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479A - 乘员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员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7479A
CN104417479A CN201410427646.8A CN201410427646A CN104417479A CN 104417479 A CN104417479 A CN 104417479A CN 201410427646 A CN201410427646 A CN 201410427646A CN 104417479 A CN104417479 A CN 10441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e
occupant
calf
air ba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76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7479B (zh
Inventor
长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7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51Kn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53Le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55Pelv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0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bag being integrated in a multi-ba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乘员保护装置,提供一种通过抑制乘员的下肢的移动,从而能够将乘员约束在适当的位置的乘员保护装置。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是一种保护就座于座椅(2)的乘员(M)的乘员保护装置,且包括在车辆(1)碰撞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的膝盖限制部(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

Description

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开发有通过安全带及安全气囊,使在车辆与障碍物等碰撞时的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的装置及系统。另外,还有通过约束乘员的下肢保护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根据乘员的就座状态,以可使碰撞时的乘员的约束稳定的方式矫正姿势的乘员保护装置。为此,具备在乘员的膝部之间展开的安全气囊。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充分保护身材短小的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为此,具备调整乘员的约束姿势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弹出座椅用安全气囊单元、安全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7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3195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就座位置、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体型上,也难以抑制乘员的包括膝部及腰部的下半身向前方移动。另外,在膝部,特别是膝盖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腰部下降,安全带的约束位置也可能变得不适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的一例是提供一种通过抑制乘员的下肢的移动,而能够将乘员约束在适当的位置的乘员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是一种保护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且包括在车辆碰撞时抑制乘员的膝盖向前移动的膝盖限制部。
优选的是,可以具备抑制乘员的腰部向前移动的安全带。
优选的是,可以具备按压乘员的膝后部的膝后限制部。
优选的是,可以具备按压乘员的腿肚的腿肚限制部。
优选的是,膝盖限制部可以为膝部安全气囊。
优选的是,膝盖限制部可以为膝部护板(ニーガード)。
优选的是,膝盖限制部可以具备乘员前方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设于车辆的车门内饰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设于车辆的中控台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
优选的是,腿肚限制部可以为按压腿肚的腿肚安全气囊。
优选的是,腿肚限制部可以为位于座椅的前方侧、与座椅分开且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
优选的是,腿肚限制部可以为位于座椅的前方侧、与座椅一体且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
优选的是,膝部安全气囊可以按压从膝盖到胫部。
优选的是,膝部安全气囊可以按压从膝盖到膝盖的两侧部以及胫部和胫部的两侧下腿部。
优选的是,膝部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且按压从膝盖到胫部。
优选的是,膝部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的左右方向至少分成两个,且按压膝盖以及膝盖的两侧部。
优选的是,腿肚安全气囊可以设于座椅。
优选的是,腿肚安全气囊可以设于横向构件。
优选的是,腿肚安全气囊可以按压从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
优选的是,腿肚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且按压从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
优选的是,膝盖限制部可以为膝部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的下端可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位于腿肚安全气囊的下端以下。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在车辆碰撞时,从前方按压膝盖,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下肢向前方移动,能够将乘员约束在适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
图2是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现有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的约束位置的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的约束位置的图;
图5是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6是具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7是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8是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9是具备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10是具备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上面图;
图11是具备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12是具备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上面图;
图13是具备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图14是具备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乘车空间侧面图。
符号说明
1  车辆
1T  车门内饰
1U  底板部
2  座椅
2U  座垫
4  碰撞探测传感器
5  控制部
6  中柱
7  肩部安全带
7R  肩带卷收器(ショルダーリトラクタ)
8  腰部安全带
8R  腰带卷收器(腰リトラクタ)
9  仪表板
10  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
10B  上半身用安全气囊
10I  上半身用充气机
19  膝盖安全气囊单元
19B  膝盖安全气囊
19I  膝盖安全气囊充气机
20M  膝盖限制部
20  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0B  膝部安全气囊
20I  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1  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
21B  膝部前面安全气囊
21I  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充气机
22  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2B  第一膝部安全气囊
22I  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3  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3B  第二膝部安全气囊
23I  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4  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4B  第三膝部安全气囊
24I  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5  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5B  上膝部安全气囊
25I  上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6  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6B  中膝部安全气囊
26I  中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7  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7B  下膝部安全气囊
