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570A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570A
CN105383570A CN201510509365.1A CN201510509365A CN105383570A CN 105383570 A CN105383570 A CN 105383570A CN 201510509365 A CN201510509365 A CN 201510509365A CN 105383570 A CN105383570 A CN 105383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body
side member
body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93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3570B (zh
Inventor
小泽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3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3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5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包含:前柱,其定位成比在车厢的侧部的前端处的前侧构件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前柱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且接合至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以及加强构件,其沿着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跨设在位于前侧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与在前柱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之间。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2-249079号描述一种涉及车身前部结构的发明。简单地说,在前轮的车辆前侧处,前吸能构件设置在保险杠的侧端部的背面处。在前轮的车辆后侧处,后吸能构件设置在由门槛的前端面和外伸支架的前端面形成的凹部处。这从而甚至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轮时,也能够抑制该负荷集中在门槛的前端部处。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249079号中,在预想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轮的情况下制造了构造,因此留下关于抑制如下负荷的改善空间: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输入到前侧构件时,所述负荷作用在前围板上。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如下的车身前部结构: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时,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能够抑制作用在前围板上的负荷。
发明内容
第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包含:前围板,其使动力单元室与定位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后侧的车厢隔开;前侧构件,其包含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侧部处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前柱,其定位成比在所述车厢的侧部的前端处的所述前侧构件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前柱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至所述前柱;以及加强构件,其沿着在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跨设在所述前侧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与在所述前柱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之间。
依照上述构造,加强构件沿着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且加强构件跨设在前侧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与在前柱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之间。因而,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时,负荷的一部分通过加强构件传递到前柱。因而,即使当前侧构件在碰撞中被负荷挤压并变形时,也抑制作用在前围板上的负荷。
第二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为第一方案,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形成有从车辆的正面观看时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突条。
依照上述构造,加强构件形成有从车辆的正面观看时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突条。所述加强构件因而比没有形成突条的构造具有相对于来自前侧构件侧的负荷更高的弯曲刚性。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时,负荷从前侧构件经由加强构件传递到前柱的效率因而得到提高。
第三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为第二方案的构造,其中所述突条设定在包含如下部位的范围内:所述部位面对在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前柱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
依照上述构造,在车身前端碰撞期间,能够防止或抑制加强构件在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处压曲。这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加强构件的压曲部与在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接合部之间的接触。
第四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为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构造,其中所述前侧构件包含:侧构件前部,其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所述侧部处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侧构件后部,其与所述侧构件前部的后端部连续,且所述侧构件后部形成有沿所述前围板朝向车身后下侧延伸的脚踏部(kickportion);并且在所述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上端部固定至在所述侧构件前部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且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下端部固定至在所述脚踏部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
