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9241A - 热敏记录体 - Google Patents

热敏记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9241A
CN105579241A CN201480053146.0A CN201480053146A CN105579241A CN 105579241 A CN105579241 A CN 105579241A CN 201480053146 A CN201480053146 A CN 201480053146A CN 105579241 A CN105579241 A CN 105579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layer
recording body
anchor layer
siz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31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9241B (zh
Inventor
森江正博
南毅扩
山根教郎
山本敏三
坂本和之
野岛将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Oji Paper Co Ltd
Oji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087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74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57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5076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288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79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288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79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1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70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ji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9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9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2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23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 B41M5/327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with a lactone or lactam ring
    • B41M5/3275Fluora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3Colour developing components therefor, e.g. acidic compounds
    • B41M5/3333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41M5/3335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olic or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r metal salts thereof
    • B41M5/3336Sulfur compounds, e.g. sulfones, sulfides, sulfon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3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20Stability against chemicals, e.g. gre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28Storage stability; Improved self lif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6Backcoats; Back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23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优良、并且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不存在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耐长期保存且记录性能优良的热敏记录体。所述热敏记录体为: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1)、在锚固层(1)上且含有选自由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底涂层和在底涂层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1);以及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特定量的颜料和特定的施胶剂的锚固层(2)和在上述锚固层(2)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2a);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颜料和特定的施胶剂的锚固层(2)和在上述锚固层(2)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特定的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2b);或者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施胶剂和耐水化剂的锚固层(2)和在锚固层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2c)。

Description

热敏记录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隐色染料与显色剂的发色反应的热敏记录体。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热敏记录体通常如下得到:将无色或浅色的供电子性隐色染料与酚类化合物等受电子性显色剂分别磨碎分散成微细的粒子,然后将两者混合,添加胶粘剂(粘结剂)、颜料等填充剂、敏化剂、以及润滑剂和其它助剂,并将由此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在纸、合成纸或塑料薄膜等片状支撑体上。热敏记录体通过由热敏头、热压印、热笔、激光等的加热引起的瞬间化学反应而发色,从而得到记录图像。热敏记录体被广泛地用于传真机、计算机的终端打印机、自动售票机、测量用记录仪等。近年来,背面实施了粘合加工的热敏记录标签用途增加。这些POS用标签或工序管理剂用标签在粘合加工后至使用之前的期间长。因此,存在如下等问题:保存时,涂布在背面的粘合剂中所含的增塑剂、乳化剂、低分子量低聚物、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穿过支撑体而到达热敏记录面,引起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得记录发色性或记录画质等记录性能显著降低、或者产生印字的空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在支撑体与粘合剂层之间设置含有皂化度高的聚乙烯醇和颜料的阻隔层(参见专利文献1)、在支撑体背面设置含有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颜料的背涂层(参见专利文献2)、在支撑体的与热敏记录层相反侧的面设置含有水溶性丙烯酸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背面层(参见专利文献3)、使背涂层中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且0.01重量%水溶液的280nm下的透射率为2.0%以下的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参见专利文献4)等,但现状是不一定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热敏记录用粘合标签,其中,在支撑体背面的背涂层与粘合剂层之间设置有含有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体的填料的粘合底涂层(参见专利文献5)。此外,还提出了使用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等脲氨酯化合物作为显色剂(参见专利文献6)。但是,这些方案也存在如下问题:关于抑制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不良的效果并不充分,或者为了得到充分的效果,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生产效率降低。
另外,一直以来,作为热敏记录体的支撑体,通常使用高级纸(上質紙)。在酸性造纸中,内部添加松香类施胶剂以及作为填料的粘土、滑石等颜料来进行造纸。作为该松香类施胶剂的固定剂,一般使用硫酸铝(硫酸バンド),但是由于纸中残留的硫酸根(硫酸根离子),导致纸面的pH变得偏酸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构成热敏记录纸的发色性物质在纸的表面与酸性离子发生反应,在长期保存期间中容易产生基底模糊。因此,出于防止基底模糊或者降低造纸成本等目的,有时使用含有碳酸钙等碱性颜料(碱填料)的中性纸作为热敏记录体的支撑体。
但是,使用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作为热敏记录体的支撑体时,在保存热敏记录体期间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是记录前则发色能力降低,如果是记录后则发生褪色从而印字飞白、变得不清楚、或者根据情况变得几乎看不见。特别是,如果在记录前发色能力降低,则热敏记录体的印字浓度降低而难以辨别,显著损害在保存前所具有的记录发色性、记录画质等记录性能,失去了作为热敏记录体的本来的功能。发色能力降低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推测是由于:显色剂与支撑体中所含的碱性颜料(碱填料)形成盐,发生形态变化,由此显色剂的性能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使用如下所述的中性纸作为支撑体,该中性纸使用烷基烯酮二聚物作为合成施胶剂,并且该合成施胶剂的、pH=8.0下的固体成分浓度0.02%液体的Zeta电位为+20mV以下(参见专利文献7);在使用烷基烯酮二聚物作为施胶剂的中性纸上设置含有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盐的热敏记录层(参见专利文献8)等,但现状是不一定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50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84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5530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90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46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7-205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8-197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优良、并且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不存在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耐长期保存且记录性能优良的热敏记录体。
此外,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的情况下白纸保存性也优良的热敏记录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和含有选自由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底涂层、或者使锚固层中含有特定的施胶剂、或者含有施胶剂和耐水化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下述热敏记录体。
项1:一种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热敏记录体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1)、在锚固层(1)上且含有选自由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底涂层、和在底涂层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
项2:如项1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底涂层中含有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为还含有颜料的颜料涂布层。
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和/或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含有以含有苯乙烯的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施胶剂。
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和/或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含有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和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锚固层(1)中含有颜料,在上述锚固层(1)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颜料,并且锚固层(1)中的吸油性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100/0~40/60。
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按固体成分换算为1~9质量%。
项8: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按固体成分换算为0.5~7质量%。
项9:如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中的施胶剂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
项10:如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1)中的施胶剂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
项11:如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底涂层中的施胶剂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
项12:如项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
项13:如项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底涂层中所含的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为40~95质量%。
项14:如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锚固层(1)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颜料,并且锚固层(1)中的塑料中空粒子/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0/100~60/40。
项15:如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锚固层(1)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颜料,并且锚固层(1)中的塑料中空粒子/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20/80~60/40。
项16: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锚固层(1)中含有塑料中空粒子作为颜料,并且上述锚固层(1)中所含的塑料中空粒子/以含有苯乙烯的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施胶剂的质量比率按固体成分换算为95/5~50/50。
项17:如项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含有选自由4,4’-二羟基二苯砜、2,4’-二羟基二苯砜和磺酰脲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显色剂。
项18:如项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热敏记录层上具备含有颜料和胶粘剂的保护层。
项19:如项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支撑体与上述热敏记录层之间具备通过刮刀涂布法形成的锚固层(1)。
项20:如项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形成在上述支撑体上的至少一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项21:如项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支撑体中还含有碱性颜料。
项22:如项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的透气度为80秒以下。
项23:如项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支撑体为纸支撑体。
项24:如项23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纸支撑体为中性纸。
项25:如项1~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表面的由微观形貌仪(マイクロトポグラフ)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6μm以上。
项26:如项1~2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的斯道克格(Stockigt)施胶度为15秒以下。
项27:如项1~2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与上述热敏记录层相反侧的支撑体上具备粘合剂层。
项28:如项1~2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至少上述热敏记录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项29:一种热敏记录体,其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2)和在上述锚固层(2)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该热敏记录体的特征在于,
2a)在上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颜料,并且相对于上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颜料100质量份,以0.5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质量份的范围含有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铵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
2b)在上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颜料,在锚固层(2)中含有选自由阴离子型的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树脂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施胶剂,并且含有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作为上述显色剂;或者
2c)在锚固层(2)中还含有耐水化剂。
项30:如项29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热敏记录层上具备含有颜料和胶粘剂的保护层。
项31:如项29或30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b),其中,相对于上述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质量份以0.1~1.0质量份含有上述施胶剂。
项32:如项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施胶剂以在上述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1~20质量%的比例含有。
项33:如项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还含有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脲氨酯化合物作为上述显色剂
项34:如项33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b),其中,相对于上述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质量份以0.03~2.5质量份含有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脲氨酯化合物。
项35:如项33或34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脲氨酯化合物是与碱性无机颜料在相同液体中进行加热处理后的化合物。
项36:如项35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碱性无机颜料为选自由镁化合物、铝化合物、钙化合物、钛化合物、硅酸镁、磷酸镁和滑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项37:如项29~3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塑料中空粒子。
项38:如项29~3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上述支撑体与上述热敏记录层之间具备通过刮刀涂布法形成的锚固层(2)。
项39:如项29~3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形成在上述支撑体上的至少一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项40:如项29~3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支撑体中还含有碱性颜料。
项41:如项29~4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的透气度为80秒以下。
项42:如项29~4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支撑体为纸支撑体。
