越於 左、右前車輪又15之間。煞車圓盤4G4及車輪速度感測 器轉子204被設置於前輪4〇〇之左侧表面上。煞車圓盤 404及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〇4被附加成為與前輪4〇〇之 旋轉軸線呈同軸,且與前輪4〇〇 一起旋轉。車 器轉子204形成有複數個在圓周上相互間隔的孔2^a。 卡钳203被設置於車體之左侧上之前車輪又a上。卡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15 1313655 鉗203夾緊於鑽有複數個孔的煞車圓盤404之滑動表面 404a之兩侧上,以產生制動力。經由各別的附加支架 及=〇6b,卡鉗203被附加至自前車輪叉15向右且傾斜向 下突出的兩個附加部分4〇53及4〇5b(如圖4所示)上。煞 車圓盤404之滑動表面4〇4a、及卡鉗2〇3之摩擦構件表 面被調整’以在其間具有一預定間隔,且幾乎相互平行。 在一個面向著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〇4之複數個孔 204a的位置處,車輪速度感測器2()5被附加至附加支架 406b上。。車輪速度感測器2()5被設計成為基於經過車輪 速度感測器205的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04之孔之數目, 而偵測前車輪17之車輪速度(旋轉狀態) 測器轉子204則與前輪4〇〇 一起旋轉。 輪k度感 ,5為自車體左側觀看之前輪彻之側視圖,而圖6為 圖5之立體圖。圖7為沿著 前輪彻主要包括:輪缘mi截取之剖面圖。 輪毅402,適於料插入二’構成-外圓周部分: ,,.a 内插入於其處的車軸403(見圖3及圖 4) ’及’六個輪輻411。輪 分延伸至輪緣部分41G之内圓„自、輪^402之外圓周部 《内®周邛分,且被配置為在圓周 上相互間IW開來。附帶言之,圖5 400在行進期間的旋轉方向。 則 表不前輪 參考圖6及圖7,輪緣 續的凹槽。輪緣部分41〇之二形成有-個在圓周上連 主體板向中心凹入部分的碗。 -有 410,以覆蓋此碗部分。 α被附加至輪緣部分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 1/96127248 16 1313655 參考圖5至圖8,輪輻411被縱向地形成為具有一個使 . 其與一條自輪轂402徑向延伸的法線412相交的角度。參 , 考圖5,更詳細地描述輪輻。圖5中用於例示而指定的輪 輻X(位於最上部的輪輻),具有一個位於輪轂402之外圓 周部分處且位在法線412之左侧的近端Y,以及,一個位 於輪緣部分410之内圓周部分處且位在法線412之右侧的 遠端部分Z。因此’舉例而言,輪輻411具有一個與自輪 轂402繪製的任意法線412相交的角度。輪輻X被形成為 隨著其自輪轂402延伸至輪緣部分410而與旋轉方向 反向彎曲(在旋轉方向上彎曲或張開)。如圖5所示,輪輻 411在近端部分Y處較厚,而隨著其自近端部分γ至遠端 '部分Ζ逐漸削尖。 依據輪緣部分410與輪轂402之間的關係,圖5所示之 六個輪輻411中之每一者,具有與此指定的輪輻乂之位置 關係相同的位置關係,且具有與輪輻χ之形狀相同的形 再次參考圖5,六個輪輕411各自在靠近其縱向中門』 :的位置處、及在近端部分之一側上,形成有一個附二; 套420。附加軸套42〇自輪輻411之左側表面“Η j之左側突出(如圖6所示)。六個附加轴套携被酉㈠ ,為在輪轂402周圍劃出一圓圈。附加軸套42〇在^ 處形成有-個幾乎平行於附加軸# 420之突出方2 出的内部螺紋孔421。另一方面向而鸾 乎與螺纹孔421之位^ 4形成有驾 1之位置相一致的附加孔。藉由以扣緊構片 3 l2^^mmmmmm/96~n/96i2724s 17 1313655 將此等附加孔扣緊至對應的螺紋孔42卜煞車圓盤4〇4便 被扣緊至前輪4〇〇。 輪輻411形成有一個加固肋43〇,其係分別自輪轂4〇2 I伸至附加軸套420。加固肋430在與附加轴套42〇之突 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自輪輻411之左側表面4山朝向 車體之左側突出,如圖6所示。加固肋430具有比附加軸 套420之高度稍低的突出高度。 加固肋430之縱向形狀,將使用圖5之輪輻X來描述。 加固肋430自近端部分γ延伸至附加軸套42〇,以縱向地 形成與輪輕X之形狀相同的曲線形狀。#由此曲線形狀, 即使施加域加轴# 42G㈣動力被施加至由六個附加 軸套420所劃出的圓圈之切線方向,該切線方向與加固肋 430在其間仍形成一鈍角,以增加輪輕χ之剖面模數 (section modulus)。如此可提供一個抵抗彎曲應力 造。 依據輪緣部分410與輪轂402之間的關係,圖5所示之 六個加固肋43G中之每—者,具有與指定的輪輕χ之加固 肋之位置關係相同的位置關係,且具有與輪輻χ之加固肋 之形狀相同的形狀。 如圖5及圖6所示,六個加固肋43〇之中在圓周上交替 的三個加固肋430’各自在其縱向中心部分處形成有一附 加座445。此附加座445形成有-個内部螺紋孔441,如 與附加軸套4 2 0相同者。藉此組態,藉由諸如螺釘之類的 扣緊構件’圓盤狀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m被附加至此三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1313655 個螺紋孔441。 之前輪 圖8說日月自另一側(車體之右側)觀看的圖 400 ’圖9則為圖8之立體圖。 分Z輪^411之右側表面仙各自形成有一個凹入部 μ貝上在加固肋430之相對立侧上之-個位置處 =加固肋430之縱向方向而延伸,如圖8及圖9所示。 向及圖9所示’輪穀術自前輪_之右側表面朝 位詈卢I,向突出。在接合至對應的輪輕411之各別 輻4lT呈二二2之外f周表面4〇2&形成有與對應的輪 、硬數個突出物440。此等突出物44〇自輪 而又延伸!1周表面徑向地突出,且沿著輪轂402之軸線 申。此外,突出物44G被配置於輪數術之外 面上,使其相互間隔。 ^ ,下來描述圖丨中所示之二輪機車之後車輪β 一側。 自連續可變傳動裝置^向後且傾斜上側觀 看之後車輪附加部分之立體圖。 ::圖!0,後車輪42部分地由位於車體之左 #置Μ所隱藏。與前車輪17相同,後 =或一輪胎(未圖示)、後車輪速:: =304、及煞車圓盤(未圖示)。後輪卡钳咖(見 =車輪速度感測器305被附加於後車輪42附近之車體 ^輪速度感測器料304具有與前車輪迷度感列哭 2〇4之組態相同的組態,且形成有在圓周上相互心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19 1313655 的複數個孔。 圖11為自後車輪42之侧面觀看的連續可變傳動裝置μ 之側視圖。 後車輪速度感測器305被附加至傳動裝置μ之曲柄傳動 相,具體s之,附加至如圖u所示的後車軸5〇1上方的 一個位置處。後車輪速度感測器3〇5通常由附加於其處的 一個保護器503所保護,如圖丨2所示。 