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2609B -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 Google Patents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2609B
TWI262609B TW094105848A TW94105848A TWI262609B TW I262609 B TWI262609 B TW I262609B TW 094105848 A TW094105848 A TW 094105848A TW 94105848 A TW94105848 A TW 94105848A TW I262609 B TWI262609 B TW I2626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or
valence
light
wavelength
nitr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5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6152A (en
Inventor
Akira Nagatomi
Kenji Sakane
Masahiro Gotoh
Shuji Yamashita
Original Assignee
Dowa Min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7535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262609(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55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118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7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618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a Mining Co filed Critical Dowa Mining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36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6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26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2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europ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515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 C04B35/58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borides, nitrides, i.e. nitrides,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r oxycarbonitrides or silicides
    • C04B35/584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non-oxide ceramics based on borides, nitrides, i.e. nitrides,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r oxycarbonitrides or silicides based on silicon nit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24Rare earth oxide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scandium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65Aluminium nit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65Aluminium nitrides
    • C04B2235/3869Aluminium oxynitrides, e.g. AlON, sial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52Nitrides, e.g. oxynitrides, carbonitrides, oxycarbonitrides, lithium nitride, magnesium nitride
    • C04B2235/3873Silicon nitrides, e.g. silicon carbonitride, silicon oxynit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8Non-oxide ceramic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 C04B2235/3895Non-oxides with a defined oxygen content, e.g. SiOC, 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09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specific surface val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18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 C04B2235/5436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 to 100 mic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126260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C R T、P D P、F E D、E L、螢光顯示管等顯示 裝置、L E D、螢光燈等照明單元中所使用的螢光體,特別係 適合具備紫外•藍色等發光部,並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的 L E D、光源及照明單元等使用的螢光體,本發明係關於該螢 光體及其製造方法,暨使用該螢光體的光源、LED。 【先前技術】
已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之發光元件與在該發光元件 所產生紫外〜藍色波長區域中具激發帶(excited band)之 螢光體的組合,便可獲得以發出白色光LED為代表的光源 或照明單元。 該LED等所使用的螢光體,已知有將Y2〇2S:Eu、 La2〇2S:Eu、3. 5Mg0 · 0 . 5 M g F 2 · Ge〇2:Mn、(La、Μη、Sm)2〇2S · Ga‘2〇3使用作為紅色螢光體,將ZnS:Cu,Al、SrAhOcEu、 BAM:Eu,Mn使用作為綠色螢光體,將YAG:Ce使用作為黃色 螢光體,將 BAM:Eu、 Sr5(P〇4)3Cl:Eu、 ZnS:Ag、 (Sr,Ca, Ba,Mg)i〇(P〇4)6Cl2:Eu使用作為藍色營光體。所以,組合該 等螢光體與發光部,便可獲得以白色或單色LED為代表的 光源或照明單元。 作為白色L E D用螢光體有提案如:氧氮化物玻璃螢光體 (參照專利文獻1 )、以矽龍(S 1 a 1 ο η )為母體的螢光體(參照 專利文獻2、3 )、氮化矽系等含氮螢光體(參照專利文獻4、 5 ),更有使用該等螢光體之照明裝置的提案。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 - 2 1 4 1 6 2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3 3 6 0 5 9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1 2 4 5 2 7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專利特表2 0 0 3 - 5 1 5 6 5 5號公報 (專利文獻5 )日本專利特開2 0 0 3 - 2 7 7 7 4 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部與對該發光部 所產生紫外〜藍色波長區域光具有激發帶的螢光體之組 合,而發出可見光、白色光的LED為代表的光源中,為提 升可見光或白色光輝度,除理所當然的提升發光部發光效 率之外,尚強烈要求改善螢光體發光效率。 以下,針對螢光體,以藉由藍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元件 與螢光體的組合而發出白色光的LED為例進行説明。 當螢光體使用為白色LED用的情況時,因為隨螢光體發 光效率的提升亦將改善白色LED整體輝度,因而對發光元 件的發光波長,便要求發光效率更佳的螢光體。 例如Y A G ·. C e系黃色螢光體,當利用L E D發光元件的藍 色光而發光的情況時,將落在效率佳的激發範圍内,可獲 得良好的黃色發光,但是當利用LED發光元件的紫外光發 光時,卻將偏離激發範圍,無法獲得高發光。 再者,相關紅色螢光體,因為現有螢光體的發光效率不 佳,因而在與其他顏色螢光體混合時,便採取增加紅色成 分螢光體的調配比俾彌補發光量的方法,但是仍要求效率 6 Ή 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更佳的螢光體。 本發明係經考慮上述情事之後而完成的,提供一種從藍 色或紫外發光的發光元件,所發出紫外〜可見(3 0 0〜5 5 0 n m ) 波長區域的光所對應之具有激發帶的高效率螢光體,其製 造方法及使用該螢光體的光源。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等便就上述課題,針對各種螢光體的母體組成 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更高效率且發光特性優越之具新穎母 體組成的螢光體。 第1目的的螢光體係 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所表示者;其中,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m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 ^[匕齊 4 ( a c t i v a t 〇 r ) , ( in + z ) : a : b : n = 1 : 1 : 1 : 3。 第2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Μ 元素係從 Be、Mg、Ca、Sr、Ba、Zn、Cd、Hg 中,至少 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A 元素係從 B(硼)、Al、Ga、In、Tl、Y、Sc、P、As、 S b、B i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B 元素係從 Si、 Ge、 Sn、 Ti、 Hf、 M〇、W、 Cr、 Pb、 Zr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Z元素係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至少選擇1 個以上的元素。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3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或第2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A元素係A 1,B元素係S i。 第4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3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中並未含氧。 第5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 4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Μ元素與上述活化劑Z元素的莫耳比:z / ( m + z )値, 係0 . 0 0 0 1以上、0 . 5以下。 第6目的的螢光體係 在第1至第5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Μ元素係從M g、C a、S r、B a、Ζ η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 的元素。 第7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6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Ζ元素係從E u、Μ η、C e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 第8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7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Z元素係E u。 