依照上述构造,加强构件能够以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长度的方式设定,从而增加加强构件相对于来自前侧构件侧的负荷的弯曲刚性。这从而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时,能够使负荷从前侧构件朝向前柱有效传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显现出如下的卓越的有益效果: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时,能够抑制作用在前围板上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依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依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除了前轮之外,图中的折断线的右侧以水平横截面的方式示出。
图3是图示出图1中图示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简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以下作出关于依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说明。在附图中,恰当地,箭头“前”(FR)指示车身前侧,箭头“上”(UP)指示车身上侧,箭头“内”(IN)指示车身内侧。除非另有说明,在以下说明中简单地引用前后、上下以及左右方向表示沿车身前后方向的前后、沿车身上下方向的上下、以及当面向行驶方向时的左右。
示范性实施例的构造
图1是图示出在从车身侧面的斜上侧观看的状态下、应用车身前部结构10的汽车(车辆)12的车身左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车身前部结构10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除了前轮80之外,图中的折断线的右侧以水平横截面的方式示出。车身前部结构10以基本左右对称的方式构成。
如图1所图示的,前围板(车身车厢前壁)20将汽车12分成动力单元室16、以及定位至动力单元室16的车辆后侧的车厢(车舱)18。形成大体竖直板状的直立板部20A设置在前围板20的上部处。如图3中的车身前部结构10的一部分的简化侧视图所图示的,前围板20的下部设置有与直立板部20A一体设置、形成倾斜板状的趾板部20B。趾板部20B朝向车身下侧向车身后侧倾斜。
如图1所图示的,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20S具有朝向车厢18的内侧凸出的形状,且构成车轮罩部60的后部。车轮罩部60为覆盖前轮80(见图2)的部位。图2中图示出的前轮80包含具有与其旋转轴线垂直的圆盘部的车轮80A,以及被保持在车轮80A的外周部上的轮胎80B。前轮80与车辆前部12A通过悬架82联接在一起。悬架82为吸收从前轮80朝向车辆前部12A传导的振动的装置。
如图3所图示的,地板面板(车身地板)22的前端部与趾板部20B的下端部通过焊接等一体地接合。即,地板面板22从前围板20的下端部朝向车身后侧连续地延伸。地板面板22构成车厢18的地板面。车门槛(也称为“门槛”)24与图1图示出的地板面板22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车门槛24用作在车身侧部的下端部处的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横截面结构的框架构件,且所述车门槛布置在包含侧门开口的下边缘侧的范围内。
形成为比车厢18靠车身前侧的动力单元室16容纳动力单元。作为实例,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的动力单元被构造为包含发动机和电动机。即,汽车12为具有两个驱动源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单元室16可被理解成发动机舱。
一对左右的前侧构件30设置在动力单元室16的下部的车身宽度方向两侧。稍后将描述前侧构件30。通过在图2的折断线的左侧图示出的相应的碰撞盒28,保险杠加强件26固定至前侧构件30的前端部。
在车辆前部12A中,保险杠加强件26以其长度方向沿车身宽度方向的方式布置,且包含保险杠延伸部26A,所述保险杠延伸部比前侧构件30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如泡沫体的缓冲器附接至保险杠加强件26的前端面。保险杠罩覆盖缓冲器和保险杠加强件26以构成前保险杠。
如图1所图示的,每个前侧构件30均包含在动力单元室16的侧部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构件前部32。侧构件前部32设置在比前轮80的旋转轴线的车身上侧稍微高的位置处(见图2)。如图2所图示的,侧构件前部32比车轮罩部60靠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设置。如图1所图示的,通过布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侧构件内部34和布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侧构件外部36,侧构件前部32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横截面部。一对左右的侧构件前部32通过发动机支座来支撑动力单元。需要注意的是,如图2所图示的,加强构件58A、58B、58C布置在侧构件前部32的闭合横截面部的内部。
如图1所图示的,沿车身宽度方向剖切时,侧构件内部34形成有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帽状横截面的轮廓。侧构件内部34包含:内侧壁部34A,其构成在侧构件前部32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内上壁部34B,其构成侧构件前部32的上面;以及内下壁部34C,其构成侧构件前部32的下面。直立壁状的上凸缘34D从内上壁部34B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向车身上侧突出。直立壁状的下凸缘34E从内下壁部34C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向车身下侧突出。
侧构件外部36形成为直立壁状,将侧构件内部34的开口侧封闭,且构成前侧构件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侧构件外部36的上端部与侧构件内部34的上凸缘34D重叠并通过焊接接合至侧构件内部34的上凸缘34D,且侧构件外部36的下端部与侧构件内部34的下凸缘34E重叠并通过焊接接合至侧构件内部34的下凸缘34E。螺栓插入孔36X(见图2)穿过侧构件外部36的后端部(侧构件前部32的基部)形成。
每个前侧构件30包含构造成比侧构件前部32靠车身后侧的侧构件后部38。侧构件后部38形成有如下的脚踏部40:所述脚踏部与侧构件前部32的后端部连续,且沿前围板20的趾板部20B(见图3)朝向车辆下后侧延伸。图3图示出的脚踏部40布置在趾板部20B的下侧处,且当沿与脚踏部4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时,所述脚踏部形成有朝向趾板部20B侧开口的帽状横截面的轮廓。在脚踏部40的两侧的凸缘与趾板部20B重叠并通过焊接接合至趾板部20B。
螺栓插入孔40X形成在位于脚踏部4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40A(更宽泛地讲,在前侧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中。脚踏部40的螺栓插入孔40X设置在侧构件外部36的螺栓插入孔36X的斜下后侧处。
侧构件后部38还包含与脚踏部40的后端部连续且在地板面板22的下侧处朝向车身后侧延伸的地板下部分(后构件部)42。当沿车身宽度方向剖切时,地板下部分42形成有朝向地板面板22侧开口的帽状横截面的轮廓。在地板下部分42的两侧的凸缘与地板面板22重叠并通过焊接接合至地板面板22。
在侧构件前部32的后端部与脚踏部40的上部之间形成的弯曲部44包含加宽部44A。加宽部44A设定成:与前侧构件30的比弯曲部44靠车身前侧的部位相比,具有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宽度。
如图1所图示的,悬架构件46的车身宽度方向两侧从一对左右的前侧构件30悬吊着被支撑。前侧附接部46A在车身宽度方向两侧的前侧处设置到悬架构件46。前侧附接部46A附接至侧构件前部32的内下壁部34C的后端部。此外,后侧附接部在车身宽度方向两侧的后侧处设置到悬架构件46。后侧附接部附接至地板下部分42的下壁部的前端部(见图3)。附接至前侧构件30的悬架构件46支撑左右的悬架82(见图2)。
抗扭箱形断面件48通过焊接接合至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部的下端部。抗扭箱形断面件48插在侧构件后部38和车门槛24之间。
