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2609B -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 Google Patents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62609B TWI262609B TW094105848A TW94105848A TWI262609B TW I262609 B TWI262609 B TW I262609B TW 094105848 A TW094105848 A TW 094105848A TW 94105848 A TW94105848 A TW 94105848A TW I262609 B TWI262609 B TW I2626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sphor
- valence
- light
- wavelength
- nitri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2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europ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515—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 C04B35/58—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borides, nitrides, i.e. nitrides,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r oxycarbonitrides or silicides
- C04B35/584—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borides, nitrides, i.e. nitrides,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r oxycarbonitrides or silicides based on silicon nitr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24—Rare earth oxide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scandium 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65—Aluminium nitr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65—Aluminium nitrides
- C04B2235/3869—Aluminium oxynitrides, e.g. AlON, sial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73—Silicon nitrides, e.g. silicon carbonitride, silicon oxynitr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95—Non-oxides with a defined oxygen content, e.g. SiOC, 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09—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specific surface valu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18—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 C04B2235/5436—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 to 100 mic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126260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C R T、P D P、F E D、E L、螢光顯示管等顯示 裝置、L E D、螢光燈等照明單元中所使用的螢光體,特別係 適合具備紫外•藍色等發光部,並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的 L E D、光源及照明單元等使用的螢光體,本發明係關於該螢 光體及其製造方法,暨使用該螢光體的光源、LED。 【先前技術】
已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之發光元件與在該發光元件 所產生紫外〜藍色波長區域中具激發帶(excited band)之 螢光體的組合,便可獲得以發出白色光LED為代表的光源 或照明單元。 該LED等所使用的螢光體,已知有將Y2〇2S:Eu、 La2〇2S:Eu、3. 5Mg0 · 0 . 5 M g F 2 · Ge〇2:Mn、(La、Μη、Sm)2〇2S · Ga‘2〇3使用作為紅色螢光體,將ZnS:Cu,Al、SrAhOcEu、 BAM:Eu,Mn使用作為綠色螢光體,將YAG:Ce使用作為黃色 螢光體,將 BAM:Eu、 Sr5(P〇4)3Cl:Eu、 ZnS:Ag、 (Sr,Ca, Ba,Mg)i〇(P〇4)6Cl2:Eu使用作為藍色營光體。所以,組合該 等螢光體與發光部,便可獲得以白色或單色LED為代表的 光源或照明單元。 作為白色L E D用螢光體有提案如:氧氮化物玻璃螢光體 (參照專利文獻1 )、以矽龍(S 1 a 1 ο η )為母體的螢光體(參照 專利文獻2、3 )、氮化矽系等含氮螢光體(參照專利文獻4、 5 ),更有使用該等螢光體之照明裝置的提案。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 - 2 1 4 1 6 2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3 3 6 0 5 9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1 2 4 5 2 7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專利特表2 0 0 3 - 5 1 5 6 5 5號公報 (專利文獻5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2 7 7 7 4 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部與對該發光部 所產生紫外〜藍色波長區域光具有激發帶的螢光體之組 合,而發出可見光、白色光的LED為代表的光源中,為提 升可見光或白色光輝度,除理所當然的提升發光部發光效 率之外,尚強烈要求改善螢光體發光效率。 以下,針對螢光體,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元件 與螢光體的組合而發出白色光的LED為例進行説明。 當螢光體使用為白色LED用的情況時,因為隨螢光體發 光效率的提升亦將改善白色LED整體輝度,因而對發光元 件的發光波長,便要求發光效率更佳的螢光體。 例如Y A G ·. C e系黃色螢光體,當利用L E D發光元件的藍 色光而發光的情況時,將落在效率佳的激發範圍内,可獲 得良好的黃色發光,但是當利用LED發光元件的紫外光發 光時,卻將偏離激發範圍,無法獲得高發光。 再者,相關紅色螢光體,因為現有螢光體的發光效率不 佳,因而在與其他顏色螢光體混合時,便採取增加紅色成 分螢光體的調配比俾彌補發光量的方法,但是仍要求效率 6 Ή 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更佳的螢光體。 本發明係經考慮上述情事之後而完成的,提供一種從藍 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元件,所發出紫外〜可見(3 0 0〜5 5 0 n m ) 波長區域的光所對應之具有激發帶的高效率螢光體,其製 造方法及使用該螢光體的光源。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等便就上述課題,針對各種螢光體的母體組成 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更高效率且發光特性優越之具新穎母 體組成的螢光體。 第1目的的螢光體係 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所表示者;其中,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m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 ^[匕齊 4 ( a c t i v a t 〇 r ) , ( in + z ) : a : b : n = 1 : 1 : 1 : 3。 第2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Μ 元素係從 Be、Mg、Ca、Sr、Ba、Zn、Cd、Hg 中,至少 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A 元素係從 B(硼)、Al、Ga、In、Tl、Y、Sc、P、As、 S b、B i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B 元素係從 Si、 Ge、 Sn、 Ti、 Hf、 M〇、W、 Cr、 Pb、 Zr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Z元素係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至少選擇1 個以上的元素。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3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或第2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A元素係A 1,B元素係S i。 第4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3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中並未含氧。 第5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 4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Μ元素與上述活化劑Z元素的莫耳比:z / ( m + z )値, 係0 . 0 0 0 1以上、0 . 5以下。 第6目的的螢光體係 在第1至第5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Μ元素係從M g、C a、S r、B a、Ζ η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 的元素。 第7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6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Ζ元素係從E u、Μ η、C e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第8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7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Z元素係E u。 第9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8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Μ元素係C a。 第1 0目的的螢光體係 8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如第1至第9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係粉末狀。 第1 1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0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的平均粒度係2 0 " m以下、1 " m以上。 第1 2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 ο Κ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〇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0 ) ( B r a g g a n g 1 e )在 3 6 . 5 °〜3 7 . 5 °及4 1 . 9 °〜4 2 . 9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度1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3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oK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 1 . 9 ϋ〜4 2 . 9 °及5 6 . 3 °〜5 7 . 3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S 1 0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4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 ο Κ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Θ )在3 6 · 5 υ〜3 7 . 5 °、 3 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4 0 m 9 0、4 Κ 9 0 〜4 2。9 0、5 6 · 3。〜5 7 . 30、6 6 . 0 0 〜6 7 . 0。、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度1 0 %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5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2至第14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生成相的結晶糸係斜方晶。 第1 6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碳含有量係少於0. 0 8重量%。 第1 7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第1 8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且氧含有量少於3. 0重量 % 〇
