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2631B -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2631B
CN109562631B CN201780048751.2A CN201780048751A CN109562631B CN 109562631 B CN109562631 B CN 109562631B CN 201780048751 A CN201780048751 A CN 201780048751A CN 109562631 B CN109562631 B CN 109562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sheet
infrared absorbing
colo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87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2631A (zh
Inventor
米山泰史
谷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5Out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5Storage media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game information, e.g. video game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5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ferable dyes or pi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to-heat conver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or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 B41M5/465Infrared radiation-absorbing materials, e.g. dyes, metals, silicates, C bl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6Entrance cards; Admission ti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82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infrared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可形成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的印相物,并且提供该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热转印片(10),其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依次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色材的色材层(3),在该热转印片(10)中,使色材层(3)为吸收可见光区域的波长、并且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的色材层,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Description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热转印打印机以及游戏机。
背景技术
作为在游戏中心、商业设施等处设置、使用的游戏机之一,已知有街头游戏机,其读取印刷在卡上的代码信息,利用所读取的代码信息执行游戏。在这些街头游戏机中使用的卡上印刷有可再现于街头游戏机的角色的图像、名称和状态、以及二维码等代码信息,该代码信息具有用于定义该角色的信息。
近来,已知有一种街头游戏机,在其内部具有打印机,根据游戏的进行状况改变角色的状态,在游戏结束后,能够按需发行反映出在游戏的进行时发生改变的状态的角色的卡。根据该街头游戏机,游戏的玩家将新发行的卡用于下次及以后的游戏中,能够对角色进行增强或培养等,能够提高玩家对卡的兴趣。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游戏卡打印装置及街头游戏系统,所述游戏卡打印装置具有:通信部,其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执行游戏,并从保存所执行的游戏的结果的便携终端接收游戏结果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多个角色图像的数据;图像数据生成部,其基于所接收的游戏结果信息选择角色图像,与游戏结果信息所含的状态信息组合而生成卡图像数据;和打印机,其使用卡图像数据,将卡图像打印在印相纸上,并输出游戏卡,所述街头游戏系统具有该游戏卡打印装置、接受操作的输入部、显示游戏画面的显示部、读取打印在游戏卡上的代码信息的读取部、识别计数所投入的货币的计费部、和基于所读取的代码信息在游戏内再现角色的再现部,随着规定金额的投入,执行游戏。
近来,街头游戏机的使用形态也多样化,还提出了内置有红外线扫描仪等的街头游戏机等。在该街头游戏机中,使用印相有显示角色等的可视图像以及作为用于定义角色等的代码信息的不可视图像的卡。对于这种具有不可视图像的卡(有时也称为印相物),要求具有能够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不可视图像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具有不可视图像和可视图像,用于得到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不可视图像的印相物,另外,提供用于形成该印相物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热转印打印机,另外,提供具备该热转印打印机的游戏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具备色材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色材的色材层,上述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另外,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优选为80%以上。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具备色材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色材的色材层,上述色材层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色材1作为上述色材,并且,对于上述色材层来说,作为上述色材,(1)不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色材,或者(2)即使在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色材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上述色材的总质量也小于15质量%。
另外,在上述热转印片中,在上述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层、上述色材层,可以使上述转印层为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一种热转印片,其为用于在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上形成热转印图像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含有色材的色材层,上述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另外,在上述热转印片中,在上述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转印层、上述色材层,可以使上述转印层为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
另外,在上述热转印片中,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可以含有二亚铵系化合物。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所述热转印片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和含有色材的色材层;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至上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和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材层热转印至上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上,形成热转印图像,上述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另外,在上述热转印片准备工序中准备的上述热转印片为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层、含有色材的色材层的热转印片,并且,上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在上述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后,进一步具备转印层转印工序,所述转印层转印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转印层转印至上述特别图像上,上述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可以为下述工序:在上述转印层转印工序中被转印至上述特别图像上的上述转印层上,热转印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材层,形成热转印图像。
另外,上述转印层转印工序可以为下述工序:按照覆盖上述特别图像和上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整面的方式,将上述转印层进行转印。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其特征在于,上述热转印片为上述的热转印片。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为装填有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传送单元,沿着传送路径传送上述装填的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压印滚筒,配设在上述热转印片和上述被转印体的传送路径中;和热敏头,用于对上述热转印片施加能量,所述热转印片为上述的热转印片。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为一种游戏机,其为内置热转印打印机的游戏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游戏执行单元,执行游戏功能;印相物形成单元,利用上述热转印打印机形成印相物,该印相物具有反映了由上述游戏执行单元产生的上述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热转印图像;和发行单元,发行由印相物形成单元形成的印相物,所述热转印打印机为上述的热转印打印机。
另外,上述游戏机还包括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热转印图像中所记录的信息,上述游戏执行单元可以基于由上述识别单元识别的上述热转印图像的信息,执行上述游戏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热转印打印机与热转印片的组合、热转印打印机以及游戏机,可以形成具有不可视图像和可视图像、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不可视图像的印相物。
附图说明
图1的(a)、(b)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的(a)、(b)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a)~(d)均为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a)~(d)均为示意性截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a)~(e)均为示意性截面图。
图10是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不限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来进行解释。另外,关于附图,为了使说明更为明确,与实际的方式相比,有时对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进行表示,但仅为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有时对于与已出现的图中记载的要素同样的要素标记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的(a)、(b)、图2的(a)、(b)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以下有时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色材层3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a)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具备1个色材层3,图1的(b)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具备2个以上的色材层(在图示的形态中为色材层3Y、色材层3M、色材层3C)。另外,图2的(a)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图2的(b)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色材层3、第二转印层(7)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基材1、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色材层3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中的必须结构,第一转印层(5)、第二转印层(7)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中的任选结构。以下,对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基材)
