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2823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2823A
CN1942823A CNA2006800001987A CN200680000198A CN1942823A CN 1942823 A CN1942823 A CN 1942823A CN A2006800001987 A CNA2006800001987 A CN A2006800001987A CN 200680000198 A CN200680000198 A CN 200680000198A CN 1942823 A CN1942823 A CN 1942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ir
peristome
optical
surface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01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茂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2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相应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2B),和将该图像显示部(2B)收置于内部的箱状的壳体(2、3)。壳体(3),具备:图像显示部(2B)显露出来、可以从外部看到的侧面部(3A),和从该侧面部(3A)的下端延伸到装置后方的底面部(39)。在底面部(39),形成将壳体(2、3)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开口部(39E),在该开口部(39E),设置从侧面部(3A)自由插拔的、对通过该开口部(39E)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过滤器(393)。由此,能够从观看图像显示装置(1)一侧容易地更换空气过滤器(393)。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有相应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和将该图像显示部收置于内部的箱状的壳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在家庭内的家庭影院等的用途,正在普及着投影机。作为该种投影机所已知的背投投影机,具备:光源,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该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像的光调制元件,将以该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透镜,投影、显示来自该投影透镜的投影图像的透光性的屏幕,进行装置主体的驱动控制的控制基板,对它们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装置,和将它们收置于内部的壳体。而且,在如此的背投投影机中,构成为:从背面侧投影所形成的图像于屏幕,视听者,从正面侧观看显示于屏幕的图像。
如此的背投投影机的驱动时,光源装置、光调制元件等的光学部件及电源装置等成为高温状态,另一方面在这些构成部件中大多采用耐热性差的,为了使背投投影机稳定进行驱动,需要对这些构成部件高效地进行冷却。因此,已知下述背投投影机:在背投投影机内部,从外部取入冷却空气,将该冷却空气吹送到各构成部件,对它们进行冷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记载于该专利文献1中的背投投影机中,在从安装了屏幕的正面侧看该背投投影机的情况下,形成冷却流路:通过形成于壳体(下部腔室)的左侧面及背面侧的进气用开口导入壳体外部的冷却空气,并使该冷却空气,流通于形成图像的光学装置、控制基板、电源装置及光源装置,对它们进行冷却之后,使该冷却空气,从形成于右侧面的排气用开口排出到外部。而且,在这些进气用开口的内侧,设置从导入到壳体内的空气中除去尘埃等的空气过滤器。由此,不仅能够对背投投影机的各构成部件高效地进行冷却,而且通过空气过滤器能够防止尘埃等进入到壳体内部,可以保持该壳体内清洁。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37377号公报(第6页,图6)
可是,在记载于该专利文献1中的背投投影机中,空气过滤器,因为设置于形成于壳体的左侧面的进气用开口的内侧,所以存在不能容易地进行空气过滤器的更换的问题。即,在如此的背投投影机中,在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时,需要使该背投投影机进行移动,使设置了空气过滤器的进气用开口从设置位置显露出来,但是近来的背投投影机有大型化趋势,背投投影机的移动很困难。因此,伴随着背投投影机的移动的困难性,存在空气过滤器的更换很麻烦的问题。
另一方面,空气过滤器的更换需要定期性地进行,若不进行更换,存在在空气过滤器中产生孔眼堵塞,不能导入空气的问题。在如此的情况下,不能对背投投影机的构成部件适当地进行冷却,有可能在该背投投影机的驱动中发生问题。
因为这些,期望能够容易地更换空气过滤器的背投投影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能够容易地更换除去在导入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等的空气过滤器的图像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相应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和将该图像显示部收置于内部的箱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具备:前述图像显示部显露出来、能从外部看到的侧面部,和从该侧面部的下端延伸到装置后方的底面部;在前述底面部,形成将前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开口部;在前述开口部,设置从前述侧面部自由插拔的、对通过该开口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过滤器。
依照本发明,对通过形成于壳体的底面部的开口从外部所导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等进行去除的空气过滤器,在图像显示部显露出来的壳体的侧面部,自由插拔地安装。依照于此,因为通过空气过滤器、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所以除了能够取入除去了尘埃等的清洁的空气之外,还能够在空气过滤器由于尘埃等变脏的情况下,将该空气过滤器,从观看图像显示装置一侧取出而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不移动图像显示装置,容易地更换空气过滤器。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壳体,具备在设置该壳体的设置面和前述底面部之间形成空气层的支脚部;在前述支脚部,形成将前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至前述开口部的进气口。
依照本发明,通过设置于壳体的支脚部,在将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开口部和设置面之间,形成空气层。而且,在该支脚部,形成将壳体外部的空气导至开口部的进气口。依照于此,在将壳体设置于设置面时,因为不会堵塞形成于底面部的开口部,所以能够可靠地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壳体内部。从而,能够对冷却空气的导入路,可靠地进行确保。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支脚部,至少设置于对向于前述侧面部一侧;前述进气口,在对向于前述侧面部的前述支脚部所形成。
依照本发明,进气口,形成于对向于图像显示部显露出来的壳体的侧面部一侧的支脚部,即,背面侧的支脚部。依照于此,能够使进气口不显眼。从而,能够使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良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图像显示部,具备光源,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该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元件,进行入射光束的光学变换的光学变换元件,和被投影通过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的屏幕;在前述底面部,设置管道,该管道,一端连接到前述开口部,另一端与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下方相连接,将从前述开口部导入进来的空气,导至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在此,作为光调制元件,除了能够例示具有:由玻璃等构成的驱动基板和对向基板,通过密封材料隔开预定间隔所配置,在两基板间密封进液晶的构成的液晶面板之外;还能够例示通过对微镜的入射角度进行控制,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光调制的作为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DMD(数字微镜器件:TI公司的商标)。
并且,作为光学变换元件,能够例示使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起来进行射出的偏振变换元件、偏振膜及偏振板等。
在此,图像显示部,在具备光源、光调制元件、光学变换元件及屏幕所构成的情况下,对这些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因为照射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所以该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特别容易发热。并且另一方面,这些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存在发生热变性的情况,在发生了热变性的情况下,存在所形成的图像劣化等,不能进行适当的图像形成的情况,需要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
对于如此的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将从形成于底面部的开口部、到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连接起来的管道,能够使从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部的空气,可靠地流通到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这些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下方连接有前述管道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具备对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前述冷却风扇的进气面,对向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依照本发明,在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使进气面面向它们地配置冷却风扇。依照于此,能够使通过形成于底面部的开口部从壳体外部所导入、在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连接了管道的至少一方的下方进行流通的空气,通过冷却风扇的驱动进行吸引,可靠地流通于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