第9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8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Μ元素係C a。 第1 0目的的螢光體係 8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如第1至第9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係粉末狀。 第1 1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0目的之螢光體,其中, 上述螢光體的平均粒度係2 0 " m以下、1 " m以上。 第1 2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 ο Κ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〇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0 ) ( B r a g g a n g 1 e )在 3 6 . 5 °〜3 7 . 5 °及4 1 . 9 °〜4 2 . 9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度1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3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oK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 1 . 9 ϋ〜4 2 . 9 °及5 6 . 3 °〜5 7 . 3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S 1 0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4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 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係含有: 當利用C ο Κ α射線形成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 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光譜的布拉格角(2 Θ )在3 6 · 5 υ〜3 7 . 5 °、 3 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4 0 m 9 0、4 Κ 9 0 〜4 2。9 0、5 6 · 3。〜5 7 . 30、6 6 . 0 0 〜6 7 . 0。、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範圍内,顯示出以相對強度1 0 % 以上繞射尖峰之相為主的生成相。 第1 5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2至第14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上述生成相的結晶糸係斜方晶。 第1 6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碳含有量係少於0. 0 8重量%。 第1 7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第1 8目的的螢光體係 如第1至第11目的之任一螢光體,其中, 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且氧含有量少於3. 0重量 % 〇
具有第1至第1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 的發光部; 將上述第1波長光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述螢光 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第2 0目的的光源係 如第1 9目的之光源,其中, 發出上述第1波長光的發光部係L E D。 10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2 ]目白勺的光源係 如第1 9或第2 0目白勺之光源,其中, 上述第1波長係3 0 0 n m〜5 5 ◦ n m波長。 第2 2目白勺的LED係 具有第1至第1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 的發光部; 將上述第1波長光的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述螢 光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第23目白勺的LED係 如第22目的之LED,其中, 上述第1波長係300nm〜550nm波長。 第2 4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第1至第1 8目的中任一氮化物螢光體的製造方法; 將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燒成容器内, 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光體。 第2 5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如第2 4目的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其中, 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係在1 2 0 0 °C〜1 7 0 0 °C溫度中進行 燒成。 第2 6目的的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 如第2 4或第2 5目的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其中, 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之際,係在0 . 5 Μ P a以 下的壓力中進行燒成。 (發明效果) 11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第1至第18目的中,由組成式MniAaBbNn:Zz表示且 (m+z):a:b:n=l:l:l:3的螢光體,因為在從藍色或紫外發 光之發光元件,所發出紫外〜藍色(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 中具有激發帶,而執行高效率發光,因而藉由與該發出紫 外〜藍色光的發光部組合,便可獲得效率高、高輝度之單色 或白色LED或光源的照明單元。
再者,第10目的中,因為氮化物螢光體屬於粉末狀, 因而可輕易的實施氮化物螢光體的塗佈或填充。此外,第 1 1目的中,因為氮化物螢光體的粉末平均粒度在2 0 // m以 下、l//m以上,因而將可提升發光效率。 再者,第12至第15目的中,因為螢光體係發光尖峰波 長在5 8 0〜6 8 0 nm範圍内,具有具高發光強度的優越發光特 性,而且在紫外〜可見光波長(3 0 0〜5 5 0 n m )廣範圍波長區域 中,具有平坦且高效率之激發帶的激發帶特性。 再者,依照第1 6至第1 8目的中任一螢光體,因為屬於 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的氮化物螢光體、氧含有量少於 3 . 0重量%的氮化物螢光體,因此不管任一情況,因為對發 光無具作用的碳與氧不純物含有量偏少,故可抑制氮化物 螢光體之發光強度降低情況,可提升該氮化物螢光體的發 光效率。 再者,第19至第21目的中任一光源,因為螢光體在發 光部所發光的既定寬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中,具有激發 帶並發光,因而藉由該等氮化物螢光體與發光部的組合, 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之高發光效率光源。 12 3Π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再者,第2 2或第2 3目白勺的L E D,因為氮化物螢光 發光部所發光的既定寬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 )光中,具 發帶並發光,因而藉由該等氮化物螢光體與發光部的 合,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之高發光效率LED 再者,依照第24目的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因為」 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燒成容器内,並在 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光體,因而便可製 與氧不純物含有量較少的氮化物螢光體。依此因為可 對發光無具作用之不純物較少的氮化物螢光體,所以 制發光強度降低情況,可提升氮化物螢光體的發光效 再者,依照第2 5或第2 6目的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 可高生產性的製得抑制發光強度降低狀況,且提升氮 螢光體發光效率的氮化物螢光體。 【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螢光體結構與光學特性) 本發明的營光體係具有依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表’示 (m + ζ ) : a ·. b : η = 1 : 1 : 1 : 3的4元系母體構造螢光體。 其中,Μ元素係上述螢光體中價數為Π價的元素。 素係上述螢光體中價數為1Π價的元素。Β元素係上述 體中價數為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素係在上述螢 中發揮活化劑作用。若螢光體具有該母體構造,便將 具高發光率的螢光體。 再者,若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採化學安定的結構 不易產生不均勻相,因此發光效率不致降低係屬最佳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體在 有激 組 〇 If氮 非活 得碳 製得 可抑 率。 ,便 化物 且 A元 螢光 光體 成為 ,便 結 13 1262609 構。在此螢光體的母體構造為能形成化學安定的結構,最 好將上述螢光體設定為當依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Z z表示時, 便為(m + z ) : a : b : η二1 : 1 : 1 : 3。理由係Μ元素係Π價,Α元素 係ΙΠ價,B元素係I V價元素,且將與ΠΙ價氮進行化合而形 成安定的氮化合物之緣故所致。但是可判斷將引發若干的 組成偏差狀況。 在此,因為π價金屬氮化物通常形成m3n2的化學式,m 價金屬氮化物係形成A N的化學式,I V價金屬氮化物係形 φ 成B 3 N 4的化學式,因而在將該等分別混合成M : A : B = 1 : 1 : 1 狀態方面,僅要將各氮化物原料依莫耳比1 : 3 : 1進行混合 的話便可。但是,當Z元素採用如Π價元素為活化劑的情 況時,因為取代部分Μ元素,故便將形成(m + z ) : a : b : η 藉此便可形成化學安定的結構,判斷將可獲得高效率· 高輝度螢光體。
上述Μ元素最好為從Be、Mg、Ca、Sr、Ba、Zn、Cd、Hg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M元素可單獨為 如C a,亦可為C a、M g、…等的混合物。 上述A元素最好為從B(硼)、Al、Ga、In、Tl、Y、Sc、 P、As、Sb、Bi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A 元素可單獨為如A 1,亦可為A 1、Ga、…等的混合物。 上述B元素最好為從Si、Ge、Sn、Ti、Hf、M〇、W、Cr、 P b ' Z r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B元素可 單獨為如S 1,亦可為S 1、Ge、…等的混合物。 14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Z元素最好為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至少選 擇1個以上的元素。換言之,Z元素可單獨為如Eu,亦可 為E u、L a、. · ·等的混合物。 藉由將上述Μ元素、A元素、B元素、Z元素形成上述構 造,便可更加提高螢光體發光效率。
