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2477B -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2477B
CN111942477B CN202010405280.XA CN202010405280A CN111942477B CN 111942477 B CN111942477 B CN 111942477B CN 202010405280 A CN202010405280 A CN 202010405280A CN 111942477 B CN111942477 B CN 111942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hood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52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2477A (zh
Inventor
中山学
佐佐木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42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2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8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e.g. mudguard flaps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谋求被固定部件的轻量化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包括:发动机罩(3);缓冲部件(3),其支承发动机罩(3);被固定部件,其固定有缓冲部件(3);以及挡泥板(2),其配置在被固定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挡泥板(2)的上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挡泥板安装部(22)。在缓冲部件(3)附近的挡泥板安装部(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a)。

Description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盖配置构造,其通过固定机构支承加强区,以在闭合的发动机罩(盖)作用有来自上方的力时能够将外部盖的侧部缘区域向外方推出(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盖配置构造的发动机罩(盖2)由在内部侧设置的内部盖4和在内部盖4的外部侧设置的外部盖3形成。外部盖3具有侧部缘区域7的端缘部9和在与挡泥板6的上端部之间形成对合面的侧部分离部5。
在内部盖4的下端部具有纵剖观察形成为L字状的加强区13,该加强区13借助固定机构16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侧部支承体14)上。挡泥板6在发动机罩闭合时由被固定部件支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89388号公报(参见权利要求1、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盖配置构造的情况下,在发动机罩(盖)作用有来自上方的力时,大部分力经由固定机构16施加于被固定部件(侧部支承体14)而挡泥板6侧未被施加载荷。因此,被固定部件需要使板厚加厚等进行加强。与该被固定部件的加强相伴,存在对应于加强而车身整体重量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谋求被固定部件的轻量化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罩;缓冲部件,其支承所述发动机罩;被固定部件,其固定有所述缓冲部件;以及挡泥板,其配置在所述被固定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所述挡泥板的上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挡泥板安装部,在所述缓冲部件附近的所述挡泥板安装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谋求被固定部件的轻量化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的要部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缓冲部件的设置状态的要部放大概略立体图。
图3是示出缓冲部件的设置状态的要部放大概略立体图。
图4是示出缓冲部件的设置状态的要部放大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1的V-V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1的VI-VI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2 挡泥板
3 发动机罩
4 挡泥板托架(被固定部件)
5 缓冲部件
22 挡泥板安装部
22a 加强筋
41 缓冲部件设置部
51 突出部
B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以下适当称为“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
需要说明的是,将车辆的行进方向设为“前”、将后退方向设为“后”、将“铅直上方侧设为“上”、将铅直下方侧设为“下”、将车宽方向设为“左”、“右”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参照的图5示出使发动机罩3闭合的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将缓冲部件5放大示出,将发动机罩3中的弯曲的程度缩小并示意性地示出,间隙S1、S2夸张示出。
<汽车>
汽车(图示省略)如图5所示,只要是具有挡泥板2和发动机罩3的构造即可,种类、形式等并无特别限定。汽车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以下主要说明车身左侧,车身右侧的说明适当省略。
<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包括:发动机罩3(参照图4);支承发动机罩3的缓冲部件5;固定有缓冲部件5的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以及在挡泥板托架4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挡泥板2。
