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4504B -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4504B
CN1864504B CN2006100809219A CN200610080921A CN1864504B CN 1864504 B CN1864504 B CN 1864504B CN 2006100809219 A CN2006100809219 A CN 2006100809219A CN 200610080921 A CN200610080921 A CN 200610080921A CN 1864504 B CN1864504 B CN 1864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tea extract
quality
aqueous solution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809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4504A (zh
Inventor
杉山征辉
植冈秀晃
小仓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45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便地方法容易且高效地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高品质精制绿茶提取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通过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为0.2~2.0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然后使所述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高分子膜,使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低于0.2。

Description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绿茶提取物水溶液中有选择地且高效地除去了夹杂物的,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绿茶提取物精制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制造高纯度多酚类精制物的方法有,例如,着眼于能事先除去夹杂物而分离精制为酯型儿茶素类、游离型儿茶素类等各种茶儿茶素类,而将茶提取液注入到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方法(日本特开平7-70105号公报)。
另外,已知还有利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0的超滤膜对茶提取液进行过滤的方法(日本特开平2-6499号公报)。但是,尽管该技术方案具有提高清澈性和儿茶素类浓度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使用的是微细孔径膜,所以存在着通过性明显变差、处理时间大幅度增加的问题。
另外,已知当用陶瓷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组合过滤茶提取液时,可得到咖啡因含量低的茶叶儿茶素类(日本特开平6-116258号公报)。但是,尽管持久性和耐压操作性好,但由于使用陶瓷膜,所以存在着膜厚值高、通过性差、处理时间长,而且孔径不均匀、清澈性也有少许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物精制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选自烃系高分子膜、氟化烃系高分子膜以及砜系高分子膜的高分子膜。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物精制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实施固液分离处理,得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为0.2~2.0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然后使该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高分子膜,使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低于0.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物精制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上述高分子膜精制的绿茶提取物再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精制绿茶提取物以及含有该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容器装饮料,该精制绿茶提取物是按照上述制造方法制得的,其固态成分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为35~90质量%,且非聚合型儿茶素类(A)与咖啡因(B)的质量比(A)/(B)为4~20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实施固液分离处理,得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为0.2~2.0的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然后使该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高分子膜,使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低于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高品质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方法,它能以简便的方法容易且高效地精制绿茶提取物。
本发明人发现,用特定的高分子膜过滤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就能有选择地简便且高效地除去高分子或脂质等夹杂物,精制成高品质的时效稳定性高的绿茶提取物精制物,再将该精制物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进行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就能得到咖啡因含量低、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且时效稳定性高的高品质精制绿茶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用特定膜过滤绿茶提取物水溶液时,能有选择地简便且高效地除去水溶性高分子或脂质等夹杂物,得到高品质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膜滤制品),且如果调节高分子膜过滤前后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浊度,就可得到抑制了霉菌的产生的生物学上稳定的被精制的绿茶提取物(膜滤制品)。如果再将其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就能得到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时效稳定性高、高品质的咖啡因含量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另外,含有该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容器装饮料不仅色相好,而且可抑制因时效作用而产生的混浊,产品品质稳定。
本发明所用的绿茶提取物含有一种以上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物质。在本发明中,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非表儿茶素类和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表儿茶素类的总称。
本发明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没食子酸酯体率),是指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四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八种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质量总和中所占的百分率。
作为绿茶提取物可举出从绿茶等茶叶中得到的提取物。此外也可使用来自其它含咖啡因的植物,例如,可使用咖啡等的咖啡因与茶提取物的混合物等。作为所用茶叶,具体可举出以取自Camellia属—例如C.sinensis、C.assamica及薮北种或它们的杂交种等得到的茶叶为原料经制茶工艺得到的茶叶。经制茶工艺得到的茶叶包括煎茶、番茶、玉露、点茶、釜炒茶等绿茶。作为这种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绿茶提取物,优选将从绿茶的茶叶得到的提取液干燥或浓缩的产物。
从茶叶的提取,是将水用作提取溶剂,通过实施搅拌提取等来进行的。实施提取时,也可预先在水中添加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盐或有机酸。另外,也可同时采用煮沸脱气或通入氮气等不活泼气体以除去溶解氧,即在非氧化环境下进行提取的方法。
本发明所使用的绿茶提取水溶液,是将从绿茶茶叶中提取的提取液根据需要进行浓缩后进行使用的。进行浓缩时,可将含水量控制在1质量%以下。另外,既可以将绿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溶解在水中或用水稀释,也可将从茶叶中提取出的提取液与绿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一起使用。
