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7149B -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7149B
TW447149B TW089103695A TW89103695A TW447149B TW 447149 B TW447149 B TW 447149B TW 089103695 A TW089103695 A TW 089103695A TW 89103695 A TW89103695 A TW 89103695A TW 447149 B TW447149 B TW 447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up
nitride
scop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Shibata
Jun Ito
Toshiaki Chiyo
Shinya Asami
Hiroshi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30475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408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6499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004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Kk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7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71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chemical reaction of reactive gases, e.g. chemical vapour-deposition growth
    • C30B25/02Epitaxial-layer grow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10Inorganic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 C30B29/40AIIIBV compounds wherein A is B, Al, Ga, In or Tl and B is N, P, As, Sb or Bi
    • C30B29/403AIII-nit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10Inorganic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 C30B29/40AIIIBV compounds wherein A is B, Al, Ga, In or Tl and B is N, P, As, Sb or Bi
    • C30B29/403AIII-nitrides
    • C30B29/406Gallium nitri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367Substrates
    • H01L21/0237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367Substrates
    • H01L21/0237Materials
    • H01L21/0242Crystalline insul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55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1/02458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38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1/0254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7Doping during depositing
    • H01L21/02573Conductivity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31Physical deposition at reduced pressure, e.g. MBE, sputtering, evapo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62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 H01L33/0066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 H01L33/007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comprising nitride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04Ash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2Dr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9- 4471 4 9 五、發明說明(1) 一 背景 AJL·之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第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及 製造方法。 、 本申w案是基於日本專利申請案號碼:hi.】卜13〇475 和1卜266499,是以參考資料納入本文中。 術之描诚 =疋藍色發光裝置、或其他的第π丨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々體裝置,是以下列步驟來製造的:經由有機金屬化學 =目沈積法(在此說明書,縮寫為"M〇CVD法"),在藍寳石 =上,生成AlxGai_xN(〇 Sx gi)的緩衝層;並進一步經由 ::=r。,在該緩衝層™-族氮化= 在該Μ 0 C V D法中,供认寿备 甲美鉉fTMrt \ 田,以及像是三曱基鋁(ΤΜΑ)、 人物^ I (ΤΜΙ)的第111族金屬烷基化 體1加熱至適當溫度的基板上,並 使仔所希望晶體的薄膜,形成在基板上 ’、,、= 成缓衝層的原始村料氣體,像是_ 、裡,作為形 合物,县β主沾、上β以像疋二甲基銘等的有機金屬化 體裝置之價格的因素。弟⑴族鼠化物糸化合物半導 如果AlxGaNxN(0 Sx S 1)的 έ玄也 a__ 古土 Φ「二土 旳,友衝層,;LJ:_j^〇^vd法的 方法,成的,則鋁 的有Μ屬化合物。例⑹,曰本專 :甲基録寺 86 646提出的一種方法,其中是心/:馬:He1· 5_ τ,f由冋頻率濺鍍法來形成
89103695.pid 第6頁 447 U9 五、發明說明(2) ----------- 2層;在加熱該缓衝層後(到溫度8 1叔有機上;然後該第丨π古诚 ± l· 、· …的基板上,使得氮化物薄膜氣相 缓t ΐ二且相㈤組成的Α1χ、Ν("“”生成在 缓衝^所頻率濺鍍法來形成的 斤^用的原始材料’是高純度的金屬紹和金屬 虱矾軋的混合氣體,和作為靶材(targM)的這些 都主用二:濺:氣體。在這個例子★ ’所有的原始材料 i ί二。f i與作為經由m〇cvd法,來形成緩衝層的原 始材料之叩貝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例子來比較,可以 裝置的價格。 - 儘管本發明的發明人嘗試在日本專利公告號碼:Hei· 5_ 86646所揭示的方法,經由MOCVD法,在經由高頻率濺鍍法 形成的AlJa^NCO 客丨)緩衝層上,所生成的第πι族氮 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之結晶性,並不滿足本發明人的要 求。也就是說,以上述的方法來得到第〖丨丨族氮化物系化 合物半導體層的結晶性,較劣於經由M〇CVD法,在經由 M0CVD ^形成的AlxGai_xN(〇 緩衝層上,所生成的第 111族氣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之結晶性。 發明之概述 本發明的發明人,認真地做很多試驗來改進第丨i丨族氮 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結晶性。結果,本發明人構想( conceive)出本申請案的發明。