对基材1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热转印片的领域现有公知的基材。作为一例,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酮或聚醚砜等耐热性高的聚酯;聚丙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乙烯衍生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甲基戊烯或离聚物等塑料的拉伸或未拉伸膜。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材料层叠2种以上而成的复合膜。
另外,可以对基材1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火焰处理、底层涂料(也被称为锚涂、粘接促进剂、易粘接剂)涂布处理、预热处理、除尘埃处理、蒸镀处理、碱处理、赋予抗静电层等易粘接处理。另外,基材1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填充材料、增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添加材料。对于基材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
如各图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在图示的形态中为基材1的上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作为必须成分。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红外线吸收材料是指吸收红外光的材料。
即,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通过将该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重叠并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100上,能够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图像50A(参照图7)。以下,有时将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图像称为“特别图像”。另外,也可以将“特别图像”称为不可视图像。
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红外光区域”是指750nm以上2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另外,“可见光区域”是指大于400nm且小于750nm的波长区域。另外,后述的“近红外光区域”是指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
作为红外线吸收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二亚铵系化合物、铵系化合物、酞菁系化合物、二硫醇系有机金属络合物、花青系化合物、偶氮系化合物、聚甲炔系化合物、醌系化合物、萘醌系化合物、二苯基甲烷系化合物、三苯甲烷系化合物、氧杂菁(オキソール)系化合物、炭黑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可以单独含有这些红外线吸收材料中的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这些红外线吸收材料。
特别是,在形成了含有二亚铵系化合物、花青系化合物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情况下,在通过熔融转印该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而得到的特别图像上,使用后述的色材层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从不对热转印图像的耐光性、耐增塑剂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方面出发,可以说是优选的红外线吸收材料。作为二亚铵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双(三氟甲烷磺酰基)亚氨酸的二亚铵盐。
另外,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也可以与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一起含有粘结剂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基系树脂、氟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酚系树脂和聚氨酯系树脂等公知的树脂。
另外,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材料。作为添加材料的一例,可以举出具有色调的化合物等,例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等。作为有机颜料,可以举出例如黄色、品红色、蓝绿色等有彩色颜料;中空颗粒等。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钛、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云母钛、白云母、白炭黑、碳酸钙、硫酸钡、矾土白、滑石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由有机颜料构成的壳被覆由无机颜料构成的核的周围而成的核/壳颜料等。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黄色染料、品红色染料、蓝绿色染料等有机染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通常优选使用呈白色的被转印体,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了呈白色的被转印体100时的特别图像50A的隐匿性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氧化钛、碳酸钙等白色化合物作为上述添加材料。其中,特别优选氧化钛。
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色材层3的结构,在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色材层3的色调接近的情况下,会产生下述问题:在热转印打印机内无法准确地检测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无法准确地进行印相时的定位。因此,优选形态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以及颜料、与色材层3的色调不同的有机染料等。根据优选形态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能够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色材层3的色调具有差别,能够在热转印打印机内准确地检测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
对于上述添加材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例,相对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总质量,为0.1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的范围,优选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
另外,代替在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中含有颜料、有机染料,而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层2A和含有颜料或与色材层3的色调不同的有机染料的层2B的层叠结构,能够提高热转印打印机内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检测精度。
在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层2A可以如图6的(a)所示那样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也可以如图6的(b)所示那样位于距离基材1最远的位置,还可以如图6的(c)、(d)所示那样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包括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层2A、含有颜料的层2B、和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的层2C的层叠结构,使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层2A位于任意的层间。对于含有颜料的层2B也是同样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中,也可以为除去了第一转印层(5)的结构。
作为含有颜料的层2B,含有上述例示的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和根据需要含有粘结剂等添加材料。作为粘结剂,可以举出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氯乙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偏二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聚碳酸酯、氟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聚异丁烯、乙基纤维素或聚缩醛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各种低分子量聚乙烯、虫胶蜡、小烛树蜡、凡士林、聚酯蜡、部分改性蜡、脂肪酸酯、脂肪酰胺等各种蜡。
对于含有颜料的层2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
另外,也可以使含有上述颜料的层2B为含有有机染料的层2B。作为含有有机染料的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后述的色材层3。
对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通过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为优选的范围,能够形成在红外光下能够充分识别的特别图像50A。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过薄的情况下,具有检测使用该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形成的特别图像50A时的检测性能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使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过厚的情况下,在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具有容易产生拖尾、文字走形等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拖尾是指下述现象: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以转印层的转印区域与非转印区域的边界为起点,转印层会转印成从该边界向非转印区域侧探出。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文字变形是指下述现象:在被以文字形式表示的转印区域围绕、或者夹持的被转印区域以与拖尾同样的现象进行转印,无法再现本来的文字。
对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红外线吸收材料、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各种添加材料分散或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对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涂布方法。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使用凹版的逆涂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涂布方法。这对于后述的各种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也是同样的。
(脱模层)
为了提高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转印性(脱模性),也可以在基材1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之间设置脱模层(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层是在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移至被转印体100上时残留在基材1侧的层。作为脱模层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有机硅蜡等各种蜡类、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改性树脂、氟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树脂等各种树脂等、它们的混合物等。脱模层的厚度通常为0.5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内。
(色材层)
如图1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与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以面顺序设置有色材层3。色材层3含有吸收可见光区域的波长的色材和粘结剂树脂。利用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所形成的热转印图像50B为单色的情况下,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仅形成适当选择的一种颜色的层,在所期望的图像为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在基材1的同一面上以面顺序重复形成含有黄色的色材的黄色材层3Y、含有品红色的色材的品红色材层3M、含有蓝绿色的色材的蓝绿色色材层3C。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色材是指包括升华性染料、荧光染料等染料、颜料等的概念。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将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与被转印体100组合,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进行使用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特别图像50A的形成以及使用了色材层3的热转印图像50B的形成,由此能够得到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和含有色材的热转印图像50B的印相物200。
