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6966B -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6966B
CN113056966B CN201880099596.1A CN201880099596A CN113056966B CN 113056966 B CN113056966 B CN 113056966B CN 201880099596 A CN201880099596 A CN 201880099596A CN 113056966 B CN113056966 B CN 113056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eprocessing
instruction
storag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5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6966A (zh
Inventor
粟野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5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6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6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7Equipment tracking or labelling, e.g. tracking of nozzles, feeders or mounting hea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82Control systems for mounting machines or assembly lines, e.g. centralized control, remote links, programming of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as su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该部件补给系统(20)是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补给部件(E)的部件补给系统(20),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指示装置(22),进行从保管库(30)的部件(E)的出库指示;及提示装置(23、30、31、W1),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向部件供给装置(11)补给部件(E)前的处理。

Description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尤其涉及用于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的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向基板安装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在这样的部件安装装置一般装配有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若部件供给装置持续供给部件,则应该供给的部件不足,因此对部件供给装置进行部件的补给。补给用的部件保管于保管库,因此作业者从保管库将补给用的部件取出并从保管库配送至部件供给装置。然后,作业者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后,将补给用的部件向部件供给装置安装而补给。
以往,已知有进行这样的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的夹具。这样的夹具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16-36003号公报。在上述日本特开2016-36003号公报中,公开了作为相对于载带(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而进行切断处理的带切断夹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6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虽然在上述日本特开2016-36003号公报中未明确记载,但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有时会根据部件供给装置而不同。例如,在部件供给装置中存在自动进行部件的装载动作的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和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和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不同。另外,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也根据部件供给装置是哪个厂商生产而不同。
另一方面,作业者在未掌握作为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部件供给装置是哪种方式、是哪个厂商生产的情况下,从保管库去到部件安装装置的位置,确认作为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部件供给装置,将与确认出的部件供给装置对应的前处理就地进行。因而,在进行相对于多个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的情况下,作业者有时一边在多个部件供给装置间移动一边进行相对于多个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在该情况下,存在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增加这一问题点。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本发明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的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是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的部件补给系统,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部件的出库指示;及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指示装置的出库指示的部件的包装材的、向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前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前处理识别信息意味着提示前处理的信息,例如包括文字、语音、图像、位置等。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前处理是也包括对部件的包装材什么都不做的处理的广泛的概念。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如上所述,通过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能够利用前处理识别信息来预先认识相对于补给的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因此,即使不从保管库去到部件安装装置的位置并确认作为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部件供给装置,也能够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其结果,能够例如在部件的保管库的附近的位置等固定位置处将相对于多个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集中进行,因此能够减少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在部件的保管库的附近的位置等固定位置配置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所谓的“夹具”)即可,因此无需针对每个安装线配置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其结果,能够减少配置于工场的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的数量。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提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构成为通过显示前处理识别信息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视觉上容易地认识前处理识别信息。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显示装置构成为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表示部件供给装置的种类的信息或表示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的出库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若这样构成,则在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显示的前处理的方法来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自身。另外,在将表示部件供给装置的种类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知道显示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种类来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另外,在将表示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的出库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知道显示的出库目的地来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提示装置包括保管库,保管库具有为了进行前处理而供部件出库的多个载台,保管库构成为通过根据前处理使作为部件的出库目的地的载台不同而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若这样构成,则通过知道作为出库目的地的载台,能够简单且直观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前处理基于作为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部件供给装置和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的包装规格而决定。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基于作为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部件供给装置和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的包装规格来准确地判断并决定应该进行的前处理。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指示装置构成为在多个部件被出库的情况下,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被出库的多个部件的分拣的方式进行分拣指示。若这样构成,则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多个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的配送。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具备进行部件的分拣的分拣装置。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利用分拣装置自动进行部件的分拣,因此与作业者进行部件的分拣的情况不同,能够省去作业者进行部件的分拣的工夫。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提示装置构成为在应该向部件安装装置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未被安装的情况下,除了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部件供给装置向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若这样构成,则不仅能够通过前处理识别信息来预先认识相对于补给的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也能够通过与向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而知道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结果,能够与应该补给的部件一起也准备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因此能够减少部件和部件供给装置的准备所需的负担。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构成为能够将进行了前处理与被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建立关联并存储。若这样构成,则在前处理后,能够掌握向部件安装装置配送中的部件的状态(前处理的有无),能够容易地进行从前处理完成起到向部件安装装置配送为止的部件的管理。