後車輪速度感測器305與後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3〇4之 間的位置關係與前車輪之情況相同。,在與車輪速度感 測器轉子304之複數個孔相對的一個位置處,車輪速度感 測益305被附加,使得其間以一預定間隙間隔開來。偵測 車輪速度(旋轉狀態)之方法與前車輪之情況相同。、 圖13為自車體之左側觀看的後輪500之側視圖。圖14 為自另一側(車體之右側)觀看的目13之後輪5〇〇之侧視 圖。圖15為後輪500之剖面圖。 與前輪400相同,後輪5〇〇包括:輪緣部分51〇,構成 -外圓周部分;輪轂502,適於容納插入於其處的後車軸 5〇1(見圖11及圖12);及,六個輪輕川。輪輕511自輪 轂502之外圓周部分延伸至輪緣部分51()之内圓周部分, 且被配置成為在圓周上相互間隔開來。 此處’對前輪400與後輪50〇之間的差異進行描述。後 輪500形成有-個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4 53〇(如 圖13所示)、及一個煞車圓盤附加部分54〇(如圖η所 示)。後輪5 0 0由如上所述之遠墙·^ n連、,可變傳動裝置Μ之曲柄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n 1313655 傳動箱所隱藏。後輪500較不易排除設計問題。因此 輪速度感測裔轉子附加部分53〇及煞車圓盤附加部分 被附加,以便確保充分的強度。 〇〇 ,器轉子附加部分530及煞車圓盤附加部分有54車:= ㈤輪侧不同’未形成有附加軸套42G及加固肋430。 參考圖13及圓15,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分53〇 被形成為類似-個直徑比輪轂5〇2大的轴架。此外 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53〇形成有一個在圓周上連續 的凹槽部分532,如圖15所示。此凹槽部分532在豆底 面丨:形成有四個螺紋孔531。藉由此組態,後車輪速度感 測為轉子304被容納於凹槽部分⑽中,且藉由諸如螺釘 之類的扣緊構件而被附加至凹槽部分532。 亡考圖14及圖15 ’煞車圓盤附加部分54〇被形成為類 個直徑比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分530大的軸架。此 =加=分540纟其垂直表面上形成有六個螺紋孔。藉此組 '=,糟由諸如螺釘之類的扣緊構件,煞車圓盤(未圖示) 被附加至煞車圓盤附加部分540。 附f:本發明此一具體例的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器 附加構造,適於將圓盤附加於其上的附加轴套42〇被設置 2輪411上,且’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Q4則被附加至 將輪較402連接至附加轴套42〇的加固肋43〇。因此,不 =輪轂402之外圓周上設置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 W °如此可減小前輪400之重量。輪較4〇2之周邊部分 可變小,使得設計之$活性得㈣強…卜觀(設計效能)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1 1313655 亦得以增強。 以八邵分 鱼鉍、古命,a,明Μ / 1〜从牡對煞車圓盤404及 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04之m 士 άα旦 減小。 之附加無影響的部分處之重量 4:广,形成為具有一個與一條徑向延伸的線相 乂的此角度,以便接合附加軸套42()與輪轂術。因此, 口固,43G可被形成為甚至比徑向延伸的加固肋㈣還 長,猎此增強加固效能。 隨著加固肋430自純4〇2延伸至附加軸套42〇,在行 進期間,加固肋430與車輪之旋轉方向413反向地彎曲。 因此’在與制動期間施加於附加轴套上的力之方向相 反的方向上,輪輻411可被有效地加固。 與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44〇被形成於一個位置處, 而此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對立的一侧上的該輪 轂=02之外侧表面上,且被連接至該輪輻411。因此,根 據突出物440之高度,輪轂402在其與對應的輪輻411相 接合的部位處,厚度可被增加,藉此增加接合之強度。 至此已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然而,本發明並不限 於此具體例,而可基於本發明之技術概念而以各種方式加 以修改或變更。 在本具體例中’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04、304被描述 為.被組態成為形成有複數個孔的圓盤。然而,任何轉子 構造皆可可適用’只要可用以偵測車輪速度。舉例而言, 在舉例作為習知技術的專利文獻1中’感測器轉子被附加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七/96127248 22 1313655 至形成於輪轂之外部上的 用太恭ηη θ之側壁表面。铁而,拉cb店 用本發明之技術概念,相…、而藉由使 肋430之側壁表面。 的m轉子可被附加至加固 參考圖16至圖20,以下描汁_从 其中可使用上述發明之車輪速;^輪機車之較佳具體例, 了簡單起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造?加, 未再進一步討論。 寸加構&之几件在此具體例中 首先參考圖丨6及圖17,具有低底 輪機車(scooter)型二輪機車之'底板611的小 飛早之主體車架F,句衽一 s百总 613及一對左右侧車牟fi14 匕括頭5 T及右側旱木614。碩管613可操控地支撐住前 車輪又612,而此前車輪叉m wu yi Λ 別早輪又612則係可旋轉地支撐住前輪 。則車架614在其前端被接合至頭管613。側車架614 整體上包括:向下車架部分614a、下部車架部分⑽、 向^架部分614c、及座椅執部分61如,並且係由單件 式管藉由彎曲而形成。向下車架部分614a自頭管613處 向下延伸。下部車架部分61仆與向下車架部分61扣之下 端合併,且在底板611下方向後延伸,而且,其後半部被 形成為向後向上傾斜。向上車架部分614c與下部車架部 分614b之後端合併,且自底板611之後部上升。座椅執 部为614d上升以支撐乘員座椅gig,且自向上車架部分 614c之後端向後延伸。 多個後副車架616各自跨越於侧車架614中的下部車架 部分614b之後部分與座椅軌部分614d之前部分之間,而 使其位於側車架614中的下部車架部分614b下方及向上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3 1313655 車架部分614c之後方。