89103695.ptd 第7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3) 即提供一種第Π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其包 含:一基板,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 方法’在基板上所形成的,具有厚度為50 Α到300 0 Α的第 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以及在第一層之第111 杈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丨I丨族氮化 物糸化合物半導體層。 根據如上述結構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 置’其在第一層的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形成的、 並具有作為裝置的功能的第二層之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 物半導體層的結晶性’是經由嘗試其成為緩衝層的第 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之厚度的最佳化,而改進 的0 附帶地,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 是定在50 A到30 00 A的範圍較佳。如果該層較50 α薄,則 該層不能符合作為緩衝層的功能。根據本發明人的試驗, 如果第一層之第I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或是在第—層 之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 J1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其個別層較3 0 ο ο A厚時,則 有破裂的危險。也就是說,該層較50A簿U車no 〇〇 Λ ' 厚〗都是不良好的^ 另一方面,日本專利公告號碼:Hei.5-86646揭示了厚户 為1 0 0 0 A到7 0 0 Ο A之緩衝層的利用。然而,薄膜厚度範圍 的上限定為3 0 之事實’是現在由本發明人所獲得勒新 (novel)的知識,並且該緩衡層、或是第二層之第in族气
89103695.ptd 447149 "--- ' " ' ^------- 五、發明說明(4) 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因此免於破裂。 本發明人認真地進—步做很多試驗。結果赘珥 .Λ 層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糸化合物半導脚 層的結晶性,當該缓衝層在含氫氣和氨氣的硬人# m σ氧1 之風^ 氣圍中加熱時、被改進了,在此例子中,該繕4 欠衝層是第 1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 叮形成的。 因此,本發明人構想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結構如下。 是提供了一種製造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 的方法’包含步驟有: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 始材料的方法,在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層之第J JI族氮化 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步驟1);在含氫氣和氨氣的混合氣 體中,加熱該第一層之 2 );以及在該第一層的第〖丨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上,形成第二層之第I丨I族氡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步驟 3)。 本發明的結構如下。 本發明人對作為輕由上述方法中前兩個步驟、所形成的 第一層之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例子、A1 N層的 RHEED圖,以及作為不經由上述製造方法中第二步驟、所 形成的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例子、A1 N層 的RHEED圖照相。比較兩圖的結果,發現前者的斑點亮度 較後者的斑點亮度為強。 因此,第一層之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結晶性之
第9頁 4471 4 9 五、發明說明(5) 改進,可以經由實行該步驟2來確定,其是在入 氣的混合氣體之氣氛圍中,加熱第一層 3 =,二2 系化合物層。 第ΠΙ族鼠化物 本發明的特色和優點,將會由所描述的較佳具體例 附的圖不,從下列詳細描述來驗證。 、 較佳具體例之詳細tgj 本發明中個別的元素,將會詳細描述於下。 基板 如果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可以在基板 上生成,則基板的材料並無特別的限制。例如,藍寶石, 矽,碳化矽,氧化鋅,磷化鎵,砷化鎵,氧化錨,氧化. 猛,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單晶等等,可以列舉 作為基板材料。 那些材料中’以使用藍寶石基板較佳,並且進一步以使 用藍寶石基板的面昼更佳(1 120)。 第一層之第I I I族氣化物系化合物層
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或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 體’是以一般化學式AlxGayIn卜x_yN(0 Sx $ 1,〇 Sy $ 1 ’ 〇Sx + y $1)來表述’其包括像是氮化紹、氮化鎵和氮化銦 的所謂二元化合物,和像是AlxGanN 和GaxinixN (在個別化學式中〇 $ x $ 1)的所謂三元化合物。第111族元 素可以部分地以硼(β)、鉈(T1 )等等來取代。再者,氮(N) 可以部分地以磷(p)、砷(As)、銻(Sb)、秘(Bi)等等來取 代。
89103695.ptd 第10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6) 其中有機金屬化合物不作為原始材料的方法有,連反應 激鑛法在内的減:鍵法(特別是直流磁控漱錢法)、蒸鋼法、 離子電鍍法、雷射燒蝕法(laser ablation)、和電子耦合 言皆振?賤鍛法(E C R )。根據這樣的方法,使用金屬紹、金屬 鎵、金屬銦、以及氮氣或氨氣作為原始材料,來形成第一 層第I 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的緩衝層^或者,可使用第一 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本身玉為k為。在任一個例 子中,這些原始材料與有機紹比較,都是不貴的。 圖1是顯示’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所形成A丨N薄膜的厚 度’和經由M0CVD法、在A1N薄膜上所形成GaN層(2 的 結晶性之間的關係。在圖中’縱軸表述層的x_射線振 動曲線之半值寬度(half-value width)(秒)。在圖中, 符號□表述’在經由M0CVD法(基板溫度:4〇〇〇c)形成ain層 的例子中,GaN層的X-射線振動曲線之半值寬度^所得到 結晶性的級數’對GaN層構成作為裝置的功能,是十分足 夠。 附帶地,圖1的測量條件如下。 基板:藍寶石面a 用於濺鍍的基板表面溫度:430 °C 濺鍍氣體:氬(8sccm)/氮(lOsccm) 直流電力:〇· 5W(在約182cm2的電極面積) 薄膜厚度:由濺鍍時間調整 由圖1的結果顯而易見地,當GaN層的厚度不比丨〇〇入
ΑΑΊ14 9 五、發明說明(7) 缓衝層,相當或更優良的結晶崦之GaN層。即使GaN層的厚 度、在上述範圍之外的例子,如果GaN層的厚度不小於5〇 A、但不大於3000 A,則GaN層的半值寬度被定為不大於 3〇秒,使得GaN層可被用為構成作為裝置的功能之層。 經由一般性緩衝層形成方法(低溫M〇CVj)法),所形成的 AO或faN緩衝層,當該層形成為薄膜時,具有無定形或幾 乎無,形的結構。在該緩衝層被加熱到、在其上生成第二 層之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溫度之加熱期 間,在緩衝層中的A1N或GaN再結晶’並且在第二層之第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剛形成薄膜之前,變成多 曰曰。帶來第二層之第ΠΙ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之最 佳的結晶粒大小和密度,使得可以生長良好的單晶。結晶 t大小和密度’對生長高品質的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 '、化&物半導體,是重要的參數。這些參數是相當靈敏 的丄因為該緩衝層的厚度和這些參數互相有關。 上二1谓的低溫緩衝層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時,在該層變得 車又薄日守,被認為有助於該層的結晶性變得更好。假設樣品 .結果,所謂低溫緩衝層的厚度應被定在 殊的.佳值,並且該厚度只允許在狹窄的範(從丨〇 〇 A 到 2 0 ο A )。 通常、,減射叙子的平均動能為5eVilU〇eV。當緩衝層, :經由;賤錄法所形成的第一層之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的厚度不同,在樣品變得較厚時,得到相同結晶性所需要 的溫度變得較- -