该效果在“在前处理后部件安装装置停止的情况等从前处理完成起到向部件安装装置配送为止的期间长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向配送中的部件的前处理的有无”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中,优选的是,部件的包装材是带构件。若这样构成,则关于具有多样的前处理的包装材是带构件的部件,能够预先认识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前处理是相对于带首部的处理,所述带首部是带构件的始端侧的没有部件的部分。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预先认识相对于需要前处理的部分即带首部的、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部件补给方法是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的部件补给方法,其中,具备:进行从保管库的部件的出库指示的步骤;及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的包装材的、向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前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部件补给方法中,通过如上述这样构成,能够提供能够与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同样地减少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的部件补给方法。另外,能够与上述第一方面的部件补给系统同样地减少配置于工场的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的数量。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部件补给方法中,优选的是,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将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提供能够减少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的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的图。
图2的(A)是用于说明装置信息的图,(B)是用于说明补给要求的图,(C)是用于说明出库指示的图。
图3的(A)是用于说明收纳了部件的带构件的图,(B)是用于说明收纳了部件的带构件的带首部的图。
图4的(A)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前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B)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C)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弯曲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
图5的(A)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压纹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前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B)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压纹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C)是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压纹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弯曲处理前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D)示出了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压纹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弯曲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
图6的(A)是示出了在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剥离处理前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B)是示出了在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剥离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C)是示出了在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前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D)是示出了在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安装纸带即带构件的情况下的切断处理后的状态的带构件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装置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的图。
图8的(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显示的图,(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处理识别信息和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的显示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选择前处理的信息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示出部件名与可使用供料器(部件供给装置)的对应的数据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显示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架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装置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架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装置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的分拣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架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的分拣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架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的分拣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对于多个部件的保管库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的分拣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部件的保管库是保管装置的情况下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提示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的分拣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3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部件安装系统100是用于将IC、晶体管、电容器及电阻等部件E(电子部件)向印制基板等基板安装(搭载)而生成安装(搭载)有部件E的基板的系统。部件安装系统100设置于基板生产工场。另外,部件安装系统100具备安装线10和部件补给系统20。
(安装线的结构)
安装线10是用于进行安装有部件E的基板的生产的装置组。具体而言,安装线10具备基板装载机10a、印刷装置10b、部件安装装置10c、回流装置10d、检查装置10e及基板卸载机10f。基板装载机10a、印刷装置10b、部件安装装置10c、回流装置10d、检查装置10e及基板卸载机10f从基板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排列配置。另外,在各装置之间分别配置有在装置间运送并移交基板的移交输送机(未图示)。移交输送机将基板在基板运送方向上运送,从上游侧的装置向下游侧的装置移交。
基板装载机10a进行将基板向印刷装置10b供给的基板供给作业。印刷装置10b进行向从基板装载机10a供给来的基板丝网印刷焊锡等接合材料的印刷作业。部件安装装置10c进行向由印刷装置10b进行了印刷作业的基板安装部件E的安装作业。在部件安装装置10c装配有供给部件E的多个部件供给装置11。回流装置10d进行通过使印刷于基板的接合材料熔融并固化而向由部件安装装置10c进行了安装作业的基板接合部件E的回流作业。检查装置10e进行检查由回流装置10d进行了回流作业的基板的检查作业。基板卸载机10f进行收纳由检查装置10e进行了检查作业的基板的基板收纳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对设置有3个安装线10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安装线10也可以设置有1个或3个以外的多个。另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对多个(3个)安装线10由同样的装置组构成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多个安装线10也可以由互相不同的装置组构成。
(部件补给系统的结构)
部件补给系统20是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补给部件E的系统。具体而言,部件补给系统20具备数据统计装置21、指示装置22及提示装置23。数据统计装置21是用于将安装线10的数据统计的计算机。数据统计装置21包括通信部21a和控制部21b。通信部21a是通信用的接口,将数据统计装置21与安装线10的各装置及指示装置22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控制部21b包括CPU等处理器、存储器等,控制数据统计装置21的动作。
数据统计装置21的控制部21b构成为进行经由通信部21a而从部件安装装置10c取得部件安装装置10c的装置信息(参照图2(A))的控制。部件安装装置10c的装置信息包括装置关联信息、部件关联信息及部件供给装置关联信息(供料器关联信息)。装置关联信息包括安装线10的信息、装置编号(机器No.)的信息及基板数据的信息。部件关联信息包括部件名的信息、安装位置(安设位置)的信息及剩余数量的信息。部件供给装置关联信息包括规格的信息、安装位置(安设位置)的信息及换产调整状态的信息。部件供给装置11的规格的信息包括自动装载方式、剥离卷取方式(不是自动装载方式的方式)等部件供给装置11的带处理方式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基板的部件E的安装运转中,装置信息表示该时间点下的实际的部件安装装置10c的状态,保存当前时间点下的每个安设位置的部件名、部件剩余数量及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等。并且,图2(A)那样的显示也显示于数据统计装置21的监视器。不过,在该部件安装装置10c所属的安装线10中停止正在进行的向基板的部件E的安装运转且变更生产的基板的品种的情况下,成为与实际装配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不同的显示。即,在变更基板的品种的情况下,首先将基板数据名变更为与接着生产的基板对应的基板数据名,但伴随于基板数据的变更而部件关联信息的部件名及安设位置被变更为由新的基板数据指定的部件名及安设位置。另外,供料器关联信息的供给装置及安设位置的数据也被变更为由新的基板数据指定的供给装置及安设位置的数据。
在该时间点下到此为止装配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及其供给的部件E(部件名)与由新的基板数据指定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及供给的部件E(部件名)一致的情况下,换产调整状态被设为“完成”,部件关联信息的剩余数量的数据也直接成为现实的数据。在当前时间点下装配的部件供给装置11或供给的部件E(部件名)与由新的基板数据指定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及供给的部件E(部件名)不一致的情况下,换产调整状态被设为“未完成”,部件关联信息的剩余数量的数据如图2(A)所示那样成为“0”。在图2(A)中,部件剩余数显示为“0/5000”,但分子的“0”表示剩余数,分母的“5000”表示预定的卷盘R的占满的情况下的部件数。并且,若在换产调整状态是“未完成”的安设位置装配由新的基板数据表示的正确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及正确的部件名的部件E,则换产调整状态成为“完成”,剩余数量也保存并显示装配的实际的部件E的数量。若在由基板数据指定的所有安设位置处装配了正确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及正确的部件名的部件E,则换产调整状态在指定的所有安设位置处成为“完成”,新的基板的生产运转能够开始。在新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弄错的情况下,不成为“完成”,而直到正确的部件供给装置11被安装为止无法生产运转。