具有第1至第1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 的發光部; 將上述第1波長光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述螢光 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第2 0目的的光源係 如第1 9目的之光源,其中, 發出上述第1波長光的發光部係L E D。 10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2 ]目白勺的光源係 如第1 9或第2 0目白勺之光源,其中, 上述第1波長係3 0 0 n m〜5 5 ◦ n m波長。 第2 2目白勺的LED係 具有第1至第1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 的發光部; 將上述第1波長光的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述螢 光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第23目白勺的LED係 如第22目的之LED,其中, 上述第1波長係300nm〜550nm波長。 第2 4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第1至第1 8目的中任一氮化物螢光體的製造方法; 將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燒成容器内, 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光體。 第2 5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如第2 4目的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其中, 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係在1 2 0 0 °C〜1 7 0 0 °C溫度中進行 燒成。 第2 6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如第2 4或第2 5目的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其中, 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之際,係在0 . 5 Μ P a以 下的壓力中進行燒成。 (發明效果) 11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1至第18目的中,由組成式MniAaBbNn:Zz表示且 (m+z):a:b:n=l:l:l:3的螢光體,因為在從藍色或紫外發 光之發光元件,所發出紫外〜藍色(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 中具有激發帶,而執行高效率發光,因而藉由與該發出紫 外〜藍色光的發光部組合,便可獲得效率高、高輝度之單色 或白色LED或光源的照明單元。
再者,第10目的中,因為氮化物螢光體屬於粉末狀, 因而可輕易的實施氮化物螢光體的塗佈或填充。此外,第 1 1目的中,因為氮化物螢光體的粉末平均粒度在2 0 // m以 下、l//m以上,因而將可提升發光效率。 再者,第12至第15目的中,因為螢光體係發光尖峰波 長在5 8 0〜6 8 0 nm範圍内,具有具高發光強度的優越發光特 性,而且在紫外〜可見光波長(3 0 0〜5 5 0 n m )廣範圍波長區域 中,具有平坦且高效率之激發帶的激發帶特性。 再者,依照第1 6至第1 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因為屬於 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的氮化物螢光體、氧含有量少於 3 . 0重量%的氮化物螢光體,因此不管任一情況,因為對發 光無具作用的碳與氧不純物含有量偏少,故可抑制氮化物 螢光體之發光強度降低情況,可提升該氮化物螢光體的發 光效率。 再者,第19至第21目的中任一光源,因為螢光體在發 光部所發光的既定寬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中,具有激發 帶並發光,因而藉由該等氮化物螢光體與發光部的組合, 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之高發光效率光源。 12 3Π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再者,第2 2或第2 3目白勺的L E D,因為氮化物螢光 發光部所發光的既定寬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中,具 發帶並發光,因而藉由該等氮化物螢光體與發光部的 合,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之高發光效率LED 再者,依照第24目的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因為」 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燒成容器内,並在 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光體,因而便可製 與氧不純物含有量較少的氮化物螢光體。依此因為可 對發光無具作用之不純物較少的氮化物螢光體,所以 制發光強度降低情況,可提升氮化物螢光體的發光效 再者,依照第2 5或第2 6目的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 可高生產性的製得抑制發光強度降低狀況,且提升氮 螢光體發光效率的氮化物螢光體。 【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螢光體結構與光學特性) 本發明的營光體係具有依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表’示 (m + ζ ) : a ·. b : η = 1 : 1 : 1 : 3的4元系母體構造螢光體。 其中,Μ元素係上述螢光體中價數為Π價的元素。 素係上述螢光體中價數為1Π價的元素。Β元素係上述 體中價數為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素係在上述螢 中發揮活化劑作用。若螢光體具有該母體構造,便將 具高發光率的螢光體。 再者,若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採化學安定的結構 不易產生不均勻相,因此發光效率不致降低係屬最佳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體在 有激 組 〇 If氮 非活 得碳 製得 可抑 率。 ,便 化物 且 A元 螢光 光體 成為 ,便 結 13 1262609 構。在此螢光體的母體構造為能形成化學安定的結構,最 好將上述螢光體設定為當依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表示時, 便為(m + z ) : a : b : η二1 : 1 : 1 : 3。理由係Μ元素係Π價,Α元素 係ΙΠ價,B元素係I V價元素,且將與ΠΙ價氮進行化合而形 成安定的氮化合物之緣故所致。但是可判斷將引發若干的 組成偏差狀況。 在此,因為π價金屬氮化物通常形成m3n2的化學式,m 價金屬氮化物係形成A N的化學式,I V價金屬氮化物係形 φ 成B 3 N 4的化學式,因而在將該等分別混合成M : A : B = 1 : 1 : 1 狀態方面,僅要將各氮化物原料依莫耳比1 : 3 : 1進行混合 的話便可。但是,當Z元素採用如Π價元素為活化劑的情 況時,因為取代部分Μ元素,故便將形成(m + z ) : a : b : η 藉此便可形成化學安定的結構,判斷將可獲得高效率· 高輝度螢光體。
上述Μ元素最好為從Be、Mg、Ca、Sr、Ba、Zn、Cd、Hg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M元素可單獨為 如C a,亦可為C a、M g、…等的混合物。 上述A元素最好為從B(硼)、Al、Ga、In、Tl、Y、Sc、 P、As、Sb、Bi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A 元素可單獨為如A 1,亦可為A 1、Ga、…等的混合物。 上述B元素最好為從Si、Ge、Sn、Ti、Hf、M〇、W、Cr、 P b ' Z r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B元素可 單獨為如S 1,亦可為S 1、Ge、…等的混合物。 14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Z元素最好為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至少選 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Z元素可單獨為如Eu,亦可 為E u、L a、. · ·等的混合物。 藉由將上述Μ元素、A元素、B元素、Z元素形成上述構 造,便可更加提高螢光體發光效率。
當A元素為A 1、B元素為S 1時,各自的氮化物一般係 使用於熱傳材料或結構材料方面,可輕易取得且廉價。此 外對環境負荷易較小。所以,藉由將該等元素選擇作為原 料,便可獲得廉價且易使用的螢光體,屬最佳構成。 本發明的螢光體從依組成式MmAaBbNn:Zz表示且(m + z) :a : b : η = 1 : 1 : 1 : 3中得知,在構成元素中並未含氧,係屬於 不同於與習知具有石夕龍系母體(S i - A 1 - 0 - Ν系)螢光體、具 有S i - 0 - N系母體之螢光體的組成系。依照本發明者的研 究,發現若螢光體中的氧含有量偏多,將有發光效率降低, 且螢光體發光波長朝短波長側位移的傾向。據此觀點,在 母體構成元素中並未含氧的本發明螢光體,不僅發光效率 高,且可避免發光波長朝短波長側位移,屬最佳構成。 在本發明的螢光體中,Μ元素與活化劑Z元素的莫耳比 z/(m + z),最好在0.0001以上、0.5以下的範圍内。若Μ 元素與活化劑Ζ元素的莫耳比z / ( m + ζ )在該範圍内,便可 避免因活化劑含有量過剩而衍生濃度消光,導致發光效率 降低的狀況發生,反之,亦可避免因活化劑含有量過少而 衍生發光作用原子過少,導致發光效率降低的狀況發生。 隨所添加活化元素Z的種類,雖z /(in + ζ )的最恰當比率有 15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若干不同,但是最好在0.0005以上、0.1以下的範 將可獲得良好的發光。 本發明螢光體的Μ元素若屬於從Mg、Ca、Sr、Ba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便屬於原料取得容易 境負荷小的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Z元素係屬於從Eu、Mn、Ce中 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便將提高該螢光體的發光效 屬於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Z元素為E u,因為發光波長將顯 色波長,因而將可獲得發光效率佳之白色發光單元用 系螢光體,係屬於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Μ元素為Ca、A元素為A1、B元 S i、Z元素為E u,因為原料取得容易且環境負荷較小 螢光體的發光波長顯示紅色波長,因而將可獲得發光 佳之白色發光單元用紅色系螢光體,係屬於最佳構成 當本發明螢光體為粉體的情況時,粉體平均粒度最 2 0 // m以下。理由係判斷螢光體粉體發光主要發生於 表面,若平均粒徑超過2 0 // m,螢光體粉體平均單位 的表面積將變少的緣故。此外,依本發明者等的探討 平均粒徑小於1 // m時,發光效率亦將降低。所以,本 榮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度在20//Π1以下、1//πι以上將屬 構成。 此外,若考慮將該螢光體粉體使用作為LED用螢光 體時,便將該螢光體粉體粉末與樹脂混合並塗佈於該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内, 、Zn 且環 ,至 率係 示紅 紅色 素為 ,該 效率 〇 好在 粒子 重量 ,當 發明 最佳 體粉 LED 16 1262609 上,就從獲得良好塗佈性的觀點,平均粒徑最好在2 0 " m 以下、1 // πι以上。 藉由組合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與例如藍色或紫外發光 的光源,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光源。 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因為將接受3 0 0〜5 5 0 n m寬範圍之激 發範圍的光並發光,因而藉由組合藍色或紫外發光的光 源,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光源。
