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3871A -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3871A
CN1663871A CN200510008358.XA CN200510008358A CN1663871A CN 1663871 A CN1663871 A CN 1663871A CN 200510008358 A CN200510008358 A CN 200510008358A CN 1663871 A CN1663871 A CN 1663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motor bike
vehicle frame
bike according
trail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83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0368C (zh
Inventor
大卫·W·阿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63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3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03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03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0Guiding or ducting cooling-air, to, or from,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2005/025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using two or more ai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4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01P2005/046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with electrical pump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16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摩托车设置有前轮和后轮。一车架支撑并连接在该前轮和后轮上。该车架包括枢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后摆动车架。车座和发动机安装在该车架上。该发动机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散热器安装到该后摆动车架上,并设置在发动机和后轮之间。风扇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上,并设置在该散热器后面。内挡泥板设置在该散热器和后轮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包括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冷却系统。
通常,摩托车具有安装在发动机前方和前叉后方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安装在该靠前的位置处使得散热器在摩托车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接收到冷却空气。不过,该靠前的位置也并不是没有缺点。至少冷却空气的一部分被摩托车的前部所阻挡,如前轮、前叉、前挡泥板和整流罩。因此,必须增大该散热器的尺寸,以获得满意的冷却效果。这就间接增大了摩托车的前部外形,这从美观的角度来讲,是不希望出现的,并且也对摩托车的空气动力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缺点,已经提出给摩托车提供安装在摩托车后部的散热器。这种摩托车的例子在日本专利公开No.JP6171568、日本专利公开No.5201375、Hillman的美国专利No.4,445,587和Bothwell的美国专利No.4,010,812。尽管后部安装的散热器改进了摩托车的美观和空气动力学,但是散热器远离摩托车前端的设置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后部安装位置必须为散热器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此外,必须为散热器提供空气供给系统,以供应足够数量的冷却空气,并且必须设置排热系统,以使热量从散热器中导出,远离摩托车驾驶员。例如,通过将散热器安装在摩托车的后挡泥板上,并设置如日本专利公开No.JP6171568中所示的朝上的风扇,这些问题中的某一些已经解决。然而,这些方法的效果不够理想,并且不适合于某些类型的摩托车。
因此,对具有使用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改进冷却系统的摩托车还存在需求。本发明涉及这种摩托车。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具有前、后轮的摩托车。车架支撑并连接到该前后轮上。发动机、散热器和座位安装在该车架上。发动机设置在前、后轮之间,而散热器设置在发动机和后轮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该车架包括枢轴连接于前车架上的后摆动车架。该散热器安装在该后摆动车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该散热器定位成使得该散热器的最上端部分设置在比后轮的最上端部分低的高度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风扇装置设置在散热器和后轮之间,并且可以操作使得空气离开散热器,并向后导向后轮。
附图简要描述