图2(B)的补给要求的数据与图2(A)的装配信息的数据同步,若图2(A)的装置信息的数据被变更,则对应的数据同步地以成为相同内容的方式被变更。图2(A)的装置信息的“安设位置”和图2(B)的补给要求的“场所”对应,另外,图2(A)的装配信息的“换产调整状态”和图2(B)的“供料器换产调整状态”对应。若图2(A)的装置信息的“换产调整状态”被变更为“完成”,则图2(B)的补给要求的“供料器换产调整状态”成为“完成”。
另外,数据统计装置21的控制部21b构成为进行经由通信部21a而向指示装置22发送部件E的补给要求(参照图2(B))的控制。补给要求的信息包括部件名的信息、部件供给装置11的规格的信息、部件E(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位置的信息(场所的信息)及部件供给装置11的换产调整状态的信息。
指示装置22是用于进行从保管库30的部件E的出库指示的计算机。指示装置22包括通信部22a和控制部22b。通信部22a是通信用的接口,将指示装置22与数据统计装置21及提示装置23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控制部22b包括CPU等处理器、存储器等,控制指示装置22的动作。
指示装置22构成为进行经由通信部22a而向提示装置23(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便携终端W1)发送出库指示(参照图2(C))的控制。出库指示的信息包括部件名的信息、前处理的信息及部件E(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位置的信息(场所的信息)。
在此,对从自保管库30的部件E的出库到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部件E的补给进行说明。
部件E保管于设置于基板生产工场的保管库30。具体而言,部件E以被包装材E1(参照图3(A)(B))即带构件包装的状态保管于保管库30。更具体而言,部件E以包装材E1卷绕于卷盘R(参照图3(A))的状态保管于保管库30。在卷盘R标注有用于识别部件E的识别信息R1。识别信息R1例如是条形码。另外,保管库30包括保管装置31(仓库)和保管架32。保管装置31是能够保管多个卷盘R(多个部件E)并且能够将保管的部件E自动出库的装置。保管装置31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而从保管的部件E中选择应该出库的部件E,利用自动出库机构(未图示)自动出库。保管架32是能够保管多个卷盘R(多个部件E)的架子,不具有自动出库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应该出库的部件E,存在是由向基板的部件安装运转中的部件耗尽或因部件剩余数减少而引起的应该补充的部件E的情况、和是通过基板品种的切换而应该装配的新的部件E的情况。在基板品种的切换的情况下,也存在需要与新的部件E一起将装填该新的部件E的部件供给装置11新出库的情况。它们基于图2(A)的装配信息的部件E的“剩余数量”或“换产调整状态”的信息而由数据统计装置21及指示装置22选择·指示。
作业者W基于从指示装置22向携带的便携终端W1的出库指示,从保管装置31或保管架32取得应该补给的部件E,配送至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然后,作业者W向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安装、补给应该补给的部件E。
另外,作业者W在向部件供给装置11的部件E的补给前,对部件E的包装材E1进行前处理。
参照图3~图6,对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的前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3(A)(B),对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A)(B)所示,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包括保持部件E的载带E1a和粘贴于载带E1a上的盖带E1b。载带E1a具有用于保持(收纳)部件E的凹状的凹处E1c。
另外,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在新品且未使用的状态下,具有始端侧的没有部件E的部分即带首部E1d。带首部E1d具有未保持部件E的空的凹处E1c。需要说明的是,在“JIS C 0806-3”中规定了:带首部E1d设为长度400mm以上,其中未收纳部件E的长度100mm以上的部分设为利用盖带E1b密封的带,并且规定了:也可以是,带首部E1d的全部是利用盖带E1b密封的未收纳部件E的带。
另外,在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中,存在纸制的带即纸带和树脂制的带即压纹带。如图4(A)~(C)所示,纸带形成为凹处E1c不会突出的扁平的带。另一方面,如图5(A)~(D)所示,压纹带形成为凹处E1c从盖带E1b侧朝向与盖带E1b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带。
接着,参照图4~图6,对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是新品的情况下的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的前处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部件E的包装材E1即带构件是新品的情况下,对带首部E1d进行前处理。
在图4(A)~(C)所示的例子中,正在进行相对于向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带式供料器)补给的部件E的纸带即带构件的前处理。在该情况下,如图4(A)(B)所示,首先,以使空的凹处E1c残留所决定的数量的方式,带首部E1d由前处理用的工具即切断夹具(参照图7)切断。然后,如图4(C)所示,以向盖带E1b侧折弯的方式,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具有部件E的一侧的带构件的顶端部)由前处理用的工具即夹持夹具(参照图7)夹持。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通过将切割器(未图示)从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插入,利用切割器将盖带E1b切开。因而,以使切割器容易向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插入的方式,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被向盖带E1b侧折弯。
在图5(A)~(D)所示的例子中,正在进行相对于向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带式供料器)补给的部件E的压纹带即带构件的前处理。在该情况下,如图5(A)(B)所示,首先,以使空的凹处E1c残留所决定的数量的方式,带首部E1d由前处理用的工具即切断夹具(参照图7)切断。然后,如图5(C)(D)所示,以使载带E1a与盖带E1b之间打开的方式,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具有部件E的一侧的带构件的顶端部)由前处理用的工具即夹持夹具(参照图7)夹持。需要说明的是,图5(C)(D)是将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从切断端部E1e侧观察时的图。另外,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如上所述,通过将切割器从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插入,利用切割器将盖带E1b切开。因而,以使切割器容易向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插入的方式,在带首部E1d的切断端部E1e处,载带E1a与盖带E1b之间被打开。
在图6(A)~(D)所示的例子中,正在进行相对于向剥离卷取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带式供料器)补给的部件E的纸带即带构件的前处理。在该情况下,如图6(A)(B)所示,首先,以成为到达部件供给装置11的卷取辊(未图示)的长度的方式,带首部E1d的盖带E1b被从载带E1a剥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剥离卷取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通过利用卷取辊将盖带E1b拉拽并卷取,使盖带E1b从载带E1a剥离。因而,以成为到达卷取辊的长度的方式,带首部E1d的盖带E1b被从载带E1a剥离。然后,如图6(C)(D)所示,以使载带E1a成为规定的长度的方式,带首部E1d的载带E1a由前处理用的工具即切断夹具(参照图7)切断。需要说明的是,在带构件是压纹带的情况下,也进行与带构件是纸带的情况同样的前处理。
如以上这样,根据部件供给装置11的规格(自动装载方式、剥离卷取方式等)及带构件的包装规格(纸带、压纹带等),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不同。
另外,即使是自动装载方式或剥离卷取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也能够进一步细分化为不同的种类,但即使在细分化的各个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也可能不同。例如,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不仅是将盖带E1b在载带E1a的输送方向上切开而进行部件E的露出的切开方式(参照图4及图5说明的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也存在在盖带E1b和载带E1a的凹处E1c的两侧方仅将在载带E1a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粘接(熔焊)部分(参照图5(C)(D))的单侧剥离而打开盖带E1b从而进行部件E的露出的所谓单剥离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在该单剥离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可能存在进行与切开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不同的前处理的情况。
于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12所示,提示装置23构成为提示用于识别相对于被进行了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提示装置23包括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另外,提示装置23包括作业者W携带的便携终端W1。需要说明的是,前处理基于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补给目的地即部件供给装置11和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包装规格而决定。具体而言,前处理类型能够基于保存于数据统计装置21或指示装置22的图9的前处理选择信息(前处理选择表)来决定。该前处理选择信息通过由供料器类型表示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和由部件种类表示的部件种类及收纳其的载带E1a的种类的组合来指示需要的前处理类型。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便携终端W1是权利要求书的“显示装置”的一例。
如图7所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具有为了进行前处理而供部件E出库的多个载台31a。载台31a包括能够运送出库后的部件E的带式输送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通过使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即载台31a不同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具体而言,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将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即载台31a的位置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提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而向对应的出库目的地即载台31a出库部件E。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前处理A用的载台31a、前处理B用的载台31a及前处理C用的载台31a这3个载台31a。前处理A~C是互相不同的前处理。对前处理A用的载台31a出库进行前处理A的部件E。对前处理B用的载台31a出库进行前处理B的部件E。对前处理C用的载台31a出库进行前处理C的部件E。
另外,在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设置有用于配置部件E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夹具配置部31b。夹具配置部31b根据前处理而设置有多个。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前处理A用的夹具配置部31b、前处理B用的夹具配置部31b及前处理C用的夹具配置部31b这3个夹具配置部31b。在前处理A用的夹具配置部31b配置进行前处理A的夹具。在前处理B用的夹具配置部31b配置进行前处理B的夹具。在前处理C用的夹具配置部31b配置进行前处理C的夹具。另外,夹具配置部31b构成为能够配置部件供给装置11。需要说明的是,部件供给装置11保管于与部件E用的保管库30相独立的保管库。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具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部31c。显示部31c例如包括液晶监视器。如图7及图8(A)(B)所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通过将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c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具体而言,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或表示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于显示部31c。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A)(B)中,示出了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例子。
