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6720A -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6720A
CN1636720A CN200410095476.4A CN200410095476A CN1636720A CN 1636720 A CN1636720 A CN 1636720A CN 200410095476 A CN200410095476 A CN 200410095476A CN 1636720 A CN1636720 A CN 1636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actant liquor
printing ink
record head
posting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54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6207C (zh
Inventor
石川卓英
中泽广一郎
城田胜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36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62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2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地记录、制备色斑少的高质量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通过步骤1中的记录头的扫描,随着由向记录介质的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至记录终止位置移动,使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上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逐渐减少地上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通过步骤2中的记录头的扫描,向步骤1中所记录的反应液的记录区域喷射着色油墨。此时,同时针对着色油墨的记录区域,向相对于着色油墨记录区域的1个记录区域之前的区域喷射反应液。在步骤3中,与步骤2同样地喷射油墨,与此同时,相对于着色油墨的记录区域的1个记录区域之前的区域喷射反应液。通过重复步骤1~3进行图像的形成。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将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粘附在记录介质上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以打印机为代表的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采用喷墨记录方式、电子照相方式、热敏头方式等。在这些记录方式中,若采用喷墨方式,能够提高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图像的质量,而且可以很容易地上色。此外,喷墨记录用的着色油墨和纸等记录介质都比较便宜,可以使用的记录介质的种类也很丰富。因此,采用这种喷墨记录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在普通家庭、企业等已被广泛地利用。
喷墨记录方法是使记录用着色油墨的小液滴飘扬并粘附在记录介质上而进行记录的方法。特别是在特公昭61-59911号公报、特公昭61-59912号公报以及特公昭61-59914号公报中,公开了用电热转换器作为喷射能量供给装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热量使着色油墨状态发生改变,基于这种状态改变使着色油墨从排出口喷出而形成液滴。通过该方法,很容易实现记录头的高密度多孔化。从而可以快速地记录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图像。
但是,以前的喷墨记录所用的着色油墨通常采用以水作为主要成分,其中以防止干燥、防止喷孔堵塞为目的而含有乙二醇等水溶性高沸点溶剂的油墨。当采用这种着色油墨在普通纸上进行记录时,着色油墨渗透到普通纸的内部,从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图像浓度。或者,在记录纸表面产生了普遍被认为由着色油墨中所含的填料、上浆剂的不均匀分布而引起的图像浓度不均匀。此外,特别是当需要得到彩色图像时,多种颜色的着色油墨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定色之前,要进行连续不断地重复喷涂。因此,不同色彩图像的边界部分发生颜渗色透,产生不均匀混合的渗色现象,因而会出现不能得到满意的图像的情况。
作为改善上述渗色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已经公开了在喷射着色油墨之前,在记录介质上粘附能够良好地获得图像记录装置所输出的图像的液体(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作为“反应液”)。在特开平5-202328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多价金属离子与羧酸基的反应而防止渗色的方法。此外,在特开平9-207424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颜料与树脂乳胶以及多价金属盐的反应而改善渗色的方法。
这样,关于在着色油墨之前,在记录介质上粘附反应液的喷墨记录方法,还提出了许多高效地进行记录的方法。在特开平7-195823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在串行打印机中,通过在记录头的水平扫描方向的前端设置喷射反应液用喷嘴使在着色油墨之前将反应液粘附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喷墨记录装置。然而,当为了达到记录的高速化而在该装置中进行双向记录时,在往返两种方向的扫描过程中,反应液与着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粘附顺序变得相反。因此,在双向扫描的扫描单位中会产生色斑,图像的质量变差。
另一方面,在特开2001-138554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装置将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设置在记录头扫描方向的两端部位,通过1个通道上的双向记录能够高速地印刷高质量的图像。然而,在该装置中,由于在两端都设置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因而必须同时额外设置接头(chip)和复原部件。因此,导致成本的提高和装置的复杂化。
此外,在特开平10-193579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喷墨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被设置于在走纸运动的记录介质移动方向上比喷射着色油墨用的喷嘴更前方的位置。当采用该喷墨记录喷嘴,在1个通道上进行双向记录时,由于该装置的喷射反应液用喷嘴在走纸方向上被设置在相时于喷射着色油墨用喷嘴的前方,因此,在返回扫描时的着色油墨便会正好落在正向扫描时喷射于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上。或者,在正向扫描时的着色油墨便会正好落在返回扫描时喷射于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上。这时,在第1扫描的某个位置上着陆的反应液的点上,继第1扫描之后的第2扫描产生的着色油墨点着陆之前,喷墨记录头移动到记录介质的一端,并再返回到同一位置时的时间段,出现喷射时间差。由于这种着陆时间差在记录区域内随着反应液的着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记录区域内,着陆时间差也会出现长的部分和短的部分。随着这种着陆时间差长度的不同,反应液的渗透程度也发生变化,因此,在同一记录区域内,也会出现反应液与着色油墨之间反应充分的区域和不充分的区域。因此,有可能在记录区域内产生色斑。
如上所述,当为了防止着色油墨渗色而使用反应液进行双向记录时,在特开平7-195823号公报中,在记录头的正向扫描与返回扫描过程中,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粘附在记录介质上的顺序变得相反。结果在往返扫描的扫描单位中产生色斑,图像的质量变差。另一方面,在特开2001-138554号公报中,解决了这种问题。但是,在该装置中,由于在启示头的两端均设置了喷射反应液用喷嘴,因而必须同时额外设置接头和复原部件,导致成本的提高和装置的复杂化。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在特开平10-193579号公报中的结构如下:把记录头设置成在走纸方向上游一侧布置反应液喷嘴,在走纸方向的下游一侧布置着色油墨喷射用喷嘴。
但是,在特开平10-193579号公报中,随关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着陆于记录介质的着陆时间差的不同,在记录介质的同一记录区域内,出现了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反应量的差别。因而,这种反应量的差别导致色斑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记录、减轻色斑的高质量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中,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在该方法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在将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将上述记录介质沿着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并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其中,该记录方法包括: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反应液的反应液喷射工序;和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在上述记录头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反应液的所规定记录区域内喷射着色油墨的油墨喷射工序;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为了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使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在本发明的第2种方式中,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在该方法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在记录头中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在将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并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该方法包括:在上述记录头向正向方向