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5770A -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 Google Patents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5770A
CN107665770A CN201710568968.8A CN201710568968A CN107665770A CN 107665770 A CN107665770 A CN 107665770A CN 201710568968 A CN201710568968 A CN 201710568968A CN 107665770 A CN107665770 A CN 10766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in body
pore electrod
groov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89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5770B (zh
Inventor
李教光
朱镇卿
金昌洙
李皓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6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6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6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 H01G2/065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chip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1Pads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15Non-printed capacit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两个侧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Description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6-009571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层电容器和具有该多层电容器的板。
背景技术
多层电容器是通常安装在诸如图像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等)或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等的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的类型的多层电子组件,用于对其充电或从其放电。
由于诸如小尺寸、高电容和易于安装的优点,使得上述的多层电容器可有利于用作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的组件。
近来已经努力减小多层电容器的阻抗,以提供改善的性能(增大使用电流以实现高性能;降低使用电压以增加使用时间)和纤薄性。
为了减小阻抗,已经使用了将大量的多层电容器并联连接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增大安装面积并且增加制造时间。
因此,近来,已经对能够改变多层电容器的结构以减小等效串联电感(ESL)特性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类似于上述具有低ESL特性的多层电容器,已经公开了通过改变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来减小电流路径的低电感陶瓷电容器(LICC)。此外,已经公开了通过增大电流路径并抵消磁通量来实现低ESL的多端子类型超低电感电容器(SLIC)。此外,已经公开了应用这两种原理的具有3端子结构的产品。
然而,LICC和具有3端子结构的电容器可能会由于内电极的图案形状和外电极的施加方法而仅被实现为尺寸等于或大于1005尺寸,并且为了能够形成四个端子,SLIC可能会仅被实现为尺寸等于或大于1608尺寸。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能够被制造为尺寸小于1005尺寸同时减小ESL的多层电容器以及具有该多层电容器的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可包括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所述电容器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分别暴露到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所述背对的端部。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可包括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所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所述电容器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第三过孔电极和第四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的端部。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可包括: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彼此分开的第一电极焊盘、第二电极焊盘、第三电极焊盘和第四电极焊盘;以及如上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使得所述第一外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焊盘、所述第二电极焊盘、所述第三电极焊盘和所述第四电极焊盘。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具有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堆叠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并且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彼此分开的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中的每个所述第二内电极接触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两者。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同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接触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多层电容器具有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堆叠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并均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内电极的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沿着与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彼此分开。所述第一内电极通过均接触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互连,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沿着与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彼此分开。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8A和图8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
图9是图7的仰视图;
图10是示出在图7中的绝缘部被去除的状态下电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侧视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
图14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以及
图15是示出图1的多层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将对电容器主体的方向进行限定,以清楚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指的是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这里,厚度(Z)方向可与介电层和内电极堆叠的堆叠方向相同。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电容器主体110的沿Z方向彼此背对的两个表面将被限定为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电容器主体110的沿X方向彼此背对并将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两个表面将被限定为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电容器主体110的沿Y方向彼此背对并分别将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将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两个表面将被限定为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这里,第一表面1可与安装表面相同。
多层电容器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透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参照图1、图2A、图2B、图3和图4,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100可包括:电容器主体110,包括介电层111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121和多个第二内电极122;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第一外电极131、第二外电极132、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
这里,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被设置为使得其下端沿着Z方向穿透多个第二内电极122从而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并且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沿着电容器主体110的Y方向彼此分开。
电容器主体110可通过堆叠多个介电层111形成,并且可具有如图1所示的大体六面体形状,但不具体受限于此。
然而,电容器主体110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所堆叠的介电层111的数量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那些。
此外,介电层111可处于烧结状态,并且相邻的介电层111可彼此一体化,使得在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边界不容易看见。
如上所述的电容器主体110可包括:有效区域,作为对形成电容器的电容做贡献的部分,包括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覆盖区域,沿着Z方向设置在有效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作为边缘部。
