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5045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5045A
CN107145045A CN201710102547.6A CN201710102547A CN107145045A CN 107145045 A CN107145045 A CN 107145045A CN 201710102547 A CN201710102547 A CN 201710102547A CN 107145045 A CN107145045 A CN 107145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aper tinsel
image quality
control unit
im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2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5045B (zh
Inventor
川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145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5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5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5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produc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9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produc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intermediate pi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5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63Colo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64Uniformity control of the toner density at separate colour transf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71Printing or stamp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抑制由于在形成箔用图像时无用的画质调整而效率降低、显影剂的消耗等。具备: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控制部,对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控制部能够控制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在形成箔压印用的图像时,能够不实施或抑制与浓淡度/浓度不均/各颜色的位置或浓度偏差相关的调整等,能够省去或减轻不需要的调整,能够实现箔压印用图像形成时的输出时间缩短/消耗品的节约而不会对通常图像印刷时的画质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形成箔用图像而进行箔压印(foil stamping)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图像数据而在转印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在转印介质上形成箔用图像,通过向该转印介质进行箔压印从而将箔膜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将图像形成后的显影剂与箔膜片材重叠并进行加热,从而利用显影剂作为粘结剂而使箔膜定影。
然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经时的变化等而图像质量改变,所以进行在每输出定期张数时定期地进行画质校正等的处理。在画质校正中,例如在多个纸张中形成图像色标,通过扫描仪等读取部读取该图像色标,根据读取结果来判断图像形成的状态并进行画质校正。即,在实施通常的图像形成时,需要校正浓淡度/浓度不均/最高浓度/各颜色的位置或浓度偏差。
由于上述的画质校正消耗显影剂,所以期望尽可能减少消耗量。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在专利文献2中,能够根据彩色页面的比例、分辨率来判定是否实施校正,或者使用户确认是否跳过校正。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以单色/彩色而单独具有实施各颜色的最高浓度校正的定时(印刷时间周期)的阈值,能够抑制单色的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55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1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542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为了在后级的箔压印机中使箔膜定影而对箔压印用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的画质对最终的输出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可以说上述校正的必要性低。在专利文献2、3中,只有在实施单色图像的印刷的情况下进行不需要(或不需要频繁地实施)的调整,不能切换在通常图像和箔压印用的图像的输出时执行的调整,所以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实施不需要的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等无用的调整,产生输出时间变长/消耗品的恶化变快这样的课题。此外,在箔压印机中,还考虑为了增加粘结用的调色剂量而使用多个颜色的调色剂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不适用上述的发明的前提条件。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形成箔压印用的图像时不进行或抑制画质调整,从而能够抑制调色剂消耗而进行高效的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进行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的控制,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用于所述箔压印而减小画质调整的频度,及/或,将进行画质调整的种类限定为特定的种类。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或作为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的画质调整动作,将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各颜色的位置偏差校正、各颜色的浓度偏差校正、最高浓度校正中的一个以上作为对象。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关于画质调整之中的最高浓度调整,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进行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情况下,作为进行画质调整的阈值,具有与通常图像的印刷时不同的阈值。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按每个画质调整具有独立的阈值。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阈值为调整周期。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中也实施特定的画质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操作输入,
