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6491A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6491A
CN110696491A CN201910604002.4A CN201910604002A CN110696491A CN 110696491 A CN110696491 A CN 110696491A CN 201910604002 A CN201910604002 A CN 201910604002A CN 110696491 A CN110696491 A CN 110696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dium
carriage
nozzle surfac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40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6491B (zh
Inventor
知野徹
深泽洸贵
玉木孝幸
石川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9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6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al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41J13/00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sheet input section of automatic paper hand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41J2/16511Constructions for cap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4Bodily-changeable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介质处于输送区域的状态下也能够以介质不被液体弄脏的方式适当实施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的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21),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M)喷出液体;滑架(20),其搭载了喷出头和液体盒(27),并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盖(29),其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于作为介质被输送的范围的输送区域(FA)的外侧,并能够与喷出头的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21A)接触;控制部,其对滑架的移动进行控制。控制部在实施液体盒的更换或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滑架位于第一位置(P1),该第一位置为,喷嘴面在X轴方向上与输送区域内的盖侧的侧端(M1)和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出头和使喷出头移动的滑架、并且使对向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被搭载于滑架上的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这种液体喷出装置,已知一种喷墨式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的喷出头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并在纸张等介质上印刷文件或图像。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采用了避免由于对作为液体收纳体的一个示例的墨盒进行更换时的油墨的飞散而将压印板弄脏的盒更换方法。在该记录装置中,当指示了盒更换时模式时,馈纸盒内的一张记录纸被馈纸,并被配置于记录头与压印板之间。在盒位于更换位置的状态下,盒被使用者拆下,并被更换为新的盒。在盒更换后,将被载置于记录头与压印板之间的记录纸排出,并且使滑架从盒的更换位置移动至维护位置,从而实施记录头的清洁。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在盒更换时记录纸等介质将被浪费一张。另外,在从卷筒纸等卷筒体被放卷的连续纸张等连续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印刷的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时,在将介质就此留在输送区域中的状态下实施盒更换。在盒更换时,除了盒的拆下时的油墨的飞散以外,有时也会因为在盒安装时施加于滑架上的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使液体从喷出头的喷嘴漏出,致使液体附着在喷嘴面上,或者液滴下落。在盒更换后,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使喷出头从盒的更换位置移动至与维护装置所具有的盖对置的维护位置的中途,液滴从喷出头向介质滴落,或者喷出头的喷嘴面与翘起的介质摩擦而可能会使介质被液体弄脏的问题。
并且,在这种课题中,搭载于滑架上的液体收纳体为罐,即使是在被搭载于滑架上的状态下就此向液体收纳体注入液体的类型,由于液体注入时的瓶的按压压力或在液体注入后将栓部嵌入液体收纳体的注入口时的按压压力等的影响,从而液体有时会从喷出头的喷嘴漏出。因此,在具备能够搭载液体收纳体的滑架的液体喷出装置中,上述的课题大致是共同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23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滑架,其搭载了所述喷出头和液体收纳体,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所述液体收纳体对向所述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盖,其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被配置于作为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范围的输送区域的外侧,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接触;控制部,其对所述滑架的移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喷嘴面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输送区域内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于,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盖,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面接触;滑架,其搭载了液体收纳体和所述喷出头,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移动,而使所述喷嘴面位于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介质的输送区域内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将液体喷出装置的维护罩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以液体喷出装置的图1中的3-3线切断而成的示意侧剖视图。
图4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内部、且滑架位于初始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内部、且滑架位于实施盒更换的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6为滑架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示意主视图。
图7为滑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主视图。
图8为安装液体盒时的示意主视图。
图9为表示喷出头的喷嘴面的示意仰视图。
图10为表示对于喷出头的擦拭动作的示意主视图。
图11为表示喷出头的擦拭结束时的位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12为表示由液体用尽造成的印刷中断时的喷出头和介质的示意俯视图。
图13为表示介质的退避动作的示意俯视图。
图14为表示再次开始印刷时的介质的恢复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15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6为表示盒更换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为,向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在介质上对文字或图像等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在图1中,在液体喷出装置11被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前提下,由Z轴来表示铅直方向,且将沿着水平面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来进行图示。即,在从正面观察液体喷出装置11的情况下,成为宽度方向的X轴方向、成为纵深方向的Y轴方向、成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分别为不同的方向,并相互正交。在纵深方向上,有时也将一端侧称为前表面侧或前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背面侧或后侧。并且,X轴方向相当于第一轴方向的一个示例,Y轴方向相当于第二轴方向的一个示例。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12。位于后侧的馈纸罩13和位于前侧的维护罩14以可开闭的方式而被设置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上。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上的在X轴方向上与维护罩14相邻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实施液体喷出装置1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15。
如图1所示,滑架20以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壳体12内。在滑架20上,搭载有喷出头21,所述喷出头21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M喷出油墨等液体。喷出头21以能够与被输送的介质M对置的方式而被固定在滑架20的底部上。通过滑架20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同时从喷出头21向介质M喷出液体,从而在介质M上的作为被喷出液滴的区域的印刷区域IA上印刷图像或文件。液体喷出装置11在壳体12的前表面上具备排出口16。在壳体12内喷出头21喷出液体而形成了图像等的印刷完毕的介质M从排出口16被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与作为滑架20的移动方向的扫描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维护罩14能够以后端部为轴而进行开闭。当打开维护罩14时,滑架20以及滑架20的移动区域MA从被设置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上的开口12A露出。另外,使滑架20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22的一部分也从开口12A露出。移动机构22由作为滑架20的动力源的滑架电机23、一对滑轮24和同步带25等而构成,所述同步带25被卷绕在一对滑轮24上且其一部分被固定在滑架20上。通过使滑架电机23正反转驱动,从而滑架20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于移动区域MA上,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从喷出头21喷出液体,从而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另外,沿着滑架20的移动路径而张设有由线性编码器构成的第一编码器26。滑架20根据从第一编码器26输出的脉冲信号而被实施速度控制以及位置控制。
