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0369A - 高尔夫球杆杆头 - Google Patents

高尔夫球杆杆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0369A
CN114870369A CN202210025980.5A CN202210025980A CN114870369A CN 114870369 A CN114870369 A CN 114870369A CN 202210025980 A CN202210025980 A CN 202210025980A CN 114870369 A CN114870369 A CN 114870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weld
head
point
peripheral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5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谷成宏
神野大介
植田胜彦
永野祐树
花光悟
植田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70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0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66Heads wood-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08Head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dimensions, e.g. thick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16Heads having an impact surface provided by a face inse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33Heads with special sole configu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37Heads with special crown configu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7Heads iron-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2/00Application o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to the sporting activity ; particular sports involving the use of balls and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2102/32Go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 A63B2209/02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with reinforcing fibres, e.g. carbon, polyamide fibres
    • A63B2209/023Long, oriented fibres, e.g. wound filaments, woven fabrics, ma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通过新的构造提高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杆头(4)具备具有开口(b10)的主体部件(b1),和具有打击杆面(10a)且闭塞开口(b10)的杆面部件(f1)。杆面部件(f1)具有构成打击杆面(10a)的杆面部(10),和从杆面部(10)的周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周缘部(32)。在周缘部(32)中,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焊接。在周缘部(32)与主体部件(b1)的边界位置形成在杆头(4)的内表面隆起的焊缝(wb)。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处的壁厚(t11)大于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处的壁厚(t21)。周缘部(32)的长度(L1)为6mm以下。

Description

高尔夫球杆杆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杆头。
背景技术
已知杆面部件与杆头主体进行焊接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并且,已知杆面部件具有杯状杆面构造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日本特开2020-191938号公报公开了具有周缘部的杆面部件与杆头主体通过焊接进行接合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在此杆头中,所述周缘部具有与所述杆头主体的开口的端面接合的厚壁部,和将所述厚壁部与所述杆面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具备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91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希望杆头具有更高的反弹性能。本发明者发现了,在杆面部件与主体部件接合的杆头中可提高反弹性能的新的构造。判明了通过提高以往构造中容易弯曲的部分的刚性,并使弯曲的位置偏移,可提高反弹性能。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新的构造提高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在一个形态中,高尔夫球杆杆头具有杆头外表面和杆头内表面,并且是中空的。此杆头具备具有:开口的主体部件和具有打击杆面并闭塞所述开口的杆面部件。所述杆面部件具有构成所述打击杆面的杆面部,和从所述杆面部的外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周缘部。所述杆面部件的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焊接。在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的边界位置形成在所述杆头内表面隆起的焊缝。所述焊缝的杆面侧的端点处的壁厚大于所述焊缝的主体侧的端点处的壁厚。所述周缘部的长度为6mm以下。
发明效果
在一个侧面,提供一种可通过新的构造提高反弹性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具备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的高尔夫球杆。
图2(a)是从杆面侧观察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的主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E1线的剖面。在图2(b)中仅示出杆头外表面的剖面线。
图3是从杆顶侧观察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的俯视图。
图4是从杆底侧观察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5的杆面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图5的圆A内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圆B内的放大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基准状态的概念图。