所述控制部能够指定通常图像的图像形成,或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能够根据指定内容而选择进行通常图像中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和进行箔压印用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之中,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有管理控制部,该管理操作部对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
所述管理控制部能够进行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的控制,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用于所述箔压印而减小画质调整的频度,及/或,将进行画质调整的种类限定为特定的种类。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或作为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的画质调整动作,将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各颜色的位置偏差校正、各颜色的浓度偏差校正、最高浓度校正中的一个以上作为对象。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关于画质调整之中的最高浓度调整,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进行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情况下,作为进行画质调整的阈值,具有与通常图像的印刷时不同的阈值。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按每个画质调整具有独立的阈值。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阈值为调整周期。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所述管理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中也实施特定的画质调整。
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式的本发明中,具有管理操作部,该管理操作部接受操作输入,
所述管理控制部能够指定通常图像的图像形成,或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能够根据指定内容而选择进行通常图像中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和进行箔压印用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之中,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能够执行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根据本发明,在形成箔压印用的图像时,能够不实施或抑制与浓淡度/浓度不均/各颜色的位置或浓度偏差相关的调整等,能够省去或减轻不需要的调整,能够实现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的输出时间缩短/消耗品的节约,不会对通常图像印刷时的画质产生影响。
其中,关于最高浓度的校正等特定的画质调整,不需要如通常图像的印刷时那样高的精度,但在与正常值的偏差量变大的情况下,对箔膜片材的定影性产生影响,所以还能够以比通常图像长的周期来实施调整从而确保箔膜片材的定影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2是相同的控制框图。
图3是相同的说明基于作业的印刷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相同的表示进行箔用图像的设定的操作画面的图。
标号说明
1 图像形成系统
5 外部装置
6 网络
10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4 输送路径
15 图像形成部
30 箔压印机
31 箔膜片材转印部
100 控制部
113 图像控制CPU
140 操作部
500 外部装置控制部
1400 箔用图像设定画面
1410 “有”按钮
1411 “无”按钮
1420 画质调整选择列表部
1430 校正周期选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含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机械的概要的图。
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供纸部20、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箔压印机30、后处理部40。后处理部40相当于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本发明,也可以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中包含供纸部20、箔压印机30、后处理部40等的装置设为图像形成装置,其结构没有特别被限定。
供纸部20具有用于保持转印纸的机构,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连结,具有容纳纸张的多级供纸托盘(未图示)。各供纸托盘是构成为能够放置任意的尺寸的纸张的通用托盘。供纸部20从容纳了由用户指定的纸张的供纸托盘一张张对纸张进行供纸,按顺序经由输送辊等传送至下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了一台供纸部20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供纸部20连结2台以上。纸张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转印介质。另外,转印介质并非限定于纸,也可以是布、塑料,作为本发明,只要是能够转印图像的介质即可,材质并非被限定。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在箔转印处理时,对从供纸部20、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内的供纸部供纸的纸张转印规定的箔用图像并输送至后级的箔压印机30。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具备用于接受由用户操作进行的与箔转印处理相关的各种条件的设定等的操作部140。操作部140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框体上表面部,例如具有由LC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构成的触摸面板和包含被设置在该触摸面板的周边部的数字按钮、打印开始按钮等的硬键。操作部140能够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进而,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能够进行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限定了画质调整的种类的设定、对画质调整的阈值进行变更的设定等。这些也可以通过初始设定进行设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能够通过操作部140进行设定的变更。
