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851B - Thermal record - Google Patents

Thermal recor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851B
TWI637851B TW103134621A TW103134621A TWI637851B TW I637851 B TWI637851 B TW I637851B TW 103134621 A TW103134621 A TW 103134621A TW 103134621 A TW103134621 A TW 103134621A TW I637851 B TWI637851 B TW I6378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recording material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4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2040A (zh
Inventor
森江正博
南毅擴
山根教郎
山本敏三
坂本和之
野嶋將晴
Original Assignee
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087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74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57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5076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79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288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79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8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288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1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70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2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2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8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23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 B41M5/327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with a lactone or lactam ring
    • B41M5/3275Fluora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3Colour developing components therefor, e.g. acidic compounds
    • B41M5/3333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41M5/3335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olic or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r metal salts thereof
    • B41M5/3336Sulfur compounds, e.g. sulfones, sulfides, sulfon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3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20Stability against chemicals, e.g. gre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28Storage stability; Improved self lif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6Backcoats; Back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23Organic colour formers, e.g. leuco dy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主要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感熱記錄體,其為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優異,又,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沒有因黏著劑成分所造成之發色反應阻害(糊減感),且能耐受長期保存而記錄性能優異。一種感熱記錄體(1),係在支持體上至少含有:定錨層(1),其含有上漿劑;底塗層,其在定錨層(1)上且含有選自於由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底塗層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以及一種感熱記錄體(2a),係在支持體上具備:定錨層(2),其含有特定量之顏料與特定上漿劑,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前述定錨層(2)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一種感熱記錄體(2b),係在支持體上具備:定錨層(2),其含有顏料與特定上漿劑,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前述定錨層(2)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特定呈色劑;或者一種感熱記錄體(2c),係在支持體上具備:定錨層(2),其含有上漿劑及耐水劑,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定錨層(2)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

Description

感熱記錄體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利用了無色染料與呈色劑之發色反應的感熱記錄體。
發明背景
一般而言,感熱記錄體通常是將無色乃至淡色之電子供給性無色染料與酚性化合物等之電子接受性呈色劑,分別磨碎分散成細微的粒子後,將兩者混合,再添加接著劑(黏合劑)、顏料等的充填劑、敏化劑、其他潤滑劑及其他的助劑而獲得之塗液,塗佈在紙、合成紙、或者塑膠膜等之薄片狀的支持體上而成者。感熱記錄體是藉由利用熱頭、熱壓印、熱尖筆、雷射光等加熱之瞬間的化學反應來發色,而獲得記錄圖像。感熱記錄體廣範圍地被使用於傳真機、電腦的終端列印機、自動售票機、測量用記錄器等。近年,背面施予了黏著加工之感熱記錄標籤用途增加。該等POS用標籤或工程管理劑用標籤在經黏著加工後,至被使用為止的期間長。因此,有保存時背面所塗佈之黏著劑所包含的可塑劑、乳化劑、低分子量寡聚物、界面活性劑等的成分通過支持體,到達感熱記錄面,引起發色反應的阻害(糊 減感),而使記錄發色性或記錄畫質等記錄性能顯著降低,或使印字的空隙產生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案有:在支持體與黏著劑層之間設置含有鹼度高的聚乙烯醇與顏料之阻障層(參照專利文獻1);在支持體背面設置含有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與顏料的底漆層(參照專利文獻2);在與支持體之感熱記錄層為相反側之面設置含有水溶性丙烯酸樹脂作為主成分之背面層(參照專利文獻3);使底漆層含有玻璃轉移點10℃以下且0.01重量%水溶液在280nm之透過率為2.0%以下之苯乙烯-丙烯酸系樹脂(專利文獻4參照)等;但現狀卻是未必能獲得令人滿足的結果。
又,亦提案有一種感熱記錄用黏著標籤,是在支持體背面之底漆層與黏著劑層之間設置了含有以熱可塑性樹脂為主體之填充劑的黏著中漆層者(參照專利文獻5)。進一步,亦有提案使用以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等的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作為呈色劑(參照專利文獻6)。然而,該等亦有下列課題:就利用黏著劑成分之抑制發色不良的效果而言並不充分,或為了獲得充分的效果而使製造工程變得複雜而令生產效率降低等課題。
又,迄今,作為感熱記錄體之支持體,一般而言是使用高級紙。在酸性造紙時,內含陶土、滑石等的顏料作為松脂系的上漿劑及填料來進行造紙。作為該松脂系之上漿劑的固著劑,使用明礬(硫酸鋁)雖很常見,但因為殘留在紙中的硫酸根(硫酸離子),紙面的pH會偏酸。因此,構 成感熱記錄紙的發色性物質在紙的表面會與酸性離子起反應,而有在長期保存期間中變得容易產生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的問題。因此,以防止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或者造紙成本之減低為目的,有時會使用含有碳酸鈣等之鹼性顏料(鹼填料)的中性紙作為感熱記錄體的支持體。
然而,若使用含有鹼性顏料的支持體作為感熱記錄體的支持體,則在保存感熱記錄體的期間,會有下述問題:若為記錄前則發色能力降低,若為記錄後則發生褪色而使印字糊掉、變得不鮮明,視情況還可能變得幾乎看不見。特別是,若在記錄前發色能力降低,則感熱記錄體的印字濃度將降低而變得難以判讀,顯著降低保存前所具有之記錄發色性、記錄畫質等的記錄性能,而失去了作為感熱記錄體之原有的機能。發色能力降低的理由雖未明,但推測是由於呈色劑與支持體所含有之鹼性顏料(鹼填料)形成鹽類,而發生形態變化造成呈色劑的性能降低之故。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提案有使用烷基烯酮二聚物作為合成上漿劑,且使用該合成上漿劑在pH=8.0下之固體含量濃度0.02%液體的界面電位為+20mV以下之中性紙作為支持體(參照專利文獻7),在使用了烷基烯酮二聚物作為上漿劑之中性紙上,設置含有倍異丁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的鹼金屬鹽的感熱記錄層(參照專利文獻8)等,但現狀卻是未必能獲得令人滿足的結果。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5-445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9-15057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4-28408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9-255309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9-190263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01-246859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平7-205545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特開平8-197846號公報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感熱記錄體,是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優異,又,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不會有因黏著劑成分造成之發色反應阻害(糊減感),且能耐受長期保存而記錄性能優異的感熱記錄體。
又進一步而言,是以提供一種即便是含有鹼性顏料支持體的情況下其空白紙保存性仍優異的感熱記錄體為主要目的。
本發明者等致力檢討的結果,發現上述課題可藉下述方式解決而完成了本發明:具備含有上漿劑的定錨層,及含有選自於由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底塗層;或者,在定錨層中,使其含有特定的上漿劑,或使其含有上漿劑及耐水劑。亦即,本發明是有關於 下述的感熱記錄體。
第1項:一種感熱記錄體,係在支持體上至少具有:定錨層(1),其含有上漿劑;底塗層,其在定錨層(1)上且含有選自於由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底塗層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
第2項:如第1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係在底塗層中含有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
第3項:如第1或者2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為進一步含有顏料的顏料塗佈層。
第4項:如第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及/或者底塗層所含有的上漿劑,是以含有苯乙烯之共聚物為主成分的上漿劑。
第5項:如第1~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及/或者底塗層所含有之上漿劑,是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第6項:如第1~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中含有顏料,其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前述顏料,且定錨層(1)中之吸油性顏料/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為100/0~40/60。
第7項:如第1~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中所含有的上漿劑之含有比例係,在定 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1~9質量%。
第8項:如第1~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底塗層中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係,在底塗層的全固體量中,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0.5~7質量%。
第9項:如第1~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中的上漿劑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
第10項:如第1~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中的上漿劑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
第11項:如第1~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底塗層中的上漿劑含有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
第12項:如第11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含有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
第13項:如第1~1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底塗層中所含有之塑膠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係,在底塗層的全固體量中,為40~95質量%。
第14項:如第1~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中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顏料,且定錨層(1)中之塑膠中空粒子/底塗層中之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為0/100~60/40。
第15項:如第1~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前述定錨層(1)中,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顏料,且定錨層(1)中之塑膠中空粒子/底塗層中的塑膠中空粒子之質量比率為20/80~60/40。
第16項:如請求第1~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前述定錨層(1)中含有塑膠中空粒子來作為顏料,且前述定錨層(1)所含有之以含塑膠中空粒子/苯乙烯的共聚物為主成分之上漿劑的質量比率係,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95/5~50/50。
第17項:如第1~1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含有選自於由4,4’-二羥二苯碸、2,4’-二羥二苯碸及磺醯脲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前述呈色劑。
第18項:如第1~1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感熱記錄層上具有保護層,該保護層含有顏料與接著劑。
第19項:如第1~1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前述支持體與前述感熱記錄層之間具備定錨層(1),該定錨層(1)係利用刮刀塗佈法而形成者。
第20項:如第1~1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形成在前述支持體上之至少1層是利用簾塗佈法來形成者。
第21項:如第1~2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 體,其在支持體中進一步含有鹼性顏料。
第22項:如第1~2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的透氣度在80秒以下。
第23項:如第1~2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支持體為紙支持體。
第24項:如第23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紙支持體為中性紙。
第25項:如第1~2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表面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在6μm以上。
第26項:如第1~2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的斯托茨基上膠度(Stockigt sizing degree)在15秒以下。
第27項:如第1~2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與前述感熱記錄層互為相反側之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
第28項:如第1~2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係至少前述感熱記錄層是利用簾塗佈法所形成之層。
第29項:一種感熱記錄體,係在支持體上具備:定錨層(2),其含有上漿劑;感熱記錄層,其在前述定錨層(2)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該感熱記錄體之特徵在於:2a)在前述定錨層(2)中進一步含有顏料,且相對於前述 定錨層所含有之顏料100質量份,前述定錨層(2)以0.5質量份以上且未滿5質量份之範圍含有選自於由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銨鹽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之銨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上漿劑;2b)前述定錨層(2)中進一步含有顏料,且在定錨層(2)中含有選自於由陰離子性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上漿劑;並含有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來作為前述呈色劑;或者2c)定錨層(2)中進一步含有耐水劑。
第30項:如第29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前述感熱記錄層上具有保護層,該保護層含有顏料與接著劑。
第31項:如第29或者30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b),其相對於前述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1質量份,含有前述上漿劑0.1~1.0質量份。
第32項:如第29~3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上漿劑係以在前述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1~20質量%之比例含有。