符号说明
4 高尔夫球杆杆头
10 杆面部
10a 打击杆面
12 冠部
14 底部
32 周缘部
34 杆底侧周缘部
36 杆顶侧周缘部
38 后方延伸部
40 杆底侧后方延伸部
42 杆顶侧后方延伸部
50 杆面侧焊接附近部
52 主体侧焊接附近部
f1 杆面部件
b1 主体部件
wb 焊缝
Fc 杆面中心
Fe 打击杆面的外缘
P1 焊缝中央点
P2 外表面边界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附图,并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本申请中,定义基准状态、基准垂直面、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杆面-杆头背部方向、上下方向、杆面中心、纵剖面和曲率半径。
杆头以规定的杆头倾角载置在着地平面HP上的状态为基准状态。如图10所示,在此基准状态下,在相对于着地平面HP的垂直的平面VP中包括杆身轴线Z。杆身轴线Z为杆身的中心线。杆身轴线Z为杆颈孔的中心线。所述平面VP为基准垂直面。规定的杆头倾角例如登载于产品目录。
在此基准状态下,杆面角度为0度。即,在从上侧观察的俯视观察时,打击杆面的杆面中心处的切线与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平行。杆面中心和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的定义如后述那样。
在本申请中,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是指所述基准垂直面VP与所述着地平面HP的交线NL的方向(参照图10)。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上的杆头趾部侧也简称做“杆头趾部侧”。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上的杆头跟部侧也简称做“杆头跟部侧”。
在本申请中,杆面-杆头背部方向是指相对于所述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垂直且相对于所述着地平面HP平行的方向。杆面-杆头背部方向上的杆面侧也简称做“杆面侧”。杆面-杆头背部方向上的杆头背部侧也简称做“杆头背部侧”。
在本申请中,上下方向是指相对于所述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垂直且相对于所述杆面-杆头背部方向垂直的方向。换言之,在本申请中,上下方向是指相对于所述着地平面HP垂直的方向。
在本申请中,杆面中心按如下这样决定。首先,在上下方向和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上,选择打击杆面的大致中央附近的任意的点Pr。接着,决定通过此点Pr、沿该点Pr处的打击杆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平行的平面。引出此平面与打击杆面的交线,决定其中点Pa。接着,决定通过此中点Pa、沿该点Pa处的打击杆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引出此平面与打击杆面的交线,决定其中点Py。接着,决定通过此中点Py、沿该点Py处的打击杆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平行的平面。引出此平面与打击杆面的交线,重新决定其中点Px。接着,决定通过此新的中点Px、沿该点Px处的打击杆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引出此平面与打击杆面的交线,重新决定其中点Py。反复执行此工序,顺次决定Px和Py。在此工序的反复进行中,新的中点Py与临近其之前的中点Py之间的距离最初变为0.5mm以下时,该新的位置Py(最后的位置Py)为杆面中心。
在本申请中,纵剖面是指基于相对于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剖面。纵剖面相对于杆面-杆头背部方向平行。纵剖面相对于着地平面HP垂直。纵剖面中的剖面线也称作纵剖面线。纵剖面可在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的各位置设定。
曲面的曲率半径在纵剖面中测定。即,曲面的曲率半径在纵剖面线中测定。纵剖面存在于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的各位置。在这些纵剖面的每一个测定曲率半径。
此曲率半径在纵剖面线上的各点处决定。在此曲率半径的决定中,确定测定点,和在该点的两侧分别间隔0.5mm的点这三点。通过此三点的圆的半径被定义为其测定点的曲率半径。此0.5mm是沿该剖面线的路径的距离。0.5mm在评价该测定点的曲率半径时足够微小。。并且,通过设定从测定点离开0.5mm的两个点,不解剖面线的微分方程式就能够决定自由曲线上的各点处的曲率半径。
这样,对每个点决定曲率半径。在本申请中,某区域中的曲率半径为Xmm以上Ymm以下这样的规定的含义是,在属于该区域的所有的点处,曲率半径为Xmm以上Ymm以下。
在本申请中,纵剖面中,杆头的内表面上的点与杆头的外表面上的点是对应的。杆头的外表面上的点A具有法线。当此法线与杆头的内表面的交点为点B时,点A与点B相互对应。在此情况下,可以称作点A与点B对应,也可以称作点B与点A对应。
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头4的高尔夫球杆2的整体图。图2(a)是杆头4的主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E1线剖面。在图2(b)中仅示出杆头4的外表面的剖面线。图3是从杆顶侧观察杆头4的俯视图。图4是从杆底侧观察杆头4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2(a)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通过杆面中心Fc纵剖面。图6是杆头4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高尔夫球杆2包括高尔夫球杆杆头4、杆身6、握柄8。杆身6具有尖端Tp和柄端Bt。杆头4安装于杆身6的尖端部。握柄8安装于杆身6的柄端部。
高尔夫球杆2为发球杆(一号木杆)。优选为,高尔夫球杆2为木型高尔夫球杆或混合型高尔夫球杆。
杆身6为管状体。杆身6具有中空构造。杆身6的材质为碳素纤维强化树脂。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作为杆身6的材质,优选为碳素纤维强化树脂。杆身6为所谓的碳杆身。优选为,杆身6使预浸片材硬化而成。在此预浸片材中,纤维实际上在一个方向定向。这样纤维实际上在一个方向定向的预浸处理,也称作UD预浸处理。“UD”为uniderection(单向)的缩写。使用UD预浸处理以外的预浸处理也可以。例如,预浸片材中包含的纤维被编织也可以。杆身6包含金属线也可以。杆身6的材质不做限定,例如为金属也可以。
握柄8是挥杆中高尔夫球手握住的部分。作为握柄8的材质,例示橡胶组成物和树脂组成物。握柄8的所述橡胶组成物包含气泡也可以。
如图5良好示出的那样,杆头4具有中空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杆头4为木型。杆头4为混合型也可以。杆头4为铁型也可以。杆头4为推杆型也可以。优选为,杆头4为木型或混合型,进一步优选为木型。作为杆头4的优选材质,例示金属和纤维强化塑料。作为此金属,例示钛合金、纯钛、不锈钢、马氏体钢和熟铁。作为纤维强化塑料,例示碳素纤维强化塑料。杆头4为具有金属部分和纤维强化塑料部分的复合杆头也可以。
如图2(a)~图4所示,杆头4具有杆面部10、冠部12、底部14和杆颈部16。杆面部10具有打击杆面10a。打击杆面10a为杆面部10的外表面。打击杆面10a也简称做杆面。打击杆面10a具有杆面中心Fc。杆面中心Fc的定义如上述那样。杆颈部16具有杆身孔16a。
打击杆面10a的外缘可如以下那样被定义。如图2(a)和图2(b)所示,存在包括将杆头4的重心CG与甜蜜点SS连结的直线N1的各剖面E1、E2、E3…。在正面观察图2(a)时,直线N1为点。在这些各剖面E1等中,决定杆头外表面的剖面线的曲率半径r从甜蜜点SS侧向打击杆面10a的外侧初次成为200mm的位置Fe。此位置Fe被定为打击杆面10a的外缘。此外,甜蜜点SS是指从杆头4的重心CG向打击杆面10a下落的垂线的垂足。