藉由組合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與例如藍色或紫外發光 的L E D發光部,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L E D。 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因為將接受3 0 0〜5 5 0 n m寬範圍之激 發範圍的光並發光,因而藉由組合藍色或紫外發光的LED 發光部,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LED。 (本發明的螢光體粉末X射線繞射光譜) 其次,針對本發明螢光體所顯示出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 案,參照圖1 ( A )、( B )進行説明。 圖1 ( A )所示係本發明螢光體之一例,係後述實施例1 的螢光體依C ο Κ α 射線所形成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圖 1 ( Β )係該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卡的尖峰比較結果。其 中,圖1 ( Β )中佔據上半部的尖峰數據,係將圖1 ( A )所示主 要尖峰的布拉格角(2 0 )與強度,依線性位置與高度表示。 其次,佔據下半部的卡尖峰,係將JCPDS卡中所記載 匸8八1311(39-〇 747 )結晶主要尖峰的布拉格角(20)與強度, 依線性位置與高度表示。(其中,為求二尖峰比較上的方 便,C a A 1 S 1 N 3結晶的尖峰強度係上下顛倒表示。) 17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由圖](B )所示二尖峰的比較中得知·本發明螢光體與 J C P D S卡所記載C a A 1 S i N 3結晶,雖主要尖峰整體圖案相類 似,但是若詳細觀之,將發現本發明螢光體的尖峰均朝布 拉格角(2 Θ )變小的方向位移,二者雖類似,但是卻具有結 晶面間隔不同的結晶結構。其中,導致二者結晶結構差異 的要因,可認為J C P D S卡所記載C a A 1 S 1 N 3係原料使用C a〇、 A 1 N、S 1 3 N 4,相對於此,因為本發明螢光體係使用相關於 C a 3 N 2、A 1 N、S 1 I與構成母體構造的元素之氮化物原料, 因而二者結晶結構中,於結構中所存在的氧量便有差異, 且當本發明螢光體的情況時,部分Ca將被取代為Eu等緣 故所致。特別係主要尖峰的全體圖案相類似,即意味著可 判斷本發明螢光體的生成相,亦具有與J C P D S卡所記載 C a A 1 S i N 3結晶為相同的斜方晶。 由上述現象,本發明者等判斷本發明螢光體雖類似 J C P D S卡所記載的C a A 1 S i N 3結晶,但是卻具有新穎結晶結 構,並對具有該新穎結晶結構的本發明螢光體結構,利用 該螢光體所示X射線繞射圖案進行規範。 在此針對本發明螢光體所含生成相之X射線繞射圖案中 的主要尖峰進行説明。 由圖1 ( A )中明顯得知,本發明螢光體中所含生成相,係 在布拉格角(2 0 )為 3 6 · 5 ° 〜3 7 · 5 °、4 0。9 ◦〜4 1 . 9 °、4 1 . 9 ° 〜 4 2 · 9 ϋ、5 6,3 ° 〜5 7 . 3 ϋ、6 6 · 0。〜6 7 · 0。、7 5 · 8。〜7 6 , 8 ° 及 8 I 0。〜 8 3 . 0 °範圍中具有特徵尖峰,其中在3 6 . 5 °〜3 7 . 5 °、4 1。9 °〜 4 2 . 9 ^範圍中的尖峰係強度特別強的特徵尖峰,5 6 . 3 °〜 18 3】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5 7。3 ^範圍内的尖峰則強度次於其的特徵尖峰。該等尖峰 均屬於當將該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 強度設為1 0 0 %時,具有1 0 %以上相對強度的繞射尖峰。 再者,若對該等尖峰就從該繞射圖案半值寬觀點觀之, 半值寬將全部在(K 2 5 °以下獲得尖銳繞射尖峰。該尖銳繞 射尖峰係顯示生成相不具有非晶質結構且結晶性優越的結 構。
本發明螢光體所顯示出的上述X射線繞射圖案特徵與具 有優越發光特性及良好激發帶特性間的詳細關聯,雖尚未 明確,但是大概可認為如下述。 首先,在X射線繞射圖案中,判斷可依單相獲得標的生 成相的尖峰圖案,將與本發明螢光體具有優越發光特性與 良好激發帶特性的情況具有密切關係。其中,該X射線繞 射圖案中,並未發現製作螢光體時所使用原料(C a 3 N 2、 A 1 N、S i 3 N 4、E u 2 0 3 )尖峰之現象,可認為係依單相獲得標的 生成相的結果。即在螢光體製作時,若燒成溫度不夠、原 料裝填量不恰當,在燒成後的螢光體中,除標的生成相之 外,尚將存在上述原料多餘部分,造成激發光所照射平均 單位面積的螢光體量減少,且該多餘原料將吸收激發光或 所發出的光,因而將造成螢光體發光效率降低,將無法獲 得優越的發光特性。所以,X射線繞射圖案中並未發現上 述原料尖峰的特徵,可認為表示測量對象的螢光體將具有 優越發光特性與良好激發帶。 再者,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的強弱,可認為係反映生成 19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相的結晶性高低。所以,生成相結晶性較高的情況,可認 為將形成生成相中的E u2 +周圍容易發光之結構,而且藉由 連續規則的形成此結構,便可獲得優越的發光特性。相對 於此,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較弱,便判斷結晶性較低,此 情況下,因為發光中心的E u2 +周圍結構不夠規則,因而E u2 與Eu2 +間的距離將過度靠近,導致引發濃度消光情況,且 在E u 2 +應該進入之一側中並未有E u 2 +進入,應該可判斷將 無法獲得優越發光特性。
最後,在布拉格角(2 0 )為3 8〜4 0 °附近所出現的尖峰較 弱,最好完全未被發現可能在該尖峰右側附近出現的尖峰 (但是該等尖峰將重疊,在判讀上必須注意),可判斷將反 映著具有優越發光特性與良好激發帶特性。此現象可判斷 在該布拉格角度(2 0 ) 3 8〜4 0 °附近所出現的尖峰,係屬於 螢光體原料的A1N尖峰與CaAlSiNrEu固有尖峰重疊的尖 峰。即如上述,係針對在螢光體製作時,若燒成溫度不夠、 原料裝填量不恰當,在燒成後將於螢光體中殘留多餘原 料,而影響發光特性等現象進行說明,其中若殘留A 1 N, 因為該A 1 N呈灰色,因而將吸收螢光體試料所發出的光或 激發光的光,應可判斷將直接關聯於發光強度降低現象。 所以,在為能獲得強發光強度之螢光體方面,最好在3 8〜4 0 e 附近的A 1 N繞射尖峰強度較弱,因而可判斷二尖峰重疊的 3 8〜4 0 ϋ附近所出現的尖峰較弱,尤其是最好可能在該 C a A 1 S i Ν 3 : E u固有尖峰右側附近所出現A 1 Ν尖峰完全未被 發現。 20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在此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粉末χ射線繞射圖案測 進行説明。 所測量的螢光體係在燒成後於研鉢中,利用球磨 碎手段粉碎為既定(最好2 0 " m〜1 " m )平均粒徑,再 試料支撐架中使上端呈平坦狀態,並利用XRD裝置 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R I N T 2 0 0 0」施行測量。測 如下述:
使用測量機:理學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R I N T X射線管球:C〇Κ α
管電壓:4 0 k V
管電流:3 0 m A 掃描方法:2 0 / 0 掃描速度:0 . 0 3 ° / m i η 取樣間隔:0 . 0 1 ° 起始角度(2 0 ) ·· 1 0 ◦ 停止角度(2 0 ) : 9 0 ° 再者,相關布拉格角(2 0 )偏移現象,可判斷係 線所照射試料面未呈平坦狀態、X射線測量條件(特 掃描速度)不同等而發生偏移現象。因此上述特徵之 峰可出現的範圍亦將產生若干偏移,可認為此現象 許。在本說明書中,為能盡量抑制該偏移現象,便 描速度設為0 . 0 3 ° / m i η的情況下,於螢光體試料中 S 1,並藉由在X射線測量後補正S 1尖峰偏移,而求 格角(2 0 )。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量方法 機等粉 裝填於 的理學 量條件 2 0 0 0」 因X射 別係指 繞射尖 將被容 在將掃 混合 取布拉 21 1262609 〔本發明螢光體之製造方法) 在此針對本發明紅色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例,係以由組成 式 CaAlSiNrEu(其中,EW(Ca + Eu)二 0.020)所示螢光體之 製造為例進行説明。
Μ元素、A元素、B元素的各氮化物原料雖可為市售原 料,但是因為純度越高越好,因此最好準備2Ν以上,尤以 3 Ν以上的原料為佳。各原料粒子的粒徑一般就從促進反應 的觀點而言,最好為微粒子,但是隨原料的粒徑、形狀之 不同,所獲得螢光體的粒徑、形狀亦將有所變化。因此只 要配合最終所獲得螢光體要求的粒徑,準備具有近似粒徑 之氮化物原料的話便可。Ζ元素之原料雖以市售氮化物原 料或金屬單體為佳,但是因為添加量屬少量,因而即便使 用氧化物亦毫無問題。但是還是純度越高越好,最好準備 2 Ν以上,尤以3 Ν以上的原料為佳。 若製造C a。. 9 8。A 1 S i Ν 3 : E u。·。2。的話,例如Μ元素、Α元素、 B元素的氮化物便分別準備C a 3 N 2 ( 2 N )、A 1 N ( 3 N )、 S i 3 N人3 Ν ),Z元素則準備E u 2 Ο 3 ( 3 Ν )。將該等原料依各元素 莫耳比為C a .· A 1 : S i : E u = 0 . 9 8 0 : 1 : 1 : 0 . 0 2 0方式,將各原料 混合比分別科取 C a 3 N 2 : 0 . 9 8 0 / 3 m ο 1、A 1 N : 1 m ο 1、S i 3 N 4 : 1 / 3 η]〇1、E u 2 Ο 3 : 0 . 0 2 0 / 2 η]〇1並混合。該秤取、混合事宜,因 為C a 3 Ν 2較易被氧化,因而在非活性環境下的手套箱内進 行操作較為適當。此外,因為各原料元素的氮化物較容易 受水分的影響,因而非活性氣體最好使用經充分去除水分 的氣體。混合方式可為濕式、乾式任一種方式,但是因若 22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為濕式混合的溶劑使用純水的話,原料便將遭分解 必須選擇適當的有機溶劑。裝置可使用球磨機或研 常所使用的裝置。 將混合完成的粉末原料裝入坩鍋中,在氮等非活 中,於1 0 0 0 °C以上(最好1 2 0 0 °C以上,尤以1 5 0 0 °C 佳)且1 7 0 0 °C以下中施行加熱,並保持3 0分鐘以上丨 小時)而進行燒成。因為保持時間係燒結溫度越高的 結將越迅速進行,便可縮短時間。另外,即便燒結 低的情況時,藉由長時間保持於該溫度中,仍可獲 發光特性。但是,燒結時間越長將促進粒子成長, 子尺寸變大,因而最好配合標的粒子尺寸,進行設 時間。在非活性環境下的燒成中之壓力,最好在〇 . 以下(尤以0 . 1 Μ P a以下為佳)進行燒成。理由係若在 的壓力進行燒成,粒子間的燒結將過度進行,將不 成後的粉碎。 再者,坩鍋可使用未含不純物之高純度,如A 12 (h S i 3 N 4掛鋼、A 1 N甜锅、石夕龍掛锅、C (碳)掛鋼、B N ( I 坩鍋等可在非活性環境中使用的坩鍋,但是最好使 坩鍋,因為將可避免源自坩鍋的不純物混入情況。 經燒成完成後,從坩鍋中取出燒成物,使用研鉢 機等粉碎手段,粉碎成既定平均粒徑,便可獲得組 Ca〇.98()AlSiN:3:Eu().()2。所示的螢光體。其中,當Eu原 EU2〇3的情況時,雖少量但是藉由添加氧,組成式便 Cau.98()AlSi〇0.03N2.96:Eu〇.〇2。,因為氧量屬於少量,β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因而 鉢等通 性環境 以上為 :最好3 話,燒 溫度偏 得標的 造成粒 定燒結 5MPa 此以上 利於燒 i#锅、 u化硼) 用BN 、球磨 成式 料使用 將形成 1此並 23 1262609 無特別的問題發生。此外,當欲更加減少氧量的情況時, 只要E u原料使用E u金屬或E u氮化物等的話便可。 (減少本發明螢光體製造時的不純物) 本發明的螢光體係 不純物的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不純物的氧含有量 少於3 . 0重量%。最好均滿足不純物碳含有量未滿0 . 0 8重 量%,與不純物氧含有量未滿3 . 0重量%,但是亦可僅滿足 其中任一情況。