参照下面的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和附图,本发明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更好理解,此处:
附图1是摩托车的正视透视图,根据本发明,该摩托车中设置有冷却系统和空气控制系统;
附图2是摩托车的一部分的正视透视图,该摩托车基本类似于附图1的摩托车,示出了空气控制系统的一对顶部导管和中间导管,该空气控制系统基本类似于附图1中所示的空气控制系统;
附图3是附图1所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示出了该空气控制系统的顶管和中间管;
附图4是附图1所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侧透视图,示出了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和空气控制系统的后管;
附图5是该散热器的透视图;
附图6是已安装在摩托车的后摆动车架上的散热器的透视图;和
附图7是已安装在后摆动车架上的散热器的顶视图。
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
应当注意到,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不管同样部件是否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示出,都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应当注意到,为了清楚简要地公开本发明,附图可能不是必须成比例,并且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可能以某些示意的形式示出。
本发明涉及具有包含后部安装散热器的冷却系统的摩托车。
现在参照附图1,示出了含有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摩托车10。该摩托车10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包括前车架12和后摆动臂或摆动车架14。
现在也参照附图2、3和4,该前车架12包括一转向头16,该转向头具有从它开始向下和向后延伸的一对相互间隔开的车架下舌或管18。该下流管18的下端部分用弯管20连接到一对底部管22上,该底部管向后延伸并且基本高度设置。该底部管22的后部固定到一对支杆24上,每个支杆都包括连接到垂直柱部分24b上的高度基础部分24a,该垂直柱部分具有向后的弧度。一对挡泥板支架26的下弯曲部分分别固定到该垂直柱部分24b上。从该下弯曲部分开始,挡泥板支架26向上和向后弯曲,以形成该后支杆(rear stay)24的垂直柱部分24b的向后弧度的连续。顶部车架结构30在转向头16和后支杆24之间延伸。正如将在下面所完全描述的那样,该顶部车架结构30可以包括一对座椅横档32和导管结构33。该座椅横档(seat rail)32固定到后支杆24上并与之形成两个角区域34。
现在参照附图4、6和7,该后摆动车架14整体上呈三角形,并包括一对大体三角形的侧部结构37,每个侧部结构都包括一对连接到大体C形的前悬挂44上的上臂38和下臂40。在每个侧部结构37中,该上臂38和下臂40的后端都在车轮悬挂42处连接到一起,并且该上臂38和下臂40的前部连接到前悬挂44上。每个侧部结构37的上臂38和下臂40都彼此之间呈锐角从后轮悬挂42向前延伸至前悬挂44。下臂40之间间隔开并通过弓形横向下横梁元件45连接在一起,而上臂38之间也间隔开并通过弓形的横向上横梁元件46连接在一起。弓形的防护板或内挡泥板47最好固定到该后摆动车架14上。该内挡泥板47在上横梁元件46和下横梁元件45之间延伸,也在侧部结构37之间延伸。该内挡泥板47可以固定到上横梁元件46和下横梁元件45上,也可以固定到上臂38和下臂40上。该内挡泥板47可以具有刚性或半刚性的结构,并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如铝或铁。
该后摆动车架14的前悬挂44分别包括一对连接部分44a,通道通过该连接部分延伸。衬垫结构45在该后摆动车架14的左侧或驱动侧固定到该连接部分44a上,并且具有延伸穿过它的通道,该通道与连接部分44a中的通道相对齐。该前悬挂44设置在前车架12的后支杆24之间,从而前悬挂44中的通道分别与后支杆24中的通道对齐。该前悬挂44通过枢轴48枢转地连接到后支杆24上,该枢轴在前悬挂44和后支杆24的垂直柱部分24b之间延伸。在该车架的每一侧上,枢轴销50延伸穿过后支杆24和前悬挂44中的对齐通道,并且容纳在枢轴48中。该前悬挂44通过连杆52连接到与一对减震器54的后端相连接的轨道元件上,该减震器设置在前车架12的底部管22之间。该减震器的前端连接到固定在底部管22之间的横梁元件56上。
再参照附图1,前叉装置58可枢转地连接到转向头16上。该前叉装置58包括一对延长的叉杆60上,该叉杆从该转向头16向下和向前延伸。前轮62可旋转地连接在该叉杆60的下端之间。前灯64固定到前叉装置58上,并设置在叉杆60的上端之间。车把65连接到该前叉装置58上,用于一起移动。
多缸水冷发动机66固定在到前车架12上并由其支撑。该发动机66垂直地设置在底部管22和顶部车架结构30之间,并且纵向设置在底部管18和后支杆24之间。该发动机66的后部从后支杆24和内挡泥板47向前间隔开。以这种方式,后冷却空间68(附图4所示)在发动机66的后部和内挡泥板47之间形成。油箱70设置用于向发动机66供油。该油箱70设置在顶部车架结构30上方并固定到其上,位于发动机66上方。车座72安装到前车架12的座椅横档32上,并设置在油箱70的后面。该车座72可以延伸超过固定到挡泥板支架26上的后挡泥板74。后轮76可旋转地连接在后摆动车架14的后轮悬挂42之间。该后轮76由发动机66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适当驱动系统来驱动。例如,发动机66可以通过驱动链条、可旋转的驱动轴或者环形齿状传动带来驱动后轮76。
现在参照附图4-7,示出了冷却系统的散热器(由附图标记80来表示)。该散热器具有矩形的形状,并最好固定到后摆动车架14上,如附图4、6和7所示。不过,该散热器80可以固定到前车架12上。例如,散热器80可以连接到座椅横档32和底部管22上。不管散热器80是否固定到后摆动车架14或者固定到前车架12上,该散热器80都设置在位于发动机66和内挡泥板47之间的冷却空间68中,并且定位低于车座72。此外,该散热器80的最上部最好设置在比后轮76的最上部低的高度上。