如图5所示,杆面部10具有杆面外表面10a和杆面内表面10b。杆面外表面10a为打击杆面。杆面内表面10b对着杆头4的内部空间(中空部)。冠部12具有杆顶外表面12a和杆顶内表面12b。杆顶内表面12b对着杆头4的内部空间(中空部)。底部14具有杆底外表面14a和杆底内表面14b。杆底内表面14b对着杆头4的内部空间(中空部)。
此外,虽然在杆面外表面10a设有划线(槽),但在本申请的各附图中,省略了此划线的记载。
中空的杆头4具有壁厚。壁厚是杆头4的内表面与杆头4的外表面之间的厚度。例如,杆面部10的壁厚是打击杆面10a与杆面内表面10b之间的厚度。例如,底部14的壁厚是杆底外表面14a与杆底内表面14b之间的厚度。壁厚沿杆头外表面的法线测定。此法线的朝向因杆头外表面上的位置而不同。
如图3良好示出的那样,冠部12在杆顶外表面12a具有杆顶凸部20。杆顶凸部20是中空的。即,杆顶凸部20在杆顶外表面12a处形成凸起,且杆顶内表面中形成凹陷。杆顶凸部20具有轮廓线CL20、上表面22、侧壁面24。在杆头4的俯视图(图3)中,杆顶凸部20为大致四边形(大致梯形)。杆顶凸部20设于比杆面中心Fc靠杆头跟部侧。
杆面外表面10a是向杆头4的外侧凸的三维曲面。杆面外表面10a具有隆起部和弧形部。
从构成部件的观点出发,杆头4具有主体部件b1和杆面部件f1。主体部件b1具有杆面开口b10。在杆面开口b10配置有杆面部件f1。杆面部件f1具有打击杆面10a的整体。杆面部件f1将杆面开口b10闭塞。杆面部件f1与杆面开口b10焊接。杆面部件f1具有冠部12的一部分。杆面部件f1具有底部14的一部分。主体部件b1具有冠部12的一部分。主体部件b1具有底部14的一部分。主体部件b1具有杆颈部16的整体。
图3和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是杆头外表面中的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的边界线k1。
对主体部件b1的材质不做限定,例示金属和纤维强化塑料。作为此金属,例示从纯钛、钛合金、不锈钢、马氏体钢、铝合金、镁合金和钨镍合金选择的一种以上的金属。作为纤维强化塑料,例示碳素纤维强化塑料。主体部件b1,其整体一体成形也可以。主体部件b1通过将多个部件接合形成也可以。例如主体部件b1通过将金属制的部件与碳素纤维强化塑料制的部件接合来形成可以。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件b1的整体由金属形成。对主体部件b1的制造方法不做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件b1通过铸造(失蜡精密铸造)制造。
对杆面部件f1的材质不做限定,优选为金属。但是,至少周缘部32(后述)通过能与主体部件b1的开口b10焊接的材质形成。从强度的观点出发,作为杆面部件f1的优选材质,列举钛合金和马氏体钢。对杆面部件f1的制造方法不做限定。从强度的观点出发,杆面部件f1通过将板材冲压加工来制造也可以。作为此板材,可使用压延材料。压延材料缺陷少,强度出色。进而,压延材料的厚度的精度高。通过使用压延材料,杆面部10的厚度的精度得以提高。杆面部件f1例如通过锻造制造也可以。杆面部件f1通过铸造制造也可以。如后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杆面部件f1的周缘部的长度小。为此,杆面部件f1可通过冲压加工或锻造容易地成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面部件f1通过对压延材料进行冲压加工来制造。更加详细地说,杆面部件f1的制造工序可包括:对板材(压延材料)通过CNC加工来加工壁厚的第一工序、对所述第一工序后的板材进行冲压的第二工序、用所述第二工序后的材料通过CNC加工对周缘部进行修整的第三工序。在第二工序中,赋予杆面部的曲面(隆起部、弧形部),而且形成弯曲的周缘部。但是,在如杆面部件f1的周缘部32那样,周缘部短的情况下,弯曲加工困难,有时仅通过冲压不能将周缘部完全地成形。在此情况下,优选为,在冲压工序之后,实施对周缘部进行调整的第三工序。作为此第三工序的调整,可列举调整周缘部的长度,及/或调整周缘部的外表面形状。为了调整周缘部的长度可使用激光切割。为了调整周缘部的外表面形状可使用CNC加工。在在第三工序中对周缘部的外表面形状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可在第一工序中考虑第三工序中的外表面的切削量,设定壁厚。此外,CNC是Computerized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化数字控制)的缩写。
图7是图5中的杆面部10附近的放大图。图8是图5的圆A内的放大图。如上所述那样,杆头4具有杆面部件f1。杆面部件f1作为整体一体成形。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焊接。图7和图8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是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的边界面k2。边界面k2是杆面部件f1的后端面与主体部件b1的前端面的界面。在纵剖面中,边界面k2构成剖面边界线k3。
图9是图8的圆B内的放大图。剖面边界线k3具有杆头内表面侧的点P1,和位于杆头外表面的点P2。点P1被焊缝wb覆盖。剖面边界线k3是连结点P1与点P2的线段。上述边界线k1是点P2的集合。
杆面部件f1具有构成打击杆面10a的杆面部10,和从杆面部10的周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周缘部32。如图6所示,周缘部32除了杆颈部16的附近部之外遍及杆面部件f1的整周设置。但是,如图6和图7所示,周缘部32的长度短。周缘部32包括杆底侧周缘部34,和杆顶侧周缘部36。杆底侧周缘部34从杆面部10的下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杆顶侧周缘部36从杆面部10的上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杆面部件f1的后端面为周缘部32的后端面。
在焊接部形成焊缝wb。在周缘部32与主体部件b1的边界位置形成焊缝wb。焊缝wb形成于杆头4的内表面。焊缝wb在杆头的内表面隆起。在本申请的剖面图中,焊缝wb示意地以半圆示出。
此外,对焊接的种类不做限定,例示激光焊接、电弧焊接、气焊接和电阻焊接。填充材料(焊条等)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激光焊接。焊缝wb可以仅由母材形成,可以仅由填充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母材和填充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填充材料,焊缝wb通过熔化后凝固的母材(主体部件b1和杆面部件f1)形成。
如图7所示,在纵剖面中,打击杆面10a的剖面线具有中点Pa。中点Pa是在杆底侧的外缘Fe与杆顶侧的外缘Fe之间延伸的剖面线的中点。对每个纵剖面决定中点Pa。中点Pa具有切线Ta。切线Ta是打击杆面10a的剖面线的、中点Pa处的切线。杆面内表面10b具有点Pb。点Pb是与点Pa对应的点。即,点Pb是中点Pa处的法线D1与杆面内表面10b的交点。决定通过点Pb且与切线Ta平行的直线Tb。
周缘部32具有比杆面部10向杆头背部侧突出的后方延伸部38。后方延伸部38是比直线Tb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部分。后方延伸部38包括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和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
如图7和图9所示,周缘部32具有长度L1。周缘部32的长度L1是从外缘Fe到外表面边界点P2的长度。此长度L1沿杆面法线方向测定。杆面法线方向是中点Pa处的法线D1的方向(参照图7)。因而杆面法线方向与切线Ta垂直,并且也与直线Tb垂直。在图9中表示杆底侧周缘部34的长度L11。在图7中表示杆顶侧周缘部36的长度L12。长度L11和长度L12是长度L1的例子。
