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3C -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653C CN1086653C CN97112778A CN97112778A CN1086653C CN 1086653 C CN1086653 C CN 1086653C CN 97112778 A CN97112778 A CN 97112778A CN 97112778 A CN97112778 A CN 97112778A CN 1086653 C CN1086653 C CN 108665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edal
- guiding aisle
- cooling
- lower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在小型摩托车V的踏板10与下盖板11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导风通道51,发动机E对着该导风通道51的后端开口部。通过使下盖板11的前端向上弯曲,从而使形成的导风口53朝向前上方,这样可以把被由挡风板后部构件9前面导向下方的冷却风有效地导入到导风通道51中,并可有效地防止前轮带上的泥水等浸入到导风通道51内。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该小型摩托车具有罩住车架的下降管后方的挡风板、从挡风板下端向后方延伸并用来支承驾车人的脚的踏板、罩住踏板下面的下盖板、以及配置在踏板后方的发动机;本发明特别是涉及该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日本专利公报实公昭63-4713号公开了一种冷却构造,该冷却构造是在踏板下面形成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导风通道,并将从车身前部进入的冷却风通过上述导风通道供给车身后部的发动机。
然而,上述现有的构造是利用设于踏板下面中央部的隧道状凹部形成导风通道,所以不能充分确保该导风通道的流路断面积,存在着难以有效地冷却发动机的问题。另外,由于导风通道的入口向前下方开口,所以前轮带上的泥水等易于浸入到导风通道中,为了防止这一问题,需要在导风通道的入口设百叶窗。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充分确保将冷却风供给到发动机的导风通道的流路截面积,同时防止泥水等浸入到上述导风通道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项的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该小型摩托车具有罩住车架的下降管后方的挡风板、从挡风板下端向后方延伸并支承驾车人的脚的踏板、罩住踏板下面的下盖板、以及配置在踏板后方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踏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将冷却风导向发动机的导风通道,将下盖板前端在下降管下端的前方朝上弯曲,从而在下盖板上端和挡风板前面之间向上地形成将冷却风导向上述导风通道的导风口。
第2项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将与上述导风口前方相邻接的前挡泥板的下端设置在比该导风口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上。
第3项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1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将燃料箱配置在上述导风通道内。
图1为小型摩托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为车身中央部的放大图。
图3为车身后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箭头4方向的视图。
图5为图4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为小型摩托车的整体俯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8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小型摩托车的整体侧视图,图2为车身中央部的放大图,图3为车身后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箭头4方向的视图,图5为图4的5-5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4的6-6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4的7-7线的剖视图,图8为小型摩托车的整体俯视图。
如图1所示,构成小型摩托车V的骨架的、通过焊接钢管来制造的车架F包括头管1、下降管3、以及左右主架4、4。头管1向车身前下方延伸;下降管3通过角撑板2、2接合于头管1并向车身后下方延伸;左右主架4、4从下降管3的下端近旁向左右分叉,然后向车身后上方延伸,并在后端弯曲成U字形连成一体。左右主架4、4的前部与下降管3的下端通过向车身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管5连接,另外,左右主架4、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及后部都分别由朝车身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车架横梁6和第2车架横梁7连接。
支承在车架F上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B由挡风板前部构件8、挡风板后部构件9、踏板10、下盖板11、后盖板12、以及左右侧盖板13、13构成。挡风板前部构件8把头管1的前面罩住;挡风板后部构件9接合于挡风板前部构件8的后面,并将头管1的后面和下降管3的后面罩住;踏板10与挡风板后部构件9的下端相连接;下盖板11与挡风板前部构件8的下端相连接并罩住踏板10的下面;后盖板12罩住车身后部;左右侧盖板13、13从后盖板12的左右前部连到踏板10和下盖板11的后端。踏板10由中央本体部37以及与该本体部37左右两侧缘相连的一对侧壁部38、38共3个构件构成(参照图6和图7)。
在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头管1的前叉件14的下端,以枢轴方式支承有前轮Wf,该前轮Wf的上部由前挡泥板15覆盖。转向把支杆17从盖住挡风板前部构件8和挡风板后部构件9的上端开口部的上部面板16向上方延伸,在该转向把支杆的上面连接着杆状转向把18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动力机组P的前端可自由上下摆动地支承在第1车架横梁6上,在其后端以枢轴方式支承着后轮Wr。该动力机组P和第2车架横梁7由后缓冲器19连接。在后盖板12上面设有驾车者所使用的车座20。
