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6081A -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6081A
CN104106081A CN201380007039.XA CN201380007039A CN104106081A CN 104106081 A CN104106081 A CN 104106081A CN 201380007039 A CN201380007039 A CN 201380007039A CN 104106081 A CN104106081 A CN 104106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f
scanner
article
scanister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70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6081B (zh
Inventor
金哲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m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MIAT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07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009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41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5502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416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2562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78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976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038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976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038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5045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071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975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187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976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30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976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462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2729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462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9506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005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9506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MIATI CORP filed Critical HAN MIAT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06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6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6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6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e.g.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means to resol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anten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06K7/103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being moveab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货架内多层收纳空间存放的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此货架的扫描装置及方法是具备天线的扫描仪在货架上移动时对货架收纳空间进行扫描同时实现无盲区,从而准确掌握收纳空间内的物品位置信息。

Description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具体是,通过渗透货架多层的收纳空间旋转的扫描仪,实现对货架内物品无盲区的高扫描识别率而准确掌握位于货架上的各物品位置信息的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是通过IC芯片和近距离RF无线通信读取各物品和商品信息的技术。该RFID标签可以与条码或智能卡相比,每次对象品目移动时均可有效实时更新标签内部存储的信息。
RFID标签使用UHF、VHF频段的近距离RF无线通信,可实施非接触识别而在混杂或不干净的环境下,也可以准确无误地获取信息,且不受气象的影响,可以穿透非金属物质读取信息。
如今已将RFID标签粘贴在物品和商品的方式进行保管和陈列。
如上所述,把RFID标签在粘贴在物品和商品上的话,可以通过读取器(Reader Unit)读取物品和商品的标签信息。可以实时确认货架上存放的物品和商品数量,获取物品和商品的个别特性、制造日期、保质期等具体信息。
尤其,将分别粘贴RFID标签的物品和商品存放在货架上,可以在货架上安装读取器和与该读取器连接的天线,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读取标签信息。
随之,如图1a至图1c所示,传统的货架10一般具备多层的物品和商品收纳空间11,各收纳空间11后面部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天线20向收纳空间11的前面被固定地配置。
此时,固定天线20通过收纳空间11的滑动孔13,与同轴线缆(无图示)连接而连接于货架10的读取器。固定天线20的本体是用固定螺丝或粘合物质等接合部件21被固定地粘贴在收纳空间11的后面壁体上。
各收纳空间11上铺垫非金属材料的柔和底板14,各收纳空间11的柔和底板14下部均匀地配置可罩住底面15的多个图案化天线30。各图案化天线30是为消除固定天线20扫描不到的盲区而附加设置。
但根据传统的技术,天线一般被固定安装在货架上,应在货架的各层收纳空间的后面部和底面上安装多个高价天线装备。而且,每层的收纳空间须分别具备用同轴线缆与天线连接的读取器,因此,无法避免材料费和安装费用上升的问题。
而且,货架的各层上分别安装的天线扫描动作基本以转换方式形成,对各层收纳空间扫描不是对所有层同时进行,而是按各收纳空间依次分别进行。因此对至少有三层以上收纳空间的货架而言,天线的扫描所需时间达三分钟以上,各货架的扫描时间也比较长。
而且,即使长时间进行扫描,但货架各收纳空间上安装的天线是固定的,因此容易发生扫描盲区,或者根据商品的性质(例如液态物质)容易发生识别率严重下降的问题。
而且若想对固定安装有多个天线的货架进行改造或者将货架形状按照收纳物品更换,则须将固定状态天线一一拆卸重新进行改造或者将各天线按照更换形状固定安装,导致作业重复而成为货架更换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节省天线的安装和运用成本,改造货架或更换形状时也可以节省成本,且提升对物品和商品的RFID标签信息的扫描识别率的同时可在短时间内实施高速扫描的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天线的扫描仪自动地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对货架内收纳空间无盲区地实施扫描而提升物品识别率的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使扫描仪臂渗入货架的收纳空间内而准确掌握收纳空间内物品位置信息的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而有效扫描货架上存放物品的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技术方案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货架扫描装置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层的货架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具备扫描物品多个天线而与货架的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扫描仪;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扫描仪驱动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控制扫描仪的移动,并从所述扫描仪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信息数据的控制装置。
