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5239A - 具有外壳的手持式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外壳的手持式工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45239A CN104245239A CN201380021595.2A CN201380021595A CN104245239A CN 104245239 A CN104245239 A CN 104245239A CN 201380021595 A CN201380021595 A CN 201380021595A CN 104245239 A CN104245239 A CN 1042452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ening
- drive unit
- hand held
- electric drive
- held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4—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oscill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7—Weight compensatio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Vibration dam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w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10),该工具机具有:外壳(12),该外壳大致沿着机身的纵向轴线延伸,并设置有由使用者单手抓握并引导工具机的持握区(13);容纳在该外壳(12)中的电驱动单元(14);工具设备(15),该工具设备与电驱动单元(14)大致刚性连接。该工具机(10)的外壳(12)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20),并且电驱动单元(14)和工具设备(15)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19)。该外部轮廓(19)和外壳(12)的内部轮廓(2)彼此具有预定的最小间距。为了维持该最小间距,在外部轮廓(19)处设置有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设备(31),以及在内部轮廓(20)处设置有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设备,从而使外部轮廓(19)和内部轮廓(20)彼此之间保持最小间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其具有大致沿着纵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持握区,该区域被设置用于由用户单手抓握并引导所述手持式工具机。
背景技术
通过现有技术已经对手持式工具机有所了解,其外壳与工具机的驱动装置固定地进行螺纹连接,或者该工具机具有由彼此固定相连的壳体构件(多数为半壳)组成的工具机外壳。为了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能够对手持式工具机进行良好的引导,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工具机的外壳至少部分地位于驱动装置上,通过此方式,当引导力从使用者传递到工具机上并且加工力从机器传递给使用者的同时,结构噪声、热量和振动也从驱动装置被传递到外壳上,因此影响了此类工具机的加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操作舒适度的手持式工具机。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教导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手持式工具机特别指的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这种手持式工具机具有大致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外壳,该外壳具有持握区,该持握区设置用于由使用者单手抓握,并且对工具机进行引导。在该外壳的内部容纳有电驱动单元,该单元对驱动轴进行旋转驱动。此外,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外壳的纵向轴线平行对齐或者与纵向轴线重合。
布置在外壳端部区域中的工具设备与电驱动单元大致呈刚性连接。工具设备可以直接布置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一端部处。与此同时,工具设备也可以布置到优选地同样与电驱动单元进行刚性连接的另一个设备上,例如:通风设备。综上诉述,在上述发明中所提及的刚性连接指的是设备的机械化连接,通过这种连接会更好地将作业时所产生的运动从一个元件传递到另一个元件上,所述运动包括高频类型的运动,例如振动。根据上述发明,这种刚性连接还借助整体式结构或者类似的结构来实施。
本发明涉及的手持式工具机配有的外壳具有限定的内部结构轮廓。相对应地,电驱动单元和与之以大致刚性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的工具设备也同样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其中就工具设备而言至少应具备某种限定的外部结构,就所述外部结构而言应将其安装到外壳的区域内。如果在电驱动单元与工具设备之间布置其他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外部轮廓在电驱动单元与工具设备之间延伸,则这些设备同样呈现为外部轮廓的一部分,在下文中将不会对此予以详细的说明。驱动元件的外部轮廓以及外壳的内部轮廓被构造成以预定的最小距离而彼此间隔开。
为了维持最小距离,在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的外部轮廓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设备,以及在工具机外壳的内部轮廓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设备。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相互作用,使得外部轮廓与内部轮廓之间保持最小距离。
通过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的相互协作,内部轮廓、以及由此的外壳,且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持握区与外部轮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因此与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工具机外壳上通过刚性连接方式进行相互连接的驱动装置可以降低其结构噪声、热量以及振动的传递,从而,显著改善工具机的加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的舒适度。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将支撑力,如使用者的引导力,充分传递到工具机上,并且将加工力从工具机充分传递给使用者。
工具设备用于将电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矩传递至优选布置在工具设备上的工具。为了使电驱动单元的驱动功率传递至压具工具设备,该工具设备可以包括不同的元件,例如:变速箱、离合器以及其他类似元件等。此外,电驱动单元以及工具设备也可以由多部件构成。优选,工具机在与工具设备相对的电驱动单元对置的端部上具有工具夹持部,它的驱动轴也可以相对于电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以一定的角度偏斜地进行布置。通常,工具夹持部可以布置于驱动轴的外侧端部,同时,也可以布置于与工具设备的端部间隔开的区域。例如:工具夹持部也可以布置在工具设备的驱动轴区域的凹部中,将工具安置于其中。可通过工具机使用的工具尤其用于进行切割、磨削、锯、锉或者其他切削、蚀刻或者成型的加工过程。
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的限定的外部轮廓优选大致是由驱动元件的形状决定,而其设计受到其驱动功能和人体工学的相关要求的影响。