如图7所示,杆底侧周缘部34具有杆面-杆头背部方向长度L2。长度L2是从杆底侧的外缘Fe到杆底侧的外表面边界点P2的长度。杆顶侧周缘部36具有杆面-杆头背部方向长度L3。长度L3是从杆顶侧的外缘Fe到杆顶侧的外表面边界点P2的长度。长度L3大于长度L2。在本发明中,周缘部32的长度L1不定义为杆面-杆头背部方向长度L2、L3,而是定义为杆面法线方向的长度(参照图7、图9的双箭头L1)。
图9中双箭头L4所示的,是后方延伸部38的长度。后方延伸部38具有长度L4。长度L4是从直线Tb到端点P2的长度。此长度L4沿杆面法线方向测定。在图9中表示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的长度L41。在图7中表示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的长度L42。长度L41和长度L42是长度L4的例子。
当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焊接时,边界面k2可能变得不清楚。虽然未图示,但是通过焊接,边界面k2的附近形成一度熔化后固化的焊接部。虽未图示,但此焊接部的纵剖面的形状不固定,具有宽度。
通过此焊接部,边界面k2可能变得不清楚。在边界面k2不清楚的情况下,剖面边界线k3的两端点P1、P2可能变得不清楚。在此情况下,点P1和点P2可按以下那样决定。如图9所示,在纵剖面中,决定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和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进而,决定连结点P3与点P5的线段的中点。此中点定义为上述点P1。另一方面,点P2可定义为在杆头4的外表面露出的所述焊接部的剖面线的中点。点P2可定义为作为曲线的所述剖面线的中点。将这些点P1与P2连结的线段可作为纵剖面中的剖面边界线k3。通过确定剖面边界线k3,在焊接后的状态的杆面部件f1中,其尺寸等可被确定。此外,通常,焊缝在杆头4的外表面也可形成,但是此外表面的焊缝通过研磨去除。
点P1是焊缝wb的中心点,也称作焊缝中央点。点P2也称作外表面边界点。
在纵剖面中,在杆头4的外表面决定点P4和点P6(参照图9)。点P4是与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对应的点。点P6是与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对应的点。
在纵剖面中,在杆头4的内表面决定点P7(参照图8)。点P7是与打击杆面10a的外缘Fe对应的点。连结外缘Pe与点P7的直线构成杆面部10的外缘。
在纵剖面中,在杆头4的内表面决定点P9(参照图8)。点P9是从焊缝中央点P1向主体部件b1侧隔开6mm的点。此6mm是沿剖面线的路径的距离。即,6mm是从点P1到点P9的剖面线的长度。在纵剖面中,在杆头4的外表面决定点P8。点P8是与点P9对应的点。
图8仅示出了杆底侧周缘部34的附近,但是,在杆顶侧周缘部36的附近也定义点P1~P9。
如图8所示,杆头4具有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和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是杆面部件f1的焊接附近部。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是从打击杆面10a的外缘Fe到焊缝wb的部分。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是主体部件b1的焊接附近部。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是从自焊缝中央点P1向主体侧隔开6mm的地点到焊缝wb的部分。在杆底侧,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构成杆底外表面14a的一部分。
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内表面50b是从端点P3到点P7的区域。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外表面50a是从点P4到外缘Fe的区域。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内表面52b是从端点P5到点P9的区域。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52a是从点P6到点P8的区域。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包括外表面边界点P2。
在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与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之间形成有厚壁接合部54。厚壁接合部54的外表面是从点P4到点P6的区域。厚壁接合部54的内表面是焊缝wb的表面。通过厚壁接合部54将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与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连接。
同样的构造也形成在杆顶侧。如图7所示,在纵剖面中,杆头4在其杆顶侧具有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和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杆顶侧的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构成杆顶外表面12a的一部分。在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与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之间形成有厚壁接合部54。
如图9所示,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壁厚t1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变薄。壁厚t1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变薄。壁厚t1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阶段性地变薄也可以。
如图9所示,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壁厚t2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变薄。壁厚t2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变薄。壁厚t2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阶段性地变薄也可以。
此外,关于壁厚,所谓“阶段性地”的含义是,即使不包括阶梯状的形态也可以。即,“阶段性地”的概念,包括壁厚固定的部分与壁厚连续变化的部分不存在高低差地进行连接的结构。
壁厚t1包括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中的壁厚t11。壁厚t11是连结点P3与点P4的线段的长度。壁厚t11是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处的壁厚。壁厚t11是壁厚t1的最小值。
壁厚t2包括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处的壁厚t21。壁厚t21是连结点P5与点P6的线段的长度。壁厚t21是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处的壁厚。壁厚t21是壁厚t2的最大值。
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处的壁厚t11大于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处的壁厚t21。
