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6659B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6659B
CN111746659B CN202010205192.5A CN202010205192A CN111746659B CN 111746659 B CN111746659 B CN 111746659B CN 202010205192 A CN202010205192 A CN 202010205192A CN 111746659 B CN111746659 B CN 111746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rail
bracket
vehicle body
rear roof
re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51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6659A (zh
Inventor
冈本吉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4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6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6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身后部构造,其与以往相比能够充分确保安装有卷收器的后车顶梁的刚性及强度。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C)的特征在于,在后车顶梁(5)安装有安全带的卷收器(9),所述后车顶梁(5)具有:突出部(51),其向车身前方突出并供所述卷收器配置;以及前壁(53),其在车身前侧上下延伸,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包括:托架(10),其以将所述卷收器(9)配置在其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配置的方式与所述后车顶梁连接,并在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在车宽方向端部形成有开口部(30);以及延伸部件(20),其将所述托架(10)的上壁(11)(上表面)和后壁(12)(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车宽方向端部与所述后车顶梁的前壁相连。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安全带的卷收器借助托架安装于后车顶梁的车宽方向的端部的车身后部构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具体来说,车身后部构造的托架从在后车顶梁设置的安装点向车身前方延伸,卷收器由托架的前部延伸端支承。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卷收器与托架的安装点分离与托架的长度对应的距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34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车身后部构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中,在安全带被拉拽而对卷收器施加载荷时,由于托架的长度与载荷进行外积得到的力矩而要求安装点具有非常大的刚性和强度。因此,也考虑不借助托架而将卷收器直接安装于后车顶梁的情况。
但是,若将卷收器直接安装于后车顶梁,则存在无法充分确保后车顶梁的刚性及强度的可能。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充分确保安装有卷收器的后车顶梁的刚性及强度的车身后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前述课题的本发明为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车顶梁安装有安全带的卷收器的车身后部构造,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后车顶梁具有:突出部,其向车身前方突出并供所述卷收器配置;以及前壁,其在车身前侧上下延伸,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备:托架,其以将所述卷收器在其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配置的方式与所述后车顶梁连接,并在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在车宽方向端部形成有开口部;以及延伸部件,其将所述托架的上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车宽方向端部与所述后车顶梁的前壁相连。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与以往相比能够充分确保安装有卷收器的后车顶梁的刚性及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身的后部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箭头II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车身后部构造的部分俯视图。
图5是构成车身后部构造的延伸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
2 后柱
4 铰链安装部
5 后车顶梁
7 后部开口
8 铰链安装部的加强部件
9 卷收器
10 托架
11 托架的上壁(上表面)
12 托架后壁(后表面)
20 延伸部件
21 延伸部件的纵壁
21a 延伸部件的托架安装部
21b 延伸部件的纵壁主体部
21c 延伸部件的后车顶梁安装部
21d 纵壁的加强筋
22 延伸部件的底面
22a 底面的加强筋
23 延伸部件的加强凸缘
30 由后车顶梁和托架形成的开口部
51 后车顶梁的突出部
52 后车顶梁的底壁
52a 卷收器用的安装部
53 后车顶梁的前壁
C 车身后部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需要说明的是,所参照的附图的上下前后左右的箭头方向与车身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一致。另外,附图的内外的箭头方向与车宽方向内侧及车宽方向外侧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具备托架,该托架以将卷收器配置在与向前方伸出的后车顶梁的突出部之间配置的方式与该后车顶梁连接。并且,该托架在车宽方向的端部具有由该托架与后车顶梁形成的开口部。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主要特征在于,具备使这样的托架的车宽方向的端部与后车顶梁相连的延伸部件。
以下先说明具有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身,后说明车身后部构造。
<车身>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C的车身1的后部立体图。
如图1所示,具有车身后部构造C的车身1在由后门(省略图示)闭合的后部开口7的左右两侧具备后柱2。
该后柱2的下端部与形成后部开口7的下边的后面板3的两端部连接。
另外,后柱2的下端部借助后围板(省略图示)也与在左右两侧配置的后轮罩6(在图1中仅图示左侧)连接。
该后柱2的上端部分别与形成后部开口7的上边的后车顶梁5的两端部连接。
这样的后柱2以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板体接合的方式构成。
虽省略图示,但本实施方式的后柱2由外板、柱外部件及柱内部件形成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附图标记8是后述的后门的铰链安装部4(参照图2)的加强部件。附图标记9是安装于后车顶梁5的卷收器。
<车身后部构造>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C(参照图1)。