外壳的限定的内部轮廓优选至少部分地依照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的限定的外部轮廓(只要外壳包围它们)。此外,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应该在两个支撑设备区域外保持其最小距离。以此能够避免结构噪声、热量以及振动从外部轮廓传递到内部轮廓乃至工具机外壳上,尤其是由于工具设备的驱动以及一系列的加工操作而产生的结构噪声、热量以及振动。特别是预先确定的最小距离不超过5毫米、优选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更优选为2毫米。预先确定的最小距离以及位于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间的空气层在实现机械化连接的同时也降低了驱动装置以及工具设备传递到工具机外壳上的热量。
在驱动装置的外部轮廓上布置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设备,在工具机外壳的内部轮廓上布置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设备。因此,第一支撑设备与各第二支撑设备相互协作,使得除内部轮廓和外部轮廓之外,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之间所有位置都保持预先确定的最小距离。优选,各第一支撑设备与第二支撑设备共同协作,从而使得布置具有主要的作用方向。
数量N具体由第一以及第二支撑设备的设计决定。另外的影响支撑设备数量N的因素是电驱动单元和工具设备外部轮廓的几何结构以及工具机外壳的几何结构。数量N优选为2的倍数,并且至少为2。因此第一支撑设备以及第二支撑设备的两种布置中的每个能够共同协作,以此来实现支撑力优选在所有空间方向上的传递。这也有利于提供用于其他支撑设备的支撑力进行传递的额外布置,同时在该种情况下数量N也可以是奇数。为了避免经由支撑设备将电驱动单元或工具设备上的结构噪声、热量以及振动传递到工具机外壳上,在此,应使数量N尽可能的。
此外,第一支撑设备以及第二支撑设备布置在工具机外壳的持握区以外。而内部轮廓以预先确定的与工具机驱动装置的外部轮廓的最小距离布置在工具机外壳的持握区内,并且优选根据工具机外壳在该区域内的自身弹性能够相对于外部轮廓移动,由此实现驱动装置在持握区域内的机械连接。而这也有助于改善工具机的操作舒适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工具机外壳的前端设置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优选沿着工具单元的方向设置,然而与此同时,工具机外壳以及外部轮廓之间保持最小距离。而这样设置边缘区域的目的在于对表层的防护以及对设备提供安全保护,所述对设备的安全保护也避免了来自于工具设备的物质渗透。而这些物质会妨碍工具机的运行能力,并且尤其会导致驱动装置上的结构噪声、振动以及热量传递到工具机外壳上。
而在进一步进行优化的实施方案中,在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两者之间布置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该元件传递两个支撑设备间的支撑力并且始终确保外部轮廓与内部轮廓保持最小距离。通过布置这样的力传递元件,尤其会减少在第一支撑设备以及第二支撑设备之间所传递的运动,例如:碰撞或者振动。此外,尤其会减弱高频率震荡、例如噪声或振动的传递。为达到该目的,适合的力传递元件一方面要可弹性变形,但所述变形的另一方面也要对抗由与阻尼导致的内部摩擦阻力。有关适合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撑设备的设计,第一以及第二支撑设备间所布置的力传递元件所产生的支撑力优选主要通过力配合传递。
手持式工具机优选的实施方案是,通过预应力对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之间的装入状态的力传递元件进行冲击。优选的,预应力具体地施加到力量传递的每个方向。位于力传递元件上的适合的预应力尤其在20%至40%之间,并且优选为35%。
同时能够满足,力配合以及因此的减震效果在不同的空间方位上是不同的。优选,为了形成这样的力量传递,第一以及第二支撑设备通过布置在它们之间的力传递元件优选在几何上被设计使得由均质材料所制成的力传递元件的不同的预应力到达不同的空间方向。力传递元件也可以通过在特定区域内采用不同的材料特性、不同的厚度或造型而达到这种效果,由此所施加的预应力造成了力传递元件的不均匀的应力状态。尤其,力传递元件,为了实现不均匀的应力状态其也可以配置多个部件或例如包含使附近区域的预应力状态的材料可在其中延伸的凹部,以此来减轻负荷或者在留出凹部区域中减低其自身的预应力。
作为适合的力传递元件的原材料,在此特别建议使用蜂窝状的聚氨酯弹性体,该弹性体的密度尤其在0.35至0.65kg/dm3之间,且优选为0.4kg/dm3。这类材料尤其在支撑力的位置与适当的预应力连接,如将使用者的操作力传递到工具机或将工具机的加工力传递给使用者并同时改善操作的舒适度。
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将第一支撑设备加工成支撑面大致呈凹状,而将第二支撑设备加工成支撑面大致呈凸状。此外,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将第一支撑设备加工成支撑面大致呈凸状并且将第二支撑设备加工成支撑面大致呈凹状。此处基本上,支撑设备的支撑区域啮合在另一支撑设备的支撑区域在空间内。因此,以一定的角度或垂直于作用于啮合方向的力将得到支撑,而啮合方向优选与所支撑的力的方向保持一致。
这些支撑区域优选包含相互协调的三维形状,而在使用力传递元件时,根据力传递元件,构成优选几何形状上更大的凹形的支撑面,确保更好的力的传递和特别是得到所希望的力传递元件的预应力。适用于支撑区域的几何结构优选为一侧为锥形的旋转对称的基本几何体,如:球扇形(球形帽),截头圆锥,圆锥体的截面及其他类似的基本几何体。当第一支撑设备在支撑面上呈空心球冠状,第二支撑设备在支撑面上呈球冠状时,两个支撑设备的几何尺寸间呈最佳关系,并且会由此实现可传递的力。
处于第一支撑设备与第二支撑设备之间的力传递元件能够在未置入的状态下具备适合于之后要置入的形状。例如:力传递元件在未置入的状态下呈平面状并且通过置入状态下的预应力而使其形状发生改变。因此,预应力的产生会对力传递元件的内部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未置入状态的力传递元件呈平面状,并且在随后的置入过程中,在预应力的作用下,在呈空心球冠状的第一支撑面以及呈球冠状的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碗状。为了使预应力在这类力传递元件上达到有利的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力传递元件可以优选设有凹部,例如在其中心区域内的圆形开口。
手持式工具机至少要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设备,并且优选将支撑设备布置在工具设备或者电驱动单元上。此外,工具机的驱动装置,特别是电驱动单元与工具设备在构造上能够相互刚性承压,与此同时,电驱动单元与工具设备和支撑设备在构造上也应能够刚性承压。而驱动装置相互间的这种大致的刚性承压能够借助内部的载体支架得以实现。当只对位于工具设备或者电驱动单元上的某个支撑设备使用时,则该支撑设备可以将驱动装置以及工具机外壳之间所产生的力传递到各个方向。
优选的,手持式工具机至少具有两个第一支撑设备,其优选-特别是第一与第二支撑设备大致相同或旋转对称地设置时-其具有共同的轴线或至少一个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
而一般优选的是使第一支撑设备与各自的第二支撑设备共同协作,并且因此两者形成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的布置。因此,使得作用于驱动装置的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设备优选与作用于工具机外壳的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设备相匹配。
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作用于支撑设备的主要作用方向上的轴线应穿过电驱动单元的转动轴线。因此,支撑设备的布置能够承受力,而所述作用方向会在相关方向上导致工具机大致在转动轴线平面上发生偏移。此外,优选作用于支撑设备的组合的主要作用方向穿过电驱动单元转动轴线上的垂直方向。这种支撑设备能够承受作用方向为大致横向穿过电驱动单元转动轴线的力和会导致工具机发生偏移的力。为了承受这些力,特别优选的是,以转动轴线为中心对称地布置支撑设备,从而使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能够穿过电驱动单元的转动轴线。并优选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同时能够穿过转动轴线的垂直面。