®103695.ptd 第12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8) 使在比MOCVD法饭此篇度下,可產生結曰。 當起始結晶到一定程度的樣品(第—層之n 系化合物層”、是加熱的例子’和該無定形樣品只'二 的例子之間的比較,這兩個樣品的結晶性 的、, 比在其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丨π族f仆队/热愉件的 乐1 11搌虱化物系化合物丰導 體層的結晶性較佳。然而,從圖丨所^ ^ ^ w干导 攸圏1所不X-射線振動曲 半值寬度結果中顯而易見地’在前面樣品上,即在 經由濺鍍方法形成的第一層之第丨丨丨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 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的結晶性,經由第一層之第Ι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厚卢 的最佳化,大大地改進了。前面的樣品,在相對地寬的厚 度範圍也較佳。 圖1顯示,作為第一層的Α1Ν被濺鍍在藍寶石面5上,然 後作為第二層的GaN層’經由MOCVD法在其上形成之例子的 結果。不論基板的材料,製造第一層的材料(第π丨族氮化 物系化合物)和方法(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 料),以及製造第二層(第11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 材料和方法’被認為都可得到該結果。 圖2是顯示,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形成Ai Ν層的薄膜形 成溫度,和經由MOCVD法、在A1N層上所形成GaN層(2 #m)
的、纟n bs性之間的關係。在圖2,縱軸表述(j a N層的X -射線振 動曲線之半值寬度(秒)。在圖中,虛線表述,在經由 MOCVD法(基板溫度:4〇〇 °c)形成A1N層的例子中,GaN層的X -射線振動曲線之半值寬度。所得到結晶性的級數,對GaN
第13頁
IM 89103695.ptd 447149 五、發明說明(9) 一 層構成作為裝置的功能,是十分足夠。 附帶地’圖2的測量條件如下。 基板:藍寶石面这
A1N層厚度:640 A ?賤鏟氣體:氬(8sccm) / |^(l〇sccm) 直^|1*電力:〇.5#(在約182(31112的電極面積) 由圖2的結果顯而易見地,當經由濺鍍法形成A丨N層的基 板溫度不低於400。(:時,得到具有和背景技術中所謂的低 溫緩衝層’相當或更優良的結晶性之GaN層。儘管該基板 溫度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該基板的溫度,定在不高於 1 20 0 °C為佳。而該基板的溫度定在不高於1〇〇〇。〇較佳。進 一步地,該基板溫度定在不高於80 0 t最佳。該基板溫度 的上限,是限於以使用濺鍍系統的分級範圍為基礎來決 的。 不論基板的材料,製造第一層的材料(第丨丨〖族氮化物系 化合物)和方法(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 以及製造第二層(第丨〖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材料 和方法,被認為都可得到圖2的結果。 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構成作為 裝置的功能β該裝置的例子,包括像是發光二極體、光電 探測器、雷射二極體、太陽電池等等的光學裝置,像是整 流器、半導體閘流器、電晶體等等的雙極裝置,像是 效應電晶體(FET)等等的單極裝置,以及像是微波裝置等" 447 1 4 9 五、發明說明(ίο) 等的電子裝置。再者,本發明也可以被應用到這些裝置的 中間產物之積層板。 附帶地,具有金屬絕緣半導體(MIS)接面、PIN接面、或 p - η接面的均勻結構,或是單—或雙重的非均勻結構,可 被用為發光裝置的結構。量子井結構(單一或多重的量子 井結構)’可以被應用為發光層。 和用於上述第一層之第丨丨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相同 材料,可以被用為形成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半導體層的材料。第二層之第ί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 體層’可能選擇地包含摻質β矽(Si),鍺(Ge),硒(Se), 碲(Te) ’碳(C)等等’可以作為^型雜質。鎂(心)’辞 (Zn) ’鈹(Be),鈣(ca),勰,鋇(Ba)等等,可以作為 p-型雜質。
為了得到更優良的結晶性,用GaN或是AlxGal xN(0 S 1)層’作為接觸第一層之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第
二層之第I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較佳D 儘管形成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 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制,可以經由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 法(MOUO法)’或經由像是分子束磊晶法(MBE法)、齒化物 氣相盎晶法(HVPE法)、液相磊晶&、或其他的已知方法來 形成該層。 當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 M0CVD法形成時’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 以提高基板的溫度加熱。
89103695.ptd
第15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11) 當實行MOCVD法時,以备友七尸〆 乂氫乱或氮氣的單一氣體,戋是笱 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也此或.s此々 孔菔次疋虱 ^ ^ 來作為運載氣體較佳。 換5之,έ玄弟一層之^ΪΤΐΤ+fcAr ,,,, > .^ ^ . 之第111族虱化物糸化合物層,在含 虱軋或氮氣,和氮來调裔與^ ^ 友阁nr石細私 體(氨氣、聯氨等等)的混合氣體 之^圍下加”、、較佳,使得能如上述的再結晶 該層被加熱的溫度,定在⑽^叩⑽的 ^裡 本發明的具體例將描述於下。 @ 該具體例為-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1〇,其結構 所示。 口 個別層的說明如下。 表1 層 成份 掺雜質 透光電極19 ------- P-型覆蓋層18 p-GaN Mg ΤοΎϊΠΡΓ 發光層I 7 量子井層 障壁層 量子井和障壁層之重複次 數 超晶格結構 In〇. 1 sGao.ssN GaN 1到10 ------- (35A ) C 35A ) η-型覆蓋層16 η-GaN Si (4 // m ) 緩衝層15 AIN (640A ) 基板11 藍Λ石(面i) "ΠοοΙΓΐΓΓ ----- η -型覆蓋層]6,可以是具有在發光層17面之低電子密户 的ir層,和在緩衝層1 5面之高電子密度的層之雙層結 構。 。
89103695.pid 第]6 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12) 發光層1 7並不限於超晶格結構。單一或雙重的非均勻結 構,均勻-接面結構或其他,可以用作為發光層的結構。 具有寬的能帶隙,並以像是鎂或其他受體來摻入的第 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可以被重疊在發光層1 7 和P -型覆盖層1 8之間。該技術被用來避免流動進入發光層 17的電子,被擴散進入P-型覆蓋層18。再者,該p_型覆蓋 層18本身,可以用摻入鎂的p_AiGaN來形成。 P-型覆盖層18 ’可以是具有在發光層η面之低空子密度 的P-層,和在電極面之高空子密度的p+層之雙層結構。 如上述結構之發光二極體,如下製造。 首先,將藍寶石基板固定在直流磁控濺鍍系統的反應器 中,並且以下列的條件形成缓衝層j 5。 基板:藍寶石面达
基板溫度:4 3 0 °C
A1N層厚度:640 A 濺锻氣體:氬(8sccm) /氮(l〇sccm) 直流電力:〇 5 W (在約1 8 2 c in2的電極面積) 然後’將該基板轉移到MOCVD系統中,其中&n_型覆蓋 層16和在其上的層、所構成第二層之第πι族氮化物系化 〇物半導體層,是以氫氣作為運載氣體,經由一般方法而 形成。 然後’在光罩形成後,該Ρ-型覆蓋層i 8、發光層(活性 層)j 7和η-型覆蓋層16,經由反應性離子蝕刻部分移除, 使仔其中形成η-型電極墊21的^型覆蓋層16,部分顯露出.
