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3759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3759A
CN110173759A CN201910292623.3A CN201910292623A CN110173759A CN 110173759 A CN110173759 A CN 110173759A CN 201910292623 A CN201910292623 A CN 201910292623A CN 110173759 A CN110173759 A CN 110173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discharge
conditioning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26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3759B (zh
Inventor
金度勳
金经录
金锺烨
金仲镐
文济明
沈在兄
尹俊镐
李富年
李桢大
张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73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3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2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slid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4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圆形格栅、插入空间和出口;气流控制引导单元,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能够插入至插入空间中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气流控制引导单元配置成使得: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相较于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进一步插入至插入空间中;以及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出口排放的空气相较于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排放在不同的方向上;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位于外壳的内部;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置成将气流控制引导单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空调
分案申请声明
本申请是2016年10月06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空调”、申请号为201680015663.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气流控制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机等的设备,并且使用制冷循环来调节室内空间中的温度、湿度水平、气流等。空调可以分类成具有布置于内部的室内单元和布置于外部的室外单元的分体式,以及具有布置在单个外壳内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一体式。
一种空调包括: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配置成将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机,该鼓风机配置成使空气循环;以及电动机,该电动机配置成驱动鼓风机,并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
空调有时包括排放气流控制器,其配置成在各个方向上排放由热交换器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一般来讲,这种排放气流控制器包括设置在出口处的竖直叶片或水平叶片以及配置成旋转竖直叶片或水平叶片的驱动装置。也就是说,空调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根据使用叶片的排放气流控制结构,由于气流被叶片干扰,排放空气量可能会减少;由于在叶片周围产生湍流,流动噪声可能增加;以及当空调是中央排放型时叶片无法容易地旋转,由此产生问题。
此外,在空调的出口为圆形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应用常规的叶片结构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控制通过出口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气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排放气流控制结构以在没有叶片结构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排放气流控制结构以减少排放空气量的损失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排放气流控制结构以减少由出口周围产生的湍流所引起的流动噪声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从具有圆形形状的出口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气流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调节出口的方向而不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来容易地控制排放气流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能够容易地控制中央排放型天花板安装式空调中的排放气流的空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具有形成出口的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第二引导表面面向第一引导表面;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配置成对通过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机,鼓风机配置成从入口吸入空气,通过使空气流过热交换器来对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将空气朝向出口排放;以及气流控制单元,气流控制单元设置成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当气流控制单元被放置在第一位置处时,气流控制单元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突出,其中,第一位置邻近出口的排放空气的端部,第二位置与出口的排放空气的端部间隔开。
随后,气流控制单元被放置在第一位置处,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将从出口排放的空气朝向气流控制单元引导。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在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上移动。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在第二位置处被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内部。
外壳可以包括盖构件,盖构件配置成配置成:当气流控制单元处于第一位置处时,盖构件部分地打开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以使气流控制单元暴露;以及当气流控制单元处于第二位置处时,盖构件覆盖气流控制单元并形成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的一部分。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的方向上移动。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在第一位置处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突出的引导构件。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包括配置成产生用于移动引导构件的动力的气流控制驱动源。
引导构件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突出的部分可以是弯曲的。
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设置在出口的排放空气的端部处的柯恩达(Coanda)弯曲部。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从出口的中部朝向出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延伸。
入口和出口可以设置在外壳的下表面处,并且外壳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上。
外壳可以安装在墙壁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空调包括:外壳,外壳的一部分嵌入在天花板中,并且具有入口以及在外壳的下部处设置在入口外侧的出口;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配置成对通过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机,鼓风机配置成从入口吸入空气,通过使空气流过热交换器来对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将空气朝向出口排放;以及气流控制单元,气流控制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壳的形成出口的第一引导表面或者第二引导表面上,并且气流控制单元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以弯曲形状突出,其中,第二引导表面面向第一引导表面,气流控制单元邻近出口的排放空气的一个端部移动,以将从出口排放的空气朝向气流控制单元引导。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引导构件。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引导构件,引导构件在第一位置处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突出;气流控制驱动源,气流控制驱动源配置成产生用于移动引导构件的动力;以及动力传送构件,动力传送构件用于将通过气流控制驱动源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引导构件。
动力传送构件可以具有与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沿着第一引导表面或第二引导表面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空调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配置成对通过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机,鼓风机配置成从入口吸入空气,并且将空气朝向出口排放;以及气流控制单元,气流控制单元设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气流控制单元被布置在出口上;在第二位置处,气流控制单元偏离出口。
气流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引导构件,引导构件在第一位置处在出口上以弯曲形状突出,并且配置成将从出口排放的空气朝向气流控制单元引导;以及气流控制驱动源,气流控制驱动源配置成产生用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的动力。
气流控制驱动源可以包括液压缸。
气流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由气流控制驱动源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引导构件的动力传送构件。
外壳还可以包括盖构件,盖构件用于在气流控制单元处于第二位置时覆盖气流控制单元在出口上突出的部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可以在没有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由于空调在没有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所以可以减少由于与叶片的干扰而导致的排放空气量的减少。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由于空调在没有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所以可以减少流动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可以控制从具有圆形形状的出口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气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移动包括出口的排气格栅来改变出口的方向,所以空调可以在不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容易地控制排放气流。在中央排放型空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地使排气格栅的叶片变形来控制排放气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标记的部分OA的放大图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视图。
图8至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视图。
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视图。
图13和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17和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19和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图24至图27是示出图23所示的气流控制单元的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30是沿着图29中标记的线I截取的剖视图。
图31是图29中标记的部分OB的放大图。
图32和图33是示出从图28所示的空调排放的气流的视图。
图34和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图36和图3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图38和图3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图40是示出图31所示的空调的气流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41和图42是示出图40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控制在第一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图43和图44是示出图40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控制在第二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图4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46是图45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4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局部配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49和图5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四个驱动装置正在工作的状态的视图。
图51是处于通过图46所示的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的一部分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2是处于图51所示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53是处于通过图51所示的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进一步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54是处于图53所示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55是处于通过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从图49所示的状态向相反侧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5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5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5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处于通过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59是图58所示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6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处于通过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61是图60所示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6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6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64至图6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排气格栅的形状改变的状态的视图。
图6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
图68是示出图67所示的空调的排气格栅的叶片形状发生变化的状态的视图。
图6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7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71是图70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72是图71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与图71中标记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立体图。
图7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立体图。
图7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
图7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立体图。
图8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立体图。
图8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82是图81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8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
图84是图82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与图82中标记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8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8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
图8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90是图89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9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与图89中标记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9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9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9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97是图96所示的空调的剖视图。
图98是沿着图97中标记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9是图97中标记的部分OC的放大图。
图100和图101是示出从图96所示的空调排放的气流的视图。
图102和图103是示出图96所示的空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104是示出图99所示的空调的气流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105和图106是示出图104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控制在第一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图107和图108是示出图104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控制在第二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所示的配置仅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在应用本申请时可以存在能够替代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的各种修改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说明书的各附图中给出相同的参考数字或符号表示执行大致相同功能的部件或元件。
此外,本文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方式,并且不旨在约束和/或限制本公开。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明确限定,否则单数表达式包括复数表达式。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或“具有”这类术语是指存在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并且不预先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本文中使用的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的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元件不受该术语限制,并且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并且同样,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描述项目的组合或多个相关描述项目中的任何一个项目。
同时,基于附图来限定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诸如“前端”、“后端”、“上部”、“下部”、“上端”和“下端”,并且每个元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另外,在下文中,一种圆形顶置式空调将作为示例进行描述,该圆形顶置式空调包括由环形热交换器形成并且布置在热交换器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环形入口/出口,以及布置在热交换器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中心圆形出口/入口。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圆形顶置式空调,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具有由以四边形形状形成的热交换器形成的四通道出口/入口的常规通用顶置式空调。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图3和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标记的部分OA的放大图的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上。空调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1可以包括具有入口20和出口21的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内部的热交换器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40。
外壳10可以具有向下开放的四边形容器形状,以将空调1的元件容纳在其中。外壳10可以包括布置在天花板C内部的上部外壳11和联接到上部外壳11的下部部分的下部外壳13。
配置成吸入空气的入口20可以在下部外壳13的中部形成,并且配置成排放空气的出口21可以在入口20的外边缘侧处形成。通过入口20吸入的空气所流过的吸入流动通道P1可以设置在入口20与鼓风机40之间,并且由鼓风机40排放的空气所流过的排放流动通道P2可以设置在鼓风机40与出口21之间。
出口21可以形成为与下部外壳13的每个边缘相邻,以与下部外壳13的外边缘对应。可以形成四个出口21。也就是说,可以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形成两个出口21。四个出口21布置成在室内空间中在四个方向上排放空气。通过上述结构,空调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或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下部外壳13可以具有形成出口21的第一引导表面14和第二引导表面15。第一引导表面14和第二引导表面15可以布置成面向彼此。
第一引导表面14和/或第二引导表面15可以选择性地包括柯恩达(Coanda)弯曲部14a和15a。柯恩达弯曲部14a(参见图3和图4)和15a(参见图6和图7)可以引起通过出口21排放的气流与柯恩达弯曲部15a紧密接触地流动。
格栅17可以联接到下部外壳13的下表面,以从被吸入入口20中的空气中过滤灰尘。
热交换器30可以形成为圆角四边形形状,并且布置在外壳10内的鼓风机40的外边缘侧处。热交换器30不限于具有圆角四边形形状,并且可以形成为诸如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的各种形状。
热交换器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16中。排水托盘16可以形成为与热交换器3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当热交换器30形成为圆角四边形形状时,排水托盘16也可以具有圆角四边形形状。另外,当热交换器30形成为圆形形状时,排水托盘16也可以具有圆形形状。
鼓风机40可以布置在外壳10的中部。也就是说,鼓风机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30的内侧。鼓风机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40的鼓风电动机41可以设置在空调1中。
通过上述配置,空调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参考图3和图4,空调1还可以包括气流控制单元100,其配置成控制从出口21排放的排放气流。
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处,并且可以沿着出口21的宽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x轴和y轴方向)从出口21的中部延伸。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沿着出口21的宽度方向延伸几乎类似于出口21的宽度的长度,或者可以延伸大约为出口21的宽度的一半的长度。
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并且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此处,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意味着控制排放气流的角度。
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101,引导构件101配置成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气流控制驱动源102,气流控制驱动源102配置成产生用于移动引导构件101的动力;以及动力传送构件103,动力传送构件103配置成将由气流控制驱动源102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引导构件101。
引导构件101设置成从气流控制驱动源102接收动力,并且可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101设置成从第一引导表面14突出预定高度。引导构件101可以将排放气流朝向气流控制单元100引导。
引导构件10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当引导构件101处于第一位置时,其面向出口21的一个表面101a可以具有凸形形状,以使用柯恩达效应来在向下的方向上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在引导构件101的表面101a的相对侧处的另一个表面101b可以具有与第一引导表面14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与第一引导表面14相接触。
气流控制驱动源102产生动力,以使引导构件101能够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可以固定到下部外壳13。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可以使用电动机。
动力传送构件103将引导构件101连接到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并且将由气流控制驱动源102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引导构件101。
具体地,引导构件101可以随着设置在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处的小齿轮和设置在动力传送构件103处的齿条传动机构通过彼此接合移动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当气流控制驱动源102顺时针旋转时,引导构件101可以在向下的方向上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移动。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当气流控制驱动源102逆时针旋转时,引导构件101可以在向上的方向上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移动。
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包括引导槽104,引导槽104配置成引导动力传送构件103,并且使得引导构件101能够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动力传送构件103的部件103a可以插入引导槽104中并沿着引导槽104移动。当动力传送构件103的部件103a被布置在引导槽104的下侧的一端处时,引导构件101被布置在第一位置处,并且当动力传送构件103的部件103a被布置在引导槽104的上侧的一端处时,引导构件101被布置在第二位置处。
因为引导槽104由于引导构件101而不暴露于出口21,所以引导槽104不会影响排放空气的流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5来描述气流控制单元100的动作。
当用户试图控制将要在邻近空调1的方向上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气流时,用户通过输入器91向控制器92发送命令,并且控制器92使气流控制单元100移动到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
具体地,控制器92顺时针旋转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并且气流控制驱动源102的旋转动力被转换成动力传送构件103的弯曲运动的动力。已接收到动力的引导构件101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使得引导构件101的一端抵靠第一引导表面14的排放空气的一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排放流动通道P2而流过出口21的空气通过柯恩达效应在向下的方向上沿着引导构件101的表面101a引导,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3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用户试图控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气流来远离空调1传播时,用户通过输入器91向控制器92发送命令,并且控制器92使气流控制单元100移动到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
具体地,控制器92逆时针旋转气流控制驱动源102,并且气流控制驱动源102的旋转动力被转换成动力传送构件103的弯曲运动的动力。已接收到动力的引导构件101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使得引导构件101的一端与第一引导表面14的排放空气的一端间隔开。也就是说,引导构件101朝向排放流动通道P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排放流动通道P2而流过出口21的空气流过引导构件101,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4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
另外,气流控制单元100可以布置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通过出口21排放的空气受到柯恩达效应的影响较小,所以可以在图3中标记的方向A与图4所示的方向B之间的方向上排放空气。
通过上述配置,与叶片设置在出口中并且通过叶片的旋转来控制排放气流的常规结构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即使在没有叶片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排放气流。相应地,由于没有与叶片的干涉,所以排放空气的量可以增加,并且可以降低流动噪声。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的气流控制单元200的视图。
将参照图6和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在描述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2的气流控制单元200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15处,并且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进一步远离空调2传播。
气流控制单元200的引导构件201设置成从气流控制驱动源202接收动力,并且可沿着第二引导表面15在图6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201可以具有形成为向下凸起形状的一个表面201a,以从第二引导表面15突出预定高度。引导构件20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
另一方面,引导构件201的另一表面201b可以具有与第二引导表面15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与第二引导表面15相接触。
动力传送构件203的部件203a插入引导槽204中并连接到引导构件201,并且引导构件201通过由驱动源202产生的动力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201处于如图6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201在向上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6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201处于如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流过引导构件201,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15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7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