此外,优选在对支撑设备进行布置时,其主要作用方向设置为相对于电驱动单元的转动轴线倾斜。因此,这些设置为倾斜的作用方向穿过横向穿过转动轴线的平面或者相对于转动轴线有一定的角度的平面。借助于这样设置的支撑设备,能够支撑工具机驱动装置和工具机外壳之间的力,这些力旋转地作用于转动轴线。
通过相应地选择所使用的支撑设备布置的作用方向,能够很好的配合驱动装置以及工具机外壳之间的支撑力的传递,尤其是相应的驱动轴上的工具架的几何布置、其他的外壳构造,预期的目的或者其他的影响因素都能够相应地配合。
根据优选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设备布置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区域。对于手持式工具机,工具机的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要相对于工具机的工具设备夹持部进行布置。因此,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区域通过杠杆作用能够更有效的承受支撑力。由于工具机设计构造以及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力等原因,第一支撑设备优选布置到电驱动单元第二端部的区域内,由此,所述第一支撑设备可以与有效连接的第二支撑设备具有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其中由支撑设备的布置所产生的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的轴线优选布置在垂直于电驱动单元的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并且轴线交叉或偏转穿过转动轴线。因此,可以这样布置手持式工具机的支撑设备,使其能够对与工具设备夹持部相对的区域内所产生的力进行有效的支撑,特别是能够尽量有效地支撑电驱动单元和工具机外壳之间的较短的动力传输路径。
在更优选的工具机的实施方案中,将至少两个由第一支撑设备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布置为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尽量远。因此,优选在工具设备布置至少一个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并且在与工具设备相对的电驱动单元的端部布置至少另一个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通过工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能够通过使用者实现工具机的高效运行。在与工具设备相对的电驱动单元的端部的至少一个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使得能够充分实现电驱动单元与工具机外壳的连接,并且工具设备上的第二支撑设备能够将使用者的操作力传递给工具机驱动装置。
手持式工具机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至少第二支撑设备以加工方向布置在持握区前方的工具机外壳上。如已记载的,优选第二支撑设备布置在持握区以外的工具机外壳上,以此借助工具机外壳的弹性而特别实现持握区的某种附加的机械解耦。为了帮助使用者尽可能好地引导工具机,通常将持握区布置在靠近工具设备夹持部的区域,这样特别有利于承受工具设备上的工具设备夹持部和工具机外壳上的持握区之间的力,即很好的支撑持握区前方加工方向上的力。因此优选的,当第二支撑设备布置到工具机外壳持握区前时,至少工具机外壳上的第二支撑设备有效地支撑布置在工具设备上的第一支撑设备。
同样优选的,在加工方向上,持握区后侧的工具机外壳上布置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设备,以此特别是对外壳上那些力进行支撑,这些力尤其会导致工具机在持握区前或者持握区内偏离旋转点。由于工具机驱动装置的结构构造的原因,第二支撑设备优选与第一支撑设备共同协作,所述第一支撑设备在电驱动单元上,优选在电驱动单元的第二端部上。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外壳由至少两个壳状组件构成。因此,外壳的至少两个壳体构件的分割面优选至少部分穿过由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的作用轴线,从而对装配外壳的力进行支撑。因此,优选至少在布置第二支撑设备的区域内,至少存在两个工具机外壳的壳体构件,所述壳体构件在驱动轴方向相互间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连接,优选彼此间通过螺纹连接相互连接。
针对上述发明的其他优势、特征以及使用性将结合附图进行以下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手持式工具机;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示例性手持式工具机,其中未示出外壳的前部半壳;
图3:示出了第一支撑设备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2所显示的剖切线IV-IV所剖取的工具机的水平剖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中所示出的剖切线V-V所剖取的示例性工具机的竖直剖面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图5中所示出的剖切线VI所剖取的由第一和第二支撑设备组成的布置的剖面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手持式工具机10,其例采用振动工具机作为典型的实施例。外壳12具有限定的内部轮廓,并且由两个半壳21和22组合而成。此外,外壳12还具有持握区13,使用者在引导工具机的过程中抓握该持握区。外壳12包围驱动工具机的电驱动单元以及工具设备15的一个区域,所述工具设备从外壳12向前伸出。工具设备15具有围绕驱动轴线17振动驱动的驱动轴16,其中,驱动轴线17设置为相对于电驱动单元的转动轴线(在实施例中与工具机的纵向轴线重合)向下偏转90度。为了容纳合适的加工工具而在驱动轴16的端部布置工具夹持部18。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手持式工具机10,其中未示出外壳12的前部半壳。在该附图中示出了工具机10的驱动元件,特别是电驱动单元14,以及其借助于螺纹连接25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刚性元件进行固定的工具设备15在该示意图中都清晰的展现了出来。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在其前部区域中与所描绘的剖切线重合。
倘若将电驱动单元14和工具设备15布置在外壳12的区域内,它们具有限定的外部轮廓19。在该视图中同样可以看出,后部半壳22的边缘与工具机10的驱动元件间隔布置,而所述边缘形成了工具机外壳12的分割面并且同时还形成了内部轮廓20的一部分。如果工具机的其他设备,例如:控制装置、电源或者操操作元件,主要布置在外壳12的后侧区域中,这些设备相对于电驱动单元14机械解耦合,以此避免力传递到工具机外壳12上。与此同时,在示意图中也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布置在半壳22上的外壳连接位置27a-27e,通过这些工具机外壳连接点,两个壳体构件21和22借助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
在容纳在工具机外壳12区域内的工具设备15上布置有第一支撑设备31。而另一个第一支撑设备32布置在电驱动单元14的后部区域内。在相同的位置上,在工具设备15以及电驱动单元14被遮盖的相对一侧上同样布置有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由此,在持握区13的前部在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两个第一支撑设备31,所述两个第一支撑设备31用于将支撑力从工具设备15传递到工具机外壳12。同时,在持握区13的后侧部,在电驱动单元14的与工具设备15相对的一侧上布置两个第一支撑设备32,并且这两个第一支撑设备与转动轴线11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支撑设备能够将支撑力从电驱动单元14传递到工具机外壳12上。通过垂直于转动轴线11的且与其错开的布置方式,这两个第一支撑设备32适于支撑围绕在相对于工具机外壳12的转动轴线11周围的扭矩。