它们的接受还能够通过经由网络等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未图示的计算机等各种方法来进行。
箔压印机30具有对由图像形成部转印后的箔用图像转印箔像的机构,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连结。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被输送且被转印了规定的箔用图像的纸张上加热压接箔片材从而转印规定的箔像。转印了规定的箔像的纸张被输送至后级的后处理部40。
后处理部40与箔压印机30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连结。后处理部40对完成图像形成而从箔压印机30输送来的纸张进行例如订书处理、对折处理、三折处理,骑马订订书处理等后处理。此外,后处理部40将通过箔压印机30进行了箔转印处理的纸张排纸到排纸托盘。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
接着,基于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结构例。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被称为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控制部100、操作部140、自动原稿供纸部13A、图像读取部13B、图像形成部15、定影部15D以及供纸部20等。
图像读取部13B向从自动原稿供纸部13A一张张输送的原稿等从光源照射光,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131(图2示)接受其反射光从而取得原稿的图像数据。由图像读取部13B取得的图像数据通过读取处理部116(图2示)进行模拟处理、模拟/数字(以下称为A/D)变换处理、图像压缩处理等。
操作部140显示要进行作为所使用的转印介质的纸张的种类的设定、从全部图像数据之中选择要转印箔的箔处理区域的设定、为了进行箔处理而将规定的调色剂像的各图像加粗(thicken)而扩大的轮廓区域的设定等的选择画面,从用户接受包含有无纸张的箔图像印刷的设定等。另外,操作部140也可以设置在箔压印机30。从全部图像数据之中设定箔处理区域的方法例如通过基于选择字符、线画、图形等属性的设定、基于输入坐标的箔处理区域的选择的设定等来进行。
图像处理部160生成与从图像数据之中选择的箔处理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15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具有形成黄(Y)、品红(M)、青(C)色的图像、黑(K)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5。图像形成部15具有保持由各颜色用的感光体15A形成而显影的图像的中间转印带15B、用于将处于中间转印带15B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的二次转印辊15C。
在图像形成部15中,用于各颜色而具有所述的感光体15A、和被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以及清洁部。在图中,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以及清洁部未图示。以下,关于各颜色用而进行说明。
带电部在各颜色中将感光体15A的正面大致一致带电。曝光部例如由具有LED阵列和成像透镜的LPH(LED打印头(LED Print Head))、多角镜方式的激光器曝光扫描装置构成,基于图像数据而将感光体15A通过激光进行扫描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将在感光体15A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调色剂进行显影。由此,在感光体15A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15B通过多个辊被架设且以能够运转的方式被支撑。通过中间转印带15B运转,在各感光体15A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B的图像转印位置上。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B的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15C被转印到纸张。被转印到纸张的图像由定影部15D定影。也可以包含透明色作为颜色。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彩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但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单色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例如通过操作部140、未图示的计算机等而选择要转印成为打印对象的箔像的规定的箔处理区域,则成为该打印对象的箔处理区域的图像数据被形成在各感光体15A上。该调色剂像还能够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之中的其中一个颜色来形成,还能够使用由这些颜色之中至少两个颜色以上构成的颜色来形成。
供纸部20具有容纳A3、A4等各纸张尺寸的多个供纸托盘(未图示)。被供纸的纸张在输送路径14上通过输送辊、定位辊14A被输送。
被输送至定位辊14A的纸张由定位辊14A进行对纸张的歪斜进行校正的定位校正。若定位校正结束,则纸张在规定的定时被输送至二次转印辊15C。在二次转印辊15C中,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B的图像形成位置的调色剂像一并被二次转印到从供纸部20输送来的纸张的正面。被二次转印的纸张被输送至定影部15D。
定影部15D被设置在与二次转印辊15C相比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具有加压辊以及加热辊等。定影部15D对通过二次转印辊15C转印了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压、加热处理从而使纸张正面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