多個樞轉板617各自跨越於侧車 架614與後副車架616之間。 動力單元P由被設置成用於主體車架F的樞轉板617經 由連桿機構618而可上下擺動地被支撐。動力單元p係由 一個裝設於後輪WR之前方的引擎E、及一個裝設於後輪 WR之左側上的傳動裝置μ所組成。後輪WR由動力單元p 之後部分可旋轉地支撐。傳動裝置M係由一個v帶型連續 可變傳動裝置(未圖示)、及一個減速齒輪串列(未圖示) 所組成,該減速齒輪串列減少傳動裝置之輸出功率,且將 其傳輸至後輪WR之車軸。 參考圖18’引擎E(其為單缸水冷式四衝程引擎)之引擎 主體619包括:曲柄軸箱62〇、汽缸體621、汽缸頭622、 及頭蓋623。曲柄軸箱620係由相互扣緊的左、右分離的 曲柄軸箱半體620L、620R組成。汽缸體621被扣緊至曲 柄軸箱620,汽缸頭622被扣緊至汽缸體621,而且,頭 孤6 2 3被扣緊至&缸頭6 2 2。傳動裝置μ被容置於傳動箱 625(見圖17)中,此傳動箱625則相連至曲柄軸箱62〇, 且沿著後輪WR之左側而延伸。後避震器單元624跨越於 傳動箱625之後部分與主體車架F之座椅執部分61切之 左側座椅執部分614d之後部分之間。 空氣清潔器627被裝設於傳動箱625上,且由傳動箱 625所支撐。入口管628之上游端被連接至空氣清潔器 627。節流閥體629被設置於入口管628之下游端與汽缸 頭622之間。燃料注入閥被附加至汽虹頭。燃料 312ΧΡ/^Β^Β^·(Μ#)/96-11/96127248 24 1313655 注入閥630將燃料注入至穿過節流閥體629的空氣内。 經由二次空氣控制閥635,將由空氣清潔器627所淨化 的空氣饋入至汽缸頭622之排氣埠(未圖示)。二次空氣控 制閥635及點火線圈636 —起由支柱637所支撐,而該支 柱637係由接合至引擎主體619之曲柄轴箱620之右側表 面的右側蓋638彈性地支撐。 另外參考圖19,排氣管632之上游端被連接至汽缸頭 622之下側表面。排氣管632自引擎主體619右側下部分 延伸至後輪WR之右側。裝設於後輪WR之右侧上的排氣消 音器633,被連接至排氣管632之下游端。 動力單元P之傳動箱625及擺臂634被緊固至引擎E之 引擎主體619之曲柄轴箱620。擺臂634可旋轉地支撐住 後輪WR,且被裝設於排氣消音器633之一側上。在此具 體例中,擺臂634被裝設於後輪WR與排氣消音器633之 間。 另外參考圖20,擺臂634整體地形成有自其外表面突 出的複數個(例如,三個)支撐軸套639A、639B、639C。 排氣消音器633由此等支撐轴套639A至639C用螺栓640 固定地支撐。此外,一個熱屏蔽蓋641被附加至排氣消音 器633上,以便將其蓋住以免曝露於外。 液壓式後輪煞車B被附加至後輪WR。後輪煞車B包括: 煞車圓盤644,與後輪WR —起旋轉;及,卡鉗體645,被 裝設於一個設置於擺臂634中的開口部分646中,以便跨 過該煞車圓盤64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5 1313655 被連接至卡鉗體645的煞車軟管647沿著擺臂634向前 延伸。一個保護構件648覆蓋住重疊於排氣消音器633(至 少自側面觀看)的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保護構件648 係由擺臂634所支撐。 煞車軟管647在支撐軸套639A下方延伸,處於突出地 設置於擺臂634上的三個支撐軸套639A_639C中間,突出 地設置於擺臂634之前後方向上之中間部分之上部分 處,且被連接至卡鉗體645。保護構件648被附加至擺臂 634,以便覆蓋支撐轴套639A下方之煞車軟管647。 以此方式,保護構件648被附加至至少一對附加軸套部 分,其係被突出地設置’使其分別面向煞車軟管647之1 部、下部外側表面。在此具體例中,保護構件648係藉由 螺釘650而被附加至附加軸套部& 649Α、649β。附力9口轴 套=分649A被突出地設置於擺臂634上,使其面向煞車 軟管647之上部外侧表面。在附加軸套部分64^之前方 的一個位置處,附加軸套部分649B被突出地設置於擺臂 634上,使其面向煞車軟管647之下部外側表面。 煞車軟管647被配置成沿著擺臂634之外表面延伸。此 外’煞車軟管647朝向擺臂634之開口部分646中的本體 橫向中心側而彎肖,以便與卡鉗體6 4 5相連接。保護構 648之下部分彎曲成沿著煞車軟管647之彎曲部分而 伸:更具體言之,保護構件648在其向内彎曲而沿著 軟管647之彎曲部分延伸的下部分處,整體地形成有: 琴曲部分648a。此外,保護構件㈣在其上部分處整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6 1313655 地形成有一個上邊緣,彎曲部分648b,使其插入於支撐軸 套639A與煞車軟管647之間。 /月f地茶考冑19 ’由支柱637所支樓的點火線圈636 係由蓋構件651覆蓋。蓋構件651之後部分被扣緊至向後 輪WR之前方突出的空氣清潔器627之突起部分6心。此 外,蓋構件651之前部分被扣緊至被附加至引擎主體 的支柱637。 在擺臂634之前方朝向料主體619而延伸的煞車軟管 647之一部分,係由蓋構件651所覆蓋。 接下來對此具體例之功能進行描述。重#於裝設在擺臂 W4之侧上的排氣消音$ 633(至少自侧面觀看)的煞車軟 管647之-部分,係由保護構件648所覆蓋,而保護構件 則由擺臂634所切。煞車軟管⑷被連接至附加至後輪 W R的後輪煞+ B,i沿著擺臂6 3 4向前延伸。在靠近於排 氣消音器633襄設煞車軟管647之同冑,可防止排氣消音 盗633對煞車軟管647之熱影響。因此,可防止包括有排 :消音器633的車輛之寬度增加,同時,避免降低二輪機 車之布局的靈活性。 後輪…、車B包括與後輪抓一起旋轉的煞車圓盤、 卡鉗體645卡钳體645係被裝設於一個設置於擺臂 中的開口部分646巾,而跨過該煞車圓盤644。在被配置 成沿著擺臂634之外表面而延伸的煞車軟管“7朝向車體 橫向中心側彎曲,以便與卡鉗體645相連接的同時,保 構件648係沿著煞車軟f 647之彎曲部分而f曲。因此, 3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7 1313655 不僅可自側面,亦可自其下側減小排氣消音器633對煞車 軟管647之熱影響。 煞車軟管647被配置成在支撐軸套639A下方延伸,支 撐軸套639A係被設置成自擺臂634之外表面突出,以支 稽排^消音器633。此外,保護構件⑽設置有插入於煞 車軟管647與支擇轴# 639A之間的上邊緣彎曲部分 648b。因此,煞車軟管647可由上邊緣彎曲部分6桃所 保護’以避免來自於上方的散落物,且免受由排氣消音器 633傳輸至支標轴套讓的熱,而支撐軸套6寫係被設 f成在煞車軟管647上方的-個位置處,以支撐住排氣消 曰态633的方式,自擺臂634之外表面突出。 保護構件648至少被附加至該對附加軸套嶋及 係被設置於擺臂634上,而突μ並分別地面向 ,車軟管647之上部及下部外側表面。因此,在組裳或維 濩時,煞車軟管647之銘命7〇典?丨;一 …之移動只爻到至少該對附加軸套部分 649A及649B之限制,藉此增強工作效率。 =634«固至由主體車架F可擺動
