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1963A - 像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1963A
CN1621963A CN200410096143.3A CN200410096143A CN1621963A CN 1621963 A CN1621963 A CN 1621963A CN 200410096143 A CN200410096143 A CN 200410096143A CN 1621963 A CN1621963 A CN 1621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heating
slide unit
protrusion amount
retain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61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9591C (zh
Inventor
内田理夫
斋藤亨
安藤温敏
秋月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21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1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95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959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像加热装置,具有:柔软的旋转体;接触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内表面上的滑动部件;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支架;通过和滑动部件一同推压上述柔软的旋转体而形成辊隙部(nip)的加压辊。该像加热装置的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支架的保持面具有第1保持区域和第2保持区域,第1保持区域是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的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第2保持区域是设置在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更靠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的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凸出量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凸出量大。这样,在成像装置中能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和波纹。

Description

像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进行形成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的图像定影的加热定影装置的像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像装置中,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多用电子照相记录方式成像,该电子照相记录方式是通过转印方式或直接方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在该记录介质上施加热和压力而使调色剂像定影。
作为用于加热定影上述调色剂像的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现有技术中,使用图6所示的热辊方式。该方式的基本构成包括,在内部具有加热器101的金属制等的加热辊102和压接于加热辊102上的具有弹性的加压辊103,将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t的记录介质S导入该两辊102、103的压接辊隙部(nip)N(定影辊隙部)对其进行夹持输送使其通过压接辊隙部N,借此,加热、加压定影调色剂像t。
但是,对于这种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由于辊的热容量大,为了使辊表面上升到定影温度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为了快速地进行图像输出动作,必须在不使用装置时也要将辊表面调节到一定的程度的温度。
因此,在特开平4-44075号公报等中提出有按需(on-demand)式像加热装置,该像加热装置用挠性的套筒(薄膜)取代高刚性的定影辊,使加热器接触于该套筒的内表面,隔着挠性套筒由加热器和加压辊形成辊隙部。
该按需式像加热装置通常具有:薄壁的耐热性薄膜(例如聚酰亚胺等),固定支承于该薄膜的一面侧而配置的加热器(发热体),在另一面侧与加热器相对地配置的、使被加热部件隔着薄膜与加热器紧密接触的加压辊。
而且,在将该像加热装置作为定影装置使用时,将形成承载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导入、通过在夹着上述薄膜由加热器和加压辊之间的压接形成的压接辊隙部(定影辊隙部),这样,记录介质被加热器经由薄膜加热,热能被赋予未定影图像,进行图像的加热定影。
图7是表示上述像加热装置的一例的要部的构成示意图。113是作为发热体的陶瓷加热器。该陶瓷加热器113的基本构成为,包括以垂直于图面的方向为纵长方向的细长薄板状陶瓷基板和在该基板面上具有的通电发热电阻体层,是通过对通电发热电阻体层通电而以整体迅速上升特性升温的低热容量的加热器。
112是固定支承上述加热器113的支架。该支架112是横截面大致半圆弧形的流槽型,是以垂直于图面的方向为纵长方向的耐热树脂制部件。加热器113在该支架112的下表面上沿纵长方向形成具有的槽部使加热器表面侧朝下地显露、嵌入并通过耐热性粘接剂等固定配置着。
114是圆筒状的耐热性薄膜,松动地外嵌于带有上述加热器113的支架112上。
111是横截面倒U字型的加压撑条,是以垂直于图面的方向为纵长方向的刚性部件。该加压撑条111穿入、配置于上述支架112的内侧。
115是作为加压部件的弹性加压辊。该加压辊115其芯轴的两端部由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承配置。在该加压辊115的上侧,上述加热器113·支架112·薄膜114·撑条111的组件使加热器113侧朝下地与加压辊115并列配置,通过由未图示的加载部件使加压撑条111的纵长方向两端侧向下方推压,这样,加热器113的下表面经由薄膜114抵抗辊弹性层的弹性而压接在加压辊115的上表面上,形成规定宽度的压接辊隙部N。
加压辊115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沿箭头的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驱动。由于由该加压辊115的旋转驱动引起的加压辊115和薄膜114之间的压接辊隙部N的压接摩擦力,旋转力作用于圆筒状的薄膜114上,该薄膜114在紧密接触加热器113的朝下的表面上的状态下滑动,同时成为在支架112的外周围沿箭头的逆时针方向从动旋转的状态。