图8至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气流控制单元300的视图。
将参照图8至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在描述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3的气流控制单元3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和第二引导表面15中的每一个处,并且控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气流。
气流控制单元30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处的第一气流控制单元310和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15处的第二气流控制单元320。第一引导构件311和第二引导构件32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
根据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如图8所示第一引导构件311邻近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布置,并且第二引导构件321被布置成与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间隔开时,可以形成在图8中标记的方向A上的排放气流。
另一方面,当如图9所示第一引导构件311被布置成与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间隔开,并且第二引导构件321被布置成邻近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时,可以形成在图9中标记的方向B上的排放气流。
另一方面,当如图10所示第一引导构件311和第二引导构件321两者被布置成与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间隔开时,可以形成在图10中标记的方向D上的排放气流。
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4的气流控制单元400的视图。
将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4。在描述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4的气流控制单元400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处,并且可以从第一引导表面14突出,并将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朝向气流控制单元400引导,或者可以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内部并且不干扰从出口21排放空气。
气流控制单元400的引导构件401可以在如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处从第一引导表面14突出预定高度,或者可以在如图12所示的第二位置处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内部。也就是说,气流控制单元400的引导构件401可以在第一位置处布置在出口21上,并且可以在第二位置处偏离出口21。此处,引导构件401可以相对于第一引导表面14上的切线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引导构件40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
具体地,由气流控制驱动源402产生的旋转动力线性地移动动力传送构件403。根据动力传送构件403的线性运动,引导构件401可以在引导构件401从第一引导表面14突出的第一位置与引导构件401不从第一引导表面14突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引导构件401的另一表面401b可以凹入地形成为具有朝向出口21的预定曲率,以不干扰气流控制驱动源402。因此,下部外壳13可以形成得更加纤薄。
气流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引导表面14处的通孔404,使得引导构件401可以穿过第一引导表面14。通孔404可以被形成为大于引导构件401预定尺寸,使得引导构件401可以穿过通孔404。
气流控制单元400还可以包括盖构件405,其配置成当引导构件401处于如图12所示的第二位置时阻挡通孔404。盖构件405可以具有与第一引导表面14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移动。
具体地,当气流控制单元400的引导构件401处于如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盖构件405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以打开通孔404。另一方面,当气流控制单元400的引导构件401处于如图12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盖构件405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以关闭通孔404。
气流控制单元400还可以包括配置成产生用于移动盖构件405的动力的盖构件驱动源406。盖构件驱动源406可以使用电动机。
具体地,盖构件驱动源406可以包括小齿轮,并且盖构件405可以是具有与第一引导表面14大致相同的曲率的弯曲齿条传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盖构件405可以与盖构件驱动源406接合,并且通过将盖构件驱动源406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盖构件405的弯曲移动的动力来移动。
根据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401处于如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401在向下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1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401处于如图12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401被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中,所以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不会遇到引导构件401,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2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此处,由于通孔404被盖构件405关闭,所以通孔404不影响排放空气的流动。
图13和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的气流控制单元500的示意图。
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在描述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5的气流控制单元5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处,并且可以使用液压缸502来移动引导构件501。此处,引导构件50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
液压缸502固定在下部外壳13的内部,并且动力传送构件503设置在面向引导构件501的一侧处。根据被调节的液压缸502的液压,动力传送构件503将引导构件501在引导构件501从出口21突出的第一位置与引导构件501偏离出口21并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内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501处于如图13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501在向下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3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501处于如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501被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中,所以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不会遇到引导构件501,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4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此处,由于通过已由盖构件驱动源506移动的盖构件505关闭通孔504,所以通孔504不影响排放空气的流动。
图15和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的气流控制单元600的示意图。
将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在描述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6的气流控制单元600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15处,并且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进一步远离空调6传播。
气流控制单元600的引导构件601设置成从气流控制驱动源602接收动力,并且可沿着竖直方向在图15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16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处,尽管液压缸可以用作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气流控制驱动源602,但气流控制驱动源602不限于此,而也可以使用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电动机、小齿轮和齿条传动机构。
引导构件601可以具有形成为向下凸起形状的一个表面601a,以从第二引导表面15突出预定高度。引导构件601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
根据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601处于如图15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601在向上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5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601处于如图16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601被隐藏在第二引导表面15的上部部分中,所以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不会遇到引导构件601,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15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6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此处,由于通过已由盖构件驱动源606移动的盖构件605关闭通孔604,所以通孔604不影响排放空气的流动。
图17和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7的气流控制单元700的示意图。
将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7。在描述图17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7的气流控制单元700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处,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从排放空气的出口21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引导空气,或者可以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中以完全偏离出口21,并且不干扰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
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气流控制单元700可以包括具有平板形状而不是弯曲形状的引导构件701。引导构件701在引导构件701通过来自气流控制驱动源702的动力来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的第一位置与引导构件701不干扰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引导构件701可以包括在与气流控制驱动源702接触的部分处的动力传送器703,以从气流控制驱动源702接收动力。具体地,设置在引导构件701的一部分处的动力传送器703可以是齿条传动机构,并且在气流控制驱动源702处可以设置有小齿轮。在这种情况下,气流控制驱动源702的旋转动力被转换为用于引导构件701的线性移动的动力。
通孔704可以形成在下部外壳13处,使得引导构件701可以插入到通孔704中并从通孔704退出。
根据图17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701处于如图17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701在向上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7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701处于如图18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701被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中,所以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不会遇到引导构件701,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8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
图19和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8的气流控制单元800的示意图。
将参照图19和图2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8。在描述图19和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图3和图4所示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空调8的气流控制单元8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处,并且使用用于移动引导构件801的液压缸802。此处,引导构件801可以具有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平坦形状。
液压缸802固定在下部外壳13的内部,并且根据其被调节的液压,使引导构件801在引导构件801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的第一位置与引导构件801不干扰从出口排放的空气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引导构件801穿过通孔804并且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根据图19和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当引导构件801处于如图19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由引导构件801在向上的方向上引导,并且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19中标记的方向A中的气流。
另一方面,当引导构件801处于如图20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801被隐藏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中,所以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不会遇到引导构件801,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14引导,并且从出口21排放。也就是说,可以在出口21中形成图20中标记的方向B中的气流。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9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空调9的剖视图。
将参照图21和图2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9。然而,在描述图21和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9可以安装在墙壁W上。空调9可以包括具有入口70和出口71的外壳60,设置在外壳60内部的热交换器8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90。
外壳60可以由联接到壁W的后部外壳63和联接到后部外壳63的前部部分的前部外壳61形成。
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70可以形成在前部外壳61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处,并且用于排放空气的出口71可以形成在前部外壳61的下部部分处。因此,空调9可以从前侧和上侧吸入空气、冷却或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到下侧。
外壳60可以具有第一引导表面64和第二引导表面65,并且第一引导表面64和第二引导表面65可以形成出口71。
参考图22,第二引导表面65还可以包括柯恩达弯曲部65a。柯恩达弯曲部65a可以引起通过出口71排放的气流与柯恩达弯曲部65a紧密接触地流动。在图22中,柯恩达弯曲部65a可以在向上的方向上引导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以形成大致水平的气流。
鼓风机90布置在外壳60的内部以使空气循环,并且可以是横流式风机。
空调9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64处并配置成引导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的气流控制单元900。
气流控制单元9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901,引导构件901配置成引导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气流控制驱动源902,气流控制驱动源902配置成产生用于移动引导构件901的动力;以及动力传送构件903,动力传送构件903配置成将由驱动源902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引导构件901。
引导构件901可以从气流控制驱动装置902接收动力,并且在邻近排放空气的出口71的一个端部的第一位置与和排放空气的出口71的端部间隔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901可以沿着第一引导表面64移动。
当引导构件901处于第一位置时,引导构件901可以在向下的方向(图22中的方向A)上引导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为此,引导构件901可以形成为具有从第一引导表面64突出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当引导构件901处于第二位置时,由于引导构件901不干扰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所以从出口71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图22中的方向B上排放。
气流控制驱动源902和动力传送构件903可以分别设置为小齿轮和齿条传动机构,并且动力传送构件903可以将气流控制驱动源902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用于线性移动的动力并移动引导构件901。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1’的视图。图24至图27是示出图23所示的气流控制单元1000的视图。图25是从顶部看图24所示的气流控制单元1000的视图,以及图27是从顶部看图26所示的气流控制单元1000的视图。
将参照图23至图2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1’。然而,在描述图23至图2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赋予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考图23,空调1’的出口21’可以形成为圆形。因此,外壳10’也可以形成为圆形。入口20’可以设置在外壳10’的下部部分处,格栅17’可以联接到外壳10’的下部部分以从被吸入入口20’中的空气中过滤灰尘。空调1’可以包括下部外壳13’,并且柯恩达弯曲部15a’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板15’处。
当出口21’形成为圆形并且空气在所有方向上排放时,在出口21’附近形成相对高的压力,并且在入口20’附近形成相对低的压力。另外,由于空气在出口21’的所有方向上排放并形成气幕,所以不能将应当吸入入口20’中的空气向入口20’供给。在这种情况下,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被吸回入口20’中,再吸入的空气在外壳10’内部形成结露,导致排放空气的损失,并且感知性能下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桥19’设置在出口21’上,并将出口21’阻挡预定长度。因此,出口21’可以被划分成用于排放空气的第一区段,以及由桥19’阻挡并且几乎没有空气从其排放的第二区段。也就是说,桥19’可以形成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配置成供给将被吸入入口20’中的空气。另外,桥19’可以降低入口20’附近的低压与出口21’附近的高压之间的压力差,并使空气能够顺畅地供应到入口20’。
空调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64处并配置成引导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的气流控制单元1000。
参考图24至图27,气流控制单元10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14’的下部部分处,并且使用凸轮结构来移动引导构件1001。此处,引导构件1001可以具有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平板形状。
引导构件1001可以穿过通孔1004并且移动到图24所示的第一位置或图26所示的第二位置,以控制从出口21’排放的气流。引导构件1001可以包括插入将要在下文中描述的引导孔1012中的引导轴1011,并且引导轴1011可以在引导孔1012内滑动。
引导表面1002包括引导孔1012、第一齿轮1013、第二齿轮1014和内周边齿轮1015,以将引导构件1001移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引导孔1012具有在其中滑动的引导轴1011,并且形成为曲线,以将引导构件1001移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第一齿轮1013可以固定在外壳10’中,从驱动源(未示出)接收动力并旋转。第二齿轮1014从第一齿轮1013接收动力并将动力传送到将在下文描述的内周边齿轮1015。内周边齿轮1015可以从第二齿轮1014接收动力并旋转。
也就是说,第一齿轮1013开始顺时针旋转,以使引导构件1001从如图26和图27所示的从出口21’排放的气流不受的状态移动到图24和图25所示的从出口21’排放的空气受控的状态。因此,第二齿轮1014逆时针旋转。因此,内周边齿轮1015逆时针旋转。因此,引导轴1011可以在引导孔1012中滑动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另一方面,第一齿轮1013逆时针旋转以使引导构件1001从如图25所示的从出口21’排放的气流受控的状态移动到图27所示的排放的气流不受控的状态。因此,第二齿轮1014顺时针旋转。因此,内周边齿轮1015顺时针旋转。因此,引导轴1011可以在引导孔1012中滑动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此外,将上述图3、图4、图6至图20所示的气流控制单元100、200、300、400、500、600、700和800的结构应用到具有形成为图23所示的圆形形状的出口21’的空调1’也是可行的。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空调1、2、3、4、5、6、7、8、9和1’可以在没有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所以排放空气的量和流动噪声可以减少。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1的立体图。图29是图28所示的空调2001的剖视图。图30是沿着图29中标记的线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28至图30,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1。
空调200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中。空调20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2001可以包括具有入口2020和出口2021的外壳2010,设置在外壳2010内部的热交换器20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2040。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外壳201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外壳201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外壳2010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外壳2010可以由布置在天花板C内的上部外壳2011、联接到上部外壳2011的底部的中间外壳2012、以及联接到中间外壳2012的底部的下部外壳2013形成。
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2020可以形成在下部外壳2013的中部处,并且用于排放空气的出口2021可以形成在入口2020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出口2021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出口2021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包括弯曲区段。
通过上述结构,空调200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和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下部外壳2013可以具有形成出口2021的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第一引导表面2014可以设置为邻近入口2020,并且第二引导表面2018可以设置成比第一引导表面2014更远离入口2020间隔开。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或第二引导表面2018可以包括沿着排放空气的方向设置在一个端部处并且配置成引导通过出口2021排放的空气的柯恩达弯曲部2014a和2018a。柯恩达弯曲部2014a和2018a可以引起通过出口2021排放的气流与柯恩达弯曲部2014a和2018a紧密接触地流动。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以及将在下文描述的气流控制装置2100。
格栅2015可以联接到下部外壳2013的下表面,以从被吸入入口2020中的空气中过滤灰尘。
热交换器2030可以设置在外壳2010内并且布置在入口2020与出口2021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热交换器2030可以由供制冷剂流过的管(未示出)和连接到外部制冷剂管以向管提供制冷剂或从管回收制冷剂的集管(未示出)形成。热交换翅片可以设置在管中以扩大散热面积。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热交换器203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热交换器2030的形状可以与外壳201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2030的形状可以与出口2021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20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20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20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2016中。
鼓风机2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2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鼓风机20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2040的鼓风电动机2041可以设置在空调2001中。
通过上述配置,空调200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空调2001还可以包括连接到热交换器2030并且供制冷剂流过的热交换器管道2081,以及配置成将收集在排水托盘2016中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的排水泵2082。热交换器管道2081可以安置在设置在排水托盘2016处的热交换器管道安置部(未示出)上,并且排水泵2082可以安置在设置在排水托盘2016处的排水泵安置部(未示出)上。
参考图29和图30,空调2001可以包括气流控制装置2100,气流控制装置2100配置成控制从出口2021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气流。
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布置在出口2021的大致上游部分处,当从外部观察空调2001时不会暴露。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布置在流动通道P2上,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流过流动通道P2来排放。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布置在形成出口2021的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开始的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设置在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被吸入第一引导表面2014或第二引导表面2018中的位置处。
多个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设置。虽然在图30中示出了十二个气流控制装置2100,但是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十一个或更少或者十三个或更多的气流控制装置2100,或者可以只设置一个气流控制装置2100。
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部分的第一阻尼器2110、以及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部分的第二阻尼器2120。虽然在图31中将第二阻尼器2120的尺寸示出为小于第一阻尼器2110的尺寸,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阻尼器2110的尺寸和第二阻尼器2120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相反地,第一阻尼器2110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小于第二阻尼器2120的尺寸。此外,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彼此独立地驱动,或者相互依赖地驱动。另外,如图32和图33所示,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被驱动以仅部分地打开出口2021。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也可以完全同时打开出口2021。
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一引导表面2014。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流动。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一开闭构件2111、固定并联接至第一开闭构件2111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以及配置成使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的第一轴驱动器2114。
第一开闭构件2111可以设置成可围绕作为旋转轴线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在出口2021上旋转。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111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参考图30,尽管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111被示出为以相等间隔来布置,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第一开闭构件2111也可以以不同的间隔来布置。
第一开闭构件2111可以固定并联接到第一阻尼器轴2112。第一开闭构件2111可以围绕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第一阻尼器轴2112作为旋转轴线在类似于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因此,第一开闭构件2111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
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沿着第一开闭构件2111的旋转轴线延伸。多个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如同上述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111,多个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布置或者以不同的间隔布置。由于多个第一阻尼器轴2112分别固定并联接到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111,所以多个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被布置成与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111的布置对应。
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旋转,同时其一端被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并由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支撑。另外,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轴驱动器2114。第一轴驱动器2114可以包括配置成产生用于旋转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动力的驱动源(未示出)。因此,第一阻尼器轴2112可以从第一轴驱动器2114接收动力并旋转。
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可以包括直接连接到第一阻尼器轴2112并配置成直接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第一轴支撑件2113a、以及连接到第一轴驱动器2114并配置成间接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第二轴支撑件2113b。