不管是不純物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的螢光體、或不 純物氧含有量少於3 . 0重量%的螢光體,因為對發光無具作 用的碳與氧不純物含有量較少,因此當依相對強度表示發 光強度時,便可避免發光強度降低2 5〜3 0 %左右,所以可提 升發光效率。 本發明降低不純物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將螢光體原 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的燒成容器内,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 行燒成便製得螢光體。針對此經降低不純物螢光體之製造 方法,就以螢光體為CaAlSiN3:Eu(其中,Eu/(Ca + Eu)莫耳 比=0 . 0 1 5的情況)的製造例進行説明。 首先,原料的C a、A 1、S i的氮化物,係分別準備 C a 3 N 2 ( 2 N )、A 1 N ( 3 N )、S 1 3 N a ( 3 N )。E u 原料則準備 E u 2 0 3 ( 3 N )。 將該等原料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 A1 :Si : Eu = 0. 985 : 1 : 1 : 0. 015之 方式進行科取並混合((C a + E u ) : A 1 : S i : = 1 : 1 : 1 )。該混合可使 用研鉢等普通的混合方法實施,但是最好在氮等非活性環 境下的手套箱内操作較為恰當。 24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將該混合在非活性環境下的手套箱内進行操 由,可認為若在大氣中執行此操作,將因上述 或分解,造成母體構成元素中所含氧濃度的比 有降低發光特性的可能性之外,亦將偏離螢光 的緣故。此外,因為各原料元素的氮化物容易 響,因而非活性氣體最好使用充分去除水分的 原料元素係使用氮化物原料時,為能避免原料 而混合方式最好使用乾式混合,亦可採取使用 鉢等通常的乾式混合方法。 將經混合完成的粉末原料,填充於燒成容器 坩鍋中,例如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等非活 依1 5 °C / m i η .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然後. 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 在此本發明者等發現當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 器(例如坩鍋),使用如碳製燒成容器進行燒成 的碳將從碳製燒成容器混入所燒成的螢光體中 螢光體發光強度。若依照本發明者等的探討, 體中所含碳量達0 . 0 8重量%以上,螢光體的發 始降低。此外,本發明者等發現當使用氧化鋁 進行燒成時,不純物的氧將從氧化鋁製燒成容 燒成的螢光體中,恐將造成螢光體發光強度降 本發明者等的探討,發現當螢光體中所含氧量3 以上時,螢光體的發光強度將開始降低。 所以,本發明者等發現藉由使用氮化硼製燒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 848 作的理 原料的氧化 率崩潰,除 體標的組成 受水分的影 氣體。當各 的分解,因 球磨機或研 的氮化硼製 性環境中, 良1 5 0 (TC中 的燒成容 時,不純物 ,恐將降低 發現若螢光 光強度將開 製燒成容器 器擴散至所 低。若依照 [3 . 0重量% 成容器進行 25 1262609 螢光體的燒成製造。便可製得對發光無具作用的不純物碳 含有量與不純物氧含有量較少之螢光體,可抑制發光強度 降低,便可提升發光體的發光效率。 所以,燒成容器使用氮化硼製燒成容器,經燒成結束 後,便在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至2 0 0 °C ,然後再冷卻至 室溫,之後便使用研鉢、球磨機等粉碎手段粉碎成既定(最 好2 0 // m〜1 // m )的平均粒徑,便可製得組成式 Ca〇.985SiAlN3:Eufl.〇i5 的營光體。
當E u / ( C a + E u )莫耳比設定値有變動的情況時,亦是藉由 使各原料裝填時的調配量配合既定組成式,並利用同樣的 製造方法,便可製得既定組成的螢光體。所獲得螢光體均 屬於碳含有量少於0.08重量%、氧含有量少於3.0重量% 的螢光體。 本發明的螢光體係在考慮塗佈或填充容易性的情況下 而形成粉狀體,此情況下,該螢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徑最好 在2 0 // in以下。此理由係螢光體粉體的發光主要係發生於 粒子表面,因而若將平均粒徑設定在2 0 v m以下,便可確 保粉體平均單位重量的表面積,將可避免輝度降低。而且, 若將該粉體形成糊狀,在對發光體元件等施行塗佈時,亦 可提高該粉體的密度,就此觀點而言,亦可避免輝度降低。 此外,依本發明者等的探討,雖詳細理由並未明確,但是 就從螢光體粉末的發光效率觀點,得知平均粒徑亦最好大 於1 V m。根據上述,本發明螢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徑最好在 1 // m以上、2 0 // ni以下。 26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形成粉末狀的本發明螢光體,藉由週知方法而組合發光 部(特別係在發光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中均會發光的發光 部),便在該發光部所發光的寬範圍波長區域光中具有激發 帶並發光,因而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的高發光效 率光源。特別係利用週知方法組合發光部為發光波長區域 3 0 0〜5 5 0 n m中均可發光的L E D,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 光的高發光效率光源或LED。
所以,可將此光源(L E D )使用為顯示裝置或螢光燈等照 明裝置的各種多樣化光源。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 準備市售的 Ca3N2(2N)、A1N(3N)、Si3N43N)、Eu2〇3(3N), 並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Al:Si:Eu=0,985:1:1:0.015之方 式秤取各原料,並在氮環境下的手套箱中使用研鉢進行混 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中, 依1 5 °C / m i η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 ,經在1 5 0 0 °C中保 持3小時間而進行燒成之後,再於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 至2 0 0 °C ,便獲得組成式C a。. 9 8 5 S i A 1 N 3 : E u。。! 5的螢光體。 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的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所獲得螢光體的平均粒徑(D 5 0 )為4 . 6 5 e m,比表面積為 1 . 1 3 ηι2 / g,不純物的氧含2 . 2 %。 27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1 ]
Ca(°/〇) Al(°/〇) Si(°/〇) N(°/〇) Eu(°/〇) 〇(%) 其他 平均粒徑(D50) 比表面積 Ca〇. 985AI Si Ns: Eu〇. ois 27. 3 20.5 19.2 29.2 1.46 2.2 0. 1 4. 65 /i m 1. 13m2/g 其次,測量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與激發光譜。針對 該測量結果,參照圖7、圖8進行説明。其中,圖7、圖8 均是縱軸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強度,橫軸為光波長。
首先,使用圖7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進行説 明。所謂「發光光譜」係指當將某波長的光或能量照射於 物體之際,由物體所釋放出的光譜,圖7所示係當對本發 明螢光體照射4 5 0 n m單色光時,從螢光體發光的波長光譜。 由圖7中明顯得知,本螢光體係將在5 5 0 n m起至8 0 0 n m 的寬波長區域中發光,且在6 5 6 n m處為最高發光。此外, 目視便可確認到紅色發光色。 其次,使用圖8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激發光譜進行説 明。所謂「激發光譜」係指使用各種波長的單色光,激發 被測量對象的螢光體,並測量螢光體發光的一定波長發光 強度,而測量此發光強度的激發波長依存性。在本測量中, 將2 5 0 n m起至5 7 0 n m的單色光照射於本發明螢光體,並測 量螢光體發光波長6 5 6 n m時發光強度的激發依存性。 由圖8中明顯得知,本螢光體的激發光譜係從3 0 0 n m附 近起至6 0 0 n in的寬廣範圍,並在激發帶3 0 0 n m附近起至 6 0 0 n m的廣範圍中,顯示出高紅色發光。 (實施例2 ) 28 3丨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1262609 實施例2中,使用具有C a m S i A 1 N 3 : E iu組成式的本發明 螢光體,測量依活化材Z元素濃度所產生的發光強度。 在測量試料的製造方面,活化劑Eu濃度係依與Ca間的 關係為m + z = 1之方式,調整C a與E u的添加量。 針對該測量結果,參照圖9進行説明。其中,圖9係縱 軸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強度,橫軸為Ca與Eu的調配比 E u以E u + C a )値。此外,發光強度方面係將E u / ( E u + C a )= 0 . 0 1 5時的發光強度設為1 0 0 %。然後,圖示E u / ( E u + C a )値 Φ 在0 . 0 0 1 5〜0 . 0 6間調整的結果。此外,激發係使用4 5 0 n m 波長的光。 由圖9的結果得知,開始時發光強度將隨E u / ( E u + C a ) 値的增加而上昇,但是在0 . 0 1 5附近出現尖峰,然後發光 強度便逐漸下降。此現象可判斷係是因為在低於〇 · 〇 1 5的 部分處活化劑元素將嫌不足,而在高於0 . 0 1 5的部分處則 將因活化劑元素而出現濃度消光情況的緣故。
再者,在該發光強度測量之同時,亦測量發光色度 (X, Y )。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結果得知,確認到隨 E u / ( E u + C a )値的增加,尖峰波長亦將朝長波長側位移。 [表2 ] E X : 4 5 0 n m
Eu濃度 尖峰強度 尖峰波長 X y Ca〇. 9975A 1 S i N3 : Eu〇. 0015 0.0015 28. 8% 632. 7 0. 608 0. 384 Ca〇. 9925A 1 S i N3 : Elio. 0075 0.0075 75. 5% 644. 3 0. 651 0. 346 Ca〇. 985A1S i N3: Euo. 015 0.0150 100. 0% 651. 3 0. 671 0. 327 Ca〇.97AlSiN3: Eu〇.〇3 0. 0300 77. 0% 660. 0 0. 683 0. 315 Ca〇.9'!AlSiN3: Euo.og 0.0600 54. l°/〇 670. 2 0. 691 0.306 29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實施例3 ) 在發光部為發出波長4 0 5 η m紫外光的氮化物半導體 上,塗佈依既定量混合的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市售 螢光體(BAM:Eu)、綠色螢光體(ZnS:Cu,Al),並使該紫 LED發光。依此各螢光體便以LED所發出的光為激發 行發光,利用各螢光體發光色的混色,便可獲得可觀 白色的LED。此外,藉由使各螢光體混合比產生變化 可獲得各種色調的LED。 再者,在發光部為具有氮化物半導體的藍色光LED 塗佈著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及市售黃色螢光體(YAG:C 並使該藍色光LED發光。依此的話,各螢光體便將利 自LED的光而發光,可獲得目視色溫度較低的偏紅色 (實施例4 ) 在實施例4中,就本發明螢光體與專利文獻4、5 / Ca2Si5N8:Eu螢光體進行比較。 再者,本實施例所使用的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體,係」 C a 3 N 2、S i 3 N 4、E u 2 0 3的2 N或3 N試劑為原料,分別依 Si、Eu為1.97:5:0.03莫耳比方式進行秤取,並在氮 下於手套箱中進行研鉢混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在 0 . 0 5 Μ P a氮環境中,於1 5 0 0 °C中施行3小時燒成,再 如同實施例1的冷卻粉碎,而製得組成式C a 1 . 9 7 S i 5 N 8 : ϊ 的螢光體。 將實施例1所製得本發明組成式C a。. 9 8 5 S i A 1 N 3 : E U 〇. 螢光體與該組成式C a ϊ. 9 7 S i 5 N 8 : E u。.。3螢光體的分析結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LED 藍色 外光 源進 看到 ,便 上, e ), 用來 LED ° 听揭 攀備 Ca、 環境 壓力 施行 果, 30 1262609 合記於表 3中。 由表3結果得知,所製得二螢光體中以不純物含有的氧 與其他元素含有量為相同程度,且二螢光體的比表面積亦 為相同程度。
3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3 ]