加压辊115被旋转驱动,随之圆筒状的薄膜114成为从动旋转状态,另外在对加热器113通电、该加热器迅速升温并被调温上升到规定温度的状态下,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t的记录介质S被导入压接辊隙部N的薄膜114和加压辊115之间,在该压接辊隙部N,记录介质S的调色剂像承载侧面紧密接触薄膜114的外表面并和薄膜114一起在压接辊隙部N处被夹持输送。在该夹持输送过程中,记录介质S被由加热器113加热的薄膜114的热加热,记录介质S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t在记录介质S上被加热·加压而被融化定影。通过压接辊隙部N的记录介质S被以曲率分离方式从薄膜114的表面分离后被排出输送走。
在上述这样的薄膜加热方式的像加热装置中,由于可以使用作为发热体的低热容量加热器,所以能比现有技术中的热辊方式、带加热方式等的装置省电和缩短等待时间。
这样的按需式像加热装置如上所述由弹簧等的加载部件对加压撑条111和加压辊115的纵长方向两端部加压,这样,压力作用于加热器113和加压辊115之间。在采用该加压构成的场合,通过加压辊115或加压撑条111的极小的弯曲,作用于辊隙部的纵长方向中央部的压力容易比作用于辊隙部两端部的压力小。这样,当压力分布不均匀时,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辊隙宽度在整个纵长方向上也不均匀,容易造成图像的定影性不一致。为了补偿该辊隙分布的不一致性,使支架112的加热器保持面的纵长方向中央部的厚度比两端部大一些,使加热器113的纵长方向中央部比两端部向加压辊115侧弯曲(以下称该形状为凸面状)。
但是,众所周知,作为用于没有褶皱地排出记录介质的方法,使加压辊的形状为凹形、即纵长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直径比中央部的直径大的形状。通过使加压辊为凹形,加压辊的两端部附近的周向速度比中央部的周向速度大,因此记录介质在辊隙部被输送时受到从中央部向两端部拉的力。通过这样的现象抑制了褶皱的产生。但是,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的机构不一定只在于加压辊的中央和两端的周向速度差。如上所述,当使用于补偿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的不均匀性的加热器113的弯曲(中央部比两端凸出的量(以下将其简称为“凸出量”)过大时,即使加压辊成为凹形,也存在记录介质成为褶皱而被排出的现象。所谓使加热器的凸出量变大,指的是使辊隙纵长方向的中央部的辊隙宽度(记录介质移动方向的宽度)更大。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的机构不仅在于加压辊的中央和两端的周向速度的差,也与辊隙纵长方向中央部的辊隙宽度和两端部辊隙宽度的差等有微妙的关系。不管怎样,若使加热器的凸出量过大,则对记录介质产生褶皱不利。
另一方面,如图8和图9所示,对于记录介质的刚从薄膜114和加压辊115的压接辊隙部N排出时的部分,受到的压接辊隙部N的约束被释放的同时,记录介质热膨胀,在记录介质S上产生纵方向的波纹Sa。当这样地产生波纹时,记录介质S的凸的部分比凹的部分与薄膜114更长时间接触。因此,如图9所示,记录介质S的波纹Sa的凸的部分比凹的部分更容易接收多余的热量。波纹Sa尤其对于OHP片材和光泽薄膜等的树脂薄膜记录介质更为显著。
尤其是,作为薄膜114,在使用由具有某种程度的热容量的弹性层、脱模层和金属薄膜构成的套筒时(例如单位面积的热容量0.1J/cm2·K),在记录介质S上产生的波纹Sa的凸的部分比凹的部分受到过剩的热。由于该过剩的热,凸的部分的表面的平滑度变差,尤其在记录介质S为OHP片材的时候,如图10所示,沿着波纹Sa的凸的部分,透过性变差,记录介质S为光泽薄膜时产生光泽度不均。由于该图像不均是看似火焰的形状,所以习惯上称为火焰痕迹。
如图11所示,隔着薄膜114由加热器113和加压辊115形成的压接辊隙部N的辊隙纵长方向的凸出量C越小(例如相对纵长L=220mm,C=100μm),该火焰痕迹越有变厉害的倾向,该凸出量C大时(例如相对纵长L=220mm,C=300μm)则该火焰痕迹轻微。这是因为,如上所述,辊隙部N的凸出量C小时,在压接辊隙部N内边扩展记录介质S边输送记录介质S的能力大,对记录介质S的压力变大,上述波纹Sa变大。但是,当重视对于该火焰痕迹的凸出量C的倾向而将凸出量C设定得大时,在压接辊隙部N内边扩展记录介质S边输送记录介质S的能力变低,薄纸等的刚性弱的记录介质S的纸皱纹变厉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记录介质的褶皱和波纹的像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像加热装置,该像加热装置具有:柔软的旋转体;接触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内表面上的滑动部件;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支架;通过上述柔软的旋转体与滑动部件形成辊隙部(nip)的加压辊。该像加热装置的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支架的保持面具有第1保持区域和第2保持区域,第1保持区域是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第2保持区域是设置在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更靠近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凸出量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凸出量大。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像加热装置,该像加热装置具有:柔软的旋转体;接触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内表面上的滑动部件;通过与滑动部件推压上述柔软的旋转体而形成辊隙部的加压辊;赋予用于形成上述辊隙部的压力的加载机构,上述滑动部件在作用着上述加载机构的压力的状态下,成为其纵长方向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凸出量比上游侧的凸出量大。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通过参照附图并阅读下面的详细的说明可以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简图。
图2是定影装置的构成简图。
图3是定影套筒的层构成示意图。
图4是定影装置的局部扩大示意图。
图5是将加热器支架的加热器承载面A·B的形状曲线图化的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的说明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记录介质的波纹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扩大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像不良的部位的说明图。