當A元素為A 1、B元素為S 1時,各自的氮化物一般係 使用於熱傳材料或結構材料方面,可輕易取得且廉價。此 外對環境負荷易較小。所以,藉由將該等元素選擇作為原 料,便可獲得廉價且易使用的螢光體,屬最佳構成。 本發明的螢光體從依組成式MmAaBbNn:Zz表示且(m + z) :a : b : η = 1 : 1 : 1 : 3中得知,在構成元素中並未含氧,係屬於 不同於與習知具有石夕龍系母體(S i - A 1 - 0 - Ν系)螢光體、具 有S i - 0 - N系母體之螢光體的組成系。依照本發明者的研 究,發現若螢光體中的氧含有量偏多,將有發光效率降低, 且螢光體發光波長朝短波長側位移的傾向。據此觀點,在 母體構成元素中並未含氧的本發明螢光體,不僅發光效率 高,且可避免發光波長朝短波長側位移,屬最佳構成。 在本發明的螢光體中,Μ元素與活化劑Z元素的莫耳比 z/(m + z),最好在0.0001以上、0.5以下的範圍内。若Μ 元素與活化劑Ζ元素的莫耳比z / ( m + ζ )在該範圍内,便可 避免因活化劑含有量過剩而衍生濃度消光,導致發光效率 降低的狀況發生,反之,亦可避免因活化劑含有量過少而 衍生發光作用原子過少,導致發光效率降低的狀況發生。 隨所添加活化元素Z的種類,雖z /(in + ζ )的最恰當比率有 15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若干不同,但是最好在0.0005以上、0.1以下的範 將可獲得良好的發光。 本發明螢光體的Μ元素若屬於從Mg、Ca、Sr、Ba 中,至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便屬於原料取得容易 境負荷小的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Z元素係屬於從Eu、Mn、Ce中 少選擇1個以上的元素,便將提高該螢光體的發光效 屬於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Z元素為E u,因為發光波長將顯 色波長,因而將可獲得發光效率佳之白色發光單元用 系螢光體,係屬於最佳構成。 若本發明螢光體的Μ元素為Ca、A元素為A1、B元 S i、Z元素為E u,因為原料取得容易且環境負荷較小 螢光體的發光波長顯示紅色波長,因而將可獲得發光 佳之白色發光單元用紅色系螢光體,係屬於最佳構成 當本發明螢光體為粉體的情況時,粉體平均粒度最 2 0 // m以下。理由係判斷螢光體粉體發光主要發生於 表面,若平均粒徑超過2 0 // m,螢光體粉體平均單位 的表面積將變少的緣故。此外,依本發明者等的探討 平均粒徑小於1 // m時,發光效率亦將降低。所以,本 榮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度在20//Π1以下、1//πι以上將屬 構成。 此外,若考慮將該螢光體粉體使用作為LED用螢光 體時,便將該螢光體粉體粉末與樹脂混合並塗佈於該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内, 、Zn 且環 ,至 率係 示紅 紅色 素為 ,該 效率 〇 好在 粒子 重量 ,當 發明 最佳 體粉 LED 16 1262609 上,就從獲得良好塗佈性的觀點,平均粒徑最好在2 0 " m 以下、1 // πι以上。 藉由組合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與例如藍色或紫外發光 的光源,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光源。 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因為將接受3 0 0〜5 5 0 n m寬範圍之激 發範圍的光並發光,因而藉由組合藍色或紫外發光的光 源,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光源。
藉由組合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與例如藍色或紫外發光 的L E D發光部,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L E D。 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因為將接受3 0 0〜5 5 0 n m寬範圍之激 發範圍的光並發光,因而藉由組合藍色或紫外發光的LED 發光部,便可製得可見光單色或白色的高效率LED。 (本發明的螢光體粉末X射線繞射光譜) 其次,針對本發明螢光體所顯示出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 案,參照圖1 ( A )、( B )進行説明。 圖1 ( A )所示係本發明螢光體之一例,係後述實施例1 的螢光體依C ο Κ α 射線所形成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圖 1 ( Β )係該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卡的尖峰比較結果。其 中,圖1 ( Β )中佔據上半部的尖峰數據,係將圖1 ( A )所示主 要尖峰的布拉格角(2 0 )與強度,依線性位置與高度表示。 其次,佔據下半部的卡尖峰,係將JCPDS卡中所記載 匸8八1311(39-〇 747 )結晶主要尖峰的布拉格角(20)與強度, 依線性位置與高度表示。(其中,為求二尖峰比較上的方 便,C a A 1 S 1 N 3結晶的尖峰強度係上下顛倒表示。) 17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由圖](B )所示二尖峰的比較中得知·本發明螢光體與 J C P D S卡所記載C a A 1 S i N 3結晶,雖主要尖峰整體圖案相類 似,但是若詳細觀之,將發現本發明螢光體的尖峰均朝布 拉格角(2 Θ )變小的方向位移,二者雖類似,但是卻具有結 晶面間隔不同的結晶結構。其中,導致二者結晶結構差異 的要因,可認為J C P D S卡所記載C a A 1 S 1 N 3係原料使用C a〇、 A 1 N、S 1 3 N 4,相對於此,因為本發明螢光體係使用相關於 C a 3 N 2、A 1 N、S 1 I與構成母體構造的元素之氮化物原料, 因而二者結晶結構中,於結構中所存在的氧量便有差異, 且當本發明螢光體的情況時,部分Ca將被取代為Eu等緣 故所致。特別係主要尖峰的全體圖案相類似,即意味著可 判斷本發明螢光體的生成相,亦具有與J C P D S卡所記載 C a A 1 S i N 3結晶為相同的斜方晶。 由上述現象,本發明者等判斷本發明螢光體雖類似 J C P D S卡所記載的C a A 1 S i N 3結晶,但是卻具有新穎結晶結 構,並對具有該新穎結晶結構的本發明螢光體結構,利用 該螢光體所示X射線繞射圖案進行規範。 在此針對本發明螢光體所含生成相之X射線繞射圖案中 的主要尖峰進行説明。 由圖1 ( A )中明顯得知,本發明螢光體中所含生成相,係 在布拉格角(2 0 )為 3 6 · 5 ° 〜3 7 · 5 °、4 0。9 ◦〜4 1 . 9 °、4 1 . 9 ° 〜 4 2 · 9 ϋ、5 6,3 ° 〜5 7 . 3 ϋ、6 6 · 0。〜6 7 · 0。、7 5 · 8。〜7 6 , 8 ° 及 8 I 0。〜 8 3 . 0 °範圍中具有特徵尖峰,其中在3 6 . 5 °〜3 7 . 5 °、4 1。9 °〜 4 2 . 9 ^範圍中的尖峰係強度特別強的特徵尖峰,5 6 . 3 °〜 18 3】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5 7。3 ^範圍内的尖峰則強度次於其的特徵尖峰。該等尖峰 均屬於當將該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最強的繞射尖峰相對 強度設為1 0 0 %時,具有1 0 %以上相對強度的繞射尖峰。 再者,若對該等尖峰就從該繞射圖案半值寬觀點觀之, 半值寬將全部在(K 2 5 °以下獲得尖銳繞射尖峰。該尖銳繞 射尖峰係顯示生成相不具有非晶質結構且結晶性優越的結 構。
本發明螢光體所顯示出的上述X射線繞射圖案特徵與具 有優越發光特性及良好激發帶特性間的詳細關聯,雖尚未 明確,但是大概可認為如下述。 首先,在X射線繞射圖案中,判斷可依單相獲得標的生 成相的尖峰圖案,將與本發明螢光體具有優越發光特性與 良好激發帶特性的情況具有密切關係。其中,該X射線繞 射圖案中,並未發現製作螢光體時所使用原料(C a 3 N 2、 A 1 N、S i 3 N 4、E u 2 0 3 )尖峰之現象,可認為係依單相獲得標的 生成相的結果。即在螢光體製作時,若燒成溫度不夠、原 料裝填量不恰當,在燒成後的螢光體中,除標的生成相之 外,尚將存在上述原料多餘部分,造成激發光所照射平均 單位面積的螢光體量減少,且該多餘原料將吸收激發光或 所發出的光,因而將造成螢光體發光效率降低,將無法獲 得優越的發光特性。所以,X射線繞射圖案中並未發現上 述原料尖峰的特徵,可認為表示測量對象的螢光體將具有 優越發光特性與良好激發帶。 再者,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的強弱,可認為係反映生成 19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相的結晶性高低。所以,生成相結晶性較高的情況,可認 為將形成生成相中的E u2 +周圍容易發光之結構,而且藉由 連續規則的形成此結構,便可獲得優越的發光特性。相對 於此,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較弱,便判斷結晶性較低,此 情況下,因為發光中心的E u2 +周圍結構不夠規則,因而E u2 與Eu2 +間的距離將過度靠近,導致引發濃度消光情況,且 在E u 2 +應該進入之一側中並未有E u 2 +進入,應該可判斷將 無法獲得優越發光特性。
最後,在布拉格角(2 0 )為3 8〜4 0 °附近所出現的尖峰較 弱,最好完全未被發現可能在該尖峰右側附近出現的尖峰 (但是該等尖峰將重疊,在判讀上必須注意),可判斷將反 映著具有優越發光特性與良好激發帶特性。此現象可判斷 在該布拉格角度(2 0 ) 3 8〜4 0 °附近所出現的尖峰,係屬於 螢光體原料的A1N尖峰與CaAlSiNrEu固有尖峰重疊的尖 峰。即如上述,係針對在螢光體製作時,若燒成溫度不夠、 原料裝填量不恰當,在燒成後將於螢光體中殘留多餘原 料,而影響發光特性等現象進行說明,其中若殘留A 1 N, 因為該A 1 N呈灰色,因而將吸收螢光體試料所發出的光或 激發光的光,應可判斷將直接關聯於發光強度降低現象。 所以,在為能獲得強發光強度之螢光體方面,最好在3 8〜4 0 e 附近的A 1 N繞射尖峰強度較弱,因而可判斷二尖峰重疊的 3 8〜4 0 ϋ附近所出現的尖峰較弱,尤其是最好可能在該 C a A 1 S i Ν 3 : E u固有尖峰右側附近所出現A 1 Ν尖峰完全未被 發現。 20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在此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粉末χ射線繞射圖案測 進行説明。 所測量的螢光體係在燒成後於研鉢中,利用球磨 碎手段粉碎為既定(最好2 0 " m〜1 " m )平均粒徑,再 試料支撐架中使上端呈平坦狀態,並利用XRD裝置 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R I N T 2 0 0 0」施行測量。測 如下述:
使用測量機:理學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R I N T X射線管球:C〇Κ α
管電壓:4 0 k V
管電流:3 0 m A 掃描方法:2 0 / 0 掃描速度:0 . 0 3 ° / m i η 取樣間隔:0 . 0 1 ° 起始角度(2 0 ) ·· 1 0 ◦ 停止角度(2 0 ) : 9 0 ° 再者,相關布拉格角(2 0 )偏移現象,可判斷係 線所照射試料面未呈平坦狀態、X射線測量條件(特 掃描速度)不同等而發生偏移現象。因此上述特徵之 峰可出現的範圍亦將產生若干偏移,可認為此現象 許。在本說明書中,為能盡量抑制該偏移現象,便 描速度設為0 . 0 3 ° / m i η的情況下,於螢光體試料中 S 1,並藉由在X射線測量後補正S 1尖峰偏移,而求 格角(2 0 )。 312ΧΡ/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量方法 機等粉 裝填於 的理學 量條件 2 0 0 0」 因X射 別係指 繞射尖 將被容 在將掃 混合 取布拉 21 1262609 〔本發明螢光體之製造方法) 在此針對本發明紅色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例,係以由組成 式 CaAlSiNrEu(其中,EW(Ca + Eu)二 0.020)所示螢光體之 製造為例進行説明。
