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9648C - 两轮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两轮机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69648C CN100469648C CNB2006101593086A CN200610159308A CN100469648C CN 100469648 C CN100469648 C CN 100469648C CN B2006101593086 A CNB2006101593086 A CN B2006101593086A CN 200610159308 A CN200610159308 A CN 200610159308A CN 100469648 C CN100469648 C CN 10046964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driving engine
- vehicle frame
- mount portions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其具有提高相对于向发动机后方的拉力的提高发动机支承强度的发动机支承部。发动机支承部(50)具有以下结构:其在左右上车架(14)之间、且在固定后摆臂(25)的枢轴(24)的上方位置架设横管(91),在该横管(91)上沿车体长向轴安装具有贯通孔(92)的筒状部件(93),在发动机(13)的缸体(42)侧设置具有阴螺纹部(95)的凸部(96),将贯通孔(92)与阴螺纹部(95)孔的位置对齐,将螺栓(97)插进贯通孔(92)而支承发动机(1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中的发动机支承结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两轮机动车其车架从前管向后方延伸,在该车架上介由发动机支承部安装发动机(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
特许文献1:(日本)实公平5-47029号公报(图3)。
在特许文献1的图3中,发动机的安装结构为将构成车架的左右主架以横管5连接,设置有与该横管5的轴线相垂直、贯通固定的螺栓插入管10,将螺栓12插入该螺栓插入管10的底壁中央的贯通孔10a内,将螺栓12拧紧在设置于发动机6的后侧上部的螺纹孔11上并悬挂发动机6。
螺栓插入管10及螺栓12以自车体斜后上方向斜前下方的方向安装。即,螺栓12的轴向相对于车体的长向轴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安装。
但是,随着发动机6的转速上升、输出增高,驱动链将发动机6向后方拉的拉力增强。此时,由于螺栓12的轴向相对于车体的长向轴具有角度,所以在螺栓12上与此轴向不同的方向作用强的力。
通常,螺栓的强度对轴向力的强度最强,对与其轴向不同方向力的强度弱。
由于螺栓12的轴向相对于车体的长向轴具有角度,例如,像发动机的输出增高,由驱动反作用力引起的将发动机向后方拉的拉力增加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希望提高相对于车体长向轴方向力的发动机支承强度。
这样,就要求有提高相对于将发动机向后方拉的拉力的发动机支承强度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其具有提高相对于向发动机后方的拉力的发动机支承强度的发动机支承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其车架从前管向后方延伸,在该车架的后部安装可自由摆动的后摆臂,在该后摆臂的后部具有后轮,并且介由多个发动机支承部在所述车架上安装驱动该后轮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发动机支承部之中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从发动机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特征在于,车架在固定后摆臂的枢轴的上方位置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管,在该横管处设置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结构为: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从发动机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
车体长向轴与将发动机向后方拉的拉力的方向大致平行,将螺栓相对于拉力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相对于拉力螺栓的支承强度成为最大。
由于相对于拉力螺栓的支承强度成为最大,对要使发动机13沿长向移动的拉力,能够牢固地支承发动机。
其结果,能够提高相对于向发动机后方的拉力的增加的发动机支承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固定后摆臂的枢轴的上方位置,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管。该横管配置的高度若能够以车辆重心的高度或者在其附近配置,则可以在发动机高度方向的最适宜位置上支承。
另外,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管上,至少设置一个发动机支承部,因此可以在发动机宽度方向的最适宜位置上支承。
通过在车高度及宽度方向最适宜的位置支承发动机,可以有效地支承发动机。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和车架间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要部侧面图;
图3是图2中箭头3方向的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安装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的其他实施例图;
图7是图5的其他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
10 两轮机动车
11 车架
12 前管
13 发动机
24 枢轴
25 后摆臂
26 后轮
50 发动机支承部
91 横管
97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设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中“前”、“后”、“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从驾驶员所视的方向。另外,附图是按照符号的所示方向看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两轮机动车10具有车架11,该车架11具有:设在前端的前管12,从该前管12经发动机13的上方朝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车架14、14(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4),从前导管12经发动机13的前方朝向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车架15、15(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5),从该上车架14、14向后延伸的座椅架16、16(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6),加强该座椅架16、16的支持车架17、17(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7),由上车架14、14的下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架18、18(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8),发动机13的上方连接上车架14、14与下车架15、15的副车架19、19(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19)。