项43:如项42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纸支撑体为中性纸。
项44:如项29~4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表面的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6μm以上。
项45:如项29~4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15秒以下。
项46:如项29~4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与上述热敏记录层相反侧的支撑体上具备粘合剂层。
项47:如项29~4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相对于耐水化剂1质量份,含有按固体成分换算0.5~5质量份的上述施胶剂。
项48:如项29~47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上述耐水化剂为选自由氮丙啶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二醛、甲醛、甘氨酸、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醚、二羟甲基脲、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酮醛树脂、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镁、碳酸锆铵盐、硼砂、硼酸、四硼酸钠、硼酸三酯、含硼聚合物、四硼酸钾、碳酸锆铵、环氧类化合物、酰肼化合物、含唑啉基化合物和乙醛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项49:如项29~4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上述锚固层(2)为还含有颜料的颜料涂布层。
项50:如项29~4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
上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和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项51:如项29~5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上述锚固层(2)还含有颜料,上述锚固层(2)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颜料,并且锚固层(2)中的吸油性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100/0~40/60。
项52:如项29~5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
上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按固体成分换算为1~9质量%。
项53:如项29~5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
上述锚固层(2)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
项54:如项29~5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上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
上述锚固层(2)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
项55:如项29~5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至少上述热敏记录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的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优良,并且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不存在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耐长期保存且记录性能优良。此外,即使在为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的情况下,白纸保存性也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含有”的表述,包括“含有”、“实质上仅包含”和“仅包含”的概念。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锚固层(1)、锚固层(1)上的底涂层和底涂层上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以下也记为热敏记录体(1));以及在支撑体上具备锚固层(2)和锚固层(2)上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以下也记为热敏记录体(2))。以下,对热敏记录体(1)和热敏记录体(2)详细地进行说明。
1.热敏记录体(1)
热敏记录体(1)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1)、和在锚固层(1)上且含有选自由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底涂层。由此,可以得到优良的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外,即使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也能够防止粘合剂层中所含的增塑剂、乳化剂等向热敏记录层渗透、长期保存后的记录性能优良。
此外,即使在使用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的情况下,白纸保存性也优良。
1-1.支撑体
作为热敏记录体(1)中的支撑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高级纸(酸性纸、中性纸)、中级纸(中質紙)、涂层纸、铜版纸、铸涂纸、玻璃纸等纸类(纸支撑体)、以及树脂层压纸、聚烯烃类合成纸、合成纤维纸、无纺布、合成树脂薄膜、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白色的塑料薄膜等。
另外,作为构成支撑体的纤维,可以使用阔叶树纸浆、针叶树纸浆(利用KP、SP、AP法等得到的针叶树纸浆)中任一种。作为该纸浆,可以列举例如:LBKP、NBKP等化学纸浆、半化学纸浆(SCP)、GP、TMP等机械纸浆、各种高产率纸浆、DIP等废纸纸浆。也可以根据需要并用玻璃纤维、各种合成纸浆。
作为支撑体通常所含的颜料,可以列举例如:碳酸钙、煅烧高岭土、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绿泥石、氧化钛、硫酸钡、硫酸铝、二氧化硅等无机颜料。另外,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这些无机颜料之中,也可以含有对于特定的显色剂可能会损害白纸保存性的碱性颜料。作为碱性颜料,可以列举例如: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铝、碳酸镁、硅酸镁、氧化镁等。此处的碱性颜料是指使溶解后的水溶液的pH偏碱性的颜料。
在热敏记录体(1)中的支撑体为中性纸的情况下,能够解决酸性纸的劣化和基底模糊的问题,能够将使用了特定显色剂的热敏记录体长期保存。对于中性纸的种类、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如下得到:将包含纸浆纤维;一般作为填料的例如上述所列举的碱性颜料;作为施胶剂的烷基烯酮二聚物(AKD)、烯基琥珀酸酐(ASA)等、强化松香皂、强化松香乳液等松香类施胶剂或烯基琥珀酸皂等所谓的合成施胶剂等;以及作为固定剂的聚酰胺、丙烯酰胺、阳离子淀粉等的纸浆浆料进行造纸而得到。作为该中性纸,热水提取pH(基于JISP8133)优选为约6.0~约11的范围、更优选为6.5~1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7.5~10的范围。通过将中性纸的pH设定为6.0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白纸保存时的基底模糊。另一方面,通过将pH设定为11以下,能够有效地抑制白纸保存后的发色能力降低。另外,能够抑制纸浆浆料本身的聚集。此外,在pH不小于6.0的范围内,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硫酸铝进行pH调节,由此提高造纸性。在此,作为热敏记录体(1)中的酸性纸,为pH2以上且不超过pH6的范围,优选为pH约2~约5.7的范围。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支撑体的透气度优选为80秒以下、更优选为75秒以下。使用透气度大于80秒的支撑体时,物质难以在支撑体中迁移,因此,虽然不可能由于与抑制发色反应的成分接触而损害显色剂的记录性能,但是来自热敏头的热容易传播,因此,记录发色性有可能降低。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通过具备特定的锚固层(1)和底涂层,可以得到优良的阻隔性,可以使用透气度小的支撑体,可以得到优良的记录性能和白纸保存性。另一方面,对于透气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形成锚固层(1)时提高涂布液的涂布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约10秒以上、更优选为约15秒以上。一般使用包含纸支撑体的支撑体的情况下,透气度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构成原纸的纸浆的打浆度、填料等的灰分的添加率等来调节。为了将透气度调节为80秒以下,优选将纸浆的C.S.F打浆度设定为400ml以上。在此,透气度是指依据JISP8117:2009测定的王研式透气度。
支撑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约20μm~约200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纸浆浆料中,也可以根据纸的用途适当添加染料、荧光增白剂、pH调节剂、消泡剂、树脂控制剂、杀粘菌剂等造纸用内添助剂。另外,也可以在施胶压制中涂布淀粉等。作为造纸机,可以适当使用长网造纸机、双网式造纸机、圆网造纸机、杨克式烘缸造纸机等。
1-2.锚固层(1)和底涂层
对于锚固层(1)和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而言,皮膜本身的耐水性强,暂时干燥时即使与水接触也不会再次溶出。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认为通过在支撑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具备锚固层(1)、底涂层等具有多层结构的中间层,由此使施胶剂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使塑料中空粒子渗入从而提高了阻隔性。其结果是,阻碍发色反应的成分不会穿过支撑体,抑制了底涂层用涂布液向锚固层(1)的渗透,并且抑制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向底涂层的渗透,形成均匀的涂布层从而记录性能优良。另外,通过在支撑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具有多层结构,还可以得到使起因于涂布不均的发色不均降低、提高单层结构中的半色调的画质的效果。
作为热敏记录体(1)中的施胶剂,可以列举例如:松香类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物施胶剂、烯基琥珀酸酐、阳离子聚合物施胶剂、松香类中性施胶剂、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烯烃类施胶剂、蜡类施胶剂、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等。通常为被称为制纸用施胶剂的、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施胶剂。作为施胶剂的形态,可以为溶液型、也可以为乳液型。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是指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类的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施胶剂。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优选一般作为表面施胶剂使用的烷基烯酮二聚物施胶剂、烯烃类施胶剂、蜡类施胶剂等,更优选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烯烃-马来酸类施胶剂、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等合成树脂类施胶剂。这些之中,优选以含有苯乙烯的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施胶剂。在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中,包含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需要说明的是,在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中,还包含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盐,作为盐,可以包含钠盐、钾盐、铵盐或者这些盐共存的物质。另外,在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中,也可以包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作为盐,可以包含钠盐、钾盐、铵盐或者这些盐共存的物质。此外,作为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也包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酯类,特别优选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
作为锚固层(1)中所含的施胶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和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进一步优选为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认为通过使用乳液型,在锚固层(1)的干燥过程中发生渗出从而在上方形成被膜,相对于表面粗糙的支撑体提高了被覆性,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优良,抑制了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的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记录性能也优良。
作为锚固层(1)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按固体成分换算,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约9质量%、更优选为约2~约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2.5~约5质量%。通过设定为1质量%以上,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也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从而能够提高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9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能够提高热敏记录层的敏感度。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效果,在热敏记录体(1)中的锚固层(1)中也可以含有其它水性树脂、助剂等。作为其它水性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淀粉、氧化淀粉、改性淀粉、淀粉-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酪蛋白、明胶、聚丙烯酰胺、聚酰胺、羟基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聚氨酯类胶乳、丙烯酸类胶乳等。这些其它水性树脂也可以并用两种,合计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8~约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0~约20质量%。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从涂布液的粘度经时降低等适用期的观点出发,优选不含有淀粉类。
作为助剂,可以列举例如: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酯钠、脂肪酸金属盐等分散剂、氮丙啶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酰肼等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二醛、甲醛、甘氨酸、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醚、二羟甲基脲、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酮醛树脂、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镁、碳酸锆铵盐、硼砂、硼酸、四硼酸钠、硼酸三酯、含硼聚合物、四硼酸钾、碳酸锆铵、环氧类化合物、酰肼化合物、含唑啉基化合物、乙醛酸钠、二(乙醛酸)钙、乙醛酸铵等乙醛酸盐等耐水化剂、消泡剂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耐水化剂,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以0.1~1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优选为约1~约5质量%。
锚固层(1)优选为含有颜料的颜料涂布层。通过含有颜料,能够填充表面粗糙的支撑体的凹凸从而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外,能够抑制锚固层(1)中所含的施胶剂向支撑体中渗透从而提高被覆性,抑制了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的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提高记录性能。
通常,对于例如通过施胶压制等表面施胶处理而得到的原纸,施胶剂在纸的厚度方向上分布存在,因此在纸表面附近的分布变得稀薄。通过使本发明中的锚固层形成在支撑体上,能够使施胶剂均匀地存在于支撑体上。通过还具备底涂层,能够提高半色调的画质。
锚固层(1)中所含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吸油量为70ml/100g以上、特别是约80~约150ml/100g的吸油性颜料和/或塑料中空粒子和/或热膨胀性粒子。在此,上述吸油量是依据JISK5101的方法求出的值。
作为锚固层(1)中所含的吸油性颜料,可以使用各种吸油性颜料,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煅烧高岭土、无定形二氧化硅、轻质碳酸钙、滑石等无机颜料。这些之中,从提高记录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煅烧高岭土。这些吸油性颜料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约0.01μm~约5μm、特别优选为约0.02μm~约3μm。吸油性颜料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9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30~约80质量%。
作为锚固层(1)中所含的塑料中空粒子,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塑料中空粒子,例如可以例示出:膜材包含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偏二氯乙烯类树脂等的中空率为约50%~约99%的粒子。此处的中空率是指通过下式(d/D)×100求出的值。式中,d表示塑料中空粒子的内径,D表示塑料中空粒子的外径。塑料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约0.5μm~约10μm、更优选为约1μm~约3μm。上述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9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0~约50质量%。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优选使锚固层(1)中含有吸油性颜料、更优选含有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在上述含有比例的范围内使用,并且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的合计含有比例在锚固层(1)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93质量%、更优选为约10~约85质量%。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锚固层(1)中的吸油性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优选为100/0~40/60的范围、更优选为90/10~60/4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85/15~70/30的范围。通过将吸油性颜料的质量比率设定为100以下,能够提高锚固层(1)的缓冲性,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40以上,能够充分发挥锚固层(1)的吸油性,能够减少由热敏头浮渣等引起的图像缺陷,从而能够提高记录画质。另外,通过设定为上述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从而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
对于锚固层(1)而言,一般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施胶剂、根据需要的颜料、其它水性树脂、助剂等混合,使用由此制备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从而在支撑体上形成锚固层(1)。锚固层(1)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重量计优选为约3~约20g/m2、更优选为约5~约15g/m2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在锚固层(1)上具备底涂层。热敏记录体(1)中的底涂层含有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作为底涂层中所含的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能够在锚固层(1)中使用的物质中适当选择。施胶剂在锚固层(1)与底涂层两者中可以为相同物质,也可以为不同物质。
作为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和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苯乙烯-马来酸酐类施胶剂、进一步优选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由此,提高了与塑料中空粒子的协同效果,抑制了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的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记录性能优良。
