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8502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58502B CN110058502B CN201910163619.7A CN201910163619A CN110058502B CN 110058502 B CN110058502 B CN 110058502B CN 201910163619 A CN201910163619 A CN 201910163619A CN 110058502 B CN110058502 B CN 1100585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forming
- forming apparatus
- recording medium
- image
- t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8—Polymer of mono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971—Of carbohydrate
- Y10T428/31993—Of pa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供给部,该供给部供给卷成辊状的连续的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具有: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该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将在所述连续的记录介质中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供给部的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下游,所述记录介质朝向转印单元而向上方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从转印单元朝向定影单元而向上方传送,所述供给部位于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下方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006931.2、申请日为2014年1月7日、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期望图像形成装置除了在普通纸上形成图像之外,还应当在特殊记录介质(诸如具有中间粘着层的所谓标签纸)上形成图像。日本特开第2008-124828号公报、日本特开第2010-8984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第2010-137947号公报中提出与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馈送诸如标签纸等的特殊记录介质有关的技术。
日本特开第2008-124828号公报描述了一种供纸装置,该供纸装置将载置的纸张从最上面页顺序地馈送,并且该供纸装置中,纸张载置部根据纸张的载置量来移位,使得载置纸张的最上面页的表面位于基本不变的高度。在该供纸装置中,纸张载置部设置有清洁部件,该清洁部件抵靠置入纸张载置部中的侧档板的内壁面。
日本特开第2010-89845号公报描述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载置托盘,该载置托盘上载置片材;馈送部件,该馈送部件馈送载置托盘上所载置的片材;以及去除部件,该去除部件去除附着到片材沿宽度方向的端面的粘着物质。去除部件接触从载置托盘馈送的片材沿宽度方向的端面,以去除粘着物质。
日本特开第2010-137947号公报描述了一种供纸装置,该供纸装置包括上面载置片材的供纸台板和引导供纸台板上载置的片材沿着馈送方向的端面的侧档板,该供纸装置将供纸台板上载置的片材从最上面的片材逐一馈送。侧档板形成有多个凹凸,这些凹凸一体设置在侧档板的正在馈送的片材的端面所抵靠的表面上并且由与侧档板相同的材料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具有中间粘着层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粘着剂转移到其它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该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以及
供给单元,该供给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中间粘着层的情况下供给粉体,使得所述粉体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或所述转印单元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包括保持所述粉体的刷状部件,并且偏置电压沿抑制所述粉体向所述记录介质转移的方向施加于所述刷状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供给单元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端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利用透明色调剂或白色调剂来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对环境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对环境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对环境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对环境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类型,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类型,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类型,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类型,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类型,来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是否供给所述粉体。
根据第一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可以在使用具有中间粘着层的记录介质时抑制粘着剂向其它部件的转移。
根据第二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可以抑制过度供给粉体。
根据第三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不需要提供新的供给单元。
根据第四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可以使粉体不显眼。
根据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可以在粘着剂容易转移的环境中供给粉体。
根据第九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与其它构造相反,可以针对粘着剂容易转移到的记录介质供给粉体。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图;
图3A至图3C分别是例示标签纸的截面图;
图4是例示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5是例示粉体供给装置的图;
图6是例示各种类型的标签纸的粘着力的曲线图;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8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以及