在定影部15D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将纸张的输送路径切换为排纸路径侧或反转路径侧的切换部14B。切换部14B基于所选择的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或双面打印模式)进行输送路径的切换控制。在单面打印模式中单面的打印结束的纸张、或在双面打印模式中双面的打印结束的纸张在由定影部15D实施了定影处理后,通过排纸辊14D被输送至箔压印机30。
另一方面,在双面打印模式中使纸张正反反转的情况下,在正面侧形成了图像的纸张经由切换部14B被输送至反转部14C。反转部14C是用于使纸张反转而对反面进行印刷的机构。被输送至反转部14C的纸张通过逆旋转控制而以纸张的后端为开头被折返输送,在纸张的正反反转的状态下,被再供纸至图像形成部15。被再供纸至图像形成部15的纸张与纸张的正面侧的图像形成处理同样地,通过二次转印辊15C对纸张的反面转印规定的调色剂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纸张的双面转印规定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使该纸张的正反反转从而对反面侧也转印规定的调色剂像。在通过图像形成部15对反面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由定影部15D进行了定影处理后,经由排纸辊14D等被输送至箔压印机30。
控制部100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整体进行控制,且进行图像形成系统1的控制。控制部100由CPU、存储了使其动作的程序、动作参数等的存储部等构成。
[箔转印装置的结构例]
接着,说明箔压印机30。如图1所示,箔压印机30以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输送路径14相连的方式具有输送路径34,在输送方向下游侧与后处理部40连接。在箔压印机30中,在上游侧设置箔膜片材传送部32而箔膜片材被设置为卷曲状,一端能够送出。此外,在箔压印机30中,在下游侧设置有箔膜片材卷取部33,从箔膜片材传送部32送出而用于转印的箔膜片材被卷取。
在输送路径34的途中具有箔膜片材转印部31,在箔膜片材传送部32和箔膜片材卷取部33之间,经由箔膜片材转印部31而箔膜片材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架设。
在箔膜片材转印部31中,箔膜片材位于上表面侧,在其下方侧,通过输送路径34输送的纸张移动。
在箔膜的转印中,控制为纸张输送速度和箔膜片材传送部32与箔膜片材卷取部33间的箔膜片材的速度成为相同的速度,从而进行纸张的输送和箔膜片材的移动。在箔膜片材转印部31中,从箔膜片材传送部32输送箔膜片材,将箔膜片材与由箔膜片材转印部31图像形成后的纸张的显影剂重叠加热,通过熔解后的显影剂使箔片材定影。箔膜片材转印部31的上下辊仅在箔图像转印时被压接,在通常图像输送时压接被解除。
实施了转印的箔膜片材通过箔膜片材卷取部33被回收。
在后处理部40中,根据需要,进行订书、打孔、折叠、制书等适当的处理,被排纸到排纸部41。在不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原样被排纸到排纸部41。
接着,基于图2说明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控制块。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具有控制块110、扫描仪部130、操作部140、打印机部150的数字复印机、和对通过网络6在与外部装置5之间输入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打印&扫描仪控制器)160。
控制块110具有PCI总线112,PCI总线112在控制块110内与DRAM控制IC111连接。此外,在PCI总线112上,经由控制器IC118连接有HDD119。在HDD119中,能够进行图像数据的储存等。
进而在控制块110中,具备图像控制CPU113,在图像控制CPU113上连接有所述DRAM控制IC111。此外,在图像控制CPU113中,连接有非易失存储器115。在非易失存储器115中,储存有由上述图像控制CPU113执行的程序、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设定数据、进程控制参数等。设定了对于通常图像的形成动作的画质调整动作的内容、阈值,进而,设定了对于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动作的画质调整动作的有无、进行画质调整的情况下的画质调整的内容、阈值、用于画质调整的色标图像、成为阈值的对象的印刷张数的累积值等。
图像控制CPU113通过程序的执行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进行控制,此外进行图像形成系统1整体的状态掌握,进行纸张的输送控制、图像形成控制等。即,图像控制CPU113和通过图像控制CPU113动作的程序、非易失存储器115等构成本发明的控制部100。
在图像控制CPU113上,连接有RTC(日期时间数据产生装置)125,能够将日期时间数据发送至图像控制CPU113。日期时间数据在画质调整动作中由日期时间决定阈值的情况下提供日期时间数据。
所述扫描仪部130具备进行光学读取的CCD131、和进行扫描仪部130整体的控制的扫描仪控制部132。扫描仪控制部132以能够与所述图像控制CPU113进行串行通信的方式连接,接受基于图像控制CPU113的控制。另外,扫描仪控制部132能够由CPU、使其动作的程序等构成。由所述CCD131读取到的图像数据通过读取处理部116进行数据处理。读取处理部116与DRAM控制IC111连接。
操作部140具备触摸面板式的LCD141、操作部控制部142,上述LCD141和操作部控制部142被连接,该操作部控制部142和所述图像控制CPU113以能够进行串行通信的方式被连接。根据该结构,操作部140的控制由图像控制CPU113进行。另外,操作部控制部142能够由CPU、使其动作的程序等构成。
在操作部140中,进行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供纸部20、后处理部40的各种设定,基于设定而通过图像控制CPU113对图像形成和纸张的输送、后处理进行控制。
在操作部140中,能够进行图像形成系统1中的设定、动作指令等动作控制条件的输入,进而能够进行设定内容、机械状态、信息的显示等,通过图像控制CPU113被控制。通过该操作部140,能够进行规定的操作等。
此外,DRAM控制IC111与由压缩存储器121和页面存储器122构成的图像存储器120连接。在该图像存储器120中,储存由所述扫描仪部130取得的图像数据、通过网络6取得的图像数据。如上述那样,图像存储器120是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储存要印刷的作业的图像数据。此外,能够通过上述DRAM控制IC111将与多个作业相关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图像存储器120。即,在图像存储器120中还能够储存预约的作业的图像数据。此外,图像数据还能够储存至HDD119。
在DRAM控制IC111上,连接有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将压缩后的数据伸展的压缩/伸展IC117。在DRAM控制IC111上连接有写入处理部123。该写入处理部123与打印机部150的LD15E连接,进行用于该LD15E的动作的数据的处理。LD15E是各颜色用的LD的总称。此外,打印机部150对图像形成部15、包含输送路径14的输送部进行控制。
在打印机部150中,具备对打印机部150整体进行控制的打印机控制部151,该打印机控制部151与所述的图像控制CPU113连接而接受控制。即,按照从图像控制CPU113给予的参数,进行打印动作的开始/停止。在打印机控制部151上,以能够控制的方式连接有供纸部20、箔压印机30的外部装置控制部300、后处理部40的外部装置控制部400,能够通过图像控制CPU113的指令而经由打印机控制部151进行纸张的输送、后处理的控制。