在本发明中,所谓绿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是指将用热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茶叶中提取出的提取物浓缩而得的浓缩产物,例如,根据日本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特开平4-20589号公报、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中所述方法调制的产物。具体而言,可将市售品东京食品技术公司制POLYPHENONTM、伊藤园公司制TEAFURANTM、太阳化学公司制SUNPHENONTM等儿茶素粗制剂用作绿茶提取物,进而用作固态绿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
作为绿茶提取物水溶液,也可使用对实施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接触处理的茶叶进行提取而得到的提取液。临界提取时所用的茶叶只要是属于Camellia属的茶叶即可,既可以是鲜茶,也可以是经过了制茶工艺的茶叶。作为该经过了制茶工艺的茶叶,特别优选为非发酵茶。例如,在蒸制的茶叶中,优选为普通煎茶、深蒸煎茶、玉露、被覆茶(shaded tea)、玉绿茶、番茶等。而釜炒茶中包括玉绿茶、中国绿茶等。经制茶工艺而得的茶叶中,蒸制茶叶或烫漂(浸渍)茶叶由于抑制了在加入釜中产生的来自茶叶的新香味的发生而优选。在该方法中,从实施了超临界提取的残渣,即茶叶得到了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提取液。
作为绿茶提取物,若使用对绿茶提取物实施过鞣酸酶处理的提取物,可得到苦味、涩味等明显减弱的精制绿茶提取物,因此本发明的绿茶提取物特别优选采用这种提取物。本发明所用的鞣酸酶只要是具有分解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活性的鞣酸酶即可。具体而言,可使用培养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等鞣酸酶生产菌而得到的鞣酸酶。其中,特别优选为由米曲霉得到的鞣酸酶。向绿茶提取液中加入粉末状或溶液状的鞣酸酶,使其浓度为25Unit/L~500Unit/L,优选为50Unit/L~150Unit/L。如果换算成固态成分1mg,该鞣酸酶的添加量为0.1Unit以上、优选为0.2Unit以上。在本发明中,1Unit的定义是,在温度30℃的水中水解1微摩尔鞣酸所含酯键的酶的用量。然后,在达到10~70质量%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为止的期间,保持温度在5℃~50℃、优选为10℃~40℃。
然后,尽快升温到45℃~95℃、优选为75℃~95℃,通过使鞣酸酶失去活性而停止反应。通过这种鞣酸酶的失活处理,能避免此后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的降低,可得到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为目标值的绿茶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鞣酸酶处理中,从减弱苦味以及得到良好外观方面考虑,所得绿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被控制在10~70质量%、优选为30~60质量%的范围内。即,本发明所实施的鞣酸酶处理,与现有技术中对含于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所有没食子酸酯体进行水解的处理方法不同,对鞣酸酶处理时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进行控制。利用鞣酸酶处理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的控制,优选根据处理时的绿茶提取物的pH值的动态来决定反应的终点。该pH值优选为3~6、特别优选为3.5~5.5。这样,就能得到将绿茶提取液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含量保持在任意范围内的、经鞣酸酶处理的绿茶提取物。且通过鞣酸酶处理之后的鞣酸酶失活处理,还能避免此后的没食子酸酯体含有率的降低。
优选在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膜过滤之前,采用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处理将固态成分和水溶性部分固液分离,这样,在膜过滤期间能提高过滤速度,提高生产率。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实施固液分离得到的水溶性组分——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浊度,在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的水溶液的情况下,优选控制在0.2~2.0的范围。考虑到生产率和稳定性,该浊度优选进一步控制在0.2~1.5、特别优选控制在0.2~1.0的范围。当该浊度高于2.0时,在膜过滤工序中难以顺利地实施精制,而当低于0.2时,所得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有可能在稳定性方面发生问题。
测量浊度时采用HITACHI(日立)的分光光度计(型号:U-2001型),用离子交换水将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稀释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1质量%的水溶液,在玻璃小池中进行测量。分析时的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波长设定为700nm。
为了能得到预定的浊度,决定适当的固液分离条件。
采用过滤实施固液分离时,其过滤条件优选为:温度5~70℃、更优选为10~40℃;压力优选处于所用膜组件(membrane module)的耐压范围内,例如,30~400kPa、更优选为50~400kPa、特别优选为50~350kPa;为达到预定的浊度,膜孔径优选为1~30μm、更优选为2~25μm、特别优选为2~20μm。膜孔径的测量方法可举出采用水银压入法、泡点试验、细菌过滤法等的普通测量方法,优选采用通过泡点试验求得的值。
另外,离心分离机优选为分离板型、圆筒型、倾析器型等普通机械。离心分离的条件为:温度为5~70℃、更优选为10~40℃;转数和时间则优选为能调节到预定浊度的条件。例如,在分离板型的情况下,转速优选为3000~10000r/min、更优选为5000~10000r/min、特别优选为6000~10000r/min,而时间优选为0.2~30分钟、更优选为0.2~20分钟、特别优选为0.2~15分钟。
用于本发明膜过滤中的高分子膜,是烃系、氟化烃系或砜系高分子膜,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高分子膜;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氟化聚烯烃系高分子膜等;还可举出聚砜(PSU)、聚醚砜(PES)等砜系高分子膜等。膜过滤的材质优选为普通有机膜,而如果考虑到高分子、脂质等的除去,优选为与水的接触角为40~120°、特别优选为60~120°的有机膜。作为测量相对于水的接触角的方法,例如,优选使用接触角计、接触角测量装置等的普通测量方法。另外,在材质为陶瓷等的情况下,需要较长的过滤时间,所以效率极差。高分子膜的膜孔径为0.05~0.8μm,更优选为0.05~0.5μm、特别优选为0.08~0.5μm。当膜孔径小于0.05μm时,过滤速度明显降低,而当膜孔径大于0.8μm时,不能进行分离,色调变差。另外,膜厚优选为0.1~2.5mm、更优选为0.3~2.0mm、特别优选为0.3~1.5mm。
这些高分子膜的市售品有,例如,PMP-003(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SP-103(聚乙烯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SP-303(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等聚烯烃膜;USP-143
(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USW-543(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等氟化聚烯烃膜;FB02-FUS5082(PES膜:DaicenMembrane Systems株式会社)、FE10-FUS-5082(PES膜:DaicenMembrane Systems株式会社)等聚砜系膜等。
本发明的通过了过滤膜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优选在其干燥质量中含有25~90质量%、更优选为30~90质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水溶液。对膜过滤温度没有限定,但优选为5~70℃、更优选为10~40℃。另外,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处理流量优选为,每1平方米的过滤面积每小时过滤8~200L、更优选为13~200L。另外,膜的种类可举出平膜、螺旋膜、中空线膜等。考虑到处理的高效性,优选为螺旋膜、中空线膜等连续处理型的膜。
通过了过滤膜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浊度,在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优选控制在低于0.2,因为这样可长期地抑制霉菌的产生,因而优选。
经过精制的绿茶提取物可直接用作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继而用于下一道工序,但优选使其成为蒸馏除去水分后的浓缩物或干燥的固态成分、粉末、粒状物等高浓度化产物。
作为通过浓缩或干燥而实现高浓度化的方法,可举出减压浓缩、反渗透膜浓缩、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精密过滤精制而得的绿茶提取物,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在减压浓缩或喷雾干燥法中的热负荷、反渗透膜浓缩法中的膜孔堵塞,因此,可高效地得到在配制饮料时稳定性优异的高浓度绿茶提取物。例如,作为高效的高浓度化方法,优选首先利用减压浓缩或反渗透膜浓缩法实施第一次浓缩,将固态成分的浓度浓缩至30~60%,然后,根据用途利用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制成粉末。
膜过滤精制而得的绿茶提取物,在除去高分子或脂质等夹杂物后,可改善绿茶提取液的时效稳定性。进一步,通过将其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再进行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可得到含有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时效稳定性高、品质好、咖啡因含量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
