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4193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4193A
CN104834193A CN201510023137.3A CN201510023137A CN104834193A CN 104834193 A CN104834193 A CN 104834193A CN 201510023137 A CN201510023137 A CN 201510023137A CN 104834193 A CN104834193 A CN 104834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box
imaging device
scanning apparatus
support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3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4193B (zh
Inventor
有贺泰祐
乙黑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34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4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41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9Details of projection op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1Scanning systems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flecting means, e.g. raster or XY scan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具有光学箱的光扫描装置,该光学箱容纳配置成使扫描感光部件的光束偏转的偏转器,该光扫描装置通过从形成在本体中的插入部插入而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本体上;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的支撑单元,该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在与光学箱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下游的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该第三支撑部在光学箱的上游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和连接部,该连接部配置成在上游侧壁附近且在所述相交方向上第三支撑部的至少一侧连接光学箱和本体。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扫描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下文中称为“成像设备”)配置成通过电子照相法在片材上形成图像。作为成像设备,例如,已知有电子照相复印机(如数字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如彩色激光打印机)和传真机。成像设备不仅包括配置成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彩色成像设备。
成像设备的光扫描装置发出激光束(下文中称为“光束”),然后用光束扫描旋转的感光鼓表面,从而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使用调色剂对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定影装置通过热定影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图像。
一般地,成像设备本体包括框架或彼此对向的侧板。配置成支撑光扫描装置的支撑部件在框架或侧板上架设。光扫描装置由支撑部件在竖直方向支撑,并在由支撑部件支撑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由支撑部件固定的光扫描装置(光学箱)可能会依照支撑部件的平面度而变形。因此,对于支撑部件的平面度以及光扫描装置的座放面的平面度需要严格的设计,该座放面保持抵接支撑部件。
已知一种在三个座放面(三点)处支撑并固定光扫描装置的方法,它作为通过支撑部件稳定地支撑光扫描装置同时防止依照支撑部件的平面度而导致的光扫描装置变形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6-85058号公报)。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6-85058号公报,光扫描装置在三个座放面处固定在支撑部件上。这三个座放面设置在大体上等腰三角形的各顶点处,并以依照光扫描装置形状的平衡方式布置在光扫描装置的底部。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6-85058号公报中,座放面设置在光扫描装置一侧的两个水平端部。此外,座放面设置在光扫描装置另一侧沿宽度方向的中央。座放面设置在光扫描装置上的各个固定部上。在竖直方向与固定部的座放面对向的表面分别用板簧加压。这样,将光扫描装置固定在支撑部件上。
成像设备包括配置成驱动显影装置、感光鼓等的多个驱动源。在各驱动源中产生的不同频率的振动通过成像设备的侧板以及支撑部件传递给光扫描装置。
当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6-85058号公报那样使用三个座放面时,由于在各驱动源中产生的振动,在光扫描装置的另一侧会产生扭转振动。该扭转振动导致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该中心轴从光扫描装置的另一侧延伸到所述一侧并穿过光扫描装置另一侧中央的座放面。然而,由于光扫描装置的所述一侧固定在两个水平端部的座放面处,因此导致围绕中心轴旋转的扭转振动不会在光扫描装置的所述一侧产生。当由于在各驱动源中产生的振动导致在光扫描装置的另一侧产生扭转振动时,从光扫描装置发出的光束以振动方式扫描感光鼓。因此,感光鼓被照射位置不均匀的光束照射。照射位置的不均匀导致条状图像缺陷,其被称为“不均匀间距”。
由于很多个反射镜和透镜以及其布置,这种光扫描装置的光学箱(从单个光扫描装置的多个光源分别发出的光束同时被单个旋转多面镜偏转)可具有长方体形状或类似于长方体形状的多边形(四边形以上)箱形状。因此,特别是当将这种光扫描装置在三个座放面处固定在支撑部件时会显著地产生扭转振动。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可减小光扫描装置的扭转振动,同时通过使用三个支撑部避免由于支撑单元的平面度而引起的光扫描装置的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部件;
光扫描装置,其具有:
偏转器,配置成偏转光束以使得光束扫描感光部件表面;和
配置成容纳该偏转器的光学箱,
该光学箱从形成在成像设备本体侧壁中的插入部插入,使得光扫描装置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本体上;
