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2319A - 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2319A
CN104562319A CN201410593508.7A CN201410593508A CN104562319A CN 104562319 A CN104562319 A CN 104562319A CN 201410593508 A CN201410593508 A CN 201410593508A CN 104562319 A CN104562319 A CN 104562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pinch
roll
mentioned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35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2319B (zh
Inventor
G·斯塔莱克
P·布兰肯霍恩
W·莱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44Adjusting drafting elements, e.g. altering ratch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纱机,具有多个并列以锭距相隔安装的纺纱单元(1),其中每个纺纱单元(1)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纺料(5)的导纱管(6),一个用于纺料(5)牵伸的牵伸装置(2),一个根据牵伸装置(2)安置的用于压缩牵伸的纺料的压紧装置(3),及在一个纺纱流水线上安置的造纱纺锤。纺料(5)借助于具有用上下棍(8,9)的输出辊对(7)被紧夹于牵伸装置(2)中,并被引向压紧装置(3)。牵好的纺料(5)在压紧装置(3)的有效范围内被压缩并被夹持装置(10)夹紧。导纱管(6),特别是与压紧装置纺线走向相反设置的导纱管(6),至少有一部分在压紧装置有效范围内在预定的大致相等的间隔(A)处,且输出辊对(7)的上夹辊(9)和/或夹送辊(10)成轴向排列,相隔锭距(ST)或纺锤线(SL)。其余部分为一个空心型材、一个箍带和一个用于纺纱机的筛网带。

Description

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具有多个并列以锭距相隔安装的纺纱单元,其中每个纺纱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纺料的导纱管,一个用于纺料牵伸的牵伸装置,一个根据牵伸装置安置的用于压缩牵伸的纺料的压紧装置,及一个造线纺锤,其纺料借助于输出辊对(具有上下夹棍)紧夹于牵伸装置中,并引向压紧装置。牵好的纺料在压紧装置的有效范围内进行压缩,并在压紧装置方向由夹持装置夹紧,在压紧装置有效范围内的拉好的纺料进行压缩,然后借助夹持装置夹紧,与此同时一空心型材及一箍带也在此纺纱机中使用。
背景技术
按照类型来看,带有导纱管的纺纱机也被称为紧密纺纱机。纺料(也被称作“粗纺”)由一股或多股纺纱管牵引入纺纱单元的牵伸装置中。由牵伸装置的输出辊对夹好,牵伸的纱料会经过专门的气体压缩紧密装置,通过导纱管和牵伸装置之后,输出辊对处的纤维纱料,在夹辊上,或在一根由吸气槽抽过气的滤网条或一纵向穿孔箍带上夹紧。然后,纺纱机根据其导纱管的位置始终将符合技术标准的纺料引向与牵伸装置及压紧装置相同的位置,并且在此过程中,固定好压紧装置范围内的输出辊对装置。装置的上夹辊必须按照一定的运行时长作相应调整,且磨快磨光或根据新的夹持装置进行更换,会产生相当的费用,并且十分耗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纺纱机,其中所述的顶辊及夹送辊寿命都会被有所延长。
此目的是通过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的、具有空心型材和箍带的纺纱机而达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紧密纺纱机,包括相邻的、以锤距间隔的多个纺纱单元。每个纺纱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纺料(在其进入牵伸装置之前或在装置中时)的导纱管。此外,要预设好牵伸纺料的牵伸装置。最后,随压缩纺料的压紧装置以及造线纺锤安置好牵伸装置。纺料借助具有上下夹辊的输出辊对被夹紧,并引向压紧装置。在压紧装置有效范围(压缩区)内,纺料被压缩,且在此区域末端或其后用夹送辊夹紧。