具体而言,在图8(A)中,将“利用前处理A用夹具处理部件”这一表示应该使用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种类的信息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而显示。同样,在图8(B)中,将“利用前处理C用夹具处理部件”这一表示应该使用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种类的信息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而显示。然而,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也可以不仅是表示使用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种类的信息,还显示如参照图4~图6而说明的更详细的信息。例如,也可以除了表示应该使用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种类的信息之外,还将表示进行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切断处理时的切断位置的信息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而显示。
例如,在需要在载带E1a的顶端将空的凹处E1c残留了2个半的切断位置处进行切断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图8(A)的显示进一步追加“以使空的凹处残留2个半的方式切断带首部”这一显示。此时,也可以进一步附加表示切断处理后的处理的“将切断端面利用前处理A用的夹持夹具夹弯”等显示。
另外,例如,在需要在载带E1a的顶端将空的凹处E1c残留了6个半的切断位置处进行切断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图8(B)的显示进一步追加“以在载带的顶端残留6个半的空凹处的方式切断带首部的载带”这一显示。此时,也可以进一步附加表示切断处理前的处理的“以成为到达卷取辊的长度的方式将带首部的盖带从载带剥离”等显示。
另外,在显示部31c由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按下显示于触摸面板即显示部31c的详细按钮部而显示详细的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正在显示“利用前处理A用夹具处理部件”这一概略的显示的状态下按下显示于显示部31c的详细按钮部而进一步显示“以使空的凹处残留2个半的方式切断带首部”这一显示、“将切断端面利用前处理A用的夹持夹具夹弯”这一显示等详细的显示。
另外,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不仅作为如图8(A)(B)所示的文字信息而显示,也可以作为图形信息(插图)而显示。例如,也可以是,如图4(A)~(C)或图6(A)~(D)所示的表示前处理的工序的图形信息(插图)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而显示。另外,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的组合来显示。另外,在显示部31c由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按下显示于触摸面板即显示部31c的详细按钮部而显示表示前处理的工序的图形信息作为详细的显示。
另外,也可能存在不进行前处理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不实施前处理作为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而显示。
在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设置有读取用于识别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参照图3(A))的读取部31d。读取部31d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在由读取部31d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情况下,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将被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c。此时,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除了被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将载台31a的信息、部件名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c。
在卷绕有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经常与识别信息R1相独立地标注表示用于识别单独的卷盘R的卷盘ID的识别显示。该识别显示例如是条形码,但既存在设置于与识别信息R1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也存在以通过条形码读取器的1次的读取而能够将两者都读入的方式设为一体的显示的情况。通过卷盘ID,即使收纳的部件E的部件种类相同,也能够识别各个卷盘R。在卷盘R标注有卷盘ID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由读取部31d读入的单独的卷盘ID在向被标注了该卷盘ID的卷盘R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前处理结束后的阶段中与前处理的内容等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部件补给系统20构成为将进行了前处理的情况及进行的前处理的内容与卷绕有被进行了前处理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的卷盘ID建立关联并存储。例如,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在前处理后由读取部31d与识别信息R1同时地读取了卷盘ID的情况下,将进行了被读取了卷盘ID的卷盘R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前处理的情况向数据统计装置21或指示装置22发送。另外,例如,在显示部31c由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情况下,在显示于触摸面板即显示部31c的前处理结束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将进行了被读取了卷盘ID的卷盘R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前处理的情况向数据统计装置21或指示装置22发送。然后,数据统计装置21或指示装置22将进行了前处理的情况及进行的前处理的内容与卷绕有被进行了前处理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的卷盘ID建立关联并存储。
另外,可考虑将卷绕有被进行了前处理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的卷盘ID和图2(C)的出库指示的数据的指示编号建立关联并存储。例如,卷绕有被进行了前处理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的卷盘ID和部件处理指示(部件处理方式;出库指示1的类型A等)被建立关联并存储。另外,例如,卷绕有被进行了前处理的带构件即包装材E1的卷盘R的卷盘ID和场所(出库指示1的“线1,机器1,SetNo.1”等)被建立关联并存储。若这样做,则能够避免在为了将卷盘R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安装而作业者W搬运过去的情况下弄错。即,在向部件供给装置11安装时读取标注于要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与该部件供给装置11对应的识别显示(条形码等),通过进一步读取要安装的卷盘R的识别信息R1而对比与存储的关联建立是否相同,在弄错的情况下能够警告。该关联建立可以在图2(C)的出库指示中仅是场所,也可以仅是部件处理指示(部件处理方式)。另外,也可以与应该被进行该处理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类型(自动装载方式或剥离卷取方式等)建立关联。若是与部件处理方式或部件供给装置11的类型的关联建立,则即使产生向部件种类相同的其他的安装场所以代替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也能够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以在将卷盘R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安装时通过读取标注于部件供给装置11的识别显示而能够识别该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的场所(SetNo)的方式进行了安装的场所与单独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识别显示的关联建立是前提。或者,需要进行了部件供给装置11的识别显示与相对于该部件供给装置11的部件处理指示(部件处理方式)的关联建立或部件供给装置11的识别显示与部件供给装置11的类型(自动装载方式或剥离卷取方式)的关联建立。
另外,若是不依赖于作业者W而机器人自动地将前处理结束后的卷盘R向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安装的情况,则可考虑将前处理结束后的单独的卷盘ID和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场所(SetNo)建立关联并存储,机器人基于该关联建立来进行卷盘R向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在应该向部件安装装置10c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未被安装的情况下,除了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通过将前处理识别信息和与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c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和与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应该向部件安装装置10c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未被安装的情况”,存在“在应该装配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设位置未安装任何部件供给装置11的情况”、“安装有不与被出库的部件E对应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情况”、“安装有不与被出库的部件E的包装材E1对应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情况”等。有时为了收纳部件E而准备有多个形态的包装材E1(带构件),但不管使用哪个包装材E1都无法供给部件E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可以说不与部件E对应。例如,关于若带宽是8mm则无法完全进入的大的部件E,若不是应用带宽为12mm、16mm之类的宽幅带用的部件供给装置11则无法应对。另外,相对于同一种类的部件E准备有纸带、压纹带等多个形态的包装材E1(带构件),但关于只能供给纸带的部件供给装置11,若被出库的部件E收纳于压纹带则可以说“不与部件E的包装材E1对应”。
图10例示了示出针对基板的每个品种保存有部件安装的程序的基板数据中包含的部件名与可使用供料器(部件供给装置11)的对应的数据。在如其中的“部件3”的情况那样在基板数据中设定有只与类型C对应的部件E的情况下,在类型C以外的部件供给装置11装配于该安设位置的情况下,安装有不与被出库的部件E的包装材E1对应的部件供给装置11。这样的情况可能在基板数据的切换前的基板品种用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与基板品种切换后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不同的情况下发生。
在图10的基板数据的例子中,在“部件1”及“部件2”中可使用供料器存在2个种类。这例如是将包装材E1相同的部件E既能利用自动装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供给也能利用剥离卷取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供给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可使用供料器一栏的哪个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1被安装,图2的装置信息的供料器关联信息的换产调整信息都成为“完成”。之后,按照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方式,由图9的前处理选择信息选择前处理类型。而且,在基板数据中,即使在可使用供料器一栏中多个种类的方式被设为能够,例如,通过预先利用数据统计装置21等选择多个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也能够使图2的供料器关联信息的供给装置一栏的数据仅成为1个。这样一来,能够有计划地决定部件供给装置11的方式,避免其以外的部件供给装置11被安装。