前柱50沿车身上下方向连续地延伸到车门槛24的前端部。前柱50设置在车厢18的侧部的前端处且形成前侧门开口的前边缘部,并且所述前柱定位成比前侧构件30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前柱50的车身上下方向中间部接合至裙板上构件74的后端部,且悬架支撑罩76设置在裙板上构件74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车轮罩部60与悬架支撑罩76的下部连续。
如图2所图示的,前柱50被构造为包含布置在车厢18侧(车舱内侧)的柱内板52、以及布置在车厢18侧的相反侧(车舱外侧)的柱外板54。前柱50由柱内板52和柱外板54形成中空柱状形状。
柱内板52包含:内壁部52A,其构成前柱50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壁部,并且其正反面面向车身宽度方向;以及后侧直立壁部52C,其被弯曲成从内壁部52A的后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柱内板52还包含:前端凸缘52D,其被弯曲以从内壁部52A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前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后端凸缘52E,其被弯曲以从后侧直立壁部52C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向车身后侧延伸。
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20C从车身后侧与柱内板52的前端凸缘52D重叠,且通过焊接接合至柱内板52的前端凸缘52D(焊接点由X表示)。朝向车身后侧弯曲的侧凸缘20F从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延伸。侧凸缘20F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与柱内板52的内壁部52A的车身前侧端部重叠,且通过焊接接合至柱内板52的内壁部52A的车身前侧端部(焊接点由X表示)。
柱外板54包含:外壁部54A,其构成在前柱5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壁部,并且其正反面面向车身宽度方向;前侧直立壁部54B,其被弯曲以从外壁部54A的前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后侧直立壁部54C,其被弯曲以从外壁部54A的后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螺栓插入孔54X穿过前侧直立壁部54B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部位而形成。多个(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为四个)螺栓插入孔54X以沿车身上下方向成排的方式设置在前侧直立壁部54B的下部处。
柱外板54包含从车身前侧与柱内板52的前端凸缘52D重叠的前端凸缘54D。前端凸缘54D为从前侧直立壁部54B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部位,且与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20C以及柱内板52的前端凸缘52D重叠,以形成通过焊接(焊接点由X表示)接合在一起的三层。柱外板54进一步包含后端凸缘54E,所述后端凸缘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与柱内板52的后端凸缘52E重叠且通过焊接接合至柱内板52的后端凸缘52E(焊接点由X表示)。后端凸缘54E为被弯曲以从后侧直立壁部54C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身后侧延伸的部位。
构成车身外板的侧外板(也称作侧构件外板)56布置在柱外板54的与车厢18侧相反的一侧(在车舱外侧)。侧外板56包含:外壁部56A,其布置在柱外板54的外壁部54A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前侧直立壁部56B,其被弯曲以从外壁部56A的前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后侧直立壁部56C,其被弯曲以从外壁部56A的后端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侧外板56的前侧直立壁部56B布置在柱外板54的前侧直立壁部54B的车身前侧,且侧外板56的后侧直立壁部56C布置在柱外板54的后侧直立壁部54C的车身后侧。螺栓插入孔56X穿过侧外板56的前侧直立壁部56B形成在如下位置处:面对柱外板54的前侧直立壁部54B的螺栓插入孔54X的所述位置。柱外板54的前侧直立壁部54B以及侧外板56的前侧直立壁部56B使用螺栓B3(见图1)紧固在一起(螺栓紧固线由图2中的单点断续线表示),从而构成在前柱50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50A。
侧外板56进一步包含从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与柱外板54的后端凸缘54E重叠的凸缘56D。凸缘56D为从后侧直立壁部56C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身后侧延伸的部位,并且与柱内板52的后端凸缘52E以及柱外板54的后端凸缘54E重叠,以形成通过焊接(焊接点由X表示)接合在一起的三层。
如图1所图示的,由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的加强构件(支架)62跨设在前柱50的前壁部50A与在前侧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侧构件前部32的侧构件外部36以及脚踏部40的侧壁部40A)之间。加强构件62也可由纤维增强塑料等构成。加强构件62为也可是联接构件的元件。如图2所图示,加强构件62沿着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20S的前面20X(车身前侧面)而设置。即使当加强构件62布置在前轮80和前围板20设置在其目前位置处的状态中时,由于加强构件62沿着前围板20的侧部20S的前面20X而设置,在前轮80的车辆后侧也能够确保特定间隙(空间)。加强构件62的高度位置被设定为以与前轮8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高度位置重叠。
如图1所图示的,加强构件62包含主体64,所述主体基本上沿着前围板20的侧部20S而布置。加强构件62的主体64被布置为使得覆盖前围板20的侧部20S,以及在前围板20和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上凸缘66从在加强构件62的主体64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上端部朝向车身前侧延伸。如图2所图示的,螺栓孔66X穿过上凸缘66形成在如下位置处:面对侧构件外部36的螺栓插入孔36X的所述位置。上凸缘66由螺栓B1(见图1)被紧固且固定至侧构件前部32的侧构件外部36(螺栓紧固线由如2中的单点断续线表示)。
如图3所图示的,在上凸缘66和侧构件外部36之间的紧固部的高度位置设定在如下位置处:当乘员将其脚100放置在搁脚板上时,从地板面板22的放置脚跟102的位置起250mm以上的高度处(图3中的高度H为250mm以上)。即,在上凸缘66和侧构件外部36之间的紧固部的高度位置设定在基本上高于放置在搁脚板上时的乘员的脚100的脚趾104的位置处。
下凸缘68从在加强构件62的主体64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下端部朝向车身前侧延伸。螺栓插入孔68X穿过下凸缘68形成在面对脚踏部40的螺栓插入孔40X的位置处。下凸缘68由螺栓B2被紧固且固定至脚踏部40的侧壁部40A。下凸缘68的经由螺栓B2的固定位置因而设定成比上凸缘66的经由螺栓B1的固定位置靠车身后侧。
如图1所图示的,凸缘70从在加强构件62的主体64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端部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如图2所图示的,螺栓插入孔70X穿过凸缘70形成在如下位置处:面对前柱50的前壁部50A的螺栓插入孔54X、56X的位置。加强构件62的凸缘70由螺栓B3(见图1)被紧固且固定至前柱50的前壁部50A(螺栓紧固线由图2中的单点断续线示出)。