447149 五、發明說明(13) " --- 來。 收t /二:且劑均勻地應用在半導體表面之後,'經由微影, 剞霜:—型覆蓋層1 8上的電極形成部分移去,使得p-^ ^的該部分曝光。經由氣相沈積裝置,在曝光的 P尘广盍層18上,形成金/鈷的透光電極層19。 j後和上述相同的方法,經由氣相沈積,形成p _型電 極墊20和η-型電極墊21。 儘管在本說明書上面的敘述,是以發光裝置作為實施例 的例子’然而可以應用本發明在各種的半導體裝置,並且 可以應用..在該半導體裝置中間產生的積層板。 本發明完全不受限於完成本發明和其具體例之模式的說 明,任何熟悉本技藝者,在不離開本專利的申請專利範圍 之内’可以進行各種修改。 詳細項目將揭示如下。 (1) 一種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包含:在 不低於40 0 °c的溫度下,經由濺鍍方法,在藍寶石基板上 形成A 1 N的緩衝層;以及當加熱該藍寶石基板時,經由 MOCVD法,在缓衝層上形成的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 體層。 (2) 如項目(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緩衝層是在藍寶石 基板的面§上形成的。 (3) 如項目(I)或(2)所述的裝置,其中,氫氣或氮氣的 運載氣體,在至少和緩衝層接觸的第Π I族氮化物系化合 物半導體層形成時’被用於MOCVD法中。
89103695.ptd 第18頁 447 1 4 9 五、發明說明(14) —------- (4) ^一種積層板’包含:一基板,經^由不是使 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在基板上所形成的有機金屬 從50 A到3000 A的第一層之第in族氮化物、’具有厚度 以及在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物層, 第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所形成的 (5) 如項目(4)所述的積層板,其中,基拓a 製。 風疋由藍寶石所 (6) 如項目(5)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 ^ 層之第I 11祐 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在藍寶石基板的面县上形成的。 、 (7 )如項目(4)到(6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盆中 y、丁 ,不疋^传 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由含有.連反鹿 滅經法在内的ϊ賤鑛法;蒸鍍法;離子電鍍法;雷射脖名虫' 法;和電子耦合諧振濺鍍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 (8) 如項目(4)到(7)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層 之第Π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由Αΐχ(^_χΝ(0$χ$ι)所 製。 (9) 如項目(4)到(7)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一層 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由A1 N所製。 (1 0 )如項目(4 )到(9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一層 之第11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不比1 〇 〇 A小,但小 於 1 Ο Ο 0 A 。
89103695.ptd 第〗9頁 五、發明說明(15) (1 2 )如項目(4 )到(1 1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一 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在含氫氣和氨氣的混 合氣體中,在1 〇 〇 〇 °C到1 2 5 0 °C的溫度下加熱^ (1 3 )如項目(4 )到(1 2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二 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MOCVD法形 成的。 (1 4 ) 一種積層板,包含:一藍寶石基板;經由濺鍍方 法,在藍寶石基板上所形成的,具有厚度從50A到3000入 的第一層之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以及經由MOCVD 法,當藍寶石基板保持在1 〇 〇 〇 t到1 2 5 0 °C的溫度下,在第 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15) 如項目(η)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一層之第III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由A丨N所製。 (16) 如項目(14)或(15)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一層之 第1 I 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不比1 0 0 A小,但小於 1 0 0 0 A。 (1 7)如項目(1 4 )到(1 6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中,氫氣 或氣氣的運載氣體,被用於MOCVD法中,來形成第二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β (18) 一種製造積層板的方法,包含步驟有:在不低於4 00 °C的溫度下,經由濺鍍方法,在藍寶石基板上形成A1 N的 緩衝層;以及當加熱該藍寶石基板時,經由MOCVD法,在 緩衝層上形成第I 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89103695.ptd 第20頁 ΑΑΊ 1 A 9 五、發明說明(16) (1 9 )如項目(1 8)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緩衝層是在 藍寶石基板的面这上形成的。 (2 0 )如項目(1 8)或(1 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氫氣或 氮氣的運載氣體,在至少和缓衝層接觸的第I I I族氮化物 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形成時,被用於MOCVD法中。 根據本發明製造方法的另一個具體例,將詳細描述於 下。 步驟1 在步驟1中,第一層之第Π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經 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的任何方 法,在基板上形成的。 第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的概念,包含以 AlxGayIrvx_yN(0<x<l,0<y<l,0<x + y<l)所表述的四 元化合物,以AlxGapxN、AlxIn卜XN *GaxIr^_xN(〇 <x < 1)所表 述三元化合物,以及以AIN、GaN和InN所表述的二元化合 物。 儘管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並無 特別的限制,和在背景技術、經由MOCVD法形成緩衝層的 相同方法中,該厚度定在100 A到3 000 A的範圍為佳。而 該厚度定在100 A到2000 A的範圍較佳。進一步地,該尸 度定在1 0 0 A到3 0 0 A的範圍最佳。 w子 由高純度金屬鋁和氮氣作為原始材料,經由利用實行 列條件的活性濺鍍法之直流磁控濺鍍系統,在藍寶石^: 上,形成A 1N的緩衝層。 土故
五、發明說明(17) 表2 A 1 N薄膜戽唐 150 A 600 A 2000 A 薄膜形成溫度:4 3 0 °C a b c 薄膜形成溫度:室溫 d / / 步驟2 在步驟2中’經由上述濺鍍方法所形成的第一層之第I j j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在含虱氣或是氮氣、和氨氣的混合 氣體中加熱。因此,改進了第一層之第I II族氮化物系化 合物層的結晶性。 表1中樣品昼和4之A1N層(未加熱),以及在氫氣和氨氣的 1 : 0. 3混合氣體中、加熱到1 〇 〇 〇。〇 ( 5分鐘)後、樣品§之a丄n 層’其個別的RHEED圖被照相作為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半導體層的例子。圖7 A顯示表2中樣品4的R Η E E D圖的照 相。圖7Β和7C是顯示表2中樣品生,其不同照相角度之 1?1^£1)圊的照相。圖70和7£是顯示在氫氣和氨氣的1:〇.3混 合氣體中、加熱到1 0 0 0 °C (5分鐘)後、樣品这之a 1 Ν層,其 不同照相角度之RHEED圖的照相。 以在室溫下生成A1N層所得到的樣品d中,因為觀察到在 A 1 N層中沒有斑點’所以發現A1 N為無定形(圖7 A)。 在430 °C下生成,並進一步在含氫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體 中加熱之樣品这的A1N層之RHEED圖(圖7D和7E),和沒有如 此加熱所得到之樣品旦的A1N層之RHEED圖(圖7B和7C)之間 的比較’可以證實:當在含氫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體中加熱
39103695.ptd 第22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18) A 1 N層時,改進了 A 1 n層的結晶性 氫氧或氮氣,對於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定在〗:1 到1:0 ‘ 1的範圍為佳。而氫氣對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 比定在1:〇_5到1:0.1的範圍較佳。進一步地,氫氣或氮 氣、對於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定在1 : 0. 3最佳。 加熱的條件,定在1 000 t到1 25 0 t的範圍為佳。而以定 在1 0 5 0 °c到1 200 °C的範圍較佳。進一步地,定在1 1〇〇 t到 1 1 5 0 C的範圍最佳。 步驟3 在步驟3中’第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在第一層之第11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形成。 第二層之第I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以—般 化學式AlxGayIn卜x_yN(0$x$i,〇sysi + 來表 述’其可能包括像是硼(B)和鉈(τι )的第111族其他元素, 並且,氮(N)可以部分地以磷(p)、砷(As)、銻(Sb)或鉍 (B1)來取代。第1 1 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可能選擇 地包含摻雜質。 形成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方法,並無特別 的限制。例如,經由已知的MOCVD法,來形成第I 11族氮化物 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或者,也可以經由已知的ΜΒΕ法, HVPf法或其他’來形成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當使用M0CVD法’來生成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 層時,從減少製造步驟之數目的觀點而言,固定樣品在 MOCVD裝置的晶座,並且在肋口1)裝置的反應器中,進行步