具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配置成支撑光学箱,该第一和第二支撑部配置成在与插入光学箱到成像设备本体中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下游侧的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该第三支撑部配置成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和
连接部,该连接部配置成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附近且在与光学箱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第三支撑部的至少一侧连接由支撑单元支撑的光学箱和成像设备本体。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2A、2B、2C和2D是分别示出了固定部、水平安装部、固定部和配合突起的视图。
图3A、3B和3C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的视图。
图4A、4B和4C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的视图。
图5A、5B、5C和5D是示出了安装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的各个振动模式的视图。
图6A、6B和6C是示出了光扫描装置的各个振动分析结果的曲线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图9是成像设备600的剖视图。成像设备600包括四个配置成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部300(300Y、300M、300C和300K)。成像部300将各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0上,从而在中间转印带400上重叠四种调色剂图像。将重叠在中间转印带400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下文中称为片材)S上,以在片材上形成彩色图像。
成像部300Y、300M、300C和300K分别包括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感光部件)310(310Y、310M、310C和310K)。在每个感光鼓310周围,设置有充电辊330、显影装置320、初次转印辊340和清洁装置350。光扫描装置100布置在成像部300下方。
充电辊330(330Y、330M、330C和330K)分别使感光鼓310Y、310M、310C和310K的表面均匀充电。光扫描装置100用根据各颜色的图像信息调制的光束L(LY、LM、LC和LK)分别扫描感光鼓310Y、310M、310C和310K的均匀充电表面,以在感光鼓3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320(320Y、320M、320C和320K)用各颜色的显影剂(调色剂)对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感光鼓310上形成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初次转印辊340(340Y、340M、340C和340K)将感光鼓310上的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0上,以在中间转印带400上重叠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辊410将重叠在中间转印带400上的调色剂图像共同地二次转印到从给送部200给送的片材S上。将片材S输送到定影装置500。定影装置500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S上,从而在片材S上形成彩色图像。
[光扫描装置]
图4A、4B和4C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的视图。图4A是示出了在去除了盖7的状态下光扫描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线IVB-IVB截开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副扫描剖视图。图4A中省略的盖7安装在图4B所示的光扫描装置100上。图4C是示出了光扫描装置100的光学箱5的底部5d的视图。
光扫描装置100包括作为壳体的光学箱5和盖7。在本实施例中,光学箱5是通过注射成型聚碳酸酯基玻璃增强的树脂材料而形成。光学箱5在从上方(沿后述的第一方向)来看时具有矩形形状。光扫描装置100具有长方体形状。
光扫描装置100包括单个旋转多面镜(下文中称为偏转器)1。马达21使偏转器1旋转。光学箱5容纳偏转器1。
光扫描装置100包括两个激光单元6a和6b。激光单元6a具有用于黑色和青色的两个光源20K和20C。激光单元6b具有用于品红色和黄色的两个光源20M和20Y。
光源20(20Y、20M、20C、20K)在竖直方向具有斜入射角。光源20K和20C布置成使得从各光源20K和20C发出的光束LK和LC在偏转器1的偏转表面(反射表面)1a上彼此相交。类似地,光源20M和20Y布置成使得从各光源20M和20Y发出的光束LM和LY在偏转器1的另一偏转表面1a上彼此相交。偏转器1配置成通过被马达21旋转而使四束光束LY、LM、LC和LK偏转,从而用各光束L扫描感光鼓310。
激光单元6a和6b都包括配置成将光束L转换成准直光束的准直透镜(未示出)。光学箱5保持偏转器1和激光单元6a、6b。复合柱面透镜(未示出)设置在偏转器1和准直透镜(未示出)之间。复合柱面透镜(未示出)配置成将从两个光源20发出的两束光束L在偏转器1的偏转表面上聚集成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主扫描方向是与偏转器1的旋转轴1b垂直的方向。关于主扫描方向,从光源20到偏转器1的入射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从偏转器1到感光鼓310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不同。副扫描方向是与入射光学系统或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此外,是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于偏转器1的旋转轴1b的方向)。主扫描截面是沿包含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且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平面截开的截面。副扫描截面是沿包含入射光学系统或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且垂直于主扫描截面的平面截开的截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表示为x方向,主扫描方向表示为y方向,副扫描方向表示为z方向。