之引擎主體㈣。在擺臂634之前方朝向引擎主體㈣擎E
伸的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 I ^ CC:1 , 你由直構件651所覆蓋,而 孤構件651係由引擎主體619所支撐。因此, 647可由蓋構件徂% ^ + …、早孕人β 呆濩,同時,不會曝露至引擎主體619 一側上之外部,使煞車軟管 外觀。 歡吕647不致太顯眼,從而不損及 雖然本發W例至此已m但本發明不限於具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8 1313655 體例,而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敍述發明的情況 下,以各種方式加以修改或更改。 舉例而言,描述了煞車軟管647被連接至後輪煞車 具體例;然而,本發明仍可適用於一種二輪機車,其中適 於將煞車操作力傳輸至後輪煞車的線纜係被連接至後輪
”、、 I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說明本發明具體例的二輪機車之組態之侧視圖。 圖2為說明本發明具體例的二輪機車之ABs之外形輪廓 之側視圖。 圖3為圖1所示之二輪機車的前車輪部分之放大圖。 圖4為圖3之剷車輪部分之放大圖,其中卡钳被移除。 圖5為自車體之左側觀看的前輪之側視圖。 圖6為圖5之立體圖。 圖7為著圖5之線A-A截取的前輪之剖面圖。 圖8為自另一侧(車體之右側)觀看的圖5之前輪之側視 圖。 圖9為圖8之立體圖。 圖10為5兒明自連續可變傳動裝置Μ之向後且傾斜上側 觀看之後車輪附加部分之立體圖。 圖11為自後車輪42之側面觀看的連續可變傳動裝置μ 之側視圖。 圖12為5兒明圖丨丨之保護器被移除的後車輪速度感測器 之狀態之側視圖。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29 1313655 圖13為自車體之左側觀看的後輪之侧視圖。 圖14為自另一側(車體之右側)觀看的圖13之後輪之侧 視圖。 圖15為沿著線B-B截取的圖13之後輪之剖面圖。 圖16為小輪機車(sco〇ter)型二輪機車之右側視圖。 圖17為小輪機車型二輪機車之左側視圖。 =18為自向右傾斜前方觀看之引擎之立體圖,其中之 盍構件已被移除。 =19為動力單元、後輪、及其附近構件之右側視圖。 為/0著圖19之線20-20截取之放大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小輪機車型)車輛 13 頭管 15 前車輪叉 17 前車輪 19 把手柱 21 把手 22 煞車槓桿 23 手柄 25 主管 27 (左、右)側車架 29 中心車架 33 (左、右)車架 35 (左、右)側板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0 1313655 37 (左、右)後副車架 39 連桿機構 40 軸 41 動力單元 42 後車輪 43 後避震器 44 排氣管 46 橫向構件 47 油箱 49 儲存箱 51 乘員座椅 100 主體蓋 101 前蓋 103 内蓋 107 (低底板型)踏板 109 下蓋 111 側蓋 200 (再循環型)ABS 201 主缸 202 ABS調節器 203 (前車輪)卡钳 204 (前)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 204a 孔 205 (前)車輪速度感測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1 1313655 210 煞車軟管 211 煞車軟管 212 信號線 303 (後車輪)卡甜 304 (後)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 305 (後)車輪速度感測器 311 煞車孔 312 信號線 400 (前)輪 401 輪胎 402 輪毅 402a 外周圓表面 403 車轴 404 煞車圓盤 404a 滑動表面 405a 附加部分 405b 附加部分 406a 附加支架 406b 附加支架 410 輪緣部分 411 輪輻 411a 左側表面 411b 右側表面 412 法線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2 1313655 413 箭頭(旋轉方向) 420 附加軸套 421 螺紋孔 430 加固肋 431 凹入部分 440 突出物 441 螺紋孔 445 附加座 500 (後)輪 501 後車軸 502 輪轂 503 保護器 510 輪緣部分 511 輪韓 513 旋轉方向 530 (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附加部分 531 螺紋孔 532 凹槽部分 540 (煞車圓盤)附加部分 541 螺紋孔 611 底板 612 前車輪叉 613 頭管 614 側車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3 1313655 614a 向下車架部分 614b 下部車架部分 614c 向上車架部分 614d 座椅執部分 615 乘員座椅 616 後副車架 617 樞轉板 618 連桿機構 619 引擎主體 620 曲柄轴箱 620L 曲柄軸箱半體 620R 曲柄軸箱半體 621 汽缸體 622 汽缸頭 623 頭蓋 624 後避震器單元 625 傳動箱 627 空氣清潔器 627a 突起部分 628 入口管 629 節流閥體 630 燃料注入閥 632 排氣管 633 排氣消音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4 1313655 634 擺臂 635 二次空氣控制閥 636 點火線圈 637 支柱 638 右侧蓋 639A 支撐軸套 639B 支稽轴套 639C 支撐軸套 640 螺栓 641 熱屏蔽蓋 644 煞車圓盤 645 卡鉗體 646 開口部分 647 煞車軟管;線纜 648 保護構件 648a 彎曲部分 648b 上邊緣彎曲部分 649A 附加軸套(部分) 649B 附加軸套(部分) 650 螺釘 651 蓋構件 B 後輪煞車 E 引擎 F 主體車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5 1313655 Μ (連續可變)傳動裝置 Ρ 動力單元 S 汽缸 WF 前輪 WR 後輪 X (指定的)輪輻 Υ 近端(部分) Ζ 遠端(部分)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6
Claims (1)