Μ元素、A元素、B元素的各氮化物原料雖可為市售原 料,但是因為純度越高越好,因此最好準備2Ν以上,尤以 3 Ν以上的原料為佳。各原料粒子的粒徑一般就從促進反應 的觀點而言,最好為微粒子,但是隨原料的粒徑、形狀之 不同,所獲得螢光體的粒徑、形狀亦將有所變化。因此只 要配合最終所獲得螢光體要求的粒徑,準備具有近似粒徑 之氮化物原料的話便可。Ζ元素之原料雖以市售氮化物原 料或金屬單體為佳,但是因為添加量屬少量,因而即便使 用氧化物亦毫無問題。但是還是純度越高越好,最好準備 2 Ν以上,尤以3 Ν以上的原料為佳。 若製造C a。. 9 8。A 1 S i Ν 3 : E u。·。2。的話,例如Μ元素、Α元素、 B元素的氮化物便分別準備C a 3 N 2 ( 2 N )、A 1 N ( 3 N )、 S i 3 N人3 Ν ),Z元素則準備E u 2 Ο 3 ( 3 Ν )。將該等原料依各元素 莫耳比為C a .· A 1 : S i : E u = 0 . 9 8 0 : 1 : 1 : 0 . 0 2 0方式,將各原料 混合比分別科取 C a 3 N 2 : 0 . 9 8 0 / 3 m ο 1、A 1 N : 1 m ο 1、S i 3 N 4 : 1 / 3 η]〇1、E u 2 Ο 3 : 0 . 0 2 0 / 2 η]〇1並混合。該秤取、混合事宜,因 為C a 3 Ν 2較易被氧化,因而在非活性環境下的手套箱内進 行操作較為適當。此外,因為各原料元素的氮化物較容易 受水分的影響,因而非活性氣體最好使用經充分去除水分 的氣體。混合方式可為濕式、乾式任一種方式,但是因若 22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為濕式混合的溶劑使用純水的話,原料便將遭分解 必須選擇適當的有機溶劑。裝置可使用球磨機或研 常所使用的裝置。 將混合完成的粉末原料裝入坩鍋中,在氮等非活 中,於1 0 0 0 °C以上(最好1 2 0 0 °C以上,尤以1 5 0 0 °C 佳)且1 7 0 0 °C以下中施行加熱,並保持3 0分鐘以上丨 小時)而進行燒成。因為保持時間係燒結溫度越高的 結將越迅速進行,便可縮短時間。另外,即便燒結 低的情況時,藉由長時間保持於該溫度中,仍可獲 發光特性。但是,燒結時間越長將促進粒子成長, 子尺寸變大,因而最好配合標的粒子尺寸,進行設 時間。在非活性環境下的燒成中之壓力,最好在〇 . 以下(尤以0 . 1 Μ P a以下為佳)進行燒成。理由係若在 的壓力進行燒成,粒子間的燒結將過度進行,將不 成後的粉碎。 再者,坩鍋可使用未含不純物之高純度,如A 12 (h S i 3 N 4掛鋼、A 1 N甜锅、石夕龍掛锅、C (碳)掛鋼、B N ( I 坩鍋等可在非活性環境中使用的坩鍋,但是最好使 坩鍋,因為將可避免源自坩鍋的不純物混入情況。 經燒成完成後,從坩鍋中取出燒成物,使用研鉢 機等粉碎手段,粉碎成既定平均粒徑,便可獲得組 Ca〇.98()AlSiN:3:Eu().()2。所示的螢光體。其中,當Eu原 EU2〇3的情況時,雖少量但是藉由添加氧,組成式便 Cau.98()AlSi〇0.03N2.96:Eu〇.〇2。,因為氧量屬於少量,β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因而 鉢等通 性環境 以上為 :最好3 話,燒 溫度偏 得標的 造成粒 定燒結 5MPa 此以上 利於燒 i#锅、 u化硼) 用BN 、球磨 成式 料使用 將形成 1此並 23 1262609 無特別的問題發生。此外,當欲更加減少氧量的情況時, 只要E u原料使用E u金屬或E u氮化物等的話便可。 (減少本發明螢光體製造時的不純物) 本發明的螢光體係 不純物的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不純物的氧含有量 少於3 . 0重量%。最好均滿足不純物碳含有量未滿0 . 0 8重 量%,與不純物氧含有量未滿3 . 0重量%,但是亦可僅滿足 其中任一情況。
不管是不純物碳含有量少於0 . 0 8重量%的螢光體、或不 純物氧含有量少於3 . 0重量%的螢光體,因為對發光無具作 用的碳與氧不純物含有量較少,因此當依相對強度表示發 光強度時,便可避免發光強度降低2 5〜3 0 %左右,所以可提 升發光效率。 本發明降低不純物的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將螢光體原 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的燒成容器内,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 行燒成便製得螢光體。針對此經降低不純物螢光體之製造 方法,就以螢光體為CaAlSiN3:Eu(其中,Eu/(Ca + Eu)莫耳 比=0 . 0 1 5的情況)的製造例進行説明。 首先,原料的C a、A 1、S i的氮化物,係分別準備 C a 3 N 2 ( 2 N )、A 1 N ( 3 N )、S 1 3 N a ( 3 N )。E u 原料則準備 E u 2 0 3 ( 3 N )。 將該等原料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 A1 :Si : Eu = 0. 985 : 1 : 1 : 0. 015之 方式進行科取並混合((C a + E u ) : A 1 : S i : = 1 : 1 : 1 )。該混合可使 用研鉢等普通的混合方法實施,但是最好在氮等非活性環 境下的手套箱内操作較為恰當。 24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將該混合在非活性環境下的手套箱内進行操 由,可認為若在大氣中執行此操作,將因上述 或分解,造成母體構成元素中所含氧濃度的比 有降低發光特性的可能性之外,亦將偏離螢光 的緣故。此外,因為各原料元素的氮化物容易 響,因而非活性氣體最好使用充分去除水分的 原料元素係使用氮化物原料時,為能避免原料 而混合方式最好使用乾式混合,亦可採取使用 鉢等通常的乾式混合方法。 將經混合完成的粉末原料,填充於燒成容器 坩鍋中,例如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等非活 依1 5 °C / m i η .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然後. 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 在此本發明者等發現當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 器(例如坩鍋),使用如碳製燒成容器進行燒成 的碳將從碳製燒成容器混入所燒成的螢光體中 螢光體發光強度。若依照本發明者等的探討, 體中所含碳量達0 . 0 8重量%以上,螢光體的發 始降低。此外,本發明者等發現當使用氧化鋁 進行燒成時,不純物的氧將從氧化鋁製燒成容 燒成的螢光體中,恐將造成螢光體發光強度降 本發明者等的探討,發現當螢光體中所含氧量3 以上時,螢光體的發光強度將開始降低。 所以,本發明者等發現藉由使用氮化硼製燒 3 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 848 作的理 原料的氧化 率崩潰,除 體標的組成 受水分的影 氣體。當各 的分解,因 球磨機或研 的氮化硼製 性環境中, 良1 5 0 (TC中 的燒成容 時,不純物 ,恐將降低 發現若螢光 光強度將開 製燒成容器 器擴散至所 低。若依照 [3 . 0重量% 成容器進行 25 1262609 螢光體的燒成製造。便可製得對發光無具作用的不純物碳 含有量與不純物氧含有量較少之螢光體,可抑制發光強度 降低,便可提升發光體的發光效率。 所以,燒成容器使用氮化硼製燒成容器,經燒成結束 後,便在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至2 0 0 °C ,然後再冷卻至 室溫,之後便使用研鉢、球磨機等粉碎手段粉碎成既定(最 好2 0 // m〜1 // m )的平均粒徑,便可製得組成式 Ca〇.985SiAlN3:Eufl.〇i5 的營光體。
當E u / ( C a + E u )莫耳比設定値有變動的情況時,亦是藉由 使各原料裝填時的調配量配合既定組成式,並利用同樣的 製造方法,便可製得既定組成的螢光體。所獲得螢光體均 屬於碳含有量少於0.08重量%、氧含有量少於3.0重量% 的螢光體。 本發明的螢光體係在考慮塗佈或填充容易性的情況下 而形成粉狀體,此情況下,該螢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徑最好 在2 0 // in以下。此理由係螢光體粉體的發光主要係發生於 粒子表面,因而若將平均粒徑設定在2 0 v m以下,便可確 保粉體平均單位重量的表面積,將可避免輝度降低。而且, 若將該粉體形成糊狀,在對發光體元件等施行塗佈時,亦 可提高該粉體的密度,就此觀點而言,亦可避免輝度降低。 此外,依本發明者等的探討,雖詳細理由並未明確,但是 就從螢光體粉末的發光效率觀點,得知平均粒徑亦最好大 於1 V m。根據上述,本發明螢光體粉體的平均粒徑最好在 1 // m以上、2 0 // ni以下。 26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形成粉末狀的本發明螢光體,藉由週知方法而組合發光 部(特別係在發光波長區域3 0 0〜5 5 0 n m中均會發光的發光 部),便在該發光部所發光的寬範圍波長區域光中具有激發 帶並發光,因而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光的高發光效 率光源。特別係利用週知方法組合發光部為發光波長區域 3 0 0〜5 5 0 n m中均可發光的L E D,便可獲得發出可見光或白色 光的高發光效率光源或LED。
所以,可將此光源(L E D )使用為顯示裝置或螢光燈等照 明裝置的各種多樣化光源。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 準備市售的 Ca3N2(2N)、A1N(3N)、Si3N43N)、Eu2〇3(3N), 並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Al:Si:Eu=0,985:1:1:0.015之方 式秤取各原料,並在氮環境下的手套箱中使用研鉢進行混 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中, 依1 5 °C / m i η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 ,經在1 5 0 0 °C中保 持3小時間而進行燒成之後,再於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 至2 0 0 °C ,便獲得組成式C a。. 9 8 5 S i A 1 N 3 : E u。。! 5的螢光體。 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的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所獲得螢光體的平均粒徑(D 5 0 )為4 . 6 5 e m,比表面積為 1 . 1 3 ηι2 / g,不純物的氧含2 . 2 %。 27 312XP/發發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1 ]
Ca(°/〇) Al(°/〇) Si(°/〇) N(°/〇) Eu(°/〇) 〇(%) 其他 平均粒徑(D50) 比表面積 Ca〇. 985AI Si Ns: Eu〇. ois 27. 3 20.5 19.2 29.2 1.46 2.2 0. 1 4. 65 /i m 1. 13m2/g 其次,測量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與激發光譜。針對 該測量結果,參照圖7、圖8進行説明。其中,圖7、圖8 均是縱軸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強度,橫軸為光波長。
首先,使用圖7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進行説 明。所謂「發光光譜」係指當將某波長的光或能量照射於 物體之際,由物體所釋放出的光譜,圖7所示係當對本發 明螢光體照射4 5 0 n m單色光時,從螢光體發光的波長光譜。 由圖7中明顯得知,本螢光體係將在5 5 0 n m起至8 0 0 n m 的寬波長區域中發光,且在6 5 6 n m處為最高發光。此外, 目視便可確認到紅色發光色。 其次,使用圖8針對本發明螢光體的激發光譜進行説 明。所謂「激發光譜」係指使用各種波長的單色光,激發 被測量對象的螢光體,並測量螢光體發光的一定波長發光 強度,而測量此發光強度的激發波長依存性。在本測量中, 將2 5 0 n m起至5 7 0 n m的單色光照射於本發明螢光體,並測 量螢光體發光波長6 5 6 n m時發光強度的激發依存性。 由圖8中明顯得知,本螢光體的激發光譜係從3 0 0 n m附 近起至6 0 0 n in的寬廣範圍,並在激發帶3 0 0 n m附近起至 6 0 0 n m的廣範圍中,顯示出高紅色發光。 (實施例2 ) 28 3丨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1262609 實施例2中,使用具有C a m S i A 1 N 3 : E iu組成式的本發明 螢光體,測量依活化材Z元素濃度所產生的發光強度。 在測量試料的製造方面,活化劑Eu濃度係依與Ca間的 關係為m + z = 1之方式,調整C a與E u的添加量。 針對該測量結果,參照圖9進行説明。其中,圖9係縱 軸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強度,橫軸為Ca與Eu的調配比 E u以E u + C a )値。此外,發光強度方面係將E u / ( E u + C a )= 0 . 0 1 5時的發光強度設為1 0 0 %。然後,圖示E u / ( E u + C a )値 Φ 在0 . 0 0 1 5〜0 . 0 6間調整的結果。此外,激發係使用4 5 0 n m 波長的光。 由圖9的結果得知,開始時發光強度將隨E u / ( E u + C a ) 値的增加而上昇,但是在0 . 0 1 5附近出現尖峰,然後發光 強度便逐漸下降。此現象可判斷係是因為在低於〇 · 〇 1 5的 部分處活化劑元素將嫌不足,而在高於0 . 0 1 5的部分處則 將因活化劑元素而出現濃度消光情況的緣故。
再者,在該發光強度測量之同時,亦測量發光色度 (X, Y )。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結果得知,確認到隨 E u / ( E u + C a )値的增加,尖峰波長亦將朝長波長側位移。 [表2 ] E X : 4 5 0 n m