根据本发明,导纱管,例如在牵伸装置进口处的进料口,特别是与纺线走向相反的压紧装置的导纱管,至少在压紧装置(压缩区)有效范围内的一部分,要在基本相同间距内进行预先设置。放置纺线(SL)。导纱管需要专门放在压紧装置的进料口水平面上,例如对准吸气装置的压紧装置开口处。根据锭距或纺线(SL),设置于其轴线方向末端的输出辊对和/或夹送辊的上夹辊,可作为替换或补充项。
在锭距或纺线的条件定义下,锭距和下文将要说明的运行距离,以及每个纺纱单元的纺锤中心点的位置都清楚明了。纺锤中点相对于纺线(SL)转动。锭距确定了纺纱机相邻纺锤中心的间距。带纺线SL的相邻纺纱单元通常按中线M对称设置。偏离绽距ST及纺线SL设置,意味着它与至纺织单元的线有一定距离。这样一来,纺锤中心及纺锤线SL也会产生间距。由于这种偏离导致的至中线M的距离不同,使得绽距ST与中线M之间的距离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会引起牵伸装置或压紧装置中的纱料“离心”伸展。要求纱料明确根据第一变量经过牵伸装置和/或压紧装置的有效范围明显地偏离绽距或绽距线或绽距中线或纺锤线SL。明显偏离的意思是,在任何情况下会出现于纺纱单元及纺线边的,特别是带有一定间距的夹辊磨损处,不久后通过部件夹辊改装,可能会出现其他磨损。在发明涉及的第二变量中,对于纺纱单元及纺线处的上夹辊和/或夹送辊进行如此安置,纺料刚好准确沿中线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夹辊另一部位通过改装产生磨损标记,夹辊多次重复使用。
上夹辊和/或夹送辊在双变量下与纺料进行离心接触。上夹辊及夹送辊磨损走向亦离心。上夹辊和/或夹送辊:第一及第二纺纱单元处的纺料与第一纺纱单元接触、交换都不同,所以上夹辊及夹送辊的纺料替换了另一处。此位置的上夹辊及夹送辊尚未磨损,可第二次以全新状态投入使用。上夹辊及夹送辊要么按传统习惯的方式保持,也就是说,通常置于相应的纺纱单元中部,或轴向安置,上夹辊及夹送辊的使用期限便可加倍。与现有技术相反,牵伸装置及夹送辊中的纺料走向参照夹辊准确安置。这样便可多次使用上夹辊及夹送辊。
在一种很好的装配方法中指出,压紧装置安置着一个特别的纺料走向对角筛网条,带有纵向穿孔的箍带的进气口。这个进气口也可以同纺锭平行伸展,穿孔或打孔的箍带或筛网带
根据本发明的密集纺纱机,可与压实纺料的多种设备装置相适应。这样便可安置于筛网条的进气口或穿孔条上,其纺料在其中一面吸住,但挡住了另一面,进气口中的纺线被吸入。另一种流程是将进气口置入筛网带中,也能如筛网条一般基本完成任务。
压实区域也可通过箍带打孔或筛网带构成,比如仅穿过箍带或筛网带可以吸入的子区域。此子区域可通过筛网条或筛网带的可吸入透气层来实现,在此筛网条或筛网带的其他层面通过压延或其他部件锁住,或完全非首次的开启来完成。箍带纵向上唯一的打孔区域沿打孔箍带伸展。此打孔区域可直接像筛网条,打孔条或者筛网带的可吸入区,在箍带或筛网带的中线一侧设置。压紧装置的有效区域通过开口槽条或筛网带进气口和/或打孔/或可吸入区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在第一组导纱管间距的纺纱单元及锭距压紧装置有效分的一部分中,与第二组纺纱单元区别完成,这样纺纱单元组内上夹辊和/或夹送辊的磨损是不相同的。可专门通过导纱管和压紧装置的纺纱单元间距进行区分。也可作为设备替换或补充,也就是说,第一组纺纱单元进气口和/或进气口型的斜度与第二组不同。因此对于另一部分,第一组纺纱单元的上夹辊和/或夹送辊与第二组的重置,像先前一样由纺料冲击并在此磨损。上夹辊和夹送辊因此可在纺料磨损夹辊的情况下进行多次使用。进气口装置可因此按纺线走向的斜度,但特别是通过镜像结构的进口斜度来完成作业。另一个方式为与纺纱单元不同的输出辊对装置和/或夹送辊的轴向设置。因此会在其他地方产生磨损,夹辊也可多次使用。
一纺纱单元组包括两个相邻的纺纱单元或一处多个纺纱单元。上夹辊和/或夹送辊的替换可在两相邻纺纱单元之间进行,或者在两个段间进行替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压实区域开头部分及有效区域的末端部分放置在纺纱单元之外。因此纺料走向也能在夹持带范围内安置,与其他纺纱单元相比更加牢固。在夹持装置中由锭距隔开的轴向范围的夹持带有明显磨损,因此夹持装置在其轴向部位上的又一次使用,其先前未被纺线冲击。
优选地,导纱管是静止的。纺纱离锭距的间距的横向调整在纺纱时无法进行。
导纱管顺利安好后,在锭距外的区域末端上夹辊和夹送辊也会在调整中变得更牢固一点。此处,通过上夹辊和/或夹送辊的位置调整,在上夹辊和/或夹送辊另一轴向位置来实现磨损位很重要。
纺纱单元组的导纱管相互绑在一起,并可安在锭距中,这样可以实现对总纺纱单元组的调整,因此也可能有更多有上夹辊和夹送辊的轴向范围。
在本发明特别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套口或利用套口的多个相邻进料口安在空心型材上。这些相毗邻的进料口可以在空心型材上同时或分别完成作业。空心型材的不同部位也可使用,并在最先的设备和/或模子的吸气口的局部进行安置。