此外,在与所述DRAM控制IC111连接的所述PCI总线112上,连接有所述的图像处理部(打印&扫描仪控制器)160的DRAM控制IC161。在图像处理部(打印&扫描仪控制器)160中,在DRAM控制IC161上连接有图像存储器162。此外,在图像处理部(打印&扫描仪控制器)160中,在所述DRAM控制IC161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部163,在DRAM控制IC161上连接有LAN控制部164、LAN接口165。LAN接口165与网络6连接。
在网络6上,连接有外部装置5,能够在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此外,在外部装置5中具备外部装置控制部500,除了外部装置5的控制之外,还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之间的通信控制。
外部装置5作为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管理的装置而能够与网络6连接,能够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控制指示,或直接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外部装置5相当于本发明的管理装置,外部装置控制部500相当于本发明的管理控制部。
在该情况下,外部装置控制部500能够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进行管理。外部装置控制部500能够由CPU、使其动作的程序、存储部等构成。能够通过外部装置控制部500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进行画质调整动作的设定、控制。另外,也可以是网络6还作为WAN而连接外部装置5。
接着,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的动作。
首先,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积蓄图像数据的过程。
在通过扫描仪部130读取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扫描仪部130中从原稿通过CCD131光学地读取原稿的图像。此时,通过从图像控制CPU113接受指令的扫描仪控制部132进行CCD131的动作控制。通过CCD131读取到的图像由读取处理部116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在压缩/伸展IC117中通过规定的方法被压缩,经由DRAM控制IC111被储存至压缩存储器121、HDD119。被储存至压缩存储器121、HDD119的图像数据能够通过图像控制CPU113作为作业而管理。
在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例如,从外部装置5等通过网络6而被发送的图像数据经由LAN接口165、LAN控制部164,通过由控制器控制部163控制的DRAM控制IC161被储存至图像存储器162。图像存储器162的数据经由DRAM控制IC161、PCI总线112、DRAM控制IC111被暂时储存至页面存储器122。被储存至页面存储器122的数据经由DRAM控制IC111依次被传送至压缩/伸展IC117并被压缩处理,经由DRAM控制IC111被储存至压缩存储器121、HDD119,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基于图像控制CPU113的管理。
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输出的情况下,即在作为复印机、打印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将被储存至压缩存储器121、HDD119的图像数据经由DRAM控制IC111被送出至压缩/伸展IC117,将图像数据展开,将该展开后的图像数据通过写入处理部123反复在LD15E中展开,从而能够对纸张印刷图像数据。
在作为复印机而使用的情况下,通知在操作部140上设定的印刷条件(打印模式)等信息,通过图像控制CPU113制成设定信息。能够将制成后的设定信息储存至图像控制CPU113内的RAM。在此还进行画质调整用图像的制成、通常印刷的指定。
在作为打印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印刷条件能够通过外部装置5内的打印机驱动器来设定。在此设定的印刷条件与图像同样地被储存至(外部装置5→LAN IF165→图像存储器162→DRAM控制IC161(控制器)→DRAM控制IC111(主体)→页面存储器122)。
此外,在打印机部150中,通过接受了图像控制CPU113的指令的打印机控制部151进行各部的控制。
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输出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部140设定印刷条件,能够通过该设定在图像控制CPU113中进行印刷的控制。在图像形成部15中在各感光体15A上通过LD15E写入而显影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B后,通过二次转印辊15C被转印到由供纸部20供应的纸张,由定影部15D定影。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通过输送路径14原样被传送至箔压印机30,或传送至反转部14C而进行对反面的图像形成。
在作业为形成箔压印用的图像,进行箔图像的转印、追印的情况下,在纸张上形成有箔用图像的情况下,在箔压印机30中转印箔像,并输送至后处理部40。形成了箔像的纸张放置于供纸部20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供纸托盘,供于追印印刷。
此外,在进行了追印印刷的情况下,在箔压印机中将箔膜片材转印部31压接解除并输送至后处理部40,根据需要进行后处理。
接着,基于图3的流程图说明基于新作业的印刷过程。
另外,以下的过程通过控制部100的动作来执行。
伴随处理的开始,判定是否输入了新JOB(步骤s1)。另外,在图中未示出,但注册了多个进行画质调整的内容,对画质调整的每个内容,注册了实施画质调整的阈值(在此作为调整周期而设定了张数)。此外,在形成箔压印用的图像的情况下实施的画质调整的内容、和关于该画质调整而箔压印用的画质调整阈值同样地被注册。
另外,这些阈值也可以被初始设定,此外,也可以是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部140新设定或变更。此外,伴随印刷,画质调整后的累积页数按每个画质调整被计数而储存至非易失存储器115、HDD119,在动作初期,在累积页数中设置0。此外,在已实施了画质调整的阈值中,计数数被复位为0。
在步骤s1中,若没有被输入新JOB(步骤s1、无),则至有输入为止进行待机。若被输入新JOB(步骤s1、有),则开始图像形成动作。对象页被设置为1。将进行作业的印刷的对象页和总印刷页数进行对比,判定对象页是否比总印刷页数大(步骤s3)。若对象页比总印刷页数大(步骤s3、是),则停止图像形成动作(步骤s17),结束处理。
若对象页不比总印刷页数大(步骤s3、否),则判定pagecount页是否为箔压印用图像(步骤s4)。若pagecount页不是箔压印用图像(步骤s4、否),则判定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是否比通常图像用的校正周期大(步骤s5)。校正周期相当于阈值。在根据画质调整的内容而校正周期不同的情况下,对画质调整的每个内容进行判定。