Η 89103695.ptd 第23頁 五、發明說明(19) 驟2^交佳。在這個例子中,是以反應器的性能為基礎,來 決定加熱溫度的上限。在一般性的MOCVD裝置中,反應溫 度的上限為1 250 °C。這是因為使用石英作為構件。如。果皿不 使用石英,則可以加熱到更高的溫度。 再者’當加熱的溫度,被定為相當於生成第二層之第 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溫度時,使能容易地控 制溫度較佳。 表2中個別樣品旦到d之A1 N層,在氫氣和氨氣的丨:〇. 3混 合氣體之氣氛圍中、加熱到1〇〇〇 X: (5分鐘),使得1 厚 的GaN層、在°C下生成,並經由MOCVD法在A1N層上形 成°在上述方法中所得到個別的GaN層,其表面的光學顯 微照相被取得。圖8顯示樣品a的顯微照相,圖9顯示樣品b 的’圖1 0顯示樣品s的,以及圖丨〗顯示樣品诖的。 從顯微照相圖’了解到在個別樣品§到Q之A 1 N層上形成 的GaN層表面’被提供作為鏡面。因此,另一個具有優良 結晶性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可進一步在 該GaN層的表面上生成。 另一方面’了解到在樣品迂之A1N層上形成的GaN層表 面’並不被提供作為鏡面。該結果顯示,與生成以^的溫 度在從90 0 °C到1 200 °C的寬的範圍時,具有相同的趨勢。 從上述的結果’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鋁作原始材料的方 法’來形成第一層之第I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之溫度, 定在2 0 0 C到8 0 0 °C的範圍為佳。而該溫度定在3 〇 〇 °c到8 〇 〇 °C的範圍較佳。進一步地,該溫度定在4 〇 〇。〇到8 〇 〇乞的範
d47149 五、發明說明(20) 圍最佳。 f 2中個別樣品3到e之A1 N層,在氫氣和氨氣的1 : 〇. 3混 ^ Μ ^ Φ ^、加熱到1 Ο Ο 0 Ό ( 5分鐘),使得4仁m厚的GaN層、 在U〇〇C下生成,並經由MOCVD法在A1N層上形成。GaN層 為4 厚的原因,是具有如此厚度的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 合物半導體層,在一般發光裝置中,通常在缓衝層上形 成。圖4到6是顯示以上述的方法,所得到4 # m厚的GaN層 之個別的振動曲線。附帶地,該振動曲線是使用由 Phillips所製的χ_射線繞射裝置(x_pert),經由實行以_2 Θ掃描而得到的β 在圖4到6中,個別GaN層的結晶性,是相當於或更優於 經由M0CVD法、在像是A1N或其他、經由相同的MOCVD法形 成的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緩衝層上,所形成 GaN層的結晶性。也就是說,圖4到6的結果,充分地支持 了 ’在預定的混合氣體中加熱、經由濺鍍形成的緩衝層 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丨丨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可以作實際使用的事實。 一種半導體裴置,是以上述方法形成的第二層之第III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所構成的。已知的雙重非均 勻結構或是已知的超晶格結構,被用為發光裝置的例子。 再者’可以構成以F E T結構所表述的功能性裝置。 如圖3所示的發光裝置10,是根據該具體例的製造方法 所製造的。在該具體例發光裝置丨0中,個別層的說明如 下0
89103695.ptd 第25頁 447149 五、發明說明(21)
層 成份 摻雜質 透光電極19 D-型S蓋層18 p-GaN Mg (3000Α ) 發光層17 量子井層 障壁層 量子并和障壁層之重複次數 超晶格結構 Ino.isGao.esN GaN 1到10 (35Α) (35Α) η-型覆蓋層16 η - GaN Si (25000Α ) 緩衝層15 AIN 一(150Α) 基板11 藍寶石(面1) (300 /ζ m ) 為了製造發光裝置10,首先,將藍寶石基板丨丨,固定在 直流磁控濺鍍系統中。以使用高純度鋁作為把材,以及氬 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作為濺鍍氣體,在藍寶石基板上形成 A1 N的緩衝層1 5。在這裡,該基板保持在4 3 0。(:。 然後’具有緩衝層1 5在其上形成的基板,從濺鍍系統中 取出,並固定於MOCVD裝置之反應室的晶座中。在每分鐘 10公升的氫氣和每分鐘3公升的氨氣流動下,該基板η被 加熱到溫度不低於丄^_〇_〇1_的條件下,該基板被放f 5分 鐘。 然後’經由普通的MOCVD法,來生成η-型覆蓋層16,發 光層17和ρ-型覆蓋層18。 在形成該ρ-型覆蓋層18後,ρ-型覆蓋層18、發光層17和 η _型覆蓋層1 6,經由反應性離子敍刻或其他,而部分移 除。然後,經由蒸鍍法,在η-型覆蓋層16的蝕刻表面上, 形成η-型電極墊21。
89)03695.pid 第26頁 4479
當二iP有膜所構成的透明電極19 皮疊層來覆蓋相 乂層18的整個上方表面。也是由含有金的材 極!9上形成的。墊2°,疋經由氣相沈積法’在透光電 根據本發明、有可能形成 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的事 發光二極體,其具有的發光 的發光二極體之發光效率, 向。 較優良的第二層之第I π族氮 實’證明了:可以製造出一種 效率相當於或更優於背景技術 並且本發明的工業適用性非常 根據本發明的裝置’並不限於上述的發光二極體,也 以應用在像是光電探測器、雷射二極體、太陽電池等 光學裝置,像是半導體閘流器、電晶體等等的雙極裝置, ,是場式效應電晶體等等的單極装置,以及像是微波裝置 再者, 層板。 本發明也可以被應用到這些裝置的中間產物之積 例之模式的上 利的專利申請 本發明完全不受限於完成本發明和其具體 述說明,任何熟悉本技藝者,在不離開本專 範圍内,可以進行各種修改。 詳細項目將揭示如下。 (21) —種製造第Π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牡 法,其中,不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方 用直流磁控濺鍍法。 / ’而 (22)如項目(21)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第一層之第 447 1 4 9
五、發明說明(23) 包含至少一項是由第Ιί 元素所組成的族群中選擇 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族元素、第IV族元素、和第VI族 的,來作為摻雜質。 其中,Α1Ν的第一層 包含一項是由石夕、 選擇的,來作為摻雜 (23 )如項目(2 1 )所述的製造方法, 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鍺、硒、碲、鎂和辞所組成的族群中 質0 (24) —種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其中 基板是由藍寶石所製。 、 、 (25) 如項目(24)所述的裝置’其中,第m族氮化物系 化合物半導體’是在藍寶石基板的面㊁上形成的。 (26) 如項目(24)或(25)所述的裝置,其中,不是使用有 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由含有:連反應濺鍍 法在内的藏鍍法,蒸鑛法;離子電鍍法;雷射燒姓法;和 電子耦合諧振濺鍍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27) 如項目(24)到(26)任一所述的裂置,其中,第—層 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Ai/ahlUOSx S 1)所製。 (28) 如項目(24)到(26)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第一層 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A 1 N所製。 (29) 如項目(24)到(28)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氫氣對 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G · 1到1 : 1的範圍。 (30) 如項目(24)到(28)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氫氣對 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0 · 1到1 : 〇. 5的範圍。
89103695.ptd 第28貢 447149 五、發明說明(¾) (3 1 )如項目(2 4 )到(2 8 )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氫氣對 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約在丨:〇. 3。 (32) 如項目(24)到(31)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第—層 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被加熱的溫度,是在 1 0 0 0 °C 到 1 2 5 0 °C 的範圍。 (33) 如項目(24)到(32)任一所述的裝置,其中,第二層 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使用有機金 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而形成的。 (34) 如項目(33)所述的裝置,其中,使用有機金屬化合 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為MOCVD法。 如項目(34)所述的裝置,其中,經由MOCVD法,生 成第1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溫度,不低於1 〇 〇 〇 °C。 =6^如項目(26)所述的裝置,其中,不是使用有機金屬 化《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直流磁控濺鍍法。 (37)如項目(24)到(36)任—所述的裝置,其中,第一層 :1: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包含至少-項是由 缓遥二兀杰、第1 V族元素、和第V1族元素所組成的族群中 遠擇的’來作為摻雜質。 镇(^8層)(24)到(36)任—所述的裝置,其中,A1N的 ί 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包含一項是 為摻雜質。砸、碲、鎖和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擇的’來作 ⑶)—種製造積層板的方法,包含步驟有:經由不是使
第29頁 149 五、發明說明(25) 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在基板上,形成第 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在含氫氣和氨 氣的混合氣體中’加熱該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 物半導體層;然後’在第一層之第π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半導體層上,形成第二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 體層。 (4 0 )如項目(3 9 )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基板是由藍寶 石所製。 (4 1)如項目(4 0 )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第111族氮化 物系化合物半導體,是在藍寶石基板的面互上形成的。 (42 )如項目(3 9 )到(4 1)任一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不 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由含有:連 反應濺鍍法在内的濺鍍法;蒸鍍法;離子電鍍法;雷射燒 蝕法;和電子耦合諧振濺鍍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43)如項目(39)到(42)任一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第 —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AlxGa】-xN (OSxSl)所製。 (4 4)如項目(3 9)到(4 2 )任/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第 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A1 N所製。 (4 5)如項目(3 9)到(4 4)任一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氫 氣對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卜0. 1到1 : 1的範圍。 (46)如項目(39)到(44)任一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氫 氣對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0 * 1到1 : 0 · 5的範圍。 (4 7)如項目(3 9 )到(4 4 )任·^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氫