在滑架20上,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液体盒27,所述液体盒27为,收纳有向喷出头21供给的油墨等液体的液体收纳体的一个示例。在滑架20上搭载有多个液体盒27和喷出头21,并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液体盒27在滑架20上被安装在与喷出头21相比靠上方位置处。滑架20具有能够收纳多个液体盒27的主体20A、和从上侧覆盖被收纳于主体20A中的多个液体盒27的罩20B。液体盒27被安装多个,并分别对包括例如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这四个颜色在内的多种颜色的油墨进行收纳。也可以为仅安装一个例如黑色这一种颜色的液体盒27的结构。并且,液体收纳体并不限于液体盒27,也可以为被搭载于滑架20上并收纳有液体的罐或接合器。
滑架20在未实施印刷时,在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HP处待机。在处于初始位置HP时的滑架20的下方,设置有对喷出头21进行维护的维护装置28。维护装置28具备盖29、泵30、图6所示的擦拭器31等。盖29被配置在与喷出头21向介质M喷出液体而进行移动的范围相比靠外侧处,所述喷出头21在滑架20的移动区域MA上与滑架20一起在X轴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喷出头21向介质M喷出液体而进行移动的范围,盖29被配置在与该范围的边界相比靠外侧处。当滑架20在初始位置HP上待机时,喷出头21通过与盖29接触而被压盖。通过压盖,从而抑制了喷出头21的喷嘴内的油墨的增稠或干燥。
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在壳体12内具备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导向轴32。导向轴32以被支承于框架18上的状态而被架设在壳体12内的Z轴方向上的预定的高度位置处。在本示例中,在成为导向轴32的上方的高度位置上具有沿着X轴方向而延伸的轨道部33。轨道部33对框架18的一部分进行弯曲加工而被形成,且与导向轴32一起作为支轴而发挥功能。滑架20被导向轴32以及轨道部33引导,并能够在作为导向轴32的延伸方向的X轴方向上移动。喷出头21被滑架20支承,从而在X轴方向上与滑架20一起进行往复移动。喷出头21具有开口设置有喷出油墨等液体的喷嘴N的喷嘴面21A。并且,虽然在图3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四个喷嘴N,但在例如Y轴方向上设置有100~500个的范围内的预定数量。
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使滑架20移动的移动机构22。移动机构22除了对滑架20进行支承的导向轴32以及轨道部33之外,由作为滑架20的动力源的滑架电机23、和被卷绕在以滑架电机23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滑轮24上的同步带25等而构成。滑架20被固定于同步带25的一部分上,并通过滑架电机23被正反转驱动从而在X轴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用于对滑架20的X轴方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的第一编码器26。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对介质M进行馈送的馈送部35。馈送部35具备馈送轴36,所述馈送轴36能够装填将介质M卷叠成圆筒状而成的卷筒体R,并能够进行旋转。通过作为馈送轴36的动力源的图13所示的馈送电机37被驱动,而使卷筒体R与馈送轴36一起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介质M被放卷。从卷筒体R上被放卷的介质M例如为连续纸张。另外,如在图2中由双点划线所示,馈送部35也能够经由供给口17而供给由例如单页纸构成的介质M。
另外,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对从馈送部35被馈送的介质M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38、和对被引导部件38引导的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部40。输送部40至少在作为与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二轴方向的一个示例的Y轴方向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输送部40将图13所示的输送电机41设为动力源。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对被输送部40输送的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台42。支承台42的上表面成为载置有介质M的载置面42A。输送部40在与喷出头21的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与在Y轴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M的宽度方向一致。
输送部40具备:在介质M被输送的输送路径上,位于与喷出头21相比靠上游侧的输送辊对43、位于与喷出头21相比靠下游侧的中继辊对44、位于与中继辊对44相比靠下游侧的排出辊对45。输送辊对43通过以将介质M夹于中间的状态进行旋转,从而将介质M朝向支承台42进行输送。中继辊对44被配置在与支承台42相比靠下游侧,并向排出辊对45送出介质M。在输送路径的输送辊对43与排出辊对45之间,介质M在将从喷出头21喷出的油墨滴的喷出方向作为法线的面内所包含的轴向上被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油墨滴的喷出方向为Z方向,且介质M的输送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因此,输送路径的输送辊对43与排出辊对45之间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
喷出头21向介质M中的被支承台42支承的部分喷出液体,从而对图像等进行印刷。喷出头21以喷嘴N所开口的喷嘴面21A与支承台42的载置面42A对置的姿态而被搭载于滑架20上。喷出头21为,实施在与滑架20一起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向被载置于载置面42A上的介质M喷出油墨等液体来进行印刷的印刷处理的喷墨头。液体喷出装置11使喷出头21所喷出的油墨滴附着在介质M上,从而对由点组构成的图像进行印刷。
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将由喷出头21实施了记录的介质M切断的切断部46。切断部46具有可旋转的一对旋转刃46A。一对旋转刃46A被配置于能够将介质M上下夹入的位置上。切断部46通过使旋转刃46A将介质M上下夹入的方式而其切入的同时,在X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将从卷筒体R被供给的印刷后的介质M切断为所期望的长度。通过切断部46,从而使印刷后的介质M在被中继辊对44和排出辊对45夹于中间的切断位置上被切断。在介质M为从供给口17被供给的单页纸的情况下,切断部46未被驱动。排出辊对45通过以将介质M夹于中间的状态进行旋转,从而将介质M从排出口16排出。喷出头21、引导部件38、输送部40、支承台42以及切断部46被收纳于壳体12中。另外,在壳体12内配置有对液体喷出装置1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0。
如图4所示,滑架20在非印刷时在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HP上待机,所述初始位置HP被设定于滑架20的扫描范围内的X轴方向上的一端部处。滑架20能够在从图4中由实线所表示的初始位置起至图4中由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反初始位置为止的移动区域MA的范围内进行移动。在壳体12上,在相当于滑架20的移动路径的下方的位置上,配置有支承台42。馈送部35通过利用馈送电机37而使馈送轴36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将介质M从被装填于馈送轴36上的卷筒体R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放卷。卷筒体R从其外周面上侧起,通过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多个的按压辊39而在多处被按压。另外,在输送路径上的馈送部35与支承台42之间的位置上,构成输送部40的一部分的多个按压辊40A被配置有多个。从卷筒体R上被放卷的介质M通过在被各辊39、40A引导的同时以输送电机41的动力而被驱动的输送部40,而被供给向支承台42的载置面42A上。介质M在X轴方向上于能够输送介质M的输送区域FA的范围内被输送。另外,在印刷时,滑架20通过滑架电机23的驱动,而在初始位置HP与反初始位置AP之间的移动区域MA中的、喷出头21可喷出液体的印刷处理区域PA的范围内,沿着X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当滑架20位于初始位置HP时,喷出头21位于与输送区域FA以及印刷处理区域PA相比靠X轴方向的外侧处。
在此,输送区域FA是指介质M被输送的最大范围的区域,相当于最大宽度的介质M被输送的区域。另外,印刷处理区域PA为被印刷在最大宽度的介质M上的印刷范围,且相当于在最大宽度的介质M上进行无边印刷时的印刷范围。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区域FA和印刷处理区域PA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但严格来讲,在与超出印刷对应的机型中,印刷处理区域PA比输送区域FA长相当于其超出量。
图5表示滑架20被配置于更换液体盒27时的第一位置P1上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架20位于第一位置P1上时,第一位置P1被设定为,如喷嘴面21A位于介质M的输送区域FA的初始位置HP侧的侧端、即位于被输送的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初始位置HP侧的侧端M1与初始位置HP之间那样的位置。该第一位置P1也可以位于印刷处理区域PA的初始位置HP侧的侧端、即在被输送的最大宽度的介质M上实施了无边印刷的区域亦即印刷处理区域PA的初始位置HP侧的侧端与初始位置HP之间的位置。
如图6所示,在与位于初始位置HP的滑架20对置的下方位置处,配置有维护装置28。维护装置28在与被配置于初始位置HP处的喷出头21对置的位置上具备盖29。盖29能够升降,并在图7所示的退避位置与图6所示的压盖位置之间沿着铅直方向Z而移动。当滑架20在初始位置HP上待机时,盖29上升而与喷嘴面21A接触,从而对喷出头21进行压盖。