在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比通常图像用的校正周期大的情况下(步骤s5、是),实施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各颜色的位置偏差校正/各颜色的浓度偏差校正/最高浓度校正(步骤s6)。在根据画质调整而阈值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按照上述判定的画质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能够以页面为单位进行切换,但箔压印用印刷也可以设为以实施JOB为单位进行切换的结构。
接下来,关于进行了画质调整后的图像,将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清除为0。另外,在通常图像的形成中,在同一时刻进行画质调整的图像,能够将累积图像形成页数设为共同。
在累积图像形成页数的清除后,由图像形成部实施对象页的图像形成动作(步骤s8)。
此外,在累积图像形成页数不比通常图像用的校正周期大的情况下(步骤s5、否),转移到步骤s8而由图像形成部实施对象页的图像形成动作。
在步骤s8后,对对象页加上1(步骤s9)。进而,对累积图像形成页数加上1(步骤s10),转移到步骤s3而判定对象页是否比总印刷页数大。
此外,在步骤s4中pagecount页是箔压印用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是),判定是否为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步骤s11)。
在不是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11、否),判定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是否比箔压印图像用的校正周期大(步骤s12)。校正周期相当于画质调整的阈值。另外,在根据画质调整而阈值不同的情况下,对画质调整的每个内容进行上述判定。此外,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进行画质调整的内容被确定的情况下,关于该画质调整进行判定。
在与最高浓度相关的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比箔压印图像用的校正周期大的情况下(步骤s12、是),实施最高浓度校正(步骤s13)。在该例中,设为作为箔用图像的画质调整,设定了实施最高浓度校正。
也可以通过设定,成为与最高浓度校正一起,或进行这以外的画质调整的设定。此外,关于其他调整项目,还考虑以比通常图像长的周期来实施调整的结构。
通过在箔压印用中进行画质调整,在不实施调整的状况下长期间持续打印动作,从而能够防止在通常图像印刷时调整成为错误。
接下来,将与最高浓度校正相关的累积图像形成页数清除为0(步骤s14),由图像形成部实施对象页的图像形成动作(步骤s15)。
此外,在步骤s11中成为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11、是),转移到步骤s15而由图像形成部实施对象页的图像形成动作。
此外,作为画质调整的阈值,还考虑页数以外的条件(时间/累积印刷区域等)。
在步骤s15后,由后级的箔压印机(箔转印装置)实施箔图像的形成动作、即箔膜的定影(步骤s16)。接下来,对对象页加上1(步骤s9),对累积图像形成页数加上1(步骤s10),其后,转移到步骤s3。
根据上述过程,在箔用图像的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或减少画质调整的种类而防止效率降低。此外,若在箔用图像的形成中增大校正周期,则能够进一步防止画质调整的效率降低。
接着,基于图4说明箔用图像中的画质调整的设定画面。
图4表示在操作部140中显示的箔用图像设定画面1400。
作为设定项目,能够选择性地按下用于箔压印设定有无画质调整的“有”按钮1410和“无”按钮1411。在图4中,成为“有”按钮1410被按压,“无”按钮1411没有被选择的状态。此外,在其下方,用于选择在箔用图像中实施的画质调整的画质调整选择列表部1420以能够操作的方式被显示。在画质调整选择列表部1420中,能够将在箔用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的画质调整进行列表显示并进行选择。另外,在仅能够选择一个画质调整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画质调整选择列表部1420。
进而在其下方,设置有与所选择的画质调整相关的校正周期的选择部1430。用户能够选择在该选择部1430中显示的校正周期。另外,也可以是设置数字键等而能够直接设定校正周期。此外,也可以将校正周期与通常图像中的校正周期相同地设定。
另外,也可以在画质调整的有无设定中设定了“无”按钮1411的情况下,将画质调整选择列表部1420、校正周期选择部1430灰化而使其不能选择。
在箔用图像设定画面1400中,进而能够将“OK”按钮1440和“取消”按钮1441以能够按下的方式显示。若按下“OK”按钮1440,则所设定的事项确定。此外,若按下“取消”按钮1441,则取消所设定的事项,例如能够清除设定内容以使成为显示箔用图像设定画面1400前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通常图像的形成时和箔压印用图像的形成时切换调整实施的需要与否(或者调整周期),从而能够实施箔压印图像形成时的调整时间缩短、调整所需的消耗品的节约而不会对通常图像的形成产生影响。
以上,关于本发明,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能够进行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适当的变更。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于所述箔压印而减小画质调整的频度,及/或,将进行画质调整的种类限定为特定的种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或作为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的画质调整动作,将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各颜色的位置偏差校正、各颜色的浓度偏差校正、最高浓度校正中的一个以上作为对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关于画质调整之中的最高浓度调整,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情况下,作为进行画质调整的阈值,具有与印刷通常图像时不同的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每个画质调整具有独立的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阈值为调整周期。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中也实施特定的画质调整。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操作输入,
所述控制部能够指定通常图像的图像形成,或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能够根据指定内容而选择进行通常图像中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和进行箔压印用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
10.一种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管理控制部,该管理控制部对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
