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4936B - Thin-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Thin-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4936B
TW544936B TW090131502A TW90131502A TW544936B TW 544936 B TW544936 B TW 544936B TW 090131502 A TW090131502 A TW 090131502A TW 90131502 A TW90131502 A TW 90131502A TW 544936 B TW544936 B TW 5449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regions
channel
lightly doped
dop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1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hru Ueda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4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49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45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multiple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742Thin film unipolar transistors
    • H01L29/6675Amorphous silicon or polysilicon transistors
    • H01L29/66757Lateral single gate single channel transistors with non-inverted structure, i.e. the channel layer is formed before the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09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for preventing leakage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1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 H01L29/78621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1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 H01L29/78621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 H01L2029/7863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with an LDD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lightly doped zone or having a non-homogeneous dopant distribution, e.g. graded LD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Description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 發明背景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薄膜電晶體,最好是用於主動-基 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接觸影像感測器以及其它適合的裝 置,而且還與製造這種電晶體有關。 最近,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已經被當成個人電 腦,電視機,錄影機等的顯示裝置用。在主動-基質-定址液 晶顯示裝置中,薄膜電晶體(TFT)被廣泛的當成切換單元用 ,會選擇性的將像素打開(ON)或關閉(OFF)。TFT是給大量 像素中的每個像素用,使得每個像素具有其被相關TFT所控 制之ΟΝ/OFF狀態。 當丁FT打開已經施加到TFT閘極上的相對應掃描信號時, 預設信號電壓會被施加到像素電極上,該像素電極是連接 到TFT的汲極,而資料匯流線是連接到TFT的源極。液晶顯 示裝置中,液晶層的向位狀態會依據施加到像素電極上的 信號電壓準位而改變。而且利用該向位的改變,而顯示出 影像。 在預設信號電壓已經施加到像素電極上之後且在另一信 號電壓重新施加到像素電極上之前的期間(亦即圖框期間)内 ,沒有掃描信號會被加到與像素電極有關的TFT閘極上。亦 即,在該期間像素電極上的電壓準位是保持固定,TFT是保 持在OFF,以便保持預設的顯示狀態。當TFT是OFF時,流 過TFT的電流量(亦即漏電流或OFF狀態電流)最好是儘可能 的小。這是因為如果有過多的OFF狀態電流流過TFT,則液 晶層便無法保持其所需的向位狀態,且最後的顯示品質會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2
變差。 〜 尤其是與包括用非晶質矽層當作其半導體層的TFT比較 起來’在包括以多晶矽層當作其半導體層的TFT中,會有較 大置的OFF狀態電流會流過TFT。這是因為場效游動率在多 晶矽層是比在非晶質矽層還高。因此,更難保持住與這種 TFT有關的像素電極之電壓準位。 而且’顯示裝置的解析度越高,顯示裝置所需要的像素 數目便越多。如果包括在顯示裝置内的像素數目增加,則 每個像素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内驅動。此時,會有更大的ON 狀態電流必須流過每個丁 F 丁。 此外,例如在給液晶投影器用的小型高解析度液晶顯示 裝置中,每個像素的尺寸已經被進一步的縮小過。為增加 顯示在這種顯示器上的影像亮度,需要增加給每個像素區 用的孔徑比,而且每個TFT必須進一步縮小尺寸。另一方面 ,為了在高良率下大量生產出多量的顯示裝置,所以必須 採取措施來對抗因不同缺陷所引起的TFT漏電流失效。 摘要的說,TFT,尤其是給驅動小尺寸高解析度液晶顯 示裝置内其相關像素用的,最好是具有: 1) 小的漏電流; 2) 大的ON狀態電流; 3) 小尺寸;以及 4) 沒有漏電流失效。 例如’在曰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7_2637〇5號中揭露 出具有這些優點的TFT。TFT具有結合在一起的所謂·,多閘
936
=構”以吸所謂,’LDD(輕摻雜汲極)結構,,。藉此,在該專 申凊案令所揭露的TFT將參閱圖n來做說明。 ”圖"中的TFT 9〇中,有-對閘極96a與96b是在半導體 ^膜92上形成’具有被夾在其間的絕緣薄膜94。通道區 =7a與97b是定義在分別位於閘極96&與96b底下的部分半 夺體涛膜92内。而且通道區97a與97b是被夾在或包圍在 輕掺雜區98a與98b以及重摻雜區(亦即源極/及極區)9%與 99b之間。而且,另一輕摻雜區(中間區)95是定義在通道 區97a與97b之間。 將輕摻雜區(LDD區)98b夾在汲極區(亦即輕摻雜區)9外與 通道區97b之間,讓汲極區99b尾端上的電場強度變弱,因 而降低漏電流。而且,TFT具有多閘極結構,該結構具有等 效電路組合,其中有二個單閘極TFT是串聯連接在一起。因 此,即使二個TFT中的一個已經造成漏電流失效,但是其它 的TFT仍能當作切換單元用。以這種方式,為了漏電流失效 確定會過量。 此外,在上述該專利申請案所揭露的丁FT 90中,中間區 95的長度是比輕摻雜區98a與98b的總長度還小,進而增加 ON狀態電流量。此外,TFT 90包括在閘極96a與96b之間的 未摻雜區。因此,閘極96a與96b之間的空間可以變小,所 以TFT 90可以縮小尺寸。 藉此,將參閱圖1 2 A至12G來說明如何製造TFT基底(包括 TFT 90)給液晶顯示裝置用。 首先在圖1 2 A所示的處理步驟中’例如,多晶石夕(p 〇 1 y - S i )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 ®家標準(CNS) A4規格(21G X 297公爱)" "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 的半導體薄膜9 2是沉積在絕緣基底9 1上之主動區上。然後 ,例如半導體薄膜92的表面部分被氧化掉,道而形成絕緣 薄膜94。 接著在圖12B所示的處理步驟中,摻雜離子(比如^離 子)會在預設劑量下(比如約lxl〇i2/cm2至約8xl〇u/cm2)被 離子佈植到整個半導體薄膜92内,如果有需要的話。該 處理步驟中,會決定TFT的通道區特性並控制TFT的臨界 電壓。 藉此,在圖12C所示的處理步驟中,閘極96a與9讣是在 半導體薄膜92上形成,而該半導體薄膜92已經被絕緣薄 膜94所覆蓋住。特別的是,藉沉積出低電阻磷摻雜之多 晶矽薄膜到絕緣薄膜94上,然後藉定義出該多晶矽薄膜 的圖案到所需的形狀,而形成閘極9以與96b。要注音的 是’如果有需要’在形成閘極96a與96b之前,可以在絕 緣薄膜94上形成氮化矽薄膜或任何其它適當的内層薄膜 ,如圖12C所示。 然後,在圖12D所示的處理步驟中,以閘極9以與9613當作 光罩用,會在很低的劑量下,將摻雜離子(比如P+離子)離子 佈植到半導體薄膜92中被選定的區域内。以這種方式,捧 雜區是被定義在半導體薄膜92中那些未被閘極96a與9讣覆 蓋的區域内,以便自我對齊到閘極9仏與961}。 接著’在圖12E所示的處理步驟中,定義出光阻圖案μ 以便整個覆蓋住閘極96a與96b以及部分覆蓋住絕緣薄膜料 。光阻圖案93必須是以這種方式形成,右邊與左邊都與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極96a以及~96b的相關側邊表面相互間隔開一段預設距離。 使用這種光阻圖案93當作光罩,摻雜離子(比如As +離子)會 在很高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輕摻雜區的未遮蔽區域。