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085A - 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085A
CN106104085A CN201580014092.1A CN201580014092A CN106104085A CN 106104085 A CN106104085 A CN 106104085A CN 201580014092 A CN201580014092 A CN 201580014092A CN 106104085 A CN106104085 A CN 106104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 part
reinforcement
output shaft
shaf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0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4085B (zh
Inventor
佐佐木靖彦
阿部料久
矢原良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4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4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5Support of gearboxes, e.g. torque arms, or attachment to othe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reinforcing gearboxes, e.g.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箱,该齿轮箱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容纳齿轮的齿轮箱主体(14),在齿轮箱主体(14)的侧壁部(21)形成有用于支承轴的多个轴孔(39),在齿轮箱主体(14)设置有固定部(35),用于将齿轮箱主体(14)安装在与轴平行的安装面(29)上的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35),在侧壁部(21)形成有从多个轴孔(39)中的支承输出轴(17)的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固定部(35)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43)。

Description

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减速机等中使用的齿轮箱。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将齿轮箱主体的侧壁部安装在地面等安装面后进行使用的齿轮装置。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98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齿轮装置要求具有既能够确保齿轮箱主体的强度也能够实现轻型化的结构。本发明人等认识到在实现这种要求的方面,齿轮箱的结构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强度也能够实现轻型化的齿轮箱。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齿轮箱。齿轮箱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容纳齿轮的齿轮箱主体,在齿轮箱主体的侧壁部形成有用于支承轴的多个轴孔,在齿轮箱主体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将齿轮箱主体安装在与轴平行的安装面上的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在侧壁部形成有从多个轴孔中的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孔的周边部向固定部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强度也能够实现轻型化的齿轮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的外观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的外观的立体图。齿轮箱10具备齿轮箱主体14,在该齿轮箱主体1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多个齿轮(未图示)和多个轴(未图示)的容纳空间12。
图2是表示齿轮箱10的外观的侧视图。在该图2中,用点或单点划线来表示组装在齿轮箱主体14的各个轴16~20的轴芯位置。齿轮箱10使用于将输入轴16的旋转进行減速并从输出轴17输出的正交减速机上。在齿轮箱主体14的容纳空间12容纳有多个用于将输入轴16的旋转进行減速并传递至输出轴17的減速用齿轮。多个減速用齿轮分别安装在输入轴16、输出轴17、后述的第1中间轴18、第2中间轴19及第3中间轴20。
齿轮箱主体14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由钢材等的铸造品、切削加工品等构成。在齿轮箱主体14形成有由多个侧壁部21包围而成的容纳空间12。侧壁部21包括下侧壁部21A、上侧壁部21B、前侧壁部21C、后侧壁部21D及一对侧面侧壁部21E。侧面侧壁部21E设置在输出轴17的轴向上的两侧。以下,将与下侧壁部21A的被安装面33(后述)平行的一个方向作为前后方向X、将与被安装面33平行且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将与被安装面33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而进行说明。另外,左右方向Y与输出轴17的轴向一致。
图3是表示齿轮箱主体14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在上侧壁部21B上形成有用于检查内部的检查口23。用于堵住检查口23的盖部件(未图示)通过螺栓等能够安装在上侧壁部21B上。
在前侧壁部21C上形成有供输入轴16插穿的输入轴孔25。如图1所示,在输入轴孔25组装有内置有轴承(未图示)的轴承壳体27,输入轴16经由该轴承而支承于输入轴孔25的内壁面。
如图2所示,在下侧壁部21A设置有平板状的固定部35,用于将齿轮箱主体14安装在安装面29的固定部件31安装于该固定部35上。安装面29为被驱动装置的外表面或其附近的地面等。固定部35设置在下侧壁部21A的在左右方向Y上靠两端部的位置。固定部35包括在前后方向X上分开设置的第1固定部35A及第2固定部35B。第1固定部35A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中间部,第2固定部35B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后端部。
在固定部35形成有供作为固定部件31的螺栓插穿的插通孔36。齿轮箱主体14在将与安装面29对置的下侧壁部21A的被安装面33放置于安装面29的状态下通过固定部件31固定于安装面29。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相对于固定部35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方向偏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37。凹部37向齿轮箱主体14的内侧凹进。作为固定部件31的螺栓的头部容纳于凹部37。