在将经过精制的绿茶提取物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而形成的分散溶液中,考虑到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绿茶提取物的精制、长期饮用性以及回收有机溶剂的精馏条件等方面,优选将最终的有机溶剂和水的含有质量比控制在60/40~97/3、更优选为60/40~75/25或85/15~95/5。
有机溶剂可举出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其中,优选为亲水性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丙酮,尤其是考虑到在向食品中的应用,优选为乙醇。水可举出离子交换水、自来水、天然水等。该有机溶剂和水,既可以混合后与精密过滤后的绿茶提取液混合,也可以分别与精密过滤后的绿茶提取液混合,优选为以混合溶液的形态与绿茶提取液进行混合处理。
在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中,为能有效地实施对绿茶提取物的处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优选添加10~40质量份、更优选为10~3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5~30质量份的绿茶提取液(以干燥质量换算)。
更优选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添加完毕后,设有10~180分钟左右的熟化时间。
上述处理可在10~60℃下实施,优选为在10~50℃下实施,特别优选为在10~40℃下实施。
本发明精制绿茶提取物制造中所使用的活性碳,只要是一般工业水平上使用的活性碳即可,除此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ZN-50(北越炭素公司制)、Kuraray COALTMGLC、Kuraray COALTM PK-D、Kuraray COALTMPW-D(Kuraray Chemical公司制)、白鹫AW50、白鹫A、白鹫M、白鹫C(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等市售品。
活性碳的细孔容积优选为0.01~0.8mL/g、特别优选为0.1~0.8mL/g。而比表面积范围优选为800~1600m2/g,更优选为900~1500m2/g。另外,这些物性值是基于氮吸附法的物性值。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活性碳的添加量为0.5~8质量份,优选为0.5~3质量份,这是由于在这种添加量下,咖啡因的除去效率高、过滤工序中的滤饼阻力小。
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中使用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均是含有作为一般化学成分的SiO2、Al2O3、Fe2O3、CaO、MgO等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优选为SiO2/Al2O3之比为3~12、特别优选为4~9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此外,优选为含有2~5质量%的Fe2O3、0~1.5质量%的CaO、1~7质量%的MgO组分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
活性白土是用硫酸等矿物酸对天然产酸性白土(蒙脱石系粘土)进行处理所得的产物,是具备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具有多孔质构造的化合物。已知,通过对酸性白土进行进一步的酸处理,能够改变比表面积、改善脱色性能和物性。
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比表面积随着酸处理的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优选为50~350m2/g,pH值(5质量%悬浮液)优选为2.5~8、特别优选为3.6~7。例如,酸性白土可使用MIZUKA-ACE#600(日本水泽化学公司制)等市售品。
另外,在并用活性碳和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时,以质量比计,相对于1质量份活性碳优选为1~10质量份,优选为活性碳: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1:1~1:6。
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优选添加2.5~25质量份、特别优选添加2.5~15质量份。若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添加量过少,咖啡因的除去效率变差,而过多时,过滤工序中的滤饼阻力增大,因此不优选。
在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中,经膜过滤精制的绿茶提取物、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以及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之间的接触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将绿茶提取物溶解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接触的方法;(2)将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使该分散液与绿茶提取物接触处理的方法;(3)使绿茶提取物、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以及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接触,然后再与活性碳接触的方法。也可以在这些工序之间插入过滤工序,在过滤分离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为了得到高效地提取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优选在经膜过滤精制后的绿茶提取液与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接触时,将pH值调节到4~6的范围内。在接触时,优选添加柠檬酸、乳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等有机酸,使有机酸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率(有机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在0.01~0.20的范围。
经膜过滤精制后的绿茶提取液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可采用间歇式、利用柱子(column)的连续式处理等任一种方法。另外,绿茶提取物与活性碳的接触方法,采用利用活性碳柱的连续处理等方法进行为佳。通常采用的是:添加粉末状活性碳等、进行搅拌、选择性地吸附咖啡因之后,利用过滤操除去咖啡因,得到滤液的方法;或者,使用填充有颗粒状活性碳等的柱子,利用连续处理选择性地吸附咖啡因的方法等。
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活性碳等时的温度优选为-15~78℃、更优选为-5~40℃。如果该温度落在上述范围之外,有可能导致分离性差或使溶液性状发生变化。
分离方法可采用公知技术。除了过滤器分离、离心分离等技术之外,也可采用使其通过填满活性碳等颗粒状物质的柱子的分离技术等。
这样制得的精制绿茶提取物,在其固态成分中含有35~90质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还含有咖啡因,且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咖啡因的质量比为4~200。精制绿茶提取物既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在调制成固体状态时,可通过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制成粉末。
处理前后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优选在60质量%以上、更优选在6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在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在80质量%以上。
另外,考虑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生理效果的有效性以及减弱苦味的效果,精制绿茶提取物中的包括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没食子酸酯体在所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比率,优选为10~70质量%、特别优选为30~60质量%。另外,没食子体在所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比率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55~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95质量%。
精制绿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A)与咖啡因(B)的质量含量比((A)/(B))优选为4~200、更优选为5~200、进一步优选为15~200、特别优选为30~200。
在精制绿茶提取物中,优选含有5~90质量%、更优选为10~90质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另外,在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固态成分中,优选含有35~90质量%、更优选含有40~90质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
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鞣酸的质量比率优选为0.50~0.98。在本发明中,分析鞣酸时采用酒石酸铁法。
