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11C -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11C
CN1061311C CN95100449A CN95100449A CN1061311C CN 1061311 C CN1061311 C CN 1061311C CN 95100449 A CN95100449 A CN 95100449A CN 95100449 A CN95100449 A CN 95100449A CN 1061311 C CN1061311 C CN 10613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deflection
shaped piece
sheet shaped
abutm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0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11A (zh
Inventor
清原武彦
平松壮一
山口秀树
井上博行
野岛隆司
中村仁志
木田朗
川上英明
岩崎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7849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877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1506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051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4Springs, e.g. helical or lea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包括支撑若干纸张的纸张支撑机构、把纸张支撑机构的纸送出的供纸机构以及一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在该供纸机构送出的一张纸抵靠它时会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倾斜角,从而把爬上该分离机构的该纸与其它纸分开,其中,该分离机构斜置,从而该分离机构的供纸张抵靠且该纸爬上的接靠面的顶端在挠曲前相对于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平面向纸支撑机构偏斜一预定角度。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它把纸(记录纸、转录纸、光敏纸、静电记录纸、印刷纸、OHP纸、信封、明信片、原纸等等)从堆纸部分供给到纸处理部分(例如记录部分、读出部分、工作部分等等),它可用在用作字处理机、个人计算机等,信息输出装置的记录装置(打印机)中、或用在诸如复印机、传真机之类的影像形成装置中或使用纸的其它设备中以及具有这类纸供应装置的记录装置中。
在供纸设备中需要确保把一张纸从纸堆上分开。以往,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在纸堆的前角配置有一掣爪件,从而当供纸轮供纸时,只挠曲最顶上纸使其爬上该掣爪件,从而最顶上纸与其它纸分开。但是,即使使用这一技术,也难于分开很难挠曲的纸(例如具有很强弹性的信封和明信片)。
另一方面,为了分开难于挠曲的纸(例如信封或明信片),已公开的日本专利No.3-284547(1991)提出了一种技术。下面结合图28说明这一技术,在图28中,其上堆有纸张的堆纸板201用一弹簧件203向上偏置。用来调节纸堆的最顶上纸的位置的自由滚轮204抵靠在该堆纸板210中纸堆的上表面上,从而把纸堆的上表面保持在引导面205的下方。此外,用来分离纸张的斜面207布置在堆纸板201的下游边。
供纸轮206为一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的半圆形滚轮。该供纸轮转动时,若其大直径接靠纸堆的最顶上纸,纸张就被送出。由供纸轮206供出的纸张抵靠斜面207,最顶上纸发生挠曲而爬到斜面207上,从而最顶上纸与其它纸分开。由于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的顶端被挠曲的最顶上纸的弹力下压,因此它们无法爬上斜面207,这样就确保只有最顶上纸可与其它纸分开。
但是,在这种纸张分离装置中,由于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由该纸张在斜面27和一点P(纸张与自由滚轮204的接触点)之间发生挠曲而产生的弹力下压,并因而由于该弹力对分离操作有极大影响,因此必须根据该纸张的弯曲弹性模量选择斜面207的斜角。换句话说,当分离大弯曲弹性模量的纸张时,就得减小斜面的斜角而使送出的纸张不会卷起;而当分离小弯曲弹性模量的纸张时,就得增大斜面的斜角以确保用挠曲的最顶上纸的弹力下压其它纸张。
因此,若减小斜面207的斜角以便分离大弯曲弹性模量的纸张(例如信封、明信片之类),那么在想要比方说分离重量为60-100g/m2的(复印)纸时,挠曲的最顶上纸的弹力就不足以下压第二、第三和其它纸,结果发生粘连供纸现象。因此,这一装置无法用来分离小弹性模量的纸张(例如普通纸)。
为避免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具有不同弯曲弹性模量的多种纸用一个分离装置分离,例如已公开的日本专利No.58-202228(1983)所提出的技术。下面结合图29简述该技术。
其上堆有纸张的堆纸板301由一弹簧302向上偏置,纸堆的最顶上纸的位置由置于纸堆左上角和右上角近旁的挡爪302调节。供纸轮303紧抵最顶上纸,从而该供纸轮转动时把该张纸送出。装在基准面304上用来调节堆放好的纸张的顶端的接靠件305由具有预定弯曲弹性模量的塑料薄膜或金属弹簧片制成,从而该接靠件在由供纸轮303送出的纸张抵靠它时会发生弯曲或挠曲。
在这种供纸装置中,如在现有掣爪分离型分离装置中那样,比方说小弯曲弹性模量的(复印)纸张在最顶上纸的顶端部发生挠曲而爬上止挡爪302时逐张分离。另一方面,对于大弯曲弹性模量的厚纸(比方说信封、明信片),纸张的顶端使接靠件大大挠曲,结果,纸张在挠曲的接靠件上滑动的同时相继前行。从而,厚纸逐张分离。这样就可分离具有不同弯曲弹性模量的各类纸张。
此外,如图30所示,可与该基准面一起设一厚纸分离片306。此时,厚纸在最顶上纸爬上分离板306并挠曲接靠件305时逐张分离。
此外,已公开的日本专利No.2-193834(1990)提出了一种使用与上述接靠件类似的部件逐张分离纸张的技术。在该技术中,用弹簧使其上堆有纸张的堆纸板抵靠供纸轮,从而当供纸轮转动时把纸张送出。一接靠件与供纸方向垂直放置,从而当纸张挠曲该接靠件时逐张分离由供纸轮送出的纸张。按照这一布置,能逐张分离不同弯曲弹性模量的各类纸张。
但在上述现有供纸装置中,由于纸张分离不良而有出现粘连供纸的危险。例如,若第一张纸由于毛边和/或静电粘在第二张纸上,则当这两张纸抵靠接靠件时,这两张纸会在挠曲接靠件的同时一起前行,结果它们无法互相分开。
本发明旨在消除上述现有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纸张抵靠接靠件时为接靠件提供三种分离作用,从而确保纸张分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纸装置,包括;一纸支撑装置,用来支撑若干张纸;一供纸装置,用来把由纸支撑装置支撑的纸张送出;以及一分离装置,它包括一分离件,当由供纸装置送出的一张纸抵靠该分离件时它能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其倾斜角,从而把爬上该分离件上的该纸与其它纸分开,其中,该分离件斜置,从而该分离件供纸张抵靠并供该纸爬上的接靠面的顶端在挠曲前相对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平面向纸支撑装置偏斜一预定角度。
该分离件相对垂直平面的上述预定偏斜角最好为5°-35°。
该分离件最好为薄片状,纸张抵靠和爬上它时它能弹性变形。
该片状件上最好开有切口,该切口的外形为从供纸张爬上的该片状件的内部到其顶端逐渐张开。
该片状件的宽度最好从顶端向该分离装置被固牢的底端逐渐减小。
最好提供一种支轴装置,用来改变该分离件以挠曲方向挠曲时所围绕的支轴的位置。
该支轴装置最好至少包括:第一支轴部,该片状件首先围绕它发生挠曲;以及第二支轴部,当所述分离件的偏斜角增大时该片状件抵靠第二支轴部。
在上述结构下,由于该分离装置斜置成该分离件供纸张抵靠并供一张纸爬上的接靠面的顶端在挠曲前相对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平面向纸支撑装置偏斜一预定角度,因此当纸张挠曲该分离装置时,在该分离装置弹性变形至该垂直平面的同时,要分离的纸的顶端与第二张纸的顶端分离,且一个把该要分离的纸与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分开的力作用在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上(第一分离作用)。由于这些纸张的顶端如此分离,因此该纸张随挠曲中的分离装置向前移动。结果该纸张爬上该分离装置的顶端而确保与第二张纸分离(第二分离作用)。
由于在分离件的中央部位开有形状为从供纸张爬上的分离件的内部向其顶端逐渐张开的切口,因此低的顶端与切口的边滑动接触(第三分离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分离能力。
此外,由于为片状件的挠曲提供了多个支轴部,因此从高刚性纸张到低刚性纸张的各种纸都可确保分离。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该记录装置的立面剖面图;
图3为表示供纸装置的传动机构的正转状态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供纸装置的传动机构的反转状态的说明图;
图5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纸张尚未分离的状态:
图6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纸张正分离中的状态;
图7为表示纸张分离时供纸装置中各力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纸张开始分离时供纸装置中各力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9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纸张的各种供送量;