图11是凸出量的说明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的分解图。
图13表示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的弹簧61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14是从斜下侧看实施例1的加热器支架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图15是从斜下侧看通过加压弹簧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的加热器时的立体图。
图16是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下游侧看加热器支架的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作为定影装置使用的成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成像装置的一例,图2是定影装置的说明图。首先对成像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定影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1)成像装置
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是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全色成像装置,具有:沿大致垂直方向在大致直线上排列的、用于分别形成不同颜色的图像(品红、青、黄、黑)的4个处理站1a~1d,和输送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S的输送路径20。
各处理站1a~1d至少具有用于承载潜像的感光鼓2a~2d,在各感光鼓2a~2d的周围,配置有:用于使感光鼓2a~2d均匀带电的带电辊3a~3d,用于对感光鼓2a~2d照射激光以形成潜像的曝光器4a~4d,通过与用对应的颜色(品红、青、黄、黑)的调色剂对在感光鼓2a~2d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而使其显影化的显影机构5a~5d,除去感光鼓2a~2d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6a~6d。
各显影机构5a~5d具有用于承载调色剂的显影套筒50a~50d。各显影套筒50a~50d与对应的感光鼓2a~2d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被支承着,在显影时,在感光鼓2a~2d与显影套筒50a~50d之间施加显影偏压。
中间转印带7由驱动辊8、从动辊9、和各带架设辊10、11架设,沿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被旋转驱动。
中间转印带7沿各处理站1a~1d的排列方向被输送,感光鼓2a~2d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在各处理站依次被1次转印机构14a~14d转印在中间转印带表面上,形成全色图像。
另一方面,片材S堆积收容于设置在装置下部的供纸盒15中,通过供纸辊16从供纸盒15一张张分离供给,供给到校准辊对17。校准辊对17将供给的片材S送出到中间转印带7和2次转印辊12之间。
与从动辊9相对地配置的2次转印辊12接触于中间转印带7的最下方的表面上,2次转印辊12夹持、输送在2次转印辊12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通过的片材S。从高压电源13(偏压机构)向2次转印辊12上施加偏压,这样,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被2次转印到通过2次转印辊12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片材S上并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8。
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片材S被送到定影装置18。由定影装置18加热、加压片材S,从而使该调色剂像定影于片材S上。这样,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将该片材S从定影装置18向装置外部的排出托盘19排出。
(2)定影装置18
图2是定影装置18构成简图。该定影装置18是与上述图7的定影装置基本相同的按需式的像加热装置。
即,具有:陶瓷加热器(滑动部件)55,作为支承该加热器55的加热体保持部件的支架53,卷设在支架53周边的薄膜状的定影套筒(柔性可旋转件)52,具有横截面为呈口向下的U字形且由刚性部件加固撑条51,夹着定影套筒52与加热器55相对设置的加压辊57。陶瓷加热器55是在陶瓷制的长方形的基板上网板印刷发热电阻体的糊料、在基板上形成发热电阻的图形而成的部件。在发热电阻的图形上形成与定影套筒内表面接触的绝缘层(玻璃制)。加压辊57是在芯轴的周围设置弹性层的构造。另外,加压辊57成为弹性层的纵长方向两端部附近的直径比中央部大的凹形。
另外,如果参照图12的分解图和图13可以理解,在定影装置本体框架70和撑条51之间设置有弹簧61A(第1加载机构)、61B(第2加载机构),弹簧61A、61B都对撑条51朝向加压辊57施加弹压力。弹簧61A、61B的作用力从撑条51经由支架53传递至加热器55。另外,加压辊57的轴57A、57B都可旋转地被保持于本体框架70上。因此,弹簧61A、61B的压力作用于加热器55和加压辊57之间,形成辊隙部N。
通过加压辊57和定影套筒52的压接辊隙部N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S由压接辊隙部N压接,紧密接触于定影套筒52地被夹持输送。而且,通过该压接力,加热器的内表面被压接于支架53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承载面(第1保持区域)A和下游侧承载面(第2保持区域)B。支架53的保持加热器的保持面具有第1保持区域A和第2保持区域B。承载面A、B都是纵长方向中央部比两端部向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加热器55为陶瓷制,在未搭载于装置的部件单体状态下实质上为长方形。当将这样的加热器搭载于装置并施加弹簧61A、62B的力时,加热器仿照该A、B的各个承载面的凸面状而弯曲,成为凸面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的层构成示意图所示,定影套筒52是从内表面开始由金属薄膜52a、弹性层52b、脱模层52c构成的具有挠性的部件。另外,定影套筒52的单位面积的热容量大致为0.1J/cm2·K。
加压辊57被旋转驱动,随之,定影套筒52成为从动旋转状态,另外,在加热器55被通电、该加热器迅速升温并达到规定温度的温度调节状态时,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t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S导入到压接辊隙部N的定影套筒52和加压辊57之间,在压接辊隙部N,片材S的调色剂像承载侧面紧密接触于定影套筒52的外表面并和定影套筒52一起在压接辊隙部N被夹持输送。在该夹持输送过程中,片材S被由加热器55加热的定影套筒52的热加热,片材S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t被加热·加压而融化定影在片材S上。通过压接辊隙部N的片材从定影套筒52的面曲率分离并被排出输送走。