有效区域可通过重复堆叠多个第一内电极121和多个第二内电极122并在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之间插设一个介电层111而形成。
这里,可根据多层电容器100的电容设计而任意改变介电层111的厚度。
此外,介电层111可包含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粉末,例如,钛酸钡(BaTiO3)基粉末或钛酸锶(SrTiO3)基粉末。然而,介电层111的材料不限于此。
此外,如果必要,除了陶瓷粉末之外,介电层111还可包含陶瓷添加剂、有机溶剂、塑化剂、粘合剂、分散剂等中的至少一种。
覆盖区域可由与介电层11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除了覆盖区域沿着Z方向分别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上部和下部中且不包括内电极之外,覆盖区域可具有与介电层111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如上所述的覆盖区域可通过分别在有效区域的上部和下部上沿着Z方向堆叠单个或两个或更多个介电层111来制备,并且可基本用于防止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被物理应力或化学应力损坏。
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以是具有彼此不同极性的电极。
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在电容器主体110中沿着Z方向交替地设置并且每对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之间插设有一个介电层111。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之间沿着Z方向重叠的区域可与电容器的电容有关。
此外,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可通过在介电层111上印刷预定厚度的包含导电金属的导电膏而形成,并且通过插在它们之间的每个介电层111而彼此绝缘。
导电膏中包含的导电金属可以是例如镍(Ni)、铜(Cu)、钯(Pd)或它们的合金。然而,导电膏中包含的导电金属不限于此。
此外,印刷导电膏的方法可以是丝网印刷法、凹版印刷法等。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印刷导电膏的方法不限于此。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电容器主体110可包括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
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可通过激光冲孔法或机械冲孔法形成。
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可通过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进行冲孔而形成,使得第二内电极122的Y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这里,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可面对,或在一些示例中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
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具有半圆形形状的情况,但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的形状不限于此。如果必要,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可具有诸如圆形、四边形、三角形等的各种形状。
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分别填充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来形成,或通过半圆孔包边电镀(castellation plating)来形成。
第二内电极122可被设置为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端部分开。
第一内电极121的背对的端部可分别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
此外,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1a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1b可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1中,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1a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1b可大于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并且可位于第一内电极121的Y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与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因此,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分别接触第一过孔凹槽122a和第二过孔凹槽122b,以将多个第二内电极122沿着Z方向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1a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1b与第一内电极121分开,使得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不会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1。
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分别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上,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1的背对的端部。
这里,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从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延伸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的部分。
此外,如果必要,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分别延伸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的部分以及另外延伸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部分。
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的下端部。
同时,当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时,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另外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的上端部。
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在堆叠期间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一起形成,或者通过印刷法形成在压制的条(bar)上。
如上所述,当第二内电极122通过沿着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Z形成的过孔电极141和142电连接到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安装表面1上的外电极133和134时,可增大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之间的重叠面积,使得可在同一尺寸下增大产品的电容而无需增大介电常数或使介电层111以及内电极121和122的厚度变薄来增加堆叠的介电层111的数量。
例如,与外电极形成在电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的2端子电容器相比,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重叠面积可最多增大137%。
因此,可减小ESL,并且产品的尺寸可减小为小于1005尺寸,使得在将多层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可显著减小安装面积。
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图6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
这里,由于介电层111和第一外电极131至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介电层111和第一外电极131至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类似,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描述,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5A、图5B和图6,第一过孔凹槽123d和第二过孔凹槽123e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中,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的端部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分别填充第一过孔凹槽123d和第二过孔凹槽123e而形成,或者通过半圆孔包边电镀而形成。
第二内电极123可包括主体部123a以及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
主体部123a是被设置为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端部(或侧表面)分开并且与第一内电极121’重叠的部分。
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可以是从主体部123a分别延伸到并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部分。
第一内电极121’可被设置为使得第一内电极121’沿着Z方向不与第一过孔凹槽123d和第二过孔凹槽123e重叠或接触。
为此,第一内电极121’的宽度可形成为比第二内电极123的设置在第一过孔凹槽123d和第二过孔凹槽123e之间的部分的宽度窄。
因此,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接触第一过孔凹槽123d和第二过孔凹槽123e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二内电极123(包括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与第一内电极121’分开,使得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不会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1。
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分别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上,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1’的背对的端部。
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的下端部。
此外,绝缘部151和152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上。