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40~约95质量%、更优选为约45~约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70~约85质量%。通过设定为40质量%以上,能够提高隔热性,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95质量%以下,能够防止隔热性变得过高从而热敏印字太粗模糊等画质降低。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优选在锚固层(1)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颜料,并且锚固层(1)中的塑料中空粒子/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0/100~60/40的范围的方式、更优选为20/80~60/40的范围的方式。通过设定为该范围,通过与施胶剂的协同效果,锚固层(1)与底涂层的阻隔性和被覆性的平衡优良,提高了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并且能够赋予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充分耐长期保存的记录性能。
作为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按固体成分换算,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0.5~约7质量%、更优选为约2.5~约6.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2.5~约4.5质量%。通过设定为0.5质量%以上,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通过设定为7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能够提高热敏记录层的敏感度。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通过对锚固层(1)和底涂层中所含的全部施胶剂和全部塑料中空粒子的涂布量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地形成锚固层(1)与底涂层的多层结构。对于该涂布量,按固体成分换算,相对于全部塑料中空粒子100质量份,优选总施胶剂为约3~约30质量份。更优选为约5~约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6.0~约17质量份。通过设定为3质量份以上,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30质量份以下,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能够提高热敏记录层的敏感度。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效果,在热敏记录体(1)中的底涂层中也可以含有其它水性树脂、塑料中空粒子以外的其它颜料、助剂等。作为其它水性树脂、助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能够在锚固层(1)中使用的物质中适当选择。作为颜料,可以列举例如:脲、酚、环氧、苯乙烯、尼龙、聚乙烯、三聚氰胺、苯胍胺树脂、脲-甲醛类树脂等有机颜料、或者煅烧高岭土、硅酸、多孔碳酸钙、滑石、高岭土、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锌、氧化钛、硅酸铝、硅酸钙、氢氧化铝等无机颜料。
关于底涂层,通常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塑料中空粒子、施胶剂、根据需要的其它颜料、水性树脂和助剂等混合,使用由此制备的底涂层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从而在锚固层(1)上形成底涂层。底涂层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重量计优选为约0.5~约10g/m2、更优选为约1~约5g/m2
1-3.热敏记录层
热敏记录体(1)中的热敏记录层可以含有各种公知的隐色染料和显色剂。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敏化剂、保存性改良剂、颜料、各种助剂等。在底涂层上具备该热敏记录层。
作为隐色染料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酞、3-(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3-(4-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酞、荧烷等蓝色发色性染料;3-(N-乙基-N-对甲苯基)氨基-7-N-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若丹明B-苯胺基内酰胺等绿色发色性染料;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苯胺基内酰胺、3-环己基氨基-6-氯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3-二乙基氨基-7-氯荧烷等红色发色性染料;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环己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N-异戊基-N-乙基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N-乙基-N-2-四氢糠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正己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3-乙氧基丙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3-乙氧基丙基)-N-甲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2-氯苯胺基)荧烷、3-二(正丁基氨基)-7-(2-氯苯胺基)荧烷、4,4’-双-二甲基氨基苯并茚烷醇苄基醚、N-2,4,5-三氯苯基隐色金胺、3-二乙基氨基-7-丁基氨基荧烷、3-乙基-甲苯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环己基-甲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β-乙氧基乙基)氨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γ-氯丙基)氨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异戊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7-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邻氯苯基氨基)荧烷、3-(N-乙基-对甲苯胺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对甲苯胺基)-6-甲基-7-(对甲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四氢糠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甲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吡咯烷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哌啶子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2-双{4-[6’-(N-环己基-N-甲基氨基)-3’-甲基螺环[苯酞-3,9’-氧杂蒽-2’-基氨基]苯基]丙烷、3-二乙基氨基-7-(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荧烷等黑色发色性染料、3,3-双[1-(4-甲氧基苯基)-1-(4-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2-基]-4,5,6,7-四氯苯酞、3,3-双[1-(4-甲氧基苯基)-1-(4-吡咯烷基苯基)乙烯-2-基]-4,5,6,7-四氯苯酞、3-对(对二甲基氨基苯胺基)苯胺基-6-甲基-7-氯荧烷、3-对(对氯苯胺基)苯胺基-6-甲基-7-氯荧烷、3,6-双(二甲基氨基)芴-9-螺环-3’-(6’-二甲基氨基)苯酞等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吸收波长的染料等。当然,并非限制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并用两种以上。这些之中,3-二(正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和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的发色敏感度、印字保存性优良,因此优选使用。该隐色染料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3~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7~约20质量%。通过设定为3质量%以上,能够提高发色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印字浓度。通过设定为30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耐热性。
作为显色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4-叔丁基苯酚、4-乙酰基苯酚、4-叔辛基苯酚、4,4’-仲亚丁基二苯酚、4-苯基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4,4’-异亚丙基二苯酚、4,4’-亚环己基联苯、4,4’-亚环己基二苯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4,4’-双(对甲苯基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双[4-(4-羟基苯基)苯氧基]二乙醚、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二羟基二苯砜、2,4’-二羟基二苯砜、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2,4’-二羟基二苯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正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烯丙氧基二苯砜、4-羟基-4’-苄氧基二苯砜、3,3’-二烯丙基-4,4’-二羟基二苯砜、双(对羟基苯基)乙酸丁酯、双(对羟基苯基)乙酸甲酯、氢醌单苄醚、双(3-烯丙基-4-羟基苯基)砜、4-羟基-4’-甲基二苯砜、4-烯丙氧基-4’-羟基二苯砜、3,4-二羟基苯基-4’-甲基苯砜等酚类化合物等酚类化合物、4-羟基二苯甲酮、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仲丁酯、4-羟基苯甲酸苯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甲苯酯、4-羟基苯甲酸氯苯酯、4,4’-二羟基二苯醚等酚类化合物、或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三氯苯甲酸、对苯二甲酸、水杨酸、3-叔丁基水杨酸、3-异丙基水杨酸、3-苄基水杨酸、3-(α-甲基苄基)水杨酸、3,5-二叔丁基水杨酸、4-[2-(对甲氧基苯氧基)乙基氧基]水杨酸、4-[3-(对甲苯基磺酰基)丙基氧基]水杨酸、5-[对(2-对甲氧基苯氧基乙氧基)枯基]水杨酸、4-{3-(对甲苯基磺酰基)丙基氧基}水杨酸锌等芳香族羧酸、以及这些酚类化合物、芳香族羧酸与例如锌、镁、铝、钙、钛、锰、锡、镍等多价金属的盐、以及硫氰酸锌的安替比林络合物、对酞叉醛酸与其它芳香族羧酸的复合锌盐等有机酸性物质、N-对甲苯磺酰基-N’-3-(对甲苯磺酰基氧基)苯基脲、N-对甲苯磺酰基-N’-对丁氧基羰基苯基脲、N-对甲苯基磺酰基-N’-苯基脲、4,4’-双(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等脲化合物、N,N’-二-间氯苯基硫脲等硫脲化合物、N-(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甲酰酸对枯基苯酯、N-(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甲酰酸对苄基氧基苯酯、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N-(邻甲苯酰基)-对甲苯磺酰胺等在分子内具有-SO2NH-键的有机化合物、活性白土、绿坡缕石、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铝等无机酸性物质。
此外,可以列举: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4,4’-双[(2-甲基-5-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4-(2-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4’-(4-甲基-5-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等脲氨酯衍生物;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苯砜衍生物等。这些显色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两种以上。
(式中,n表示1~6的整数。)
热敏记录体(1)中的热敏记录层优选含有选自由4,4’-二羟基二苯砜、2,4’-二羟基二苯砜和磺酰脲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显色剂。作为磺酰脲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4,4’-双(3-甲苯磺酰基脲基)二苯基甲烷、1,5-(3-氧代亚戊基)-双(3-(3’-(对甲苯磺酰基)脲基)苯甲酸酯、1-(4-丁氧基羰基苯基)-3-甲苯磺酰基脲、N-(对甲苯磺酰基)-N’-苯基脲、N-(对甲苯磺酰基)-N’-对甲苯基脲、N-对甲苯基磺酰基-N’-3-(对甲苯基磺酰基氧基)苯基脲、4,4’-双(3-(甲苯磺酰基)脲基)二苯醚、4,4’-双(3-(甲苯磺酰基)脲基)二苯砜等。在使用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的情况下,这些特定的显色剂的白纸保存性的降低大,但通过在热敏记录体(1)中具备锚固层(1)和底涂层,抑制了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的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的抑制(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并且能够提高白纸保存性,因此可以优选使用。
该显色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隐色染料进行调节,通常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8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2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另外,显色剂的含量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通过设定为0.5质量份以上,能够提高记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10质量份以下,能够有效地抑制高温环境下的基底模糊。
根据需要,热敏记录层可以含有敏化剂。由此,能够提高记录敏感度。作为敏化剂,可以列举例如:肉豆蔻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花生酸酰胺、甲氧基羰基-N-硬脂酸苯甲酰胺、N-苯甲酰基硬脂酸酰胺、N-二十烷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山萮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N-羟甲基硬脂酸酰胺、对苯二甲酸二苄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苄基氧基苯甲酸苄酯、1-羟基-2-萘甲酸苯酯、2-萘基苄基醚、间三联苯、草酸二苄酯、草酸-二-对甲基苄酯、草酸-二-对氯苄酯、草酸二苄酯、对苄基联苯、甲苯基联苯醚、对甲苯基联苯醚、二(对甲氧基苯氧基乙基)醚、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4-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4-甲氧基苯氧基)乙烷、1,2-二(4-氯苯氧基)乙烷、1,2-二苯氧基乙烷、1-(4-甲氧基苯氧基)-2-(2-甲基苯氧基)乙烷、1-(4-甲氧基苯氧基)-2-(3-甲基苯氧基)乙烷、对甲硫基苯基苄基醚、1,4-二(苯硫基)丁烷、对乙酰甲苯胺、对乙酰氧乙苯胺、N-乙酰乙酰基-对甲苯胺、二(β-联苯乙氧基)苯、对二(乙烯基氧基乙氧基)苯、1-异丙基苯基-2-苯基乙烷、二苯砜、1,2-二苯氧基甲基苯等。它们可以以没有阻碍的范围并用。其中,硬脂酸酰胺、二苯砜、2-萘基苄基醚、草酸二-对氯苄基酯、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苯氧基乙烷的发色敏感度优良,因此优选使用。该敏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于显色剂1质量份优选在约4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4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25质量%。
根据需要,热敏记录层可以含有保存性改良剂。由此,能够提高记录部的保存稳定性。作为保存性改良剂,可以列举例如: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2,2-亚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氧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5-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2-氯-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2-甲氧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2-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6-叔丁基-间甲酚)、1-[α-甲基-α-(4’-羟基苯基)乙基]-4-[α’,α’-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1,1,3-三(2-甲基-4-羟基-5-环己基苯基)丁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4,4’-硫代双(3-甲基苯酚)、4,4’-二羟基-3,3’,5,5’-四溴二苯砜、4,4’-二羟基-3,3’,5,5’-四甲基二苯砜、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三(2,6-二甲基-4-叔丁基-3-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等受阻酚化合物、1,4-二缩水甘油基氧基苯、4,4’-二缩水甘油基氧基二苯砜、4-苄基氧基-4’-(2-甲基缩水甘油基氧基)二苯砜、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环氧化合物、N,N’-二-2-萘基-对苯二胺、双(4-亚乙基亚氨基羰基氨基苯基)甲烷、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N’-二-2-萘基-对苯二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的钠或多价金属盐、双(4-亚乙基亚氨基羰基氨基苯基)甲烷等。
保存性改良剂的含有比例设定为用于改良保存性有效的量即可,通常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20质量%。
作为热敏记录层中所含的颜料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煅烧高岭土、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钛(二氧化钛)、碳酸钡、硫酸钡、微粉硅酸、硅酸钙、(合成)硅酸铝、滑石、煅烧高岭土、氧化钛、氧化锌、叶蜡石、硅藻土、微粒状无水二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活性白土、表面处理后的碳酸钙或二氧化硅等无机颜料、苯乙烯微球、尼龙粉末、聚乙烯粉末、脲-甲醛树脂填料、酚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生淀粉粒子、尼龙、三聚氰胺树脂、苯胍胺树脂等有机颜料。颜料的含量为不使发色浓度降低的程度的量、即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关于热敏记录层,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隐色染料、显色剂、根据需要的敏化剂和保存性改良剂一起或者分别地利用球磨机、环隙球磨机、磨碎机、立式或卧式的砂磨机等各种搅拌·湿式粉碎机与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等这样的水溶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它表面活性剂一起分散而制成分散液,然后分散成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使用由此得到的分散液,根据需要混合颜料、胶粘剂、助剂等,将由此制备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从而在底涂层上形成热敏记录层。热敏记录层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后的涂布量计优选为约1~约12g/m2、更优选为2~10g/m2、进一步优选为2.5~8g/m2、特别优选为3~5.5g/m2。需要说明的是,热敏记录层可以根据需要分成两层以上形成,各层的组成和涂布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在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使用的胶粘剂,例如可以使用水溶性胶粘剂和水分散性胶粘剂中的任一种水性胶粘剂。作为水溶性胶粘剂,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硅改性聚乙烯醇等改性聚乙烯醇、淀粉及其衍生物、甲氧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酰胺、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明胶、以及酪蛋白、阿拉伯树胶等。作为水分散性胶粘剂,可以列举:聚乙酸乙烯酯、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甲硅烷基化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硅复合物、以及丙烯酸类-硅-氨基甲酸酯复合物、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水不溶性聚合物的胶乳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将它们中的至少一种以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50质量%、更优选为约10~约40质量%的范围配合。
在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分散剂、耐水化剂、蜡类、金属皂、有色染料、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碱性无机颜料)、有色颜料、荧光染料、拒油剂、消泡剂和粘度调节剂等助剂。