图10为供纸装置的传动机构的侧视图,表示从正转状态变为反转状态时的状态;
图11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供纸轮和纸开始分离时的状态;
图12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供纸轮和纸张互相分离后带切口齿轮的无齿部的状态;
图13为透视图,表示纸张抵靠供纸装置的分离件时各力之间的关系;
图14为表示一分离件处于图13状态的正视图;
图15为表示供纸装置中的一种分离件的外形的正视图;
图16为表示供纸装置中的另一种分离件的外形的正视图;
图17为装有本发明第二食施例的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7的记录装置的主面剖面图;
图19为图17的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纸张尚未分离时的状态;
图20为图17的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纸张的各供送量;
图21为图17的供纸装置的传动机构的侧视图,表示从反转状态变为正转状态时的状态;
图22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供纸轮与纸张开始分离时的状态;
图23为供纸装置的侧视图,用来说明纸张的记录;
图24为说明供纸装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25为装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6为图25的记录装置的立面剖面图;
图27为侧视图,表示分离纸张时供纸装置中各力之间的关系;
图28到30为表示现有供纸装置的例子的视图。
图1和图2表示应用于喷墨印刷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该喷墨印刷机包括喷墨记录装置,图1为该印刷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该印刷机的剖面图。
在图2中,该印刷机包括壳体1和可围绕枢轴转动地安装在轴2a上的盖2,盖2也用作纸盖。纸张通过壳体1上的插口1a插入,从出纸口1b送出。在若干形成在壳体1上的侧板3的内部装有:一可围绕枢轴转动地安装在轴4a上的堆纸板(堆纸装置),其一端接至一销钉6的弹簧5使该堆纸板朝供纸轮9(向上)偏置,两供纸轮(供纸装置)9,每一供纸轮包括可与纸张接触的大直径部和不与纸张接触的小直径部,两主动凸轮7,它们固定安装在轴8上、与设在堆纸板4左右两端的凸轮从动部分4b啮合,从而下推堆纸板4;用作分离件的接靠件(分离装置)10,在由供纸轮9供应的纸张使其挠曲时用来把纸逐张分开;引导件11,它包括一表面11a,该表面用来上举由接靠件10分开的纸张的前端,从而该引导件11通过表面11a上举纸张而使该纸张离开接靠件10的顶端。
而且,在引导件11的下游端装有:一光传感器(纸张检测装置)PH,它包括发光部和受光部,根据有无光线而检测纸张的前端和后端;传纸轮(传纸装置)13,它安装在轴12上,用来以常速传送由供纸轮9供应、由上部引导件28a和引导件11引导的纸张;可转动地套在轴14上的第一压紧轮16,它由弹簧15通过轴14紧抵住传纸轮13;印字压板18,其中装有吸墨材料17;套在轴19上的出纸轮20,把记录有影象的纸张送出;可转动地套在轴21上的第二压紧轮23,由弹簧22通过轴21紧抵住出纸轮20;一由导轴24、25引导的滑架26,它可在纸带的横向上移动;以及一装在滑架26上的记录头27,它按照影象信息从出墨部27a排出油墨而把该影象记录到纸张上。滑架26由电动机29驱动,电动机29安装在中央侧板28上,该侧板28包括上部导引件28a,一皮带轮30紧套在电动机29的输出轴上,一皮带31套在皮带轮30上,其一端接至滑架26。
此外,在壳体1中设有:电操纵基片33,它包括若干从壳体1上的孔伸出的开关按钮32;位于堆纸板下方的电控制基片(控制装置)34,它包括一微型计算机和若干存储器,用来控制喷墨印刷机的操作。
下面结合图1说明使堆在堆纸板4上的纸张与供纸轮9接触或脱离接触的转换装置。
紧套在供纸轮9的轴8上的主动凸轮(凸轮件)7用弹簧5以各种预定位置紧抵住设在堆纸板4上的相应凸轮从动部分4b,从而凸轮7与供纸轮9上举或下压堆纸板4的供纸操作同步转动,从而使供纸轮与纸张接触或脱离接触。
由于装在传纸轮的轴12的一端的皮带轮37通过皮带39与装在出纸轮的轴19的一端的皮带轮39连接,因此电动机(驱动源)M的转动力通过轴12传到出纸轮20。
盖帽支架41位于该电动机的另一边,其间是传纸路径,该盖帽支架41上有一盖帽40,用来盖住记录头27的出墨部27a。该盖帽支架41包括一转轴41a和一下推凸轮部41b,弹簧42的弹力使它围绕轴41a逆时针转动。滑架26移动时,当滑架26的突起26a与下推凸轮部41b发生接触时克服弹簧42的弹力而下推盖帽支架41,从而使盖帽40的位置下降。当突起26a通过下推凸轮部41b后,盖帽40被上举而紧紧盖住出墨部27a。
一泵43包括一活塞轴43b、一吸墨孔43c和一出墨孔43d,该活塞轴43b上有齿条43a。吸墨孔43c通过管子40a接至盖帽40,出墨孔43d通过管子44接至印字压板18,从而从盖帽40及入的油墨喷到吸墨材料17上。
可与泵43的齿条43a啮合的泵驱动齿轮45这样套在轴12上,它能沿轴12移动并随轴12一起转动。该泵驱动齿轮可用弹簧46偏置到一不与齿条43a啮合的位置上。
油墨中的固体粒子易于粘在出墨口的四周而引起出墨不畅。此时为使出墨畅通,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电动机29移动滑架26,使出墨部27a与盖帽40接触。滑架26移动时,由于滑架26的突起26b把泵驱动齿轮45推到点划线所示位置上,因此泵驱动齿轮45与齿条43a啮合。此时,当齿轮45由电动机M在预定转动角度范围内以预定周期数交替正向和反向转动时,齿条43a就以同一周期数沿地直线来回移动。由于齿条43a的来回移动使与活塞轴43b连接的活塞来回运动,泵43就从出墨部27a吸入油墨及其硬粒并将其喷到印字压板18中的吸墨材料17上。
下面说明把电动机M的转动力传动到供纸轮9和传纸轮13的传动装置。
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电动机M通过装在输出轴上的一输出齿轮47、两级齿轮48和一紧套在轴12上的传纸轮齿轮49转动传纸轮对13、16,从而传送纸张。另一方面,电动机M还通过输出齿轮47和两级齿轮48转动齿轮51。与紧套在轴50上的第一中心齿轮52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53包括大行星齿轮53a和小行星齿轮53b,第一行星齿轮53的轴54由围绕轴50转动的第一支架55支撑。
由于第一行星齿轮53由一套在轴54上的弹簧56以一预定压力抵靠住第一支架的臂件之一55a,因此当第一行星齿轮53转动时,第一行星齿轮受到一预定压力。
在图1和图3中,当装在电动机M的轴上的输出齿轮47以箭头47a所示方向转动时,第一中心齿轮以箭头50a所示方向转动。当与第一中心齿轮52啮合的大行星齿轮53a转动时,由于该大行星齿轮受到一预定压力,因此第一大行星齿轮53不转动,而是以箭头50a所示方向环绕第一中心齿轮52回转。由于第一支架55随着这一回转运动也以箭头50a的方向转动,因此小行星齿轮53b与紧套在供纸轮的轴8上的齿轮57啮合,结果把电动机M的转动力传到轴8上,从而以供纸方向8a转动供纸轮9。
齿轮57上有一无齿部57a,齿轮57转动时,若无齿部57a与小行星齿轮53b正对,则小行星齿轮53b空转,结果转动力不传到齿轮57上。因此,该齿轮停转,以供纸方向8a转动的供纸轮9也停转。
在图1和图4中,当电动机M以箭头47b所示方向转动时,第一中心齿轮52以箭头50b所示方向转动。由于这一转动,第一支架55及其臂部55a随第一行星齿轮53一起以箭头50b所示方向转动。当第一支架55以方向50b转动时,小行星齿轮53b脱离齿轮57。因此,臂部55a之一与销钉58接靠,从而制止第一支架55转动。此时,第一中心齿轮52以方向50b转动,而小行星齿轮53b空转。
与第一中心齿轮52啮合的齿轮60和第二中心齿轮61紧套在轴59上。与第二中心齿轮61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62由可围绕轴59自由转动的第二支架63支撑。由于第二行星齿轮62由弹簧64以一预定压力紧抵住第二支架的臂件之一63a,因此当第二行星齿轮62转动时,它受到一预定压力。
在图1和图3中,当电动机M以方向47a转动时,齿轮60、轴59和第二中心齿轮61以箭头59a所示方向转动。从而,第二支架63也随第二中心齿轮62以方向59a转动,直到第二支架的臂件63a接靠到销钉65。此时,第二支架63停转,中心齿轮61的进一步转动造成第二行星齿轮63空转。
在图1和图4中,当电动机M以方向47b转动时,中心齿轮61以箭头59b所示方向转动。从而,第二支架63随第二行星齿轮62以方向59b转动,结果,第二行星齿轮62与带切口齿轮57啮合。这样,第二中心齿轮61以方向59b的转动就传至轴8,从而以供纸方向8a转动供纸轮9。
第二行星齿轮62进一步转动齿轮57,当齿轮57的无齿部57a正对第二行星齿轮62时,第二行星齿轮空转而不把转动力传给齿轮57。在第二行星齿轮62不与带切口齿轮57啮合而是完全环绕第二中心齿轮61回转的所谓非同步区的一定角度α的范围内,第二行星齿轮62与内齿轮66啮合。由于这一啮合,第二行星齿轮62一边自转,一边环绕第二中心齿轮61回转。
在图1中,当泵43由电动机M以一定周期交替正转和反转而受操纵时,为了防止齿轮57与第二行星齿轮62啮合,要用到上述非同步区。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以一定周期转动电动机M而进行上述操纵时,需要360°的非同步区。但是,若第二行星齿轮62不进行自转地作回转,则不可能提供360°的非同步区。
这样,由于有了内齿轮66,第二行星齿轮62就可自转,它的回转转速可以降低。这样就可设定非同步区。下面说明这一点。设第二中心齿轮61的齿数为Z1,第二行星齿轮62的齿数为Z2,内齿轮66的齿数为Z3,则有如下关系式:
Z3=Z1+2Z2
因此,齿轮数Z1与齿轮数Z3的减速比为:
Z1/Z3=1/1+2(Z2/Z1)
也就是说,当第二中心齿轮61在内齿轮66的角度α范围内转动时,第二行星齿轮以α/〔1+2(Z1/Z2)〕回转,从而大大降低回转速度。例如,设α=120°,Z1=10,Z2=10,第二行星齿轮62的回转角β就成为:
β=120°/3=40°。
另一方面,若要以120°回转第二中心齿轮62,则第二中心齿轮61转动360°(120°×3),从而,所需非同步区可设定为120°。
下面结合图1到图4以及图5到图10说明本实施例的供纸操作和记录操作。
首先,为了开始操作,电源接通后,按照图2的控制器34发出的起动指令,图1的电动机M以方向47a(即转动传纸轮13将纸传向出纸口16)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传动部分达到图3和图5的电动机M的转动力不传给供纸轮9的状态,供纸部分成为图5所示状态。