空心型材可安排在一个或多个纺纱单元上,这样可预设一个直通吸气管,可对一个或多个型材进行抽吸作业。此情况下,可对空心型材安排两个相邻纺纱单元,其借助相同的装载臂和夹辊支座对纺料进行纺织和压实。
纺料最好借助夹送辊在筛网条或打孔带和空心型材上的吸气口区,用筛网带夹紧。夹紧装置也可以安在与吸气口相隔几毫米的微小间距内。
两个相邻纺纱单元的牵伸装置和夹紧装置安装在同个装载臂上,两个相邻纺纱单元的上夹辊和夹送棍的替换也十分方便。替换成对进行,使得进一步的替换变量成为可能。
每两个相邻纺纱单元的上夹辊和夹送辊,在同个装载臂的支架上作为一辊对进行安置,这样两个纺纱单元的上夹辊和夹送辊可同时进行更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具有上夹辊和夹送辊的辊支座可用第二组纺纱单元的进行更换。固定在支座上的上夹辊和夹送辊可一起进行更换,具有上夹辊和夹送辊的辊支座从第一组纺纱单元或第一个装载臂上取下,且分配到一个装载臂和第二组纺纱单元(其离纺纱单元纺料轨道具有不同的偏离)中。与此,在第二组纺纱单元更新部件后,纺料不再进行冲击,上夹辊和夹送辊不能够再次使用。
另一个特别好的替换选择是用支座上的可拆的夹送辊和夹辊组。上夹辊和夹送辊保持不变,例如在同一装载臂中,从装载臂的第一纺纱单元交付至第二相邻的装载臂纺纱单元。在此也在上夹辊和夹送辊上的一对纺纱单元中,于另一位置重新进行工序作业过程。可推迟对上夹辊和夹送辊或过度打磨的夹辊套的完整更换。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夹辊和夹送辊轴向方向的装载臂和/或辊支座可横穿绽距地进行调整。在此,夹辊磨损部斜向延伸。纺纱单元中的夹辊的更换,也会出现夹辊另一处的磨损,由此夹辊通常可使用更长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空心型材用于在具有上述特征的纺纱机。空心型材的一部分具有一个或多个一条或多条吸气槽道,其与锭距或纺锤线的距离与该空心型材的其它吸气槽道不同,且其走向和/或形状也不同。该空心型材可通到机器一侧的所有纺纱单元。但它也可被分割,例如,一段中有8个纺纱单元。对每个纺纱单元或纺纱单元对分配一个具有负压的空心型材的吸入管也是可能的。
在纺纱机中一个纺纱单元中该空心型材上布置的夹送辊可以用另一个纺纱单元(具有不同的吸入开槽或吸入开槽位置)上的夹送辊替换。因为纺料总是会在吸入开槽位置上,该棍子上有最大的磨损。通过改变吸入开槽的位置,从而使纺料对夹送辊的磨损可以被分布,从而夹送辊的耐用性,可显著增加。
该空心型材被分成单独的不同部分,因此这些部分可以被替换。因而夹送辊和/或上夹辊可以保持在原来的纺纱单元上。只有纺料的位置被改变。
优选地,所述空心型材的每个部分被固定在纺纱机的冲头上。所以每个部分可被分配至,例如,纺纱机的一个部分(具有例如8纺纱单元)。
该空心型材被设置在具有用真空提供抽吸的一个或多个纺纱单元,由此可知,该单个纺纱单元或例如纺纱单元对被提供有这样的吸气槽,因此,以所描述的方式,在夹送辊上施加了不同的负载。
一条根据本发明的箍带或一个相应的筛网带运用于具有上述特征的纺纱机中。箍带和筛网带的可吸入区域以筛状或孔状或者箍带和筛网带的长孔状形式向其中间一侧偏移。因此,箍带和筛网带适用于比如较大吸气槽道,这一方面有利于吸收纺料,和关闭其他区域。这样一来,纺料可以独自通过箍带和筛网辊的交换以及和导纱管一起使得纺料转向纺锤线,由此也造成上夹辊或夹送辊产生一条单边不对称的磨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势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例子来描述。
图1,纺纱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导纱管和压紧装置的侧向偏移;
图3,上夹辊或夹送辊的侧向偏移;
图4,八个邻近纺纱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5a和5b,通过转向辊的纺料轨迹;
图6a和6b,另外一个通过转向辊的纺料轨迹;
图7a和7b,通过不同偏置的压紧装置的纺料轨迹;
图8a和8b,通过其它不同设置的压紧装置的纺料轨迹;
图9a和9b,另一个不同设置的压紧装置的实施方案;
图10a和10b,另一个不同设置的压紧装置的实施方案;
图11,箍带即具有偏向一边的筛网的筛网带;
图12,纵向开口的箍带和具有偏向一边的纵向穿孔的筛网带;
图13,具有用于一对纺纱单元的空心型材的吸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纺纱单元的一个侧视图。纺纱单元(纺纱工位)1显示了一个牵伸装置2,一个压紧装置3和一个纺锤体4。