Ca(°/〇) Al(°/〇) Si(%) N(°/〇) Eu(°/〇) 〇(%) 其他 平均粒徑(D50) 比表面積 Ca〇.训 5AlSiN3: Eu〇.〇i5 27. 3 20. 5 19. 2 29.2 1.46 2. 2 0. 1 4. 65 // m 1. 13 mVg Cai. 97S i 5N8: Eu〇. 03 22. 3 0· 3 39. 6 34.2 1. 34 2. 1 0.2 4. 77 // m 1. 11 mVg 其次,針對上述二螢光體的發光光譜,依如同實施例1之方 式進行測量並比較。其中,所照射的光係使用4 6 0 n m單色光。 結果如圖1 0與表4所示。 圖1 0所示係與圖7為相同的圖形,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 譜以實線表示,組成式C a 1 . 9 7 S i 5 N 8 : E U。. G 3營光體的發光光譜以
虛線表示。 [表4 ]
激發波長 尖峰強度 尖峰波長 色度 X y Ca〇. 985A1S i N3: Eu〇. 015 460nm 137.4% 656. 2 0. 671 0. 327 Cai. 97S i 5N8: Eu〇. 03 460nm 100·0% 609. 2 0. 593 0. 40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32 1262609 由圖1 0與表4結果得知,本發明榮光體在與組成式 C a I. ^ S i 5 Ν 8 : E u。。3螢光體進行比較之後’尖岭強度南出約 4 0 %,屬於非常高效率的螢光體。尤其更位的是組成式 〇8丨.心5心』11〇.。3螢光體在61〇1^付近具有央峰波長且目視為撥色, 相對於此,因為本發明螢光體在656nin附近具有大♦波長’因此將 更接近紅色。所以,當組合其他螢光體而製作發出白色光 的LED時,將可減少紅色系螢光體的混合比率。 (實施例5 )
準備市售 Ca3N2(2N)、A1N(3N)、SilUN)、Eu2〇3(3N), 並依 Ca3N2:0. 985/3 mol、AlLlmol、Si3N4:l/3mol、 E u 2 0 3 : 0 · 0 1 5 / 2 m o 1方式,分別秤取各原料之後’在氮環境 下的手套箱内使用研鉢進行混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裝 入坩鍋中,並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中於1 6 0 0 °C下保持 3小時而進行燒成,然後在1小時内從1 6 0 0 °C冷卻至2 0 〇。(:, 便獲得含有組成C a。_9 8 5 A 1 S i 0。·。2 3 N2.9 8 5 ·· E u。.。15 d所示生成相的螢光體。 所獲得螢光體試料的粒徑為3〜4 μ in。(下述實施例6〜1 〇中 亦是所獲得螢光體粒徑為3〜4 // m ) 對所獲得螢光體照射波長4 6 0 n m激發光源,並測量發光 特性。發光強度係依後述實施例6螢光體的發光強度規定 為1 0 0 % ;輝度係根據J I S Z 8 7 0 1所規範的X γ z表色系算出 方法求取Y値’並將後述實施例6螢光體的輝度設定為 1 0 0 % ;色度係根據J I S Z 8 7 0 1所規範算出方法求取色度 X,y。此外’螢光體粒子試料中所含氧、氮濃度(〇 / N ),係 使用L E C 0公司製氧、氮同時分析裝置(τ c 一 4 3 6 )進行測量, 33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94105848 1262609 其他元素濃度係使用I C P所測得數値。 該螢光體的原料組成式、各元素的濃度分析結果、發光 特性的測量結果,如表5所示。 其次,將該螢光體試料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 卡的尖峰比較結果,表示於圖1 ( A )、( B )中。
由圖1 ( A )、( B )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的結晶結構係如實 施形態中所說明般’ J C P D S卡所記載的C a A 1 S 1 N 3結晶與λ 射線繞射圖案的主要尖峰整體圖案相類似。但是,判斷二 者結晶結構將因結構中所有氧的量差及部分Ca將被取代 為Eu等原因,而造成具有結晶面間隔不同的結晶結構。尤 其是可判斷本發明螢光體的生成相,亦具有如同J C P D S卡 中所記載CaAlSiN3結晶相同的斜方晶。 再者,相關實施例5螢光體生成相的X射線繞射圖案中 之主要尖峰,亦是如同實施形態中所説明般,在布拉格角 (20 )為 36.5。〜37·50、40·9ο〜41.90、41.9。〜42.90、 5 6 · 3 ° 〜5 7 . 3 °、6 6 · 0 ◦〜6 7 · 0。、7 5 . 8。〜7 6 · 8 ◦及 8 1 · 0。〜8 3 · 0。 範圍内具有特徵的尖峰,尤其是在3 6 . 5 °〜3 7 . 5 °、 4 1 . 9 °〜4 2 . 9 °範圍内的尖峰屬於強度特強的特徵尖峰,在 5 6 . 3 °〜5 7 . 3 °範圍内的尖峰則僅次於該等的特徵尖峰。該等 尖峰均屬於當將該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最強繞射尖峰的 相對強度設為1 0 0 %時,具有1 0 %以上相對強度的繞射尖峰。 再者,該等尖峰若從該繞射圖案半值寬觀點而言,將獲 得半值寬均在0 . 2 5 °以下的尖銳繞射尖峰。該尖銳繞射尖 峰係表示生成相並非屬非晶質結構,而為具有結晶性優越 34 3 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1262609 的結構。 經氧*氮濃度的測量結果,該螢光體試料中的氧濃度、 氤濃度分析値為2 . 4 w t %、2 8 . 5 w t %。另外,從該螢光體試 料的原料裝填量所算出的氧濃度為0 . 3 w t %,氮濃度則為 3 0 w t % 〇 若將二者進行比較,相關氧濃度相對於生成相中的氧濃 度0。3 w t °/〇,在試料中將含有相當多的氧。此多出的約2 w t °/〇 氧,可判斷係屬於在開始時便附著於原料表面的氧、在燒 φ 入時或燒成時因原料表面氧化而混入的氧及燒成後吸附於 營光體試料表面的氧,可認為係另存在生成相結構以外的 氧。 另一方面,相關氮濃度相對於生成相中的氮濃度28. 5wt% ,在試料中幾乎含同量的氮(3 0 w t % )。由此結果可判斷在生 成相結構以外幾乎沒有另外存在的氮。 再者,測量表示所獲得螢光體試料之激發帶的激發光譜 及表示發光特性的發光光譜,結果如圖2、圖3所示。
圖2所示係縱軸為相對強度,橫軸為激發波長(n in ),將 依波長6 5 6 . 2 n m激發波長所測得激發光譜,依實線進行描 點的圖形。 由圖2測量結果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試料的激發光譜 係橫跨存在於2 5 0 n m〜6 0 0 n m的寬範圍中,判斷可充分利用 波長3 0 0 n m〜5 5 0 n m紫外光〜可見光的寬範圍光。 圖3所示係縱軸為相對強度,橫軸為發光波長(n m ),將 依波長4 6 0 n m激發光進行激發時的發光光譜,依實線進行 35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描點的圖形。 由圖3的測量結果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試料的發光光 譜係在6 5 4 n m具有尖峰値,具有較寬的半值寬。 (實施例6 ) 將所混合的原料裝入坩鍋中,並在氮環境中於1 5 0 0 °C下 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之後,於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至 200 °C,除獲得含有組成 Ca〇.985AlSiO〇.〇23N2.985:Eu〇.〇15(^/t* 生成相的螢光體之外,亦將如同實施例5獲得實施例6的
螢光體。 將該螢光體試料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 的測量結果列表於表5中,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 線繞射圖案,依粗實線描繪於圖4 - A〜G中。 圖4 - A所示係布拉格角(2 0 )橫跨(Γ〜9 0 °全範圍的X射 線繞射圖案,圖4-B〜G所示係該布拉格角的特徵部分放大 圖。而圖4-B所示係35°〜40°,圖4-C係40°〜45°,圖4-D 係 5 5 ° 〜6 0 °,圖 4 - E 係 6 5 ° 〜7 0 °,圖 4 - F 係 7 5 ° 〜8 0 °,圖 4 - G 係8 0 °〜8 5 ◦範圍。此夕卜,為求説明上的方便,在圖4 - A〜G 中將實施例6〜1 0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縱軸,相互各偏移 1 0 0 c p s 描繪。 (實施例7 ) 在各原料的混合比中,除將C a 3 N 2設定為(0 · 9 8 5 - 0 · 2 5 ) / 3 m ο 1,將C a 0設定為0 . 2 5 m〇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 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 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的測量結果列表於 3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5 :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細實 線描繪於圖4 - A〜G中。 (實施例8 )
在各原料的混合比方面,除將C a 3 N 2設為(0 · 9 8 5 - 0 · 5 0 ) / 3 m〇1 ,將C a 0設為0 . 5 ◦ m〇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 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 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 表5,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粗虛 線描繪於圖4 _ A〜G中。 (實施例9 ) 除在各原料混合比方面,將C a 3 N 2設為(0 . 9 8 5 - 0 · 7 5 ) / 3 m〇1,將C a 0設為0 . 7 5 m ο 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般 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的 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表 5,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細虛線描 繪於圖4-A〜G中。 (實施例1 0 ) 除在各原料混合比方面,將C a 0設為0 . 9 8 5 m ο 1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如同實施例 5般的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的原料組成式、氧· 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表5,並將所獲得螢 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粗單點虛線描繪於圖4 - A〜G 中 0 [表5] 3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原料裝填組成式 氧·氮濃度 尖峰波長 (nm) 發光強度 (%) 色度 輝度 (%) 0(wt%) N(wt%) X y 實施例5 Ca〇. 98dA 1 S i 〇0. 023N2. 985 : Euo. 0150 2.2 27.5 656.2 115.0 0.679 0. 320 1018 實施例6 Ca〇. 98δΑ 1S i 〇0.023N2.985 : Elio. 0150 2.4 28.5 654.0 100.0 0.675 0.324 100.0 實施例7 Ca〇. 98sA 1S i Oo. 273N2.818 : Elio. 0150 5.2 25.1 646.1 69.7 0.649 0.350 102.6 實施例8 Ca〇. 98δΑ 1S i 〇0. 523N2.652 : Euo. 0150 7.3 21.1 637.5 40.7 0.599 0.398 105.1 實施例9 Ca〇. 98δΑ 1S i Oo. 773N2.485 : Euo. 0150 9.0 21.0 624.5 30.8 0. 571 0,426 102.0 實施例 10 Ca〇. 98δΑ 1 S i Ol. OO8N2. 328 : Euo. 0150 11.3 20.7 611.0 22.4 0.540 0.451 98.4 (相關實施例6〜1 0的探討) 1 .)螢光體中的氧、氮濃度 從實施例6朝實施例1 0改變原料中的C a 3 N 2與C a 0之混 Φ 合比率,並增加氧裝填量,因此螢光體中的氧濃度分析値 亦將隨之增力σ 。而且,螢光體中的氧濃度將大於從氧裝填 量所計算出的重量%値。此現象可認為因為在實施例6至實 施例1 0的螢光體中,氧不僅含於螢光體結構中,且將吸附 . 存在於螢光體粒子表面等緣故所致。另一方面,相關氮濃 度分析値,就氮裝填量而言,幾乎同量的氮含於試料中。 由此結果將可判斷理由係在生成相結構外幾乎未另存有 氮,氮係含於螢光體結構中的緣故。