第33項:如第29~3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進一步含有下述一般式(1)所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化1】
來作為前述呈色劑。
第34項:如第33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b),其中相對於前述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1質量份,前述一般式(1)所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係以0.03~2.5質量份來含有。
第35項:如第33或者34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一般式(1)所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係已與鹼性無機顏料在同一液體中經加熱處理者。
第36項:如第35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鹼性無機顏料係選自於由鎂化合物、鋁化合物、鈣化合物、鈦化合物、矽酸鎂、磷酸鎂及滑石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第37項:如第29~3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2)中進一步含有塑膠中空粒子。
第38項:如第29~3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與前述感熱記錄層之間具備定錨層(2),該定錨層(2)係利用刮刀塗佈法所形成者。
第39項:如第29~3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形成在前述支持體上之至少1層是利用簾塗佈法來形成者。
第40項:如第29~3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 錄體,其係於支持體中進一步含有鹼性顏料。
第41項:如第29~4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的透氣度在80秒以下。
第42項:如第29~4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支持體為紙支持體。
第43項:如第42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紙支持體為中性紙。
第44項:如第29~4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表面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為6μm以上。
第45項:如第29~4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之斯托茨基上膠度為15秒以下。
第46項:如第29~4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在與前述感熱記錄層互為相反側的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
第47項:如第29~4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係相對於耐水劑1質量份,令前述上漿劑以固體含量換算計含有0.5~5質量份。
第48項:如第29~47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且前述耐水劑是選自於由氮丙啶化合物、嵌段異氰酸酯化合物、羧酸二醯肼系化合物、乙二醛、福馬林、甘胺酸、縮水甘油酯、縮水甘油醚、二羥甲基尿素、三聚氰胺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胺聚胺-表氯醇樹脂、酮-醛樹脂、過硫酸銨、氯化亞鐵、氯化鎂、碳酸鋯 銨鹽、硼砂、硼酸、四硼酸鈉、硼酸三酯、硼系聚合物、四硼酸鉀、碳酸鋯銨、環氧系化合物、醯肼化合物、含唑啉基的化合物、及乙醛酸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第49項:如第29~4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2)為進一步含有顏料的顏料塗佈層。
第50項:如第29~49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中前述定錨層(2)所含有的上漿劑為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第51項:如第29~5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中前述定錨層(2)進一步含有顏料,其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前述顏料;且定錨(2)層中的吸油性顏料/塑膠中空粒子之質量比率為100/0~40/60。
第52項:如第29~5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中前述定錨層(2)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係,在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1~9質量%。
第53項:如第29~5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中前述定錨層(2)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
第54項:如第29~5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 錄體,其為前述感熱記錄體(2c);其中前述定錨層(2)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
第55項:如第29~5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感熱記錄體,其係至少前述感熱記錄層係利用簾塗佈法所形成之層。
本發明之感熱記錄體,是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優異,又,不會有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因黏著劑成分所造成的發色反應阻害(糊減感),且耐長期保存而記錄性能優異。又進一步,即便是在含有鹼性顏料的支持體的情況下,其空白紙保存性亦優異。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在本說明書中,關於「包含」之表現,是包含「包含」、「實質僅由其構成」、及「僅由其構成」等要旨的概念。
本發明是關於在一種支持體上至少具備定錨層(1),在定錨層(1)上具備底塗層,在底塗層上具備感熱記錄層之感熱記錄體(以下,亦表記為感熱記錄體(1)),及在支持體上,具備定錨層(2),在定錨層(2)上具備感熱記錄層之感熱記錄體(以下,亦表記為感熱記錄體(2))。以下,關於感熱記錄體(1)及感熱記錄體(2),詳細地說明。
1.感熱記錄體(1)
感熱記錄體(1)是在支持體上至少具備含有上漿劑的定錨層(1),在定錨層(1)上具備含有選自於由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底塗層。藉此,可獲得優異的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又,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亦可防止黏著劑層所含有之可塑劑及乳化劑等對感熱記錄層之浸透,長期保存後的記錄性能優異。
又進一步,即便是使用含有鹼性顏料之支持體的情況,空白紙保存性亦優異。
1-1.支持體
作為感熱記錄體(1)之支持體,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高級紙(酸性紙、中性紙)、中質紙、塗層紙、銅版紙、塗料紙、玻璃紙等的紙類(紙支持體)、以及樹脂層合紙、聚烯烴系合成紙、合成纖維紙、不織布、合成樹脂薄膜、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塑膠膜、白色的塑膠膜等。
又,作為構成支持體的纖維,可使用闊葉樹樹漿、針葉樹樹漿(利用KP、SP、AP法等所獲得之針葉樹樹漿)中任一者。作為該樹漿,可舉例如:LBKP、NBKP等的化學樹漿、半化學樹漿(SCP)、GP、TMP等的機械樹漿、各種產率樹漿、DIP等的古紙樹漿。是需要可併用玻璃纖維、各種合成樹漿。
作為一般支持體所含有之顏料,可舉例如碳酸鈣、燒成高嶺土、高嶺土、矽藻土、滑石、亞氯酸鹽、氧化鈦、硫酸鋇、硫酸鋁、氧化矽等的無機顏料。又,就感熱記錄 體(1)而言,即便在該等無機顏料之中,亦可使其含有對特定的呈色劑有損及空白紙保存性之疑慮的鹼性顏料。作為鹼性顏料,可舉例如碳酸鈣、碳酸鋇、氫氧化鋁、碳酸鎂、矽酸鎂、氧化鎂等。在此所謂鹼性顏料是指使溶解後之水溶液的pH值偏鹼的顏料。
感熱記錄體(1)之支持體為中性紙的情況,可解決酸性紙之劣化與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的問題,而能將使用了特定呈色劑之感熱記錄體長期保存。關於中性紙的種類、製法雖無特別限制,但可用下述原料造紙而得:樹漿纖維;作為一般填料例如上述所舉出之鹼性顏料;作為上漿劑例如烷基烯酮二聚物(AKD)、無水烯基丁二酸酐(ASA)等、強化松脂肥皂、強化松脂乳液等之松脂系上漿劑或烯基丁二酸肥皂等之所謂合成上漿劑等;以及作為固著劑例如包含聚醯胺、丙烯酸醯胺、陽離子澱粉等的樹漿泥漿。就該中性紙而言,熱水萃取pH(根據JIS P 8133)宜為6.0~11左右的範圍,較宜為6.5~10之範圍,更宜為7.5~10之範圍。藉由將中性紙之pH設在6.0以上,可有效地抑制白紙保存時的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另一方面,藉由將pH設為11以下,可有效地抑制白紙保存後之發色能力低下。又,可抑制樹漿泥漿本身的凝集。進一步,在pH不會小於6.0的範圍內,可視需要使用明礬,來進行pH調節,藉此提高造紙性。在此,作為感熱記錄體(1)之酸性紙,為pH2以上,且不超過pH6的範圍;且宜為pH2~5.7左右的範圍。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支持體的透氣度宜為80 秒以下,較宜為75秒以下。若使用透氣度較80秒大的支持體,因物體難以在支持體中移動之故,雖不會因與阻害發色反應之成分接觸而有損及呈色劑之記錄性能的疑慮,但由於來自熱頭的熱容易傳播之故,會有降低記錄發色性之疑慮。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因具備特定的定錨層(1)與底塗層,可獲得優異的屏蔽性,而可使用透氣度的支持體,且能獲得優異的記錄性能與空白紙保存性。另一方面,關於透氣度的下限,雖無特別限制,但從形成定錨層(1)時提高塗液之塗佈適性的觀點看來,宜為10秒以上之程度,較宜為15秒以上之程度。一般使用由紙支持體所構成之支持體的情況,透氣度可藉由例如變更構成原紙之樹漿的游離度、填料等之灰分的添加率等來調節。要將透氣度調節至80秒以下,宜將樹漿的C.S.F游離度設為400ml以上。在此,透氣度是遵照JIS P 8117:2009所測定之王研式透氣度。
支持體的厚度雖無特別限定,但通常為20~200μm左右。
再者,在樹漿泥漿中,可視紙的用途適宜添加染料、螢光增白劑、pH調整劑、消泡劑、樹脂控制劑、殺黏菌劑等之造紙用內添助劑。又,在施膠壓榨時亦可塗佈澱粉等。作為造紙機,可適宜使用長網造紙機、雙股式造紙機、圓網造紙機、楊克式烘缸造紙機等。
1-2.定錨層(1)及底塗層
定錨層(1)及底塗層中所含上漿劑其皮膜本身的耐水性強,一旦乾燥則即便與水接觸也不會再溶出。就感熱記錄 體(1)而言,構想在支持體與感熱記錄層之間具備含定錨層(1)及底塗層等多層構造之中間層,藉以使上漿劑均勻地分布,另一方面,注入塑膠中空粒子而提高屏蔽性。此結果,阻害發色反應的成分不會通過支持體,抑制底塗層用塗液對定錨層(1)之浸透,且抑制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對底塗層的浸透,形成均勻的塗佈層而記錄性能優異。又,在支持體與感熱記錄層之間具有多層構造,藉此可減低起因於塗佈不均勻之發色不均勻,亦可獲得提高在單層構造之半色調之畫質的效果。
作為感熱記錄體(1)之上漿劑,可舉例如:松脂系上漿劑、烷基烯酮二聚物上漿劑、烯基丁二酸酐、陽離子聚合物上漿劑、松脂系中性上漿劑、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烯烴系上漿劑、蠟系上漿劑、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等。一般而言,是被稱為製紙用上漿劑,分子構造中具有親水基與疏水基者。作為上漿劑的形態,可為溶液型,亦可為乳液型。該等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再者,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例如所謂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是指以苯乙烯及丙烯酸之共聚物為主成分之上漿劑。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一般作為表面上漿劑來使用者以烷基烯酮二聚物上漿劑、烯烴系上漿劑、蠟系上漿劑等為佳,以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烯烴-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等之合成樹脂系上漿劑為較佳。該等之中尤其,以含有苯乙烯之共聚物為主成分的上漿劑為佳。在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中,含 有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再者,在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中,亦含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鹽,作為鹽,亦包含鈉鹽、鉀鹽、銨鹽、或該等之鹽共存者等。又,在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中,亦含有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鹽,作為鹽亦包含鈉鹽、鉀鹽、銨鹽、或該等之鹽共存者等。進一步,作為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亦含有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酯類,特別以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為特佳。
作為定錨層(1)所含有之上漿劑,雖無特別限制,但以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為佳,以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為較佳,以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為更佳。藉由使用乳液型,是在定錨層(1)之乾燥過程產生滲出而在上方形成被膜,對表面粗糙支持體提高被覆性,而被認為是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優異,抑制在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黏著劑成分所造成之發色反應的阻害(糊減感)而記錄性能亦優異者。
作為定錨層(1)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以固體含量換算計,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1~9質量%程度為佳,以2~8質量%程度為較佳,以2.5~5質量%程度為更加。藉由設為1質量%以上,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長期保存可充分耐受,增進記錄發色性而改善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9質量%以下,可增進記錄發色性,而增進感熱記錄層的感度。
在感熱記錄體(1)之定錨層(1)中,只要不損及本發明的效果,亦可含有其他的水性樹脂、助劑等。作為其他的水性樹脂,可舉例如聚乙烯醇、改質聚乙烯醇、澱粉、氧化澱粉、改質澱粉、澱粉-乙烯醋酸酯接枝共聚物、乾酪素、明膠、聚丙烯醯胺、聚醯胺、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聚胺甲酸酯系乳膠、丙烯酸系乳膠等。該等其他的水性樹脂亦可將2種併用,合計的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制,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5~30質量%程度為佳,以8~20質量%程度為較佳,以10~20質量%程度為更佳。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從塗液黏度隨時間降低等適用期的觀點看來,以不含澱粉類為佳。
作為助劑,可舉例如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月桂醇硫酸酯鈉、脂肪酸金屬鹽等的分散劑;氮丙啶化合物、嵌段異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醯肼等的羧酸二醯肼系化合物;乙二醛、福馬林、甘胺酸、縮水甘油酯、縮水甘油醚、二羥甲基尿素、三聚氰胺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胺聚胺-表氯醇樹脂、酮-醛樹脂、過硫酸銨、氯化亞鐵、氯化鎂、碳酸鋯銨鹽、硼砂、硼酸、四硼酸鈉、硼酸三酯、硼系聚合物、四硼酸鉀、碳酸鋯銨、環氧系化合物、醯肼化合物、含有唑啉基的化合物、乙醛酸鈉、二(乙醛酸)鈣、乙醛酸銨等之乙醛酸鹽等的耐水劑;消泡劑等。再者,關於耐水劑,是以在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0.1~10質量%之範圍來使用為佳;以1~5質量%程度為較佳。
定錨層(1)宜為含有顏料之顏料塗佈層。藉由含有顏料,可填充表面粗糙之支持體的凹凸,而能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又,可抑制定錨層(1)所含有之上漿劑對支持體中之浸透而提高被覆性,且能抑制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因黏著劑成分所造成之發色反應的阻害(糊減感)而提高記錄性能。
一般而言,例如藉由施膠壓榨等之表面上漿處理所獲得之原紙,因上漿劑是在紙的厚度方向上分布而存在,在紙表面附近的分布就呈希薄。藉由使本發明之定錨層形成於支持體上,可使上漿劑均勻地存在於支持體上。進一步具備底塗層,可藉以提高半色調的畫質。
定錨層(1)所含有之顏料雖無特別限制,但以吸油量以70ml/100g以上,特別是80~150ml/100g左右之吸油性顏料及/或者塑膠中空粒子及/或者熱膨張性粒子為佳。在此,上述吸油量是遵照JIS K 5101的方法所求得之值。
作為定錨層(1)所含有之吸油性顏料,可使用各種品項,而作為具體例可舉如:燒成高嶺土、無定形氧化矽、輕質碳酸鈣、滑石等的無機顏料。該等之中尤其,從提高記錄性能的觀點看來,以燒成高嶺土為佳。該等吸油性顏料之1次粒子的平均粒徑以0.01~5μm左右,特別是以0.02~3μm左右為佳。吸油性顏料之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制,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2~90質量%左右為佳,以5~90質量%左右為較佳,以30~80質量%左右為更佳。
作為定錨層(1)中所含有之塑膠中空粒子,可例 示如,迄今公知者,例如膜材由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氯化亞乙烯系樹脂等所購成之中空率50~99%左右的粒子。在此中空率是以下式(d/D)×100所求得之值。式中,d代表塑膠中空粒子的內徑,D代表塑膠中空粒子的外徑。塑膠中空粒子的平均粒徑宜為0.5~10μm左右,較宜為1~3μm左右。上述塑膠中空粒子之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制,但在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2~90質量%左右為佳,以5~70質量%左右為較佳,以10~50質量%左右為更佳。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宜使定錨層(1)含有吸油性顏料,且較宜使其含有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是指在上述含有比例之範圍內使用,且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之合計含有比例,在定錨層(1)之全固體量中,以5~93質量%左右為佳,以10~85質量%左右為較佳。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定錨層(1)中之吸油性顏料/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以100/0~40/60之範圍為佳,以90/10~60/40之範圍為較佳,以85/15~70/30之範圍為更佳。藉由將吸油性顏料之質量比率設為100以下,可提高定錨層(1)的緩衝性質,而增進記錄發色性、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40以上,可充分地發揮定錨層(1)的吸油性,減少因頭浮渣(head scum)等所造成之圖像缺陷而提高記錄畫質。又,藉由設在該範圍內,可更加提高屏蔽性,而能充分地耐受在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長期保存。
定錨層(1)一般使用利用水作為分散媒,混合上 漿劑、必要之顏料、其他水性樹脂、助劑等所調製而成之定錨層(1)用塗液進行塗佈之後,形成於經乾燥之支持體上。定錨層(1)的塗佈量雖無特別限制,但以乾燥重量計以3~20g/m2左右為佳,以5~15g/m2左右為較佳。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是在定錨層(1)上具備底塗層。感熱記錄體(1)之底塗層,含有塑膠中空粒子與上漿劑。作為底塗層所含有之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從能使用於定錨層(1)之品項中適宜選擇。上漿劑在定錨層(1)與底塗層兩者可為同一物,亦可為不同物。