在图5中,在凸轮7的停位升面7b由于弹簧5的弹力而与堆纸板4的凸轮从动部分4b啮合的状态下,堆纸板4位于低位。此时,一些纸张S堆放在堆纸板4上,纸张的前端抵住接靠件10的下部。
在图4和图6中,当电动机M按照供纸指令以方向47b转动一定量时,第二行星齿轮62从第二支架63与销钉65接靠的位置回转到该第二行星齿轮与齿轮57啮合的位置。当第二行星齿轮与齿轮57啮合时,由于电动机M以方向47b的转动传到齿轮57,供纸轮9通过轴8以供纸方向8a转动。
另一方面,当电动机M以方向47b转动时,第一行星齿轮53以方向50b环绕第一中心齿轮52回转而脱离齿轮57、当齿轮57转动时,由于紧套在轴8上的主动凸轮7以方向8a转动,因此,凸轮7的停位升面7b脱离堆纸板4的凸轮从动部分4b,结果堆纸板4被弹簧5的力举起。
因此,由于放置在堆纸板上的纸堆S的最顶上一张纸S1抵靠转动的供纸轮9,因此该纸S1向接靠件10行进。接靠件10受纸S和推动而朝供纸方向发生挠曲,从而改变其倾斜角。
图7表示这样一种状态,当供纸轮9从图6所示位置进一步转动而进一步前移最顶上纸S1时,最顶上纸S1的前端与接靠件10的自由端相齐而形成一平衡状态。左右两供纸轮9由诸如氯丁橡胶、腈橡胶或硅橡胶之类的高摩擦系数材料制成,堆放在堆纸板4上的纸张由于弹簧5的推力F0而抵靠住两供纸轮9。
设供纸轮9与最顶上的纸S1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1,最顶上低S1与第二张纸S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2,第二张纸S2与第三张纸S3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3,如此等等,摩擦系数μ1与摩擦系数μ2之间的关系为μ1>>μ2。因此,当堆放在堆纸板4上的纸张S被弹簧5的推力F0抵靠住供纸轮9时,最顶上纸S1以移动力F1〔=F012)〕抵靠接靠件10。另一方面,第二张纸、第三张纸等等的移动力F2为F023)。此时,由于μ2≌μ3,因此移动力F2小于移动力F1
下面结合图8说明接靠件的第一分离作用。
当最顶上纸S1处在状态S1-a时,接靠件10的底端固定在引导件11上而处于状态10a,此时,接靠件相对一与供纸方向67垂直的直线68向供纸轮9倾斜一角度α。
最顶上纸S1在点10c处抵靠接靠件10a。当接靠件10以挠曲角度α受上述力F1从而从状态10a移到状态10b时,最顶上纸S1从状态S1-a移到状态S1-b。设接靠件10a上的点10c与接靠件10上的一点10e之间的距离为L1,接靠件10b上从点10c到(与点10c对应的)一点10d在垂直方向68上的变化量为T,则有关系式T=L1(1-cosα)。另一方面,作用在第二张纸S2、第三张纸S3、…等等上的移动力F2的分力F9、F10使纸张S2等等的前端抵靠住堆纸板4的表面。
就最顶上纸S1、第二张纸等等的前端来说,最顶上纸S1的前端与第二张的(抵住堆纸盘4)前端以量T相分离。这一分离称为“第一分离作用”。
第一分离作用具有下述一些优点。下面说明第一个优点。设接靠件10沿垂直方向固定在位置10b上,当该接靠件从位置10b偏转角度β时,纸张S1在接靠件上开始(从状态S1-b)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当接靠件10偏离位置10a的纸张S1的前端在接靠件上开始(从状态S1-b)滑动的(接靠件的)斜角成为(β-γ),它小于接靠件从位置10b偏转的角度β。当最顶上纸S1在斜角为(β-γ)的接靠件10上开始滑动时,由于受第二、第三纸纸S2、S3等等抵靠的接靠件各部分的斜角小于值(β-γ),因此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S2、S3、…不会在接靠件上滑动。
而且,第二、第三和其余纸张S2、S3、…以小于最顶上纸张S1的移动力F1的移动力F2抵靠接靠件10。在接靠件10因受第一纸张S1的移动力F1而偏移α角的同时,由于分力F9、F10作用在第二、第三和其余纸张S2、S3、…之上而防止第二、第三等等纸张S2、S3、…发生第一分离作用,从而防止它们随第一纸张S1一起分离,从而防止供纸时发生两张纸粘在一起的现象。
第一分离作用对于弹性弱的薄纸(例如,厚度约0.065mm的纸张)特别有效。尽管产生第一分离作用的角度α的大小随接靠件长度L1、接靠件10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等因素而变动,但测试结果表明,角度α最好在5°-35°。
下面说明第一分离作用的第二个优点。第一张纸S1的供纸结束后,当堆纸板4下降而使纸张与供纸轮分开时,由于接靠件10作用在第二、第三和其余纸张S2、S3、…上使纸张S恢复到图5所示位置的力在位置10a上要比在位置10b上大,因此接靠件能确保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S2、S3、…恢复原位。
在图7中,接靠件10受最顶上纸S1的力F3(=F1cosA1)的作用而产生的偏转角为(A2+A3)。此时,纸S1的前端与接靠件10的顶端在点69处互相弹性平衡,纸S1停止向前移动。
设纸S1抵靠接靠件10的力为F3,纸S1的顶端与接靠件10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4,纸S1在点69处的切线70与接靠件10在点69处的切线71的夹角为0°;则
F4=F3cosθ°
F5=sinθ°
F64F3sinθ°    ……(1)
因此,(F4-F6)>0
F3(1-μ4tanθ°)>0
θ°>tan-1/μ4    ……(2)
从而,纸S1在上面求出的角度θ°处开始在接靠件10上滑动。
设穿过点69且与供纸方向垂直的直线73与一与点69处的切线70垂直的直线74之间的夹角为A1〔弧度〕,则纸S1在下列条件下发生挠曲:
A1≌F8L2 2K1         ……(3)
K1=1/2×E1×I1     ……(3)′
其中,
K=纸S1的弹性模量,
A1=纸S1的倾斜角或偏转角〔弧度〕
L2=纸S1的偏转长度
E1=纸S1的杨氏模量,
I1=纸S1的几何惯性矩。
并且,由于上述平衡,有下列关系式:
F5′=F5=F8cosA1°    ……(4)
(其中,A1°=A1×180°/π)。
此外,若直线73与切线71的夹角为A2〔弧度〕,则接靠件(10)在下列条件下挠曲:
A2≌F7L3 2K2    ……(5)
K2=1/2×E2×I2×n    ……(5a)
其中,
K2=接靠件10的弹性模量,
A2=接靠件10的偏斜角或偏转角〔弧度〕,
L3=接靠件10的偏转长度,
E2=接靠件10的杨氏模量,
I2=接靠件10的几何惯性矩,
n=接靠件10的数量(本例中,n=2),
并且,由于上述平衡,有下式:
F5=F7cosA2°    …(6)
(其中,A2°=A2×180°/π)
另一方面,从上述关系式(1)、(4)、(6),平衡条件下的力F3持据关系式F3sinθ°=F8cosA1°=F7cosA2°可从下述方程(8)得出:
F3=F8cosA1°/sinθ°=F7cosA2°/sinθ°    …(8)
因此,若供纸轮9加于纸S1的移动力大于由方程(8)所确定的力F3,则纸S1的顶端爬到接靠件10的顶端上而完全与第二、第三和其它纸S2、S3、…分开。这一分离过程称为“第二分离作用”。
从上述关系式(2)可知,由于角度θ°只决定于摩擦系数μ4,因此可从上述关系式(5)推出下述关系式:
A1°+A2°≌90°-θ=常数    …(9)
上述关系式(3)中的纸S1的弹性模量K1的数值随纸S的种类而变。例如,若厚度为0.065mm的薄纸的弹性模量为K1-a,明信片或信封的弹性模量为K1-b,结果发现可得如下关系式(10);
K1-b/K1-a≌13    …(10)
在薄纸的情况下,考虑上述关系式(9)中造成第二分离作用的角度θ°,有A1°>>A2°。也即,薄纸分离时,薄纸的倾斜角对纸的分离起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诸如明信片之类的厚纸,有A1°≥A2°。也就是说,接靠件10的倾斜角对纸的分离起很大作用。在实现纸的分离时,为了防止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粘连供纸现象,必须尽可能减小上述方程(9)中A2°的值。尽管在上述关系式(9)中的值A1°随值K1的变动而有很大变动,但由于它随纸张S1的偏转长度L2的平方(二次方)值变动,因此只要适当选择值L2,即可减少上述关系式(10)对倾斜角A1的影响。
当增大偏转长度L2时,由于倾斜角A1增大,因此容易分开厚纸,但对于薄纸,第二、第三等等纸张也会挠曲而造成粘连供纸现象。相反,当减小偏转长度L2时,由于倾斜角A1减小,薄纸容易分离,但厚纸难于挠曲,结果是接靠件10的倾斜角A2增大而造成第二、第三等等纸张粘连供纸现象。从上可知,当弹性K1在上述方程(10)的范围内时,只要把偏转长度L2设定成15-25mm,就可获得良好的第二分离作用。
在图6中,穿过接靠件10的顶端的纸S1的顶端受引导件11的斜面11a的向上导引而向着该导引件的顶端11b上升。然后,纸S1的顶端移向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
下面说明纸分离后供纸偏斜的矫正。
在图9中,当经分离的纸通过光传感器PH时,光传感器PH发出一信号。按照这一信号,在图2控制器34的控制下,电动机M转动与距离(L5+a)(a=纸边=2-5mm)对应的脉冲数P4后暂时停转。受电动机M的脉冲数P4驱动的供纸轮9使纸S1的顶端抵靠在反向(方向49b)转动的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上,从而使S1的顶端停止前移。
在纸S1顶端停下的状态下,若供纸轮9还在转动,则供纸轮9在纸S1上打滑。
若纸S1发生偏斜供纸,尽管纸的顶端的一角首先接触辊隙77,但由于纸的顶端的另一角仍在移动,因此纸圈绕(纸的顶端的)一接触角转动。从而,纸的顶端的整个长度与辊隙77对齐,从而矫正纸的偏斜供纸现象。
电动机M在转动脉冲数P4后,它以箭头47a所示正向转动与传纸轮的传纸距离L6相应的脉冲数P5(从图4状态到图3状态),供纸轮9继续转动电动机M的脉冲数P5,从而把纸S1的顶端插入辊隙77。以与方向49b相向的方向转动传纸轮13,插入的纸S1的顶端即被传送距离L6
下面结合图9和图24说明矫正供纸不良以及使纸与记录位置对齐的矫正装置。图24为供纸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在图24中,圆圈和加号表示电动机M正转(方向47a),圆圈和减号表示电动机M反转(方向47b)。顺便说一句,用作供纸轮9和传纸轮13的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M(图1)为步进电动机。
在图9和24中的各步骤中,加于电动机M的脉冲数如下:
P1=第二行星齿轮61回转角度A5°所要脉冲数;