Eu濃度 尖峰強度 尖峰波長 X y Ca〇. 9975A 1 S i N3 : Eu〇. 0015 0.0015 28. 8% 632. 7 0. 608 0. 384 Ca〇. 9925A 1 S i N3 : Elio. 0075 0.0075 75. 5% 644. 3 0. 651 0. 346 Ca〇. 985A1S i N3: Euo. 015 0.0150 100. 0% 651. 3 0. 671 0. 327 Ca〇.97AlSiN3: Eu〇.〇3 0. 0300 77. 0% 660. 0 0. 683 0. 315 Ca〇.9'!AlSiN3: Euo.og 0.0600 54. l°/〇 670. 2 0. 691 0.306 29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實施例3 ) 在發光部為發出波長4 0 5 η m紫外光的氮化物半導體 上,塗佈依既定量混合的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市售 螢光體(BAM:Eu)、綠色螢光體(ZnS:Cu,Al),並使該紫 LED發光。依此各螢光體便以LED所發出的光為激發 行發光,利用各螢光體發光色的混色,便可獲得可觀 白色的LED。此外,藉由使各螢光體混合比產生變化 可獲得各種色調的LED。 再者,在發光部為具有氮化物半導體的藍色光LED 塗佈著本發明所獲得螢光體及市售黃色螢光體(YAG:C 並使該藍色光LED發光。依此的話,各螢光體便將利 自LED的光而發光,可獲得目視色溫度較低的偏紅色 (實施例4 ) 在實施例4中,就本發明螢光體與專利文獻4、5 / Ca2Si5N8:Eu螢光體進行比較。 再者,本實施例所使用的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體,係」 C a 3 N 2、S i 3 N 4、E u 2 0 3的2 N或3 N試劑為原料,分別依 Si、Eu為1.97:5:0.03莫耳比方式進行秤取,並在氮 下於手套箱中進行研鉢混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在 0 . 0 5 Μ P a氮環境中,於1 5 0 0 °C中施行3小時燒成,再 如同實施例1的冷卻粉碎,而製得組成式C a 1 . 9 7 S i 5 N 8 : ϊ 的螢光體。 將實施例1所製得本發明組成式C a。. 9 8 5 S i A 1 N 3 : E U 〇. 螢光體與該組成式C a ϊ. 9 7 S i 5 N 8 : E u。.。3螢光體的分析結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LED 藍色 外光 源進 看到 ,便 上, e ), 用來 LED ° 听揭 攀備 Ca、 環境 壓力 施行 果, 30 1262609 合記於表 3中。 由表3結果得知,所製得二螢光體中以不純物含有的氧 與其他元素含有量為相同程度,且二螢光體的比表面積亦 為相同程度。
3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3 ]
Ca(°/〇) Al(°/〇) Si(%) N(°/〇) Eu(°/〇) 〇(%) 其他 平均粒徑(D50) 比表面積 Ca〇.训 5AlSiN3: Eu〇.〇i5 27. 3 20. 5 19. 2 29.2 1.46 2. 2 0. 1 4. 65 // m 1. 13 mVg Cai. 97S i 5N8: Eu〇. 03 22. 3 0· 3 39. 6 34.2 1. 34 2. 1 0.2 4. 77 // m 1. 11 mVg 其次,針對上述二螢光體的發光光譜,依如同實施例1之方 式進行測量並比較。其中,所照射的光係使用4 6 0 n m單色光。 結果如圖1 0與表4所示。 圖1 0所示係與圖7為相同的圖形,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 譜以實線表示,組成式C a 1 . 9 7 S i 5 N 8 : E U。. G 3營光體的發光光譜以
虛線表示。 [表4 ]
激發波長 尖峰強度 尖峰波長 色度 X y Ca〇. 985A1S i N3: Eu〇. 015 460nm 137.4% 656. 2 0. 671 0. 327 Cai. 97S i 5N8: Eu〇. 03 460nm 100·0% 609. 2 0. 593 0. 40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32 1262609 由圖1 0與表4結果得知,本發明榮光體在與組成式 C a I. ^ S i 5 Ν 8 : E u。。3螢光體進行比較之後’尖岭強度南出約 4 0 %,屬於非常高效率的螢光體。尤其更位的是組成式 〇8丨.心5心』11〇.。3螢光體在61〇1^付近具有央峰波長且目視為撥色, 相對於此,因為本發明螢光體在656nin附近具有大♦波長’因此將 更接近紅色。所以,當組合其他螢光體而製作發出白色光 的LED時,將可減少紅色系螢光體的混合比率。 (實施例5 )
準備市售 Ca3N2(2N)、A1N(3N)、SilUN)、Eu2〇3(3N), 並依 Ca3N2:0. 985/3 mol、AlLlmol、Si3N4:l/3mol、 E u 2 0 3 : 0 · 0 1 5 / 2 m o 1方式,分別秤取各原料之後’在氮環境 下的手套箱内使用研鉢進行混合。將所混合的粉末原料裝 入坩鍋中,並在壓力0 · 0 5 Μ P a的氮環境中於1 6 0 0 °C下保持 3小時而進行燒成,然後在1小時内從1 6 0 0 °C冷卻至2 0 〇。(:, 便獲得含有組成C a。_9 8 5 A 1 S i 0。·。2 3 N2.9 8 5 ·· E u。.。15 d所示生成相的螢光體。 所獲得螢光體試料的粒徑為3〜4 μ in。(下述實施例6〜1 〇中 亦是所獲得螢光體粒徑為3〜4 // m ) 對所獲得螢光體照射波長4 6 0 n m激發光源,並測量發光 特性。發光強度係依後述實施例6螢光體的發光強度規定 為1 0 0 % ;輝度係根據J I S Z 8 7 0 1所規範的X γ z表色系算出 方法求取Y値’並將後述實施例6螢光體的輝度設定為 1 0 0 % ;色度係根據J I S Z 8 7 0 1所規範算出方法求取色度 X,y。此外’螢光體粒子試料中所含氧、氮濃度(〇 / N ),係 使用L E C 0公司製氧、氮同時分析裝置(τ c 一 4 3 6 )進行測量, 33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94105848 1262609 其他元素濃度係使用I C P所測得數値。 該螢光體的原料組成式、各元素的濃度分析結果、發光 特性的測量結果,如表5所示。 其次,將該螢光體試料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 卡的尖峰比較結果,表示於圖1 ( A )、( B )中。
由圖1 ( A )、( B )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的結晶結構係如實 施形態中所說明般’ J C P D S卡所記載的C a A 1 S 1 N 3結晶與λ 射線繞射圖案的主要尖峰整體圖案相類似。但是,判斷二 者結晶結構將因結構中所有氧的量差及部分Ca將被取代 為Eu等原因,而造成具有結晶面間隔不同的結晶結構。尤 其是可判斷本發明螢光體的生成相,亦具有如同J C P D S卡 中所記載CaAlSiN3結晶相同的斜方晶。 再者,相關實施例5螢光體生成相的X射線繞射圖案中 之主要尖峰,亦是如同實施形態中所説明般,在布拉格角 (20 )為 36.5。〜37·50、40·9ο〜41.90、41.9。〜42.90、 5 6 · 3 ° 〜5 7 . 3 °、6 6 · 0 ◦〜6 7 · 0。、7 5 . 8。〜7 6 · 8 ◦及 8 1 · 0。〜8 3 · 0。 範圍内具有特徵的尖峰,尤其是在3 6 . 5 °〜3 7 . 5 °、 4 1 . 9 °〜4 2 . 9 °範圍内的尖峰屬於強度特強的特徵尖峰,在 5 6 . 3 °〜5 7 . 3 °範圍内的尖峰則僅次於該等的特徵尖峰。該等 尖峰均屬於當將該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最強繞射尖峰的 相對強度設為1 0 0 %時,具有1 0 %以上相對強度的繞射尖峰。 再者,該等尖峰若從該繞射圖案半值寬觀點而言,將獲 得半值寬均在0 . 2 5 °以下的尖銳繞射尖峰。該尖銳繞射尖 峰係表示生成相並非屬非晶質結構,而為具有結晶性優越 34 3 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 ] 05848 1262609 的結構。 經氧*氮濃度的測量結果,該螢光體試料中的氧濃度、 氤濃度分析値為2 . 4 w t %、2 8 . 5 w t %。另外,從該螢光體試 料的原料裝填量所算出的氧濃度為0 . 3 w t %,氮濃度則為 3 0 w t % 〇 若將二者進行比較,相關氧濃度相對於生成相中的氧濃 度0。3 w t °/〇,在試料中將含有相當多的氧。此多出的約2 w t °/〇 氧,可判斷係屬於在開始時便附著於原料表面的氧、在燒 φ 入時或燒成時因原料表面氧化而混入的氧及燒成後吸附於 營光體試料表面的氧,可認為係另存在生成相結構以外的 氧。 另一方面,相關氮濃度相對於生成相中的氮濃度28. 5wt% ,在試料中幾乎含同量的氮(3 0 w t % )。由此結果可判斷在生 成相結構以外幾乎沒有另外存在的氮。 再者,測量表示所獲得螢光體試料之激發帶的激發光譜 及表示發光特性的發光光譜,結果如圖2、圖3所示。
圖2所示係縱軸為相對強度,橫軸為激發波長(n in ),將 依波長6 5 6 . 2 n m激發波長所測得激發光譜,依實線進行描 點的圖形。 由圖2測量結果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試料的激發光譜 係橫跨存在於2 5 0 n m〜6 0 0 n m的寬範圍中,判斷可充分利用 波長3 0 0 n m〜5 5 0 n m紫外光〜可見光的寬範圍光。 圖3所示係縱軸為相對強度,橫軸為發光波長(n m ),將 依波長4 6 0 n m激發光進行激發時的發光光譜,依實線進行 35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描點的圖形。 由圖3的測量結果得知,實施例5螢光體試料的發光光 譜係在6 5 4 n m具有尖峰値,具有較寬的半值寬。 (實施例6 ) 將所混合的原料裝入坩鍋中,並在氮環境中於1 5 0 0 °C下 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之後,於1小時内從1 5 0 0 °C冷卻至 200 °C,除獲得含有組成 Ca〇.985AlSiO〇.〇23N2.985:Eu〇.〇15(^/t* 生成相的螢光體之外,亦將如同實施例5獲得實施例6的
螢光體。 將該螢光體試料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 的測量結果列表於表5中,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 線繞射圖案,依粗實線描繪於圖4 - A〜G中。 圖4 - A所示係布拉格角(2 0 )橫跨(Γ〜9 0 °全範圍的X射 線繞射圖案,圖4-B〜G所示係該布拉格角的特徵部分放大 圖。而圖4-B所示係35°〜40°,圖4-C係40°〜45°,圖4-D 係 5 5 ° 〜6 0 °,圖 4 - E 係 6 5 ° 〜7 0 °,圖 4 - F 係 7 5 ° 〜8 0 °,圖 4 - G 係8 0 °〜8 5 ◦範圍。此夕卜,為求説明上的方便,在圖4 - A〜G 中將實施例6〜1 0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縱軸,相互各偏移 1 0 0 c p s 描繪。 (實施例7 ) 在各原料的混合比中,除將C a 3 N 2設定為(0 · 9 8 5 - 0 · 2 5 ) / 3 m ο 1,將C a 0設定為0 . 2 5 m〇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 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 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的測量結果列表於 3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表5 :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細實 線描繪於圖4 - A〜G中。 (實施例8 )
在各原料的混合比方面,除將C a 3 N 2設為(0 · 9 8 5 - 0 · 5 0 ) / 3 m〇1 ,將C a 0設為0 . 5 ◦ m〇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 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 的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 表5,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粗虛 線描繪於圖4 _ A〜G中。 (實施例9 ) 除在各原料混合比方面,將C a 3 N 2設為(0 . 9 8 5 - 0 · 7 5 ) / 3 m〇1,將C a 0設為0 . 7 5 m ο 1之夕卜,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般 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的 原料組成式、氧·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表 5,並將所獲得螢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細虛線描 繪於圖4-A〜G中。 (實施例1 0 ) 除在各原料混合比方面,將C a 0設為0 . 9 8 5 m ο 1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6般的製得螢光體試料,並如同實施例 5般的測量發光特性。將該螢光體試料的原料組成式、氧· 氮濃度、發光特性之測量結果列表於表5,並將所獲得螢 光體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依粗單點虛線描繪於圖4 - A〜G 中 0 [表5] 3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原料裝填組成式 氧·氮濃度 尖峰波長 (nm) 發光強度 (%) 色度 輝度 (%) 0(wt%) N(wt%) X y 實施例5 Ca〇. 98dA 1 S i 〇0. 023N2. 985 : Euo. 0150 2.2 27.5 656.2 115.0 0.679 0. 320 1018 實施例6 Ca〇. 98δΑ 1S i 〇0.023N2.985 : Elio. 0150 2.4 28.5 654.0 100.0 0.675 0.324 100.0 實施例7 Ca〇. 98sA 1S i Oo. 273N2.818 : Elio. 0150 5.2 25.1 646.1 69.7 0.649 0.350 102.6 實施例8 Ca〇. 98δΑ 1S i 〇0. 523N2.652 : Euo. 0150 7.3 21.1 637.5 40.7 0.599 0.398 105.1 實施例9 Ca〇. 98δΑ 1S i Oo. 773N2.485 : Euo. 0150 9.0 21.0 624.5 30.8 0. 571 0,426 102.0 實施例 10 Ca〇. 98δΑ 1 S i Ol. OO8N2. 328 : Euo. 0150 11.3 20.7 611.0 22.4 0.540 0.451 98.4 (相關實施例6〜1 0的探討) 1 .)螢光體中的氧、氮濃度 從實施例6朝實施例1 0改變原料中的C a 3 N 2與C a 0之混 Φ 合比率,並增加氧裝填量,因此螢光體中的氧濃度分析値 亦將隨之增力σ 。而且,螢光體中的氧濃度將大於從氧裝填 量所計算出的重量%値。此現象可認為因為在實施例6至實 施例1 0的螢光體中,氧不僅含於螢光體結構中,且將吸附 . 存在於螢光體粒子表面等緣故所致。另一方面,相關氮濃 度分析値,就氮裝填量而言,幾乎同量的氮含於試料中。 由此結果將可判斷理由係在生成相結構外幾乎未另存有 氮,氮係含於螢光體結構中的緣故。