所得精制绿茶提取物,虽然咖啡因浓度很低、混浊成分得到降低,但是,维持着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且色相良好。因此,所得精制绿茶提取物可用作有效的容器装饮料,特别是作为绿茶、乌龙茶、混合茶等茶系饮料,运动饮料、ISOTONIC饮料等非茶系饮料很有效。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含有处于溶于水的状态下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0.03~1.0质量%、优选含有0.04~0.5质量%、更优选含有0.06~0.4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0.07~0.4质量%、特别优选含有0.08~0.3质量%、更特别优选含有0.09~0.3质量%、最优选含有0.1~0.3质量%。当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容易取得大量的非聚合儿茶素类,从饮料调制完毕之后的色调来看,也是优选的。该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可通过混浊成分被降低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配合量来进行调节。
另外,为能表现出促进体内积蓄的脂肪的燃烧、促进饮食性脂肪的燃烧、以及促进肝脏β氧化遗传基因表达的效果,成年人每日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摄取量为300mg以上、优选为450mg以上、更优选为500mg以上。而具体而言,通过摄取每瓶含非聚合型儿茶素类483mg、555mg以及900mg的饮料的,抗肥胖效果、减少内脏中的脂肪的效果已经得到了确认(日本特开2002-326932号公报)。
因此,在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也同样地,作为成年人每日的摄取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配合量优选为300mg以上、更优选为450m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mg以上;而从确保每日的必要摄取量的意义考虑,优选每瓶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配合量为300mg以上、优选为450mg以上、更优选为500mg以上。
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与咖啡因的质量含量比(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咖啡因)优选为4~200、更优选为15~200、特别优选为30~200。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也可含有钠离子和/或钾离子。含有这些离子的本发明的饮料,适宜用作运动饮料、ISOTONIC饮料等饮料形态。通常定义上的运动饮料,是在身体运动后能够迅速补充以汗的形式流失的水分、矿物质等的饮料。
主要的生理电解质包括钠、钾。这些离子成分可通过添加与其对应的水溶性成分以及添加无机盐而加入。这些物质也存在于果汁和茶提取物中。本发明饮料中的电解质或离子成分量,是最终饮用的容器装饮料中的含量。电解质浓度以离子浓度表示。钾离子组分可以以氯化钾、碳酸钾、硫酸钾、乙酸钾、碳酸氢钾、柠檬酸钾、磷酸钾、磷酸氢钾、酒石酸钾、山梨酸钾等或其混合物等盐的形态配合到本发明饮料中,或者,也可以以加入果汁或茶组分的形态配合到本发明饮料中。钾离子在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01~0.2质量%、更优选为0.002~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3~0.12质量%。同样地,钠离子组分可以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磷酸钠、磷酸氢钠、酒石酸钠、苯甲酸钠等或其混合物等易于得到的钠盐的形态配合,或者,以加入果汁或茶组分的形态配合。为了易于利用渗透压吸收水分,钠离子浓度优选较低,但是,优选其达到水不会因渗透压从体内被吸收到肠内的程度。为此必要的钠浓度优选为,低于血浆中的钠浓度。钠离子在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01~0.5质量%、更优选为0.002~0.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3~0.2质量%。除钾离子和钠离子之外,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还可含有0.001~0.5质量%、优选为0.002~0.4质量%、更优选为0.003~0.3质量%的氯化物离子。氯化物离子组分可以以氯化钠或氯化钾等盐的形态配合。也可配合钙、镁、锌、铁等其它微量离子。这些离子也可以以盐的形态配合。存在于饮料中的离子的合计量包括添加的离子量,还包括天然存在于饮料中的离子量。例如,在添加氯化钠的情况下,相应量的钠离子和相应量的氯化物离子分别相应地包括在各自离子的合计量中。
在本发明中,如果钠离子、钾离子浓度过低,根据饮用情况,会感到味道不足、不能有效补充矿物质,因此不优选。而当浓度过高时,则盐类本身的味道变得浓重,不适于长期饮用。
出于改善味道的目的,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还可使用甜味剂。甜味剂可采用人造甜味剂类、碳水化合物类、甘油类(例如丙三醇)。从兼顾到甜味与酸味及咸味的平衡、不太甜、卡住喉咙的感觉弱、利于吞咽等方面考虑,这些甜味剂在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1~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1~10质量%。
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甜味剂优选使用人造甜味剂。作为人造甜味剂可举出,例如,糖精和糖精钠、阿斯巴甜糖、乙酰磺胺酸钾、蔗糖素(三氯蔗糖、Sucralose)、纽甜(Neotame)等高甜度甜味剂,山梨糖醇、赤藻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作为商品可使用含阿斯巴甜糖的苗条糖(slim up sugar)、含有赤藻糖醇的LAKANTO-S、含有赤藻糖醇和阿斯巴甜糖的PALSWEET等。
在目的制品容器装饮料兼具有补充能量作用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碳水化合物类的甜味剂。作为碳水化合物类甜味剂,可使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剂和能量源的作用。在选择用于本发明饮料的碳水化合物时,优选考虑胃排出和肠吸收速度。
碳水化合物既可以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在消化道中水解或形成葡萄糖和果糖的碳水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碳水化合物”这一术语包括单糖、二糖、低聚糖、复合多糖及其混合物。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单糖有四碳糖、五碳糖、六碳糖及己酮糖。作为六碳糖的例子,有作为葡萄糖而被知晓的葡萄糖(glucose)等己醛糖。容器装饮料中的葡萄糖量优选为0.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1~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1~10质量%。作为果糖被知晓的果糖(fructose)是己酮糖。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果糖量优选为0.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1~15质量%、特别优选为0.001~10质量%。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优选单独的人造甜味剂系、人造甜味剂和葡萄糖系化合物的组合物、或人造甜味剂和果糖系化合物的组合物。
可用于本发明的碳水化合物类甜味剂可采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其中,作为低聚糖可举出在人体内生成这些两种单糖的碳水化合物(即蔗糖(sucrose)、糊精-麦芽糖复合剂(maltodextrin)、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这些糖中的重要的一类是二糖。二糖的例子有,作为蔗糖、甜菜糖已知的蔗糖(sucrose)。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的蔗糖(sucrose)量优选为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1~15质量%、特别优选为0.001~10质量%。
考虑到儿茶素的稳定性,本发明容器装饮料的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2~6.7、进一步优选为2.8~6.5。当pH值过低时,饮料会有强烈的酸味、刺激性气味;而当pH值过高时,风味无法调和,降低了乐饮性,所以不优选。
若在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中配合苦涩味抑制剂,则便于饮用,因此优选。对所用苦涩味抑制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环糊精。环糊精可使用α-、β-、γ-环糊精或支链α-、β-、γ-环糊精。环糊精在饮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05~0.5质量%、更优选为0.01~0.3质量%。在本发明容器装饮料中,还可单独或混合添加抗氧化剂、香料、各种酯类、有机酸类、有机酸盐类、无机酸类、无机酸盐类、无机盐类、色素类、乳化剂、防腐剂、调味剂、甜味剂、酸味剂、树胶、乳化剂、油、维生素、氨基酸、果汁提取物类、蔬菜提取物类、花蜜提取物类、pH值调节剂、品质稳定剂等添加剂。
为了提高乐饮性,在本发明的饮料中优选配有香料、果汁。通常,果汁被称为水果汁(fruitjuice),香料被称为香料(flavor)。本发明既可使用天然的香料或果汁,也可使用合成的香料或果汁。它们可从水果汁、水果香料、植物香料或其混合物中选择。尤其是水果汁和茶香料——优选为绿茶香料或黑茶香料——的组合具有魅力的味道。优选果汁为苹果汁、梨汁、柠檬汁、酸橙(lime)汁、中国柑桔(mandarine)汁、柚子汁、蔓越桔汁、橙汁、草莓汁、葡萄汁、猕猴桃汁、菠萝汁、西番莲果汁、芒果汁、番石榴汁、木莓汁、樱桃汁。最优选为柑橘类果汁——优选为柚子汁、橙汁、柠檬汁、酸橙汁、中国柑桔汁,和芒果汁、西番莲果汁、番石榴汁,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优选的天然香料有茉莉、春黄菊、蔷薇、胡椒薄荷、山楂、菊花、菱角、甘蔗、荔枝、竹笋等。果汁在本发明饮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2~10质量%。水果香料、植物香料、茶香料及其混合物也可以作为果汁使用。特别优选的香料是包括橙香料、柠檬香料、酸橙香料及柚子香料的柑橘类香料。除柑橘类香料之外,也可使用苹果香料、葡萄香料、木莓香料、蔓越桔香料、樱桃香料、菠萝香料等各种其它水果香料。这些香料既可以衍生自水果汁及香料油等天然来源的物质,也可人工合成。在香味剂中,可包括各种香料的混合物,例如选自柠檬及酸橙香料、柑橘类香料的辛香料(spice)等。这些香味剂在本发明饮料中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5质量%、更优选为0.001~3质量%。