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反应液的反应液喷射工序;在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之后,当将上述记录介质以与上述记录头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输送时,将上述记录介质输送与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在输送方向上宽度相等的位移的输送工序;和在上述输送工序之后,在上述记录头向返回方向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反应液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着色油墨的油墨喷射工序;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在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从而使得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同时存在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打入量的比率较高的区域和较低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3种方式中,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在记录头中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以进行将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扫描、并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的工序、以及将上述记录介质沿着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的工序,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并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该方法包括: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者上述反应液之一的液体,在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的上述记录头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其中一种液体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上述反应液中的另外一种液体的喷射控制工序,上述喷射控制工序为了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使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在本发明的第4种方式中,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在记录头中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以进行将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扫描、并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的工序、以及将上述记录介质言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输送的工序,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并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该装置装备有能够进行以下工序的喷射控制工具: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者上述反应液之一的液体,在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的上述记录头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其中一种液体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上述反应液中的另外一种液体,上述喷射控制工具为了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位置的不同而使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在记录头的第1扫描过程中,施加反应液,从而使得相对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打入量的反应液的打入量的比例根据记录区域内的位置而不同,并在施加反应液的记录区域上,通过继第1扫描之后的记录头的第2扫描而施加着色油墨,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使记录区域内的全部反应液和着色油墨的反应量相当。因此,可以减少记录区域内的色斑。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上述或其它目的、效果、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分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记录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记录头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方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双向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之一所涉及的黑色实心图像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喷墨打印机”)的记录部分的斜视图。
在图1中,沿着机箱1008内的纵向方向装有导向轴1014。记录部件1010被支撑在该导向轴1014上并可以沿着该导向轴进行移动。移动驱动部件1006设置在机箱1008内,使记录部件1010在机箱1008内沿着导向轴1014进行往返运动。还有,输送部件1030也设置在机箱1008内,与记录部件1010的移动同步地输送记录介质1028。
移动驱动部件1006装配有保持规定距离,且装在相对设置的旋转轴上的传动轮1026a和传动轮1026b、套在这些传动轮上的传动带1016、滚轴元件1022a、滚轴元件1022b、滚轴元件1024a以及滚轴元件1024b。还有,移动驱动部件1006还装有驱动这些滚轴元件的第2马达1020、以及能够正向或者反向驱动传动带1016的第1马达1018,其中该传动带1016与滚轴元件基本平行设置,并与构成记录部件1010的托架部件1010a相连。
当第1马达1018驱动时,通过其驱动力使传动带1016沿着图1的箭头R方向转动。随着该传动带1016的转动,记录部件1010的托架部件1010a沿着图1的箭头S方向(水平扫描方向的正向方向)移动规定的位移。还有,当第1马达1018相对于上述方向进行逆旋转驱动时,传动带1016沿着与图1所示的箭头R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随着这种转动,构成记录部件1010的托架部件1010a沿着图1的箭头S方向的反方向(水平扫描方向的返回方向)移动所规定的位移。像这样随着第1马达1018的旋转,记录部件1010可沿着导向轴1014进行往返运动,从而可以进行双向记录。此外,使导向轴1014的一端附近作为托架部件1010a的原始位置。在原始位置上,与记录部件1010的油墨喷口的排列相对地设置记录部件1010进行喷射回复操作的回复元件1026。
另外,通常的双向记录是以通过记录部件1010的1次水平扫描,对1个扫描区域完成记录为前提的,在1次正向扫描与1次返回扫描进行交替重复的同时,对各扫描区域进行记录,并且在正向扫描与返回扫描的间隔内,仅在扫描区域的宽度(记录部件的长度)范围内,向下述的纵向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
记录部件1010装有为每个油墨颜色设置的喷墨盒(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墨盒”)1012。这些各色的喷墨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装载在托架部件1010a上。本实施方式的喷墨盒装有内装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油墨的1012Y、1012M、1012C、1012B以及内装反应液的1012S。墨盒1012Y、1012M、1012C、1012B按照托架部件1010a的水平扫描方向依次设置。反应液墨盒1012S在托架部件1010a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P(纵向扫描方向)的上游一侧与各色油墨墨盒并列设置。此外,各墨盒还配备了喷射各色油墨或反应液的记录头以及储备各色油墨或反应液的油墨储槽,其详细构造在下文中描述。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部分可由例如记录头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喷墨盒的油墨颜色为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但是也可以含有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以外的色彩,例如肉色、红色等。此外,还可以由上述油墨组合构成喷墨盒。此外,构成喷墨盒的颜色种类为4种,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个数字,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其油墨的种类数量。
通过上述装置进行记录操作时,托架部件1010a沿着S方向扫描(正向扫描),从墨盒1012S喷出反应液,从墨盒1012Y、1012M、1012C以及1012B分别喷出着色油墨,喷出的各种液滴着陆在记录介质上并粘附于该介质上。当托架部件1010a移动到记录介质的一端时,向箭头P方向(纵向扫描方向)以规定的距离走纸。此时,与油墨的墨盒1012Y、M、C、B相比,反应液的墨盒1012S位于走纸方向P的上游一侧(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上游侧”)。因此,反应液的墨盒1012S记录的区域与利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而记录的区域相比,其位于1通道的上游侧。接着,托架部件1010a沿着箭头S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扫描(返回扫描)。此时,由于反应液对1通道的上游侧进行记录,经过相对托架部件1010a的本次扫描之前的扫描,从墨盒1012Y、1012M、1012C以及1012B喷出的着色油墨便着陆在粘附于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之上。因此,前次扫描记录的反应液与接下来的扫描喷出的着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反应。另一方面,此时,从墨盒1012S喷出的反应液对记录介质上各色油墨着陆区域的1通道上游侧的记录区域进行记录。通过上述双向记录的反复进行而形成图像。此外,记录区域是指喷射油墨用喷嘴列(或者喷射反应液用喷嘴列)扫描1次所通过的区域。此外,纵向扫描方向的区域宽与喷射油墨用喷嘴列(或者喷射反应液用喷嘴列)的宽度相等。