绝缘部151和152可通过使用非导电材料模塑(molding)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或者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上单独粘附期望数量的单独的陶瓷片等而形成,但形成绝缘部151和152的方法不限于此。
这里,绝缘部151和152可由绝缘树脂、绝缘陶瓷以及绝缘树脂和填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但绝缘部151和152的材料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的绝缘部151和152可覆盖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部分以及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部分,以将第一引导部123b和第二引导部123c的所暴露的部分和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所暴露的部分绝缘。
此外,绝缘部151和152可提高电容器主体110的耐久性并且还可获得具有预定厚度的边缘,从而用于提高电容器的可靠性。
同时,由于绝缘部151和152在形成电容器主体110之后形成,因此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绝缘性质、耐久性和电容器的可靠性保持在预定水平的范围内显著地减小绝缘部151和152的厚度的情况下,可显著地减小产品的尺寸。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透视图,图8A和图8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的平面图,图9是图7的仰视图,图10是示出在图7中所示的绝缘部被去除的状态下电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侧视图。
这里,由于介电层111以及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介电层111以及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类似,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描述,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7、图8A、图8B、图9和图10,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被设置为穿透多个第二内电极125,从而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并且沿着电容器主体110’的Y方向彼此分开。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100’还可包括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
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可被设置为穿透多个第一内电极124,从而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并且沿着电容器主体110’的X方向彼此分开。
此外,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X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下端部。
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下端部。
同时,当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时,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另外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的上端部。
此外,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另外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二表面2上,沿着X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暴露的上端部。
第一过孔凹槽125a和第二过孔凹槽125b可形成为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延伸穿过电容器主体110’,使得第二内电极125的Y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第三过孔凹槽124a和第四过孔凹槽124b可形成为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延伸穿过电容器主体110’,使得第一内电极124的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第一过孔电极141、第二过孔电极142、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分别填充第一过孔凹槽125a、第二过孔凹槽125b、第三过孔凹槽124a和第四过孔凹槽124b而形成,或者通过半圆孔包边电镀而形成。
第二内电极125可被设置为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端部分开,并且被设置为沿着Z方向不与第三过孔凹槽124a和第四过孔凹槽124b重叠或接触。
为此,第二内电极125的长度可形成为小于第一内电极124的设置在第三过孔凹槽124a和第四过孔凹槽124b之间的部分的长度。
第一内电极124的背对的端部可分别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
此外,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4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4d可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4中,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4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4d大于第一过孔凹槽125a和第二过孔凹槽125b,并且设置在第一内电极124的Y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与第一过孔凹槽125a和第二过孔凹槽125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因此,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接触第一过孔凹槽125a和第二过孔凹槽125b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二内电极125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4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4d与第一内电极124分开,使得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不会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4。
此外,绝缘部153和154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上。
如上所述的绝缘部153和154可覆盖第一内电极124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的部分以及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的部分,以将第一内电极124的所暴露的部分以及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所暴露的部分绝缘。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外电极仅设置在电容器主体110’的安装表面1上,因此在将多层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可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小安装面积。
图11A和图11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126和第二内电极127的平面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
这里,由于介电层111以及第一外电极131’、第二外电极132’、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与上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介电层111以及第一外电极131’、第二外电极132’、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类似,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描述,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1A、图11B和图12,第一过孔凹槽127a和第二过孔凹槽127b可形成为使得第二内电极127的Y方向上的两端被部分地去除。
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可被设置为沿着X方向彼此分开同时穿透多个第一内电极126。
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并描述了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呈圆形形状的情况,但是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的形状不限于此。如果必要,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可具有诸如椭圆、多边形等的各种形状。
第一过孔电极141、第二过孔电极142、第三过孔电极145和第四过孔电极146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分别填充第一过孔凹槽127a、第二过孔凹槽127b、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而形成,或者通过半圆孔包边而形成。
第二内电极127可被设置为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端部分开。
此外,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7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7d可形成在第二内电极127中,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7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7d大于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并且位于第二内电极127中的与第一内电极126的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对应的位置。
第一内电极126可被设置为与电容器主体110’的端部分开。