2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X射線繞射圖案間之關係 得知從實施例6朝實施例1 0的螢光體發光強度將逐漸 降低。所以,當將實施例6的發光強度設為相對強度1 0 0 % 時,實施例7的螢光體具有約7 0 %的相對強度,而實施例 8〜1 0則在4 0 %以下。 在此針對實施例6至實施例1 0的螢光體結構中所含氧 量與X射線繞射圖案間之關係,參照圖4 - Α〜G進行説明。 由圖4 - A〜G中得知,隨螢光體中的氧量增加,便在3 6 . 5 °〜 38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3 7.5。、4 1 . 9。〜4 2 · 9 °範圍的尖峰為開始,4 0 . 9 °〜4 1 , 9 ° '' 5 6 · 3 υ 〜5 7 · 3 ϋ、6 6 · 0 0 〜6 7 · 0。、7 5 · 8 0 〜7 6 · 8。及 8 1 · 0。〜8 3 · 0 範圍内的特徵尖峰之布拉格角(2 0 )將朝高角度側位移,接 近上述J C P D S卡中所記載的C a A 1 S 1 Ν 3結晶。但是,隨該螢 光體中的氧量增力σ ,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亦將逐漸趨弱, 因此判斷結晶性亦將逐漸降低。
此現象可認為隨螢光體結構中所含氧量的增加,該螢光 體的結晶結構將逐漸產生變化的緣故所致。此外,當如實 施例8、實施例9、實施例1 0,裝填C a〇達0 . 5 0 m ο 1以上 並增加氧裝填量的情況時,因為不純物相的生成或殘留未 反應原料,因而判斷發光強度將降低。 所以,就從獲得發光強度較高螢光體的觀點,當依C ο Κ α 射線所產生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度最強之繞射 尖峰的相對強度設為1 0 0 %時,表示相對強度1 0 %以上之繞 射尖峰的主要尖峰之布拉格角(2 0 ),將在3 6 . 5 °〜3 7 · 5 °及 4 1 . 9 °〜4 2 . 9 °範圍,次一級特徵尖峰在5 6 . 3 °〜5 7 · 3 °範圍, 該等再次一級特徵尖峰在4 0 . 9 °〜4 1 . 9 °、6 6 . 0 °〜6 7 . 0 °、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範圍内的實施例6、7所示螢光 體,將屬於較佳的螢光體。 3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波長之尖峰波長間的關係 得知實施例從6朝向1 0,螢光體發光波長的尖峰波長將 從6 5 4 n m朝6 1 1 n m逐漸縮短。 4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輝度間之關係 實施例6至1 0中,得知各實施例的螢光體輝度均幾乎 3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為一定狀態。此現象可判斷為隨從實施例6朝1 0,螢光體 發光強度將逐漸降低,相對於此,發光的尖峰波長亦將降 低,而進入人類視覺感度較高的區域,藉此輝度値便幾乎 顯示一定値。 5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色度間之關係 實施例6至1 0中,得知各實施例的螢光體在發光色度X 為0 . 5〜0 . 7、發光色度y為0 . 3〜0 . 5範圍的最佳範圍。 (比較例1 )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4、5調製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體,並測 量X射線繞射圖案。此測量結果如圖5所示。將圖5所獲 得X射線繞射尖峰與專利文獻4所揭文獻(S c h 1 i e p e r a n d
Schl ick:Nitridosil icate I, Hochtemperatursynthese u n d Kristal lstruktur von C a 2 S i 5 N 8, Z. anorg. al lg. Che. 6 2 1,( 1 9 9 5 ),p . 1 0 3 7 )中的結構解析結果進行比較,結果確 認到該榮光體為專利文獻4、5所揭的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 體。該螢光體的晶系係單斜晶,完全不同於本發明螢光體
(比較例2 )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3調製α -矽龍螢光體,並測量X射 線繞射圖案。在此所謂「α -矽龍」係指氮化物與氧化物之 中間組成的氧氮化物系陶瓷,由矽、鋁、氧、氮等4元素 所構成,將a - S i 3 Ν 4的S i位置取代為A 1,並將Ν位置取 代為0且固溶,便可形成以(Si,Al)(0,N)4四面體為骨架, 且固溶著不同於冷-矽龍的金屬M ( Μ :除L i、M g、C a、Y、L a 4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及C e外的鑭系金屬· 0 < x S 2 )的結構。結果。 α -矽龍螢 光體的X射線繞射尖峰顯示出類似於α - S 1 3 Ν 4之X射線繞 射尖峰的繞射圖案。測量結果如圖6所示。 圖6所示X射線繞射尖峰係類似α - S i 3 Ν的圖案。在此 更與J C P D S所報告指出的矽龍繞射圖案進行比較,結果X 射線繞射尖峰一致,可確認圖6所示習知技術的螢光體係 專利文獻3所揭α -矽龍螢光體。α -矽龍的晶系為六方 晶,此亦屬於與本發明螢光體完全不同的結構。
(實施例1 1 ) 準備市售的 Ca3N2(2N)、A1N(3N)、S“N4(3N)、Eu2〇3(3N), 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Al:Si:Eu = 0.985:l :1:0.015之方式 秤取各原料,並在氮環境下的手套箱中使用研鉢進行混 合。將所混合的原料填充於氮化硼製坩鍋中,並在壓力 0 . 0 5 Μ P a白勺氮環境中,依1 5 °C / in i η .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 ,然後在1 5 0 0 °C中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之後再於1 小時内從1 50 0 °C冷卻至200°C,便獲得組成式CaG.985SiAlN3:Euu15的 螢光體。 經對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結果如圖1 1 所示,顯示出在6 5 6 n m處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此外, 經化學分析所獲得的不純物碳濃度、不純物氧濃度,分別 為0 . 0 4 3重量%、2 . 0 9重量%。 (比較例3 ) 除將燒成所使用的容器,從氮化硼製坩鍋改變為碳製坩 鍋之外,其餘均依如同實施例1 1的條件製作螢光體。經對 41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便顯示出在6 5 0 n in 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圖1 1所示係本比較例所製得螢光 體的相對發光強度及經化學分析所獲得不純物碳濃度與不 純物氧濃度。
如圖1 1與圖1 2所示,燒成容器使用碳製坩鍋所製得螢 光體,相較於使用氮化硼製坩鍋而製得實施例1的螢光體 下,將獲得發光強度降低約2 6 %的結果。使用碳製坩鍋所 製得螢光體將因不純物碳量增加為0. 0 8 0重量%,因此判斷 該不純物碳將造成發光強度降低。 (比較例4 ) 除將燒成所使用的容器從氮化硼製坩鍋改變為氧化鋁 製坩鍋之外,其餘均依如同實施例1 1的條件製作螢光體。 對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結果顯示在6 5 2 n m 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圖1 1所示係本比較例所製得螢光 體的相對發光強度及經化學分析所獲得不純物碳濃度與不 純物氧濃度。 如圖1 1與圖1 2所示,燒成容器使用氧化鋁製坩鍋所製 得螢光體,在相較於使用氮化硼製坩鍋所製得的實施例1 螢光體之下,將獲得發光強度降低約2 0 %的結果。使用氧 化鋁製坩鍋所製得螢光體將因為不純物氧量增加至3 . 0 2 重量%,因此判斷該不純物氧將造成發光強度降低。 以上,根據上述實施之形態針對本發明進行説明,惟本 發明並不僅限於此。 【圖式簡單說明】 4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圖1 ( A )、( B )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粉末X射線 繞射圖案及該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卡的尖峰比較。 圖2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激發光譜圖。 圖3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發光光譜圖。 圖4 - A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B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C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D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E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F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G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5為比較例的習知螢光體之X射線繞射圖案。 圖6為比較例的習知螢光體之X射線繞射圖案。 圖7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圖。 圖8為本發明螢光體的激發光譜圖。 圖9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組成與發光強度之圖形。 圖1 0為本發明及習知技術螢光體的發光光譜圖。 4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圖1 1為製造本發明螢光體時所使用燒成容器〔坩鍋)的 材質與所製得螢光體特性及不純物濃度之表。 圖1 2為供燒成製造本發明螢光體之C a A 1 S 1 N 3用的燒成 容器(坩鍋)材質與上述螢光體發光強度間之關係圖。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44
Claims (1)
- 2006 2 8 MAY 替換本 ί : J ! ? /')-丨;:;',1262609 m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Ν η : Z z所表示者;其 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A元素係價 數m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 4 匕劑,(m + z ) : a : b : η 二 1 : 1 : 1 :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螢光體,其中,Μ元素係從 Be、 Mg、 Ca、 Sr、 Ba、 Zn、 Cd、 Hg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 的元素; A 元素係從 B(硼)、Al、Ga、In、Tl、Y、Sc、P、As、 S b、B i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B 元素係從 Si、 Ge、 Sn、 Ti、 Hf、 M〇、W、 Cr、 Pb、 Zr 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Z元素係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選擇之至少1 個以上的元素。 3.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mAlaSibNn: Zz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I I價的元素,A 1係鋁, S i係石夕,N係氮,Z元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中並未含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上述Μ元素與上述活化劑Ζ元素的莫耳比:z/(m + z)之 値,係0 . 0 0 0 1以上且0 . 5以下。 45 3 2 6\總檔\94\94 ] 0 5 84 8\94105 84 8(替換)-1 1262609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Μ元素係從Mg、Ca、Sr、Ba、Zn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 上的元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Z元素係從Ε υ、Μ η、C e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Z元素係E u。 9 . 一種螢光體,其特徵為以組成式C a A 1 S i N 3 E u表示。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上述螢光體係粉末狀。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上述螢光體的平均粒度係2 0 // m以下且1 μ m以上。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及 4 1 . 9 °〜4 2 . 