131365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附加構造,包含·· 車輪(4〇0),包括一輪轂(402)及自該輪轂(402)徑向 延伸的複數個輪輻(411); 一煞車圓盤(404),被附加至該車輪(4〇〇);及 一車輪速度感測器轉子(204),被附加至該車輪(4〇〇) 而與之一起旋轉,從而使一個被附加至車體侧的車輪速度 感測器(2 0 5 )得以偵測車輪速度; ”中°亥等輪輻(411)各自形成有一個被附加至該煞車 圓盤(404)的附加軸套(42〇),且形成有一個連接該附:轴 套(420)與該輪轂(4〇2)的加固肋(43〇),而且,該車輪速 度感測器轉子(2〇4)係被附加至該加固肋(43〇)。 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 1 員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該輪輻(4Π)在與該加固肋(430)相對立 的一側上形成有一個實質上沿著該加固肋(4 3 0)延伸的凹 入部分。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該加固肋(43〇)被形成為具有一個使得 該加固肋(430)與一條徑向延伸的線相交的角度,以便接 合該附加軸套(420)與該輪轂(402)。 4.如申請專利範圍帛員之二輪機|之車輪速度感須, 附加構造,其中,該加固肋(430)被形成為具有一個使獨 =加固肋(430)與一條徑向延伸的線相交的角度,以便招 合該附加軸套(420)與該輪轂(40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7 13136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由於該加固肋(430)自該輪轂(402)延伸 至該附加軸套(420),在行進期間,該加固肋(430)與該車 輪(400)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由於該加固肋(430)自該輪轂(402)延伸 至该附加軸套(420) ’在行進期間,該加固肋(43〇)與該車 輪(400)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由於該加固肋(43〇)自該輪轂(4〇2)延伸 至該附加軸套(420),在行進期間,該加固肋(43〇)與該車 輪(400)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 8.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4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由於該加固肋(43〇)自該輪轂(4〇2)延伸 至該附加軸套(420),在行進期間,該加固肋(43〇)與該車 輪(400)之旋轉方向反向地彎曲。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设置於一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對立的一側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輻(411)。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設置於,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38 1313655 對立的/側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輻(41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設置於/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對立的/側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輕(411)。 12. 如申响專利範圍第5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設置於/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對立的/側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輻(41〇。 13. 如申研專利範圍第6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設置於/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對立的/侧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輕(411)。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設置於〆位置處,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〇)相 對立的〆側上的該輪轂(40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輻(411)。 15.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8項之二輪機車之車輪速度感測 附加構造,其中,一個與該輪輻(411)相連續的突出物被 3 UXP/發明說明書(補件)/%-11/96127248 39 1313655 δ史置於一位罟-,-,, 、 置爽’而此一位置係位於與該加固肋(430)相 •认±的側上的該輪轂(4〇2)之外表面上,且被接合至該 .輪輻(411)。 16. —種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中任一項之車輪 速又感冽附加構造之二輪機車,該二輪機車進一步包含: 杈臂(634) ’相對於一主體車架(F)而可擺動地支撐一 後輪(WR); 排氣消音器(633) ’被裝設於該擺臂(634)之一侧面
