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728B -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728B
CN111465728B CN201880080251.1A CN201880080251A CN111465728B CN 111465728 B CN111465728 B CN 111465728B CN 201880080251 A CN201880080251 A CN 201880080251A CN 111465728 B CN111465728 B CN 111465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oint
fiber
roller
output roller
dra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2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5728A (zh
Inventor
G·沙夫勒
N·斯托普
诺伯特·巴奥克
M·威德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1465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5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02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 D01H1/025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between drafting system and spinning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用于拉伸纤维束(1)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牵伸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由上辊子(3)和下辊子(4)构成的第一辊子对(2)和由上输出辊子(6)和下输出辊子(7)构成的第二辊子对(5)以及布置在输出辊子对(5)之后的用于集聚经拉伸的纤维束的纤维集聚机构,纤维集聚机构具有包括纤维成束区(8)和通过筛元件(21)包围且能吸取的吸气管(9)的气动式集聚机构(8)。第一夹紧部位(K1)由第一辊子对(2)限定并且第二夹紧部位(K2)由第二辊子对(5)限定,其中,第一夹紧部位(K1)和第二夹紧部位(K2)形成牵伸区平面(24),纤维束(1)沿运行方向(15)从第一夹紧部位(K1)经过牵伸区平面运行至第二夹紧部位(K2)。在牵伸区平面(24)中沿纤维束(1)的运行方向(15)看,上输出辊子(6)相对于下输出辊子(7)具有前置(A)。第三夹紧部位(K3)由上输出辊子(6)和筛元件(21)限定,其中,沿着上输出辊子(6)的表面从第二夹紧部位(K2)至第三夹紧部位(K3)的夹紧长度(B)小于待拉伸的纤维束(1)的平均纤维长度。

Description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在纺纱机中集聚经拉伸的纤维条的机构的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辊子对,纤维束在辊子对之间基于辊子对的不同转速被拉伸。经拉伸的纤维束在其之后离开牵伸装置并且被输送给纺纱机构的辊子对称为输出辊子对。输出辊子对由上输出辊子和下输出辊子构成,上输出辊子和下输出辊子形成夹紧部位,纤维束被输送通过夹紧部位。用于集聚经拉伸的纤维束的机构布置在输出辊子对之后,在此应用机械的以及气动式集聚机构。
这种类型的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总是在纤维条在拉伸过程之后必须在纺纱机中被集聚时应用。例如在WO98/39505A1中描述了一种相应的机构。其中公开的集聚机构为气动的结构方式并且基本上由吸气靴、经穿孔的运输器以及用于集聚机构的驱动辊子构成。离开牵伸装置的输出辊子对的纤维束被置于经穿孔的运输器上并且通过该经穿孔的运输器经由吸气靴引导至喂给辊子对。除了对于经穿孔的运输器和喂给罗拉对所需的额外的驱动轴,公开机构的不利之处在于设有长的纤维成束区,由此经拉伸的纤维束的单个纤维在没有夹紧的情况下经由吸气靴运动。这导致纤维束的通过牵伸装置确定的牵伸的损失。
此外,EP 1 134 309A1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在后面的气动式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集聚机构尝试避免额外驱动机构的缺点。在此,按压元件贴靠在输出辊子对的其中一个辊子上,除了在上输出辊子和下输出辊子之间的夹紧部位以外,按压元件与辊子形成第二夹紧部位。提及的机构的缺点是,在纤维成束区中纤维束的单个纤维应结合到纤维束中并且为此经由穿孔的运输器横向于输送方向借助空气流动运动,这同样会导致纤维束的通过牵伸装置确定的牵伸的损失。通过运输器输送纤维束,第二夹紧部位仅用于防止纤维束的纱线转动会延展到纤维成束区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机构和提供在结构构造方面简单的且能安装在各个纺纱部位上的集聚机构,集聚机构的特征是均匀地减小了纤维束的起毛性。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牵伸装置实现。
提出一种用于拉伸纤维束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牵伸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由输入辊子对和胶圈辊子对构成的牵伸装置和由上输出辊子和下输出辊子构成的输出辊子对以及布置在输出辊子对之后的用于集聚经拉伸的纤维束的纤维集聚机构。纤维集聚机构具有包括纤维成束区和通过筛元件包围且能吸取的吸气管的气动式集聚机构。在此,第一夹紧部位由胶圈辊子对限定并且第二夹紧部位由输出辊子对限定,并且第一夹紧部位和第二夹紧部位形成牵伸区平面,纤维束沿运行方向从第一夹紧部位经过牵伸区平面运行至第二夹紧部位。在牵伸区平面中沿纤维束的运行方向看,上输出辊子相对于下输出辊子具有前置并且第三夹紧部位由上输出辊子和筛元件限定。在此,沿着上输出辊子的表面从第二夹紧部位至第三夹紧部位的夹紧长度小于待拉伸的纤维束的平均纤维长度。