此外,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6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6d可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6中,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6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6d大于第一过孔凹槽127a和第二过孔凹槽127b,并且位于第一内电极126中的与第二内电极127的第一过孔凹槽127a和第二过孔凹槽127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因此,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接触第一过孔凹槽127a和第二过孔凹槽127b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二内电极127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6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6d与第一内电极126分开,使得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不会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6。
第三过孔电极145和第四过孔电极146可接触第三过孔凹槽126a和第四过孔凹槽126b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一内电极126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7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7d与第二内电极127分开,使得第三过孔电极145和第四过孔电极146不会电连接到第二内电极127。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内电极126和第二内电极127可均设置在与电容器主体110’的边缘朝内分开的位置,因此可使防止主要在电容器主体的拐角中产生裂纹和分层的效果得到改善。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中的第一内电极128和第二内电极129的平面图,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层电容器的仰视图。
这里,由于介电层111以及第一外电极131’、第二外电极132’、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的结构与上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介电层111以及第一外电极131’、第二外电极132’、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类似,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将省略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3A、图13B和图14,第一过孔凹槽129a和第二过孔凹槽129b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中,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内电极129的Y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中,沿着Z方向(介电层111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内电极128的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被部分地去除。
第一过孔电极141’、第二过孔电极142’、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分别填充第一过孔凹槽129a、第二过孔凹槽129b、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而形成,或者通过半圆孔包边电镀而形成。
第二内电极129可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第四表面4、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
此外,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9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9d可形成在第二内电极129的X方向上的背对的端部中。
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9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9d可形成在第二内电极129中,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9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9d大于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并且位于Z方向上的与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8中的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的位置重叠的位置,使得第二内电极129不接触位于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中的过孔电极143和144。
第一内电极128可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第四表面4、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
此外,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8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8d可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8的Y方向上的背对的端部中。
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8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8d可形成在第一内电极128中,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8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8d大于第一过孔凹槽129a和第二过孔凹槽129b,并且位于Z方向上的与形成在第二内电极129中的第一过孔凹槽129a和第二过孔凹槽129b的位置重叠的位置,使得第一内电极128不接触形成在第一过孔凹槽129a和第二过孔凹槽129b中的过孔电极141’和142’。
因此,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可接触第一过孔凹槽129a和第二过孔凹槽129b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二内电极129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一过孔分离凹槽128c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128d与第一内电极128分开,使得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不会电连接到第一内电极128。
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可接触第三过孔凹槽128a和第四过孔凹槽128b以沿着Z方向将多个第一内电极128彼此电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三过孔分离凹槽129c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129d与第二内电极129分开,使得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不会电连接到第二内电极129。
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X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下端部。
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一表面1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下端部。
此外,绝缘部155可形成在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第四表面4、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上。
如上所述的绝缘部155可覆盖第一内电极128和第二内电极129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第四表面4、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端部、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的部分以及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暴露到电容器主体110’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的部分,以将第一内电极128和第二内电极129的暴露的端部、第一过孔电极141’和第二过孔电极142’的所暴露的部分以及第三过孔电极143和第四过孔电极144的所暴露的部分绝缘。
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参照图15,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可包括:电路板210,其上安装有多层电容器100;第一电极焊盘221和第二电极焊盘222,被设置为在电路板210的上表面上沿着X方向彼此分开;第三电极焊盘223和第四电极焊盘224,被设置为在电路板210的上表面上沿着Y方向彼此分开。
第一外电极131和第二外电极132可在它们被放置为接触第一电极焊盘221和第二电极焊盘222的状态下通过焊料230固定,第三外电极133和第四外电极134可在它们被放置为接触第三电极焊盘223和第四电极焊盘224的状态下通过焊料230固定,使得多层电容器100可电连接到电路板210。
同时,虽然图15中示出了图1的多层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板,但是该板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容器也可以以类似的结构安装在电路板上,从而构造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减小ESL,并且可将产品的尺寸减小为小于1005尺寸。
虽然以上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如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修改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
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并且所述电容器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分别暴露到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被设置为彼此分开;
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所述背对的端部;以及
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第一过孔凹槽和第二过孔凹槽,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
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中,
所述第二内电极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分开,并且