另外,维护装置28具备泵30以及擦拭器31。擦拭器31位于与盖29相比靠印刷处理区域PA侧。泵30例如为抽吸泵,并通过图6所示的盖29与喷嘴面21A接触而以对喷出头21进行压盖的状态被驱动,从而将盖29内的空气排出。维护装置28实施如下的抽吸清洁,即,通过将由喷嘴面21A和盖所包围的封闭空间设为负压,从而将液体从喷嘴N强制性地抽吸排出的抽吸清洁。清洁并不限于抽吸清洁,也可以为通过利用加压泵而从喷出头21内的液体流道的上游侧对液体盒27等液体供给源的液体进行加压、从而将液体从喷嘴N强制性地排出的加压清洁。清洁除了定期或不定期地被实施之外,也在液体盒27的更换时被实施。这是因为,在液体盒27的更换时,气泡有时会混入到滑架20侧的液体流道中。另外,由于在安装所更换的液体盒27时将液体盒27按压在滑架20上,因此,当由于此时的按压力而使滑架20变形从而使液体流道被加压时,有时会从喷嘴N漏出液体。从喷嘴N漏出的液体附着于喷嘴面21A上,或者成为液滴而滴落。附着在喷嘴面21A上的液体与从喷嘴N被喷出的液滴接触,从而成为液滴的飞行弯曲的原因。因此,在液体盒27的更换之后,实施清洁以及利用擦拭器31而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的擦拭。
维护装置28所具备的擦拭器31被构成为,能够独立于盖29而进行升降。擦拭器31能够沿着铅直方向Z而移动至图6、图7所示的退避位置和图11所示的擦拭位置。如图10所示,通过在擦拭器31被配置在擦拭位置上的状态下使滑架20向X轴方向的一侧(+X方向)移动,从而利用擦拭器31而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
图7表示滑架20被配置于实施盒更换的第一位置P1上的状态。如图7所示,第一位置P1被设定于使喷嘴面21A在X轴方向上与区域PCA对置的滑架20的位置,所述区域PCA为,在介质M的输送区域FA中的盖29侧的侧端M1与盖29中的输送区域FA侧的侧端C1之间的区域。换言之,第一位置P1被设定为喷嘴面21A与输送区域FA和盖29之间的区域PCA对置的滑架20的位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位置P1也为,喷嘴面21A与印刷处理区域PA和盖29之间的区域PCA对置的滑架20的位置。当滑架20被配置在第一位置P1上时,无论介质M为哪一种尺寸,喷嘴面21A均与介质M在铅直方向Z上不重叠。另外,当滑架20被配置在第一位置P1上时,喷嘴面21A与盖29在铅直方向Z上不重叠。
另外,如图10、图11所示,在盖29上,跨及其上侧以及周围而设置有头引导部件55。头引导部件55能够与盖29一起进行升降,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将喷出头21引导至盖29。在具有头引导部件55的结构中,优选为,第一位置P1被设定为,使喷嘴面21A在X轴方向上与输送区域FA的侧端M1和头引导部件55的输送区域FA侧的侧端C2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在此,对液体盒27进行更换的第一位置P1至少以喷嘴面21A从介质M的输送区域FA向盖29侧偏离为条件。另外,喷嘴面21A也可以从印刷处理区域PA向盖29侧偏离。另外,虽然与盖29相比向外侧偏离,但由于液体喷出装置11的X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将增大,因此,并不优选。另外,由于当喷出头21位于与盖29重叠的位置时,通过盒更换时的按压力而使喷出头21向下侧位移时与盖29接触从而对盖29施加负荷,因此,并不优选。因此,第一位置P1优选为,可使喷嘴面21A与如下的区域对置的滑架20的位置,所述区域为,与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盖29侧的侧端M1相比靠外侧、即与输送区域FA相比靠外侧的区域,且成为不重叠于盖29的与盖29相比靠内侧的区域PCA。因此,第一位置P1优选为,满足喷嘴面21A的整体收敛于在X轴方向上介质M的输送区域FA中的盖侧的侧端M1与盖29的输送区域FA侧的侧端C1之间的区域PCA内的条件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第一位置P1上停止的滑架20的底面与底部框架19对置。液体喷出装置11具有第一突起51,所述第一突起51为,在喷嘴面21A位于第一位置P1时,能够与滑架20中的液体被喷出的方向(-Z方向)侧的滑架面20C接触的突起的一个示例。第一突起51从底部框架19的上表面朝向铅直方向Z的上方突出。当滑架20的滑架面20C与突起51接触时,喷嘴面21A和位于与喷嘴面21A对置的位置的底部框架19的上表面分离。在本示例中,在滑架20的底面上在喷出头21以外的部分上形成有第二突起52,所述第二突起52在滑架20于第一位置P1上停止的状态下,在与第一突起51对置的位置上朝向下方突出。如图9所示,第二突起52在滑架20的底面上于Y轴方向上隔着喷出头21的两侧的位置上被突出设置一对。
如图8所示,当用户在液体盒更换时将新品或液体注入后的液体盒27安装在滑架20时进行按压时,通过其按压力而使滑架20等合成树脂制的部件瞬间变形。此时,虽然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瞬间下降,但第一突起51与滑架面20C抵接,从而限制了喷嘴面21A的进一步的下降。在本示例中,第一突起51与第二突起52抵接,从而限制了喷嘴面21A的进一步的下降。其结果为,在喷嘴面21A与底部框架19之间确保了间隙GH,避免了两者接触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滑架20侧形成第二突起52,因此,如图8所示,第二突起52的下端面成为滑架面20C。通过在滑架20侧形成第二突起52,从而能够将底部框架19侧的第一突起51的突出高度抑制得较低。并且,也可以采用去掉第二突起52而使第一突起51与由滑架20的底面构成的滑架面直接触碰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上,设置有与被安装于滑架20上的液体盒27的数量相同的喷嘴列NR。喷嘴列NR由在Y轴方向上以预定的喷嘴间距而排列的M个喷嘴N的组构成。但是,M为例如100~500的范围内的预定值。在此,将形成有构成喷嘴列NR的多个喷嘴N的范围内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喷嘴列尺寸NL,并将喷嘴面21A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喷嘴面尺寸PL。
如图10所示,在滑架20从初始位置HP向输送区域FA侧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被配置于擦拭位置上的擦拭器31而擦拭了喷嘴面21A。此时,如图10所示,由弹性体或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擦拭器31以触碰喷嘴面21A而弯曲的状态来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当擦拭结束从喷嘴面21A脱离时从弯曲的状态一下子伸展并恢复至原始状态时,由擦拭器31刮掉的液体向周边飞散,从而有可能因液体而弄脏其周边以及介质M。因此,为了使擦拭器31从擦拭时的弯曲状态缓慢地向伸展开的状态恢复,而在滑架20上在喷出头21中的擦拭器31的擦拭下游侧的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斜面53。斜面53朝向随着从喷嘴面21A远离而铅直方向Z上的位置逐渐变高的方向倾斜。
在此,如果仅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则只要在于擦拭时使滑架20向与擦拭器31相比靠印刷处理区域PA侧移动喷嘴面21A的宽度尺寸的量即可。但是,在采用具有斜面53的滑架20的情况下,需要使滑架20向印刷处理区域PA侧多移动斜面53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的量。在本示例的情况下,当使滑架20向印刷处理区域PA侧移动至擦拭所需的位置时,如图11所示,喷嘴面21A移动至与介质M对置的位置。
如图11所示,为了在由擦拭器31实施的擦拭时利用斜面53,需要确保在作为喷出头21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头宽HL上加上作为斜面53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斜面尺寸WL而得到的尺寸以上的擦拭行程。在擦拭器31以该擦拭行程而进行擦拭动作的情况下,当喷出头21移动并停止在擦拭结束位置时,在铅直方向Z上,喷出头21和介质M成为相对置的位置关系。即,介质M的侧端M1侧的一部分与喷嘴面21A在铅直方向Z上对置。
此时,当介质M上的附着有从喷出头21被喷出的液体的印刷区域IA因液体而溶胀并翘起时,在喷出头21移动至图11所示的擦拭结束位置的过程中,会担心喷嘴面21A擦到介质M上的印刷区域IA。另外,如图12所示,当介质M的印刷区域IA位于与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时,会担心在擦拭时移动至擦拭结束位置的喷嘴面21A由于吸收了油墨的介质M溶胀而起伏的现象即起皱等而与介质M的翘起的部分接触。当喷嘴面21A与介质M的印刷区域IA接触时,会担心喷嘴面21A擦到印刷面而使印刷质量下降,或者在刚刚清洁之后的喷嘴面21A的喷嘴N的刚调整好的液体弯液面被破坏,从而产生无法适当地喷出液滴的喷出不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更换时,使介质M在Y轴方向上退避至擦拭过程中的喷出头21与印刷区域IA不对置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印刷区域IA从喷嘴面对置区域HA退避,并且在清洁后的擦拭时即使喷嘴面21A移动至与介质M对置的位置,由于喷嘴面21A相对于介质M而与因起皱等而易于翘起的印刷区域IA以外的部分对置,因此,避免了与介质M之间的接触。
图12~图14对盒更换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当成为液体用尽状态时中断印刷,并且在例如图12所示的状态下停止印刷。此时,印刷区域IA的一部分位于可与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当在介质M的印刷区域IA的一部分位于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情况下介质M因起皱等原因而在印刷区域IA的部分处翘起时,会担心在喷出头21移动至擦拭结束位置时喷嘴面21A与印刷区域IA的摩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印刷区域IA从喷嘴面对置区域HA向Y轴方向退避。在本示例中,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中使附着了油墨的印刷区域IA向与喷嘴面对置区域HA相比靠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移动。换言之,通过退避动作,从而附着了油墨的印刷区域IA在Y轴方向上向+Y侧移动。此时,朝向+Y侧的方向为,相对于喷嘴面对置区域HA而朝向介质M中的与油墨附着之前的区域所处的-Y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即,印刷区域IA向与喷嘴面对置区域HA相比靠喷出液体之前的区域的相反侧移动。并且,如果为直至被收卷于卷筒体R上的近前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则也可以使印刷区域IA向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即-Y侧退避。当印刷区域IA向与喷嘴面对置区域HA相比靠+Y侧移动时,介质M中的附着油墨之前的区域位于喷嘴面对置区域HA。介质M中的附着油墨之前的区域与附着了油墨的区域相比不易翘起。因此,当喷出头21移动至擦拭结束位置时,进一步减少了喷嘴面21A与印刷区域IA摩擦的可能性。
控制部60在指示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即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时,实施输送介质M以使介质M中的附着有由喷出头21所喷出的油墨的印刷区域IA退避的退避动作。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使介质M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移动,并使介质M上的印刷区域IA从与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起向+Y侧退避的退避动作。在此,在退避动作中,Y轴方向上的介质M的输送量大于作为喷嘴面21A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喷嘴面尺寸PL(参照图9)。其结果为,如图13所示,介质M的印刷区域IA在Y轴方向上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