作为耐水化剂,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醛等醛类化合物、聚乙撑亚胺等多胺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聚酰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二羟甲基脲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酰肼等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醛酸盐、以及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镁、四硼酸钠、四硼酸钾和硼酸等无机化合物、硼酸、硼酸三酯、含硼聚合物、二醛淀粉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这些耐水化剂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以0.1~10质量%的范围使用。
作为蜡,可以列举:石蜡、巴西棕榈蜡、微晶蜡、聚乙烯蜡、高级脂肪酸酯蜡等。作为金属皂,可以列举:高级脂肪酸多价金属盐、即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硬脂酸钙、油酸锌等。
作为碱性无机颜料,优选为选自由镁化合物、铝化合物、钙化合物、钛化合物、硅酸镁、磷酸镁和滑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从涂布液的稳定性、涂布适应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硅酸镁、磷酸镁、滑石。
作为分散剂,可以列举例如: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酯钠、脂肪酸金属盐等。
1-4.保护层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在热敏记录层上可以根据需要具备保护层。保护层优选含有颜料和胶粘剂。此外,出于防止在热敏头上粘附的目的,优选使保护层中含有聚烯烃蜡、硬脂酸锌等润滑剂、还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另外,通过设置具有光泽的保护层,还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作为保护层中所含的胶粘剂,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使用水溶性胶粘剂和水分散性胶粘剂中的任一种水性胶粘剂。胶粘剂可以从能够在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物质中适当选择。通过含有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15~50质量%的聚合度1000~3000的聚乙烯醇作为水溶性胶粘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效果。作为聚合度1000~3000的聚乙烯醇,可以列举例如:完全皂化或部分皂化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和硅改性聚乙烯醇等改性聚乙烯醇。这些之中,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和二丙酮改性的聚乙烯醇能够使保护层表面的阻隔性提高、并且能够使耐化学品性等保存性提高,因此优选。另外,可以列举: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类树脂、明胶、酪蛋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碱盐等。作为水分散性胶粘剂,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丙烯酸类胶乳、氨基甲酸酯类胶乳等胶乳。这些之中,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和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能够使表面的阻隔性提高、并且能够使耐化学品性等保存性提高,因此优选使用。
另外,丙烯酸类树脂除了赋予记录部的耐化学品性以外还容易赋予耐水性,因此优选。作为在保护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含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酰胺、丙烯腈等丙烯酸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构成树脂的成分即可。
作为丙烯酸类单体成分量,优选在丙烯酸类树脂的总固体量中为10质量%以上。另外,在丙烯酸类树脂中,除了丙烯酸类单体以外,还可以共聚有例如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异丁烯、马来酸酐等其它单体。
保护层中所含的水性胶粘剂的含有比例合计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0~约80质量%、更优选为约20~约75质量%。通过设定为10质量%以上,能够得到优良的阻隔性,而且能够提高表面强度从而防止纸粉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80质量%以下,能够抑制作为记录阻碍的粘附。
将水溶性胶粘剂和水分散性胶粘剂并用的情况下,对于其使用比率,相对于水溶性胶粘剂100质量份,优选水分散性胶粘剂为约5~约100质量份。
作为保护层中的颜料,可以列举例如:碳酸钙、氧化锌、氧化铝、二氧化钛、无定形二氧化硅、合成云母、氢氧化铝、硫酸钡、滑石、高岭土、粘土、煅烧高岭土等无机颜料、尼龙树脂填料、脲-甲醛树脂填料、生淀粉粒子等有机颜料。这些之中,高岭土、氢氧化铝对增塑剂或油等化学品的阻隔性的降低少、而且记录浓度的降低也小,因此优选。
保护层中的颜料的含有比例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80质量%、更优选为约10~约70质量%。通过设定为5质量%以上,能够使得与热敏头的滑动良好,能够抑制粘附、热敏头浮渣。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80质量%以下,能够提高阻隔性,能够大幅提高作为保护层的功能。
关于保护层,通常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颜料、胶粘剂和根据需要的助剂等混合,使用由此制备的保护层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从而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用涂布液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重量计优选为约0.3~约15g/m2、更优选为约0.3~约10g/m2、进一步优选为约0.5~约8g/m2、特别优选为约1~约8g/m2、更进一步优选为约1~约5g/m2。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可以根据需要分成两层以上形成,各层的组成和涂布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在保护层用涂布液中使用的助剂,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聚乙烯蜡、巴西棕榈蜡、固体石蜡、酯蜡等润滑剂、烷基苯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磺酸改性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炔二醇类化合物等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醚型表面活性剂、或者甜菜碱、氨基羧酸盐、咪唑啉衍生物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乙二醛、硼酸、二醛淀粉、羟甲基脲、乙醛酸盐、环氧类化合物、肼类化合物等耐水化剂(交联剂)、疏水性多元羧酸共聚物、紫外线吸收剂、荧光染料、着色染料、脱模剂、抗氧化剂等。助剂的使用量可以从广泛的范围适当设定。
1-5.其它层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能够适合用作在支撑体的与设置有热敏记录层的面相反侧的面、或者具备热敏记录层的面具备粘合剂层的热敏记录体。作为在热敏记录体(1)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列举例如:以基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等的橡胶类物质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以乙烯基醚物质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主要单体的共聚聚合物等以丙烯酸类物质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以橡胶状硅氧烷和树脂状硅氧烷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等。这些可以以乳液、溶剂或无溶剂型的各种粘合剂的方式使用。作为粘合剂成分,可以含有增塑剂、乳化剂。
在使用剥离片的情况下,粘合剂可以直接涂布在支撑体上来设置粘合剂层;也可以在剥离片的剥离剂表面涂布粘合剂来设置粘合剂层后贴合在支撑体的与热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将粘合剂层转印来设置。在任一种情况下,为了防止除使用时以外的不必要的粘合,优选粘合剂层贴合剥离片,根据期望进行剥离而使用。另一方面,对于不使用剥离片的无隔片型而言,热敏记录层和粘合剂层通过在它们之间夹着脱模层等而层叠,在卷取状态下支撑体和粘合剂层接触而粘合剂成分带来影响,因此能够毫无遗憾地发挥本发明效果。
作为剥离片,优选具有如下所述的剥离面,所述剥离面在玻璃纸等高密度原纸、粘土铜版纸、牛皮纸或高级纸等上层压有聚乙烯等的塑料层压纸等剥离基纸上以干燥重量计在约0.05~约3g/m2的范围内附着有含氟树脂、有机硅树脂等作为剥离剂。作为粘合剂的涂布方法,可使用例如辊涂机、刮刀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缝模涂布机等,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在约5~约50g/m2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撑体的与设置有热敏记录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上设置以颜料和胶粘剂(粘结剂)作为主要成分的背面层。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保存性、或者能够提高卷曲适应性、打印机移动性。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附带在背面设置磁记录层、印刷用涂覆层、进一步设置有热转印记录层、喷墨记录层等热敏记录体制造领域中各种公知技术。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也可以制成多色热敏记录体。通常,多色热敏记录体尝试利用加热温度的差异或者热能的差异,通常,在支撑体上依次层叠发色为不同色调的高温发色层和低温发色层来构成,将它们大致分类则有消色型和加色型两种,存在使用了微胶囊的方法和使用包含有机聚合物和隐色染料的复合粒子来制造多色热敏记录体的方法。
1-6.热敏记录体的形成方法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作为形成锚固层(1)、底涂层、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气刀法(气刀涂布)、刮刀法(例如,巴里杆(バリバー)刮刀涂布、纯刮刀涂布、棒刮刀涂布等)、凹版法、辊涂法、幕涂法(幕涂)、喷涂法、浸涂法、刮棒法(刮棒涂布)、挤压法、短驻留涂布、口模式涂布等已知的涂布方法。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能够在结束形成各层后或者在结束形成特定的层后的任意过程中利用超级压延机实施平滑化处理。另外,出于控制卷曲等目的,也可以在支撑体的背面设置涂布层。
底涂层优选为利用刮刀涂布法形成的层。由此,能够在不产生支撑体的凹凸的情况下形成均匀厚度的热敏记录层,能够提高记录敏感度,能够提高根据需要设置的保护层的阻隔性。刮刀涂布法不限于使用以斜角型、弯曲型为代表的刮刀的涂布法,也包括棒刮刀法、比尔刮刀法等。
另外,作为底涂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从提高底涂层的表面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纯刮刀涂布、棒刮刀涂布。另外,对于形成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优选利用幕涂同时进行多层涂布。由此,能够防止层间混合,形成均匀的涂布层从而提高保护层的阻隔性。而且,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时的消耗能量。幕涂是指将涂布液流下使其自由落下以非接触的方式涂布在支撑体上的方法,可以采用滑动幕涂法、偶幕涂法、双幕涂法等公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也可以采用如日本特开2006-247611号公报所述的利用多段式幕涂机进行的方法,即,使涂布液从幕头向下喷出从而在斜面上形成涂布液层,从斜面的终端部的向下的幕导引部形成涂布液幕后使涂布液层转印纸网面上。在此,同时多层涂布是指在涂布两层以上的层时同时涂布上下层的方法,包括在涂布下层后不进行干燥而涂布上层的方法。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支撑体表面的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6μm以上的支撑体中,观察到印字品质的进一步提高的效果,因此优选。通过在热敏记录体(1)中具备锚固层(1)和底涂层,热敏记录层的被覆性提高,即使是具有表面粗糙度为6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的粗糙表面的支撑体也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将表面粗糙度设定为约15μm以下,可以得到充分的记录性能。在此,表面粗糙度是根据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的表面试验机“MICROTOPOGRAPH”使用直径为5.5cm的加压接触子,在接触时间为990毫秒的条件下从5个部位的测定值中除去最大值和最小值后求出3个部位的平均值而得到的值。
对于热敏记录体(1)而言,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优选为15秒以下。更优选为10秒以下。通过在热敏记录体(1)中具备锚固层(1)和底涂层,能够抑制涂布液向支撑体中渗透,能够形成均匀的热敏记录层,即使是施胶度低的支撑体也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作为斯道克格施胶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形成锚固层(1)时提高涂布液的涂布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秒以上、更优选为5秒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斯道克格施胶度依据JISP8122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支撑体的基重,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约40~约70g/m2
2.热敏记录体(2)
热敏记录体(2)涉及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2)(或者也记为底涂层(2))和在上述锚固层(2)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体。更具体而言,涉及如下所述的热敏记录体:锚固层(2)含有特定量的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铵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施胶剂、且还含有颜料的热敏记录体(以下也记为热敏记录体(2a));锚固层(2)含有选自由阴离子型的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树脂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施胶剂、且还含有颜料、并且在热敏记录层中含有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作为显色剂的热敏记录体(以下也记为热敏记录体(2b));或者在锚固层(2)中含有施胶剂和耐水化剂的热敏记录体(以下也记为热敏记录体(2c))。
认为通过在热敏记录体(2a)中设置如上所述的锚固层(2),能够得到优良的记录发色性,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也能够防止粘合剂层中所含的增塑剂、乳化剂等向热敏记录层渗透,并抑制长期保存后的记录性能的降低。另外,由于为铵盐,因此不用担心因钠盐等导致热敏头发生电腐蚀等。此外,热敏记录体(2a)中的特定的施胶剂为溶液型,因此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层而发挥阻隔性。
另外,认为通过在热敏记录体(2c)中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含有施胶剂和耐水化剂的锚固层(2),可以得到优良的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另外,即使在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也能够防止粘合剂层中所含的增塑剂、乳化剂等向热敏记录层渗透,长期保存后的记录性能优良。
2-1.支撑体
作为热敏记录体(2)中的支撑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1.支撑体”中所例示的支撑体。支撑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约20μm~约200μm。
作为热敏记录体(2b)中的支撑体,更优选为将含有纸浆纤维、填料和施胶剂的纸浆浆料进行造纸而得到的中性纸或酸性纸的纸支撑体。通常,在酸性纸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构成热敏记录体的发色性物质在纸的表面与酸性离子发生反应,长期保存期间中容易发生基底模糊。另一方面,在中性纸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保存热敏记录体期间,例如经过一年,如果是记录前则发色能力降低、或者如果是记录后则发生褪色而印字飞白、变得不清楚,或者根据情况会变得几乎看不见。以往,根据纸支撑体的种类而将热敏记录层中所含的成分分开使用,对于热敏记录体(2b)而言,在中性纸或酸性纸任一种情况下,可以发挥白纸保存后的耐增塑剂性优良的效果,可以得到基底具有耐热性且潜在性地记录浓度高的白纸保存性优良的热敏记录体。对于其原因还不清楚,但推测是因为,在保存热敏记录体期间,通常的显色剂与中性纸中所含的碱填料形成盐由此导致显色剂的性能降低,与此相对,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无论是中性纸和酸性纸任一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对于中性纸的种类、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纸浆纤维和通常含有填料的纸浆浆料进行造纸来得到。填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1.支撑体”中所例示的填料。
作为中性纸的pH,热水提取pH(基于JISP8133)优选为6.5~10的范围、更优选为7.5~10的范围。通过将中性纸的pH设定为6.5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白纸保存中的基底模糊。另一方面,通过将pH设定为10以下,能够抑制纸浆浆料本身的聚集。另外,在pH不小于6.5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硫酸铝,可以进行pH调节,也可以提高造纸性。
使用酸性纸的情况下的热水提取pH(基于JISP8133)为约2~约6的范围。
对于在热敏记录体(2)中使用的纸浆纤维的种类、制造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1.支撑体”中所例示的纸浆纤维的种类、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纸浆浆料中添加的造纸用内添助剂、造纸机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1.支撑体”中所例示的造纸用内添助剂、造纸机。
2-2.锚固层(2)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颜料和施胶剂的锚固层(2)。或者,具备含有施胶剂和耐水化剂的锚固层(2)。对于施胶剂而言,皮膜本身的耐水性强,暂时干燥时即使与水接触也不会再溶出。对于热敏记录体(2c)而言,认为通过在支撑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具备锚固层(2),使施胶剂和耐水化剂均匀分布从而提高阻隔性。其结果是,抑制发色反应的成分不会穿过支撑体,抑制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向锚固层(2)渗透,形成均匀的涂布层从而记录性能优良。作为热敏记录体(2b)中的施胶剂,为阴离子型,且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树脂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阴离子型的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由此,即使在进行粘合标签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粘合剂成分的影响引起的经时保存后的发色不良,能够以保存前的初始记录浓度使其显色。另外,对于热敏记录体(2b)而言,在使用中性纸或酸性纸作为支撑体的情况下,基底模糊、白纸保存性也优良。其原因还不确定,但认为是由于,提高锚固层(2)的阻隔性,抑制了热敏记录层中的敏化剂、显色剂与支撑体中的碱填料或酸性离子、或者粘合剂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等接触,能够毫无遗憾地发挥本申请发明中的特定的显色剂的效果。
另外,作为热敏记录体(2c)中的施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1)和底涂层”中所例示的施胶剂。
作为热敏记录体(2c)中的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按固体成分换算,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约9质量%、更优选为约2~约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2.5~约5质量%。通过设定为1质量%以上,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也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从而提高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9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能够提高热敏记录层的敏感度。
对于热敏记录体(2c)而言,在锚固层(2)中含有耐水化剂。作为耐水化剂,可以列举:氮丙啶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酰肼等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二醛、甲醛、甘氨酸、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醚、二羟甲基脲、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酮醛树脂、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镁、碳酸锆铵盐、硼砂、硼酸、四硼酸钠、硼酸三酯、含硼聚合物、四硼酸钾、碳酸锆铵、环氧类化合物、酰肼化合物、含唑啉基的化合物、乙醛酸钠、二(乙醛酸)钙、乙醛酸铵等乙醛酸盐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这些耐水化剂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以0.1~1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优选为约1~约5质量%。