在侧面侧壁部21E形成有用于支承轴17~20的多个轴孔39。各个轴孔39在前后方向X上隔着间隔而形成。在各个轴孔39中从前端侧到后端侧依次插穿有第1中间轴18、第2中间轴19、第3中间轴20及输出轴17。各个轴17~20经由组装在相应的轴孔39的轴承(未图示)而支承于轴孔39的内壁面。以下,将支承第1中间轴18、第2中间轴19、第3中间轴20的轴孔39分别称为第1中间轴孔39A、第2中间轴孔39B、第3中间轴孔39C,将支承输出轴17的轴孔39称为输出轴孔39D。相对于该输出轴孔39D,第1固定部35A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一侧,第2固定部35B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另一侧。
如图3所示,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内面侧,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形成为其左右方向Y上的壁厚比其他部位的壁厚后更厚。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内面侧形成有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固定部35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43。输出孔加强筋43包括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及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从该周边部41向第2固定部35B延伸。
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从侧面观察齿轮箱主体14时,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在中间夹着输出轴孔39D的轴芯(与输出轴17的轴芯相同的位置)而向彼此相反方向直线状延伸。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其两端部比中间部更宽。
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的一端部43Aa延伸至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与第3中间轴孔39C的周边部41之间并与其连接。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的一端部43Ba延伸至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并与其连接。
图4是表示齿轮箱10的外观的放大侧视图。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的另一端部43Ab延伸至第1固定部35A的凹部37的侧面部37a与下侧壁部21A之间的转角部45并与其连接。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的另一端部43Bb延伸至第2固定部35B的凹部37的侧面部37a与下侧壁部21A之间的转角部45并与该凹部37的侧面部37a连接。
下面,对上述齿轮箱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若在通过固定部件31将各个固定部35固定于安装面29的状态下使动力施加于各个齿轮,则输出轴17周围的齿轮箱主体14的变形被固定部件31抑制。这里的变形是指因在各齿轮上产生的啮合反作用力而产生的齿轮箱主体14的变形。此时,过大的应力容易作用于各个固定部35的附近。尤其,与其他轴18~20相比,容易从输出轴17有过大的负载作用于输出轴孔39D的内壁面40(参考图2),因而过大的应力容易作用于输出轴孔39D附近的固定部35的附近。
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能够有效地抵抗该过大的负载,容易抑制输出轴孔39D的左右方向Y或上下方向Z上的变形。并且,由于能够有效地抵抗该过大的负载,因而能够缓和作用于各个固定部35附近的应力,容易抑制其变形。由此,容易确保齿轮箱主体14的刚性、耐负载能力。因此,无需为了抵抗该负载而过度地增加侧面侧壁部21E的板厚,可以减少各个侧壁部21的板厚,因而既能够确保齿轮箱主体14的强度也能够实现轻型化。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得知,通过设置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与没有设置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时相比,能够减少四成以上的作用于各个固定部35附近的应力,并且能够减少三成以上的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的变形。尤其,与将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垂直的情况相比,通过将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可更加有效地确保刚性、耐负载能力。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其侧视图。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要件相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固定部35包括: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前端部的第1固定部35A;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中间部的第2固定部35B;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后端部的第3固定部35C。
图7是表示齿轮箱主体14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内面侧形成有从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的中间轴孔加强筋47。并且,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内面侧形成有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第2固定部35B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43。从侧面观察齿轮箱主体14时,各加强筋43、47形成为分别沿大致相同的方向直线状延伸。
中间轴孔加强筋47的一端部47a延伸至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并与其连接。输出孔加强筋43的一端部43a延伸至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并与其连接。
图8是表示齿轮箱10的外观的放大侧视图。中间轴孔加强筋47的另一端部47b延伸至第1固定部35A的凹部37的侧面部37a与下侧壁部21A之间的转角部45并与其连接。输出孔加强筋43的另一端部43b延伸至第2固定部35B的凹部37的侧面部37a与下侧壁部21A之间的转角部45并与该凹部37的侧面部37a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的外观的立体图。齿轮箱主体14具有从前后方向X上的一侧(前方)向另一侧(后方)依次设置的第1容纳部49、中间部51及第2容纳部53。在第1容纳部49和中间部51上分别形成有不是输出轴孔39D的其他轴孔39(即,第1中间轴孔39A和第2中间轴孔39B),在第2容纳部53上形成有输出轴孔39D。
图10是表示齿轮箱10的外观的侧视图。第1容纳部49的外周面49a形成为具有第1曲率半径R1[m]的曲面状,第2容纳部53的外周面53a形成为具有比第1曲率半径R1大的第2曲率半径R2[m]的曲面状。中间部51的外周面51a形成为平滑地连接第1容纳部49的外周面49a与第2容纳部53的外周面53a的直线状。
第1容纳部49的外周面49a形成为沿安装在第1中间轴18的齿轮(未图示)的齿顶圆,并在其内部容纳有安装在第1中间轴18的齿轮和安装在输入轴16的齿轮。在中间部51的内部容纳有安装在第2中间轴19的齿轮。第2容纳部53的外周面53a形成为沿安装在输出轴17的齿轮(未图示)的齿顶圆,并在其内部容纳有安装在输出轴17的齿轮。