吸气管连接在输出辊子对上。吸气管至少部分地通过筛元件包围。纤维成束区位于第二夹紧部位和第三夹紧部位之间,由筛元件和形成第二夹紧部位的元件围住。离开第二夹紧部位的经拉伸的纤维束在该纤维成束区中成束。从输出辊子对中出来的纤维束在到达第三夹紧部位之前不久被引导到筛元件上并且在筛元件上被引导至第三夹紧部位。以这种方式,纤维束通过空气流的影响而成束。筛元件环绕吸气管,吸气管在第二夹紧部位和第三夹紧部位之间的区域中具有吸气开口。通过吸气开口吸取的环境空气使得远离纤维束的单个纤维朝吸气开口运动并且进而使纤维束成束。与传统的纤维束在筛元件上横向于其运行方向运动且由此将纤维推到一起的气动式集聚机构相比,在成束时仅远离纤维束的纤维部分或纤维端部接近纤维束而纤维束没有偏离其运行方向。在这种纤维成束的方法中纤维端部通过气动式吸气流被引至纤维束并且在第三夹紧部位中贴靠到纤维束上。吸气管以及筛元件有利地尽可能地接近第二夹紧部位。
在第二夹紧部位和第三夹紧部位之间沿着上输出辊子的表面构造有夹紧长度,该夹紧长度小于待集聚的纤维束的平均纤维长度。由此,大多包含在纤维束中的纤维始终保持在第二夹紧部位中或第三夹紧部位中。在此,纤维束被限定地从第二夹紧部位运输到第三夹紧部位。由此,在纤维成束区中仅将远离纤维束的纤维部分引入纤维条中。通过空气流实现了远离纤维束的纤维部分或纤维端部朝纤维束引导,其中,纤维束本身不是直接地通过筛元件运输,而是通过夹紧部位保持住地经过纤维成束区。由此消除了纤维束的所谓的起毛性并且将线毛结合到纤维束中。也通过持续地夹紧至少一个纤维端部防止纤维束可能在经过纤维成束区期间再次失去或部分地失去在牵伸装置中施加的牵伸作用。
此外,通过第三夹紧部位由上输出辊子驱动筛元件。通过筛元件的摩擦驱动产生轻微滑移,从而筛元件具有比输出辊子对更小的速度。这种情况也有助于实现纤维束的成束或使远离的纤维端部结合到纤维束中。
有利地,上输出辊子相对于下输出辊子的前置在牵伸区平面中测得为2mm至15mm,特别优选5mm至12mm。上输出辊子相对于下输出辊子的前置使得第三夹紧部位布置在第二夹紧部位附近。
还有利的是,上输出辊子的直径与下输出辊子的直径的比例为1.4至2.5。通过相对于下输出辊子增大上输出辊子能够改进纤维成束区的空间布置。优选地,上输出辊子具有34mm至60mm的直径并且下输出辊子具有24mm至36mm的直径。所选的辊子直径使得没有提供过大的纤维成束区并且避免了纤维束在集聚机构之后的继续走向与在集聚机构安装在现有的纺纱机之后的纺纱机构的过大偏差。由此无需例如通过改变牵伸区平面的布置而进一步改装纺纱机来维持安装集聚机构之前存在的工艺条件。
优选地,沿着上输出辊子的表面从第二夹紧部位至第三夹紧部位的夹紧长度为12mm至20mm。远离的纤维部分成束为纤维束,使得在后续的纺纱过程中可靠地结合。由此相对于未经集聚的纤维束,其他的纤维部分实现了纱线中的物质利用。相对于传统的纤维的整个长度在筛元件上运动的气动式集聚方法,通过短的夹紧长度实现了以下优点,即,仅自由的纤维端部运动并且纤维成束力只需要克服单个纤维的刚度。
有利地,筛元件在第三夹紧部位之后换向,使得在筛元件的表面上的使经集聚的纤维束与筛元件分离的分离点距离第三夹紧部位小于10mm、优选小于5mm。同样有利的是,在第三夹紧部位的上输出辊子的径向方向上,分离点距离上输出辊子的表面小于4mm。在第三夹紧部位之后通过筛元件对纤维束的尽可能短的引导实现了后续纺纱机构的几何布置的其他优点。由此也可使纤维束在筛元件上的侧移风险以及先前成束的纤维束的损伤最小化。
优选地,上输出辊子比下输出辊子具有更小的轴向长度。由此得到如下优点,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上输出辊子和下输出辊子的轴卡住。即使在增加使用输出辊子的衬垫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良好运行可靠性和第二夹紧部位和第三夹紧部位的维持。
有利地,集聚机构布置在纺纱机的机架上或牵伸装置上。在集聚机构布置在牵伸装置上时优选固定在牵伸装置的压力臂上。在通常也承载牵伸装置辊子对的上辊子的压力臂降下时不仅整个牵伸装置打开,而且集聚机构升起。这对于牵伸装置的维护是有利的。
还提出一种环锭纺纱机,环锭纺纱机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说明的用于在纺纱机中集聚纤维束的牵伸装置。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其中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纺纱机的纵向剖切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牵伸装置的集聚机构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纵向剖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纺纱机的纵向剖切的示意图,尤其是环锭纺纱机。例如示出了纺纱机的各个构件,即牵伸装置2和纺纱机构10。牵伸装置2由三个辊子对,即输入辊子对3、胶圈辊子对4和输出辊子对5构成。但是也可想到牵伸装置具有两个或四个辊子对。输出辊子对5由上输出辊子6和下输出辊子7构成。一辊子对3、4和5的两个辊子相对彼此压紧并且在其接触点上形成夹紧部位,其中,第一夹紧部位K1由胶圈辊子对4形成并且第二夹紧部位K2由输出辊子对5形成在上输出辊子6和下输出辊子7之间。进一步看,由输入辊子对3形成的夹紧部位不重要。进入牵伸装置2的纤维束1通过输入辊子对的夹紧部位和K1以及K2夹紧在辊子对3、4和5的辊子之间并且由于辊子对3、4和5的不同转速引起拉伸。在拉伸期间,纤维束1同时通过牵伸装置2被运输。辊子对3、4和5形成朝纺纱机构10倾斜的牵伸区平面。经拉伸的纤维束8在离开牵伸装置2之后到达导纱器9并且被继续引至纺纱机构10。在此,经拉伸的纤维束8从牵伸装置2至导纱器9的过程是对纺纱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和需要借此制造的纱线的品质的主要影响部分。纺纱机构10基本上由承载纺纱环12的钢领板14和纺锤支座15构成,纱管13固定在纺锤支座上。经拉伸的纤维束8经由转子11到达纱管13。为了对纤维束进行纺纱使纱管13转动,这使得转子11通过纤维束8在环12上同样进行转动。由于纱管13和转子11的转动速度不同,使得纤维束8转动并且由此形成纱线,纱线通过钢领板14的上下运动缠绕到纱管13上。