所述货架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设置物或障碍物后将检测到的距离检测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装置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多个天线是多个层的多个天线与货架的各层相对应配置。
所述扫描仪上配备:在与所述货架各层的收纳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位置之间隔着一定间隔,向收纳空间内部以具备可变化位置的臂关节的形态凸出设置的多个臂天线。
所述多个臂天线是,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固定托架上结合天线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臂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部位之间夹入复原弹簧而向水平方向实施关节变形和复原。
所述多个臂天线是,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固定托架上结合天线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臂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部位之间夹入复原弹簧而向所述货架的垂直方向实施关节变形和复原。
所述扫描仪包括: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扫描仪体;为端部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水平方向移动而在所述扫描仪体上可旋转地装配且通过天线扫描物品的扫描仪臂。
所述扫描仪臂包括向所述收纳空间内一侧方向展开的一方向扫描仪臂,以及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另一侧方向展开的另一方向扫描仪臂。
所述扫描仪臂120是直径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以伸缩(telescopic)形态连接。
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具备遮蔽膜的固定盘。
所述扫描仪体是位于同一线上的多个扫描仪条可装卸地被多级装配。
所述扫描仪臂是以相互连接所述多个扫描仪条端部的装配托架为介质装配于所述扫描仪体。
所述装配托架上具备:所述多个扫描仪条端部被重叠插入的插入支座;对插入所述插入支座的多个扫描仪条具有固定作用的固定螺栓;为使所述扫描仪臂旋转而连接所述扫描仪臂起端部的弹性旋转杆;在所述弹性旋转杆上可凸出地设置的接触销;之间隔着所述接触销,向所述扫描仪臂的转动方向相分离地配置的一对组成而检测所述扫描仪臂的转动次数,且将检测的轻敲检测信号施加到控制器的臂传感器。
所述装配托架上为使所述扫描仪臂向左、右侧方向转动而具备与所述扫描仪臂驱动连接的轻敲电机。
所述扫描仪臂是由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组成而在所述装配托架上可旋转地设置。
所述扫描仪包括: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扫描仪体,以及端部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可凸出地在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而扫描物品的膜片状天线。
所述膜片状天线以装配托架为介质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所述装配托架包括:插入所述扫描仪条的插入支座;用于固定插入所述插入支座的扫描仪条的固定螺栓;向垂直方向延长的装配片;向所述装配片的垂直方向相分离配置且装配所述膜片状天线的存储器支座。
所述存储器支座是由变形时恢复原形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组成。
所述膜片状天线包括: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一侧方向配置的一方向膜片状天线;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另一侧方向配置的另一方向膜片状天线。
所述货架由具备多层收纳部矩形面体形状形成,沿着所述矩形面体形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引导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水平驱动的导轨。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被施加一定驱动电源运行而使其驱动轴恒速旋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结合,且在圆筒形状的外面形成多个螺纹的旋转部件;与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支承托架可转动地结合,且被固定装配沿着各旋转轴形成多个圆形螺纹的联动部件而在导轨内旋转移动的至少一个旋转轮;内侧整体形成的螺纹与所述电机侧旋转部件的螺纹和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上装配的联动部件螺纹分别啮合,并具备一定张力而保持通过螺纹的啮合状态的旋转带。
所述导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旋转移动的底轨面;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前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以及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后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
所述导轨包括:下部导轨,包括:在所述扫描仪的下部设置的水平驱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旋转移动的底轨面;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前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以及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后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以及上部导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扫描仪下部而为水平移动时可保持所述扫描仪和所述货架之间一定间隔的支承作用,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而引导自由旋转的支承轮。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还包括:所述扫描仪水平移动时为支承与所述货架保持一定间隔而紧贴所述导轨的后部而以无动力自由旋转的辅助轮;以及,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状态下,与所述辅助轮可自由转动地结合的辅助轮支承托架。
所述货架由以圆形环状的多个收纳空间连续配置的圆筒形状组成,沿着所述圆筒形状货架的圆形态设置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水平驱动实施导向作用的圆形轨道导轨 。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其组成包括:被施加一定驱动电源运行而使其驱动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结合,且在圆筒形状的外面形成多个螺纹的旋转部件;通过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而以“ㄷ”形状折曲形成的支承托架的折曲部终端上的圆弧状结合部和其终端与圆弧状转动螺栓可转动地结合而轮的角度可倾斜而可在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上旋转行驶,且沿着各旋转轴形成多个圆形螺纹的联动部件被固定装配而在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内旋转移动的至少一个旋转轮;在内侧整体形成的螺纹与所述电机侧旋转部件的螺纹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上装配的联动部件的螺纹分别啮合,且具备一定张力而保持通过螺纹的啮合状态的旋转带。
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沿着其圆形轨道旋转行驶的底轨面; 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前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后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