第一轴支撑件2113a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2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阻尼器轴2112并且可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具体地,第一轴支撑件2113a可以具有通过与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连接而支撑的一个端部。
第二轴支撑件2113b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2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一轴驱动器2114并且可以支撑第一轴驱动器2114。具体地,第二轴支撑件2113b可以具有通过与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连接而支撑的一个端部。也就是说,第二轴支撑件2113b可以间接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12。
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设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未通过第一阻尼器2110打开或关闭的其余部分。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引导表面2018。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流动。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二开闭构件2121、固定并联接至第二开闭构件2121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以及配置成使第二阻尼轴2122旋转的第二轴驱动器2124。
第二开闭构件2121可以设置成可围绕作为旋转轴线的第二阻尼器轴2112在出口2021上旋转。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121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参考图30,尽管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121被示出为以相等间隔来布置,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第二开闭构件2121也可以以不同的间隔来布置。
第二开闭构件2121可以固定并联接到第二阻尼器轴2122。第二开闭构件2121可以围绕第二阻尼器轴2122旋转,第二阻尼器轴2112作为旋转轴线在类似于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因此,第二开闭构件2121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
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沿着第二开闭构件2121的旋转轴线延伸。多个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如同上述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121,多个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布置或者以不同的间隔布置。由于多个第二阻尼器轴2122分别固定并联接到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121,所以多个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被布置成与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121的布置对应。
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旋转,同时其一端被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并由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支撑。另外,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轴驱动器2124的另一端。第二轴驱动器2124可以包括配置成产生用于旋转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动力的驱动源(未示出)。因此,第二阻尼器轴2122可以从第二轴驱动器2124接收动力并旋转。
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可以包括直接连接到第二阻尼器轴2122并配置成直接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第三轴支撑件2123a、以及连接到第二轴驱动器2124并配置成间接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第四轴支撑件2123b。
第三轴支撑件2123a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2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阻尼器轴2122并且可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具体地,第三轴支撑件2123a可以具有通过与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连接而支撑的一个端部。
第四轴支撑件2123b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2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二轴驱动器2124并且可以支撑第二轴驱动器2124。具体地,第四轴支撑件2123b可以具有通过与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连接而支撑的一个端部。也就是说,第四轴支撑件2123b可以间接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
以上参照图29和图30描述了用于驱动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的配置。然而,用于驱动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的配置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任何配置,只要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或外侧的一部分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图31是图29中标记的部分OB的放大图。图32和图33是示出从图28所示的空调1排放的气流的视图。
将参照图31至图33描述控制从图28所示的空调2001排放的气流的操作。
参考图31,当空调2001不工作时,将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一阻尼器2110和第二阻尼器2120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布置在出口2021上,并且设置在用于关闭出口2021的位置处。
参考图32,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1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大致竖直下降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一阻尼器211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二阻尼器2120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关闭外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一轴驱动器2114接收到动力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时,第一开闭构件211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内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一阻尼器2110的空气在第一引导表面2014上大致竖直下降。因此,空调2001可以产生能够集中地冷却或加热与空调2001相邻的部分的集中气流。与下文将描述的第二阻尼器2120打开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气流的方向更靠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此处,柯恩达弯曲部2014a可以引导空气,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
另外,通过出口2021上的未布置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区段而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朝向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吸入,并且可以在几乎类似于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的气流方向的气流方向上排放。
另一方面,参考图33,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1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从空调2001宽向传播的宽向气流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二阻尼器21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一阻尼器2110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二轴驱动器2124接收到动力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旋转时,第二开闭构件212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外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二阻尼器2120的空气在第二引导表面2018上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因此,空调2001可以朝向背离空调2001的部分排放空气,并且将整个室内空间逐渐冷却或加热。与上述第一阻尼器2121打开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气流的方向更靠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此处,柯恩达弯曲部2018a可以引导空气,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
另外,通过出口2021上的未布置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区段而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朝向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吸入,并且可以在几乎类似于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的气流方向的气流方向上来排放。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29至图33所示的实施方式,即使当出口2021被形成为圆形形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图34和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将参照图34和图35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2。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2002还可以包括引导肋2230,引导肋2230配置成引导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
空调2002可以包括根据图3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气流控制装置2100。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部分的第一阻尼器2110、以及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部分的第二阻尼器2120。
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一引导表面2014。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流动。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一开闭构件2111、固定并联接至第一开闭构件2111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以及配置成使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的第一轴驱动器2114。
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引导表面2018。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部流动。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二开闭构件2121、固定并联接至第二开闭构件2121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以及配置成使第二阻尼轴2122旋转的第二轴驱动器2124。
引导肋2230可以设置在空气的流动通道上,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通过该流动通道排放。引导肋2230可以设置成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逐渐倾斜,即,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逐渐倾斜。引导肋2230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引导肋2230可以设置成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同时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延伸。此处,引导肋2230可以被布置成与布置有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区段对应。
引导肋2230可以引导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
具体地,参照图34,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2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大致竖直下降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一阻尼器211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二阻尼器2120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一轴驱动器2114接收到动力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时,第一开闭构件211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内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一阻尼器2110的空气通过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而大致竖直排放。此处,引导肋2230可以防止与第一引导表面2014间隔开的排放空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具体地,可以通过引导肋2230的第一表面2231防止与第一引导表面2014间隔开的排放空气通过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被排放。
另外,参照图35,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2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二阻尼器21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一阻尼器2110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二轴驱动器2124接收到动力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旋转时,第二开闭构件212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外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二阻尼器2120的空气通过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而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此处,引导肋2230可以二次引导空气,使得在与第二引导表面2018间隔开的排放空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具体地,与第二引导表面2018间隔开的排放空气可以通过引导肋2230的第二表面2232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排放。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的空气可以通过柯恩达弯曲部2018a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引导。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34和图35所示的实施方式,由于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通过引导肋2230被二次引导,所以可以减少排放空气量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冷却和加热效率。
图36和图3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
将参照图36和图37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3。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2003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件2330,引导件2330配置成将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或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
空调2003可以包括根据图3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气流控制装置2100。气流控制装置210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部分的第一阻尼器2110、以及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部分的第二阻尼器2120。
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一引导表面2014。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流动。第一阻尼器211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一开闭构件2111、固定并联接至第一开闭构件2111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阻尼器轴2112的第一轴支撑构件2113、以及配置成使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的第一轴驱动器2114。
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引导表面2018。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流动。第二阻尼器212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二开闭构件2121、固定并联接至第二开闭构件2121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阻尼器轴2122的第二轴支撑构件2123、以及配置成使第二阻尼轴2122旋转的第二轴驱动器2124。
引导件2330可以设置在空气的流动通道上,已通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通过该流动通道排放。引导件2330可以大致具有旋转180°的字母“Y”的形状。也就是说,引导件2330可以包括配置为将已通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的第一表面2331和第二表面2332。第一表面2331可以被形成为沿着排放空气的方向向下朝向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逐渐倾斜。第二表面2332可以被形成为沿着排放空气的方向向下朝向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逐渐倾斜。
多个引导件2330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连续地延伸。多个引导件2330可以设置成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同时连续地延伸预定距离。此处,引导件2330可以被布置成与布置有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区段对应。
然而,虽然图36和图37所示的引导件2330被示出为具有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分成两个方向的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引导件2330也可以设置成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也就是说,引导件233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该形状能够将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引导到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即可。
参考图36,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3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大致竖直下降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一阻尼器211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二阻尼器2120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一轴驱动器2114接收到动力的第一阻尼器轴2112旋转时,第一开闭构件211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内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一阻尼器2110的空气通过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而大致竖直排放。此处,引导件2330可以防止与第一引导表面2014间隔开的排放空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具体地,可以通过引导件2330的第一表面2331防止与第一引导表面2014间隔开的排放空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排放,并且与第一引导表面2014间隔开的排放空气可以被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
参照图37,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3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第二阻尼器21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此处,第一阻尼器2110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当已从第二轴驱动器2124接收到动力的第二阻尼器轴2122旋转时,第二开闭构件212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约90°。因此,出口2021的外侧的一部分被打开以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能够流过。
已流过打开的第二阻尼器2120的空气通过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而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此处,引导件2330可以二次引导空气,使得与第二引导表面2018间隔开的排放空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具体地,与第二引导表面2018间隔开的排放空气可以通过引导件2330的第二表面2332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并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排放。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的空气可以通过柯恩达弯曲部2018a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引导。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36和图37所示的实施方式,由于已通过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空气通过引导件2330二次引导,所以可以减少排放空气量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冷却和加热效率。
图38和图3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视图。将参照图38和图39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4。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2004可以包括气流控制装置2400,气流控制装置2400配置成通过滑动(而不是如图31所示的旋转)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
空调2004的气流控制装置240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部分的第一阻尼器2410、以及配置成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部分的第二阻尼器2420。虽然在图11中将第二阻尼器2420的尺寸示出为小于第一阻尼器2410的尺寸,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阻尼器2410的尺寸和第二阻尼器2420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相反地,第一阻尼器2410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小于第二阻尼器2420的尺寸。
第一阻尼器2410可以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设置在出口2021上。第一阻尼器241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一引导表面2014。第一阻尼器2410可以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内侧流动。第一阻尼器241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一开闭构件2411、以及配置成使第一开闭构件2111滑动的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
第一开闭构件2411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滑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具体地,当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时,第一开闭构件2411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插入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中;而当关闭出口2021的该部分时,第一开闭构件2411可以从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中退出。
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411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411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布置或者以不同的间隔布置。
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使第一开闭构件2411滑动。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可以是致动器。
在图38和图3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出口2021具有大致圆形形状,所以当通过多个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插入到外壳2010中时,多个第一开闭构件2411整体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可以配置成当被退出到外壳2010的外部时彼此间隔开。
第二阻尼器2420可以在出口2021上设置在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二阻尼器2420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引导表面2018。第二阻尼器2420可以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朝向出口2021的外侧流动。第二阻尼器2420可以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的一部分的第二开闭构件2421、以及配置成使第二开闭构件2421滑动的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
第二开闭构件2421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滑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具体地,当打开出口2021的一部分时,第二开闭构件2421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插入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中;而当关闭出口2021的该部分时,第二开闭构件2421可以从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退出。
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421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421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布置或者以不同的间隔布置。
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使第二开闭构件2421滑动。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可以是致动器。
在图38和图3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出口2021具有大致圆形形状,所以当通过多个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插入到外壳2010中时,多个第二开闭构件2421整体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可以配置成当被退出到外壳2010的外部时彼此间隔开。
通过上述配置,根据图38和图3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空调2004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出口2021,并控制从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
具体地,参照图38,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4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大致竖直下降时,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第一阻尼器241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第一开闭构件2411通过第一开闭构件驱动器2412而滑动,被插入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中,并且打开出口2021的内侧的一部分。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2021的内侧的一部分来排放。此处,第二开闭构件2421从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退出并且关闭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
已流过打开的第一阻尼器2410的空气通过被沿着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而大致竖直下降。因此,空调2004可以产生能够集中地冷却或加热与空调2004相邻的部分的集中气流。与下文将描述的第二阻尼器2420打开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气流的方向更靠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此处,柯恩达弯曲部2014a可以引导空气,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
另外,通过出口2021上的未布置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区段而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朝向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空气吸入,并且可以在几乎类似于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空气的气流方向的气流方向上来排放。
另一方面,参照图39,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4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即,试图将排放气流设定成大致竖直下降时,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第一阻尼器241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打开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部分。
具体地,第二开闭构件2421通过第二开闭构件驱动器2422而滑动,被插入出口2021的外侧表面中,并且打开出口2021的外侧的一部分。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可以通过出口2021的外侧的一部分来排放。此处,第一开闭构件2411从出口2021的内侧表面退出并且关闭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