如图2和图4~图7所示,在踏板10与下盖板11之间的空间内配置燃料箱21,该燃料箱21通过凸缘部24将上部构件22和下部构件23接合在一起,并在其后部上面设有用于补充燃料的盖25。沿着左右一对主架4、4的外侧面上部,通过焊接W1固定左右一对燃料箱安装支板26、26。通过将贯穿燃料箱21凸缘部24的左右各2根螺栓27…拧入设于上述燃料箱安装支板26、26下面的焊接螺母28…,将燃油箱21固定在主架4、4上(参照图2及图5)。
由固定燃油箱21前部的左右螺栓27、27将踏板安装支板29一起固定。踏板安装支板29具有跨过燃油箱21上部的跨接部291和从该跨接部291的左右两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支脚部292、292,形成俯视为コ字状。在支脚部292、292的前端下面设有焊接螺母30、30,将从上方插过踏板10的本体部37左右前部的2根螺栓31、31拧入该焊接螺母30、30,并将从上方插过踏板10本体部37中央前部的1根螺栓33拧入设于跨接部291中央下面的焊接螺母32(参照图2和图4)。将从上方插过踏板10本体部37左右后部的2根螺栓36、36拧入设于上述燃料箱安装支板26、26下面的焊接螺母35、35(参照图2和图7)。这样,用上述5根螺栓31、31、33、36、36将踏板10的本体部37固定在主架4、4上。
下面说明下盖板11的固定方法。
由图2和图5可知,在主架4、4的弯曲部前面用焊接W2固定左右一对托架41、41,在该托架41、41上用卡子42、42固定下盖板11的左右前端部。由图2和图6可知,在燃料箱安装支板26、26的前部下缘通过冲起形成舌片261、261,在下盖板11的左右侧缘形成向上的舌片111、111,用螺栓43、43和螺母44、44将舌片261、261和舌片111、111接合在一起。由图2和图7可知,在左右主架4、4向上立起的部分用焊接W3固定用于支承动力机组P的动力机组托架45、45。在下盖板11左右侧缘形成向内的凹部112、112,该凹部112、112由螺栓47、47固定在设于上述动力机组支承托架45、45的焊接螺母46、46上。
如上所述,固定下盖板11时,将踏板10的左右侧壁部38、38固定,从而将该下盖板11的左右侧缘与踏板10本体部37的左右侧缘之间的间隙封闭。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将沿左右侧壁部38、38上缘形成的多个凸起48…接合于形成在本体部37侧缘上的多个接合孔49中,并将插过形成于侧壁部38、38上的左右各2个凹部381…的螺栓40拧入设于燃料箱安装支板26、26内面的焊接螺母39中,从而固定踏板10的左右侧壁部38、38。
这样,在上侧的踏板10与下侧的下盖板11之间形成前后两端开口的风道状导风通道51,在该导风通道51内配置燃料箱2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挡风板前部构件8的下部被切开成门形,形成开口52,在下降管3的下端前方位置,将前端向上弯曲的下盖板11的前缘部113嵌合在上述开口52的下端部之间。这样,在上述导风通道51的前端形成倾斜向上的导风口53,该导风口53的下侧由下盖板11的前缘部113构成,上侧由挡风板后部构件9的下部前壁面构成,左右两侧由挡风板前部构件8的下部内壁面构成。上述导风通道51的后端开口部连通于覆盖上述动力机组P的上部及左右两侧部的后盖板12的内部空间。前挡泥板15下端的高度比导风口53下端的高度低出距离L(参照图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焊接于左右主架4、4的动力机组支承托架45、45上,通过联杆机构54可上下自由摆动地以枢轴的形式支承动力机组P的前端。动力机组P具有传动箱55,该传动箱55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内部收容有传动装置,在该传动箱55的前端设有气缸体向后倾的发动机E。在发动机E的曲线轴56的右端设有冷却扇57,由该冷却扇57向罩住发动机E的套罩58内供给冷却风。
在传动箱55的上部支承有空气滤清器59,吸气管60从空气滤清器59向前方延伸,设在该吸气管60前端的吸气室61对着形成于左侧的侧盖板13上的开口部131。
罩住车身后部的后盖板12的上部弯曲成圆弧状。车座20的前端通过铰链62可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承着,其上下方向厚度在前部和后部皆厚,而在前后方向中间部较薄。在车座20后部的后盖板12上设有让空气流通的百叶窗63。在车座20的下方形成用于收容头盔H等的存物箱64。
这样,当摩托车V行驶时,通过形成于挡风板前部构件8下部的开口52的行走气流被挡风板后部构件9的前面导向而流向下方,从在挡风板前部构件8、挡风板后部构件9以及下盖板11之间构成的导风口53导入到导风通道51内。此时,导风口53向前上方开口,而且导风口53的下端(即下盖板11的前缘部113)的高度比前挡泥板15的下端的高度更高,从而使前轮Wf向后上方带上的泥水等不易浸入到导风通道51中。
由于朝着车身后方流过导风通道51内的冷却风通过燃料箱21的周围,所以可以有效地冷却因日照等导致温度上升了的燃料箱21,抑制燃油蒸气的发生。由于在踏板10和下盖板11之间构成的导风通道51具有足够的流路截面积,所以流过那里的冷却风的流速不会由于燃油箱21的干涉而大幅度降低。
通过导风通道51的冷却风从其后端开口部流入后盖板12内。由于设有百叶窗63的后盖板12的上面形成为圆弧状,通过那里的行走气流的流速增加,在百叶窗63的外部产生负压,所以从导风通道51流入后盖板12内的冷却风在上述负压吸引下从百叶窗63排出到外部。这样,通过使从导风通道51导入的冷却风平稳地流过后盖板12的内部,可以有效地冷却由于动力机组P的发热而使得温度上升了的后盖板12的内部。
特别是,由于设于发动机E的曲轴56的冷却扇57(参照图3)位于紧靠导风通道51后端开口部的后面位置,所以可将该冷却风顺利地导入套罩58内,提高发动机E的冷却效果。而且,由于从车身前部进入的冷却风不含有很多灰尘等,所以可向发动机E的空气滤清器59供给干净的空气。
由于本实施例的摩托车V具有比一般摩托车长的杆状转向把18,所以当如图8所示那样使车座20立起并在这样打开存物箱64的状态下操作杆状转向把18时,会出现该杆状转向把18与车座20干涉的危险。然而,本实施例的车座20由于其下面弯曲成圆弧状并且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壁厚减少(参照图1),所以向该圆弧状凹部里转入杆状转向把18的前端的手柄部时,可以避免上述干涉。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作种种设计变更。
如上所述,按照第1项的发明,由于在踏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以可充分确保该导风通道的流路断面积,从而可向发动机供给大量的冷却风,提高冷却效果。而且,通过使下盖板的前端在下降管下端的前方朝上弯曲,从而使将冷却风导入到导风通道的导风口向上地形成在下盖板上端和挡风板前面之间,并朝向上方,所以,可以将由挡风板向下引导来的冷却风有效地导入导风通道,并且可以阻止由前轮带到后上方的泥水进入到导风通道。
按照第2项的发明,由于将与导风口前方相邻接的前挡泥板下端设置在比该导风口下端的更低的位置,所以可由前挡泥板遮挡住前轮向上方带上来的泥水,从而可进一步有效地阻止泥水浸入到导风通道。