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内表面构成圆滑连续的曲面。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内表面具有规定范围的曲率半径。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内表面构成圆滑连续的曲面。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内表面具有规定范围的曲率半径。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外表面与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通过厚壁接合部54的外表面连续。这些外表面以规定范围的曲率半径圆滑地连续。
如图7所示,杆面部10具有最大厚度tmax和最小厚度tmin。最大厚度tmax是杆面部10的壁厚的最大值。最小厚度tmin是杆面部10的壁厚的最小值。虽然在图7中示出了最大厚度tmax和最小厚度tmin,但实际上,在通过杆面中心Fc的纵剖面上不存在最大厚度tmax和最小厚度tmin也可以。
此杆头4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杆面部件f1为杯状杆面,存在周缘部32。为此,在杆面部10不存在焊接部。在焊接部,由于存在焊缝而壁厚增大、刚性提高。因而,如果在杆面部10存在焊接部,由于该焊接部而可能抑制杆面部10的挠曲。杆面部件f1由于在杆面部10不存在焊接部,因此杆面部10的整体容易挠曲。
在杆头4,周缘部32的长度L1短,为6mm以下。为此,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的焊接部配置在杆面部10与冠部12的边界的附近。并且,杆面部件f1与主体部件b1的焊接部配置在杆面部10与底部14的边界的附近。在此焊接部形成有在杆头内表面隆起的焊缝。通过此结构,提高了杆面部10的边界部(杆面部与冠部或底部的边界部)的附近的刚性。为此,杆面部10与冠部12的边界,和杆面部件f1与底部14的边界变得难以弯曲。此结果是,能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
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P3处的壁厚t11大于焊缝wb的主体侧的端点P5处的壁厚t21。为此,靠近杆面部10侧的刚性变高,能使击球中的弯曲的起点向主体侧移动。
通过使弯曲的起点向主体侧移动,击球时的挠曲波及到从杆面部10分离的主体部件b1。为此,通过主体部件b1(冠部12、底部14)变形,与杆面部10的边界部弯曲的情况下相比较,杆面部10的整体的位移量增大。此结果是,反弹性能提高。此效果也称作主体挠曲效果。
从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周缘部32的长度L1为6.0mm以下令人满意、为5.5mm以下更好、为5.0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而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1为2.5mm以上令人满意、为2.7mm以上更好、为3.0mm以上更佳。
从杆底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底侧周缘部34的长度L11为6.0mm以下令人满意、为5.5mm以下更好、为5.0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11为2.5mm以上令人满意、为2.7mm以上更好、为3.0mm以上更佳。
从杆顶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顶侧周缘部36的长度L12为6.0mm以下令人满意、为5.5mm以下更好、为5.0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12为2.5mm以上令人满意、为2.7mm以上更好、为3.0mm以上更佳。
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周缘部32的长度L1大于最小厚度tmin令人满意、大于最大厚度tmax更佳。
在杆底侧,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底侧的杆面部10的变形。从此观点出发,杆底侧周缘部34的长度L11大于杆面部10的最小厚度tmin令人满意、大于最大厚度tmax更佳。
在杆顶侧,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顶侧的杆面部10的变形。从此观点出发,杆顶侧周缘部36的长度L12大于最小厚度tmin令人满意、大于最大厚度tmax更佳。
从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后方延伸部38的长度L4为3.3mm以下令人满意、为3.0mm以下更好、为2.8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4为0.5mm以上令人满意、为0.7mm以上更好、为0.9mm以上更佳。
从杆底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的长度L41为3.3mm以下令人满意、为3.0mm以下更好、为2.8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41为0.5mm以上令人满意、为0.7mm以上更好、为0.9mm以上更佳。
从杆顶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的长度L42为3.3mm以下令人满意、为3.0mm以下更好、为2.8mm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长度L42为0.5mm以上令人满意、为0.7mm以上更好、为0.9mm以上更佳。
从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后方延伸部38的长度L4小于最大厚度tmax令人满意、小于最小厚度tmin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存在后方延伸部38令人满意。
从杆底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的长度L41小于最大厚度tmax令人满意、小于最小厚度tmin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存在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令人满意。
从杆顶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的长度L42小于最大厚度tmax令人满意、小于最小厚度tmin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存在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令人满意。
L4/L1是后方延伸部38的长度L4与周缘部32的长度L1之比。从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L4/L1为0.55以下令人满意、为0.5以下更好、为0.45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L4/L1为0.08以上令人满意、为0.1以上更好、为0.15以上更佳。
L41/L11是杆底侧后方延伸部40的长度L41与杆底侧周缘部34的长度L11之比。杆底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L41/L11为0.55以下令人满意、为0.5以下更好、为0.45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L41/L11为0.08以上令人满意、为0.1以上更好、为0.15以上更佳。
L42/L12是杆顶侧后方延伸部42的长度L42与杆顶侧周缘部36的长度L12之比。从杆顶侧的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L42/L12为0.55以下令人满意、为0.5以下更好、为0.45以下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L42/L12为0.08以上令人满意、为0.1以上更好、为0.15以上更佳。