散热器80包括设置在输入油箱75和输出油箱77之间的芯部73。该心部73包括两个以上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包括数个间隔开的管78和波纹状的散热片79(附图5中所示)。每个部分中,管78都垂直地在输入油箱75和输出油箱77之间延伸,并且波纹状散热片79设置在管78之间。输入油箱75具有通过输入管线83连接到发动机66上的入口75a,而输出油箱77具有通过输出管线85连接到发动机66上的出口77a。该输入油箱75的底壁(未示出)上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开口,该开口连接到管78的入口上,而输出油箱77的顶壁(未示出)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开口,该开口连接到管78的出口上。以这种方式,发动机66中产生的热水流过输入管线83,通过入口75a流入输入油箱75,并通过管78流入到输出油箱77中。然后,输出油箱77中冷却的水通过出口77a流到输出管线85中,随后流回到发动机66。正如在下面将进行的更为详细描述,风扇装置140(附图5至7中所示)最好设置成将空气从散热器80吸出并将空气向后朝后轮76导引。
该散热器80最好通过顶部安装支架81和底部安装支架87固定到后摆动车架14上。该顶部安装支架81包括前板部分81a,该前板部分具有从其前边缘向下延伸的前凸缘81b,还包括后部间隙部分81c,该后部间隙部分上具有一对放大的开口。该底部安装支架87包括板部分(未示出),该板部分具有从其前边缘向上延伸的前凸缘87a,还包括从其后边缘向上延伸的后法兰。该底部安装支架87设置在前悬挂44的下支柱部分44b之间,并固定到下横梁元件45上。该顶部安装支架81的间隙部分81c沿着弯管向下弯曲,并可拆卸地固定到后摆动车架14的上横梁元件46上。该顶部安装支架81的前板部分81a设置在输入油箱75的顶部表面上,并抵靠在该顶部表面上,凸缘81b从输入油箱75的前表面向前设置并抵靠在该前表面上,从而将输入油箱75圈闭在凸缘81b和弯头之间。输出油箱77的底部表面支承在该底部安装支架87的板部分上,前凸缘87a从输出油箱77的前表面向前设置,并抵靠在该前表面上,从而将输出油箱77圈闭在前凸缘87a和后法兰(未示出)之间。在散热器80以前述方式安装的情况下,该散热器80垂直地圈闭在顶部安装支架81和底部安装支架87之间。此外,散热器80横向设置在后摆动车架14的前悬挂44之间,并纵向设置在发动机66和后轮76之间。更为特别的是,该散热器80纵向设置在枢轴48和内挡泥板47之间。
应当认识到,也可以使用备选的安装设计将散热器80安装到后摆动车架14上,或者将散热器80安装到前车架12上,如上面所考虑的那样。如果使用这种备选安装设计,那么散热80相对于枢轴48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例如,散热器80可以安装成位于枢轴48的前面,即位于发动机66和枢轴48之间。该散热器80也可以特别构造和定位成使得枢轴48延伸穿过散热器80。
在散热器80如上定位的情况下,该散热器80通过内挡泥板47与后轮76遮蔽开,该内挡泥板设置在散热器80和后轮76之间。该内挡泥板47阻挡由后轮76抛起的碎片,从而防止这些碎片碰撞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并因此而损伤散热器80和/或风扇装置140。另外,该内挡泥板47阻挡由后轮76所产生的空气涡流,从而防止这种空气涡流干扰从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的后端排出的暖空气的流动。除了将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与后轮76遮蔽开,该内挡泥板47还将后轮76与从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排出的暖空气遮蔽开,即内挡泥板47阻挡从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排出的暖空气,从而防止暖空气加热后轮76的轮胎。更为特别的是,该内挡泥板47与后挡泥板74的内表面合作,以限定空气流出通道,该空气流出通道在内挡泥板47和后挡泥板74之间将暖空气向上和向后导引。在暖空气通过该流出通道向上和向后导引的情况下,后轮76和车座72(于是,包括驾驶员)都基本与暖空气相隔离,并因此受到保护。
应当认识到,内挡泥板47可以安装在前车架12上,而不是安装在后摆动车架14上,如上所述。内挡泥板47的这种备选安装可以与散热器80的备选安装设计连接使用,如上面所考虑的那样。优选的是,完成内挡泥板47和/或散热器80的任何这种备选安装,从而保持上述内挡泥板47和散热器80的安装的优点,也就是为散热器80和后轮76提供保护并将暖空气从散热器80向上和向后导引。
具有上述结构的情况下,摩托车10具有纵向板,摩托车10总体上关于该板横向对称。该纵向板延伸穿过转向头16和前、后轮62、76。
冷却空气通过空气控制系统供入该散热器80。该空气控制系统包括数个空气导管,该空气导管将冷却空气从摩托车10的前面导引至位于发动机66和内挡泥板47之间的后冷却空间68中。更为特别的是,该空气控制系统包括顶部导管82、底部导管84、中间导管86和一对后部导管88。
现在参照附图1至3,该顶部导管82限定从转向头16向后延伸至冷却空间68,或者大约延伸至冷却空间68的空气通道。该顶部导管82设置在摩托车10的纵向板的相对侧上,并定位在发动机66上方。每个顶部导管82都包括入口92和出口94,并且除了入口92和出口94之外的其他部分最好闭合。如图所示,该顶部导管82可以是通道形的或者管形的。如果该顶部导管82是通道形的,那么它们可以具有梯形的横截面,如图所示。该顶部导管82可以具有刚性或半刚性的结构,并且可以包括金属或塑料。当该顶部导管82帮助形成顶部车架结构30时,该顶部导管82具有刚性结构,并包括如铁之类的金属,并且该顶部导管82的内壁(朝向入口92)通过焊接和/或其他固定方式分别连接到转向头16的相对侧上。
该顶部导管82的入口92设置在转向头16的相对侧和摩托车10的纵向平面上。该入口92纵向定位,从而设置在转向头16的中心轴上,或者从转向头16的中心轴略微向后的位置处。然而,该入口92可以设置的更为靠前。例如,该入口92可以纵向定位,从而设置在前灯64的车灯玻璃上,或者比车灯玻璃略微向后的位置处。该入口92面向前,并最好具有略微向后和向外的斜坡。该顶部导管82的出口94也设置在摩托车10的纵向板的相对侧上。该顶部导管82的后部96向下弯曲,从而该出口94向后和向下面对。该出口94纵向定位,从而设置在冷却空间68中,或者从而基本不妨碍连接冷却空间68和散热器80的空气流。以这种方式,出口94定位成允许从顶部导管82流出的空气基本无障碍地流到散热器80。
