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2486U -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2486U
CN209652486U CN201822089459.XU CN201822089459U CN209652486U CN 209652486 U CN209652486 U CN 209652486U CN 201822089459 U CN201822089459 U CN 201822089459U CN 209652486 U CN209652486 U CN 209652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set
point
drafting system
clamping point
spin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94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沙夫勒
C·比安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2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2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02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 D01H1/025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between drafting system and spinning uni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所述牵伸装置具有输出辊对(5),所述输出辊对由输出上辊(6)和输出下辊(7)形成,以及具有布置在所述牵伸装置(2)的输出辊对(5)下游的用于压缩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纤维束区域(16),所述纤维束区域具有气动的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具有纤维束区域(16)和被筛滤元件(18)圈住且可抽吸的抽吸管(17),其中所述纤维束区域(16)受到两个具有相应长度(L1,L2)的夹紧点(K1,K2)的限制,其中第一夹紧点(K1)由所述输出辊对(5)的这两个辊(6,7)定义,第二夹紧点(K2)由所述输出上辊(6)和所述筛滤元件(18)定义。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伸装置,其具有用于压缩纺纱机中经过牵伸的纤维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辊对,纤维集合体(Faserverband)在这些辊对之间基于辊对的不同转速而被牵伸。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在其之后离开牵伸装置并被送往纺纱装置的辊对被称为输出辊对。输出辊对由输出上辊和输出下辊组成,输出上辊和输出下辊形成供纤维集合体通过的夹紧点。用于压缩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装置布置在输出辊对之后,其中,使用的是机械式和气动式压缩装置。
同类型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总是在纤维条经过纺纱机中的牵伸过程后需要被压缩时会使用到。例如在DE 100 50 089 A1中描述一种相应的装置。该案所揭示的压缩装置是气动式的,主要由吸靴(Saugschuh)和有孔的运送构件构成。其中,在输出辊对的其中一个辊上附接压紧元件,该压紧元件与该辊在输出上辊与输出下辊之间的夹紧点旁边形成第二夹紧点。DE 100 50 089 A1未探讨夹紧点,纤维集合体在压缩前后的输送速度同样未进一步描述。这种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纤维集合体会因穿过纤维束区域的纤维运送中的意外情况而受到不规则的压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装置并且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在单个的纺纱位置上使用的压缩装置,这种压缩装置的特色在于能够可靠地对纤维集合体进行均匀压缩。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牵伸装置而达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具有输出辊对,所述输出辊对由输出上辊和输出下辊形成。此外,在所述牵伸装置的输出辊对下游设有用于压缩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纤维压缩装置,其中纤维压缩区域具有气动的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具有纤维束区域和被筛滤元件圈住且可抽吸的抽吸管。纤维束区域受到两个具有相应长度的夹紧点的限制,其中第一夹紧点由输出辊对的这两个辊定义,第二夹紧点由输出辊和筛滤元件定义。沿纤维集合体的纵向观察,第一夹紧点的长度大于第二夹紧点的长度。
夹紧点沿穿过该夹紧点的纤维集合体的纵向的长度受形成夹紧点的元件的性质影响,或者确切而言,受用于将这两个元件抵在一起的压力的影响。其中,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夹紧点越长,元件的弹性就越大。更长的夹紧点产生对纤维集合体的各纤维的强度更大的夹紧,从而增强纤维集合体的输送的防滑性。由输出辊对形成的第一夹紧点必须基于纤维集合体的需要实现的牵伸而以尽可能防滑的方式运送纤维集合体,因此,该夹紧点具有相对较大的长度。
随后,在输出辊对上布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至少部分地被筛滤元件圈住。在第一与第二夹紧点之间,纤维束区域被筛滤元件和形成第一夹紧点的元件包围。在这个纤维束区域内,将离开第一夹紧点的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压缩。从输出辊对上排出的纤维集合体在将要到达第二夹紧点前遇到筛滤元件并且通过这个筛滤元件被送往第二夹紧点。其中,纤维集合体因空气流流入而集中在一起。为了一方面,第二夹紧点中的纤维集合体不重新散开,另一方面,为若干纤维的集束留下一定的运动自由度,第二夹紧点的长度优选小于第一夹紧点。与传统的气动压缩装置,也就是筛滤元件上的纤维集合体横向于其移动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纤维合拢在一起的压缩装置相比,在进行纤维集束时,仅采用远离纤维集合体的纤维部分,或者确切而言,仅采用纤维集合体的纤维末端,而不会使得纤维集合体偏离其移动方向。在这种纤维集束中,通过气动的抽吸气流将纤维末端导向纤维集合体并且在第二夹紧点中放在纤维集合体上。
