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6641A -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6641A
CN1926641A CNA2005800061108A CN200580006110A CN1926641A CN 1926641 A CN1926641 A CN 1926641A CN A2005800061108 A CNA2005800061108 A CN A2005800061108A CN 200580006110 A CN200580006110 A CN 200580006110A CN 1926641 A CN1926641 A CN 1926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etate
paste
electrode layer
green sheet
ceramic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61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6641B (zh
Inventor
佐藤茂树
野村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6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6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08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08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G4/0085Fri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9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conductive, e.g. metallic pattern
    • H05K1/092Dispersed materials, e.g. conductive pastes or 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及制备多层单元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具有良好印刷性的导电糊,其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包括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的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的至少一种溶剂。

Description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 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和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不溶解在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电极层相邻的层中所含的粘结剂中并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的用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和制造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的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发明背景
最近,缩减各种电子器件的尺寸的需求使得需要缩小被引入到器件中的电子元件的尺寸并改进其性能。同样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强烈要求增加层的数量并使所层压的单元变得更薄。
当需要制造以多层陶瓷电容器为代表的多层陶瓷电子元件时,陶瓷粉末、粘结剂如丙烯酸系树脂,缩丁醛树脂或类似物、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二醇,己二酸酯,磷酸酯或类似物,和有机溶剂如甲苯,甲基乙基酮,丙酮或类似物进行混合和分散,由此制备陶瓷生片的介电糊。
该介电糊然后通过使用挤压涂布机、凹槽辊涂布机或类似机器被施涂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或类似物制成的载体片上形成涂层,然后将涂层加热至干燥,由此制造陶瓷生片。
此外,镍或类似物的导电性粉末和粘结剂溶解到溶剂如萜品醇中,由此制备导电糊,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以预定图案印刷在陶瓷生片上并加以干燥,由此形成电极层。
当电极层已经形成时,陶瓷生片(在它之上形成了电极层)从载体片上剥离,形成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然后,通过将所需数量的多层单元层压形成层压体,对层压体加压处理和切割该层压体来形成陶瓷生芯片(green chip)。
最后,将粘结剂从生芯片上除去,生芯片进行烘烤并形成外部电极,由此完成了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
现在,缩减电子元件的尺寸和改进其性能的需求使得有必要设定陶瓷生片的厚度(它决定了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各个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小于3μm或2μm并将三百或更多个的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各单元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将使用萜品醇(它非常普遍用作导电糊的溶剂)所制备的导电糊印刷到使用缩丁醛系树脂(它是陶瓷生片的最普遍的粘结剂)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上的情况,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被导电糊中所含的萜品醇所溶解并且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因此在陶瓷生片中产生针孔和裂纹而引起短路破坏。
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个建议解决方案是将烃系溶剂如煤油,癸烷或类似物作为导电糊的溶剂。然而,因为烃系溶剂如煤油,癸烷或类似物不溶解用于导电糊的粘结剂组分,不可能用烃系溶剂如煤油、癸烷或类似物完全地代替常用溶剂如萜品醇。所以,因为作为粘结剂的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丙烯酸系树脂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可溶于在导电糊中所含的溶剂,当陶瓷生片非常薄时难以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和裂纹的产生,并且因为烃系溶剂如煤油、癸烷或类似物的粘度低于萜品醇的粘度,难以控制该导电糊的粘度。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32563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7-21833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7-21832建议了使用氢化萜品醇如二氢萜品醇或萜烯系溶剂如二氢萜品醇乙酸酯代替萜品醇作为溶剂所制备的导电糊。然而,因为作为粘结剂的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丙烯酸系树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溶于氢化萜品醇如二氢萜品醇或萜烯系溶剂如二氢萜品醇乙酸酯中,当陶瓷生片非常薄时难以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和裂纹的产生。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70456公开了通过将含有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它几乎不溶解缩丁醛系树脂)的导电糊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电极层所制造的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并公开了优选使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导电糊的粘结剂。然而,因为含有作为粘结剂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的导电糊具有低粘度和高流动性,当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被印刷在陶瓷生片上时,导电糊从丝网印刷板上渗漏并且电极层不能以所需方式印刷。此外,所印刷的电极层倾向于玷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后者不溶解在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电极层相邻的层中所含的粘结剂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具有优异的可印刷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它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以所需方式形成电极层。
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努力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通过使用含有按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的粘结剂,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215,000范围内,和使用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来制备导电糊时,有可能制备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的导电糊并将导电糊的粘结剂以所需方式溶解在粘结剂中,并且甚至当导电糊被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的陶瓷生片上时,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仍不会溶解在介电糊中所含的溶剂中并且因此甚至当陶瓷生片非常薄时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和裂纹的产生。
本发明以这些发现为基础的,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含有下述粘结剂和至少一种下述溶剂的导电糊来实现,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该至少一种溶剂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也能够通过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下述粘结剂和至少一种下述溶剂的导电糊以预定图案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陶瓷生片上而形成电极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该至少一种溶剂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制备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的导电糊并以所需方式形成电极层。此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当导电糊被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非常薄的陶瓷生片上时,因为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不溶解在介电糊中所含的溶剂中,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并且因此甚至当陶瓷生片非常薄时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和裂纹的产生。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55,000到205,000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缩丁醛系树脂的聚合度优选等于或大于1000。
在本发明中,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缩丁醛系树脂的缩丁醛化程度优选等于或大于64mol%和等于或小于78mol%。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在形成电极层之前或在形成和干燥电极层之后,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按照与电极层图案互补的图案被印刷在陶瓷生片上而形成间隔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到180,000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优选的方面,因为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在陶瓷生片上形成间隔层,有可能防止在电极层的表面和没有形成电极层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之间形成台阶(step)。因此,甚至当将各自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并制造多层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时,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所制造的多层电子元件发生变形并还有效地防止这些层发生层离。
此外,因为萜品醇与煤油、二氢萜品醇、萜品醇或类似物的混合溶剂(它普遍作为用于形成间隔层的介电糊的溶剂)会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当在陶瓷生片上形成间隔层时,陶瓷生片会溶胀或部分地溶解,由此在陶瓷生片和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结果,对于通过将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和烘烤该层压体来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情况,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空隙。此外,对于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的情况,因为间隔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倾向于脱落,当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时,间隔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作为外来物质混入到层压体中,由此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引起内部缺陷并在间隔层缺失的部分中产生空隙。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这一优选方面,因为用于形成间隔层的介电糊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且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并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所以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陶瓷生片和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因此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空隙。