如图1所图示的,加强构件62形成有突条72,当从车辆正面观看时,所述突条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每一个突条72朝向车身前侧突出,且从主体64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部位延伸至凸缘7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即,如图2所图示的,突条72设定在包含如下部位的范围内:所述部位面对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端部20C和侧凸缘20F)与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见焊接部X)的车身前侧。如图1所图示的,多个突条72(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为两个)从上到下来设定。
本示范性实施例的作用和有益效果
接下来,以下作出关于本示范性实施例的作用和有益效果的说明。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加强构件62沿着前围板20的侧部20S的前面20X而设置,且加强构件62跨设在位于前侧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侧构件前部32的侧构件外部36以及脚踏部40的侧壁部40A)与前柱50的前壁部50A之间。因而,如图2所图示的,在车辆前端碰撞中,当负荷F通过保险杠加强件26和碰撞盒28被输入到前侧构件30时,负荷F的一部分通过加强构件62被传递到前柱50。因而,即使例如前侧构件30在碰撞期间被负荷挤压且变形成在俯视观看时的Z状时,也能够抑制作用在前围板20上的负荷。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图示的,突条72被形成到加强构件62以便如从车辆正面观看时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加强构件62因而比没有形成这种突条的构造具有相对于来自前侧构件30侧的负荷更高的弯曲刚性。在如图2所图示的车辆前端碰撞期间,当负荷F被输入到前侧构件30时,负荷从前侧构件30经由加强构件62而到达前柱50的传递效率因而得到提高。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突条72设定在包含如下部位的范围内:所述部位面对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端部20C和侧凸缘20F)与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见焊接部X)的车身前侧。这从而能够在车辆前端碰撞期间防止或抑制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处的加强构件62的压曲。因而能够防止或抑制加强构件62的压曲部接触在前围板20和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
如图1所图示的,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在加强构件62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上端部处的上凸缘66固定至侧构件前部32的侧构件外部36,而在加强构件62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下端部处的下凸缘68固定至脚踏部4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40A。加强构件62因而能够以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长度的方式设定,从而增加加强构件62相对于来自前侧构件30侧的负荷的弯曲刚性。这从而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30时,能够使负荷从前侧构件30朝向前柱50有效传递。
如上所述,当负荷在车辆前端碰撞中被输入到前侧构件30时,依照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10能够抑制作用在前围板20上的负荷。
在小重叠碰撞或斜向碰撞中,其中,在图2所图示的前侧构件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车辆陷入前端碰撞,可想到的是,前轮80在依旧旋转时能够承受朝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以及后侧(即,前围板20的侧部20S侧)的斜向位移。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加强构件62沿着侧部20S的前面20X而设置,从而能够使前轮80被加强构件62接住,因此能够使接收的负荷传递到前柱50。这从而即使前轮80后退也能够抑制作用在前侧构件30的侧部20S上的负荷。相似地,当前轮80朝向在前柱50和前围板20之间的接合部的侧后退时,能够被加强构件62接住,从而能够抑制作用在前柱50和前围板20之间的接合部上的负荷。因而通过接住前轮80的加强构件62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
由于使突条72形成到加强构件62,因此当前轮80在小重叠碰撞或斜向碰撞中碰撞加强构件62时,碰撞能可因由突条72确保能量吸收而有效地被吸收。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图1中图示出的加强构件62以如上所述的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长度的方式来设定,且下凸缘68的经由螺栓B2的固定位置设定成比上凸缘66的经由螺栓B1的固定位置靠车身后侧,以便加强构件62能够朝向前侧稍微倾斜。可因而使在前轮80(见图2)和加强构件62之间的间隔从上到下几乎一致,在图2图示出的前轮80后退时能够使加强构件62有效地接住前轮80。
对示范性实施例的补充说明
在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布置在图1图示出的动力单元室16内的动力单元被构造为包含作为实例的发动机和电动机。然而,例如,布置在动力单元室内的动力单元可为不同构造的动力单元,如像发动机驱动车辆一样包含发动机但不包含电动机的构造,或如像电动车辆一样包含电动机但不包含发动机的构造。
在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已经给出关于如下情况的说明:在所述情况中,车身前部结构10以基本左右对称的方式来构造,且加强构件62设置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然而,可制成如下的构造:加强构件62仅仅设置在车身的左侧,或加强构件62仅仅设置在车身的右侧。此外,如另一个变形例,多个加强构件可跨设在位于前侧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与位于前柱的车身前侧上的前壁部之间。
在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加强构件62形成有突条72;然而,加强构件可由没有形成有这种突条的加强构件来构造。在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突条72设定在包含如下部位的范围内:所述部位面对在前围板20和前柱50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然而,可制成突条设定在如下范围内的构造:所述范围不包含面对在前围板和前柱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的部位。
在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加强构件62的上凸缘66固定至侧构件前部32,而下凸缘68固定至脚踏部40;然而,例如,加强构件可为固定至如下侧壁部的加强构件:所述侧壁部在位于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处的侧构件前部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