2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X射線繞射圖案間之關係 得知從實施例6朝實施例1 0的螢光體發光強度將逐漸 降低。所以,當將實施例6的發光強度設為相對強度1 0 0 % 時,實施例7的螢光體具有約7 0 %的相對強度,而實施例 8〜1 0則在4 0 %以下。 在此針對實施例6至實施例1 0的螢光體結構中所含氧 量與X射線繞射圖案間之關係,參照圖4 - Α〜G進行説明。 由圖4 - A〜G中得知,隨螢光體中的氧量增加,便在3 6 . 5 °〜 38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3 7.5。、4 1 . 9。〜4 2 · 9 °範圍的尖峰為開始,4 0 . 9 °〜4 1 , 9 ° '' 5 6 · 3 υ 〜5 7 · 3 ϋ、6 6 · 0 0 〜6 7 · 0。、7 5 · 8 0 〜7 6 · 8。及 8 1 · 0。〜8 3 · 0 範圍内的特徵尖峰之布拉格角(2 0 )將朝高角度側位移,接 近上述J C P D S卡中所記載的C a A 1 S 1 Ν 3結晶。但是,隨該螢 光體中的氧量增力σ ,X射線繞射尖峰強度亦將逐漸趨弱, 因此判斷結晶性亦將逐漸降低。
此現象可認為隨螢光體結構中所含氧量的增加,該螢光 體的結晶結構將逐漸產生變化的緣故所致。此外,當如實 施例8、實施例9、實施例1 0,裝填C a〇達0 . 5 0 m ο 1以上 並增加氧裝填量的情況時,因為不純物相的生成或殘留未 反應原料,因而判斷發光強度將降低。 所以,就從獲得發光強度較高螢光體的觀點,當依C ο Κ α 射線所產生的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將強度最強之繞射 尖峰的相對強度設為1 0 0 %時,表示相對強度1 0 %以上之繞 射尖峰的主要尖峰之布拉格角(2 0 ),將在3 6 . 5 °〜3 7 · 5 °及 4 1 . 9 °〜4 2 . 9 °範圍,次一級特徵尖峰在5 6 . 3 °〜5 7 · 3 °範圍, 該等再次一級特徵尖峰在4 0 . 9 °〜4 1 . 9 °、6 6 . 0 °〜6 7 . 0 °、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範圍内的實施例6、7所示螢光 體,將屬於較佳的螢光體。 3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波長之尖峰波長間的關係 得知實施例從6朝向1 0,螢光體發光波長的尖峰波長將 從6 5 4 n m朝6 1 1 n m逐漸縮短。 4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輝度間之關係 實施例6至1 0中,得知各實施例的螢光體輝度均幾乎 3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為一定狀態。此現象可判斷為隨從實施例6朝1 0,螢光體 發光強度將逐漸降低,相對於此,發光的尖峰波長亦將降 低,而進入人類視覺感度較高的區域,藉此輝度値便幾乎 顯示一定値。 5 .)螢光體中的氧濃度與發光色度間之關係 實施例6至1 0中,得知各實施例的螢光體在發光色度X 為0 . 5〜0 . 7、發光色度y為0 . 3〜0 . 5範圍的最佳範圍。 (比較例1 )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4、5調製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體,並測 量X射線繞射圖案。此測量結果如圖5所示。將圖5所獲 得X射線繞射尖峰與專利文獻4所揭文獻(S c h 1 i e p e r a n d
Schl ick:Nitridosil icate I, Hochtemperatursynthese u n d Kristal lstruktur von C a 2 S i 5 N 8, Z. anorg. al lg. Che. 6 2 1,( 1 9 9 5 ),p . 1 0 3 7 )中的結構解析結果進行比較,結果確 認到該榮光體為專利文獻4、5所揭的C a 2 S i 5 N 8 : E u螢光 體。該螢光體的晶系係單斜晶,完全不同於本發明螢光體
(比較例2 )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3調製α -矽龍螢光體,並測量X射 線繞射圖案。在此所謂「α -矽龍」係指氮化物與氧化物之 中間組成的氧氮化物系陶瓷,由矽、鋁、氧、氮等4元素 所構成,將a - S i 3 Ν 4的S i位置取代為A 1,並將Ν位置取 代為0且固溶,便可形成以(Si,Al)(0,N)4四面體為骨架, 且固溶著不同於冷-矽龍的金屬M ( Μ :除L i、M g、C a、Y、L a 4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及C e外的鑭系金屬· 0 < x S 2 )的結構。結果。 α -矽龍螢 光體的X射線繞射尖峰顯示出類似於α - S 1 3 Ν 4之X射線繞 射尖峰的繞射圖案。測量結果如圖6所示。 圖6所示X射線繞射尖峰係類似α - S i 3 Ν的圖案。在此 更與J C P D S所報告指出的矽龍繞射圖案進行比較,結果X 射線繞射尖峰一致,可確認圖6所示習知技術的螢光體係 專利文獻3所揭α -矽龍螢光體。α -矽龍的晶系為六方 晶,此亦屬於與本發明螢光體完全不同的結構。
(實施例1 1 ) 準備市售的 Ca3N2(2N)、A1N(3N)、S“N4(3N)、Eu2〇3(3N), 依各元素莫耳比為Ca:Al:Si:Eu = 0.985:l :1:0.015之方式 秤取各原料,並在氮環境下的手套箱中使用研鉢進行混 合。將所混合的原料填充於氮化硼製坩鍋中,並在壓力 0 . 0 5 Μ P a白勺氮環境中,依1 5 °C / in i η .的昇溫速度昇溫至1 5 0 0 °C ,然後在1 5 0 0 °C中保持3小時而進行燒成,之後再於1 小時内從1 50 0 °C冷卻至200°C,便獲得組成式CaG.985SiAlN3:Euu15的 螢光體。 經對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結果如圖1 1 所示,顯示出在6 5 6 n m處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此外, 經化學分析所獲得的不純物碳濃度、不純物氧濃度,分別 為0 . 0 4 3重量%、2 . 0 9重量%。 (比較例3 ) 除將燒成所使用的容器,從氮化硼製坩鍋改變為碳製坩 鍋之外,其餘均依如同實施例1 1的條件製作螢光體。經對 41 3 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便顯示出在6 5 0 n in 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圖1 1所示係本比較例所製得螢光 體的相對發光強度及經化學分析所獲得不純物碳濃度與不 純物氧濃度。
如圖1 1與圖1 2所示,燒成容器使用碳製坩鍋所製得螢 光體,相較於使用氮化硼製坩鍋而製得實施例1的螢光體 下,將獲得發光強度降低約2 6 %的結果。使用碳製坩鍋所 製得螢光體將因不純物碳量增加為0. 0 8 0重量%,因此判斷 該不純物碳將造成發光強度降低。 (比較例4 ) 除將燒成所使用的容器從氮化硼製坩鍋改變為氧化鋁 製坩鍋之外,其餘均依如同實施例1 1的條件製作螢光體。 對所獲得螢光體粉末照射4 6 0 n m單色光,結果顯示在6 5 2 n m 具發光尖峰的紅色發光。圖1 1所示係本比較例所製得螢光 體的相對發光強度及經化學分析所獲得不純物碳濃度與不 純物氧濃度。 如圖1 1與圖1 2所示,燒成容器使用氧化鋁製坩鍋所製 得螢光體,在相較於使用氮化硼製坩鍋所製得的實施例1 螢光體之下,將獲得發光強度降低約2 0 %的結果。使用氧 化鋁製坩鍋所製得螢光體將因為不純物氧量增加至3 . 0 2 重量%,因此判斷該不純物氧將造成發光強度降低。 以上,根據上述實施之形態針對本發明進行説明,惟本 發明並不僅限於此。 【圖式簡單說明】 4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1262609 圖1 ( A )、( B )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粉末X射線 繞射圖案及該X射線繞射圖案與J C P D S卡的尖峰比較。 圖2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激發光譜圖。 圖3為本發明螢光體主要生成相的發光光譜圖。 圖4 - A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B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C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D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E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F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4 - G為本發明實施例6〜1 0的螢光體主要生成相之粉 末X射線繞射圖案。 圖5為比較例的習知螢光體之X射線繞射圖案。 圖6為比較例的習知螢光體之X射線繞射圖案。 圖7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發光光譜圖。 圖8為本發明螢光體的激發光譜圖。 圖9為本發明螢光體的組成與發光強度之圖形。 圖1 0為本發明及習知技術螢光體的發光光譜圖。 4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05848 1262609 圖1 1為製造本發明螢光體時所使用燒成容器〔坩鍋)的 材質與所製得螢光體特性及不純物濃度之表。 圖1 2為供燒成製造本發明螢光體之C a A 1 S 1 N 3用的燒成 容器(坩鍋)材質與上述螢光體發光強度間之關係圖。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6/94105848 44

Claims (1)

  1. 2006 2 8 MAY 替換本 ί : J ! ? /')-丨;:;',
    1262609 m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Ν η : Z z所表示者;其 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A元素係價 數m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 4 匕劑,(m + z ) : a : b : η 二 1 : 1 : 1 : 3。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螢光體,其中,Μ元素係從 Be、 Mg、 Ca、 Sr、 Ba、 Zn、 Cd、 Hg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 的元素; A 元素係從 B(硼)、Al、Ga、In、Tl、Y、Sc、P、As、 S b、B i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B 元素係從 Si、 Ge、 Sn、 Ti、 Hf、 M〇、W、 Cr、 Pb、 Zr 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Z元素係從稀土族元素或過渡金屬元素中選擇之至少1 個以上的元素。 3.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mAlaSibNn: Zz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I I價的元素,A 1係鋁, S i係石夕,N係氮,Z元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上述螢光體的母體構造中並未含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上述Μ元素與上述活化劑Ζ元素的莫耳比:z/(m + z)之 値,係0 . 0 0 0 1以上且0 . 5以下。 