另外,因为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到180,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所以,通过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将介电糊印刷在陶瓷生片上能够以所需图案在陶瓷生片上形成间隔层。
此外,在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当将导电糊印刷在非常薄的陶瓷生片上形成电极层时,在用于形成电极层的导电糊中所含的溶剂会溶解或溶胀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组分,和另一方面,导电糊渗透进入陶瓷生片中,由此引起短路破坏,所以,优选与陶瓷生片分开地在载体片上形成电极层并且在干燥电极层之后利用粘合剂层将电极层粘结于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然而,当以这一方式与陶瓷生片分开地在载体片材上形成电极层时,为了使载体片材便于从电极层上剥离,优选的是在载体片材上形成含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并在防粘层上印刷导电糊,由此形成电极层。甚至对于将导电糊印刷在含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上形成电极层的情况,当防粘层含有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且导电糊含有作为溶剂的萜品醇时,在防粘层中所含的粘结剂被在导电糊中所含的溶剂所溶解,使得防粘层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由此在防粘层和电极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电极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结果,对于通过将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和烘烤该层压体来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情况,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空隙。此外,对于在电极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的情况,因为电极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倾向于脱落,当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时,电极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作为外来物质混入到层压体中,由此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引起内部缺陷和在电极层消失的部分中产生空隙。
然而,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215,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 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导电糊来形成电极层,并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丙烯酸系树脂。因此,甚至对于形成含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并将导电糊印刷在防粘层上形成电极层的情况,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防粘层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防粘层和电极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电极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因此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用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后者不溶解在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电极层相邻的层中所含的粘结剂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具有优异的可印刷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方法,它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以所需方式形成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首先制备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用于陶瓷生片的介电糊和然后使用挤出涂布器或绕线棒涂布器施涂于长的载体片,由此形成涂层。
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通常可通过将介电材料(陶瓷粉末)与将缩丁醛系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所获得的有机媒介物进行捏合来制备的。
在本发明中,缩丁醛系树脂的聚合度优选等于或大于1000。
此外,缩丁醛系树脂的缩丁醛化程度优选等于或大于64mol%和等于或小于78mol%。
用于制备有机媒介物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诸如萜品醇,丁基卡必醇,丙酮,甲苯,乙酸乙酯等之类的有机溶剂能够用于制备该有机媒介物。
介电材料可以选自能够形成复合氧化物或氧化物的各种化合物,如碳酸盐,硝酸盐,氢氧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和它们的混合物。介电材料通常以平均粒径大约0.1μm到约3.0μm的粉末形式使用。介电原材料的粒径优选小于陶瓷生片的厚度。
在介电糊中所含的各成分的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制备介电糊使之含有例如100重量份的介电材料,约2.5重量份-约10重量份的缩丁醛系树脂和约50重量份-约320重量份的溶剂。
遇必要时,介电糊可以含有选自各种分散剂,增塑剂,抗静电助剂,防粘剂,润湿剂等等中的添加剂。对于将这些添加剂添加到介电糊中的情况,优选将总含量设定为等于或低于10wt%。
作为涂有介电糊的载体片材,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且载体片材的表面可以用硅树酯,醇酸树脂或类似物涂敷从而改进它的可剥离性。
涂层然后在约50℃到约100℃的温度下干燥约1分钟到约20分钟,由此在载体片材上形成了陶瓷生片。
在本发明中,在干燥之后陶瓷生片的厚度优选等于或小于3μm和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5μm。
接着,用于形成电极层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等以预定图案印刷在已在长载体片材上形成的陶瓷生片上。
优选形成具有约0.1μm到约5μm的干燥厚度的电极层,和更优选形成具有约0.1μm到约1.5μm的干燥厚度的电极层。
可用于形成电极层的导电糊是通过将含有各种导电性金属或合金中的任何一种、各种氧化物(它们将在烘烤之后形成含有各种导电性金属或合金中的任何一种的导电性材料)中的任何一种的导电材料,有机金属化合物,树脂酸盐或类似物,和一种由缩丁醛系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所制备的有机媒介物进行捏合来制备的。
在本发明的这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导电糊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
因为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丁缩醛系树脂,所以甚至对于将导电糊印刷在非常薄的陶瓷生片上由此形成电极层的情况,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被在导电糊中所含的溶剂溶解而使陶瓷生片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因此甚至当陶瓷生片非常薄时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和裂纹的产生。
另外,因为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所以,有可能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机器按照所需方式以预定图案将导电糊印刷在陶瓷生片。
优选,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55,000到205,000范围内。
作为用于制备导电糊的导电性材料,优选使用Ni,Ni合金或它们的混合物。导电性材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导电性材料粒子可具有球形或鳞片状形状,或该导电性材料可以含有球形导电材料粒子和鳞片状导电材料粒子。导电材料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但具有约0.1μm到约2μm的平均粒径的导电材料通常用于制备电极涂浆并且具有约0.2μm到约1μm的平均粒径的导电材料优选用于制备电极涂浆。
导电糊优选含有约2.5重量份到约20重量的粘结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导电材料。
溶剂的含量优选是约20wt%到约55wt%,相对于导电糊的重量。
为了改进粘合性能,该导电糊优选含有增塑剂。在导电糊中所含的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它的举例性实例包括邻苯二甲酸酯,己二酸,磷酸酯,二醇等。导电糊含有优选约10wt%到约300wt(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更优选约10重量份到约200重量份的增塑剂。对于被添加到导电糊中的增塑剂的量太大的情况,电极层的强度倾向于显著地低。
遇必要时,导电糊可以含有选自各种分散剂辅助成分化合物和类似物中的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形成电极层之前或在形成电极层并干燥它之后,适合于形成间隔层并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印刷机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被印刷在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由此形成间隔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
对于以这一方式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在陶瓷生片的表面上形成间隔层的情况,有可能防止在电极层的表面和没有形成电极层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之间形成台阶。因此,甚至当将各自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并制造多层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时,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所制造的多层电子元件发生变形并还有效地防止这些层发生层离。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所以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陶瓷生片和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
另外,因为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到180,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所以,可以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印刷机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以所需方式在陶瓷生片上形成间隔层。
在这一实施方案中,按照与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类似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间隔层的介电糊,不同的是使用不同的粘结剂和溶剂。
然后,对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进行干燥,由此制造出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或包括被层压在载体片材上的电极层和间隔层的多层单元。
当需要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载体片材从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上剥离并且多层单元被裁切成预定尺寸。然后,将预定数量的多层单元层压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外层上,并且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另一个外层进一步层压在多层单元上,由此制造层压体。接着,所获得的层压体进行压制模塑并裁切成预定尺寸,由此制造出陶瓷生芯片。
将所制造的陶瓷生芯片放置于还原性气氛中,以使粘结剂从其上面被除去并对该陶瓷生芯片进行烘烤。
必需的外部电极然后被附着于所烘烤的陶瓷生芯片上,由此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
根据这一实施方案,因为通过将含有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使得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导电糊以预定图案印刷在含有作为粘合剂的缩丁醛系树脂上来形成电极层,并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结果,甚至对于将导电糊印刷在非常薄的陶瓷生片上而形成电极层的情况,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被在导电糊中所含的溶剂所溶解和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因此,甚至对于陶瓷生片是非常薄的情况,仍有可能到有效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针孔或裂纹的产生并因此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在由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所制造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发生短路破坏。