P2=与角度A4°对应的脉冲数,该角度A4°为齿轮57的无齿部分从与第一行星齿轮53正对的位置转到与第二行星齿轮61正对的位置所转过的角度;
P3=与供纸轮9转动距离(L4+a)(a=2-5mm)对应的脉冲数;
P4=与供纸轮9转动距离(L5+α)(α=2-5mm)对应的脉冲数;
P5=与传纸轮13转动距离L6对应的脉冲数;
P6=与传纸轮传纸距离为可用最大纸张的纵向长度的两倍长对应的脉冲数;
下面结合图24说明电动机M的工作程序,在“起动”处转动的电动机在第二行星齿轮61与齿轮57啮合时停转(步骤S1)。然后,在步骤S2和步骤S5的循环中,电动机M反向转动,直到步骤S3中计数器的计数值T到达值P2。在电动机M的反转过程中,若光传感器PH在步骤4接通,则在步骤6检查计数值T。
在步骤6,若T<P3,该程序进至步骤7,此时,低S1的顶端抵住反向转动的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从而矫正纸S1的偏斜供纸。然后,在步骤8,电动机正向转动而把纸S1的顶端传至预定记录位置L6。接着,下面要说明的记录操作把影像记录在纸S1上。
另一方面,在步骤S6,若T>P3,即使已在进行步骤7,纸S1的顶端也不是得到达辊隙77。这就是说,当P2=(P3+P4)时,若T>P3,由于齿轮57的无齿部分57a在电动机M以脉冲数P4转动时如图4所示正对第二行星齿轮61,因此供纸轮9停转,从而供纸轮9无法以小于脉冲数P4的值传送纸张,这类现象出现在供纸轮的供纸力由于纸张的摩擦系数低而减小从而供纸轮在纸面上打滑之时。
在步骤6,若判定T>P3,步骤S9和S10使纸S1的顶端插入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77中后,在步骤S11,因传纸轮以脉冲数P5反向转动,因此纸S1返向供纸轮,纸S1的顶端被截留在辊隙77近旁。实现步骤11后,立即进行步骤1。此时,由于光传感器PH已由纸S1接通,该程序从步骤S5进到步骤S6。并且,在步骤S6中,由于T<P3,程序进到步骤S7并然而进至步骤8。接着进行正常记录操作。
即使在步骤S5中T=P2时,若光传感器PH在步骤S4不接通,该程序进至步骤12,在步骤12电动机M以(P3+P4)的脉冲数正转,然后在步骤13中判断光感受器是否接通。在步骤13,若光感受器未接通,则可判定纸在光传感器PH的上游处被卡住,控制模式转为供纸故障模式。
控制器34用装在图2由操作基片33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供纸故障并用蜂音声或警报声通知操作者出现故障。操作者可根据故障显示退出堆纸板4上的纸,检查纸张的顶端是否弯曲或卷起。在重新把纸正确放置到堆纸板4上后,重新开始供纸操作。
在步骤13,若光传感器PH接通,则可判定纸S1的顶端位于光传感器PH的下游边。然后,在步骤14,以与脉冲数P6对应的距离传送纸S1即可把它全部送出记录装置。然后,在步骤S15,判断有否纸存在。若在步骤S15中光感受器PH不接通,则可判定纸已全部送出而准备下一次供纸。
相反,在步骤15中,若光感受器接通,则可判定纸卡住在光感受器PH的下游边而没有被传纸轮送出,控制模式即转变成供纸故障模式。操作者根据故障显示退出堆纸板4上的纸,检查纸张的顶端是否弯曲或卷起。在重新把纸正确放置到堆纸板4上后,重新开始供纸操作。
下面说明偏斜供纸矫正后的纸S1的传送。
根据电动机M的总脉冲数PT并按照发自光感受器PH的信号,控制器34以方向47a转动电动机M的输出齿轮47(图1)。在图10中,传纸轮13因齿轮47的转动而以方向49a转动。另一方面,由于支架55以方向50a围绕轴50转动,因此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立刻与齿轮57啮合。由于这一啮合,供纸轮9以供纸方向转动而使纸S1的顶端插入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77中。插入的纸S1的顶端因传纸轮13的转动而通过辊隙77。
如结合图7已说明过的,由于供纸轮9边抵住纸张S边转动,直到纸S1穿过辊隙77,因此比移动力F1小的移动力F2作用在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S2、S3、…上。请考虑接靠件10电移动力F2引起的偏斜角,由于上述方程(2)中的在第二张纸S2与接靠件10的接触点处的角度θ°满足下述关系式(11),因此第二、第三和其它纸S2、S3、…不在接靠件表面上滑动,结果这些纸的顶端不爬到接靠件的顶端上。
θ°≥tan-11/μ4    ……(11)
齿轮57、主动齿轮7和供纸轮9以预定的固定相位关系配置在轴8上。而且,每一主动凸轮7包括驱动升面7a、最大升面7b、升量小于最大升面7b的停位升面7d以及连接最大升面7b和停位升面7d的斜面7c。
由于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的转动,主动凸轮7通过齿轮57和轴8以方向8a转动。凸轮转动时,凸轮的驱动升面7a与堆纸边4的左右两凸轮从动部分4b接触,从而,由于主动凸轮7的转动,堆纸板4克服弹簧5的弹力围绕轴4a摇动。
当堆纸板4下降时,由于堆纸板4中的纸堆5的上表面离开供纸轮9,因此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S2、S3、…很容易以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在接靠件10的复原力的作用下以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与堆纸板4同步下落。这些纸张如此落下后,接靠件10因挠曲部位上没有纸张而恢复到不挠曲状态。这样,负载就从接靠件10上除去。
在堆纸板中的纸堆的上表面与供纸轮分离的状态下(图11),用引导件11的顶部11b防止纸S1从预定位置上落下。也就是说,顶端11b的位置和接靠件10的顶边的位置选择成在受控纸张S1的下表面与接靠件10的顶边之间形成一预定间隙78。有了这一间隙78,接靠件在恢复到非挠曲状态时,由于接靠件10的顶边碰不到纸张S1,因此可以毫不费力地恢复非挠曲状态。而且,有了这一间隙78、由于纸S1不接触接靠件10的顶边,因此可防止产生噪声。
顺便说一下,在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的供纸轮9中,供纸轮转动时由橡皮之类高摩擦材料制成的大直径部分接靠纸堆而把纸张送出,纸张送出后,小直径部分正对纸堆。由于小直径部包括一由低摩擦材料制成的凸缘9a而高摩擦表面被推后,因此在传纸轮13开始传送由供纸轮送出的纸后,当小直径对着纸堆时,纸张的挠曲量减小一与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之间的半径差对应的量,同时,凸缘9a与被传送的纸张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在防止该纸张向上飘动的同时引导该纸的传送。此时,由于凸缘9a由低摩擦材料制成,因此纸张的传送阻力减小,并且,作用在驱动传纸轮的电动机(驱动源)M上的负荷的波动性也减小,从而提高传纸轮13的传送精度。
在图11和12中,在主动凸轮7的最大升面7b通过凸轮从动部分4b的接靠部46a的同时,由于齿轮57的无齿部57a转到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处,小行星齿轮53b的驱动力的传动中断,从而使齿轮57和供纸轮9停转。
齿轮57一停转,在弹簧5的力F11的作用下,从动部分4b的接靠部46a抵靠主动凸轮7的斜面7c,斜面7c受到分力F12,结果主动凸轮7和齿轮57以方向8a稍稍转动。当接靠部46a在斜面7c上滑动而到达主动凸伦7的停位升面7d时,主动凸轮7停止转动。
顺便说一下,主动凸轮7的升面7d和凸轮从动部分4b的接靠部46a都为半圆形,它们的半径大致相同,因此,它们相靠时,凸轮停转,此时,从从动部分4b作用在主动凸轮7上的力(弹簧5的弹力)指向轴8的轴线,因此升面7d与接靠部46a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凸轮停转。
在图12中,接靠部与停位升面7d啮合,齿轮57的无齿部57a的相位从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不与无齿部57a啮合的位置稍稍超前。在带切口齿轮57的相位如此超前该预定量的情况下,由于齿轮57的接近无齿轮57a的齿从该齿与小行星齿轮53b啮合的位置完全滞后,因此当小行星齿轮53b空转时,小行星齿轮的齿不碰齿轮57的齿,从而避免发生噪声。顺便说一句,主动凸轮7和凸轮从动部分的配合关系可倒转。也就是说,主动齿轮可做成凸起停位升面,而凸轮从动部分4b可做成凹状。
在图12中,当电动机M转动与脉冲数P4对应的角度时,传纸轮13把纸S1的顶端向前传送到离辊隙77距离为L8的位置上。该距离L6由控制器34设定,从而使记录头27的出墨部27a的前喷嘴的位置与纸S1的顶端之间相距预定距离L7。操作者可通过与印刷机相连的计算机把距离L7的值(例如1.5mm或3mm)输入印刷机的控制器34。
在供纸轮9和传纸轮13把纸S1的顶端传送到位置L6时,凸轮从动部4b的接靠部46a必须啮合主动凸轮7的停位升面7d。在图12中,若距离L7设定得较小而无法确保升面7d与接靠部46a间的啮合,则首先使纸前行设定成更大值的距离L6,然后传送轮13反转使纸退回设定距离L13(L6>L13),接着传送轮13(以方向49a)正转重新使纸前行记录位置长度L14
如前所述,在上述操作中,由于长度L6设定成常量而记录位置长度L14可自由变动,从而确保主动凸轮7的升面7d与凸轮从动部分4b的接靠部46a之间的啮合。此外,由于纸退行距离L13后才前行距离L14,因此把电动机M的转动传送到传纸轮13的齿轮链中的空程成为零,结果提高了传纸轮把纸张传送到记录位置L14的传送精度。
在图1和图12中,在滑架26以主扫描方向在被传送到记录位置的纸张上方来回移动的同时,油墨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从记录头27的出墨部27a喷出,从而把预定影像记录在纸S1上。一行记录完成后,控制器34控制电动机M在次扫描方向上以与一行对应的预定距离传送纸张。
重复上述操作,记录头27就在纸S1的整个记录区域上形成字母和/或影像。
当传纸轮13以次扫描方向移动纸S1时,虽然纸S1受供纸轮9的凸缘9a和引导件11的顶部11b的控制而稍稍以曲线传送,但由于导引件11与纸S1之间的滑动阻力很小,因此作用在传纸轮13上的负荷很小。由于这一负荷很小,作用在电动机M上的负荷的波动就更小,这样就提高了传纸轮13的传送能力,从而提高了记录头27的记录能力而获得清晰的影像。
在图1、图2和图12中,当光传感器PH检测到纸S1的后端时,控制器34估计光传感器PH和出墨部27a的后喷嘴之间的长度L8。在记录头27在长度L8中完成纸上的记录后,传纸轮13和出纸轮20继续转动一预定量而通过出纸口1b(图2)送出纸S1
出纸轮20继续转动上述预定量后,当控制器34接到发自与印刷机连接的计算机的指令时,就进行纸S的传送(这一点下面说明)。