27I  下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
28  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8B  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
28I  中间充气机
28L  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8LB  左膝膝部安全气囊
28LI  左膝充气机
28R  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8RB  右膝膝部安全气囊
28RI  右膝充气机
29L  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9LB  左侧膝部安全气囊
29LI  左侧充气机
29R  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
29RB  右侧膝部安全气囊
29RI  右侧充气机
30  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
30B  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
30I  下肢后部用充气机
30M、51  腿肚限制部
31  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
31B  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
31I  下肢后部用座椅充气机
32  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
32B  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
32I  下肢后部用后面充气机
33  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
33B  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
33I  下肢后部用上充气机
34  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单元
34B  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
34I  下肢后部用中充气机
35  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单元
35B  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
35I  下肢后部用下充气机
40、41  膝部护板
41B  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
50、51  腿肚限制部件
51B  腿肚限制安全气囊
M  乘员
MH  头部
MN  膝盖
MS  腿肚
MT  胫部
MW  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至少具有座椅2、车辆前部的前面部分3、碰撞探测传感器4、控制部5。车辆1的乘车空间内设有座椅2,乘员M就座。车辆1的前面部分3的前部设有碰撞探测传感器4。控制部5设于例如车辆1的前面部分3的后方,且根据碰撞探测传感器4检测的信号向控制膝盖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安全带的动作的机构输出信号。
图2是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在车辆1的乘车空间内设有座椅2,乘员M就座。座椅2包括座垫2U、座椅靠背2B和头枕2H,座垫2U由相对车辆1水平放置的四边形状的垫子构成且被乘员M就座,座椅靠背2B相对该座垫2U大致垂直设置,以通过乘员M可调节其角度的方式设为长方形且位于乘员的背面,头枕2H在该座椅靠背2B的上部,且由四边形状的垫子构成,位于乘员的头部。乘员M以其腰陷入座椅2的座垫2U,且背靠座椅靠背2B而坐下。
在座椅2的后方,车辆1的侧部的中柱6从车辆1的底板部1U至车顶1R沿上下方向设置。在中柱6的上部设有滑动引导件6S,在中柱6的下部设有具有卷绕用于保护胸部的肩部安全带7的肩带滑轮7P的肩带卷收器7R。肩部安全带7从肩带卷收器7R沿中柱6在中柱6内部向上方延伸,从中柱6的上部的滑动引导件6S伸出中柱6,在滑动引导件6S处翻折,向下延伸。另外,用于保护腰部的腰部安全带8的一端固定于座垫2U的后方下部,约束乘员M的腰部MW,另一端经由带扣而安装于具有卷绕腰部安全带8的腰带滑轮8P的腰带卷收器8R。
在座椅2的前方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在仪表板9中设有由用于按压乘员M的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构成的上半身保护部、由抑制乘员M的膝盖向前移动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构成的膝盖限制部。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安装于仪表板9的上部,且以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朝向乘员M的上半身展开的方式安装。
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安装于仪表板9的下部,且以膝部安全气囊20B朝向乘员M的下肢展开的方式安装。在座椅2的前方,车辆1的车厢空间的底板部1U设有由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和腿肚的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构成的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以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从底板部1U向上方向展开的方式安装。
在此,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与膝部安全气囊20B一起以夹住乘员M的胫部MT和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的方式按压。由此,抑制膝的上下移动,主要是抑制上升,并且防止腰部的下降。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也可以设于横向构件。另外,在座椅2为司机座位的情况下,可以在转向部设置上半身保护部。
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由以折叠状态收纳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根据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向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供给气体的上半身用充气机10I构成。控制部5通过未图示的有线或无线对上半身用充气机10I发送信号。上半身用充气机10I根据接收的信号向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供给气体,使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展开膨胀。
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由以折叠状态收纳的膝部安全气囊20B、根据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向膝部安全气囊20B供给气体的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0I构成。控制部5通过未图示的有线或无线对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0I发送信号。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0I根据接收的信号向膝部安全气囊20B供给气体,使膝部安全气囊20B展开膨胀。
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由以折叠状态收纳的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根据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向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供给气体,使其膨胀展开的下肢后部用充气机30I构成。控制部5通过未图示的有线或无线对下肢后部用充气机30I发送信号。下肢后部用充气机30I根据接收的信号向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供给气体,使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展开膨胀。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至少具备抑制乘员的膝盖向前移动的膝盖限制部,还可以具备抑制乘员的腰部向前移动的安全带、按压乘员的膝后部的膝后限制部、按压乘员的腿肚的腿肚限制部。
下面,参照图3,关于现有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的约束位置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表示现有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的约束位置的图。乘员M在车辆1的前方碰撞时,由于惯性而向前方移动。这时,乘员M的膝盖MN以及腰部MW也如箭头YN以及箭头YW所示向前方移动,乘员M的身体下潜。因此,上半身如线S’那样向前倾倒,变得不稳定。由此,如由线S’表示的乘员M’那样,乘员M’的头部MH及胸部MB大幅移动,约束位置变得不适当。
下面,参照图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M的约束位置进行说明。图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乘员M的约束位置的图。乘员M在车辆1的前方碰撞时,由于惯性而向前方移动。这时,膝盖限制部20M工作,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由此,对于大腿部在乘车空间内向前方移动的向量,以对抗的方式按压膝盖MN。同时,膝后限制部30MB以及腿肚限制部30M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即,通过膝盖限制部20M和膝后限制部30MB以及腿肚限制部30M从前后夹住乘员M的下肢,从而固定膝位置。由此,抑制膝盖MN的移动,也充分抑制由腰部安全带8按压的乘员M的腰部MW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因此,碰撞时,乘员M”以腰部MW的下点MP为支点,上半身如线S那样向前倾倒,能够使乘员M的约束位置适当。