尤其是在本示例中,如图13所示,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中使被喷出了液体的印刷区域IA从排出口16起位于壳体12的外侧。在退避动作中被输送的介质M的输送量FL(参照图13)被设定为,能够使整个印刷区域IA向与排出口16相比靠输送路径的下游侧、即壳体12的外侧退避的值。因此,通过退避动作,从而使印刷区域IA向壳体12的外侧被排出。在此,在壳体12内,由于油墨等液体被喷出,因此,与壳体12的外侧相比,湿度较高。因此,通过使印刷区域IA向外侧退避,从而与处于壳体12内时相比,促进了印刷区域IA的油墨的干燥。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0使整个印刷区域IA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但控制部60也可以设为使印刷区域IA中的、至少刚刚被喷出了液体之后的区域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的结构。该“刚刚被喷出液体之后的区域”例如为,在图12所示的、在印刷被中断的时间点处位于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区域。介质M在刚刚被喷出液体之后最容易溶胀,从而翘起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使整个印刷区域IA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的结构相比,在抑制介质M的移动量的同时,减小了喷嘴面21A与介质M接触的可能性。
而且,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通过控制部60使介质M向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移动以代替控制部60使介质M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移动,从而使印刷区域IA全体、或至少使刚刚被喷出液体之后的区域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的结构。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在通常的印刷过程中不会从排出口16向壳体12的外侧排出的印刷区域IA向壳体12的外侧被排出,从而减小了由于某种外部因素而使印刷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14所示,当在介质M的退避动之后对液体盒27更换的结束进行检测时,使介质M向输送路径上的上游侧移动。换言之,将介质向与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即朝向+Y侧的方向相反的朝向-Y侧的方向进行输送。控制部60在Y轴方向上将介质M向-Y侧输送如下的输送量,所述输送量相当于在退避动作中将介质M向+Y侧输送的输送量FL。其结果为,使介质M返回至因液体用尽而中断印刷时的原始的输送位置。控制部60在将介质M向-Y侧进行输送而返回至原始的输送位置时,为了再次开始印刷,而使滑架20从第一位置P1向印刷处理区域PA侧移动,从而从喷出头21的喷嘴N向介质M喷出油墨。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由用户实施的液体盒27的更换所涉及的动作之一,实施了使介质M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的退避动作、和使介质M返回至中断印刷时的原始的输送位置的动作,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通过用户的指示等而使印刷中断预定期间、此后使印刷再次开始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使介质M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的动作、或使介质M返回至中断印刷时的原始的输送位置的动作。
介质M的印刷再开位置被设为,一部分与介质M退避之前的印刷区域IA重叠的区域、或者与印刷区域IA的上游侧邻接的区域。因此,液体盒更换后的印刷从一部分与印刷区域IA重叠的区域、或与印刷区域IA的上游侧邻接的区域起再次开始。并且,在前者的情况下,在Y轴方向上一部分重叠的尺寸ΔL(图14)优选为,以从喷嘴N喷出液体而形成的点为单位而在1~3点量的范围内的值。由此,通过使在印刷中断的前后被印刷的两个区域IA局部重叠,从而使条带(条纹)等变得不明显。并且,尺寸ΔL为,在X轴方向上与1列量的喷嘴N对置的喷嘴对向区域NA、和印刷区域IA的重叠的部分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
接下来,参照图15,对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将基于从未图示的主机装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得到的图像印刷在介质M上。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管理包括滑架20的移动控制在内的各种控制的控制部60。喷出头21、滑架电机23、馈送电机37以及输送电机41与控制部60电连接。另外,操作面板15、罩传感器57、第一编码器26、第二编码器58以及介质检测器59与控制部60连接。操作面板15具备显示部15A。
控制部60通过根据印刷数据而对喷出头21进行控制,从而从喷嘴N喷出油墨滴。另外,控制部60通过对滑架电机23进行控制,从而实施滑架20的位置控制以及速度控制。控制部60在对滑架电机23进行正转驱动时,滑架20向远离初始位置HP的+X方向进行前进移动,并且当使滑架电机23反转驱动时,滑架20向靠近初始位置HP的-X方向进行返回移动。而且,控制部60通过对馈送电机37进行控制,从而对馈送部35进行驱动,由此经由供给口17而馈送由单页纸构成的介质M,或者使卷筒体R放卷而馈送由连续介质构成的介质M。另外,控制部60通过对输送电机41进行控制,从而对输送部40进行驱动,并通过各个辊对43~44的驱动而将被馈送的介质M向Y轴方向进行输送。
控制部60在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A上显示菜单以及各种消息。控制部60管理液体盒27的液体剩余量,并且当液体剩余量达到液体用尽状态时,在显示部15A上显示液体用尽的意思的消息,并将该意思告知给用户。
滑架20在液体盒27的安装面上具有未图示的端子。在液体盒27中安装有存储元件,且在被安装面上具有端子。当将液体盒27从滑架20上拆下时,两端子分离而成为电气性上的非接触状态,另一方面,当将液体盒27安装在滑架20上时,两端子被电连接。控制部60通过液体盒27与滑架20的两端子的连接以及非连接而对液体盒27的安装以及拆下进行检测。另外,控制部60在液体盒27被安装在滑架20上的状态下通过两个端子的连接而能够实现对于存储元件的读取和写入。在液体盒27的存储元件中,存储有商品编号信息、液体颜色信息、液体剩余量信息等液体关联信息。控制部60对液体喷出装置11因印刷等而消耗的液体消耗量进行管理,并通过从由存储元件中读取到的剩余量信息中减去液体消耗量,而对当前的液体剩余量进行管理。在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源接通时从存储元件读取液体剩余量,且在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源断开时,将至此测量出的液体剩余量的信息写入存储元件中。
控制部60定期地对液体剩余量是否达到液体用尽状态进行判断,当达到液体用尽状态时,对该意思进行告知。另外,设为,控制部60在对液体用尽进行检测并告知了液体用尽的意思之后,在于存储器65中建立了液体用尽标识的状态下,根据来自检测出用户已打开维护罩14的罩传感器57的检测信号的输入,从而指示液体盒27的更换。
控制部60具备CPU61、第一计数器62、第二计数器63、计时器64以及存储器65。在存储器65中存储有CPU6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在程序中,包括在图16中由流程图来表示的盒更换控制用的程序。CPU61通过执行被存储于存储器65中的印刷控制用的程序,而实施各种印刷控制。另外,CPU61通过执行在图16中由流程图来表示的程序,从而实施盒更换时控制。在此,盒更换时控制是指,对由用户实施的液体盒27的更换进行辅助,并且,在印刷中途实施盒更换的情况下抑制由该印刷的中断导致的印刷质量的下降的控制。盒更换时控制包括滑架20向实施盒更换的第一位置P1的移动、介质M的退避动作等。
第一计数器62在CPU61的指示下将滑架20的初始位置HP设为原点,并通过对来自第一编码器26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沿的数进行计数,从而取得表示滑架位置的计数值。详细而言,控制部60对来自第一编码器26的脉冲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相位进行比校,从而取得滑架20的移动方向。而且,在每次对来自第一编码器26的输入信号检测脉冲沿时,如果为远离初始位置HP的前进移动方向(+X方向),则控制部60使第一计数器62的计数值递增,并且如果为接近初始位置HP的返回移动方向(-X方向),则控制部60使第一计数器62的计数值递减。
第二计数器63在CPU61的指示下将输送路径上的介质检测器59检测出介质M的位置设为原点位置,并通过对来自第二编码器58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沿的数进行计数,从而取得表示介质M的输送位置的计数值。详细而言,控制部60根据来自第二编码器58的脉冲信号,而取得输送辊对43的旋转方向,在每次对脉冲信号的脉冲沿进行检测时,如果为正转方向,则使第二计数器63的计数值递增,并且如果为反转方向,则使第二计数器63的计数值递减。
在存储器65中,除了存储前述的程序之外,还存储有表示介质种类与干燥时间DT的对应关系的由表格数据构成的干燥时间表格TD。控制部60在实施后述的盒更换控制时,参照干燥时间表格TD而取得与介质种类相应的干燥时间DT。
在指示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控制部60使滑架20位于第一位置P1,所述第一位置P1为,喷嘴面21A在第一轴方向X上与第一位置P1介质M的输送区域FA中的盖29侧的侧端M1和盖29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第一位置P1为用户更换液体盒27的位置。
另外,在指示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控制部60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输送介质M,以使介质M中的附着有由喷出头21所喷出的液体的印刷区域IA退避的退避动作。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量大于Y轴方向上的喷嘴面21A的尺寸。在此,当在液体盒27的更换时不使介质M退避而就此放置时,介质M将吸收液体而溶胀并卷曲,从而致使介质M的尤其是印刷区域IA的部分有可能从载置面42A翘起。介质M的翘起部分易于与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接触。因此,控制部60通过介质M的退避动作而使介质M中的印刷区域IA从喷嘴面21A所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退避,从而防止介质M与喷出头21的摩擦。
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后检测出液体盒27的更换已完毕时,将介质M向与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即朝向+Y侧的方向相反的、朝向-Y侧的方向进行输送,并使油墨喷出在向-Y侧被输送的介质M上。用户在结束更换液体盒27时,关闭滑架20的罩20B,接着关闭维护罩14。控制部60对液体盒27的安装进行电气性的检测,且当罩传感器57检测到维护罩14已被关闭的情况时,对液体盒更换完毕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5的按钮操作而通知液体喷出装置11盒更换作业完毕的结构。