并且,冷却风扇的进气面,位于对向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冷却对象,即,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依照于此,通过冷却风扇的驱动,管道的另一端侧的开口周围的空气,沿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流通对它们进行冷却,并汇集于该冷却风扇的进气面。
在此,冷却风扇的排气面,在对向于冷却对象的情况下,有可能只向对向于该排气面的冷却对象的一部分区域吹送空气。在如此的情况下,吹向该一部分区域的空气,因为不能维持来自冷却风扇的排气压力,所以有可能不吹向其它区域,存在只能对冷却对象局部性地进行冷却的情况。
相对于此,冷却风扇的进气面,因为对向于冷却对象,所以若对冷却风扇进行驱动,则位于该冷却风扇的进气侧的冷却对象的周围变成负压,在该冷却对象的周围,能够形成维持住预定的气压的空气的流路。依照于此,在位于流路上的冷却对象,即,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能够使空气可靠地进行流通,并且,能够防止空气的滞留。从而,能够使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本发明的背投投影机,具备:光源,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元件,将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透镜,和将前述光源和前述光调制元件和前述投影透镜收置于内部的壳体;前述壳体,具有底面部、正面部、背面部和左右的侧面部;在前述正面部保持前述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前述底面部的外缘向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延伸的框状支脚部;在前述底面部和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之间,通过前述框状支脚部形成间隔;在前述框状支脚部,设置用于将对收置于前述壳体内的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导入到上述间隔的进气口;在前述底面部,形成将从前述进气口导入到前述间隔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开口部;在前述第1开口部,设置从前述正面部自由插拔的、对通过前述第1开口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过滤器。
在本发明中,具备从前述底面部的外缘向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延伸的框状支脚部;在前述底面部和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之间,通过前述框状支脚部形成间隔;在前述框状支脚部,设置用于将对收置于前述壳体内的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导入到上述间隔的进气口;在前述底面部,形成将从前述进气口导入到前述间隔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的第1开口部。依照于此,在将壳体设置于设置面时,因为不会堵塞形成于底面部的第1开口部,所以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可靠地导入到壳体内部。从而,能够对冷却空气的导入路,可靠地进行确保。
并且,依照本发明,去除通过形成于壳体的底面部的开口、从外部所导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等的空气过滤器,从壳体的正面部自由插拔地安装。依照于此,因为通过空气过滤器、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所以除了能够取入去除了尘埃等的清洁的空气之外,还能够在空气过滤器由于尘埃等变脏的情况下,将该空气过滤器,从观看图像显示装置一侧取出而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不移动背投投影机,容易地更换空气过滤器。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进气口,形成于前述背面部侧。
依照于此,能够使进气口不显眼。从而,能够使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良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前述底面部,形成将从前述进气口导入到前述间隔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的第2开口部;前述第1开口部,位于连结前述进气口和前述第2开口部的线的延长线上;在前述底面部,设置对从前述进气口到前述第1开口部的前述冷却空气的流路,和从前述进气口到前述第2开口部的前述冷却空气的流路进行分离的分隔壁。
依照于此,在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双方,可以使冷却空气可靠地进行流通。从而,通过从这些开口部导入到壳体的内部的冷却空气,可以对壳体的内部的各构成部件可靠且适当地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备将入射光束变换成1种类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变换元件;在前述底面部,设置管道,该管道,一端连接到前述第1开口部,另一端与前述光调制装置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下方相连接,将从前述开口部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的前述冷却空气,导至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作为光调制元件,除了能够例示具有:由玻璃等构成的驱动基板和对向基板,通过密封材料隔开预定间隔所配置,在两基板间密封进液晶的构成的液晶面板之外;还能够例示通过对微镜的入射角度进行控制,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光调制的作为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DMD(数字微镜器件:TI公司的商标)。
并且,作为光学变换元件,能够例示使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起来进行射出的偏振变换元件、偏振膜及偏振板等。
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特别容易发热。并且另一方面,这些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存在发生热变性的情况,在发生了热变性的情况下,存在不能进行适当的图像形成的情况,需要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
对于如此的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将从形成于底面部的开口部、到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连接的管道,能够使从开口部导入到壳体内部的空气,在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可靠地进行流通。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这些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冷却。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管道,具有突出于前述底面部的上方及下方的形状。
在底面部的下方,因为通过框状支脚部在其与设置壳体的设置面之间形成间隔,所以可以有效利用该间隔,使管道的截面积变大。如此地,通过使管道的截面积变大,能够使冷却空气高效地进行流通。从而,能够使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下方连接有前述管道的前述光调制装置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具备对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前述冷却风扇的进气面,对向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依照本发明,在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使进气面面向它们地配置冷却风扇。依照于此,能够使通过形成于底面部的开口部从壳体外部所导入、在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连接了管道的至少一方的下方进行流通的空气,通过冷却风扇的驱动进行吸引,可靠地流通于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
并且,冷却风扇的进气面,位于对向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冷却对象,即,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依照于此,通过冷却风扇的驱动,管道的另一端侧的开口周围的空气,沿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流通对它们进行冷却,并汇集于该冷却风扇的进气面。
在此,冷却风扇的排气面,在对向于冷却对象的情况下,有可能只向对向于该排气面的冷却对象的一部分区域吹送空气。在如此的情况下,吹向该一部分区域的空气,因为不能从冷却风扇对排气压力进行维持,所以有可能不吹向其它区域,存在只能局部性地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情况。
相对于此,冷却风扇的进气面,因为对向于冷却对象,所以若对冷却风扇进行驱动,则位于该冷却风扇的进气侧的冷却对象的周围变成负压,在该冷却对象的周围,能够形成维持住预定的气压的空气的流路。依照于此,在位于流路上的冷却对象,即,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可靠地使空气进行流通,并且,能够防止空气的滞留。从而,能够使光调制元件及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冷却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看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背投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看前述实施方式中的背投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侧看前述实施方式中的背投投影机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上部腔室(cabinet)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下部腔室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下部腔室的内部构成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的光学系统的模式图。