在片材S通过定影动作刚从压接辊隙部N排出时,片材S在释放了在压接辊隙部N受到的约束的同时热膨胀。这里,如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和图8、图9所示,在通过压接辊隙部N内过程中的片材S根据加压辊的凹形的作用等,受到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从中央部向两端部压展的力。受到由该力引起的输送力的片材S从辊隙部被排出,当从该辊隙部的约束力释放时,热膨胀而产生纵方向的波纹Sa。在这时的波纹Sa中,向上凸的线为波纹的上端部63,向下凸的线为波纹的下端部62。这时,更长时间接触定影套筒52的波纹上端部63比下端部62容易接受多余的热量,如现有例中说明的那样,成为图像不良的原因。由于该图像不良看似火焰那样的形状,所以将其简称为火焰痕迹,在记录介质S为OHP片材或树脂薄膜片材时尤其显著。
火焰痕迹尤其与对片材S的输送压力的关系紧密,该片材S为从压接辊隙部N内下游侧被排出时的片材S。输送压力与沿加热器支架的纵长方向设置的凸出量C(图11)相关。当将作为用于抑制在压接辊隙部N内的整个纵长方向的辊隙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防止纸皱纹的充分的支架53的加热器承载面A·B的凸出量,设定为例如相对L=220mm,C=100μm(即小的凸出量)时,虽然能防止纸皱纹,但是火焰痕迹显著。另外,作为对该图像不良(火焰痕迹)有利的凸出量的设定,当设定为例如相对L=220mm,C=400μm(即大的凸出量)时,在辊隙部内部扩展片材S的作用下降,对于薄纸等的刚性低的纸产生纸皱纹。另外,该情况下的支架53的加热器承载面A·B的凸出量的数值是如下数值,即加压辊57的凹形凸出量Cpressure例如相对L=220mm为Cpressure=150μm时的数值。
尤其是从辊隙部N排纸时,即由压接辊隙部N内的下游侧的凸出量引起的输送压力为产生火焰痕迹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对,纸皱纹是在片材S刚进入压接辊隙部N时(即压接辊隙部N内的上游侧),边扩展纸边输送纸的作用未充分得到发挥时产生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由加压辊57、定影套筒52、支架53构成的压接辊隙部N内的凸出量在压接辊隙部N内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和下游不同。
图5表示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凸面状的不同。在图5中,线1表示通常的凸面状(A和B的凸出量都为250μm的情况下)。线2表示A面的凸面状(凸出量为150μm的情况下)。线3表示B面的凸面状(凸出量为400μm的情况下)。即,如图5所示,设定加热器支架53的上游侧的加热器承载面A和下游侧的加热器承载面B的凸出量C为,例如,在A面上,相对于L=220mm,CA=100μm,在B面上,相对于L=220mm,CB=400μm。即,设定加热器承载面B(第2保持区域)的凸出量CB比加热器承载面A(第1保持区域)的凸出量CA大。另外,在现有装置的构成中,A面和B面为相同的数值。
图14表示从斜下侧看本实施例的设定场合的加热器支架53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另外,使加热器支架53为图14的形状,图15表示从斜下方看由加压弹簧61A和61B施加压力状态下的加热器55时的立体图。另外,图16表示从片材S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看加热器支架时的图。参照图14和图16可以理解,加热器承载面B的凸出量(CB=400μm)比加热器承载面A(CA=100μm)大,加热器承载面A、B的凸面状部的顶点设定为相同高度。
参照图15所示的加热器的弯曲方式可以明白,在加热器承载面A、B的凸出量相同的场合,加热器的弯曲方式如图15的虚线所示,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凸出量为相同形状,但是如本实施例所示,将加热器承载面B的凸出量设定得比加热器承载面A的凸出量大时,加热器的弯曲方向如图15的实线所示,以片材输送方向(定影套筒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凸出量比上游侧的凸出量大的方式弯曲。
根据该构成,刚进入压接辊隙部N时的、尤其是薄纸那样的刚性小的片材S,由于被向两端充分扩展的同时进入,所以不产生纸皱纹。另外,由于刚刚排纸之前的片材S不承受多余的压力而排出,所以在刚刚排纸后波纹量少,火焰痕迹也能得到抑制。
如上所示,通过分别设定加热器支架53的上游侧的加热器承载面A和下游侧的加热器承载面B的凸出量C,能同时抑制火焰痕迹和波纹量。但是,随着扩大该凸出量C的差,影响到压接辊隙部N的纵长方向的辊隙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满足火焰痕迹的减少、纸皱纹的减少、辊隙宽度分布的均匀性的加热器承载面A、B各自凸出量C的设定重要。因此,为了设定最适合凸出量而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上游凸出量(μm) 下游凸出量(μm)  纸皱纹  火焰痕迹  辊隙均匀性
    100     100     ○     ×     ○
    200     ○     △     ○
    300     ○     ○     ○
    400     ○     ○     ○
    500     ○     ○     ×
    600     ○     ○     ×
    200     200     ○     ×     ○
    300     ○     △     ○
    400     ○     ○     ○
    500     ○     ○     ×
    600     ○     ○     ×
    300     300     ×     ×     ○
    400     ×     ×     ○
    500     ×     ○     ○
    600     ×     ○     ○
    400     400     ×     ×     ○
    500     ×     ×     ○
    600     ×     ○     ○
表1表示片材S的纸皱纹·火焰痕迹·辊隙的均匀性的对应于加热器承载面A、B凸出量的性能差。○=良好,△=稍差,×=差。根据该实验,对于压接辊隙部N处的与片材输送方向正交方向的凸出量,通过将片材搬送方向上游位置的凸出量和下游位置的凸出量分别设定为:在上游部A为100~200μm,在下游部B为300~400μm,可以不损害压接辊隙部N的辊隙宽度的均匀性而实现纸皱纹和火焰痕迹的良好的状态。另外,加热器55在受到弹簧61A、61B的压力前的状态(部件单体)下为长方形,由于为陶瓷制,所以即使将支架53的凸出量设定为上述的值,加热器55的凸出量也不一定成为与支架53完全相同的值。将加热器承载面A的凸出量设定为CA=100~200μm,加热器承载面B的凸出量设定为CB=300~400μm的情况下,加热器55的上游侧的凸出量CA’为0μm<CA’≤100μm,下游侧的凸出量CB’为200μm≤CB’≤300μm,作为加热器的凸出量的设定,这样的值是合适的。