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包括:下部导轨,包括:所述扫描仪的下部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沿着其圆形轨道旋转行驶的底轨面; 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前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后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以及,上部导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扫描仪下部而为水平移动时可保持所述扫描仪和所述货架之间一定间隔的支承作用,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而引导自由旋转的支承轮。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以驱动辊为介质沿着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的移动托架;在所述移动托架上装配而通过旋转带与所述驱动辊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测定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数后换算移动距离,将换算的移动检测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器的轮传感器。
所述驱动辊其组成包括:位于所述导轨的上侧而与所述驱动辊驱动连接的主驱动辊;位于所述导轨的下侧而支承所述导轨的子驱动辊。
所述控制装置其组成包括: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而读取扫描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读取器;将所述读取器的物品信息数据与已注册的物品信息数据比较进行分析的局部控制器;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而使所述扫描仪在收纳空间向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扫描仪控制器。
所述扫描仪控制器将首次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由扫描仪的距离传感器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相比较,或者将首次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由水平驱动装置的轮传感器施加的扫描仪的移动检测信号相比较而计算所述扫描仪可移动的移动距离。
所述扫描仪控制器利用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与读取器、距离传感器、水平驱动装置、臂传感器和轮传感器连接。
所述局部控制器是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计算对各个物品的扫描仪的扫描信息次数,从计算的扫描信息次数中将计算扫描信息次数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所述距离传感器是在所述扫描仪的右侧和左侧分别检测与位于右侧方向和左侧方向的设置物、障碍物之间距离的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沿着所述扫描仪的长度方向相互保留一定间隔排列设置。
所述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是,在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式非接触传感器元件,以及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机械式接触传感器元件中,利用其中某一个传感器元件组成。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装配一次电池或可以反复充电的二次电池中的某一个电池的电源电池。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在导轨上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旋转轮接触的底轨面,沿底轨面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长铺设有与电源插头和稳定器用电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旋转轮两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接触而接收电源的第一和第二电源刷,将由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源刷用电连接的直流转换部施加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转换的直流电源被输入所述电源电池而实施充电。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在所述货架的一侧终端边缘侧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装配而连接于电源插头的供电块上暴露形成第一和第二供电端子;在与所述供电块的装配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扫描仪的一侧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装配的电源输入块上暴露形成有与所述供电块的第一和第二供电端子对应接触的第一和第二电源输入端子;在与所述电源输入块用电连接的直流转换部将施加的商用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转换的直流电源输入到所述电源电池而实施充电。
所述扫描仪是为可防止天线扫描错误的屏蔽,用钢铁、铝中的某一个金属材料形成。
所述物品上粘贴有RFID标签,所述天线识别所述RFID标签。
作为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的收纳空间存放的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具备扫描物品的多个天线并与货架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扫描仪;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扫描仪驱动连接的垂直驱动装置;以及通过所述垂直驱动装置控制扫描仪的移动,且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控制装置。
货架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障碍物而向所述控制装置施加距离检测信号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读取扫描的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读取器部;保存所述读取器部的物品信息数据的存储器部;向所述垂直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而使所述扫描仪与某一个层的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微处理器。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为从所述多个天线至少选择一个天线运行而在所述读取器部和多个天线之间连接的开关部。
所述微处理器将计算扫描仪移动距离的基准距离数据和从扫描仪的距离传感器接收的距离检测信号比较而计算所述扫描仪可移动的移动距离,根据所述计算的移动距离,使扫描仪位于从所述货架内多层收给空间选择的一个层的收纳空间。
所述微处理器是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计算扫描仪对各物品的扫描信息次数,将从计算的扫描信息次数中扫描信息次数计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的实际位置,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所述扫描仪以围住所述货架收纳空间的环状形成。
所述货架以具有多层收纳空间的多个货架区向侧方向保留一定缝地配置的货架组件组成;所述扫描仪以穿过所述一定缝围住各货架区的环状形成而向侧方向连续配置。
所述货架包括:具备多层收纳空间的内部货架区,以及具备开闭门而包住所述内部货架区的外部货架区。
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在所述货架的侧壁向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可沿着所述导轨移动地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设置的移动片;以旋转带为介质,与所述移动片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连接的钢丝;通过上端分离形成的多个支承槽可支承钢丝地在所述货架的上端部设置的支承片;所述钢丝的另一端被卷绕的旋转轮被装配在驱动轴上的旋转电机。
所述物品上粘贴有RFID标签,所述天线可以识别所述RFID标签。