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所述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内电极的与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内电极包括主体部以及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主体部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分开,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为分别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
第一过孔凹槽和第二过孔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中,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
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中,
所述第一内电极被设置为不与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重叠,并且
所述多层电容器还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延伸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还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上,从而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端部。
6.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
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并且所述电容器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彼此背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
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
第三过孔电极和第四过孔电极,穿透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从而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分开;
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的端部;以及
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第一过孔凹槽和第二过孔凹槽,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第三过孔凹槽和第四过孔凹槽,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并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
所述第一过孔电极、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孔凹槽、所述第二过孔凹槽、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中,
所述第二内电极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分开,并且不与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重叠,
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所述背对的端部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且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形成在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中,所述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的与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
所述多层电容器还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第一过孔凹槽和第二过孔凹槽,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第三过孔凹槽和第四过孔凹槽,被设置为彼此分开同时穿透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
所述第一过孔电极、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孔凹槽、所述第二过孔凹槽、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中,
所述第二内电极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分开,并且第三过孔分离凹槽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内电极中,所述第三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与所述第一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内电极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分开,并且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所述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的与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第一过孔凹槽和第二过孔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中,并且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二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并且第三过孔凹槽和第四过孔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并且沿着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内电极的背对的端部被部分地去除,
所述第一过孔电极、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过孔凹槽、所述第二过孔凹槽、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中,
所述第二内电极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并且第三过孔分离凹槽和第四过孔分离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电极中,所述第三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与所述第一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三过孔凹槽和所述第四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一内电极暴露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边缘,并且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第二过孔分离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所述第一过孔分离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分离凹槽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中的与所述第二内电极中的所述第一过孔凹槽和所述第二过孔凹槽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
所述多层电容器还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
10.一种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所述板包括:
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彼此分开的第一电极焊盘、第二电极焊盘、第三电极焊盘和第四电极焊盘;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使得所述第一外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焊盘、所述第二电极焊盘、所述第三电极焊盘和所述第四电极焊盘。
11.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
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堆叠并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以及
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和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并且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电极,
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彼此分开的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中的每个所述第二内电极接触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两者,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同一表面上并彼此分开,并且分别接触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的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不同的外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的所述同一表面相邻的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每个所述侧表面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彼此分开的第三过孔电极和第四过孔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中的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接触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两者,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同一表面上并且彼此分开,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接触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电极、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除了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其上具有所述第一外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的所述同一表面之外的不同的外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外电极、所述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的所述同一表面相邻的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一过孔电极、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每个所述侧表面分开。
17.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