在齿轮箱主体14中,第1容纳部49、中间部51以及第2容纳部53的在左右方向Y上彼此对置的壁部构成侧面侧壁部21E,第1容纳部49的外周壁部的一部分构成前侧壁部21C,第2容纳部53的外周壁部的一部分构成后侧壁部21D。并且,在齿轮箱主体14中,第1容纳部49、中间部51以及第2容纳部53的在上下方向Z上彼此对置的壁部构成下侧壁部21A及上侧壁部21B。
在前侧壁部21C形成有向前后方向X上的前侧突出的筒状部55,并在该筒状部55的前端侧形成有供输入轴16插穿的输入轴孔25。输入轴16经由组装在筒状部55内的轴承(未图示)而支承于筒状部55的内壁面。
在下侧壁部21A设置有向远离该下侧壁部21A的方向突出的脚部57。脚部57设置在下侧壁部21A的左右方向Y上的两侧。脚部57包括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前端侧的第1脚部57A及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后端侧的第2脚部57B。第1脚部57A及第2脚部57B在前后方向X上分开设置。
在各个脚部57的前端侧设置有用于将齿轮箱主体14安装在安装面29的平板状的固定部35。固定部35包括设置在第1脚部57A的前端侧的第1固定部35A及设置在第2脚部57B的前端侧的第2固定部35B。第1固定部35A与第2固定部35B在前后方向X上分开设置。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在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形成有轴孔筋59。轴孔筋59形成为沿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的环状且向左右方向Y上的外侧突出。相邻的轴孔39的轴孔筋59设置成其一部分连接在一起。详细而言,在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与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之间设置有使它们结合的第1筋结合部61。第1筋结合部61的外周面61a形成为平面状,并且设置成平滑地连接各个轴孔筋59的外周面59a。并且,在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与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之间设置有使它们结合的第2筋结合部63。第2筋结合部63的外周面63a形成为凹状的曲面状,并且设置成平滑地连接各个轴孔筋59的外周面59a。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向第1固定部35A直线状延伸的中间轴孔加强筋47。中间轴孔加强筋47的一端部47a与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47b与第1固定部35A连接。中间轴孔加强筋47构成第1脚部57A的一部分。中间轴孔加强筋47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第2固定部35B直线状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43。输出孔加强筋43的一端部43a与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连接。输出孔加强筋43的另一端部43b与第2固定部35B连接。输出孔加强筋43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输出孔加强筋43及中间轴孔加强筋47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彼此向相反方向倾斜。中间轴孔加强筋47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形成为大于输出孔加强筋43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第1连结筋65,所述第1连结筋65分别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和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一侧延伸。各个第1连结筋65形成为其前端侧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直线状延伸,从而在侧面侧壁部21E与上侧壁部21B之间的角部分相连。
如图9所示,在上侧壁部21B的外面侧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连设筋67。连设筋67的一端部67a与一侧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第1连结筋65的前端部连接。连设筋67的另一端部67b与另一侧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第1连结筋65的前端部连接。一对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第1连结筋65经由连设筋67连接在一起。在各个中间轴18、19和输出轴17的轴向上的推力负载作用于齿轮箱主体14致使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欲向面外方向(左右方向Y)变形时,通过该连设筋67可有效地抑制该变形,从而抑制给各个齿轮的啮合带来不良影响。
输出孔加强筋43的一端部43a经由第1连接筋75和第2连接筋77与中间轴孔加强筋47的一端部47a连接。图10中用双点划线L6、L7分别表示第1连接筋75和第2连接筋77所通过的位置。
第1连接筋75由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各个第1连结筋65、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及第1筋结合部61构成。第2连接筋77由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第2筋结合部63、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及第1筋结合部61构成。
输出孔加强筋43、第1连接筋75及中间轴孔加强筋47设置成各个筋43、75、47从第2固定部35B朝向第1固定部35A依次相连。并且,输出孔加强筋43、第2连接筋77及中间轴孔加强筋47也设置成各个筋43、77、47从第2固定部35B朝向第1固定部35A依次相连。
根据上述齿轮箱10,若在将各个固定部35固定在被安装面33的状态下使动力施加于各个齿轮,则容易从轴17~19有过大的负载作用于各个轴孔39的内壁面,从而容易有过大的应力作用于位于所述各个轴孔39附近的固定部35的附近。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输出孔加强筋43和中间轴孔加强筋47,能够有效地抵抗该过大的负载,从而容易抑制各个轴孔39的左右方向Y和上下方向Z上的变形。并且,通过各个筋43、47能够有效地抵抗该过大的负载,因此能够缓和作用于各个固定部35附近的应力,从而容易抑制其变形。由此,容易确保齿轮箱10的刚性、耐负载能力。因此,无需为了抵抗该负载而过度地增加侧面侧壁部21E的板厚,可以减少各侧壁部21的板厚,因而既能够确保齿轮箱主体14的强度也能够实现轻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齿轮箱主体14形成有第1容纳部49和第2容纳部53,因此与齿轮箱主体1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部件使用量,从而能够实现齿轮箱主体14的轻型化。