两轮机动车10在前管12上安装可自由操作的前叉21,在该前叉21的下端安装前轮22,前叉21的上部安装操纵用的手柄23,经由上车架14、14的后部设置的枢轴24安装上下可自由摆动的后摆臂25、25(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25),该后摆臂25、25的后端安装后轮26,在支持车架17和后摆臂25之间设置有后缓冲单元27、27(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27)。28、28(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28)为附设在后缓冲单元27、27上的副油箱。
另外,在前叉21上安装有作为照明装置的前照灯29。
发动机13的本体具有:曲轴箱41,从曲轴箱41上立起的缸体42,设置在该缸体42的上部的缸盖43,覆盖在缸体42下方的机油盘44。
缸体42的上方配置有空气滤清单元45、经由缸体42的后部未图示的节气门体在缸体42的后部连接,而构成进气系统。另外,在缸体42前部连接排气管46、46(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46)并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46、46的后端连接消音器47、47(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47),而构成排气系统。
下面说明发动机13的支承部。
其具有:在下车架15的下端部支承缸体42的前部的第一发动机支承部51,在上车架14的下方且支承缸体42的后部的第二发动机支承部52,在枢轴24上方的经由上车架14的后部14b保持曲轴箱41的后上部的第三发动机支承部53。
从设置于上车架14的下端部的延设架18、18向车辆后方延伸有脚踏板架61L、61R(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61L),从该脚踏板架61L、61R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有作为脚蹬部的驾驶员脚踏板62L、62R(图中只表示面前的符号62L)。
64为进行换档的变速操作部。
下面说明驱动系统。
在缸体42的后部设置有发动机13的驱动轴71,该驱动轴71上安装有驱动链轮72,后轮的车轴73上安装有从动链轮74,在从动链轮74和驱动链轮72之间卷挂着驱动链75,将发动机13的驱动力向后轮26传递。76为前轮的车轴。
图中的79为前制动单元,81为后制动单元,82为燃料箱,83为燃料泵,84为油冷却装置,85为蓄电池,86为前挡泥板,87为后盖部件,88为仪表,89为安装在座椅架16上的驾驶员座椅。
即,该两轮机动车10,其车架11从前管12向后方延伸,在该车架11的后部安装可自由摆动的后摆臂25,在该后摆臂25的后部具有后轮26,并且,介由多个发动机支承部51~53在车架11上安装驱动该后轮26的发动机13。
图2为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要部侧面图,该图为说明三个发动机支承部51~53中的两个发动机支承部52、53的图。
第二发动机支承部52安装有从上车架14、14的下端部14b向下方的延设架18,该延设架18的下端部18b上安装发动机13的缸体42的后方下部。
另外,第三发动机支承部53,其在左右的上车架14、14之间且在固定后摆臂的枢轴24的上方位置架设有横管91,在该横管91上沿车体长向轴安装具有贯通孔92的筒状部件93,在发动机13的缸体42侧设置具有阴螺纹部95的凸部96,将贯通孔92与阴螺纹部95孔的位置对齐,将螺栓97插进贯通孔92中支承发动机13。
在延设架18上,介由连接部件101、101在后方安装脚踏板架102,在该脚踏板架102上设置变速操作部103。
变速操作部103主要具有大致ㄑ字形状的变速踏板105、在该变速踏板105的另一端105b安装的关节部件107、在该关节部件107上安装的联杆部件108,经由关节部件107将变速踏板105的动作传递给联杆部件108,将施加在变速踏板105的力传递给发动机13的变速轴111。
即,该两轮机动车10的特征为,其具有发动机支承部50,发动机支承部50中的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有螺栓97。
由于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有螺栓97,发动机13的支承部上具有的螺栓97的联结面与驱动链75的驱动反作用力相对,并设置在承受该力的方向。
另外,车架11在固定后摆臂25的枢轴24上方的位置上具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管91,该横管91上设置有发动机支承部53。
图3是图2中箭头3方向的视图,形成将横管91的上部局部切除的缺口部121,在该缺口部121处嵌入筒状部件93,将横管91与筒状部件93间焊接固定。
图4是图3的4-4线的剖面图,在横管91上安装具有贯通孔92的筒状部件93,在发动机13的曲轴箱41侧设置具有阴螺纹部95的凸部96,将贯通孔92与阴螺纹部95的位置对齐,在贯通孔92上,将螺栓97从后方朝向前方插入,通过在阴螺纹部95处拧紧,而支承发动机13。
图5是本发明发动机安装部的分解立体图,第三发动机安装部53附设在发动机13的后部具有向后方而加工的阴螺纹部95的凸部96,与该凸部96的位置对齐,在车架11侧设置的横管91上安装筒状部件93,从车体后方安装螺栓97。
接下来说明上述发动机支承部的作用。
发动机支承部50之一的第三发动机支承部53,其结构为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97。
车体长向轴与将发动机13向后方拉的拉力的方向大致平行,螺栓97相对于拉力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相对于拉力螺栓97的强度最大。由于相对于拉力的螺栓97的强度最大,因此相对于在长向要使发动机13移动的拉力,可以将发动机13有效、且牢固地支承住。
其结果,可以提高相对于发动机13向后方的拉力的增加的发动机13的支承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发动机支承部53虽然是在横管91上设置了2处,但3处、5处、或1处也可以,其数量为任意。
另外,具有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97的结构的发动机支承部50的位置,在发动机13的前方或侧面也可,并不限定在发动机13的后方。
更进一步地,具有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97的结构的发动机支承部50,不使用横管91,而直接安装在车架11上也没有问题。
图6是图2的其他实施例图,以与图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具有从发动机13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97的结构的发动机支承部50,在此之上,枢轴24的上方从车架11侧向前方延伸保持支架122,在该保持支架122上介由联结部件101设置有保持曲轴箱41的后上部的其他的发动机支承部104。
图7是图5的其他实施例图,以与图5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将在横管91上设置的筒状部件93和附设在发动机13侧的凸部96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97,同样,在横管91的前方,附设耳部件123,该耳部件123上介由螺栓98、98延伸保持支架122,该保持支架122的前端部上开有开孔124,将该开孔124与在曲轴箱41的后部具有开孔125的支承凸部126对齐,在该支承凸部126上将带有螺纹的轴部件127穿过孔125和孔部124,将该带有螺纹的轴部件127的端部127t用螺母128固定。
由于沿车体长向轴发动机13和车体之间安装有螺栓97,可以将发动机在车体长向的位移抑制到最小。
而且,通过沿车体宽度方向发动机13与车体11之间安装带有螺纹的轴部件127,可以将发动机13沿车体宽度方向的位移抑制到最小。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的结构的发动机支承部,其并不一定都设置在沿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管上。例如,直接设置在左右的主车架上也没有问题。
本发明适宜于两轮机动车。
Claims (2)
1.一种两轮机动车,其车架从前管向后方延伸,在该车架的后部安装可自由摆动的后摆臂,在该后摆臂的后部具有后轮,并且,介由多个发动机支承部在所述车架上安装驱动该后轮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动机支承部之中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是从发动机的后方沿车体长向轴安装螺栓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在固定所述后摆臂的枢轴的上方位置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管,在该横管处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发动机支承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4953/05 | 2005-09-29 | ||