9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以上之繞射尖峰 之相 。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Θ )在3 6 . 5 °〜3 7 . 5 °、 46 326\總檔\94\94105848\94105848(替換)-1 1262609 4 ] . 9 n、4. 2 . 9 °及5 6 . 3 °〜5 7 . 3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0·9ο〜41.90、 41.9°〜42·90、 56.3。〜57.30、 66.0。〜67.0〇、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1 5 . —種螢光體,其特徵為,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 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0.9。〜41.9。、 41.90〜42·90、 56.30〜57_30、 66.0。〜67.0〇、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上述生成相的結晶糸係斜方晶。 1 6 .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Ζ ζ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1Π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47 326\總檔\94\94105 848\94105848(替換)-1 1262609 碳含有量係少於0。0 8重量%。 ]7 .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Ζ ζ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HI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18.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mAaBbNn:Zz所表示者;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A元素係價 數1Π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碳含有量係少於0.08重量% ’且氧含有量少於3.0重量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且氧含有量少於3 . 0 重量% ◦ 2 2 . —種光源,其特徵為,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 9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的發 光部; 48 3 2 6\總檔\94\94105 84 8\94105 84 8(替換)-11262609 將上述第]波長光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 體依不同於上述第]波長的波長發光。 2 3 p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源,其中,上述 1波長光的發光部係LED。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源,其中,上述 長係300nm〜550nm之波長。 2 5. —種LED,其特徵係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 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 將上述第1波長光的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 光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L E D,其中,上述 長係300nm〜550nm之波長。 2 7 . —種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e 利範圍第1至3、9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氮化物 者;其特徵為, 將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之燒 器内,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 法,其中,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係在1 2 0 (TC〜1 7 度中進行燒成。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 法,其中,在對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時 0 . 5 Μ P a以下的壓力中進行燒成。 326\總檔\94\94105848\94105848(替換)-1 、4*、 狄 ,1, 連蓝;c 發出第 第1波 3、9 光的發 上述營 第1波 7請專 螢光體 成容 光體。 造方 〕o°c 溫 造方 ’係在 4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55536A JP4511849B2 (ja) | 2004-02-27 | 2004-02-27 |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源、並びにled |
JP2004207271A JP5016187B2 (ja) | 2004-07-14 | 2004-07-14 | 窒化物蛍光体、窒化物蛍光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上記窒化物蛍光体を用いた光源及びled |
JP2004220630 | 2004-07-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536152A TW200536152A (en) | 2005-11-01 |
TWI262609B true TWI262609B (en) | 2006-09-21 |
Family
ID=3475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4105848A TWI262609B (en) | 2004-02-27 | 2005-02-25 |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568753B1 (zh) |
KR (1) | KR100702757B1 (zh) |
CN (1) | CN100340631C (zh) |
DE (1) | DE602005014296D1 (zh) |
TW (1) | TWI2626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37588B2 (ja) | 2003-11-26 | 2006-10-25 |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蛍光体と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器具 |
JP4511885B2 (ja) * | 2004-07-09 | 2010-07-28 |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蛍光体及びled並びに光源 |
CN101023150B (zh) * | 2004-07-28 | 2012-05-16 |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源 |
WO2006095285A1 (en) | 2005-03-09 | 2006-09-14 |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 Illumin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radiation source and a fluorescent material |
CN101175835B (zh) | 2005-05-24 | 2012-10-10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荧光体及其应用 |
JP2007049114A (ja) | 2005-05-30 | 2007-02-22 | Sharp Corp | 発光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7262439B2 (en) | 2005-11-22 | 2007-08-28 | Lumination Llc | Charge compensated nitride phosphors for use in lighting applications |
US7859182B2 (en) | 2005-08-31 | 2010-12-28 | Lumination Llc | Warm white LED-based lamp incoporating divalent EU-activated silicate yellow emitting phosphor |
JP4832995B2 (ja) * | 2005-09-01 | 2011-12-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 |
US8159126B2 (en) * | 2005-11-07 | 2012-04-17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n improved CaAlSiN light converting material |
CN101360805A (zh) * | 2006-02-28 | 2009-02-04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荧光体原料和荧光体原料用合金的制造方法 |
DE102006036577A1 (de) | 2006-08-04 | 2008-02-07 |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 Rot emittierender Leuchtstoff und Lichtquelle mit derartigem Leuchtstoff |
JP2008050496A (ja) * | 2006-08-25 | 2008-03-06 | Sony Corp | 発光組成物、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5378644B2 (ja) * | 2006-09-29 | 2013-12-25 | Dowa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窒化物蛍光体または酸窒化物蛍光体の製造方法 |
JP5367218B2 (ja) | 2006-11-24 | 2013-12-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蛍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DE102007018099A1 (de) | 2007-04-17 | 2008-10-23 |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Rot emittierender Leuchtstoff und Lichtquelle mit derartigem Leuchtstoff |
US8274215B2 (en) * | 2008-12-15 | 2012-09-25 | Intematix Corporation | Nitride-based, red-emitting phosphors |
US20090283721A1 (en) * | 2008-05-19 | 2009-11-19 | Intematix Corporation | Nitride-based red phosphors |
JP5035272B2 (ja) * | 2009-03-03 | 2012-09-26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光照射装置 |
DE102009037730A1 (de) | 2009-08-17 | 2011-02-24 |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Konversions-LED mit hoher Farbwiedergabe |
CN102376860A (zh) | 2010-08-05 | 2012-03-14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921592B (zh) | 2010-09-09 | 2012-12-26 |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白光led红色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443391B (zh) | 2010-09-30 | 2014-07-16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烧成的荧光体结构成分比例的方法、荧光体及发光装置 |
CN105176527A (zh) * | 2010-10-27 | 2015-12-23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荧光体及发光装置 |