图10A和图10B分别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貌图。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例如,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被构造为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该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利用诸如透明色调剂和白色调剂等的专用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该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利用四种颜色(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来形成图像;以及控制装置2,该控制装置2控制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除了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形成不同颜色的图像之外,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大致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形成部106,该图像形成部106充当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例。图像形成部106包括多个图像制备装置10、中间转印装置20、供纸装置50、定影装置40等。图像制备装置10利用充当显影剂的色调剂形成待显影的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20保持图像制备装置1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以将色调剂图像最终传送到色调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被转印到记录介质5的二次转印位置。供纸装置50馈送并传送要供给到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的规定的记录介质5。定影装置40对已经经过中间转印装置20执行的二次转印的记录介质5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附加地装配有例如充当允许输入要形成在记录介质5上的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未示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被构造为彩色复印机。在图1中,附图标记1a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壳体1a由支撑结构部件、外部罩等形成。
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的图像制备装置10由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Clr、10S1、10S2和10W构成,这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Clr、10S1、10S2和10W分别专用于形成四种颜色(即,透明(Clr)、第一专色(S1)、第二专色(S2)和白色(W))的色调剂图像。例如,第一专色(S1)可以是金色。例如,第二专色(S2)可以是银色。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Clr、S1、S2、W)在壳体1a的内部空间中成一列并排设置。
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图像制备装置10由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10M、10C和10K构成,这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10M、10C和10K分别专用于形成四种颜色(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M、C、K)在壳体1a的内部空间中也成一列并排设置。
如图2所示,图像制备装置10各包括充当旋转图像保持部件的示例的感光鼓11。以下各种装置主要设置在感光鼓11周围。这些装置包括充电装置12、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一次转印装置15、以及鼓清洁装置16等。充电装置12用规定电势对感光鼓11的上面可以形成图像的周面(图像保持面)进行充电。曝光装置13充当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该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基于关于图像的信息(信号)向感光鼓11的充电后的周面照射光LB,以形成具有电势差的静电潜像(针对各个颜色)。显影装置14充当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利用针对相应颜色的显影剂的色调剂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第一转印装置15将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装置20。鼓清洁装置16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并附着在感光鼓11的图像保持面上的诸如色调剂等的附着物,以清洁感光鼓11。
感光鼓11具有通过在接地圆筒状或圆柱状基材的周面上设置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光敏层(感光层)而形成的图像保持面。支撑感光鼓11,以从旋转驱动装置(未示出)接收动力,以沿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
充电装置12被构造为与感光鼓11接触设置的接触型充电辊。充电电压被供给到充电装置12。在显影装置14执行反转显影的情况下,供给极性与从显影装置14供给的色调剂的充电极性相同的电压或电流,作为充电电压。
曝光装置13朝向被充电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照射根据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关于图像的信息形成的光LB,以形成静电潜像。当要形成潜像时,以任意方式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并且经受图像处理部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关于图像的信息(信号)被发送给曝光装置13。
显影装置14包括壳体、显影辊、两个搅拌/传送部件、以及层厚限制部件等。壳体包括开口部和用于显影剂的存储室,并且容纳其它组件。显影辊保持显影剂,并且将显影剂传送到面向感光鼓11的显影区域。搅拌/传送部件(可以是螺旋推运器)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传送要供给到显影辊的显影剂。层厚限制部件限制显影辊所保持的显影剂的量(层厚度)。来自后面要描述的电源装置的显影用偏置电压被供给在显影装置14的显影辊与感光鼓11之间。来自旋转驱动装置(未示出)的动力传递给显影辊和搅拌/传送部件,使显影辊和搅拌/传送部件沿规定方向旋转。例如,含有非磁性色调剂和磁性载体的二成分显影剂可以用作显影剂。
在图1中,附图标记140表示色调剂盒,该色调剂盒充当存储含有要供给到相应的显影装置14的至少一种色调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存储容器。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只有色调剂存储在色调剂盒140中。
一次转印装置15是接触型转印装置,该接触型转印装置包括与感光鼓11的周面接触旋转并且被供给有一次转印电压的一次转印辊。从电源装置(未示出)供给极性与色调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DC电压,作为一次转印电压。
鼓清洁装置16由主体、清洁板、回收装置等构成。主体是部分开口的容器的形式。清洁板被设置为使得以规定压力接触一次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以去除诸如残留色调剂等的附着物。回收装置回收清洁板去除的附着物。