作为锚固层(2)中所含的耐水化剂,从提高阻隔性、抑制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向锚固层不均匀的渗透从而提高发色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氮丙啶化合物、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二醛、甘氨酸、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醚、二羟甲基脲、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酮醛树脂、碳酸锆铵盐、硼砂、硼酸、含硼聚合物、含唑啉基的化合物和乙醛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这些耐水化剂,也可以得到提高与在锚固层上形成的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的粘附性、提高表面强度的效果。作为耐水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耐水化剂1质量份,优选按固体成分换算含有约0.5~约5质量份的施胶剂、更优选含有约1~约4质量份。
关于锚固层(2),通常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施胶剂、耐水化剂、根据需要的颜料、其它水性树脂和助剂等混合,使用由此制备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从而在支撑体上形成锚固层(2)。锚固层(2)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重量计优选为约3~约20g/m2、更优选为约5~约15g/m2
在热敏记录体(2a)和(2b)中使用的施胶剂优选为铵盐的形态。通过制成铵盐,不用担心例如因钠盐等导致热敏头发生电腐蚀等。此外,其形态优选为溶液型。如果为乳液型,则在锚固层(2)的干燥过程中渗出至上方,颜料沉淀于支撑体侧而难以形成均匀的层,有可能会损害对粘合剂层的阻隔性,但通过制成溶液型,能够形成均匀的层,能够发挥阻隔性。
作为热敏记录体(2a)中的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铵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相对于锚固层(2)中所含的颜料100质量份,为0.5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1~4质量份。小于0.5质量份时,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后的记录发色性和记录画质降低。为5质量份以上时,有可能记录发色性降低,热敏记录层的敏感度降低。
另外,热敏记录体(2b)的锚固层(2)中的上述施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0.7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0.7质量份。
另外,作为热敏记录体(2b)的锚固层(2)中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1~20质量%,更优选为2~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10质量%。通过设定为1质量%以上,可以得到充分的阻隔性,通过设定为20质量%以下,可以得到充分的记录敏感度。
在热敏记录体(2b)中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为选自由阴离子型的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树脂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但可以根据需要在不阻碍的范围内并用各种公知的材料。作为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和底涂层”中所列举的施胶剂。这些施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效果,在热敏记录体(2)的锚固层(2)中也可以并用其它胶粘剂。作为其它胶粘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和底涂层”中所列举的胶粘剂。胶粘剂的合计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10~约20质量%。
另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效果,在热敏记录体(2)的锚固层(2)中也可以含有水性树脂。作为水性树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和底涂层”中所列举的水性树脂。这些水性树脂也可以并用两种,合计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8~约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0~约20质量%。
锚固层(2)中所含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吸油量为70ml/100g以上、特别是约80~约150ml/100g的吸油性颜料和/或塑料中空粒子(有机中空粒子)和/或热膨胀性粒子。在此,上述吸油量是按照JISK5101的方法求出的值。作为吸油性颜料,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1)和底涂层”中所列举的吸油性颜料。这些吸油性颜料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约0.01μm~约5μm、特别优选为约0.02μm~约3μm。吸油性颜料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95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30~约80质量%。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优选在支撑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具有含有塑料中空粒子的锚固层(2)。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记录敏感度。另外,塑料中空粒子停留在支撑体上而形成均匀的锚固层(2),由此能够使设置在锚固层(2)上的涂布层的厚度变得均匀,能够提高阻隔性。
作为塑料中空粒子,可以例示出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2.锚固层和底涂层”中所列举的以往公知的塑料中空粒子。塑料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约0.5μm~约10μm、更优选为约1μm~约3μm。上述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9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0~约50质量%。通过将平均粒径设定为10μm以下,在利用刮刀涂布法涂布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条纹或划痕等问题,可以得到良好的涂布适应性。
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可以从广泛的范围选择,通常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90质量%。从发色性的改良效果和提高阻隔性的观点出发,下限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从抑制向热敏头的浮渣附着的观点出发,上限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60质量%以下、最优选为50质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并用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的情况下,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在上述含有比例的范围内使用,并且吸油性颜料与塑料中空粒子的合计量在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9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9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0~约85质量%、特别优选为约10~约80质量%。
在本发明中,锚固层中的吸油性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优选为100/0~40/60的范围、更优选为90/10~60/4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85/15~70/30的范围。通过将吸油性颜料的质量比率设定为100以下,能够提高锚固层的缓冲性,能够提高记录发色性、记录画质。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40以上,能够充分发挥锚固层的吸油性,能够减少由热敏头浮渣等引起的图像缺陷从而能够提高记录画质。另外,通过设定为该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性,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能够充分耐长期保存。
关于锚固层(2),例如利用水作为介质,将包含颜料、特定的施胶剂和根据需要的各种添加剂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涂布在纸支撑体上并进行干燥,由此能够形成锚固层(2)。锚固层(2)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定,以干燥重量计在优选为约2~约30g/m2、更优选为约4~约15g/m2、进一步优选为约5~约12g/m2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2-3.热敏记录层
作为在热敏记录体(2)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隐色染料,只要是一般用于热敏记录纸的隐色染料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隐色染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隐色染料。这些隐色染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两种以上,根据热敏记录体的用途和期望的特性适当选择使用。
另外,隐色染料的含有比例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隐色染料的含有比例中适当设定,在热敏记录体(2a)的情况下,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3~约50质量%、特别优选设定为约5~约40质量%。
热敏记录体(2b)的情况下的隐色染料的含有比例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为约5~约25质量%、优选为7~20质量%。通过设定为5质量%以上,能够提高发色能力,能够提高印字浓度。通过设定为25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耐热性。
热敏记录体(2c)的情况下的隐色染料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3~约30质量%。
作为热敏记录体(2a)中的显色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显色剂。
另外,作为热敏记录体(2b)中的显色剂,含有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由此,可以得到记录浓度高、图像稳定性优良、高温保存下的基底模糊良好、无由粘合剂成分的影响引起的经时保存后的发色不良的热敏记录体。
热敏记录体(2b)中的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2μm以下。热敏记录体(2b)中的显色剂的组合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热基底模糊性优良,因此,能够减小粒径、提高记录浓度的效果优良。从由分散时间的长期化引起的生产效率的降低、降低基底模糊的观点出发,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0.2μm以上。另一方面,从提高记录浓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μm以下。显色剂以具有特定的体积平均粒径的分散液的方式包含在热敏记录层中即可。
热敏记录体(2b)中的热敏记录层优选还含有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脲氨酯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作为显色剂。由此,图像稳定性优良,高温保存下的基底模糊良好,对于由粘合剂成分的影响引起的经时保存后的发色不良发挥优良的效果。作为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脲氨酯化合物的具体例。这些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在热敏记录体(2b)中,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脲氨酯化合物优选为与碱性无机颜料在相同液体中进行加热处理后的脲氨酯化合物。例如,在使用含有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形成热敏记录层的情况下,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可以预先与碱性无机颜料在相同液体中在50℃~90℃、优选为60℃~8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处理而得到的分散液的方式配合在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由此,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后,能够抑制作为热敏记录体的多余的发色(基底模糊)产生。处理时间根据加热温度适当调节,通常优选加热处理2小时~24小时。加热处理前的分散液也可以将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分散成规定的粒径后混合碱性无机颜料而得到,也可以分别将其混合后分散成规定的粒径而得到。
作为碱性无机颜料,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颜料。其中,从涂布液的稳定性、涂布适应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硅酸镁、磷酸镁、滑石。
碱性无机颜料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100质量份,为约0.5~约20质量份、优选为约1~约10质量份。
对于热敏记录层中的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质量份,优选为约0.03~约2.5质量份、更优选为约0.05~约2.0质量份。通过设定为0.03质量份以上,可以得到记录部中的充分耐增塑剂性。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2.5质量份以下,可以改善高温环境下的基底模糊。
热敏记录层中的特定的脲氨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0.2~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质量份。可以在上述相对于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的含量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使用。
热敏记录层中的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的含量,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0.5~5质量份、更优选为0.8~4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4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2~3.5质量份。
热敏记录体(2b)中的显色剂为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无阻碍的范围内并用各种公知的材料。作为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显色剂。
热敏记录体(2a)中的显色剂的含量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隐色染料适当选择,通常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1~10质量份、更优选为1.5~5质量份。
另外,热敏记录体(2c)中的显色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隐色染料进行调节,通常相对于隐色染料1质量份优选为约0.5~约10质量份、更优选为约0.8~约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约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约1.5~约5质量份。
这些隐色染料、显色剂列举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可以将这些隐色染料、显色剂用于制备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作为构成热敏记录层的其它材料,可以列举分散剂、耐水化剂、胶粘剂、敏化剂、有色染料、无机或有机颜料、荧光染料、拒油剂、蜡类、金属皂、以及根据需要的紫外线吸收剂、保存性改良剂、荧光染料、着色染料、消泡剂、粘度调节剂、其它各种助剂等。作为胶粘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胶粘剂。
在热敏记录层中还可以含有保存性改良剂。由此,能够提高记录部的保存稳定性。作为该保存性改良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保存性改良剂。
保存性改良剂的含有比例只要是为了保存性改良有效的量即可,通常,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约3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20质量%。
在热敏记录层中还可以含有敏化剂。由此,能够提高记录敏感度。作为敏化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敏化剂。
敏化剂的含有比例只要是对于敏化有效的量即可,通常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2~约40质量%、更优选为约5~约25质量%。另外,敏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于显色剂1质量份优选在约4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作为耐水化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耐水化剂。该耐水化剂在热敏记录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以0.1~10质量%的范围使用。
作为无机颜料、蜡和助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3.热敏记录层”中所列举的无机颜料、蜡和助剂。
关于热敏记录层,通常利用水作为介质,将隐色染料、显色剂、根据需要的保存性改良剂、敏化剂等的分散液和各种材料混合,将由此制备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在锚固层(2)上并进行干燥,由此能够形成热敏记录层。对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10g/m2、更优选为2.5~8g/m2、进一步优选为3~5.5g/m2
关于热敏记录层,例如利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将隐色染料、特定的显色剂、根据需要的敏化剂、保存性改良剂等一起或者分别利用球磨机、磨碎机、砂磨机等搅拌·粉碎机微分散成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将由此得到的分散液、根据需要的颜料、胶粘剂、助剂等进行混合搅拌,将由此制备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按照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优选为约2~约12g/m2、更优选为约3~约10g/m2的方式涂布在支撑体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
2-4.保护层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在热敏记录层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层以上的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使用以往以来公知的用于热敏记录体的保护层。保护层以颜料和胶粘剂作为主体而构成,可以将含有上述成分的保护层用涂布液进行涂布、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特别是,出于防止在热敏头上的粘附的目的,在保护层中优选添加聚烯烃蜡、硬脂酸锌等润滑剂,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另外,通过设置具有光泽的保护层,还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作为在保护层中使用的胶粘剂,可以列举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4.保护层”中所包含的胶粘剂等。这些之中,特别是,作为改性聚乙烯醇的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硅改性聚乙烯醇、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等改性聚乙烯醇以及丙烯酸类树脂除了赋予记录部的耐化学品性以外还容易赋予耐水性,因此优选。特别优选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
另外,作为在保护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4.保护层”中所列举的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丙烯酸类单体成分量,在丙烯酸类树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中,除丙烯酸类单体以外,还可以共聚有例如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异丁烯、马来酸酐等其它单体。
作为保护层中的胶粘剂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0~约80质量%、更优选为约20~约75质量%。通过设定为10质量%以上,可以得到优良的阻隔性,而且,能够提高表面强度从而防止纸粉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80质量%以下,能够抑制作为记录阻碍的粘附。此外,在保护层中可以使用在上述热敏记录层中添加的颜料、助剂等。
另外,水溶性聚合物和/或合成树脂乳液的含有比例总计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10~约80质量%、特别是更优选为约20~约75质量%。通过设定为10质量%以上,阻隔性提高,能够提高表面强度,从而能够减少纸粉。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80质量%以下,能够提高耐粘附性。
在并用水溶性聚合物和合成树脂乳液的情况下,对于其使用比率,相对于水溶性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合成树脂乳液为约5~约100质量份。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4.保护层”中所列举的颜料。这些之中,高岭土、氢氧化铝对于增塑剂或油等化学品的阻隔性的降低少、而且记录浓度的降低也小,因此优选。