通过含有不同的夹辊对和箍带对的牵伸装置2,压紧装置3和在纺锤体4中将提升纺料(纤维复合材料)5,并把纤维条纺织成纱线。在牵伸装置2进口处安装了一个导纱管6和进料斗。在牵伸装置2也可以安装其他的导纱管,此处未示出。从纺料5的纤维方向看,最后安装的导纱管6对纺料5如何及在何处进入压紧装置3或离开牵伸装置2起决定性作用。
在牵伸装置2的出口处安装了含有一个下夹辊8和一个上夹辊9的输出辊对7。紧邻着输出辊7安装了压紧装置3,它包括了一个夹送辊10,一个空心型材11,箍带12和弯曲引导件13。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夹送辊10由上夹辊9上的一个皮带或驱动装置驱动,从而带动箍带12在空心型材11表面的一部分和弯曲引导件13上运动。在纺料5的纤维运行区域,在空心型材11中设置了一个吸气槽道14。通过空心型材11里的低压强,纺料5,由于设置有多孔的箍带12,将在吸气槽道14区域被吸收。纺料5的纤维将被压缩。
上夹辊9和夹送辊10通过辊支座15与装载臂16连接。
装载臂16牵引着两个相邻纺纱单元1的两个相邻的牵伸装置2压紧装置3之间的上夹辊,上部皮带以及夹送辊10。上夹辊9和夹送辊10能够分别脱离辊支座15或者比如说转向。这意味着上夹辊9以及夹送辊10的轴能够围绕装载臂16的中心线进行180°的旋转,因此上夹辊9和夹送辊10能够各自达到各自相邻的纺纱单元1。两个纺纱单元1互相间隔一个锭距。装载臂16的中心线被设置在锭距的中心处。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与纺锤线SL间隔的纺线轨道20。纺锤线SL标记出通过牵伸装置2到纺织单元4的直线的运行轨迹。导纱管6与纺锤线SL间隔距离为A。压紧装置3的进口区域,在这里是吸气槽道14,本质上也与纺锤线SL有间隔距离A。距离A必须要足够大,使得在上夹辊9上产生的磨损能够距离纺锤线SL尽量远,从而使得在上夹辊9的转向时,由此产生的磨损能够与开始产生的磨损间隔开来。
中线M表示装载臂16的位置。两个相邻的纺纱单元1和1’的上夹辊9被固定在该装载臂16上。相邻的上夹辊9和夹送辊10通过轴被相互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纺锤线SL互相间距一个锭距ST的距离。上夹辊对9和夹送辊10的转向,意思就是这对夹辊对围绕中心线M实现从开始的右边安装的夹辊向左边进行转向或者反之亦然。如此,纺线轨迹20在转向后会明显远离在转向前停留在上夹辊9以及夹送辊10上的纺线轨迹20。在转向之后出现的磨损,会明显与转向前出现的磨损有一段间隔。
图3显示了类似于图2中装载臂16的两个相邻的纺纱单元,装载臂的中心线M被描绘出来。纺线轨道2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是以常规的方式进行的。导纱管6相应地被安置在纺锤线SL的旁边位置。在通常的上夹辊9和夹送辊10的安装方式中,磨损会出现在夹辊的中心线上或者离夹辊中心线不远的位置上。在这,夹辊的转向也不会产生间隔太远的磨损,因此磨损不再会对纺料5造成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纺料5当然不会像在这里展示的线条强度那么狭长。而是有一个合适的横向延伸。除此之外,磨损也不仅仅是线状形式的,也会在上夹辊9和夹送辊10的纤维材料的表层出现横向延伸。通过这样,在夹辊转向的过程中,原始磨损对新的纺线轨道发挥的影响会强烈到使得纺织几乎没有办法进行。为了避免出现这个情况,图3的实施方案中能看到上夹辊对9和夹送辊对10有一个明显的横向错位。这个横向错位是与纺锤线SL有一个距离W。这个距离W使得,即使是在夹辊围绕中心线M转向时产生的新磨损或者说纺线轨迹20在夹辊9和夹送辊10上能产生一个距离,使得之后纺线轨迹20与原来在夹辊9和夹送辊10上产生的的纺线轨迹20有明显的间隔。
距离A或W各自的间隔是多少,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方面,纺料5的强度会对它们有影响,另一方面,上夹辊9或者夹送辊10的材质也会影响到间隔。符合距离的大小要满足以下要求,在技术人员越肯定的前提下,旧的磨损痕迹不会出现在新的纺线轨道20上。
在图2中吸气槽道14被倾斜地放置着,使得它把纺料5从安装好的纺线轨道20的一个很大的距离A又导回到纺锤线SL的区域内。在图3中,吸气槽道14却是安放的非常陡,因为纺线轨道20就在靠近纺锤线SL的位置上。