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转印装置20设置在图像制备装置10(Y、M、C、K)上方的位置。中间转印装置20主要由中间转印带21、多个带支撑辊22至26、二次转印装置30和带清洁装置27构成。中间转印带21在沿箭头B表示的方向旋转的同时通过感光鼓11与一次转印装置15(一次转印辊)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带支撑辊22至26通过从内侧以期望状态保持中间转印带21,来旋转支撑中间转印带21。二次转印装置30设置在带支撑辊23所支撑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图像保持面)侧上,以通过二次转印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5。带清洁装置27通过去除通过二次转印装置30之后残留并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上的诸如色调剂或纸粉等的附着物,来清洁中间转印带21。
通过将诸如炭黑等的阻抗调节剂分散在诸如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等的合成树脂中获得的材料制造的环状带用作中间转印带21。带支撑辊22被构造为驱动辊。带支撑辊23被构造为二次转印支承辊。带支撑辊24被构造为张力施加辊。带支撑辊25和带支撑辊26各被构造为维持中间转印带21的行进位置等的从动辊。
如图1所示,二次转印装置30是包括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二次转印辊31的接触型转印装置,该二次转印位置是中间转印装置20中带支撑辊23所支撑的中间转印带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二次转印辊31与中间转印带21的周面接触旋转,并且供给有二次转印电压。极性与色调剂的充电极性相反或相同的DC电压被作为二次转印电压供给到二次转印装置31或中间转印装置20的支撑辊23。
定影装置40包括加热旋转部件41、加压旋转部件42等。可以是辊或带形式的加热旋转部件41被加热单元加热,使得表面温度维持在预定温度。可以是辊或带的形式的加压旋转部件42以规定压力与加热旋转部件41接触旋转。在定影装置40中,加热旋转部件41与加压旋转部件42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充当执行规定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的定影处理部。
供纸装置50供给长条的连续纸5(卷筒纸),作为记录介质。如图3A所示,连续纸5可以由诸如聚丙烯(PP)等的合成树脂或者诸如玻璃纸或高质量纸等的纸形成,并且可以是所谓的标签纸,该标签纸包括通常充当使用前要丢弃的原纸的剥离纸51、充当中间层并且由诸如胶等粘着材料制成的粘着层52、以及设置为最上层的表面基材53。表面基材53印制有图片和文字,以便使用。虽然标签纸5的排布取决于其用途,但是例如,标签纸5也可以被设置为卷筒纸,该卷筒纸卷成辊状并且表面基材53位于表面(外周面)上,以充当图像形成面。
供纸装置50大致包括馈送侧上的供给部55,该馈送侧上的供给部55设置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下面,以供给连续纸;和卷取侧上的存储部56,该卷取侧上的存储部56设置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下面,以卷取连续纸。供给部55包括由卷成辊状的连续纸形成的并且被设置为被驱动单元(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以进行馈送的供纸辊57。供给部55还包括向二次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部传送从供纸辊57馈送的连续纸5的传送辊58和传送辊59。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包括排出辊60,该排出辊60设置在定影装置40上方,以将已经定影有图像的连续纸5排出到外部。
中继辊61和中继辊62设置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与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之间的空间中。中继辊61和中继辊62向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供给并传送从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排出的连续纸5。张力施加辊63设置在中继辊61与中继辊62之间,向下张力施加到张力施加辊63。张力施加辊63向连续纸5施加预定张力。
传送辊64设置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下面。传送辊64向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传送所引入的连续纸5。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包括排出辊65,该排出辊65设置在定影装置40上方,以将连续纸5排出到外部。传送辊66和传送辊67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外部。传送辊66和传送辊67向设置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下面的卷绕辊传送从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排出的连续纸5。
图4例示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的控制装置。
在图4中,附图标记101表示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操作的CPU。CPU101参照ROM 102中存储的程序和RAM 103中存储的参数等,来控制图像形成操作。
附图标记104表示允许用户输入用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5的类型和尺寸、要打印的页数等的用户接口。附图标记2表示允许输入图像的图像输入装置。附图标记105表示感测图像形成装置100周围的环境温度的环境传感器。附图标记106表示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图像形成部。附图标记70表示后面要讨论的粉体供给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操作>
下面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的基本图像形成操作。
将描述通过利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M、C、K)组合四种颜色(Y、M、C、K)的色调剂图像来形成全色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执行相同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利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的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Clr、S1、S2、W)形成执行四种颜色(Clr、S1、S2、W)的一种或更多种色调剂图像。
当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到请求图像形成操作(打印)的指示信息时,启动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M、C、K)、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30、定影装置40等。
在各个图像制备装置10(Y、M、C、K)中,首先,感光鼓11沿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充电装置12用规定极性(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负极性)和预定电势对感光鼓11的表面进行充电。然后,曝光装置13用基于通过将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关于图像的信息转换为各个颜色成分(Y、M、C、K)而获得的图像用信号发出的光LB来照射感光鼓11充电后的表面。由此,具有所需电势差的针对各个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