另外,在可使用供料器一栏中多个种类的方式被设为能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1所示,不是预先利用数据统计装置21选择,而是例如在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的显示部31c中显示用于选择使用能够使用的部件供给装置11中的哪个部件供给装置11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作业者W能够选择使用的部件供给装置11。另外,在显示用于选择使用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显示与选择出的部件供给装置11对应的前处理识别信息。在图11中,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有“在选择了类型B的情况下,进行前处理B”及“在选择了类型C的情况下,进行前处理C”这一信息。
在图7及图8(A)(B)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向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的载台31a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此时,根据前处理,向应该出库的载台31a出库部件E。然后,作业者W基于配置有部件E的载台31a的位置来识别前处理。或者,作业者W通过利用读取部31d读取识别信息R1而使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31c,基于显示于显示部31c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当识别前处理后,作业者W使用配置于夹具配置部31b的夹具,将载台31a作为作业台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需要部件E的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如图12所示,便携终端W1具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部W1a。显示部W1a例如包括液晶监视器。便携终端W1构成为通过将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W1a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具体而言,便携终端W1构成为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表示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的信息或表示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后述的分拣箱32b)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于显示部W1a。在显示部W1a中,例如显示如图8(A)(B)所示的信息。因而,便携终端W1构成为,在应该向部件安装装置10c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未被安装的情况下,除了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卷盘ID在前处理结束后的阶段中与前处理的内容、出库指示的数据的指示编号等建立关联。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作业者W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而从保管库30的保管架32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然后,作业者W向用于配置部件E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夹具配置部32a配送部件E。在夹具配置部32a配置有与前处理对应的夹具,并且配置有用于根据前处理来分拣部件E的分拣箱32b。另外,夹具配置部32a设置于保管库30的保管架32的附近。当向夹具配置部32a配送部件E后,作业者W基于显示于便携终端W1的显示部W1a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根据识别到的前处理来向对应的分拣箱32b分拣部件E。然后,作业者W使用配置于夹具配置部32a的夹具,将夹具配置部32a作为作业台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需要部件E的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接着,参照图13,基于流程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由数据统计装置21进行装置信息的取得。
然后,在步骤S2中,由数据统计装置21进行是否进行部件E的补给的判断。在判断为不进行部件E的补给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另外,在判断为进行部件E的补给的情况下,进行从数据统计装置21向指示装置22的补给要求的发送,进入步骤S3。
然后,在步骤S3中,由指示装置22进行出库指示。由此,由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或便携终端W1向作业者W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
然后,在步骤S4中,由作业者W进行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
然后,在步骤S5中,由作业者W进行部件E的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的分拣。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步骤S4的处理和步骤S5的处理,不管哪个处理先进行都行。
然后,在步骤S6中,由作业者W进行向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配送。
然后,在步骤S7中,由作业者W进行配送目的地处的部件E的安设(安装)。
然后,在步骤S8中,由安装线10进行基板的生产。然后,结束部件补给处理。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能够通过前处理识别信息来预先认识相对于补给的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因此,即使不从保管库30去到部件安装装置10c的位置并确认部件E的补给目的地即部件供给装置11,也能够进行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其结果,能够例如在部件E的保管库30的附近的位置等固定位置处将相对于多个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集中进行,因此能够减少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所需的负担。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在部件E的保管库30的附近的位置等固定位置配置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所谓的“夹具”)即可,因此无需针对每个安装线配置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其结果,能够减少配置于工场的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所需的工具的数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提示装置23构成为包括作为显示装置的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便携终端W1。另外,将作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便携终端W1的显示装置构成为通过显示前处理识别信息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由此,能够在视觉上容易地认识前处理识别信息。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作为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便携终端W1的显示装置构成为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表示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的信息或表示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由此,在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显示的前处理的方法而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自身。另外,在将表示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知道显示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而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另外,在将表示进行前处理时的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知道显示的出库目的地而间接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提示装置23构成为包括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另外,将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具有为了进行前处理而供部件E出库的多个载台31a。另外,将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构成为通过根据前处理使部件E的出库目的地即载台31a不同而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由此,通过知道出库目的地即载台31a,能够简单且直观地认识前处理的内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前处理基于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补给目的地即部件供给装置11和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包装规格而决定。由此,能够基于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补给目的地即部件供给装置11和被进行了出库指示的部件E的包装规格来准确地判断并决定应该进行的前处理。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提示装置23构成为:在应该向部件安装装置10c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未被安装的情况下,除了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由此,不仅能够通过前处理识别信息而预先认识相对于补给的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也能够通过与向部件安装装置10c的部件供给装置11的安装相关的信息而知道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其结果,能够与应该补给的部件E一起也准备应该安装的部件供给装置11,因此能够减少部件E和部件供给装置11的准备所需的负担。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部件补给系统20构成为:能够将进行了前处理与被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建立关联并存储。由此,在前处理后,能够掌握向部件安装装置10c配送中的部件E的状态(前处理的有无),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从前处理完成起到向部件安装装置10c配送为止的部件E的管理。该效果在“在前处理后部件安装装置10c停止的情况等从前处理完成起到向部件安装装置10c配送为止的期间长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向配送中的部件E的前处理的有无”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部件E的包装材E1构成为是带构件。由此,能够关于具有多样的前处理的包装材E1是带构件的部件E,预先认识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带构件的始端侧的没有部件E的部分即带首部E1d的处理。由此,能够预先认识相对于需要前处理的部分即带首部E1d的相对于部件E的包装材E1的前处理。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1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与保管库的保管装置具有多个载台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保管库的保管装置仅具有1个载台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图示,省略其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仅具备1个载台41a。