按照第3项的发明,由于在导风通道内配置了燃料箱,所以可由流过导风通道的冷却风冷却由于日照等而使温度上升了的燃料箱。
Claims (3)
1.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该小型摩托车具有罩住车架(F)的下降管(3)后方的挡风板(9)、从挡风板(9)下端向后方延伸并支承驾车人的脚的踏板(10)、罩住踏板(10)下面的下盖板(11)、以及配置在踏板(10)后方的发动机(E);其特征在于:在踏板(10)和下盖板(11)之间形成将冷却风导向发动机(E)的导风通道(51),将下盖板(11)的前端在下降管(3)下端的前方朝上弯曲,从而在下盖板(11)的上端和挡风板(9)的前面之间向上地形成将冷却风导向上述导风通道(51)的导风口(5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导风口(53)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挡泥板(15)的下端设置在比该导风口(53)下端的更靠下方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将燃料箱(21)配置在上述导风通道(51)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7246/96 | 1996-06-27 | ||
JP16724696A JP4145370B2 (ja) | 1996-06-27 | 1996-06-27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冷却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74A CN1170674A (zh) | 1998-01-21 |
CN1086653C true CN1086653C (zh) | 2002-06-26 |
Family
ID=1584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12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53C (zh) | 1996-06-27 | 1997-06-19 |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145370B2 (zh) |
CN (1) | CN1086653C (zh) |
IT (1) | IT1293920B1 (zh) |
TW (1) | TW58409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667C (zh) * | 2003-07-11 | 2007-05-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CN1895949B (zh) * | 2005-07-14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 |
TWI558583B (zh) * | 2014-05-30 | 2016-11-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Locomotive engine cooling structur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30440A (ja) * | 2000-10-25 | 2002-05-09 | Yamah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vベルト室冷却構造 |
JP3961801B2 (ja) * | 2001-10-01 | 2007-08-2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JP5142885B2 (ja) * | 2003-07-07 | 2013-02-1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導風構造 |
JP4351021B2 (ja) * | 2003-10-20 | 2009-10-28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CN100580243C (zh) * | 2004-03-30 | 2010-01-1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 |
JP4463639B2 (ja) * | 2004-08-06 | 2010-05-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冷却構造 |
JP2012245795A (ja) * | 2009-09-25 | 2012-12-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5602506B2 (ja) * | 2010-06-11 | 2014-10-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02225697A (zh) * | 2011-05-06 | 2011-10-26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摩托车导风板 |
TWI547392B (zh) * | 2012-04-16 | 2016-09-01 | Kwang Yang Motor Co | With the effect of cooling wind guide locomotive |
CN105291819B (zh) * | 2014-06-10 | 2018-01-16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引擎的散热结构 |
ITUB20155584A1 (it) * | 2015-11-13 | 2017-05-13 | Piaggio & C Spa |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del motore di un motoveicolo |
US10569819B2 (en) * | 2016-07-08 | 2020-02-25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All-terrain vehicl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5587A (en) * | 1981-12-16 | 1984-05-01 | Harley-Davidson Motor Co., Inc. | Motorcycle cooling system |
US4722412A (en) * | 1985-03-01 | 1988-02-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US4793293A (en) * | 1986-03-07 | 1988-12-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oling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small-sized vehicles |