此时,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第1扫描的某个位置喷射反应液滴之后,继第1扫描之后至由第2扫描喷射油墨点之前,喷墨记录头移动到记录介质的一端后再返回到同一位置时的时间段内,产生喷射时间差。当该着陆时间差较长时,由于很多反应液会渗透于记录介质中,从而不能与着色油墨充分地反应。于是,由于这种不充分的反应,可能会导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了减小这种着陆时间差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对记录介质渗透性低的反应液。但是,即使反应液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较低,也不能完全抑制该反应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记录介质中渗透。当由这种渗透产生的影响较大时,即,当由于着陆时间差较长的原因而存在反应液与油墨不能充分反应的区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加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给予量,从而提高与着色油墨的反应几率。但是,当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整个区域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给予量均增大时,在着陆时间差较小的区域内,则导致在记录介质表面残余反应液的量过多。因此,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混合物很容易流到图像边界处,可能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另一方面,当记录区域内整个区域的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给予量都较小时,在着陆时间差较大的区域,导致记录介质表面残存反应液的量过少。因此,出现反应液与着色油墨不能充分反应的区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反应液与着色油墨对记录介质的着陆时间差而改变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给予反应液的量而降低该着陆时间差的影响。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着陆时间差越大,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给予反应液的量就越多。于是,在1个记录区域内,使不怎么产生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反应量的差别,从而能够形成色斑较少的图像。另外,在本发明中,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给予反应液的量,是指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滴的数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头的构造以及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的示意图。在同一图中,K表示喷射黑色油墨用的喷嘴列,C为喷射青色油墨用的喷嘴列,M为喷洒品红色油墨用的喷嘴列,Y为喷射黄色油墨用的喷嘴列,这些喷嘴列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按照KCMYMCK的顺序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记录头1010沿着水平扫描方向的正向方向或返回方向的任意一种方向移动时,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总是能够以相同的顺序与各色油墨进行反应。S为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在记录头1010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纵向扫描方向的上游侧以错位于各色油墨喷嘴序列的方式进行设置。更具体地说,在记录头的1次扫描中,使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与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记录不同的记录区域而进行设置。即,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与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沿着喷嘴配置方向(纵向扫描方向)进行设置。
此外,各喷嘴列还配有油墨储槽(没有图示),各油墨储槽中,储有各色油墨或反应液。还有,各油墨储槽还装有含有发热元件的加热器(没有图示)。通过加热器产生的热能量使各色油墨或者反应液从相应的喷嘴喷出。基于上述记录头1010的构造,可以通过记录头的某次扫描,使反应液粘附在记录介质的某一记录区域上,再通过下次扫描,使各色油墨粘附在该记录区域上的反应液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色喷嘴列的设置顺序,只要是左右对称,任意顺序均可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S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是其中的一例,对该位置没有限定。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可以采用装有根据施加电压而变形的压电元件的记录头。
图3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方框图。在图3中,CPU100对本记录头的运动进行控制处理或数据处理。ROM101存储了图4中所示的处理过程等程序。此外,RAM102用作进行这种处理的工作区等。从记录头1010喷射反应液或者着色油墨是通过CPU100向记录头驱动器105提供加热元件驱动数据(图像数据)和驱动控制信号(热脉冲)而进行的。CPU100为了向水平扫描方向驱动托架部件1010a,借助马达驱动器103控制第1马达1018,并且为了向纵向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借助马达驱动器104分别控制第2马达。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CPU100对将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油墨喷出数据)进行提取处理,构成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喷射的反应液滴的数目相对于喷射的油墨点的数目的比率发生改变的反应液喷出数据(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提取数据”)的制作装置。该提取数据通过对油墨喷出数据以规定的提取率进行掩膜处理而制作。换句话说,反应液的喷出数据(提取数据)是通过将CMYK的各色油墨喷出数据以逻辑“或”进行运算,并对逻辑“或”数据进行提取而产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部分油墨喷射象素上,喷射了反应液。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具特征的是,在图4中如下文所述,提取率根据记录介质在1次扫描区域(1个记录区域)中的位置而发生变化。更具体地说,在油墨与反应液的着陆时间差较小的区域(即,1个记录区域中反应液用喷嘴列的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使反应液的提取率升高,另一方面,在油墨与反应液的着陆时间差较大的区域(即,1个记录区域中反应液用喷嘴列的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使反应液的提取率降低。换句话说,在油墨与反应液接触时反应液在记录介质表面残留率高的区域,反应液滴相对于油墨点的打入比率减小。反之,在油墨与反应液接触时反应液在记录介质表面残留率小的区域,反应液滴相对于油墨点的打入比率增大。因此,在1个记录区域内的任何区域,油墨与反应液的反应量能够始终保持相同的程度。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向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示意图。在同一图中,黑色部分表示记录介质上粘附的着色油墨,灰色的颜色梯度部分表示记录介质上粘附的反应液。该梯度颜色越浓,表示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上喷射的反应液滴的数量越多。此外,在同一图中,从a至b的方向作为水平扫描的正向方向,从b至a的方向作为水平扫描的返回方向。
从同一图中清楚地看出,此处,显示了着色油墨以100%记录率(即,全涂记录)进行记录的情况,着色油墨在1个记录区域内任何区域的记录率均相同(记录率100%)。另一方面,反应液在1个记录区域内根据位置的不同记录率发生改变。即,在1个记录区域内,在反应液用喷嘴列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记录率较高,在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记录率降低。
其中,所谓“记录率”是指每单位面积内实际记录点的数量相对于可被喷射记录点的位置总数的比率。因此,记录率100%是指对上述可被喷射记录点的位置全部被实际地喷上记录点。
以下,通过图4的步骤1~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步骤1
通过记录头1010扫描,在正向扫描过程中将反应液喷射在记录介质上。此时,根据由CPU100制作的提取数据,在本步骤中随着从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a处)至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b处)的移动,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逐渐减少,例如,在1次扫描区域(1个记录区域内)使提取率以一定的比率增加,如此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还有,在本步骤中(图像形成开始时)不喷出着色油墨。
步骤2
当步骤1中记录头1010移动至图4的b位置时,在本步骤中,通过记录头1010的返回扫描,在步骤1中向记录介质喷射的反应液上喷射着色油墨。与此同时,向相对于着色油墨记录区域的1记录区域位置之前的区域喷射反应液。此时,根据CPU100制作的提取数据,在本步骤中,随着从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b处)至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a处)的移动,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
步骤3
当步骤2中记录头移动至图4的a位置时,在本步骤中,通过记录头1010的正向扫描,在步骤2中向记录的反应液上喷射着色油墨。与此同时,向相对于着色油墨记录区域的1记录区域位置之前的区域粘附反应液。此时,根据CPU100制作的提取数据,在本步骤中,随着从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a处)向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b处)移动,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