作為底塗層所含有之上漿劑,雖無特別限制,但以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為佳,以苯乙烯-順丁烯二酐系上漿劑為較佳,以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藉此,可提高與塑膠中空粒子之相乘效果,且抑制在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黏著劑成分所造成之發色反應的阻害(糊減感)而使記錄性能優異。
底塗層中之塑膠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在底塗層之全固體量中,以40~95質量%左右為佳,以45~85質量%左右為較佳,以70~85質量%左右為更佳。藉由設為40質量%以上,可提高絕熱性,而能增進記錄發色性及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95質量%以下,可防止因絕熱性變得過高而感熱印字太粗模糊等畫質低下。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在定錨層(1)中作為顏料 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定錨層(1)中之塑膠中空粒子/底塗層中之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以在0/100~60/40之範圍的態樣為佳,以在20/80~60/40之範圍的態樣為較佳。藉由設在此範圍,因與上漿劑之相乘效果,定錨層(1)與底塗層之屏蔽性與被覆性的平衡性優異,可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且有助於針對充份耐受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長期保存的記錄性能。
作為底塗層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以固體含量換算計,底塗層之全固體量中,以0.5~7質量%左右為佳,2.5~6.5質量%左右為較佳,2.5~4.5質量%左右為更佳。藉由設為0.5質量%以上,可充份耐受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之長期保存,而可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藉由設為7質量%以下,可提高記錄發色性,而增進感熱記錄層之感度。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藉由調整定錨層(1)及底塗層所含有之全上漿劑與全塑膠中空粒子的塗佈量,可有效地形成定錨層(1)與底塗層之多層構造。該塗佈量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相對於全塑膠中空粒子100質量份,宜為全上漿劑3~30質量份左右。較宜為5~25質量份左右,更宜為6.0~17質量份左右。藉由設為3質量份以上,可充份耐受對感熱記錄標籤之長期保存,而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30質量份以下,可提高記錄發色性,而增進感熱記錄層的感度。
在感熱記錄體(1)之底塗層,只要是無損於本發明之效果,亦可使其含有其他水性樹脂、塑膠中空粒子以外之其他顏料、助劑等。作為其他水性樹脂、助劑,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從可使用於定錨層(1)之品項中適宜選擇。作為顏料,可舉例如尿素、酚、環氧、苯乙烯、耐綸、聚乙烯、三聚氰胺、苯胍樹脂、尿素-福馬林系樹脂等的有機顏料,或者燒成高嶺土、矽酸、多孔質碳酸鈣、滑石、高嶺土、碳酸鈣、碳酸鎂、氧化鋅、氧化鈦、矽酸鋁、矽酸鈣、氫氧化鋁等的無機顏料。
底塗層一般以水作為分散媒,再用藉由混合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視需要之其他顏料、水性樹脂、助劑等所調製而成之底塗層用塗液來塗佈後,經乾燥而形成於定錨層(1)上。底塗層的塗佈量雖無特別限制,但以乾燥重量計宜為0.5~10g/m2左右,較宜為1~5g/m2左右。
1-3.感熱記錄層
感熱記錄體(1)之感熱記錄層可含有各種公知的無色染料與呈色劑。此外,視必要亦可含有敏化劑、保存性改良劑、顏料、各種助劑等。該感熱記錄層,是底塗層上所具備者。
作為無色染料之具體例,可舉例如3,3-雙(對二甲基胺苯基)-6-二甲基胺酞內酯、3-(4-二乙基胺-2-甲基苯)-3-(4-二甲基胺苯基)-6-二甲基胺酞內酯、螢光黃母體等的藍發色性染料、3-(N-乙基-N-對甲苯基)胺-7-N-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 基胺-7-二苯基胺螢光黃母體、玫瑰紅B-苯胺基內醯胺等的綠發色性染料、3,6-雙(二乙基胺)螢光黃母體-γ-苯胺基內醯胺、3-環己基胺-6-氯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甲基-7-氯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7-氯螢光黃母體等的紅發色性染料、3-(N-乙基-N-異戊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甲基-N-環己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正丁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正戊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異戊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7-(間三氯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異戊基-N-乙基胺)-7-(鄰氯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2-四氫呋喃甲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正己基-N-乙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3-乙氧丙基)-N-乙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3-乙氧丙基)-N-甲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7-(2-氯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正丁基胺)-7-(2-氯苯胺基)螢光黃母體、4,4’-雙-二甲基胺苯并茚烷醇(beznhydrin)苄基醚、N-2,4,5-三氯苯無色基奧拉明、3-二乙基胺-7-丁基胺螢光黃母體、3-乙基-甲苯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環己基-甲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氯-7-(β-乙氧乙基)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氯-7-(γ-氯丙基)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異戊基-N-乙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丁基胺-7-氯苯胺基螢光黃 母體、3-二乙基胺-7-(鄰氯苯胺)螢光黃母體、3-(N-乙基-對甲苯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對甲苯胺基)-6-甲基-7-(對甲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四氫呋喃甲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基胺-6-氯-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甲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吡咯啶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六氫吡啶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2,2-雙{4-[6’-(N-環己基-N-甲基胺)-3’-甲基螺[酞內酯-3,9’--2’-基胺]苯}丙烷、3-二乙基胺-7-(3’-三氯甲基苯)胺螢光黃母體等的黑發色性染料、3,3-雙[1-(4-甲氧苯)-1-(4-二甲基胺苯基)伸乙-2-基]-4,5,6,7-四氯酞內酯、3,3-雙[1-(4-甲氧苯)-1-(4-吡咯啶基苯)伸乙-2-基]-4,5,6,7-四氯酞內酯、3-對(對二甲基胺苯胺基)苯胺基-6-甲基-7-氯螢光黃母體、3-對(對氯苯胺基)苯胺基-6-甲基-7-氯螢光黃母體、3,6-雙(二甲基胺)茀-9-螺-3’-(6’-二甲基胺)酞內酯等在近紅外區具有吸收波長的染料等。當然,並不受限於該等品項,又若有必要亦可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中尤其,3-二(正丁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正戊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及3-(N-乙基-N-異戊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因發色感度、印字保存性優異之故而被愛用。該無色染料的含有比例並無特別限制,在感熱記錄層全固體量中,以3~30質量%左右為佳,5~25質量%左右為較佳,7~20質量%左右為更佳。藉由設為3質量%以上,可提高發色能力、增加印字濃度。藉由設為30質量%以下,可提高耐熱性。
作為呈色劑的具體例,可舉例如4-第三丁基酚、4-乙醯基酚、4-第三辛基酚、4,4’-第二亞丁基二酚、4-苯酚、4,4’-二羥二苯甲烷、4,4’-亞異丙基二酚、4,4’-亞環己基二苯、4,4’-亞環己基二酚、1,1-雙(4-羥基苯)-乙烷、1,1-雙(4-羥基苯)-1-苯乙烷、4,4’-雙(對甲苯基磺醯基胺羰基胺)二苯甲烷、1,1-雙(4-羥基苯)環己烷、2,2’-雙[4-(4-羥基苯)苯氧基]二乙基醚、4,4’-二羥二苯硫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酚)、4,4’-二羥二苯碸、2,4’-二羥二苯碸、2,2-雙(4-羥基苯)-4-甲基戊烷、2,4’-二羥二苯碸、4-羥基-4’-異丙氧基二苯碸、4-羥基-4’-正丙氧基二苯碸、4-羥基-4’-烯丙氧基二苯碸、4-羥基-4’-苄氧基二苯碸、3,3’-二烯丙基-4,4’-二羥二苯碸、雙(對羥基苯)酢酸丁基、雙(對羥基苯)酢酸甲基、氫醌單苄醚、雙(3-丙烯基-4-羥基苯)碸、4-羥基-4’-甲基二苯碸、4-烯丙氧基-4’-羥基二苯碸、3,4-二羥苯-4’-甲基苯碸等之酚性化合物等的酚性化合物、4-羥基二苯基酮、4-羥基酞酸二甲酯、4-羥基安息香酸甲基、4-羥基安息香酸丙基、4-羥基安息香酸-第二丁基、4-羥基安息香酸苯、4-羥基安息香酸苄基、4-羥基安息香酸苄基酯、4-羥基安息香酸甲苯基、4-羥基安息香酸氯苯、4,4’-二羥二苯醚等的酚性化合物、或者安息香酸、對氯安息香酸、對第三丁基安息香酸、三氯安息香酸、對苯二甲酸、柳酸、3-第三丁基柳酸、3-異丙基柳酸、3-苄基柳酸、3-(α-甲基苄基)柳酸、3,5-二-第三丁基柳酸、4-[2-(對甲氧苯氧基)乙基氧基]柳酸、4-[3-(對甲苯基磺醯基)丙基氧基]柳酸、5-[對(2-對甲氧苯氧 基乙氧)異丙苯基]柳酸、4-{3-(對甲苯基磺醯基)丙基氧基]柳酸鋅等的芳香族羧酸,及該等酚性化合物;芳香族羧酸與例如鋅、鎂、鋁、鈣、鈦、錳、錫、鎳等的多價金屬之鹽;甚至是硫氰酸鋅的安替比林錯合物、對苯二甲醛酸與其他芳香族羧酸之複合鋅鹽等之有機酸性物質;N-對甲苯磺醯基-N’-3-(對甲苯磺醯基氧基)苯基脲、N-對甲苯磺醯基-N’-對丁氧基羰基苯基脲、N-對甲苯基磺醯基-N’-苯基脲、4,4’-雙(對甲苯磺醯基胺羰基胺)二苯甲烷、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等的脲化合物;N,N’-二-間氯苯硫代脲等的硫代尿素化合物;N-(對甲苯磺醯基)胺甲醯酸對異丙苯基苯酯、N-(對甲苯磺醯基)胺甲醯酸對苄氧基苯酯、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N-(鄰甲苯甲醯基)-對甲苯磺基醯胺等在分子內具有-SO2NH-鍵結的有機化合物;活性黏土、鎂鋁海泡石、膠質氧化矽、矽酸鋁等的無機酸性物質。
進一步,可舉如以下述一般式(1)所表示之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4,4’-雙[(2-甲基-5-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4-(2-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4’-(4-甲基-5-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等的尿素胺基甲酸酯衍生物;以下述一般式(2)所表示之二苯碸衍生物等。該等之呈色劑可單獨,或者併用2種以上來使用。
【化2】
(式中,n表示1~6之整數。)
感熱記錄體(1)之感熱記錄層,宜含有選自於由4,4’-二羥二苯碸、2,4’-二羥二苯碸及磺醯脲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作為呈色劑。作為磺醯脲化合物,可舉例如4,4’-雙(3-甲苯磺醯基脲基)二苯甲烷、1,5-(3-側氧伸戊基)-雙(3-(3’-(對甲苯磺醯基)脲基)苯甲酸酯、1-(4-丁氧基羰基苯)-3-甲苯磺醯基脲、N-(對甲苯磺醯基)-N’-苯基脲、N-(對甲苯磺醯基)-N’-對甲苯基脲、N-對甲苯基磺醯基-N’-3-(對甲苯基磺醯基氧基)苯基脲、4,4’-雙(3-(甲苯磺醯基)脲基)二苯醚、4,4’-雙(3-(甲苯磺醯基)脲基)二苯碸等。該等特定的呈色劑在使用含有鹼性顏料之支持體的情況,雖然大大降低空白紙保存性,但由於具備感熱記錄體(1)之定錨層(1)與底塗層,藉以抑制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因黏著劑成分所造成之發色反應的阻害(糊減感),又,由於可提高空白紙保存性之故而可適切地使用。
該呈色劑的含有量並無特別限制,只要視所使用之無色染料來調整即可,一般而言相對於1質量份無色染料宜為0.5質量份以上,較宜為0.8質量份以上,更宜為1質量 份以上,又更宜為1.2質量份以上,且特宜為1.5質量份以上。又,呈色劑之含有量相對於1質量份無色染料,宜為10質量份以下,較宜為5質量份以下,更宜為4質量份以下,且特宜為3.5質量份以下。藉由設為0.5質量份以上,可提高記錄性能。另一方面,藉由設為10質量份以下,可有效果地抑制高溫環境下之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
視必要,感熱記錄層亦可含有敏化劑。藉此,可提高記錄感度。作為敏化劑,可舉例如:肉豆蔻酸醯胺、棕櫚酸醯胺、硬脂酸醯胺、花生酸(arachidic acid)醯胺、甲氧羰基-N-硬脂酸苯甲醯胺、N-苯甲醯基硬脂酸醯胺、N-花生脂酸(eicosanoic acid)醯胺、伸乙基雙硬脂酸醯胺、二十二酸醯胺、亞甲基雙硬脂酸醯胺、N-羥甲基硬脂酸醯胺、對苯二甲酸二苯基、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對苯二甲酸二辛基、對苄氧基安息香酸苄基、1-羥基-2-萘甲酸苯、2-萘基苄基醚、間三苯、草酸二苯基、草酸-二-對甲基苄基、草酸-二-對氯苄基、草酸二苯基酯、對苄聯苯、甲苯基聯苯醚、對甲苯基聯苯醚、二(對甲氧苯氧基乙基)醚、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4-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4-甲氧苯氧基)乙烷、1,2-二(4-氯苯氧基)乙烷、1,2-二苯氧基乙烷、1-(4-甲氧苯氧基)-2-(2-甲基苯氧基)乙烷、1-(4-甲氧苯氧基)-2-(3-甲基苯氧基)乙烷、對甲基硫代苯苄基醚、1,4-二(苯硫代)丁烷、對乙醯鄰甲苯胺、對乙醯基乙氧苯胺、N-乙醯乙醯基-對甲苯胺、二(β-聯苯乙氧)苯、對二(乙烯基氧基乙氧)苯、1-異丙基苯-2-苯乙烷、二苯碸、1,2-二苯氧基甲基 苯等。該等在無障礙的範圍內可併用。其中尤其硬脂酸醯胺、二苯碸、2-萘基苄基醚、草酸二-對氯苄基酯、草酸二-對甲基苄基酯、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苯氧基乙烷由於發色感度優異之故而受到愛用。該敏化劑之含有量雖無特別限制,一般而言相對於1質量份之呈色劑,希望在4質量份以下左右的範圍內進行調節,以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2~40質量%左右為佳,以5~25質量%左右為較佳。
視必要,感熱記錄層亦可含有保存性改良劑。藉此,可提高記錄部的保存安定性。作為保存性改良劑,可舉例如: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伸乙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酚)、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酚)、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酚)、2,2’-亞乙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亞乙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酚)、2,2’-(2,2-亞丙基)雙(4,6-二-第三丁基酚)、2,2’-亞甲基雙(4-甲氧-6-第三丁基酚)、2,2’-亞甲基雙(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2-甲基-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5-甲基-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2-氯-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2-甲氧-6-第三丁基酚)、4,4’-硫代雙(2-乙基-6-第三丁基酚)、4,4’-亞丁基雙(6-第三丁基-間煤餾油酚)、1-[α-甲基-α-(4’-羥基苯)乙基]-4-[α’,α’-雙(4”-羥基苯)乙基]苯、1,1,3-參(2-甲基-4-羥基-5-環己基苯)丁烷、1,1,3-參(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丁烷、4,4’-硫代雙(3-甲基酚)、4,4’-二羥-3,3’,5,5’-四溴二苯碸、4,4’-二羥-3,3’,5,5’-四甲基 二苯碸、2,2-雙(4-羥基-3,5-二溴苯)丙烷、2,2-雙(4-羥基-3,5-二氯苯)丙烷、2,2-雙(4-羥基-3,5-二甲基苯)丙烷、參(2,6-二甲基-4-第三丁基-3-羥基苄基)異三聚氰酸等的受阻酚化合物、1,4-二氧化丙烯氧基苯、4,4’-二氧化丙烯氧基二苯碸、4-苄氧基-4’-(2-甲基環氧丙基氧基)二苯碸、對苯二甲酸二氧化丙烯、煤餾油酚系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酚系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雙酚A型環氧樹脂等的環氧化合物、N,N’-二-2-萘基-對苯二胺、雙(4-伸乙基亞胺基羰基胺苯基)甲烷、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磷酸鈉、N,N’-二-2-萘基-對苯二胺、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磷酸之鈉或者多價金屬鹽、雙(4-伸乙基亞胺基羰基胺苯基)甲烷等。
保存性改良劑的含有比例只要是設成用於保存性改良之目的有效的量即可,通常以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1~30質量%左右為佳,5~20質量%左右為較佳。
作為感熱記錄層所含有之顏料的具體例,可舉例如高嶺土、陶土、滑石、燒成高嶺土、碳酸鈣、碳酸鎂、氧化鋁、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氧化鎂、氧化鋅、氧化鈦(二氧化鈦)、碳酸鋇、硫酸鋇、微粉矽酸、矽酸鈣、(合成)矽酸鋁、滑石、燒成高嶺土、氧化鈦、氧化鋅、葉蠟石、矽藻土、微粒子狀無氫氧化矽、無定形氧化矽、活性黏土、經表面處理之碳酸鈣及氧化矽等的無機顏料、苯乙烯微球、耐綸粉末、聚乙烯粉末、尿素-福馬林樹脂填充劑、酚樹脂、環氧樹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生澱粉粒子、耐綸、三聚氰胺樹脂、苯胍樹脂等的有機 顏料。顏料的含有量為不使發色濃度降低之程度的量,即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以50質量%以下為佳。
感熱記錄層一般以水作為分散媒,將無色染料與呈色劑、視必要之敏化劑與保存性改良劑一起,或者分別地利用球磨機、雙錐型球磨機、磨碎機、縱型或横型的混砂機等之各種攪拌/濕式粉碎機,與如聚丙烯醯胺、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鹽等之水溶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他界面活性劑一起分散而作成分散液後,使用可使平均粒徑成為2μm以下的分散液,將藉由混合視必要之顏料、接著劑、助劑等所調製成的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後,使其乾燥而形成於底塗層上。感熱記錄層之塗佈量並無特別限制,以乾燥後之塗佈量計宜為1~12g/m2左右,較宜為2~10g/m2,更宜為2.5~8g/m2,特宜為3~5.5g/m2。再者,感熱記錄層視必要可分成2層以上來形成,各層的組成與塗佈量可相同,又亦可不同。