另外,根据需要,本发明饮料还可含有酸味剂。作为酸味剂,可举出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等食用酸。酸味剂也可用于调节本发明饮料的pH值。本发明饮料的pH值优选为2~7。pH值调节剂可使用有机食用酸及无机食用酸。酸可以以其非解离态使用,也可以其各种盐的形态,例如磷酸氢钾或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氢钠等盐类使用。优选的酸类为包括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己二酸、磷酸、葡糖酸、酒石酸、抗坏血酸、乙酸、磷酸或其混合物的食用有机酸。最优选的酸为柠檬酸和苹果酸。酸味剂还起到用于稳定饮料组分的抗氧化剂的作用。另外,作为常用的抗氧化剂的例子,可以配合的抗坏血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它们的盐,植物提取物等。
在本发明饮料中还可含有维生素。优选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及维生素E。也可添加维生素D及维生素B等其它维生素。本发明饮料中还可使用矿物质。优选的矿物质有钙、铬、铜、氟、碘、铁、镁、锰、磷、硒、硅、钼、锌。特别优选的矿物质为镁、磷、铁。
用于本发明容器装饮料的容器,与普通饮料一样,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成分的成型容器(也即PET瓶)、金属罐、与金属箔或塑料膜等复合的纸容器、瓶等常见形态提供。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是指不经稀释即可饮用的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在例如填装到金属罐之类的容器之中后能够加热杀菌的情况下,可在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杀菌条件下进行制造;而对于PET瓶、纸容器等不能蒸馏杀菌的容器,则采用预先在与上所述相同的杀菌条件下,例如,用板式热交换器等进行短时间的高温杀菌之后,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填充到容器中的方法等。另外,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在填充后容器中配合并填充其它成分。还可进行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值调回中性;或在中性条件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值调回酸性等操作。
【实施例】
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测定
用蒸馏水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组合物稀释,用过滤器(0.8μm)过滤后,使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型号:SCL-10AVP),安装十八烷基导入液相色谱用充填柱L-Column TM ODS(4.6mmФ×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在柱温35℃下,采用使用A液和B液的梯度法进行测量。在移动相A液采用含有0.1mol/L乙酸的蒸馏水溶液、B液采用含有0.1mol/L酸的乙腈溶液、试样注入量为20μL、UV检测器波长为280nm的条件下进行了测量。
咖啡因的测定
(分析设备)
使用HPLC(日立制作所制)装置。
绘图仪:D-2500,检测器:L-4200
泵:L-7100,自动取样器:L-7200
柱:Inertsil ODS-2,内径2.1mm×长250mm
(分析条件)
样品注入量:10μl,流量:1.0mL/min
紫外线吸光光度计检测波长:280nm
洗提液A:0.1mol/L乙酸水溶液
洗提液B:0.1mol/L乙酸乙腈溶液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时间(分)         洗提液A         洗提液B
0                97              3
5                97              3
37               80              20
43               80              20
43.5             0               100
48.5             0               100
49               97              3
62               97              3
(咖啡因的保留时间)
咖啡因:27.2分
由此处求出的面积%,根据标准物质求出质量%。
鞣酸的测定
鞣酸的测定,是利用酒石酸铁法,将没食子酸乙酯用作标准液,以没食子酸的换算量求出。(参考文献:“绿茶多酚”饮料食品用功能性材料有效利用技术系列No.10)。用5mL酒石酸铁标准溶液使5mL试样显色,用磷酸缓冲液定容为25mL,在540nm下测量吸光度,根据没食子酸乙酯的校正曲线求出鞣酸量。
酒石酸铁标准溶液的调制:用蒸馏水将硫酸亚铁.7水合物100mg,酒石酸钠·钾500mg调至100mL。
磷酸缓冲溶液的调制:将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1/
1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混合,调节pH值到7.5。
<膜过滤品的评价>
浊度的测定
测定浊度时,采用HITACHI(日立)的分光光度计(型号:U-2001型),用离子交换水将绿茶提取物的膜过滤品稀释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1质量%的水溶液,在玻璃小池中进行测量。分析时的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波长设定为700nm。
化学稳定性评价
用离子交换水将绿茶提取物的膜过滤品稀释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10mg/mL,通过测定装在容积50mL的小瓶(vial)中的评价样品的儿茶素类的残留量和浊度(700nm)进行了评价。
生物学稳定性目视评价
用离子交换水将绿茶提取物的膜过滤品稀释到儿茶素类的浓度为10mg/mL,装在容积50mL的小瓶中,在25℃下储存3天后,将装在小瓶中的评价样品置于照明装置上,观察内容物的状态,按照下述标准进行目视判断。
○不产生发霉现象
△可观察到产生了非常稀薄的霉菌
×可观察到产生了稀薄的霉菌
色相评价
(分析仪器)
用离子交换水稀释绿茶提取物的膜过滤品使儿茶素类的浓度达180mg/100mL,使用该样品以目视方法对其外观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绿茶提取物的膜过滤精制
本发明1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将过滤所得液体在25℃下实施30分钟的离心分离(5000r/min),固液分离为绿茶茶叶和绿茶提取水溶液。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0.29)通过0.25μm的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MP-003)之后,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儿茶素粉末。
本发明2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0.1μm的聚乙烯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SP-103)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本发明3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USP-143)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本发明4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0.1μm的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SP-003)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本发明5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0.06μm的聚醚砜(PES)膜(DaicenMembrane Systems株式会社:FB02-FUS5082)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比较例1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1μm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ADVANTEC:H100A090C)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比较例2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0.45μm的乙酸纤维素(CA)膜(ADVANTEC:DISMIC25)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比较例3
除了使绿茶提取液通过截留分子量13000的超滤膜PAN(聚丙烯腈)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ACP-013)之外,其它与本发明1采用一样的方法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比较例4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4.0)通过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USP-143)之后,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比较例5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将过滤所得液体在25℃下实施60分钟的离心分离(10000r/min),固液分离为绿茶茶叶和绿茶提取水溶液。