<挡泥板>
挡泥板2是覆盖车轮的挡泥部的部件。挡泥板2设置在车身的左右侧部。挡泥板2的部位等并无特别限定。在挡泥板2的上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部凸缘部21及挡泥板安装部22,和从上部凸缘部21及挡泥板安装部22的外侧端部向斜向外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3。
如图1所示,上部凸缘部21为以从挡泥板2的外侧上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弯折而形成的缘部(参照图5)。上部凸缘部21从倾斜部23的后侧上端到挡泥板安装部22沿车身前后方向以带状延伸。如图5所示,上部凸缘部21与将缓冲部件5设置于挡泥板托架4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相比配置在高出高度H1的位置。在该上部凸缘部21的上侧载置缓冲部件5的突出部51。
如图2所示,挡泥板安装部22为从挡泥板2的外侧上端以檐状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的突出片。挡泥板安装部22从挡泥板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水平弯折而形成。在挡泥板安装部22形成有加强筋22a、层差部22b、棱线22c、固定件设置孔22d、灯单元设置部22e。
加强筋22a是在缓冲部件5的附近(缓冲部件5侧的端部)的挡泥板安装部22上以侧面观察呈圆弧状向上鼓出而形成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部(参照图3)。加强筋22a从上凸缘21与层差部22b之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具有支承功能以免上凸缘21和层差部22b因来自上方的载荷而挠曲。加强筋22a形成在挡泥板安装部22的缓冲部件5侧的后端并配置在缓冲部件5的附近。如图3及图4所示,在加强筋22a上从靠近左端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位置到右端(车宽方向内端)沿加强筋22a的长边方向切缺形成切缺部22f。
如图2及图3所示,层差部22b是从水平的挡泥板安装部22的基端部下降一级而形成为层差状的加强部。层差部22b与上部凸缘部21同样地,以从挡泥板2的外侧上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弯折而形成,具有凸缘的功能。层差部22b由从上部凸缘部21夹着加强筋22b而沿车身前方向连续地以带状延伸的水平的面构成。
棱线22c是通过以层差状折曲形成层差部22b而沿前后方向以线状形成的加强部。
固定件设置孔22d(参照图6)由供固定件B穿插的贯通孔构成。固定件设置孔22d形成在加强筋22a及棱线22c的附近。因此,固定件设置孔22d在挡泥板安装部22中形成在由加强筋22a及棱线22c加强的部位。
灯单元设置部22e是供灯单元(图示省略)的灯托架6载置的设置部位。
如图1及图3所示,倾斜部23是从上部凸缘部21及挡泥板安装部22向斜向外侧向下方倾斜而形成的倾斜面。如图5所示,倾斜部23包括:第1倾斜部23a,其形成在挡泥板2的车宽方向内侧上端部;以及第2倾斜部23b,其与第1倾斜部23a的下侧连续形成,且倾斜角度小于第1倾斜部23a。
第1倾斜部23a从上部凸缘部21的车宽方向外端大致沿侧部31在斜下方向外侧形成为陡坡。第1倾斜部23a在发动机罩3闭合时配置在侧部31的下端部的车宽方向内方的位置,并配置在由侧部31遮挡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1倾斜部23a也可以垂直形成。
第2倾斜部23b从第1倾斜部23a的下端向斜下方向外侧形成为比第1倾斜部23a平缓的坡度,与侧部31的下端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外侧。因此,第2倾斜部23b配置为,在对发动机罩3沿向下方向施加大的载荷而下降的情况下,侧部31的下端与之抵接并向下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部23并非限定为由第1倾斜部23a和第2倾斜部23b两个倾斜部分构成的构造,也可以由一个倾斜面构成。
如图6所示,固定件B是将挡泥板2固定于挡泥板托架4的部件。固定件B由螺栓、螺母构成。固定件B设置在挡泥板安装部22的靠近加强筋22a侧的端部。
<发动机罩>
“发动机罩”通常是指覆盖发动机室或行李舱的开口部的部件。如图5所示,发动机罩3形成为车身外侧的侧部31朝向下方弯曲。发动机罩3的车宽方向下端部以从上侧包围挡泥板2的上端部的方式配置。发动机罩3主要由内构件3a和外构件3b构成。发动机罩3通过在基端部设置的发动机罩铰链(图示省略)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发动机罩3以在闭合时侧部31位于挡泥板2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分型部8而配置于车身。
内构件3a是形成发动机罩3的车内侧的面的板部件。内构件3a的下端部配置为,在使发动机罩3闭合时覆盖缓冲部件5及第1倾斜部23a的车宽方向外侧。
外构件3b是形成发动机罩3的车外侧的面的板部件。
分型部8是在挡泥板2的倾斜部23与侧部31的下端部之间设置的间隙S1(分型宽度)。分型部8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形成。分型宽度是分型部8处的间隙S1的宽度,由于侧部31朝向下方弯曲,因此表示大致左右方向的长度(参照图5)。
<框架部件>
框架部件(图示省略)是供挡泥板托架4固定的车身架。框架部件(图示省略)由具有比挡泥板2高的刚性的中空构造的部件构成。框架部件(图示省略)例如是配置在挡泥板托架4的下方并沿车身的前后方向配设的上构件。需要说明的是,框架部件(图示省略)的形状、部位等并无特别限定。
<挡泥板托架>
如图6所示,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是用于将挡泥板2的挡泥板安装部22与框架部件(图示省略)连结的托架部件。挡泥板托架4由具有比挡泥板2高的刚性的部件以正面观察呈大致L字状折曲而形成(参照图2)。
如图4所示,挡泥板托架4沿上下方向延伸配设。在挡泥板托架4的上部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形成有呈沿水平方向折曲的形状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及挡泥板固定部42。挡泥板托架4的下部与框架部件(图示省略)接合。在挡泥板托架4的侧部形成有用于减轻重量的减重孔43。