“沿着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包括如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加强构件62与在前围板2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20S的前面20X基本上平行地布置的构造,且也包括加强构件布置成与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从前到后形成排的构造,即使在如此情况下,加强构件也不能够被说成与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基本上平行布置。此外,在沿着在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的加强构件与侧部的前面之间的间隔可被设定成比图1和图2图示出的加强构件62的情况更宽或更窄。
在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端部也可紧固至除了前柱50之外的车门槛24的前侧部。在这种构造中,在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端部以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长度的方式来设定,从而提高负荷传递效率。
上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和上述的多个变形例可彼此组合来实施。
尽管已经给出关于本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的说明,但是本发明没有被上述内容所限制,而是各种其它修改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前围板,其使动力单元室与定位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后侧的车厢隔开;
前侧构件,其包含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侧部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前柱,其定位成比在所述车厢的侧部的前端处的所述前侧构件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前柱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且接合至所述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以及
加强构件,其沿着在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跨设在所述前侧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与在所述前柱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之间,其中
所述前侧构件包含:侧构件前部,其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所述侧部处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侧构件后部,其与所述侧构件前部的后端部连续,且所述侧构件后部形成有沿所述前围板朝向车身后下侧延伸的脚踏部;并且
在所述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上端部固定至在所述侧构件前部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且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下端部固定至在所述脚踏部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
车门槛,其为具有闭合横截面结构的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在车身的侧部的下端部处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端部紧固至所述车门槛的前侧端部且紧固至所述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形成有从车辆的正面观看时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突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突条设定在包含如下部位的范围内:所述部位面对在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前柱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身前侧。
5.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前围板,其使动力单元室与定位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后侧的车厢隔开;
前侧构件,其包含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侧部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前柱,其定位成比在所述车厢的侧部的前端处的所述前侧构件靠车身宽度方向外侧,所述前柱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且接合至所述前围板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以及
加强构件,其沿着在所述前围板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部的前面而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跨设在所述前侧构件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侧壁部与在所述前柱的车身前侧处的前壁部之间,其中
所述前侧构件包含:侧构件前部,其在所述动力单元室的所述侧部处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侧构件后部,其与所述侧构件前部的后端部连续,且所述侧构件后部形成有沿所述前围板朝向车身后下侧延伸的脚踏部;并且
在所述加强构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都固定至在所述侧构件前部的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上的外壁部。
CN201510509365.1A 2014-08-21 2015-08-18 车身前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3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8772 2014-08-21
JP2014168772A JP6112083B2 (ja) 2014-08-21 2014-08-21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570A true CN105383570A (zh) 2016-03-09
CN105383570B CN105383570B (zh) 2017-12-15

Family

ID=5534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93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3570B (zh) 2014-08-21 2015-08-18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7236B2 (zh)
JP (1) JP6112083B2 (zh)
CN (1) CN1053835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3873A (zh) * 2016-09-13 2018-03-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梁构造
CN110182260A (zh) * 2018-02-23 2019-08-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13120089A (zh) * 2020-01-14 2021-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车身的前部构造
CN113829852A (zh) * 2021-10-31 2021-12-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裙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1697A1 (de) * 2013-02-20 2014-08-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ragstruktur