所述管理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用于所述箔压印而减小画质调整的频度,及/或,将进行画质调整的种类限定为特定的种类。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或作为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的画质调整动作,将浓淡度校正、浓度不均校正、各颜色的位置偏差校正、各颜色的浓度偏差校正、最高浓度校正中的一个以上作为对象。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关于画质调整之中的最高浓度调整,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进行调整。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时进行画质调整的情况下,作为进行画质调整的阈值,具有与印刷通常图像时不同的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按每个画质调整具有独立的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阈值为调整周期。
17.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控制部在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中不进行画质调整的设定中也实施特定的画质调整。
18.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管理操作部,该管理操作部接受操作输入,
所述管理控制部能够指定通常图像的图像形成,或箔压印用的图像形成,能够根据指定内容而选择进行通常图像中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和进行箔压印用的画质调整的模式的设定。
1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能够执行图像形成部中的画质调整动作,
在进行箔压印的图像的形成中,能够选择不进行所述画质调整,或用于箔压印而进行画质调整。
CN201710102547.6A 2016-03-01 2017-02-24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7145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9359A JP6658106B2 (ja) 2016-03-01 2016-03-01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管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6-039359 2016-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5045A true CN107145045A (zh) 2017-09-08
CN107145045B CN107145045B (zh) 2020-09-18

Family

ID=5972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2547.6A Active CN107145045B (zh) 2016-03-01 2017-02-24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1369B2 (zh)
JP (1) JP6658106B2 (zh)
CN (1) CN107145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4621B2 (ja) * 2017-03-13 2021-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20038312A (ja) * 2018-09-05 2020-03-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印刷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3260573B (zh) * 2018-12-28 2022-12-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膜盒、膜单元及层转印装置
JP7330762B2 (ja) * 2019-05-30 2023-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箔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3142384A (ja) * 2022-03-25 2023-10-05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384A (zh) * 1996-05-27 1999-09-22 新东洋铝业纸品(私人)有限公司 层压片和制造层压片的方法
US20100051165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Tombs Thomas N Electrographic digitally patterning of metal films
CN102012660A (zh) * 2009-09-07 2011-04-1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EP2637396A1 (en) * 2012-03-07 2013-09-11 KBA-NotaSys SA Method of checking producibility of a composite security design of a security document on a line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digital computer environ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5184A (ja) 1986-04-28 1987-11-06 Nippon Seiki Co Ltd 簡易熱転写装置
JPH08164663A (ja) * 1994-12-15 1996-06-25 Koto:Kk 転写箔の転写加工方法
CN1171725C (zh) * 2000-10-25 2004-10-20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烫印装置及其压印压力控制方法
JP2004284060A (ja) * 2003-03-19 2004-10-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0604B2 (ja) * 2007-11-12 2012-10-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32382B2 (ja) * 2008-03-25 2013-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68776B2 (ja) * 2008-07-02 2010-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質調整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417171B2 (en) * 2008-10-24 2013-04-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embossed reflective images