如图4及图6所示,缓冲部件设置部41及挡泥板固定部42沿车身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延伸形成。如图5所示,在缓冲部件设置部41形成有与缓冲部件5的卡合部53卡合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41a和供缓冲部件5的卡定用卡夹52a固定的缓冲部件固定孔41b。
如图6所示,挡泥板固定部42是与缓冲部件设置部41的前侧连续形成的平坦的部位。在挡泥板固定部42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固定件B的固定件设置孔42a。在挡泥板固定部42上通过固定件B固定挡泥板安装部22。如图4所示,挡泥板固定部42的前侧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形成有支承挡泥板固定部42的横剖观察以L字状弯折形成的支柱部44而被加强。
挡泥板托架4如图6所示,在车身高度方向上,供挡泥板安装部22固定的挡泥板固定部42的高度与供缓冲部件5固定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的高度相比高出高度H2。
<缓冲部件>
如图5所示,缓冲部件5是用于缓和发动机罩3下降并抵接时的冲击的部件。缓冲部件5固定在挡泥板托架4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上。缓冲部件5具有: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形成的突出部51及凹陷56;在下部形成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卡合部53及卡定用卡夹52a;在上部形成的斜面部54;以及在前后侧面形成的凹部55(参照图2)。缓冲部件5考虑发动机罩3的质量等适当采用具有规定的弹性及挠性的橡胶部件等。
如图5所示,突出部51从缓冲部件5的下部(基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挡泥板2(侧部31)侧突出而形成。如图3所示,突出部51由从卡合部53附近突出地配置在上部凸缘部21上的大致板状的突出片构成。因此,缓冲部件5形成为,在使发动机罩3闭合时产生的针对缓冲部件5的载荷F施加于斜面部54的情况下,该载荷F经由突出部51施加于挡泥板2的上部凸缘部21。
在突出部51与斜面部54之间形成正面观察呈大致半圆形状的凹陷56而变得容易变形。
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是在挡泥板托架4处载置于挡泥板托架4上的水平部位。在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向下方突出形成有作为固定于挡泥板托架4的固定部的卡定用卡夹52a和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41a卡合的卡合部53。
卡定用卡夹52a由有底圆筒状的带爪弹性卡定突起构成,该卡定突起通过嵌入于在挡泥板托架4上形成的缓冲部件固定孔41b来固定挡泥板托架4。
卡合部53以分隔突出部51的基端部与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的边界的方式沿车宽前后方向以肋状突出而形成(参照图2及图3)。卡合部53以车宽方向内侧的纵壁面与挡泥板托架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41a抵接的方式,由沿着端部41a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凸部构成。因此,卡合部53能够由卡合部53承受使发动机罩3闭合时产生的针对缓冲部件5的载荷F,因此缓冲部件5具有抑制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的功能。
如图5所示,斜面部54由正面观察形成为大致山状(大致三角形)的缓冲部件5的上部的以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下降的坡度的方式形成的斜面构成。斜面部54与卡定用卡夹52a相比配设于在车宽方向外侧部分配置的卡合部53、突出部51及凹陷56的上部。在使发动机罩3闭合的情况下,在斜面部54与内构件3a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S2(例如1mm左右)。发动机罩3由于存在该间隙S2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动机罩3的高度不均匀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于组装性的简化等目的构成为设有间隙S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使发动机罩3闭合的状态下未设有间隙S2而使斜面部54与侧部31抵接。在该情况下,为了调整缓冲部件5的高度,也可以将未图示的垫片等插入缓冲部件5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来设置高度调整机构。
如图2或图3所示,凹部55由分别在缓冲部件5的前后的侧面中央部形成的具有规定的深度且正面观察呈三角形的凹陷构成。凹部55具有考虑发动机罩3(参照图5)的质量、侧部31的弯曲深度等适当调整凹部55的形状、深度以能够恰当设定缓冲部件5的挠曲量、变形量的功能。
《发动机罩支承构造的作用》
接下来,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的作用。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3以侧部31朝向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发动机罩3闭合时或对发动机罩3施加向下方向的载荷时,产生侧部31欲向车宽方向内侧挠曲的负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由橡胶制的缓冲部件5的斜面部54承受此时产生的负荷。缓冲部件5在斜面部54的下侧形成有凹陷56,从而形成为不易阻碍向下变形的形状。因此,缓冲部件5能够柔软地由斜面部54承受载荷,限制侧部31向内侧挠曲。施加于斜面部54的载荷F经由缓冲部件5施加于挡泥板托架4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
在斜面部54的正下方,在比车宽方向内侧下表面52高的位置形成有突出部51。因此,施加于斜面部54的载荷F也经由斜面部54、上部凸缘部21传递至挡泥板2传递而被承受。
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a和与加强筋22a正交配置的棱线22c及层差部22b的挡泥板安装部22邻接形成在缓冲部件5附近,以对挡泥板2的上端部进行加强(参照图2及图3)。因此能够由挡泥板2可靠地承受从发动机罩3施加于缓冲部件5的载荷F。