颜料的使用比例在保护层的总固体量中优选为约5~约80质量%、更优选为约10~约70质量%。通过设定为5质量%以上,能够提高与热敏头的滑动,能够提高耐粘附性、耐热敏头浮渣性。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为80质量%以下,能够提高阻隔性,能够大幅提高作为保护层的功能。
作为助剂,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4.保护层”中所列举的助剂。助剂的使用量可以从广泛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关于保护层,通常利用水作为介质,将含有颜料和胶粘剂的保护层用涂布液涂布在热敏记录层上并使其干燥,由此能够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用涂布液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干燥重量计为约0.3~约10g/m2、特别是为约0.5~约8g/m2时,能够达到所期望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可以根据需要分成两层以上,也可以改变各层的组成、涂布量。
2-5.其它层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优选在支撑体的与设置有热敏记录层的面相反侧的面或者具备热敏记录层的面具备粘合剂层。通过制成加工成具备粘合剂层的粘合标签的热敏记录体,能够毫无遗憾地发挥本发明中的优良的效果。作为在热敏记录体(2)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使用在“1.热敏记录体(1)”的“1-5.其它层”中例示的粘合剂。
在使用剥离片的情况下,粘合剂可以直接涂布在支撑体上来设置粘合剂层;也可以在剥离片的剥离剂表面涂布粘合剂来设置粘合剂层后贴合在支撑体的与热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将粘合剂层转印来设置。在任一种情况下,为了防止除使用时以外的不需要的粘合,优选粘合剂层贴合剥离片,根据期望剥离后使用。另一方面,对于不使用剥离片的无隔片型而言,热敏记录层和粘合剂层通过在它们之间夹着脱模层等而层叠,在卷取状态下支撑体和粘合剂层接触而粘合剂成分带来影响,因此能够毫无遗憾地发挥本发明效果。
作为剥离片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5.其它层”中例示的剥离片。作为粘合剂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例如辊涂机、刮刀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缝模涂布机等,涂布量以干燥重量计在约5~约50g/m2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撑体的与设置有热敏记录层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有以颜料和胶粘剂作为主要成分的背面层。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保存性、或者能够提高卷曲适应性、打印机移动性。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附加在背面设置磁记录层、印刷用涂被层、进一步设置有热转印记录层、喷墨记录层等热敏记录体制造领域中的各种公知技术。
2-6.热敏记录体的形成方法
作为涂布上述各涂布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6.热敏记录体的形成方法”中例示的涂布方法。
对于热敏记录体(2)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也可以制成多色热敏记录体。多色热敏记录体的具体制造方法可以通过上述“1.热敏记录体(1)”的“1-6.热敏记录体的形成方法”中例示的方法来制造。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它们。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例中的“份”和“%”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分散液的平均粒径是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定中值粒径。
实施例1-1
·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煅烧高岭土(商品名:ANSILEX93、BASF公司制)的50%水分散液130份、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SN-1055、中空率:55%、平均粒径1.0μm、DowCoatingMaterials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26.5%)48份、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商品名:L-1571、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48%)29份、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商品名:POLYMARONE-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30%)12.8份、羧甲基纤维素(商品名:CellogenAGgum、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2.3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商品名:SNWETOT-70、SANNOPCO株式会社制)的10%水溶液0.2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SANNOPCO株式会社制)的5%乳液1份、碳酸锆铵盐(商品名:Baycourt20、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的45%水溶液4份和水73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锚固层(1)用涂布液。
·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SN-1055、如上所述)293份、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商品名:L-1571、如上所述)2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商品名:POLYMARONHAM-1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15%)26份、羧甲基纤维素(商品名:CellogenAGgum、如上所述)2.4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商品名:SNWETOT-70、如上所述)的10%水溶液0.2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份和碳酸锆铵盐(商品名:Baycourt20、如上所述)的45%水溶液4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底涂层用涂布液。
·AI液制备(隐色染料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3-二(正丁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5μm从而得到AI液。
·BI液制备(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4,4’-二羟基二苯砜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BI液。
·CI液制备(敏化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二苯砜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CI液。
·DI液制备(保存性改良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100份、硅酸镁5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DI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AI液38份、BI液106份、CI液30份、DI液11份、高岭土(商品名:HG90、KaMinLLC公司制)的50%水分散液11份、轻质碳酸钙(商品名:BrilliantS-15、白石工业株式会社制)的60%水分散液6份、聚乙烯醇(PVA-124、株式会社可乐丽制、聚合度2400)的8%水溶液42份、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商品名:L-1571、如上所述)3.9份、己二酸二酰肼的35%水分散液7.5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商品名:SNWETOT-70、如上所述)的10%水溶液2.6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4份和水70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高岭土(商品名:HG90、如上所述)的50%水分散液108份、氢氧化铝(商品名:HIGILITEH-42、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7.4份、二丙酮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DF-20、JAPANVAM&POVAL株式会社制、聚合度2000)的10%水溶液270份、聚乙烯醇(商品名:JC-40、JAPANVAM&POVAL株式会社制、聚合度4000)的6%水溶液112份、硬脂酸锌的水分散物(商品名:HidorinZ-8-36、固体成分浓度36%、中京油脂株式会社制)4.7份、聚乙烯分散体(商品名:CHEMIPEARLW40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40%)2.6份、疏水性多元羧酸共聚物的铵盐(商品名:OROTAN165A、DowCoatingMaterials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21.8%)5.7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商品名:SNWETOT-70、如上所述)的10%水溶液1.1份和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20份混合搅拌,从而得到保护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8μm的纸支撑体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6.0g/m2的方式将锚固层(1)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锚固层(1)。在所得到的锚固层(1)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将底涂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在所得到的底涂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然后,在热敏记录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5g/m2的方式将保护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然后,在线压为78N/m的加压条件下利用超级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从而得到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10秒。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155份代替130份,不使用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62份代替130份,将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设定为176份代替4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的量设定为3.3份代替12.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的量设定为30份代替12.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的量设定为40份代替26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设定为176份代替293份,并追加煅烧高岭土(商品名:ANSILEX93、如上所述)的50%水分散液62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1的热敏记录体的制作中,使用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15μm的纸支撑体代替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8μm的纸支撑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7秒。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铵盐(商品名:POLYMARON38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含量浓度25%)代替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10
在实施例1-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烯烃-马来酸共聚物铵盐(POLYMARON1329、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25%)16份代替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26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11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110份代替130份,将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设定为90份代替4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12
在实施例1-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的量设定为16份代替26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1
在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对于由此得到的热敏记录体,进行下述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记录性能1:发色性)
使用标签打印机(商品名:L-2000、株式会社ISHIDA制)记录棋盘格图案,利用分光测色型光学浓度计(商品名:X-rite939型、X-rite公司制)测定记录部的反射浓度(记录浓度)。数值越大,表示印字浓度越浓而优选,对于记录部,实用上优选为1.20以上。
(记录性能1:画质1)
使用标签打印机(商品名:L-2000、株式会社ISHIDA制)记录条形码,目视观察其记录画质,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无图像的空白或条形码粗的情况,完全没有问题。
△:几乎没有图像的空白或条形码粗的情况,实用上没有问题。
×:有图像的空白或条形码粗的情况,实用上成为问题。
(记录性能1:画质2)
使用热敏记录评价机(商品名:TH-PMH、大仓电机株式会社制),在一个画面中记录从基底部(未记录部)的反射浓度水平到饱和浓度(记录部)的连续色调,目视观察其半色调中的记录画质,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无发色不均,画质均匀。
○:几乎没有发色不均,实用上没有问题。
△:条状的发色不均明显,实用上成为问题。
×:发色不均显著,画质不均匀。
(记录性能2:发色性)
在各热敏记录体的与热敏记录层相反的侧(背面)的支撑体上,涂布20g/m2丙烯酸类树脂类粘合剂而设置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上贴合高级纸类剥离片后进行热敏记录标签加工(施胶加工)。然后,作为对加工成热敏记录标签后的由粘合剂成分引起的发色反应(由胶糊引起的敏感性降低)进行评价的加速试验,在40℃、90%RH环境下保存7天后,通过与记录性能1同样的方法测定记录浓度。然后,通过下式求出印字再现率,以下述基准评价记录性能。在此,“标签加工前的记录浓度”是指上述“记录性能1:发色性”中得到的值。
印字再现率(%)=(标签加工后保存后的记录浓度/标签加工前的记录浓度)×100
○:印字再现率为85%以上时,完全没有问题。
△:印字再现率为70%以上且小于85%时,实用上没有问题。
×:印字再现率小于70%时,实用上成为问题。
(记录性能2:画质1)
通过与上述“记录性能2:发色性”同样的方法标签加工后保存后,通过与上述“记录性能1:画质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
[表1]
实施例2-1
·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锚固层(1)用涂布液。
·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上述实施例1-1的“热敏记录层用(1)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基重为53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7μm的含有碳酸钙作为碱性颜料的中性纸(热水提取pH8.8)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6.0g/m2的方式将锚固层(1)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锚固层(1)。在所得到的锚固层(1)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将底涂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在所得到的底涂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然后,在热敏记录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5g/m2的方式将保护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然后,在线压为78N/m的加压条件下利用超级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从而得到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9秒。另外,支撑体的王研式透气度为72秒。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1的BI液制备(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中,使用N-对甲苯基磺酰基-N’-3-(对甲苯基磺酰基氧基)苯基脲代替4,4’-二羟基二苯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155份代替130份,不使用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铵盐(商品名:POLYMARON38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25%)代替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2-5
在实施例2-1的底涂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烯烃-马来酸共聚物铵盐(POLYMARON1329、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25%)16份代替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丁基酯26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2-6
在实施例2-1的热敏记录体的制作中,使用基重为53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12μm的含有碳酸钙作为碱性颜料的中性纸(热水提取pH6.5)代替基重为53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7μm的中性纸作为含有碱性颜料的支撑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6秒。另外,支撑体的王研式透气度为17秒。
比较例2-1
在实施例2-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对于由此得到的热敏记录体,进行以下评价。其结果如表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记录性能1(发色性、画质1和画质2)以及记录性能2(发色性和画质1),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另外,关于白纸保存性,通过下述方法进行评价。
(白纸保存性:发色性)
将热敏记录体在记录前的白纸(未记录)的状态下作为加速试验在40℃、90%RH的环境下保存7天后,使用标签打印机(商品名:L-2000、株式会社ISHIDA制)记录棋盘格图案,利用分光测色型光学浓度计[商品名:X-rite939型、X-rite公司制]测定记录部的反射浓度(记录浓度)。然后根据下式求出印字再现率,以下述基准对记录性能进行评价。在此,“保存前的记录浓度”是指上述“记录性能1:发色性”中得到的值。
印字再现率(%)=(保存后的记录浓度/保存前的记录浓度)×100
○:印字再现率为85%以上时,完全没有问题。
△:印字再现性为70%以上且小于85%时,实用上没有问题。
×:印字再现率小于70%时,实用上成为问题。
[表2]
实施例3-1
·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
在将煅烧高岭土(商品名:ANSILEX、BASF公司制、吸油量90ml/100g)85份分散在水100份中而得到的分散物中,将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胶乳(固体成分浓度50%)40份、氧化淀粉的10%水溶液50份、羧甲基纤维素(商品名:CellogenAGgum、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1份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POLYMARONWR300DS、固体成分浓度2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5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锚固层(2)用涂布液。
·隐色染料分散液(AII液)的制备
将包含3-(N-乙基-对甲苯胺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10份、甲基纤维素的5%水溶液5份和水15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5μm从而得到AII液。
·显色剂分散液(BII液)的制备
将包含2,4’-二羟基二苯砜10份、甲基纤维素的5%水溶液5份和水15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8μm从而得到BII液。
·敏化剂分散液(CII液)的制备