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壁厚t1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变薄(参照图9)。为此,能够更有效地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向杆头背部侧移动。壁厚t1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变薄令人满意、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变薄更佳。
从抑制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弯曲、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向杆头背部侧移动的观点出发,壁厚t1为1.2mm以上令人满意、为1.3mm以上更好、为1.4mm以上更佳。从使杆面部10到主体部件b1的壁厚分布恰当、使弯曲的起点向杆头背部侧移动的观点出发,壁厚t1为2.0mm以下令人满意、为1.8mm以下更好、为1.6mm以下更佳。壁厚t1小于杆面部10的最大厚度tmax令人满意、小于杆面部10的最小厚度tmin更佳。
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壁厚t2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变薄(参照图9)。为此,能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更有效地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壁厚t2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变薄令人满意、随着从杆面部10离开而连续地变薄更佳。
从抑制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弯曲、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向杆头背部侧移动的观点出发,壁厚t2为0.8mm以上令人满意、为0.9mm以上更好、为1.0mm以上更佳。从使杆面部10到主体部件b1的壁厚分布恰当、使弯曲的起点向杆头背部侧移动的观点出发,壁厚t2为1.8mm以下令人满意、为1.6mm以下更好、为1.4mm以下更佳。壁厚t2小于杆面部10的最大厚度tmax令人满意、小于杆面部10的最小厚度tmin更佳。壁厚t2小于焊缝wb的杆面侧的端点处的壁厚t11令人满意。
通过加大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内表面50b的曲率半径,抑制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处的弯曲变形。为此,能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更有效地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参照图8)。从此观点出发,内表面50b的曲率半径为6mm以上令人满意、为7mm以上更好、为8mm以上更佳。如果此曲率半径过大,则从打击杆面10a的外缘Fe到底部14的纵向宽度变得过大,打击杆面10a的纵向宽度变小。从此观点出发,内表面50b的曲率半径为34mm以下令人满意、为32mm以下更好、为29mm以下更佳。
通过加大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的外表面50a的曲率半径,抑制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处的弯曲变形。为此,能够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更有效地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参照图8)。从此观点出发,外表面50a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令人满意、为8mm以上更好、为9mm以上更佳。如果此曲率半径过大,则从打击杆面10a的外缘Fe到底部14的纵向宽度变得过大,打击杆面10a的纵向宽度变小。从此观点出发,外表面50a的曲率半径为35mm以下令人满意、为33mm以下更好、为30mm以下更佳。
通过加大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内表面52b的曲率半径,能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更有效地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参照图8)。从此观点出发,内表面52b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令人满意、为8mm以上更好、为9mm以上更佳。如果此曲率半径过大,则从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到底部14的曲面形状的连续性可能受损。从此观点出发,内表面52b的曲率半径为34mm以下令人满意、为32mm以下更好、为29mm以下更佳。
通过加大主体侧焊接附近部52的外表面52a的曲率半径,能够使击球时的弯曲的起点更有效地向主体侧(杆头背部侧)移动(参照图8)。从此观点出发,外表面52a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令人满意、为8mm以上更好、为9mm以上更佳。如果此曲率半径过大,则从杆面侧焊接附近部50到底部14的曲面形状的连续性可能受损。从此观点出发,外表面52a的曲率半径为35mm以下令人满意、为33mm以下更好、为30mm以下更佳。
如上所述,在基准状态下杆头4载置于着地平面HP。在通过杆面中心Fc的纵剖面中,外表面边界点P2与着地平面HP不接触(参照图7)。在通过杆面中心Fc的纵剖面中,外表面边界点P2从着地平面HP悬空。图7中由双箭头L5所示的,是在通过杆面中心Fc的纵剖面中的、着地平面HP与外表面边界点P2的距离。此距离沿与着地平面HP垂直的方向测定。从主体挠曲效果的观点出发,距离L5为1.2mm以上令人满意、为1.4mm以上更好、为1.6mm以上更佳。如果焊缝wb与杆面部10太近,则会抑制杆面部10的变形,使杆面部10的边界部变得容易弯曲。从此观点出发,距离L5为5.0mm以下令人满意、为4.5mm以下更好、为4.0mm以下更佳。
如上所述那样,上述纵剖面在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的各位置中设定。通过上述的形状在杆头趾部-杆头跟部方向上扩展,从而提高主体挠曲效果。上述全部的结构,在通过杆面中心Fc的纵剖面中被满足令人满意、在从杆面中心Fc的杆头趾部侧10mm到杆头跟部侧10mm的所有纵剖面中被满足更好、在从杆面中心Fc的杆头趾部侧15mm到杆头跟部侧15mm的所有纵剖面中被满足更好、在从杆面中心Fc的杆头趾部侧20mm到杆头跟部侧20mm的所有纵剖面中被满足更佳。
从将通过球的碰撞而附加于杆面部10的力向冠部12传递、使冠部12变形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杆面部10与冠部12所成的角度接近直角。从将通过球的碰撞而附加于杆面部10力向底部14传递、使底部14变形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杆面部10与底部14所成的角度接近直角。从这些观点出发,杆面倾角较小为好。实际杆面倾角为16度以下令人满意、为15度以下更好、为14度以下更佳。从恰当的打出角度的观点出发,实际杆面倾角为7度以上令人满意、为7.5度以上更好、为8度以上更佳。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以下的附记。
[附记1]
一种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具有杆头外表面和杆头内表面,并且是中空的,其中,具备:
具有开口的主体部件;和
具有打击杆面并闭塞所述开口的杆面部件,