像这样,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包括:发动机罩3;缓冲部件5,其支承发动机罩3;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其固定有缓冲部件5;以及挡泥板2,其配置在挡泥板托架4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挡泥板2的上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挡泥板安装部22,在缓冲部件5附近的挡泥板安装部22上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a。
由此,挡泥板2的上端部的挡泥板安装部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a而被支承,从而能够抑制向车宽方向内侧倒伏弯曲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车宽方向的刚性。该加强筋22a能够抑制挡泥板2的上部因从发动机罩3施加于缓冲部件5的载荷F而沿车宽方向变形的情况,以提高挡泥板安装部22的车宽方向的强度。因此,挡泥板安装部22能够由挡泥板2高效地承受从发动机罩3施加于缓冲部件5的载荷F。其结果能够减轻施加于缓冲部件5的载荷F向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施加的情况,能够谋求挡泥板托架4的轻量化。
另外,在缓冲部件5的下部(基部)形成有向挡泥板2侧(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51。
由此,对于缓冲部件5而言,即使是车宽端部的空间存在制约的区域,也能够将从发动机罩3向缓冲部件5施加的载荷F经由突出部51施加于挡泥板2。因此,突出部51能够使挡泥板2积极承受针对缓冲部件5的载荷F,以减小向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施加的载荷,有助于挡泥板托架4的薄型化及轻量化。
另外,在挡泥板安装部22的靠近加强筋22a侧的端部设有将挡泥板2固定于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的固定件B。
由此,挡泥板安装部22的靠近加强筋22a侧的端部通过固定件B来固定挡泥板2和挡泥板托架4,因此能够提高挡泥板2与挡泥板托架4的固定部位的刚性。也就是说,挡泥板安装部22的靠近加强筋22a侧的端部能够通过加强筋22a提高车宽方向的刚性,并且,利用固定件B将挡泥板2和挡泥板托架4以重叠的方式固定,从而能够提高针对上下方向的载荷的刚性。
另外,突出部51的下部配置在使挡泥板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上部凸缘部21上。
由此,突出部51配置在上部凸缘部21上,从而能够将施加于突出部51的载荷经由上部凸缘部21传递至挡泥板2以由挡泥板2承受。另外,上部凸缘部21使挡泥板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有棱线,从而能够提高挡泥板2的上端部的刚性以使其不易弯曲。
另外,上部凸缘部21配置在比供缓冲部件5设置在挡泥板托架4(被固定部件)上的缓冲部件设置部41高的位置。
由此,上部凸缘部21配置在比缓冲部件设置部41高的位置,从而在来自上方的载荷F向缓冲部件5施加时,能够使载荷经由在上部凸缘部21上设置的突出部51施加于挡泥板2。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其技术思想范围内实施多种改造及变更,本发明当然也涉及这些改造及变更的发明。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供缓冲部件5固定的被固定部件应用挡泥板托架4,但并非限定于此。固定缓冲部件5的部件例如可以将缓冲部件5固定于车身架,或者可以是虽非挡泥板托架4但也能够固定缓冲部件5的托架例如独立于挡泥板托架4设置的托架。

Claims (2)

1.一种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罩;缓冲部件,其支承所述发动机罩;被固定部件,其固定有所述缓冲部件;以及挡泥板,其配置在所述被固定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
在所述挡泥板的上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挡泥板安装部,
所述挡泥板安装部设置在比所述被固定部件上的缓冲部件设置部高的位置,
所述被固定部件与所述挡泥板安装部以使所述被固定部件位于下方的方式重合固定,
在固定件和所述缓冲部件之间的部位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其中,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被固定部件和所述挡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由所述缓冲部件设置部和将所述挡泥板的上端部弯折形成的上部凸缘部支承,
所述缓冲部件设有形成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下降的坡度的斜面部,且在所述斜面部的下方形成有凹陷,
在将所述发动机罩闭合时,所述发动机罩的下端部下降而经由所述缓冲部件使得来自所述发动机罩的载荷施加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部和所述上部凸缘部,并覆盖从所述上部凸缘部的外侧端部向斜外侧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在将所述发动机罩闭合时,所述上部凸缘部配置在比所述缓冲部件设置部高的位置。
CN202010405280.XA 2019-05-15 2020-05-13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Active CN111942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2399A JP6940550B2 (ja) 2019-05-15 2019-05-15 自動車のフード支持構造
JP2019-092399 2019-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477A CN111942477A (zh) 2020-11-17
CN111942477B true CN111942477B (zh) 2022-12-30

Family