使用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形成的印相物200中的特别图像50A的检测可以利用下述方法等进行:例如,对印相物200照射红外线,利用特别图像50A中含有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吸收红外线的特性,利用基于红外线的吸收程度的光学特性,由此进行检测。作为特别图像50A的检测器,可以举出例如红外线扫描仪等。
另外,使用热转印片的色材层形成的热转印图像50B为对于近红外光区域和红外光区域的波长的吸收性高的图像的情况下,换言之,用于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色材层为对于近红外光区域和红外光区域的波长的吸收性高的色材层的情况下,在使用上述红外线扫描仪等进行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时会产生下述问题:与特别图像50A一同检测出热转印图像50B;使用对于近红外光区域和红外光区域的波长的吸收性高的色材层所形成的热转印图像50B会对特别图像50A的检测产生影响,无法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
(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
考虑了这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特征在于,该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是指:测定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反射率,所测定的反射率之中其值达到最大的反射率。即,在测定色材层的反射率时,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任意的波长区域,色材层的反射率达到50%以上即可。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使用该色材层3形成的热转印图像50B不会对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性产生影响,或者能够减小其影响程度。即,根据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能够得到具有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并且能够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的印相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中,将该色材层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的波长区域设为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是由于:色材层3在作为近红外光区域的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容易对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性产生影响,即便在使红外光区域的色材层3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的情况下,若不使近红外光区域的色材层3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则无法充分提高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性。进而,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可以在大于1400nm且2500nm以下的范围存在反射率为50%以上的波长区域。
具体而言,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50%的情况下,在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检测包含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时,容易产生下述问题:与特别图像50A一同检测出热转印图像50B;热转印图像50B对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性产生影响,无法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
关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该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根据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检测包含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时的检测性。
另外,关于在包含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并利用检测830nm波长的传感器进行该特别图像50A的检测时的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950nm以下的范围内的任意波长下的反射率为50%以上,尤其是为80%以上,更优选在750nm以上950nm以下的全部范围中反射率为50%以上、尤其是为80%以上。
(色材层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
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色材层的反射率是指利用下述方法测定的反射率。
使用作为测定对象的色材层,在被转印体上形成255/255灰度(能量灰度)的实心图像。利用形成实心图像前的被转印体,预先测定基线。
利用反射率测定器对实心图像的在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反射率进行测定。作为反射率测定器,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3100PC)。
通过上述测定方法,在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内存在反射率为50%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可以说作为测定对象的色材层在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没有任何限定,可以在满足色材层3部分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的条件的范围内适当设定。作为一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色材和粘结剂树脂。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可以举出例如二芳基甲烷系染料、三芳基甲烷系染料、噻唑系染料、部花青染料、吡唑啉酮染料、次甲基系染料、靛苯胺系染料、吡唑并次甲基系染料、苯乙酮偶氮甲碱、吡唑并偶氮甲碱、咪唑基偶氮甲碱、咪唑偶氮甲碱、吡啶酮偶氮甲碱等偶氮甲碱系染料、呫吨系染料、噁嗪系染料、二氰基苯乙烯、三氰基苯乙烯等氰基苯乙烯系染料、噻嗪系染料、吖嗪系染料、吖啶系染料、苯偶氮系染料、吡啶酮偶氮、噻吩偶氮、异噻唑偶氮、吡咯偶氮、吡唑偶氮、咪唑偶氮、噻二唑偶氮、三唑偶氮、二偶氮等偶氮系染料、螺环吡喃系染料、吲哚啉螺环吡喃系染料、荧烷系染料、若丹明内酰胺系染料、萘醌系染料、蒽醌系染料、喹酞酮系染料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MSRedG(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Macrolex Red Violet R(拜耳公司)、Ceres Red 7B(拜耳公司)、Samaron RedF3BS(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等红色染料;Foron Brilliant Yellow 6GL(Clariant公司)、PTY-52(三菱化学(株式会社))、Macrolex Yellow 6G(拜耳公司)等黄色染料;Kayaset(注册商标)blue 714(日本化药(株式会社))、Foron Brilliant blue S-R(Clariant公司)、MSblue 100(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C.I.溶剂蓝63等蓝色染料等。
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可以单独含有1种作为色材,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
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色材(下文中有时称为“色材1”)。根据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能够进一步提高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
作为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色材1”,可以举出例如蒽醌系染料、氰基亚甲基系染料等。
另外,关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1)不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色材(下文中有时将该色材称为“其它色材”),或者(2)相对于色材的总质量以小于15质量%的范围含有“其它色材”。根据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能够抑制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色材层3的最大反射率的降低,能够使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作为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色材”,可以举出例如靛苯胺系染料等。
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可以单独含有“色材1”的1种作为色材,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另外,作为色材,可以与“色材1”一同含有“其它色材”中的1种,也可以与“色材1”一同含有“其它色材”中的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10%以上且小于80%的色材。这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相同。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对热转印图像50B所要求的图像浓度、后述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等而适当设定。作为一例,色材的含量(全部色材的总含量)相对于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上300质量%以下的范围。这对于后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相同。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粘结剂树脂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热性且与升华性染料具有适度的亲和性的粘结剂树脂。作为这样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等。
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总质量小于20质量%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中无法充分保持色材,具有保存性降低的倾向。因此,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总质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色材、任意的添加材料的含量适当设定。这对于后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相同。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可以含有无机颗粒、有机微粒等添加材料。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滑石、炭黑、铝、二硫化钼等,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聚乙烯蜡、有机硅树脂微粒等。色材层3也可以含有脱模剂。作为脱模剂,可以举出改性或未改性的硅油(也包含被称为有机硅树脂的物质)、磷酸酯、脂肪酸酯等。这对于后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相同。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粘结剂树脂、色材、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脱模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色材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色材层3。色材层3的厚度通常为0.2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这对于后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
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色材1”,并且(1)不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色材”,或者(2)即使在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色材”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色材的总质量也小于15质量%。
根据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可以得到具有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并且能够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的印相物200,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色材1”且不含有“其它色材”,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其它色材”的含量相对于色材的总质量规定为小于15质量%。