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0.01)通过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USP-143),然后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了儿茶素粉末。
表1和表2表明过滤条件以及所得儿茶素粉末的分析值。
【表1】
Figure S06180921920060530D000201
*1:外径—内径*2:每100L、1m2*3:非聚合型儿茶素类1质量%水溶液
【表2】
*1:外径—内径*2:每100L、1m2 *3:非聚合型儿茶素类1质量%水溶液
本发明的经过膜过滤精制的绿茶提取物均色相良好、且均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1μm以上的孔径的膜过滤时和使用0.45μm的CA膜过滤(比较例1、2)时,初期色相较差,浊度较高,能够辨认存在浮游的凝集物,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差。另外,在使用具有截留分子量13000的孔径的膜过滤(比较例3)时,尽管初期色相良好,但是,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差。而未在膜过滤之前实施固液分离的情况下(比较例4),处理时间长;在处理过度的情况下(比较例5),尽管初期色相良好,但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差。
实施例2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
本发明6
向68质量%的乙醇水溶液800g中分散37.5g的酸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株式会社)、12g的过滤助剂ソルカフロツク(今津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然后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1),在40℃下持续搅拌2小时。然后用2号过滤纸进行过滤,与32g的活性碳Kuraray COAL GLC(细孔容积0.758mL/g,比表面积1460m2/g,Kuraray Chemical株式会社)接触,接着用0.2μm的薄膜过滤器实施再过滤。最后,在40℃、0.0272kg/cm2的条件下蒸馏除去乙醇,然后调节含水量,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本发明7
除了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儿茶素粉末(本发明2)之外,采用与本发明6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精制绿茶提取物。
本发明8
除了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3)之外,采用与本发明6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6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将过滤所得液体在25℃下实施30分钟的离心分离(5000r/min),固液分离为绿茶茶叶和绿茶提取水溶液。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0.29)通过5μm的不锈钢过滤器之后,再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了儿茶素粉末。此后,再投入该儿茶素粉末,除此之外,采用与本发明6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7
除了不是通过5μm的不锈钢过滤器,而是通过0.1μm的陶瓷膜(日本NGK株式会社:Cefilt)之外,采用与比较例6相同的方法制造儿茶素粉末,然后投入该儿茶素粉末,除此之外,采用与本发明6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8
除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比较例3)之外,采用与本发明6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9
向900g水中分散200g的酸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株式会社)、12g的过滤助剂ソルカフロツク(今津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然后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3),在40℃下持续搅拌2小时。然后,用2号滤纸进行过滤,与40g的活性碳Kuraray COALGLC(Kuraray Chemical株式会社)接触,接着用0.2μm的薄膜过滤器实施再过滤。最后,在40℃、0.0272kg/cm2的条件下蒸馏除去水,然后调节含水量,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制造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分析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评价>
目视评价稳定性
用离子交换水将精制绿茶提取物稀释到儿茶素浓度为100mg/100mL,装入到容积50mL的小瓶中,将小瓶中的评价样品置于照明装置上,观察内容物的状态,用目视进行判断。
表3
*4∶3.6m3浆料,6m2
【表4】
Figure S06180921920060530D000251
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咖啡因均被减少、色相也都良好、且根据目视判断的稳定性也都很好。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1μm以上的孔径的膜过滤(比较例6)时,制造精制绿茶提取物时的过滤时间较长,工序整体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也差。在使用陶瓷过滤(比较例7)和具有截留分子量13000的孔径的膜过滤(比较例8)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低,处理时间也较长,工序整体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也差。另外,确认了未使用有机溶剂的比较例9,色相差,产生了沉淀物。
实施例3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
本发明9
向92质量%的乙醇水溶液800g中分散100g的酸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株式会社)、12g的过滤助剂ソルカフロツク(今津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然后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1),在40℃下持续搅拌约2小时。然后,用2号滤纸进行过滤,与30g的活性碳Kuraray COAL GLC(Kuraray Chemical株式会社)接触,接着用0.2μm的薄膜过滤器实施再过滤。最后,在40℃、0.272kg/cm2的条件下蒸馏除去乙醇,然后调节含水量,得到固态成分24质量%的精制绿茶提取物。
本发明10
除了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2)之外,采用与本发明9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本发明11
除投入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儿茶素粉末(本发明3)之外,采用与本发明9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10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将过滤所得液体在25℃下实施30分钟的离心分离(5000r/min),固液分离为绿茶茶叶和绿茶提取水溶液。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0.29)通过5μm的不锈钢过滤器,再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儿茶素粉末。此后,再投入该儿茶素粉末,除此之外,采用与本发明9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11
除了不是通过5μm的不锈钢过滤器,而是通过0.1μm的陶瓷膜(日本NGK株式会社:Cefilt)之外,采用与比较例10相同的方法制造儿茶素粉末,然后投入该儿茶素粉末,除此之外,采用与本发明9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12
除投入按照比较例4制造的儿茶素粉末之外,采用与本发明9相同的方法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比较例13
向900g水中分散200g的酸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株式会社)、12g的过滤助剂ソルカフロツク(今津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然后投入按照实施例3制造的儿茶素粉末,在40℃下持续搅拌约2小时。然后,用2号滤纸进行过滤,与40g的活性碳Kuraray COAL GLC(Kuraray Chemical株式会社)接触,接着用0.2μm的薄膜过滤器实施再过滤。最后,在40℃、0.0272kg/cm2的条件下蒸馏除去水,然后调节含水量,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
制造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评价>
浊度的测定
使用数字式浊度计(MK Scientific,Inc:TN-100),用离子交换水将精制绿茶提取物稀释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为20质量%的水溶液,在小池中进行测量。
【表5】
【表6】
Figure S06180921920060530D000291