此外,根据这一实施方案,通过将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和含有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陶瓷生片上来形成间隔层,并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丁缩醛系树脂。结果,甚至对于将介电糊印刷在非常薄的陶瓷生片上而形成间隔层的情况,仍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被在介电糊中所含的溶剂所溶解和防止陶瓷生片被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因此在陶瓷生片和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因此,对于通过将各自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情况,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空隙并还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间隔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在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的过程中发生脱落并作为外来物质混入到层压体中以致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引起内部缺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与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长载体片材分开地提供第二载体片材,该长的第二载体片材通过使用绕线棒涂布器或类似装置用含有介电材料的颗粒的介电糊进行涂敷,由此形成涂层并对该涂层进行干燥形成防粘层,所述介电材料基本上具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介电材料的组成相同的组成和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
作为第二载体片,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且第二载体片的表面可用硅树酯,醇酸树脂或类似物涂敷从而改进它的可剥离性。
防粘层的厚度优选等于或小于电极层的厚度,更优选等于或小于电极层厚度的约60%和最优选等于或小于电极层厚度的约30%。
在防粘层已经干燥后,按上述方式制备的用于电极层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按照预定图案印刷在防粘层的表面上,由此形成电极层。
优选形成具有约0.1μm到约5μm的厚度的电极层,和更优选形成具有约0.1μm到约1.5μm的厚度的电极层。
在这一实施方案中,导电糊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
因为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丁缩醛系树脂,所以甚至对于形成一种含有与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和将导电糊印刷在防粘层上形成电极层的情况,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防粘层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防粘层与电极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电极层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
另外,因为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含有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导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所以,有可能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机器按照所需方式以预定图案在防粘层上形成电极层。
优选,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55,000到205,000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形成电极层之前或在形成电极层并干燥它之后,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且按上述方式制备的介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印刷机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被印刷在防粘层的表面上从而形成间隔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一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
对于以这一方式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在防粘层的表面上形成间隔层的情况,有可能防止在电极层的表面和没有形成电极层的防粘层的表面之间形成台阶。因此,甚至当将各自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并制造多层电子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时,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所制造的多层电子元件发生变形和还有效地防止这些层发生层离。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所以甚至对于形成一种含有与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和将介电糊印刷在防粘层上形成间隔层的情况,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防粘层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防粘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
另外,因为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到180,000范围内)和含有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所以,可以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或类似印刷机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以所需方式在防粘层的表面上形成间隔层。
此外,提供了长的第三载体片,第三载体片的表面通过使用刮棒涂布机,挤出涂布器,逆向辊涂布器,浸渍涂布器,吻式涂布器或类似装置用粘合剂溶液涂敷,然后涂层进行干燥,因此形成粘合剂层。
粘合剂溶液优选含有:属于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所属的组相同的组之中的粘结剂,基本上具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介电粒子的组成相同的组成的介电材料的颗粒,增塑剂,抗静电剂和脱模剂。
优选形成厚度薄于约0.3μm的粘合剂层,更优选形成具有约0.02μm-约0.3μm的厚度的粘合剂层和特别优选形成具有约0.02μm-约0.2μm的厚度的粘合剂层。
以这一方式在长的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被粘结于电极层的表面上或在长的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或在该载体片材上形成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然后第三载体片从粘合剂层上剥离,由此粘合剂层被转移到电极层的表面上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或陶瓷生片的表面上。
对于粘合剂层被转移到电极层的表面上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的情况,在长的载体片上形成的陶瓷生片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从陶瓷生片上剥离第一载体片以使陶瓷生片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由此制造出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多层单元。
粘合剂层按照与将粘合剂层转移到电极层的表面上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被转移到所制造的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并且将包括被转移到其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多层单元被裁切成预定尺寸。
类似地,制造了预定数量的各自包括被转移到其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一些多层单元,并对该预定数量的多层单元进行层压,由此制造多层模块。
当需要制造多层模块时,多层单元首先以下述方式放置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类似物形成的载体上使得转移到多层单元的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与载体接触,并且对多层单元由加压处理机或类似装置进行加压处理,据此多层单元经由粘合剂层粘结于载体上。
然后,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和多层单元层压到载体上。
然后,新的多层单元以下述方式放置在已层压在载体上的多层单元的防粘层表面上使得在新的多层单元上形成的粘合剂层与防粘层的表面接触,并且对多层单元使用加压处理机或类似装置进行加压处理,由此,新的多层单元层经由粘合剂层被层压在已层压在载体上的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的表面上。然后,将第二载体片从新的多层单元的防粘层上剥离。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模块。
另一方面,对于粘合剂层转移到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的情况,在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结于粘合剂层上,然后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这样,制造出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粘合剂层按照与将粘合剂层转移到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被转移到所获得的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的表面上,并且将包括被转移到其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多层单元裁切成预定尺寸。
类似地,制造了预定数量的各自包括被转移到其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一些多层单元,将该预定数量的多层单元进行层压,由此制造多层模块。
当需要制造多层模块时,多层单元首先以下述方式放置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类似物形成的载体上使得转移到多层单元的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与载体接触,并对多层单元由加压处理机或类似装置进行加压处理,由此多层单元经由粘合剂层粘结于载体上。
然后,载体片材从陶瓷生片上剥离并将多层单元层压到载体上。
然后,新的多层单元以下述方式放置在已层压在载体上的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表面上使得在新的多层单元上形成的粘合剂层与陶瓷生片的表面接触,并对多层单元使用加压处理机或类似装置进行加压处理,据此,新的多层单元层经由粘合剂层被层压在已层压在载体上的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然后,将载体片材从新的多层单元的防粘层上剥离。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模块。
将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的多层单元的所制造多层模块层压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外层上,并将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另一个外层进一步层压在多层模块上,由此制造层压体。接着,所获得的层压体进行压制模塑并裁切成预定尺寸,由此制造出许多的陶瓷生芯片。
将所制造的陶瓷生芯片放置于还原性气氛中,以使粘结剂从其上面被除去并对该陶瓷生芯片进行烘烤。
必需的外部电极然后被附着于所烘烤的陶瓷生芯片上,由此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
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因为在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和间隔层进行干燥,并然后经由粘合剂层粘结于陶瓷生片的表面上,所以与在陶瓷生片表面上印刷导电糊形成电极层和在陶瓷生片表面上印刷介电糊形成间隔层的情况不同,有可能防止导电糊和介电糊渗透到陶瓷生片中并因此有可能按照所需方式将电极层和间隔层层压到陶瓷生片表面上。
此外,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通过使用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导电糊来形成电极层,并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缩丁醛系树脂。结果,甚至对于形成含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并将导电糊印刷在防粘层上而形成电极层的情况,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防粘层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防粘层中产生针孔或裂纹并有效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缺陷。