本发明作为为通过扫描仪对货架内物品实施扫描而在货架移动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组成包括:装配扫描仪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结合而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沿着所述导向条移动的驱动辊;以及可被所述导向条支承地装配在所述本体上的支承辊。
本发明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向所述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装配,且具备可以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所述主体被装配而沿着向所述货架的长度方向展开的轨道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向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且端部上具备紧贴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而被支承的侧部支承辊的平衡臂;以及通过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控制所述主体的轨道移动,根据从所述天线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信息数据的控制器。
还包括:为检测所述轨道上可装卸地装配的触发器,向所述控制器施加检测信号而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上配备的触发传感器。
所述平衡臂包括: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可向水平方向转动地连接,且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两个方向延长的一对转动条;被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支承而限制所述转动条的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转动条的端部结合而沿着所述轨道滚动的侧部支承辊;以及为使所述侧部支承辊紧贴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而向所述侧部支承辊提供张力的弹簧。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所述主体的上部装配的驱动本体;所述驱动本体上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结合,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在所述轨道上面沿着轨道移动的驱动辊;以及在所述驱动本体上装配而支承所述轨道下面的下部支承辊。
所述扫描仪包括: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设置的装配托架;在所述装配托架上可旋转地铰接的旋转片;在所述旋转片的旋转端部装配而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以及为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货架格内,向所述旋转片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复原弹簧。
所述位置移动装置包括:在所述主体的上部固定的支座;内侧壁上形成所述支座可移动的导槽,上部装配滑动条的滑动壳;以及可随着所述滑动条移动地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下部配备的滑动块。
所述控制器是从所述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而读取扫描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将读取的所述物品信息数据与已注册的物品信息数据比较分析,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
本发明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向所述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装配,并具备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使所述主体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主体的移动路径上的触发器;以及为识别所述触发器而装配在所述主体两侧端的触发传感器;所述主体的移动根据所述触发器的识别模式受到控制。
所述触发器包括:将所述主体移动方向变更的转换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方向触发器;将所述主体进入轨道曲线部分的曲线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曲线触发器。
所述导向条包括:向所述货架的长度方向展开,且所述驱动辊被紧贴的第一杆轨道;以及在所述第一杆轨道的下部并排分离配置,且所述支承辊被紧贴的第二杆轨道。
所述支承辊包括:位于所述本体移动前方的第一支承辊;以及位于所述本体移动后方的第二支承辊。
作为扫描货架内物品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装配有扫描仪的本体;在顶板或货架上可移动地配置,且固定所述本体的线缆;用于移动所述线缆的驱动装置;以及为支承所述线缆而在所述顶板或货架上装配的支承架。
本发明还包括:支承所述线缆而使所述线缆的侧方向移动被转换的导向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所述顶板或货架上装配的驱动电机;将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线缆的驱动轴;以及在所述驱动轴上装配而可卷绕所述线缆端部的驱动辊。
所述支承架包括:所述顶板或货架上固定的固定片;以及所述固定片上固定而支承所述线缆的支承轮。
本发明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上可升降地装配,且具备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使所述主体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为检测所述物品而在所述主体的两侧端装配的物品传感器;以及为根据所述物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天线控制所述物品移动,在所述主体向水平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扫描仪升降移动的控制器。
所述扫描仪是以升降装置为介质,在所述主体上可上下移动地装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向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沿着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且一侧部连接所述扫描仪的升降片;以及以升降钢丝为介质,与所述升降片驱动连接的升降电机。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检测物品时,将使所述扫描仪向上移动的上升信号施加到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未检测物品时,将使所述扫描仪向下移动的下降信号施加到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电机。
本发明作为扫描货架格内存放物品的货架扫描仪,包括:与所述货架格相对地设置,且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扫描仪体;在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而向所述货架格凸出的扫描仪臂;以及在所述扫描仪臂上具备;
并具备接触所述货架格内存放物品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曲线部的天线。
所述天线是以圆形或椭圆形的环形带形态组成的环形天线。
所述扫描仪臂包括:以伸缩(telescopic)形态连接的多个支承臂;以及弹性支承所述多个支承臂之间的弹簧。
作为扫描货架格内存放物品的货架扫描仪,包括: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扫描仪体;可向所述货架格相对设置地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的垂直型天线;以及可向所述货架格凸出设置地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的水平型天线。
所述垂直型天线包括薄结构的贴片天线。
所述水平型天线包括:与所述货架水平配置而可渗透所述货架格的条(bar)状水平型柔和天线。
本发明包括:使具备天线的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反复扫描货架内存放物品的水平方向扫描步骤;将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从所述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获取步骤。