JP2005284953A JP4814601B2 (ja) | 2005-09-29 | 2005-09-29 | 自動二輪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9800A CN1939800A (zh) | 2007-04-04 |
CN100469648C true CN100469648C (zh) | 2009-03-18 |
Family
ID=3795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5930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648C (zh) | 2005-09-29 | 2006-09-27 | 两轮机动车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14601B2 (zh) |
CN (1) | CN100469648C (zh) |
TW (1) | TW20072013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8509A (zh) * | 2013-11-07 | 2016-06-08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10238B2 (ja) * | 2009-02-18 | 2014-02-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5208095B2 (ja) * | 2009-11-30 | 2013-06-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二輪車 |
JP5716553B2 (ja) * | 2011-06-06 | 2015-05-1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懸架構造 |
JP2013091352A (ja) | 2011-10-24 | 2013-05-16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及び車体フレーム |
JP6056348B2 (ja) * | 2012-10-09 | 2017-01-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二輪車 |
JP2015054608A (ja) | 2013-09-11 | 2015-03-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4035B2 (ja) * | 1978-11-11 | 1985-02-0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ダイヤモンドフレ−ム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マウント構造 |
JPH0547029Y2 (zh) * | 1984-12-05 | 1993-12-09 | ||
JP3254489B2 (ja) * | 1991-10-23 | 2002-02-0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支持装置 |
-
2005
- 2005-09-29 JP JP2005284953A patent/JP481460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10 TW TW095129433A patent/TW200720136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9-27 CN CNB2006101593086A patent/CN1004696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8509A (zh) * | 2013-11-07 | 2016-06-08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 |
CN105658509B (zh) * | 2013-11-07 | 2018-03-27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814601B2 (ja) | 2011-11-16 |
CN1939800A (zh) | 2007-04-04 |
JP2007091113A (ja) | 2007-04-12 |
TWI304034B (zh) | 2008-12-11 |
TW200720136A (en) | 2007-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9648C (zh) | 两轮机动车 | |
CN1227132C (zh) |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 |
US7819428B2 (en) |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 |
EP1918149B1 (en) |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 |
US7419028B2 (en) | Motorcycle | |
AU2010200133B2 (en) | Evaporated fuel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all terrain vehicle | |
US4817985A (en) | Rear suspension for off-road vehicle | |
AU2014210577B2 (en) | Vehicle | |
US20120152643A1 (en) | Muffler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straddle-type four-wheele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
US7637342B2 (en)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86653C (zh) |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冷却结构 | |
CN101804838B (zh) | 鞍乘式车辆 | |
JP4624866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US20040140140A1 (en) | Three-wheeled vehicle having an oil cooler assembly | |
US8141543B2 (en) |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use fuel pump | |
CN100513245C (zh) |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 |
CN101712352B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2009241872A (ja) | 小型車両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
CN103269947B (zh) |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架 | |
JP2008296668A (ja) | 車両 | |
JP5086155B2 (ja) | 小型車両の前輪懸架構造 | |
CN100542880C (zh) |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 |
JP5208558B2 (ja) | 小型車両の操向装置 | |
CN1137032C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2009073296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スプロケットガード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