图2示出了牵伸装置的集聚机构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纵向剖切的示意图。由上辊子16和下辊子17构成的胶圈辊子对4形成第一夹紧部位K1。由下输出辊子7和上输出辊子6构成的输出辊子对5形成第二夹紧部位K2。待拉伸的纤维束1沿运行方向25通过辊子对4和5被引导通过牵伸装置。辊子对4和5通过其夹紧部位K1和K2形成牵伸区平面24。上输出辊子6在其相对于下输出辊子7的布置中在牵伸区平面24中沿运行方向25看具有前置A。此外,上输出辊子6具有的直径D大于下输出辊子7的直径E。基于在上输出辊子6和下输出辊子7之间的特定几何比例提供了用于形成纤维成束区18的理想条件。
下面在输出辊子对5上布置吸气管19。吸气管19通过筛元件21围绕,筛元件21实施成无端带并且经由换向机构22被引导。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筛元件21与上输出辊子6形成用于经拉伸的纤维束的第三夹紧部位K3。吸气管19的形状作为多边形示出,但是任意其他的形状,例如三角形、椭圆形等也是可能的。
经拉伸的纤维束在第二夹紧部位K2和第三夹紧部位K3之间经过纤维成束区18。纤维成束区18称为由上输出辊子6、下输出辊子7和吸气管19围绕的空间。在此,从第二夹紧部位K2至第三夹紧部位K3沿着上输出辊子6的表面形成夹紧长度B,夹紧长度小于待拉伸的纤维束1的平均纤维长度。吸气管19在该纤维成束区18中具有吸气开口20。吸气开口20优选成型为吸气管19的壁部中的缝隙状的缺口。吸气管19连接到低压源(未示出)上,这使得经由吸气开口20以及通过经由吸气开口20引导的筛元件21从纤维成束区18中吸取空气。通过形成的空气流动使经拉伸的纤维束移近筛元件21,其中,在经拉伸的纤维束远处的纤维或纤维部分被输送至吸气开口20并且由此贴靠在经拉伸的纤维束上。在贴靠过程期间纤维束的各个纤维基于短的夹紧长度B大多通过第二夹紧部位K2或第三夹紧部位K3保持住,从而仅纤维的自由的端部被结合到纤维束中。
筛元件21通过上输出辊子6经由在第三夹紧部位K3中的形成的摩擦力进行运动,由此使经拉伸的纤维束从纤维成束区18输送至第三夹紧部位K3。然后,经集聚的纤维束23在分离点26处离开筛元件21,分离点不相当于第三夹紧部位K3。经集聚的纤维束23从分离点26转移到纺纱机构10或纺纱机的位于纺纱机构10之前的导纱器9(参见图1)。通过吸气管19的几何结构和由此引起的分离点26的布置使得尽管附加地布置有集聚机构仍保持对于纺纱机构的完整功能所需的进入几何结构。
经集聚的纤维束从第三夹紧点K3直至筛元件21上的分离点26所经过的长度C小于10mm。由此避免纤维损伤并且由于避免在筛元件21上的继续输送使纤维束保持其成束的形状。
附图标记列表
1 纤维束
2 牵伸装置
3 输入辊子对
4 胶圈辊子对
5 输出辊子对
6 上输出辊子
7 下输出辊子
8 经拉伸的纤维束
9 导纱器
10 纺纱机构
11 转子
12 环
13 纱管
14 钢领板
15 纺锤支座
16 上辊子
17 下辊子
18 纤维成束区
19 吸气管
20 吸气开口
21 筛元件
22 换向机构
23 集聚的纤维束
24 牵伸区平面
25 运行方向
26 分离点
A 前置
B 夹紧长度
C 长度
D 上输出辊子的直径
E 下输出辊子的直径
K1 第一夹紧点
K2 第二夹紧点
K3 第三夹紧点。

Claims (10)

1.用于拉伸纤维束(1)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由输入辊子对(3)和胶圈辊子对(4)构成的牵伸装置(2)和由上输出辊子(6)和下输出辊子(7)构成的输出辊子对(5)以及布置在所述输出辊子对(5)之后的用于集聚经拉伸的纤维束的纤维集聚机构,所述纤维集聚机构具有包括纤维成束区(18)和通过筛元件(21)包围且能吸取的吸气管(19)的气动式集聚机构,其中,第一夹紧部位(K1)由所述胶圈辊子对(4)限定并且第二夹紧部位(K2)由所述输出辊子对(5)限定,并且所述第一夹紧部位(K1)和所述第二夹紧部位(K2)形成牵伸区平面(24),所述纤维束(1)沿运行方向(25)从所述第一夹紧部位(K1)经过所述牵伸区平面运行至所述第二夹紧部位(K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伸区平面(24)中沿所述纤维束(1)的运行方向(25)看,所述上输出辊子(6)相对于所述下输出辊子(7)具有前置(A),并且第三夹紧部位(K3)由所述上输出辊子(6)和所述筛元件(21)限定,其中,沿着所述上输出辊子(6)的表面从所述第二夹紧部位(K2)至所述第三夹紧部位(K3)的夹紧长度(B)小于待拉伸的纤维束(1)的平均纤维长度,
其中,上输出辊子(6)具有的直径(D)大于下输出辊子(7)的直径(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A)在所述牵伸区平面(24)中测得为2mm至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A)为5mm至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出辊子(6)的直径(D)与所述下输出辊子(7)的直径(E)的比例为1.4至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出辊子(6)具有34mm至60mm的直径(D)并且所述下输出辊子(7)具有24mm至36mm的直径(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上输出辊子(6)的表面从所述第二夹紧部位(K2)至第三夹紧部位(K3)的夹紧长度(B)为12mm至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元件(21)在第三夹紧部位(K3)之后换向,