CN103045267B (zh) * | 2011-10-17 | 2014-11-26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含该荧光粉的发光装置 |
CN103045256B (zh) | 2011-10-17 | 2014-08-27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红色荧光物质及含有该荧光物质的发光器件 |
JP2015506396A (ja) | 2011-12-30 | 2015-03-02 | インテマティ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matix Corporation | 荷電平衡のための格子間カチオンを有する窒化物蛍光体 |
US8663502B2 (en) | 2011-12-30 | 2014-03-04 | Intematix Corporation | Red-emitting nitride-based phosphors |
CN102766455B (zh) * | 2012-06-30 | 2014-12-17 |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US8597545B1 (en) | 2012-07-18 | 2013-12-03 | Intematix Corporation | Red-emitting nitride-based calcium-stabilized phosphors |
US8851950B2 (en) | 2012-09-26 | 2014-10-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Recyclability of fluorescent lamp phosphors |
CN102925149B (zh) * | 2012-10-25 | 2014-06-11 |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81706B (zh) * | 2012-12-21 | 2016-01-20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氮氧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含该荧光粉的发光装置 |
CN102994079A (zh) | 2012-12-21 | 2013-03-27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氮氧化物橙-红色荧光物质,包括其的发光膜或发光片及发光器件 |
DE102013105304A1 (de) | 2013-05-23 | 2014-11-27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ulverförmigen Precursormaterials, pulverförmiges Precursormaterial und seine Verwendung |
CN104178144B (zh) * | 2013-05-24 | 2016-12-28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一种具有类Si3N4结构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制成的荧光粉 |
CN103525409A (zh) * | 2013-10-09 | 2014-01-22 | 张书生 | 一种高光效、高稳定性氮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WO2015133612A1 (ja) | 2014-03-06 | 2015-09-11 | 公益財団法人神奈川科学技術アカデミー | 透明蛍光サイアロンセラミック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I683887B (zh) | 2014-12-16 | 2020-02-01 |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螢光體及其用途 |
KR102357584B1 (ko) | 2014-12-17 | 2022-02-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질화물 형광체, 백색 발광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조명장치 |
CN105255485B (zh) * | 2015-10-26 | 2018-01-09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62588A (zh) * | 2015-12-03 | 2016-04-06 | 河北利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氮氧化物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634994A (zh) * | 2016-10-13 | 2017-05-10 | 河北利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57387A (zh) * | 2018-08-22 | 2020-03-03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纳米复合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装置 |
CN113736455A (zh) * | 2020-05-27 | 2021-12-03 | 厦门大学 | 一种窄带发射绿色氮化物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774127B (zh) * | 2022-03-12 | 2023-09-01 | 陕西师范大学 | 一种Eu3+掺杂的多锂氮氧化物硅酸盐红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83508B (en) * | 1996-07-29 | 2000-03-01 | Nichia Kagaku Kogyo Kk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
EP1104799A1 (en) * | 1999-11-30 | 2001-06-06 |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 Red emitting luminescent material |
DE10133352A1 (de) * | 2001-07-16 | 2003-02-06 |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 Beleuchtungseinheit mit mindestens einer LED als Lichtquelle |
TWI359187B (en) * | 2003-11-19 | 2012-03-01 | Panasonic Corp | Method for preparing nitridosilicate-based compoun |
JP3837588B2 (ja) * | 2003-11-26 | 2006-10-25 |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蛍光体と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器具 |
JP3931239B2 (ja) * | 2004-02-18 | 2007-06-13 |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発光素子及び照明器具 |
-
2005
- 2005-02-25 TW TW094105848A patent/TWI262609B/zh active
- 2005-02-26 KR KR1020050016250A patent/KR1007027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2-28 CN CNB2005100525227A patent/CN100340631C/zh active Active
- 2005-02-28 DE DE602005014296T patent/DE602005014296D1/de active Active
- 2005-02-28 EP EP05004375A patent/EP1568753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05014296D1 (de) | 2009-06-18 |
EP1568753B1 (en) | 2009-05-06 |
EP1568753A3 (en) | 2006-03-08 |
CN1683470A (zh) | 2005-10-19 |
CN100340631C (zh) | 2007-10-03 |
EP1568753A2 (en) | 2005-08-31 |
TW200536152A (en) | 2005-11-01 |
KR100702757B1 (ko) | 2007-04-03 |
KR20060043207A (ko) | 2006-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62609B (en) |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 |
TWI391470B (zh) | A phosph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light source | |
JP4975269B2 (ja) |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当該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 |
US7273568B2 (en) | Phosph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method of shifting emission wavelength of phosphor, and light source and LED | |
JP4524468B2 (ja) | 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当該蛍光体を用いた光源並びにled | |
JP5140061B2 (ja) |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源 | |
JP5835469B2 (ja) | 酸窒化物蛍光体粉末 | |
JP2006022286A (ja) | 蛍光体及びled並びに光源 | |
TWI588117B (zh) | Oxynitride phosphor powd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TW201000598A (en) | Phosph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phosphor | |
TW201213506A (en) | Phosphor and luminous device | |
TWI393764B (zh) | A phosphor and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TW201219543A (en) | having the formula of Ii-Mm-Aa-Bb-Ot-Nn:Zr and providing the high luminance and durability | |
TW200831639A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nitride phosphor or oxonitride phosphor | |
JP2004238506A (ja) | サイアロン系酸窒化物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4189996A (ja) | オキシ窒化物蛍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0804567A (en) | White color fluorescent substance and white col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device | |
JP2015228419A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 | |
JP4899433B2 (ja) | 蛍光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
TWI284427B (en) | White photoluminescent device | |
TWI493018B (zh) | 螢光體及包括該螢光體的發光裝置 | |
TWI447209B (zh) | β型矽鋁氮氧化物之製造方法 | |
JP4415065B1 (ja) | 蛍光体及びその発光波長のシフト方法、並びに光源およびled | |
JP6035978B2 (ja) | 赤色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1502246A (zh) | 氮氧化物螢光體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