宽纸Sa(图1)的几何惯性矩Ia由下式得出:
Ia=b1h3/12    ……(12)
其中,b1为纸Sa的宽度,h为纸Sa的厚度。
另一方面,厚度和材料与纸Sa相同但宽度比纸Sa小(比方说,为纸Sa宽度的1/2)的纸Sb的几何惯性矩Ib由下式(13)得出:
Ib=b2h3/12=b1h3/2×12=Ia/2    ……(13)
其中,b2为纸Sb的宽度(=b1/2),h为纸Sb的厚度。
按照上述方程(3)和(3′),考虑到I1=Ia,I1=Ib和方程(13),纸Sa的倾斜角Aa与纸Sb的倾斜角Ab之间的关系变成:
Ab=2Aa=F8L2 2K1    …(14)即:Aa=(F8/2)L2 2K1
也就是说,为了得出关系式Aa=Ab,接靠件10挠曲纸Sb的力F7可变成F7×(1/2)。
另一方面,从上述方程(5)和(5a)可推出下列关系式(15):
F7=A2×2×F2×I2×n/L3 2    …(15)
这样,把上述方程(15)中的“n”的值(与纸配合的接靠件数)从2减成1,挠曲纸Sb的力F7可减小成1/2。
在上述实施例中,套管说明了使用两个接靠件的例子,但当想使用各类纸时,可按照纸的种类多少增加与纸配合的接靠件的数量,每当纸的大小改变时,可改变与该纸配合的接靠件数量以建立关系式(13)、(14)和(15),结果,由于纸的倾斜角A1受纸的大小的差别的影响不大,从而可确保获得第二分离作用。
下面结合图13到图16说明接靠件10的形状。图13为表示纸S抵靠长方形接靠件10时的立体图。
在图13和图14中,当移动着的纸S抵靠安装在导引件上从而可围绕底线发生挠曲的接靠件10且该接靠件围绕底线10e挠曲时,纸的顶端抵靠接靠件10中心部的部分Sc如图所示向下偏折。当纸的顶端部Sc向下偏折时,纸的顶端在爬上接靠件10时会产生很大噪声。此外,特别在潮湿环境中,纸的顶端偏折部Sc会向下卷起或弯曲,从而该顶端部无法爬上接靠件,从而造成纸分离不良。
纸S的顶端部Sc向下偏折的原因是(在纸S使接靠件挠曲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在中心部10f处(反作用力F13)要比在部分10g处(反作用力F14)大。
图15表示可防止纸的顶端部Sc向下偏折的接靠件的形状。在此例中,在顶端部Sc抵靠的接靠件中心部开一V形切口。在这一具有V形切口的接靠件中,当纸抵靠接靠件10时,由于纸S的顶端部Sc不受图13所示反作用力,因此顶端部Sc不向下偏折。
另一方面,图7的力F4(纸在接靠件上的滑动力)和力F4的分力F15作用在纸S的顶端与V形切口斜边的各点10i上。
若切口V的角度为2A6°,则分力F5由下式得出:
F15=F4/cosA6°    …(16)
在分力F15的作用下,纸S的顶端在沿接靠件10的斜线10h滑动的同时沿力F15方向向上移动。由于纸S的顶端以力F15方向向上移动,因此,该纸的顶端部Sc无法向下偏折。此外,在纸S的顶端沿V形切口的斜线10h向上移动时,造成第三分离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纸分离能力。
第三分离作用对薄纸特别有效。从上述方程(16)显然可见,若减小切口V的角度A6°,则分力F15减小而第三分离作用加强,从而提高分离能力。但是,纸的顶端部Sc容易向下偏折。另一方面,从上述方程(16)显然可见,若角A6°增曾大,力F15增大而削弱第三分离作用,结果是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容易向上移动,从而造成供纸粘连现象。测试结果表明角A6°最好为55°-75°。顺便说一句,接靠件的V形切口可换成U形切口。
在图15中,接靠件的剖面面积(例如,在剖线80处)随着剖线向上而减小,因此,接靠件的几何惯性矩随剖线的上升大大减小。由于接靠件的剖面面积随剖线的上升而减小,因此,与上述方程(5)(即A2 F7L3 2K2)中不带切口接靠件的弹性模量K2比较,V形接靠件的弹性模量K2′随剖线上升而增加,从而V形接靠件顶端处的倾斜角A2′大于上述值A2。若倾斜角A2′大,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容易滑动,从而削弱第三分离作用。
下面结合图16说明用来解决图15V形所造成的问题的接靠件的形状。
设接靠件顶端处的宽度为L9、沿其底线10e的宽度为L10,若使接靠件的形状成为L9>L10,则接靠件(在剖线80处)的剖面面积的减少比随剖线上升而减小,结果接靠件顶端处的倾斜角A2′可接近上述值A2。由于宽度L9随剖线下降而减小,因此当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向下移动时,在点105处阻止纸S下移的阻力F16减小,从而纸张容易下移。
为了减小底线10e处的几何惯性矩,在接靠件底线10e上升若干宽度为L11的孔81,从而减小接靠件沿底线10e的剖面面积。顺便说一句,孔81可换成切口,也可结合使用孔和切口。若接靠件沿底线10e容易挠曲,则可避免接靠件顶端的倾斜角急剧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分离作用。
而且,当接靠件的宽度L9、L10和厚度T保持不变时,只要增大/减小孔81的宽度或增减孔81的数量,即可按所使用的纸张的柔性调整图13的反作用力。顺便说一句,只要宽度为L11,孔的形状可以是圆、三角形或长方形。即使在图14所示不带切口的接靠件上开孔,也能获得同样的技术优点。
在图16中,斜角为A6°的V形切口的斜线10h与另两条斜线10k连接,每一斜线10k在离接靠件顶端下方一小段距离L12处形成一小于A6°的斜角A7°。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纸张S所受分离作用在斜线10k处比在斜线10h处强,因此与图15V形接靠件相比较,第三分离作用进一步提高。
顺便说一句,测试结果表明当长度L11取1.5-3mm、角度A6°取50-75°以及角度A7°取0-40°时可获得良好结果。此外,接靠件所用的树脂薄膜最好由热变形温度高、吸湿率低、抗卷曲能力强的材料制成,比方说聚碳酸酯或聚酰亚胺。接靠件的厚度可取0.07-0.3mm。
图17和图1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17是应用第二实施例的印刷机的立体示意图,图18是印刷机的剖面图。在图17和图18中,与图1和图2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且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堆纸板82固定安装在侧板3上,供纸轮86装在轴85上,轴85可转动地由一臂件84支撑,而该臂件84可围绕轴83作枢轴转动,从而供纸轮86能围绕轴83摇动。下面详述这一不同之处。
在图17和18中,具有无齿部57a的齿轮57、凸轮件87和齿轮88固定安装在轴8上。齿轮89和齿轮90固定安装在可转动地支撑在侧板3上的轴83上,齿轮89与齿轮88啮合。由多个臂元件构成的臂件84以及与各臂元件相连的横挡件84a可转动地装在轴83上。
轴85可转动地支撑在臂件84的自由端部上,由橡皮制成的供纸轮86和齿轮91固定安装在轴85上。齿轮91始终与齿轮90啮合。由于供纸轮86的直径小于第一实施例中供纸轮9的直径,因此齿轮67转动一圈所获得的供纸量比第一实施例小。因此,提高齿轮90与齿轮91的齿数比,即能提高供纸轮86的转动量。
其一端接至弹簧支架28b、另一端接至横挡件84b的一弹簧件92使臂件84围绕轴83顺时针转动。因此,当装在臂件上的凸轮从动部分84b脱离凸轮件87时,供纸轮86(图18)如点划线所示抵靠在堆纸板82的上表面上。
下面结合图17、18和图19到图23说明第二实施例的供纸操作和记录操作。图19到图23为表示图17中主要供纸部件的剖视图,因此与图17所示相同的部件用相同标记表示。
在图18和19中,印刷机电源接通后,按照发自控制器34的起动指令,图17的电动机M以方向47a(即传纸轮13以朝向出纸口16的副扫描方向转动传送纸张)转动一定角度。从而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在齿轮57的无齿部57a处空转,第二行星齿轮62在支架63的臂部63a抵靠止挡销钉65的位置上空转,凸轮件87的停位升面87d抵靠臂件84的从动部分84b而逆时针转动臂件84,从而使供纸轮86离开堆纸板82(图19所示状态)。在此状态下,把若干张纸S插入堆纸板82和供纸轮86之间而放到堆纸板82上。
在图4和图20中,当电动机M按照发自控制器34的供纸指令以方向47b转动预定角度时,第二行星齿轮62从第二支架63与销钉65接靠的位置回转到第二行星齿轮与齿轮57啮合的位置。当第二行星齿轮62与齿轮57啮合时,由于电动机M的方向47b的转动传至齿轮57,因此供纸轮86通过轴8、齿轮88、89、轴83、齿轮90、91和轴85以供纸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凸轮件87由于轴8的转动而转动,其停位升面87d脱离从动部84b,结果供纸轮86抵靠堆纸板中纸堆的最顶上纸S1,从而供应纸张S1。所供纸张S1抵靠接靠件10,从而挠曲接靠件而将其它们的倾斜角。当接靠件挠曲到第二分离角时,接靠件10使纸S1与其它纸张分离,然后该分离的纸爬上接靠件10的顶端,接着沿着引导件11的斜面11a向上移动。
在图20中,当该分离的纸的顶端通过光传感器PH时,光传感器PH发出一信号。按照这一信号,在图18的控制器34的控制下,电动机M反向转动与距离(L13+a)(a=纸边空白=2-5mm)对应的脉冲数后暂时停转。为电动机的脉冲数P4所驱动的供纸轮86使纸S1的顶端抵靠反向转动传纸轮13(即方向49b)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77,从而使纸S1的顶端停止移动。在这一状态下,若供纸轮86继续转动,则供纸轮86在纸S1上打滑。
若纸S1的供纸发生偏斜,虽然纸的顶端的一角首先接靠辊隙77而停下,但由于另一角仍在移动,因此纸围绕接靠的一角转动。因此,纸的顶端的长度与辊隙77靠齐,从而矫正供纸偏斜现象。
电动机M转动脉冲数P4后以箭头47a所示正向转动与传纸轮13的传送距离L6对应的脉冲数P5。供纸轮86由于电动机M的脉冲数P5而进一步转动,从而把纸S1的顶端插入辊隙77中。传纸轮13以与方向49b相反方向的转动使插入的纸S1的顶端被传送距离L6
在图20和图24的各步骤中,加于电动机M的脉冲数如下:
P1=使第二行星齿轮61回转角度A5°所需脉冲数;
P2=与齿轮57从与第一行星齿轮53正对的位置转到与第二行星齿轮正对的位置的转角A4°对应的脉冲数;
P3=与供纸轮86转动一距离(L13+a)(a=2-5mm)对应的脉冲数;
P4=与供纸轮86转动一距离(L14+α)(a=2-5mm)对应的脉冲数;
P5=与传纸轮13转动一距离L6对应的脉冲数;以及
P6=与传纸轮13传送两张最大纸张的纵向长度的距离对应的脉冲数。