图4示出了四个装载臂16与八个纺锤线SL的示意平面图。每两个装载臂16和四个纺纱单元都归属于空心型材11.1和11.2。在空心型材11.1中的吸气槽道14是从右向左倾斜的。这是符合纺线轨道20的,在这是通过导纱管6从纺锤线SL的左边的运行的。夹辊与其中线右侧吻合,中线与纺锤线(SL)一致,纺织纤维被冲击,并在此位置进行磨损。两只装载臂16归属于在此的空心型材11.2,即另一空心型材11区域内。此空心型材11从左向右安置形成进气口14,与纤维走向20相一致,其在此处通过导纱管6从纺锤线SL左侧经过。各自的导纱管6是用一个连杆21连接起来的,使得它们可以一并被调整。空心型材11.1和11.2的各自部分被分别固定在一个冲床22中,其封闭纺纱机的一部分。上夹辊9和在这并没有展示的夹送辊10是可以通过转向到相同的装载臂16或者转向到离纺线轨道20具有相同位移的装载臂16而得以重置的。另外,上夹辊对9也可以通过重置传递到相邻的部分。在这,新的磨损部位也会转向到以前的、旧的磨损部位。
已经展示出来的实施方案中,转向和调动夹送辊10并不会带来本质上的好处。即使当夹送辊10比上夹辊9有明显较低的磨损,在这也没有必要转向纺线轨道20,因为夹送辊的转向和调动是没可能的或者说没能带来好处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确定,旧的,磨损位置在继续纺织的进程中并不是一个障碍。
下面的实施方案展示出了吸气槽道14和纺线轨道20的不同安装方法。
图5a显示了吸气槽道14的开始端与纺线轨道20是以距离A一并向右安装的。这在本质上来讲是符合图2的实施方式的。在转向上夹辊9时能够看出,旧的磨损标记与图5b显示的划过的线是一致的,都是从纺锤线SL的左边经过的。它们因此以距离A安置在纺锤线SL的左边,而实际上纺线轨道20是以距离A在纺锤线SL的右边位置的。夹送辊10的转向在这种实施方案中是不作要求的,因为纺线轨道20在吸气槽道14的出口处就在纺锤线的区域内了。它因此在系统上是到中线M的,并且通过夹送辊10的转向像之前一样会在原来的位置上。
在图6a和6b展示的实施方案中,吸气槽道14的开始端和结束端都是与纺锤线间隔开来的。这和图5恰恰相反,在夹送辊10的转向中,在距离A和磨损部位间会出现侧向位移,就像在图6b中展现出来的在夹送辊10上的碾压线。
在图6a和6b中,纺线轨道20在上夹辊9的区域上的距离A比在夹送辊10中离纺锤线SL的距离a是更远。在图7a和7b的实施方案中展示了纺线轨道20,在上夹辊9的区域上的距离A比在夹送辊10中离纺锤线SL的距离a要近。与之相对应的是吸气槽道的倾斜度在纺料5的运行方向上偏离了纺锤线SL。在右边展示的两个纺纱单元在上夹辊9区域上的纺线轨道20的距离A要比在夹送辊10区域上的要大。此外,纺线轨道20是安装在主轴线的纺锤线SL的右边位置,而在左边两个纺纱单元是在纺锤线SL的左边。这样安排的四个纺纱单元,一方面可以通过上夹辊9和夹送辊10的夹辊对的转向从而实现磨损位置的错位。此外,在这也可以通过从左边两个至右边两个纺纱单元的夹辊的重置,从而实现夹辊上磨损位置的错位。
在图8a和8b的实施方案中,显示了四个纺纱单元,对于左边的装载臂,左边的吸气槽道14安置于纺锤线SL的外部,而对于右边的纺纱单元,右边的吸气槽道位于纺锤线SL的内部。在这里,通过夹辊对的转向也可以实现磨损转移到夹辊的另一位置上。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比较好的一点是,左边装载臂的夹辊对能够与右边的装载臂的夹辊对进行交换。如此,磨损部位会明显相互之间分隔开来并且不会互相影响。
在图9a和9b的实施方案中,这里展现了一个V型狭缝模式。在左边装载臂一侧两个吸气槽道14是互相分开的,而在右边装载臂16一侧它们则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吸气槽道14是停在纺锤线SL的区域内,因此夹送辊10的转向是不会有所帮助的。与之相反,在上夹辊对9中,磨损部位会明显互相错开。
在图10a和图10b的实施方案中,吸气槽道的模型是每一对平行的。左边装载臂16一侧是两个安装好的吸气槽道14在纺线轨道方向上从右到左倾斜,右边的装载臂一侧是两个吸气槽道14从左到右导向。两个吸气槽道都停留在纺锤线SL的区域内,并且距离a非常小。夹送辊10的重置在这也是不会带来好处的。与之相反,上夹辊9能通过转向或者从左到右转换装载臂的重置是可能的。
在图7–10的实施方案中,除了各自的夹辊对的重置是可能的,各自装载臂16的辊支座15从装载臂16中取下并装在相邻的不确定的装载臂16上也是可能的。这样做也会影响到,纺线在上夹辊9和/或者夹送辊10上的不同位置施压,并产生新的磨损。这样的话,至少上夹辊9或者原则上来讲比较少受压的夹送辊10的耐用时间会延长。
在图11中展示了一个箍带或者说是筛网辊,它离中心线N有一个侧向位移的滤带30。在这里,吸气槽道14是可能拥有一个比实际需要的较大的宽度。只有在滤带30的区域才会被吸入,因为箍带12或筛网辊的其它区域是不透风的,因而无法被吸入。
这同样适用于图12的箍带12或筛网辊。图12中的箍带12和筛网辊展示了一个纵向穿孔31,这恰恰是侧向地偏离中心线N的。这里,通过一个较大的槽道宽度有效扩大纺料5的吸入有效范围而产生侧向错位是可能的。当然,也可以将许多行的纵向穿孔安排导入归类到箍带或筛网辊中。