89103695.ptd 第 頁 乱對1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約在1 . 〇 J。 (48)如項目(39)到(47)任—所述的製造方法,1 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被加熱的^ ’第 是在1 0 0 0 °c到1 2 5 0 t:的範圍。 、、’皿度, —(49)如項目(39)到(48)任—所述的製造方法,发 卜 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声,β扪/、,第 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而形成0的广、'丄使用有 使用有機金屬 ,經中MOCVJ) (50) 如項目(4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 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為MOCVD法。 (51) 如項目(50)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 法,生成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tMocVD 1 0 0 0 °c。 千导體的溫度,不低於 . ^ 種積層板,其包含:第一層t篦ϊϊΐπ- 合物半導體的緩衝層,以及在緩衝層/九nJ”化物系化 1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θ上形成的第二層之第 且在第作原始材料的方法而形成的,並 前,在含匕第1 乂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形成之 合氣體之氣氛圍中加熱。 金屬化人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不是使用有機 (54)如:=材料的方法,是直流磁控錢法。 其中,第'(乂)二)、和(53)住-所述的製造方法’ 至少一項是:^•弟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包含
明】03695. ptd 組成的族、第1v族元素、和第η族元素所 砰中選擇的,來作為摻雜質。
MB 第31胃 447149 五、發明說明(27) (55) 如項目(39)到(51)、和(53)任一所述的製造方法, 其中,A 1 N的第一層之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匕s —項是由石夕、鍺、础、碌、鎂和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 擇的’來作為摻雜質。 (56) 如項目(52)所述的積層板,其中,基板是由藍寶石 所製。 (5 7 )如項目(5 6 )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第〖π族氮化物 系化合物半導體,是在藍寶石基板的面旦上形成的。 (58) 如項目(52)、(56)和(57)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由含 有:連反應濺鍍法在内的濺鍍法;蒸鍍法;離子電鍍法; 雷射燒姓法;和電子耦合错振濺鑛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59) 如項目(52)和(56)到(58)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 αιχ^、χν(〇 $1)所製。 (6〇)如項目(52)和(56)到(58)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第一層之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由A1 n 所製。 (6 1 )如項目(5 2)和(5 6 )到(6 0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 氣氣對氣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〇 ♦ 1到1:1的 範圍。 ' (62)如項目(52)和(56)到(60)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令,氣氣對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1到1 : 〇. 5 的範圍。
89103695.ptd 第32頁 447 1 4 9 五、發明說明(28) (6 3 )如項目(5 2 )和(5 6 )到(6 0 )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氫氣對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約在1. 〇 · 3 ° (64)如項目(52)和(56)到(63)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第一層之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率導體層被加熱的 溫度,是在1 0 0 0 °C到1 2 5 0 °C的範圍。 (6 5 )如項目(5 2)和(5 6 )到(6 4)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第二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 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而形成的。 (66) 如項目(65)所述的積層板,其中,使用有機金屬化 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為MOCVD法。 (67) 如項目(66)所述的積層板,其中,經由MOCVD法, 生成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溫度,不低於1 〇 〇 〇 °C。 (68) 如項目(58)所述的積層板,其中,不是使用有機金 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是直流磁控濺鍍法。 (69) 如項目(52)和(56)到(68)任一所述的積層板,其 中’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包含至 少-項是由第II族元素、第IV族元素、和第VI族元素所組 成的族群中選擇的’來作為掺雜質。 、 (7 0 )如項目(5 2 )和(5 6 )到(6 8 )住一& .4·· 中,-的第一層之第⑴」系:::以層' η:::雜鋅所組成的族《選; [元件編號之說明]
89103695.pld 第33頁 447 1 4 9
五、發明說明C29) 10 發 光 裝 置 11 基 板 15 緩 衝 層 16 η - 型 覆 蓋 層 17 發 光 層 18 Ρ- 型 覆 蓋 層 19 透 光 電 極 20 Ρ- 型 電 極 塾 21 η- 型 電 極 墊 89103695.ptd 第34頁 4471 4 9 圖式簡單說明 在所附的圖示中: 圖1是顯示A1N薄膜的厚度,和GaN層的結晶性之間關係 的曲線圖; 圖2是顯示AiN生成的溫度’和GaN層的結晶性之間關係 的曲線圖; 圖3是顯示作為本發明具體例之發光二極體; 、圖4是顯示為了在A丨N緩衝層(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所形 成表2中樣品上生成,經由M0CVD法,所形GaN層的振動 曲線; 、圖5疋顯不為了在A丨N緩衝層(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所形 成表2中樣品w上生成,經由心以1)法,所形成GaN層的振 動曲線; ,圖6是顯示為了在A1 N緩衝層(經由直流磁控濺鍍法所形 成表2中樣品上生成,經由MOCVD法,所形成GaN層的振 動曲線; 圖7A到7E是顯不表2中樣品的RHEED圖的照相;以及 圖8是顯示表2中樣品互的顯微照相; 圖9是顯示表2中樣品的顯微昭相; 顯示表2中樣品-c的顯微照相;以及 圖11疋顯示表2中樣品㈣顯微照相;

Claims (1)

  1. 447149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一基板; 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在該 基板上所形成的,具有厚度從50A到3000A的第一層之第 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以及 在該第一層之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所形成的 苐一層之第I I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2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基板包含藍 寶石基板。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在該藍寶石基板的面§上形成 的。 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不是使用有機 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該方法,是由含有:連反應濺鍍 法在内的进鍍法;蒸鍍法;離子電鍍法;雷射燒蝕法;和 電子耦合諧振濺鍍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工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包含八^^^^‘乂^)。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Π ί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包含Α〖Ν。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不比1 〇 〇 Α小,但小於 1 00 0 A。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89103695.ptd 第36頁 4471^9 六、申請專利範園 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在該基板加熱到不低於40 〇 °C 的溫度時形成的。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第 I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在含有氫氣或氮氣、和氨氣 的混合氣體中,在1 〇⑽°C到1 2 5 0 °C的溫度下加熱。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層之第 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有機金屬化學氣 相沈積法形成的。 11. 一種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一藍寶石基板; 經由濺鍍方法,在該藍寳石基板上所形成的乂具有厚度 從50 A到300 0 A的第一層之第II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 以及 經由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當該藍寶石基j反保持在 looot;到1 250 °c的溫度下,在該第一層之第111族氣化= 系化合物層上’所形成的第二層之第I π族氮化物系化σ 物半導體層。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層之 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包含A 1 Ν。 为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第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的厚度,不比1 〇0 A小’但小於 1 0 0 0 A。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之裝置,其中’氮氣或氣氣< 的運載氣體,被用於該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中,以形