由于结合图24的电动机M的操作程序与结合图9和图24所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控制器34转动电动机M脉冲数P4而传送纸距离L13后电动机暂时停转。然后,当图17的电动机以图21的方向47a转动时,由于传纸轮13以方向49a转动而第一支架55以方向50a转动,因此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6与齿轮57啮合,结果电动机M的转动力传给供纸轮86而转动供纸轮86。供纸轮86转动时,由于纸S1的顶端抵靠(以方向49a)转动的传纸轮13与第一压轮16之间的辊隙77,在此纸S1的顶端可穿过辊隙77。
由于凸轮件87随着齿轮57转动而转动,因此凸轮件87的驱动升面87a抵靠臂件84的从动部分84b。当凸轮件87进一步转动时,臂件84围绕轴8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供纸轮86与纸S1分开,当电动机M以方向47a转动时,由于第二支架63以方向59a转动,因此第二行星齿轮62从该第二行星齿轮与齿轮57啮合的位置上移开,结果该第二行星齿轮以同一方向59a回转。
在图22中,凸轮件87的最大升面87b一通过从动部84b的接靠部,由于齿轮57的无齿部57a转到正对第一行星齿轮53的小行星齿轮53b的位置,因此从小齿轮53b传给齿轮57的转动力中断,从而齿轮57和供纸轮86停转。
齿轮57一停转,在图17的弹簧92的作用下从动部84b抵靠凸轮件87的斜面87c,凸轮件87顺时针转动,从而稍稍转动齿轮57。在图23中,当从动部84b在斜面87c上滑动而到达凸轮件87的停位升面87d时,凸轮件87停转,从而齿轮57停转。齿轮57在稍稍转动时,由于无齿部57a的停止位置的相位稍稍超前而无齿部57a从它与第一行星齿轮57的小行星齿轮53b的啮合位置完全滞后,因此当小行星齿轮53b空转时,齿轮57、53b的齿不相碰,从而防止产生噪声和/或振动。
在图22和图23中,当抵靠纸S1的供纸轮86顺时针转动时,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的抵靠力撤销,结果接靠件10的复位力使这些纸张返回原位。这样就除去了作用在接靠件上的负荷。由于第二、第三和其它纸张总是从原位开始供纸,因此,接靠件的挠曲总是从原位开始,从而确保分离操作总是相同的。
在图23中,当电动机M转动与长度L6对应的脉冲数P4时,传纸轮13以方向49a转动而把纸S1的顶端传送到距辊隙77L6的位置上。该距离L6设定成这样,记录头27的出墨部27a的前喷嘴与纸S1的顶端相距预定距离L7
在图17和23中,在滑架26沿主扫描方向在被传送到记录位置的纸S1的上方来回移动的同时,油墨在控制器34的控制下从记录头27的出墨部喷出,从而把预定字母和/或影像记录在纸S1上,一行录完后,控制器43使电动机M以方向47转动与一行对应的预定角度而传送该纸。重复上述操作,记录头27就把字母和/或影像记录到纸S1的整个记录区上。
在图17、18和23中,当光传感器PH检测到纸S1的后端时,控制器34估算光传感器PH的检测位置与出墨部27a的后喷嘴之间的长度L8。记录头27在长度L8内完成在纸上的记录后,传纸轮13和出纸轮20继续转动预定角度而通过出纸口1b(图18)把纸S1送出。出纸轮20继续转动该预定角度后,当控制器34接到发自与印刷机连接的计算机的指令时,就进行下一张纸S的传送。
下面参看图25至27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接靠件围绕若干根直线发生挠曲,因此只详述这一不同之处。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相同标记表示,其说明从略。
在图25和图26中,引导件11的表面11a上由阶梯部形成支轴部11c、11d,因此接靠件10可围绕该支轴部11c、11d挠曲。
首先,若堆放在堆纸板4上的纸张为纸表面摩擦系数和低弹性纸,则当由供纸轮供应的纸张抵靠接靠件10时,由于纸张的弹性低,该接靠件只围绕支轴部11c挠曲。此时,由于分离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看图27说明高表面摩擦系数和高弹性纸张的情况。
在图27中,设供纸轮9与最顶上纸S1间的摩擦系数为μ11、最顶上纸S1与第二张纸S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2、第二张纸S2与第三张纸S3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3、等等;而摩擦系数μ11与μ2之间的关系为μ11>>μ2。因此,当弹簧5以抵靠力F0把堆在堆纸板4上的纸张抵靠在供纸轮9上时,最顶上纸S1以移动力F11(=F0112))抵靠接靠件10。另一方面,第二张纸、第三张纸等等的移动力F2为F023)。此时,由于μ2≌μ3,因此移动力F2小于移动力F11
在图27中,最顶上纸S1的力F13(=F11cos A11)使接靠件10发生挠曲而偏离位置10a一倾斜角(A9+A10+A12)。此时,纸S1的顶端和接靠件10的顶端在点69处互相弹性平衡,纸S1停止运动。
顺便说一下,A9为接靠件抵靠支轴部11d时的倾斜角,A10为接靠后所增大斜角,在上述弹性平衡状态下,接靠件10的下部抵靠引导件11的支轴部11d,因此其偏转长度L13小于接靠件10围绕第一支部11c挠曲时的偏转长度L3,结果每当接靠件的挠曲支轴部发生变动时,接靠部10的弹力呈不连续增加。
在图27中,若不存在支轴部11d,接靠件10只围绕支轴部11c挠曲,则接靠件10的弹力F17由下式(17)给出:
F17′(A9+A10)/L3 2K2=A9/L3 2K2+A10/L3 2K2   …(17)
其中,
K2=接靠件10的弹性模量;
A9=接靠件弯到支轴11d处的斜角〔弧度〕;
A10=接靠件弯离支轴11d的斜角〔弧度〕;
L3=接靠件以支轴11c为起点的偏转长度。
因此,纸S1的顶端部由该弹力F17′挠曲。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当有支轴部11d且接靠件10围绕支轴部11d挠曲时,接靠件10的弹力F17由下式(18)给出:
F17 A9/L3 2K2+A10/L13 2K2    …(18)
其中,
K2=接靠件10的弹性模量;
A9=接靠件弯至支轴11d处的斜角〔弧度〕;
A10=接靠件弯离支轴11d的斜角〔弧度〕;
L3=接靠件以支轴11c为起点的偏转长度;
L13=接靠件以支轴11d为起点的偏转长度。
因此,纸S1的顶端部由该弹力F17挠曲。
从上述方程(17)和(18)可知,弹力F17与弹力F17的差由下式给出:
F17-F17′=A10/L13 2K2-A10/L3 2K2
=A10/K2×{(L13 2-L13 2)÷(L13 2×L3 2)}    …(19)
而且,L3与L13之间有下述关系
L3>L13    …(20)
从上述关系式(19)和(20),可推出下述关系式:
L3 2-L13 2=(L3-L13)(L3+L13)>0
即F17-F17′>0,    ∴F17>F17′    …(21)
因此,有了支轴部11d,如上述关系式(21)所示,就可增大接靠件10的弹力,从而可逐张分离高弹性纸张S。
如图27所示,若再增加一支轴部11e,由于接靠件的偏转长度L23进一步减短,从而进一步增大接靠件的弹力,结果可很容易逐张分离更高弹性的纸张。
若把最下游的支轴部的位置设在更高位置上,是在接靠件的顶端部抵靠这一支轴部时,这一支轴部可用作止挡而把接靠件10的斜角限定为一常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轴部11c、11d的宽度设定成等于接靠件的宽度,但支轴部的宽度可大于或小于接靠件的宽度。此外,可间断地设置各支轴部。而且,支轴部不但可由阶梯部形成,而且也可由片状肋或片状脊形成。

Claims (18)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支撑机构,用来支撑若干张纸;
-供纸机构,把所述纸支撑机构支撑的纸张送出;以及
-分离机构,它在所述供纸机构送出的一张纸抵靠所述分离机构时能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其倾斜角,用来使爬上所述分离机构的该张纸与其它纸张分离;
其中,所述分离机构斜置,从而所述分离机构的供纸张接靠和爬上的接靠面的顶端在挠曲前相对一垂直于供纸方向的平面向所述纸支撑机构偏斜一预定角。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预定偏斜角设定成5°-3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薄片状件,它在纸张抵靠和爬上它时能发生弹性变形。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片状件上开有一切口,该切口的外形为从纸张爬上的所述片状件的内部向其顶端逐渐张开。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切口的外形为V形或U形。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片状件的宽度从其顶端向着所述分离机构所固定于其上的基底端逐渐减小。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片状件中开有至少一个孔。
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片状件由合成树脂薄膜制成。
9.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片状件的分离机构,该片状件在由所述供纸机构送出的一张纸抵靠所述片状件时会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其倾斜角,从而把爬上所述片状件的该纸张与其它纸分离;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支轴装置,用来改变所述片状件以挠曲方向挠曲时所围绕的支轴的位置。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轴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轴部和第二支轴部,所述片状件首先围绕第一支承轴挠曲,而当所述片状件的倾斜角增大时所述片状件抵靠第二支轴部。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支轴部由位于供纸方向上的阶梯部形成。
12.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轴部由位号供纸方向上的所第第一供纸部处的一脊部形成。
13.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片状件斜置,从而所述片状件的纸张爬上的顶端相对于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平面向所述纸支撑机构倾斜。