图3示出了工具设备15上的第一支撑设备31的立体结构,其中,第一支撑设备31在几何结构上与布置于电驱动单元14上的第一支撑设备32相对应。第一支撑设备31被构造成旋转对称的向外部增强的凹部的形式,该凹部在其端部区域中形成空心球冠状,即空心球部断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支撑设备31适合于有效地传递作用方向的区域内的力(相比于图6)。在图3中也示出了支撑设备31的几何结构的转动轴线,其大致相当于由支撑设备31支撑的力的主要作用方向40。
图4示出了根据图2所显示的剖切线IV-IV所剖取的工具机的水平剖面图。由此,剖面被布置为穿过第一支撑设备31和第二支撑设备32并且在前部区域中穿过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延伸。在两个壳体半部21和22上布置有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所述第二支撑设备与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共同协作,从而使得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彼此之间保持距离a,所述距离至少满足最小距离。在图4所展示的工具机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与第二支撑设备36与37被布置成用于通过布置在两者之间的力传递元件39而相互协作,在对工具机外壳的两个壳体半部21和22进行组装时,对力传递元件施加预应力。如图2所示,工具机外壳的连接位置27a至27d位于布置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的区域中,以便在使用力传递元件39时能够获得足够的预应力。在图4中,两对由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所形成的布置的主要作用方向40总是布置在横跨(quer zur)工具机的纵向轴线且因此也横跨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的平面中。
图5示出了垂直于电驱动装置14的旋转轴线布置的竖直剖面,其依照图4中所示出的剖切线V-V。外壳12的两个支撑设备21、22此时仅覆盖剖面的竖直中间区域中。与此同时,该图也清晰的显示了位于工具设备15上的外部轮廓19与位于工具机外壳12上的内部轮廓20之间的距离a。由第一支撑设备31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形成的两个布置的主要作用方向40延伸穿过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由第一支撑设备31和第二支撑设备36形成的布置的构造方式和作用方式结合图6,在局部IV的放大视图中予以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图6示出了第一支撑设备31和第二支撑设备36连同布置在其间的力传递元件39的剖面的放大视图。如图所示,第一支撑设备31以旋转对称的凹部的形式构成,所述凹部在其端部区域中为空心球冠状。而第二支撑设备36以旋转对称的锥体的形式构成,其在端部区域中形成相应的球冠状。此外,凹部的直径D1和锥体直径D2、以及凹部和咬合在其中的锥体的空心球冠和球冠状区域的半径R1和R2根据布置于其间的力传递单元39的尺寸和材料属性相互进行调整,以使得力传递单元39在安装状态下,即在工具机外壳12的两个壳体半部21和22彼此固定相连时,尽可能在每个需要对力量F进行支撑的方向上均具有所需的预应力。因此,力(至少达到某一确定的大小)可以通过摩擦阻尼的方式在力传递元件39中传递,而不会导致第一以及第二支撑设备发生闭锁,即不会形成第一支撑设备31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之间的形状配合。力F的作用方向区域在图中使用箭头”F”进行表示,力F能够由图6中所示的由第一支撑设备31和第二支撑设备36连同在它们之间的力传递元件所形成的布置支撑。第一支撑设备31的直径D1和半径R1的大小分别为:D1=15mm和R1=11mm,当使用厚度为5mm的力传递元件39时,与直径和半径分别为:D2=9mm和R2=8mm的第二支撑设备36相配合。
图4至图6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用于保持电驱动单元14与工具设备15的外部轮廓19与外壳12的内部轮廓20之间的最小距离a,所述力传递元件39布置在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和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之间。通过相同的方式,在图1至图3中的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也可以与相应构造的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相互协作,而无需在支撑设备之间布置力传递元件39。在该实施例中,来自于工具机的驱动元件的支撑力以及结构噪声、热量和振动将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传递到工具机外壳12上,例如:在克服了力传递元件的内部摩擦力的情况下,即,当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闭锁时。通过根据发明构造的手持式工具机10,支撑力通过第一支撑设备31和32以及第二支撑设备36和37支撑工具机外壳12,其中,工具机外壳12在最小距离a的基础上,与电驱动单元14和工具设备15脱耦合,尤其是出于结构噪声、热量以及振动方面考虑与设备脱耦合。
Claims (21)
1.一种手持式工具机,特别是手持式振动工具机,其具有:
外壳(12),该外壳大致沿纵向轴线延伸,所述外壳包括持握区(13),该持握区被设置用于由使用者单手抓握和引导所述工具机(10);
电驱动单元(14),该电驱动单元基本上被容纳在所述外壳(12)内,所述电驱动单元旋转驱动所述工具机(10)的驱动轴,其中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轴线(11)与所述外壳(12)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地对齐或与所述纵向轴线重合;
工具设备(15),其与电驱动单元(14)大致刚性地连接,并且被布置在所述外壳(12)的端部区域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2)具有限定的内轮廓(20),
只要所述电驱动单元(14)以及所述工具设备(15)被布置在所述外壳(12)的区域内时,所述电驱动单元(14)以及所述工具设备(15)具备限定的外部轮廓(19),
该外部轮廓(19)与所述外壳(12)的所述内部轮廓(20)彼此之间具有预定的最小间距,并且
为了维持该最小距离,在所述外部轮廓(19)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一支撑设备(31,32)并且在所述内部轮廓(20)上设置数量为N的第二支撑设备(36,37),