通过第二夹紧点驱动筛滤元件并且确保,纤维集合体由随后的纺纱装置产生的旋转不会超过第二夹紧点地进一步延伸至纤维束区域内。通过筛滤元件的摩擦驱动产生小幅的滑动,使得筛滤元件的速度小于输出辊对。这种情况同样有助于纤维集合体的集束。
筛滤元件环绕抽吸管,该抽吸管在第一与第二夹紧点之间具有抽吸口。通过抽吸口吸入的周围空气致使若干远离纤维集合体的纤维朝抽吸口运动,进而进行纤维集合体集束。有利地将抽吸管以及筛滤元件尽可能靠近地移向第一夹紧点。其中抽吸管可以构建为真正意义上的管道或者具有三角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类型的横截面的长形的空心体。
有利地在第二夹紧点上设有如下分离点,经过牵伸和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在该分离点上与筛滤元件分离。随后,在分离点后布置有用于经过牵伸和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的偏转点,通过该偏转点,纤维集合体被偏转并且被导向随后的纺纱装置。为了以尽可能不损伤纤维的方式偏转纤维集合体并且提供针对纺纱装置的完好功能而言必要的纤维集合体进入条件,在第二夹紧点上的切向输出上辊的切线与分离点与偏转点之间的纤维集合体的走向之间的角小于90°,优选小于 70°。
通过第二夹紧点将纤维集合体导向筛滤元件。在离开第二夹紧点后,在纤维集合体从偏转点到达纺纱装置前,通过偏转点导引纤维集合体。偏转点可以作为导线器或作为简单的偏转杆而设置。若这个纤维集合体经受过大的偏转则不利于纤维集合体的品质,因此,分离点有利地布置在筛滤元件上,使得纤维集合体的走向尽可能平稳。偏转点的位置通过纺纱机和其牵伸装置的几何布置给出。而可以通过筛滤元件所环绕的抽吸管的几何形状来影响分离点。
进一步有利地,第二夹紧点的压紧力小于第一夹紧点的压紧力。相应地,筛滤元件压紧至第二夹紧点的输出上辊的压紧力小于输出辊对的构成第一夹紧点的辊相互之间的压紧力。夹紧点的不同长度除不同的压紧力外,同样可能因就这两个相对布置在相应的夹紧点上的元件的弹性而言的不同的材料选择而受到影响。
第一夹紧点的压紧力优选为75N至125N,第二夹紧点的压紧力优选为8N 至20N。由于第二夹紧点中较小的压紧力,就能平稳地进一步运送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通过较小的压紧力同样能使得在输出上辊与筛滤圈带之间仅存在较小的速度差,这一点有利于纤维集束。但该压紧力足够大到防止将在压缩区域后提供给纤维集合体的旋流传递至压缩区域内。
第一夹紧点与第二夹紧点之间的夹紧长度有利地小于需要压缩的纤维集合体的平均纤维堆叠长度。这样就能总是将纤维集合体中含有的大多数纤维保持在第一夹紧点中或第二夹紧点中。其中,将纤维集合体以定义的方式从第一夹紧点运送至第二夹紧点。因此,在纤维束区域内,仅将远离纤维结合体的纤维部分送入纤维股。通过空气流就能将远离纤维结合体的纤维部分,或者确切而言,将纤维末端导向纤维集合体,其中纤维集合体本身不直接由筛滤元件运送,而是以通过夹紧点保持的方式穿过纤维束区域。这样就能清除纤维集合体的所谓毛羽,并且将毛束缚在纤维集合体中。通过持续地夹紧至少一个纤维末端同样能防止纤维集合体在穿过纤维束区域期间重新失去或可能部分地失去在牵伸装置中形成的延伸度。
夹紧长度优选为12mm至20mm。以某种方式将远离的纤维部分集中至纤维集合体,从而在随后的纺纱过程中牢固地束缚这些纤维部分。这样与未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相比,就能利用其他纤维部分实现纱线中的物质充分利用。与纤维沿其全部长度通过筛滤元件运动的传统气动压缩相比,通过较短的纤维长度所产生的优点在于,仅自由的纤维末端发生运动,因此,纤维集束力仅须克服若干纤维的强度。
此外,抽吸管有利地在第二夹紧点后在分离点的区域内具有小于10mm的半径。这样就能产生分离点的明确定义。这一点使得整个纤维集合体均匀地分离,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持之前所实施的纤维集束。
同样有利地,分离点在筛滤元件的表面上与第二夹紧点的距离小于10mm以及/或者沿第二夹紧点的输出上辊的径向与输出上辊的表面的距离小于4mm。在第二夹紧点后通过筛滤元件实施的对纤维集合体的尽可能短的导引还有利于随后的偏转点和纺纱装置的几何布置。通过上述方案还能将纤维集合体在筛滤元件上进行侧向位移从而损伤之前经过集束的纤维集合体的危险最小化。
此外,抽吸管有利地沿输出下辊的径向与输出下辊的表面的距离小于2mm。抽吸管的这个尽可能靠近第一夹紧点的布置方案使得能够对纤维集合体的纤维的离开第一夹紧点且已经被第二夹紧点所保持的纤维末端进行早期检测。由于可供远离的纤维被束缚在纤维集合体中的夹紧长度较短,在纤维束区域内对纤维实施的尽可能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装置有利地布置在纺纱机的机架上或布置在牵伸装置上。在压缩装置布置在牵伸装置上的布置方案中,优选在牵伸装置的压力臂上实施紧固。在揭离通常同样承载牵伸装置辊对的上辊的压力臂时,不仅将整个牵伸装置打开,而且还将压缩装置抬起。这一点有利于维护牵伸装置。
为了影响压缩装置压紧至第二夹紧点的辊的压紧力的调节方案从而影响第二夹紧点的长度,压缩装置被用调节装置压紧至第二夹紧点的辊。调节装置配设有机械调节构件,例如螺钉或弹簧。应用弹簧来使得调节装置将筛滤元件和/或抽吸管弹性地压紧至第二夹紧点的辊。
在具有输出辊对的牵伸装置中将纺纱机中的纤维集合体压缩,该输出辊对由输出上辊和输出下辊形成。通过输出辊对将纤维集合体运往下游的纤维压缩装置,该纤维压缩装置具有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具有纤维束区域和被筛滤元件圈住且可抽吸的抽吸管。纤维束区域受到两个具有相应长度的夹紧点的限制,其中输出上辊和输出下辊定义第一夹紧点,输出上辊和筛滤元件定义第二夹紧点。通过第一夹紧点将纤维集合体的纤维送往筛滤元件,并且从第二夹紧点被筛滤元件接收。通过第一夹紧点相对第二夹紧点的长度而言更大长度来确定对纤维的导引。
这样就能用第一夹紧点可靠地导引纤维集合体的纤维,并且纤维在压缩后不再通过第二夹紧点散开。这样就能将纤维集合体保持在被压缩的形状。
附图说明