如上所述,能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在具有由弹性层、脱模层和金属薄膜构成的定影套筒的定影装置中,即使是薄纸也不发生纸皱纹,而且火焰痕迹良好。在即使使用热容量比较大的定影薄膜时,也可不降低像质、不产生纸皱纹地进行定影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定影薄膜,使用的是单位面积的热容量为大致0.1J/cm2·K的热容量的薄膜,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热容量非常小的聚酰亚胺薄膜(例如厚50μm,单位面积的热容量0.01J/cm2·K)等。在该场合,波纹Sa的上端部63和下端部62所受到的热量之差小,原本就对图像的影响小,通过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构成,可以得到更高像质,另外,也适用于具有没有弹性层的挠性的定影套筒的装置。
另外,本实施例的滑动部件是具有发热功能的加热器,只要具有和加压辊一起构成辊隙部的功能就可以,不一定要具有发热功能。在该情况下,可以例如以电磁感应的原理使定影套筒自身发热。另外,实施例中挠性的移动部件52为圆筒状部件,该部件由加压辊驱动而进行从动旋转,也可以是在环行薄膜的内部设置驱动辊和张紧辊,通过旋转驱动驱动辊使薄膜旋转等任意的旋转驱动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像加热装置并不限于作为实施例的图像加热定影装置的使用,也可以用于以下装置,即,将未定影图像暂时定影于记录材的暂时定影装置,再加热承载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改变光泽等的图像表面特性的表面改性装置等的像加热装置。另外,当然,也可用作例如用于除去纸币等的皱纹的热压装置、热层压装置、使纸等含有的水分蒸发的热干燥装置、用于喷墨式打印机等的干燥用的像加热装置等作为加热处理被加热部件的像加热装置等。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包括技术思想相同的变形例。

Claims (22)

1.一种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软的旋转体;
接触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内表面上的滑动部件;
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支架;
通过与滑动部件一同按压上述柔软的旋转体而形成辊隙部的加压辊,
该像加热装置的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支架的保持面具有第1保持区域和第2保持区域,第1保持区域是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的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第2保持区域是设置在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更靠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且上述支架的纵长方向的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凸出量比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凸出量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加热装置还具有赋予用于形成上述辊隙部的压力的加载机构,上述加载机构分别设置于上述像加热装置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加热装置还具有将上述支架向上述加压辊侧压的高刚性的撑条,第1的上述加载机构朝向上述加压辊对上述撑条的一端侧施加力,第2的上述加载机构朝向上述加压辊对上述撑条的另一端侧施加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凸出量是100μm~200μm,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凸出量是300μm~4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凸面状部的顶点与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凸面状部的顶点大致为相同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板状部件,且在上述加载机构的压力的作用下仿照上述支架的上述保持面的形状弯曲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在仿照上述支架的上述保持面的形状弯曲的状态下,其对应于上述支架的上述第1保持区域的区域的凸出量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μm,其对应于上述支架的上述第2保持区域的区域的凸出量是200μm~300μ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陶瓷制,上述滑动部件的被上述加载机构作用压力前的形状实质上为长方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形成有发热电阻体图形的加热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具有基层和弹性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层为金属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压辊的纵长方向两端部附近的直径比中央部的直径大。
13.一种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软的旋转体;
接触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内表面上的滑动部件;
与滑动部件一同按压上述柔软的旋转体而形成辊隙部的加压辊;
赋予用于形成上述辊隙部的压力的加载机构,
