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0470A -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0470A
CN101240470A CNA200810080702XA CN200810080702A CN101240470A CN 101240470 A CN101240470 A CN 101240470A CN A200810080702X A CNA200810080702X A CN A200810080702XA CN 200810080702 A CN200810080702 A CN 200810080702A CN 101240470 A CN101240470 A CN 101240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guide edge
transport tape
fiber strip
collection co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07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斯塔莱克
P·布兰肯霍恩
R·休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1240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9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ransient twist, i.e. false twi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充股线的设备,其带有拉伸装置,该拉伸装置的输出牵伸罗拉对传输由短纤维制成的被拉伸的纤维须条,并且该设备还带有紧接着拉伸装置的集棉区,其输出侧通过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而限定。集棉区中配置有透气的传输带,该传输带引导纤维须条通过集棉区并且其速度可以独立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而选择。集棉区配置有将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的至少一个吸入槽。在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上,该纤维须条的这两个部分作为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而存在,并被紧接着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中。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充股线(Scheinzwirn)的设备,其带有拉伸装置(Streckwerk),该拉伸装置的输出牵伸罗拉对(Ausgangswalzenpaar)传输被拉伸的由短纤维(Stapelfasern)制成的纤维须条(Faserverband),并且该设备还带有紧随着拉伸装置的集棉区(Verdichtungszone),其输出侧通过加捻停止罗拉(Drallstoppwalze)的钳口(Klemmstelle)而限定,其中集棉区配置有透气的传输带,该传输带引导纤维须条通过集棉区并且其速度可以独立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而选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吸入通道(Saugkanal),用于设置在拉伸装置(用于短纤维须条)下游的集棉区,其具有管状的基体,该基体的外部轮廓包括用于透气传输带的滑面(Gleitflche),其基本上沿着管状的基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其中该基体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纤维引导边缘(Faserleitkante)的至少一个吸入槽(Saugschlitz)。
背景技术
在文献DE10218794AI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设备。在现有设备中,将两股彼此分开拉伸的粗纱(Vorgarn)引入到拉伸装置中。在输出牵伸罗拉对的输出钳口线(Ausgangsklemmlinie)上存在两股被拉伸的纤维须条,其在集棉区中通过两个吸入槽被凝集。在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后,将两股凝集的纤维须条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中,使其形成充股线。吸入通道包括两个吸入槽,其在传输带的运动方向彼此靠近一直到相互间的距离接近钳口上的分隔开的纤维须条间的距离相同,这使得形成充股线的两股纤维须条尽可能地短。
该现有设备运行良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公认。生产出的充股线具有非常好的质量。因为拉伸装置中可达到的拉伸高度受到限制,这两股引入到拉伸装置中的粗纱具有较小的细度(与传统生产的具有与充股线相当细度的纱线相比较)。粗纱的细度常常必须减半。在拉伸装置上传输较细的粗纱在前面的流程阶段要求较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锭翼(Flyer)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生产充股线时的复杂性。
该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在集棉区设置将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的至少一个吸入槽,并且在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处,纤维须条的两个部分作为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而存在并随后被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中。在吸入通道处,通过设置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来实现该目的,这两条纤维引导边缘在传输带的运动方向上彼此远离。