该中间导管86限定从转向头16拱形向后延伸至冷却空间68,或者大约延伸至冷却空间68的空气通道。摩托车10的纵向板将该中间导管86纵向分开,即摩托车10的纵向板穿过该中间导管86延伸。该中间导管86设置在发动机66上方,并固定在顶部导管82之间。该中间导管86包括入口98和出口100,并且除了入口98和出口100之外的其余部分最好闭合。如图所示,该中间导管86可以是通道形的,或者是管形的。如果该中间导管86是通道形的,那么它可以具有梯形横截面,如图所示。该中间导管86可以具有刚性或半刚性结构,并可以包括金属或塑料。当该中间导管86帮助形成顶部车架结构30时,该中间导管86具有刚性结构,并包括如铁之类的金属。
该中间导管86的入口98设置在转向头16下方,并因此设置在顶部导管82的入口92的下方。该中间导管86的入口98面向前,并被摩托车10的纵向板分开。该入口98与位于下管18之间的空间横向对齐。如附图1中所示,该入口98可以纵向定位,从而从下管18向后设置。然而,该入口98可以更加向前设置。例如,该入口98可以设置在下管18之间,并基本与顶部导管82的入口92相对齐,如附图2所示。摩托车10的纵向板将该中间导管86的出口100分开。该中间导管86的后部102向下弯曲,从而出口100向后和向下面对。该中间导管86的出口100设置在顶部导管82的出口94之间,并最好与顶部导管82的出口94横向和纵向对齐。以这种方式,出口100和出口94形成向后和向下延伸出口的横向延伸线。由于具有顶部导管82的出口94,该中间导管86的出口100定位成允许从中间导管86中排出的空气基本无障碍地流到散热器80。
该底部导管84限定从弯管20延伸至冷却空间68,或者大约延伸至冷却空间68的空气通道。摩托车10的纵向板将该底部导管84纵向分开,即摩托车10的纵向板延伸穿过底部导管84。该底部导管84设置在发动机66下方并位于底部管22之间,并且可以固定到该底部管22上。该底部导管84包括入口106和出口108,并且除了入口106和出口108之外的其余部分最好封闭。该底部导管84最好为斗形(scoop-shaped),具有平的顶壁110和弓形的底壁112。该底部导管84可以具有刚性或半刚性的结构,并且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如铝或铁。
该底部导管84的入口106设置在发动机66的下方,并纵向定位,从而从至少大半个发动机66向前,并且设置在弯管20处,或者从弯管20处略微向后或向前。该底部导管84的入口106面向前,并且被摩托车10的纵向板分开。该底部导管84的出口108面向上。该底部导管84的顶壁110的基本部分可以移动到发动机66和冷却空间68下方。在这方面,发动架66的底部可以形成底部导管84的顶部的一部分。该出口108纵向定位,从而设置在冷却空间68中,或者从而设置成基本不妨碍连通冷却空间68和散热器80的空气流。以这种方式,该出口108定位成允许从底部导管84中排出的空气基本无障碍地流到散热器80。
该后部导管88限定横向向内和向后延伸的空气通道。该后部导管88设置在摩托车10的纵向板的相对侧上,位于车座72下方和发动机66的后方和外方。更为优选的是,该后部导管88设置在位于后支杆24和座椅横档32之间的角部区域34中。该后部导管88可以相应地固定到该后支杆24上,或者固定到围绕该散热器80的气箱上。每个后部导管88都最好是勺子形,具有平的内壁116和弓形外壁118。该后部导管88可以是刚性或半刚性结构,并且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如铝或铁。
该后部导管88的入口120形成在内壁116和外壁118之间并面向前。该入口120设置在散热器80和摩托车10的纵向板的相对侧上。该后部导管88的出口122形成在内壁116上并面向内。该出口122定位成设置在冷却空间68中,或者定位成基本不妨碍连通冷却空间68和散热器80的气流。以这种方式,该出口122定位成允许从后部导管88中排放出的空气基本无障碍地流到散热器80。
现在参照附图4,定部导管82和中间导管86固定到一起形成导管结构33。优选的是,该顶部导管82和中间导管86固定到一起,从而中间导管86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至少在其后部102中)分别邻接顶部导管82的内侧壁(至少在其后部96中)。该顶部导管82和中间导管86可以通过焊接或其它固定方法连接在一起。该导管结构33通过焊接或其它固定方法连接到座椅横档32的前部上。拉杆130可以设置在座椅横档32之间,靠近座椅横档32和导管结构33的结合点,并且可以分别固定到座椅横档32和导管结构33上。该导管结构33(包括顶部导管82和中间导管86)、拉杆130和座椅横档32共同形成顶部车架结构30。如上所述,顶部导管82的内壁(朝向入口92)通过焊接和/或其它固定方法分别连接到转向头16的相对侧上,并且座椅横档32的后部固定到后支杆24上。以这种方式,顶部车架结构30具有固定到转向头16上的前部和固定到后支杆24上的后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该顶部车架结构30形成独特的车架结构,该车架结构除了作为前车架12的整体组成部分之外,还起到将空气从摩托车10的前面导引到后部安装散热器80的导管的作用。
当摩托车10向前移动时,空气进入顶部导管82、中间导管86、底部导管84和后部导管88。在顶部导管82和中间导管86中的气流向后移过发动机66,然后从出口94、100排出,向后和向下流入冷却空间68,到达散热器80。后部导管88的气流被横向向内导引,通过出口122流入冷却空间68中,然后到达散热器80。底部导管84中的空气向后移动到发动机66下方,然后通过出口104排出,向上和向后流入到冷却空间68中,到达散热器80。以这种方式,空气控制系统产生气流,从顶部、底部和侧面方向碰撞到散热器80上。加热后的空气排出散热器80并流过空气流出通道,该空气流出通道在内挡泥板47和后挡泥板74之间向上和向后导引暖空气。该风扇装置140帮助抽出空气通过散热器80。
现在参照附图5,该风扇装置140包括一对固定到安装罩144上的风扇142。每个风扇142包括具有固定到叶轮148上的可旋转轴的电机146。该安装罩144包括固定在一对向前延伸的侧部结构152上的后部结构150。该后部结构150包括一对垂直设置的定位环154,该电机146分别固定到该定位环上,从而电机146的后部延伸穿过该定位环154上的开口。该安装罩144的侧部结构152固定到散热80的侧支架156上,将后部结构150从散热器80向后间隔开。以这种方式,该安装罩144将风扇142定位在散热器80后面,并与之对齐。