所述第一支撑设备(31,32)与所述第二支撑设备(36,37)共同协作,以使所述外部轮廓(19)与所述内部轮廓(20)彼此之间维持该最小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撑设备(31,32)与所述第二支撑设备(36,37)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39),一方面所述力传递元件是可弹性变形的,但所述变形的另一方面对抗由于阻尼导致的内部摩擦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第二支撑设备(36,37)组成的布置与布置在其间的力传递元件(39)被设计成,使得在所述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所述第二支撑设备(36,37)之间的支撑力主要通过力配合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布置在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第二支撑设备(36,37)之间的力传递元件(39)被施以预应力,该预应力尤其在20%至40%之间,优选为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所述第二支撑设备(36,37)以及布置在其间的力传递元件(39)被设计成,所述力传递元件(39)的预应力在各空间方向上是不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将蜂窝状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所述力传递元件(39)的材料,其具有尤其0.35至0.65kg/dm3的密度,优选为0.4kg/dm3的密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支撑区域中的第一支撑设备(31,32)被构造为大致呈凹形,尤其是空心球冠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支撑区域中的第二支撑设备(36,37)被构造为大致呈凸形,尤其是球冠形。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9)在未装配状态下为平面状,而在预应力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所述第二支撑设备(36,37)之间为碗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设备(31或32)布置在所述工具设备(15)上或在所述电驱动单元(1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设备(31或32)布置在所述工具设备(15)上或在所述电驱动单元(1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两个第一支撑设备(31,32)被如此布置,即它们与两个第二支撑设备(36,37)相互协作,以使它们具有共同的主要作用方向(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作用方向(40)的轴线与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作用方向(40)的轴线偏离于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地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要作用方向(40)的轴线在垂直于电驱动单元(14)的转动轴线(11)的平面中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被布置在所述电驱动单元(14)上的第一支撑设备(32)布置在电驱动单元(14)的、与工具设备(15)对置的端部上。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设备(36)在所述外壳(12)上沿加工方向被布置在所述持握区(13)之前。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设备(37)在所述外壳(12)上沿加工方向被布置在所述持握区(13)之后。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外壳(12)具有至少两个壳体构件(21,2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2)的至少两个壳体构件(21,22)的分割面至少部分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所述方向垂直于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设备(36,37)的主要作用方向(40)的至少一条轴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2)的至少两个壳体构件(21,22)在区域内相互连接,尤其是彼此螺纹连接,在该区域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由第一支撑设备(31,32)和第二支撑设备(36,37)形成的布置,其中,该连接大致作用在该布置的主要作用方向(40)的轴线方向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2103587.3 | 2012-04-24 | ||
DE102012103587A DE102012103587A1 (de) | 2012-04-24 | 2012-04-24 | Handführbare Werkzeugmaschine mit Außengehäuse |
PCT/EP2013/001204 WO2013159901A1 (de) | 2012-04-24 | 2013-04-22 | HANDFÜHRBARE WERKZEUGMASCHINE MIT AUßENGEHÄUS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45239A true CN104245239A (zh) | 2014-12-24 |
CN104245239B CN104245239B (zh) | 2016-10-12 |
Family
ID=48182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1595.2A Active CN104245239B (zh) | 2012-04-24 | 2013-04-22 | 具有外壳的手持式工具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40187B2 (zh) |
EP (1) | EP2841236B1 (zh) |
CN (1) | CN104245239B (zh) |
DE (1) | DE102012103587A1 (zh) |
DK (1) | DK2841236T3 (zh) |
WO (1) | WO2013159901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27930A1 (zh) * | 2015-02-15 | 2016-08-18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1A (zh) * | 2015-02-15 | 2016-08-2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6965132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WO2020155854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2074377A (zh) * | 2018-05-04 | 2020-12-1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动起子机壳体 |
CN112889515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 包括管部件和线缆组件的加工器具以及装配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212714B4 (de) | 2013-06-28 | 2024-09-26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nantriebsvorrichtung |
DE102014103856A1 (de) | 2014-03-20 | 2015-09-24 | C. & E. Fein Gmbh | Handwerkzeug mit einem Außengehäuse und einem Innengehäuse |
DE102014103854A1 (de) | 2014-03-20 | 2015-09-24 | C. & E. Fein Gmbh | Handwerkzeug mit einer Lüftereinheit |
DE202014009989U1 (de) | 2014-12-17 | 2015-01-16 | Robert Bosch Gmbh | Oszillationswerkzeugmaschine |
JP6849307B2 (ja) * | 2015-02-02 | 2021-03-2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CN105835012B (zh) | 2015-02-02 | 2020-08-21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JP6727828B2 (ja) * | 2016-02-05 | 2020-07-22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動力工具 |