JP6185437B2 (ja) * 2014-07-18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106715247B (zh) * 2014-10-30 2020-03-27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间断式侧轨能量吸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172179B2 (ja) * 2015-02-25 2017-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135700B2 (ja) * 2015-03-11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452783B1 (en) 2015-04-02 2016-09-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ffset bulkhead for creating a compressive mechanical lock
US9469347B1 (en) * 2015-07-07 2016-10-1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s including a wheel well reinforcement member
JP6236046B2 (ja) * 2015-09-17 2017-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215979B2 (ja) * 2016-02-01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6235637B2 (ja) * 2016-02-29 2017-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FR3058110B1 (fr) * 2016-10-27 2020-07-2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Renfort de la structure av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pour choc frontal a faible recouvrement
KR102371239B1 (ko) * 2017-04-21 2022-03-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6859895B2 (ja) * 2017-08-09 2021-04-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KR102394581B1 (ko) * 2017-10-11 2022-05-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6922763B2 (ja) * 2018-01-30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JP6705850B2 (ja) * 2018-02-20 2020-06-0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前方構造
JP7044009B2 (ja) * 2018-08-10 2022-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KR102552506B1 (ko) * 2018-11-14 2023-07-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이드실 구조
US11072375B2 (en) * 2019-01-14 2021-07-27 Fca Us Llc Control arm with tunable fracture features
US10913499B2 (en) * 2019-05-08 2021-0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hinge pillar assembly
DE102019217581A1 (de) * 2019-11-14 2021-05-20 Psa Automobiles Sa Fahrzeugkarosserie
FR3106313B1 (fr) * 2020-01-22 2024-04-19 Psa Automobiles Sa Véhicule automobile disposant d’un moyen de dégagement de la roue avant en cas de choc frontal
DE102020103639A1 (de) 2020-02-12 2021-08-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ohbaustruktur hinter einem Radhaus eines Vorderrads eines Kraftwagens
JP7384065B2 (ja) * 2020-02-15 2023-11-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290123B2 (ja) * 2020-02-15 2023-06-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DE102020205713A1 (de) 2020-05-06 2021-11-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GB2615739A (en) * 2022-01-01 2023-08-23 Beyond Steel Ltd Anti-wheel intrusion composite body nod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6042A (ja) * 1997-05-16 1998-12-0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102510824A (zh) * 2009-10-09 2012-06-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US8469442B1 (en) * 2012-06-27 2013-06-25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103339020A (zh) * 2011-01-26 2013-10-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WO2014002890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ボディ構造
CN103987615A (zh) * 2012-01-25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230Y2 (zh) * 1987-07-10 1993-11-09
JP2707859B2 (ja) * 1991-03-25 1998-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ボデー構造
JP3287207B2 (ja) 1996-02-09 2002-06-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イドメンバとフロントピラーの結合構造
JPH09309461A (ja) 1996-03-21 1997-12-02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KR100339216B1 (ko) * 1999-12-31 2002-05-31 이계안 자동차의 전방필러부 보강구조
US6364358B1 (en) * 2000-03-21 2002-04-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ide sill load path initiator
JP2002154458A (ja) * 2000-11-24 2002-05-28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3765238B2 (ja) 2001-02-27 2006-04-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4010169B2 (ja) * 2002-04-09 2007-11-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4144385B2 (ja) * 2003-03-12 2008-09-0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室前部の結合構造