JP2010186016A (ja) * 2009-02-12 2010-08-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857B2 (ja) * 2009-11-25 2014-06-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464A (ja) * 2009-12-18 2011-06-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23334B2 (ja) * 2010-01-27 2013-01-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61813A (ja) 2010-02-10 2011-08-25 Brother Industries Ltd 印刷装置、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110216341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9034553B2 (en) * 2010-03-19 2015-05-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es, Inc. Method of foil transfer employing foil transferring face forming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3195909A (ja) * 2012-03-22 2013-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020292B2 (ja) * 2012-04-27 2016-11-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箔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028592A (ja) * 2013-07-02 2015-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200813A (ja) * 2014-04-09 2015-1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101523177B1 (ko) * 2014-12-11 2015-05-27 현대하이스코 주식회사 금형의 도금소착 방지를 위한 핫스탬핑 장치 및 방법
CN105946343B (zh) * 2016-04-20 2018-06-22 东莞市旭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360度烫印空心圆柱形epe棉条的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384A (zh) * 1996-05-27 1999-09-22 新东洋铝业纸品(私人)有限公司 层压片和制造层压片的方法
US20100051165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Tombs Thomas N Electrographic digitally patterning of metal films
CN102012660A (zh) * 2009-09-07 2011-04-1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EP2637396A1 (en) * 2012-03-07 2013-09-11 KBA-NotaSys SA Method of checking producibility of a composite security design of a security document on a line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digital computer environ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57508A1 (en) 2017-09-07
CN107145045B (zh) 2020-09-18
US10721369B2 (en) 2020-07-21
JP6658106B2 (ja) 2020-03-04
JP2017156521A (ja) 2017-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04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71450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管理装置
CN10797235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7328023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0022416A (zh) 预览显示装置、复合机及预览显示方法
JP62880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管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20517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74146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566679A (zh) 预览画面显示装置以及预览画面显示方法
CN102529452B (zh) 图像形成系统
JP20092319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58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11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246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92667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71565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管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83025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7289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4561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103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5147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0380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3456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01522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358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