接下来,对液体喷出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以下,对控制部60以预定时间间隔来执行并实施在图16中由流程图所表示的程序的控制进行说明。当例如液体盒27的液体剩余量达到液体用尽状态时,控制部60使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A或主机装置的显示部显示液体用尽的意思和催促盒更换的意思的消息。看到该消息的用户打开维护罩14,并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作业。控制部60实施避免液体盒27的剩余量管理以及盒更换时的不良现象的各种控制。以下,参照图16,对控制部60所实施的、由用户实现的盒更换所涉及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控制部60对是否达到液体用尽状态进行判断。控制部60根据从被安装于液体盒27上的存储元件读取到的液体剩余量信息而取得液体盒27的液体剩余量。控制部60从液体剩余量中减去喷出头21所消耗的液体的消耗量,从而掌握当前的液体剩余量。控制部60利用该当前的液体剩余量而对是否达到液体用尽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未处于液体用尽状态,则结束该例程,如果处于液体用尽状态,则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控制部60中断印刷。控制部60即使在印刷中途也会在结束了滑架20的当前的一个路程(pass)的量的印刷的阶段中断印刷。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60使滑架20向初始位置HP移动,并对喷出头21进行压盖。控制部60对滑架电机23进行反转驱动,从而使滑架20移动至初始位置。控制部60利用第一计数器62的计数值而掌握滑架20的位置,并且当计数值达到减速开始位置的值时,开始进行反转驱动中的滑架电机23的减速。而且,在第一计数器62的计数值达到原点的值时,控制部60通过使滑架电机23的驱动停止,从而使滑架20停止在初始位置HP上。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60实施使介质M的印刷区域IA退避的退避动作。详细而言,在指示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控制部60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将介质M以预定的输送量FL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进行输送,并使介质M中的由喷出头21所喷出液体的印刷区域IA从喷嘴面对置区域HA向+Y侧退避的退避动作。在此,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量FL(参照图13)大于作为喷嘴面21A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喷嘴面尺寸PL(参照图9)。其结果为,如图13所示,介质M向+Y侧被输送,印刷区域IA向喷嘴面对置区域HA的外侧退避。尤其是在本示例中,退避动作时的介质M的输送量FL被设定为,能够使整个印刷区域IA退避至与排出口16相比靠输送路径上的下游侧的值。因此,通过退避动作,从而印刷区域IA向壳体12的外侧被排出。在此,实施了喷出油墨等液体的处理的壳体12内部与壳体12的外侧相比,湿度较高。因此,通过使印刷区域IA向壳体12的外侧退避,从而与处于壳体12内时相比,促进了印刷区域IA的液体的干燥。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60开始计时。即,控制部60开始进行由计时器64实施的计时。由此,开始对从印刷区域IA向壳体12的外侧被排出时起的经过时间、也就是在壳体12的外侧使印刷区域IA干燥的干燥时间DT进行计时。
在步骤S16中,控制部60对是否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进行判断。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罩传感器57检测出从被显示于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A等上的消息而知晓了液体用尽的用户已打开了维护罩14的情况,而接受液体盒更换指示。也就是说,在建立了液体用尽标识的状态下,控制部60根据来自检测出维护罩14已被用户打开的情况的罩传感器57的检测信号的输入,从而设为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如果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则控制部60进入步骤S17,如果不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则控制部60就此待机。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来自罩传感器57的检测信号的输入而设为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但也可以在存在对于操作面板15的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而且,也可以设为在建立了液体用尽标识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的结构。
在步骤S17中,控制部60使滑架20移动至应该实施盒更换的第一位置P1。详细而言,控制部60在使处于与图6所示的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接触的压盖状态下的盖29下降之后,使滑架电机23正转驱动,从而使滑架20从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HP移动至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P1。第一位置P1为,喷嘴面21A在X轴方向上与介质M的输送区域FA中的盖29侧的侧端M1和盖29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在滑架20停止于第一位置P1上时,用户打开滑架20的罩20B,并将液体用尽的液体盒27从滑架20上拆下。接下来,用户在将新品的液体盒27安装在滑架20上,或者在液体盒27为注入式的情况下将液体注入液体盒27之后,将通过该注入而补充了液体的液体盒27安装在滑架20上。当用户安装液体盒27时,如图8所示而对液体盒27进行按压。如果在将液体盒27安装在滑架20上时进行挤压,则通过该按压力而使滑架20等合成树脂制的部件瞬间变形。此时,虽然通过滑架20的变形而使喷出头21瞬间下降,但第一突起51与第二突起52抵接,从而抑制了喷嘴面21A的进一步的下降。其结果为,在喷嘴面21A、和与喷嘴面21A对置的底部框架19的上表面之间确保了间隙GH,从而避免了喷嘴面21A与底部框架19的接触。用户在结束更换液体盒27时,关闭罩20B,进而关闭维护罩14。
在步骤S18中,控制部60对是否检测出液体盒27的更换进行判断。在退避动作之后,对是否检测出液体盒27的更换进行判断。控制部60根据盒更换前后的各液体盒27与存储元件之间的电气性的切断和再连接而对液体盒27的更换进行检测。当结束盒更换作业时,用户关闭罩20B,进而关闭维护罩14。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60对是否检测出维护罩14的关闭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检测出维护罩14的关闭状态,则进入步骤S20,如果未检测出维护罩14的关闭状态,则就此待机。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60使滑架20向初始位置HP移动。
在步骤S21中,控制部60执行清洁。当滑架20停止于初始位置HP上时,控制部60使盖29上升,从而对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进行压盖。而且,控制部60实施如下的清洁,即,通过对维护装置28进行驱动,并利用泵30而使喷嘴面21A与盖29之间的封闭空间因空气的排出而成为负压,从而强制性地将油墨从喷嘴面21A上所开口的喷嘴N中抽吸排出。通过清洁,而使在盒更换时混入滑架20侧的油墨流道中的气泡等与油墨一起从喷嘴N中被排出去除。当结束清洁时,从喷出喷出头21的喷嘴N喷出与印刷无关的液体的冲洗以及利用擦拭器31来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的擦拭按照预定的顺序而被实施。
此时,在利用擦拭器31来对喷嘴面21A进行擦拭的过程中,为了在由擦拭器31实施的擦拭时利用斜面53,擦拭器31以在头宽HL与斜面尺寸WL相加而得到的尺寸以上的擦拭行程而实施擦拭动作。当喷出头21移动并停止在擦拭结束位置时,在铅直方向Z上,喷出头21和介质M成为相对置的位置关系。但是,由于印刷区域IA已经从喷嘴面对置区域HA退避,因此,喷嘴面21A不会擦到印刷区域IA。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60对是否经过了与介质种类相应的干燥时间DT进行判断。控制部60基于从印刷数据所包含的介质种类信息中取得的介质种类,并参照干燥时间表格TD,而取得与介质种类相应的干燥时间DT。在使清洁动作持续到擦拭而结束的当前时间点处,如果经过时间未经过干燥时间DT,则待机至经过为止。另一方面,如果经过时间经过了干燥时间DT,则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60使介质M恢复至退避前的位置。即,控制部60对输送电机41进行反转驱动,将经过干燥时间DT而已干燥的介质M从退避位置向与输送方向即朝向+Y的方向相反的、朝向-Y侧的方向进行输送,从而恢复至退避前的原始的位置。并且,退避前的位置通过在控制部60使介质M退避时读取存储于存储器65中的值而取得。另外,在使介质M干燥之后返回的位置并不严格地限定于退避前的位置,而是略多地返回印刷像素的间距的1~10倍的距离的范围内的预定距离。在本示例中,返回至重复1~3点的范围内的预定的重叠的尺寸ΔL(图14)而进行印刷的位置。这样,优选为,使介质M返回至再印刷开始位置,所述再印刷开始位置为,从再印刷开始位置起被印刷的区域与在介质M退避之前附着有液体的印刷区域IA局部重叠的位置。并且,也可以介质M返回至从再印刷开始位置起被印刷的区域成为在区域IA的下游侧邻接的区域的再印刷开始位置。
在步骤S24中,控制部60再次开始进行印刷。接着为了更换液体盒27而中断了印刷的中断位置而再次开始进行印刷。在本示例中,以相对于在介质M退避之前附着有液体的印刷区域IA而局部重叠了预定的尺寸ΔL的方式,再次开始印刷。因此,在再印刷开始处不易产生条带。
根据以上详细叙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和滑架20,其中,所述喷出头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M喷出液体,所述滑架20搭载了喷出头21和对向喷出头21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盒27,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盖29和控制部60,其中,所述盖29在第一轴方向上被配置于作为介质M被输送的范围的输送区域FA的外侧,并能够与喷出头21的喷嘴N所开口的喷嘴面21A接触,控制部60对滑架20的移动进行控制。控制部60在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时,使滑架20位于第一位置P1,所述第一位置P1为,喷嘴面21A在第一轴方向上与输送区域FA中的盖29侧的侧端M1和盖29之间的区域。因此,当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时,滑架20位于第一位置P1。通过对液体盒27进行更换的用户而将滑架20向喷出头21侧进行按压,其结果为,即使由于该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使液体从喷嘴N向喷嘴面21A漏出,在与喷嘴面21A对置的位置上也不存在介质M,由此,喷出头21在移动至维护位置为止的过程中不会通过介质M的上方。因此,不必担心液滴从喷出头21向介质M滴落、或喷嘴面21A与翘起的介质M之间的摩擦。另外,由于在盖29以外的位置上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因此,也能够避免喷出头21与盖29的接触。因此,当在印刷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时等,即使在介质M存在于输送区域FA中的状态下,也能够在介质M不被液体弄脏的条件下适当地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