此外,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通过使用含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到180,000范围内)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来形成间隔层,而且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结果,甚至对于形成含有与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的防粘层并将介电糊印刷在防粘层的表面上而形成间隔层的情况,仍有可能到有效地防止防粘层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而在防粘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空隙或在间隔层的表面上产生裂缝或皱纹。因此,对于通过将各自包括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情况,有可能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产生空隙和还有可能可靠地防止间隔层的产生裂缝或皱纹的部分在多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制造层压体的过程中发生脱落和作为外来物质混入到层压体中,从而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引起内部缺陷。
另外,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因为有可能防止防粘层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由此改变在防粘层与电极层和间隔层之间或防粘层和电极层之间的松脱强度,所以有可能在制造多层单元时有效地防止产生缺陷。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对于粘合剂层转移到电极层的表面上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的情况,粘合剂层转移到通过将防粘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合剂层和陶瓷生片层压到长的第二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多层单元(且不裁切该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然后由陶瓷生片、粘合剂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层压在长的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另一个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将该载体片材从陶瓷生片上剥离,由此两个多层单元层压在长的第二载体片上。
然后,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已层压的两个多层单元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陶瓷生片上,并且由陶瓷生片,粘合剂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层压在长的载体片所制造的另一个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将载体片材从防粘层上剥离。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多层单元组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而制造出层压体,然后将层压体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
另一方面,对于粘合剂层转移到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的情况,粘合剂层转移到通过将陶瓷生片、粘合剂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层压到长的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多层单元(且不裁切该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的表面上,然后由防粘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合剂层和陶瓷生片层压在长的第二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另一个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由此两个多层单元层压在长的第二载体片上。
然后,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已层压的两个多层单元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防粘层上,并且由防粘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合剂层和陶瓷生片层压在长的第二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进一步层压在粘合剂层上。然后,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多层单元组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防粘层的表面上而制造出层压体,然后将层压体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
按照前面的优选实施方案的方式,使用所制造的多层模块来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
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因为这些多层单元相继层压在长的第二载体片或载体片上而制造包括预定数量的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并将多层单元组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所以,与通过层压多个多层单元(每一个已裁切成预定尺寸)制造多层模块的情况相比,有可能显著地改进多层模块的制造效率。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对于粘合剂层转移到电极层的表面上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的表面上的情况,粘合剂层转移到通过将防粘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合剂层和陶瓷生片层压到长的第二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多层单元(且不裁切该多层单元)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在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因此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然后,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已转移到粘合剂层上的防粘层的表面上,在载体片材上形成的陶瓷生片粘结到粘合剂层上并将载体片材从陶瓷生片上剥离,由此陶瓷生片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已转移到粘合剂层表面上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在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结到粘合剂层上并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由此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多层单元组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陶瓷生片的表面上而制造出层压体,然后将层压体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
另一方面,对于粘合剂层转移到陶瓷生片的表面上的情况,粘合剂层转移到通过将陶瓷生片、粘合剂层、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层压到长的载体片上所制造的多层单元(且不裁切该多层单元)的防粘层的表面上,载体片材的陶瓷生片粘结于粘合剂层上并将载体片材从陶瓷生片上剥离,由此陶瓷生片转移到粘合剂层上。
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已转移到粘合剂层上的陶瓷生片上,以及在第二载体片上形成的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粘结于粘合剂层上。然后,将第二载体片从防粘层上剥离,由此,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此外,在第三载体片上形成的粘合剂层转移到已转移到粘合剂层上的防粘层上以及在载体片材上形成的陶瓷生片粘结于粘合剂层上。然后,将载体片材从陶瓷生片上剥离,由此陶瓷生片转移到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重复类似的过程,由此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已层压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此外,粘合剂层转移到位于多层单元组的表面的侧边上的防粘层的表面上而制造出层压体,然后将层压体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
按照前面的实施方案的方式,使用所制造的多层模块来制造多层陶瓷生片。
根据这一优选实施方案,重复了粘合剂层的转移,电极层或电极层和间隔层和防粘层的转移,粘合剂层的转移以及陶瓷生片的转移到长的第二载体片或载体片上的操作,由此相继层压了多个多层单元以制造出包括预定数量的多层单元的多层单元组,然后多层单元组被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多层模块。因此,有可能显著地改进多层模块的制造效率,与通过层压多个多层单元(每一个已裁切成预定尺寸)制造多层模块的情况相比。
以下给出工作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为的是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优点。
                    工作实施例
工作实施例1
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的制备
1.48重量份的(BaCa)SiO3,1.01重量份的Y2O3,0.72重量份的MgCO3,0.13重量份的MnO和0.045重量份的V2O5进行混合,因此制备添加剂粉末。
将72.3重量份的乙醇,72.3重量份的丙醇,25.8重量份的二甲苯和0.93重量份的聚乙二醇系分散剂添加到100重量份的所制备的添加剂粉末中以制备淤浆,然后在淤浆中所含的添加剂被粉碎。
当需要将在淤浆中所含的添加剂粉碎时,将11.65克的淤浆和450克的直径2mm的ZrO2珠粒加入到内容积250cc的聚乙烯容器中,然后聚乙烯容器在45m/min的圆周速度下旋转十六个小时,因此粉碎该添加剂粉末以制备添加剂淤浆。
在粉碎之后添加剂的中值粒径是0.1μm。
然后,在50℃下将15重量份的聚合度是1450和缩丁醛化度是69mol%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解到42.5重量份的乙醇和42.5重量份的丙醇的混合物中,因此制备15%有机媒介物溶液。此外,使用内容积500cc的球磨机将具有以下所列出的组成的淤浆与有机媒介物溶液混合二十个小时,因此制备介电糊。当淤浆将与有机媒介物溶液混合时,将330.1克淤浆的和900克的直径2mm的ZrO2珠粒加入到聚乙烯容器中,和聚乙烯容器在45m/min的圆周速度下旋转。
BaTiO3粉末(由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     100重量份
造的“BT-02”(产物名称):粒径0.2μm)
添加剂淤浆                                           11.65重量份
乙醇                               35.32重量份
丙醇                               35.32重量份
二甲苯                             16.32重量份
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增塑剂)       2.61重量份
矿油精                             7.3重量份
聚乙二醇系分散剂                   2.36重量份
咪唑啉系抗静电助剂                 0.42重量份
有机媒介物                         33.74重量份
甲基乙基酮                         43.81重量份
2-丁氧基乙基醇                     43.81重量份
作为聚乙二醇系分散剂,可使用通过用脂族酸将聚乙二醇变性所获得的并且亲水-亲油平衡(HLB)是5-6的分散剂。
陶瓷生片的形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通过使用模头涂敷器在50m/分钟的涂敷速度下用所制备的介电糊进行涂敷而形成涂层,所形成的涂层在温度保持于80℃的干燥炉中进行干燥,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陶瓷生片。
用于形成电极层的导电糊的制备
1.48重量份的(BaCa)SiO3,1.01重量份的Y2O3,0.72重量份的MgCO3,0.13重量份的MnO和0.045重量份的V2O5进行混合,由此制备添加剂粉末。
将150重量份的丙酮,104.3重量份的乙酸异冰片酯和1.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系分散剂添加到100重量份的所制备的添加剂粉末中以制备淤浆,然后,在淤浆中所含的添加剂通过使用由AshizawaFinetech Co.,Ltd制造的粉碎机“LMZ0.6”(产品名称)来粉碎。
当将淤浆中所含的添加剂粉碎时,将直径0.1mm的ZrO2珠粒加入到容器中以占据容器的80体积%,容器在14m/min的圆周速度下旋转并且淤浆在容器和淤浆罐之间循环直至两升的全部淤浆的保持时间达到30分钟为止,由此粉碎了在淤浆中所含的添加剂。
在粉碎之后添加剂的中值粒径是0.1μm。
然后,丙酮通过使用蒸发器进行蒸发并从淤浆中除去,由此制备了有添加剂分散在萜品醇中的添加剂浆料。在添加剂浆料中所含的添加剂的浓度是49.3wt%。
然后,将8重量份的含有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按照75∶25的重量比)的粘结剂,即,将8重量份的具有被定义为X*MWL+(1-X):*MWH的表观重均分子量205,000的乙基纤维素,在70℃下溶于92重量份的乙酸异冰片酯中,由此制备8%有机媒介物溶液。此外,使用球磨机将具有以下所列出的组成的淤浆在有机媒介物溶液中分散十六小时。设定分散条件以使所加入的直径2.0 mm的ZrO2的量是球磨机的30体积%,在球磨机中淤浆的量是60体积%和球磨机的圆周速度是45m/min。
Kawatetsu Industry                                 100重量份
Co.,Ltd.制造并具有0.2μm
的粒径的镍粉
添加剂浆料                                         1.77重量份
由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的BaTiO3   19.14重量份
粉末
有机媒介物                                         56.25重量份
聚乙二醇系分散剂                                   1.19重量份