通过重复上述步骤1~3而进行图像的形成。但是,在图像形成结束时的扫描中,不向记录介质上喷射反应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1个扫描区域(1记录区域)的提取率,在1个记录区域中从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至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以一定的比率递增,即使其线性增大。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提取率可以根据记录介质对反应液的吸收率进行确定。
根据以上说明,若通过本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根据由CPU100制作的1记录区域内相应的反应液喷出数据(提取数据),在1个记录区域内,随着从反应液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a位置)的第1区域向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b位置)的第2区域推移,使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目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此时,在步骤2中,当向在步骤1中喷射了反应液的记录区域上喷射着色油墨时,在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着陆时间差长的区域也就是第1区域,使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增大。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反应液向记录介质的着陆时间差所导致的渗透影响,使反应液与着色油墨能够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在着陆时间差短的区域也就是第2区域,使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减小。这样,可以避免过剩反应液导致渗入的不利效果等,使反应液与着色油墨能够进行充分的反应。此外,由于根据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喷射时间差的长短,使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发生改变,从而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反应液与着色油墨也能进行充分的反应。因此,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头1010扫描的记录区域内,可以获得色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还有,通过重复上述步骤,整个记录介质通过双向扫描,均可以得到色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
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举的例子是以100%记录比率进行油墨记录(即全涂记录)的方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是在1记录区域内随着从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向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的推移,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喷射量逐渐降低的方式。但是,实际上作为记录对象的图像多数不是全涂记录,而是在一个记录区域内同时存在着色油墨记录比率高和记录比率低的区域。例如,还存在在1个记录区域内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记录比率较低,而在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记录比率较高的图像。因此,对于这种图像,为了使在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与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油墨与反应液的反应量相同,在上述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使反应液的提取率较低,而在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使提取率升高。即使在如此设定提取率大小的情况下,与提取率较低的扫描开始的附近区域相比,提取率高的扫描终止的附近区域单位面积喷射的反应液的绝对量还是较多。这是因为反应液喷出数据是基于油墨喷出数据而产生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本质并不是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喷射量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使反应液的提取率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是很重要的。即,其本质是通过使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反应液滴的打入量相对于油墨点的打入量的比率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而尽量消除1记录区域内油墨与反应液反应量的差别。因此,在这种第1实施方式中,还要制作使记录介质上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滴的打入量相对于油墨点的打入量的比率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的反应液喷出数据。根据该反应液喷出数据,记录头在第1扫描时向记录介质的规定记录区域内喷射反应液。在喷射了反应液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记录头继第1扫描之后在第2扫描时记录着色油墨。通过如此对各记录区域进行记录,可以使整个记录区域内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反应量始终相同,从而减少记录区域内的色斑。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应液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液中所含的、与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试剂最合适的可以列举多价金属盐。所谓多价金属盐是指由二价或以上的多价金属离子与同该多价金属离子结合的阴离子构成的金属盐。作为多价金属离子具体实例可以列举Ca2+、Cu2+、Ni2+、Mg2+、Zn2+等二价金属离子,以及Fe3+、Al3+等三价金属离子。以及作为阴离子,可以列举Cl-、NO3-、SO4-等。为了使其能够立即与着色油墨反应形成凝聚膜,反应液中多价金属离子总电荷浓度优选为着色颜料油墨中反极性离子总电荷浓度的两倍或以上。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液中可以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丙酮等酮类,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烷二醇类,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1,2,6-己三醇、硫二甘醇、己二醇、二甘醇等烷二醇类,乙二醇甲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三甘醇单甲基醚等多元醇的低级烷基醚类,甲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1元醇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甘油、N-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三乙醇胺、环丁砜、二甲基亚砜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反应液中的上述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最适范围为反应液总重量的5~60重量%,更优选为5~40重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液中,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地混合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但是,起到渗透促进剂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添加量必须注意从抑制反应液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的角度加以考虑。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液更优选为无色的,但也可以为浅色的,只要在记录介质上与油墨混合时不会改变各色油墨的色泽即可。此外,作为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反应液的各种物理性质的最适范围,优选调节为25℃左右的粘度在1~30cps.的范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着色颜料油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着色颜料油墨的颜料相对于着色颜料油墨的总重量,使用的重量比为1~20重量%,更优选为2~12重量%。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颜料,具体地说,作为黑色颜料可以列举炭黑。该炭黑优选使用例如通过高温炉制法或槽法制备的、具有初级粒子粒径为15~40mμ(nm)、BET法测定的比表面积为50~300m2/g、DBP吸油量为40~150ml/100g、挥发性成分为0.5~10%、pH值为2~9等特性的炭黑。作为具有这些特性的市售品,包括例如No.2300、No.900、MCF88、No.33、No.40、No.45、No.52、MA7、MA8、No.2200B(以上为三菱化成公司制)、RAVEN 1255(以上为コロンビァ公司制)、REGAL 400R、REGAL 330R、REGAL 660R、MOGUL L(以上为Cabbot公司制)、Color Black FW1、Color Black FW 18、Color Black S 170、Color Black S 150、Printex 35、Printex U(以上为Degussa公司制),任何一种都可以被优选使用。
另外,作为黄色颜料,可以列举例如C.I.颜料黄1、C.I.颜料黄2、C.I.颜料黄3、C.I.颜料黄13、C.I.颜料黄16、C.I.颜料黄83等。作为品红色颜料,可以列举例如C.I.颜料红5、C.I.颜料红7、C.I.颜料红12、C.I.颜料红48(Ca)、C.I.颜料红48(Mn)、C.I.颜料红57(Ca)、C.I.颜料红112、C.I.颜料红122等。作为青色颜料,可以列举例如C.I.颜料蓝1、C.I.颜料蓝2、C.I.颜料蓝3、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6、C.I.颜料蓝22、C.I.颜料还原蓝4、C.I.颜料还原蓝6等。不用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局限于此。还有,除以上的以外,不用说还可以使用自己分散的颜料等新配制的颜料。