45 3 2 6\總檔\94\94 ] 0 5 84 8\94105 84 8(替換)-1 1262609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Μ元素係從Mg、Ca、Sr、Ba、Zn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 上的元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Z元素係從Ε υ、Μ η、C e中選擇之至少1個以上的元素。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其 中,Z元素係E u。 9 . 一種螢光體,其特徵為以組成式C a A 1 S i N 3 E u表示。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上述螢光體係粉末狀。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上述螢光體的平均粒度係2 0 // m以下且1 μ m以上。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及 4 1 . 9 °〜4 2 . 9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以上之繞射尖峰 之相 。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Θ )在3 6 . 5 °〜3 7 . 5 °、 46 326\總檔\94\94105848\94105848(替換)-1 1262609 4 ] . 9 n、4. 2 . 9 °及5 6 . 3 °〜5 7 . 3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0·9ο〜41.90、 41.9°〜42·90、 56.3。〜57.30、 66.0。〜67.0〇、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1 5 . —種螢光體,其特徵為,含有以下之相作為主要生 成相: 當將利用C ο Κ α射線得到之粉末X射線繞射圖案中強度 最強的繞射尖峰之相對強度設定為1 0 0 %時, 該X射線繞射圖案的布拉格角(2 0 )在3 6 . 5 °〜3 7 . 5 °、 40.9。〜41.9。、 41.90〜42·90、 56.30〜57_30、 66.0。〜67.0〇、 7 5 . 8 °〜7 6 . 8 °及8 1 . 0 °〜8 3 . 0 °之範圍内顯示出相對強度1 0 % 以上之繞射尖峰之相; 上述生成相的結晶糸係斜方晶。 1 6 .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Ζ ζ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1Π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47 326\總檔\94\94105 848\94105848(替換)-1 1262609 碳含有量係少於0。0 8重量%。 ]7 .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 m A a B b N n : Ζ ζ所表示者; 其特徵為’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Α元素係價 數HI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18. —種螢光體,係由組成式MmAaBbNn:Zz所表示者;
    上述螢光體中,Μ元素係價數Π價的元素,A元素係價 數1Π價的元素,B元素係價數I V價的元素,N係氮,Z元 素係活化劑,(m + z ) : a : b : η = 1 : 1 : 1 : 3 ; 碳含有量係少於0.08重量% ’且氧含有量少於3.0重量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氧含有量係少於3 . 0重量%。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及9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 其中,碳含有量係少於0 . 0 8重量%,且氧含有量少於3 . 0 重量% ◦ 2 2 . —種光源,其特徵為,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 9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光的發 光部; 48 3 2 6\總檔\94\94105 84 8\94105 84 8(替換)-1
    1262609 將上述第]波長光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上 體依不同於上述第]波長的波長發光。 2 3 p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源,其中,上述 1波長光的發光部係LED。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源,其中,上述 長係300nm〜550nm之波長。 2 5. —種LED,其特徵係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 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螢光體、與發出第1波長 將上述第1波長光的其中一部分當作激發源,使 光體依不同於上述第1波長的波長發光。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L E D,其中,上述 長係300nm〜550nm之波長。 2 7 . —種氮化物螢光體之製造方法,係用以製造e 利範圍第1至3、9及1 5至1 8項中任一項之氮化物 者;其特徵為, 將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填充於氮化硼材質之燒 器内,並在非活性環境中進行燒成而製得氮化物螢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 法,其中,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係在1 2 0 (TC〜1 7 度中進行燒成。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氮化物螢光體之製 法,其中,在對上述氮化物螢光體原料進行燒成時 0 . 5 Μ P a以下的壓力中進行燒成。 326\總檔\94\94105848\94105848(替換)-1 、4*、 狄 ,1, 連蓝;c 發出第 第1波 3、9 光的發 上述營 第1波 7請專 螢光體 成容 光體。 造方 〕o°c 溫 造方 ’係在 49
TW094105848A 2004-02-27 2005-02-25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TWI2626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5536A JP4511849B2 (ja) 2004-02-27 2004-02-27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源、並びにled
JP2004207271A JP5016187B2 (ja) 2004-07-14 2004-07-14 窒化物蛍光体、窒化物蛍光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上記窒化物蛍光体を用いた光源及びled
JP2004220630 2004-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6152A TW200536152A (en) 2005-11-01
TWI262609B true TWI262609B (en) 2006-09-21

Family

ID=3475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5848A TWI262609B (en) 2004-02-27 2005-02-25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568753B1 (zh)
KR (1) KR100702757B1 (zh)
CN (1) CN100340631C (zh)
DE (1) DE602005014296D1 (zh)
TW (1) TWI262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7588B2 (ja) 2003-11-26 2006-10-25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蛍光体と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器具
JP4511885B2 (ja) * 2004-07-09 2010-07-28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蛍光体及びled並びに光源
CN101023150B (zh) * 2004-07-28 2012-05-16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源
WO2006095285A1 (en) 2005-03-09 2006-09-14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Illumin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radiation source and a fluorescent material
CN101175835B (zh) 2005-05-24 2012-10-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荧光体及其应用
JP2007049114A (ja) 2005-05-30 2007-02-22 Sharp Corp 発光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262439B2 (en) 2005-11-22 2007-08-28 Lumination Llc Charge compensated nitride phosphors for use in lighting applications
US7859182B2 (en) 2005-08-31 2010-12-28 Lumination Llc Warm white LED-based lamp incoporating divalent EU-activated silicate yellow emitting phosphor
JP4832995B2 (ja) * 2005-09-01 2011-1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US8159126B2 (en) * 2005-11-07 2012-04-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n improved CaAlSiN light converting material
CN101360805A (zh) * 2006-02-28 2009-02-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荧光体原料和荧光体原料用合金的制造方法
DE102006036577A1 (de) 2006-08-04 2008-02-07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Rot emittierender Leuchtstoff und Lichtquelle mit derartigem Leuchtstoff
JP2008050496A (ja) * 2006-08-25 2008-03-06 Sony Corp 発光組成物、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5378644B2 (ja) * 2006-09-29 2013-12-25 Dowa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窒化物蛍光体または酸窒化物蛍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367218B2 (ja) 2006-11-24 2013-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蛍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18099A1 (de) 2007-04-17 2008-10-23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Rot emittierender Leuchtstoff und Lichtquelle mit derartigem Leuchtstoff
US8274215B2 (en) * 2008-12-15 2012-09-25 Intematix Corporation Nitride-based, red-emitting phosphors
US20090283721A1 (en) * 2008-05-19 2009-11-19 Intematix Corporation Nitride-based red phosphors