图9是从下方看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下部腔室的底面部的图。
图10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管道及空气过滤器的位置的图。
图11是模式性地表示图9的XI-XI线处的背投投影机的剖面的图。
附图符号说明
1…背投投影机(图像显示装置),2…上部腔室(壳体),3…下部腔室(壳体),2B…屏幕(图像显示部),3A…正面部(侧面部),39…底面部,41…光源装置(光源),91…冷却风扇,36A…进气口,391…框状支脚部(支脚部),392…管道,393…空气过滤器,39E…开口部,423…偏振变换元件(光学变换元件),451…液晶面板(光调制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背投投影机进行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看本实施方式的背投投影机1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从背面侧看背投投影机1的图;图3,是从左侧面看该背投投影机1的图。再者,在图3中所说的所谓左侧,是指从正面看背投投影机1的情况下的左侧。
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背投投影机1,对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相应于输入进来的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像,并将形成的光学像,放大投影到设置于该背投投影机1的透光性的屏幕2B。
(1)外观构成
背投投影机1,如示于从图1到图3中地,具备从正面侧看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纵剖面具有大致三角形状的上部腔室2,和从下方支持该上部腔室2的下部腔室3所构成。这些上部腔室2及下部腔室3,通过螺纹件等互相固定。
其中,上部腔室2,如示于图1中地,具备在内部收置后述的反射镜2A(图4)的镜壳体21,和对屏幕2B进行保持的框架22所构成。
并且,下部腔室3,是对上部腔室2进行支持,并在内部收置背投投影机1的主要的构成部件的平面看大致梯形状的箱形框体。
(1-1)背投投影机1的正面构成
在背投投影机1的正面侧,即,上部腔室2的正面侧,如示于图1中地,配置框架22。
框架22,以与后述的镜壳体21(图2)的正面侧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为正面看大致长方形状,在该镜壳体21的正面侧,通过螺纹件等所固定。
该框架22,如前述地,对投影光学像的屏幕2B进行保持。为此,在框架22的大致中央,形成与屏幕2B的光学像投影区域大致相同大小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部221,屏幕2B从该开口部221显露出来。并且,在该开口部221的左右两侧,形成在背面侧分别配置有2个扬声器(图示省略)的扬声器设置部222、223。
在此,屏幕2B,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具备菲涅耳片、双凸透镜片、玻璃板等的保护板所构成。其中,菲涅耳片,对从后述的光学单元的投影透镜所射出、以后述的反射镜2A(图4)所反射的光束进行平行化。并且,双凸透镜片,构成为:使透射菲涅耳片所平行化了的光束,通过该双凸透镜片进行扩散,能够适当地识别显示图像。
下部腔室3的正面部3A,在使该下部腔室3和上部腔室2结合起来的情况下,是与屏幕2B显露出来的面相同侧的面。
在该正面部3A,在大致中央形成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部31,设置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转动,封闭及敞开该开口部31的盖构件31A。
在该开口部31的内部,虽然对详细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设置了作为正面侧操作面板的前面面板。在该前面面板的左侧部分,配设进行音量调节、像质调整等的各种操作开关,作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连接端子的D-Sub端子,立体声声音输入端子,视频输入端子,S端子等。并且,在前面面板的右侧部分,形成可以插入各种半导体存储器卡的开口,在内部配设从该卡读取数据的读卡器。在如此的开口部31的右侧,设置电源开关32。这些前面面板及电源开关32,电连接于后述的控制基板5(图5)。
并且,在下部腔室3的正面侧左右两端,形成支脚部33。
(1-2)背投投影机1的背面构成
背投投影机1的背面侧,如示于图2及图3中地,通过上部腔室2的镜壳体21及下部腔室3所构成。
其中,镜壳体21,为具有纵剖面大致三角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箱型框体。该镜壳体21,由构成背投投影机1的背面的背面壁211,与该背面壁211的下方端部相连接的底面壁212,和位于这些背面壁211及底面壁21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213、214所构成。并且,在该镜壳体21的正面侧,形成大致正交于侧壁213、214,并在互相离开的方向上、即、背投投影机1的左右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延伸部215、216。
背面壁211,具有长边位于上方的平面看大致梯形状的形状,并向后方的下侧进行倾斜地形成。该背面壁211的内侧的面,以预定角度支持后述的反射镜2A(图4)。
一对侧壁213、214,形成得将背面壁211及底面壁212的左右两端连接起来,随着朝向后方倾斜于内侧地形成。
延伸部215、216,形成得比侧壁213、214的纵向尺寸大,在大致中央部分,形成向背面方向鼓出的鼓出部215A、216A。该鼓出部215A、216A,与框架22的扬声器设置部222、223(图1)对齐,形成扬声器罩。
下部腔室3,如前述地,一致于上部腔室2的平面看形状,形成为平面看大致梯形状,为通过侧壁包围四方的箱状框体。
该下部腔室3的背面部3B,为对向于正面部3A的面,在该背面部3B,在图2中的左侧,形成第1凹部34,在右侧,形成第2凹部35。
其中,在第1凹部34,形成大致正方形状的灯更换口34A,该灯更换口34A,通过灯盖34B所覆盖。该灯更换口34A,构成为:通过取下灯盖34B而敞开,通过该灯更换口34A,能够更换后述的光学单元4的光源装置41(图5及图8)。
在第2凹部35,设置电源电缆35A,及,作为背面侧操作面板的背面面板35B。其中,背面面板35B,具体地,配设作为PC连接端子的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端子,天线输入端子,及,多个系统的视频/声音输入输出端子等。
并且,在第1凹部34及第2凹部35的下方,形成用于导入对收置于下部腔室3内部的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的进气口36(36A、36B)。
进而,在第1凹部34的左侧及第2凹部35的右侧,形成排气口37(37A、37B、37C)。这些排气口37A~37C,是排出对下部腔室3内的各种装置进行了冷却的空气的开口,形成为缝隙状。
(2)内部构成
(2-1)上部腔室2的内部构成
图4,是表示上部腔室2的内部构成的图。图4,是从图1的状态取下了屏幕2B的背投投影机1的正面侧立体图。
在上部腔室2的内部,如示于图4中地,收置对从设置于下部腔室3内部的后述的光学单元4(图5及图8)的投影透镜46(图8)所射出的作为光学像的光束进行反射的反射镜2A。该反射镜2A,是形成为与背面壁211(图2)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平面看大致梯形状的一般性的镜体,在上部腔室2的背面壁211(图2)的内侧,梯形状的长边成为上侧地倾斜地安装。该反射镜2A的倾斜角,基于设定了安装于正面侧的屏幕2B(图1)和后述的光学单元4(图5及图8)的投影透镜46产生的图像的反射的位置关系所设定。
并且,镜壳体21的底面壁212,具有长边位于前方侧的平面看大致梯形状的形状。该底面壁212,如示于图2及图3中地,随着朝向背面侧而倾斜于上方地形成,以背面侧的端部与背面壁211,并且,以左右的端部与侧壁213、214相连接。
在该底面壁212,如示于图4中地,在正面侧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大致矩形状的缺口212A,后述的光学单元4(图5及图8)的投影透镜46显露出来。并且,在该缺口212A的左侧,形成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212B。该鼓出部212B,形成于对应于后述的电源单元6(图5)的电源模块61(图5)的位置。
(2-2)下部腔室3的内部构成
图5,是表示下部腔室3的内部构成的图。若进行详述,则图5,为从图2的状态下取下了下部腔室3的背面侧的外装壳体的背投投影机1的背面侧立体图。并且,图6,是模式性地表示下部腔室3的内部构成的平面图。
在下部腔室3的内部,收置形成图像的光学单元4,进行背投投影机1整体的驱动控制的控制基板5,及,对各电子部件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单元6等。具体地,这些光学单元4、控制基板5及电源单元6,沿保持于上部腔室2的屏幕2B,设置于下部腔室3的底面部39。即,图像形成等的背投投影机1中的主要的处理,通过收置于下部腔室3内的构成部件所执行。
其中,光学单元4,如示于图5及图6中地,配置于从下部腔室3的大致中央向右侧,即,从背面侧看左侧。并且,控制基板5及电源单元6,配置于从下部腔室3的大致中央向左侧,即,从背面侧看从大致中央向右侧。
(3)光学单元4的构成
图7,是表示光学单元4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光学单元4的光学系统的模式图。
光学单元4,与前述的屏幕一同,构成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该光学单元4,对从光源装置41所射出的光束,通过液晶面板451,相应于输入进来的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像,并通过投影透镜46将该形成了的光学像通过反射镜2A(图4),放大投影到屏幕2B(图1)上。该光学单元4,如示于图7中地,载置于设置于下部腔室的底面部39的上面的光学单元载置台38上。
还有,该光学单元载置台38,由多片板状构件所构成,是用于将光学单元4固定到预定的位置的板状构件。
如此的光学单元4,如示于图8中地,具备光源装置41,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2,色分离光学系统43,中继光学系统44,电光装置45,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46,将它们收置于内部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7,和保持固定投影透镜46的头体48所构成。