[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5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的膝盖安全气囊19B、与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的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展开后的状态。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以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从底板部1U朝向上方展开的方式,设于底板部1U或横向构件。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的膝盖安全气囊19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膝盖安全气囊19B按压膝盖MN。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膝盖安全气囊充气机19I、下肢后部用充气机30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膝盖安全气囊单元19展开膝盖安全气囊19B,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单元30展开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盖安全气囊19B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30B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能够抑制乘员的膝盖向前移动,且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碰撞时也包含碰撞前的预碰撞时。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6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的膝部安全气囊20B、与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在座垫2U的前方侧,且以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向乘员M的下肢后部展开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的膝部安全气囊20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膝部安全气囊20B按压从膝盖MN到胫部MT。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0I、下肢后部用座椅充气机31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展开膝部安全气囊20B,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展开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
由此,膝部安全气囊20B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通过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另外,通过将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设于座垫2U,能够更迅速地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7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与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在座垫2U的前方侧,且以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向乘员M的下肢后部展开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另外,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以按压从膝盖MN到胫部MT的前面,即从膝盖MN到膝盖MN两侧部以及胫部MT和胫部MT的两侧下腿部的方式展开膨胀。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充气机21I、下肢后部用座椅充气机31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展开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单元31展开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通过按压从乘员M的膝盖MN到胫部MT的前面,即从膝盖MN到膝盖MN两侧部以及胫部MT和胫部MT的两侧下腿部,从而抑制膝盖MN向前移动和胫部MT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座椅安全气囊31B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特别是通过以覆盖乘员M的胫部MT的整个前面的方式进行按压,稳定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由此,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除膝盖MN周围外,也约束至胫部MT和腿肚MS。由此,通过膝盖MN不因碰撞而移动的约束,以及同时腰部MW的约束,即使是各种各样的就座位置、不同的体型也能稳定地限制上半身的动作。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8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的膝部安全气囊20B、与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在座垫2U的前方侧,且以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向乘员M的下肢后部展开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的膝部安全气囊20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膝部安全气囊20B按压从膝盖MN到胫部MT。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以按压从腿肚MS的后面,即从腿肚MS到腿肚MS的两侧下腿部的方式展开膨胀。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0I、下肢后部用后面充气机32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0展开膝部安全气囊20B,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展开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部安全气囊20B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按压从乘员M的腿肚MS的后面,即从腿肚MS到腿肚MS的两侧下腿部。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特别是通过以覆盖乘员M的腿肚MS的整个后面的方式进行按压,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由此,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通过将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设于座垫2U,能够更迅速地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在碰撞中,以与下肢部由于惯性力从座椅2离开的情况相对抗的方式约束膝后周围。由此,通过膝盖MN不因碰撞而移动的约束,以及同时腰部MW的约束,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就座位置、不同的体系中也能够稳定地再现上半身的动作。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9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与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在座垫2U的前方侧,且以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向乘员M的下肢后部展开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的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另外,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以按压从膝盖MN到胫部MT的前面,即从膝盖MN到膝盖MN两侧部以及胫部MT和胫部MT的两侧下腿部的方式展开膨胀。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以按压从腿肚MS的后面,即从腿肚MS到腿肚MS的两侧下腿部的方式展开膨胀。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充气机21I、下肢后部用后面充气机32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膝部前面安全气囊单元21展开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展开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部前面安全气囊21B通过按压从乘员M的膝盖MN到胫部MT的前面,即从膝盖MN到膝盖MN两侧部以及胫部MT和胫部MT的两侧下腿部,从而抑制膝盖MN向前移动和胫部MT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32B按压从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的后面,即腿肚MS到腿肚MS的两侧下腿部。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通过以覆盖乘员M的胫部MT的整个前面和腿肚MS的整个后面的方式进行按压,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由此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另外,通过将下肢后部用后面安全气囊单元32设置在座垫2U,能够更迅速地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在碰撞中,以与下肢部由于惯性力而从座椅2离开的情况相对抗的方式约束膝后周围。由此,通过膝盖MN不因碰撞而移动的约束,以及同时腰部MW的约束,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就座位置、不同的体系中也能够稳定地再现上半身的动作。