ID=7322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5280.XA Active CN111942477B (zh) 2019-05-15 2020-05-13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40550B2 (zh)
CN (1) CN11194247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4218A (ja) * 2012-08-07 2014-02-24 Suzuki Motor Corp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14106051A1 (de) * 2013-05-08 2014-11-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Am Kotflügel befindlicher Fussgängerschutzairbag
CN105873809A (zh) * 2014-04-18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的缓冲构造
CN109664948A (zh) * 2017-10-17 2019-04-23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9333Y2 (ja) * 1980-08-08 1985-11-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ドバンパ−ラバ−
JP3357698B2 (ja) * 1993-01-18 2002-12-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3883989B2 (ja) * 2003-07-11 2007-0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部車体構造
JP4455532B2 (ja) * 2006-04-27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06061616A1 (de) * 2006-12-27 2008-07-03 Volkswagen Ag Kunststoffbauteil an einem Fahrzeug
JP5449285B2 (ja) * 2011-09-26 2014-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及び車両のヒンジカバー取付方法
JP5951315B2 (ja) * 2012-03-27 2016-07-1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の衝撃吸収構造
JP6020325B2 (ja) * 2013-04-16 2016-11-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511030B2 (ja) * 2016-10-20 2019-05-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ード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4218A (ja) * 2012-08-07 2014-02-24 Suzuki Motor Corp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14106051A1 (de) * 2013-05-08 2014-11-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Am Kotflügel befindlicher Fussgängerschutzairbag
CN105873809A (zh) * 2014-04-18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的缓冲构造
CN109664948A (zh) * 2017-10-17 2019-04-23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477A (zh) 2020-11-17
JP2020185926A (ja) 2020-11-19
JP6940550B2 (ja) 202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392B2 (en) Fender protector structure
US763191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US7900983B2 (en) Underrun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487194B2 (ja) 車両用ドア
JP2006327284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CN111746659B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6187495B2 (ja)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パネル構造
CN111942477B (zh) 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CN110316256B (zh) 车辆前发动机罩用铰链臂安装构造
CN107444085B (zh) 车门构造
CN111942474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569117B (zh)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JP4154698B2 (ja) 車両の後側面部構造
US1118000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N109987141B (zh) 车身构造
CN109941344B (zh) 车辆前部构造
KR200473599Y1 (ko) 레일보강장치
CN213323376U (zh) 车身的地板通道结构
CN109878576B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719200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7225944B (zh) 车身构造
CN110758570B (zh) 用于车辆的翼子板结构
CN218141798U (zh) 车辆的轮罩结构
CN112208312B (zh) 后部车门构造
CN108216376B (zh) 车顶的加强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