DE4330128A1 (de) * | 1993-09-06 | 1995-03-0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Motorradverkleidung |
JPH0796878A (ja) * | 1993-09-29 | 1995-04-11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
1996
- 1996-06-27 JP JP16724696A patent/JP41453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5-19 TW TW87219554U patent/TW584096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6-02 IT IT97TO000480A patent/IT1293920B1/i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06-19 CN CN97112778A patent/CN108665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5587A (en) * | 1981-12-16 | 1984-05-01 | Harley-Davidson Motor Co., Inc. | Motorcycle cooling system |
US4722412A (en) * | 1985-03-01 | 1988-02-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US4793293A (en) * | 1986-03-07 | 1988-12-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oling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small-sized vehicles |
DE4330128A1 (de) * | 1993-09-06 | 1995-03-0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Motorradverkleidung |
JPH0796878A (ja) * | 1993-09-29 | 1995-04-11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667C (zh) * | 2003-07-11 | 2007-05-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CN1895949B (zh) * | 2005-07-14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 |
TWI558583B (zh) * | 2014-05-30 | 2016-11-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Locomotive engine cooling struct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TTO970480A1 (it) | 1998-12-02 |
JPH1016854A (ja) | 1998-01-20 |
ITTO970480A0 (zh) | 1997-06-02 |
JP4145370B2 (ja) | 2008-09-03 |
IT1293920B1 (it) | 1999-03-11 |
CN1170674A (zh) | 1998-01-21 |
TW584096U (en) | 2004-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653C (zh) |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 |
US8857553B2 (en) | Radiator hose layout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US9004211B2 (en) | Radiator exhaust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JP592665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 |
JPH0277385A (ja) | 車両搭載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 |
US8776923B2 (en) |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
CN1396375A (zh) | 小型摩托车的冷却装置 | |
JPH1111371A (ja) | 不整地走行用車両のフートボード取付け構造 | |
US7490693B2 (en) | Grab rail and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 |
CN1085164C (zh) | 机动二轮车等车辆的行走风整流装置 | |
CN1053486C (zh) | 轻便两轮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 |
CN101376413B (zh) | 反射器支撑装置 | |
CN100469648C (zh) | 两轮机动车 | |
US7690461B2 (en) | All terrain vehicle | |
CN1184100C (zh) | 机动两轮车的空气吸入口构造 | |
CN102001384A (zh) | 鞍乘型车辆的底罩结构 | |
US8863881B2 (en) | Fuel tank and radiator layout structur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 |
CN1090581C (zh) | 小型两轮摩托车 | |
CN101712352B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5894826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フトアップ支持部構造 | |
JPH1111170A (ja) | 不整地走行用車両のベルト室冷却構造 | |
JP2000247280A (ja) | スクーター型自動二輪車 | |
TH70121B (th) | ยานพาหนะแบบสคูทเตอร์ | |
TH99594A (th) | ยานพาหนะแบบสคูทเตอร์ | |
JPH0563329B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