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咖啡因均被减少、色相也都良好、且根据目视判断的稳定性也都很好。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1μm以上的孔径的膜过滤(比较例10)时,色相差、浊度较高,还发现了有浮游的凝集物。在使用陶瓷过滤(比较例11)和具有截留分子量13000的孔径的膜过滤(比较例12)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低,处理时间长,工序整体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差。另外,未使用有机溶剂的比较例13,色相差,还发现产生了沉淀物。
实施例4
在加入按照实施例3制造的精制绿茶提取物和表7所述的容器装饮料的成分之后,其余的量加入离子交换水,调制成饮料。根据食品卫生法进行杀菌处理,并进行热封装填充,得到非茶系容器装饮料。
由5名专家饮用一次制得的非茶系容器装饮料500mL,根据下述标准评价饮用之后即刻的清爽程度。饮用时,制品温度控制在室温附近。
评价点4.清爽程度好
3.清爽程度一般
2.清爽程度稍差
1.清爽程度差
专家们的评价结果取平均值示于表7中。
【表7】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在饮用任一例之后即刻的清爽程度都良好,且也不产生随时间推移的浑浊。反之,比较例14的容器装饮料,在饮用之后即刻的清爽程度差。比较例15的容器装饮料,尽管在饮用之后即刻的清爽程度还不错,但饮料的色相差,有沉淀产生。
实施例5
将按照与实施例1的本发明2相同的方法精密过滤绿茶提取物水溶液而得的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固态成分浓度40质量%的绿茶提取物。
浓缩之后即刻的非聚合性儿茶素类含量1质量%的水溶液的浊度为0.03,即使3天后,也不过才0.04。且三天后的儿茶素残存率为97%,生物学稳定性评价为“○”,色相、稳定性即使用目视判断也属良好。
实施例6
用3L的温度90℃的离子交换水对200g绿茶茶叶进行30分钟的提取,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过滤,再于30℃下使又经过5μm的不锈钢过滤器得到的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质量%)通过0.25μm的聚烯烃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PMP-003)之后,再利用减压浓缩对该通过液实施第一次浓缩,直至固态成分浓度达40质量%,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儿茶素粉末。该绿茶提取物色相好、目视判断下的稳定性也属良好。
实施例7
(1)向6000g绿茶茶叶添加温度84℃的热水90kg,进行60分钟的提取,之后,用200目的不锈钢过滤器粗过滤,将过滤所得液体在25℃下实施30分钟的离心分离(5000r/min),固液分离为绿茶茶叶和绿茶提取水溶液。然后,在30℃下使绿茶提取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含量:1.0质量%,浊度:0.35)通过0.1μm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旭化成化学制品株式会社:USP-143),得到“绿茶提取液”65kg(pH=5.6)。(绿茶提取液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0.9质量%,绿茶提取液的没食子酸酯体比率=52.0质量%)
将该绿茶提取液的温度设定在25℃,向绿茶提取液添加鞣酸酶(KIKKOMAN公司制鞣酸酶KTFH)并使其浓度为200ppm,保持130分钟,当没食子酸酯体比率达到40.1质量%时,将溶液加热到90℃,使酶失去活性,终止反应(pH=5.0)。采用反渗透膜(日东电工制NTR-759HR)对该反应溶液进行浓缩处理,浓缩至Brix浓度为25,得到液态的“经过鞣酸酶处理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8kg。所得绿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为6.8质量%,没食子酸酯体比率为40.1质量%,溶解成固态成分浓度为2质量%时的水溶液的pH值为5.0。
(2)另外,将所得浓缩液体的4.5kg进行喷雾干燥,就得到了400g的粉末状“经过鞣酸酶处理的绿茶提取物”。所得绿茶提取物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为34.0质量%,没食子酸酯体比率为40.1质量%,溶解成固态成分浓度为2质量%时的水溶液的pH值为5.0。
(3)使用所得绿茶提取物进行与实施例3的本发明9同样的精制处理,得到了完全看不到浑浊、色相也很好、且苦味也被减弱的精制绿茶提取物。
处理后的固态成分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65质量%
处理后的浊度=9
处理后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咖啡因的质量比=70
处理后的没食子酸酯体率=40.2质量%
(4)使用所得精制绿茶提取物进行与实施例4的本发明13同样的工序,得到了容器装饮料。该饮料即使长时间储存外观也没有变化,且苦味也已被减弱。

Claims (11)

1.一种绿茶提取物精制物的制造方法,
通过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为0.2~2.0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然后使该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选自烃系高分子膜、氟化烃系高分子膜以及砜系高分子膜的高分子膜,使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低于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
高分子膜为精密过滤膜,其材质为聚烯烃、氟化聚烯烃或聚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
对通过了高分子膜的溶液再进行浓缩或干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
通过用鞣酸酶处理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绿茶提取物水溶液。
5.一种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将在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精制方法中得到的绿茶提取物,再分散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与活性碳和/或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接触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
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质量比为60/40~97/3。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
有机溶剂为乙醇。
8.一种精制绿茶提取物,
所述精制绿茶提取物是按照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其固态成分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为35~90质量%,且非聚合型儿茶素类(A)与咖啡因(B)的质量比(A)/(B)为4~200。
9.一种容器装饮料,含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
10.一种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的稳定化方法,
通过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对绿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为0.2~2.0的绿茶提取物水溶液,然后使该绿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膜孔径0.05~0.8μm的选自烃系高分子膜、氟化烃系高分子膜以及砜系高分子膜的高分子膜,使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质量%时的浊度低于0.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稳定化方法,
通过用鞣酸酶处理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绿茶提取物水溶液。
CN2006100809219A 2005-05-20 2006-05-22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4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48248 2005-05-20
JP2005148248 2005-05-20
JP2005-148248 2005-05-20
JP2005-225310 2005-08-03
JP2005225310 2005-08-03
JP2005225310 2005-08-03
JP2006021441 2006-01-30
JP2006021441A JP4694974B2 (ja) 2005-05-20 2006-01-30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06-021441 2006-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4504A CN1864504A (zh) 2006-11-22
CN1864504B true CN1864504B (zh) 2012-08-22

Family

ID=3744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092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4504B (zh) 2005-05-20 2006-05-22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81449B2 (zh)
JP (1) JP4694974B2 (zh)
CN (1) CN18645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36331T3 (es) 2000-11-17 2005-07-16 Kao Corporation Bebidas envasadas.