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上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10表示膝盖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乘员前方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22B、设于车辆1的车门内饰1T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3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23B、设于车辆1的中控台1C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4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24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3、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4、腰部安全带8构成。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如上所述,通过构成多个安全气囊,能够以弯曲形状包裹膝的方式对其进行约束。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22B在展开时从内侧按压乘员M的右膝盖MNR和左膝盖MNL,同时,从前侧按压右膝盖MNR和左膝盖MNL。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3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23B从乘员M的左侧且从外侧按压左膝盖MNL。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4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24B从乘员M的右侧且从外侧按压右膝盖MNR。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3、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4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碰撞时,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2I、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3I、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4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第一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2展开第一膝部安全气囊22B,第二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3展开第二膝部安全气囊23B,第三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4展开第三膝部安全气囊24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特别是通过用多个安全气囊,以弯曲形状包裹膝的方式对其进行按压,且抑制乘员M的下肢向前移动,由此,能够充分按压乘员的膝盖,且能够使约束位置适当。另外,由于将安全气囊分开设置,因此,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约束膝盖MN的内侧和外侧。由此,能够使得不因为腰部MW的关节而发生膝部的左右移动。另外,可防止腰部MW向前方方向移动,腰部MW能够稳定地成为上半身动作的支点。由于膝盖MN不向仪表板9的下方下潜,因此,可以减小由来自乘员M的脚掌的荷重输入产生的下肢部的力矩。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11表示膝盖限制部、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的上膝部安全气囊25B、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6的中膝部安全气囊26B、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7的下膝部安全气囊27B、与膝后限制部、腿肚限制部对应的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33的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33B、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单元34的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34B、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单元35的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35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6、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7、作为膝后限制部以及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33、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单元34、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单元35、腰部安全带8构成。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6、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7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
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的上膝部安全气囊25B在展开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另外,中膝部安全气囊26B和下膝部安全气囊27B以按压从膝盖MN到胫部MT的方式展开膨胀。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6、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7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在座垫2U的前方侧且设于乘员M的下肢后部的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33展开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33B,按压膝后部MM。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34B、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35B以按压腿肚MS的方式展开膨胀。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33、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单元34、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单元35分别在展开时使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33B、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34B、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35B在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和乘员M就座的座垫2U之间膨胀展开。由此,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以及腿肚MS。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上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5I、中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6I、下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27I、下肢后部用上充气机33I、下肢后部用中充气机34I、下肢后部用下充气机35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上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5展开上膝部安全气囊25B,中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6展开中膝部安全气囊26B,下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7展开下膝部安全气囊27B,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单元33展开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33B,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单元34展开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34B,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单元35展开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35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
由此,上膝部安全气囊25B、中膝部安全气囊26B、下膝部安全气囊27B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和胫部MT向前移动。另外,下肢后部用上安全气囊33B、下肢后部用中安全气囊34B、下肢后部用下安全气囊35B按压乘员M的膝后部MM和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通过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如上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从膝盖到胫部。另外,腿肚安全气囊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从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在第七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由于将膝部安全气囊和下肢后部用安全气囊分开设置,因此,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