在每个风扇142中,围绕叶轮148设置有护罩160,该护罩固定到叶轮148的叶片的外边缘上,从而允许护罩160随叶轮148旋转。每个护罩160总体上呈圆柱形,并具有圆锥形入口160a和圆锥形出口160b。每个护罩160的入口160a都从散热器80的芯部73的后面向后间隔一小段距离。该护罩160设置用于增强通过散热器80的气流(特别是在空闲和低速期间),并且最好如Hasumi的美国专利No.6,543,523那样构造,该专利已委托给本发明的代理人并在此通过引用合并进来。Hasumi专利中的护罩结构减少了护罩所产生的噪音量,将散热器80和风扇装置140设置在车座72下面,这正是本发明所希望的。
通过连接到摩托车10的电力系统的线162将电力提供给风扇142的电机146。通过位于散热器80的出口油箱77上的温度调节器来控制提供给电机146的电力。当输出油箱77中的水温上升到某一温度时,该温度调节器关闭,并且电力提供给电机146,从而旋转叶轮148并促使空气通过散热80。
尽管本发明已经相对于其特定实施例进行了示出和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并且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明显的,所有这些都在本发明的预期精神和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范围和效果,也不局限于与本发明对现有技术所作出的进步程度不一致的任何其他方法。

Claims (30)

1.一种摩托车,包括:
(a)前轮和后轮;
(b)支撑在该前轮和后轮上并与它们相连接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枢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后摆动车架;
(c)安装到该车架上并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发动机;
(d)安装到该车架上的车座;和
(e)安装到后摆动车架上并设置在发动机和后轮之间的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后摆动车架可以绕着垂直于摩托车的纵轴设置的枢轴枢转;该散热器设置在该枢轴后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设置在车座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后摆动车架包括:
一对侧部结构,每个侧部结构都包括一对上臂和下臂,其中在每个侧部结构中,该上臂和下臂的后部都在后轮悬挂处固定到一起,并且该上臂和下臂的前部固定到前悬挂上;
在该上臂之间延伸的横向上横梁元件;和
在该下臂之间延伸的横向下横梁元件;且
后轮设置在这一对侧部结构之间,并可枢转地安装到该后轮悬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设置在这一对侧部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包括:
转向头;
一对间隔开的下流管,该对下流管固定到该转向头上并从转向头开始向下和向后延伸;
一对底部管,分别通过弯管连接到该下流管的底部上,并从该下流管的底部开始向后延伸;和
一对后支杆,分别固定到底部管上并从该底部管开始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后摆动车架的侧部结构连接到前车架的后支杆上,从而可以绕着枢轴枢转,该枢轴垂直于摩托车的纵轴延伸;该散热器设置在该枢轴的后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设置在输入油箱和输出油箱之间的芯部;该散热器的输入油箱连接到摆动车架的上横梁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输出油箱连接到摆动车架的下横梁元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散热器导引冷却空气的空气导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管包括数个空气导管。
12.一种摩托车,包括:
(a)前轮和后轮;
(b)支撑在该前轮和后轮上并与它们相连接的车架;
(c)安装到该车架上并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发动机;
(d)安装到该车架上的车座;和
(e)安装到车架上并设置在发动机和后轮之间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定位成使得该散热器的最上方部分处于比后轮的最上方部分低的高度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枢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后摆动车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外挡泥板,和连接到后摆动车架上的内挡泥板,该内挡泥板设置在散热器和后轮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散热器和内挡泥板之间的风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该后摆动车架包括:
一对侧部结构,每个侧部结构包括一对上臂和下臂,其中在该侧部结构的每一个中,该上臂和下臂的后部在后轮悬挂处固定到一起,并且该上臂和下臂的前部固定到前悬挂上;
在上臂之间延伸的横向上横梁元件;和
在下臂之间延伸的横向下横梁元件;且
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设置在侧部结构之间,并枢转安装到该后轮悬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上部连接到后摆动车架的上横梁元件上,该散热器的下部连接到后摆动车架的下横梁元件上。
18.一种摩托车,包括:
(a)前轮和后轮;
(b)支撑在该前轮和后轮上并与它们相连接的车架;
(c)安装到该车架上并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发动机;
(d)安装到该车架上的车座;和
(e)安装到车架上并设置在发动机和后轮之间的散热器;和