已流过打开的第二阻尼器2420的空气被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并且通过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排放。因此,空调2004可以朝向背离空调2004的部分排放空气,并且将整个室内空间逐渐冷却或加热。与上述第一阻尼器2410打开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气流的方向更靠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此处,柯恩达弯曲部2018a可以引导空气,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放。
另外,通过出口2021上的未布置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区段而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朝向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空气吸入,并且可以在几乎类似于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400的空气的气流方向的气流方向上来排放。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38和图39所示的实施方式,即使当出口2021被形成为圆形形状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图40是示出图31所示的空调2001的气流控制装置21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图41和图42是示出图40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2500控制在第一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图43和图44是示出图40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2500控制在第二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将参照图40至图4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2005的气流控制装置2500。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2005可以具有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的出口2021,并且包括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引导到第一引导表面2014或第二引导表面2018的气流控制装置2500。气流控制装置2500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设置在出口2021的上游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25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2014和第二引导表面2018开始的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2500可以设置成具有与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气流控制装置25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2510,引导构件2510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或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以及开闭构件2520,开闭构件2520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引导构件2510的一部分。
引导构件2510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引导构件2511的第一区段S1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引导构件2512的第二区段S2。然而,尽管在图40中示出形成六个第一区段S1和六个第二区段S2,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可以形成五个或更少或者七个或更多的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此外,可以仅形成一个第一区段S1或第二区段S2,并且第一区段S1的数量可以不同于第二区段S2的数量。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可以沿着引导构件2510的周边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可以沿着引导构件2510的周边方向交替设置。
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的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设置在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中。可以如图40所示设置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或者尽管未示出,但也可以设置单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
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延伸。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设置成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逐渐倾斜。因此,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朝向出口2021移动的空气。
另外,当设置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时,由于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从第一引导表面2014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逐渐后倾,所以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设置成具有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逐渐变水平的倾斜。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可以设置成使得随着多个第一引导构件2511从第一引导表面2014后倾,其相对于引导构件2510的径向方向的斜率减小。因此,即使在第一引导构件2511被布置成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上外侧远离第一引导表面2014时,第一引导构件2511也可以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空气。
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空气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的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设置在引导构件2510的第二区段S2中。可以如图40所示设置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或者尽管未示出,但也可以设置单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
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沿着出口2021的周边方向延伸。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设置成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逐渐倾斜。因此,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朝向出口2021移动的空气。
另外,当设置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时,由于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从第二引导表面2018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逐渐后倾,所以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设置成具有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逐渐变水平的倾斜。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可以设置成使得随着多个第二引导构件2512从第二引导表面2018后倾,其相对于引导构件2510的径向方向的斜率减小。因此,即使在第二引导构件2512被布置成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远离第二引导表面2018时,第二引导构件2511也可以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空气。
开闭构件2520可以配置在引导构件2510的上侧,从而围绕开闭构件2520的径向方向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而旋转。开闭构件2520的旋转轴线可以设置成对应于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中心和沿着引导构件2510的径向方向的中心。因此,开闭构件2520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
开闭构件252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的打开件2521以及配置成关闭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的阻挡件2522。打开件2521和阻挡件2522的数量可以与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的数量对应。当设置多个打开件2521和阻挡件2522时,打开件2521和阻挡件2522可以沿着开闭构件2520的周边方向交替布置。
打开件2521可以形成为是中空的以打开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打开件2521可以设置成具有与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和/或第二区段S2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因此,打开件2521可以选择性地打开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
阻挡件2522可以设置成具有与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和/或第二区段S2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因此,阻挡件2522可以选择性地关闭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
打开件2521和阻挡件2522可以设置成与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的形状、尺寸或布置对应。
开闭构件2520还可以包括设置成可围绕径向方向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而旋转的开闭驱动器2530。
开闭驱动器2530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2010内并且配置成产生动力的开闭驱动源2531;以及配置成将由开闭驱动源2531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开闭构件2520的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
开闭驱动源2531可以在开闭构件252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处设置在外壳2010内部。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开闭驱动源2531可以在开闭构件25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处设置在外壳2010的内部,或者可以设置在外壳2010的外部。开闭驱动源2531可以是电动机。
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可以将由开闭驱动源2531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开闭构件2520,以使得开闭构件2520能够旋转。
具体地,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可以被设置为齿轮,并且开闭构件252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边表面处并且配置成通过与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的齿轮接合来接收动力的齿轮齿2523。通过上述配置,开闭构件2520可以通过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接收由开闭驱动源2531产生的动力,并且围绕开闭构件2520的径向方向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而旋转。然而,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的配置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任何配置,只要该配置能够使开闭构件2520旋转即可。另外,引导构件2510(而非开闭构件2520)可以配置成从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接收动力并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引导构件2510的内周边表面处形成齿轮齿,并且开闭动力传送器2532可以与引导构件2510的内周边表面接合。
将参照图41至图44描述控制包括图40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2500的空调2005的排放气流的操作。
参照图41和图42,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5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第一方向)时,气流控制装置2500的开闭构件25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旋转到用于打开引导构件2510的第一区段S1的位置。因此,引导构件2510的所有第一区段S1打开,并且引导构件2510的所有第二区段S2被阻挡件2522关闭。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所有空气仅通过第一区段S1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500。
此处,流过第一区段S1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引导构件2511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朝向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的空气沿着第一引导表面2014引导,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下降。也就是说,与空气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并排放的情况相比,排放气流的方向可以被设定为更靠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因此,空调2005可以集中地冷却或加热与空调2005相邻的部分。此处,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2014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2014a可以更有效地引导从出口2021排放的空气,使得空气可以形成竖直下降的气流。
另一方面,参照图43和图44,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2005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二方向)时,气流控制装置2500的开闭构件25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旋转到用于打开引导构件2510的第二区段S2的位置。因此,引导构件2510的所有第二区段S2打开,并且引导构件2510的所有第一区段S1被阻挡件2522关闭。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2030的所有空气仅通过第二区段S2流过气流控制装置2500。
此处,流过第二区段S2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引导构件2512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朝向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的空气沿着第二引导表面2018引导,并且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宽向传播。也就是说,空调2005可以朝向背离空调2005的部分排放空气,并且因此,空调2005可以将整个室内空间逐渐冷却或加热。此处,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2018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2018a可以更有效地引导通过出口2021从出口2021排放的空气,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而排放。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40至图44所示的实施方式,即使当出口2021被形成为圆形形状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空调2001、2002、2003、2004和2005可以控制从具有相对简单配置的圆形形状的出口2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并且由于提供具有圆形形状的出口2021,空气可以沿着空调2001、2002、2003、2004和2005的周边在所有方向上排放,并且冷却和加热盲点可以最小化。
图4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的立体图。图46是图45所示的空调3001的剖视图。
空调300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上。空调30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3001可以包括设置成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外壳3010、设置在外壳3010内部的热交换器30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3040。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外壳301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外壳301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外壳3010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外壳3010可以由布置在天花板C内部的上部外壳3011以及联接在上部外壳3011下方、布置在天花板C的外部并暴露于外部的下部外壳3012形成。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上部外壳3011与下部外壳3012之间还可布置有中间外壳。
包括用于排放空气的出口3110的排气格栅3100可以布置在下部外壳3012的中部处,并且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排气格栅3100以改变排气格栅3100的布置方向的驱动装置3150可以被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的外周边表面处。下文将详细描述驱动装置3150。
通过鼓风机3040将空气吸入外壳3010中的入口3050可以形成在排气格栅310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和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具体地,入口3050可以在下部外壳3012的下表面处设置成环形。
鼓风机3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可以由鼓风机电动机3041驱动。鼓风机3040可以包括轴流风扇或混流风扇。也就是说,在鼓风机3040的径向方向的空气可以被吸入并朝向鼓风机的旋转轴排放。
因此,可以通过鼓风机3040的操作,通过布置在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入口来将空气吸入外壳3010中,空气可以朝向布置在入口305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处的热交换器3030移动,并且外壳3010内部的空气可以与热交换器3030进行热交换并吸入鼓风机3040中。
随后,可以通过鼓风机3040将经热交换的空气朝向鼓风机3040的旋转轴(即,朝向鼓风机3040的中部的下侧)排放。因此,空气可以沿着排放引导件3020通过出口311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通过这种配置,空调300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热交换器3030可以设置在外壳3010内部并且可以布置在入口3050与出口3110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热交换器3030可以由供制冷剂流过的管(未示出)和连接到外部制冷剂管以向管提供制冷剂或从管回收制冷剂的集管(未示出)形成。热交换翅片可以设置在管中以扩大散热面积。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热交换器3030可以具有大致环形形状。热交换器3030的形状可以与外壳301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3030的形状可以与入口305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30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30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30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3016中。
在下文中,将对排气格栅3100和配置成移动排气格栅3100的驱动装置3150进行详细描述。
图4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局部配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49和图5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四个驱动装置正在工作的状态的视图,图51是处于通过图46所示的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的一部分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52是处于图51所示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图53是处于通过图51所示的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进一步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图54是处于图53所示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以及图55是处于通过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从图49所示的状态向相反侧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立体图。
如图47所示,排气格栅3100可以布置在鼓风机3040的下方并设置在下部外壳3012的中部。排气格栅3100可以包括出口3110,空气通过鼓风机3040经由出口311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具体地,排气格栅3100可以布置在排放引导件3020的开口3021处,排放引导件3020形成排放流动通道,通过鼓风机3040排放的空气通过该排放流动通道来传送。沿着排放引导件3020流动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格栅310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排气格栅3100可以优选地设置成圆板形状,但是形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板形状。
驱动装置3150可以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处。具体地,可以设置多个驱动装置3150。根据本公开的驱动装置315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然而,驱动装置3150的数量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可以是其它数量。
多个驱动装置3150可以通过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即排气格栅3100的外周边表面)并且彼此间隔开来布置。优选地,驱动装置3150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排气格栅3100彼此对称地间隔开。
驱动装置3150可以在排气格栅3100的至少一侧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排气格栅3100能够被布置在各个方向上。也就是说,驱动装置3150可以设置成可在竖直方向上伸长并且调节在排气格栅3100处联接到驱动装置3150的排气格栅3100的联接部分3160的高度,以使得排气格栅3100能够通过形成各种角度来布置。
然而,驱动装置3150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3150可以不直接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可以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与排放引导件3020之间,并且可以联接到与排气格栅3100联接的单独元件以移动排气格栅3100。
设置在排放引导件3020的开口3021处的排气格栅3100是通过鼓风机304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的空气所流过的元件。如上所述,排气格栅3100可以包括排放空气所流过的出口3110。
因此,出口3110面向布置排气格栅3100的方向,排放空气在出口3110所面向的方向上排放,并且排放气流可以在出口3110的方向上形成。
因此,与通过调整布置排气格栅3100的方向来调整多个叶片的角度以控制排放气流的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控制排放气流。这将在以下详细地描述。
如图48所示,驱动装置3150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是伸长的、呈齿条齿轮传动机构的形状。驱动装置3150可以包括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的联接部分3160处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联接到外壳3010的内部并与齿条传动机构3151接合的小齿轮3152、配置成传送对小齿轮3152的驱动力的驱动电动机3153、以及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引导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齿条引导件3154。另外,尽管在图中未示出,可以在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上方设置配置成防止齿条传动机构3151与驱动装置3150分离的呈突起形式的止动件(未示出)。
齿条传动机构3151可以设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处。也就是说,四个齿条传动机构3151可以沿着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相对于排气格栅3100的周边方向以90°间隔对称地布置。
齿条传动机构3151可以与小齿轮3152接合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当齿条传动机构31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联接到齿条传动机构齿轮3151的排气格栅3100的联接部分3160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四个联接部分3160可以设置在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处,以与四个齿条传动机构3151对应。可以通过提升或下降齿条传动机构3151来调节布置四个联接部分3160的高度,并且因此可以调节排气格栅3100的布置。下文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排放气流的方法。
小齿轮3152可以被布置成与齿条传动机构3151接合,被联接到驱动电动机3153的旋转轴,将驱动电动机3153的旋转力传送到齿条传动机构3151,并使齿条传动机构3151能够被提升和下降。
就驱动电动机3153而言,驱动电动机3153的与小齿轮3152对应的部分可以被布置在排放引导件3020的内部,并且其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设置在排放引导件3020处并布置在下部外壳3012内部的插入槽3022而插入排放引导件3020的外部中。
齿条引导件3154可以在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延伸方向上延伸,设置成围绕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两侧,从而引导齿条传动机构3151使得齿条传动机构3151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防止齿条传动机构3151与驱动装置3150分离。
齿条引导件3154可以与驱动电动机3153一起螺旋联接到与插入槽3022相邻的一侧。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齿条引导件3154可以与排放引导件3020或下部外壳3012一体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单独元件独立地联接到排放引导件3020或下部外壳3012。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通过驱动装置3150移动的排气格栅3100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法。
如图49和图50所示,多个驱动装置3150可以在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处以相等间隔来布置。可以形成一个驱动装置3150或两个驱动装置3150,但是优选地,可以形成至少三个驱动装置3150。
当多个驱动装置3150中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3150的伸长长度不同时,联接到驱动装置3150的排气格栅3100的多个联接部分3160中的至少两个联接部分3160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在不同位置处,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倾斜布置。
此处,当设置三个或更多个驱动装置3150时,可以调节三个驱动装置3150的伸长高度,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外壳3010的中心轴线在360°左右的所有方向上倾斜。因此,设置在排气格栅3100处的出口3110可以面向热交换器3030的所有径向方向或排气格栅3100的所有径向方向。
因此,由于通过出口3110排放的排放气流在排气格栅3100所面向的方向上形成,所以可以在相对于外壳3010的侧表面的所有方向上排放空气。
当驱动装置3150不工作时,由于排气格栅3100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布置在水平位置处,所以出口3110可以被布置成面向外壳3010的下侧,并且通过流过出口3110而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下降的气流并在空调3001下方产生集中气流。
然而,当驱动装置3150伸长时,排气格栅3100可以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倾斜布置,出口3110可以面向倾斜布置排气格栅3100的方向,并且排放气流可以在出口3110所面向的方向上形成。
如上所述,多个驱动装置3150可以具有不同的伸长长度(即,随着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提升长度和下降长度改变),联接部分3160的与之对应的竖直高度改变。因此,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出口3110可以面向所有侧面方向,可以通过排气格栅3100的布置来调节产生排放气流的方向,并且可易于控制排放气流。
具体地,如图49所示,沿着任意X轴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装置3150a和第二驱动装置3150b以及沿着Y轴对称设置的第三驱动装置3150c和第四驱动装置3150d可以被布置成在排气格栅3100处以相等间隔间隔开以作为多个驱动装置3150。
当需要形成布置有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Y轴方向(方向E)上的排放气流时,在方向E上布置的第三驱动装置3150c和第四驱动装置3150d可以在竖直方向(方向Z)上伸长,使得排气格栅3100朝向方向E。
也就是说,在方向E上布置的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d可以通过小齿轮3152d的旋转而提升,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c可以通过小齿轮3152c的旋转而下降,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朝向方向E倾斜。
当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d被提升时,与第四驱动装置3150d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d相对于Z轴向上移动;并且在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c下降时,与第三驱动装置3150c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c相对于Z轴向下移动。以这种方式,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在两个联接部分3160c与3160d之间倾斜不同的高度。
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小齿轮3152c和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小齿轮3152d可以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可以分别下降和提升,并且可以使排气格栅3100倾斜布置。
如图50所示,当需要形成在布置第三驱动装置3150c、与方向E相反的Y轴方向(方向F)上的排放气流时,与如上所述朝向方向E相反,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d可以通过小齿轮3152d的旋转而下降,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c可以通过小齿轮3152c的转动而提升,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布置成朝向方向F倾斜。
也就是说,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小齿轮3152c和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小齿轮3152d中的每一个在与当排气格栅3100被布置在方向E上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在方向F上倾斜。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通过这种操作,当需要形成X轴方向上的排放气流时,排气格栅3100可以通过布置在X轴方向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150a和第二驱动装置3150b的朝向Z轴方向的伸长而朝向X轴方向布置。