将包含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20份、甲基纤维素的5%水溶液5份和水55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8μm从而得到CII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AII液25份、BII液50份、CII液50份、微粒无定形二氧化硅分散液(商品名:SYLOJET703A、平均粒径0.3μm、固体成分浓度20%、GraceDavison公司制)20份、氧化淀粉的20%水溶液30份、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Z-200、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0%水溶液50份和聚乙烯分散体(商品名:CHEMIPEARLW-400、固体含量浓度2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2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使高岭土(商品名:UW-90、BASF公司制)50份分散在水100份中而得到的分散物、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Z-200、如上所述)的10%水溶液600份、硬脂酸锌(商品名:HidorinZ-8-36、固体成分浓度36%、中京油脂株式会社制)25份混合搅拌从而得到保护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基重为50g/m2的高级纸的单面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5.0g/m2的方式将锚固层(2)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锚固层(2)。在锚固层(2)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4.0g/m2的方式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在热敏记录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1.5g/m2的方式将保护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然后,在线压为78N/m的加压条件下利用超级压延机实施平滑化处理,从而得到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3-2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的量设定为5份代替1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3-3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铵盐(POLYMARONPM326、固体成分浓度2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代替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3-4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的量设定为3份代替1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3-5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的量设定为20份代替1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3-1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添加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1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3-2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的量设定为40份代替1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3-3
在实施例3-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Isoban600SF35、固体成分浓度20%、株式会社可乐丽制)代替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对于由此得到的热敏记录体,进行下述评价。其结果如表3所示。
(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前的记录发色性)
使用标签打印机(商品名:L-2000、株式会社ISHIDA制),利用各热敏记录体记录棋盘格图案,利用分光测色型光学浓度计[商品名:X-rite939型、X-rite公司制]测定记录部的光学浓度(记录浓度)。
(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前的记录画质)
对上述记录发色性的评价中得到的记录图像的画质进行目测观察,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图像几乎没有空白。
○:图像略有空白,但实用上没有问题。
×:图像中空白多。
(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后的记录发色性)
在各热敏记录体的与记录面相反侧的面(背面)上涂布丙烯酸类树脂类粘合剂,在其上贴合以高级纸作为基材的剥离片的聚硅氧烷加工后的剥离面而进行热敏记录标签加工,作为促进条件,在40℃、90%RH环境下保存7天后,与上述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前的记录发色性的评价同样地测定记录部的光学浓度。
(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后的记录画质)
与上述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前的记录画质的评价同样地对上述热敏记录标签加工后的记录发色性的评价中得到的记录图像的画质进行评价。
[表3]
实施例4-1
·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SN-1055、中空率:55%、平均粒径:1.0μm、DowChemical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26.5质量%)115份、煅烧高岭土(商品名:ANSILEX、BASF公司制)的50%水分散液(体积平均粒径:0.6μm)100份、苯乙烯-丁二烯类胶乳(商品名:L-1571、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48质量%)20份、作为施胶剂的阴离子型的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的铵盐(商品名:POLYMARONWR300DS、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20质量%的水溶液)20份、氧化淀粉的10%水溶液30份和水20份的组合物混合、搅拌,从而得到锚固层(2)用涂布液。
·AIII液(隐色染料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3-二(正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SANNOPCO株式会社制)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得到的中值粒径为0.5μm从而得到AIII液。
·BIII液(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得到的中值粒径为0.6μm从而得到BIII液。
·CIII液(敏化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2份和水98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得到的中值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CIII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AIII液35份、BIII液70份、CIII液35份、氢氧化铝(商品名:HIGILITEH-42、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24份、皂化度98摩尔%、聚合度1000的聚乙烯醇的10%水溶液120份、己二酸二酰肼的35%水分散液5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的10%水溶液2份和水35份的组合物混合从而得到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DIII液(高岭土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高岭土[商品名:UW-90(注册商标)、BASF公司制]50份、微粒无定形二氧化硅(商品名:MizukasilP-527、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4份、聚丙烯酸钠的40%水溶液(商品名:AronT-5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0.4份和水81份的组合物混合从而得到DIII液。
·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包含DIII液135份、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Z-200、聚合度1000、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10%水溶液250份、硬脂酸锌水分散液(商品名:HidorinZ-8-36、固体成分浓度36%、中京油脂株式会社制)20份、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类树脂胶乳[商品名:HYDRAN(注册商标)AP-30F、DIC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20%]45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的10%水溶液1份的组合物混合从而得到保护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基重为64g/m2的高级纸(酸性纸)的一个面上将锚固层(2)用涂布液以干燥后的重量为7g/m2的方式使用刮刀涂布机利用刮刀涂布法进行涂布,进行干燥从而形成锚固层(2),在锚固层(2)上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以干燥后的重量为3.5g/m2的方式利用使用滑动料斗型幕涂装置的幕涂法进行涂布,进行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在热敏记录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5g/m2的方式将保护层用涂布液利用幕涂法进行涂布、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然后实施超级压延机处理,从而得到热敏记录体。
·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剥离基纸的剥离面设置20g/m2的以丙烯酸类树脂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层,使粘合剂层与高级纸的另一个面贴合从而得到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2
在实施例4-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施胶剂的量设定为10份代替20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3
在实施例4-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施胶剂的量设定为50份代替20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4
在实施例4-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施胶剂的种类和量变为阴离子型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商品名:POLYMARONE-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浓度30质量%)13.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E液(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由上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商品名:UU、Chemipro化成株式会社制)100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如上所述)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如上所述)的5%乳液2份和水98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成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得到的中值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E液。
实施例4-5
在实施例4-1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进一步追加E液2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6
在实施例4-5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BIII液的量设定为90份代替70份、将E液的量设定为5份代替2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5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7
在实施例4-5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BIII液的量设定为35份代替70份,将E液的量设定为60份代替25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5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F液(显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将包含4,4’-双[(4-甲基-3-苯氧基羰基氨基苯基)脲基]二苯砜100份、硅酸镁5份、砜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L-3266、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类消泡剂(商品名:NOPCO1407H、SANNOPiCO株式会社制)的5%乳液10份和水90份的组合物利用砂磨机粉碎至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SALD22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得到的中值粒径为1.0μm从而得到分散液。然后,将该分散液在70℃进行4小时加热处理,从而得到F液。
实施例4-8
在实施例4-5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中,用F液代替E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5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4-1
在实施例4-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使用阴离子型的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作为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4-2
在实施例4-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阳离子型烷基烯酮二聚物类乳液(商品名:SIZEPINEK921、20%浓度、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0份代替阴离子型的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20份作为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粘合标签加工后的热敏记录体。
对于由此得到的热敏记录用粘合标签,进行下述评价。其结果如表4所示。
(记录浓度)
使用热敏记录评价机(商品名:TH-PMH、大仓电机株式会社制),以施加能量为0.16mJ/dot和0.28mJ/dot将各热敏记录体印字,并利用反射浓度计(商品名:Macbeth浓度计RD-918、GretagMacbeth公司制)的视觉模式对记录部的光学浓度进行测定。数值越大,则表示印字的浓度越浓。
(耐醇性)
使用热敏记录评价机(商品名:TH-PMH、大仓电机株式会社制),将在施加能量为0.28mJ/dot下发色的各热敏记录体在20%乙醇液中浸渍30分钟,经干燥处理后,利用反射浓度计(商品名:Macbeth浓度计RD-918、GretagMacbeth公司制)的视觉模式对记录部的光学浓度进行测定。另外,根据下述式求出记录部的保存率。
保存率(%)=(处理后的记录浓度÷处理前的记录浓度)×100
(耐增塑剂性)
在聚碳酸酯管(40mmΦ)上卷绕三层保鲜膜(商品名:Hi-WrapKMA-W、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在其上载置在记录浓度测定用中发色后的各热敏记录体,然后在其上卷绕三层保鲜膜,在4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利用Macbeth浓度计(商品名:RD-914型、Macbeth公司)的视觉模式对进行处理后的记录部的浓度进行测定。另外,根据下述式求出记录部的保存率。保存率(%)=(处理后的记录浓度÷处理前的记录浓度)×100
(长期保存后的发色性)
为了对由长期保存引起的记录敏感度的变化进行评价,作为加速试验,将热敏记录体在50℃、90%RH的环境下保存3天后,使用热敏记录评价机(商品名:TH-PMH、大仓电机株式会社制)在施加能量为0.16mJ/dot和0.28mJ/dot下将各热敏记录体印字,利用反射浓度计(商品名:Macbeth浓度计RD-918、GretagMacbeth公司制)的视觉模式对记录部的光学浓度进行测定。与保存前的记录浓度差越小,则无发色不良,白纸保存性越优良。
[表4]
实施例5-1
·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锚固层(2)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1的“·保护层用涂布液的制备”同样的方法,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体的制作
在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8μm的纸支撑体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6.0g/m2的方式将锚固层(2)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锚固层(2)。在所得到的锚固层(2)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热敏记录层。然后在热敏记录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5g/m2的方式将保护层用涂布液涂布并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然后,在线压为78N/m的加压条件下利用超级压延机进行平滑化处理,从而得到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10秒。
实施例5-2
在实施例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155份代替130份,不使用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3
在实施例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62份代替130份,将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设定为176份代替4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4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的量设定为3.3份代替12.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5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的量设定为30份代替12.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6
在实施例5-1的热敏记录体的制作中,使用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15μm的纸支撑体代替基重为50g/m2且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8μm的纸支撑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7秒。
实施例5-7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铵盐(商品名:POLYMARON385、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25%)代替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8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将煅烧高岭土的量设定为110份代替130份,将塑料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设定为90份代替48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9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2)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二羟甲基脲化合物(商品名:TexapretR-S、BASF公司制、固体成分浓度100%)1.8份代替碳酸锆铵盐的45%水溶液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5-1
在实施例5-1的锚固层(1)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类乳液型施胶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热敏记录体。
对于由此得到的热敏记录体,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产业实用性
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敏记录体可以得到记录敏感度高、图像稳定性优良、高温保存下的基底表面模糊良好、不存在因粘合剂成分的影响导致的经时保存后的发色不良的热敏记录体,因此能够适合用作标签用途。

Claims (24)

1.一种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热敏记录体在支撑体上至少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1)、在锚固层(1)上且含有选自由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底涂层、和在底涂层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底涂层中含有塑料中空粒子和施胶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底涂层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按固体成分换算为0.5~7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底涂层中所含的塑料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在底涂层的总固体量中为40~95质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所述锚固层(1)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颜料,并且锚固层(1)中的塑料中空粒子/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0/100~60/4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含有选自由4,4’-二羟基二苯砜、2,4’-二羟基二苯砜和磺酰脲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显色剂。