(f)设置在散热器和后轮之间的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可以操作将空气从散热器抽出并将空气向后朝后轮导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车架上的内部后挡泥板和外部后挡泥板,所述内部后挡泥板设置在风扇装置和后轮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后挡泥板和外部后挡泥板共同限定一空气流出通道,用于从风扇装置导出空气。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风扇装置设置在车座下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最上方设置在比后轮的最上方位置低的高度处。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风扇装置连接到该散热器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风扇装置包括固定到该散热器上的安装结构,和至少一个风扇,该风扇由安装结构固定在位于散热器后面并与散热器对齐的位置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风扇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电机,该电机驱动地连接到叶轮和围绕该叶轮设置的护罩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风扇包括数个风扇。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枢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后摆动车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安装到该后摆动车架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摆动车架可绕着垂直于摩托车的纵轴设置的枢轴枢转;该散热器设置在该枢轴的后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前车架上的外挡泥板,和连接到后摆动车架上的内挡泥板,所述内挡泥板和外挡泥板共同限定空气流出通道,来自风扇装置的空气可以经过该通道流出。
CNB200510008358XA 2004-02-17 2005-02-17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3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80,201 US7188696B2 (en) 2004-02-17 2004-02-17 Motorcycle with a rear-mounted radiator
US10/780,201 2004-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871A true CN1663871A (zh) 2005-09-07
CN100400368C CN100400368C (zh) 2008-07-09

Family

ID=3470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835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0368C (zh) 2004-02-17 2005-02-17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188696B2 (zh)
EP (1) EP1564388A3 (zh)
JP (1) JP4174479B2 (zh)
CN (1) CN10040036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789B (zh) * 2009-04-10 2013-05-0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水冷踏板摩托车散热器总成
CN108698500A (zh) * 2016-05-20 2018-10-23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抽吸设备
CN113710568A (zh) * 2019-06-11 2021-11-26 宝马股份公司 电动摩托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4973A (ja) * 2004-03-11 2005-09-22 Honda Motor Co Ltd 雪上車
US7404463B2 (en) 2004-09-30 2008-07-29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radiator arranging construction
WO2006072077A2 (en) * 2004-12-30 2006-07-06 American Off-Road Technologies, Llc Improved reduced-size vehicle
US7353898B1 (en) * 2005-02-24 2008-04-08 Polaris Industries Inc.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and engine mount for a snowmobile
JP4582035B2 (ja) * 2006-03-27 2010-1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自動二輪車用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146976A1 (en) * 2006-06-14 2007-12-21 Vectrix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ir cooling system
US20080185121A1 (en) * 2006-08-04 2008-08-07 Clarke Allan J Horizontal, underneath motorcycle heat exchanger