EP3357645B1 (en) * | 2016-02-19 | 2019-11-27 | Makita Corporation | Work tool |
JP6703417B2 (ja) * | 2016-02-19 | 2020-06-0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JP6697895B2 (ja) * | 2016-02-19 | 2020-05-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JP6697894B2 (ja) * | 2016-02-19 | 2020-05-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JP6795309B2 (ja) * | 2016-02-19 | 2020-12-02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JP6723062B2 (ja) * | 2016-04-25 | 2020-07-15 | キャニヨン株式会社 | トリガースプレイヤ |
JP7078384B2 (ja) | 2017-12-01 | 2022-05-3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 |
JP6710258B2 (ja) * | 2018-11-12 | 2020-06-1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充電式レシプロソー |
DE102019103088A1 (de) * | 2019-02-07 | 2020-08-13 | Festool Gmbh |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Wuchteinrichtung |
CN115592622A (zh) * | 2021-07-08 | 2023-01-13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Cn) | 电动工具 |
DE102022118307A1 (de) | 2022-07-21 | 2024-02-01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
DE102023201905A1 (de) | 2023-03-02 | 2024-09-05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00861A1 (de) * | 1990-01-13 | 1991-07-18 | Licentia Gmbh | Handgefuehrte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
DE4211316A1 (de) * | 1992-04-04 | 1993-10-07 | Atlas Copco Elektrowerkzeuge | Gehäuse einer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
DE102005016453A1 (de) * | 2005-04-11 | 2006-10-12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US20100068977A1 (en) * | 2008-09-17 | 2010-03-18 | Jiyu Zhang | Sander having a damping element |
DE102009002969A1 (de) * | 2009-05-11 | 2010-11-18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
CN201685237U (zh) * | 2010-06-02 | 2010-12-29 | 南京百为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 |
CN101970183A (zh) * | 2008-02-04 | 2011-02-09 | 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 动力工具外壳支撑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7029A (en) * | 1970-09-14 | 1972-01-25 | Textron Inc |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ntivibration mount |
JPS5834271B2 (ja) * | 1980-07-18 | 1983-07-26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振動工具のハンドル防振装置 |
DE3312195A1 (de) * | 1983-04-02 | 1984-10-11 | Wacker-Werke Gmbh & Co Kg, 8077 Reichertshofen | Handgefuehrter schlag- und bohrhammer |
US4771833A (en) * | 1988-02-08 | 1988-09-20 | Honsa Technologies | Portable tool with vibration damping |
JP2534318B2 (ja) * | 1988-04-30 | 1996-09-11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動力工具の防振ハンドル |
DE3901728C2 (de) * | 1989-01-21 | 1994-10-13 | Atlas Copco Elektrowerkzeuge | Schraubfreie Verbindung der Handgriffschalen eines zweischaligen Gehäuses für ein Elektrowerkzeug |
CA2083841C (en) * | 1990-06-14 | 2001-08-14 | Geoffrey Robert Linzell | Joints |
US5394039A (en) * | 1993-01-19 | 1995-02-28 | Ryobi Outdoor Products Inc. | Electric motor mount having vibration damping |
US5839517A (en) * | 1993-01-27 | 1998-11-24 | Lord Corporation | Vibration isolator for hand-held vibrating devices |
JPH08126975A (ja) * | 1994-10-28 | 1996-05-21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気ハンマの防振ハンドル |
JPH0825249A (ja) * | 1994-07-12 | 1996-01-30 | Makita Corp | 振動工具及び防振リング |
DE19502171C2 (de) * | 1995-01-25 | 2003-12-18 | Stihl Maschf Andreas |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
DE19730356C2 (de) * | 1997-07-15 | 2001-05-17 | Wacker Werke Kg | Schwingungsgedämpfter Aufbruch- und/oder Bohrhammer |
DE29700003U1 (de) * | 1997-01-02 | 1997-02-27 | Wacker-Werke Gmbh & Co Kg, 85084 Reichertshofen | Aufbruch- und/oder Bohrhammer |
DE10005976A1 (de) * | 2000-02-10 | 2001-08-16 | Bosch Gmbh Robert | Staubbehälter |
DE10259518A1 (de) * | 2002-12-19 | 2004-07-01 | Robert Bosch Gmbh | Gehäuseeinheit |
DE10326996A1 (de) * | 2003-06-12 | 2005-01-05 | Robert Bosch Gmbh | Entikopplungsvorrichtung für Elektromoto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motors |
KR101010689B1 (ko) * | 2004-02-06 | 2011-0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탁기용 받침대 |