此外,作为颜料的分散剂,如果是树脂,则任何类型的树脂都可以,但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30000、更优选为3000~15000的树脂。作为这样的分散剂,具体地说,可以列举例如由选自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乙烯基萘、乙烯基萘衍生物、α,β-乙烯类不饱和羧酸的脂肪醇酯等、丙烯酸、丙烯酸衍生物、马来酸、马来酸衍生物、衣康酸、衣康酸衍生物、富马酸、富马酸衍生物、醋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的至少两种或以上的单体(其中至少一种亲水性聚合性单体)所得到的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或者它们的盐。还有,可优选使用松脂、虫胶、淀粉等天然树脂。这些树脂是可以溶于溶解了碱的水溶液的碱可溶性树脂。此外,这些作为颜料分散剂使用的水溶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着色颜料油墨的总重量,优选为0.1~5重量%。
特别是对于含有上述颜料的着色颜料油墨,优选使整个着色颜料油墨调节成中性或者碱性。这样,可以提高作为分散剂使用的水溶性树脂的溶解度,使着色颜料油墨的长期保存性更加优良,因此是优选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各种部件的腐蚀性原因等,优选调节至7~10的pH范围。作为这时所采用的pH调节剂,可以列举例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各种有机胺,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碱试剂,机酸或无机酸等。上述颜料和水溶性树脂分散剂被分散或者溶解于水性液体介质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含有颜料的着色颜料油墨中,最适合的水性液体介质为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作为水,不是含有各种离子的普通水,而是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去离子水)。
作为与水混合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醇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丙酮、二丙酮醇等酮类或酮醇类;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烷二醇类;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1,2,6-己三醇、硫二甘醇、己二醇、二甘醇等烷基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二醇类;甘油、乙二醇单甲醚(或乙醚)、二甘醇单甲基醚(或乙醚)、三甘醇单甲基醚(或乙醚)等多元醇的低级烷基醚类;N-甲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等。在这些多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中,优选二甘醇等多元醇、三甘醇单甲基醚(或乙醚)等多元醇的低级烷基醚类。
上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在着色颜料油墨中的含量通常使用着色颜料油墨总重量的3~50重量%,更优选3~40重量%。还有,使用的水的含量为着色颜料油墨总重量的10~90重量%,更优选为30~80重量%。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着色颜料油墨,除上述成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地添加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防腐剂等,以使着色颜料油墨具有所需要的物性值。特别是起到渗透促进剂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使反应液与着色颜料油墨的液体成分迅速渗透至记录介质中的作用。因此,向着色颜料油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必须适量。最适添加量为0.05~10重量%,优选为0.5~5重量%。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优选使用羧酸盐类、硫酸酯类、磺酸盐类、磷酸酯类等任何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上述含颜料的着色颜料油墨的制备方法,首先,向至少含有作为分散剂的水溶性树脂和水的含水介质中加入颜料。其次,将该液体进行搅拌混合后,通过下文所述的分散方法进行分散,并根据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所需分散液。接下来,向该分散液中加入上浆剂以及上文中所列举的适当选择的添加剂成分,搅拌后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着色颜料油墨。
此外,当使用上述碱可溶性树脂作为分散剂时,必须添加使树脂溶解的碱。作为这种碱类,优选使用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甲基丙醇、氨等有机氨,或者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无机碱。
此外,在含颜料的着色颜料油墨的制备方法中,在搅拌含颜料的水性介质进行分散处理之前,进行30分钟或以上的预混合效果更好。即,为了改善颜料表面的可湿性,促进分散剂被吸附在颜料的表面,优选进行这种预混合操作。
上述颜料分散处理时所采用的分散机,只要是常用的分散机,任何一种都可以使用。作为可以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分散机,可以列举例如球磨机、辊辗机以及砂磨机等。其中优选使用高速砂磨机。作为这种分散机,可以列举例如ス一パ一ミル、サンドグラィンダ一、ビ一ズミル、ァジテ一タミル、グレンミル、ダィノ一ミル、パ一ルミル以及コポルミル(均为商品名)等。
此外,在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要求防止喷出口堵塞的性质,因此在含颜料的着色颜料油墨中采用具有最适粒度分布的颜料。作为制备具有这种所需粒度分布的颜料的方法,可以列举减小分散机的粉碎介质的尺寸、提高粉碎介质的填充率、延长处理时间、减慢喷出速度、粉碎后用过滤器或离心机进行分级、以及这些处理方法的组合等。
以下,对采用上述反应液和着色油墨的其中一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下文中,“份、%”在没有特别地另外说明的情况下为重量基准。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含有颜料和阴离子化合物的着色油墨(黑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通过如下方法制得。以下例示了黑色油墨的例子。
(着色颜料油墨)
<颜料分散液的制备>
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酸价240,重均分子量=5000)         1.5份
一乙醇胺                            1.0份
二甘醇                              5.0份
离子交换水                          81.5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在水浴中升温至70℃,使树脂成分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10份新制备的炭黑(MCF 88,三菱化成公司制)、1份异丙醇,进行30分钟的预混合后,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分散处理。
分散机:砂磨机(Sand grinder)(五十岚机械公司制)
粉碎介质:锆金属球(1mm粒径)
粉碎介质的填充率:50%(体积比)
粉碎时间:3小时
并进一步进行离心分离处理(12000rpm,20分钟),除去粗大的颗粒,制成颜料分散剂。
<着色颜料油墨K(黑色着色油墨)的制备>
使用上述分散液,混合具有下文所述组成比的成分,制得含颜料的油墨,作为着色颜料油墨。此时表面张力为34mN/m。
着色颜料油墨K的组成比
上述颜料分散液                          30.0份
甘油                                    10.0份
乙二醇                                  5.0份
N-甲基吡咯烷酮                          5.0份
乙醇                                    2.0份
乙炔醇EH(川研Fine Chemical制)           1.0份
离子交换水                              47.0份
(反应液)
接着将下述成分进行混合溶解后,进一步在孔径为0.22μm的薄膜滤器(商品名:Floro Pore Filter;住友电工公司制)上进行加压过滤,调节pH至3.8,得到反应液。
<反应液的组成>
二甘醇                                  10.0份
甲醇                                    5.0份
硝酸镁                                  3.0份
乙炔醇EH(川研Fine Chemical制)           0.1份
离子交换水                              81.9份
采用由图2所示的喷嘴列构成的喷墨记录头,按照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利用上述制备的着色颜料油墨K和反应液双向记录黑色实心图像片,制得记录品。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关的黑色实心图像片的示意图。在同一图中,符号1~10为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的反应液的喷射量发生变化时,各种喷射量相对应的实心图像片(patches)。
不过,使实心图像片边长比反应液和着色油墨记录区域的记录宽度短。此处所用记录头的记录密度为1200dpi,作为驱动条件,其驱动频率为15KHz。还有,对于每1点的喷出量来说,分别使用4pl的记录头。此外,打印测试时环境条件统一为25℃/55%RH。对位于记录介质记录区域内记录开始一侧的片进行记录时(图5中,实心图像片1的左端),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上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为50%。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的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随着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喷射时间差的缩短而逐渐减小,直到对位于反应液记录终止一侧的片进行记录时(图5中,全涂图像片10的右端),上述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变为25%。