US7743868B2 (en) * 2007-06-20 2010-06-29 Buell Motorcycle Company Radiator mounting for a motorcycle
US20090008180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Stefanelli Anthony D Resilient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motorcycle radiator
US7654357B2 (en) * 2007-07-02 2010-02-02 Buell Motorcycle Company Radiator coil mounted on a motorcycle
US9074244B2 (en) * 2008-03-11 2015-07-07 Affymetrix, Inc. Array-based translocation and rearrangement assays
JP5129712B2 (ja) 2008-09-30 2013-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取付け構造
US20100096201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Daisuke Nagao Duct structures and vehicles including same
US8671892B2 (en) * 2009-09-03 2014-03-18 Honda Motor Co., Ltd. Radiator cooling structure for water-cooled power unit
WO2011093847A1 (en) 2010-02-01 2011-08-04 Polaris Industries Inc. Vehicle cooling system
JP5897985B2 (ja) * 2012-05-17 2016-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導風構造
JP5963196B2 (ja) * 2012-07-31 2016-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ラジエータの通風構造
JP6045903B2 (ja) * 2012-12-19 2016-12-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034430B2 (ja) * 2015-03-18 2016-1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DE102016220301B3 (de) * 2016-10-18 2017-06-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radansaugluftführung für einen Motorradmotor
JP6837425B2 (ja) * 2017-12-27 2021-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3517059A (ja) * 2020-03-11 2023-04-21 ティーヴィーエス モータ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電気車両内の発熱構成要素の冷却
JP2021160372A (ja) * 2020-03-30 2021-10-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
CN11217774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陈钦展 具有液冷辅助散热的汽车冷却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0812A (en) 1973-10-16 1977-03-08 Bothwell P W Motorcycle frame
US4366880A (en) 1981-01-15 1983-01-04 Harley-Davidson Motor Co., Inc. Debris deflector for belt drive motorcycles
US4445587A (en) 1981-12-16 1984-05-0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 Inc. Motorcycle cooling system
US4577720A (en) * 1982-08-10 1986-03-2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S6028716B2 (ja) * 1982-09-11 1985-07-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S5958631U (ja) 1982-10-13 1984-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熱交換器
JPH0352624Y2 (zh) * 1984-08-24 1991-11-14
JPS61122180A (ja) 1984-11-19 1986-06-10 中道 孝彦 糞尿連続発酵乾燥処理装置の撹拌糞尿等の分離装置
JPS6211273A (ja) 1985-07-08 1987-01-20 Nec Corp Mos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3154981U (zh) 1987-03-30 1988-10-12
JP2576872B2 (ja) 1987-08-26 1997-01-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写真感光材料
JP2725185B2 (ja) 1988-07-06 1998-03-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FR2672864B1 (fr) * 1991-02-20 1996-05-24 Faustino Magalhaes Cellule de motocyclette incorporant un chassis-coque et une suspension en parallelogramme deformable.