以這 種方式,那些輕摻雜區的區域會被改變成重摻雜區,將會 是TFT的源極/汲極區。 藉此,在圖12 F所示的處理步驟中,以這種方式所形成的 TFT是被中間介電薄膜覆蓋住,所注入的雜質會經由退火處 理而起動,然後穿過位於源極區上的一部分中間介電薄膜 ,而形成接觸孔。 接著,在圖12G所示的處理步驟中,形成用導體做成的資 料匯流線S,以便經由接觸孔而以電氣方式接觸到源極區。 接著,將絕緣薄膜沉積在整個基底表面上,然後會形成另 一接觸孔,穿過部分位於汲極上的絕緣薄膜。然後,例如 ITO的透明電極(亦即像素電極)P是在接觸孔的内側形成, 讓接觸電極與汲極接觸到。以這種方式,完成給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用的TFT基底。 如上所述的,傳統TFT 90具有多閘極結構,並能降低漏 電流失效的可能性。而且,既然中間層是輕摻雜區,所以 閘極之間的空間會變窄且TFT會縮小。 然而,TFT 90無法同時降低漏電流並增加ON狀態電流。 特別的是,如果增加LDD區的摻雜濃度,則可以增加TFT 90的ON狀態電流,但是流過的漏電流量也會增加。另一方 面,如果減少LDD區的摻雜濃度,則降低的漏電流會流過 TFT 90,但是ON狀態電流也會降減少。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五、發明説明(6 發明摘要 為了克服上述的問題,本發 尽心明的較佳實施例包括 膜電晶II ’經由該薄模電晶冑 午瓜的漏雷流盘辦Λ的 ON狀態電流會流過,(2)t —''曰 4 、從兒日日體的方法 晶顯不裝置,包括本發明的薄 f 顯示品f。 ^日日私,及貫現較高的 依據本發明的薄膜電晶體包括半 辦M h # 士 Μ义_网, ’月立層以及已經在半導 肢層上形成的少们閘極。半導體層包括:帛一 雜區,都是具有第一導電型,相互分 μ 々 cm.、 、-▲/、、 ^開且當作源極/汲極 區用,以及複數個通道區,具有第-增+ 八 牙一净電型,且是位於签 一與弟二重捧雜區之間以便面斜q 士·^ 便囬對1甲1極,並包括第一盥第二 通迢區。帛-通迢區是此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重 ,而第二通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 ,^ 处弟一重摻雜區。該 半V體層進一步包括:中間層,具有 . V私型,且是位 於相鄰二通道區之間;第一輕掺雜區, — -、頁弟一導雷形, 且是位於第一通道區與第一重摻雜區^ ... 您間,弟二輕摻雜區 ’具有第一導電型,且是位於第雨;曾 罘一4遑區與第二重摻雜 之間;第三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雷刑 ' 土,具有與第一輕換 雜區不同的載子濃度’且是位於第一輕摻雜區與第一通道 區之間;第四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兩丨 弟夺私型,具有與第二輕 摻雜區不同的載子濃度,且是位於第奢 、, 和一粒侈雜區與第二通 道區之間。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斑第二舌办 /、 一里镠雜區具有本質 上相同的載子濃度;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 、 疋具有本質上 -9-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 相同的載手濃度;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以及中間區也是具 有本質上相同的載子濃度;第一重摻雜區的載子濃度本質 丄疋比第一輕摻雜區的還高;以及第一輕摻雜區的載子濃 度本質上是比第三輕摻雜區的還高。 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半導體層的通道區,中間區與第三 一弟四輕捧*隹區都已經被換雜上本質上相同劑量的第二導 電型之雜質。 該特定實施例中,第三輕摻雜區與第四輕摻雜區已經不只 是被第二導電型的雜質摻雜過,而且還有與已經被住入到第 一與第二輕摻雜區内之雜質相同的第一導電型雜質。 更特別的是,已經被注入到第三輕摻雜區内的第二導電 型雜質,會造成第三輕摻雜區的載子濃度與第一輕摻雜2 的載子濃度之間的差距。 ^ 另一方面,已經被注入到第四輕摻雜區内的第二導電型 雜質,#造成第四幸i摻雜區的載子濃度與第二輕捧雜^ 載子濃度之間的差距。 ” '
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輕換雜F “雜^具硐本質上相同的 長度。 貝上相同的 另一實施例中,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具有本 長度。 另一實施例中’中間層的長度比第一與第三輕摻雜 總長度還小。 另一貫施例中’中間層的長度此第_ 又G弟_與弟四輕摻雜 總長度還小。 ’” 製造薄膜電晶體的新發明方法所包4 區的 區的 的步驟有··在絕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a家樣準(CNS) A4規格(21〇x297公^ 10- 五、發明説明(8 ) 基底上形成半導體薄膜;用第一導電型的第一雜 到包括-部分會當作通道區用的半導體薄膜之第―:雜 在半導體薄膜上形成至少-個間M,使得當作通道;用内: 4刀半夺肢溥膜會被該閘極覆蓋{主;選擇性:的 :^罩,用k導電型的第二雜質對半導體薄膜的2:作 π接雜包括第_區的其它部分,除了要+進 道區用的以及被第-區包圍的半導體薄膜其它部分=通 以及用第二導電型的第三雜質對半導體薄膜的第三, 摻雜,進而定義出要當作源極/及極區用的區域,第2進行 定義成與第一與第二區重疊處之半導體薄膜邊緣相二?: 開一段預設距離。 阳· 第二與第三區至少有一部分互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 相重疊在一起。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二雜質的佈植劑量是比第二 雜質的佈植劑量還低。 ~ 依據本發明的薄膜電晶體是包括半導體層以殳在該半導 體層上所形成的多閘極。該半導體層包括:第一與第二蕾 杉4區相互分隔開且當作源極/沒極區用;以及複數個通 道區,位於第一與第二重摻雜區之間以便面對閘極,且包 括第一與第二通道區。第一通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 第一重摻雜區,而第二通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二 重摻雜區。該半導體層進一步包括··中間層,位於相鄰二 通這區之間;第一輕摻雜區,位於第一通道區與第一重摻 一 £之間,以及弟一輕捧雜區’位於第二通道區與第一重 9 五、發明説明( 捧雜區夕Μ ^ 曰 第一通道區包括第一本負通道區,而第二通 道區包括箸-β
弟~本質通道區Q ♦月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本質通道區在本質 上是被一個閘極覆蓋住。 本毛明的另_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區包括位於第一 本貝通道區與中間區之間的摻雜通道區,而第二通道區包 括位於笛 _ 4- α 、乐~本貝通道區與中間區之間的摻雜通道區。 4特定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通道區的相對應摻雜通道 區以及中間區都最好是已經用預設劑量的第一導電型雜質 進行摻雜過。 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具有本質上相同的 長度。 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本質通道區具有本質上相同 的長度。 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本質通道區都比中間層,第 一輕摻雜區與第二輕摻雜區還短。 製造薄膜電晶體的新發明方法所包括的步驟有:在絕緣 基底上形成半導體薄膜;用第一導電型的第一雜質,對半 導體薄膜的第一區進行摻雜;在半導體薄膜上形成至少一 個閘極’使得第一區以及被該第一區包圍的部分半導體薄 膜會被閘極覆蓋住;選擇性的以閘極當作光罩,用第二導 電型的第二雜質對半導體薄膜的第二區進行摻雜,第二區 疋包括至J/弟*一區以及包圍第一區而且未被閘極覆蓋住的 半導體薄膜其它部分;用第二導電型的第三雜質對半導體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0 ) 薄膜的第四區進行摻雜’第四區是定義成與半導體薄膜的 第三區隔離開一段預設距離,第三區包括至少部分的第一 區以及被閘極覆蓋住的部分半導體薄膜。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二與第四區至少部分重疊在 一起。 依據本發明的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基底 ,其上有依據本發明任何較佳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資料 匯流線,以電氣方式連接到薄膜電晶體的第—重摻雜區; 閘極匯流線,以電氣方式連接到薄膜電晶體的閘極;以及 像素電極,以電氣方式連接到已經形成之薄膜電晶體的第 二重摻雜區;以及液晶層,具有可隨像素電極之電壓準位 而改變的光學狀態。 要注意的是,在此處’’第一導電型'’與”第二導電型”的用 詞是要分辨出η型與ρ型用的。亦即,η型與p型的其之一在 此是指’’第一導電型"而另一個是”第二導電型”。亦即,第一 導電型是η型或ρ型,而第二導電型是ρ型或η型。 從以下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並參閱所附圖式 ,則本發明的其它特點,單元,方法,步驟,特性以及優 點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式的簡單說明 圖1疋以不意圖方式顯不出主動基貝基底的平視圖,包括 依據本發明第一特定實施例之TFT。 圖2是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第一實施例TFT的平視圖。 