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也可以含有上述“色材1”和“其它色材”以外的色材、具体而言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10%以上且小于80%的色材。该情况下,“色材1”的含量相对于色材的总质量优选为85质量%以上。
关于作为一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作为“色材1”,含有蒽醌系染料、氰基亚甲基系染料等,并且不含有作为“其它色材”的靛苯胺系染料,或者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的总质量,以小于15质量%的范围含有作为“其它色材”的靛苯胺系染料。
以上,作为“色材1”和“其它色材”,以蓝绿色色材层含有的色材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在形成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的情况下也相同。
另外,在基材1上以面顺序设置有色调不同的多个色材层的情况下,至少多个色材层中的一个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优选全部色材层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
以上,以升华型热转印方式中使用的色材层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代替这些色材层3或与其一起将色材层3制成用于热熔融型热转印方式的热熔融性油墨层。热熔融性油墨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作为色材的着色剂。
该情况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中,将色材层的表述替换成热熔融性油墨层,将色材的表述替换成着色剂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含有的上述“色材1”和“其它色材”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是利用下述方法测定时的值。
(色材层含有的色材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
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色材层含有的色材的反射率是指利用下述方法测定的反射率。
准备具备色材层的热转印片,利用各种分析单元对该色材层含有的色材进行特定。特定色材后,按照DB比(“特定的色材”/粘结剂树脂)为“1”的方式调整色材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上并进行干燥,制成在基材上设置有作为测定对象的含有色材的色材层的热转印片的样品。
需要说明的是,粘结剂树脂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使用制成的热转印片的样品,通过上述“色材层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中说明的方法,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实心图像,测定该实心图像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反射率。
将测定的反射率中其值达到最大的反射率作为色材层含有的色材的最大反射率。
(色材底涂层)
也可以在基材1与色材层3之间设置用于提高基材1与色材层3的密合性的色材底涂层(未图示)。
对于色材底涂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热转印片的领域现有公知的色材底涂层。作为一例的色材底涂层由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构成色材底涂层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基乙酰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树脂等。另外,色材底涂层也可以与这些树脂成分一起含有有机颗粒、无机颗粒等各种添加材料。
对于色材底涂层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树脂成分、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色材底涂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色材底涂层。对于色材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02μm以上1μm以下的范围。
(第一转印层)
如图2的(a)所示,也可以在基材1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上述色材层3。第一转印层(5)设置成能够从基材1剥离。第一转印层(5)为通过热转印方式直接移动到被转印体100上的层、或移动到通过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而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上的层。
根据具备第一转印层(5)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可以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进而在该特别图像50A上形成第一转印层(5)。即,能够利用第一转印层(5)覆盖特别图像50A。由此,能够抑制因特别图像50A露出到表面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例如特别图像50A因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消失等。此外,通过在第一转印层(5)上利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形成热转印图像50B,能够对具有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的印相物200赋予立体感。
在第一转印层(5)上通过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情况下,第一转印层(5)至少包含接受层5A,呈仅由接受层5A构成的单层结构、或呈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接受层5A、其它层而成的层叠结构(参照图2的(a))。使构成第一转印层(5)的层中的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的层为接受层5A是为了,在将第一转印层(5)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使接受层5A位于其最外表面。
“接受层”
对于接受层5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容易染色的粘结剂树脂。作为这样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卤化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等乙烯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离聚物、纤维素系树脂等。接受层5A可以单独含有这些粘结剂树脂的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这些粘结剂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粘结剂树脂的单体中的2种以上共聚而成的共聚物。作为这样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例如乙烯或丙烯等烯烃与其它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其中,纤维素系树脂能够充分满足位于转印界面的层即接受层5A的转印性,即使在提高施加至热转印片10的能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包含接受层5A的第一转印层(5)的转印性,从这方面出发,优选作为接受层5A的材料。另外,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能够提高接受层5A的染料染色性、接受层5A与色材层3的脱模性,从这方面出发,优选作为接受层5A的材料。
作为纤维素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乙酸纤维素树脂、乙酸丁酸纤维素树脂、乙酸-丙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乙酸纤维素等。
接受层5A为了抑制印相时的与色材层3的热熔接,可以含有脱模剂。作为脱模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酰胺蜡、特氟龙(注册商标)粉末等固形蜡类;氟系或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硅油、反应性硅油、固化型硅油等各种改性硅油;和各种有机硅树脂等。
对于接受层5A,可以将上述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脱模剂等添加材料分散或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接受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接受层5A。对于接受层5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3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热封层”
为了提高被转印体100与第一转印层(5)的密合性,如图2的(a)所示,也可以使第一转印层(5)为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接受层5A、热封层5C而成的层叠结构。作为热封层5C的材料,优选与被转印体100的粘接性良好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乙基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系树脂;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酯树脂、尼龙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热封层5C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
“底涂层”
如图2的(a)所示,也可以在接受层5A与热封层5C之间设置底涂层5B。通过设置底涂层5B,能够实现接受层5A与热封层5C的密合性的提高、接受层5A与色材层的脱模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抑制会在形成于接受层5A上的热转印图像上产生的渗出、能够赋予抗静电性。
对于底涂层5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02μm以上3μm以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第一转印层(5)上通过热熔融型热转印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情况下,第一转印层(5)也可以不具有接受层5A,可以适当选择使用能够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热封面板等。作为热封面板,可以适当选择上述剥离层、或热封层和后述的保护层等,或者将它们组合使用。
(第二转印层)
如图2的(b)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也可以与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色材层3一起以面顺序设置包含保护层7A的第二转印层(7)。第二转印层(7)可以呈仅由保护层7A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如图2的(b)所示那样呈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剥离层7B、保护层7A而成的层叠结构。另外,也可以呈这些以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下述结构:不设置第一转印层(5),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上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上述色材层3、第二转印层(7)。
“保护层”
作为构成保护层7A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酯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紫外线吸收性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将这些各树脂进行有机硅改性而得到的树脂、这些各树脂的混合物、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活性光线是指对于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起到化学作用而促进聚合的光线,具体而言是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对于构成保护层7A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保护层7A的固体成分总量,粘结剂树脂优选含有2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上。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其上限为100质量%。另外,保护层7A除了粘结剂树脂以外,也可以含有各种填料、荧光增白剂、用于提高耐候性的紫外线吸收剂等其它材料。
对于保护层7A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7A。对于保护层7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剥离层”
为了提高第二转印层(7)的转印性,也可以使第二转印层(7)为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剥离层7B、保护层7A而成的层叠结构。作为构成剥离层7B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系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乙烯基系树脂等中例示的热塑性树脂、饱和聚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热固化性环氧-氨基共聚物以及热固化性醇酸-氨基共聚物(热固化性氨基醇酸树脂)等中例示的热固化性树脂;有机硅蜡、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改性树脂、氟树脂、氟改性树脂、聚乙烯醇等。另外,为了实现第二转印层(7)的箔切性的提高,可以在剥离层7B中含有微硅粉、聚乙烯蜡等填料。另外,剥离层除了上述例示的树脂以外,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锡系催化剂、铝系催化剂等催化剂来形成。