14.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片状件由合成树脂薄膜制成。
15.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支撑机构,用来支撑若干纸张;
-供纸机构,用来送出由该支撑机构支撑的纸张;
-分离机构,它在由所述供纸机构送出的一张纸抵靠所述分离机构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其倾斜角,从而把爬上所述分离装置的该张纸与其它纸分开;以及
-记录机构,它把影像记录在由所述分离机构分离的该纸上;
其中,所述分离机构斜置,从而所述分离机构的供纸张抵靠并且供该张纸爬上的接靠面的顶端在挠曲前相对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平面向所述纸支撑机构偏斜一预定角。
1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记录装置为喷墨型,在该喷墨型记录装置中,一电热转换器由一信号激励通电,从而由所述电热转换器把油墨加热到一超过油膜沸点的温度,从而在油墨中生成气泡后由纸张喷出油墨,从而把影像记录到纸上。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片状件的分离机构,该片状件在由所述供纸机构送出的一张纸抵靠所述片状件时会发生弹性挠曲而改变其倾斜角,从而把爬上所述片状件的该张纸与其它纸张分开;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支轴装置,用来改变所述片状件以挠曲方向挠曲时所围绕的支轴的位置。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记录装置为喷墨型,在该喷墨型装置中,一电热转换器由一信号激励通电,从而所述电热转换器把油墨加热到一超过油膜沸点的温度,从而在该油墨中产生气泡后把油墨喷向纸张,从而把影像记录到纸上。
CN95100449A 1994-07-29 1995-02-28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8499/94 1994-07-29
JP17849994A JP3287703B2 (ja) 1994-07-29 1994-07-29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178499/1994 1994-07-29
JP01506395A JP3305146B2 (ja) 1995-02-01 1995-02-01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及びシート材分離方法
JP15063/94 1995-02-01
JP15063/1994 1995-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11A CN1124711A (zh) 1996-06-19
CN1061311C true CN1061311C (zh) 2001-01-31

Family

ID=2635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04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11C (zh) 1994-07-29 1995-02-28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45220A (zh)
EP (1) EP0694491B1 (zh)
KR (1) KR100242855B1 (zh)
CN (1) CN1061311C (zh)
DE (1) DE69529439T2 (zh)
HK (1) HK1011673A1 (zh)
TW (1) TW280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8150B1 (en) 1996-12-25 2001-01-02 Minolta Co., Ltd. Sheet feeder unit
US6086062A (en) * 1996-12-25 2000-07-11 Minolta Co., Ltd. Sheet feeder unit
US6398205B1 (en) 1996-12-25 2002-06-04 Minolta Co., Ltd. Sheet feeder unit
US5895040A (en) * 1997-06-20 1999-04-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heet separator
US7286258B2 (en) * 1998-03-25 2007-10-23 Decopac, Inc.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products
US20020008751A1 (en) * 1998-03-25 2002-01-24 Stephen L. Spurgeon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items
US20060087686A1 (en) * 1998-03-25 2006-04-27 John Anderson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products
JP3706796B2 (ja) * 1999-10-04 2005-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284389A (ja) 2001-03-23 2002-10-0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623553B2 (en) * 2001-04-20 2003-09-23 John Russell Printing process with edible inks
US20050061184A1 (en) * 2001-04-20 2005-03-24 Russell John R. Printing process with edible inks
JP3913120B2 (ja) * 2002-06-18 2007-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EP1613174A2 (en) * 2003-03-21 2006-01-11 Decopac, Inc. Production of edible substrates
KR100724877B1 (ko) * 2003-06-27 2007-06-04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용지 공급 장치
JP2005041604A (ja) * 2003-07-23 2005-02-17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47227A (ja) * 2003-07-31 2005-02-24 Canon Inc 両面記録装置
JP4324047B2 (ja) * 2004-07-20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ITTO20040526A1 (it) * 2004-07-28 2004-10-28 Olivetti Tecnost Spa Dispositivo a struttura compatta per il prelievo di fogli da due cassetti, relativa stampante
US9713342B2 (en) 2004-08-25 2017-07-25 Decopac, Inc. Online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products
JP4773785B2 (ja) * 2004-09-28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TWI253391B (en) * 2005-05-13 2006-04-21 Benq Corp A paper pick-up module of a printer of the like
TWI321122B (en) * 2006-12-15 2010-03-0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aper-feed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skew print medium
JP2009173439A (ja) * 2008-01-28 2009-08-06 Oki Data Corp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給紙装置
JP5623173B2 (ja) 2010-07-30 2014-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20120027489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Yaw Horng Yap Printer with coupled media feed and print head activation mechanism
US10206423B2 (en) 2010-08-09 2019-02-19 Decopac, Inc.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items
US10543671B2 (en) 2010-08-09 2020-01-28 Decopac, Inc. Three-dimensional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items
US9743687B2 (en) 2010-08-09 2017-08-29 Decopac, Inc.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items
US10455096B2 (en) 2010-08-09 2019-10-22 Decopac, Inc.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products
US9907332B2 (en) 2010-08-09 2018-03-06 Decopac, Inc. Decorating system for edible items