圖3是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第一實施例T F T的剖示圖。 -13-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4936 11 五、發明説明( 例TFT的 圖4A至刈是以剖示圖方式顯示出製造第一實 相對應處理步驟。 貝 圖5A是顯*出第一實施例丁打的剖示圖。 圖5B是顯示出已經被注入 佈圖。 圖5 C是顯示出已經被注 到圖5A中TFT内的n型雜質濃度 佈圖 入到圖5A中TFT内的p型雜質濃度 圖=是顯示出圖5AtTFT内的整體載子濃度佈圖。 圖6是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丁的 剖示圖。 Θ疋以示思圖方式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TFT的 剖不圖。 圖8 A至81是以剖示圖方式顯示出製造第三實施例tft的 相對應處理步驟。 圖9A是顯示出第三實施例tF丁的剖示圖。 圖9B是顯示出已經被注入到圖9八中TFT内的n型雜質濃度 佈圖。 圖9C是顯示出已經被注入到圖9A中TFT内的p型雜質濃度 佈圖。 圖9D是顯示出圖9A中TFT内的整體載子濃度佈圖。 圖1 〇是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依據本發明第四特定實施例 TFT的剖示圖。 圖Π是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傳統TFT的剖示圖。 圖1 2 A至1 2G是顯示出製造圖1 1所示TFT的相對應處理步 • 14 -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一 一 544936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2 ) 驟之剖示圖。 圖1 3以示意圖方式顯示出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主動· 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的剖示圖。 較佳貫施例的詳細說明 在此’將參閱相關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 例0 實施例1 圖1是顯示出給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用的部分 TFT基底(或主動基質基底)。圖1所示的部分包括依據本發 明第一特定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丨〇,並對應到丁FTs底的一 個像素區。如圖1所示,像素區是被資料匯流線2包圍住, 每個貧料線提供資料信號給相關像素電極6,並被閘極匯流 線4包圍’每個閘極線提供掃描信號給相關閘極1 8。 已經形成的多閘極型的丁FT 1〇是當作切換單元,給驅動 接近資料匯流線2與閘極匯流線4交又點處的像素用。丁打 ίο的源極的源極是以電氣方式被連接到其相關資料匯流線2 上。TFT 10的一對閘極18a與18b由其相關閘極匯流線4延伸 出去。TFT 10的沒極是以電氣方式被連接到其相關像素電 極6 〇 圖1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形成儲存電容匕,是在連接到 TFT 10汲極的汲極8以及已經具有面對著汲極8之電極戴面 的儲存電容線9之間,如圖丨斜線所示。然而,儲存電容可 以用其它方式來形成。而且在圖i所示的較佳實施例中, TFT 10的汲極是以電氣方式經由汲㈣被連接到像素電極$ -15- 544936 A7 厂 —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3 ) 。另一方试是,TFT 10的汲極可以直接連接到像素電極6。 藉此,將參閱圖2與3,來說明給本特定實施例TFT 1〇用 的典型組合。以下說明中,該解說性實施例的TFT丨〇是n通 道型。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該特定實施例,基本上是 可以應用到p通道TFT。 如圖3所示,TFT 10已經在石英的絕緣基底12上形成,以 便包括例如多晶矽的半導體層14,以及例如在半導體層i 4 上形成且將閘極絕緣薄膜16夾在其間的一對閘極1 8&與1 8b 。如圖2所示,該對閘極i8a與18b是位於半導體層14的中心 附近’以便在半導體層14延伸的方向上互相水平分隔開, 並且跨越半導體層14。 半導體層14中,已經定義出位於右邊底下的通道區2〇&與 20b ’並分別自我對齊到閘極18&與ι8ΐ3。為了控制TFT 1〇的 臨界電壓到所需值,所以將p型雜質的離子(比如硼離子) 離子佈植到這些通道區20a與20b内。如圖2所示,可以由每 個閘極18a與18b的形狀來決定通道長度l,而由半導體層14 的形狀來決定通道寬度W。 在半導體裝置14的二端上,定義出第一與第二η型重摻雜 區28a與28b,以便將通道區2〇a與20b夾在中間。第一與第二η 型重摻雜區28a與28b是分別當作TFT 40的源極/汲極區用。 一種具有不相同載子濃度的η型輕摻雜區24a與26a,是定 義在第一 η型重摻雜區(亦即源極區μ8a以及較靠近第一 n型 重摻雜區28a的第一通道區2〇a之間,進而形成LDD結構。 以下說明中,為了方便起見,這些輕摻雜區24&與26a將會 分別當作第三與第一輕摻雜區。相鄰到通道區2〇a的第三輕 摻雜區24a所具有的載子濃度是比相鄰到源極區28a的第一 輕摻雜區26a還低。 -16- 本紙張尺度適財S S家標準(CNS) A4規格(灿x 297公爱) --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以相同的方式’ 一種具有不相同載子濃度的^型輕摻雜區 24b與26b,是定義在第二η型重摻雜區(亦即汲極區)2化以及 車父Λ近第一η型重摻雜區28b的第二通道區2〇b之間,進而形 成LDD結構。以下說明中,為了方便起見,這些輕摻雜區 24b與26b將會分別當作第四與第二輕摻雜區。相鄰到通道 區20a的第四輕摻雜區24b所具有的載子濃度是比相鄰到汲 極區28b的第二輕摻雜區26b還低。 此外’ η型中間區22是在通道區2〇a與20b之間。 半導體層14内相對應的載子濃度是由注入到這些區域内 的η及/或p型雜質的濃度所決定。每個區域的載子濃度是表 示成η型與ρ型雜質濃度;^〇與;^八之間差額(nd-Na)的絕對值。 相對應區域的載子濃度是由圖5D的濃度分佈圖所示。亦即 ,這些區域的載子濃度最好是定義成能滿足以下關係: 1) 源極28a與汲極28b具有相同的載子濃度; 2) 第 與第一 fe#雜區26a與26b也具有相同的載子濃 3) 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24a與24b以及中間區22也具有 相同的載子濃度; 4) 源極28a與汲極28b的載子濃度是比第一與第二輕摻 雜區26a與26b的載子濃度還高;以及 5) 第 與第一輕捧雜區2 6 a與2 6 b的載子濃度是比第三 與第四輕摻雜區24a與24b或中間區22的載子濃度還 以延種方式,本解說性實施例的TFT 1〇在汲極28b與通道
I J卞+力ο Α7
區2卟之間· ’具有不同載子濃度 者日 又杉摊區24b與26b,進而 貝現較緩合的載子分佈。結果,汲極 „ 及杜尾彡而上的電場強度會 交弱,且流過TFT 10的漏電流量會減少。 此外在較佳實施例中’第四輕摻雜區24b是相鄰到通道區 肩。因此,即使相臨到汲極28b的第二輕擦雜區㈣具有很 -的載子濃度’漏電流量也會被極小化。亦即,在類似结 射,第二輕摻雜區26b的載子濃度會比傳統的單―⑽區 還而。 與具有單-LDD結構的傳統TFT比較起來,藉著輕換雜區 24b與26b並適當的控制這些區域的載子濃度,可以很容易 的同時降低漏電流量,並增加0N狀態電流量。亦即,tft 10的漏電流量會被適當的極小化’而0N狀態電流量在本質 上會增加。 接著包括在半導體層14内相對應區域的長度將參閱圖3 來做說明。如同在此所使用的,每個區域的,,長度”是指在 載子從汲極移動到源極的方向或是在相反的方向(亦即通道 長度方向)上所量測到長度。圖3顯示出不只是通道長度L, 而且還有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26a,26b,24a 與24b之相對應長度L1,L2, “與以,以及中間層22的長 度Li。 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中,對連接到TFT汲極的液 晶電容與储存電容進行充電與放電處理。所以,電流會雙 向的流過TFT的汲極與源極之間。此時,TFT最好是具有對 稱性電氣特性。為此,第一輕摻雜區26a的長度L丨最好是等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A4規格(21〇X 297公董) 544936 五、發明説明(i6 於第-*工摻雜區26b的長度L2。而且 長度L3最好是等於第四輕推雜區鳩的長:_ 載:亡::真在本較佳實施例的TFT中,第-輕摻雜區的 u度最好是等於第二輕摻雜區的。亦即,最好 :稱向上’建立起對稱的載子濃度分佈(見5D)以及 :的源極/汲極結構’給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用。而且 ,弟二輕摻雜區的載子濃度與長度最好是等於第四輕摻雜 區的。亦π,最好是在水平方向上,建立㈣稱的載子濃 度分佈以及對稱的源極β極結構,給第三與第四輕捧雜 區用。 ” 木此外’為增加〇Ν狀態電流量,中間層的長度Li最好是非 ^ 並且比任何一對LDD區的總長度還小。亦即,最好 是滿足Ll+L3>Li以及L2+L4>Li。 藉此,將參閱圖4A至41,說明如何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 例中,製造出包括TFT _TFT基底,給主動·基質_定址液 晶顯示裝置用。 上 是 首先如圖4A中所示的,在石英絕緣基底12的整個表面 ’例如利用低壓CVD(LPCVD),將非晶質矽(a-Si)薄膜沉 到厚度約45nm。用來沉積出a-Si薄膜用的來源氣體例如 ShH6氣體。另一方式是,a-si薄膜也可以是在約1 5〇。〇至 250°C的溫度下,利用電漿CVD法沉積出來。 然後在氮氣中約600°C溫度下,對a-Si薄膜進行退火處理 約24小時,進而形成具有增加晶體顆粒尺寸的多晶矽(p〇ly Si)薄膜40。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B7 17 五、發明説明( 另一方式是,也可以用LPCVD法,在基底12上沉積出多 a曰矽薄膜40。