另外,当需要形成与X轴和Y轴交叉的任何一个方向G上的排放气流时(参见图50),与方向G相邻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3150b和3150c可以向上移动与之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b和3160c,被布置在方向G的相反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3150a和3150d可以向下移动与之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a和3160d,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朝向方向G。
此处,方向G可以是相对于X轴和Y轴的任何方向,而不是图50所示的方向。排气格栅3100可以通过四个驱动装置3150布置在所有方向G上。
如图51和图53所示,驱动装置3150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根据试图形成排放气流的方向而变化。当试图朝向方向F形成排放气流的仅一部分时,只有第四驱动装置3150d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d的一部分可以被提升,并且只有第三驱动装置3150c的齿条传动机构3151c的一部分可以如图51所示地下降。
因此,与第四驱动装置3150d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d和与第三驱动装置3150c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c可以被布置成没有大的高度差。因此,由于排气格栅3100的倾斜角度不大,所以朝向方向F形成的排放气流可比较小,并且排放气流的大部分可以形成为下降气流。
与上述不同,如图53所示,可以增加第三驱动装置3150c与第四驱动装置3150d之间的伸长差,联接部分3160c和3160d可以因此被布置成具有大的高度差,排气格栅3100的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增加,并且与图51所示的状态相比,可以朝向F方向排放更大量的空气。
如图52和图54所示,当试图在方向F上形成更多排放气流时,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成进一步朝向方向F倾斜。当出口3110被布置成更靠近方向F时,流过出口3110的排放气流在出口3110所面向的方向上形成,并且可以形成更靠近方向F的排放气流。
另外,如图55所示,为了朝向与方向F相反的方向E形成排放气流,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倾斜布置成使得出口3110在方向E上。
驱动装置3150a、3150b、3150c和3150d被提升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器(未示出)彼此独立地控制。当用户指定所需的排气方向并将信息输入到控制器(未示出)中时,控制器(未示出)可以分析与信息相关的方向值,控制驱动装置3150a、3150b、3150c、3150d的伸长高度,控制布置排气格栅3100的方向和斜率,并且从而控制在空调3001中形成的排放气流。
如图51和图53所示,可以根据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长度来设定联接部分3160可以移动的高度。也就是说,齿条传动机构3151竖直延伸的高度可以是在多个联接部分3160之间可以形成的最大距离。因此,当齿条传动机构3151的长度越长时,排气格栅3100可以被布置的角度可以越大,并且可侧向形成的排放气流也越多。因此,齿条传动机构3151竖直延伸的长度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可以根据需要由空调3001侧向排放的空气的方向来设定。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驱动装置以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虽然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可以以使用齿条传动机构3151和小齿轮3152的形式来提供,但驱动装置也可以如图56和图57所示形成为包括致动器的驱动装置3170或包括多连杆的驱动装置3180。
如图56所示,驱动装置3170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致动器3171。当致动器3171在竖直方向上伸长时,布置与驱动装置3170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的位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倾斜布置。
致动器3171的一端可以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也就是说,致动器3171的一端可以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的联接部分3160,并且致动器3171的另一端可以联接到朝向排放引导件3020的内部突出的联接突出部3023。
因此,致动器3171可以由排放引导件3020内部的联接突出部3023支撑并且设置成可向下伸长。联接部分3160的位置可以根据致动器3171向下伸长的长度来设定。
另外,如图57所示,驱动装置3180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多连杆3181。多连杆3181可以具有通过铰链交叉联接的多个连杆,并且其长度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伸长。因此,多连杆3181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伸长,布置与驱动装置3180对应的联接部分3160的位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排气格栅3100可以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倾斜布置。
多连杆3181的一端可以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的边缘。也就是说,多连杆3181的一端可以联接到排气格栅3100的联接部分3160,并且多连杆3181的另一端可以联接到朝向排放引导件3020的内部突出的联接突出部3023。
相应地,多连杆3181可以由排放引导件3020内的联接突出部3023支撑并且设置成可向下伸长。联接部分3160的位置可以根据多连杆3181向下伸长的长度来设定。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5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处于通过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图59是图58所示的空调的立体图,图6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处于通过空调的驱动装置将排气格栅向下移动的状态下的空调的剖视图,以及图61是图60所示的空调的立体图。
如图58所示,可以在下部外壳3012的中部处布置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3050’。排放流动通道设置成使得通过入口3050’吸入的空气与热交换器3030进行热交换并且排放,排放流动通道可以在入口305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和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形成。另外,开口3060可以在下部外壳3012中设置在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沿着排放流动通道流动的空气通过开口306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排放流动通道可以通过设置成环形的热交换器3030和设置成圆柱形的外壳3010而设置成环形。排放流动通道的一侧可以连接到热交换器3030,并且其另一侧可以连接到设置在下部外壳3012附近的入口3050’。
通过上述结构,空调300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和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鼓风机3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3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鼓风机30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3040’的鼓风电动机3041’可以设置在空调3001’中。
排气格栅3200可以布置在排放流动通道的开口3060处。排气格栅3200可以包括多个出口3210,空气通过鼓风机3040’经由出口3210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虽然排气格栅3200可以优选地设置成环形板的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排气格栅3200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板的形状。具体地,排气格栅3200可以具有与排放流动通道的开口306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当开口3060被形成为多边形时,排气格栅3200可以被形成为与开口3060的多边形板对应的多边形板。
驱动装置3250可以布置在排气格栅3200的边缘处。具体地,可以设置多个驱动装置3250。根据本公开的驱动装置325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然而,驱动装置3250的数量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可以是其它数量。
多个驱动装置3250可以通过联接到排气格栅3200的边缘(即,排气格栅3200的外周边表面)并且彼此间隔开来布置。优选地,驱动装置3250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排气格栅3200彼此对称地间隔开。
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装置3250中的至少两个驱动装置3250可相对于外壳3010的竖直方向以不同长度伸长。因此,排气格栅3200可以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倾斜布置,并且可以控制排放气流。
当多个驱动装置3250工作时,如图59所示,设置成环形的排气格栅3200的一侧可以朝向下部外壳3012的下侧下降,排气格栅3200的另一侧可以朝向下部外壳3012的上侧提升,并且排气格栅3200可以倾斜地布置。
如图60和图61所示,可以分开设置环形排气格栅320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分开形成两个排气格栅3200a和3200b。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可以单独形成三个或更多个排气格栅。
当设置多个排气格栅3200a和3200b时,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多个驱动装置3250a和3250b,并且可以独立地控制多个驱动装置3250a和3250b。
因此,尽管上述排气格栅3200可以通过驱动装置3250朝向一侧布置,并且朝向一侧形成排放气流,但是多个排气格栅3200a和3200b可以彼此独立地布置在不同的方向上,并且从而形成在多个方向上的排放气流。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6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在空调3001”的外壳3010的内部形成多个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当形成多个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时,可以设置与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相邻布置的鼓风机电动机(未示出)和排放引导件(未示出)以与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的数量相对应。
设置成使通过鼓风机3040a、3040b、3040c流动的空气能够被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的开口可以设置在下部外壳3012中,以与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的数量相对应。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在下部外壳3012中形成三个开口。
具有与开口对应的尺寸的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可以设置在三个开口中。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可以通过布置在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的边缘处的多个驱动装置(未示出)相对于下部外壳3012倾斜布置并且控制排放气流。
排气格栅3100a、3100b、3100c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多个驱动装置(未示出)独立控制,并且独立地控制排放气流。因此,多个排气格栅3100a、3100b、3100c可以在不同方向上独立布置,并且形成在多个方向上形成的排放气流。
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可以设置成分别联接到布置在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下方的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此处,除了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以及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之外,设置成与鼓风机3040a、3040b、3040c相邻的鼓风机电动机(未示出)和排放引导件(未示出)也可以设置成联接到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因此,当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移动时,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鼓风机电动机和排放引导件可以通过以组件形式互锁而移动。
也就是说,当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在预定方向上倾斜布置时,鼓风机3040a、3040b和3040c可以通过与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互锁而倾斜布置。
因此,通过旋转被布置成与布置排气格栅3100a、3100b、3100c的侧面对应的鼓风机3040a、3040b、3040c的轴,鼓风机3040a、3040b、3040c可以朝向布置排气格栅3100a、3100b和3100c的方向鼓风。换句话说,鼓风机3040a、3040b、3040c的鼓风方向可以由驱动装置(未示出)控制,从而可以直接控制由此产生的排放气流。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a。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6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剖视图,图64至图6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排气格栅的形状改变的状态的视图,图6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以及图68是示出图67所示的空调的排气格栅的叶片形状改变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63所示,排气格栅3300可以布置在排放引导件3020的开口3021处,该排气格栅3300包括设置成使由鼓风机3040吹动的空气流过从而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的出口3350。
排气格栅3300可以联接到开口3021,使得沿着排放引导件3020流动的空气通过排气格栅3300,并且被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排气格栅3300可以优选地设置成圆板形状,但是形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板形状。排气格栅3300可以设置成与开口3021的形状对应。因此,当开口3021被形成为多边形形状时,排气格栅3300可以设置成与开口3021形状对应的多边形形状。
排气格栅3300可以包括设置在排气格栅3300的中部处的毂3310、布置在毂331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的环形框架3330、以及布置在毂3310与框架3330之间并配置成形成出口3350的的多个叶片3320。
毂3310可以如上所述地布置在排气格栅3300的中部处,并且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可以在毂3310的上方设置驱动装置3311,该驱动装置3311配置成传送使毂3310可在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上旋转的旋转力。
如图64至图66所示,多个叶片3320可以被布置在毂3310与框架3330之间。可以在多个叶片3320之间形成排放空气的出口3350。
由于多个叶片3320可以包含软质材料,所以当毂3310旋转时,多个叶片3320的形状可以通过与毂3310互锁而改变。
多个叶片3320可以各自包括设置在叶片3320的一端处并联接到毂3310的第一接触部3321,以及设置在叶片3320的另一端处并联接到框架3330的第二接触部3322。
此处,第二接触部3322总是通过联接到框架3330而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然而,第一接触部3321可以具有通过与毂3310的旋转互锁而改变的位置。
也就是说,叶片3320的形状可以通过与毂3310的旋转互锁而根据第一接触部3321旋转的方向而变形。当毂3310顺时针旋转时,如图64所示,第一接触部3321也可以顺时针旋转。
由于第一接触部3321由于毂3310的顺时针旋转而顺时针旋转,因此可以如图65所示形成第一接触部3321和第二接触部3322在毂3310的径向方向上布置的区段。
随后,如图66所示,当毂3310继续旋转时,第一接触部3321可以从与第二接触部3322在径向方向上布置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并且可以顺时针地布置经过第二接触部3322。此处,通过第一接触部3321越过布置有第二接触部3322的位置而顺时针旋转,叶片3320可以变形为具有朝向顺时针方向的形状。
也就是说,叶片3320可以具有在叶片3320旋转的顺时针方向上变形的形状。因此,形成在多个叶片3320之间的出口3350也可以在顺时针方向上形成。
相反,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当毂3310逆时针旋转时,叶片3320可以逆时针旋转并且具有在与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倒转的形状。
如上所述,由于叶片3320可以包含软质材料,所以可以通过第一接触部3321沿着第一接触部3321旋转的方向旋转来形成叶片3320的形状。当第一接触部3321的旋转结束时,形成在第一接触部3321旋转到的位置处的叶片3320的形状可以保持不变。
鼓风机3040可以包括用于中心排放的轴流风扇或混流风扇。因此,吸入鼓风机3040中的空气可以包括沿着鼓风机3040的旋转方向形成的旋转力,并且被朝向外壳3010的外部排放。
具有旋转力的空气通过流过排气格栅3300而排放。当形成叶片3320的形状的方向与空气旋转的方向一致时,具有旋转力的空气可以流过排气格栅330同时保持其方向而没有大的限制。此处,因为流过排气格栅3300的空气保持其方向,所以可以在排气格栅3300所朝向的外壳3010的下方形成集中的气流。
当形成图67所示的叶片3320a的方向被认为与鼓风机3040的旋转方向相同时,空气的方向可以不变,并且即使在空气已流过出口3350a之后,排放气流也可以形成为在外壳3010下方形成的集中气流。
另一方面,当形成叶片3320的方向是与空气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时,具有旋转力的空气可能由于在流过排气格栅3300时空气旋转的方向与形成叶片3320的方向不一致而失去其方向。因此,流过具有在与空气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形成的叶片3320的排气格栅3300的空气可能不会形成集中的气流,可能失去其方向,并且形成在所有方向上传播的宽向气流。
当形成图68所示的叶片3320b的方向被认为是与鼓风机304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时,流过出口3350b的空气可能会失去其方向,可能不会在下方产生集中的气流,可以通过叶片3320b改变空气的方向,并且空气可以朝向所有方向传播。
因此,当形成叶片3320b的方向与鼓风机3040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可能产生宽向气流。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b。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a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排气格栅3300也可以应用于如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由大致四边形外壳形成的空调3001b。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3001b可以具有布置在上部外壳3011b内部的设置成四边形形状的热交换器(未示出),并且通过四边形热交换器具有形成为四通道形状的、与热交换器(未示出)相邻的入口3050b。
通过四个入口3050b吸入的空气可以经由热交换器(未示出)和鼓风机3040而流过排气格栅3300,并且被朝向外壳的外部排放。此处,由于排气格栅3300中的毂3310的旋转,叶片3320的形状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叶片3320的形状变化,可易于控制通过出口3350排放的排放气流。
图7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4001的立体图。图71是图70所示的空调4001的剖视图。
空调400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中。空调40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4001可以包括设置成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外壳4010、设置在外壳4010内部的热交换器40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4040。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外壳401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外壳401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外壳4010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外壳4010可以由布置在天花板C内部的上部外壳4011以及联接在上部外壳4011下方、布置在天花板C的外部并暴露于外部的下部外壳4012形成。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上部外壳4011与下部外壳4012之间还可布置有中间外壳。
吸入空气的入口4020和包括入口4020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布置在下部外壳4013的中部处。下文将详细描述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
排放流动通道4050设置成使得通过入口4020吸入的空气能够与热交换器4030进行热交换并且排放,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在入口40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和热交换器4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处形成。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具有大致环形形状。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排放流动通道4050也可以设置成包括弯曲区段。
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通过设置成环形的热交换器4030和设置成圆柱形的外壳4010而设置成环形。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侧可以连接到热交换器4030,并且其另一侧可以连接到设置在下部外壳4012附近的出口4056。
通过上述结构,空调400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和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格栅(未示出)可以联接到入口4020的上侧,以从通过入口4020吸入的空气中过滤灰尘。
热交换器4030可以设置在外壳4010内并且可以布置在入口4020与出口4056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热交换器4030可以由供制冷剂流过的管(未示出)和连接到外部制冷剂管以向管提供制冷剂或从管回收制冷剂的集管(未示出)形成。热交换翅片可以设置在管中以扩大散热面积。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热交换器403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热交换器4030的形状可以与外壳401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4030的形状可以与出口4056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40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40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40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4016中。
鼓风机4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4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鼓风机40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4040的鼓风电动机4041可以设置在空调4001中。
通过上述配置,空调400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空调4001还可以包括从外壳4010的外部连接到热交换器4030并且供制冷剂流过的热交换器管道4031,以及配置成将收集在排水托盘4016中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的排水管道4017。热交换器管道4031和排水管道4017可以通过上部外壳4011的一侧连接到外部。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和气流控制构件4200。
图72是图71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图7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与图71中标记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图7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立体图,以及图7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立体图。
如图71和图72所示,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布置在下部外壳4012的中部。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设置成大致圆柱形形状。
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外周边表面4110可以形成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侧,并且升降单元4100的内周边表面4120可以形成吸入流动通道4021,该吸入流动通道4021配置成将入口4020连接到鼓风机4040,以使得通过入口4020吸入的空气能够被吸入鼓风机4040中。
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被布置在排水托盘4016的下方,并且可以可提升地设置在排水托盘4016的下方。
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包括向上延伸的升降引导件4130。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被升降时,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引导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使得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向上或向下移动。
具体地,排水托盘4016可以包括设置成与升降引导件4130对应的引导槽4016a,并且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升降可以由在引导槽4016a中竖直滑动的升降引导件4130来引导。
如图72所示,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时,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在引导槽4016a中向下滑动,并且升降引导件4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偏离引导槽4016a。因此,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下降升降引导件4130偏离引导槽4016a的长度。
另外,如图73所示,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提升时,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在引导槽4016a中向上滑动,并且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插入到引导槽4016a中。因此,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提升升降引导件4130插入引导槽4016a中的长度。
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提升时,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上表面可以被布置成邻近排水托盘4016的下表面。
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可以包括配置成升降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包括诸如齿条齿轮和驱动电动机的元件,并且使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并且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通过插入设置在除排水托盘4016以外的元件中的引导槽中来引导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升降引导件4130可以插入到可以设置在上部外壳4011内部的任何元件中的引导槽中,或者可以单独布置引导元件。
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时,升降引导件4130的外周边表面可以形成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侧。也就是说,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时,升降引导件4130偏离引导槽4106a并且暴露于外部。升降引导件4130的暴露表面被布置成与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侧接触,并且形成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侧。
具体地,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时,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通过由上部外壳4011的内周边表面和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外周边表面4100分隔或者由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和升降引导件4130的外周边表面分隔而设置成环形空间。上部外壳4011和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中的每一个可以如上所述地形成为大致圆柱形形状,并且可以形成环形空间。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并且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根据上部外壳4011和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形状而设置成各种形状。也就是说,当上部外壳4011的内周边表面和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被形成为椭圆形或具有曲面的形状时,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之对应的形状的空间。
可以在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内部设置在与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周边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延伸的用于分隔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一部分的分隔件4051。
分隔件4051可以从邻近出口4056的一侧延伸,或者可以从下部外壳4012朝向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内部延伸。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而分隔件4051可以从上部外壳4011的一侧朝向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内部延伸。
通过分隔件4051,邻近出口4056的排放流动通道4050可以被分隔成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和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具体地,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可以形成在分隔件4051与形成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内周边表面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外周边表面4110之间,并且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可以形成在分隔件4051与形成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外周边表面的上部外壳4011的内周边表面4110之间。
因为分隔件4051如上所述地从邻近出口4056的一侧延伸,所以连接到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的出口4056可以被定义为第一出口4054,并且连接到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的出口4056可以被定义为第二出口4055。
也就是说,出口4056可以由分隔件4051分隔成多个出口。因此,流过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空气可以沿着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通过第一出口4054或第二出口4055而排放到外壳4010的外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4001包括形成为环形的排放流动通道4050和具有与环形排放流动通道4050对应的至少一部分的出口4056。
在常规空调的情况下,外壳和热交换器设置成四边形形状,并且因此出口被形成为四边形形状。由于出口设置成四边形形状,所以出口无法被布置成沿着热交换器的周边覆盖热交换器的整个外部。因此,存在用于排放排放气流的区段受到限制并且气流无法顺畅地传送到没有出口的部分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4001可以通过使排放流动通道4050形成为环形并且使出口4056具有与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环形形状对应的环形形状,从而将气流传送到所有方向而没有盲点。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出口具有如上所述的与常规空调不同的环形形状,所以配置成控制排放气流的叶片难以布置在出口内部。将叶片轴布置在设置成环形形状的出口的内部是不利的,并且叶片难以在环形出口内部旋转。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环形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空调4001必须通过除叶片之外的元件来控制从出口4056排放的排放气流。