JP4525904B2 (ja) * | 2004-06-08 | 2010-08-1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打撃工具 |
DE102004051465A1 (de) * | 2004-10-22 | 2006-04-27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gedämpftem Pistolenhandgriff |
JP4857542B2 (ja) * | 2004-10-29 | 2012-01-1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動力工具 |
DE102005007547A1 (de) * | 2005-02-18 | 2006-08-31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DE102005031074A1 (de) * | 2005-06-24 | 2007-01-04 | C. & E. Fein Gmbh | Kraftgetriebenes Handwerkzeug mit Dämpfungseinrichtung |
DE102005059180A1 (de) * | 2005-12-12 | 2007-06-1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Antriebsstrang und einer Entkopplungseinheit |
GB2431610A (en) * | 2006-03-03 | 2007-05-02 | Black & Decker Inc | Handle Damping System |
DE102006016442A1 (de) * | 2006-04-07 | 2007-10-11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vibrationsgedämpftem Handgriff |
DE102006021307A1 (de) * | 2006-05-08 | 2007-11-15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vibrationsgedämpften Handgriff |
JP4626574B2 (ja) * | 2006-06-16 | 2011-02-09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DE102006027785A1 (de) * | 2006-06-16 | 2007-12-20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JP2008012661A (ja) * | 2006-07-01 | 2008-01-24 | Black & Decker Inc | ハンマードリル用のビートピース磨耗表示器 |
WO2008077293A1 (fr) * | 2006-12-22 | 2008-07-03 | Ng, Tai Pang | Bâton de randonnée pourvu de moyens d'éclairage |
EP2109519B1 (en) * | 2007-02-07 | 2017-07-12 | Robert Bosch GmbH | Vibration dampening for a power tool |
JP4977533B2 (ja) * | 2007-06-07 | 2012-07-18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可搬型電動工具 |
DE102007028382A1 (de) * | 2007-06-20 | 2008-12-2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ngehäuseeinheit |
DE102007030703A1 (de) * | 2007-07-02 | 2009-01-08 | Robert Bosch Gmbh | Elastische Verbindung zwischen Gehäuseteilen motorisch angetriebener Werkzeugmaschinen |
US8038133B2 (en) * | 2007-09-13 | 2011-10-18 | Mcpherson Mathew A | Coaxial tube damper |
JP5171397B2 (ja) * | 2007-09-18 | 2013-03-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手持式作業工具 |
DE102007057033A1 (de) * | 2007-11-27 | 2009-05-28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isch antreibbare Handwerkzeugmaschine |
DE102008006030A1 (de) * | 2008-01-25 | 2009-07-30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isch betriebene Handwerkzeugmaschine |
JP5128998B2 (ja) * | 2008-04-04 | 2013-01-2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手持式作業工具 |
GB2462652B (en) * | 2008-08-15 | 2012-06-27 | Univ Hospitals Bristol Nhs Foundation Trust | Device for detecting skin sensitivity and use of the same |
JP5361504B2 (ja) * | 2009-04-10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DE102009002970A1 (de) * | 2009-05-11 | 2010-11-18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
JP5395531B2 (ja) * | 2009-06-19 | 2014-01-22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GB2482523A (en) * | 2010-08-05 | 2012-02-08 | Black & Decker Inc | Hammer drill comprising rear handle with mounting assembly allowing rotation and linear movement |
JP2013202694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Hitachi Koki Co Ltd | 動力工具 |
US8966773B2 (en) * | 2012-07-06 | 2015-03-03 |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 Power tool including an anti-vibration handle |
US20150367495A1 (en) * | 2013-02-28 | 2015-12-24 | Hitachi Koki Co., Ltd. | Power tool |
JP6095460B2 (ja) * | 2013-04-17 | 2017-03-1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ハンドルおよび動力工具 |
JP6620434B2 (ja) * | 2015-06-12 | 2019-12-18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打撃工具 |
-
2012
- 2012-04-24 DE DE102012103587A patent/DE102012103587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3
- 2013-04-22 US US14/380,253 patent/US100401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4-22 WO PCT/EP2013/001204 patent/WO2013159901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4-22 EP EP13718304.2A patent/EP2841236B1/de active Active