图2是图1中的箭头II部即车身后部构造C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身后部构造C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省略卷收器9(参照图1)和加强部件8(参照图1)的图示。
如图2所示,车身后部构造C包括安装有卷收器9的后车顶梁5、托架10、延伸部件20、后柱2及铰链安装部4的加强部件8。
(后车顶梁)
图2所示的后车顶梁5如前所述形成后部开口7(参照图1)的上边,且车宽方向的端部与后柱2(参照图1)的上端部连接。
这样的后车顶梁5如图1所示,将后述的卷收器9安装于后车顶梁5的右侧端部。
顺带一提,虽省略图示,但在卷收器9上以能够拉出的方式卷绕能够拘束乘员的织带。在从卷收器9侧经由后车顶梁5的后述的下部开口54(参照图3)延伸至车室内的织带上穿插能够与在座椅侧方设置的带扣连结的舌板。并且,织带的前端与固定于下纵梁的锚固件紧固。这样的卷收器9构成为,在车身1(参照图1)受到碰撞载荷时通过规定的锁止机构限制织带的拉出。
如图3所示,后车顶梁5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剖切观察时呈L字形状。
具体来说,具有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底壁52和从底壁52的前缘朝向上方延伸的前壁53。并且,在该前壁53的上缘,在与后车顶梁5的后述的突出部5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凸缘53a,该凸缘53a由前壁53的上端向前方弯曲而形成。
该凸缘53a通过焊接等与后述的托架10连接。
底壁52形成有供从卷收器9(参照图2)延伸出的织带(省略图示)穿插的下部开口54。需要说明的是,后述的托架10以与该下部开口54相对的方式形成有上部开口13。
另外,底壁52形成有以在车宽方向上夹着下部开口54的方式将卷收器9(参照图2)安装于底壁52的安装部52a。
卷收器9借助这样的安装部52a安装于后车顶梁5的突出部51。
以下参照的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车身后部构造C的部分俯视图。
如图4所示,后车顶梁5的突出部51以后车顶梁5的后柱2侧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端部局部向车身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具体来说,底壁52的前缘局部向车身前部鼓出。
卷收器9安装在这样的突出部51的底壁52。
(托架)
如图4所示,托架10将卷收器9配置在其与后车顶梁5的突出部51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托架10如图3所示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剖切观察时呈L字形状。
具体来说,托架10具有以与后车顶梁5的形成突出部51的底壁52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上壁11。另外,托架10具有以从该上壁11的后缘向下方延伸并与形成突出部51的前壁53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后壁12。该托架10的上壁11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托架的上表面”相当,托架10的后壁12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托架的后表面”相当。
并且,在该后壁12的下缘形成有由后壁12的下端朝向后方弯曲而形成的凸缘12a。
该凸缘12a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后车顶梁5的底壁52。
这样的托架10通过使托架10的凸缘12a与底壁52连接并使后车顶梁5的凸缘53a与上壁11连接,从而将卷收器9(参照图2)收纳在其与后车顶梁5之间。也就是说,托架10成为卷收器9的罩部件。
另外,通过将这样的托架10与后车顶梁5连接,从而如图3中的假想线(双点划线)所示,托架10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大致矩形的开口部30。
顺带一提,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30为了使托架10与突出部51匹配配置而形成。
并且,后车顶梁5与后柱2在后柱2侧的开口部30的车宽方向外侧连接。
另外,托架10在车宽方向上的与安装有以下说明的延伸部件20一侧的相反侧与后柱2连接。
由此,在托架10与后车顶梁5之间形成的矩形的闭合截面形成为从图1所示的后柱2的上端部的闭合截面到后柱2的下端部的闭合截面连续。在图3中,附图标记2a表示后柱2的上端部的闭合截面。附图标记20为以下说明的延伸部件。
(延伸部件)
接下来说明延伸部件20(参照图3)。
如图3所示,延伸部件20由弯曲的板体构成。
该延伸部件20如图2所示,连接托架10的后壁12(后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
具体来说,延伸部件20如图4所示,以沿着托架10的后壁12的延伸方向的方式配置,并连接后车顶梁5与托架10。
需要说明的是,延伸部件20不限定于前述的连接后壁12(后表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构造。
即,延伸部件20也可以设为连接后壁12(后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结构。另外,一对延伸部件20也可以设为连接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及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双方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结构。
另外,延伸部件20不限定于连接前述的托架10的后壁12(后表面)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构成。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件20为连接托架10的上壁11(上表面)和后壁12(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构成。
因此,虽省略图示,但延伸部件20也可以配置为连接托架10的上壁11(上表面)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上缘。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延伸部件20也可以将托架10的上壁11(上表面)和后壁12(后表面)双方连接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
图5是延伸部件20的整体立体图。
如图5所示,延伸部件20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壁21;底面22,其配置为从纵壁21的下端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着后车顶梁5(参照图2)的底壁52(参照图2);以及加强凸缘23,其沿着纵壁21的上缘延伸。
纵壁21从车宽方向外侧起依次具有托架安装部21a、纵壁主体部21b及后车顶梁安装部21c。
托架安装部21a以与托架10(参照图2)的后壁12(参照图2)重叠的方式通过点焊等与该后壁12连接。
与该托架安装部21a对应的位置的下方的底面22以与托架10(参照图4)的凸缘12a(参照图4)及后车顶梁5的底壁52(参照图4)三片重叠的方式点焊。
纵壁主体部21b由与托架安装部21a连接且以沿着托架10(参照图4)的后壁12(参照图4)的延伸方向的方式配置的板体构成。
与该纵壁主体部21b对应的位置的下方的底面22以与后车顶梁5(参照图4)的底壁52(参照图4)两片重叠的方式点焊。
后车顶梁安装部21c与纵壁主体部21b连接,并以沿着后车顶梁5(参照图4)的前壁53(参照图4)的方式从纵壁主体部21b侧弯曲形成。与该后车顶梁安装部21c对应的位置的下方的底面22以与后车顶梁5(参照图4)的底壁52(参照图4)两片重叠的方式点焊。
这样的纵壁21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1d。
具体来说,加强筋21d分别形成于托架安装部21a和后车顶梁安装部21c。
另外,延伸部件20具有从底面22形成到纵壁21为止的加强筋22a。
加强凸缘23以纵壁21的上端稍微朝向车身后方倾斜的方式弯曲形成。该加强凸缘23提高纵壁21的上缘的刚性及强度。
(加强部件)
接下来说明铰链安装部4(参照图2)的加强部件8(参照图2)。