在图13中展现了一条吸入管40,它通过供应管道41与空心型材11连接在一起。在空心型材11中设置了与纺锤线平行的两个吸气槽道。空心型材11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是配备给纺纱单元对的。
这里所展示的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出的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和其它信息披露的范畴内,对于单个实施方案的自由组合是允许的。

Claims (18)

1.一种纺纱机,具有多个并列以锭距相隔安装的纺纱单元(1),其中每个纺纱单元(1)包含:
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纺料(5)的导纱管(6);
一个用于牵伸纺料(5)的牵伸装置(2);
一个安装在牵伸装置(2)后面的、用于压缩经过了拉伸的纺料(5)的压紧装置(3),以及
一个安装于纺锤线(SL)上用于造纱的纺锤,其中
纺料(5)在牵伸装置(2)内由具有上下夹辊(8,9)的输出辊对(7)紧夹,并馈送给压紧装置(3);
经牵伸的纺料在压紧装置(3)有效范围内进行压缩,并由夹送辊(10)夹紧;
其特征在于:
a)导纱管(6),尤其是在走线方向上位于压紧装置(3)之前的导纱管,与压紧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有效范围在预定的大致相等的间隔(A)处;
b)输出辊对(7)的上夹辊(9)和/或夹送辊(10)成轴向排列,相隔锭距(ST)或纺锤线(SL)。
2.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压紧装置(3)上装有倾斜于纺料(5)走向的吸气槽道(14),槽道上装有滤网条(12),带有穿孔、尤其是纵向穿孔的箍带,或筛网带。
3.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压紧装置(3)的有效范围由如下因素决定:
吸气槽道(14),
和/或带穿孔的箍带或滤网条(12)或筛网带的纵向穿孔(31),
和/或中空部分(30),
筛网。
4.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其导纱管(6)以及压紧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有效范围与锭距(ST)即纺锤线(SL)之间的距离,和/或
吸气槽道(14)的走向或形状,和/或
输出辊对的上夹辊(9)和/或夹送辊(10)的轴向走向
在第一纺纱单元(1)组中与第二纺纱单元(1)组中是不同的,从而保证上夹辊(9)和/或夹送辊(10)在不同纺纱单元组中的磨损程度不同。
5.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纺纱单元组包含两个相邻的纺纱单元(1)或属于同一系列的多个纺纱单元(1)。
6.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压紧装置(3)的有效范围的起始部分与结束部分处于锭距(ST)即纺锤线(SL)以外。
7.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导纱管(6)固定安装在锭距(ST)即纺锤线(SL)之外,或可以摆动,且摆动范围在锭距以外。
8.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纺纱单元组内的导纱管(6)相互连接,且可以相对于锭距(ST)即纺锤线(SL)同时调整。
9.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空心型材(11)内部或侧壁有多条彼此相邻的吸气槽道(14),和/或该空心型材(11)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纺纱单元。
10.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其工作过程中,纺料(5)借助于夹送辊(10)在吸气槽道(14)的空间内夹紧在箍带(12)或带穿孔尤其是纵向穿孔的箍带(12')及空心型材(11)或筛网带上。
11.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纺纱单元(1)的牵伸装置(2)以及夹送辊(10)安装于同一条装载臂(16)上;相邻两个纺纱单元的上夹辊(9)及夹送辊(10)作为辊支座(15)中的各自对辊安装于同一条装载臂上(16)。
12.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第一纺纱单元组的辊支座(15)及其上夹辊(9)和夹送辊(10)可以用第二纺纱单元组的辊支座及其上夹辊和夹送辊更换。