电容器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内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内电极交替地堆叠且每对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插设有一个所述介电层,
其中,所述电容器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并均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内电极的第一过孔电极和第二过孔电极,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沿着与所述介电层的堆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彼此分开,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内电极通过均接触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互连,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沿着与所述介电层的所述堆叠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彼此分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延伸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两个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为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所述两个表面上的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为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并均接触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的第三过孔电极和第四过孔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内电极延伸到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两个表面,并且所述第三过孔电极和所述第四过孔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所述两个表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层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过孔电极和所述第二过孔电极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中,并且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背对设置的表面分开。
CN201710568968.8A 2016-07-27 2017-07-13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Active CN107665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95711A KR102494324B1 (ko) 2016-07-27 2016-07-27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016-0095711 2016-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5770A true CN107665770A (zh) 2018-02-06
CN107665770B CN107665770B (zh) 2020-08-25

Family

ID=6101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8968.8A Active CN107665770B (zh) 2016-07-27 2017-07-13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6036B2 (zh)
JP (1) JP7114839B2 (zh)
KR (1) KR102494324B1 (zh)
CN (1) CN10766577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915A (zh) * 2018-02-22 2019-08-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
CN111029145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
CN111199829A (zh) * 2018-10-30 2020-05-26 Tdk株式会社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1560A (zh) * 2018-12-18 2020-06-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容器组件
CN113314635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用金属线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0535B1 (ko) * 2016-09-06 2024-01-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059443B1 (ko) * 2017-09-06 2019-12-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US10658118B2 (en) * 2018-02-13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KR102148446B1 (ko) * 2018-10-02 2020-08-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KR20190116169A (ko) * 2019-09-09 2019-10-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전자 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20210095503A (ko) * 2020-01-23 2021-08-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전자 부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7680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
CN104937845A (zh) * 2013-10-24 2015-09-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
US20150302991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circuit board for moun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4224A (en) * 1980-03-05 1981-09-29 Tdk Electronics Co Ltd Laminated condenser and condenser assembly
JPH06244057A (ja) * 1992-12-26 1994-09-02 Murata Mfg Co Ltd 貫通コンデンサ用素体
US5892415A (en) * 1995-11-20 1999-04-0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inated resonator and laminated band pass filter using same
JPH09232184A (ja) * 1996-02-27 1997-09-0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チップ型電子部品
US6549395B1 (en) * 1997-11-14 2003-04-1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layer capacitor
JPH11171645A (ja) * 1997-12-09 1999-06-29 Hitachi Metals Ltd 電子部品
JPH11186092A (ja) * 1997-12-25 1999-07-09 Tdk Corp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
US6185091B1 (en) * 1998-02-09 2001-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our-terminal capacitor
JP2001044068A (ja) * 1999-07-29 2001-02-1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小型な表面実装用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27134B1 (en) * 1999-10-18 2001-12-0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layer capacitor, wiring board, and high-frequency circuit
JP3489728B2 (ja) * 1999-10-18 2004-0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配線基板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US6570477B2 (en) * 2000-05-09 2003-05-27 Innochips Technology Low inductance multilayer chip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JP4332634B2 (ja) * 2000-10-06 2009-09-16 Tdk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3567885B2 (ja) * 2000-11-29 2004-09-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3833145B2 (ja) * 2002-06-11 2006-10-11 Tdk株式会社 積層貫通型コンデンサ
US6606237B1 (en) * 2002-06-27 2003-08-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layer capacitor, wiring board, decoupling circuit, an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548571B2 (ja) 2002-10-08 2010-09-2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05050920A (ja) * 2003-07-30 2005-02-24 Kyocera Corp コンデンサ
KR100714608B1 (ko) * 2004-12-03 2007-05-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JP4225507B2 (ja) * 2005-06-13 2009-02-18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7088173A (ja) * 2005-09-21 2007-04-05 Tdk Corp 積層型チップバリスタ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WO2007063704A1 (ja) * 2005-12-01 2007-06-0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積層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JP4335237B2 (ja) * 2006-07-21 2009-09-30 Tdk株式会社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JP4364894B2 (ja) * 2006-08-29 2009-11-18 Tdk株式会社 積層型フィルタ