JPH05201375A (ja) 1992-01-27 1993-08-10 Suzuki Motor Corp オートバイ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H0669796B2 (ja) * 1992-05-22 1994-09-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H05330470A (ja) 1992-05-29 1993-12-14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JPH06171568A (ja) 1992-12-09 1994-06-2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2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3531953B2 (ja) * 1993-10-08 2004-05-3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JPH07187041A (ja) * 1993-12-24 1995-07-25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2輪車の冷却装置
US5487443A (en) * 1994-01-18 1996-01-30 Thurm; Kenneth R. Motorycle torsion suspension system
JP3601807B2 (ja) 1997-10-08 2004-1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ラジエタ冷却装置
JP4043614B2 (ja) * 1998-09-11 2008-0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スイングアームのピボット部構造
JP4145426B2 (ja) 1999-06-16 2008-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構造
JP4405001B2 (ja) 1999-08-31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JP3696508B2 (ja) * 2000-12-28 2005-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US6695088B2 (en) 2001-06-28 2004-02-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USD461157S1 (en) 2001-07-09 2002-08-06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Motorcycle radiator cover
US6637763B2 (en) * 2001-12-05 2003-10-28 Ming C. Kuo Enclosed motorcycl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789B (zh) * 2009-04-10 2013-05-0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水冷踏板摩托车散热器总成
CN108698500A (zh) * 2016-05-20 2018-10-23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抽吸设备
US11214124B2 (en) 2016-05-20 2022-01-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xtrac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698500B (zh) * 2016-05-20 2022-01-14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抽吸设备
CN113710568A (zh) * 2019-06-11 2021-11-26 宝马股份公司 电动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64388A2 (en) 2005-08-17
US7188696B2 (en) 2007-03-13
US20050178597A1 (en) 2005-08-18
JP4174479B2 (ja) 2008-10-29
JP2005231621A (ja) 2005-09-02
CN100400368C (zh) 2008-07-09
US20060076177A1 (en) 2006-04-13
EP1564388A3 (en) 2010-08-25
US7143854B2 (en) 2006-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368C (zh)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的摩托车
CN100384684C (zh)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以及向其提供冷却空气的空气控制系统的摩托车
CN100387809C (zh) 消音器装置
CN100509534C (zh) 摩托车
US7448461B2 (en)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0371205C (zh) 自动二轮车用挡泥板结构
JP305928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CN101468698B (zh) 跨骑式车辆
CN1220604C (zh)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JP3154590U (ja) 自動二輪車
CN101468681A (zh) 摩托车的前挡泥板和摩托车
CN1086653C (zh)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EP1496241B1 (en) Motorcycle having a wind guide structure
CN1131811C (zh) 机动两轮车散热器配置构造
CN101058330B (zh) 摩托车
US20080083575A1 (en) External air scoop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ir intake of an automobile
CN102001384A (zh) 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EP4284700A1 (en) Motorcycle with aerodynamically improved rear fork
US7398746B2 (en) Vehicle
JP2010083217A (ja) 車体前部の熱交換器配設構造
JPH05105152A (ja) 自動二輪車の冷却風導入構造
JP2534679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4234883A (zh) 摩托车的空气净化器结构
JPH0399992A (ja) 自動2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JP250981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水冷多気筒エンジ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