按照本实施例的黑色全涂图像的印刷结果,如图5的全涂图像片1~10所示,即使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的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打入的数量)发生改变,也可以得到无色斑的良好图像。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对位于记录介质记录区域内记录开始一侧的片进行记录时,使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上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为40%。还有,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的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随着喷射时间差的缩短而逐渐减小,直到对位于反应液记录终止一侧的片进行记录时,上述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变为25%。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以下,对实施例1、实施例2中制作的记录品通过以下评价方法和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在实施例1、实施例2中进行记录以后,用反射浓度计RD-19I(GretagMacbeth制)测定黑色实心图像片的反射浓度,结果列于表1。
     片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施例1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39     1.39
    实施例2     1.4     1.4     1.4     1.4     1.4     1.4     1.4     1.39     1.39     1.39
如上所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两个实施例中,当单位面积记录介质的反应液滴的记录比率(打入数量)发生改变时,在记录介质的同一记录区域内全涂图像片1~10的反射浓度基本不变,可以形成色斑少的图像。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通过根据对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着陆时间差的长短,改变记录头喷出的反应液滴的直径,以减轻该着陆时间差对图像形成产生的影响。本实施方式着眼于以下事实:对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着陆时间差越大,记录介质表面反应液的残留量就越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着陆时间差越大,向记录介质喷射的反应液滴的直径就越大。通过改变反应液滴的直径,可以改变喷出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面积的反应液喷射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液滴的直径而实现的。
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分部件的构成、记录头的构成以及记录头的控制系统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再对那些标有相同符号的部件同时进行说明,而仅仅对本实施方式中特征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记录头1010所装备的加热器的驱动信号变为前脉冲和主脉冲形成的双脉冲。还有,通过该双脉冲喷射反应液或着色油墨。其中,所谓前脉冲,是指主要提供热能将喷嘴中的油墨加热至还未起泡的程度、并发挥控制油墨温度作用的脉冲。另外,所谓主脉冲,是指使喷嘴中油墨起泡、并使喷嘴喷射油墨的脉冲。
双脉冲的控制通过图3所示的CPU100进行。即,CPU100通过控制上述双脉冲的例如前脉冲的幅度来改变每滴反应液的喷出量,使反应液滴的直径发生改变。此外,通过控制前脉冲与主脉冲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改变喷射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体积)。此外,通过将双脉冲切换成单脉冲,也可以改变每滴反应液的喷出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油墨喷出数据制作反应液喷出数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不对油墨喷出数据进行提取,油墨喷出的象素即构成反应液的喷出象素。还有,如以下图4中所述,在扫描区域(1记录区域内)根据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反应液滴的大小。
以下,参照图4对按照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双向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中的黑色部分表示记录介质上粘附的着色油墨,灰色颜色梯度部分表示记录介质上粘附的反应液。该颜色梯度的颜色越浓,表示记录介质中粘附的反应液滴的直径就越大,即喷出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就越多。此外,在同一图中,从a至b的方向为水平扫描的正向方向,从b至a的方向为水平扫描的返回方向。
以下,通过图4的步骤1~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步骤1
通过记录头1010的扫描,在正向扫描时反应液喷射至记录介质上。此时,通过控制CPU100制作的、使喷射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发生改变的前脉冲幅度,随着从本步骤的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的a位置)至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的b位置)的推移,使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量)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上喷射反应液。该反应液的喷射通过例如在1个扫描区域(1记录区域内)使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以一定的比率逐渐降低而进行。此外,在本步骤中(图像形成开始时)不喷射着色油墨。
步骤2
当步骤1中记录头1010移动到图4中的b位置时,在本步骤,在记录头1010的返回扫描过程中,向在步骤1中向记录介质上喷射的反应液上喷射着色油墨。与此同时,针对着色油墨的记录区域,向1记录区域的走纸方向上游一侧的区域喷射反应液。此时,通过控制CPU100制作的、使喷射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发生改变的前脉冲幅度,随着从本步骤的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的b位置)至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的a位置)的推移,使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量)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上喷射反应液。
步骤3
当步骤2中记录头移动到图4中的a位置时,在本步骤,在记录头1010的正向扫描过程中,向在步骤2中记录的反应液上喷射着色油墨。与此同时,针对着色油墨的记录区域,向1记录区域的走纸方向上游一侧的区域喷射反应液。此时,通过控制CPU100制作的、使喷射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发生改变的前脉冲幅度,随着从本步骤的反应液的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的a位置)至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的b位置)的推移,使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逐渐减少,如此向记录介质上喷射反应液。
通过重复上述步骤1~3而形成图像。但是,在图像形成结束时的扫描中,不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区域(1记录区域)内喷出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的变化率以一定的比率递减,即线性地减少。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变化率可以根据记录介质对反应液的吸收率进行确定。
根据上述说明,若通过本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在1个记录区域内,随着从反应液记录开始位置(图4中a位置)的第1区域向记录终止位置(图4中b位置)的第2区域推移,使每滴加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逐渐减少地向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此时,当在步骤2中向在步骤1中喷射了反应液的记录区域喷射着色油墨时,在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着陆时间差长的区域也就是第1区域,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较大。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反应液向记录介质的着陆时间差所导致的渗透影响,使反应液与着色油墨能够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在着陆时间差短的区域也就是第2区域,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较小。这样,可以避免过剩反应液导致渗透的不利效果等,使反应液与着色油墨能够进行良好的反应。此外,由于根据反应液与着色油墨的喷射时间差的长短,使喷出的每滴反应液的量(每次喷出的体积)发生改变,从而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反应液与着色油墨也能进行良好的反应。因此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头1010扫描的记录区域内,可以获得色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还有,通过重复上述步骤,整个记录介质通过双向扫描均可以得到色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反应液、着色颜料油墨、颜料的分散剂、水溶性有机溶剂。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制备反应液和着色油墨。
不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本质也并不是每单位面积喷射的反应液的绝对量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反应液滴的直径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是很重要的。即,其本质是通过使向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喷射反应液滴的量比喷射油墨点的量的比率根据1记录区域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而尽力消除1记录区域内油墨与反应液反应量的差别。