JP5854766B2 (ja) 2011-11-01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15495B2 (en) * 2012-08-21 2014-12-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transport
JP5744805B2 (ja) 2012-08-23 2015-07-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82150B2 (ja) 2014-03-19 2018-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095895B (zh) * 2015-04-23 2018-09-25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价文件识别装置自修正识别方法
EP3115323B1 (en) 2015-07-07 2022-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CN105096476B (zh) 2015-07-27 2017-10-31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质介质纠偏方法、装置及金融自助设备
JP6682226B2 (ja) 2015-10-02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093499A1 (en) * 2016-10-05 2018-04-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124974B1 (en) 2017-05-11 2018-11-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per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CN108792683B (zh) * 2018-08-21 2023-12-22 武汉京山轻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线上纸机械手的夹具装置
US10692124B1 (en) 2018-12-07 2020-06-23 Decopa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rdering and preparation of customized comestibles
JP7309375B2 (ja) 2019-01-31 2023-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CN113386205B (zh) * 2021-06-10 2022-09-13 中蓝人才服务(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打印纸撕边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988U (zh) * 1988-03-10 1989-01-18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 输纸系统分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7739A (ja) * 1981-09-11 1983-03-19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給送装置
JPS58148132A (ja) * 1982-03-01 1983-09-03 Fuji Xerox Co Ltd カ−ド送り装置
JPS58202228A (ja) * 1982-05-19 1983-11-25 Sharp Corp 給紙皿
US4623138A (en) * 1982-08-06 1986-11-18 Fuji Xerox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for copying machine
JPS60258043A (ja) * 1984-06-05 1985-12-19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の用紙手差し送り装置
JPS62264140A (ja) * 1986-05-09 1987-11-17 Fujitsu Ltd シ−ト状媒体の給送装置
JPS63230439A (ja) * 1986-12-15 1988-09-26 Fujitsu Ltd 枚葉紙給紙機構
FR2622182B1 (fr) * 1987-10-27 1991-11-15 Sadamel App Mesures Labo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distribuer automatiquement des objets
JPH02193834A (ja) * 1989-01-23 1990-07-31 Seiko Epson Corp 自動給紙装置
JP2522058B2 (ja) * 1989-06-08 1996-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ト材給送装置
US5026042A (en) * 1990-01-22 1991-06-25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feeder for copiers and printers
JP2707353B2 (ja) * 1990-03-30 1998-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紙装置
JP2925368B2 (ja) * 1991-07-25 1999-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2452B2 (ja) * 1991-07-30 1999-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ATE173230T1 (de) * 1991-08-21 1998-11-15 Canon Kk Automatischer apparat zum zuführen von blättern
US5358230A (en) * 1992-04-24 1994-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CH689671A5 (fr) * 1994-03-07 1999-08-13 Ocd Sa Dispositif d'introduction de feuilles ou d'enveloppes à imprim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988U (zh) * 1988-03-10 1989-01-18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 输纸系统分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94491A3 (en) 1997-01-29
DE69529439T2 (de) 2003-06-26
US6045220A (en) 2000-04-04
HK1011673A1 (en) 1999-07-16
KR960004185A (ko) 1996-02-23
TW280795B (zh) 1996-07-11
EP0694491A2 (en) 1996-01-31
KR100242855B1 (ko) 2000-03-02
EP0694491B1 (en) 2003-01-22
DE69529439D1 (de) 2003-02-27
CN1124711A (zh) 1996-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11C (zh) 供纸装置及其应用
CN1128753C (zh) 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00339281C (zh) 片材进给装置和记录装置
CN1253363C (zh) 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7044C (zh) 纸页输送装置
CN1747815A (zh) 钉书钉用补充器、钉书机和装钉匣
CN1313199A (zh) 供纸设备和具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873548A (zh) 薄片给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01499A (zh) 进纸装置、记录装置及检测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终端位置的方法
CN1138310A (zh)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819962A (zh) 纸张加工装置
CN1268497C (zh) 记录设备
CN1235461C (zh) 电子零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876380A (zh) 液体盒、接触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0334986C (zh) 读书机
CN1880101A (zh) 纸摞运送装置和装订装置
CN1811613A (zh) 显影剂盒及其循环使用的方法
CN1717362A (zh) 打印机
CN1655938A (zh) 转子、驱动转换装置、清洗装置、擦拭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98147C (zh) 切刀及切刀制造方法与带端整形切断装置
CN1689946A (zh) 送纸装置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128719C (zh) 具有纸张输送通道导向件的打印机
CN1912896A (zh) 磁记录再生装置及带有它的传票打印机及磁记录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131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