为此,可以驱动上述可升降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和下文将描述的气流控制构件4200,以控制排放气流。具体地,空调4001应当根据情况形成使排放气流向下集中的下降气流,或者形成使排放气流朝向所有方向排放的宽向气流,并且根据用户需要来形成气流。
也就是说,尽管包括叶片的空调通过改变叶片的布置角度来控制下降气流和宽向气流,但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4001可以通过驱动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和气流控制构件4200来控制下降气流和宽向气流。
另外,当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时,可解决气流被叶片干扰而导致排放空气量减少的问题以及叶片周围产生的湍流而使流动噪声增加的问题。
包括弯曲表面并向下延伸的弯曲部4111可以设置在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外周边表面4110的下方。具体地,弯曲部4111具有在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上形成的弯曲形状,并且可以朝向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的下侧延伸。
因此,第一出口4054可以由弯曲部4111的下端和分隔件4051的下端形成。
流过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的空气沿着弯曲部4111通过第一出口4054朝向外壳4010的外部排放。这种空气沿着弯曲部4111通过第一出口4054排放。因此,通过第一出口4054排放的空气形成朝向与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对应的方向的排放气流。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出口4054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在所有方向上传播的宽向气流。
另外,沿着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的空气可以在第二出口4055所朝向的向下的方向上排放。因此,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向下的下降气流。
因此,当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和第一出口4054被控制或者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和第二出口4055被控制时,可以选择性地产生宽向气流和下降气流。
也就是说,当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和第一出口4054或者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和第二出口4055被交替地打开和开闭时,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宽向气流和下降气流。
具体地,当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打开并且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关闭时,从外壳4010排放的所有空气可以沿着弯曲部4111排放并形成宽向气流。
另外,当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关闭并且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打开时,从外壳4010排放的所有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并形成下降气流。
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可以由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打开和关闭。如图73所示,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被提升时,设置在弯曲部4111的一侧处的闭合部分4112可以设置成邻近分隔件4051的下端部分,并且闭合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此处,气流控制升降装置4100的外周边表面可以关闭第一出口4054的空间,并且限制通过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从第一出口4054排放的空气的流动。
闭合部分4112可以如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设置成弯曲部4111的一部分。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闭合部分4112可以是布置在外周边表面4110上的单独元件。
另外,闭合部分4112可以被布置成邻近分隔件4051的下端,并且阻挡由第一出口形成的流动通道。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闭合部分4112可以被布置成与分隔件4051的下端接触并且完全关闭第一出口4054。
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时,可以在闭合部分4112与分隔件4051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因此,第一出口4054可以打开,并且排放的空气可以沿着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通过第一出口4054来排放。
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和第二出口4055可以由气流控制构件4200打开和关闭。
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设置成与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的板形状对应的板形状。也就是说,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具有与至少第二出口4055的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尺寸,以能够关闭第二出口4055。另外,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可滑动地设置。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被布置在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上,如图73所示地滑动,并且被插入设置在排放流动通道405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处的滑动槽4210中。
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包括配置成使气流控制构件4200滑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包括诸如齿条齿轮和驱动电动机的元件,并且使气流控制构件4200滑动。
如图72所示,当气流控制构件4200被布置在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上时,第二出口4055关闭。因此,朝向外壳4010的外部排放的空气被限制通过第二出口4055来排放。
然而,如图73所示,当气流控制构件4200滑入滑动槽4210中时,可以打开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并且可以通过第二出口4055来排放排放空气。因为第二出口4055朝向外壳4010的下侧形成,所以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下降气流。
气流控制构件4200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可以通过气流控制构件4200的旋转以及气流控制构件4200的滑动来打开和关闭。也就是说,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可以根据气流控制构件4200旋转的角度而打开和关闭。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出口4054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宽向气流,而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的空气可以形成下降气流。因此,如图72和图74所示,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下降并且气流控制构件4200被布置在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上时,第一出口4054打开,而第二出口4055关闭。因此,朝向外壳4010的外部排放的所有空气通过第一出口4054排放,从而可以形成宽向气流。
另外,如图73和图75所示,当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被提升并且气流控制构件4200被滑动并插入到滑动槽4210中时,第一出口4054关闭,而第二出口4055打开。因此,朝向外壳4010的外部排放的所有空气通过第二出口4055排放,从而可以形成下降气流。
因此,气流控制升降单元4100和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通过交替地打开或关闭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和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气流控制升降装置4100和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通过部分地打开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和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而不是完全关闭或打开内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2或第一出口4054和外周边排放流动通道4053或第二出口4055来排放空气。
因此,从第一出口4054和第二出口4055中的每一个排放的气流的量根据第一出口4054和第二出口4055中的每一个打开的程度而改变。从第一出口4054排放的气流和从第二出口4055排放的气流可以混合,并且形成朝向各个方向的排放气流。
在下文中,将描述另一实施方式。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第二出口4055’和气流控制构件4200’之外的元件与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7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图7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7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7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下降时的立体图,以及图8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升降单元提升时的立体图。
如图76所示,第二出口4055’可以形成为矩形形状。另外,设置在第二出口4055’内部的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设置成与第二出口4055’的矩形形状对应的矩形形状。
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设置成可围绕旋转轴4210’旋转,旋转轴4210’形成为与纵向方向对应。可以通过气流控制构件4200’的旋转而打开和关闭第二出口4055’。
也就是说,如图77所示,当气流控制构件4200’与第二出口4055’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时,第二出口4055’关闭,并且排放流动通道4050上的空气通过第一出口4054来排放。
然而,如图78所示,当气流控制构件4200’围绕旋转轴4210’旋转并且在垂直于第二出口4055’的方向上布置时,第二出口4055’打开并且排放流动通道4050上的空气通过第二流动通道4055’排放。
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以包括配置成使气流控制构件4200’旋转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包括诸如驱动电动机的元件,并且可以通过将驱动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送到气流控制构件4200’来使气流控制构件4200’旋转。
当第二出口4055’设置成如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矩形形状时,气流控制构件4200’可易于旋转,第二出口4055’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打开和关闭,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宽向气流和下降气流。
图8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的立体图。图82是图81所示的空调5001的剖视图,以及图8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
空调500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中。空调50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5001可以包括设置成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外壳5010、设置在外壳5010内部的热交换器50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5040。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外壳501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外壳501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外壳5010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外壳5010可以由布置在天花板C内部的上部外壳5011以及联接在上部外壳5011下方、布置在天花板C的外部并暴露于外部的下部外壳5012形成。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上部外壳5011与下部外壳5012之间还可布置有中间外壳。
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5020可以布置在下部外壳5012的中部,并且配置成将入口5020连接到鼓风机5040以使通过入口5020吸入的空气被吸入鼓风机5040中的吸入流动通道5021可以设置在入口5020的上方。
然而,如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入口5020和吸入流动通道5021可以布置在下文将要描述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形成外壳501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升降移动来控制朝向外壳5010的外部排放的排放气流。
排放流动通道5050设置成使得通过入口5020吸入的空气能够与热交换器5030进行热交换并且排放,排放流动通道5050可以在入口50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和热交换器503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处形成。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排放流动通道5050可以具有大致环形形状。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排放流动通道5050也可以设置成包括弯曲区段。
排放流动通道5050可以通过设置成环形的热交换器5030和设置成圆柱形的外壳5010而设置成环形。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一侧可以连接到热交换器5030,并且其另一侧可以连接到设置在下部外壳5012附近的出口5056。
通过上述结构,空调500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和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格栅(未示出)可以联接到入口5020的上侧,以从通过入口5020吸入的空气中过滤灰尘。
热交换器5030可以设置在外壳5010内部并且可以布置在入口5020与出口5056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热交换器5030可以由供制冷剂流过的管(未示出)和连接到外部制冷剂管以向管提供制冷剂或从管回收制冷剂的集管(未示出)形成。热交换翅片可以设置在管中以扩大散热面积。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热交换器5030可以具有大致环形形状。热交换器5030的形状可以与外壳501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5030的形状可以与出口5056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50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50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50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5016中。
鼓风机5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5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鼓风机50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5040的鼓风电动机5041可以设置在空调5001中。
通过上述配置,空调500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空调5001还可以包括从外壳5010的外部连接到热交换器5030并且供制冷剂流过的热交换器管道5031,以及配置成将收集在排水托盘5016中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的排水管道5017。热交换器管道5031和排水管道5017可以通过上部外壳5011的一侧连接到外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包括形成为环形的排放流动通道5050以及形成为环形并且具有与环形排放流动通道5050对应的至少一部分的出口5056。
排放流动通道5050可以包括设置在下部并且形成环形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可以通过上部外壳5011和热交换器5030的内周边表面在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上部形成环形空间,并且可以在设置在热交换器5030下方的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下部由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形成环形空间,第一引导表面5051由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外周边表面形成,第二引导表面5052由上部外壳5011的内周边表面形成。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并且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可以从上部外壳5011或下部外壳5012延伸;或者,虽然未示出,但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可以从中间外壳延伸,中间外壳可以设置在上部外壳5011与下部外壳5012之间。另外,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可以由单独的配置形成。
第一引导表面5051和第二引导表面505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弯曲部5053,弯曲部5053设置成弯曲形状并且在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上延伸。弯曲部5053可以设置在邻近出口5056的一侧处。
通过排放流动通道5050从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可以在弯曲表面所弯曲的方向上沿着弯曲部5053排放。因此,从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可以沿着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朝向外壳5010的外部排放,该方向是弯曲部5053所延伸的方向。
如图83所示,配置成改变从出口5056排放的气流的方向的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可以被布置在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上。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可以包括排放引导表面5210,排放引导表面5210突出以在出口5056的向下的方向上延伸,并且配置成在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所延伸的向下的方向上引导气流。
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可以设置在排放气流的移动路径上,并且通过与排放空气碰撞而改变排放方向。
具体地,如上所述,排放空气通过弯曲部5053朝向排放流动通道5050或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并且形成从外壳5010朝向所有方向的宽向气流。宽向气流可以与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碰撞,沿着排放引导表面5210下降,并且被改变成下降气流。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从空调5001排放的空气由于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而主要形成下降气流。
根据情况,空调5001应选择性地形成空气在所有方向上传播的宽向气流以及排放气流被集中向下的下降气流。此处,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主要形成下降气流,因此在控制排放气流方面存在问题。
在常规空调的情况下,外壳和热交换器设置成四边形形状,并且因此出口被形成为四边形形状。由于出口设置成四边形形状,所以出口无法被布置成在径向方向上沿着热交换器的周边覆盖整个外部。因此,存在排放气流被排放的区段被限制并且由于气流无法顺畅地传送到没有出口的部分而形成盲点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可以通过使排放流动通道5050形成为环形而将气流传送到所有方向而没有盲点,并且出口5056具有与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环形形状对应的环形形状。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出口具有如上所述的与常规空调不同的环形形状,所以配置成控制排放气流的叶片难以布置在出口内部。这是因为将叶片轴布置在设置成环形形状的出口的内部是不利的,并且难以在环形出口的内部使叶片旋转。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环形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空调5001必须通过除叶片之外的元件来控制从出口5056排放的排放气流。
为此,空调可以驱动下文将要描述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来控制排放气流。具体地,尽管包括叶片的空调通过改变叶片的布置角度来控制下降气流和宽向气流,但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可以通过驱动气流控制引导单元4100来控制下降气流和宽向气流。
另外,当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叶片的情况下控制排放气流时,可以解决由于气流被叶片干扰而导致排放空气量减少并且由于叶片周围产生的湍流而使流动噪声增加的问题。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
图84是图82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图8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与图82中标记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图8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以及
图8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如图84和图85所示,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布置在下部外壳5012的中部。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设置成大致圆柱形形状。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外周边表面可以形成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第一引导表面5051,并且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内周边表面可以形成吸入流动通道5021,该吸入流动通道5021配置成将入口5020连接到鼓风机5040,以使得通过入口5020吸入的空气被吸入鼓风机5040中。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被布置在排水托盘5016的下方,并且可以可升降地设置在排水托盘5016的下方。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下降并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并且可以提升并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也就是说,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设置成可在第一位置H1与第二位置H2之间升降。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包括向上延伸的升降引导件5130。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被升降时,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引导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使得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向上或向下移动。
具体地,排水托盘5016可以包括设置成与升降引导件5130的引导槽5016a对应,并且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升降可以利用在引导槽5016a中竖直滑动的升降引导件5130。
如图84所示,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下降并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时,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在引导槽5016a中向下滑动,并且升降引导件5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偏离引导槽5016a。因此,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下降升降引导件5130偏离引导槽5016a的长度。
另外,如图85所示,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提升并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时,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在引导槽5016a中向上滑动,并且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插入到引导槽5016a中。因此,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提升升降引导件5130插入引导槽5016a中的长度。
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提升并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上表面可以被布置成邻近排水托盘5016的下表面。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包括配置成升降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包括诸如齿条齿轮和驱动电动机的元件,并且使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并且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通过插入设置在除排水托盘5016以外的元件中的引导槽中来引导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升降引导件5130可以插入到可以设置在上部外壳5011内部的任何元件中的引导槽中,或者可以布置单独的引导元件。
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下降并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时,升降引导件5130的外周边表面可以形成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第一引导表面5051的一侧。也就是说,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下降时,升降引导件5130偏离引导槽5106a并且暴露于外部。升降引导件5130的暴露表面被布置成与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第一引导表面5051的一侧接触,并且形成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第一引导表面5051的一侧。
也就是说,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被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时,排放流动通道5050的内周边表面向下进一步延伸升降引导件5130所暴露的长度,并且因此,与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被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相比,排放气流可以从更靠下的位置排放。
如图85和图87所示,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被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时,从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可以由设置在排放区域上的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向下引导并变成下降气流。
然而,如图84和图86所示,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下降并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时,从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的排放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二位置H2的排放区域的下方,并且排放的大部分空气可以不与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碰撞,朝向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并且变成宽向气流。
也就是说,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可以通过下降而布置在第一位置H1处,并控制排放气流使得排放气流变成宽向气流,并且可以通过提升而布置在第二位置H2处,并控制排放气流使得排放气流变成下降气流。
换句话说,根据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第一位置H1可以是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控制宽向气流的区段,并且第二位置H2可以是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100控制下降气流的区段。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不包括气流控制突出部5200。
图8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后视图,图8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剖视图,图90是图89中标记的部分的放大图,图9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与图89中标记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图9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以及图9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如图88所示,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可以在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外侧设置成环形。
如上所述,通过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沿着弯曲部5053朝向排放流动通道5050或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这是为了通过将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布置在排放方向上来控制气流。
尽管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设置成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出口5056的环形形状对应的环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然而,为了有效的气流控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优选地具有与出口5056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设置在出口5056的外侧。因此,当出口5056设置成除环形之外的形状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也可以设置成除环形之外的形状。
如图90和图91所示,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可以在第一位置H3与第二位置H4之间滑动。第一位置H3可以被定义为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未布置在排放气流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而第二位置H4可以被定义为气流控制引导件5300被布置在排放气流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
将基于所示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来作出描述。放置在第一位置H3处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被插入到设置在外壳5010内部的插入槽5310中,并插入外壳5010中。具体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通过滑动而插入到设置在外壳5010中的插入槽5310中,并且被布置成不暴露于外部。