- 2013-04-22 CN CN201380021595.2A patent/CN104245239B/zh active Active
- 2013-04-22 DK DK13718304.2T patent/DK2841236T3/da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00861A1 (de) * | 1990-01-13 | 1991-07-18 | Licentia Gmbh | Handgefuehrte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
DE4211316A1 (de) * | 1992-04-04 | 1993-10-07 | Atlas Copco Elektrowerkzeuge | Gehäuse einer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
DE102005016453A1 (de) * | 2005-04-11 | 2006-10-12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CN101970183A (zh) * | 2008-02-04 | 2011-02-09 | 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 动力工具外壳支撑结构 |
US20100068977A1 (en) * | 2008-09-17 | 2010-03-18 | Jiyu Zhang | Sander having a damping element |
DE102009002969A1 (de) * | 2009-05-11 | 2010-11-18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
CN201685237U (zh) * | 2010-06-02 | 2010-12-29 | 南京百为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27930A1 (zh) * | 2015-02-15 | 2016-08-18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1A (zh) * | 2015-02-15 | 2016-08-2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0A (zh) * | 2015-02-15 | 2016-08-2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3A (zh) * | 2015-02-15 | 2016-08-2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4A (zh) * | 2015-02-15 | 2016-08-2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4131564B (zh) * | 2015-02-15 | 2023-08-15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US10888988B2 (en) | 2015-02-15 | 2021-01-12 |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 Power tool |
CN114131565B (zh) * | 2015-02-15 | 2023-08-15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5881461B (zh) * | 2015-02-15 | 2021-11-16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4131564A (zh) * | 2015-02-15 | 2022-03-0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4131565A (zh) * | 2015-02-15 | 2022-03-0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6965132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2074377A (zh) * | 2018-05-04 | 2020-12-1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动起子机壳体 |
WO2020155854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12889515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 包括管部件和线缆组件的加工器具以及装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159901A1 (de) | 2013-10-31 |
EP2841236A1 (de) | 2015-03-04 |
DK2841236T3 (da) | 2021-04-06 |
CN104245239B (zh) | 2016-10-12 |
US20150034347A1 (en) | 2015-02-05 |
DE102012103587A1 (de) | 2013-10-24 |
EP2841236B1 (de) | 2021-01-06 |
US10040187B2 (en) | 2018-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45239A (zh) | 具有外壳的手持式工具机 | |
CN102189290B (zh) | 用于切削加工的铣削刀具 | |
US9475358B2 (en) | Suspension bushing | |
EP2040883B1 (de) |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 |
CN1607076B (zh) | 辅助把手 | |
CN205497391U (zh) | 动力工具 | |
EP2572066B1 (en) | Vehicle interior trim component with a hinge assembly | |
EP1212174B1 (en) | Vibration dampening tool handle | |
US7874946B2 (en) | Baseball bat with multiple reinforcing beams | |
US20040040729A1 (en) | Hand-held machine tool with vibration-damped handle | |
WO2015022982A1 (ja) | 樹脂トルクロッド | |
EP3962699B1 (de) |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werkzeuggerät, sowie system, das eine schutzvorrichtung und ein werkzeuggerät umfasst | |
US8475236B2 (en) | Sander having a damping element | |
US20070289761A1 (en) | Auxiliary Handle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 |
US11696610B2 (en) | Protective helmet | |
CN201511357U (zh) | 摆动动力工具 | |
US9206877B2 (en) | Vibration damping receptacle device | |
CN106104085A (zh) | 齿轮箱 | |
KR20080114219A (ko) | 스태빌라이저 링크용 볼 스터드의 성형방법 | |
WO2014009133A1 (de) |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 |
US20170210441A1 (en) | Inlay Element for a Fiber-Reinforced Tube | |
CN106965132A (zh) | 动力工具 | |
CN103192137B (zh) | 工具机夹紧装置及工具机 | |
CN109158173A (zh) | 一种具有陶瓷刀片的活化机 | |
KR20160143211A (ko) | 채터링을 최소화하는 절삭공구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