光源装置41,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1,反射器412,防爆玻璃413,将它们收置于内部的为合成树脂制的壳体的光源灯盒414所构成。而且,该光源装置41,使从光源灯411所射出的放射状的光线以反射器412进行反射成为平行光线,并将该平行光线,通过防爆玻璃413向外部射出。
其中,光源灯411,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高压水银灯。再者,在高压水银灯以外,也能够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卤素灯等。并且,作为反射器412,虽然采用了抛物面镜,但是也可以采用使平行化凹透镜及椭圆面镜组合起来,代替抛物面镜。
防爆玻璃413,是封闭反射器412的开口部分的透光性的玻璃构件,构成为:在光源灯411破裂的情况下,该光源灯411的碎片,不会从光源灯盒414飞散到外部。
在光源灯盒414,如示于图7中地,形成将光源装置41收置于背投投影机1内时朝向背面方向进行延伸的一对把手414A,构成为:在对光源装置41进行更换时,容易把持光源灯盒414。而且,构成为:在由于光源灯411的寿命及破损等需要对光源装置41进行更换的情况下,使前述的灯盖34B(图2)敞开,从灯更换口34A(图2)能够更换每个光源装置41。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2,是用于对构成电光装置45的后述的3片液晶面板451的图像形成区域大致均匀地进行照明的光学系统。该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2,如示于图8中地,具备第1透镜阵列421,第2透镜阵列422,偏振变换元件423,和重叠透镜424所构成。
第1透镜阵列421,具有矩阵状地排列从光轴方向看具有大致矩形状的轮廓的小透镜的构成,各小透镜,将从光源装置41所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束部分光束。
第2透镜阵列422,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421大致同样的构成,具有矩阵状地排列小透镜的构成。该第2透镜阵列422,与重叠透镜424一同,具有使第1透镜阵列421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于后述的液晶面板451上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23,相当于本发明的光学变换元件,配设于第2透镜阵列422和重叠透镜424之间。如此的偏振变换元件423,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422的光变换成大致1种类的直线偏振光,由此,可提高在电光装置45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通过偏振变换元件423被变换成大致1种类的直线偏振光的各部分光,通过重叠透镜424最终大致重叠于电光装置45的后述的液晶面板451上。在采用了对偏振光进行调制的类型的液晶面板451的背投投影机1中,因为只能利用1种类的直线偏振光,所以来自发出其他种类的随机的偏振光的光源灯411的光的大致一半未被利用。所以,通过采用偏振变换元件423,将从光源灯411所射出的光束变换成大致1种类的直线偏振光,提高在电光装置45的光的利用效率。
还有,如此的偏振变换元件423,例如介绍于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
色分离光学系统43,具备2片分色镜431、432,和反射镜433,具有通过分色镜431、432将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2所射出的光束分离成红(R)、绿(G)、蓝(B)的3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4,具备入射侧透镜441,中继透镜443,反射镜442、444;具有将以色分离光学系统43所分离的色光的红色光导至电光装置45的后述的红色光用液晶面板451R的功能。
此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3的分色镜431中,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2所射出的光束的红色光分量和绿色光分量进行透射,并且蓝色光分量进行反射。通过分色镜431反射的蓝色光,以反射镜433进行反射,通过场透镜455,到达电光装置45的后述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451B。该场透镜455,将从第2透镜阵列422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变换成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于其他的绿色光用、红色光用的光调制元件的光束入射侧的场透镜455也同样。
并且,在透射了分色镜431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之中,绿色光,通过分色镜432进行反射,通过场透镜455,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G。另一方面,红色光,透射分色镜432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4,进而通过场透镜455,到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R。
还有,中继光学系统44用于红色光,是因为红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他的色光的光路的长度长,防止光的散射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的缘故。即,是为了使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41的部分光束,原样传到场透镜455的缘故。再者,在中继光学系统44中,虽然为使3色的色光之中的红色光通过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使蓝色光、绿色光通过的构成。
电光装置45,相应于图像信息对所入射的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彩色图像,具备:入射以色分离光学系统43所分离的各色光的3个入射侧偏振板452,配置于各入射侧偏振板452的光路后级的作为光调制元件的3个液晶面板451(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R,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G,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B),配置于各液晶面板451的光路后级的3个射出侧偏振板45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54。而且,这些入射侧偏振板452、液晶面板451、射出侧偏振板453、及十字分色棱镜454,一体性地被单元化。还有,入射侧偏振板452、液晶面板451及射出侧偏振板453,虽然具体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隔开预定的间隔进行配置。
入射侧偏振板452,入射以偏振变换元件423使偏振方向一致成大致一方向的各色光,仅使所入射的光束之中的,与以偏振变换元件423所一致了的光束的偏振轴大致同一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对其他的光束进行吸收。该入射侧偏振板452,例如,具有在蓝宝石玻璃或水晶等的透光性基板上粘贴了偏振膜的构成。
液晶面板451,具有在一对透明玻璃基板间密封进为电光物质的液晶的构成,并相应于从后述的控制基板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处于图像形成区域内的前述液晶的取向状态,对从入射侧偏振板452所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进行调制。
射出侧偏振板453,为与入射侧偏振板452大致同样的构成,仅使从液晶面板451的图像形成区域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具有与入射侧偏振板452的光束的透射轴相正交的偏振轴的光束透射,对其他的光束进行吸收。
十字分色棱镜454,是对从射出侧偏振板453所射出的按每色光所调制了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454,形成使4个直角棱镜贴合起来的平面看正方形状,在使直角棱镜彼此贴合起来的界面上,形成2个电介质多层膜。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对从液晶面板451R、451B所射出、通过射出侧偏振板453的各色光进行反射,并使从液晶面板451G所射出、通过射出侧偏振板453的色光进行透射。如此地,合成在各液晶面板451R、451G、451B所调制了的各色光,形成彩色图像。
投影透镜46,具有在镜筒内收置了多片透镜及使入射光束进行偏向的镜体的构成,对从电光装置45所射出的彩色图像进行放大,使之朝向反射镜2A(图4),即,使朝向正面所射出的彩色图像朝向上方向,弯曲进行投影。该投影透镜46,如示于图8中地,配置于电光装置45的光束射出侧,固定于后述的头体48。并且,该投影透镜46,如示于图4中地,配置于下部腔室3的正面侧大致中央,从形成于前述的上部腔室2的底面壁212的缺口212A露出到镜壳体21内部。
光学部件用壳体47,如示于图8中地,在内部设定预定的照明光轴A,将上述的光学部件42~45配置于相对于照明光轴A的预定位置。该光学部件用壳体47,如示于图7及图8中地,具备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部件收置构件472,和盖状构件473所构成。
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虽然对详细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形成为具有开口于背面侧的剖面大致U状的箱型。在将光源装置41收置于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中时,使光源灯盒414对于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朝向正面侧滑动。并且,在从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取出光源装置41的情况下,使光源灯盒414朝向背面侧滑动。
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连接于部件收置构件472,在与该部件收置构件的连接部分,形成开口471A以使从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所射出的光束通过。
部件收置构件472,作为具有上方进行了开口的剖面大致U状的合成树脂制的箱型壳体所构成。该部件收置构件472,如前述地,在一端侧,连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在另一端侧,安装对电光装置45及投影透镜46进行保持固定的头体48。其中,在连接于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一侧的部件收置构件472的端部,形成大致矩形的开口472A,使得从收置于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中的光源装置41所射出的光束,通过部件收置构件472内。