JP4562682B2 (ja) * 2006-04-17 2010-10-13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569965B2 (ja) * 2006-04-17 2010-10-27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5080835B2 (ja) * 2006-07-04 2012-11-21 花王株式会社 発泡性容器詰飲料
WO2008020457A1 (en) * 2006-08-14 2008-02-21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freshing drink and use thereof
JP5517412B2 (ja) * 2007-05-24 2014-06-11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
JP4584287B2 (ja) * 2007-07-09 2010-11-17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植物エキスの除菌方法
JP4818998B2 (ja) * 2007-07-09 2011-11-16 花王株式会社 還元飲料用濃縮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475758B1 (ko) * 2007-08-08 2014-12-23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JP5294758B2 (ja) * 2007-08-30 2013-09-18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スタント粉末飲料
KR20100055448A (ko) * 2007-09-05 2010-05-26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제 차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WO2009044559A1 (ja) * 2007-10-05 2009-04-09 Kao Corporation 加工茶の製造方法
US20090162483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Wendy Lynn Constantine Sports bever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100278972A1 (en) * 2007-12-27 2010-11-04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tea extract
JP4462637B2 (ja) * 2008-01-23 2010-05-12 三島食品株式会社 赤紫蘇シロップの製造方法
JP5228229B2 (ja) * 2008-09-03 2013-07-03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茶類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US9724664B2 (en) 2009-03-27 2017-08-08 Bend Research, Inc. Spray-drying process
JP5336340B2 (ja) * 2009-12-09 2013-11-06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01879380B (zh) * 2010-06-25 2012-07-18 戴群 提取植物有效成份的节能浓缩工艺及其浓缩装置
EP2611529B1 (en) 2010-09-03 2019-01-23 Bend Research, Inc. Spray-drying method
PT2611530T (pt) 2010-09-03 2019-05-09 Bend Res Inc Aparelho de secagem por pulverização e métodos de utilização do mesmo
WO2012040502A1 (en) 2010-09-24 2012-03-29 Bend Research, Inc. High-temperature spray dry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WO201212973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The Coca-Cola Company Tea beverage containing peptide, and green tea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processes thereof
CN103930201B (zh) * 2011-11-15 2016-04-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保管及库存方法
EP2796053B1 (en) * 2011-12-21 2019-01-23 Ka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urified tea extract
CN102702162B (zh) * 2012-05-24 2014-11-26 上海诺德生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因、无苦涩味、高含量儿茶素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JP5689146B2 (ja) * 2013-04-26 2015-03-25 キリンビバレッジ株式会社 飲料製造方法
WO2015059808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株式会社 伊藤園 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US9968109B2 (en) * 2013-10-29 2018-05-15 Kao Corporation Green tea extract composition
WO2015094224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Nestec S.A. 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clarity and refreshing attributes and reducing the bitterness and astringency of green tea
CN104013058A (zh) * 2014-06-07 2014-09-03 福建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线莲浓缩液的提取澄清工艺
CN105580932B (zh) 2014-10-22 2021-11-30 可口可乐公司 制备具有不同味道的茶叶提取物的方法
EP3212169B1 (en) 2014-10-31 2021-01-13 Bend Research, Inc. Process for forming active domains dispersed in a matrix
JP5969717B1 (ja) * 2015-04-28 2016-08-17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組成物
CN106551424B (zh) * 2016-11-29 2019-07-09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烟用滴丸的绿茶香精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6382427B2 (ja) * 2016-11-29 2018-08-29 花王株式会社 飲料組成物
CN108936143A (zh) * 2017-05-23 2018-12-07 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 菊花萃取液及其制备工艺
JP7165000B2 (ja) * 2017-09-07 2022-11-02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多孔質膜を用いたお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10527690A (zh) * 2019-08-05 2019-12-03 集美大学 一种耐热型单宁酶及其应用
WO2021222210A1 (en) * 2020-04-30 2021-11-04 Parish Jr William 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bitter taste from liquid beverages
CN112370510B (zh) * 2020-12-11 2022-12-09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的纯化工艺
JP2021058219A (ja) * 2021-01-19 2021-04-15 花王株式会社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4391590A (zh) * 2022-01-21 2022-04-26 上海康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萃取液、其制备方法及茶饮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188A (en) * 1989-04-06 1993-11-02 Thomas J. Lipton Co.,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Process of preparing a tea product
CN1318308A (zh) * 2001-05-30 2001-10-24 广东华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粉及其制造方法
US20020122857A1 (en) * 2000-12-11 2002-09-05 Kikkoma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nicotianamine or nicotianamine-containing produ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6471B2 (ja) 1988-06-27 1994-11-02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JPH02128650A (ja) * 1988-11-07 1990-05-17 Nitto Denko Corp 濾過膜を用いた茶の製造法
DE69003291T2 (de) * 1989-04-06 1994-01-20 Unilever N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eeproduktes.
US4944879A (en) * 1989-07-27 1990-07-31 Millipore Corporation Membrane having hydrophilic surface
JP3256883B2 (ja) 1992-10-06 2002-02-18 日研フード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の茶葉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
JP3052174B2 (ja) 1993-08-26 2000-06-12 株式会社 伊藤園 茶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
NL9301716A (nl) * 1993-10-06 1995-05-01 X Flow Bv Microfiltratie- en/of ultrafiltratiemembraan,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van een dergelijk membraan, alsmede werkwijze voor het filtreren van een vloeistof met behulp van een dergelijk membraan.
US6063428A (en) * 1996-02-26 2000-05-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reen tea extract subjected to cation exchange treatment and nanofiltration to improve clarity and color
JP3447191B2 (ja) * 1997-04-18 2003-09-16 サッポロ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清澄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225814B2 (ja) * 2002-11-29 2009-02-18 花王株式会社 カフェイン含有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脱カフェイン方法
EP2382877B8 (en) * 2002-10-28 2013-10-30 Kao Corporation Green tea extract
JP4272943B2 (ja) * 2003-07-24 2009-06-03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及び緑茶系飲料の製法
JP3597857B2 (ja) * 2003-10-31 2004-12-0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US7510736B2 (en) * 2004-02-06 2009-03-31 UNIVERSITé LAVAL Method for selectively and sequentially extracting catechins from green tea lea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188A (en) * 1989-04-06 1993-11-02 Thomas J. Lipton Co.,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Process of preparing a tea product
US20020122857A1 (en) * 2000-12-11 2002-09-05 Kikkoma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nicotianamine or nicotianamine-containing product
CN1318308A (zh) * 2001-05-30 2001-10-24 广东华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粉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丽军等.超滤膜分离对绿茶茶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饮料工业》.1999,第2卷(第6期),36-38. *
肖文军等.膜系统加工冷溶型去苦味速溶绿茶研究.《茶叶科学》.2005,第25卷(第2期),146-152. *
肖文军等.茶叶资源膜法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膜科学与技术》.2004,第24卷(第6期),61-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61083A (ja) 2007-03-15
CN1864504A (zh) 2006-11-22
US20060263454A1 (en) 2006-11-23
JP4694974B2 (ja) 2011-06-08
US7981449B2 (en) 2011-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4504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1420863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1420862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611125B (zh) 容器装茶类饮料
CN101790317B (zh) 速溶粉末饮料
CN1628535B (zh) 容器装饮料
CN1248602C (zh) 包装饮料
KR101202565B1 (ko) 용기포장음료
TWI454222B (zh) 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CN101431907B (zh) 容器装饮料
CN1923022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611124A (zh) 容器装茶类饮料
JP4751204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542047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KR20100055406A (ko) 차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KR20060071867A (ko) 용기에 담은 우롱차 음료
CN100462019C (zh) 含有咖啡因的儿茶素类组合物的脱咖啡因的方法
JP4528702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889847B (zh) 容器装饮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