在图4A中,从黑色和青色光源20K和20C发出的光束LK和LC在设置于偏转器1右侧的偏转表面1a上被偏转。从品红色和黄色光源20M和20Y发出的光束LM和LY在设置于偏转器1左侧的偏转表面1a上被偏转。光束LK和LC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光束LM和LY的成像光学系统独立。
如图4A和4B所示,用于黑色和青色光源LK和LC的成像光学系统设置在偏转器1的右侧。如图4B所示,用于光束LK和LC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2a、第二透镜3a和3b以及反射镜4a、4b、4e和4g。第一透镜2a、第二透镜3a和3b以及反射镜4a、4b、4e和4g固定在光学箱5上。
如图4A和4B所示,用于品红色和黄色光束LM和LY的成像光学系统设置在偏转器1的左侧。如图4B所示,用于光束LM和LY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2b、第二透镜3c和3d以及反射镜4c、4d、4f和4h。第一透镜2b、第二透镜3c和3d以及反射镜4c、4d、4f和4h固定在光学箱5上。
光束LY、LM、LC和LK由成像光学系统分别聚集在感光鼓310Y、310M、310C和310K的表面上。
图4B示出了穿过光扫描装置100内部的光束LY、LM、LC和LK的光路。从激光单元6(6a、6b)发出的光束L由偏转器1偏转。黑色光束LK穿过第一透镜2a和第二透镜3a,然后由反射镜4a向上反射,从而引导到用于黑色的感光鼓310K。在穿过第一透镜2a之后,青色光束LC由反射镜4g和4e反射,穿过第二透镜3b,从而由反射镜4b引导到用于青色的感光鼓310C上。黄色光束LY穿过第一透镜2b和第二透镜3d,然后而由反射镜4d引导到用于黄色的感光鼓310M上。在穿过第一透镜2b之后,品红色光束LM由反射镜4h和4f反射,穿过第二透镜3c,从而由反射镜4c引导到用于品红色的感光鼓310M上。
为了使形成在各个感光鼓310表面上的光斑形状一致,需要使每个从光源20到感光鼓310的表面的光路长度设定为一致。因此,为了把四个光束LY、LM、LC和LK的光路长度设定成一致,分别在用于青色光束LC和用于品红色光束LM的光路中布置多个反射镜4b、4e和4g以及4c、4f和4h。
将光学箱5从插入口(插入部)沿-x方向水平地插入成像设备本体中,该插入口形成在图9所示的成像设备左侧的侧壁中。注意,插入口可以形成在成像设备的另一侧,使得在沿图9所示的成像设备的+x方向水平地移动的同时把光学箱5安装在成像设备本体上。此外,插入口可以形成在侧壁中,使得在沿成像设备的y方向水平地移动的同时把图1A和1B所示的光学箱5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本体上。进一步地,在将光学箱5安装在成像设备本体上时的插入方向(移动方向)可以不完全是水平方向,只要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的锐角插入光学箱5即可。在图9所示的彩色成像设备的情况下,例如,在相对于多个成像部(成像部300Y、300M、300C和300K)的布置方向沿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将光学箱5插入成像设备本体中的同时,将光学箱5安装在成像设备本体上。
固定部108a(近侧固定部)和水平安装部(连接部)101(101a和101b)设置在将光学箱5安装到成像设备本体上时光学箱5插入方向的近侧(插入方向的上游侧或一侧)的光学箱侧壁5b上。固定部108a在与光学箱5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x方向)从侧壁5b突出,该侧壁设于光学箱5的近侧。此外,水平安装部101是从近侧的侧壁5b延伸(突出)和朝光学箱5的底面(沿-z方向)延伸的突起。
注意,如图1A所示,水平安装部101可以不从近侧的侧壁5b突出,而是沿-z方向从光学箱5的底面突出。当水平安装部101沿-z方向从光学箱5的底面突出时,期望的是水平安装部101沿-z方向从近侧侧壁5b附近突出。也就是说,期望的是沿-z方向从光学箱5的底面突出的水平安装部101设置在与近侧侧壁5b相隔20mm以下的范围内,以便确保后述的抑制光学箱5的振动的功能。
固定部108b(第一远侧固定部)和108c(第二远侧固定部)以及配合突起103设置在将光学箱5安装到成像设备本体上时光学箱5插入方向上光学箱5的远侧(在插入方向的下游侧或与所述一侧对向的另一侧)的侧壁5a上。固定部(第一突起)108b和固定部(第二突起)108c以及配合突起(定位突起)103从光学箱5的侧壁5a沿插入方向(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下文中称为-x方向)突出,该侧壁5a设于光学箱5的插入方向的远侧。
如图4C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光学箱5的底部5d具有三个座放面8a(第三被支撑部或第三抵接部)、8b(第一被支撑部或第一抵接部)以及8c(第二被支撑部或第二抵接部)。如后所述地,座放面8a设置在固定部108a上。座放面8b和8c分别设置在固定部108b和108c上。座放面8a、8b和8c沿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下文中称为-z方向)突出。
三个座放面8a、8b和8c布置在等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然而,座放面8a、8b和8c的布置不限于等腰三角形。座放面8a、8b和8c的布置可以改变,只要光扫描装置100大体上不会变形即可。此外,座放面8a、8b和8c以相对的方式布置,从而使由这些座放面在三点支撑的光学箱5稳定。
[支撑部件]
图1A和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的光扫描装置100的透视图。图1A是光扫描装置100的后透视图。图1B是光扫描装置100的前透视图。
两个侧板10和11设置在成像设备600的本体内侧。支撑部件(支撑单元)12和13用螺丝(未示出)固定在两个侧板10和11或框架上,从而桥接在两个侧板10和11之间(悬设于两个侧板上)。也就是说,支撑部件12和13用作梁部件(支撑梁),该梁部件配置成连接两个侧板10和1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支撑部件12和13,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支撑部件,或者使用三个以上的支撑部件。
尽管在此没有示出,但是成像设备600的感光鼓310、充电辊330、显影装置320、初次转印辊340和清洁装置350由桥接在侧板10和11之间的其他各支撑部件(未示出)支撑。
图2A、2B、2C和2D分别是示出了固定部108a、水平安装部101(101a、101b)、固定部108b(108c)和配合突起103的视图。
光扫描装置100包括固定部108a、水平安装部101(101a和101b)、固定部108b和108c以及配合突起103。如上所述地,座放面8a、8b和8c设置在光学箱5的底部5d上。具体地,如图2A所示,座放面8a设置在固定部108a的下部。如图2C所示,座放面8b和8c分别设置在固定部108b和108c的下部。
如图2B所示,在水平安装部101中形成安装孔101c。此外,接收部(基准面)12a(图2A)、两个螺丝孔12b和丝簧9a设置在支撑部件(第一支撑部件)12上。接收部12a支撑固定部108a。
如图1B、2C和2D所示,配合孔13a、两个接收部(基准面)13b和13c以及丝簧9b和9c设置在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13上。支撑部件13包括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第一插入部具有接收部13b。当光学箱5插入到成像设备本体时固定部108b插入到第一插入部中。第二插入部具有接收部13c。当光学箱5插入到成像设备本体时固定部108c插入到第二插入部中。固定部108b插入到第一插入部中以使接收部13b支撑固定部108b。固定部108c插入到第二插入部中以使接收部13c支撑固定部108c。