上; 後輪煞車(B),被附加至該後輪(WR);及 :線纜或煞車軟管(647),被連接至該後輪煞車(B),且 沿著該擺臂(634)而向前延伸; 其中’一個覆蓋住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的 保護構件(648),自側面觀看時至少重疊於該排氣消音器 (633),係由該擺臂(634)所支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二輪機車,其中: 該後輪煞車(B)包括一個與該後輪(wr) —起旋轉的煞車 圓盤(644)、及一個被裝設於一個設置於該擺臂(634)中的 開口部分(646)中以便跨過該煞車盤(644)的卡鉗體 * (645); * 被配置成沿者该擺臂(6 3 4)之外表面而延伸的該線纟覽或 煞車軟管(647)’係朝向車體橫向中心侧被彎曲,以便與 該卡鉗體(645)連接;及 該保護構件(648)被彎曲,以便沿著該線纜或煞車軟管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40 1313655 (647)之彎曲部分而延伸。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二輪機車,其中: 該擺臂(634)被突出地設置於其一外表面上,而一個支 撐轴套(639A)則適於支撐該排氣消音器(633);及 該保護構件(648)設置有一個上邊緣彎曲部分(648b), 其係被插入於該支撐軸套(639A)與被配置成在該支撐軸 套(639A)下方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二輪機車,其中: 该擺臂(634)被突出地設置於其一外表面上,而一個支 撐軸套(639A)則適於支撐該排氣消音器(633);及 忒保濩構件(648)設置有一個上邊緣彎曲部分(648b), 其係被插入於該支撐軸套(639A)與被配置成在該支撐軸 套(639A)下方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間。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保護 構件(648)被附加至設置於該擺臂(634)上的至少一對附 加軸套部分(649A、649B),而自其處突出;該等附加轴套 部分(649A及649B)係分別面向著該煞車軟管(647)之上 部外表面及下部外表面。 21.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7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保護 構件(648)被附加至設置於該擺臂(634)上的至少一對 加軸套部分義、6構),而自其處突出;該等附加轴套 部分(649A及649B)係分別面向著該煞車軟管(以 部外表面及下部外表面。 該保護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二輪機車,其中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8 41 1313655 構件(648)被附加至設置於該擺臂(634)上的至少一對附 .加軸套部分(649A、649B) ’而自其處突出;該等附加轴套 - 部分(649A及649B)係分別面向著該煞車軟管(647)之上 部外表面及下部外表面。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9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保護 構件(648)被附加至設置於該擺臂(634)上的至少一對附 加軸套部分(649A、649B),而自其處突出;該等附加軸套 部分(649A及649B)係分別面向著該煞車軟管(647)之上 部外表面及下部外表面。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固至由該主體車架(F)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 之引擎主體(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擎主體(61 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係 由-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651)所覆=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至由該主體車架⑺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⑻ =引擎主體(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擎主體(61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係 由-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651)所覆蓋。 專利範圍第18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固至由該主體車架⑺可擺動地 擎體(619)延伸的該線欖或煞車軟管(647)之-部分,係 由-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撺的蓋構件⑽)所覆蓋。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 11/96127248 1313655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固至由該主體車架(F)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E) 之引擎主體(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分,係 擎主體(61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Γ刀 由一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651)所覆蓋。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固至由該主體車架(F)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 之引擎主體(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擎主體(61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係 由一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651)所覆蓋。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固至由該主體車架(F)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ε) 之引擎主體(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擎主體(61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部分,係 由一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651)所覆1。’