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内部,形成多个槽,在该槽,使前述的光学部件421~424、431~433、441~444、445,从上方嵌入地进行定位固定。
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72中,在将从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所射出、在内部进行了导光的光束进行射出的平面看U状的射出侧端部的各端面,如示于图8中地,分别形成用于使光束通过的作为光束通过用开口的缺口472B,在缺口472B的周缘部分安装场透镜455使之封闭该缺口472B。
并且,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72,如示于图7中地,在外面形成多个支脚部472C。这些支脚部472C,用于在光学单元载置台38,将该部件收置构件472进行固定。而且,部件收置构件472,通过形成于支脚部472C的孔472C1,螺纹固定于光学单元载置台38上。
进而,在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对应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下方的位置,如示于图11中地,形成使该偏振变换元件显露出来的开口部472D。在该开口部472D,连接后述的管道392,导入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的空气。还有,关于管道392,在后进行详述。
盖状构件473,如示于图7中地,具有对应于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平面形状的形状,为封闭该部件收置构件472的上部开口所安装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
在该盖状构件473的对应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位置,虽然详细进行后述,但是如示于图11中地,形成开口部473A。并且,在该开口部473A的上方,设置用于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91。
在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光束射出侧的端部,如示于图8中地,安装对投影透镜46进行保持固定的头体48。
头体48,例如由铝合金或镁合金等的金属材料所构成,将电光装置45及投影透镜46进行一体化,并且对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7安装一体化了的单元。
该头体48,虽然将详细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具有侧面看大致倒T状,并由光束入射侧的水平部481,光束射出侧的水平部482,和被这些水平部481、482所夹持,从该水平部481、482垂直地立起的垂直部483所构成。
其中,在光束入射侧的水平部481,固定电光装置45,在光束射出侧的水平部482,固定投影透镜46。并且,在垂直部483,形成将从电光装置45所射出的光束导至投影透镜46的开口483A。
(4)控制基板5的构成
控制基板5,纵向放置地配置于从正面侧看背投投影机1时投影透镜46的左侧,即,图5及图6中的中央偏右,为了防止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以形成有多个孔的金属制的屏蔽部件覆盖整体。该控制基板5,作为安装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所构成,对从设置于前面面板及后面面板35B(图2)的各连接端子输入进来的图像信息,及,来自配设于前面面板的操作按钮的操作信号进行处理,进行包括光学单元4(图5及图8)的液晶面板451(图8)的背投投影机1(图1)的整体的驱动控制。
(5)电源单元6的构成
电源单元6,对从外部输入进来的交流电流进行直流变换,对构成背投投影机1(图1)的各电子部件,供给驱动电力。
该电源单元6,如示于图5及图6中地,由配置于下部腔室3的右侧、与电源电缆35A(图2)相连接的电源模块61,和配置于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71的正面侧、对构成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图8)供给驱动电力的光源驱动模块62所构成。
其中,电源模块61,对通过电源电缆35A(图2)进行输入的工业用交流电流进行直流变换,并在升压及减压成相应于各电子部件的电压之后,供给到光源驱动模块62及控制基板5等的电子部件。
光源驱动模块62,将从电源模块61所供给的直流电流进行整流、变压,使交流矩形波电流发生,将该交流矩形波电流供给到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图8)。该光源驱动模块62,电连接于前述的控制基板5,由该控制基板5,通过光源驱动模块62,进行光源灯411(图8)的点亮控制。
(6)下部腔室3的底面部39的构成
图9,是从下方看背投投影机1的图。即,图9,是从下方看下部腔室3的底面部39的图。
在背投投影机1的下部腔室3,形成:在上面部分载置前述的光学单元4(图5及图6)、控制基板5(图5及图6)及电源单元6(图5及图6)等的底面部39(图2及图9)。该底面部39,是从下部腔室3的正面部3A(图1),即,从背投投影机1的、设置了屏幕2B(图1)的面的下端,延伸于背面方向的面,在底面部39的下面部分,如示于图9中地,在左右端部,设置前述的支脚部33。
在底面部39,形成从该底面部39的外缘大致下垂的框状支脚部391。
框状支脚部391,相当于本发明的支脚部,在底面部39和设置台等的设置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在该框状支脚部391的背面侧,形成前述的进气口36A、36B,由此,在底面部39的下方,即,底面部39和设置面之间,形成空气层。从而,从进气口36A、36B所导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通过该进气口36A、36B在底面部39的下方流通。
再者,通过在框状支脚部391的背面侧形成进气口36A、36B,因为从观看背投投影机1的一侧,即,从正面侧看不到进气口36A、36B,所以能够使该进气口36A、36B不显眼。
此外,在底面部39的背面侧的左右对称位置,形成平面看大致圆形状的支脚部39A、39B。
并且,在底面部39,形成3个开口部39C、39D、39E及肋状物39F。
其中,开口部39C,形成于图9中的中央偏右的位置,即,对应于光源装置41(图6及图8)的位置,成为一致于该光源装置41(图6及图8)的形状的形状。该开口部39C,将通过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导入到下部腔室3的内部。从该开口部39C导入进来的空气,虽然对详细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通过配置于光源装置41(图6及图8)的上方的冷却风扇所吸引。而且,该空气,在通过该冷却风扇所吸引的过程中,一边对示于图6中的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进行冷却,一边沿该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进行流通,经由冷却风扇,从排气口37A(图2)排出到外部。
开口部39D,在图9中的中央偏左的位置,即,在跨示于图5及图6中的控制基板5,和设置于该控制基板5及电源模块61之间的未图示的冷却风扇的位置,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该开口部39D,将通过进气口36B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导入到下部腔室3的内部。从该开口部39D导入进来的空气,虽然对详细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通过配置于控制基板5及电源模块61之间的冷却风扇所吸引。而且,该空气,在被该冷却风扇所吸引的过程中,一边对控制基板5进行冷却,一边沿该控制基板5进行流通。此后,冷却风扇,对冷却了控制基板5的空气进行吸引,将该空气送到电源模块61,对电源模块61进行冷却。对该电源模块61进行了冷却的空气,从排气口37B、37C(图2)排出到外部。
开口部39E,如示于图9中地,位于连结进气口36A、和开口部39C的线的延长线上,并接近于正面部3A地,形成于底面部39的正面侧。该开口部39E,将通过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通过后述的管道392,导入到下部腔室3的内部。从该开口部39E导入进来的空气,虽然详细进行后述,但是供给到构成光学单元4(图8)的偏振变换元件423(图8),用于该偏振变换元件423(图8)的冷却。
肋状物39F,对底面部39的强度进行确保,从底面部39的下面进行下垂地纵横地形成。该肋状物39F,不形成于从进气口36A到开口部39C、39E的范围,及,从进气口36B到开口部39D的范围。由此,在设置面上设置背投投影机1时,该肋状物39F,作为将从进气口36A及进气口36B导入到底面部39的下方的空气,分别导至开口部39C、39E及开口部39D的如管道那样的分隔壁发挥功能。若进行详述,则从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空气之中,使一部分,流通到图9中的箭头S11方向而导至开口部39C,使剩余的一部分,流通到箭头S21方向而导至开口部39E;并且,将从进气口37B导入进来的空气,导至开口部39D。由此,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下述流路:从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开口部39C,流通于光源装置41(图5及图6)及光源驱动模块62(图6)的流路;剩余的一部分,通过开口部39E,流通于偏振变换元件423(图8)的流路;和从进气口36B导入进来的空气,通过开口部39D,流通于控制基板5(图5及图6)及电源模块61(图5及图6)的流路。
图10,是表示设置于底面部39的管道392及空气过滤器393的位置的图。若进行详述,则图10,是表示从上方看底面部39的情况下的管道392及空气过滤器393的位置的图。并且,图11,是模式性地表示图9的XI-XI线处的背投投影机1的剖面的图。
管道392,如示于图5及图11中地,具有突出于底面部39的上方及下方的两方的形状。而且,管道392,如示于图9、图10及图11中地,设置为:一端,通过空气过滤器393与开口部39E相连接;另一端,与构成前述的光学单元4(图7及图8)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7(图7及图8)进行连接。若进行详述,则管道392的另一端,与构成光学部件用壳体47的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形成于偏振变换元件423(图8及图11)的下方的开口部472D相连接。由此,能够可靠地将通过开口部39E导入进来的空气,导至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下方,能够通过该空气可靠地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
并且,管道392,有效利用通过框状支脚部391形成于底面部39和设置面之间的间隔,成为不仅突出于底面部的上方而且还突出于下方的形状。通过为如此的构成,可以使管道的截面积大,能够使冷却空气高效地流通。从而,能够使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效率,更加提高。