光扫描装置100由支撑部件12的接收部(第三支撑部)12a和两个螺丝孔12b以及支撑部件13的配合孔13a、接收部(第一支撑部)13b和接收部(第二支撑部)13c定位。光扫描装置100固定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
(定位方法)
现在,将描述在x、y和z每一个方向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光扫描装置100的方法。
如图2A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座放面8a在-z方向(第一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的接收部12a。如图2C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座放面8b和8c分别在-z方向(第一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3的接收部13b和13c。当座放面8a、8b和8c分别保持抵接接收部12a、13b和13c时,在z方向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z方向(支撑方向)对应于竖直向上的方向。也就是说,固定部108b和108c分别由接收部13b和13c支撑,以便在z方向(支撑方向)上由支撑部件13定位光学箱5。
如图2D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配合突起103配合在支撑部件13的配合孔(配合部)13a中。当配合突起103配合在配合孔13a中时,在与z方向(支撑方向)正交的y方向(第三方向)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
如图4A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101a、101b)具有平坦表面109(109a、109b)和接收部(第二对向表面)110(110a、110b)。水平安装部101(101a、101b)与光学箱5一体地形成。在处于光学箱5远侧侧壁5a上的固定部108b和108c分别配合在支撑部件13的配合孔13b和13c中的状态下,接收部110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
支撑部件12设置在平坦表面109(109a、109b)的紧邻下方。平坦表面109保持不抵接支撑部件12。如图1A和2B所示,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101a、101b)的接收部110(110a、110b)在-x方向(第二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当水平安装部101的接收部110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时,在x方向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x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z方向(第一方向)。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接收部110(110a、110b)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的第二方向仅需要与座放面8a、8b、8c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和13的第一方向相交。多个水平安装部101a、101b设置成从光学箱5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上直立,从而在光学箱5由支撑部件12支撑的状态下与支撑部件12对向。通过螺丝102a、102b把与支撑部件12对向的多个水平安装部101(101a、101b)固定到支撑部件12上,以便抑制以光学箱5的接收部12a为支点所产生的振动。
(固定方法)
现在,将描述将光扫描装置100固定在成像设备600上的方法。如上所述地,在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光扫描装置100的状态下,以下面的方式将光扫描装置100固定在成像设备600的支撑部件12和13上。
如图2A所示,在光扫描装置100的座放面8a在-z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的接收部12a的状态下,通过安装在支撑部件12上的丝簧(弹性部件)9a来沿竖直向下的方向(-z方向)偏压固定部108a。利用该丝簧9a,在z方向将座放面8a固定在接收部12a。在这种情况下,丝簧9a和接收部12a构成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配置成将座放面8a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优选的是丝簧例如是金属丝。
如图2C所示,在光扫描装置100的座放面8b在-z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3的接收部13b的状态下,通过安装在支撑部件13上的丝簧(弹性部件)9b来沿竖直向下的方向(-z方向)偏压固定部108b。利用该丝簧9b,在z方向将座放面8b固定在接收部13b。在这种情况下,丝簧9b和接收部13b构成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配置成将座放面8b固定在支撑部件13上。
类似地,在光扫描装置100的座放面8c在-z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3的接收部13c的状态下,利用安装在支撑部件13上的丝簧(弹性部件)9c来沿竖直向下的方向(-z方向)偏压固定部108c。利用该丝簧9c,在z方向将座放面8c固定在接收部13c。在这种情况下,丝簧9c和接收部13c构成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配置成将座放面8c固定在支撑部件13上。
通过这种方式,在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的状态下,光扫描装置100由各个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同时通过三个座放面8避免了由于支撑部件12和13的平面度导致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变形。
在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的接收部110a和110b在-x方向保持抵接支撑部件12的状态下,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分别由螺丝(紧固部件)102a和102b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螺丝102a和102b分别穿过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的安装孔101c拧到支撑部件12的螺丝孔12b中。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分别通过螺丝102a和102b在x方向被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