[第八实施方式]
图12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上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12表示膝盖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乘员前方中心的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的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28B、与右侧的膝盖MNR的位置对应的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的右膝膝部安全气囊28RB、与左侧的膝盖MNL的位置对应的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的左膝膝部安全气囊28LB、从右侧按压膝盖MNR的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的右侧膝部安全气囊29RB、从左侧与膝盖MNL的位置对应的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的左侧膝部安全气囊29LB展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腰部安全带8构成。
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仪表板9的下部以能承受由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展开时的膨胀产生的力、以及来自乘员M的力的方式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的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28B在展开时从内侧按压乘员M的右膝盖MNR和左膝盖MNL。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的右膝膝部安全气囊28RB从前方按压右膝盖MNR。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的左膝膝部安全气囊28LB从前方按压左膝盖MNL。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的右侧膝部安全气囊29RB从乘员M的右侧且从外侧按压右膝盖MNR。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的左侧膝部安全气囊29LB从乘员M的左侧且从外侧按压左膝盖MNL。
碰撞时,膝中间充气机28I、右膝充气机28RI、左膝充气机28LI、右侧充气机29RI、左侧充气机29L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分别工作,使得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展开膝中间膝部安全气囊28B,右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R展开右膝膝部安全气囊28RB,左膝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8L展开左膝膝部安全气囊28LB,右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R展开右侧膝部安全气囊29RB,左侧膝部安全气囊单元29L展开左侧膝部安全气囊29L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特别是通过用多个安全气囊以包裹膝的方式对其进行按压,抑制乘员M的下肢向前移动,由此,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膝盖限制部即膝部安全气囊在车辆的左右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膝盖以及膝盖的两侧部,因此,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约束膝盖MN的内侧和外侧。由此,能够使得不因为腰部MW的关节而发生膝部的左右移动。另外,可防止腰部MW向前方方向移动,腰部能够稳定且成为上半身的动作的支点。
[第九实施方式]
图13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13表示膝盖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护板40、与腿肚限制部对应的腿肚限制部件50工作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护板40、作为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腿肚限制部件50、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护板40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腿肚限制部件50位于座椅2的座垫2U的前方侧、与座椅2分开且可动地设置。
在膝部护板40设有用于将膝部护板40向乘员M的膝驱动的膝部护板致动器40A。在腿肚限制部件50设有用于将腿肚限制部件50向乘员M的腿肚驱动的腿肚限制部件致动器50A。另外,腿肚限制部件50以在通常时可作为放置乘员M的腿肚MS的软凳(オットマン)使用的方式,与座椅2分开且可动地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护板40在工作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膝部护板40被膝部护板致动器40A驱动,且以靠近乘员M的胫部MT的方式移动。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腿肚限制部件50被腿肚限制部件致动器50A驱动,且以按压乘员M的腿肚MS的方式移动。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工作,膝部护板致动器40A驱动膝部护板40,腿肚限制部件致动器50A驱动腿肚限制部件50,另外,分别地,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部护板40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腿肚限制部件50按压乘员M的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通过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通过膝部护板40以及腿肚限制部件50那样的机械性驱动,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约束。另外,由于膝部护板40以及腿肚限制部件50为具有强度的构造体,因此,能够保持对乘员M的下肢体约束之后的位移较少,能够稳定地约束。
[第十实施方式]
图14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1的乘车空间侧面图。关于与图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说明。图14表示膝盖限制部、腿肚限制部由于碰撞而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保护上半身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的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与膝盖限制部对应的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与腿肚限制部对应的腿肚限制部51以及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工作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由作为膝盖限制部起作用的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安全气囊41B、作为腿肚限制部起作用的腿肚限制部51以及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腰部安全带8构成。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设于在乘员M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9的下部。腿肚限制部51设于座椅2的座垫2U的前方侧、与座椅2一体且可动地设置。另外,腿肚限制部51在通常时变为座椅2的座垫2U的一部分,与座垫2U一体构成。膝部安全气囊即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的下端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上位于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的下端以下。由此,能够稳定地限制乘员的下肢。
在膝部护板41设有用于将膝部护板41向乘员M的膝驱动的膝部护板致动器41A。另外,在膝部护板致动器41A安装有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单元41U。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膝部护板致动器41A进行驱动,膝部护板41靠近乘员M的膝。另外,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单元41U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使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充气机41I工作,使得展开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这样,使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从突出的膝部护板41展开。
在腿肚限制部件51设有用于将腿肚限制部件51向乘员M的腿肚驱动的腿肚限制致动器51A。另外,在腿肚限制致动器51A安装有腿肚限制安全气囊单元51U。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腿肚限制致动器51A进行驱动,腿肚限制部件51靠近乘员M的腿肚。另外,腿肚限制安全气囊单元51U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使腿肚限制充气机51I工作,使得展开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这样,使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从突出的软凳构造的腿肚限制部件51展开。