然后,针对感光鼓11上形成的各个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4(Y、M、C、K)通过供给充电有规定极性(负极性)的相应颜色(Y、M、C、K)的色调剂进行静电附着,来显影静电潜像。作为显影的结果,感光鼓11上形成的各种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显像为利用相应颜色的色调剂所显影的四种颜色(Y、M、C、K)的色调剂图像。
然后,当形成在图像制备装置10(Y、M、C、K)的感光鼓11上的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传送到一次转印位置时,一次转印装置15对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执行一次转印,使得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顺序叠在沿箭头B表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装置20的中间转印带21上。
在已经完成一次转印的图像制备装置10中,鼓清洁装置16去除或刮除残留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诸如色调剂等的附着物,以清洁感光鼓11的表面。这使得图像制备装置10做好下一次图像制备操作的准备。
然后,中间转印装置20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将已经经过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同时,供纸装置50通过在图像制备操作之前使连续纸5通过从供给部55延伸到卷取部56的规定传送路径,将连续纸5馈送到供纸/传送路径。
在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装置30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到连续纸5上。在已经完成二次转印的中间转印装置20中,带清洁装置27去除二次转印后中间转印带21表面上残留的诸如色调剂等的附着物。
然后,已经通过二次转印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连续纸5从中间转印带21和二次转印装置31剥离,此后被传送到定影装置40。定影装置40执行必要的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以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连续纸5。最后,已经经过定影的连续纸5被传送辊65排出到外部。
作为上述操作的结果,通过组合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输出上面形成有全色图像的连续纸5。
<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定部分的构造>
图5是例示粉体供给装置的图。
如图5所示,粉体供给装置70包括壳体73和旋转刷75。用于粉体71的存储室72形成在壳体73内部。旋转刷75是刷状部件,该刷状部件设置在壳体73的开口部74外部并且被设置为使得旋转刷75外周的一部分经由开口部74位于壳体73内部。旋转刷75被设置为在连续纸5的沿宽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延伸。通过沿着径向密集地植有导电纤维或半导电纤维形成旋转刷75。驱动单元(未示出)可以使旋转刷75沿与连续纸5的移动方相反的方向旋转。偏置电源76将设置为极性与粉体71的充电极性相反的偏压施加于旋转刷75。传送辊58接地。
当然,粉体供应装置70内部存储的粉体71原本是粉状的。然而,粉体71可以最初是固体,并且在被旋转刷75刮取时作为粉体供给。例如,粉体71可以是诸如透明色调剂或白色调剂等的色调剂、诸如硅石等的无机材料、诸如ZnSt或PTFE等的润滑剂、诸如显影剂中所含有的氧化铈等的研磨剂。
<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定部分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定部分的操作。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如上所述,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在充当连续纸的标签纸5的表面基材53的表面上形成利用诸如透明色调剂和白色调剂等的专用色调剂以及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标签纸5的剥离纸51和表面基材53的各种原材料彼此不同。因此,如图3B和图3C所示,当表面基材53因为诸如在标签纸5吸湿或变干时原材料之间的收缩率不同,而较大程度收缩时,粘着层52可能暴露在标签纸5的端部处的表面上。
然后,如果暴露在标签纸5的端部处的表面上的粘着剂接触如图1所示的传送辊59、中间转印带21或二次转印辊30,则形成粘着层的粘着剂可以从标签纸5转移到传送辊59、中间转印带21等,以附着到传送辊59、中间转印带21等。
图6是例示为了测量标签纸5对中间转印带21、定影装置40的加热旋转部件41和加压旋转部件42、传送辊59和普通纸的粘着力而进行的剥离试验的结果的曲线图。作为标签纸,使用由Lintec Corporation制造的Art E/PW(强粘着)/8R(N)和由Oji Tac Co.,Ltd.制造的N Yupo 80/S15(超强粘着)/G8B。
如从图6清楚看到的,这两种标签纸5强有力地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传送辊59等,使得粘着剂往往转移并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传送辊59等。防粘层施加于定影装置40的加热旋转部件41的表面。因此,这两种标签纸5都未强有力地附着到加热旋转部件41。与附着到加热旋转部件41相比,这两种标签纸5都更强有力地粘着到加压旋转部件42。然而,发明人已经发现与附着到其它部件相比,粘着剂不太可能转移并附着到加压旋转部件42。这两种标签纸5都最强有力地附着到普通纸。然而,标签纸5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不接触普通纸,普通纸不会引起问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粉体供给装置70设置在与传送从供纸辊57供给的连续纸5的传送辊58相对的位置,并且如图5所示,粉体71由旋转刷75供给到充当连续纸5的标签纸的表面。此时,用于静电吸引粉体71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旋转刷75。因此,粉体71通过静电力保持在旋转刷75上,不附着到标签纸5的表面。大部分粉体71附着到标签纸5的粘着力超过用于将粉体71保持在旋转刷75上的力的所露出的粘着剂。
因此,即使在传送充当连续纸5的标签纸以通过标签纸接触中间转印带21的二次转印位置的情况下,粉体也置于标签纸5的露出的粘着剂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露出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
同样地,即使在充当连续纸5的标签纸通过定影装置40、传送辊59等时,粉体也被置于标签纸5的露出粘着剂与传送辊59的接触部件之间。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露出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传送辊59等。