并且,由于形成有第1连接筋75和第2连接筋77,因此容易通过各个连接筋75、77和中间轴孔加强筋47、输出孔加强筋43分散并传递作用于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的负载,从而能够抑制由该负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产生。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的外观的立体图。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齿轮箱主体14具有从前后方向X上的一侧朝向另一侧依次设置的第1容纳部49、中间部51及第2容纳部53。
图12是表示齿轮箱10的外观的侧视图。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齿轮箱主体14的下侧壁部21A设置有向远离该下侧壁部21A的方向突出的脚部57。脚部57包括在前后方向X上分开设置的第1脚部57A及第2脚部57B。在第1脚部57A的前端侧设置有第1固定部35A,在第2脚部57B的前端侧设置有第2固定部35B。第1固定部35A和第2固定部35B在前后方向X上分开设置。
第1容纳部49的构成侧面侧壁部21E的一部分壁部49b形成为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并且该一部分壁部49b构成第1脚部57A。第2容纳部53的构成侧面侧壁部21E的一部分壁部53b形成为向第2固定部35B延伸,并且该一部分壁部53b构成第2脚部57B。
如图11所示,中间部51上侧的外周面51a在齿轮箱主体14的上侧壁部21B上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向外凸出的曲面状。中间部51上侧的外周面51a设置成平滑地连接第1容纳部49的外周面49a和第2容纳部53的外周面53a。在各个中间轴18、19和输出轴17的轴向上的推力负载作用于齿轮箱主体14致使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欲向面外方向(左右方向Y)变形时,通过该中间部51上侧的外周面51a可有效地抑制该变形,从而抑制给各个齿轮的啮合带来不良影响。
如图12所示,中间部51下侧的外周面51a设置成平滑地连接第1容纳部49的外周面49a和第2容纳部53的外周面53a。
如图11所示,在前侧壁部21C的筒状部55,从其基端侧部分56向前端侧偏移的位置形成有缩径部69。在筒状部55的缩径部69的前端部形成有沿其周向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前端筋71。在筒状部55的缩径部69的外周面,沿其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第1轴筋73。第1轴筋73形成为沿筒状部55的轴向延伸,且其前端部与前端筋71连接。在筒状部55的基端侧部分56的外周面,沿其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第2轴筋74。第2轴筋74的前端部与第1轴筋73的基端部连接,第2轴筋74的基端部延伸至上侧壁部21B与侧面侧壁部21E之间的角部分并与其连接。第2轴筋74形成为其突出高度大于第1轴筋73的突出高度。通过这些前端筋71和各个轴筋73、74,有效地抑制筒状部55的截面变形。
如图12所示,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从输出轴孔39D朝向在前后方向X上远离该输出轴孔39D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2中间轴孔39B及第1中间轴孔39A。如图12所示,相邻的轴孔39的轴孔筋59设置成在其一部分连接在一起。详细而言,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和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形成为沿各个轴孔39A、39B的周边部41的环状且设置成它们的一部分重叠,在该重叠位置形成有缩颈部分75。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形成为沿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的环状。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与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之间设置有使它们结合的第2筋结合部63。第2筋结合部63的外周面63a形成为凹状的曲面状。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且在相对于各个固定部35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37。凹部37包括:第1凹部37A,形成在相对于第1固定部35A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及第2凹部37B,形成在相对于第2固定部35B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方向偏移的位置。第1凹部37A被第1固定部35A、后述的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及侧面侧壁部21E区划。第2凹部37B被第2固定部35B、后述的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及侧面侧壁部21E区划。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的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从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的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的一端部与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1固定部35A连接。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的一端部与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1固定部35A连接。各个中间轴孔加强筋47A、47B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形成为大于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向第2固定部35B延伸的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的不同位置向第2固定部35B延伸的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A的一端部与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连接,它们的另一端部与第2固定部35B连接。各个输出孔加强筋43A、43B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倾斜。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形成为大于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相对于被安装面33的倾斜角度(锐角部分)。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分别从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和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向远离被安装面33的一侧延伸的第1连结筋65。各个第1连结筋65形成为其前端侧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从而在侧面侧壁部21E与上侧壁部21B之间的角部分相连。