在接下来的实施例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点。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纺纱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压缩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压缩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纺纱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特别是环锭纺纱机。图中例示性地示出纺纱机的若干部件,即牵伸装置2和纺纱装置10。牵伸装置2由输入辊对3、皮带辊对4和输出辊对5这三对辊对构成。输出辊对5由输出上辊6 和输出下辊7形成。一对辊对的两个辊抵在一起并且在其接触点处形成夹紧点,其中夹紧点K1由输出辊对5在输出上辊6与输出下辊7之间形成。进入牵伸装置 2的纤维集合体1在辊对3、4和5的辊之间被夹紧点夹紧并且基于辊对3、4和5 的不同转速而被牵伸。纤维集合体1在牵伸的同时被运送穿过牵伸装置2。离开牵伸装置2后,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8到达导线器9并被进一步导向纺纱装置10。纺纱装置10主要由承载纺纱环形12的环形板14以及锭轨15构成,卷轴13固定在该锭轨上。纤维集合体8经由转子11到达卷轴13。为了纺织纤维集合体8,使卷轴13旋转,这使得转子11同样被环形12上的纤维集合体8带动而旋转。通过卷轴13和转子11的不同旋转速度使纤维集合体8发生旋转,从而形成纱线,该纱线通过环形板14的上下运动而绕到卷轴13上。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压缩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由输出下辊7和输出上辊6形成的输出辊对5形成供纤维集合体1通过的夹紧点 K1。基于输出辊对5的辊7和6的压紧力F1,辊6和7的表面或者辊6和7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发生变形,从而使得夹紧点K1在长度L1上延伸。输出上辊6与输出下辊7在长度L1上相互接触。夹紧点K1的长度L1朝纤维集合体1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且相当于纤维集合体1被输出辊对5所夹紧的距离。离开输出辊对5 后,纤维集合体被牵伸并且作为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被进一步导引。
随后,在输出辊对5上布置有抽吸管17。抽吸管17被实施为环带并且通过偏转装置24导引的筛滤元件18圈住。在所示实施例中,筛滤元件18连同输出上辊 6形成用于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第二夹紧点K2。以压紧力F2将抽吸管17连同在其上受导引的筛滤元件18压向输出上辊6,使得输出上辊6的表面发生轻微的变形。由此产生第二夹紧点K2的长度L2。抽吸管17的形状绘示为多边形,但同样有可能为任意的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椭圆形等。
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在第一夹紧点K1与第二夹紧点K2之间穿过纤维束区域16。纤维束区域16表示被输出上辊6、输出下辊7和抽吸管17围绕的空间。抽吸管17在这个纤维束区域16内具有抽吸口23。抽吸口23优选作为抽吸管17 的壁部中的槽形豁口而成形。抽吸管17连接(未示出的)负压源,这一点使得经由抽吸口17进而同样通过在抽吸口17上滑动的筛滤元件18从纤维束区域16抽吸空气。通过所产生的气流使得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靠近筛滤元件18,其中若干远离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纤维被送往抽吸口23从而紧贴在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上。
输出上辊6通过夹紧点K2中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筛滤元件18运动,从而将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从纤维束区域16送往夹紧点K2。随后,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在分离点21上离开筛滤元件18,该分离点不一定必须相当于夹紧点K2 的末端。随后,在偏转点20上将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送往纺纱装置,或者确切而言,送往布置在纺纱装置前的导线器。通过抽吸管17的几何形状和偏转点 20的布局,尽管额外地布置有压缩装置,仍可以重新确立必要的入口几何形状以实现纺纱装置的完好功能。在相应的布局中,同样可以将对应于纺纱装置的导线器9(参阅图1)用作偏转点,从而不设置额外的偏转点20。为防止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受损,实施有小于70°的角α,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在该角度下在分离点21上离开筛滤元件18。在所示实施例中,角α为50°。角α相当于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在分离点21后的移动方向与在第二夹紧点K2上方在输出上辊6的表面上的切线22之间所夹的角。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压缩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由输出下辊7和输出上辊6形成的输出辊对5形成供纤维集合体1通过的夹紧点K1。在离开第一夹紧点K1后,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遇到环绕抽吸管17和偏转装置24的筛滤元件18。为了确保纤维集合体无干扰地从第一夹紧点K1朝筛滤元件18过渡,抽吸管17以小于2mm的距离C相对输出下辊7的表面布置。距离C沿输出下辊7的径向从输出下辊7的表面测得。筛滤元件18将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送往由输出上辊6和筛滤元件18形成的第二夹紧点K2。输出上辊6 通过夹紧点K2中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筛滤元件18运动,从而将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从纤维束区域16送往夹紧点K2。随后,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在分离点 21上离开筛滤元件18。
其中,如此地设计抽吸管17,使得分离点21沿输出上辊6的径向布置在以小于4mm的距离B相对输出上辊6的表面的第二夹紧点K2中。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19从第二夹紧点K2直至筛滤元件18上的分离点21所走过的长度A小于10 mm。为了使尽可能少的纤维受损,抽吸管在分离点的区域内配设有小于10mm的半径R。