只将单股粗纱引入拉伸装置并把完成拉伸的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将较粗的粗纱引入到拉伸装置中。用于充股线的、引入的粗纱的细度可以精确地与为生产相同细度的单股纱线所必需的细度相对应。由此,充股线的生产在纺纱机之前的流程阶段不会产生高复杂性,尤其是不必一定要求高的锭翼容积。
在文献DE19619307A1中,利用单股粗纱生产充股线的技术公开已久。早在10年前就已经使用了拉伸装置,其中通过穿了孔的滚筒筛(Siebtrommel)以及紧压于其上的牵伸上罗拉(Druckwalze)形成该输出牵伸罗拉对。该滚筒筛将被拉伸的纤维须条传输通过集棉区,在其开端将纤维须条气动地分成两个部分并且通过分隔开的吸入槽将其传输穿过集棉区。通过配置到滚筒筛的加捻停止罗拉而形成集棉区的出口。该设备工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从未在工业实践中得到应用。
根据文献DE19619307A1的设备的主要特征是,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下罗拉(Unterwalze)以及在集棉区的用于纤维须条的传输元件是同一个部件,即滚筒筛。因此将纤维须条以恒定速度(即滚筒筛的圆周速度)从输出钳口线传输到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由此位于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速度必然始终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相对应。在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速度是没有可能与对纤维须条的技术要求相匹配的。视待处理的纤维材料而定,可能必需将集棉区中的传输带的速度设置成比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略高或者略低,由此该纤维须条可以最佳地跟随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并且被平均地分割。因为必须使集棉区的纤维须条垂直于其传输方向偏转,有利地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张力不应太大。
根据文献DE19619307A1的设备的另一个不同处在于滚筒筛的穿孔的细度受到限制。由于滚筒筛是自支持的部件,其必须承受牵伸上罗拉的驱动力和压力,所以需要具有一定的坚固性。所以滚筒筛必需有一定的壁厚并且也必需限制孔的比例。通过这些要求,使不可避免的相当粗的穿孔的自由表面具有上限。在本发明中与此相反使用的是透气的传输带,其优选地包括织物带。可以将该织物带构造成很薄并且网眼细密并且因此在其穿孔中具有很高比例的自由表面。传输带不需要承受拉伸装置的拉伸力并且通过位于吸入通道的管状的基体的外部轮廓上的滑面对其进行支撑,这使得加捻停止罗拉的压紧力也通过吸入通道来承受。由于传输带的较薄的厚度以及与滚筒筛相比较细的穿孔,涌动流过吸入槽的空气可以将纤维须条显著地更加精确地分割和引导。
根据到目前为止盛行的观念,在文献DE19619307A1中公开的将被拉伸的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是已知的设备不能很好工作的原因。因此在实践中总是用两股粗纱来生产充股线。现在该专利申请人已经在实验中偶然性地发现:与已知设备相反,利用设置有薄传输带(其速度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不同)的设备生产充股线能够很好地工作(即使将当单股粗纱在拉伸装置后分为两个部分)。现在该专利申请人推想,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设备里气动地将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但是却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滚筒筛结构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体现在以下对若干个示意性显示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局部截面侧视图,其中显示了集棉区范围,
图2显示了沿图1中箭头II的方向朝集棉区看去的放大视图,其中将图1中所有的罗拉都省略掉了,
图3至图5与图2类似,显示了位于集棉区内的吸入槽的不同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的用于生产充股线1的设备包括作为基本部件的拉伸装置2、紧接其后设置的集棉区3以及相连接的加捻装置4。
对于拉伸装置2基本上只显示了输出牵伸罗拉对5,其包括被驱动的下罗拉6以及弹性地按压其上的牵伸上罗拉7。以已知的方式,将引导单股粗纱10的小皮带对(Riechenpaar)8、9设置于输出牵伸罗拉对5之前。在拉伸装置2中,将进入其中的纤维须条或者粗纱10沿拉伸方向A拉伸直到达到需要的细度。拉伸装置2的牵伸区结束在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输出钳口线11上。
接着输出钳口线11的是被拉伸了的但是仍然未加捻的纤维须条12,其在紧跟其后的集棉区3中在吸入空气气流的协助下而分成两个部分13、14并且接着分开受到凝集。该集棉区3包括作为织物带构造的可透气的传输带15,其运动方向用B标注。该传输带15以滑动的方式运行在吸入通道16之上,其与管状的基体17一起在多个纺纱位置上延伸,并且其内部表现为负压。织物带状的传输带15通过管状基体17的外部轮廓的一定的圆周区域上引导在滑面18上。被传输带15遮住的吸入槽19位于滑面18中,该吸入槽19与这里未显示的负压源相连接。为此把负压接口20设置到吸入通道16上。传输带15还通过张紧元件21而引导到背对吸入槽19的一侧。