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的一端部经由第1连接筋75与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的一端部连接。第1连接筋75由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各个第1连结筋65及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构成。第1连接筋75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向外凸出的曲线状。
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第1连接筋75、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设置成各个筋43A、75、47A从第2固定部35B向第1固定部35A依次相连。更详细而言,这些筋43A、75、47A设置成各个筋43A、75、47A沿拱状的第1假想线L1和拱状的第2假想线L2,所述第1假想线L1从第2固定部35B延伸至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所述第2假想线L2从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延伸至第1固定部35A。第1假想线L1和第2假想线L2设置成在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相连。并且,这些假想线L1、L2设置成通过相对于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轴孔39远离被安装面33的一侧,并且通过各个轴孔39的任意周边部41。在本例子中,通过第1中间轴孔39A及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第1连接筋75也设置成通过相对于各个轴孔39远离被安装面33的一侧。
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的一端部经由第2连接筋77与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的一端部连接。第2连接筋77由输出轴孔39D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第2筋结合部63及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的一部分构成。
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第2连接筋77、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设置成各个筋43B、77、47B从第2固定部35B向第1固定部35A依次相连。更详细而言,这些筋43B、77、47B设置成各个筋43B、77、47B沿从第1固定部35A延伸至第2固定部35B的拱状的第3假想线L3。第3假想线L3设置成通过相对于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轴孔39靠近被安装面33的一侧,并且通过各个轴孔39的任意周边部41。在本例子中,通过第2中间轴孔39B和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第2连接筋77也设置成通过相对于各个轴孔39靠近被安装面33的一侧。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位于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和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重叠的位置的缩颈部分75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的第3轴孔加强筋47C。第3轴孔加强筋47C的一端部与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和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的端部连接。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位于第1中间轴孔39A的周边部41和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重叠的位置的缩颈部分75向第1连结筋65延伸的第2连结筋79。第2连结筋79的一端部与第1中间轴孔39A的轴孔筋59及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1连结筋65连接。第3轴孔加强筋47C及第2连结筋79设置成各个筋47C、79沿第4假想线L4,所述第4假想线L4从第1连结筋65通过各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的重叠位置并向第1固定部35A延伸。
在侧面侧壁部21E的外面侧形成有从第2中间轴孔39B的周边部41向第1连结筋65延伸的第3连结筋81。第3连结筋81的一端部与第2中间轴孔39B的轴孔筋59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1连结筋65连接。第2连结筋79及第3连结筋81形成为其前端侧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能够得到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由于形成有第1连接筋75,因此容易利用第1连接筋75和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来分散并传递作用于第1中间轴孔39A及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的负载,从而能够抑制由该负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产生。尤其,由于第1连接筋75形成为相对于被安装面33向外侧凸出的曲线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分散作用于该第1连接筋75附近的负载。并且,由于各个筋75、47A、43A设置成沿拱状的第1、第2假想线L1、L2,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分散作用于各个筋75、47A、43A附近的负载。
并且,由于形成有第2连接筋77,因此容易利用第2连接筋77、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来分散并传递作用于第2中间轴孔39B和输出轴孔39D的周边部41的负载,从而能够抑制由该负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产生。尤其,由于各个筋77、47B、43B设置成沿拱状的第3假想线L3,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分散作用于各个筋77、47B、43B附近的负载。
并且,在各个脚部57,在前后方向X上隔着间隔而配置有延伸至多个轴孔39中的任意一个轴孔39的周边部41的筋。在第1脚部57A,在前后方向X上隔着间隔形成有第1中间轴孔加强筋47A及第2中间轴孔加强筋47B。在第2脚部57B,在前后方向X上隔着间隔形成有第1输出孔加强筋43A及第2输出孔加强筋43B。因此,通过各个筋,能够有效地抑制位于脚部57附近的轴孔39的周边部41和脚部57的变形。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并且,在不脱离技术范围所规定的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可以存在多种变形例或配置的变更。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箱10,对使用于减速机的齿轮箱进行了说明。但是,齿轮箱10只要是容纳齿轮的齿轮装置均可,除了减速机之外也可以使用于变速机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齿轮箱主体14使用于插穿于侧面侧壁部21E的各个轴孔39中的各个轴17~20与插穿于前侧壁部21C的输入轴孔25中的输入轴16彼此正交的直交轴减速机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齿轮箱主体14也可以使用于输入轴孔25及各个轴孔39形成于侧面侧壁部21E且插穿于各个轴孔39中的各个轴17~20与插穿于输入轴孔25中的输入轴16彼此平行的平行轴减速机。并且,形成于齿轮箱主体14的轴孔39的数量和经由轴承支承于齿轮箱主体14的各个轴孔39中的轴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