7.一种热敏记录体,其在支撑体上具备:含有施胶剂的锚固层(2)、和在所述锚固层(2)上且含有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所述热敏记录体的特征在于,
2a)在所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颜料,并且相对于所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颜料100质量份,以0.5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质量份的范围含有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铵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锚固层(2)中所含的施胶剂;
2b)在所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颜料,在锚固层(2)中含有选自由阴离子型的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树脂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施胶剂,并且含有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作为所述显色剂;或者
2c)在锚固层(2)中还含有耐水化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所述热敏记录体(2b),其中,相对于所述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1质量份,以0.1~1.0质量份含有所述施胶剂。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施胶剂在所述锚固层(2)的总固体量中以1~20质量%的比例含有。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所述锚固层(2)中还含有塑料中空粒子。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形成在所述支撑体上的至少一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支撑体中还含有碱性颜料。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支撑体的透气度为80秒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支撑体为纸支撑体。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支撑体表面的由微观形貌仪得到的20kg/cm2加压下的表面粗糙度为6μm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支撑体的斯道克格施胶度为15秒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与所述热敏记录层相反侧的支撑体上具备粘合剂层。
18.如权利要求7~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所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相对于耐水化剂1质量份,含有按固体成分换算0.5~5质量份的所述施胶剂。
19.如权利要求7~18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所述热敏记录体(2c),其中,所述耐水化剂为选自由氮丙啶化合物、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羧酸二酰肼类化合物、乙二醛、甲醛、甘氨酸、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醚、二羟甲基脲、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酮醛树脂、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镁、碳酸锆铵盐、硼砂、硼酸、四硼酸钠、硼酸三酯、含硼聚合物、四硼酸钾、碳酸锆铵、环氧类化合物、酰肼化合物、含唑啉基化合物和乙醛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锚固层(1)或(2)为还含有颜料的颜料涂布层。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热敏记录体(1)或在锚固层(2)中含有耐水化剂的热敏记录体(2c),其中,
所述锚固层(1)或(2)中所含的施胶剂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施胶剂和苯乙烯-马来酸类施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所述锚固层(1)或(2)中还含有颜料,在所述锚固层(1)或(2)中含有选自由吸油性颜料和塑料中空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颜料,并且锚固层(1)或(2)中的吸油性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的质量比率为100/0~40/60。
23.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为热敏记录体(1)或在锚固层(2)中含有耐水化剂的热敏记录体(2c),其中,
所述锚固层中所含的施胶剂的含有比例在锚固层的总固体量中按固体成分换算为1~9质量%。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至少所述热敏记录层为通过幕涂法形成的层。
CN201480053146.0A 2013-10-04 2014-09-30 热敏记录体 Active CN105579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8748A JP6137481B2 (ja) 2013-10-04 2013-10-04 感熱記録体
JP2013-208748 2013-10-04
JP2014-025774 2014-02-13
JP2014025774A JP2015150764A (ja) 2014-02-13 2014-02-13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32 2014-07-31
JP2014155776A JP6277905B2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18A JP2016032883A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18 2014-07-31
JP2014-155776 2014-07-31
JP2014155832A JP6277906B2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54A JP2016032886A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54 2014-07-31
JP2014191137A JP6327085B2 (ja) 2014-09-19 2014-09-19 感熱記録体
JP2014-191137 2014-09-19
PCT/JP2014/075989 WO2015050098A1 (ja) 2013-10-04 2014-09-30 感熱記録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9241A true CN105579241A (zh) 2016-05-11
CN105579241B CN105579241B (zh) 2018-10-16

Family

ID=5277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3146.0A Active CN105579241B (zh) 2013-10-04 2014-09-30 热敏记录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62980B2 (zh)
EP (1) EP3053753B1 (zh)
CN (1) CN105579241B (zh)
BR (1) BR112016006417B1 (zh)
TW (1) TWI637851B (zh)
WO (1) WO201505009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714A (zh) * 2018-11-24 2019-01-18 赵慧哲 一种热升华转印纸
CN109367313A (zh) * 2018-11-24 2019-02-22 赵慧哲 一种超薄热升华转印纸
CN111556812A (zh) * 2017-12-22 2020-08-18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热敏记录介质生产方法和制品
CN114525700A (zh) * 2022-02-25 2022-05-24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防水热敏纸
CN115315357A (zh) * 2020-03-23 2022-11-08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和产生热敏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15515796A (zh) * 2020-04-23 2022-12-23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7567B3 (de) 2014-05-28 2015-11-05 Papierfabrik August Koehler Se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WO2017056760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パターン形成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赤外線吸収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10036135B2 (en) * 2015-10-23 2018-07-31 Philip S. Dunlap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ntain pollution and hazardous environments (CPHE)
US10882348B2 (en) * 2016-10-07 2021-01-05 Mitsubishi Hitec Paper Europe Gmbh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P3305538A1 (de) * 2016-10-07 2018-04-11 Mitsubishi HiTec Paper Europe GmbH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CN109598138B (zh) * 2018-11-15 2023-07-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中敏感信息识别、掩盖和感知是否查看的方法及装置
EP3670205B1 (en) * 2018-12-19 2021-02-17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JP6782511B1 (ja) * 2019-08-28 2020-11-11 大阪シーリング印刷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部材
EP4043229A4 (en) * 2019-11-12 2023-05-10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P4061642A1 (en) 2019-11-22 2022-09-28 Appvion, LLC Water-dispersible direct thermal or inkjet printable media
EP3831895A1 (en) * 2019-12-02 2021-06-09 Tomasz Kiska The use of magnesium phosphate and a coloring composition
CN111517444A (zh) * 2020-04-30 2020-08-11 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碳化铁的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JP7327351B2 (ja) 2020-10-28 2023-08-1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9041A (en) * 1987-09-22 1989-03-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plate provided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tireflection film
JPH0558030A (ja) * 1991-08-30 1993-03-09 General Kk 透明原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熱記録体
JPH0839930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体
US5912204A (en) * 1996-03-28 1999-06-15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adhesive label
CN1318776A (zh) * 2000-03-27 2001-10-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显影剂组合物和热敏记录材料
JP2007223047A (ja) * 2006-02-21 2007-09-06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2011062874A (ja) * 2009-09-16 2011-03-31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012245666A (ja) * 2011-05-26 2012-12-13 Oji Holdings Corp 感熱記録体
JP2013022888A (ja) * 2011-07-25 2013-02-04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2013132868A (ja) * 2011-12-27 2013-07-08 Oji Holdings Corp 感熱記録体
JP3204827U (ja) * 2016-04-07 2016-06-16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デバイス 取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97A (ja) * 1983-06-21 1985-01-08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3060634B2 (ja) 1990-08-31 2000-07-10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EP0474122B1 (en) 1990-08-31 1994-02-16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Heat 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JP3204827B2 (ja) * 1993-12-22 2001-09-0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
JP3353438B2 (ja) 1994-01-20 2002-12-03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紙
JPH08197846A (ja) 1995-01-27 1996-08-06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紙
JPH09150576A (ja) 1995-11-28 1997-06-10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H09314711A (ja) * 1996-03-28 1997-12-09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用ラベル
JP2001246859A (ja) 2000-03-03 2001-09-11 Asahi Kasei Corp 感熱記録用ラベル
JP4207193B2 (ja) 2003-03-19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JP4746894B2 (ja) 2005-03-14 2011-08-10 ボイス ペ−パ− パテント ゲ−エムベ−ハ− 塗工装置
JP5194866B2 (ja) 2008-02-14 201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用粘着ラベル
JP2009255309A (ja) 2008-04-14 2009-11-05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ラベル
JP5671955B2 (ja) * 2010-11-09 2015-02-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9041A (en) * 1987-09-22 1989-03-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plate provided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tireflection film
JPH0558030A (ja) * 1991-08-30 1993-03-09 General Kk 透明原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熱記録体
JPH0839930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体
US5912204A (en) * 1996-03-28 1999-06-15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adhesive label
CN1318776A (zh) * 2000-03-27 2001-10-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显影剂组合物和热敏记录材料
JP2007223047A (ja) * 2006-02-21 2007-09-06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2011062874A (ja) * 2009-09-16 2011-03-31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012245666A (ja) * 2011-05-26 2012-12-13 Oji Holdings Corp 感熱記録体
JP2013022888A (ja) * 2011-07-25 2013-02-04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2013132868A (ja) * 2011-12-27 2013-07-08 Oji Holdings Corp 感熱記録体
JP3204827U (ja) * 2016-04-07 2016-06-16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デバイス 取付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812A (zh) * 2017-12-22 2020-08-18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热敏记录介质生产方法和制品
CN109228714A (zh) * 2018-11-24 2019-01-18 赵慧哲 一种热升华转印纸
CN109367313A (zh) * 2018-11-24 2019-02-22 赵慧哲 一种超薄热升华转印纸
CN115315357A (zh) * 2020-03-23 2022-11-08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记录介质和产生热敏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15515796A (zh) * 2020-04-23 2022-12-23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体
CN114525700A (zh) * 2022-02-25 2022-05-24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防水热敏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7851B (zh) 2018-10-11
BR112016006417A2 (pt) 2017-08-01
EP3053753A1 (en) 2016-08-10
US20160236496A1 (en) 2016-08-18
WO2015050098A1 (ja) 2015-04-09
TW201522040A (zh) 2015-06-16
CN105579241B (zh) 2018-10-16
BR112016006417B1 (pt) 2022-03-22
EP3053753A4 (en) 2017-10-18
US9962980B2 (en) 2018-05-08
EP3053753B1 (en)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9241A (zh) 热敏记录体
JP6317682B2 (ja) 感熱記録材料
CN101247962B (zh) 热敏记录材料和制备该材料的方法
CN104995033B (zh) 热敏记录体
CN102361761B (zh) 热敏记录体
CN101687424B (zh) 热敏记录体
CN100575113C (zh) 热敏记录体
CN105283316A (zh) 热敏记录体
CN102917883B (zh) 热敏记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574409B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02781678B (zh)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A2605780A1 (en) Coated multipurpose paper, proces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CN102802961A (zh) 热敏记录体
CN106103122B (zh) 热敏记录体
CN100553998C (zh) 热敏记录体
JP6277906B2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030441A (ja) 感熱記録材料
JP2016032883A (ja) 感熱記録体
JP6277905B2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032886A (ja) 感熱記録体
US8637431B2 (en)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reverse face coating
JP2005103864A (ja) 感熱記録体
JP6327085B2 (ja) 感熱記録体
JP2005119009A (ja) 感熱記録型磁気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8693B2 (ja) 感熱記録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