作為感熱記錄層用塗液所使用之接著劑,亦可使用例如水溶性接著劑及水分散性接著劑之任一的水性接著劑。作為水溶性接著劑,可舉例如聚乙烯醇、羧基改質聚乙烯醇、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矽改質聚乙烯醇等的改質聚乙烯醇、澱粉及其衍生物、甲氧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及乙基纖維素等的纖維素衍生物、聚丙烯酸鈉、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醯胺、倍異丁烯-順丁 烯二酐共聚物鹽、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鹽、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鹽、伸乙基-順丁烯二酐共聚物鹽、丙烯酸醯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醯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醯胺、藻酸鈉、明膠、及乾酪素、阿拉伯膠等。作為水分散性接著劑,可舉如聚乙烯醋酸酯、聚胺甲酸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氯化乙烯基-乙烯醋酸酯共聚物、聚丁基丙烯酸甲酯、伸乙基-乙烯醋酸酯共聚物、矽烷化胺甲酸酯、丙烯酸-氧化矽複合體、及丙烯酸-氧化矽-胺甲酸酯複合體、尿素樹脂、三聚氰胺樹脂、醯胺樹脂、聚胺甲酸酯樹脂等的水不溶性聚合物的乳膠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併用2種以上來使用。該等之至少1種在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宜以5~50質量%左右,較宜以10~40質量%左右的範圍來添加。
在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中,視必要可使其含有分散劑、耐水劑、蠟類、金屬肥皂、有色染料、有機顏料或者無機顏料(鹼性無機顏料)、有色顏料、螢光染料、撥油劑、消泡劑及黏度調節劑等的助劑。
作為耐水劑,可舉例如乙二醛等之醛系化合物、聚乙烯亞胺等之聚胺系化合物;環氧系化合物、聚醯胺樹脂、三聚氰胺樹脂、二羥甲基脲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嵌段異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醯肼等的羧酸二醯肼系化合物;乙醛酸鹽以及過硫酸銨、氯化亞鐵、氯化鎂、四硼酸鈉、四硼酸鉀及硼酸等之無機化合物、硼酸、硼酸三酯、 硼系聚合物、二醛澱粉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併用2種以上來使用。該等耐水劑在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宜以0.1~10質量%之範圍來使用。
作為蠟,可舉如石蠟、棕櫚蠟、微晶蠟、聚乙烯蠟、高級脂肪酸酯蠟等。作為金屬肥皂,可舉如高級脂肪酸多價金屬鹽,即硬脂酸鋅、硬脂酸鋁、硬脂酸鈣、油酸鋅等。
作為鹼性無機顏料,宜為選自於由鎂化合物、鋁化合物、鈣化合物、鈦化合物、矽酸鎂、磷酸鎂及滑石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其中尤其是矽酸鎂、磷酸鎂、滑石,從塗液之安定性及塗佈適性的面看來亦受到愛用。
作為分散劑,可舉例如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月桂醇硫酸酯鈉、脂肪酸金屬鹽等。
1-4.保護層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在感熱記錄層上亦可視必要具備保護層。保護層宜含有顏料與接著劑。在保護層中,就防止對熱頭黏著之目的,宜進一步使其含有聚烯烴蠟、硬脂酸鋅等潤滑劑,亦可使其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又,藉由設置具有光澤的保護層,亦可提高製品的附加價值。
作為保護層所含有之接著劑,並無特別限制,亦可使用水溶性接著劑及水分散性接著劑之任一的水性接著劑。接著劑可從能使用於感熱記錄層之品項中適宜選擇。作為水溶性接著劑,可藉由將聚合度1000~3000之聚乙烯醇,在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含有15~50質量%,來更進一步提高 本發明的效果。作為聚合度1000~3000之聚乙烯醇,可舉例如完全皂化或者部分皂化聚乙烯醇、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羧基改質聚乙烯醇及矽改質聚乙烯醇等的改質聚乙烯醇。該等之中尤其是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及二丙酮改質之聚乙烯醇,可令保護層表面之屏蔽性提高,又可使耐化學性等之保存性提高,故為佳。又,可舉如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基甲基纖維素等之纖維素系樹脂、明膠、乾酪素、伸乙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鹼金屬鹽等。作為水分散性接著劑,可舉例如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丙烯酸系乳膠、胺甲酸酯系乳膠等的乳膠。該等之中尤其,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及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可增進表面的屏蔽性,又可增進耐化學性等之保存性,而受到愛用。
又,丙烯酸系樹脂因有助於記錄部之耐化學性且亦易賦予耐水性之故而為佳。作為保護層中所使用之丙烯酸系樹脂,非有特別限定者,只要含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丁基、丙烯酸異丁基、丙烯酸環己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丙烯酸羥乙基、丙烯酸胺乙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甲基丙烯酸乙基、甲基丙烯酸丁基、甲基丙烯酸異丁基、甲基丙烯酸環己基、甲基丙烯酸-2-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胺乙酯、丙烯酸醯胺、丙烯腈等之丙烯酸系單體之至少1者作為構成樹脂之成分即可。
作為丙烯酸系單體成分量,以丙烯酸系樹脂之全 固體量中10質量%以上為佳。又,在丙烯酸系樹脂中,在丙烯酸系單體以外,亦可使例如伸乙基、苯乙烯、丁二烯、異丁烯、順丁烯二酐等之其他單體共聚。
保護層所含有之水性接著劑的含有比例,其合計在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以10~80質量%左右為佳,以20~75質量%左右為較佳。藉由設為10質量%以上,可獲得優異的屏蔽性,而且,可增加表面強度而防止紙粉的產生。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質量%以下,可抑制屬記錄障害之黏著。
將水溶性接著劑與水分散性接著劑併用時,其使用比率為相對於100質量份水溶性接著劑,水分散性接著劑以5~100質量份左右為佳。
作為保護層中的顏料,可舉例如碳酸鈣、氧化鋅、氧化鋁、二氧化鈦、無定形氧化矽、合成雲母、氫氧化鋁、硫酸鋇、滑石、高嶺土、陶土、燒成高嶺土等的無機顏料、耐綸樹脂填充劑、尿素-福馬林樹脂填充劑、生澱粉粒子等的有機顏料。該等之中尤其是高嶺土、氫氧化鋁對可塑劑及油等之化學品的屏蔽性的降低少,而且記錄濃度之降低亦小之故而為佳。
保護層中之顏料的含有比例,在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以5~80質量%左右為佳,10~70質量%左右為較佳。藉由設為5質量%以上,可改善與熱頭的滑動,而可抑制黏著及頭浮渣(head scum)。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質量%以下,可增加屏蔽性,而大幅地提高作為保護層之機能。
保護層一般以水作為分散媒,使用藉由混合顏料 與接著劑、視必要之助劑等所調製成的保護層用塗液來塗佈後,經乾燥而形成於感熱記錄層上。保護層用塗液之塗佈量並無特別限制,以乾燥重量計宜為0.3~15g/m2左右,較宜為0.3~10g/m2左右,更宜為0.5~8g/m2左右,且特宜為1~8g/m2左右,又以1~5g/m2左右為更佳。再者,保護層可視必要分為2層以上來形成,各層的組成與塗佈量,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
作為保護層用塗液所使用之助劑,可舉例如硬脂酸鋅、硬脂酸鈣、聚乙烯蠟、棕櫚蠟、石蠟、酯蠟等的潤滑劑;烷基苯磺酸鈉、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磺酸改質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鈉乙炔二醇系化合物等之乙炔二醇系界面活性劑、氟系界面活性劑、氧化矽系界面活性劑、磷酸酯系界面活性劑、醚型系界面活性劑;或甜菜鹼、胺羧酸鹽、咪唑咻衍生物等的兩性系界面活性劑等之界面活性劑、乙二醛、硼酸、二醛澱粉、羥甲基尿素、乙醛酸鹽、環氧系化合物、苯肼系化合物等的耐水劑(交聯劑)、疏水性聚羧酸共聚物、紫外線吸收劑、螢光染料、著色染料、離型劑、抗氧化劑等。助劑之使用量可自廣範圍進行適宜設定。
1-5.其他的層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是可作為在與支持體設置了感熱記錄層之面為相反側的面,或者在具備感熱記錄層的面,具備了黏著劑層之感熱記錄體而適於使用者。作為感熱記錄體(1)所使用之黏著劑,可舉例如以來自天然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聚異丁烯橡膠、異戊二烯橡膠等之橡膠系 物質為主成分者;以乙烯基醚系物質為主成分者;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為主單體之共聚聚合物等以丙烯酸系物質為主成分者;以橡膠狀矽氧烷與樹脂狀矽氧烷為主成分者等。該等可作為乳液、溶劑、或者無溶劑型之各種黏著劑來使用。作為黏著劑成分可含有可塑劑及乳化劑。
使用剝離薄片時,黏著劑可在支持體上直接塗佈來設置黏著劑層,亦可在剝離薄片之剝離劑表面塗佈黏著劑來設置黏著劑層後,貼著於支持體之與感熱記錄層相反之側,轉印黏著劑層來設置之。在任一情況中,為了防止黏著劑層在使用時以外之非所欲的黏著而將剝離薄片貼合,希望在需要時剝除來使用。另一方面,在未使用剝離薄片之無隔片型中,感熱記錄層與黏著劑層,其等之間是夾持離形層等來積層,由於是在捲取狀態下支持體與黏著劑層接觸而黏著劑成分的影響之故,可將本發明的效果毫無遺憾地發揮出來。
作為剝離薄片,宜為具有下述剝離面者:在於玻璃紙等高密度原紙、陶土塗層紙、牛皮紙,或者高級紙等上積層了聚乙烯等而得之聚層合紙等的剝離基紙上,作為剝離劑,使氟樹脂及氧化矽樹脂等以乾燥重量0.05~3g/m2左右的範圍附著之剝離面。作為黏著劑的塗佈方法,例如使用輥塗佈機、刀塗佈機、桿塗佈機、縫模塗佈機等,塗佈量以乾燥重量在5~50g/m2左右的範圍來調節。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視必要可在支持體之與設有感熱記錄層之面相反側的面上設置以顏料與接著劑 (黏合劑)為主成分之背面層。藉此,可進一步增加保存性,且能提高彎曲適性及列印機移動性。又,適可視必要附加在背面設置磁性記錄層及印刷用塗被層,甚至進一步設置熱轉印記錄層及噴墨記錄層等,感熱記錄體製造領域中各種公知技術者。
在感熱記錄體(1)中,為了較提高製品的附加價值,亦可設為多色感熱記錄體。一般而言多色感熱記錄體,是意圖利用加熱溫度的差、或者熱能的差;一般而言,在支持體上使發色為不同色調之高溫發色層與低溫發色層依序積層所構成者,將該等大致分類則有消色型與加色型2種類,有使用了微膠囊方法方法,及使用由有機高分子與無色染料所構成之複合粒子來製造多色感熱記錄體的方法。
1-6.感熱記錄體的形成方法
在感熱記錄體(1)中,作為形成定錨層(1)、底塗層、感熱記錄層及保護層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採用空氣刀法(空氣刀塗佈)、刮刀法(例如,巴里桿(Bali-bar)刮刀塗佈、純刮刀(pure blade)塗佈、棒刮刀塗佈等)、凹版法、輥塗佈機法、簾式法(簾塗佈)、噴霧法、浸漬法、桿法(桿塗佈)、擠壓法、短停頓塗佈、模塗佈等已知的塗佈方法。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可在形成了各層之後,或者在形成了特定的層後之任意的過程中,施行利用超級研光之平滑化處理。又,就彎曲控制等之目的而言,亦可在支持體的背面設置塗佈層等。
底塗層宜為利用刮刀塗佈法所形成之層。藉此, 可消除支持體的凹凸而形成均一厚度的感熱記錄層,提高記錄感度,增進視必要設置之保護層的屏蔽性。刮刀塗佈法不限於使用由斜角型及彎曲型所代表之刮刀的塗佈法,而亦含棒刮刀法及比爾刮刀法等。
又,作為底塗層用塗液之塗佈方法,從提高底塗層之表面性的觀點看來,以純刮刀塗佈及棒刮刀塗佈為佳。又,就感熱記錄層及保護層之形成而言,宜以簾塗佈進行同時塗佈多層。藉此,可防止層間混合,並形成均勻的塗佈層而提高保護層的屏蔽性。而且可提高生產性,使製造時的消耗能量較為減低。所謂簾塗佈,是指將塗液流下而使其自由落下,以不接觸支持體之方式來塗佈的方法,可採用滑動簾法、偶簾(couple curtain)法、雙簾(twin curtain)法等公知者,而非受到特別限制特。又,亦可採用如日本專利特開2006-247611號公報所記載,利用從簾頭使塗液朝下噴出而在斜面上使塗液層形成,從斜面之終端部朝下之簾引導部形成塗液簾,而在網面上使塗液層移行之多段式簾塗佈機的方法。在此,所謂同時多層塗佈,是指在塗佈2層以上之層時,同時地塗佈上下層的方法,且包含在塗佈了下層後不進行乾燥就塗佈上層的方法。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支持體表面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為6μm以上之支持體中,因顯示了更佳的印字品質提高效果而為佳。藉由具備在感熱記錄體(1)中之定錨層(1)與底塗層,可提高感熱記錄層的被覆性,即便是具有表面粗度在6μm以上,較佳為 在8μm以上,更佳為10μm以上之粗糙表面的支持體,也能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將表面粗度設在15μm以下左右,可獲得充足的記錄性能。在此,表面粗度是利用東洋精機製作所製的表面試驗機「MICRO TOPOGRAPH」,使用直徑5.5cm之加壓接觸子,在接觸時間990ms的條件下,從5處之測定值去除最大值及最小值後求得剩下3處的平均值。
就感熱記錄體(1)而言,支持體的斯托茨基上膠度(Stockigt sizing degree)宜為15秒以下。較宜為10秒以下。藉由具備感熱記錄體(1)中的定錨層(1)與底塗層,可抑制進入支持體中之塗液的浸透,形成均勻的感熱記錄層,即便是上漿度低的支持體,也可增進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作為斯托茨基上膠度的下限,雖無特別限制,從提高在定錨層(1)形成時塗液的塗佈適性之觀點看來,以1秒以上為佳,以5秒以上為較佳。再者,斯托茨基上膠度是以JIS P 8122為準來進行測定。再者,作為支持體基底重,雖無特別限制,但以40~70g/m2左右為佳。
2.感熱記錄體(2)
感熱記錄體(2)是關於一種在支持體上具備含有上漿劑之定錨層(2)(或者亦表記為底塗層(2)),且在前述定錨層(2)上具備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之感熱記錄層的感熱記錄體。較具體而言,是關於一種定錨層(2)以特定量含有選自於由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銨鹽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之銨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作為上漿劑,且進一步含有 顏料之感熱記錄體(以下亦表記為感熱記錄體(2a));一種定錨層(2)含有選自於由陰離子性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作為上漿劑,更進一步含有顏料,且在感熱記錄層中含有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作為呈色劑之感熱記錄體(以下,亦表記為感熱記錄體(2b));或者一種在定錨層(2)中,含有上漿劑及耐水劑之感熱記錄體(以下亦表記為感熱記錄體(2c))。
在感熱記錄體(2a)中,一般認為藉由設置如上述之定錨層(2),可獲得優異的記錄發色性,且在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會防止黏著劑層所含有之可塑劑及乳化劑等對感熱記錄層之浸透,並抑制長期保存後之記錄性能降低者。又,由於是銨鹽之故,不會有因鈉鹽等引起熱頭電解腐蝕等的疑慮。進一步,在感熱記錄體(2a)之特定的上漿劑由於是溶液型,可形成比較均勻的層而發揮屏蔽性。
又,在感熱記錄體(2c)中,藉由在支持體上至少具備含有上漿劑及耐水劑的定錨層(2),可獲得優異的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又,在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亦可防止黏著劑層所含有之可塑劑及乳化劑等對感熱記錄層之浸透,長期保存後之記錄性能。
2-1.支持體
作為感熱記錄體(2)之支持體,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以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1.支持體」所例示者。支持體的厚度雖無特別限定,但通常為20~200μm左右。
作為感熱記錄體(2b)之支持體,是以將含有樹漿纖維、填料及上漿劑之樹漿泥漿造紙所獲得之中性紙或者酸性紙的紙支持體為較佳。一般而言,在酸性紙的情況,會有構成感熱記錄體之發色性物質在紙的表面與酸性離子發生反應,在長期保存期間中變得易產生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的問題。另一方面,中性紙的情況,在保存感熱記錄體期間,例如經過1年,若是在記錄前則發色能力降低,若在記錄後則發生褪色而印字糊掉,或變得不鮮明,視情況可能還會有變得幾乎看不見的問題。迄今,一直是依據紙支持體的種類來分別使用感熱記錄層所含有的成分;就感熱記錄體(2b)而言,在中性紙或者酸性紙中任一者中,可在白紙保存後之耐可塑劑性發揮優異的效果,而可獲得基底表面具有耐熱性且潛在的記錄濃度高之空白紙保存性優異的感熱記錄體。關於其理由尚未知,但推測是因為在保存感熱記錄體的期間,相對於一般的呈色劑會與中性紙所含有之鹼填料形成鹽而呈色劑之性能降低,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無論是在中性紙及酸性紙中任一者皆不會引起形態變化之故。
關於中性紙的種類、製法雖無特別限定,但可以樹漿纖維與一般包含填料的樹漿泥漿來造紙獲得。填料的具體例可使用以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1.支持體」所例示者。
作為中性紙的pH,熱水萃取pH(依據JIS P 8133)以6.5~10之範圍為佳,以7.5~10之範圍為較佳。藉由將中性 紙的pH設在6.5以上可有效地抑制白紙保存時的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另一方面,藉由將pH設為10以下,可抑制樹漿泥漿本身的凝集。又,在pH不小於6.5的範圍,視必要使用明礬,可進行pH調節,亦可提高造紙性。
使用酸性紙的情況之熱水萃取pH(依據JIS P 8133)是在2~6左右的範圍。
關於感熱記錄體(2)所使用之樹漿纖維的種類、製法等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以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1.支持體」所例示者。
再者,作為樹漿泥漿所添加之造紙用內添助劑、造紙機的具體例,可使用以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1.支持體」所例示者。
2-2.定錨層(2)
在感熱記錄體(2)中,在支持體上具備含有顏料與上漿劑的定錨層(2)。或者,具備含有上漿劑與耐水劑的定錨層(2)。上漿劑是皮膜本身的耐水性強,一旦乾燥,即便再與水接觸也不會再溶出。在感熱記錄體(2c)中,一般認為藉由在支持體與感熱記錄層之間,具備定錨層(2),將使上漿劑及耐水劑均勻地分布而提高屏蔽性。此結果,會阻害發色反應的成分就不會通過支持體,對定錨層(2)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浸透受到抑制,且會形成均勻的塗佈層而記錄性能優異。作為感熱記錄體(2b)之上漿劑,是陰離子性,且為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較偏好陰離子性的苯乙烯-順 丁烯二酸共聚樹脂。藉此,即便是經黏著標籤加工的情況,可抑制因黏著劑成分之影響所造成之經時保管後的發色不良,令其以保管前之初期的記錄濃度來發色。又,即便是在感熱記錄體(2b)中使用了中性紙或者酸性紙作為支持體的情況,其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及空白紙保存性優異。該理由雖仍未確定,旦一般認為是因為提高定錨層(2)的屏蔽性,抑制感熱記錄層中之敏化劑及呈色劑,與支持體中的鹼填料或酸性離子、或者黏著劑所含有之界面活性劑等接觸,而能毫無遺憾地發揮本申請案之發明的特定呈色劑的效果。
又,作為感熱記錄體(2c)的上漿劑,並非受特別限定者,而可使用以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1)及底塗層」所例示者。
作為感熱記錄體(2c)之定錨層(2)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以固體含量換算計,在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以1~9質量%左右為佳,2~8質量%左右為較佳,2.5~5質量%左右為更佳。藉由設為1質量%以上,可充分耐受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的長期保存,可提高記錄發色性而增進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9質量%以下,可提高記錄發色性而增進感熱記錄層的感度。
在感熱記錄體(2c)中於定錨層(2)內含有耐水劑。作為耐水劑,可舉如氮丙啶化合物、嵌段異氰酸酯化合物、己二酸二醯肼等之羧酸二醯肼系化合物;乙二醛、福馬林、甘胺酸、縮水甘油酯、縮水甘油醚、二羥甲基尿素、三聚 氰胺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胺聚胺-表氯醇樹脂、酮-醛樹脂、過硫酸銨、氯化亞鐵、氯化鎂、碳酸鋯銨鹽、硼砂、硼酸、四硼酸鈉、硼酸三酯、硼系聚合物、四硼酸鉀、碳酸鋯銨、環氧系化合物、醯肼化合物、含有唑啉基的化合物、乙醛酸鈉、二(乙醛酸)鈣、乙醛酸銨等之乙醛酸鹽等。該等可單獨1種,或者併用2種以上來使用。該等耐水劑在定錨層(2)的全固體量中,宜以0.1~10質量%之範圍來使用,且以1~5質量%左右為較佳。