    89103695.ptd 第37頁 447 1 49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成A第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声 1 5·—種製造第11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s 吐 ++ k X f 狀置的大 去’其包含步驟: J乃 在不低於40 0 °C的溫度下,經由濺鍍方法,在 板上形成A I N的缓衝層;以及 貝石基 、當加熱該藍寶石基板時,經由有機金屬化學氣相 法,在该緩衝層上形成第I Π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緩衝 在忒k寶石基板的面§上形成的。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氫氣或氮 的運載氣體被用於該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中,在至+ 和該緩衝層接觸的該第Π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成時。 3 y 1 8 · —種製造第π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的方 法’其包含步驟: 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在基 板上’形成第一層之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 在含氫氣或氮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體之氣氛圍中,加熱 該第一層之第I 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然後 在該第一層之第111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上,形成第二 層之第I I I族氣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板包含 藍寶石基板。 __國1 1 圓國圓__ J \\3l2\2d-code\S9-05\89103695.ptd 第38頁 44714 9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是在該藍寶石基板的面旦上形 成的。 2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不是使用有 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該方法,是由含有:連反應濺 鍍法在内的濺鍍法;蒸鍍法;離子電鍍法;雷射燒蝕法; 和電子耦合諧振濺鍍法的族群中選擇的。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包含A lx Ga^N ( 0 S X S 1 )。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包含A 1 N。 2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氫氣或該 Ιι氣、對該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 0. 1到1 : 1的 範圍。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氫氣或該 氮氣、對該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是在1 :0. 1到1 : 0. 5 的範圍。 2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氫氣或該 氮氣、對該氨氣的混合比例,其流速比約在1 : 0. 3。 2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層被加熱的溫度,是在1 0 00 °C到 1 25 0 °C的範圍。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層之 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層,是經由使用有機金屬
    U3]2\2d-code\89^05\89103695.ptd 第39頁 d 4 7 1 4 9 六'申請專利範圍 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方法而形成的。 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之方法,其中,使用有機金 屬化合物作原始材料的該方法,是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 法。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項之方法,其中,經由該有機 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用以生成該第二層之第II I族氮化 物系化合物半導體的溫度,不低於1 0 0 0 °C。 3 1. —種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第一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的緩衝層;以及 在該緩衝層上形成的第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系化合物 半導體層, ^ 其中,該缓衝層是經由不是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作原始 材料的方法而形成的,並且在該第二層之第I I I族氮化物 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形成之前,在含氫氣或氮氣、和氨氣的 混合氣體中加熱。
    \\312\2d-code\89-05\89l03695.ptd 第40頁
TW089103695A 1999-03-31 2000-03-02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44714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047599A JP3440873B2 (ja) 1999-03-31 1999-03-31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6649999A JP3700492B2 (ja) 1999-09-21 1999-09-21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7149B true TW447149B (en) 2001-07-21

Family

ID=2646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3695A TW447149B (en) 1999-03-31 2000-03-02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713789B1 (zh)
EP (1) EP1041609B1 (zh)
KR (2) KR20000071408A (zh)
CN (1) CN1225032C (zh)
DE (1) DE60044411D1 (zh)
TW (1) TW4471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9313B2 (en) 2006-09-29 2013-03-05 Toyoda Gosei Co., Ltd. Deposition method of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aminated structure
TWI493704B (zh) * 2009-03-16 2015-07-21 Intel Corp 用以改善量子井裝置中的平行傳導之裝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1469C (zh) * 2000-12-18 2009-02-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GaN基Ⅲ-Ⅴ族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JP3785970B2 (ja) * 2001-09-03 2006-06-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182205B2 (ja) * 2003-03-20 2008-11-19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13族窒化物の結晶構造変化方法
US6818061B2 (en) * 2003-04-10 2004-11-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growing single crystal GaN on silicon
CN100483612C (zh) 2003-06-04 2009-04-29 刘明哲 用于制造垂直结构的复合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WO2005057642A1 (en) * 2003-12-10 2005-06-23 Showa Denko K.K.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thereof
WO2005104780A2 (en) * 2004-04-28 2005-11-10 Verticle, Inc Vertical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devices
TWI433343B (zh) * 2004-06-22 2014-04-01 Verticle Inc 具有改良光輸出的垂直構造半導體裝置
US20060049401A1 (en) * 2004-09-08 2006-03-09 Tzu-Chi Wen Nitride epitaxial 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81182B1 (ko) * 2004-11-11 2012-09-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389334B (zh) * 2004-11-15 2013-03-11 Verticle Inc 製造及分離半導體裝置之方法
KR100616686B1 (ko) * 2005-06-10 2006-08-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질화물계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7829909B2 (en) * 2005-11-15 2010-11-09 Verticle,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US20070112798A1 (en) * 2005-11-17 2007-05-17 Bea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que key stores for a communities framework
FR2898433B1 (fr) * 2006-03-08 2008-06-0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 semi-conducteur.