对于剥离层7B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剥离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剥离层7B。对于剥离层7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
(背面层)
另外,也可以在基材1的另一面上设置背面层(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背面层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中的任意的结构。
对于背面层的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改性或氟改性氨基甲酸酯等天然或合成树脂的单一物质或混合物等。
另外,背面层也可以含有固态或液态的润滑剂。作为润滑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等各种蜡类、高级脂肪族醇、有机聚硅氧烷、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金属皂、氟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滑石、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的微粒等。润滑剂的质量相对于背面层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范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
对于背面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润滑剂等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背面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至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背面层。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被转印体>
接着,对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被转印体100进行说明。对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被转印体100没有特别限定,其由天然纤维纸、铜版纸、描图纸、塑料膜、玻璃、金属、陶瓷、木材、布等构成,可以仅由单层构成,也可以由多层构成。
被转印体100由塑料膜构成的情况下,作为塑料膜,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等乙烯基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聚苯硫醚(PPS)、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苯乙烯系树脂、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膜等。塑料膜也可以是以上述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共聚树脂或混合体(包括合金)。
被转印体100本身可以不具备接受层,在通过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情况下、且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不具备包含接受层5A的第一转印层(5)的情况下(参照图1的(a)、(b)),被转印体100优选在一个面上具备接受层。另外,也可以被转印体100的两面具备接受层。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具备包含接受层5A的第一转印层(5)的情况下(参照图2的(a)、(b)),被转印体100无需在热转印图像50B的形成面具备接受层。
对于被转印体1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μm以上80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100μm以上600μm以下的范围。
(其它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
以上,举出具体例对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进行了说明,其它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呈下述结构: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不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而设置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其它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是用于在预先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热转印片。根据其它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在预先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上,使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由此能够得到具有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并且可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的印相物200。
其它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也可以为下述结构: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以及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不同的层。作为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不同的层,可以举出上述第一转印层(5)、第二转印层(7)等。
<热转印片的结构例>
图3~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的(a)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图3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将各层设为“1个面板”时,从印刷上游侧(在图示的形态中为附图的左侧)起的“6个面板”成为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形成图像(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的面板,剩余的“4个面板”成为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图像(形成第二画面的图像)的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转印体100不具有接受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转印层(7)与黄色材层3Y之间设置第一转印层(5),通过由第一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构成的“5个面板”,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图像。另外,如图3的(b)所示,也可以将图3的(a)的“6个面板”与“4个面板”替换。另外,也可以是不包括第二转印层(7)的结构(未图示)。另外,在图3的(c)所示的形态中,在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的“10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时,重复设置该“1个单元”。以下,有时将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所形成的图像称为“第一画面的图像”,将在被转印体的另一面侧所形成的图像称为“第二画面的图像”。
但是,对于印相时的定位、提示,在将各“面板”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以“1个单元”为单位进行,“1个单元”需要与其它“1个单元”和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的排列相同。即,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不能将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时所用的“6个面板”和用于在被转印体的另一面上形成“第二画面的图像”的“4个面板”分别作为“1个单元”,需要将“6个面板”和“4个面板”汇总而成的“10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但是,存在下述问题:随着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增多,用于检测各层的热转印打印机的设计负荷变大,从而期望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较少。
因此,图4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在将由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这“6个面板”构成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重复设置该“1个单元”。即,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由“6个面板”构成用于在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侧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的面板,由“4个面板”构成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第二画面的图像”的面板,与此相对,在图4所示的形态中,均由“6个面板”构成用于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和“第二画面的图像”的面板,通过将该“6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从而使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减少。
另一方面,在图4所示的形态中,即使在将“第一画面的图像”作为包含特别图像50A的图像、将“第二画面的图像”作为不包含特别图像50A的图像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需要所有“1个单元”均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会产生更加浪费的问题。
因此,图5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在将由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一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二转印层(7)这“6个面板”构成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使供于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和第二画面的图像的面板一体化,形成2个画面的长度的“面板”。在图示的形态中,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分别为2个画面的长度的“面板”。即为将一个色材层用于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和第二画面的图像的结构。根据该形态的热转印片10,通过将在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侧和另一面侧所形成的图像中所用的层的“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将在任意一个面侧所形成的图像中所用的层的“面板”长设为1个画面量的长度,能够抑制由于不使用的“面板”所导致的浪费。例如根据图5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可以使用“1个单元”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接着将被转印体100上下反转,并且使热转印片10开卷,再次使用之前使用的“1个单元”,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第二画面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形态中,为了将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用于形成第一画面的图像和第二画面的图像,将其“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但也可以将除了这些以外的层、例如第一转印层(5)、第二转印层(7)的“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另外,也可以重复设置“1个单元”。
<<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7~图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是使用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100;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10,上述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和含有色材的色材层3;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如图7的(a)、图8的(a)所示,将热转印片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如图7的(b)、图8的(b)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热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部分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即,其特征在于,作为热转印片10,使用了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