空气过滤器393,如示于图10及图11中地,设置得覆盖开口部39E,除去包含于通过该开口部39E进行流通的空气中的尘埃等。该空气过滤器393,具备: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等的过滤器部393A,和把手部393B。
过滤器部393A,如示于图11中地,夹装于开口部39E和管道392之间,除去通过开口部39E在管道392内流通的空气中的尘埃等。该过滤器部393A,能够以吸附尘埃等的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形成。
把手部393B,端部露出于下部腔室3的正面侧,构成为:通过将该把手部393B拉向图10中的箭头Z方向,即,正面侧,能够取出空气过滤器393;并且,向与箭头Z方向相反方向,即,背面侧,能够插入该空气过滤器393。由此,在空气过滤器393的过滤器部393A变脏了的情况下,能够从观看背投投影机1的一侧,简单地更换空气过滤器393。
(7)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流路
在此,利用图9及图11,关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流路进行说明。
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流路,是从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通过配置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的冷却风扇91所吸引,在该吸引过程中,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的空气的流路。
若进行详述,则冷却风扇91一进行驱动,则从进气口36A所导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在通过形成于底面部39的下面的肋状物39F所划分的区域内流通,朝向箭头S21方向,即,形成有开口部39E的方向流动。
流通于开口部39E附近的空气,按箭头S22方向流动,通过开口部39E及空气过滤器393,流入管道392内部。在此,该空气,在通过空气过滤器393的过滤器部393A的过程中,除去包含于该空气中的尘埃等被净化,在管道392中,导入洁净的空气。
进入管道392内的空气,按箭头S23方向行进,通过形成于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开口部472D,导入该部件收置构件472内部,朝向上方进行流通。该空气,在朝向上方进行流通的过程中,沿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流通,对该偏振变换元件423和第2透镜阵列422(图8)及重叠透镜424(图8)进行冷却。在此,通过部件收置构件472的侧壁、第2透镜阵列422(图8)及重叠透镜424(图8),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72内,形成如管道那样的空气的流路,通过部件收置构件472的开口部472D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72导入到内部的空气,沿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光束入射侧及光束射出侧的两面流动,对该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
用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的空气,通过位于该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的盖状构件473的开口部473A被冷却风扇91的进气面所吸引,由该冷却风扇91,通过形成于下部腔室3的排气口37A,排出到外部。
在此,冷却风扇91,配置为:该冷却风扇91的进气面,对向于偏振变换元件423。依照于此,通过冷却风扇91的驱动,该冷却风扇91的进气侧变成负压,管道392内的空气,以预定的气压流入到部件收置构件472内。因此,能够使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的空气,不滞留地沿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流通。即,能够将通过管道392所供给的空气,汇集于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供给,通过该空气,能够对偏振变换元件423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提高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效率。
依照于如前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背投投影机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形成于下部腔室3的底面部39的开口部39E地配置空气过滤器393。依照于此,能够从通过开口部39E导入到下部腔室3内部的空气中除去尘埃等,除了能够防止尘埃等进入到背投投影机1内部,还能够在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中提供洁净的空气。
并且,在背投投影机1中,空气过滤器393,可以从正面侧插拔地构成。依照于此,在使该背投投影机1长时间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对有可能由于尘埃等产生孔眼堵塞的空气过滤器393进行更换。即,相比较于在背投投影机1的左右侧面及背面配置空气过滤器393的情况,能够不使背投投影机1移动,从该背投投影机1的观看方向,简单地更换空气过滤器393。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更换作业。
下部腔室3的底面部39的下面,通过从该底面部39的外缘大致进行下垂的框状支脚部391所包围,在该框状支脚部391,形成将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导至形成于底面部39的开口部39C、39E及开口部39D的进气口36A及进气口36B。依照于此,能够在底面部39和设置背投投影机1的设置面之间形成空气层,能够防止在设置了该背投投影机1的情况下,由于设置面而封闭形成于底面部39的开口部39C、39D、39E。并且,能够对这些开口部39C、39E及开口部39D,供给从进气口36A及进气口36B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从而,即使在将背投投影机1设置于设置面的情况下,也因为从进气口36A及进气口36B导入进来的空气,在底面部39的下方流通,通过开口部39C、39D、39E,导入到下部腔室3内,所以能够可靠地形成对配置于该下部腔室3内的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偏振变换元件423和控制基板5及电源模块61进行冷却的空气的流路。
并且,由于通过肋状物39F,将从进气口36A导入,并通过开口部39E在下部腔室3内部进行流通的空气的流路;和从相同的进气口36A导入,并通过开口部39C在下部腔室3内部进行流通的空气的流路进行分离,能够可靠地对偏振变换元件423、和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供给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能够可靠地对它们进行冷却。即,位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的冷却风扇91,和位于光源装置41的上方的冷却风扇(图示省略)之中,在一方的吸引力较强的情况下,有可能空气大致单方面地流向该一方的冷却风扇。并且,考虑到:使空气流通于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的开口部39C,因为形成于接近进气口36A的位置,所以即使位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的冷却风扇91,和位于光源装置41的上方的冷却风扇的吸引力大致相同,在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的一方,也流过更多的空气。
相对于此,由于通过肋状物39F,将这些流路进行分离使其独立,能够分别供给适量的空气。从而,能够对偏振变换元件423、光源装置41及光源驱动模块62适当地进行冷却。
(8)实施方式的变形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等,虽然由以上的记述所公开,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即,本发明,虽然主要涉及特定的实施方式所特别图示,并且,所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目的的范围,对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质、数量、其他的详细的构成上,技术人员能够加以种种的变形。
从而,对公开于上述的形状、材质等进行了限定的记述,因为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容易而例示性地记述,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所以在那些的形状、材质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限定之外的构件的名称的记述,包括于本发明中。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为了在设置面和底面部39之间形成空气层,而为下述构成:在下部腔室3,形成从底面部39的外缘大致进行下垂的框状支脚部391,并在该框状支脚部391形成进气口36A,使从该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背投投影机1外部的空气在底面部39的下方通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平坦地形成底面部39的下面。在如此的情况下,为了不封闭形成于底面部39的开口部39C、39D、39E,在该底面部39和设置面之间夹装其他构件即可。