在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在工作时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方移动。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膝部护板41被膝部护板致动器41A驱动,且以按压乘员M的胫部的方式移动。另外,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也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展开膨胀。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腿肚限制部51被腿肚限制致动器51A驱动,且以按压乘员M的腿肚MS的方式移动。另外,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也响应于碰撞时的信号展开膨胀。
碰撞时,上半身用充气机10I和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工作,膝部护板致动器41A驱动膝部护板41,进一步,展开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腿肚限制致动器51A驱动腿肚限制部51,进一步,展开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另外分别地,上半身用安全气囊单元10展开上半身用安全气囊10B,肩部安全带7和腰部安全带8通过肩带卷收器7R以及腰带卷收器8R强制约束乘员M。由此,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抑制乘员M的膝盖MN向前移动。另外,腿肚限制部51以及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按压乘员M的腿肚MS。另外,腰部安全带8抑制乘员M的腰部MW向前移动。因此,作为整个乘员保护装置,通过抑制乘员M的下肢的移动,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如膝部护板41以及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和腿肚限制部51以及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那样,通过组合机械驱动和安全气囊,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约束。另外,由于膝部护板41以及腿肚限制部51为具有强度的构造体,因此,能够保持对乘员M的下肢体约束之后的位移较少,能够稳定地约束。另外,通过膝部护板膝部安全气囊41B以及腿肚限制安全气囊51B的并用,也可以担保对乘员M的下肢体的追随性。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碰撞时也包含碰撞前的预碰撞时。
<实施方式的结构及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是一种保护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员保护装置,具备在车辆碰撞时抑制乘员的膝盖向前移动的膝盖限制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抑制膝盖移动,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具备抑制乘员的腰部向前移动的安全带(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抑制腰的移动,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具备按压乘员的膝后部的膝后限制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可稳定地约束乘员的下肢,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具备按压乘员的腿肚的腿肚限制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可稳定地约束乘员的下肢,能够使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盖限制部为膝部安全气囊(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稳定地约束乘员的下肢。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盖限制部为膝部护板(第九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对乘员的下肢约束之后的位移变小,能够稳定地进行约束。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盖限制部具备乘员前方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设于车辆的车门内饰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设于车辆的中控台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第六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限制部为按压腿肚的腿肚安全气囊(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稳定地保护乘员的腿肚。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限制部为设于座椅的前方侧,与座椅分开且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第九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稳定地保护乘员的腿肚。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限制部为设于座椅的前方侧,与座椅一体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活用座椅的一体设置的部分,且能够稳定地保护乘员的腿肚。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按压从膝盖到胫部(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利用安全气囊保护从乘员的膝盖到胫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按压从膝盖到膝盖的两侧部以及胫部和胫部的两侧下腿部(第三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利用安全气囊保护从乘员的膝盖到膝盖的两侧部以及胫部和胫部的两侧下腿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从膝盖到胫部(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可保护从乘员的膝盖到胫部,另外,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在车辆的左右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膝盖以及膝盖的两侧部(第八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可保护乘员的膝盖以及至膝盖的两侧部,另外,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安全气囊设于座椅(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有效利用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安全气囊设于横向构件(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有效利用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安全气囊按压从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利用安全气囊保护从乘员的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安全气囊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从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可保护从乘员的腿肚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另外,每个气囊的囊容量变小,能够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且能够更快地约束乘员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腿肚限制部为按压腿肚的腿肚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的下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腿肚安全气囊的下端以下(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能够稳定地限制乘员的下肢。

Claims (19)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保护就座于座椅的乘员,所述乘员保护装置包括:
膝盖限制部,其在车辆碰撞时抑制所述乘员的膝盖向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具备抑制所述乘员的腰部向前移动的安全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具备按压所述乘员的膝后部的膝后限制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具备按压所述乘员的腿肚的腿肚限制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盖限制部为膝部安全气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盖限制部为膝部护板。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盖限制部具备所述乘员前方的第一膝部安全气囊、设于所述车辆的车门内饰的第二膝部安全气囊、设于所述车辆的中控台的第三膝部安全气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限制部为按压所述腿肚的腿肚安全气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限制部为位于所述座椅的前方侧、与所述座椅分开且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限制部为位于所述座椅的前方侧、与所述座椅一体且可动地设置的腿肚限制部件。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气囊按压从所述膝盖到胫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气囊按压从所述膝盖到所述膝盖的两侧部以及胫部和所述胫部的两侧下腿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按压从所述膝盖到胫部。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至少分成两个,且按压所述膝盖以及所述膝盖的两侧部。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安全气囊设于所述座椅。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安全气囊设于横向构件。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安全气囊按压从所述腿肚到所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腿肚安全气囊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至少分成两个,且按压从所述腿肚到所述腿肚的两侧下腿部。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所述膝盖限制部为膝部安全气囊,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下端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腿肚安全气囊的下端以下。