虽然粉体供给装置70可以一直供给粉体71,但是粉体供给装置70可以只在环境传感器105感测到的环境温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通过用户接口104指定的连续纸5是预定标签纸的情况下,供给粉体71。在这种情况下,粉体供给装置70可以经由接离机构(未示出)与连续纸5接触和不接触。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标签纸,诸如具有大量粘着剂的标签纸和用于冷藏等的用玻璃化转变点温度低的粘着材料形成的标签纸。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7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貌图。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利用诸如透明色调剂和白色调剂等的专用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利用四种颜色(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然而,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构造不同,因此用于连续纸的供纸装置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的构造形式也不同。
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中,如图7所示,四个图像制备装置10(Y、M、C、K)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1上方,并且第二转印辊被设置为使得二次转印位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路径中的最下位置,在该二次转印位置中间转印带21上转印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
连续纸5从设置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上游的供给部55被传送辊对69馈送,通过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的二次转印部和定影装置40,以被传送到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传送到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连续纸通过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的二次转印部和定影装置40,以被设置在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下游的供纸装置50的卷取部56卷起。张力施加辊63设置在卷取部56的上游,以向连续纸施加张力。包括卷取部56的供纸装置50还充当控制装置2。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粉体供给装置70设置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的导入侧上所设置的传送辊58相对的位置。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粉体供给装置70向导入到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中的连续纸5供给粉体。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二次转印辊30或传送辊63等。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粉体供给装置70向记录介质5的图像形成面供给粉体,使得粉体被置于记录介质5与中间转印带21之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粉体供给装置70可以被设置在记录介质5的背面(非图像形成面),以向记录介质5的非图像形成面供给粉体,使得粉体被置于记录介质5与二次转印辊30之间。另外,粉体供给装置70可以被设置在记录介质5的两面侧上,使得粉体被供给到记录介质5的图像形成面和非图像形成面。
[第三实施方式]
图9例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貌图。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制备装置10向中间转印带21供给作为粉体的色调剂,而不是从粉体供给装置供给粉体。
在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中,当开始供给连续纸5时,设置在传送辊58与二次转印装置30之间的、感测纸张的端部位置的纸张边缘传感器(未示出)感测纸张的端部位置。基于感测到的纸张的端部位置,用于白色的图像制备装置10W在连续纸5的沿与连续纸5的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沿着连续纸5的传送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色调剂图像80。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80的宽度可以基于相对于纸张的传送方向的倾斜量以及在纸张吸湿或变干时可能造成的纸张收缩的预测量来确定,并且可以是大约200μm至2mm。在所传送纸张的姿势极大改变的情况下,色调剂图像80的宽度可以是大约7mm。可以利用与用于待打印的正常图像的网屏不同的网屏(例如,灰度是50%以下)形成直线状的色调剂图像80。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用于白色的图像制备装置10W形成的直线状色调剂图像80通过一次转印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并且在连续纸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二次转印位置时,被转印到位于连续纸端部的露出的粘着剂。
因此,当由标签纸形成的连续纸5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二次转印位置时,标签纸5的露出的粘着剂和中间转印带21经由作为粉体的色调剂图像80彼此接触。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
甚至在标签纸5接触传送辊等的情况下,色调剂也被附着到标签纸5的露出的粘着剂。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传送辊。
用于形成色调剂图像80的色调剂优选地是不显眼的颜色,诸如白色调剂、透明色调剂或黄色色调剂。然而,因为微小量的色调剂附着到标签纸等,所以也可以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或黑色(K)色调剂。
用于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不限于一种色调剂(一种颜色),而是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色调剂,以形成在预定长度上交替延伸的色调剂图像。这防止或抑制标签纸5的粘着剂转移和附着到传送辊。
作为粉体的色调剂图像可以不仅形成在非图像部中,还可以形成在图像部中,并且可以根据环境条件、或标签纸的类型等形成为在连续纸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是连续纸。然而,记录介质不限于连续纸,并且可以是已经被预先切为指定尺寸的切页纸张。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向与切页纸张的周围对应的四条边供给粉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装置11和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然而,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仅包括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另外,第二图像形成装置12可以设置有粉体供给装置7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以各种形式应用本发明。例如,可以使用用于透明色调剂或白色调剂的色调剂盒140。
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是为了例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很多修改例和变型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明显的。选择并描述了这些实施方式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用途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供给部,该供给部供给卷成辊状的连续的记录介质;以及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具有:
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该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将转印到所述连续的记录介质中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
在所述供给部的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下游,朝向所述转印单元而向上方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从所述转印单元朝向所述定影单元而向上方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供给部位于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下方的位置处,
所述供给部朝向上方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转印单元具有:
多个图像制备装置,它们成一列地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图像制备装置分别旋转;以及
中间转印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制备装置的上方,并与所述图像制备装置相对,该中间转印装置进行旋转,并具有二次转印装置,
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以从下方朝向上方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式旋转,
所述供给部所具有的进行旋转的供纸辊向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相反的方向旋转,
从所述供纸辊馈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中的与所述二次转印装置相反的端部向所述二次转印装置所在的端部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下方的传送辊(5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供给部还包括多个传送辊,所述多个传送辊中的接近纸张侧的传送辊(58)被接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33724A JP5780266B2 (ja) | 2013-06-26 | 2013-06-26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粉体塗布装置 |
JPJP2013-133724 | 2013-06-26 | ||
CN201410006931.2A CN104252111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06931.2A Division CN104252111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58502A CN110058502A (zh) | 2019-07-26 |
CN110058502B true CN110058502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5211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63619.7A Active CN110058502B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CN201410006931.2A Pending CN104252111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CN201910163628.6A Pending CN110095964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06931.2A Pending CN104252111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CN201910163628.6A Pending CN110095964A (zh) | 2013-06-26 | 2014-01-0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923712B1 (zh) |
JP (1) | JP5780266B2 (zh) |
CN (3) | CN1100585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80266B2 (ja) * | 2013-06-26 | 2015-09-1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粉体塗布装置 |
JP5743010B1 (ja) | 2014-06-20 | 2015-07-0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塗布装置、塗布剤、及び搬送装置 |
JP6176273B2 (ja) | 2015-03-04 | 2017-08-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転写部汚染予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180904A (ja) * | 2015-03-24 | 2016-10-1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58660B2 (ja) * | 2015-06-19 | 2019-01-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塗布剤 |
JP6911376B2 (ja) * | 2017-02-17 | 2021-07-28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035811A (ja) * | 2017-08-10 | 2019-03-07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7020005B2 (ja) | 2017-09-07 | 2022-02-16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056042B2 (ja) * | 2017-09-07 | 2022-04-19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10203634B1 (en) | 2017-09-20 | 2019-02-1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nsfer roller clea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JP7073659B2 (ja) * | 2017-09-25 | 2022-05-24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50310A2 (en) * | 1988-07-06 | 1990-01-1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812133A (ja) * | 1994-06-24 | 1996-01-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48360A (ja) * | 2002-02-26 | 2003-09-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322956A (ja) * | 2005-05-17 | 2006-11-3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cタグ装着記録紙に適し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7102039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Ricoh Co Ltd | 粉体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092089A (zh) * | 2006-06-19 | 2007-12-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以及打印介质卷起状态辨别方法 |