根据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下述印相物200,其具有含有热转印片10的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和含有色材的热转印图像50B,能够利用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50A。以下,对各工序进行具体说明。
(准备被转印体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准备的被转印体100可以直接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被转印体100,在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准备热转印片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准备的热转印片10可以直接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热转印片10,在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特别图像形成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如图7的(a)、图8的(a)所示那样将热转印片10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而形成特别图像50A的工序。对于特别图像50A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后述的包含热转印图像50B的图像信息的二维码等。作为在特别图像50A的形成、和第一转印层(5)的转印、以及热转印图像50B的形成中所用的热转印打印机,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具有热敏头等加热单元的现有公知的打印机。另外,除了使用基于热敏头等的加热单元的方法以外,也可以使用例如烫金方式、热辊方式等。需要说明的是,特别图像50A的形成可以使用热熔融型热转印方式来进行。热熔融型热转印方式是指下述方法:由加热单元施加与图像信息对应的能量,将由此熔融软化的色材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形成图像。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并使色材层3含有的色材移动,如图7的(b)、图8的(b)所示那样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工序。经过本工序,得到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而成的印相物200。
在图8的(b)所示的形态中,按照与特别图像50A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了热转印图像50B,但也可以如图7的(b)所示那样,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不重叠。另外,也可以按照覆盖特别图像50A的整面的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B。
另外,也可以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后,按照与该热转印图像50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在热转印图像50B上形成特别图像50A(未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含有升华性染料作为色材,利用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情况下,被转印体100优选具有用于接受升华性染料的接受层。
(第二转印层转印工序)
另外,如图7的(c)、图8的(c)所示,可以包括第二转印层转印工序:在形成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后,按照覆盖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的方式,将第二转印层(7)进行转印。第二转印层转印工序是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任意的工序。第二转印层(7)的转印可以使用如图2的(b)、图3~图5所示那样具有第二转印层(7)的热转印片10来进行,也可以使用与上述准备的热转印片10不同的其它热转印片(保护层转印片等)来进行。
(其它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
另外,可以包括下述工序:使用图3~图5所示的热转印片10,在上述各种工序之前或进行上述各种工序后,如图7的(d)、图8的(d)所示那样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其它热转印图像50C。在该情况下,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不具有接受层、通过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形成热转印图像50C的情况下,可以包括下述工序:在进行热转印图像50C的形成前,将接受层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接受层的转印可以如后述那样通过转印第一转印层(5)而进行,也可以利用其它热转印片来进行。根据包含其它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的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在两面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印相物。另外,也可以代替热转印图像50C或与其一同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特别图像50A。
(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是使用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100;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10,上述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和含有色材的色材层3;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如图9的(a)所示,将热转印片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转印层转印工序,如图9的(b)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第一转印层(5)进行转印;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如图9的(c)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热转印至第一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部分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即,其特征在于,作为热转印片10,使用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按照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直接接触的方式,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了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参照图8),或者,在被转印体100的同一面上排列形成了特别图像50A和热转印图像50B(参照图7);与此相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将第一转印层(5)转印至特别图像50A上,在所转印的第一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在这点上第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不同,其它方面一致。
(第一转印层转印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第一转印层(5)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如图9的(b)所示那样将热转印片10的第一转印层(5)熔融转印至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上的工序。第一转印层(5)只要转印至后述的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区域即可,该转印区域可以是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整面,也可以是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形态中为被转印体的一个面整面)。
另外,第一转印层(5)也可以转印至不与特别图像50A重叠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从特别图像50A的保护的方面出发,优选按照覆盖特别图像50A的方式转印第一转印层(5)。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包括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中进行了说明的任意的工序(参照图9的(d)、(e))。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中,作为用于该印相物的形成的热转印片,以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说明,即,以热转印片10为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热转印片10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代替上述热转印片,也可以使用具备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色材层3的热转印片。
<<热转印打印机>>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为装填有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热转印打印机,其具有:传送单元,沿着传送路径传送装填的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压印滚筒,配设在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传送路径中;和热敏头,用于对热转印片施加能量。
并且,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装填在该热转印打印机内的热转印片为上述说明的热转印片。根据具有该特征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能够简便地形成下述印相物,其具有在可见光下能够视认的热转印图像(可视图像)、以及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图像(特别图像),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
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装填在该热转印打印机内的热转印片,因此,对于除此以外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热转印打印机。
对于装填在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打印机中的被转印体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上述说明的被转印体。
<<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为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热转印片为上述说明的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根据具有该特征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能够简便地形成下述印相物,其具有在可见光下能够视认的热转印图像(可视图像)、以及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
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的特征在于构成该组合的热转印片,因此,对于热转印打印机也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热转印打印机。
<<游戏机>>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为内置热转印打印机的游戏机,其包括:游戏执行单元,执行游戏功能;印相物形成单元,利用热转印打印机形成印相物,该印相物具有反映了由游戏执行单元产生的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热转印图像;和发行单元,发行由印相物形成单元形成的印相物。
并且,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的特征在于,印相物形成单元中,内置于该游戏机中的热转印打印机为上述说明的本发明的热转印打印机。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能够按需发行反映出游戏的执行结果的印相物。另外,能够简便地形成下述印相物,其具有在可见光下能够视认的热转印图像(可视图像)、以及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
作为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中形成的印相物所具有的可视图像,可以举出例如反映出由游戏执行单元产生的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角色图像等。另外,作为特别图像,可以举出示出作为可视图像的角色图像的状态的信息图像、示出游戏的进行状况的信息图像等。作为信息图像,可以举出例如二维码等。
对于具有执行游戏功能的游戏执行单元和发行由印相物形成单元形成的印相物的发行单元的游戏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游戏。