JP5035272B2 (ja) * 2009-03-03 2012-09-2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DE102009037730A1 (de) 2009-08-17 2011-02-24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onversions-LED mit hoher Farbwiedergabe
CN102376860A (zh) 2010-08-05 2012-03-14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21592B (zh) 2010-09-09 2012-12-26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led红色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43391B (zh) 2010-09-30 2014-07-16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烧成的荧光体结构成分比例的方法、荧光体及发光装置
CN105176527A (zh) * 2010-10-27 2015-12-23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体及发光装置
CN103045267B (zh) * 2011-10-17 2014-11-26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含该荧光粉的发光装置
CN103045256B (zh) 2011-10-17 2014-08-27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红色荧光物质及含有该荧光物质的发光器件
JP2015506396A (ja) 2011-12-30 2015-03-02 インテマティ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matix Corporation 荷電平衡のための格子間カチオンを有する窒化物蛍光体
US8663502B2 (en) 2011-12-30 2014-03-04 Intematix Corporation Red-emitting nitride-based phosphors
CN102766455B (zh) * 2012-06-30 2014-12-17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US8597545B1 (en) 2012-07-18 2013-12-03 Intematix Corporation Red-emitting nitride-based calcium-stabilized phosphors
US8851950B2 (en) 2012-09-26 2014-10-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cyclability of fluorescent lamp phosphors
CN102925149B (zh) * 2012-10-25 2014-06-11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706B (zh) * 2012-12-21 2016-01-20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氧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含该荧光粉的发光装置
CN102994079A (zh) 2012-12-21 2013-03-2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氮氧化物橙-红色荧光物质,包括其的发光膜或发光片及发光器件
DE102013105304A1 (de) 2013-05-23 2014-11-2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ulverförmigen Precursormaterials, pulverförmiges Precursormaterial und seine Verwendung
CN104178144B (zh) * 2013-05-24 2016-12-28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具有类Si3N4结构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制成的荧光粉
CN103525409A (zh) * 2013-10-09 2014-01-22 张书生 一种高光效、高稳定性氮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133612A1 (ja) 2014-03-06 2015-09-11 公益財団法人神奈川科学技術アカデミー 透明蛍光サイアロンセラミック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83887B (zh) 2014-12-16 2020-02-01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螢光體及其用途
KR102357584B1 (ko) 2014-12-17 2022-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질화물 형광체, 백색 발광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조명장치
CN105255485B (zh) * 2015-10-26 2018-01-09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2588A (zh) * 2015-12-03 2016-04-06 河北利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氮氧化物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4994A (zh) * 2016-10-13 2017-05-10 河北利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7387A (zh) * 2018-08-22 2020-03-03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复合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装置
CN113736455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厦门大学 一种窄带发射绿色氮化物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74127B (zh) * 2022-03-12 2023-09-0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Eu3+掺杂的多锂氮氧化物硅酸盐红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3508B (en) * 1996-07-29 2000-03-01 Nichia Kagaku Kogyo Kk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EP1104799A1 (en) * 1999-11-30 2001-06-0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Red emitting luminescent material
DE10133352A1 (de) * 2001-07-16 2003-02-06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Beleuchtungseinheit mit mindestens einer LED als Lichtquelle
TWI359187B (en) * 2003-11-19 2012-03-01 Panasonic Corp Method for preparing nitridosilicate-based compoun
JP3837588B2 (ja) * 2003-11-26 2006-10-25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蛍光体と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器具
JP3931239B2 (ja) * 2004-02-18 2007-06-13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発光素子及び照明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14296D1 (de) 2009-06-18
EP1568753B1 (en) 2009-05-06
EP1568753A3 (en) 2006-03-08
CN1683470A (zh) 2005-10-19
CN100340631C (zh) 2007-10-03
EP1568753A2 (en) 2005-08-31
TW200536152A (en) 2005-11-01
KR100702757B1 (ko) 2007-04-03
KR20060043207A (ko) 2006-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2609B (en) Phosph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source, LED using said phosphor
TWI391470B (zh) A phosph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light source
JP4975269B2 (ja)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当該蛍光体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US7273568B2 (en) Phosph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method of shifting emission wavelength of phosphor, and light source and LED
JP4524468B2 (ja) 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当該蛍光体を用いた光源並びにled
JP5140061B2 (ja) 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源
JP5835469B2 (ja) 酸窒化物蛍光体粉末
JP2006022286A (ja) 蛍光体及びled並びに光源
TWI588117B (zh) Oxynitride phosphor powd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000598A (en) Phosph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phosphor
TW201213506A (en) Phosphor and luminous device
TWI393764B (zh) A phosphor and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1219543A (en) having the formula of Ii-Mm-Aa-Bb-Ot-Nn:Zr and providing the high luminance and durability
TW20083163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nitride phosphor or oxonitride phosphor
JP2004238506A (ja) サイアロン系酸窒化物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89996A (ja) オキシ窒化物蛍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04567A (en) White color fluorescent substance and white col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device
JP2015228419A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JP4899433B2 (ja) 蛍光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TWI284427B (en) White photoluminescent device
TWI493018B (zh) 螢光體及包括該螢光體的發光裝置
TWI447209B (zh) β型矽鋁氮氧化物之製造方法
JP4415065B1 (ja) 蛍光体及びその発光波長のシフト方法、並びに光源およびled
JP6035978B2 (ja) 赤色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02246A (zh) 氮氧化物螢光體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