JP4486673B2 (ja) * 2007-12-11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4486996B2 (ja) * 2008-02-01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DE102010034932A1 (de) * 2010-08-20 2012-02-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strukturverstärkter Vorderrahmenanbindung
JP5664497B2 (ja) * 2011-08-10 2015-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EP3106373B1 (en) * 2012-02-13 2018-09-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JP5629739B2 (ja) * 2012-09-14 2014-1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87800B2 (ja) 2013-08-21 2016-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24331B2 (ja) * 2013-11-25 2016-05-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KR101518925B1 (ko) * 2013-12-05 2015-05-11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2015116979A (ja) 2013-12-19 2015-06-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US9187133B2 (en) * 2014-03-03 2015-11-17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pillar construction having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vehicle frame
JP6185437B2 (ja) * 2014-07-18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KR101628479B1 (ko) * 2014-09-03 2016-06-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런트 사이드 멤버 후방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6042A (ja) * 1997-05-16 1998-12-0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102510824A (zh) * 2009-10-09 2012-06-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3339020A (zh) * 2011-01-26 2013-10-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3987615A (zh) * 2012-01-25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
US8469442B1 (en) * 2012-06-27 2013-06-25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WO2014002890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ボディ構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3873A (zh) * 2016-09-13 2018-03-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梁构造
CN107813873B (zh) * 2016-09-13 2020-08-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梁构造
CN110182260A (zh) * 2018-02-23 2019-08-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13120089A (zh) * 2020-01-14 2021-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车身的前部构造
CN113120089B (zh) * 2020-01-14 2023-05-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车身的前部构造
CN113829852A (zh) * 2021-10-31 2021-12-2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裙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52554A1 (en) 2016-02-25
US9487236B2 (en) 2016-11-08
CN105383570B (zh) 2017-12-15
JP2016043779A (ja) 2016-04-04
JP6112083B2 (ja)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570A (zh) 车身前部结构
US8764104B2 (en) Structure of front section of vehicle body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EP2740650B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KR101585484B1 (ko) 차체 구조
KR20170070749A (ko) 전방 차체 구조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5339243A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KR102383247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US11027685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776208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KR102440606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US11912344B2 (en) Vehicle lower part structure
JP2019131007A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9718422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2021054103A (ja) 電動車両のボディ
JP6411932B2 (ja) 車体の後部構造
CN109204459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8725590B (zh) 前部车身增强结构
KR102371242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6176227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KR102446656B1 (ko)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2014091422A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6617764B2 (ja) 車両のボデー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