集棉区3的输出侧以加捻停止罗拉22为界,其与传输带15构成钳口23,在该钳口上,集棉区3中纤维须条12的分开凝集的两个部分13和14作为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24和25而存在。将在钳口23处穿出集棉区的纤维须条24和25通过导纱器26而引到环锭(Ringspindel)27上。借助该环锭27把凝集的两股纤维须条24和25一起加捻。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牵伸上罗拉7通过齿形皮带28对加捻停止罗拉22进行驱动并且将其按压在吸入通道的滑面18上,由此同样也对传输带15进行驱动。通过选择齿形皮带28的传动比以及牵伸上罗拉7和/或加捻停止罗拉22的直径,使得可以独立于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而选择传输带15的速度。传输带15在集棉区3在运动方向B上移动的速度因此可以与经过加工的纤维须条12的要求匹配并且可以大于或者小于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如果传输带15的速度大于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那么纤维须条12在集棉区3内受到轻微的张力。选择传输带的速度15的速度使其小于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也可能是有利的,这样使被拉伸的纤维须条12在集棉区3得到松弛,从而使这两个部分13和14能够更好地跟随吸入槽的路线。
在未被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加捻停止罗拉22的驱动进行修改。例如完全可以让牵伸上罗拉7对加捻停止罗拉22进行驱动。备选地也可以如此设置:吸入通道16的滑面18在钳口23之前就结束了,并且在位于传输带15下方的钳口23处设置了可单独驱动的下罗拉,其对加捻停止罗拉22以及传输带15进行驱动。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将传输带15的速度选择成与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不同。
如图2所具体显示,吸入槽19具有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其在传输带15的运动方向B上彼此远离并且由此将纤维须条分成13、14两个部分。首先可以将纤维须条12固定到传输带15上的起始区域(Anfangsbereich)31中,以接着通过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1而将其分开。通过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1将两个部分13、14以距离D而彼此分开,该距离D足以使部分13、14接着通过两条汇聚的纤维引导边缘32和33彼此分开进行凝集并压实,这使得在钳口23处存在两个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24和25。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之间的最大间距D优选地为纤维须条12的这两个部分13、14的宽度的若干倍。间距D可以至少为5mm并且优选地处在10mm的数量级上。
视吸入槽19的设计以及纤维引导边缘29,30,32和33的位置而定,以下可能是有利的:设计多部分的吸入槽19并且在吸入槽19的单个部分之间设置狭窄的连接片(Stege)34,其使吸入通道16的滑面18固定并且不会对纤维须条12产生不良的作用。
在未被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把图2中的吸入槽19相对于运动方向B设计成非对称的形式。如果将两条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的长度或者还有其相对于运动方向B的倾斜度选择成不一样大小,则可能是有利的。通过这样一种非对称的吸入槽19使被拉伸的纤维须条12的两个部分13和14在不同的距离上进行传输。因此充股线1的质量,特别是其均匀性可以得到改进。纤维须条12的两个部分13和14将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距离上进行传输,由此对于这两个部分13和14产生了不同的传输时间。对于两个部分13和14的不同的传输时间引起针对可能发生的质量波动(Massschwankungen)(其仍然包含在纤维须条12中)的补偿过程。例如,通过包含在纤维须条12中的薄段(Dünnstelle)对该工作方式进行简短描述。通过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1将纤维须条12中的薄段分成两部分13和14,这两个部分同样也比常规部分13和14要薄。现在位于两部分13和14中的薄段穿过集棉区3(在非对称的吸入槽19上),并且在不同长度的距离上进行传输。部分13中的薄段(传输经过较短的距离)首先达到钳口23并且在该点上与纤维须条12的常规部分14(其中不含有薄段)合并起来。优选地,在部分13的薄段已经通过钳口23之后,部分14中的薄段到达钳口23。由此经过拉伸的纤维须条12中的薄段被缩小从而在充股线1中不再显眼。
在图3至图5中显示了吸入通道16中的吸入槽19的各种变型。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使得可以避免重复的描述。
在图3中显示了吸入槽19,其中两条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直接相接触。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在尖头上设置小的过渡半径,这样传输带15在沿管状基体17的圆周方向B上运动时不会受到损坏。两条直接相接触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导致被拉伸的纤维须条12的特别精确的分离。在图3中,起始区域31设计成不带连接片34而直接相邻。为了加固,在图3中在纤维引导边缘29、30的端部设置了两个连接片35。