(2)液体喷出装置11具有突起51,所述突起51在滑架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能够与作为滑架20中的、作为被输送的介质M侧的面的滑架面20C进行接触,当在滑架面20C与突起51接触时,在喷嘴面21A和与喷嘴面21A对置的面之间存在间隙GH。因此,即使由于在液体盒27的更换时施加在滑架20上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使喷出头21向下方位移,也能够防止与相对置的面等接触的情况。
(3)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输送部40,所述输送部40在与X轴方向交叉的Y轴方向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控制部60在实施液体盒27的更换时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输送介质M,并使该介质M中的附着有由喷出头21所喷出的液体的印刷区域IA向Y轴方向退避的退避动作。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量大于喷嘴面21A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介质M中的附着有液体的印刷区域IA有可能因液体的溶胀等原因而翘起。通过退避动作,而使介质M上的被喷出液体的印刷区域IA退避与喷嘴面21A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相比较大的输送量FL。因此,并非介质M的印刷区域IA,而是未被喷出液体的介质M的区域位于能够与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例如,即使喷出头21为了维护或再次开始印刷,而向与实施了液体盒27的更换的第一位置P1相比在X轴方向上进一步向与盖29相反的一侧移动,也能够防止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与介质M的印刷区域IA之间的摩擦。
(4)在实施了液体盒27的更换的情况下,控制部60实施使滑架2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动作或退避动作。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液体盒27的更换已完毕时,将介质M向与退避动作中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相反方向输送了的介质M喷出液体。因此,即使在印刷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由于在实施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实施了介质M的退避动作,因此也能够在防止因介质M与喷出头21的接触而导致的介质M被液体弄脏等情况的同时,能够在液体盒27的更换之后,接着液体用尽时而再次开始进行印刷。并且,再次印刷从与在退避前实施了液体喷出的印刷区域IA局部重复的位置起被再次开始,或者,从在印刷区域IA的上游侧邻接的区域起被再次开始。因此,能够防止在再次印刷开始位置处产生条带(白条纹)的情况。
(5)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中使液体被喷出的印刷区域IA位于,与在输送方向上能够与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相比,靠与由喷出头21喷出液体之前的区域相反的一侧。因此,在退避动作之后,由于介质M中的处于能够与喷嘴面21A对置的喷嘴面对置区域HA中的部分为未印刷区域,因此,即使在退避动作之后喷出头21为了维护而向与第一位置P1相比靠输送区域FA侧移动,也能够减少喷嘴面21A与介质M的摩擦。另外,由于使液体被喷出的印刷区域IA退避至与由喷出头21喷出液体之前的未印刷区域的相反一侧,因此,能够避免液体从介质M的印刷区域IA向构成输送部40的输送辊对43的转印。例如,能够避免介质M中的被喷出液体之前的未印刷区域之后被输送部40输送介质M时被转印在输送辊对43上的液体弄脏的情况。
(6)具备壳体12,所述壳体12具有供被喷出液体的介质M排出的排出口16。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中使液体被喷出的印刷区域IA从排出口16起位于壳体12之外。因此,由于在壳体12内部实施了由喷出头21实现的液体的喷出,因此,与壳体12的外部相比,湿度较高。通过使介质M的被喷出液体的印刷区域IA位于与壳体12内相比靠湿度较低的壳体12之外的位置上,从而促进了介质M的被喷出液体的印刷区域IA的干燥。在介质M利用反向输送而返回壳体12内的中途或返回至壳体12内之后,能够减少介质M与喷出头21的摩擦。
(7)一种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21、盖29和滑架20,其中,所述喷出头21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M喷出液体,所述盖29能够与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接触,所述滑架20搭载了液体盒27和喷出头21,并向第一轴方向进行移动。在该控制方法中,当实施了液体盒27的更换时,使滑架20进行移动,从而使喷嘴面21A位于在X轴方向上与介质M中的位于盖29侧的侧端M1和与盖29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根据该液体喷出装置11的控制方法,能够同样地获得与上述(1)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那样进行变更。既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所包含的结构与下述变更例所包含的结构进行任意的组合,也可以将下述变更例所包含的结构彼此进行任意的组合。
·液体收纳体并不限定于液体盒27,也可以是被搭载于滑架20的上部处的接合器或罐。在采用接合器或罐的情况下,液体的补充既可以为在搭载于滑架20的状态下就此实施的类型,也可以为从滑架20上拆下并实施的类型。接合器或罐具有用于注入液体的注入口,拆下注入口的栓部,并从作为再填充容器的一个示例的瓶中向滑架20上的接合器或罐的注入口插入瓶的注出部,从而对接合器或罐补充油墨。在就此搭载于滑架20上的状态下向接合器或罐补充液体的情况下,有时,用户将瓶的注出部插入接合器或罐的注入口并注入液体时会向下侧按压滑架20,或者,在液体的注入结束而将栓部嵌入注入口时,向下侧按压滑架20。由于由此时的按压压力的影响而导致的滑架20的变形,有时会使从喷出头21的喷嘴N漏出的液体附着在喷嘴面21A上,或者作为液滴而滴落。另外,在从滑架20上拆下并注入液体的类型中,当在向从滑架20上拆下的接合器或罐补充了液体之后将接合器或罐安装在滑架20上时,滑架20被向下侧被按压。由于由此时的按压压力的影响而导致的滑架20的变形,有时会使从喷出头21的喷嘴N漏出的液体附着在喷嘴面21A上,或者作为液滴而滴落。即使采用这种接合器或罐那样的液体收纳体,控制部60也会在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被指示时,即,在实施了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滑架20位于喷嘴面21A在第一轴方向上与介质M中的盖29侧的侧端M1和盖29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因此,当实施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时,不必担心液滴从喷出头21向介质M的滴落、或翘起了的介质M与喷嘴面21A的摩擦。另外,由于在与盖29不对置的位置处实施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因此,在按压压力施加于滑架20上时,也能够避免喷出头21与盖29的接触。而且,如果存在突起51,则通过在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时滑架面与突起51触碰,从而能够防止喷嘴面21A和与喷嘴面21A对置的面的接触。由此能够避免因擦过喷出头21的喷嘴面21A而使施加在喷嘴面21A上的防液层的防液特性的降低。并且,液体收纳体也可以为被搭载于滑架20上的油墨袋等袋体。另外,在实施了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的情况下,与步骤S16所示的、是否存在液体盒更换指示的判断同样地,根据罩传感器57检测出从被显示于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A上的消息而知晓了液体用尽的用户已打开维护罩14,从而接受液体补充指示。也就是说,在建立了液体用尽标识的状态下,控制部60根据来自检测出维护罩14已被用户打开的情况的罩传感器57的检测信号的输入,从而设为存在液体补充指示。在该变更例中,在实施了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的情况下,控制部60实施使滑架2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动作、或退避动作。控制部60在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已完毕时,将介质M向与退避动作中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相反方向输送了的介质M喷出液体。因此,即使在印刷的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由于在实施了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实施了介质M的退避动作,因此也能够防止因介质M与喷出头21的接触导致的介质被液体弄脏等情况的同时,能够在结束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后,接着液体用尽时而再次开始进行对于介质的印刷处理。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安装于滑架20上的液体收纳体的一个示例的液体盒27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采用例如将黑色一种颜色的盒安装在滑架上的结构。
·液体在为油墨的情况下包含一般的水性油墨及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合物。
·液体并不限于油墨,只要为能够从液体喷出装置喷出的物质即可。例如,也可以为清洗液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而且,也包含以分散的状态含有功能性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
·介质并未被限定于从卷筒体被放卷的连续介质。如果是具备如下的功能的液体喷出装置,则也可以为例如大张的单页纸,所述功能为,在例如印刷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的情况下,在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之后,接着液体用尽时再次开始进行印刷的功能。
·介质并未被限定于纸张,也可以为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或薄片、织物、无纺布、层压片、金属制的箔片(箔)等。
以下,与效果一起记载了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而掌握的技术思想。