乙酸异冰片酯                                       32.19重量份
丙酮                                               56重量份
然后,丙酮通过使用具有蒸发器和加热机构的搅拌装置进行蒸发并从淤浆中除去,由此制备导电糊。在导电糊中所含的介电材料的浓度是47wt%。
所获得的导电糊的粘度通过使用由HAAKE Co.,Ltd.制造的流变仪,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9.4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0.4Ps.s。
电极层的形成以及多层单元的制造
使用丝网印刷机将所制备的导电糊印刷在陶瓷生片上并在90℃下干燥五分钟,由此形成了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24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陶瓷生芯片的制造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表面通过使用模头涂敷器用按上述方式制备的介电糊进行涂敷而形成涂层,然后干燥涂层,因此形成具有10μm厚度的陶瓷生片。
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剥离并裁切。将五个的裁切的陶瓷生片单元进行层压,形成厚度50μm的覆盖层。此外,将多层单元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剥离和裁切,然后将五十个的裁切的多层单元层压在覆盖层上。
然后,将10μm厚度的陶瓷生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剥离和裁切并将五个的陶瓷生片单元层压在已层压在覆盖层上的多层单元上而制造出层压体,后者包括50μm厚度的下覆盖层,具有100μm厚度的并包括层压的五十个多层单元(各包括1μm厚度的陶瓷生片和1μm厚度的电极层)的活性层,和50μm厚度的上覆盖层。
此外,在70℃下将100MPa的压力施加于所制造的层压体上,由此加压模塑该层压体,然后该层压体使用裁切机裁切成预定尺寸而制造出陶瓷生芯片。
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制造
所制造的陶瓷生芯片在空气氛围中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粘结剂。
温度升高速率:50℃/小时
维持温度:240℃
保持时间:8小时
在除去粘结剂后,该陶瓷生芯片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气氛(它的温度被控制在露点20℃)中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处理和烘烤。在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氮气和氢气的含量分别是95体积%和5体积%。
温度升高速率:300℃/小时
保温温度:1200℃
保持时间:2小时
冷却速率:300℃/小时
所烘烤的陶瓷生芯片在氮气气氛(它的温度被控制到露点20℃)中在下列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
温度升高速率:300℃/小时
保温温度:1000℃
保持时间:3小时
冷却速率:300℃/小时
所获得的烧结体的端面通过喷砂来抛光并用In-Ga合金涂敷,由此形成端电极。这样,制造出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
按照与前面类似的方式制造出总共五十个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
短路破坏率的测量
所制造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使用万用表检查在其中是否发生短路破坏来进行测量。
对于所测量的阻抗值等于或低于100KΩ的情况,可以判断在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发生了短路破坏。测量发生短路破坏的陶瓷电容器样品的数目,计算发生短路破坏的陶瓷电容器样品的数量与所制造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总数的比率,并定义为短路破坏率。
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2%,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2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按50∶50的重量比的含有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即,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表观重均分子量180,000的乙基纤维素,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5.5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8.5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8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4%,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3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按25∶75的重量比的含有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即,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表观重均分子量155,000的乙基纤维素,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2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8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5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4%,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4
导电糊是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的,只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是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6.1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9.3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11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2%,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5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4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按50∶50的重量比的含有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2.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7.3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6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2%,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6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4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按25∶75的重量比的含有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8.6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3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8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8%,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7
导电糊是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的,只是萜品基甲基醚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以及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5.6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9.0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1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2%,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8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7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含有按50∶50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7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6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8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4%,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9
按照在工作实施例7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含有按25∶75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H)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L)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的一种粘结剂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8.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4.78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6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6%,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0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只是乙酸α-萜品酯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2.0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9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1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8%,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1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乙酸I-二氢香芹酯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5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6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2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8%,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2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I-酮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2.4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7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1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6%,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3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乙酸I-酯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0.6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8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5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4%,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4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乙酸I-紫苏酯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8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1Ps.s。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8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1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12%,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工作实施例15
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乙酸I-香芹酯代替乙酸异冰片酯用作溶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0.9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9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5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8%,从而从实际观点考虑,短路破坏的风险被认为是可忽略的。
                       对比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1