此時,多晶矽薄膜40 一旦被離子佈植的s丨離 子所非曰曰貝化掉’然便在南溫爐中約6 〇 〇它溫度下行退火處 理’以便讓其晶體顆粒尺寸增加。可以選擇的是,用這些 方法所形成的多晶矽薄膜40可以進一步進行雷射退火處理 ’以改善其結晶度。 接著如圖4B所示,對多晶矽薄膜4〇定義出圖案,留下被 選定對應到給相對應像用之像素主動區的部分。以這種方 式,形成給丁FT用的半導體層14。要注意的是,半導體層14 不一定是要用多晶矽構成。 接著如圖4C所示,在半導體層14上定義出光阻圖案42, 以便選擇性的覆蓋在半導體層14的水平尾端上。使用該光 阻圖案42當作光罩,在約ixl〇ncm·2至約5}(1〇12咖-2的劑量 下,B +離子被離子佈植到預設區R1(其中離子佈植處理步驟 在此用"A”表示)内。以這種方式,在該較佳實施例中,口型 雜質只被注入到已經從半導體層14中所選取出之預設區旧 内,以便包括TFT的通道區。可選擇的是,可以用抑广離 子來進行離手佈植,而不用B +離子。 結果如圖4D所示,在去除掉光阻圖案42後,高溫氧化物 (HTO)薄膜被沉積在半導體層14的整個表面上約厚度⑼ ,進而形成閘極絕緣薄膜16。另一方式是,也可以藉氧化 掉半導體層1 4的表面,形成閘極絕緣薄膜丨6。 藉此如圖4E所示,在預設區Ri上形成一對閘極ua與丨讣 ,其中B +離子已經在圖4C的處理步驟中被離子佈植到裡面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以便相互水平分隔開。形成每個閘極1仏與丨8b,以便覆 蓋在其侧(或任何其它p型雜質)摻雜區R1的相關部分上。而 且,每個閘極18a與18b的形成方式是讓閘極18a或18b在預 a又方向上,ηπ與p型摻雜區r 1的邊緣被分隔開一段預設距離 ,並位於内側。閘極18a與18b本質上是在離開圖4E紙面的 方向延伸,並最好是跨越半導體層14。 閘極18a與18b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形成。首先,可以在 閘極絕緣薄膜16上,利用LPCVD法,形成厚度約㈣⑽㈤的 多晶矽薄膜。接著’用POCI3氣體掺雜到該多晶矽薄膜内, 進而形成低電阻的多晶石夕薄膜,來當作導電體薄膜。然後 ,將導電體薄膜定義圖案成閘極18a與l8b的所需形狀。要 主思的疋,將導電體薄膜定義出圖案的處理步驟中,圖i所 示的閘極匯流線4與儲存電容線9也是可以用沿著閘極丨心與 18b的導電體薄膜來形成。 如以下說明的,被閘極18a與18b覆蓋住的部分卩型摻雜區 R1中,將會定義出TFT的通道區。這些通道區的通道長度l 可以由閘極1 8a與1 8b的形狀來決定。例如,通道長度L約為 1.5/zm,而例如通道寬度w(見圖2)約為l#m。 閘極1 8a與1 8b之間的距離在本質上會定義出中間層的長 度,是位於通道區與半導體層14之間的區域。例如,中間 區的長度Li約為1 // m。而且,半導體層^内卩型摻雜區尺丨邊 緣與閘極18a或18b外緣18e之間的距離L3或L4,是對應到第 二或第四輕摻雜區2 4 a或2 4 b的長度,如同以下所說明的。 長度L3與L4最好是相等,且例如約為〇 75// m。
544936 A7 Γ______ Β7 五、發明説明(19 ) 接著如圖4F所示,以閘極18a與18b當作光罩用,ρ +離子 在約5xl012cm 2至約5xl〇l3cm·2的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半 導體層1 4的被選定部分。該離子佈植處理步驟在此是標示 成’’B”。另一方式是,使用As +離子,而不用p +離子。以這 種方式,η型摻雜區是被定義在半導體層14的那些區域内, 除了在閘極18a與18b底下以及自我對齊到閘極18a與18b的 區域以外。 所以,在形成閘極18a與18b後,半導體層14的第二區们 包括p型摻雜區R1以及包圍住p型摻雜區R1的區域,進行η型 離子佈植處理。較佳實施例中,整個半導體層丨4上,除了 在閘極18a與18b底下以外,都被摻雜η型雜質。該η型雜質 的離子佈植劑量在本質上是大於ρ型雜質。因此,多數載子 是電子的η型摻雜區會在整個半導體層14上形成,除了被閘 極18a與18b(亦即通道區2〇a與2〇b)覆蓋住的部分以外。在有 P與η型摻雜離子佈植過的區域中,會形成具有後低載子濃 度的二個η型摻雜區。三個11型摻雜區中的二個是位於通道 區20a與20b外,將分別是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24&與24七。 其它在通道區20a與20b之間所形成的n型摻雜區將會是中間 區22。 曰 接著如圖4G所示,光阻圖案44是定義在基底上,以便覆 蓋住閘極18a與l8b,中間區22,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24&與 24b,以及被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24a與2仆所包圍住的區域 ,並且不要覆蓋住半導體層14的二個尾端。例如,光阻圖案 44外部尾端與閘極i8a*18b邊緣18e之間的距離約為1 本紙張尺度適財s a家標準(CNS) A4規格(21QX 297公爱) -22- 544936 A7 I~-____ B7__ 五、發明説明(^0) " --- 。藉此,用光阻圖案44當光罩,p +離子在約5^〇14_2至約 5xl〇bCnr2的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半導體層丨4的未被覆蓋 部分,it而定“重摻雜源極28a與汲極m。㈣子佈植 處理步驟將用’’C,’表示。離子佈植處理步驟c的離子佈植劑 量在本質上是大於離子佈植處理步驟3的。另一方式是,使 用As +離子,而不用p +離子。 以這種方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在第三與第四輕摻雜 區24a與24b(亦即用?與11型雜質掺雜過的區域或是區域ri與 R2相互重疊在一起的區域)之外且分隔開的區域R3 ,是被選 擇性的以很高的離子佈植劑量,用η型雜質進行摻雜處理。 以這種方式所形成的重摻雜源極28a與汲極28b是當作TFT的 源極/汲極區用。 而且’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2以與261}的載子濃度是由離 子佈植處理步驟B中所注入的雜質決定,分別是在重摻雜源 極2 8a與輕摻雜區24a之間以及在重摻雜源極28b與輕摻雜區 24b之間形成。 以這種方式,完成具有LDD結構的TFT 10多閘極型,該 LDD結構是由在源極與通道區之間以及在汲極與通道區之 間’具有不同載子濃度的二對輕摻雜區所構成。 藉此,已經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C中使用的光阻圖案44會 被去除掉,然後利用空氣CVD法,在基底上沉積出例如 BPSG的中層介電薄膜46到厚度約600nm,如圖4H所示。 然後’半導體層丨4在氤氣中溫度約9 5 0。(:下被退火處理約 30分鐘,進而將雜質注入到半導體層14内。接著,第一 -23- 各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21 ) 與第二接觸孔48與50分別在半導體層14的源極/汲極區28a 與2 8 b上被打開。藉此’例如a 1 s i的導體薄膜會在基底上 沉積到厚度約600nm,然後被定義出預設的形狀來。以這 種方式’會形成源極(或源極匯流線)5 2以及汲極5 4,以便 分別經由第一與第二接觸孔4 8與5 0讓源極汲極區2 8 a與 28b作電性接觸。 藉此,如圖41所示,在整個基底表面上,利用例如電漿 CVD法,而將P-SiN〇薄膜56沉積到厚度約200nm,然後严 Si〇薄膜57是沉積到比如7〇〇nm的厚度。接著,將基底進行 退火處理’讓氫從ρ-SiNO薄膜56擴散到多晶矽薄膜内,進 而將該多晶矽薄膜氫化掉。接著,在汲極54上的第三接觸 孔58形成後,讓比如氧化銦錫(IT〇)的透明導體薄膜在基底 上沉積到約150nm的厚度,然後定義出所需形狀的圖案,進 而形成像素電極5 9。 上述製造方法中’也可以用已知方法來進行包括薄膜沉 積’定義圖案以及離子佈植的相對應處理步驟。 以這種方式,TFT 1〇可以藉很簡單的製造方法來形成, 包括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在形成閘極之前便先進行以控制 臨界電壓),離子佈植處理步驟B(在形成閘極之後才在非常 低劑量下進行),以及離子佈植處理步驟〇(在形成問極之後 才在非常高劑量下進行)。下表1摘要出經由離子佈植處理 步驟A,B與C’而被注入到丁FT 1〇中半導體層丨4之相對應 區域内的雜質: -24,
544936 五、發明説明(a ) 表1 —------ 區域 離子佈植A —-—-*— 離子佈植Β ——-—-—_ 離子佈植C B +或 BF2 + —~~----- As" 通道 --—--- —^_ —---— 中間 _^二與第二LDD 不是 " ——— 一 -A_ —一不是 尊 四 '~--------- 是 -A_ —----~~. 第一與第二HDD 不是 是 ~~—-- Θ 女口上所述的,;1:曰料疮絲:2 /士丄士上_ . 疋 上所返的,相對應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b與C的離 佈植劑量A,B與C最好是: 離子佈植劑量A :約lxl〇Hcm-2至約5χ1〇1~γ2 ; 離子佈植劑量Β ··約5xl〇i2cnr2至約5xl〇i3cm_2 ;以及 離子佈植劑量C :約5xl〇MCm.2至約5xl〇15cm_2。 ^最好是,離子佈植劑量0>離子佈植劑量B>離子佈植劑 量A。 圖至圖)d顯不出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雜質的濃度分 佈。特別的是,圖5A顯示出TFT的剖示圖。圖化顯示出注 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n型雜質的濃度Nd分佈。圖冗顯示出 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型雜質的濃度Na分饰。而圖5〇顯 示出相對應、d域的載子濃度,亦gp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η 型與Ρ型雜質濃度ND與Να之間差額(ND - ΝΑ)的絕對值。 如圖5Β所示,η型雜質已經被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除了 通逗區20a與20b外。第一至第四輕摻雜區26a , 26b,2牦與 24b以及中間區22的雜質濃度Ν〇在本質上是相等的。