符号说明
10-齿轮箱,14-齿轮箱主体,17-输出轴,21-侧壁部,29-安装面,31-固定部件,33-被安装面,35-固定部,35A-第1固定部,35B-第2固定部,39-轴孔,39D-输出轴孔,41-周边部,43-输出孔加强筋,59-轴孔筋,75-第1连接筋,77-第2连接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减速机等中使用的齿轮箱。

Claims (9)

1.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箱具备用于容纳齿轮的齿轮箱主体,
在所述齿轮箱主体的侧壁部形成有用于支承轴的多个轴孔,
在所述齿轮箱主体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将所述齿轮箱主体安装在与所述轴平行的安装面的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侧壁部形成有从所述多个轴孔中的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孔的周边部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输出孔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孔加强筋形成为相对于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部,沿与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隔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轴孔,
所述固定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孔设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的一侧的第1固定部及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孔设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2固定部,
所述输出孔加强筋包括:第1输出孔加强筋,从所述输出轴孔的周边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延伸;第2输出孔加强筋,从所述输出轴孔的周边部向所述第2固定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部,沿与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隔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轴孔,
所述固定部包括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分开设置的第1固定部及第2固定部,
所述侧壁部包括:轴孔加强筋,从所述多个轴孔中的除了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孔以外的其他轴孔的周边部向所述第1固定部延伸;输出孔加强筋,从所述输出轴孔的周边部向所述第2固定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部形成有连接所述轴孔加强筋与所述输出孔加强筋的连接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设置成通过相对于所述多个轴孔靠近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设置成通过相对于所述多个轴孔远离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孔的周边部的轴孔筋。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形成为相对于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被安装面向外侧凸出的曲线状。
CN201580014092.1A 2014-03-31 2015-02-13 齿轮箱 Active CN106104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2796 2014-03-31
JP2014072796A JP6195535B2 (ja) 2014-03-31 2014-03-31 歯車箱
PCT/JP2015/054006 WO2015151609A1 (ja) 2014-03-31 2015-02-13 歯車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085A true CN106104085A (zh) 2016-11-09
CN106104085B CN106104085B (zh) 2018-09-25

Family

ID=5423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092.1A Active CN106104085B (zh) 2014-03-31 2015-02-13 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1498B2 (zh)
JP (1) JP6195535B2 (zh)
CN (1) CN106104085B (zh)
DE (1) DE112015001586B4 (zh)
WO (1) WO20151516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37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7980B2 (ja) * 2016-01-25 2019-08-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ケース
CN112888880A (zh) * 2018-10-12 2021-06-01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
CN111998059B (zh) * 2020-08-31 2022-12-20 重庆纳川重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的箱体
EP4095416A1 (en) * 2021-05-27 2022-11-30 Romax Technology Limited Encapsulated gear train for a mach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0980A (en) * 1939-10-23 1942-01-27 Int Stacey Corp Speed reducer casing
CN1225711A (zh) * 1996-05-29 1999-08-11 美国住友机器公司 用于平行偏置的齿轮箱和齿轮电动机的万能安装机座结构
CN1800679A (zh) * 2005-01-06 2006-07-12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箱
JP2008261400A (ja) * 2007-04-11 2008-10-30 Kubota Corp 伝動ケースの補強構造
EP2196705A2 (en) * 2008-12-11 2010-06-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ase unit