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2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23.2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2.1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210μm,即,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是高的,因此不能形成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合理地推论这是因为导电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的粘度太高以致无法以所需方式印刷导电糊。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36%,发现该短路破坏率非常高。
对比实施例2
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7.1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4.7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1μm,即,电极层的表面平滑度是高的。然而发现,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导电糊的粘度太低并且导电糊的流动性太高,导电糊从丝网印刷板上渗漏并且不能以所需图案形成电极层。
对比实施例3
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不同的是聚合度为80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缩丁醛系树脂用作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的粘结剂,由此形成陶瓷生片。
此外,按照工作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导电糊并且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所制备介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5.5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9.8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3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30%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对比实施例4
按照工作实施例4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2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20.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3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220μm,因为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太高,因此不能形成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合理地推论这是因为导电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的粘度太高以致无法以所需方式印刷导电糊。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34%,发现该短路破坏率非常高。
对比实施例5
按照工作实施例4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3.2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被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64μm而且电极层的表面平滑度是高的。然而发现,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导电糊的粘度太低并且导电糊的流动性太高,导电糊从丝网印刷板上渗漏并且不能以所需图案形成电极层。
对比实施例6
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不同的是聚合度为80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缩丁醛系树脂用作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的粘结剂,由此形成陶瓷生片。
此外,按照工作实施例5的方式制备导电糊并且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所制备介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2.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7.3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8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34%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对比实施例7
按照工作实施例7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2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21.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75Ps.s。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21.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75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92μm,因为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太高,因此不能形成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合理地推论这是因为导电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的粘度太高以致无法以所需方式印刷导电糊。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40%,发现该短路破坏率非常高。
对比实施例8
按照工作实施例7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重均分子量130,000的乙基纤维素用作导电糊的粘结剂,并且所制备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5.3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3.0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71μm而且电极层的表面平滑度是高的。然而发现,在50sec-1的剪切速度下导电糊的粘度太低并且导电糊的流动性太高,导电糊从丝网印刷板上渗漏并且不能以所需图案印刷电极层。
对比实施例9
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不同的是聚合度为80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缩丁醛系树脂用作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介电糊的粘结剂,由此形成陶瓷生片。
此外,按照工作实施例8的方式制备导电糊并且用于形成陶瓷生片的所制备介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也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1.7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6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091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30%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对比实施例10
按照在对比实施例2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萜品醇和煤油(按50∶50的混合比率(质量比))的混合溶剂代替乙酸异冰片酯作为制备导电糊用的溶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是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0.7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7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2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76%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合理推论,这是因为用作导电糊的溶剂的萜品醇和煤油的混合溶剂会溶解用作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的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
对比实施例11
按照在对比实施例2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萜品醇代替乙酸异冰片酯作为制备导电糊用的溶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3.1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9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92μm,因为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太高,因此不能形成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合理推论,这是因为用作导电糊的溶剂的萜品醇会溶解用作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的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88%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合理推论,这是因为用作导电糊的溶剂的萜品醇会溶解用作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的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
对比实施例12
按照在对比实施例2中的方式制备导电糊,不同的是使用二氢萜品醇代替乙酸异冰片酯作为制备导电糊用的溶剂,并且所制备的导电糊的粘度在25℃的温度和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并且还在25℃的温度和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
结果发现,在8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13.4Ps.s以及在50sec-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导电糊的粘度是6.8Ps.s。
然后,所制备的导电糊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印刷在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造的陶瓷生片上,从而形成具有1μm厚度的电极层。这样,制造了包括已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的陶瓷生片和电极层的多层单元。
所形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通过使用由KosakaLaboratory Ltd制造的“SURFCORDER(SE-30D)”(产品名称)按照工作实施例1的方式来测量。结果发现,电极层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29μm,形成了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
此外,制造总共五十个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所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中的每一种的阻抗值通过按照工作实施例1中的方式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以检查是否在其中发生短路破坏。结果,多层陶瓷电容器样品的短路破坏比发现是56%并且发现该短路破坏是如此的高以致于该样品没有实际用途。
合理推论,这是因为用作导电糊的溶剂的二氢萜品醇会溶解用作陶瓷生片的粘结剂的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
从工作实施例1-15和对比实施例10-12中发现,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萜品醇和煤油的混合溶剂(50∶50的混合比率(质量比))的导电糊,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萜品醇的导电糊,或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二氢萜品醇的导电糊,被印刷到通过使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介电糊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对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导电糊的溶剂会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这样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因此在陶瓷生片中产生针孔或裂纹并引起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短路破坏比率变得极高,而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155,000-205,000的表观重均分子量的乙基纤维素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或乙酸I-香芹酯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制备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将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导电糊的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这样陶瓷生片不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因此防止在陶瓷生片中产生针孔或裂纹并显著地降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短路破坏比率,