所述杆面部件具有构成所述打击杆面的杆面部,和从所述杆面部的外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周缘部,
所述杆面部件的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焊接,
在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的边界位置形成有在所述杆头内表面隆起的焊缝,
所述焊缝的杆面侧的端点处的壁厚大于所述焊缝的主体侧的端点处的壁厚,
所述周缘部的长度为6mm以下。
[附记2]
如附记1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周缘部具有比所述杆面部向杆头背部侧突出的后方延伸部。
[附记3]
如附记1或2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当从所述杆面部的外缘到所述焊缝之间为杆面侧焊接附近部,并且
从自所述焊缝的中心点向主体侧隔开6mm的地点到所述焊缝之间为主体侧焊接附近部时,
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壁厚随着从所述杆面部离开而变薄,
所述主体侧焊接附近部的壁厚随着从所述杆面部离开而变薄。
[附记4]
如附记3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
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
[附记5]
如附记1~4中的任一项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周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杆面部的最小厚度。
[附记6]
如附记1~5中的任一项记载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周缘部是形成在所述杆面部件的杆底侧的杆底侧周缘部。

Claims (6)

1.一种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具有杆头外表面和杆头内表面,并且是中空的,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开口的主体部件;和
具有打击杆面并闭塞所述开口的杆面部件,
所述杆面部件具有:构成所述打击杆面的杆面部和从所述杆面部的外缘向杆头背部侧延伸的周缘部,
所述杆面部件的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焊接,
在所述周缘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的边界位置形成有在所述杆头内表面隆起的焊缝,
所述焊缝的杆面侧的端点处的壁厚大于所述焊缝的主体侧的端点处的壁厚,
所述周缘部的长度为6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具有比所述杆面部向杆头背部侧突出的后方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杆面部的外缘到所述焊缝之间为杆面侧焊接附近部,并且
从自所述焊缝的中心点向主体侧隔开6mm的地点到所述焊缝之间为主体侧焊接附近部时,
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壁厚随着从所述杆面部离开而变薄,
所述主体侧焊接附近部的壁厚随着从所述杆面部离开而变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
所述杆面侧焊接附近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杆面部的最小厚度。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缘部是形成在所述杆面部件的杆底侧的杆底侧周缘部。
CN202210025980.5A 2021-02-05 2022-01-11 高尔夫球杆杆头 Pending CN114870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7094 2021-02-05
JP2021017094A JP2022120289A (ja) 2021-02-05 2021-02-05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0369A true CN114870369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5980.5A Pending CN114870369A (zh) 2021-02-05 2022-01-11 高尔夫球杆杆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9921A1 (zh)
JP (1) JP2022120289A (zh)
KR (1) KR20220113252A (zh)
CN (1) CN1148703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2542B2 (ja) * 2020-02-28 2024-04-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11850483B2 (en) * 2021-08-12 2023-12-26 Topgolf Callaway Brands Corp. Methods of joining metal golf club components with projection resistance wel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4934B2 (ja) * 1975-01-31 1983-10-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ユワカシキ
JPS5848840B2 (ja) * 1975-02-21 1983-10-31 株式会社東芝 ヒシヨウタイノ クウチユウロツクオンホウシキ
JP3769314B2 (ja) * 1995-07-22 2006-04-26 マルマン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3459792B2 (ja) * 1999-06-11 2003-10-27 ブリヂストン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ウッド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ウッドクラブヘッド
JP2002035179A (ja) * 2000-07-21 2002-02-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3521424B2 (ja) * 2000-10-19 2004-04-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
US6966848B2 (en) * 2000-11-30 2005-11-22 Daiwa Seiko, Inc. Golf club h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30036442A1 (en) * 2001-08-17 2003-02-20 Bing Chao Golf club head having a high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it
JP2003284793A (ja) * 2002-03-28 2003-10-07 Mizuno Corp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112969B2 (ja) * 2002-12-26 2008-07-0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04215924A (ja) * 2003-01-15 2004-08-05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90274A (ja) * 2003-03-25 2004-10-21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04290313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izuno Corp 金属製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ゴルフクラブ