所述水平方向扫描步骤是,对货架内各层分别设定位置标签,对各层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分别设定产品标签之后,使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反复扫描物品;所述位置判断步骤是,从扫描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将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
所述位置判断步骤包括:将所述扫描仪移动一次时在扫描仪的多个天线重复扫描的各层物品位置标签次数和产品标签次数分别合算,从所述合算的位置标签次数中将位置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与产品标签读取位置匹配的步骤;反复实施所述扫描仪反复往复移动时向所述读取位置匹配的步骤以后,对各匹配步骤被所述产品标签的读取位置匹配的物品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进行合算的步骤;将合算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比较而选择产品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的步骤。
所述信息数据获取步骤是,将所述选定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后,所述选定物品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一致,则采集所述选定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本发明作为对货架内多层收纳空间上存放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方法,该实施步骤包括:使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对所述货架内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层存放的物品反复实施扫描的垂直方向扫描步骤;将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获取步骤。
所述垂直方向扫描步骤是,对货架内各层分别设定位置标签,对各层收纳空间存放物品分别设定产品标签之后,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反复扫描物品;所述物品位置判断步骤是,从扫描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将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
本发明包括:对货架内各层的货格架和所述货架格上首次陈列的物品实施匹配的匹配步骤;扫描位于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而判断物品有力位置的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扫描位于另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而判断物品有力位置的在另一例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从一列和另一列判断的所述物品的有力位置中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
还包括:所述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未包括在已注册的产品组时排除在所述实际位置判断步骤判断的所述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排除步骤。
还包括:从所述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采集步骤。
所述匹配步骤包括:对位于货架内各层的多个货架格分别设定格标签,对所述各货架格的存放物品分别设定物品标签的标签设定步骤;读取所述格标签和所述的物品标签以后将读取的所述格标签和货架格之间的匹配关系保存下来的匹配保存步骤。
本发明的在所述一列或另一列判断物品位置的步骤包括: 读取位于列的货架格的格标签而选定天线当前位置的天线位置选定步骤;以及从在所述天线位置选定步骤上选定的所述天线的当前位置读取所述物品标签而选定物品有力位置的有力位置选定步骤。
本发明包括:使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水平移动的步骤;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货架格内物品的步骤;根据所述物品的检测范围设定所述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所述扫描仪的升降模式,使所述扫描仪升降的步骤。
设定所述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是,检测所述物品时设定使所述扫描仪向上移动的上升模式,未检测所述物品时设定使所述扫描仪向下移动的下降模式。
检测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步骤是,对与所述货架格内所述物品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与所述物品边缘部的水平位置实施检测。
本发明包括:a)使扫描仪向粘贴识别因子的货架格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步骤;b)从接近于移动中的所述扫描仪的所述识别因子读取序列号的步骤;以及c)根据读取的所述序列号,设定所述扫描仪的移动路径,并读取物品上粘贴的物品标签的步骤;以及d)通过所述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判断物品陈列位置的步骤。
所述c)步骤是,所述读取的序列号的读取次数少于已设定的序列号的读取次数时,使扫描仪在当前读取的识别因子和之前读取的识别因子之间的区段往复移动。
在所述c)步骤,所述识别因子选择性地保存提供扫描仪开始移动信息的开始序列号、提供指示扫描仪移动和读取物品的动作信息的行进序列号、提供扫描仪的移动结束信息的到达终点序列号。
在所述d)步骤,从通过所述扫描仪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中,将读取最多的物品标签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物品陈列位置。
本发明可以包括:装载物品的陈列格;以及在所述陈列格内隔着隔板设置,且提供可检测所述物品的天线臂的移动空间的扫描仪格。
所述扫描仪格包括:位于所述陈列格上部的上部扫描仪格;以及位于所述陈列格下部的下部扫描仪格。
所述陈列格由以多个矩阵形态配置的陈列格组件组成;所述扫描仪格配置于向垂直方向配置的多个陈列格之间。
所述隔板用被所述天线臂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构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天线利用电动机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因此与货架的每层都固定安装多个天线相比,可大幅节省天线、缆线、读取器等附属装置的材料成本,也可以节省装置设备的安装成本。
第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臂在线可渗透各层的收纳空间,补充实施扫描而货架上不存在扫描盲区,且大幅提升物品的识别率。
第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扫描仪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需要对货架进行改造或者按照物品和商品改变形状时,不需要拆卸天线重装,从而大幅节省货架改造和更换成本,且大幅缩短改造和更换货架所需的作业时间。
第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减少从RFID读取器上发生的误差范围而准确掌握位于货架的各物品的位置信息,从而提升货架上存放的物品信息的可靠性。
第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柔和形态的膜片状天线,因此不受陈列的物品高度和体积的障碍物的限制下,对货架内产品实施扫描时可确保其准确识别率。
第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同时扫描货架上存放的物品,实现对货架内扫描无盲区而提升对物品的高度扫描识别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简单图示传统的货架上设置的天线配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1b是对图1a中图示的固定天线的放大图示;
图1c是对图1a中在收纳空间的底面配置的图案化天线的放大图示;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扫描装置上配置的多个天线的排列形态的具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扫描装置上适用的渗透用臂天线的安装形态的平面图;
图5是显示图4中图示的渗透用臂天线结构的分离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渗透用臂天线被渗透到货架收纳空间内部的形态的例示图;
图7是具体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扫描装置的水平方向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的分离透视图;