KR100766858B1 (ko) 2006-03-16 2007-10-12 서울옵토디바이스주식회사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용 버퍼층 형성 방법 및 그 질화물반도체 발광소자
JPWO2007129773A1 (ja) * 2006-05-10 2009-09-1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積層構造体
US8227284B2 (en) 2006-08-18 2012-07-24 Showa Denko K.K. Group-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roup-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amp
JP2008109084A (ja) * 2006-09-26 2008-05-08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091470A (ja) * 2006-09-29 2008-04-17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積層構造体の成膜方法
JP5272361B2 (ja) * 2006-10-20 2013-08-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成膜装置およびスパッタ成膜装置用のバッキングプレート
JP2008124060A (ja) * 2006-11-08 2008-05-29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4912843B2 (ja) * 2006-11-22 2012-04-1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153603A (ja) 2006-12-20 2008-07-03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177525A (ja) * 2006-12-20 2008-07-31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123718A (ja) * 2007-01-16 2009-06-04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ランプ
JP4191227B2 (ja) * 2007-02-21 2008-12-03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5049659B2 (ja) * 2007-06-11 2012-10-1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081406A (ja) * 2007-09-27 2009-04-16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ランプ
CN101918624A (zh) * 2008-01-16 2010-12-15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农工大学 具有a1系ⅲ族氮化物单晶层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法制得的层叠体、使用该层叠体的a1系ⅲ族氮化物单晶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氮化铝单晶基板
EP2285736A2 (en) * 2008-05-06 2011-02-23 Kyma Technologies, INC. Group iii nitride templates and related heterostructure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JP2009277882A (ja) * 2008-05-14 2009-11-26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283785A (ja) * 2008-05-23 2009-12-03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積層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95753A (ja) * 2008-06-04 2009-12-17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10003768A (ja) * 2008-06-18 2010-01-07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ランプ
US7875534B2 (en) * 2008-07-21 2011-01-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Realizing N-face III-nitride semiconductors by nitridation treatment
US8803189B2 (en) * 2008-08-11 2014-08-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 epitaxy using lateral overgrowth
US8377796B2 (en) 2008-08-11 2013-02-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 epitaxy from a non-III-V substrate
JP2012525718A (ja) * 2009-04-29 2012-10-22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HVPEにおいてその場プレ−GaN堆積層を形成する方法
JP5916980B2 (ja) * 2009-09-11 2016-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8647904B2 (en) 2010-03-01 2014-02-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US8409895B2 (en) * 2010-12-16 2013-04-02 Applied Materials, Inc. Gallium nitride-based LED fabrication with PVD-formed aluminum nitride buffer layer
US8963165B2 (en) 2010-12-29 2015-0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Nitrid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nitrid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elemen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itrid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itride semiconductor element
US8853086B2 (en) 2011-05-20 2014-10-07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for pretreatment of group III-nitride depositions
US8980002B2 (en) * 2011-05-20 2015-03-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for improved growth of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compounds
US8778783B2 (en) 2011-05-20 2014-07-15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for improved growth of group III nitride buffer layers
DE102011114671A1 (de) 2011-09-30 2013-04-04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Halbleiterchips und optoelektronischer Halbleiterchip
DE102011114670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Halbleiterchips und optoelektronischer Halbleiterchip
JP5874495B2 (ja) 2012-03-29 2016-03-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Gaを含む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8281378B (zh) * 2012-10-12 2022-06-2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ii族氮化物复合衬底、半导体器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03779458A (zh) * 2012-10-17 2014-05-07 江苏汉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复合衬底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94575B (zh) * 2013-10-22 2016-07-13 溧阳市东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双叠层电极的发光器件
TW201833369A (zh) * 2017-03-13 2018-09-16 光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鋁(AlN)的成長方法
CN109841708B (zh) * 2017-11-28 2022-05-3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73795A1 (ru) * 1977-04-01 1980-10-23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172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ий прибор
JPS60173829A (ja) * 1984-02-14 1985-09-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化合物半導体薄膜の成長方法
JPS62119196A (ja) 1985-11-18 1987-05-30 Univ Nagoya 化合物半導体の成長方法
JP2829319B2 (ja) 1988-09-16 1998-1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3026087B2 (ja) 1989-03-01 2000-03-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の気相成長方法
US5278433A (en) * 1990-02-28 1994-01-11 Toyoda Gosei Co., Ltd.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gallium nitride group compound with double layer structures for the n-layer and/or the i-layer
JP2593960B2 (ja) * 1990-11-29 1997-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633192A (en) 1991-03-18 1997-05-27 Boston University Method for epitaxially growing gallium nitride layers
JP3209233B2 (ja) 1991-05-20 2001-09-1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青色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63289B2 (ja) 1991-09-30 2000-07-12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梁を連設した鋼管柱の構築方法
US5592501A (en) * 1994-09-20 1997-01-07 Cree Research, Inc. Low-strain laser structures with group III nitride active layers
JP3461074B2 (ja) * 1995-12-12 2003-10-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製造方法
JP3644191B2 (ja) * 1996-06-25 2005-04-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
JPH10335750A (ja) * 1997-06-03 1998-12-18 Sony Corp 半導体基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H11340505A (ja) * 1998-05-25 1999-1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9313B2 (en) 2006-09-29 2013-03-05 Toyoda Gosei Co., Ltd. Deposition method of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aminated structure
TWI493704B (zh) * 2009-03-16 2015-07-21 Intel Corp 用以改善量子井裝置中的平行傳導之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12909Y1 (ko) 2003-05-14
CN1225032C (zh) 2005-10-26
DE60044411D1 (de) 2010-07-01
US6939733B2 (en) 2005-09-06
KR20000071408A (ko) 2000-11-25
US20040115917A1 (en) 2004-06-17
US6713789B1 (en) 2004-03-30
CN1270420A (zh) 2000-10-18
EP1041609B1 (en) 2010-05-19
EP1041609A1 (en) 2000-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7149B (en)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463241B (en)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TWI377703B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3700492B2 (ja)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TW550835B (en) III group nitride based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TW490866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roup-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336958B (en) Growth of iii-nitride films on mismatched substrates without conventional low temperature nucleation layers
TWI253185B (en) Robust group III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high reliability in standar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CN101262037B (zh)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装置
TW200834670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US6218269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V nitride pn junctions and p-i-n junctions
TW200928016A (en)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epitaxial substrate
JPH05343741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0151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amp
TW558843B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041397B2 (ja) 電子デバイス用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7290924A5 (zh)
JP2006093508A (ja)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2867B2 (ja)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CN109473522B (zh)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099405A (ja) 窒化物半導体積層体及びその成長方法
CN109671818B (zh)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060229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40966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o activate high resistivity p-type gallium nitride thin film into low resistivity p-type gallium nitride thin film
TW440967B (en) Activation method to reduce resistivity of p-type thin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