JP4349531B2 (ja) * 2006-10-27 2009-10-21 Tdk株式会社 マスク装置
JP2008118078A (ja) * 2006-11-08 2008-05-22 Murata Mfg Co Ltd 3端子コンデンサ
KR100925623B1 (ko) * 2007-08-31 2009-1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회로기판 장치 및회로기판
JP4501996B2 (ja) * 2007-11-29 2010-07-14 Tdk株式会社 貫通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
KR100916476B1 (ko) * 2007-11-30 2009-09-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회로기판 장치
JP4600561B2 (ja) 2008-09-30 2010-12-15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KR101025999B1 (ko) * 2008-12-12 2011-03-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회로기판 장치 및 집적회로 장치
US8481440B2 (en) * 2009-03-03 2013-07-09 Tdk Corporation Di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ion, dielectric body, ceramic substrat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ielectric body
JP2012186251A (ja) * 2011-03-04 2012-09-27 Murata Mfg Co Ltd 3端子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JP5594198B2 (ja) * 2011-03-16 2014-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組立装置
JP201219935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27233A (ja) * 2011-04-15 2012-11-15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41416B2 (ja) * 2011-12-08 2015-07-01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KR101376839B1 (ko) * 2012-10-12 2014-03-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JP6263849B2 (ja) * 2013-03-25 2018-0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KR102061504B1 (ko) * 2013-04-22 2020-02-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1823174B1 (ko) * 2013-06-14 2018-01-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1994717B1 (ko) * 2013-07-15 2019-07-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064013B1 (ko) * 2013-07-18 2020-01-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1434108B1 (ko) * 2013-07-22 2014-08-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과 제조 방법
KR102097330B1 (ko) * 2013-08-09 2020-04-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1508540B1 (ko) * 2013-08-09 2015-04-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기판 내장용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및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내장형 인쇄회로기판
US9653212B2 (en) * 2013-08-13 2017-05-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board for mounting thereof
JP6137069B2 (ja) * 2013-10-01 2017-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体及びコンデンサ
KR102069627B1 (ko) * 2013-10-31 2020-01-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2015154044A (ja) * 2014-02-19 2015-08-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KR20160000753A (ko) 2014-06-25 2016-01-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박막형 커패시터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30051B1 (ko) * 2014-07-29 2016-06-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214642B1 (ko) * 2015-01-20 2021-02-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6890940B2 (ja) * 2016-09-16 2021-06-18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845A (zh) * 2013-10-24 2015-09-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
CN104637680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
US20150302991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circuit board for mounting the sam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915A (zh) * 2018-02-22 2019-08-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
CN111029145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
CN111199829A (zh) * 2018-10-30 2020-05-26 Tdk株式会社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99829B (zh) * 2018-10-30 2022-08-02 Tdk株式会社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1560A (zh) * 2018-12-18 2020-06-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容器组件
CN113314635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用金属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94324B1 (ko) 2023-02-01
JP2018019066A (ja) 2018-02-01
JP7114839B2 (ja) 2022-08-09
US20180035545A1 (en) 2018-02-01
US10076036B2 (en) 2018-09-11
CN107665770B (zh) 2020-08-25
KR20180012629A (ko)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5770A (zh)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CN104616890B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KR20230093188A (ko) 적층형 커패시터, 그 실장 기판 및 적층형 커패시터의 제조방법
CN104637678B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CN108417391B (zh) 电容器组件
CN104599843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具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4299785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具有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5977021B (zh) 多层陶瓷组件
CN104299782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US9257230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mounted thereon
CN109461579B (zh) 多层电容器和具有该多层电容器的板
CN104810152A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和其上安装有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US9524828B2 (en) Multilayered ceramic capacitor and mounting the same
US20150016016A1 (en) Array-type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ounting board therefor
CN109767913A (zh) 多层电容器
CN104810153B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和其上安装有多层陶瓷电子组件的板
CN104637684B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4810149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上安装有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CN109427481B (zh) 多层电容器及具有多层电容器的板
US11631539B2 (en) Capacitor component having side margin portion including margin electrode
US9472346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mounted thereon
US11031184B2 (en) Capacitor component including external electrode having extended pattern and connection pattern extending from extended pattern
EP2884510A2 (en) Array-type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ounting boar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