CN201410427646.8A 2013-08-29 2014-08-27 乘员保护装置 Active CN104417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8267 2013-08-29
JP2013178267A JP5816662B2 (ja) 2013-08-29 2013-08-29 乗員保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479A true CN104417479A (zh) 2015-03-18
CN104417479B CN104417479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47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7646.8A Active CN104417479B (zh) 2013-08-29 2014-08-27 乘员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3916B2 (zh)
JP (1) JP5816662B2 (zh)
CN (1) CN104417479B (zh)
DE (1) DE10201421647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489A (zh) * 2015-05-01 2016-11-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集成到中央底板控制台的可充气腔
CN10865710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株式会社斯巴鲁 乘员保护装置
CN10868853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斯巴鲁 扶手
CN109760617A (zh) * 2019-03-08 2019-05-17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乘员头颈胸及腿部安全气囊
CN110182162A (zh) * 2019-04-19 2019-08-30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动汽车
CN110857075A (zh) * 2018-08-07 2020-03-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小腿安全气囊组件
CN111605509A (zh) * 2019-02-25 2020-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客保护装置
CN113428105A (zh) * 2020-03-23 2021-09-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结合有座椅底部前边缘气囊的车辆座椅
CN11345998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9620B1 (ko) * 2005-06-03 2014-03-28 샐플렉스 폴리머스 리미티드 능동 볼스터
JP5891210B2 (ja) 2013-08-29 2016-03-2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US9156422B1 (en) * 2014-08-18 2015-10-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olster with multiple bladders on single trim piece
JP6826473B2 (ja) * 2017-03-27 2021-02-03 株式会社Subaru 乗員保護装置
JP6836449B2 (ja) * 2017-03-31 2021-03-03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KR102452472B1 (ko) * 2017-08-18 2022-10-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탑승자의 발목 보호 장치
JP6801609B2 (ja) * 2017-08-21 2020-1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乗員保護装置
US10682974B2 (en) 2017-11-29 2020-06-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ested overhead airbag system
US10688954B2 (en) 2017-11-29 2020-06-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bag assembly with tethered reaction surface and cushion configured to permit forward head rotation
US20190161045A1 (en) * 2017-11-29 2019-05-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bag assembly configured to deploy from a side wall of a vehicle to resist upward motion of the leg of an occupant,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irbag assembly
DE102018202086A1 (de) * 2018-02-12 2019-08-1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orrichtung zum Insassenschutz eines Fahrzeugs
US11458922B2 (en) * 2018-03-01 2022-10-04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Floor-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DE102018115579B4 (de) * 2018-06-28 2020-03-19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Fahrzeugsitz
DE102018118903A1 (de) * 2018-08-03 2020-02-06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DE102018118902A1 (de) * 2018-08-03 2020-02-06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JP7040403B2 (ja) * 2018-10-29 2022-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DE102018128314A1 (de) * 2018-11-13 2020-05-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utzvorrichtung zum Schützen eines Insassen eines Fahrzeugs,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Schut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Schutzvorrichtung
JP7098546B2 (ja) * 2019-01-24 2022-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JP7168495B2 (ja) * 2019-03-19 2022-11-09 株式会社Subaru 乗員保護装置
DE112020002352T5 (de) * 2019-05-14 2022-02-03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am boden montiertem beifahrer-unterschenkelschutz
US11407341B2 (en) * 2019-06-03 2022-08-09 B/E Aerospace, Inc. Leg extension control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vehicle seating
US11052855B2 (en) * 2019-06-20 2021-07-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ective deployment of deflectors for an airbag
DE102020101740A1 (de) * 2020-01-24 2021-07-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wenigstens einer Rückhalteeinrichtung
US11305717B2 (en) * 2020-01-27 2022-04-19 Toyoda Gosei Co., Ltd. Knee protection airbag apparatus
US11718262B2 (en) * 2020-03-25 2023-08-08 Volvo Car Corporation Knee airbag configuration
KR20220142633A (ko) * 2021-04-15 2022-10-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릎 에어백 및 그 전개 제어방법
US11648901B1 (en) * 2022-02-02 2023-05-16 Zoox, Inc.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7059B1 (en) * 1999-08-16 2001-04-17 Trw Inc. Apparatus for helping to protect a vehicle occupant's legs
CN10153117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