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滑架,其搭载了所述喷出头和液体收纳体,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所述液体收纳体对向所述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盖,其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被配置于作为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范围的输送区域的外侧,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接触;控制部,其对所述滑架的移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喷嘴面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输送区域中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当实施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滑架位于第一位置。为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滑架向喷出头侧被按压,其结果为,即使由于该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使液体从喷嘴向喷嘴面漏出,在与喷嘴面对置的位置上也不存在介质,由此,喷出头在移动至维护位置的过程中不会通过介质的上方。因此,不必担心液滴从喷出头向介的滴落、或喷嘴面与翘起的介质之间的摩擦。另外,由于在盖以外的位置上实施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因此,也能够避免喷出头与盖的接触。因此,即使在介质存在于输送区域内的状态下,也能够在介质不被液体弄脏的条件下适当地实施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补充。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具有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滑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与所述滑架中的、作为被输送的所述介质侧的面的滑架面进行接触,当所述滑架面与所述突起接触时,在所述喷嘴面和与所述喷嘴面对置的面之间存在间隙。
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在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施加于滑架上的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使喷出头向下方位移,也能够防止与相对置的面等接触的情况。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在与所述第一轴方向交叉的第二轴方向上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输送所述介质而使该介质中的附着有由所述喷出头喷出有液体的区域向所述第二轴方向退避的退避动作,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量大于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第二轴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该结构,介质中的附着有液体的区域有可能因液体的溶胀等原因而翘起。通过退避动作,而使介质上的液体被喷出的区域退避与喷嘴面的第二轴向的尺寸相比而较大的输送量。因此,当喷出头向第一轴方向移动时,在喷嘴面可对置的区域内不存在介质的液体附着区域。例如,即使喷出头为了维护或再次开始液体喷出处理,而向与实施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的位置相比在第一轴方向上进一步向与盖相反的一侧移动,也能够防止喷出头的喷嘴面与介质的液体附着部分之间的摩擦。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当在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以及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中实施了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已完毕时,将介质向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所述相反方向输送了的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液体喷出处理的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时,由于当实施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时实施了介质的退避动作,因此,能够在防止因介质与喷出头的接触而导致的介质被弄脏等情况的同时,能够在结束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之后,接着液体用尽时而再次开始对于介质的液体喷出处理。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当在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以及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中实施了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已完毕时,将介质向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所述相反方向输送了的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液体喷出处理的中途成为液体用尽状态,由于当实施了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时实施了介质的退避动作,因此,能够在防止因介质与喷出头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介质被液体弄脏等情况的同时,在结束向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后,接着液体用尽时而再次开始对于介质的液体喷出处理。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中使喷出有所述液体的区域位于,与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中能够与所述喷嘴面对置的区域相比,靠与由所述喷出头喷出所述液体之前的区域相反的一侧。
根据该结构,在退避动作后,由于介质中的处于能够与喷嘴面对置的区域的部分为未印刷的部分,因此,不易发生与喷嘴面对置的区域中的介质的翘起。因此,即使滑架为了维护而移动至与第一位置相比靠输送区域侧,也能够避免喷出头的喷嘴面与介质的接触。另外,由于使被喷出液体的区域退避至与由喷出头喷出液体之前的区域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避免液体从介质向输送部的结构部件的转印。例如,能够避免介质中的被喷出液体之前的区域在之后输送部进行输送时被转印的液体弄脏的情况。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供被喷出有所述液体的所述介质排出的排出口,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中使喷出有所述液体的区域从所述排出口起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壳体内部实施了由喷出头实现的液体的喷出,因此,与壳体的外部相比,湿度较高。通过使介质的被喷出液体的区域位于与壳体内部相比湿度较低的壳体的外部,从而促进了介质的被喷出液体的区域的干燥。在介质利用反向输送而返回壳体内部的中途或返回至壳体内之后,能够减少介质与喷出头之间的摩擦。
一种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盖,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面接触;滑架,其搭载了液体收纳体和所述喷出头,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移动,而使所述喷嘴面位于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介质的输送区域中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根据该方法,能够获得与上述液体喷出装置同样的作用效果。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出装置;12…壳体;16…排出口;20…滑架;20A…滑架主体;20B…罩;20C…滑架面;21…喷出头;21A…喷嘴面;27…作为液体收纳体的一个示例的液体盒;22…移动机构;23…滑架电机;26…第一编码器;27…作为液体收纳体的一个示例的液体盒;28…维护装置;29…盖;40…输送部;55…头引导部件;58…第二编码器;41…输送电机;51…作为突起的一个示例的第一突起;52…第二突起;60…控制部;61…CPU;62…第一计数器;63…第二计数器;64…计时器;65…存储器;X…作为第一轴方向的一个示例的X轴方向(扫描方向);Y…作为第二轴方向的一个示例的Y轴方向(输送方向);Z…铅直方向;M…介质;M1…侧端;N…喷嘴;NR…喷嘴列;HP…初始位置;P1…第一位置;FA…输送区域;PCA…区域;GH…间隙;PL…喷嘴面尺寸;NL…喷嘴列尺寸;HA…喷嘴面对置区域;TD…干燥时间表格;FL…输送量;PA…印刷处理区域;IA…印刷区域。

Claims (8)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
滑架,其搭载了所述喷出头和液体收纳体,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所述液体收纳体对向所述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
盖,其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被配置于作为所述介质被输送的范围的输送区域的外侧,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所开口的喷嘴面接触;
控制部,其对所述滑架的移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喷嘴面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输送区域中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滑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与所述滑架中的、作为被输送的所述介质侧的面的滑架面进行接触,
当所述滑架面与所述突起接触时,在所述喷嘴面和与所述喷嘴面对置的面之间存在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在与所述第一轴方向交叉的第二轴方向上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实施如下的退避动作,即,输送所述介质而使该介质中的由所述喷出头喷出有液体的区域向所述第二轴方向退避的退避动作,
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量大于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第二轴方向上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以及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中实施了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已完成时,将介质向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所述相反方向输送了的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以及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之中实施了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之后检测出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已完成时,将介质向所述退避动作中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输送,并对已向所述相反方向输送了的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中使喷出有所述液体的区域位于,与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喷嘴面对置的区域相比,靠与由所述喷出头喷出所述液体之前的区域相反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供被喷出有所述液体的所述介质排出的排出口,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退避动作中使喷出有所述液体的区域从所述排出口起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8.一种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