载台41a是为了进行前处理而供部件E出库的载台。载台41a包括能够运送出库后的部件E的带式输送机。在载台41a设置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部41b。显示部41b例如包括液晶监视器。
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构成为,通过将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1b来提示前处理识别信息。具体而言,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构成为,将表示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或表示部件供给装置11的种类的信息作为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于显示部41b。在显示部41b中,例如显示如图8(A)(B)所示的信息。另外,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构成为,在由读取部31d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情况下,将被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1b。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向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的载台41a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然后,作业者W通过利用读取部31d读取识别信息R1而使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1b,基于显示于显示部41b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当识别前处理后,作业者W使用夹具,将载台41a作为作业台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需要部件E的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1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与在夹具配置部未设置提示装置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在夹具配置部设置有提示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图示,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夹具配置部32a设置有作为提示装置23的显示装置50。显示装置50构成为能够显示信息。显示装置50例如包括液晶监视器。另外,在显示装置50设置有读取用于识别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参照图3(A))的读取部51。读取部51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在由读取部51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情况下,显示装置50构成为显示被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在显示装置50中,例如显示如图8(A)(B)所示的信息。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作业者W基于指示装置22的出库指示,从保管库30的保管架32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然后,向用于配置部件E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夹具配置部32a配送部件E。当向夹具配置部32a配送部件E后,作业者W通过利用读取部51读取识别信息R1而使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50,基于显示于显示装置50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使用配置于夹具配置部32a的夹具,将夹具配置部32a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需要部件E的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及图16~图18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部件的分拣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图示,省略其说明。
(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200在具备部件补给系统120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100不同。另外,如图1及图16所示,部件补给系统120在具备指示装置122和分拣装置124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系统20不同。另外,指示装置122在包括控制部122b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示装置22不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指示装置122的控制部122b构成为,在多个部件E被出库的情况下,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被出库的多个部件E的分拣的方式进行分拣指示。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分拣例如是每个安装线10的部件E的分拣、每个配送顺序的部件E的分拣等。指示装置122的控制部122b构成为进行经由通信部22a而向分拣装置124及便携终端W1发送分拣指示的控制。
分拣装置124是自动进行部件E的分拣的装置。分拣装置124以能够从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的载台31a接收部件E的方式设置。分拣装置124构成为将从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的载台31a接收到的部件E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分拣。具体而言,分拣装置124包括读取部124a、分拣部124b及载台124c。读取部124a为了读取用于识别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参照图3(A))而设置。读取部124a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读取部124a以读取由分拣部124b分拣前的部件E的识别信息R1的方式设置。
分拣部124b为了将部件E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分拣而设置。分拣部124b具有驱动机构部124d和升降载台124e。驱动机构部124d构成为使升降载台124e升降。驱动机构部124d是包括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的滚珠丝杠机构部。升降载台124e构成为能够从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的载台31a接收部件E。另外,升降载台124e构成为在接收到部件E的状态下由驱动机构部124d升降。另外,升降载台124e构成为能够将接收到的部件E向载台124c移交。载台124c包括能够运送移交来的部件E的带式输送机。载台124c根据配送目的地而设置有多个。
分拣装置124构成为通过使载台124c不同而进行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分拣。分拣装置124构成为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而向对应的载台124c分拣部件E。具体而言,分拣装置124构成为进行基于由读取部124a读取到的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和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的补给目的地信息来决定分拣后的配置部位即载台124c的控制。另外,分拣装置124构成为进行以向决定出的载台124c分拣部件E的方式驱动分拣部124b的升降载台124e的控制。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配送目的地1用的载台124c、配送目的地2用的载台124c及配送目的地3用的载台124c这3个载台124c。配送目的地1~3是互相不同的配送目的地,例如是3个安装线10的各自。在配送目的地1用的载台124c配置向配送目的地1配送的部件E。在配送目的地2用的载台124c配置向配送目的地1配送的部件E。在配送目的地3用的载台124c配置向配送目的地3配送的部件E。
另外,虽然详细的说明省略,但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作业者W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载台31a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分拣装置124移交。然后,由分拣装置124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部件E。然后,作业者W将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后的部件E向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如图17及图18所示,便携终端W1构成为显示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的补给目的地信息。作业者W能够基于补给目的地信息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部件E的分拣。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作业者W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的补给目的地信息,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被分拣的方式,从保管库30的保管架32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例如,作业者W以按照配送目的地单位将部件E利用1个箱来运输的方式出库部件E。然后,作业者W向用于配置部件E的前处理用的夹具的夹具配置部32a配送部件E。然后,虽然详细的说明省略,但作业者W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同样,将夹具配置部32a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被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集中成配送目的地单位后,向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虽然详细的说明省略,但首先,作业者W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夹具配置部32a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的补给目的地信息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分拣。例如,作业者W以按照配送目的地单位将部件E利用1个箱来运输的方式分拣部件E。然后,作业者W将被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以分拣成配送目的地单位的状态向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指示装置122构成为,在多个部件E被出库的情况下,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被出库的多个部件E的分拣的方式进行分拣指示。由此,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多个部件E,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部件供给装置11的部件E的配送。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部件补给系统120构成为具备进行部件E的分拣的分拣装置124。由此,能够利用分拣装置124自动进行部件E的分拣,因此与作业者W进行部件E的分拣的情况不同,能够省去作业者W进行部件E的分拣的工夫。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及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对相对于多个保管库设置有1个分拣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图示,省略其说明。