安装孔101c足够地大于螺丝孔12b,因此螺丝102a和102b不会影响光扫描装置100在除x方向外的每个方向的定位。
如上所述地,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分别通过螺丝102a和102b被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因而,能够减小在围绕座放面8a的旋转方向上的扭转振动。因此,能够减小仅在三个座放面8a至8c处固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扭转振动。后面将描述具体的效果。
螺丝102和螺丝孔12b构成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配置成将水平安装部101的接收部110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注意,可以用粘合剂代替螺丝102将水平安装部101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可替代地,水平安装部101可以通过弹性部件施加的偏压力而被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
(安装步骤)
接着,将参考图3A、3B和3C描述将光扫描装置100固定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的安装步骤。
图3A、3B和3C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100的视图。图3A是光扫描装置100的俯视图。图3B是光扫描装置100的前视图。图3C是图3B中的虚线包围的部分IIIC的放大图。
首先,沿-x方向(插入方向)将光扫描装置100插入成像设备600中,设置在光扫描装置100上的配合突起103配合在支撑部件13的配合孔13a中。这样,在y方向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
接着,使座放面8a、8b和8c抵接支撑部件12和13的各接收部12a、13b和13c。这样,在z方向定位了光扫描装置。
之后,座放面8a、8b和8c分别通过丝簧9a、9b和9c而被固定在接收部12a、13b和13c上。这里使用了丝簧9a、9b和9c,因此尽管施加了摩擦阻力,但是此时光扫描装置100可在-x方向或x方向移动。
接着,使水平安装部101的接收部110在-x方向抵接支撑部件12。这样,在x方向以及围绕z轴的旋转方向定位了光扫描装置。
之后,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分别通过螺丝102a和102b而被固定在支撑部件12上。
通过这种方式,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相对于成像设备600定位了光扫描装置100,从而将其固定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
注意,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各自的安装孔101c足够大于支撑部件12的螺丝孔12b,螺丝102延伸穿过该安装孔。因此,通过螺丝102对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的固定不会与在z方向利用座放面8a、8b和8c的定位相干涉。
注意,在通过螺丝102固定时由于旋转力矩会出现应力集中,使得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的周围部分变形。作为对此的措施,可以使用双组合螺丝作为螺丝102。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x方向和在围绕z轴的旋转方向定位,在两个位置分别设置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然而,当还设置有用于x方向和/或围绕z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部件时,水平安装部101可以设置在一个位置。这是因为即使仅设置一个水平安装部,也能够产生相对于扭转振动方向的约束力,因此能够预期相同的效果。此外,上述定位方法和固定方法仅仅是示例,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方法,只要可以在所有方向适当地定位和固定光扫描装置100即可。
[用于光扫描装置的减小振动]
通过分析来执行对根据本实施例的抗振性能的验证。图5A、5B、5C和5D是示出了安装在支撑部件12和13上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各个振动模式的视图。在图5A、5B、5C和5D中省略了侧板10和11。
图5A示出了沿围绕座放面8a的旋转方向R使光扫描装置100扭曲的扭转振动。图5B示出了使光扫描装置100平行于图5B的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振动。图5C示出了使光扫描装置100平行于图5C的水平方向H移动的水平振动。图5D示出了使光扫描装置100在竖直方向弯曲的弯曲振动。下面将描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这些振动模式中抗振性能的效果。
图6A、6B和6C是示出了光扫描装置100的各振动分析结果的曲线。
图6A是示出了在根据传统技术(参考)的各个振动模式中固定在三点且没有水平安装部的光扫描装置的固有频率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各个振动模式中光扫描装置的固有频率的曲线。
将根据传统技术(参考)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在三个座放面处固定在用于A4至A3片材大小的成像设备600上。由于光扫描装置的重量和由聚碳酸酯基玻璃增强树脂材料制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刚度,在根据传统技术(参考)的光扫描装置中,在大约100Hz的固有频率容易出现扭转振动。大约100Hz的固有频率与用于成像设备600的感光鼓或显影装置的驱动源的驱动振动频率一致。因此,根据传统技术(参考)的光扫描装置会与驱动源的振动共振地在图像上导致不均匀间距。此外,在成像设备600的70-135mm/s的处理速度下,大约100Hz的频率往往导致容易视觉识别的大约1mm(=处理速度/频率)的条状不均匀间距。因此,需要使固有频率从100Hz左右的频率带偏移(改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的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从根据从传统技术(参考)的光扫描装置的扭转振动的100Hz的固有频率偏移到331Hz。这是因为设置了水平安装部101,因而光扫描装置100的刚度相对于扭转振动的方向变得更高。