放置在第二位置H4处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从第一位置H3滑动并朝向外壳5010的外部突出。具体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从插入槽5310滑动,偏离插入槽5310,穿过下部外壳5012,从外壳5010的下侧突出,并且被放置在排放气流的移动路径上。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可以包括配置成使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滑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未示出)可以包括诸如齿条齿轮和驱动电动机的元件,并且使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气流控制引导件5300可以使用除滑动以外的各种方法来在第一位置H3与第二位置H4之间移动。
如上所述,从出口5056排放的排放气流是朝向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的宽向气流。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可以被放置在第二位置H4处,控制排放的宽向气流,并且将宽向气流改变成朝向出口5056下方的下降气流。
另外,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被放置在第一位置H3处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未布置在形成排放气流的方向上,并且不限制通过出口5056排放的宽向气流。
也就是说,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被布置在第一位置H3处时,空调5001’可以形成宽向气流,并且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被布置在第二位置H4处时,空调5001’可以形成下降气流。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由于除了下文将要描述的元件以外的元件与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5001’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9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以及图9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当空调的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94和图95所示,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可以设置在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外侧。
如上所述,通过出口5056排放的空气沿着弯曲部5053朝向排放流动通道5050或出口5056的径向方向的向外的方向。这是为了通过将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300布置在排放方向上来控制气流。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可以包括设置在引导单元5400的一端处的旋转轴5410。引导单元5400可以通过围绕旋转轴5410旋转而在第一位置H5与第二位置H6之间移动。
也就是说,如图94所示,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面向下部外壳5012的位置被定义为第一位置H5,并且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已围绕旋转轴5410从第一位置H5旋转并且被布置在垂直于下部外壳5012的方向上的位置被定义为第二位置H6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可以在布置在第二位置H6处时将通过出口5056排放的宽向气流改变成下降气流。
具体地,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通过旋转而布置在第二位置H6处时,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可以被布置在宽向气流的排放区段上。因此,通过形成宽向气流而排放的空气可以与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碰撞,引导到出口5056下方,并且被改变成下降气流。
也就是说,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被布置在第一位置H5处时,空调5001’可以形成宽向气流,并且当气流控制引导单元5400被布置在第二位置H6处时,空调5001’可以形成下降气流。
图9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001的立体图。图97是图96所示的空调6001的剖视图。图98是沿着图97中标记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将参照图96至图9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001。
空调6001可以安装在天花板C中。空调60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埋入天花板C中。
空调6001可以包括具有入口6020和出口6021的外壳6010,设置在外壳6010内部的热交换器6030、以及配置成使空气循环的鼓风机6040。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外壳601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外壳601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外壳6010也可以具有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外壳6010可以由布置在天花板C内的上部外壳6011、在上部外壳6011的下部联接的中间外壳6012、以及在中间外壳6012的下部联接的下部外壳6013形成。
配置成吸入空气的入口6020可以形成在下部外壳6013的中部,并且配置成排放空气的出口6021可以形成在入口60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出口6021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出口6021可以设置成包括弯曲区段。
通过上述结构,空调600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冷却和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下侧。
下部外壳6013可以具有形成出口6021的第一引导表面6014和第二引导表面6018。第一引导表面6014可以设置为邻近入口6020,并且第二引导表面6018可以设置成比第一引导表面6014更远离入口6020。第一引导表面6014和/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可以包括沿着排放空气的方向设置在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6014a和6018a,并且配置成引导通过出口6021排放的空气。柯恩达弯曲部6014a和6018a可以引起通过出口6021排放的气流与柯恩达弯曲部6014a和6018a紧密接触地流动。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第一引导表面6014和第二引导表面6018以及将要描述的气流控制装置6100。
格栅6015可以联接到下部外壳6013的下表面,以从被吸入入口6020中的空气中过滤灰尘。
热交换器6030可以设置在外壳6010内并且布置在入口6020与出口6021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上。热交换器6030可以由供制冷剂流过的管(未示出)和连接到外部制冷剂管以向管提供制冷剂或从管回收制冷剂的集管(未示出)形成。热交换翅片可以设置在管中以扩大散热面积。
当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时,热交换器6030可以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热交换器6030的形状可以与外壳6010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6030的形状可以与出口6021的形状对应。热交换器6030可以放置在排水托盘6016上,并且在热交换器6030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托盘6016中。
鼓风机6040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603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鼓风机6040可以是配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式风扇。配置成驱动鼓风机6040的鼓风电动机6041可以设置在空调6001中。
通过上述配置,空调6001可以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冷却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或者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加热空气、随后将空气排放回室内空间。
空调6001还可以包括连接到热交换器6030并且供制冷剂流过的热交换器管道6081,以及配置成将收集在排水托盘6016中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的排水泵6082。热交换器管道6081可以安置在设置在排水托盘6016处的热交换器管道安置部(未示出)上,并且排水泵6082可以安置在设置在排水托盘6016处的排水泵安置部(未示出)上。
参考图97和图98,空调6001可以包括气流控制装置6100,气流控制装置6100配置成控制从出口6021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气流。
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布置在出口6021的大致上游部分处,当从外部观察空调6001时不会暴露。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布置在流动通道P2上,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通过流动通道P2来排放。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布置在形成出口6021的第一引导表面6014和第二引导表面6018开始的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设置在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流入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中的位置处。
多个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设置。虽然在图98中示出了十二个气流控制装置6100,但是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十一个或更少或者十三个或更多的气流控制装置6100,或者可以只设置一个气流控制装置6100。
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包括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开闭构件6101、固定并联接到开闭构件6101的引导轴6102、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引导轴6102的轴支撑构件6103、以及配置成使引导轴6102旋转的轴驱动器6104。
多个开闭构件6101可以通过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来设置。参考图98,尽管多个开闭构件6101被示出为以相等间隔来布置,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多个开闭构件6101也可以以不同的间隔来布置。
开闭构件6101可以固定并联接到引导轴6102。开闭构件6101可以围绕引导轴6102旋转,引导轴6102在类似于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作为旋转轴线。因此,开闭构件6101可以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另外,开闭构件6101可以设置成具有与出口6021的沿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或尺寸几乎相似的形状和/或尺寸。
引导轴6102可以沿着开闭构件6101的旋转轴线延伸。多个引导轴6102可以设置成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如同上述多个开闭构件6101,多个引导轴6102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布置或者以不同的间隔布置。由于多个引导轴6102分别固定并联接到多个开闭构件6101,所以多个引导轴6102可以被布置成与多个开闭构件6101的布置对应。
引导轴6102可以旋转,同时其一端被可旋转地连接到轴支撑构件6103并由轴支撑构件6103支撑。另外,引导轴6102可以具有连接到轴驱动器6104的另一端。轴驱动器6104可以包括配置成产生用于旋转引导轴6102的动力的驱动源(未示出)。因此,引导轴6102可以从轴驱动器6104接收动力并旋转。
轴支撑构件6103可以包括直接连接到引导轴6102并配置成直接支撑引导轴6102的第一轴支撑构件6103a,以及连接到轴驱动器6104并配置成间接支撑引导轴6102的第二轴支撑构件6103b。
第一轴支撑构件6103a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6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引导轴6102并且可以可旋转地支撑引导轴6102。
第二轴支撑构件6103b可以具有连接到外壳6010的一个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连接到轴驱动器6104并且可以支撑轴驱动器6104。也就是说,第二轴支撑构件6103b可以间接地支撑引导轴6102。
以上参照图97和图98描述了用于旋转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开闭构件6101的配置。然而,旋转开闭构件6101的配置不限于此,而可以是能够使开闭构件6101旋转的任何配置,只要该配置使得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被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
图99是图97中标记的部分OC的放大图。图100和图101是示出从图96所示的空调6001排放的气流的视图。
将参照图99至图101描述控制图96所示的空调6001的排放气流的操作。
参考图99,当空调6001不工作时,气流控制装置6100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布置在出口6021上。
参照图100,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1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开闭构件6101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围绕引导轴6102作为旋转轴线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此处,可以设定预定角度,使得开闭构件6101可以将流过出口6021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
由开闭构件6101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的空气可以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且在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上向外传播。也就是说,空调6001可以朝向背离空调6001的部分排放空气,并且因此,空调6001可以将整个室内空间逐渐冷却或加热。此处,未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且沿着第一引导表面6014排放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6014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6014a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
另一方面,参照图101,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1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开闭构件6101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围绕引导轴6102作为旋转轴线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此处,可以设定预定角度,使得开闭构件6101可以将流过出口6021的空气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
由开闭构件6101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空气可以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也就是说,与空气被第一引导表面2014反射并排放的情况相比,排放气流的方向可以设定为更靠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因此,空调6001可以集中地冷却或加热与空调6001相邻的部分。此处,未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并且沿着第二引导表面6018排放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6018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6018a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并形成集中的气流。
此处,通过出口6021上的未布置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区段而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朝向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吸入,并且可以在几乎类似于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的气流方向的气流方向上来排放。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97至图101所示的实施方式,即使当出口6021设置成圆形形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图102和图103是示出图96所示的空调600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
将参照图102和图103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002。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6002还可以包括引导肋6210,引导肋6210配置成引导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
空调6002可以包括根据图9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气流控制装置6100。气流控制装置6100可以包括开闭构件6101,开闭构件6101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以及引导轴6102,引导轴6102固定并联接到开闭构件6101。
引导肋6210可以设置在空气的流动通道上,已通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通过该流动通道排放。引导肋6210可以设置成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逐渐倾斜。引导肋6210可以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连续地延伸。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引导肋6210可以设置成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同时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延伸。此处,引导肋6210可以被布置成与布置有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区段对应。
引导肋6210可以引导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
具体地,参照图102,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2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时,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开闭构件6101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围绕引导轴6102作为旋转轴线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此处,可以设定预定角度,使得开闭构件6101可以将流过出口6021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
由开闭构件6101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的空气可以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且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宽向传播。此处,引导肋6210可以引导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的空气的一部分。具体地,引导肋6210的面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的第一表面6211可以引导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的空气的一部分,使得空气的这一部分可以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排放。此处,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的空气的部分可以沿着引导肋6210的第一表面6211通过柯恩达效应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引导。
另外,参照图103,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2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时,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开闭构件6101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围绕引导轴6102作为旋转轴线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此处,可以设定预定角度,使得开闭构件6101可以将流过出口6021的空气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
由开闭构件6101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空气可以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此处,引导肋6210可以引导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的空气的一部分。具体地,引导肋6210的面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的第二表面6212可以引导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的空气的一部分,并且使空气的这部分再次朝向在大致竖直方向上排放的空气移动。因此,被引导肋6210的第二表面6212反射的空气可能会遇到由第二引导表面6018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的空气,并且连同由第二引导表面6018排放的空气一起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102和图103所示的实施方式,由于已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空气通过引导肋6210二次引导,所以可以减少排放空气量的损失,并且可以提高冷却和加热效率。
图104是示出图99所示的空调6001的气流控制装置61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视图。图105和图106是示出图104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6300控制在第一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图107和图108是示出图104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6300控制在第二方向上排放气流的情况的视图。
将参照图104至图10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6003的气流控制装置6300。然而,相同的参考数字可以分配给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空调6003可以具有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的出口6021,并且包括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气流控制装置6300。气流控制装置6300可以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设置在出口6021的上游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6300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6014和第二引导表面6018开始的部分处。气流控制装置6300可以设置成具有与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气流控制装置6300可以包括:引导构件6310,引导构件6310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或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以及开闭构件6320,开闭构件6320配置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引导构件6310的一部分。
引导构件6310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引导构件6311的第一区段S3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引导构件6312的第二区段S4。然而,尽管在图104中示出形成六个第一区段S3和六个第二区段S4,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可以形成五个或更少或者七个或更多的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此外,可以仅形成一个第一区段S3或第二区段S4,并且第一区段S3的数量可以不同于第二区段S4的数量。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可以沿着引导构件6310的周边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可以沿着引导构件6310的周边方向交替设置。
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的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设置在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中。可以如图104所示地设置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或者,尽管未示出,但也可以设置单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
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延伸。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设置成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逐渐倾斜。因此,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朝向出口6021移动的空气。
另外,当设置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时,由于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从第一引导表面6014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逐渐后倾,所以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设置成具有在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上朝向外部逐渐变水平的倾斜。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可以设置成使得当多个第一引导构件6311从第一引导表面6014后倾时,其相对于引导构件6310的径向方向的斜率减小。因此,即使在第一引导构件6311被布置成朝向出口2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远离第一引导表面6014时,第一引导构件6311也可以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空气。
配置成将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空气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设置在引导构件6310的第二区段S4中。可以如图104所示地设置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或者,尽管未示出,但也可以设置单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
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沿着出口6021的周边方向延伸。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设置成朝向排放空气的方向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逐渐倾斜。因此,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朝向出口6021移动的空气。
另外,当设置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时,由于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从第二引导表面6018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逐渐后倾,所以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设置成具有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逐渐变水平的倾斜。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可以设置成使得当多个第二引导构件6312从第二引导表面6018后倾时,其相对于引导构件6310的径向方向的斜率减小。因此,即使在第二引导构件6312被布置成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远离第二引导表面6018时,第二引导构件6312也可以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空气。
开闭构件6320可以配置在引导构件6310的上侧,以围绕开闭构件6320的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旋转。开闭构件6320的旋转轴线可以设置成对应于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中心和沿着引导构件6310的径向方向的中心。因此,开闭构件6320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
开闭构件6320可以包括配置成打开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的打开件6321以及配置成关闭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的阻挡件6322。打开件6321和阻挡件6322的数量可以与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的数量对应。当设置多个打开件6321和阻挡件6322时,打开件6321和阻挡件6322可以沿着开闭构件6320的周边方向交替布置。
打开件6321可以形成为是中空的以打开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打开件6321可以设置成具有与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和/或第二区段S4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因此,打开件6321可以选择性地打开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
阻挡件6322可以设置成具有与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和/或第二区段S4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因此,阻挡件6321可以选择性地关闭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
打开件6321和阻挡件6322可以设置成与第一区段S3和第二区段S4的形状、尺寸或布置对应。
开闭构件6320还可以包括设置成可围绕径向方向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的开闭驱动器6330。
开闭驱动器6330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6010内部并且配置成产生动力的开闭驱动源6331,以及配置成将由开闭驱动源6331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开闭构件6320的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
开闭驱动源6331可以在开闭构件6320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处设置在外壳6010内部。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开闭驱动源6331可以在开闭构件6320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处设置在外壳6010的内部,或者可以设置在外壳6010的外部。开闭驱动源6331可以是电动机。
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可以将由开闭驱动源6331产生的动力传送到开闭构件6320,以使得开闭构件6320能够旋转。
具体地,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可以被设置为齿轮,并且开闭构件632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边表面处并且配置成通过与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的齿轮接合来接收动力的齿轮齿6323。通过上述配置,开闭构件6320可以通过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接收由开闭驱动源6331产生的动力,并且围绕开闭构件6320的径向方向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然而,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的配置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任何配置,只要该配置能够使开闭构件6320旋转即可。另外,引导构件6310(而非开闭构件6320)可以配置成从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接收动力并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引导构件6310的内周边表面处形成齿轮齿,并且开闭动力传送器6332可以与引导构件6310的内周边表面接合。
将参照图105至图108描述控制包括图104所示的气流控制装置6300的空调6003的排放气流的操作。