此外,从工作实施例1-15和对比实施例1,4和7中发现: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的导电糊,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二氢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或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将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导电糊的粘度是如此的高以致于不能以所需方式将导电糊印刷在陶瓷生片上来形成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电极层,这样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短路破坏比率变得极高,而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155,000-205,000的表观重均分子量的乙基纤维素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或乙酸I-香芹酯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制备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将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该导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结果有可能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按所需方式以预定图案在陶瓷生片上形成电极层并制造其短路破坏比率低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此外,从工作实施例1-15和对比实施例2,5和8中发现: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的导电糊,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二氢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或含有作为粘结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3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导电糊的粘度太低并且导电糊的流动性太高,因此导电糊从丝网印刷板上渗漏并且电极层不能以所需图案形成,而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155,000-205,000的表观重均分子量的乙基纤维素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或乙酸I-香芹酯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制备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对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该导电糊具有适合于印刷的粘度,结果有可能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机按所需方式以预定图案在陶瓷生片上形成电极层并制造其短路破坏比率低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另外,从工作实施例1-15和对比实施例3,6和9中发现: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表观重均分子量为18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的导电糊,含有作为粘结剂的表观重均分子量为18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二氢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或含有作为粘结剂的表观重均分子量为180,000的乙基纤维素和作为溶剂的萜品基甲基醚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mol%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形成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短路破坏比率变得很高,而当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155,000-205,000的表观重均分子量的乙基纤维素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或乙酸I-香芹酯的导电糊被印刷在通过使用含有聚合度为1450和缩丁醛化度为69%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粘结剂的介电糊所制备的陶瓷生片上而制造多层单元,并对五十个多层单元进行层压而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时,导电糊的溶剂几乎不溶解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作为粘结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因此有可能防止陶瓷生片发生溶胀或部分地溶解,从而防止在陶瓷生片中产生针孔或裂纹并显著地降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短路破坏比率。
此外发现,当制备用于形成间隔层的并含有作为粘结剂的具有由X*MWL+(1-X)*MWH定义的110,000-180,000的表观重均分子量的乙基纤维素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或乙酸I-香芹酯的介电糊并且该介电糊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被印刷在陶瓷生片陶瓷生片而形成间隔层时,获得了与以上那些结果相同的结果。
本发明已经参考优选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实施例进行表述和描述。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无论如何不限于所述列举的细节而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以下变化和改进。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用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后者不溶解在与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电极层相邻的层中所含的粘结剂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具有优异的可印刷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它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在多层陶瓷电子元件中发生短路破坏并以所需方式形成电极层。

Claims (8)

1.导电糊,它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电糊,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55,000到205,000范围内。
3.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下述粘结剂和至少一种溶剂的导电糊以预定图案印刷在含有作为粘结剂的缩丁醛系树脂的陶瓷生片上形成电极层,该导电糊中的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45,000到215,000范围内,和该至少一种溶剂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55,000到205,000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它进一步包括在干燥电极层之后将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以预定图案印刷在陶瓷生片上的步骤,由此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在陶瓷生片上形成电极层,从而形成间隔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它进一步包括在形成电极层之前将含有下述粘结剂和选自乙酸异冰片酯、二氢萜品基甲基醚、萜品基甲基醚、乙酸α-萜品酯、乙酸I-二氢香芹酯、I-酮、乙酸I-酯、乙酸I-紫苏酯和乙酸I-香芹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的介电糊按照与电极层的图案互补的图案印刷在陶瓷生片上的步骤,因此形成间隔层,该粘结剂含有按照X∶(1-X)的重量比的重均分子量MWL的乙基纤维素和重均分子量MWH的乙基纤维素,其中对MWL、MWH和X进行选择以使X*MWL+(1-X)*MWH落在110,000-180,000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其中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缩丁醛系树脂的聚合度等于或大于1000。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其中作为粘结剂在陶瓷生片中所含的缩丁醛系树脂的缩丁醛化程度等于或大于64mol%和等于或小于78mol%。
CN2005800061108A 2004-02-27 2005-02-23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Active CN1926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4723A JP4487596B2 (ja) 2004-02-27 2004-02-27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積層体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054723/2004 2004-02-27
PCT/JP2005/002882 WO2005083720A1 (ja) 2004-02-27 2005-02-23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導電体ペースト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積層体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6641A true CN1926641A (zh) 2007-03-07
CN1926641B CN1926641B (zh) 2010-05-05

Family

ID=3490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61108A Active CN1926641B (zh) 2004-02-27 2005-02-23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37713B2 (zh)
JP (1) JP4487596B2 (zh)
KR (1) KR100734783B1 (zh)
CN (1) CN1926641B (zh)
TW (1) TWI262516B (zh)
WO (1) WO20050837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671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导电浆料组合物和利用其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方法
CN103390442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内电极的导电浆料组合物和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42480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 一种湿法工艺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的瓷浆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2013B2 (ja) * 2004-03-16 2010-02-10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誘電体ペースト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積層体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277765A (ja) * 2007-03-30 2008-11-13 Tdk Corp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480448B2 (ja) 2010-05-04 2014-04-23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鉛−テルル−リチウム−酸化物を含有する厚膜ペーストと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におい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KR102092990B1 (ko) * 2012-11-06 2020-03-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노리타케 캄파니 리미티드 도전성 페이스트 조성물
US9039937B1 (en) 2013-12-17 2015-05-26 Samsung Sdi Co., Ltd. Composition for solar cell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 fabricated using the same
EP3121829B1 (en) 2014-03-20 2020-09-16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Electroconductive paste
TWI609059B (zh) 2015-07-22 2017-12-21 昭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Inorganic particle dispersion paste, adhesive resin and inorganic particle dispersion paste
TWI745562B (zh) 2017-04-18 2021-11-11 美商太陽帕斯特有限責任公司 導電糊料組成物及用其製成的半導體裝置
JP7378706B2 (ja) 2019-01-25 2023-11-14 日油株式会社 重合体、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セラミックス用バインダー樹脂、セラミックススラリー組成物および導電ペースト用バインダー樹脂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5703A (en) * 1981-01-13 1983-11-15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queous dispersion of a cellulose derivative