US7559853B2 (en) * 2005-06-20 2009-07-14 Sri Sports Limited Golf club hea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125243A (ja) * 2005-11-04 2007-05-24 Sri Sports Ltd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256405B2 (ja) * 2006-06-07 2009-04-22 Sri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8308582B2 (en) * 2007-02-20 2012-11-13 E & F Co., Ltd. Golf club hea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golf club head
JP5183156B2 (ja) * 2007-11-07 2013-04-17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ウッド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5237688B2 (ja) * 2008-05-12 2013-07-17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10082215A (ja) * 2008-09-30 2010-04-15 Globeride Inc ゴルフクラブ
JP4996650B2 (ja) * 2009-06-12 2012-08-08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6295461B2 (ja) * 2014-03-24 2018-03-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20150375068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Dunlop Sports Co. Ltd. Golf club head
JP6417213B2 (ja) * 2014-12-25 2018-10-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CN105727527B (zh) * 2014-12-25 2019-08-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高尔夫球杆头
US9925428B2 (en) * 2015-05-29 2018-03-27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JP6474321B2 (ja) * 2015-06-03 2019-02-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6561599B2 (ja) * 2015-06-03 2019-08-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セット
JP7027710B2 (ja) * 2017-07-11 2022-03-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US10413789B1 (en) * 2017-11-22 2019-09-17 Callaway Golf Company Golf club head with face damping and stress-reduction features
JP7206606B2 (ja) * 2018-03-22 2023-01-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セット
JP7020226B2 (ja) * 2018-03-22 2022-02-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セット
JP7131251B2 (ja) * 2018-09-26 2022-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31461B2 (ja) * 2019-05-24 2023-08-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20093172A (ja) * 2020-03-25 2020-06-18 株式会社プロギア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023038010A (ja) * 2021-09-06 2023-03-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20289A (ja) 2022-08-18
US20220249921A1 (en) 2022-08-11
KR20220113252A (ko)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0812B2 (en) Golf club head
US8246489B2 (en) Golf club head
US7344452B2 (en) Golf club head
CN114870369A (zh) 高尔夫球杆杆头
US7520822B2 (en) Golf club head
JP5406467B2 (ja) アイアン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256405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KR101906600B1 (ko) 골프 클럽 헤드
JP2004351054A (ja) 金属製中空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5095687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335059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902871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7131251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57645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5616576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02000773A (ja) メタルウッドヘッド
JP2017158888A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945376B2 (ja) 中空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4988364B2 (ja) パターヘッド
JP4020299B2 (ja) アイアンヘッド
TWI737539B (zh) 高爾夫鍛造軟鐵型球桿桿頭之製法
JP7028918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3009833B2 (ja) メタルウッド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66690A (ja) メタルウッド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142147A (zh) 高尔夫球杆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