作為定錨層(2)所含有之耐水劑,從提高屏蔽性,並抑制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對定錨層之不均勻的浸透來增進發色性的觀點看來,宜為選自於由氮丙啶化合物、羧酸二醯肼系化合物、乙二醛、甘胺酸、縮水甘油酯、縮水甘油醚、二羥甲基尿素、三聚氰胺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胺聚胺-表氯醇樹脂、酮-醛樹脂、碳酸鋯銨鹽、硼砂、硼酸、硼系聚合物、含有唑啉基的化合物、及乙醛酸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藉由該等耐水劑,將提高與定錨層上所形成之感熱記錄層及保護層之密著性,亦可獲得使表面強度增加之效果。作為耐水劑的含有量,雖無特別限定,但相對於耐水劑之1質量份,以固體含量換算計,宜含有0.5~5質量份左右的上漿劑,且以含有1~4質量份左右為較佳。
定錨層(2)一般以水作為分散媒,使用藉由將上漿劑及耐水劑、視必要之顏料、其他水性樹脂、助劑等混合所調製而得之定錨層(2)用塗液塗佈之後,使其乾燥而形成於支持體上。定錨層(2)的塗佈量雖無特別限制,但以乾 燥重量計宜為3~20g/m2左右,較宜為5~15g/m2左右。
在感熱記錄體(2a)及(2b)所使用之上漿劑,以銨鹽的形態為佳。藉由設為銨鹽,就不會有例如因鈉鹽等使熱頭產生電解腐蝕等的疑慮。進一步,其形態宜為溶液型。若為乳液型則在定錨層(2)之乾燥過程中會滲出至上方,且顏料會沉澱於支持體側而難以形成均勻的層,而有損害對黏著劑層之屏蔽性的疑慮,但藉由設為溶液型,就可形成均勻的層而發揮屏蔽性。
作為感熱記錄體(2a)中選自於由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的銨鹽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之銨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含有量,相對於定錨層(2)所含有之顏料100質量份為0.5質量份以上且未滿5質量份的範圍。較佳的為1~4質量份。若未滿0.5質量份,則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後之記錄發色性與記錄畫質將降低。若為5質量份以上則記錄發色性將降低,且有感熱記錄層的感度低下之疑慮。
又,感熱記錄體(2b)之定錨層(2)中前述上漿劑的含有量雖無特別限定,但相對於1質量份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宜為0.1~1.0質量份,較宜為0.1~0.7質量份,更宜為0.2~0.7質量份。
又,作為感熱記錄體(2b)之定錨層(2)中上漿劑的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定,但在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宜為1~20質量%,較宜為2~10質量%,且更宜為4~10質量%。藉由設為1質量%以上,可獲得充足的屏蔽性,藉由設為20質量%以下可獲得充足的記錄感度。
在感熱記錄體(2b)中定錨層(2)所含有之上漿劑,是選自於由陰離子性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但是必要可在不造成妨礙的範圍內併用各種公知的材料。作為具體例,可使用如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及底塗層」所舉出之上漿劑。該等上漿劑可單獨或者組合2種類以上來使用。
在感熱記錄體(2)的定錨層(2)中,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亦可併用其他的接著劑。作為其他的接著劑,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及底塗層」所舉出之接著劑。接著劑之合計的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定,但以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的5~30質量%左右為佳,以10~20質量%左右為較佳。
又,在感熱記錄體(2)之定錨層(2)中,只要無損於本發明之效果,亦可含有水性樹脂。作為水性樹脂,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及底塗層」所舉出之水性樹脂。該等水性樹脂亦可併用2種,其合計的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制,但在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以5~30質量%左右為佳,8~20質量%左右為較佳,10~20質量%左右為更佳。
定錨層(2)所含有之顏料雖無特別限定,但以吸油量在70ml/100g以上,特別是80~150ml/100g左右的吸油性顏料及/或者塑膠中空粒子(有機中空粒子)及/或者熱膨張性粒子為佳。在此,上述吸油量是依照JIS K 5101之方法所 求得之值。作為吸油性顏料,可使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1)及底塗層」所舉出之吸油性顏料。該等吸油性顏料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宜為0.01~5μm左右,特宜為0.02~3μm左右。吸油性顏料之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定,但以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2~95質量%左右為佳,5~90質量%左右為較佳,30~80質量%左右為更佳。
在感熱記錄體(2)中,於支持體與感熱記錄層之間宜具有含有塑膠中空粒子的定錨層(2)。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記錄感度。又,利用塑膠中空粒子在支持體上停留而形成均勻的定錨層(2),可使設置於定錨層(2)上之塗佈層的厚度均勻,增加屏蔽性。
作為塑膠中空粒子,可例示如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2.定錨層及底塗層」所舉出之迄今公知者。塑膠中空粒子平均粒徑在0.5~10μm左右為佳,1~3μm左右為較佳。上述塑膠中空粒子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定,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2~90質量%左右為佳,5~70質量%左右為較佳,10~50質量%左右為更佳。藉由將平均粒徑設為10μm以下,在將定錨層(2)用塗液以刮刀塗佈法塗佈的情況,不會成為條痕或刮痕等困擾的原因,而可獲得良好的塗佈適性。
塑膠中空粒子的含有比例可從廣範圍來做選擇,一般而言在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以2~90質量%左右為佳。從發色性之改良效果與提高屏蔽性的觀點看來,下限以5質量%以上為較佳,10質量%以上為更佳。另一方面, 從抑制對熱頭之沉積物附著的觀點看來,上限以80質量%以下為較佳,以70質量%以下為更佳,以60質量%以下為特佳,且以50質量%以下為最佳。
再者,併用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的情況,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是在上述含有比例之範圍內來使用,且吸油性顏料與塑膠中空粒子之合計量以定錨層(2)之全固體量中5~90質量%左右為佳,5~93質量%左右為較佳,10~85質量%左右為更佳,10~80質量%左右為特佳。
在本發明中,定錨層中之吸油性顏料/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是以100/0~40/60之範圍為佳,90/10~60/40之範圍為較佳,85/15~70/30之範圍為更佳。藉由將吸油性顏料之質量比率設在100以下,可提高定錨層的緩衝性質,增加記錄發色性、記錄畫質。另一方面,藉由設為40以上,可充分地發揮定錨層的吸油性,可減少因頭浮渣(head scum)等所造成的圖像缺陷而增進記錄畫質。又,藉由設在該範圍,可進一步提高屏蔽性,而能充分地耐受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的長期保存。
定錨層(2)可藉由例如可以水作為媒介,將含有顏料與特定上漿劑、視必要之各種添加劑的定錨層(2)用塗液在紙支持體上塗佈及使其乾燥來形成。定錨層(2)的塗佈量雖非特別限定者,但以乾燥重量記宜在2~30g/m2,較宜為4~15g/m2,更宜為5~12g/m2左右的範圍內進行調節。
2-3.感熱記錄層
作為使用於感熱記錄體(2)之感熱記錄層的無色染料, 只要是一般感熱記錄紙所使用者即可而無特別限制。作為無色染料的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無色染料。該等無色染料可單獨或者併用2種以上,並依據感熱記錄體的用途及希望的特性來適宜選擇使用。
又,無色染料的含有比例,可以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無色染料的含有比例來適宜設定,但在感熱記錄體(2a)的情況,以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3~50質量%左右為佳,以5~40質量%左右為特佳。
感熱記錄體(2b)之情況的無色染料含有比例,在感熱記錄層的全固體量中,為5~25質量%左右,且以7~20質量%為佳。藉由設在5質量%以上可提高發色能力,增進印字濃度。藉由設在25質量%以下,可增進耐熱性。
感熱記錄體(2c)的情況中無色染料的含有比例並無特別限制,在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以3~30質量%左右為佳。
作為感熱記錄體(2a)之呈色劑,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呈色劑。
又,含有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作為感熱記錄體(2b)之呈色劑。藉此,可獲得記錄濃度提高,圖像安定性優異,且高溫保存下之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情況良好,無因黏著劑成分之影響所造成之經時保管後之發色不良的感熱記錄體。
感熱記錄體(2b)之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的體積平均粒徑宜為2μm以下。感熱記錄體(2b)之呈色劑的組合,在高溫環境下之耐熱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性優異之故,可減小粒徑,且提高記錄濃度之效果優異。體積平均粒徑,從分散時間之長期化所造成生產效率低下及降低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的觀點看來,宜為0.1μm以上,較宜為0.2μm以上。另一方面,從增進記錄濃度的觀點看來,較宜為1.0μm以下,更宜為0.6μm以下。呈色劑使其作為具有特定體積平均粒徑之分散液含有於感熱記錄層中即可。
感熱記錄體(2b)之感熱記錄層,宜進一步含有以前述一般式(1)所表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以下,亦稱為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作為呈色劑。藉此,圖像安定性優異,高溫保存下之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情況良好,且將對黏著劑成分之影響所造成之經時保管後的發色不良發揮優異的效果。作為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該等之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可單獨1種,或者組合2種類以上來使用。
又,在感熱記錄體(2b)中,以前述一般式(1)所表示之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宜為與鹼性無機顏料在同一液體中經加熱處理者。例如,感熱記錄層是使用含有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來形成的情況,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 基]二苯碸可以預先與鹼性無機顏料在同一液體中,於50~90℃、宜為60~80℃之溫度範圍經加熱處理之分散液的形式調配於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中。藉此,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來形成了感熱記錄層後,可抑制作為感熱記錄體之多餘發色(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的產生。處理時間可視加熱溫度適宜調整,但一般而言宜進行2~24小時加熱處理。經加熱處理前的分散液可將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先分散為預定粒徑再混合鹼性無機顏料來獲得,亦可分別使其混合後再分散為預定的粒徑來獲得。
作為鹼性無機顏料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顏料。其中尤其是矽酸鎂、磷酸鎂、滑石,從塗液安定性及塗佈適性的面看來亦可適宜地使用。
鹼性無機顏料的使用量雖無特別限定,但相對於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100質量份,為0.5~20質量份左右,且宜為1~10質量份左右。
感熱記錄層之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含有量,相對於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1質量份,宜為0.03~2.5質量份左右,較宜為0.05~2.0質量份左右。藉由設為0.03質量份以上,可獲得在記錄部足夠的耐可塑劑性。另一方面,藉由設為2.5質量份以下,可改善高溫環境下之背景模糊(ground fogging)。
感熱記錄層之特定的尿素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 含有量,相對於無色染料1質量份,宜為0.1~3.0質量份,較宜為0.2~2.5質量份,且更宜為0.5~2.0質量份。可在相對於前述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之含有量的範圍內來調節使用。
感熱記錄層之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的含有量相對於無色染料1質量份,宜為0.5~5質量份,較宜為0.8~4質量份,更宜為1~4質量份,且特宜為1.2~3.5質量份。
感熱記錄體(2b)之呈色劑,為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但亦可視必要在不造成妨礙的範圍內併用各種公知的材料。作為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呈色劑。
感熱記錄體(2a)之呈色劑的含有量,視使用的無色染料來適宜選擇即可,一般而言相對於無色染料1質量份,以1~10質量份為佳,以1.5~5質量份為較佳。
又,感熱記錄體(2c)之呈色劑的含有量並無特別限制,視所使用之無色染料來調整即可,一般而言相對於無色染料1質量份,以0.5~10質量份左右為佳,0.8~10質量份左右為較佳,1~10質量份左右為更佳,且以1.5~5質量份左右為特佳。
該等無色染料、呈色劑是列舉於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可將該等之無色染料、呈色劑用於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調製。
作為構成感熱記錄層之其他材料,可舉如分散劑、耐水劑、接著劑、敏化劑、有色染料、無機或者有機顏料、 螢光染料、撥油劑、蠟類、金屬肥皂;進一步視需要之紫外線吸收劑、保存性改良劑、螢光染料、著色染料、消泡劑、黏度調節劑、其他的各種助劑等。作為接著劑的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接著劑。
在感熱記錄層中,可使其含有保存性改良劑。藉此,可提高記錄部的保存安定性。作為該保存性改良劑的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保存性改良劑。
保存性改良劑的含有比例,只要是為了保存性改良有效的量即可,通常,宜為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1~30質量%左右,較宜為5~20質量%左右。
在感熱記錄層中,亦可使其含有敏化劑。藉此,可提高記錄感度。作為敏化劑之具體例,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敏化劑。
敏化劑的含有比例,只要是用於增加感度有效的量即可,通常,宜為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2~40質量%左右,且較宜為5~25質量%左右。又,敏化劑的含有量,雖無特別限制,一般而言相對於呈色劑1質量份,希望在4質量份以下左右的範圍來調節。
作為耐水劑,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耐水劑。該耐水劑在感熱記錄層之全固體量中,宜在0.1~10質量%之範圍來使用。
作為無機顏料、蠟、及助劑,可使用在前述「1. 感熱記錄體(1)」之「1-3.感熱記錄層」所舉出之無機顏料、蠟、及助劑。
感熱記錄層一般可藉由以水作為媒介,再藉由混合無色染料及呈色劑、視必要之保存性改良劑、敏化劑等的分散液、各種材料所調製而得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於定錨層(2)上並使其乾燥來形成。關於感熱記錄層的塗佈量雖無特別限定,但以2~10g/m2為佳,以2.5~8g/m2為較佳,以3~5.5g/m2為更佳。
感熱記錄層例如以水作為分散媒,將把無色染料、特定的呈色劑、視必要之敏化劑、保存性改良劑等共同,或分別利用球磨機、磨碎機、混砂機等之攪拌/粉碎機使其微分散成平均粒徑2μm以下之分散液;視必要之顏料;接著劑;助劑等混合攪拌藉以調製而得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以塗佈量用乾燥重量計宜為2~12g/m2左右,較宜為3~10g/m2左右的方式,塗佈於支持體上,並乾燥之來形成。
2-4.保護層
在感熱記錄體(2)中,在感熱記錄層上,視必要亦可設置至少1層以上的保護層。保護層可利用迄今公知之感熱記錄體所使用之保護層。保護層是以顏料與接著劑為主體來構成,可將含有該等之保護層用塗液進行塗佈並乾燥來形成。特別是在保護層中,以防止對熱頭之黏著為目的,宜添加聚烯烴蠟、硬脂酸鋅等潤滑劑,亦可包含紫外線吸收劑。又,藉由設置有光澤的保護層,亦可提高製品的附加價值。
作為保護層所使用的接著劑,可舉如上述「1.感熱記錄體(1)」之「1-4.保護層」所含有之接著劑等。該等之中尤其,特別是,屬改質聚乙烯醇的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矽改質聚乙烯醇、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羧基改質聚乙烯醇等之改質聚乙烯醇、及丙烯酸系樹脂,因有助於記錄部之耐化學性而易於賦予耐水性。尤其是,以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為佳。
又,作為保護層中所使用之丙烯酸系樹脂,可使用上述「1.感熱記錄體(1)」之「1-4.保護層」中所舉出之丙烯酸系樹脂。
作為丙烯酸系單體成分量,以丙烯酸系樹脂的全固體量中10質量%以上為佳。又,在丙烯酸系樹脂中,除了丙烯酸系單體以外,亦可使例如伸乙基、苯乙烯、丁二烯、異丁烯、順丁烯二酐等其他的單體共聚。
作為保護層中之接著劑的含有比例雖無特別限定,例如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以10~80質量%左右為佳,20~75質量%左右為較佳。藉由設為10質量%以上,可獲得優異的屏蔽性,而且,可提高表面強度而防止紙粉的產生。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質量%以下,可抑制屬記錄障害之黏著。進一步,在保護層中,可使用在上述感熱記錄層中所添加之顏料、助劑等。
又,水溶性高分子及/或者合成樹脂乳液的含有比例,總計而言,在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以10~80質量%左右為佳,特別是20~75質量%左右為較佳。藉由設為10質 量%以上,可增進屏蔽性,提高表面強度,並減少紙粉。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質量%以下,可增進耐黏著性。
併用水溶性高分子與合成樹脂乳液的情況,其使用比率相對於水溶性高分子100質量份,合成樹脂乳液以5~100質量份左右為佳。
作為顏料,可使用上述「1.感熱記錄體(1)」之「1-4.保護層」中所舉出之顏料。該等之中尤其是,高嶺土、氫氧化鋁因對可塑劑及油等的化學品之屏蔽性的降低很少,且記錄濃度之降低亦小之故,較為偏好。
顏料的使用比例,在保護層之全固體量中,以5~80質量%左右為佳,10~70質量%左右為較佳。藉由設為5質量%以上,可增進與熱頭的滑動性,且能增進耐黏著性、耐頭浮渣(head scum)性。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質量%以下,可增進屏蔽性,而大幅地提高作為保護層的機能。
作為助劑,可使用上述「1.感熱記錄體(1)」之「1-4.保護層」所舉出之助劑。助劑的使用量,可從廣範圍來進行適宜設定。
保護層一般而言是以水作為媒介,並可藉由使含有顏料及接著劑之保護層用塗液在感熱記錄層上塗佈及乾燥來形成。保護層用塗液之塗佈量並無特別限制,只要是以乾燥重量計為0.3~10g/m2左右,特別是0.5~8g/m2左右就可達成所期望的品質。再者,保護層可視必要分為2層以上,而各層的組成,塗佈量亦可改變。
2-5.其他的層
在感熱記錄體(2)中,宜在與支持體設有感熱記錄層之面互為相反側的面,或者在具備感熱記錄層之面上,具備黏著劑層。藉由設成經加工為具備黏著劑層之黏著標籤的感熱記錄體,可無遺憾地發揮本發明之優異的效果。作為感熱記錄體(2)所使用之黏著劑,可使用「1.感熱記錄體(1)」之「1-5.其他的層」所例示者。
使用剝離薄片的情況,黏著劑可在支持體上直接塗佈來設置黏著劑層,亦可在剝離薄片的剝離劑表面塗佈黏著劑來設置黏著劑層後,再貼著於支持體之與感熱記錄層的相反側而轉印黏著劑層來設置。在任一情況中,為了防止黏著劑層在使用時以外之不想要的黏著,希望貼合於剝離薄片,依期望剝除來使用。另一方面,在未使用剝離薄片之無隔片型中,由於感熱記錄層與黏著劑層是在其等之間夾持離形層等而積層,並於捲取狀態下支持體與黏著劑層接觸而黏著劑成分發揮影響之故,可使本發明之效果毫無遺憾地發揮。