第一與 -25- 544936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23 ) 第二重摻雜區28a與28b的雜質濃度ND,是比第一至第四輕 摻雜區26a,26b,24a與24b以及中間區22的雜質濃度…還 高。而且如圖5C所示,p型雜質被選擇性的注入到第一與第 四輕摻雜區24a與24b,通道區20a與20b以及中間區22,而p 型雜質濃度NA在本質上是相等的。因此,在重摻雜區28a或 28b以及通道區2〇a或20b之間的二個處理步驟中,半導體層 1 4的整體載子濃度| - NA |會降低。 上述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是要被加到η通道TFT上。然 而,本發明本質上是用p通道TFT來實現的。製造p通道TFT 日守’ P或A s離子可以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中被佈植進去 ,而B+或BF/離子可以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b與c中被佈植 進去。 圖Π顯示出利用包括TFT 1〇的TFT基底100a的主動-基質. 疋址液aa顯示裝置(LCD)IOO。如圖13所示,LCD 100包括 TFT基底l〇〇a,對側基底1〇〇b,液晶層1〇〇c,被夾在tF丁與 TFT基底l〇〇a以及i〇〇b之間。雖然未顯示出來,對側基底 100b包括在絕緣基底上所形成的絕緣基底與反側電極(或共 用電極)。 典型的TN模態液晶顯示裝置中,對齊薄膜(未顯示)是在 面對液晶層100c的TFT基底I 〇〇a表面上形成,而另一對齊薄 膜(未顯示)是在面對液晶層100c的反側基底l〇〇b表面上形成 。偏光片(未顯示)是在每個丁FT與對側基底1⑽&與1〇〇b之相 對面上形成。然而,對齊薄膜或偏光片可以視所接受的顯 示模態而省略掉。可選擇的是,為了進行彩色顯示,將例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费)
裝 訂
線 544936
如衫色;慮光片(未顯示)給對侧基底丨〇〇b用。 實施例2 在此將參閱圖6來說明依據本明第二特定實施例的TFT 60。第二實施例的TFT 6〇是與第一實施例的tft ι〇不同, 口為TFT 60包括二個閘極1 ga,1化與1 gc以及分別與閘極 18a’ 18b與18c有關的三個通道區2〇a,20b與20c。所以, 一個中間區22a與22b是分別定義在通道區2〇a與2〇c之間以 及通道區20c與20b之間。圖6中,在本質上具有與第一實施 例TFT 1 〇之相對部分相同功能的每個部分,是用相同參考 數號表示,並在此省略掉其說明。 TFT 60中’一對不同載子濃度的輕摻雜區24&與26&是定 義在第一重摻雜區(或源極區)28a以及比另一通道區還靠近 源極區2 8 a的通道區2 0 a之間。此外,另一不同載子濃度的 輕摻雜區24b與26b是定義在第二重摻雜區(或源極區)28b以 及比另一通道區還靠近源極區28|3的通道區2〇b之間。 中間區22a與22b是分別位於與中心閘極18c有關之通道區 20c以及通道區2〇a之間,以及位於通道區2〇c與20b之間。 中間區22a與22b具有與輕摻雜區24a與26a類似的雜質濃度 分佈。中間區22a與22b不一定要包括二種不同載子濃度的 輕摻雜區。 Ί FT 60也可以用類似第一實施例τρτ 1 〇的方法來製造。 實施例3 在此,將參閱圖7來說明依據本發明第三特定實施例.tFt 70的典型組合。圖7中,在本質上具有與第一實施例tFT 1〇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 — 之相對部分相同功能的每個部分,是用相同參考數號表示 ,亚在此省略掉其說明。在以下第三實施例的說明中,本 發明是用η通道TFT來實現。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 而在本質上可以應用到p通道TFT。 在丁 FT 70的半導體層14中,第一摻雜通道區72a與第一 本貝通道區74a是在閘極18a底下形成。第一本質通道區 7牦是較靠近源極區(或第一 ^型重摻雜區)28a的部分通道 區。以相同的方式,第二摻雜通道區72b與第二本質通道 區74b是在閘極1化底下形成。第二本質通道區74b是較靠 近沒極區(或第二η型重摻雜區)28b的部分通道區。此外, η型中間區22是定義在第一摻雜通道區72 a與第二摻雜通 道區7 2 b之間。 每個第一摻雜通道區72a與第二摻雜通道區72b都是用 如爛的p型雜質,進行離子佈植處理,以控制TFT 70的臨 界電壓到某個所需值。另一方面,第一本質通道區74a或 第二本質通道區74b都沒有被摻雜到這種雜質。然而,某 在形成半導體層或對雜質進行擴散的處理步驟時,些不 可避免的雜質會出現在第一本質通道區74a與第二本質通 道區74b中。 而且,第一η型輕摻雜區76a是定義在源極區28a以及較靠 近源極區28a的第一本質通道區74a之間。另一方面,第二n 型輕摻雜區76b是定義在汲極區28b以及較靠近汲極區28b的 第二本質通道區74b之間。第一η型輕摻雜區76a的載子濃度 是設定成比源極區28a的還低,而且第二η型輕摻雜區76b的 -2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載子/辰度疋没定成比;;及極區2 8 b的還低。 以這種方式,TFT 70包括在汲極區28b與摻雜通道區72b 之間的第二n型輕摻雜區76b以及第二本質通道區74b,進而 實現較不陡的載子濃度分佈。結果,汲極尾端上的電場強 度減弱,且降低漏電流量。而且,既然本質通道區74b是相 一到弟一換雜通道區72b,以極小化漏電流’所以相鄰到及 極區28b的第二n型輕摻雜區76b具有很高的載子濃度。以這 種方式,TFT 70會適當的極小化漏電流量,並增加〇N狀離 電流,在本質上與第一實施例的TFT 10類似。 該第三較佳實施例的TFT 70中,電流會在源極/汲極區之 間做雙向流動。此時,TFT 70最好是具有對稱的電氣特性 。為此’第一輕摻雜區76a的長度在本質上最好是等於第一 輕摻雜區76b。而且,第一本質通道區7牦是具有對稱的電 氣特性。為此,第一輕摻雜區76a的長度在本質上最好是等 於第一本質通道區74a。 為了增加ON狀態電流,具高電阻的第一本質通道區74& 與第二本質通道區74b最好是非常短。為此,第一本質通道 區74a與第二本質通道區7仆最好是比第一輕摻雜區7以與^ 一 fe捧雜區7 6 b以及中間區2 2還短。 藉此’將參閱圖8 A至81,來說明如何在本較佳實施例
中’造出包括TFT 示裝置用。要注意 4A至41所示製造第 再做說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27 ) 首先如圖8A與8B所示,半導體層14是藉進行類似於第一 實施例的處理步驟’而在絕緣基底12上形成。 接著如圖8C所示,光阻圖案8〇是定義在半導體層14上, 以便選擇性的覆蓋在接近二端的部分半導體層14上。使用光 阻圖案⑽當作光罩,B +離子在約約5xlGl2cn^的 離子佈植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預設區R1内。該離子佈植處 理步驟在此用”A”表示。以這種方式,依據該較佳實施例令 ,型雜質只被注入到已經從半導體層14選取出之預設區以 然後,如圖8D所示,進行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處理步驟 而形成覆盍在半導體層14上的閘極絕緣薄膜丨6。 藉此如圖8E所示,在預設區R1上形成一對問極心與… ,以便相互水平分隔開。形成每個閘極丨8a與丨8b,以便覆 盍在P型摻雜區R1的邊緣上(亦即不只是覆蓋在預設區R1上 而且還有預設區R1以外的區域)。 被該對閘極18&與18卜所覆蓋住的部分預設區尺丨,將會是 給TFT用的摻雜通道區。另—方面,㈣設區⑽該對間 極18績18b所覆蓋住的這些區$,將會是給TFT用的本質通 道區。,摻雜通道區與本質通道區的長度,可以由問極(亦= 在通道長度方向上所量測到的尺寸大小)以及由閘極與預設 區R1之間的位置關係所決定。例如,每個閘極都具有約1 5 ”的長《,控制閘極與預設區幻之間的位置關係使得 母個摻雜通道區都具有〇·75" m的長度。而且中間區的長 度是由閘極18a與18b之間的距離所決定。該較佳實施财 本纸張尺度適財目S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28 ) ,中間區具有約1 V m的長度。 接著如圖8F所示,以閘極18&或i8b當作光罩用,p+離子 在約5xl012cm-2至約5xl〇ncm-2的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半 導體層14的被選定部分。該離子佈植處理步驟在此是標示 成"BH。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B中,半導體層14的第二區 是包括P型摻雜區R1以及包圍住p型摻雜區R1的區域,進 行P+離子的離子佈植處理。該較佳實施例中,整個半導 體層14,除了閘極18a與18b底下的區域外,都會被广離 子的離子佈植處理過。另一方式是,使用As +離子,而不 用P +離子。 以這種方式,n型中間區22是在p型摻雜通道區72a與Mb 之間形成,以便自我對齊到閘極18a與18b。而且,η型輕摻 雜區是在本質通道區743與7413之外形成,以便也自我對齊 到閘極1 8 a與1 8 b。 接著如圖8G所示,光阻圖案82是定義在基底上,以便覆 蓋住閘極18a與18b ,令間區22,以及在本質通道區74 = 74b之外的n型輕摻雜區763與7分。例如,光阻圖案μ之右 端或左端到閉極18a或18b邊緣18e的距離約為! 5_。藉此 ’以光阻圖案82當作光用,P+離子在約5xi〇|4cm.2至曰約 5x1〇|W2的劑量下’被離子佈植到半導體層14的未被覆蓋 部分’進而定義出第一與第二重摻雜極(亦即源極λ及極區 )28a與28b。該離子佈植處理步驟將用,,c"表示。 以這種方式,完成包括二對輕摻雜與本質通道區的多 閘極型TFT 70’該二對輕摻雜與本質通道區是在源極區 本紙張尺度適Λ t @ S ?料(CNS) A4^(21G X 297公釐Γ •31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與第一摻'•雜通道區之間以及在汲極區與第二摻雜通道區 之間。 要注意的是,該第三實施例TFT 70的製造步驟是可以用 第一實施例TFT 10的相同製造步驟來進行’除了在圖8C所 示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中,是使用光罩80而不是光罩42以外 (見圖4C)。 藉此,如圖8H所示,分別電性接觸到源極/汲極區2仏與 2 8b的源極(或源極匯流線)52以及汲極54,是利用類似於第 一實施例的處理步驟來進行而形成的。接著,如圖81所示 ’由ιτ〇(氧化銦錫)構成的像素電極59是利用類似於第一實 施例的處理步驟來進行而形成的。 以這種方式,TFT 70也可以用很簡單的製造左法來形成 ,包括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 ’ B與C。下表2摘要出經由離子 佈植處理步驟A,B與C,而被注入到TFT 7〇中半導體層μ 之相對應區域内的雜質: 曰 表2