加强部件8如图2所示与铰链安装部4一体形成。
虽省略图示,但在铰链安装部4通过螺栓等紧固对安装于后门的门侧铰链进行枢轴支承的车身侧铰链。
本实施方式中的加强部件8如图2所示,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大致板体形成。具体来说,加强部件8如图4所示,俯视观察时呈沿后车顶梁5的底壁52的后缘延伸的细长的矩形。
另外,加强部件8在前后方向上以与托架10及后柱2的上端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并且,加强部件8与后车顶梁5的底壁52点焊,且与托架10的后壁12的凸缘12a点焊。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C所起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C使托架10以将卷收器9配置在其与后车顶梁5的突出部51之间的方式与该后车顶梁5连接。
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在后车顶梁5的前侧确保配置卷收器9的空间。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C的延伸部件20连接托架10的上壁11(上表面)和后壁12(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
在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中,从安全带(省略图示)向卷收器9输入的载荷朝向下方而向突出部51输入。然后,该载荷经由托架10及延伸部件20向后车顶梁5的前壁53传递。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使得后车顶梁5针对从安全带输入的载荷的扭转刚性及强度提高。
另外,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利用延伸部件20防止开口部30的变形。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中的卷收器9的安装部的刚性及强度。
另外,在车身后部构造C中,托架10与后车顶梁5之间形成的闭合截面与后柱2的闭合截面连续。
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从安全带(省略图示)向卷收器9输入的载荷高效地向后柱2传递。
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抑制过大的负荷经由安全带(省略图示)集中于后车顶梁5。
另外,在托架10与后车顶梁5之间形成的闭合截面与后柱2的闭合截面连续,从而从后车顶梁5中的卷收器9的安装部到后柱2的上端的扭转刚性提高。
另外,设想不具有托架10的后车顶梁5,在卷收器9以接近后柱2的方式安装于后车顶梁5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后车顶梁5侧的与后柱2连接的连接部的刚性、强度。
与此相对,在车身后部构造C中,托架10以在其与后车顶梁5之间形成的闭合截面与后柱2的闭合截面连续的方式连接,因而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的刚性及强度并能够使卷收器9接近后柱2配置。
另外,根据车身后部构造C,由于从卷收器9的安装部到后柱2的刚性及强度提高,因此不需要在后柱2(本实施方式中的右侧的后柱2)的靠近该卷收器9一侧追加加强件。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实现车身1的轻量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在该后柱2追加加强件,因此左右的后柱2接近对称形状。由此能够抑制因左右的后柱2成为非对称形状而产生的车身1的振动、噪音。
另外,在车身后部构造C中,延伸部件20的纵壁2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1d。
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延伸部件20在车宽方向上的刚性及强度提高。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使后车顶梁5的沿车宽方向输入的载荷在托架10与后车顶梁5的前壁53的相互之间高效地传递。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及强度。
另外,在车身后部构造C中,延伸部件20具有从纵壁21的下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面22。另外,该底面22与后车顶梁5接合。
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延伸部件20在车宽方向上的刚性及强度提高。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中的卷收器9的安装部的刚性及强度。并且,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及强度。
另外,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延伸部件20的以车宽方向为轴的扭转刚性及强度也提高。由此,车身后部构造C使得后车顶梁5的针对从安全带输入的载荷的扭转刚性及强度提高。
另外,在车身后部构造C中,后门(省略图示)的铰链安装部4的加强部件8、后车顶梁5及托架10相互接合。
根据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C,能够提高后车顶梁5中的卷收器9的安装部和铰链安装部4双方的刚性及强度。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方式实施。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设想仅在后车顶梁5的右侧端部具有卷收器9,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因此,车身后部构造C可以设为仅在后车顶梁5的左侧端部具有卷收器9的结构,也可以设为在后车顶梁5的左右两端部具有卷收器9的结构。
顺带一提,在后车顶梁5的左侧端部具有卷收器9的车身后部构造C夹着车辆的中心轴而成为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构造C(右侧构造)的对称构造。

Claims (5)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车顶梁安装有安全带的卷收器,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车顶梁具有:
突出部,其向车身前方突出并供所述卷收器配置;以及
前壁,其在车身前侧上下延伸,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包括:
托架,其以将所述卷收器在其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配置的方式与所述后车顶梁连接,并在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在车宽方向端部形成有开口部;以及
延伸部件,其将所述托架的上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车宽方向端部与所述后车顶梁的前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后柱,其在车身后部形成闭合截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所述托架与所述后车顶梁之间形成的闭合截面在相对于安装有所述延伸部件一侧的车宽方向上的相反侧与所述后柱的闭合截面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件具有:
纵壁,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加强筋,其在所述纵壁上沿车宽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件具有从所述纵壁的下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面,
所述底面与所述后车顶梁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后门的铰链安装部的加强部件,
所述后车顶梁、所述托架及所述加强部件相互接合。