作為剝離薄片之具體例,可使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5.其他的層」所例示者。作為黏著劑的塗佈方法,可使用例如輥塗佈機、刀塗佈機、桿塗佈機、縫模塗佈機等;塗佈量是在以乾燥重量計為5~50g/m2左右的範圍來做調節。
就感熱記錄體(2)而言,視必要可在支持體之與設有感熱記錄層的面為相反側之面上設置以顏料與接著劑為主成分之背面層。藉此,可進一步提高保存性,又可提 高彎曲適性及列印機移動性。又,可在背面設置磁性記錄層及印刷用塗被層,甚至進一步設置熱轉印記錄層及噴墨記錄層等,在感熱記錄體製造領域中各種的公知技術可視必要附加之。
2-6.感熱記錄體的形成方法
作為塗佈前述之各塗液的塗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6.感熱記錄體的形成方法」所例示之塗佈方法。
在感熱記錄體(2)中,因可進一步提高製品的附加價值之故,亦可設為多色感熱記錄體。多色感熱記錄體之具體的製造方法,可例用前述「1.感熱記錄體(1)」之「1-6.感熱記錄體的形成方法」所例示之方法來製造。
實施例
於以下列舉實施例來具體地說明,但本發明並非受該等所限制者。再者,例中的「份」及「%」,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就是表示「質量份」及「質量%」。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之的平均粒徑,是利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來測定出中徑。
實施例1-1 .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
將由燒成高嶺土(商品名:ANSILEX 93,BASF公司製)之50%水分散液130份;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 SN-1055,中空率:55%,平均粒徑1.0μm,Dow Coating Materials公司製,固體含量濃度26.5%)48份;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商品名:L-1571,旭化成化學(股)製,固體含量濃度48%)29份;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商品名:POLYMARON E-10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30%)12.8份;羧基甲基纖維素(商品名:Cellogen AG gum,第一工業製藥(股)製)2.3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商品名:SN Wet OT-70,聖諾普科(股)製)之10%水溶液0.2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聖諾普科(股)製)之5%乳液1份;碳酸鋯銨鹽(商品名:Baycourt 20,日本輕金屬(股)製)之45%水溶液4份;及水73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得到定錨層(1)用塗液。
.底塗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由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 SN-1055,前出)293份;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商品名:L-1571,前出)22份;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商品名:POLYMARON HAM-15,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15%)26份;羧基甲基纖維素(商品名:Cellogen AG gum,前出)2.4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商品名:SN Wet OT-70,前出)之10%水溶液0.2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份;及碳酸鋯銨鹽(商品名:Baycourt 20,前出)之45%水溶液4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獲得底塗層用塗液。
.AI液調製(無色染料分散液之調製)
將由3-二(正丁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100份; 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為0.5μm為止而獲得了AI液。
.BI液調製(呈色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由4,4’-二羥二苯碸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為1.0μm為止而獲得了BI液。
.CI液調製(敏化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由二苯碸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為1.0μm為止而獲得了CI液。
.DI液調製(保存性改良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由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100份;矽酸鎂5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為1.0μm為止而獲得了DI液。
.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由AI液38份;BI液106份;CI液30份;DI液11份;高嶺土(商品名:HG90、KaMin LLC公司製)之50%水分散液11份;輕質碳酸鈣(商品名:Brilliant S-15、白石工業(股)製)之60%水分散液6份;聚乙烯醇(PVA-124,(股)可樂麗製,聚合度2400)之8%水溶液42份;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商品名:L-1571,前出)3.9份;己二酸二醯肼35%水分散液7.5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商品名:SN Wet OT-70,前出)之10%水溶液2.6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4份;及水7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而獲得了感熱記錄層用塗液。
.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高嶺土(商品名:HG90,前出)之50%水分散液108份;氫氧化鋁(商品名:HIGILITEH-42,昭和電工(股)製)7.4份;二丙酮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DF-20、JAPAN VAM & POVAL(股)製,聚合度2000)之10%水溶液270份;聚乙烯醇(商品名:JC-40、JAPAN VAM & POVAL(股)製,聚合度4000)之6%水溶液112份;硬脂酸鋅的水分散物(商品名:Hidorin Z-8-36,固體含量濃度36%,中京油脂(股)製)4.7份;聚乙烯分散液(商品名:CHEMIPEARL W400,三井化學(股)製,固體含量濃度40%)2.6份;疏水性聚羧酸共聚物的銨鹽(商品名:OROTAN165A,Dow Coating Materials公司製,固體含量濃度21.8%)5.7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商品名:SN Wet OT-70,前出)之10%水溶液1.1份;及天然油脂系消泡 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20份混合攪拌而獲得了保護層用塗液。
.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在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8μm的紙支持體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6.0g/m2的方式將定錨層(1)用塗液塗佈及乾燥形成了定錨層(1)。在所獲得之得定錨層(1)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3.0g/m2的方式將底塗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形成了底塗層。在所獲得之底塗層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3.0g/m2的方式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形成了感熱記錄層。進一步在感熱記錄層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2.5g/m2的方式將保護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形成了保護層。其後,以單位長度負載78N/m之加壓條件,利用超級研光進行平滑化處理,獲得了感熱記錄體。再者,支持體之斯托茨基上膠度為10秒。
實施例1-2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155份來取代,除了不使用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3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量62份來取代,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48份以176份來取代之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 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4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的量12.8份以3.3份來取代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5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的量12.8份以30份來取代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6
在實施例1-1之底塗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的量26份以40份來取代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7
在實施例1-1之底塗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293份以176份來取代,並追加燒成高嶺土(商品名:ANSILEX93,前出)之50%水分散液62份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8
在實施例1-1之感熱記錄體的製作中,除了取代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為8μm的紙支持體,而使用了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15μm的紙支持體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再者, 支持體之斯托茨基上膠度為7秒。
實施例1-9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而使用了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銨鹽(商品名:POLYMARON 385,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25%)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10
在實施例1-1之底塗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的丁酯26份,使用了烯烴-順丁烯二酸共聚物銨鹽(POLYMARON 1329,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25%)16份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11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110份來取代,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48份以90份來取代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1-12
在實施例1-1之底塗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的量26份以16份來取代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1-1
在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不使用 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以外,與實施例1-1進行相同的操作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關於以此所獲得之感熱記錄體,進行了以下的評測。其結果如表1所示。
(記錄性能1:發色性)
使用標籤列印機(商品名:L-2000,(股)ISHIDA製)來記錄格子圖案,將記錄部的反射濃度(記錄濃度)以分光測色型光學濃度計(商品名:X-rite 939型,X-rite公司製)進行了測定。偏好其數值越大,表示印字濃度越濃,而就記錄部而言,在實用上,宜為1.20以上。
(記錄性能1:畫質1)
使用標籤列印機(商品名:L-2000,(股)ISHIDA製)來記錄條碼,以目視觀察其記錄畫質,以下述的基準進行了評測。
○:無圖像空隙及條碼變粗的情形,完全沒問題。
△:幾乎沒有圖像空隙及條碼變粗的情形,在實用上沒有問題。
×:有圖像空隙及條碼變粗的情形,實用上會成問題。
(記錄性能1:畫質2)
使用感熱記錄評測機(商品名:TH-PMH、大倉電機(股)製),記錄在1畫面中基底表面部(未記錄部)之從反射濃度程度到飽和濃度(記錄部)為止之連續色調,以目視觀查其半色調之記錄畫質,並以下述基準進行了評測。
◎:無發色不均勻,畫質均一。
○:幾乎沒有發色不均勻,實用上沒問題。
△:條狀的發色不均勻明顯,實用上有問題。
×:發色不均勻顯著,畫質不均一。
(記錄性能2:發色性)
在各感熱記錄體之與感熱記錄層為相反側(背面)的支持體上,塗佈丙烯酸樹脂系黏著劑20g/m2來設置黏著劑層,在黏著劑層上使高品質剝離薄片貼合而進行了感熱記錄標籤加工(糊加工)。進一步,作為評測加工成感熱記錄標籤後因黏著劑成分所造成的發色反應(糊減感)之加速試驗,在40℃、90%RH環境下保存7天後,利用與記錄性能1相同方法來測定了記錄濃度。進一步利用下式求得印字再現率,以下述之基準評測了記錄性能。在此,所謂「標籤加工前之記錄濃度」,是指在前述「記錄性能1:發色性」所獲得之值。
印字再現率(%)=(標籤加工後經保存後之記錄濃度/標籤加工前的記錄濃度)×100
○:印字再現率若為85%以上則完全沒問題。
△:印字再現率若為70%以上且未滿85%則實用上沒有問題。
×:印字再現率若未滿70%則實用上會成為問題。
(記錄性能2:畫質1)
利用與前述「記錄性能2:發色性」相同的方法在標籤加工後經保存後,利用與前述「記錄性能1:畫質1」相同的方法進行了評測。
實施例2-1 .定錨層(1)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前述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定錨層(1)用塗液。
.底塗層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底塗層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底塗層用塗液。
.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感熱記錄層用(1)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感熱記錄層用塗液。
.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保護層用液。
.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在基底重53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為7μm之含有碳酸鈣作為鹼性顏料的中性紙(熱水萃取pH8.8)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為6.0g/m2的方式將定錨層(1)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定錨層(1)。在所獲得之定錨層(1)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為3.0g/m2的方式,將底塗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底塗層。在所獲得之底塗層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為3.0g/m2之方式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感熱記錄層。進一步在感熱記錄層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為2.5g/m2之方式將保護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保護層。其後,以單位長度負載78N/m之加壓條件藉由超級研光進行平滑化處理,獲得了感熱記錄體。再者,支持體之斯托茨基上膠度為9秒。又,支持體之王研式透氣度,為72秒。
實施例2-2
在實施例2-1之BI液調製(呈色劑分散液之調製)中,除了取代4,4’-二羥二苯碸,使用了N-對甲苯基磺醯基-N’-3-(對甲苯基磺醯基氧基)苯基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2-3
在實施例2-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155份取代,且未使用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2-4
在實施例2-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而使用了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銨鹽(商品名:POLYMARON 385,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25%)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2-5
在實施例2-1之底塗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丁酯的26份,而使用了烯烴-順丁烯二酸共聚物銨鹽(POLYMARON 1329,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25%)16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2-6
在實施例2-1之感熱記錄體的製作中,作為含有鹼性顏料之支持體,除了取代取代基底重53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7μm的中性紙,而使用了基底重53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12μm之含有碳酸鈣作為鹼性顏料的中性紙(熱水萃取pH6.5)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再者,支持體之茨基上膠度(Stockigt sizing degree)為6秒。又,支持體的王研式透氣度為17秒。
比較例2-1
在實施例2-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未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以外,進行與實施例2-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關於以此所獲得之感熱記錄體,進行了以下的評測。其結果,是如表2所示。
再者,關於記錄性能1(發色性、畫質1及畫質2),以及記錄性能2(發色性、及畫質1),以與前述實施例1-1相同的方法進行了評測。又,有關於空白紙保存性,是利用以下的進行了評測。
(空白紙保存性:發色性)
將感熱記錄體在記錄前之白紙(未記錄)的狀態下,作為加速試驗,於40℃,90%RH的環境下保存7天後,使用標籤列印機(商品名:L-2000,(股)ISHIDA製)來記錄格子圖案,將記錄部的反射濃度(記錄濃度)以分光測色型光學濃度計[商品名:X-rite 939型;X-rite公司製]來測定。進一步利用下式求取印字再現率,以下述的基準評測了記錄性能。在此,「保存前之記錄濃度」是指以前述「記錄性能1:發色性」所獲得之值。
印字再現率(%)=(保存後之記錄濃度/保存前之記錄濃度)×100
○:印字再現率若在85%以上則完全沒問題。
△:印字再現性若在70%以上且未滿85%則實用上沒有問題。
×:印字再現率若未滿70%則實用上會有問題。
【表2】
實施例3-1 .定錨層(2)用塗液之調製