并且,也可以为下述构成:以空出预定的间隔所配置的一对板状构件构成底面部39,并在位于上方的板状构件载置光学单元4等,使另一方的板状构件的下面平坦。即,也可以使得在载置光学单元4等的面的下方空出预定的间隔地构成底面部39。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框状支脚部391的背面侧形成进气口36A、36B,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于正面侧及左右侧。此外,通过在背面侧形成进气口36A、36B,能够使该进气口36A、36B不显眼。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从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空气,通过开口部39E、空气过滤器393及管道392,流通于偏振变换元件42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之流通于为光调制元件的液晶面板451、入射侧偏振板452及射出侧偏振板453等的光学变换部件。并且,并不限于这些光学部件,也可以使之流通于其他的电子部件。还有,若构成为:从进气口36A导入进来的空气,通过从背投投影机1的正面侧自由插拔地设置的空气过滤器393,流通于偏振变换元件423及液晶面板451等,则能够按照需要更换空气过滤器393等,一直对这些光学部件供给除去了尘埃等的洁净的空气。从而,不仅能够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而且还能够抑制尘埃等成为影像所显现等的图像的劣化。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通过了空气过滤器393的空气,通过管道392流通于偏振变换元件42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通过了空气过滤器393的空气,直接流通于偏振变换元件423的构成。还有,若为通过管道392而引导空气的构成,则因为能够抑制如使其直接流通的情况等那样地空气进行扩散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可靠地对在下方连接有该管道392的偏振变换元件423,吹送空气。还有,在管道392,连接于液晶面板451的下方而代替连接于偏振变换元件423下方的情况下,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为冷却对象的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使其进气面对向于该偏振变换元件423地配置冷却风扇9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在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下方,使其排气面对向于该偏振变换元件423地配置冷却风扇的构成。该情况下,使管道392的一端,通过空气过滤器393连接于开口部39E,另一端连接于冷却风扇的进气面即可。还有,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在偏振变换元件423的上方,使其进气面对向于偏振变换元件423地配置冷却风扇91,则因为通过冷却风扇91的驱动,在偏振变换元件423,空气不会扩散而进行汇集进行流通,所以能够提高偏振变换元件423的冷却效率。再者,即使在作为冷却对象,采用了液晶面板451、其他的光学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设置有空气过滤器393的开口部39E,接近于正面部3A地,形成于底面部39的正面侧,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开口部39E在底面部39的位置,可以适宜确定。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利用了3个光调制元件的背投投影机,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仅用了1个光调制元件的背投投影机,用了2个光调制元件的背投投影机,或用了多于或等于4个光调制元件的背投投影机。另外,虽然采用了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元件,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使用了微镜的器件等的液晶以外的光调制元件。进而,也可以不用透射型的光调制元件,而用反射型的光调制元件。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光学单元4具有平面看大致L状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平面看大致U状的构成。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例示了背投投影机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对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和将该图像显示部收置于内部的壳体的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其他的装置。例如,能够举出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器等。
本发明,除了能够用于背投投影机中之外,还能够合适地用于在壳体的侧面配置图像显示部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中。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相应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和将该图像显示部收置于内部的箱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备:前述图像显示部露出、能从外部看到的侧面部,和从该侧面部的下端延伸到装置后方的底面部;
在前述底面部,形成有将前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开口部;
在前述开口部,设置有从前述侧面部自由插拔的、对通过该开口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过滤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备在设置该壳体的设置面和前述底面部之间形成空气层的支脚部;
在前述支脚部,形成有将前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至前述开口部的进气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支脚部,至少设置于与前述侧面部对向的一侧;
前述进气口,在与前述侧面部对向一侧的前述支脚部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图像显示部,具备:光源,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该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元件,进行入射光束的光学变换的光学变换元件,和投影通过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图像的屏幕;
在前述底面部,设置有管道,该管道,一端连接于前述开口部,另一端与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下方相连接,将从前述开口部所导入的空气,导至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下方连接有前述管道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具备对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
前述冷却风扇的进气面,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对向。
6.一种背投投影机,其具备:光源,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元件,将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投影到屏幕的投影透镜,以及将前述光源、前述光调制元件和前述投影透镜收置于内部的壳体;
前述壳体,具有底面部、正面部、背面部和左右的侧面部;
在前述正面部保持有前述屏幕;
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前述底面部的外缘向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延伸的框状支脚部;
在前述底面部和设置前述壳体的设置面之间,通过前述框状支脚部形成间隔;
在前述框状支脚部,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用于将对收置于前述壳体内的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空气导入到上述间隔;
在前述底面部,形成有第1开口部,该第1开口部将从前述进气口导入到前述间隔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
在前述第1开口部,设置有从前述正面部自由插拔的、对通过前述第1开口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过滤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进气口,形成于前述背面部侧。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底面部,形成有第2开口部,该第2开口部将从前述进气口导入到前述间隔的冷却空气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
前述第1开口部,位于连结前述进气口和前述第2开口部的线的延长线上;
在前述底面部,设置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对从前述进气口到前述第1开口部的前述冷却空气的流路,和从前述进气口到前述第2开口部的前述冷却空气的流路进行分离。
9.按照权利要求6~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前述光源和前述光调制元件之间、将从前述光源所射出的光束变换成一个种类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变换元件;
在前述底面部,设置有管道,该管道,一端连接于前述第1开口部,另一端与前述光调制装置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下方相连接,将从前述开口部导入到前述壳体的内部的前述冷却空气,导至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管道,具有突出于前述底面部的上方及下方的形状。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背投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下方连接有前述管道的前述光调制装置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设置有对该光调制元件及该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
前述冷却风扇的进气面,与上方配置有该冷却风扇的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光学变换元件之中的至少一方对向。
CNA2006800001987A 2005-01-28 2006-01-26 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9428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1778 2005-01-28
JP021778/2005 2005-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2823A true CN1942823A (zh) 2007-04-04

Family

ID=3674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01987A Pending CN1942823A (zh) 2005-01-28 2006-01-26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84155B2 (zh)