、 (6::ϋ二專利範圍第22項之二輪機車,其中,該擺臂 (634)被緊i]至由該主體車架(F)可擺動地支撐的引擎⑻ S:m(619)’而且,在該擺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拏主體(619)延伸的該線纜或煞車軟管(647)之一 由-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樓的蓋構件(651)所覆=’。,、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 1 (634)被緊固至由今主,車二::機車其中’該擺臂 之引擎主擺動地支擇的引擎⑻ 擎=6Γ9二 臂(634)之前方朝向該引 ,主體延伸的該線纔或煞車軟管⑽)之 由-個由該引擎主體(619)支撐的蓋構件( ,、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11/9612724S 4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07433A JP4829027B2 (ja) | 2006-07-31 | 2006-07-31 | 自動二輪車の車輪速センサ取付構造 |
JP2006260470A JP4785692B2 (ja) | 2006-09-26 | 2006-09-26 | 自動二輪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24952A TW200824952A (en) | 2008-06-16 |
TWI313655B true TWI313655B (en) | 2009-08-21 |
Family
ID=3858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27248A TWI313655B (en) | 2006-07-31 | 2007-07-26 | Vehicle-wheel speed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886839B1 (zh) |
KR (2) | KR100901234B1 (zh) |
TW (1) | TWI31365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6946B (zh) * | 2015-03-20 | 2017-12-01 |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車輪速度偵知裝置以及被感測環 |
CN107571957A (zh) * | 2016-07-05 | 2018-01-12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制动盘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22127B2 (ja) * | 2008-01-23 | 2014-02-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CN101503107B (zh) * | 2009-01-16 | 2011-05-18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沙滩车前轮连接盘 |
JP5627112B2 (ja) * | 2011-07-01 | 2014-11-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US9327548B2 (en) | 2011-09-22 | 2016-05-03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Wheel for motorcycle |
CN103318148A (zh) * | 2013-06-28 | 2013-09-25 | 无锡市万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后轮的刹车柱安装结构 |
CN103738324B (zh) * | 2013-12-30 | 2018-05-08 | 长安大学 | 一种汽车用车轮辐条相对位置校正方法 |
TW201604545A (zh) * | 2014-07-29 | 2016-02-01 | Kwang Yang Motor Co | 車輛速度感測裝置 |
CN105034678A (zh) * | 2015-07-02 | 2015-11-11 | 肖叶 | 一种摩托车用轮毂 |
TWI597500B (zh) * | 2016-07-21 | 2017-09-01 | guo-xin Su | Wheel speed sensor drive improved |
IT201700090856A1 (it) * | 2017-08-04 | 2019-02-04 | Yamaha Motor Co Ltd | Ruota per motociclo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di un mozzo per una ruota di un motociclo |
TWI695791B (zh) * | 2018-10-04 | 2020-06-11 | 吳維民 | 間歇煞車輔助裝置 |
CN113942474A (zh) * | 2020-07-15 | 2022-01-18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轮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08392A (en) * | 1982-06-28 | 1985-04-02 | Hamelin Industries, Inc. | Wheel hub including structure for attachment of accessories |
JPS60209301A (ja) * | 1984-04-03 | 1985-10-21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ホイ−ル |
JP3000531B2 (ja) * | 1991-02-08 | 2000-01-1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車輪速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
JP2561422B2 (ja) * | 1993-05-21 | 1996-12-11 | オージーケー技研株式会社 | 自転車用車輪 |