CN101626923A (zh) * 2006-10-31 2010-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US7669897B2 (en) * 2006-06-23 2010-03-02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4606A (en) * 1955-10-05 1958-05-13 Harry A Bertrand Safety device for passengers
US7527288B2 (en) 1995-06-07 2009-05-05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Vehicle with crash sensor coupled to data bus
SE513029C2 (sv) 1995-09-04 2000-06-19 Volvo Ab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personskydd i fordon
US20020149187A1 (en) 2001-04-11 2002-10-17 Holtz Kimberlee D. Soft-surface inflatable knee bolster airbag
DE10122904C1 (de) * 2001-05-11 2002-11-21 Autoliv Dev In einer Handschuhfachklappe angeordnete Knieschutzeinrichtung
US7055853B2 (en) 2002-01-31 2006-06-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apparatus
US7090245B2 (en) * 2002-12-16 2006-08-15 Takata Corporation Leg protection system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4120388B2 (ja) * 2002-12-16 2008-07-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脚部保護装置を有する車両
DE20310345U1 (de) * 2003-06-30 2003-09-25 Takata Petri Ag Airbagmodul mit Gehäuse für die Aufnahme mindestens eines Gasgenerators und mindestens eines Gassacks
JP2005067273A (ja) 2003-08-20 2005-03-17 Nissan Motor Co Ltd 乗員保護装置
JP2005145381A (ja) * 2003-11-19 2005-06-09 Nissan Motor Co Ltd 乗員保護装置
DE602005010341D1 (de) 2004-08-09 2008-11-27 Nissan Motor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und Verfahren
US20060212989A1 (en) 2005-03-11 2006-09-28 Michael White Partially removable glove
JP5155592B2 (ja) * 2007-04-24 2013-03-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2009029266A (ja) * 2007-07-27 2009-02-12 Toyota Motor Corp 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7052974A1 (de) 2007-11-07 2009-05-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Rückhaltesystem für vordere Fahrzeuginsassen
US8376396B2 (en) 2010-01-15 2013-02-19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chamber knee airbag
JP5582292B2 (ja) * 2010-03-31 2014-09-0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5775652B2 (ja) 2013-05-08 2015-09-09 山崎 範昭 ケーブルラック加工カット寸法読み取り器
US8894095B1 (en) 2013-05-31 2014-11-25 B/E Aerospace, Inc. Leg restraint device for side-facing seated vehicle occupants
JP5891210B2 (ja) * 2013-08-29 2016-03-2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US8882138B1 (en) * 2014-03-26 2014-11-11 Autoliv Asp, Inc. Center airba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7059B1 (en) * 1999-08-16 2001-04-17 Trw Inc. Apparatus for helping to protect a vehicle occupant's legs
US7669897B2 (en) * 2006-06-23 2010-03-02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626923A (zh) * 2006-10-31 2010-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CN10153117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489A (zh) * 2015-05-01 2016-11-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集成到中央底板控制台的可充气腔
CN106080489B (zh) * 2015-05-01 2020-10-0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集成到中央底板控制台的可充气腔
CN108657107B (zh) * 2017-03-27 2022-03-22 株式会社斯巴鲁 乘员保护装置
CN10865710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株式会社斯巴鲁 乘员保护装置
CN10868853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斯巴鲁 扶手
CN108688537B (zh) * 2017-03-31 2022-04-12 株式会社斯巴鲁 扶手
CN110857075A (zh) * 2018-08-07 2020-03-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小腿安全气囊组件
CN111605509A (zh) * 2019-02-25 2020-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客保护装置
CN109760617A (zh) * 2019-03-08 2019-05-17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乘员头颈胸及腿部安全气囊
CN109760617B (zh) * 2019-03-08 2024-04-26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保护乘员头颈胸及腿部安全气囊
CN110182162A (zh) * 2019-04-19 2019-08-30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动汽车
CN113428105A (zh) * 2020-03-23 2021-09-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结合有座椅底部前边缘气囊的车辆座椅
CN11345998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16475A1 (de) 2015-03-05
US9283916B2 (en) 2016-03-15
CN104417479B (zh) 2017-02-15
JP5816662B2 (ja) 2015-11-18
US20150061268A1 (en) 2015-03-05
JP2015044548A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7479A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07531206B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06687339B (zh) 驾乘人员约束装置
CN103442954B (zh) 联合气囊模块
JP4904941B2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および乗員保護方法
CN104943651A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2017537025A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KR20170032359A (ko) 팽창가능한 보호 디바이스가 제공된 보호 의복 및 연관된 팽창 방법
JP2009154812A (ja) 乗員保護装置
KR20200092449A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장치
JP201301837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4943650A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6477816B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167448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장치
AU2013214346B2 (en) Child car seat, intended to be joined to the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CN110329200A (zh)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CN102774347B (zh) 侧气囊装置
JP2007190944A (ja) 頭部拘束装置
JP2020164131A (ja) 乗員保護装置
WO2007063914A1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16537238A (ja) 車両シートに配置された少なくとも1つの保護要素の制御方法
CN102529867A (zh) 用于汽车的集成安全气囊设备
KR102167457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장치
JP2008062714A (ja) 車両における乗員保護装置
CN106080484A (zh) 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