(其它的实施方式)
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头的构造,在走纸方向上游一侧设置反应液用喷嘴,在下游一侧设置着色油墨用喷嘴。通过这种构造进行记录操作时,进行使反应液、着色油墨按顺序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处理(前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走纸方向上游一侧设置着色油墨用喷嘴,下游一侧设置反应液用喷嘴,来构成油墨头。即,在进行记录操作时,也可以进行使着色油墨、反应液按顺序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处理(后处理)。这时,相对于每单位面积记录介质上油墨的喷射量,使反应液的喷射量的比率(例如,相对于油墨点的喷射数量,反应液滴的喷射数量的比率,或者相对于油墨点每次喷出量,反应液滴每次喷出量的比率等)在1个记录区域内根据位置的不同而进行改变。特别是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随着反应液喷嘴扫描的进行,相对于单位面积油墨的喷射量,使反应液的喷射量的比率逐渐增大。换句话说,随着扫描的进行,使提取率逐渐降低,或者,使反应液滴的直径逐渐增大。
此外,在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反,优选形成油墨渗透性比反应液更低的组成。
本发明对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文,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和修饰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也可以使所附的权利要求也包括所有这种落在本发明实际精神范围内的改变和修饰。

Claims (9)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在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将上述记录介质沿着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反应液的反应液喷射工序;和
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在上述记录头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反应液的所规定记录区域喷射着色油墨的油墨喷射工序;
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为了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使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2、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在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记录头向正向方向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反应液的反应液喷射工序;
在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之后,当将上述记录介质以与上述记录头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输送时,将上述记录介质输送与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在输送方向上宽度相等的位移的输送工序;和
在上述输送工序之后,在上述记录头向返回方向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反应液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着色油墨的油墨喷射工序;
上述反应液喷射工序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为了使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比率同时存在较高的区域和较低的区域,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应液喷出工序随着上述第1扫描的进行,使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比率逐渐减小地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对上述着色油墨的喷出数据以一定的提取率进行提取,制作上述反应液的喷出数据的制作工序,
在上述制作工序中,通过根据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的位置使上述提取率发生改变,对应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制作上述反应液的喷出数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为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滴的打入数量,
上述反应液喷出工序随着上述第1扫描的进行,使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滴的打入数目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点的打入数目的比率逐渐减小。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为每滴反应液的喷出量,上述反应液喷出工序随着上述第1扫描的进行,使上述每滴反应液的喷出量相对于每滴油墨的喷出量的比率逐渐减小。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第1扫描,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的某位置上喷射反应液的第1时刻与通过上述第2扫描,在上述某位置上喷射着色油墨的第2时刻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为着陆时间差,上述反应液喷出工序根据着陆时间差的长短,使上述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
8、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本方法进行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扫描、并同时进行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的工序、以及将上述记录介质以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的工序,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者上述反应液之一的液体,上述记录头在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其中一种液体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上述反应液中的另外一种液体的喷射控制工序,
上述喷射控制工序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使每单位面积反应液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的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9、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中,记录头是将喷射着色油墨的多个喷嘴按照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将喷射与上述着色油墨反应的反应液的多个喷嘴按照上述所规定的方向排列而构成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把喷射油墨用的喷嘴列与喷射反应液用的喷嘴列沿着上述所规定的方向进行设置,以进行该记录头对记录介质扫描、并同时进行喷射上述着色油墨和上述反应液的工序,以及将上述记录介质以与上述记录头扫描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送的工序,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中,并在记录区域单位内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装备有能够进行以下工序的喷射控制元件,
在上述记录头的第1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记录介质上所规定的记录区域中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者上述反应液之一的液体,在上述记录头继上述第1次扫描之后的第2次扫描中,由上述记录头向上述喷射了其中一种液体的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着色油墨或上述反应液中的另外一种液体,
上述喷射控制元件根据在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内扫描方向上位置的不同,使每单位面积反应液的打入量相对于每单位面积油墨打入量的比率发生改变,以向上述所规定的记录区域喷射上述反应液。
CNB2004100954764A 2003-10-16 2004-10-15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2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6292/2003 2003-10-16
JP2003356292A JP3774714B2 (ja) 2003-10-16 2003-10-16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720A true CN1636720A (zh) 2005-07-13
CN1296207C CN1296207C (zh) 2007-01-24

Family

ID=3450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54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207C (zh) 2003-10-16 2004-10-15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48356B2 (zh)
JP (1) JP3774714B2 (zh)
CN (1) CN129620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3256C (zh) * 2005-08-16 2009-06-2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使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2189784A (zh) * 2010-03-09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1811394B (zh) * 2009-02-24 2012-03-28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7187B2 (ja) * 2004-02-13 2009-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160749B2 (ja) 2005-06-01 2013-03-1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645019B2 (en) 2005-09-16 2010-01-1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reatment liquid