图8是图7中图示的扫描装置的水平方向驱动机构在货架的水平导轨上可水平移动地设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对货架扫描装置的供电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向货架扫描装置供应电源的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供电块的放大图示;
图10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输入块的电源线放大图示;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上包括的扫描控制装置组成的框图;
图12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图;
图12b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图;
图14和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中可旋转圆筒形货架的圆形轨道的旋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前方透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后方透视图;
图18是图16的“I-I”线部的切开透视图;
图19是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装配货架扫描装置的货架的设置状态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扫描仪的放大图示;
图21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扫描仪的放大图示;
图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水平驱动装置和扫描仪体的一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水平驱动装置的放大图示;
图2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扫描仪放大图示;
图2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后方透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中膜片状天线的放大图示;
图2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后方透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前方透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后方透视图;
图31是将图29的“II-II”线部切开图示的剖视图;
图32是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3是第六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本发明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34是第六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本发明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35至图36是第六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本发明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3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3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4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正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侧视图;
图42是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辊的结构放大图示;
图43a至图43b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触发器和触发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44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位置移动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45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平衡臂的放大透视图;
图46a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在垂直轨道移动时平衡臂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46b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扫描装置从垂直轨道向曲线轨道移动时平衡臂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46c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扫描装置在曲线轨道移动时平衡臂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46d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扫描装置在曲线轨道移动时平衡臂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47是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平衡臂的放大平面图;
图48a是第八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轨道移动滑架的平衡臂放大平面图;
图48b是将图48a的“III-III”线部切开图示的放大图;
图4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扫描仪放大透视图;
图50是第八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正视图;
图51是第八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侧视图;
图52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透视图;
图53a是图52“IV”部的放大图示;
图53b是图示图52中货架扫描装置与电力线通信网之间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4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上装配扫描仪的安装状态图;
图55a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驱动辊沿直线路径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55b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驱动辊沿曲线路径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56是将图52的“V-V”部切开图示的切开平面图;
图57是将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52的“V-V”线部切开图示的切开平面图;
图58是将第九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图52的“V-V”部切开图示的切开平面图;
图59是将第九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图52的“V-V”部切开图示的切开平面图;
图60是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1a是将图60从“VI-VI”线部观察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本体结构图;
图61b是将图60从“VI-VI”线部观察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本体变形图示的结构图;
图62是将图60从“VII-VII”线部观察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支承架的结构图;
图63是图60的“VIII”部放大图示;
图64是第十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结构图;
图65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结构图;
图66a至图66d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货架格内移动轨迹的透视图;
图67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扫描装置的货架格内移动轨迹的状态示意图;
图68是第十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结构图;
图69a至图69d是第十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货架格内移动轨迹的透视图;