13.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辊支座(15)中的上辊对和/或夹送辊对可以拆换。
14.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其装载臂(16)和/或辊支座(15)可调整至与上夹辊及夹送辊(10)成轴向、且可横跨锭距(ST)。
15.根据上述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所用的空心型材,其特征在于,其空心型材(11)有一条或多条吸气槽道(14),其与锭距(ST)或纺锤线(SL)的距离与该空心型材的其它吸气槽道(14)不同,且其走向和/或形状也不同。
16.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的空心型材分为多个独立的节段,和/或每一节段均固定于冲床(22)上。
17.根据上述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中使用的箍带,其特征在于,该箍带(12)的可吸气区域成筛状或为一穿孔的节段(30),或为该箍带(12)的纵向穿孔(31),位于该箍带(12)中线侧面。
18.根据上述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中使用的筛网带,其特征在于,该筛网带的吸气区域成筛状或为一穿孔的节段(30),或为该筛网带的纵向穿孔(31),位于该筛网带中线侧面。
CN201410593508.7A 2013-10-28 2014-10-28 纺纱机 Active CN104562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11849 2013-10-28
DE102013111849.6 2013-10-28
DE102013112941.2 2013-11-22
DE201310112941 DE102013112941A1 (de) 2013-10-28 2013-11-22 Spinn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2319A true CN104562319A (zh) 2015-04-29
CN104562319B CN104562319B (zh) 2017-05-10

Family

ID=5179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3508.7A Active CN104562319B (zh) 2013-10-28 2014-10-28 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65794B1 (zh)
CN (1) CN104562319B (zh)
DE (1) DE102013112941A1 (zh)
IN (1) IN2014DE030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1428A (zh) * 2019-01-11 2020-07-1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的拉伸装置
CN112805422A (zh) * 2018-10-02 2021-05-14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具有带张紧系统的纺纱机
CN113003654A (zh) * 2021-03-01 2021-06-22 苏州市广园食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筛洗式过滤网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1133A1 (de) 2015-07-09 2017-01-1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Führungsstange und Riemchen
DE102015117938A1 (de) 2015-10-21 2017-04-2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fahren zum Austauschen von Unterriemchen eines Streckwerkes einer Spinnmaschine und Spinnmaschine
CH714448A1 (de) 2017-12-15 2019-06-28 Rieter Ag Maschf Vorrichtung und Streckwerk zur Verdichtung eines Faserverbandes.