参照图105和图106,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3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一方向)时,气流控制装置6300的开闭构件63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旋转到用于打开引导构件6310的第一区段S3的位置。因此,引导构件6310的所有第一区段S3打开,并且其所有第二区段S4由阻挡件6322关闭。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所有空气仅通过第一区段S3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300。
此处,流过第一区段S3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引导构件6311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朝向第一引导表面6014引导的空气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且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宽向传播。也就是说,空调6003可以朝向背离空调6003的部分排放空气,并且将整个室内空间逐渐冷却或加热。此处,未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且沿着第一引导表面6014排放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引导表面6014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6014a朝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传播。
另一方面,参照图107和图108,当用户试图将从空调6003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设定成沿着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第二方向)时,气流控制装置6300的开闭构件6320通过来自用户的命令旋转到用于打开引导构件6310的第二区段S4的位置。因此,引导构件6310的所有第二区段S4打开,并且其所有第一区段S3由阻挡件6322关闭。因此,已流过热交换器6030的所有空气仅通过第二区段S4流过气流控制装置6300。
此处,流过第二区段S4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引导构件6312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朝向第二引导表面6018引导的空气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并且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下降。也就是说,与空气被第一引导表面6014反射并排放的情况相比,排放气流的方向改变成更靠近出口6021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因此,空调6003可以集中地冷却或加热与空调6003相邻的部分。此处,未被第二引导表面6018反射并且沿着第二引导表面6018排放的空气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引导表面6018的一个端部处的柯恩达弯曲部6018a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排放并形成集中的气流。
以这种方式,根据图104至图108所示的实施方式,即使当出口6021被形成为圆形形状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控制排放气流的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空调6001、6002和6003可以控制从具有相对简单配置的圆形形状的出口6021排放的排放气流的方向,并且由于提供具有圆形形状的出口6021,空气可以沿着空调6001、6002和6003的周边在所有方向上排放,并且冷却和加热盲点可以最小化。
虽然以上已通过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精神,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被理解为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圆形格栅,在所述圆形格栅中形成有入口;
插入空间,所述插入空间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
出口,所述出口具有大致环形的部分并且至少大致围绕所述圆形格栅,通过所述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出口排放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气流控制引导单元,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能够插入至所述插入空间中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配置成使得:
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相较于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进一步插入至所述插入空间中;以及
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出口排放的空气相较于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排放在不同的方向上;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将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出口具有外周边;以及
所述插入空间位于所述出口的所述外周边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包括弯曲的叶片部,所述弯曲的叶片部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空调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出口排放的空气朝向地面排放并且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
相较于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更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以及
相较于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出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得更朝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插入空间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插入空间包括弯曲形状的插入空间以接纳所述弯曲的叶片部;以及
所述弯曲形状的插入空间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与通过所述出口排放的空气不发生干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出口排放的空气相较于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从所述出口距所述出口的径向方向引导更小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完全插入至所述插入空间中,使得不突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引导表面,所述第一引导表面形成出口通道的内周边,
通过所述入口吸入的空气沿着所述出口通道行进以提供至所述出口,从而通过所述出口排放;以及
第二引导表面,所述第二引导表面形成所述出口通道的外周边,
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的端部大致对准;以及
当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的端部突出超过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的所述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气流控制引导单元和所述出口具有相同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圆形形状的格栅,并且所述入口形成在所述格栅中;
所述出口沿所述格栅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圆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插入空间具有与所述出口相同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传动机构、小齿轮和驱动电动机。
CN201910292623.3A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Active CN110173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48299 2015-10-23
KR10-2015-0148299 2015-10-23
KR10-2015-0165807 2015-11-25
KR20150165895 2015-11-25
KR20150165887 2015-11-25
KR20150165717 2015-11-25
KR20150165807 2015-11-25
KR10-2015-0165895 2015-11-25
KR10-2015-0165887 2015-11-25
KR10-2015-0165717 2015-11-25
KR10-2016-0007061 2016-01-20
KR20160007061 2016-01-20
KR1020160055164A KR102032192B1 (ko) 2015-10-23 2016-05-04 공기조화기
KR10-2016-0055164 2016-05-04
CN201680015663.8A CN10742992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663.8A Division CN10742992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759A true CN110173759A (zh) 2019-08-27
CN110173759B CN110173759B (zh) 2021-08-17

Family

ID=6016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2623.3A Active CN110173759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CN202110177084.6A Active CN11292354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CN201680015663.8A Active CN10742992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7084.6A Active CN11292354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CN201680015663.8A Active CN107429924B (zh) 2015-10-23 2016-10-06 空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969122B2 (zh)
KR (3) KR102032192B1 (zh)
CN (3) CN110173759B (zh)
DE (1) DE202016008935U1 (zh)
RU (1) RU2728436C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091A (zh) * 2021-08-06 2021-10-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低气压环境下柱状旋风式加湿增氧装置
WO2022166571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空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1907B1 (ko) * 2015-10-23 2018-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544918B1 (ko) * 2016-09-05 2023-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욕실관리기
KR102600956B1 (ko) * 2016-09-22 2023-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6949615B (zh) * 2017-03-17 2019-06-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方法和空调器
KR102313905B1 (ko) * 2017-05-25 2021-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용 에어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313903B1 (ko) 2017-05-25 2021-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249321B1 (ko) 2017-09-05 2021-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527655B1 (ko) 2017-11-28 2023-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7990527B (zh) * 2017-12-06 2023-08-1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风道结构、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CN207907312U (zh) * 2018-01-31 2018-09-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的出风结构
KR102077570B1 (ko) * 2018-03-16 2020-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11873828B2 (en) * 2018-06-12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Ceiling fan including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762614B (zh) * 2018-07-09 2023-04-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DE102019216685A1 (de) * 2018-10-30 2020-04-30 Faurecia India Private Limited Lüf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KR102013673B1 (ko) * 2018-11-23 2019-08-23 두영기전 주식회사 폐쇄부를 구비한 송풍장치
KR20200076936A (ko) * 2018-12-20 2020-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598644B1 (ko) * 2019-01-18 2023-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7232986B2 (ja) * 2019-03-27 2023-03-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天井埋め込み形空気調和機
CN113795716B (zh) * 2019-04-02 2023-07-21 大金研发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 流体排放管道组件
KR20200119576A (ko) 2019-04-10 2020-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644819B1 (ko) * 2020-06-02 2024-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클린팬
KR102375176B1 (ko) * 2020-05-14 2022-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클린팬
US11473593B2 (en) * 2020-03-04 2022-10-18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comprising a fan installed in an inner space of a lower body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upper body positioned above and a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bodies wherein the bodies have a first and second openings formed through respective boundary surfaces which are opened and closed by a door assembly
EP4184014A1 (en) 2020-03-04 2023-05-24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WO2021182809A1 (ko) * 2020-03-11 202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로어
EP4145001A1 (en) 2020-03-11 2023-03-08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EP3922863B1 (en) 2020-05-14 2023-07-05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KR102429658B1 (ko) * 2020-05-14 2022-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클린팬
KR102619416B1 (ko) * 2020-09-08 2024-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클린팬
EP3919749B1 (en) 2020-06-02 2024-01-17 LG Electronics Inc. Fan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TW202246710A (zh) 2020-06-02 2022-12-01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KR102356609B1 (ko) * 2020-09-21 2022-0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EP3919751B1 (en) 2020-06-02 2023-08-02 LG Electronics Inc. Fan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US11739760B2 (en) 2020-06-02 202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KR102553489B1 (ko) * 2020-12-03 2023-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KR102553488B1 (ko) * 2020-12-15 2023-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로어
KR102622930B1 (ko) * 2020-12-23 2024-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2489622B1 (ko) * 2021-02-10 202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장치
EP4310404A4 (en) * 2021-03-19 2024-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13566282A (zh) * 2021-08-02 2021-10-29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2622929B1 (ko) * 2021-09-03 2024-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로워
KR102572842B1 (ko) * 2021-09-03 202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로워
DE102021213286A1 (de) 2021-11-25 2023-05-25 Maico Elektroapparate-Fabri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ellventil, insbesondere für eine Lüftungseinrichtun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tellventils sowie Lüft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Stellventil
KR20230086506A (ko) * 2021-12-08 2023-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 모듈을 가지는 공기 조화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9195A (ko) * 2005-08-11 2007-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KR20090122503A (ko) * 2008-05-26 2009-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09300044A (ja) * 2008-06-17 2009-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気体流れ調整機構及び空調装置
CN203837093U (zh) * 2014-02-20 2014-09-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内机
WO2015045413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3589A (en) * 1970-07-27 1972-04-04 Carrier Cor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S5113639B2 (zh) 1972-04-28 1976-05-01
JPS518674B2 (zh) 1972-08-22 1976-03-18
JPS531236Y2 (zh) 1974-07-18 1978-01-14
US4493312A (en) * 1982-01-25 1985-01-15 Maysteel Corporation Induction fluid supply unit for exhaust hood apparatus
JPS63254334A (ja) * 1987-04-13 1988-10-21 Matsushita Refrig Co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H0814409B2 (ja) * 1987-09-04 1996-02-14 日立冷熱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9980019628A (zh) 1996-09-02 1998-06-25
KR19980019628U (ko) 1996-10-05 1998-07-15 김만성 메모지 삽입부가 부착된 밴드
JPH10254334A (ja) 1997-03-12 1998-09-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拡散反射型ホログラムの複製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拡散反射型ホログラム複製用原版
JP3750279B2 (ja) 1997-05-30 2006-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タンク形避雷器
JPH11201494A (ja) * 1998-01-20 1999-07-30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00009342A (ja) * 1998-06-19 2000-01-14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MY114632A (en) * 1998-06-30 2002-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ir conditioner.
JP2000283544A (ja) * 1999-03-31 2000-10-13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01201165A (ja) * 2000-01-20 2001-07-27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2003042528A (ja) 2001-07-26 2003-02-1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353910A (ja) 2003-05-28 2004-12-16 Daikin Ind Ltd 空気吹出口および空気調和機用室内ユニット
KR20040106056A (ko) * 2003-06-10 200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3700718B2 (ja) * 2003-11-27 2005-09-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257142A (ja) 2004-03-10 2005-09-22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KR100579570B1 (ko) * 2004-06-14 2006-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ES2457046T3 (es) * 2005-01-27 2014-04-24 Lg Electronics, Inc. Unidad de interior de un aparato climatizador
KR100897425B1 (ko) 2005-03-10 2009-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
CN1987266A (zh) * 2005-12-22 2007-06-2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内机
JP4894287B2 (ja) 2006-02-17 2012-03-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001172B1 (ja) 2006-04-17 2007-10-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782197B1 (ko) 2006-08-03 2007-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20080045562A (ko) * 2006-11-20 2008-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류가이드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KR100854997B1 (ko) 2007-01-16 2008-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42524A (ko) 2007-10-26 2009-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403004B1 (ko) * 2007-10-29 2014-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07743U (ko) * 2008-01-28 2009-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5108674B2 (ja) 2008-08-11 2012-12-2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KR101577071B1 (ko) 2009-04-30 2015-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CN201433923Y (zh) 2009-05-22 2010-03-31 陈永华 天花板空调循环机的气流散热装置
DE102009025527A1 (de) 2009-06-19 2011-01-27 Gea Air Treatment Gmbh Klimagerät mit Radialventilator
JP4952775B2 (ja) 2009-11-05 2012-06-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KR101712205B1 (ko) 2010-09-06 2017-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5192526B2 (ja) 2010-09-29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2759184B (zh) * 2011-04-25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5408228B2 (ja) 2011-10-31 2014-02-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KR20130049120A (ko) * 2011-11-03 2013-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출블레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JP5786687B2 (ja) 2011-11-30 2015-09-3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KR102034104B1 (ko) * 2012-06-28 2019-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1988330B1 (ko) * 2012-10-08 2019-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76668B1 (ko) * 2013-05-24 202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4279734B (zh) * 2014-09-16 2018-09-11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201608818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気吹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9195A (ko) * 2005-08-11 2007-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KR20090122503A (ko) * 2008-05-26 2009-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09300044A (ja) * 2008-06-17 2009-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気体流れ調整機構及び空調装置
WO2015045413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837093U (zh) * 2014-02-20 2014-09-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571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空调
CN113465091A (zh) * 2021-08-06 2021-10-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低气压环境下柱状旋风式加湿增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15896A (ko) 2022-08-19
BR112018006863A2 (pt) 2018-10-16
DE202016008935U1 (de) 2020-11-09
US11255552B2 (en) 2022-02-22
KR20180125425A (ko) 2018-11-23
RU2728436C2 (ru) 2020-07-29
US10969122B2 (en) 2021-04-06
CN107429924B (zh) 2021-03-09
KR102609350B1 (ko) 2023-12-05
KR102433397B1 (ko) 2022-08-19
US20220049858A1 (en) 2022-02-17
KR102032192B1 (ko) 2019-10-15
CN110173759B (zh) 2021-08-17
CN112923544B (zh) 2022-08-09
CN112923544A (zh) 2021-06-08
US20190107298A1 (en) 2019-04-11
US20190249884A1 (en) 2019-08-15
CN107429924A (zh) 2017-12-01
US11009242B2 (en) 2021-05-18
US20180306452A1 (en) 2018-10-25
KR20170048128A (ko) 2017-05-08
RU2018114685A (ru) 2019-10-21
US11732906B2 (en) 2023-08-22
RU2018114685A3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3759A (zh) 空调
EP1326054B1 (en) Decorative panel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outlet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240916B (zh) 空调装置
CN107327931A (zh) 空调室内机
KR20070112333A (ko) 횡류팬을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KR102313905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용 에어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200401206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6440028A (zh) 空调器
KR10208882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천장형 실내기
KR102362390B1 (ko) 공기조화기
EP1316760B1 (en) Decorative panel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outlet blow-off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994530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954506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EP3911898B1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KR10239295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50047623A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JP386497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50547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토출부 구조
CN219713518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
CN214841202U (zh) 空调挂机
US20220260276A1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CN207962953U (zh) 窗式空调器
KR100541476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6734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217255B1 (ko) 패키지 에어콘의 좌우풍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