另外,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可以进一步包括识别单元,其识别记录在特别图像中的信息。作为识别单元,可以举出例如红外线扫描仪等。根据进一步具备识别单元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将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中发行的印相物(例如,卡)用于下次之后的游戏,在其利用时,通过识别单元识别印相物所具有的特别图像中记录的信息,能够新发行具有由识别单元所识别的信息、和反映出本次游戏中的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可视图像以及显示出可视图像的信息等的特别图像的印相物。
特别是,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能够利用该游戏机内置的热转印打印机简便地形成下述印相物,该印相物具有在可见光下能够视认的热转印图像(可视图像)、以及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通过识别单元能够准确地识别特别图像中所记录的信息。
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500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图示的形态的游戏机500在其壳体内部具有热转印打印机400、和用于识别该游戏机500中形成的印相物所具有的特别图像的信息的识别单元410。
另外,图示的形态的游戏机500具有控制面板(未图示)、监视器515、扬声器、卡插入口510、卡排出口511、硬币投入口(未图示)、电源等一般游戏机的结构。在图示的形态中,热转印打印机400、控制面板、监视器515、扬声器被连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游戏控制部(未图示),根据游戏程序对游戏的执行进行控制;显示控制部(未图示),基于由游戏控制部提供的数据,将图像显示到监视器515;和声音控制部(未图示),基于由游戏控制部提供的数据,由扬声器输出声音;等等。游戏控制部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a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CPU将存储在存储部、ROM、记录介质等中的游戏程序调用到RAM上的工作存储区域并执行游戏程序,驱动经由母线连接的各装置而执行游戏处理。
存储部例如为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存储有游戏控制部执行的程序、执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等。关于程序,存储有相当于OS的控制程序、游戏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特定处理的应用程序。这些各程序代码根据需要由游戏控制部读出并传送到RAM,作为各种单元被执行。
识别单元410设置于卡插入口510的内部,读取被印相到印相物(卡)上的特别图像的信息。作为识别单元410,可以举出红外线扫描仪等。
游戏控制单元基于特别图像的信息而执行游戏,基于游戏的执行结果生成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包含反映出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可视图像、以及显示出可视图像的信息等的特别图像的数据。游戏控制单元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热转印打印机400,热转印打印机400的热敏头基于发送的图像数据将热转印片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色材层选择性地加热,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特别图像和可视图像。所形成的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可视图像和特别图像而成的印相物由卡排出口511排出。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游戏控制部也可以为以下的结构:在结束游戏的执行后,经由网络将游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等。另外,也可以在服务器侧进行基于游戏结果的图像数据的生成。无论采用哪种结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机均内置热转印打印机,只要能够根据游戏的执行和游戏的执行结果在被转印体上形成可视图像、特别图像即可,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限定。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以下,只要不特别声明,则份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使用厚度4.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个面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背面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0.5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接受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0.2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通过凹版打印机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0.7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色材层用涂布液1并进行干燥,形成色材层。接着,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色材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0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剥离层,在该剥离层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保护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保护层,由此得到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背面层,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色材层、剥离层与保护层的层叠体的实施例1的热转印片。
(背面层用涂布液)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1.8份
(S-LEC(注册商标)BX-1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多异氰酸酯 5.5份
(BURNOCK(注册商标)D750DIC(株式会社))
·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1.6份
(Plysurf(注册商标)A208N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滑石 0.35份
(Micro Ace(注册商标)P-3日本滑石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18.5份
·甲基乙基酮 18.5份
(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 24.0份
(DIANAL(注册商标)BR-87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二亚铵盐 1.0份
(CIR-RL日本Carlit(株式会社))
·甲苯 37.5份
·甲基乙基酮 37.5份
(接受层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5.8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份
(SOLBIN(注册商标)C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有机改性硅油 1.2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有机改性硅油 1.2份
(X-24-510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有机改性硅油 0.8份
(KF-352A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40份
·甲基乙基酮 4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
·氧化铝溶胶 2.5份
(氧化铝溶胶200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 2.5份
(PVP K-90ISP Japan公司)
·水 47.5份
·异丙醇 47.5份
(色材层用涂布液1)
·下述式(1)的染料(作为“色材1”) 4份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3份
(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化1]
Figure BDA0001966937770000311
(剥离层用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 20份
(DIANAL(注册商标)BR-87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甲苯 40份
·甲基乙基酮 40份
(保护层用涂布液)
·聚酯树脂 24份
(Vylon(注册商标)700东洋纺(株式会社))
·紫外线吸收剂 6份
·甲苯 35份
·甲基乙基酮 35份
(实施例2)
代替色材层用涂布液1而使用下述组成的色材层用涂布液2来形成色材层,除此以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的热转印片。
(色材层用涂布液2)
·下述式(2)的染料(作为“色材1”) 4份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3份
(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化2]
Figure BDA0001966937770000321
(实施例3)
代替色材层用涂布液1而使用下述组成的色材层用涂布液3来形成色材层,除此以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3的热转印片。
(色材层用涂布液3)
·上述式(1)的染料(作为“色材1”) 3.6份
·下述式(3)的染料(作为“其它色材”) 0.4份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3份
(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化3]
Figure BDA0001966937770000322
(比较例1)
代替色材层用涂布液1而使用下述组成的色材层用涂布液A来形成色材层,除此以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1的热转印片。
(色材层用涂布液A)
·上述式(3)的染料(作为“其它色材”) 4份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3份
(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比较例2)
代替色材层用涂布液1而使用下述组成的色材层用涂布液B来形成色材层,除此以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1的热转印片。
(色材层用涂布液B)
·下述式(4)的染料(作为“其它色材”) 4份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3份
(S-LEC(注册商标)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化4]
Figure BDA0001966937770000331
(被转印体1的制成)
在厚度35μm的多孔质聚烯烃膜(SP-U三井化学Tohcello(株式会社))上利用棒涂机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5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1并进行干燥,形成底涂层,接着在底涂层上利用棒涂机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4.0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接受层,得到在多孔质聚烯烃膜上依次层叠有底涂层、接受层的层叠体。接着,在厚度400μm(纸张重量310g/m2)的芯材纸(OKL卡王子制纸(株式会社))的一个面上利用下述组成的粘接层用涂布液(厚度4μm)贴合上述得到的层叠体。另外,上述芯材纸的另一面也同样地贴合在多孔质聚烯烃膜上依次层叠有底涂层、接受层的层叠体。由此,得到在芯材纸的两面从该芯材纸侧起设置有多孔质聚烯烃膜、底涂层、接受层的被转印体1。
(底涂层用涂布液1)
·聚酯树脂 4.2份
(Polyester WR-905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
·氧化钛 8.4份
(TCA-888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荧光增白剂 0.07份
(UVITEX(注册商标)BAC BASF Japan公司)
·异丙醇 7.2份
·水 21份
(接受层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0份
(SOLBIN(注册商标)C日信化学(株式会社))
·硅油 1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20份
·乙酸乙酯 20份
(粘接层用涂布液)
·多元醇树脂 30份
(Takelac(注册商标)A-969V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异氰酸酯固化剂 10份
(Takenate(注册商标)A-5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乙酸乙酯 60份
(印相物的形成)
<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图像(特别图像)的形成>
将上述制成的被转印体1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转印片组合使用,利用下述测试打印机,以180/255灰度(能量灰度)的条件,将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形成特别图像。
(测试打印机)
热敏头:KEE-57-12GAN2-STA(KYOCERA(株式会社))
放热体平均电阻值:3303(Ω)
主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副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印相电压:18(V)
线性周期:1.5(msec.)