JP (1) JP4609490B2 (zh)
CN (1) CN1942823A (zh)
WO (1) WO200608039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279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索尼公司 投影装置
WO2013063927A1 (zh) * 2011-10-31 2013-05-10 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层流电子枪的低功耗型激光crt及投影系统
CN10414373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898359A (zh) * 2015-06-18 2015-09-09 无锡启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灯体的防尘散热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5083A (en) * 2005-07-29 2007-02-0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or
JP4210860B2 (ja) * 2005-12-26 2009-01-2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パネル型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
JP4914077B2 (ja) * 2006-02-07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71841A (ja) * 2006-03-31 2007-10-18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
US8699737B2 (en) * 2006-05-05 2014-04-15 Meyer Sound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Cooling system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US7602607B2 (en) * 2007-09-28 2009-10-13 Intel Corporation External protrusion for air flow distribution
JPWO2009150850A1 (ja) * 2008-06-13 2011-11-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1014161A1 (en) * 2009-07-28 2011-0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lluminated latch
US8487977B2 (en) * 2010-01-26 2013-07-1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virtualize people with 3D effect into a remote room on a telepresence call for true in person experience
CN103048860A (zh) * 2012-12-21 2013-04-1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散热模组的投影机
JP2014131243A (ja) * 2012-12-28 2014-07-10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03969936A (zh) * 2013-01-24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投电视的光机装置
TW201444369A (zh) * 2013-05-06 2014-1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顯示裝置
CN105375353A (zh) * 2015-11-18 2016-03-02 南阳市中通防爆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正压型防爆电气控制组合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3875A (ja) 1992-06-05 1993-12-24 Fujitsu Ltd エアフィルタの支持構造
JPH06153127A (ja) 1992-10-30 1994-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JPH07236805A (ja) 1994-02-28 1995-09-12 Fujitsu Ltd 空気ろ過装置及びその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3321791B2 (ja) 1995-10-03 2002-09-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JPH09102689A (ja) 1995-10-06 1997-04-15 Sony Corp 格子付きダクト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3781812B2 (ja) 1995-10-31 2006-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背面投射型映像装置及びランプ管理情報表示制御装置
JP3304739B2 (ja) 1996-02-08 2002-07-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ロスレス符号装置とロスレス記録媒体とロスレス復号装置とロスレス符号復号装置
JP3793976B2 (ja) 1996-09-20 2006-07-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JP2910743B2 (ja) 1997-09-10 1999-06-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取付け装置
JPH1184533A (ja) 1997-09-12 1999-03-26 Sony Corp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ー
JPH11191685A (ja) 1997-12-26 1999-07-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制御盤
JP4006833B2 (ja) * 1998-07-03 2007-1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装置
JP3271611B2 (ja) 1999-04-12 2002-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キャビネットのエアフィルタ
JP2001188304A (ja) 1999-12-28 2001-07-10 Toshiba Corp 背面投射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1209125A (ja) 2000-01-21 2001-08-03 Hitachi Ltd 投写形表示装置
JP2001209119A (ja) 2000-01-27 2001-08-03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及びランプユニット
JP2002101363A (ja) 2000-09-22 200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3337377A (ja) 2002-03-13 2003-11-28 Seiko Epson Corp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279A (zh) * 2010-02-26 2011-08-31 索尼公司 投影装置
WO2013063927A1 (zh) * 2011-10-31 2013-05-10 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层流电子枪的低功耗型激光crt及投影系统
CN10414373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143738B (zh) * 2013-05-10 2016-09-21 江苏一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898359A (zh) * 2015-06-18 2015-09-09 无锡启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灯体的防尘散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080392A1 (ja) 2008-06-19
US7384155B2 (en) 2008-06-10
WO2006080392A1 (ja) 2006-08-03
JP4609490B2 (ja) 2011-01-12
US20070008496A1 (en) 200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282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303472C (zh) 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251018C (zh) 投影仪
CN1238761C (zh) 背投投影机
CN1811584A (zh) 背面投影机
CN1275089C (zh) 背投投影机
CN1743943A (zh) 投影机
CN165806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261812C (zh) 投影机
CN1677224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444090A (zh) 背投投影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677221A (zh) 电子设备和冷却介质更换用盒
CN1260613C (zh) 投影机
CN1900816A (zh) 投影装置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90112A (zh) 电光装置用安装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924696A (zh) 投影机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54123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244835C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488973A (zh) 光调制装置、具有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调制装置或光学装置的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