在將燒成高嶺土(商品名:ANSILEX、BASF公司製,吸油量90ml/100g)85份分散於水100份中所獲得之分散物中,將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乳膠(固體含量濃度50%)40份;氧化澱粉之10%水溶液50份;羧基甲基纖維素(商品名:Cellogen AG gum、第一工業製藥(股)製)1份;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銨鹽(POLYMARON WR300DS,固體含量濃度2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15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而獲得了定錨層(2)用塗液。
.無色染料分散液(AII液)之調製
將3-(N-乙基-對甲苯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10份;甲基纖維素之5%水溶液5份;及水15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呈0.5μm為止而獲得了AII液。
.呈色劑分散液(BII液)之調製
將2,4’-二羥二苯碸10份;甲基纖維素之5%水溶液5份;及水15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呈0.8μm為止而獲得了BII液。
.敏化劑分散液(CII液)之調製
將草酸二-對甲基苄基酯20份;甲基纖維素之5%水溶液5份;及水55份所構成之組成物以混砂機粉碎至平均粒徑呈0.8μm為止而獲得了CII液。
.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AII液25份;BII液50份;CII液50份;微粒子無定形氧化矽分散液(商品名:SYLOJET 703A,平均粒徑0.3μ,固體含量濃度20%,Grace Davison公司製)20份;氧化澱粉之20%水溶液30份;及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 Z-200,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之10%水溶液50份;聚乙烯分散液(商品名:CHEMIPEARL W-400,固體含量濃度20%,三井化學(股)製)2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而獲得了感熱記錄層用塗液。
.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高嶺土(商品名:UW-90,BASF公司製)50份分散於水100份中所獲得之分散物;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 Z-200,前出)之10%水溶液600份;硬脂酸鋅(商品名:Hidorin Z-8-36,固體含量濃度36%,中京油脂(股)製)25份混合攪拌而獲得了保護層用塗液。
.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在基底重50g/m2之高級紙的單面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成為5.0g/m2的方式將定錨層(2)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定錨層(2)。在定錨層(2)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4.0g/m2的方式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感熱記錄 層。在感熱記錄層上以乾燥後之塗佈量呈1.5g/m2的方式,將保護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保護層。其後,在單位長度負載78N/m之加壓條件下,利用超級研光施予平滑化處理,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3-2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的量15份以5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3-3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的銨鹽,而使用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銨鹽(POLYMARON PM326,固體含量濃度2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3-4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的量15份以3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3-5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的量15份以2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3-1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未添加 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15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3-2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的量15份以4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3-3
在實施例3-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之銨鹽,而使用了異丁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之鈉鹽(Isoban 600SF35,固體含量濃度20%,(股)可樂麗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3-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關於以此所獲得之感熱記錄體,進行了以下的評測。其結果如表3所示。
(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前的記錄發色性)
使用標籤列印機(商品名:L-2000,(股)ISHIDA製),以各感熱記錄體記錄格子圖案,將記錄部的光學濃度(記錄濃度)藉由分光測色型光學濃度計[商品名:X-rite 939型、X-rite公司製]進行了測定。
(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前的記錄畫質)
以目視觀察以上述記錄發色性之評測所獲得之記錄圖像的畫質,以下述之基準進行了評測。
◎:圖像中幾乎沒有空隙。
○:圖像中雖有些空隙,但實用上沒有問題。
×:圖像中空隙多。
(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後之記錄發色性)
在各感熱記錄體之與記錄面互為相反側的面(背面)上塗佈丙烯酸樹脂系黏著劑,於其上張貼以高級紙作為基材之剝離薄片之經氧化矽加工的剝離面來進行感熱記錄標籤加工,作為促進條件,在40℃、90%RH環境下保存7天後,進行與上述之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前的記錄發色性之評測相同的操作來測定了記錄部的光學濃度。
(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後的記錄畫質)
將在上述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後之記錄發色性之評測所獲得之記錄圖像的畫質,進行與上述之感熱記錄標籤加工前的記錄畫質之評測相同的操作來進行了評測。
實施例4-1 .定錨層(2)用塗液之調製
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商品名:ROPAQUE SN-1055、中空率:55%、平均粒徑:1.0μm,陶氏化學公司製,固體 含量濃度26.5質量%)115份;燒成高嶺土(商品名:ANSILEX、BASF公司製)之50%水分散液(體積平均粒徑:0.6μm)100份;苯乙烯丁二烯系乳膠(商品名:L-1571、旭化成化學(股)製,固體含量濃度48質量%)20份;作為上漿劑之陰離子性的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之銨鹽(商品名:POLYMARON WR300DS,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20質量%的水溶液)20份;氧化澱粉之10%水溶液30份;及水2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攪拌而獲得了定錨層(2)用塗液。
.AIII液(無色染料分散液)之調製
將3-二(正丁基)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聖諾普科(股)製)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利用混砂機粉碎至以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測得之中徑呈0.5μm為止而獲得了AIII液。
.BIII液(呈色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N-[2-(3-苯脲基)苯]苯磺醯胺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利用混砂機粉碎至以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所測得中徑呈0.6μm為止而獲得了BIII液。
.CIII液(敏化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2份;及水98份所構成之組成物利用混砂機粉碎至以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所測得中徑呈1.0μm為止而獲得了CIII液。
.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AIII液35份;BIII液70份;CIII液35份;氫氧化鋁(商品名:HIGILITEH-42、昭和電工(股)製)24份;皂化度98mol%、聚合度1000之聚乙烯醇的10%水溶液120份;己二酸二醯肼35%水分散液5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的10%水溶液2份;及水35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而獲得了感熱記錄層用塗液。
.DIII液(高嶺土分散液)之調製
將高嶺土[商品名:UW-90(註冊商標)、BASF公司製]50份;微粒子無定形氧化矽(商品名:Mizukasil P-527,水澤化學工業(股)製)4份;聚丙烯酸鈉的40%水溶液(商品名:Aron T-50,東亞合成(股)製)0.4份;及水81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而獲得了DIII液。
.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
將DIII液135份;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 Z-200、聚合度1000,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之10%水溶液250份;硬脂酸鋅水分散液(商品名:Hidorin Z-8-36、固體含量濃度36%、中京油脂(股)製)20份;離子聚 合物型胺甲酸酯系樹脂乳膠[商品名:HYDRAN(註冊商標)AP-30F、DIC公司製,固體含量濃度20%]45份;二辛基磺基丁二酸鈉鹽的10%水溶液1份所構成之組成物混合而獲得了保護層用塗液。
.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在基底重64g/m2之高級紙(酸性紙)的其中一面,以將定錨層(2)用塗液乾燥後之重量呈7g/m2的方式,藉由使用了刮刀塗佈機之刮刀塗佈法來塗佈,並乾燥而形成了定錨層(2),在定錨層(2)上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以乾燥後重量呈3.5g/m2的方式藉由使用了滑動料斗型簾塗佈裝置之簾塗佈法來塗佈,並乾燥而形成感熱記錄層,在感熱記錄層上以乾燥後塗佈量呈2.5g/m2的方式將保護層用塗液利用簾塗佈法來塗佈,且乾燥而形成了保護層後,施予超級研光處理,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將以丙烯酸系樹脂之黏著劑為主成分的黏著劑層在剝離基紙的剝離面設置20g/m2,使黏著劑層與高級紙的另一面貼合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4-2
在實施例4-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上漿劑的量20份以1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4-3
在實施例4-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上漿 劑的量20份以5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4-4
在實施例4-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上漿劑的種類與量以陰離子性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商品名:POLYMARON E-100,荒川化學工業(股)製,固體含量濃度30質量%)13.5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E液(呈色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以前述一般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商品名:UU、Chemipro化成(股)製)100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前出)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前出)之5%乳液2份;及水98份所構成之組成物利用混砂機粉碎至以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所測得之中徑呈1.0μm為止而獲得了E液。
實施例4-5
在實施例4-1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進一步追加了E液25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4-6
在實施例4-5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BIII液的量70份以90份來取代,將E液的量25份以5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5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4-7
在實施例4-5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BIII液的量70份以35份來取代,將E液的量25份以6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5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F液(呈色劑分散液)之調製
將4,4’-雙[(4-甲基-3-苯氧羰基胺苯基)脲基]二苯碸100份;矽酸鎂5份;碸改質聚乙烯醇(商品名:Goselan L-3266;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之20%水溶液50份;天然油脂系消泡劑(商品名:NOPCO 1407H、聖諾普科(股)製)之5%乳液10份;及水90份所構成之組成物利用混砂機粉碎至以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200((股)島津製作所製)所測得之中徑呈1.0μm為止而獲得了分散液。進一步,將該分散液在70℃下進行4小時加熱處理,獲得了F液。
實施例4-8
在實施例4-5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E液以F液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5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4-1
在實施例4-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作為上漿劑除了未使用陰離子性的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4-2
在實施例4-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作為上 漿劑,取代陰離子性的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樹脂20份,而使用了陽離子性烷基烯酮二聚物系乳液(商品名:SIZEPINE K921、20%濃度,荒川化學工業(股)製)20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4-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經黏著標籤加工之感熱記錄體。
關於以此所獲得之感熱記錄用黏著標籤,進行了以下的評測。其結果,如表4所示。
(記錄濃度)
使用感熱記錄評測機(商品名:TH-PMH,大倉電機(股)製),以施加能量0.16mJ/dot及0.28mJ/dot將各感熱記錄體印字,將記錄部的光學濃度以反射濃度計(商品名:Macbeth濃度計RD-918、GretagMacbeth公司製)之視覺模式進行了測定。數值越大,表示印字的濃度越濃。
(耐酒精性)
使用感熱記錄評測機(商品名:TH-PMH、大倉電機(股)製),將藉施加能量0.28mJ/dot而發色之各感熱記錄體在20%乙醇液中浸漬30分鐘,在經乾燥處理後,將記錄部的光學濃度以反射濃度計(商品名:Macbeth濃度計RD-918、GretagMacbeth公司製)之視覺模式進行了測定。又,藉下述式,求得了記錄部的保存率。
保存率(%)=(處理後的記錄濃度÷處理前的記錄濃度)×100
(耐可塑劑性)
在聚碳酸酯管柱(40mmΦ)上捲繞3層保鮮膜(商品名:Hi-Wrap KMA-W,三井化學(股)製),於其上載置在記錄濃 度測定用經發色之各感熱記錄體,並進一步於其上捲繞3層保鮮膜,在40℃的環境下放置24小時,將經處理後之記錄部的濃度以Macbeth濃度計(商品名:RD-914型,Macbeth公司)之視覺模式進行了測定。又,利用下述式,求得了記錄部的保存率。保存率(%)=(處理後之記錄濃度÷處理前之記錄濃度)×100
(長期保存後的發色性)
為了評測因長期保存所造成之記錄感度的變化,作為加速試驗,將感熱記錄體在50℃、90%RH的環境下保存3天之後,用感熱記錄評測機(商品名:TH-PMH,大倉電機(股)製),以施加能量0.16mJ/dot及0.28mJ/dot將各感熱記錄體印字,將記錄部的光學濃度以反射濃度計(商品名:Macbeth濃度計RD-918、GretagMacbeth公司製)之視覺模式進行了測定。與保存前之記錄濃度差越小則無發色不良,且空白紙保存性優異。
在實施例5-1 .定錨層(2)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定錨層(1)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定錨層(2)用塗液。
.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感熱記錄層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感熱記錄層用塗液。
.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
利用與前述實施例1-1之「.保護層用塗液之調製」相同的方法,調製出保護層用液。
.感熱記錄體的製作
在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8μm的紙支持體上,以乾燥後塗佈量呈6.0g/m2的方式,將定錨層(2)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定錨層(2)。在所獲得之定錨層(2)上,以乾燥後塗佈量呈3.0g/m2的方式將感熱記錄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感熱記錄層。進一步,在感熱記錄層上,以乾燥後塗佈量呈2.5g/m2的方式將保護層用塗液塗佈及乾燥而形成了保護層。其後,在單位長度負載78N/m之加壓條件下利用超級研光進行平滑化處理,得到了感熱記錄體。再者,支持體的斯托茨基上膠度為10秒。
實施例5-2
在實施例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155份來取代,且未使用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3
在實施例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62份來取代,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48份以176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4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的量12.8份以3.3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5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的量12.8份以3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6