JP2008124828A (ja) * | 2006-11-13 | 2008-05-29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JP2008203730A (ja) * | 2007-02-22 | 2008-09-04 |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 電子写真式印刷装置 |
CN100465803C (zh) * | 2004-03-09 | 2009-03-0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JP2010089845A (ja) * | 2008-10-03 | 2010-04-22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37947A (ja) * | 2008-12-11 | 2010-06-24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193349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
CN102681402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2240202A (ja) * | 2011-05-13 | 2012-12-10 | Max Co Ltd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69853B2 (ja) * | 1990-07-26 | 1999-11-02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用紙収容装置 |
JP2855042B2 (ja) * | 1993-02-24 | 1999-0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931178B2 (ja) * | 1993-05-27 | 1999-08-09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JP3328002B2 (ja) * | 1993-06-15 | 2002-09-24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連続記録紙の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プリンタおよび電子写真プリント方法 |
US5461470A (en) * | 1993-06-18 | 1995-10-24 | Xeikon Nv | Electrostatographic single-pass multiple station printer for forming images on a web |
JPH07137382A (ja) * | 1993-11-19 | 1995-05-30 | Brother Ind Ltd | 印刷装置 |
JPH0850382A (ja) * | 1994-08-05 | 1996-02-20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子写真装置の用紙搬送装置 |
JPH09185302A (ja) * | 1996-01-05 | 1997-07-1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DE29823854U1 (de) * | 1997-03-26 | 2000-03-30 |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85586 Poing | Druck- oder Kopiergerät mit eine Identifizierungsanordnung aufweisenden austauschbaren Teilaggregaten, Teilaggregat sowie Tonerbehälter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solchen Gerät |
JPH1173033A (ja) * | 1997-07-22 | 1999-03-16 | Xerox Corp | ずらして配置した継ぎ目を有する中間トナー伝達部材 |
JP2001171880A (ja) * | 1999-12-16 | 2001-06-26 | Nec Data Terminal Ltd | 連続用紙の残量表示機構 |
JP2001337492A (ja) * | 2000-05-26 | 2001-12-07 | Hitachi Koki Co Ltd | 静電写真式印刷装置 |
JP3797101B2 (ja) * | 2000-12-28 | 2006-07-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連続用紙印刷装置および用紙積載装置 |
JP4019814B2 (ja) * | 2002-06-25 | 2007-12-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ラベル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
US7284479B2 (en) * | 2002-07-26 | 2007-10-23 | Tohoku Ricoh Co., Ltd. | Printer operable in duplex print mode |
US6934507B2 (en) * | 2002-12-24 | 2005-08-23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4226824A (ja) * | 2003-01-24 | 2004-08-1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49694A (ja) * | 2003-02-17 | 2004-09-09 | Kenichi Furukawa | 粉体現像方法、および粉体現像装置 |
JP2005157180A (ja) * | 2003-11-28 | 2005-06-1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569327B2 (ja) * | 2005-03-09 | 2010-10-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5207B2 (ja) * | 2006-01-26 | 2013-09-11 |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 印字装置 |
JP4861932B2 (ja) | 2007-08-24 | 2012-01-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57168A (ja) * | 2010-01-29 | 2011-08-18 |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 新聞製作装置 |
US8541151B2 (en) * | 2010-04-19 | 2013-09-24 | Xerox Corporation | Imaging members having a novel slippery overcoat layer |
JP5625739B2 (ja) * | 2010-10-25 | 2014-1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
JP5824832B2 (ja) * | 2011-03-18 | 2015-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2013083923A (ja) * | 2011-09-28 | 2013-05-09 |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 ラベル作成方法 |