US5179773A (en) * 1991-08-30 1993-01-19 Bm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US5412865A (en) * 1991-08-30 1995-05-0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electronic component
JPH05325633A (ja) 1992-05-27 1993-12-10 Murata Mfg Co Ltd 導電性ペースト
JPH0653654A (ja) * 1992-07-30 1994-02-25 Kyocera Corp 多層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85466A (ja) * 1992-08-31 1994-03-25 Kyocera Corp 多層回路基板
JPH06224556A (ja) * 1993-01-27 1994-08-12 Kyocera Corp 低温焼成多層基板
JP3102454B2 (ja) 1993-07-05 2000-10-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976268B2 (ja) 1993-07-05 1999-1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5480503A (en) * 1993-12-30 1996-01-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ircuitized layers and multilayer ceramic sub-laminates and composites thereof
MY119247A (en) * 1994-10-31 2005-04-30 Tdk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DE69635566T2 (de) * 1995-03-16 2006-06-1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Monolithisches Keramikbauelement und seine Herstellung
US5603147A (en) * 1995-06-07 1997-02-18 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Inc. Method of making a high energy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SE505546C2 (sv) * 1995-12-11 1997-09-15 Moelnlycke Ab Metod att åstadkomma en svets eller ett klipp medelst ultraljud
JPH10275734A (ja) * 1997-03-31 1998-10-13 Kyocera Corp 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H1153939A (ja) 1997-07-30 1999-02-26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内部電極用金属ペースト
JPH11273987A (ja) 1998-03-25 1999-10-0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ー内部電極用ペーストのためのビヒクルおよび該ビヒクルを用いたペースト
US5840107A (en) * 1998-03-25 1998-11-24 Motorola, Inc. Binder solution for a seal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e
JP3080922B2 (ja) * 1998-04-13 2000-08-28 富山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35358A (en) * 1998-04-17 1999-08-10 New Create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a laminate ceramic capacitor
US6245171B1 (en) * 1998-11-23 2001-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thickness, multi-layer green sheet lamin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1237140A (ja) * 1999-12-13 2001-08-31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セラミック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4662B2 (ja) * 2000-02-16 2006-01-1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01079362A1 (fr) * 2000-04-17 2001-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ncre pour panneau d'affichage et procede permettant de produire un panneau d'affichage a plasma au moyen de ladite encre
US6785121B2 (en) * 2000-05-30 2004-08-31 Tdk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3722275B2 (ja) * 2000-06-15 2005-11-30 Tdk株式会社 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導電ペース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138635A1 (en) * 2000-07-11 2003-07-24 Naoya Haruta Multi-layer application film and method of laminating the same
JP2002121075A (ja) * 2000-10-06 2002-04-23 Murata Mfg Co Ltd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TW543052B (en) * 2001-03-05 2003-07-21 Nitto Denko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ramic green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carrier sheet for ceramic green sheets
JP2002270456A (ja) 2001-03-07 2002-09-20 Murata Mfg Co Ltd 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DE10113361A1 (de) * 2001-03-20 2002-09-26 Andreas Roosen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keramischer Grünkörper unter Verwendung eines Transfertapes und Überführung dieser verklebten Grünkörper in einen Keramikkörper
JP3527899B2 (ja) 2001-06-28 2004-05-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法
JP3918569B2 (ja) * 2001-12-20 2007-05-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WO2004061879A1 (ja) * 2002-12-27 2004-07-22 Tdk Corporation 内部電極を持つ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EP1612815A1 (en) * 2003-03-31 2006-01-04 TDK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for laminat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0733125B1 (ko) * 2003-03-31 2007-06-27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의 제조방법
US7402220B2 (en) * 2003-04-18 2008-07-22 Td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ed unit for multi-layer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WO2005010092A1 (ja) * 2003-07-24 2005-02-0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無機粉体含有樹脂組成物、膜形成材料層、転写シート、誘電体層形成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誘電体層形成基板
WO2005043568A1 (ja) * 2003-09-30 2005-05-12 Tdk Corporation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内部電極用の導電体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
JP4487595B2 (ja) * 2004-02-27 2010-06-23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用の積層体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20080053593A1 (en) * 2004-06-28 2008-03-06 Tdk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Multilayer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671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导电浆料组合物和利用其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方法
CN102117671B (zh) * 2009-12-30 2013-06-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导电浆料组合物和利用其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方法
CN103390442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内电极的导电浆料组合物和多层陶瓷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42480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 一种湿法工艺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的瓷浆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20259A (ko) 2006-11-24
JP2005243561A (ja) 2005-09-08
CN1926641B (zh) 2010-05-05
WO2005083720A1 (ja) 2005-09-09
TW200534307A (en) 2005-10-16
TWI262516B (en) 2006-09-21
KR100734783B1 (ko) 2007-07-04
US7537713B2 (en) 2009-05-26
US20070194284A1 (en) 2007-08-23
JP4487596B2 (ja)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6641A (zh)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CN1308978C (zh) 制造陶瓷叠层制品的方法,叠层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22697A (zh)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导电糊以及制造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多层单元的方法
CN1250483C (zh) 介电陶瓷组合物和电子器件
CN1195886C (zh) 溅射靶、透明导电氧化物和制备该溅射靶的方法
CN1196152C (zh) 陶瓷生片制造方法及多层陶瓷电子部件制造方法
CN1260174C (zh) 压电陶瓷的制造方法和压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109005C (zh) 介电陶瓷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55012C (zh) Ptc热敏电阻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ptc热敏电阻
CN1179423C (zh) 介电陶瓷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叠层陶瓷电容器
CN1558962A (zh) 溅射靶材和透明导电薄膜
CN1765824A (zh) 电介质陶瓷组合物和电子部件
CN1545567A (zh) 溅射靶、透明导电膜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241284A (zh) 电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65204A (zh) 导电性粒子的制造方法、导电性糊料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909122A (zh) 多层片式压敏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535A (zh) 热循环和老化粘合力高的富银导体组合物
CN1768402A (zh)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488A (zh) 可显影的水溶性光敏陶瓷覆层组合物
CN1741212A (zh) 剥离层用糊料及层压型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812024A (zh) 剥离层用糊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压型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62262C (zh) 陶瓷糊浆制造方法、陶瓷糊浆组合物和多层陶瓷电子部件
CN1182545C (zh) 压电陶瓷组合物和压电陶瓷元件
CN1781170A (zh) 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837135A (zh) 制造陶瓷叠层制品的方法、叠层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