在實施例5-1之感熱記錄體的製作中,除了取代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8μm之紙支持體,而使用了基底重50g/m2、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之表面粗度為15μm的紙支持體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再者,支持體之斯托茨基上膠度為7秒。
實施例5-7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而使用了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銨鹽(商品名:POLYMARON 385,荒川化學工業公 司製,固體含量濃度25%)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8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將燒成高嶺土的量130份以110份來取代,將塑膠中空粒子分散液的量48份以90份來取代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實施例5-9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2)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取代碳酸鋯銨鹽的45%水溶液4份,而使用了二羥甲基脲化合物(商品名:Texapret R-S、BASF公司製,固體含量濃度100%)1.8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比較例5-1
在實施例5-1之定錨層(1)用塗液的調製中,除了未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系乳液型上漿劑以外,進行與實施例5-1相同的操作而獲得了感熱記錄體。
關於以此所獲得之感熱記錄體,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了評測。其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藉由本發明所獲得之感熱記錄體,記錄感度高、圖像安定性優異,且高溫保存下之基底表面模糊情況良好,由於可獲得沒有因黏著劑成分之影響所造成之經時保管後的發色不良之感熱記錄體之故,可作為標籤用途適宜地來使用。

Claims (18)

  1. 一種感熱記錄體,係在支持體上至少含有:定錨層(1),其含有上漿劑及塑膠中空粒子;底塗層,其在定錨層(1)上且含有選自於由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及感熱記錄層,其在底塗層上且含有無色染料與呈色劑。
  2. 如請求項1之感熱記錄體,其係在底塗層中含有塑膠中空粒子及上漿劑。
  3.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底塗層中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係,在底塗層之全固體量中,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0.5~7質量%。
  4.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底塗層中所含有之塑膠中空粒子之含有比例係,在底塗層之全固體量中為40至95質量%。
  5.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係在前述定錨層(1)中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顏料,且定錨層(1)中之塑膠中空粒子/底塗層中之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為0/100至60/40。
  6.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含有選自於由4,4’-二羥二苯碸、2,4’-二羥二苯碸及磺醯脲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前述呈色劑。
  7.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形成在前述支持體上之至少1層是利用簾塗佈法來形成者。
  8.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在支持體中進一步含有鹼性顏料。
  9.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的透氣度在80秒以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支持體為紙支持體。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表面在以顯微拓樸圖所行之20kg/cm2加壓下的表面粗度為6μm以上。
  12.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支持體的斯托茨基上膠度在15秒以下。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在與前述感熱記錄層互為相反側的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
  14.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為進一步含有顏料之顏料塗佈層。
  15.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所含有之上漿劑係選自於由苯乙烯-丙烯酸系上漿劑及苯乙烯-順丁烯二酸系上漿劑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16.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在前述定錨層(1)中進一步含有顏料,其含有選自於由吸油性顏料及塑膠中空粒子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來作為前述顏料,且定錨層(1)中之吸油性顏料/塑膠中空粒子的質量比率為100/0 至40/60。
  17.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中前述定錨層(1)所含有之上漿劑的含有比例係,在定錨層之全固體量中,以固體含量換算計為1至9質量%。
  18. 如請求項1或2之感熱記錄體,其係至少前述感熱記錄層是利用簾塗佈法所形成之層。
TW103134621A 2013-10-04 2014-10-03 Thermal record TWI637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8748A JP6137481B2 (ja) 2013-10-04 2013-10-04 感熱記録体
JP2013-208748 2013-10-04
JP2014025774A JP2015150764A (ja) 2014-02-13 2014-02-13 感熱記録体
JP2014-025774 2014-02-13
JP2014155776A JP6277905B2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54 2014-07-31
JP2014-155832 2014-07-31
JP2014155854A JP2016032886A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776 2014-07-31
JP2014-155818 2014-07-31
JP2014155832A JP6277906B2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55818A JP2016032883A (ja) 2014-07-31 2014-07-31 感熱記録体
JP2014191137A JP6327085B2 (ja) 2014-09-19 2014-09-19 感熱記録体
JP2014-191137 2014-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040A TW201522040A (zh) 2015-06-16
TWI637851B true TWI637851B (zh) 2018-10-11

Family

ID=5277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4621A TWI637851B (zh) 2013-10-04 2014-10-03 Thermal recor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62980B2 (zh)
EP (1) EP3053753B1 (zh)
CN (1) CN105579241B (zh)
BR (1) BR112016006417B1 (zh)
TW (1) TWI637851B (zh)
WO (1) WO2015050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7567B3 (de) * 2014-05-28 2015-11-05 Papierfabrik August Koehler Se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WO2017056760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パターン形成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赤外線吸収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10036135B2 (en) * 2015-10-23 2018-07-31 Philip S. Dunlap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ntain pollution and hazardous environments (CPHE)
WO2018065330A1 (de) * 2016-10-07 2018-04-12 Mitsubishi Hitec Paper Europe Gmbh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EP3305538A1 (de) * 2016-10-07 2018-04-11 Mitsubishi HiTec Paper Europe GmbH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2019111726A (ja) * 2017-12-22 2019-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感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物品
CN109598138B (zh) * 2018-11-15 2023-07-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中敏感信息识别、掩盖和感知是否查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67313A (zh) * 2018-11-24 2019-02-22 赵慧哲 一种超薄热升华转印纸
CN109228714A (zh) * 2018-11-24 2019-01-18 赵慧哲 一种热升华转印纸
EP3670205B1 (en) 2018-12-19 2021-02-17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JP6782511B1 (ja) * 2019-08-28 2020-11-11 大阪シーリング印刷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部材
JP6960562B2 (ja) * 2019-11-12 2021-11-05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EP4061642A1 (en) 2019-11-22 2022-09-28 Appvion, LLC Water-dispersible direct thermal or inkjet printable media
EP3831895A1 (en) * 2019-12-02 2021-06-09 Tomasz Kiska The use of magnesium phosphate and a coloring composition
JP7415712B2 (ja) * 2020-03-23 2024-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US20230271444A1 (en) * 2020-04-23 2023-08-31 Oji Holdings Corporation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CN111517444A (zh) * 2020-04-30 2020-08-11 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碳化铁的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JP7327351B2 (ja) * 2020-10-28 2023-08-1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CN114525700A (zh) * 2022-02-25 2022-05-24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防水热敏纸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4608B (en) * 2000-03-27 2002-12-21 Mitsui Chemicals Inc Developer composition and heat 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97A (ja) * 1983-06-21 1985-01-08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S6479041A (en) * 1987-09-22 1989-03-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plate provided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tireflection film
JP3060634B2 (ja) 1990-08-31 2000-07-10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DE69101200T2 (de) 1990-08-31 1994-05-26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H0558030A (ja) * 1991-08-30 1993-03-09 General Kk 透明原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熱記録体
JP3204827B2 (ja) 1993-12-22 2001-09-0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
JP3353438B2 (ja) 1994-01-20 2002-12-03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紙
JPH0839930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H08197846A (ja) 1995-01-27 1996-08-06 New Oji Paper Co Ltd 感熱記録紙
JPH09150576A (ja) 1995-11-28 1997-06-10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US5912204A (en) 1996-03-28 1999-06-15 Ricoh Company,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adhesive label
JPH09314711A (ja) * 1996-03-28 1997-12-09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用ラベル
JP2001246859A (ja) 2000-03-03 2001-09-11 Asahi Kasei Corp 感熱記録用ラベル
JP4207193B2 (ja) 2003-03-19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JP4746894B2 (ja) 2005-03-14 2011-08-10 ボイス ペ−パ− パテント ゲ−エムベ−ハ− 塗工装置
JP4518030B2 (ja) * 2006-02-21 2010-08-0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5194866B2 (ja) 2008-02-14 201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用粘着ラベル
JP2009255309A (ja) 2008-04-14 2009-11-05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ラベル
JP5333109B2 (ja) * 2009-09-16 2013-11-0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
JP5671955B2 (ja) * 2010-11-09 2015-02-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45666A (ja) * 2011-05-26 2012-12-13 Oji Holdings Corp 感熱記録体
JP2013022888A (ja) * 2011-07-25 2013-02-04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感熱記録体
JP5786707B2 (ja) * 2011-12-27 2015-09-30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3204827U (ja) * 2016-04-07 2016-06-16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デバイス 取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4608B (en) * 2000-03-27 2002-12-21 Mitsui Chemicals Inc Developer composition and heat 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50098A1 (ja) 2015-04-09
TW201522040A (zh) 2015-06-16
EP3053753A4 (en) 2017-10-18
US9962980B2 (en) 2018-05-08
EP3053753A1 (en) 2016-08-10
US20160236496A1 (en) 2016-08-18
BR112016006417A2 (pt) 2017-08-01
BR112016006417B1 (pt) 2022-03-22
CN105579241B (zh) 2018-10-16
EP3053753B1 (en) 2021-08-25
CN105579241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7851B (zh) Thermal record
KR101239106B1 (ko) 감열 기록체
TWI447284B (zh) Thermal record
JP5967013B2 (ja) 感熱記録体
WO2010140662A1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165835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5150764A (ja) 感熱記録体
JP5939209B2 (ja) 感熱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13422A (ja) 感熱記録体
JP5230569B2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182799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07245362A (ja) 感熱記録体及び感熱記録体ラベル
JP2012116158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2240287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0280148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1194673A (ja) 感熱記録紙用原紙
JP2009166264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7056727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140980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032883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6032886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3022888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5085520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4172199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2116026A (ja) 感熱記録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