CN108930078B (zh) * 2018-10-10 2020-10-27 颍上立颍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柔洁纯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DE102019115220A1 (de) * 2019-06-05 2020-12-1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erei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14212A1 (de) * 1987-04-29 1988-11-17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falschdrallspinnen mit einem streckwerk
AT392491B (de) * 1989-11-13 1991-04-10 Fehrer Ernst Vorrichtung zum zufuehren je einer verstreckten faserlunte zu wenigstens zwei ringspinnstellen
DE19500036A1 (de) * 1995-01-02 1996-07-04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für das Kompaktspinnen mit Saugrohr
DE19623824A1 (de) * 1996-03-06 1997-10-09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der Faserbandkonzentration dienenden Kondensationsstufe auf dem Umfang einer am Ausgang eines Mehrstufen-Streckwerks vorgesehenen Saugwalze
DE19619307B4 (de) * 1996-04-12 2010-04-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einem am Ausgang eine Saugwalze aufweisenden Mehrstufen-Streckwerk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pinnzwirnes und danach hergestellter Spinnzwirn
DE19717836A1 (de) * 1997-04-26 1998-10-29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Einlauftrichtern am Streckwerk
DE19837181A1 (de) * 1998-08-17 2000-02-24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DE19844845A1 (de) * 1998-09-30 2000-04-06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für Fasermaterial
DE19860201B4 (de) * 1998-12-24 2008-12-18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zum Spinnen eines Fadens aus mehreren Fadenkomponenten
DE19903531A1 (de) * 1999-01-29 2000-08-03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undes
DE19925342A1 (de) * 1999-06-02 2000-12-07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Riemchen-Verdichtungseinrichtung
DE19933747A1 (de) * 1999-07-19 2001-01-25 Stahlecker Fritz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DE10039732A1 (de) * 2000-08-15 2002-02-28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JP2005023430A (ja) * 2001-04-11 2005-01-2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003147627A (ja) * 2001-11-12 2003-05-21 Mas Fab Rieter Ag 繊維ストランドを延伸及び凝縮するための装置
DE102007063263A1 (de) * 2007-12-17 2009-06-18 Spindelfabrik Suessen Gmbh Saugkanal für eine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CN101476182B (zh) * 2009-01-20 2011-01-19 晋中开发区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独立异形管负压式紧密纺装置
CN101831733A (zh) * 2010-04-07 2010-09-15 盐城市鑫田纺织机械厂 一种可轴向位移握持挡的上罗拉皮辊轴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5422A (zh) * 2018-10-02 2021-05-14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具有带张紧系统的纺纱机
CN112805422B (zh) * 2018-10-02 2023-04-28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具有带张紧系统的纺纱机
CN111411428A (zh) * 2019-01-11 2020-07-1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的拉伸装置
CN111411428B (zh) * 2019-01-11 2023-04-18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的拉伸装置
CN113003654A (zh) * 2021-03-01 2021-06-22 苏州市广园食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筛洗式过滤网机构
CN113003654B (zh) * 2021-03-01 2022-11-25 上海凤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筛洗式过滤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5794A1 (de) 2015-04-29
DE102013112941A1 (de) 2015-04-30
IN2014DE03066A (zh) 2015-07-10
CN104562319B (zh) 2017-05-10
EP2865794B1 (de)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2319A (zh) 纺纱机
JP2005531700A (ja) 圧縮装置を備える紡績機用のドラフト機構
CN104603339B (zh) 用于纺纱机的紧密纺纱设备及纺纱机
CN209397323U (zh) 纺纱机和压缩装置
CN109281008A (zh) 纺纱机或绕线机的工作位的操作方法
US20200248341A1 (en) Japanese paper yarn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japanese paper yarn manufacturing method
US6425164B2 (en)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fiber strand to be condense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7506007A (ja) 心糸あるいは心状撚り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8495960A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设备和方法
TWI467071B (zh) 用於針織機的拉伸單元
CN106337220A (zh) 纺织机、引导杆和小皮带
CN100355965C (zh) 用于纺纱机集聚纤维条装置的集聚管
EP1783253A3 (en)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i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erforated belt
CN101634065B (zh) 假捻变形机
JP2006200069A (ja) 空気式精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JP5243081B2 (ja) 紡績機
JP5944838B2 (ja) ガイドエプロンのためのガイドテーブルを備えるドラフト装置
EP1553219A1 (en) Combing machine for cotton and the like with improved sliver forming device
US6112509A (en) Drafting equipment with small double belts
KR100555188B1 (ko)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TW200848562A (en) A mounting device for air jets in the area of drafting units
JP2004107808A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7386868B2 (ja) 空気圧を利用した開口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652486U (zh)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1240470A (zh)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