-32- 30 ) 五、發明説明(
Β與C的離子 如上所述的,相對應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 佈植劑量A,B與c最好是·· cm -; cm_2 ;以及 cm*2 〇 離子佈植劑量A:約lxl〇Mcm·2至約5χ1〇!2 離子佈植劑量Β ··約5xl〇12cnr2至約5χΐ〇13 離子佈植劑量C :約5xl〇Hcm-2至約5χ1〇15 最好是’離子佈植劑量〇離子佈植劑量Β>離子佈植劑旦 Α。 β里 圖9B至圖9D顯示出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雜質的濃产 分佈。特別的是,圖9八顯示_丁的剖示圖1叩顯: 出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n型雜質的濃度分佈。圖%顯 不出庄入到相對應區域内之p型雜質的濃度Να分佈。而圖 9D顯示出相對應區域的載子濃度,亦即注入到相對應區 娀内之η型與ρ型雜質濃度ΜΑ之間差n: 對值。 如圖叩所#,n型雜質已經被注入到相對應區域内,除了 摻雜通道區72a與72b以及本質通道區74a與74b外。第一與 第二輕摻雜區76a與76b以及中間區22的雜質濃度在本質 上是相等的。第一與第二重摻雜區28a與28b的雜質濃度Nd ,是比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76a與76b以及中間區U的:質D 濃度NDi^高。而且如圖9C所示,p型雜質被選擇性的注入 到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76a與76b以及中間區22,而p型雜質 濃度na在本質上是相等的。因此,在重摻雜區28&或28匕= 及摻雜通道區72a或72b之間的二個處理步驟中,半導體層 -33- 544936 A7 ___ B7 説明(31 ) " 14的載子濃度| ND - Na |會降低。 上述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是要被加到η通道TFT上。然 而,本發明本質上是用p通道TFT來實現的。製造p通道TFT 時,P+或As+離子可以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a中被佈植進去 ,而βτ或bf2+離子可以在離子佈植處理步驟b與c中被佈植 進去。 實施例4 在此,將參閱圖1 〇來說明依據本發明第四特定實施例 的TFT 85。第四實施例的TFT 85是與第三實施例的TFT 70不同,因為TFT 85包括三個閘極18a,18b與18c。圖10 中,在本質上具有與第三實施例TFT 70之相對部分相同 功能的每個部分,是用相同參考數號表示,並在此省略 掉其說明。 TFT 85中,摻雜通道區72a與本質通道區74a是定義在比其 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一重摻雜區(亦即源極區)28a並且是位於第 一閘極18a底下的通道區内。而且,摻雜通道區72b與本質通 道區74b是定義在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二重摻雜區(亦即汲 極區)28b的通道區内,而且是在第二閘極1 8b底下。 其它與中心閘極1 8c有關的通道區72c是包括沒有本質通 道區。通道區72c具有類似於摻雜通道區72a與72b的雜質濃 度分佈。 TFT 85也可以用類似於第三實施例打丁 7〇的製造方法來 製造。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至少有二種不同載子濃度的 -3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D
線 544936 A7 B7 五、發明説明(32 ) 區域是在下F T的源極與通道之間,以及在及極與通道之間。 以這種方式,漏電流會降低且ON狀態電流會增加。而且, 與傳統多閘極LDD結構的TFT比較起來,該TFT並不一定要 增加其尺寸大小,而且為了對抗漏電流失效所做的也不會 被犧牲掉。 本發明是特別有效的應用於小尺寸,高密度且高解析度 的TFT液晶顯示裝置上,包括多晶矽的半導體層。 雖然已經相對於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是對 於熟知該技術領域的人士來說,很明顯的,所揭示的發明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修改,而且假設除了上述特別說明過 以外的許多實施例。因此,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是要涵蓋 在本發明精神與範圍内所有本發明的修改。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44936 A 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薄瘊電晶體,包括半導體層以及已經在該半導體層 上形成的多個閘極, 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 第一與第二重掺雜區,都具有第一導電型,且相互分 隔開並當作源極/汲極區用; 複數個通道區,具有第二導電型,是位於第一與第二 重摻雜區之間,以便面對著閘極,並且包括第一與第二 通道區,其中第一通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一重 摻雜區,而第二通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二重摻 雜區, 中間區,具有第一導電型,且位於二個相鄰的通道區 之間; 第一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位於第一通道區與 第一重摻雜區之間; 第二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位於第二通道區與 第二重摻雜區之間; 第三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具有與第一輕摻雜 區不同的載子濃度,且位於第一輕摻雜區與第一通道區 之間;以及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四輕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具有與第二輕摻雜 區不同的載子濃度,且位於第二輕摻雜區與第二通道區 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重摻 雜區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載子濃度;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36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夬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在本質上也具有相同的載子濃 度; 該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以及該中間區在本質上也具有 相同的載子濃度; 第一重摻雜區的載子濃度在本質上是高於第一輕摻雜 區,以及 第一輕摻雜區的載子濃度在本質上是高於第三輕摻雜 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半導體層的通道 區,中間區以及第三與第四輕摻雜區,已經用本質上相 同劑量的第二導電型雜質摻雜過。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三與第四輕摻 雜區不只是用第二導電型雜質進行摻雜處理,而且還用 第一導電型的相同雜質當作注入到第一與第二輕摻雜區 内的雜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三與第一輕摻 雜區的載子濃度差距是由注入到第三輕摻雜區内的第二 導電型雜質所造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四與第二輕摻 雜區的載子濃度差距是由注入到第四輕摻雜區内的第二 導電型雜質所造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輕摻 雜區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長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三與第四輕摻 -37-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爹· 、τ