从图6A可以理解,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固有频率在其他振动模式中也变得更高。
根据本实施例,特别是在扭转振动中,能够使固有频率偏移大约100Hz至200Hz,因此能够减小由于不均匀间距导致的图像劣化。
图6B示出了在图6A所示固有频率的各个振动模式中从其上安装有成像设备600的各驱动源的侧板(未示出)传递给光扫描装置100的振动的传递函数。图6C是图6B中的虚线包围的部分VIC的放大图。
当传递函数的值大时,容易使光扫描装置100振动。当将本实施例与传统技术(参考)比较时,扭转振动的传递函数从2.2减小到大约0.004。也就是说,与传统技术(参考)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扭转振动的传递函数减小了大约550倍。与传统技术(参考)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其他振动模式的传递函数也减小了大约1.2至40倍。由此可以确认本实施例具有振动抑制效果。
如上所述地,根据本实施例,不仅在三个座放面处的扭转振动方面而且在其他振动模式中,都能够增大固有频率并且发挥振动抑制效果,由此减小成像设备600中的不均匀间距。
[第二实施例]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700的透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里省略其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7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水平安装部701(701a和701b)代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
在图1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a和101b形成为沿光扫描装置100的向下方向(-z方向)突出。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700包括沿横向方向(y方向和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下文中称为-y方向))突出的水平安装部701a和701b。具体地,水平安装部701a和701b从光学箱705的后表面705b或后表面705b附近的部分沿横向方向(y方向和-y方向)突出。
分别在水平安装部701a和701b中形成安装孔(未示出),螺丝102(102a和102b)延伸穿过该安装孔。支撑部件712包括分别用于将水平安装部701a和701b固定的固定部104a和104b。固定部104a和104b从支撑部件712沿z方向突出。固定部104a和104b都具有形成于其中的螺丝孔(未示出),螺丝102与该螺丝孔螺纹啮合。
水平安装部701a和701b包括接收部(第二抵接面)(未示出),该接收部在-x方向(第二方向)分别保持抵接支撑部件712的固定部104a和104b。
在水平安装部701的接收部保持抵接支撑部件712的固定部104的状态下,通过螺丝102将光扫描装置700的水平安装部701固定在固定部104。
螺丝102和固定部104构成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配置成将水平安装部701的接收部固定在支撑部件712。
根据第二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扫描装置800的透视图。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里省略其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8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螺丝孔(未示出)代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扫描装置100的水平安装部101。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光扫描装置800的光学箱805的后表面805b中形成两个螺丝孔(未示出)。
固定部105(105a和105b)设置在支撑部件812上。固定部105a和105b从支撑部件812沿z方向突出。在固定部105a和105b中分别形成安装孔(未示出),螺丝102(102a和102b)延伸穿过该安装孔。
在螺丝孔(未示出)周围,光学箱805的后表面805b包括接收部(第二抵接面)(未示出),该接收部在x方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保持抵接支撑部件812的固定部105。
在光学箱805的接收部保持抵接支撑部件812的固定部105的状态下,通过螺丝102将光扫描装置800的光学箱805固定在支撑部件812的固定部105。
螺丝102、固定部105和光学箱805的螺丝孔(未示出)构成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配置成将光学箱805的接收部固定在支撑部件812。
根据第三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光扫描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座放面8a的两侧处固定,因此能够在扭转振动方面以及其他振动模式中施加振动抑制效果。注意,具有与实施例相同的定位功能和固定功能的水平安装部可以设置在光扫描装置的下部、侧部和/或上部。
根据实施例,能够减小光扫描装置的扭转振动,同时通过三个支撑部避免由于支撑单元的平面度导致的光扫描装置变形。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部件;
光扫描装置,其包括:
偏转器,配置成偏转光束使得光束扫描感光部件的表面;和
光学箱,配置成容纳该偏转器,
该光学箱从形成在成像设备本体的侧壁中的插入部插入,使得光扫描装置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本体上;
支撑单元,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该支撑单元配置成支撑光学箱,该第一和第二支撑部配置成在与把光学箱插入到成像设备本体中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下游侧的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该第三支撑部配置成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附近支撑光学箱;和