JPH1159108A (ja) * | 1997-08-28 | 1999-03-02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用フロントホイール |
JP2001165949A (ja) * | 1999-09-30 | 2001-06-22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輪速度検出装置 |
JP3253291B2 (ja) * | 1999-11-04 | 2002-02-0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速度検出装置 |
JP4728618B2 (ja) * | 2004-09-30 | 2011-07-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ルサリングの取付構造 |
-
2007
- 2007-07-25 EP EP07113110A patent/EP188683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7-26 TW TW096127248A patent/TWI313655B/zh active
- 2007-07-26 KR KR1020070074896A patent/KR10090123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
- 2009-04-14 KR KR1020090032289A patent/KR10120289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6946B (zh) * | 2015-03-20 | 2017-12-01 |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車輪速度偵知裝置以及被感測環 |
CN107571957A (zh) * | 2016-07-05 | 2018-01-12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制动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86839B1 (en) | 2011-07-13 |
KR100901234B1 (ko) | 2009-06-08 |
KR20090047420A (ko) | 2009-05-12 |
EP1886839A1 (en) | 2008-02-13 |
KR20080012156A (ko) | 2008-02-11 |
KR101202894B1 (ko) | 2012-11-19 |
TW200824952A (en) | 2008-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13655B (en) | Vehicle-wheel speed sen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 |
JP482902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輪速センサ取付構造 | |
JP550730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制動装置 | |
EP2450247B1 (en) | Antilock brake control system | |
WO2011099209A1 (ja)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
EP3699044B1 (en) |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ler,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bicycle | |
JP5469034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用のフートレスト | |
JP2005178632A (ja) |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付自動二輪車 | |
TWI242069B (en) |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engine in small-sized vehicle | |
JP2011088631A (ja) |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 |
JP6077662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7404376B2 (ja) | 液圧制御ユニット、ブレーキシステム及び鞍乗型車両 | |
JP3870624B2 (ja)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
JP3743239B2 (ja)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
US7621566B2 (en) | Brake hose support structure | |
JP433754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輪速検出装置 | |
EP1568910A1 (en) | Pad remaining amount checking structure in disk brake of vehicle | |
EP3456617B1 (en) | Traveling vehicle | |
JP2007099099A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616633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 |
JP3094734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アンチスキッドブレーキ装置 | |
JP405051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ポンプ取付構造 | |
JP4414316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8688754A (zh) | 一种跨步式车辆 | |
JP5862421B2 (ja) |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