图4显示了吸入槽29的实施例,其中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以及汇聚的纤维引导边缘32和33设计成弯曲的形状。吸入槽19的圆弧形设计导致了纤维须条12的部分13和14的特别柔缓的偏离。没有提供放大的起始区域。
图5显示了吸入槽19,其中未设置汇聚的纤维引导边缘32和33。因此可以将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设计得明显较长,使得集棉区3中的纤维须条12垂直偏离传输带15的运动方向B的程度总体上减小了。根据图5的实施例尤其适合某些纤维须条12(其中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的最大间距D不需要很大,例如只有约3mm到8mm)。通过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的较长长度已经对纤维须条12的部分13和14进行了充分地凝集,这使得在钳口23处同样存在两条凝集的纤维须条24和25。
为了改善纤维须条的部分13和14的引导,可以在集棉区3设置各种附加的机构,其有利于对纤维须条12进行分割和/或对纤维须条24和25进行凝集。例如如果把吹风装置(Blaseinrichtung)36(可以发出较轻微的吹风气流)设置到吸入槽19上则可能是有利的。在图1中,吹风装置36通过位于传输带15之上并对准吸入槽19的吹风喷嘴而表示。备选地,以未显示的方式,吹风装置36也包括设置在吸入通道16中的吹风喷嘴,其例如可以设置在管状基体17的滑面18中的纤维引导边缘29和30之间并且其从下面把风吹过传输带15,从而协助纤维须条12的分割。
另一个可能的附加机构可以通过吸入槽19的特殊实施例来形成。图2和图4中所显示的吸入槽19包括附加引导边缘38以将零散的(vagabundierende)纤维捕捉起来。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零散的纤维既不跟随纤维引导边缘29也不跟随另一个纤维引导边缘30而是跟着传输带15笔直地沿着运动方向B运动。设置吸入槽19的附加引导边缘38,使得其可以捕捉这样零散的纤维并且将其引导到纤维须条12的部分13和14上。
尽管附加引导边缘38以及特别形成的起始区域31只在几张选出的图中显示出来,但是自然可以作为选项设置于吸入槽19的任意一种形式中。
优选地,吸入槽19具有沿着纤维引导边缘29、30、32、33以及38的基本恒定的宽度(尽量选择小的宽度)。通过纤维引导边缘29、30、32、33和38相对于圆周方向B的倾斜,使纤维须条一直沿着纤维引导边缘受到引导。吸入槽19各自对立的边缘不起作用。所以可以减小吸入槽19单个部分的宽度以减少通过吸入槽19进入到吸入通道16中的空气量并且使设备保持低耗能。沿着纤维引导边缘29、30、32、33和38的吸入槽19的宽度优选地约为1.0mm到1.5mm,特别是约为1.3mm。

Claims (12)

1、一种生产充股线(1)的设备,其带有拉伸装置(2),所述拉伸装置(2)的输出牵伸罗拉对(5)传输被拉伸的由短纤维制成的纤维须条(12),并且所述设备还带有位于所述拉伸装置(2)下游的集棉区(3),其通过加捻停止罗拉(22)的钳口(23)而限定了输出侧,所述集棉区(3)配置有透气的传输带(15),所述传输带(15)引导所述纤维须条(12)通过所述集棉区(3),并且其速度可以独立于所述输出牵伸罗拉对(5)的传输速度而选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棉区(3)中设置有将所述纤维须条(12)分为两个部分(13,14)的至少一个吸入槽(19),并且在所述加捻停止罗拉(22)的所述钳口(23)上,所述纤维须条(12)的所述两个部分(13,14)作为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24,25)而存在,并随后被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槽(19)包括起始区域(31),在这里还没有对所述纤维须条(12)进行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棉区(3)配置有吹风装置(3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须条(12)的所述两个部分(13,14)能够通过所述吸入槽(19)在不同长度的距离上进行传输。
5、一种吸入通道(16),其用于设置在拉伸装置(2)下游的集棉区(3),所述拉伸装置(2)用于短纤维须条,所述集棉区(3)具有管状的基体(17),所述基体(17)的外部轮廓包括用于透气的传输带(15)的滑面(18),其基本上在所述管状基体(17)的圆周方向(B)上延伸,其中所述基体(17)包括带有至少一条纤维引导边缘的至少一个吸入槽(19),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30),其沿所述传输带(15)的运动方向(B)而彼此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30)的最大间距(D)至少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带(15)的运动方向(B)上,在所述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30)的下游设置了两条汇聚的纤维引导边缘(32,33)。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带(15)的运动方向(B)上,在所述纤维引导边缘(29,30)的上游设置了所述吸入槽(19)的没有分叉的起始区域(31)。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槽(19)沿着纤维引导边缘(29,30,32,33,38)而具有基本恒定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30)能够彼此直接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入槽(19)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捕捉零散纤维的附加引导边缘(38)。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29,30)具有不同的长度。