上述滑动部件在被作用了上述加载机构的压力后的状态下,成为其纵长方向的中央部比两端部向上述辊隙部侧突出的凸面状,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柔软的旋转体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凸出量比上游侧的凸出量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载机构分别设置在上述像加热装置的纵长方向两端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加热装置还具有保持上述滑动部件的支架和将上述支架向上述加压辊侧压的高刚性的撑条,第1的上述加载机构朝向上述加压辊对上述撑条的一端侧施加力,第2的上述加载机构朝向上述加压辊对上述撑条的另一端侧施加力。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板状部件,且在上述加载机构的压力的作用下仿照上述支架的保持面的形状弯曲。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上游侧的凸出量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μm,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下游侧的凸出量是200μm~300μm。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陶瓷制,其搭载于上述像加热装置之前的形状实质上为长方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部件为形成有发热电阻体图形的加热器。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软的旋转体具有基层和弹性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层为金属制。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压辊的纵长方向两端部附近的直径比中央部的直径大。
CNB2004100961433A 2003-11-27 2004-11-26 像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5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7678 2003-11-27
JP397678/2003 2003-11-27
JP2004328926A JP4617140B2 (ja) 2003-11-27 2004-11-12 像加熱装置
JP328926/2004 2004-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963A true CN1621963A (zh) 2005-06-01
CN100419591C CN100419591C (zh) 2008-09-17

Family

ID=3463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61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591C (zh) 2003-11-27 2004-11-26 像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77579B2 (zh)
JP (1) JP4617140B2 (zh)
CN (1) CN10041959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424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12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04950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14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7871B2 (ja) * 2005-07-27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446063B2 (ja) * 2006-09-20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31221B1 (ko) * 2006-11-29 2013-1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유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8233886A (ja) * 2007-02-19 2008-10-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61215B2 (ja) * 2007-02-28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3237B2 (ja) * 2007-04-12 2013-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09962B (zh) * 2007-10-10 2010-11-10 清华大学 面热光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0198B (zh) * 2007-09-28 2010-09-29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面热光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加热物体的方法
JP5464902B2 (ja) 2008-05-30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9294391A (ja) * 2008-06-04 2009-12-17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22980A1 (en) * 2008-06-13 2010-05-20 Tsinghua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 heater
US20100000669A1 (en) * 2008-06-13 2010-01-07 Tsinghua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 heater
US20100126985A1 (en) * 2008-06-13 2010-05-27 Tsinghua University Carbon nanotube heater
JP5531676B2 (ja) * 2010-03-03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4449B2 (ja) 2010-09-15 2015-07-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751786B2 (ja) 2010-09-28 2015-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5825545B2 (ja) 2011-01-11 2015-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32390B2 (ja) 2011-03-07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その像加熱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フィルム、及び、そのフィルムの最内層として用いる筒状の可撓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5924867B2 (ja) 2011-03-23 2016-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74958B2 (ja) * 2011-09-29 2016-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943601B2 (ja) 2011-12-27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6012233B2 (ja) 2012-04-11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5863739B2 (ja) 2012-11-21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5940510B2 (ja) * 2012-12-27 2016-06-2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2533195B (en) 2012-12-28 2017-06-28 Canon Kk Fixing device
JP6201374B2 (ja) 2013-03-29 2017-09-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060815B2 (ja) * 2013-05-24 2017-0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1702B2 (ja) 2013-07-22 2016-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476620B2 (ja) * 2013-08-26 2019-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0512B2 (ja) 2013-09-20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98580B2 (ja) * 2013-11-18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261308B2 (ja) 2013-11-29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6351251B2 (ja) 2013-12-18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395472B2 (ja) * 2014-06-27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366399B2 (ja) 2014-07-22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定着装置
JP6415188B2 (ja) 2014-08-29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693233B2 (ja) * 2016-03-31 2020-05-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727969B2 (ja) * 2016-07-15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1692B2 (ja) * 2016-09-21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22029590A (ja) * 2020-08-05 2022-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3829A (en) * 1988-10-03 1991-10-01 Xerox Corporation Heat and pressure fuser with non-symmetrical nip pressure
JPH03233586A (ja) * 1990-02-09 1991-10-1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2884714B2 (ja) 1990-06-11 1999-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917424B2 (ja) * 1990-06-11 1999-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EP0461595B1 (en) * 1990-06-11 1996-03-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endless film
EP0469629B1 (en) * 1990-08-03 1995-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astic roller and fix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2941962B2 (ja) * 1991-01-08 1999-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3066097B2 (ja) * 1991-04-09 2000-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5499087A (en) * 1991-04-22 1996-03-12 Hitachi, Ltd. Heat fixing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having a PTC heating element received in a recess of a holder
JPH0588571A (ja) * 1991-09-30 1993-04-09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装置の熱定着器
JPH06258970A (ja) * 1993-03-04 1994-09-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109942B2 (ja) * 1993-05-11 2000-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3121210B2 (ja) 1994-06-17 2000-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0854795A (ja) 1994-08-09 1996-02-2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3862313B2 (ja) * 1995-02-15 200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H08286533A (ja) 1995-04-11 1996-11-01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14292A (ja) 1995-10-19 1997-05-02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H09197864A (ja) 1996-01-12 1997-07-31 Canon Inc 加熱定着装置