CN202010205192.5A 2019-03-28 2020-03-20 车身后部构造 Active CN111746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5057A JP6837509B2 (ja) 2019-03-28 2019-03-28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9-065057 2019-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6659A CN111746659A (zh) 2020-10-09
CN111746659B true CN111746659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60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5192.5A Active CN111746659B (zh) 2019-03-28 2020-03-20 车身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5912B2 (zh)
JP (1) JP6837509B2 (zh)
CN (1) CN111746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15754A1 (fr) * 2020-10-30 2022-05-06 Renault S.A.S. Support d’articulation pour une porte de coffre de véhicule.
JP2022108432A (ja) * 2021-01-13 2022-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N113147907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车身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1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体構造
JP2001191898A (ja) * 2000-01-11 2001-07-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
CN1412061A (zh) * 2001-10-12 2003-04-2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肩部锚栓安装结构
CN206031291U (zh) * 2016-09-22 2017-03-22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汽车顶盖后横梁结构总成
JP2018052181A (ja) * 2016-09-27 2018-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6400B2 (ja) * 1998-06-16 2005-11-1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シート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構造
JP4534110B2 (ja) * 2001-04-05 2010-09-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リヤシート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構造
US7328918B2 (en) * 2003-07-24 2008-02-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eat belt device for vehicle
KR100610190B1 (ko) * 2004-06-23 2006-08-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3점식 시트벨트의 장착구조
JP5013088B2 (ja) * 2007-08-24 2012-08-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JP4828573B2 (ja) * 2008-05-26 2011-1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1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体構造
JP2001191898A (ja) * 2000-01-11 2001-07-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
CN1412061A (zh) * 2001-10-12 2003-04-2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肩部锚栓安装结构
CN206031291U (zh) * 2016-09-22 2017-03-22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汽车顶盖后横梁结构总成
JP2018052181A (ja) * 2016-09-27 2018-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85912B2 (en) 2022-03-29
CN111746659A (zh) 2020-10-09
JP6837509B2 (ja) 2021-03-03
JP2020163950A (ja) 2020-10-08
US20200307506A1 (en)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572B (zh) 汽车的下部车体构造
CN111746659B (zh) 车身后部构造
US763191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JP4715341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755258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6040644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10047114A (ja)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13246698B (zh) 车辆用门
JP4352769B2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353364B2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CN111703506B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4718232B2 (ja) バックドア構造
JP43149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876828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01238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6052827A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JP4154698B2 (ja) 車両の後側面部構造
JP5504014B2 (ja) 車両の車体側部構造
CN114537536A (zh) 车身构造
JP6172046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66970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5831130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4577129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2428794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构造
JP3900143B2 (ja) 自動車のピラ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