CN103185125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5241A (en) * 1927-02-01 1928-02-16 Alfred German Ros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of toothed gearwheels and casings therefor
US1746599A (en) * 1927-09-09 1930-02-11 Nat Supply Co Gear-reduction means
US1861941A (en) * 1930-02-05 1932-06-07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Gear casing
US3029661A (en) * 1959-07-09 1962-04-17 Falk Corp All purpose speed reducer
JP4757983B2 (ja) 2000-07-07 2011-08-2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分離型歯車箱、及び、半割箱鋳造用鋳型
DE10047233A1 (de) * 2000-09-23 2002-04-11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Maschinengehäuse
DE102009061042A1 (de) * 2009-03-25 2011-01-05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Zumindest teilweise mit Öl befülltes Getriebe
DE102010010816A1 (de) * 2010-03-09 2011-09-15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triebe
DE112011103933T5 (de) 2010-11-25 2013-08-22 Asmo Co., Ltd. Getriebegehäuse für einen Motor und Motor
US8911312B2 (en) * 2011-10-06 2014-12-16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102013000518B4 (de) * 2013-01-15 2021-09-30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triebe mit einem Gehäuse
DE102013002050B4 (de) * 2013-02-07 2021-09-23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triebe mit einer Lageranordnung
DE102013018711A1 (de) * 2013-11-08 2015-05-13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triebe mit Gehäuse
DE102013018713A1 (de) * 2013-11-08 2015-05-13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triebe mit Gehäuse
DE102013018709A1 (de) * 2013-11-08 2015-05-13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Gehäuse für ein Getriebe
JP6599257B2 (ja) * 2016-01-29 2019-10-30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シング
US9994102B2 (en) * 2016-09-27 2018-06-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ssion having power take-of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0980A (en) * 1939-10-23 1942-01-27 Int Stacey Corp Speed reducer casing
CN1225711A (zh) * 1996-05-29 1999-08-11 美国住友机器公司 用于平行偏置的齿轮箱和齿轮电动机的万能安装机座结构
CN1800679A (zh) * 2005-01-06 2006-07-12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箱
JP2008261400A (ja) * 2007-04-11 2008-10-30 Kubota Corp 伝動ケースの補強構造
EP2196705A2 (en) * 2008-12-11 2010-06-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ase unit
CN103185125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37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12152376B (zh) * 2019-06-28 2024-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95535B2 (ja) 2017-09-13
WO2015151609A1 (ja) 2015-10-08
DE112015001586B4 (de) 2022-09-08
DE112015001586T5 (de) 2017-01-19
JP2015194221A (ja) 2015-11-05
US10161498B2 (en) 2018-12-25
US20170009869A1 (en) 2017-01-12
CN106104085B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085A (zh) 齿轮箱
CN207018340U (zh) 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4245239A (zh) 具有外壳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5408659B (zh) 树脂转矩杆
CN104541088B (zh) 防振装置
CN101382183B (zh) 减速器
US8597154B2 (en) Gearing
CN101182871A (zh) 自行车外链条链节
CN102561163B (zh) 刀架以及具有刀架和基础部件的刀架系统
CN102829135A (zh) 用于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
US8479938B2 (en) Composite bin for powder or particle material
EP3287671B1 (en) Transmission
KR20120085719A (ko) 왕복 피스톤 메커니즘
EP3372479B1 (en) Leaning vehicle
EP1909237A3 (en) Coin-roll Storing Machine
CN104602958A (zh) 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
CN103967548A (zh) 凸轮轴
US6412625B2 (en) Feed apparatus
CN103906946A (zh) 行星齿轮组的齿轮架构造
CN102606717B (zh) 锥形齿轮组合部件传动装置
CN103140699B (zh) 质量平衡单元
CN103185125A (zh) 齿轮装置
CN107532683A (zh) 传动带装置和用于构造传动带装置的组件
JP2676690B2 (ja) 球形支承軸部を備えた差動小歯車を有する差動装置
CN108351001A (zh) 带有组合轨道的链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