在所述第三夹紧部位(K3)和所述筛元件(21)的表面上的分离点(26)之间,所述筛元件(21)上的长度(C)小于10mm,在所述分离点上经集聚的纤维束(23)与筛元件(21)分离开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出辊子(6)比所述下输出辊子(7)具有更小的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机构布置在纺纱机的机架上或所述牵伸装置上。
10.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锭纺纱机设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
CN201880080251.1A 2017-12-15 2018-12-03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Active CN111465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528/17 2017-12-15
CH01528/17A CH714445A1 (de) 2017-12-15 2017-12-15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PCT/EP2018/083313 WO2019115265A1 (de) 2017-12-15 2018-12-03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728A CN111465728A (zh) 2020-07-28
CN111465728B true CN111465728B (zh) 2022-08-19

Family

ID=6460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251.1A Active CN111465728B (zh) 2017-12-15 2018-12-03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24383B1 (zh)
CN (1) CN111465728B (zh)
CH (1) CH714445A1 (zh)
WO (1) WO20191152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26795A1 (de) 2021-10-15 2023-04-2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39505A2 (de) * 1997-03-03 1998-09-11 Csm-Sächsische Spinnerei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ringspinnmaschine
US6327747B1 (en) * 1999-05-19 2001-12-11 Fritz Stahleck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566425A (zh) * 2003-06-25 2005-01-19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环锭细纱机纤维集聚装置
BRPI0404427A (pt) * 2004-10-19 2006-06-06 Lakshmi Machine Works Ltd aparelho para condensação de um fragmento de fibra sugado
CN101235561A (zh) * 2007-02-01 2008-08-06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压缩区的牵伸机构
CN201670914U (zh) * 2010-05-21 2010-12-15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负压集聚管
CN201793835U (zh) * 2010-08-17 2011-04-13 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机械式紧密纺纱牵伸机构
CN102517702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网眼罗拉紧密纺气流稳定性的方法
CN103820892A (zh) * 2014-03-05 2014-05-2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机械式紧密纺纱纤维集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6096A (en) * 1989-06-15 1990-12-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System for producing core/wrap yarn
DE19955525A1 (de) * 1999-11-18 2001-05-23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EP1134309B1 (de) * 2000-03-08 2003-12-17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mit nachgeordneter Verdichtungzone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DE10019436A1 (de) * 2000-04-19 2001-10-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DE10218843A1 (de) * 2002-04-23 2003-11-06 Stahlecker Gmbh Wilhelm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H697457B1 (de) * 2004-07-14 2008-10-31 Holding Fuer Industriebeteiligungen Ag Druckwalzeneinheit.