JP2008018711A (ja) * 2006-06-14 2008-01-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JP5211891B2 (ja) * 2008-06-26 2013-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043375A (ja) * 2008-08-12 2010-02-25 Shima Seiki Mfg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104745B2 (ja) * 2008-12-22 2012-1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5541652B2 (ja) * 2009-03-31 2014-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473779B2 (ja) 2010-05-24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780736B2 (ja) 2010-10-05 2015-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864915B2 (ja) * 2011-06-30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5199552A (ja) 2014-04-04 2015-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6682331B2 (ja) 2015-04-16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9707751B2 (en) 2015-06-23 2017-07-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fer-type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962957B2 (en) 2015-11-27 2018-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JP6604168B2 (ja) * 2015-11-27 2019-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方法
JP6897152B2 (ja) * 2017-02-27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7275732B2 (ja) * 2019-03-25 2023-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439595B2 (ja) * 2020-03-18 2024-02-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7463195B2 (ja) 2020-06-09 2024-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94789A (ja) 2020-06-09 2021-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27227A (en) * 1977-10-03 1982-07-06 Ichiro Endo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S6159911A (ja) 1984-08-30 1986-03-27 Nec Corp 切換スイツチ回路
JPS6159914A (ja) 1984-08-31 1986-03-27 Fujitsu Ltd デイジタル圧縮装置
JPS6159912A (ja) 1984-08-31 1986-03-27 Fujitsu Ltd Ttl回路
EP0534634A1 (en) 1991-09-23 1993-03-3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stable, water-fast printed images
JP3332465B2 (ja) * 1993-04-05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69422483T2 (de) 1993-11-30 2000-10-12 Hewlett-Packard Co., Palo Alto Farbtintenstrahldruck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s farblosen Vorläufers
JP3227339B2 (ja) 1994-05-23 2001-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ならびに記録物
JP3347541B2 (ja) * 1994-08-10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記録ヘッド、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物
JP3320292B2 (ja) * 1995-02-13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
JP3610109B2 (ja) 1995-02-13 2005-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3206797B2 (ja) 1995-04-21 2001-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084619A (en) * 1995-04-21 2000-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H09300665A (ja) 1996-05-17 1997-11-2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3372807B2 (ja) 1997-01-06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79553B2 (ja) * 1997-06-26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667160B2 (ja) * 1999-07-05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138554A (ja) 1999-11-11 2001-05-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95328B2 (ja) 2001-05-09 2008-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3256C (zh) * 2005-08-16 2009-06-2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使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1811394B (zh) * 2009-02-24 2012-03-28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2189784A (zh) * 2010-03-09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19115A (ja) 2005-05-12
US7048356B2 (en) 2006-05-23
US20050083363A1 (en) 2005-04-21
CN1296207C (zh) 2007-01-24
JP3774714B2 (ja)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207C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US6419733B1 (en) Ink composition
JP708744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8511810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product
CN1775533B (zh) 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装置
CN100431843C (zh) 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装置
JP438394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6106735A (ja) 液滴噴射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9572259B (zh) 记录方法
EP1555137B1 (en) Method of ink-jet recording
JP20081326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820161A (ja) 液体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693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顔料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4087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40691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ブリーディングの軽減方法
JP200530568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515338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37619A (ja) 記録方法
JP20041422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255870A (ja) インクセット、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83917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処理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044239A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681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4058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18887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