图7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1是将图70的扫描仪切开图示的剖视图;
图72a至图72b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扫描仪的扫描仪臂剖视图;
图73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6a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6b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7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变形例的货架扫描仪透视图;
图80至图8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82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物品配置状态图;
图83至图84是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8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86至图8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上采用的扫描装置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8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上陈列书籍的货架状态示意图;
图8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90至图9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上采用的扫描装置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9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9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的框图;
图94至图9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扫描方法上采用的扫描装置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9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透视图;
图9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图99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图100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图10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透视图;
图10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图10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图10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的货架组件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附图中的同一个构件即使在不同的图面上表示,但基本用同一个符号表示。而且说明本发明时,若对有关的公知功能或者结构的具体说明使本发明宗旨变得模糊则省略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
如图2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上,本发明上应用的货架1010上有多个收纳物品1014的收纳空间沿垂直方向形成多层。多层收纳空间1012被垂直隔墙1018分为在水平位置上分别邻接的收纳空间。多层收纳空间1012上可以分别粘贴RFID标签作为无线识别部的配置。
货架1010的前面可以配置扫描仪1020。该扫描仪1020形成从货架1010的最上部到最下部沿垂直方向较长地延长的形态,在与多层收纳空间1012相对的位置上可以分别粘贴多个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
货架1010的上部前端上可以固定粘贴引导扫描仪1020水平方向移动的导轨1016。导轨1016可以以沿货架1010的宽度方向较长地延长的形态形成。
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上部安装有水平驱动装置1032。水平驱动装置1032在与导轨1016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电机的驱动,沿导轨1016实施水平移动而使扫描仪1020向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下部为易于利用水平驱动装置1032实施水平移动,可以通过设计使之与地面保留一定间隔。
扫描仪1020上固定粘贴的多个天线的数量可以与货架1010层数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沿主体1022的长度方向与货架1010的层数和各层的收纳空间1012的位置相对地按一定间隔设置。各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如该图所示,以多角面形状(图3中四角面形状)形成图案化,纵向尺寸与货架1010的各相对的收纳空间1012高度相应,横向尺寸可以盖住收纳空间1012的一定面积,并被固定地粘贴在该主体1022的内侧。
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可以沿着各图案化的导电线,与该扫描仪1020上固定装配的控制装置1026的RFID读取器112用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货架1010的收纳空间1012以四层为例示,四个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与四个层相对应地设置,但本实施例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天线可以根据货架1010上具备的收纳空间12的数量增减到三个以下或五个以上。
面向扫描仪1020的内侧即货架110的各收纳空间12的位置上设置与收纳空间1012的层数相对应数量的多个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该多个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在该扫描仪1020沿货架1010向水平方向移动时渗透各收纳空间1012的内部实施扫描。
多个臂天线可以在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上部或之间分别设置。多个臂天线可以考虑多个层数和各层的收纳空间1012位置,在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之间相互按一定间隔分离配置。
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与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同样,沿各图案化的导电线,与该扫描仪20固定装配的控制装置1026的RFID读取器用电连接。
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可以向货架1010的收纳空间1012凸出地设置,在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上保持90度的角度。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以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复原关节部的臂形态组成为宜。随之,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不损坏各收纳空间1012内部存在的障碍物和物品,同时利用区分各收纳空间1012的垂直隔墙1018不被破损地接触后在下一格的收纳空间1012内部恢复为90度的角度。例如,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可以柔和地折叠以后复原。
如图4至图5所示,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是在各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固定粘贴着固定托架1036,固定托架1036上有第一和第二臂1040-1、1040-2通过两个第一和第二复原关节部1038-1、1038-2可复原地结合。
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以分别具备两个臂1040-1、1040-2和两个复原关节部1038-1、1038-2为例示进行说明,但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可以考虑货架1010的收纳空间1012内部深度和与扫描仪1020和货架1010的相隔距离等,至少具备三个以上的臂和复原关节部。
各第一和第二臂1040-1、1040-2上可以固定地分别粘贴第一和第二天线图形1042-1、1042-2。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图形1042-1,1042-2以通过图案化的导电线相互连接的状态延长,可以与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内侧形成的图案化导电线(见图3)连接。