CNA200810080702XA 2007-02-05 2008-02-05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Pending CN101240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710006924 DE102007006924A1 (de) 2007-02-05 2007-02-05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cheinzwirnes
DE102007006924.5 2007-0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470A true CN101240470A (zh) 2008-08-13

Family

ID=3958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0702XA Pending CN101240470A (zh) 2007-02-05 2008-02-05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0470A (zh)
DE (1) DE102007006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06781A1 (de) * 2012-07-26 2014-05-15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augkörper für eine pneumatisch arbeitende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 Spinnereimaschine
DE102016106207A1 (de) * 2016-04-05 2017-10-05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augkörper für eine pneumatisch arbeitende Faserverdichtungseinrichtung sowie damit ausgestattete Spinnerei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9307B4 (de) 1996-04-12 2010-04-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einem am Ausgang eine Saugwalze aufweisenden Mehrstufen-Streckwerk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pinnzwirnes und danach hergestellter Spinnzwirn
DE10218794A1 (de) 2002-04-22 2003-11-06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cheinzwir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06924A1 (de) 200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2319B (zh) 纺纱机
JP2005531700A (ja) 圧縮装置を備える紡績機用のドラフト機構
CN1106476A (zh) 双皮带拉伸设备
CN105755582A (zh) 不锈钢纤维拉断机
JP2007506007A (ja) 心糸あるいは心状撚り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740414B (zh)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装置
TWI467071B (zh) 用於針織機的拉伸單元
CN1793454B (zh) 精纺机纤维集束装置用的负压通道及该负压通道用的护板
CN107119352A (zh) 用于将棉条卷绕成棉卷的卷绕机
JP2010236102A (ja)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用除去物質吸引分離装置
CN101240470A (zh) 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
CN101225564B (zh) 纤维集束装置的抽吸通道
CN1298904C (zh) 用以生产包芯纱的纺纱机
KR20080013764A (ko) 니트웨어 제조장치
JP2006316398A (ja) 紡績糸製造装置
US20110023273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fibre material between a drafting device and a loop-forming machine and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aid apparatus
CN101437993A (zh) 仿合股双色线的制造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CN106494942A (zh) 纱线卷绕机
CN104411870B (zh) 具有牵伸机构和两个纤维材料容器的纺织机器
TW200848562A (en) A mounting device for air jets in the area of drafting units
CN209652486U (zh) 用于具有压缩装置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309889C (zh) 在一台纺织机上集合一根纤维条的装置
ITMI990168A1 (it) Filatoio con dispositivo condensatore.
CN1837426B (zh) 包芯纱线的生产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