    544936 Α8· Β8 C8 D8 經濟部中央橾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雜區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長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肀間區的 第一與第三輕摻雜區的總長度還短。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中間區的 第二與第四輕摻雜區的總長度還短。 1 1. 一種製造薄膜電晶體的方法,包括的步驟有: 在絕緣基底上形成半導體薄膜; 用第一導電型的第一雜質,摻雜到半導體薄膜 區’其中半導體薄膜的第一區包括一部分要當作 用的; 在該半導體薄膜上形成至少一個閘極,使得會 道區用的部,分半導體薄膜被該閘極所覆蓋住; 以閘極當作光罩,選擇性的用第二導電型的第 ’摻雜到半導體薄膜的第二區内,該第二區包括 的其它部分’除了要當作通道區用的以及包圍住 之半導體薄膜的其它部分以外;以及 用第二導電型的第三雜質,摻雜到半導體薄膜 £内進而疋義出要當作源極/汲極區用的區域, 區是定義成與第一與第二區互相重疊在一起處的 導體薄膜之邊緣,被分隔開一段預設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與第二與 至少有一部分會互相重疊在一起。 長度比 長度比 的第一 通道區 當作通 二雜質 第一區 第一區 的第三 該第三 部分半 第三區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雜質的離子 佈植劑量是小於第三雜質的離子佈植劑量。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38-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4936 Α8· Β8 C8 ____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4. 一種濤膜電晶體,包括半導體層以及已經在該半導體層 上形成的多個閘極, 其中該半導體層包括: 第一與第二重摻雜區,相互分隔開並當作源極/汲極區 用; 複數個通道區,位於第一與第二重摻雜區之間,以便 面對著閘極,並且包括第一與第二通道區.,其中第一通 道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一重摻雜區,而第二通道 區是比其它通道區還靠近第二重摻雜區; 中間區,位於二個相鄰的通道區之間; 第一 fe摻雜區,位於第一通道區與第一重摻雜區之 間; 第二輕摻雜區,位於第二通道區與第二重摻雜區之間 :以及 其中該第一通道區包括第一本質通道區,而第二通道 ε«包括弟二本質通道區。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本 質通道區在本質上是被相關的閘極所覆蓋住。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通道區包 括在第一本質通道區與中間區之間的摻雜通道區,而第 一通道區包括在第一本質通道區與中間區之間的掺雜通 道區。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通 道區以及中間區的相對應摻雜通道區,是被第一導電型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規格(21〇><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4936 ΑΒ c D 21 六、申請專利範圍 的雜質在預設劑量下被摻雜處理過。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輕 摻雜區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長度。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本 質通道區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長度。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與第二本 質通道區在都比中間區,第一輕摻雜區在與第二輕摻雜 區之中的任一個還短。 一種製造薄膜電晶體的方法,包括的步驟有: 在絕緣基底上形成半導體薄膜; 用第一導電型的第一雜質,摻雜到半導體薄膜的第一 區, 在該半導體薄膜上形成至少一個閘極,使得部分的第 一區以及包圍住該第一區的部分半導體薄膜會被該閘極 所覆蓋住; 以閘極當作光罩,選擇性的用第二導電型的第二雜質 ,摻雜到半導體薄膜的第二區内,該第二區包括至少部 刀的第區,以及包圍住第一區的半導體薄膜其它部分 以及未被閘極覆蓋住的;以及 用第二導電型的第三雜質,摻雜到半導體薄膜的第三 區内,忒第二區是定義成與第一與第二區互相重疊在一 起處的部分半導體薄膜之邊緣,被分隔開一段預設距離 ,該第三區包括至少部分的第一區以及被閘極覆蓋住的 部分半導體薄膜。 -40 - 本紙張尺度適財S a家標準(CNS) Μ規格_ X挪湖
    544936 4B c D 六、申請專利範圍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電晶體,其中該第二與第四區 至少有一部分是相互重疊在一起。 2 3 . —種主動-基質-定址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基底,在該基底上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14項之 薄膜電晶體;以電氣方式連接到該薄膜電晶體之第一重 換雜區的貧料匯流線,以電氣方式連接到該薄膜電晶體 的至少一個閘極上之閘極匯流線;以及以電氣方式連接 到已形成之該薄膜電晶體的第二重摻雜區的像素電極, 以及 液晶層,具有可隨像素電極上電壓準位而改變的光學 狀態。 -4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0131502A 2000-12-19 2001-12-19 Thin-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54493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85523A JP3522216B2 (ja) 2000-12-19 2000-12-19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4936B true TW544936B (en) 2003-08-01

Family

ID=1885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1502A TW544936B (en) 2000-12-19 2001-12-19 Thin-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28585B2 (zh)
JP (1) JP3522216B2 (zh)
KR (1) KR100481397B1 (zh)
TW (1) TW5449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78B (zh) * 2010-07-01 2017-06-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9578A (ja) * 2001-06-01 2003-08-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6897477B2 (en) 2001-06-01 2005-05-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624281B1 (ko) * 2002-02-07 2006-09-19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485531B1 (ko) * 2002-04-15 2005-04-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다결정 실리콘 박막트랜지스터와 그 제조방법
JP3986051B2 (ja) * 2002-04-30 2007-10-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電子機器
US7417252B2 (en) * 2003-07-18 2008-08-26 Samsung Sdi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JP2005084104A (ja) * 2003-09-04 2005-03-31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KR101048707B1 (ko) * 2004-05-11 2011-07-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다채널 소자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JP4604675B2 (ja) * 2004-11-18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6295134A (ja) * 2005-03-17 2006-10-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13957B2 (en) * 2005-05-21 2011-09-06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268617B (en) * 2005-08-26 2006-12-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US20070051956A1 (en) * 2005-08-31 2007-03-08 Chih-Jen Shih Thin film transistor
EP3614442A3 (en) 2005-09-29 2020-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oxid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manufacto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40649B1 (ko) * 2006-01-10 201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08136270A1 (ja) * 2007-04-26 2008-11-13 Nec Corporation 表示素子及び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