喷出头,其能够向被输送的介质喷出液体;
盖,其能够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面接触;
滑架,其搭载了液体收纳体和所述喷出头,并在第一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在实施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更换或向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液体补充时,使所述滑架移动,而使所述喷嘴面位于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与所述介质的输送区域中的所述盖侧的侧端和所述盖之间的区域对置的位置。
CN201910604002.4A 2018-07-10 2019-07-05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696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0786 2018-07-10
JP2018130786A JP7187853B2 (ja) 2018-07-10 2018-07-10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6491A true CN110696491A (zh) 2020-01-17
CN110696491B CN110696491B (zh) 2022-06-07

Family

ID=6722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4002.4A Active CN110696491B (zh) 2018-07-10 2019-07-05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3281B2 (zh)
EP (1) EP3594003B1 (zh)
JP (1) JP7187853B2 (zh)
CN (1) CN110696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9959B2 (ja) * 2018-12-26 2023-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54572B2 (ja) * 2019-04-10 2023-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1667146S (zh) * 2020-02-18 2020-12-14
JP2022010440A (ja) * 2020-06-29 2022-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1085A (ja) * 1993-09-10 1995-03-28 Canon Inc 液体吐出装置
JPH10129000A (ja) * 1996-10-31 1998-05-19 Nec Niigata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102517A (en) * 1995-12-25 2000-08-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ink cartridge
EP1386742A2 (en) * 1996-11-22 2004-0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CN1496855A (zh) * 2002-09-30 2004-05-19 �ֵܹ�ҵ��ʽ���� 滑架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4339852A (zh) * 2013-07-31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58488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1971B2 (ja) * 1990-07-31 1998-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576723B2 (ja) * 1996-11-15 2004-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JP3823445B2 (ja) 1997-05-27 2006-09-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交換方法
JP2003001852A (ja) * 2001-06-27 2003-01-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交換制御方法
JP4013650B2 (ja) * 2002-05-22 2007-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4595865B2 (ja) * 2006-03-29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7307749A (ja) * 2006-05-17 2007-11-2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US7641313B2 (en) * 2007-04-12 2010-01-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k tank/printhead replacement in a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047635A (ja) * 2016-09-23 2018-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814438B2 (ja) 2017-02-14 2021-01-20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穴あけ治具及び当該穴あけ治具を使用した穴あ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1085A (ja) * 1993-09-10 1995-03-28 Canon Inc 液体吐出装置
US6102517A (en) * 1995-12-25 2000-08-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ink cartridge
JPH10129000A (ja) * 1996-10-31 1998-05-19 Nec Niigata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EP1386742A2 (en) * 1996-11-22 2004-0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CN1496855A (zh) * 2002-09-30 2004-05-19 �ֵܹ�ҵ��ʽ���� 滑架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4339852A (zh) * 2013-07-31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584882A (zh) * 2016-07-06 2018-0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6614A (ja) 2020-01-16
EP3594003B1 (en) 2022-10-12
CN110696491B (zh) 2022-06-07
US10913281B2 (en) 2021-02-09
JP7187853B2 (ja) 2022-12-13
EP3594003A3 (en) 2020-03-18
EP3594003A2 (en) 2020-01-15
US20200016901A1 (en)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6491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EP1405725B1 (en) Maintenance method for an ink-jet printhead
CN108128033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8128034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422217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これに備えら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EP1642721B1 (en) Liquid-discharging device
JP549403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KR19990014150A (ko) 잉크젯 프린터
US1061115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556434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964812B2 (ja) ヘッド洗浄機構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1374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42027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4014951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140098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732302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731837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11114133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202317227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7105054B2 (ja) インクヘッドの保湿方法
JP2006044176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体、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62642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21777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6147376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払拭機構、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払拭方法
JPH111705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