连接部,该连接部配置成在光学箱沿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附近且在与光学箱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第三支撑部的至少一侧把由支撑单元支撑的光学箱和成像设备本体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连接部设置在与光学箱的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从而连接部设置在第三支撑部的沿与光学箱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两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设置在第三支撑部两侧上的多个连接部与光学箱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部从光学箱的在插入方向上游侧的侧壁直立设置,使得在光学箱由支撑单元支撑的状态下支撑单元与所述多个连接部对向,并且,与支撑单元对向的所述多个连接部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单元上,以便抑制以光学箱的第三支撑部作为支点所产生的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光学箱设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从光学箱的侧壁沿插入方向突出,
其中,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插入部,在将光学箱插入成像设备本体中时第一突起被插入该第一插入部,第一插入部具有所述第一支撑部;和
第二插入部,在将光学箱插入成像设备本体中时第二突起被插入该第二插入部,第二插入部具有所述第二支撑部,
其中,第一突起被插入第一插入部以使第一支撑部支撑第一突起,第二突起被插入第二插入部以使第二支撑部支撑第二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光学箱包括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从光学箱在插入方向下游侧的侧壁沿插入方向突出,
其中,支撑单元包括配合部,当将光学箱插入成像设备本体中时定位突起被插入该配合部,定位突起在与光学箱插入方向以及与光学箱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配合在配合部中,以及
其中,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在与插入方向以及与支撑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形成在配合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光学箱具有第三突起,第三突起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侧壁突出,
其中,支撑单元包括在插入方向设置于光学箱两侧并悬设于成像设备框架上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其中,第一支撑梁在插入方向设置在光学箱的下游,并包括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以及
其中,第二支撑梁在插入方向设置在光学箱的上游,并包括支撑第三突起的第三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光学箱具有第三突起,第三突起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侧壁突出,
其中,支撑单元包括在插入方向设置于光学箱的两侧并悬设于成像设备框架上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其中,第一支撑梁在插入方向设置在光学箱的下游并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和配合部,以及
其中,第二支撑梁在插入方向设置在光学箱的上游,并包括支撑第三突起的第三支撑部。
CN201510023137.3A 2014-01-17 2015-01-16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34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6828 2014-01-17
JP2014-006828 2014-01-17
JP2014-264727 2014-12-26
JP2014264727A JP5974074B2 (ja) 2014-01-17 2014-12-2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4193A true CN104834193A (zh) 2015-08-12
CN104834193B CN104834193B (zh) 2017-12-26

Family

ID=53544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31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34193B (zh) 2014-01-17 2015-01-16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93014B2 (zh)
JP (1) JP5974074B2 (zh)
CN (1) CN104834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59992A1 (en) 2014-04-15 2015-10-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44182B2 (ja) 2015-01-19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8061929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筐体
JP2018055030A (ja) 2016-09-30 2018-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60092A (ja) 2016-10-06 2018-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6469067B2 (ja) 2016-11-18 2019-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18514B2 (ja) 2017-02-15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筐体及び光走査装置
JP6882002B2 (ja) 2017-02-15 2021-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筐体及び光走査装置