CN102236188B (zh) * 2010-04-23 2014-07-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方法、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JP5823740B2 (ja) * 2010-06-16 2015-11-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入出力装置
JP2013175581A (ja) * 2012-02-24 2013-09-05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951260B1 (ko) * 2012-03-15 2019-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상기 박막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상기 박막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881571B (zh) * 2012-09-28 2014-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层离子注入方法及薄膜晶体管有源层离子注入方法
CN104282696B (zh) * 2014-10-22 2018-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097828B (zh) * 2015-06-09 2018-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及tft基板结构
CN105762155A (zh) 2016-03-07 2016-07-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046629A1 (en) 2017-08-31 2019-03-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S, HYBRID TRANSIST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3676877A4 (en) 2017-08-31 2021-09-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TRANSIST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CONTACTING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CN109148598B (zh) * 2018-08-20 2022-04-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8021A (zh) * 2019-02-27 2019-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9904222A (zh) 2019-03-19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92767B1 (ko) * 1992-09-25 2001-09-17 이데이 노부유끼 액정표시장치
JP3343160B2 (ja) 1992-09-25 2002-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263705A (ja) * 1994-03-24 1995-10-13 Sony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KR960019779A (ko) * 1994-11-30 1996-06-17 엄길용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박막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292657B2 (ja) * 1995-04-10 2002-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法
JP3776183B2 (ja) * 1996-10-31 2006-05-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絶縁ゲイト型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作製方法
JP3274081B2 (ja) * 1997-04-08 2002-04-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1345978A (ja) * 1998-04-03 1999-12-14 Toshiba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
JP4531175B2 (ja) * 1998-12-03 2010-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US7235810B1 (en) 1998-12-03 2007-06-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78B (zh) * 2010-07-01 2017-06-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US9734780B2 (en) 2010-07-01 2017-08-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609221B (zh) * 2010-07-01 2017-12-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US10008169B2 (en) 2010-07-01 2018-06-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28585B2 (en) 2004-12-07
KR20020050159A (ko) 2002-06-26
JP2002185010A (ja) 2002-06-28
JP3522216B2 (ja) 2004-04-26
KR100481397B1 (ko) 2005-04-08
US20020125535A1 (en) 200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4936B (en) Thin-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815271B2 (en) Semiconductor display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US6297518B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5536950A (en) High resolution active matrix LCD cell design
TW406210B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TW580603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7589383B2 (en) Thin film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990405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US5783843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 having symmetrical lateral resistors
TWI227458B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50820B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60124159A (ko) 폴리 실리콘형 박막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갖는 박막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H0982969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7039466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684741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4093893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JPH0914611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864830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15431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tegrated with driving circuit
JPH09153619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US2013014687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GB2459666A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with low leakage current
JP2005064123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H05251706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H0335563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