JPH09325629A (ja) * 1996-05-31 1997-12-16 Canon Inc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94937A (ja) 2000-01-11 2001-07-19 Canon Inc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10310B2 (ja) * 2000-05-15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24886A (ja) * 2000-05-16 2001-11-22 Canon Inc 加熱体、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2076A (ja) * 2000-08-11 2002-05-09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933002B2 (ja) * 2001-07-26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加熱用金属製スリーブ
JP3817482B2 (ja) * 2002-02-01 2006-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15147B2 (ja) * 2002-03-27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2003297530A (ja) * 2002-04-01 2003-10-17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EP1376262B1 (en) * 2002-06-21 2019-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26103A (ja) * 2002-10-01 2004-04-22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125A (ja) * 2002-10-28 2004-05-2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US7013097B2 (en) * 2002-11-29 2006-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94541A (ja) * 2003-03-25 2004-10-21 Brother Ind Ltd 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44075B2 (ja) * 2004-06-14 2008-02-0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試験回路及び試験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424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04424B (zh) * 2009-08-28 2013-08-21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12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0712B (zh) * 2010-03-25 2015-10-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04950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14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14B (zh) * 2018-03-15 2021-11-1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77579B2 (en) 2007-02-13
CN100419591C (zh) 2008-09-17
JP2005181989A (ja) 2005-07-07
US20050123329A1 (en) 2005-06-09
JP4617140B2 (ja)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1963A (zh) 像加热装置
CN103176387B (zh) 定影装置
CN100529993C (zh) 图像加热设备和光泽度增强设备
CN104216259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856201B2 (en) Image transfer fix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N101403885B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246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8778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xing device
CN10120644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103231A (ja) 一様なニップ速度のロール定着装置
CN105319924B (zh) 定影装置
CN103901757A (zh) 加热装置、定影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CN102193445A (zh) 定影装置
JPH103230A (ja) 一様なニップ速度のロール定着装置
CN100573348C (zh) 成像装置
CN100480886C (zh) 包括具有金属层的旋转体的图像加热装置
US2004004280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483803B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转印条件改变方法
CN101192037B (zh) 定影装置、含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薄片体处理装置
JP2006027811A (ja)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017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0093416A1 (en) Image artifact reduction method
JP5853383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283779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578670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