JP6887823B2 (ja) 2017-02-15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40562B2 (ja) 2017-02-15 2021-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2001B2 (ja) 2017-02-15 2021-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32643A (ja) 2017-02-15 2018-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32637A (ja) 2017-02-15 2018-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製造方法、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7822B2 (ja) 2017-02-15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05150B2 (ja) 2017-02-15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49493B2 (ja) 2017-03-10 2021-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51472B2 (ja) 2018-02-08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5681B2 (ja) 2018-09-03 202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29824B2 (ja) 2018-12-04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0077B2 (ja) 2018-12-04 202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0016A (ja) 2019-02-27 2020-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2836A1 (en) * 2003-09-18 2005-03-24 Tomohiro Nakajima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187513A1 (en) * 2005-02-22 2006-08-24 Tomoya Ohsugi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47928A (ja) * 2005-03-09 2006-09-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35229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2581B2 (ja) * 1994-12-19 2003-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の支持装置
JP2006085058A (ja) 2004-09-17 2006-03-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54074B2 (ja) * 2005-06-15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1388B2 (ja) 2007-10-17 201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6207186B2 (ja) 2013-03-18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76856B2 (ja) * 2013-06-24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8988B2 (ja) 2013-06-26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9961B2 (ja) 2013-07-24 2018-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2836A1 (en) * 2003-09-18 2005-03-24 Tomohiro Nakajima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187513A1 (en) * 2005-02-22 2006-08-24 Tomoya Ohsugi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47928A (ja) * 2005-03-09 2006-09-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35229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6016A (ja) 2015-08-27
US9493014B2 (en) 2016-11-15
US20150202886A1 (en) 2015-07-23
CN104834193B (zh) 2017-12-26
JP5974074B2 (ja)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4193A (zh) 成像设备
US7663656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6207186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23396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884926A (zh)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221272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62446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16457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017905A (ja) 光学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29745B1 (ko) 컬러 레지스트레이션이 보정된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137497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77222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712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2960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8009028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458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41547B2 (ja) 光学走査装置
JP441035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カラー記録装置
JP6752644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22046290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62939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21389B2 (ja) 走査光学装置
JP2015099178A (ja) 光学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97553A (ja) 光走査装置
JP508448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