CN100503914C (zh) * 2006-06-09 2009-06-24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集聚器的纺纱机
DE102012013574A1 (de) * 2012-07-06 2014-05-22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39505A2 (de) * 1997-03-03 1998-09-11 Csm-Sächsische Spinnerei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ringspinnmaschine
US6327747B1 (en) * 1999-05-19 2001-12-11 Fritz Stahleck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566425A (zh) * 2003-06-25 2005-01-19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环锭细纱机纤维集聚装置
BRPI0404427A (pt) * 2004-10-19 2006-06-06 Lakshmi Machine Works Ltd aparelho para condensação de um fragmento de fibra sugado
CN101235561A (zh) * 2007-02-01 2008-08-06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压缩区的牵伸机构
CN201670914U (zh) * 2010-05-21 2010-12-15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负压集聚管
CN201793835U (zh) * 2010-08-17 2011-04-13 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机械式紧密纺纱牵伸机构
CN102517702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网眼罗拉紧密纺气流稳定性的方法
CN103820892A (zh) * 2014-03-05 2014-05-2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机械式紧密纺纱纤维集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4383A1 (de) 2020-10-21
WO2019115265A1 (de) 2019-06-20
CN111465728A (zh) 2020-07-28
EP3724383B1 (de) 2023-01-25
CH714445A1 (de)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125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stations
US6209303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pinning a yarn
CN1258622C (zh)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11465728B (zh)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
US6058693A (en) Spinn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US633625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02691148B (zh) 纺纱机的具有集聚设备的牵伸装置
JP4582637B2 (ja) 圧縮装置を有する紡績機
US6298523B1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and a method of making yarn using same
US6327747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EP2921577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03313735A (ja) 繊維ストランドを凝縮するための紡糸機の装置
JP2008174895A (ja) 繊維バンドリング装置のための吸引チャネル
US20010011410A1 (en) Apparatus of a spinning machine for condensing a fibre strand
US6338183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CN111479961B (zh) 用于纺纱机的具有集聚机构的牵伸装置和用于集聚纤维束的方法
JP2002285433A (ja)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US6604261B2 (en) Drafting fram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6052872A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11465729B (zh) 用于纺纱机的集聚机构的吸气管
CN209652486U (zh)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JP2003313734A (ja) モックプライヤーンを製造する装置
CN1394244A (zh) 在纺纱机上用来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KR100555188B1 (ko)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