附图标记表
1 纤维集合体
2 牵伸装置
3 输入辊对
4 皮带辊对
5 输出辊对
6 输出上辊
7 输出下辊
8 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
9 导线器
10 纺纱装置
11 转子
12 环形
13 卷轴
14 环形板
15 锭轨
16 纤维束区域
17 抽吸管
18 筛滤元件
19 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
20 偏转点
21 分离点
22 切线
23 抽吸口
24 偏转装置
α 切线与纤维集合体之间的角
A 分离点与第二夹紧点的距离
B 分离点与输出上辊的表面的距离
C 抽吸管与输出下辊的表面的距离
F1 第一夹紧点的压紧力
F2 第二夹紧点的压紧力
K1 第一夹紧点
K2 第二夹紧点
L1 第一夹紧点的长度
L2 第二夹紧点的长度
R 抽吸管半径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所述牵伸装置具有输出辊对(5),所述输出辊对由输出上辊(6)和输出下辊(7)形成,以及具有布置在所述牵伸装置(2)的输出辊对(5)下游的用于压缩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的纤维压缩装置,所述纤维压缩装置具有气动的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具有纤维束区域(16)和被筛滤元件(18)圈住且可抽吸的抽吸管(17),其中所述纤维束区域(16)受到两个具有相应长度(L1,L2)的夹紧点(K1,K2)的限制,其中第一夹紧点(K1)由所述输出辊对(5)的两个辊(6,7)定义,第二夹紧点(K2)由所述输出上辊(6)和所述筛滤元件(18)定义,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纤维集合体(1,19)的纵向观察,所述第一夹紧点(K1)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长度(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夹紧点(K2)上设有分离点(21),所述经过牵伸的纤维集合体(8)在所述分离点上与所述筛滤元件(18)分离,以及在压缩区域后布置有用于经过压缩的纤维集合体(8)的偏转点(20),以及在所述第二夹紧点(K2)处,所述输出上辊(6)的切线(22)与所述分离点(21)与所述偏转点(20)之间的纤维集合体(8)的走向之间的角(α)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点(20)通过偏转杆或导线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压紧力(F2)小于所述第一夹紧点(K1)的压紧力(F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点(K1)的压紧力(F1)为75N至125N,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压紧力(F2)为8N至20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点(K1)与所述第二夹紧点(K2)之间的夹紧长度小于所述需要压缩的纤维集合体的平均纤维堆叠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长度为12mm至2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7)在所述第二夹紧点(K2)后在所述分离点(21)的区域内具有小于10mm的半径(R)。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点(21)在所述筛滤元件(18)的表面上与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距离(A)小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点(21)沿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输出上辊(6)的径向与所述输出上辊(6)的表面的距离(B)小于4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7)沿所述输出下辊(7)的径向与所述输出下辊(7)的表面的距离(C)小于2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布置在所述纺纱机的机架上或布置在所述牵伸装置(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布置在所述牵伸装置(2)的压力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被用调节装置压紧至所述第二夹紧点(K2)的输出上辊(6)。
CN201822089459.XU 2017-12-15 2018-12-12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Active CN2096524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527/17A CH714444A1 (de) 2017-12-15 2017-12-15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CH01527/17 2017-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2486U true CN209652486U (zh) 2019-11-19

Family

ID=6466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017.9A Pending CN111448344A (zh) 2017-12-15 2018-12-03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201822089459.XU Active CN209652486U (zh) 2017-12-15 2018-12-12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017.9A Pending CN111448344A (zh) 2017-12-15 2018-12-03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24382B1 (zh)
CN (2) CN111448344A (zh)
CH (1) CH714444A1 (zh)