打印开始温度:35(℃)
脉冲占空比:85(%)
<接受层的转印>
使用上述测试打印机,以180/255灰度(能量灰度)的条件,在被转印体上和特别图像上进行接受层的转印。
<热转印图像的形成>
使用上述测试打印机,在上述转印后的接受层上的未形成特别图像的部分,以255/255灰度(能量灰度)的条件印相热转印图像(实心图像),得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相物。
(最大反射率的测定)
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3100PC(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测定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转印片所具有的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反射率,将所测定的反射率中其值达到最大的反射率作为最大反射率。测定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色材层的最大反射率的测定通过上述“色材层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热转印片的色材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升高,基于红外线扫描仪等的特别图像的检测精度变得良好,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5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红外线扫描仪等准确地检测出特别图像。
(特别图像的检测性评价)
使用红外线扫描仪(测试品),进行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相物所具有的特别图像的检测性评价,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特别图像的检测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检测精度高,能够准确地识别特别图像。
B:检测精度下降,但能够识别特别图像。
NG:检测精度低,无法识别特别图像。
[表1]
Figure BDA0001966937770000361
符号说明
1···基材
2···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
2A···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层
2B···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
3···色材层
5···第一转印层
5A···接受层
5B···底涂层
5C···热封层
7···第二转印层
7A···保护层
10···热转印片
50A···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图像(特别图像)
50B···热转印图像
100···被转印体
200···印相物

Claims (11)

1.一种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升华性染料层,
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和氧化钛,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升华性染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2.一种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升华性染料层,
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和碳酸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升华性染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50%以上。
3.一种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升华性染料层,
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和氧化钛,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升华性染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升华性染料作为所述升华性染料,
并且,对于所述升华性染料层来说,作为所述升华性染料,(1)不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升华性染料,或者(2)即使在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升华性染料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总质量也小于15质量%。
4.一种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升华性染料层,
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和碳酸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升华性染料,
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为80%以上的升华性染料作为所述升华性染料,
并且,对于所述升华性染料层来说,作为所述升华性染料,(1)不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升华性染料,或者(2)即使在含有在波长750nm以上1400nm以下的范围的最大反射率小于10%的其它升华性染料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总质量也小于15质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在波长750nm以上950nm以下的全部范围的反射率为5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层、所述升华性染料层,
所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所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所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
7.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和
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
所述热转印片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片,
所述印相物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
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将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红外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至所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
转印层转印工序,在所述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后,将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转印层转印至所述特别图像上;和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在所述转印工序后,将所述升华性染料层含有的升华性染料移动到所述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
8.一种热转印片与热转印打印机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转印片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
9.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为装填有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转印打印机具有:
传送单元,沿着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装填的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
压印滚筒,配设在所述热转印片和所述被转印体的传送路径中;和
热敏头,用于对所述热转印片施加能量,
所述热转印片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
10.一种游戏机,其为内置热转印打印机的游戏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戏机包括:
游戏执行单元,执行游戏功能;
印相物形成单元,利用所述热转印打印机形成印相物,该印相物具有反映了由所述游戏执行单元产生的所述游戏功能的执行结果的热转印图像;和
发行单元,发行由印相物形成单元形成的印相物,
所述热转印打印机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转印打印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游戏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戏机还包括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热转印图像中所记录的信息,
所述游戏执行单元基于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热转印图像的信息,执行所述游戏功能。
CN201780048751.2A 2016-09-23 2017-09-22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Active CN109562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5427 2016-09-23
JP2016-185427 2016-09-23
PCT/JP2017/034278 WO2018056395A1 (ja) 2016-09-23 2017-09-22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ゲーム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2631A CN109562631A (zh) 2019-04-02
CN109562631B true CN109562631B (zh) 2021-03-16

Family

ID=6169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751.2A Active CN109562631B (zh) 2016-09-23 2017-09-22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43597B2 (zh)
KR (1) KR102219468B1 (zh)
CN (1) CN109562631B (zh)
TW (1) TWI723225B (zh)
WO (1) WO20180563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9445B2 (ja) * 2020-09-10 2023-01-20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6614B2 (ja) * 1986-04-30 1996-06-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画像形成用熱転写シ−ト
JP2807882B2 (ja) 1987-11-05 1998-10-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JPS6477583A (en) * 1987-09-18 1989-03-23 Sumitomo Chemical Co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H05330251A (ja) * 1992-06-02 1993-12-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容層転写シート
JPH06191162A (ja) * 1992-11-04 1994-07-1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材
JPH091903A (ja) * 1995-06-20 1997-0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転写用インクシートおよび熱転写プリント装置
JPH0952455A (ja) * 1995-08-11 1997-02-25 Mitsubishi Chem Corp 熱転写記録用シート
JPH10129161A (ja) * 1996-11-05 1998-05-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情報担持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10053747A1 (en) * 1997-11-06 2001-12-20 Yoshihiko Tamura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JPH11227367A (ja) * 1998-02-19 1999-08-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Idカード
US6308630B1 (en) * 1998-03-06 2001-10-3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forming print, and print
JP2003099751A (ja) 2001-09-21 2003-04-04 Konica Corp 偽変造防止用画像記録体、偽変造防止用icカード及び偽変造防止用カード製造方法
JP2004127135A (ja) * 2002-10-04 2004-04-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認証識別カード及び認証識別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JP5330251B2 (ja) 2007-09-13 2013-10-30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研磨用又はワイピング用の基材
JP6191162B2 (ja) 2013-02-28 2017-09-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サービス無償利用管理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無償利用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1675978A (zh) * 2013-05-31 2020-09-1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用层叠介质及印刷物
JP2015196275A (ja) * 2014-03-31 2015-11-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インクシートと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セ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16022208A (ja) 2014-07-22 2016-02-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ゲームカードプリント装置、注文受付端末、及びアーケードゲームシステム
JP6726930B2 (ja) * 2015-01-14 2020-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ゲーム装置
KR102110997B1 (ko) * 2016-02-25 2020-05-14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사 시트와 피전사체의 조합체 및 인화물의 형성 방법, 및 열전사 시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6395A1 (ja) 2018-03-29
KR20190025700A (ko) 2019-03-11
KR102219468B1 (ko) 2021-02-25
CN109562631A (zh) 2019-04-02
JPWO2018056395A1 (ja) 2019-03-14
TW201825312A (zh) 2018-07-16
TWI723225B (zh) 2021-04-01
JP6443597B2 (ja) 2018-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4463B2 (ja) 印画物の形成方法、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
JP6610826B2 (ja) 印画シート
CN108602370B (zh)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CN109562631B (zh) 热转印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游戏机
JP2021041621A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ゲーム機
JP2012200950A (ja)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H05194328A (ja) 熱染料昇華転写により使用するための染料像受容材料
JP2008230095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と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0049865A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およびゲーム機
JP2017081142A (ja) 画像印刷制御システム
JP2000141922A (ja) 接着層転写シートおよび印刷物
JP7380283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7124977B2 (ja) 熱転写シート、変消色印画物、及び変消色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7124978B2 (ja) 熱転写シート、変消色印画物、及び変消色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H04147893A (ja) 感熱転写記録用インクシート
JP2020057116A (ja) 印画物
JP2019064154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3470243B2 (ja) 認証識別カード
JP2019064153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22149711A (ja) 使用済み熱転写シートから情報漏洩を防止する方法
JPH06320875A (ja) 多色画像形成可能な穿孔転写型記録材料及び記録方法
JP2019126980A (ja) 熱転写印画装置及び熱転写シート
JPH07172059A (ja) 穿孔転写型記録材料及び記録方法
JP2017081097A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H04298393A (ja) 感熱転写記録用受像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