JP2013109100A (ja) * | 2011-11-18 | 2013-06-06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00820B2 (ja) * | 2012-11-22 | 2016-10-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粒子付着抑制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80266B2 (ja) * | 2013-06-26 | 2015-09-1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粉体塗布装置 |
-
2013
- 2013-06-26 JP JP2013133724A patent/JP57802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1-05 US US14/072,169 patent/US8923712B1/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1-07 CN CN201910163619.7A patent/CN110058502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07 CN CN201410006931.2A patent/CN104252111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1-07 CN CN201910163628.6A patent/CN11009596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1-18 US US14/543,966 patent/US919516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50310A2 (en) * | 1988-07-06 | 1990-01-1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812133A (ja) * | 1994-06-24 | 1996-01-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48360A (ja) * | 2002-02-26 | 2003-09-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0465803C (zh) * | 2004-03-09 | 2009-03-0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JP2006322956A (ja) * | 2005-05-17 | 2006-11-3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cタグ装着記録紙に適し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7102039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Ricoh Co Ltd | 粉体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092089A (zh) * | 2006-06-19 | 2007-12-2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以及打印介质卷起状态辨别方法 |
JP2008124828A (ja) * | 2006-11-13 | 2008-05-29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JP2008203730A (ja) * | 2007-02-22 | 2008-09-04 |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 電子写真式印刷装置 |
JP2010089845A (ja) * | 2008-10-03 | 2010-04-22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37947A (ja) * | 2008-12-11 | 2010-06-24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193349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
CN102681402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2240202A (ja) * | 2011-05-13 | 2012-12-10 | Max Co Ltd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72112A1 (en) | 2015-03-12 |
CN110095964A (zh) | 2019-08-06 |
US9195167B2 (en) | 2015-11-24 |
JP2015011047A (ja) | 2015-01-19 |
JP5780266B2 (ja) | 2015-09-16 |
US8923712B1 (en) | 2014-12-30 |
CN104252111A (zh) | 2014-12-31 |
US20150003851A1 (en) | 2015-01-01 |
CN110058502A (zh) | 2019-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5850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74165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 |
JPH08194421A (ja) |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 |
JP611189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6214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372882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6135417B2 (ja) |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622732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6955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10799A (ja) | 潤滑剤塗布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2832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9845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6694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815976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01458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465959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8832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2652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12298B2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54446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30964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4600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0395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1285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1192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