WO (1) WO20191152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8344A (zh) * 2017-12-15 2020-07-24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50089C2 (de) 2000-03-08 2002-06-27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US4976096A (en) * 1989-06-15 1990-12-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System for producing core/wrap yarn
DE19838762B4 (de) * 1998-08-26 2009-04-1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DE19922861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Stahlecker Fritz Verfahren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EP1134309B1 (de) * 2000-03-08 2003-12-17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mit nachgeordneter Verdichtungzone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DE10019436A1 (de) * 2000-04-19 2001-10-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DE10053698A1 (de) * 2000-10-23 2002-05-02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DE10343316A1 (de) * 2003-09-10 2005-04-14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DE102007006282A1 (de) * 2007-02-01 2008-08-0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treckwerk mit Verdichtungszone
CH714444A1 (de) * 2017-12-15 2019-06-28 Rieter Ag Maschf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8344A (zh) * 2017-12-15 2020-07-24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4382B1 (de) 2023-01-25
WO2019115267A1 (de) 2019-06-20
CN111448344A (zh) 2020-07-24
EP3724382A1 (de) 2020-10-21
CH714444A1 (de)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88397A (en) Device for stretching, condensing and transporting a rove of fibers during a spinning operation
US616125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stations
US6185790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US5651244A (en) Ring spinning method and a yarn made thereby
JP2000034631A (ja) ドラフトされた繊維ストランドをコンデンス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258622C (zh)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KR880000290B1 (ko) 코어 방적사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JPS61113834A (ja) スライバ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652486U (zh)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US6058693A (en) Spinn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US633625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US36366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yarn
CN1740414B (zh)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装置
CN101423989B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298904C (zh) 用以生产包芯纱的纺纱机
US6298523B1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and a method of making yarn using same
CN100355965C (zh) 用于纺纱机集聚纤维条装置的集聚管
US6327747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279232C (zh) 在纺纱机上用来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JP2002285433A (ja)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JP3587905B2 (ja) リング紡績法及びリング紡績機
CN111465728B (zh)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US6263655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he bundling of sliver in a drafting frame of a spinning machine
US6338183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