(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300在具备部件补给系统220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200不同。另外,如图19所示,部件补给系统220在具备分拣装置224和载台225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系统120不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相对于多个保管库30(保管装置31及保管架32)设置有1个载台225和1个分拣装置224。载台225是用于进行前处理的作业台。载台225包括能够运送部件E的带式输送机。设置有作为提示装置23的显示装置250。显示装置250构成为能够显示信息。显示装置250例如包括液晶监视器。另外,在显示装置250设置有读取用于识别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参照图3(A))的读取部251。读取部251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在由读取部251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情况下,显示装置250构成为显示被读取了识别信息R1的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在显示装置250中,例如显示如图8(A)(B)所示的信息。分拣装置224除了以能够从载台225接收部件E的方式设置这一点之外,是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拣装置124同样的结构。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作业者W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出库指示,从保管库30的保管装置31及保管架32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然后,向载台225配送部件E。当向载台225配送部件E后,作业者W通过利用读取部251读取识别信息R1而使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250,基于显示于显示装置250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使用夹具,将载台225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向分拣装置224移交。然后,由分拣装置224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部件E。然后,作业者W将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后的部件E向需要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相对于多个保管库30(保管装置31及保管架32)设置1个载台225和1个分拣装置224。由此,能够减少进行前处理的场所(载台225)和分拣装置224的数量,因此能够在工场容易地设置进行前处理的场所(载台225)和分拣装置22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及图20,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对取代分拣装置而设置有分拣辅助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而图示,省略其说明。
(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400在具备部件补给系统320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200不同。另外,如图20所示,部件补给系统320在具备分拣辅助装置326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补给系统120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保管库的保管装置具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的结构。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分拣辅助装置326是通过提示表示部件E的配送目的地的信息来辅助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分拣的装置。分拣辅助装置326包括灯部326a和灯控制部326b。灯部326a构成为能够点亮及熄灭。灯部326a根据配送目的地而设置有多个。另外,在灯部326a的前方配置有用于根据配送目的地而分拣部件E的分拣箱326c。灯控制部326b包括CPU等处理器、存储器等,控制灯部326a的点亮及熄灭。
分拣辅助装置326的灯控制部326b构成为进行通过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使对应的灯部326a点亮而辅助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分拣的控制。具体而言,分拣辅助装置326的灯控制部326b构成为进行基于由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的读取部31d读取到的部件E的识别信息R1和指示装置122的分拣指示的补给目的地信息来决定点亮的灯部326a并使其点亮的控制。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基于指示装置122的出库指示,向保管库40的保管装置41的载台41a出库应该补给的部件E。然后,作业者W通过利用读取部31d读取识别信息R1而使部件E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1b,基于显示于显示部41b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文字)来识别前处理。然后,当识别前处理后,作业者W使用夹具,将载台41a作为作业台来进行前处理。另外,基于由读取部31d读取到的识别信息R1,对应的灯部326a被点亮。然后,作业者W向点亮的灯部326a的前方的分拣箱326c分拣进行了前处理的部件E。作业者W按应该出库的部件E的量进行这些作业。然后,作业者W将进行了前处理且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分拣后的部件E向需要部件E的补给的部件供给装置11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部件补给系统320构成为具备通过提示表示部件E的配送目的地的信息来辅助每个配送目的地的部件E的分拣的分拣辅助装置326。由此,在作业者W进行分拣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分拣辅助装置326容易地进行分拣作业,因此能够减少分拣作业所需的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进一步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中的能够互相应用的结构彼此组合。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业者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的自动前处理装置进行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的前处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保管库的保管装置是自动前处理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业者进行向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的配送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进行向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的配送的自动配送装置进行向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的配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是自动配送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部件的包装材是带构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部件的包装材是带构件以外。例如,也可以是,部件的包装材是保持托盘部件的托盘。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前处理是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即带构件的带首部的前处理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前处理是相对于部件的包装材即带构件的带首部的前处理以外的前处理。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数据统计装置和指示装置互相独立地设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数据统计装置和指示装置一体地设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提示装置构成为除了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提示装置未必构成为提示与部件供给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
标号说明
10c 部件安装装置
11 部件供给装置
20、120、220、320 部件补给系统
22、122 指示装置
23 提示装置
30、40 保管库(提示装置)
31、41 保管装置(提示装置、显示装置)
31a 载台
50、250 显示装置
124、224 分拣装置
E 部件
E1 包装材
E1d 带首部
W1 便携终端(提示装置、显示装置)

Claims (11)

1.一种部件补给系统,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
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及
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指示装置的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所述部件的包装材是带构件,
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带首部的处理,所述带首部是所述带构件的始端侧的没有所述部件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补给系统,其中,
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构成为通过显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来提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补给系统,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构成为将表示所述前处理的方法的信息、表示所述部件供给装置的种类的信息或表示进行所述前处理时的所述部件的出库目的地的信息作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而显示。
4.一种部件补给系统,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
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及
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指示装置的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所述保管库,
所述保管库具有为了进行所述前处理而供所述部件出库的多个载台,
所述保管库构成为通过根据所述前处理使作为所述部件的出库目的地的载台不同来提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
5.一种部件补给系统,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
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及
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指示装置的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所述前处理基于作为被进行了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补给目的地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和被进行了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规格而决定。
6.一种部件补给系统,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
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及
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指示装置的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所述指示装置构成为在多个所述部件被出库的情况下,以针对每个配送目的地进行被出库的多个所述部件的分拣的方式进行分拣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补给系统,其中,
还具备进行所述部件的分拣的分拣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补给系统,其中,
所述提示装置构成为在应该向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安装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未被安装的情况下,除了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之外,也提示与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向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相关的信息。
9.一种部件补给系统,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该部件补给系统具备:
指示装置,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及
提示装置,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指示装置的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该部件补给系统构成为能够将进行了所述前处理与被进行了所述前处理的所述部件建立关联并存储。
10.一种部件补给方法,用于向装配于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补给部件,其中,具备:
进行从保管库的所述部件的出库指示的步骤;及
提示用于识别前处理的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被进行了所述出库指示的所述部件的包装材的、向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补给所述部件前的处理,
所述部件的包装材是带构件,
所述前处理是相对于带首部的处理,所述带首部是所述带构件的始端侧的没有所述部件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部件补给方法,其中,
提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将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来提示所述前处理识别信息的步骤。
CN201880099596.1A 2018-11-20 2018-11-20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Active CN113056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2796 WO2020105112A1 (ja) 2018-11-20 2018-11-20 部品補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補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966A CN113056966A (zh) 2021-06-29
CN113056966B true CN113056966B (zh) 2023-02-28

Family

ID=7077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596.1A Active CN113056966B (zh) 2018-11-20 2018-11-20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15278A1 (zh)
JP (1) JP7133643B2 (zh)
CN (1) CN113056966B (zh)
DE (1) DE112018008156T5 (zh)
WO (1) WO20201051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5061A1 (ja) * 2022-01-31 2023-08-03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自動処理装置及びリール装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9358B2 (ja) * 1989-06-22 1998-06-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リント基板組立システム
JP2780814B2 (ja) * 1989-06-22 1998-07-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EP0823079B1 (en) * 1996-01-26 2004-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ounting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used theref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components using the same
JP2000022392A (ja) * 1998-07-03 2000-01-21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の電子部品配置管理装置
JP4733281B2 (ja) * 2001-03-06 2011-07-2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フィーダ作業支援装置
JP4684504B2 (ja) * 2001-09-28 2011-05-18 リコー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物品製造システム
JP2003208210A (ja) * 2002-01-16 2003-07-25 Fuji Mach Mfg Co Ltd 生産機械
JP4119179B2 (ja) * 2002-07-04 2008-07-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ベンダー対応smd搭載システム
JP4796461B2 (ja) * 2006-09-05 2011-10-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実装機の部品管理装置および部品管理方法
JP4890356B2 (ja) * 2007-06-14 2012-03-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JP4317581B2 (ja) * 2008-12-01 2009-08-1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5701067B2 (ja) * 2011-01-06 2015-04-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補給時の案内装置
CN202586151U (zh) * 2012-02-20 2012-12-05 萧山供电局 一种配电线路巡检系统
CN104412731B (zh) * 2012-06-29 2017-09-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供料器及供料器控制方法以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JP6120516B2 (ja) * 2012-10-03 2017-04-2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補給システム
JP5822819B2 (ja) * 2012-12-05 2015-11-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JP6161690B2 (ja) * 2013-04-25 2017-07-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装着装置
US9802399B2 (en) * 2013-08-26 2017-10-3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Feeder
JP6570520B2 (ja) * 2014-07-01 2019-09-04 株式会社Fuji 生産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情報管理装置
JP6281121B2 (ja) 2014-08-05 2018-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切断治具
KR102004973B1 (ko) * 2015-01-23 2019-07-29 한화정밀기계 주식회사 캐리어 테이프 타입 판단 방법
JP2016146381A (ja) * 2015-02-06 2016-08-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段取り替え作業の指示方法
KR102061155B1 (ko) * 2015-04-03 2019-12-31 야마하하쓰도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셋업 지원 장치, 부품 실장기, 셋업 지원 방법
JP6467586B2 (ja) * 2015-05-28 2019-0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ラインにおける部品補給支援方法および部品補給支援システム
DE112015006996B4 (de) * 2015-10-01 2023-12-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Band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Bandreparaturelement
JPWO2017085816A1 (ja) * 2015-11-18 2018-09-13 株式会社Fuji 部品供給システム
JP6524416B2 (ja) * 2015-12-03 2019-06-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17109892A1 (ja) * 2015-12-24 2017-06-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表面実装機
JP6694767B2 (ja) * 2016-06-15 2020-05-20 株式会社Fuji スプライシングユニット及び電子部品供給システム
JP6704451B2 (ja) * 2016-06-21 2020-06-03 株式会社Fuji スプライシングユニット
JP6496908B2 (ja) * 2016-10-28 2019-04-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18087847A1 (ja) * 2016-11-09 2018-05-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誤装着検知システム
WO2018134880A1 (ja) * 2017-01-17 2018-07-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補給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8377639B (zh) * 2017-01-31 2020-11-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提供装置以及利用其的部件管理系统
JP6554673B2 (ja) * 2017-03-27 2019-08-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収容体管理装置および部品収容体保管庫ならびに部品準備指示方法
JP7000578B2 (ja) * 2018-08-01 2022-01-19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6966A (zh) 2021-06-29
DE112018008156T5 (de) 2021-07-29
JPWO2020105112A1 (ja) 2021-09-30
JP7133643B2 (ja) 2022-09-08
US20220015278A1 (en) 2022-01-13
WO2020105112A1 (ja)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2878B1 (en) Storage device and reel storage method
CN107535083B (zh) 供料器的管理装置
US1070905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and component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H066084A (ja) 電子部品自動実装機
JP5137089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CN108012520A (zh) 部件安装系统
CN111511183A (zh) 部件供给系统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WO2017216832A1 (ja) フィーダ管理方法およびフィーダ管理装置
CN113056966B (zh) 部件补给系统及部件补给方法
CN114868466A (zh) 元件供给单元的换产调整系统
CN115066996A (zh) 元件安装系统及元件安装方法
EP4068936A1 (en) Warehouse system
CN114401908B (zh) 保管库
CN111279811B (zh) 供料器管理装置和具备供料器管理装置的元件装配系统
JP4728163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7350097B2 (ja)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の段取りシステム
JP2018125383A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11264091B (zh) 供料器管理装置和具备供料器管理装置的元件装配系统
JP7105285B2 (ja) 基板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生産管理方法
JP7157405B2 (ja) 部品供給方法
WO2023127095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CN118076928A (zh) 自动输送车分配装置、自动输送系统、自动输送车分配程序和自动输送车分配方法
JP6865293B2 (ja) 部品切れ検知装置
CN118120344A (zh) 部件安装系统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16745221A (zh) 元件保管库及元件保管库的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