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的复原关节部1038-1、1038-2上有固定托架1036和第一臂1040-1、第一臂1040-1和第二臂1040-2通过螺栓1044和螺母1048可转动地结合。螺栓1044和螺母1048的结合部位可夹入复原弹簧1046地组成。
随之,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的弹簧固定托架1036和第一臂1040-1、第一臂1040-1和第二臂1040-2在正常状态下被复原弹簧1046支承着, 对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面形成90度角度地直角凸出。即使接触到收纳空间1012内部的物品、障碍物或垂直隔墙1018,但通过复原弹簧1046的弹性角度出现变形之后,重新通过复原弹簧1046的复原作用恢复为直角凸出状态。
就是说,所述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在货架1010的各收纳空间1012内部向水平方向渗透,向左/右侧联动而接收该收纳空间1012内部存放和陈列的物品上粘贴的RFID标签的信息信号。
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应用复原弹簧1046,一般保持对扫描仪1020主体1022面的直角凸出状态,接触到收纳空间1012内的物品、障碍物或垂直隔墙1018则角度会出现变形。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固定托架1036和第一臂1040-1的连接部位和各第一臂1040-1和第二臂1040-2的连接部位设置具有一定拉力的橡皮筋,使之具有相互对应的抗拉强度,使橡皮筋的拉力取代复原弹簧1046的弹性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是各臂1040-1、1040-2直接渗透所述收纳空间1012内部而扫描RFID标签。但,各臂1040-1、1040-2可以直接接触收纳空间1012内存放和陈列的物品,导致对外部冲击比较弱的物品容易受到损伤。为解决所述的物品受损伤的问题,可以应用如图6的臂天线的渗透结构。
如图6所示,收纳空间102的底面可以双重配置非金属性的第一和第二底板1050-1、1050-2。双重的第一底板1050-1和第二底板1050-2之间可以由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可以充分渗透,向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形成一定间隔的空间部。
该第一和第二底板1050-1、1050-2包括非金属材料。例如,第一和第二底板1050-1,1050-2上均可应用玻璃板、透明/不透明的树脂板、木板等。
双重的第一和第二底板1050-1、1050-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部如果应用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渗透的结构,则各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的臂1040-1、1040-2会直接接触到收纳空间1012内部的物品,因此在不损伤物品的状态下也可以精确地实施扫描动作。
本发明上应用的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只应用扫描仪20的主体1022与对货架1010水平移动的方向相同地水平运行的结构,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用与所述弹性弹簧1046具有相同弹力的部件。为了各臂天线在该货架1010的各收纳空间1012内部垂直运行,固定托架和第一臂、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关节可以以垂直形态结合。以垂直形态实现的臂天线平时在扫描仪1020主体1022的垂直方向保持直角凸出状态,接触到收纳空间1012内物品、障碍物或垂直隔墙1018即可向垂直方向变形。
扫描仪1020的主体1022可以以钢铁(Steel)、铝等金属材料形成。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和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可以实施防止向货架1010的收纳空间1012以外即向后方(就是货架1010的前面方向)进行扫描的屏蔽功能。
扫描仪1020可以在其主体1022的右侧和左侧分别有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沿该主体1022的长度方向相互按一定间隔设置。
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向扫描仪1020的右侧和左侧方向移动时,分别检测与各位于右侧方向和左侧方向的设置物之间的距离,将检测的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26。
就是说,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和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对扫描仪1020能否从货架1010右侧终端向左侧终端、从左侧终端向右终端正常移动实施监测功能。
各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和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可以使用对右侧和左侧方向的距离实施检测的元件。这些右侧传感器1028和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可以应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非接触式传感器元件,也完全可以使用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机械式接触传感器元件。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1020上应用的水平驱动装置1032可在其主体1022的上部设置,沿着货架110的上端设置的导轨1016向水平方向左右往复移动。
如图7至图8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032其组成包括装配部1052上固定设置的电机1054、与电机1054的驱动轴结合的旋转部件1056、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第一和第二旋转轮支承托架1066、1068、辅助轮1080、辅助轮支承托架1078。
电机1054例如可以接收如12V的恒定驱动电压运行而使其驱动轴恒速旋转。与驱动轴结合的旋转部件1056以圆筒形状形成,其圆筒形状外面形成多个螺纹,与旋转带1058内侧整体上形成的螺纹啮合而使该旋转带1058联动旋转。
旋转带1058是在其内侧整体上形成的螺纹与所述电机1054侧旋转部件1056的螺纹啮合的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的前面分别粘贴的第一和第二联动部件1062-1、1064-1上形成的螺纹分别啮合。旋转带1058为保持通过螺纹与旋转部件1056、与第一和第二联动部件1062-1、1064-1啮合的状态,不松弛地保持一定拉力。
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通过第一和第二旋转轮支架1066、1068和螺栓1070可转动地结合,可以固定地装配沿各轮1062、1064的旋转轴与旋转带1058用螺纹啮合的第一和第二联动部件1062-1、1064-1。
导轨1016可以由底轨面1072和前面导向部1074、后面导向部1076组成。前面导向部1074沿着导轨1016的长度方向,从前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发挥引导作用防止与底轨面1072接触旋转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向前面脱离。
后面导向部1076可以沿导轨1016的长度方向,从后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引导在底轨面1072旋转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转到后面。
底轨面1072优选地以摩擦力强度充分的材料形成。底轨面1072是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旋转时不滑动,从电机1054直接接收驱动力而移动其轨面。
辅助轮支承托架1078是固定地装配在所述扫描仪1020的装配部1052的状态下,通过辅助轮1080和螺栓1070可自由转动地结合。
辅助轮1080是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旋转时支承浮在地面上的扫描仪1020的本体1022不向货架1010侧倾斜。由此,辅助轮1080紧贴导轨1016的后部,在无动力的状态下自由旋转。
电机1054可以接收电力作为旋转驱动的动力源。作为本发明的基本电源供应装置,可以装配消耗型一次电池,或者作为二次电池装配可以再充电的充电池的电源电池1082在扫描仪1052上被固定装配而通过电线向所述电机1054供电。
如图9所示,电源供应装置的变形例是,在导轨1016的底轨面1072用电连接于电源插头1088和稳定器1086的第一和第电源供应线1084-1、1084-2沿着该底轨面1072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长铺设。而且在底轨面1072上接触旋转的第一和第一旋转轮62、64的两侧上与第一和经二电源供应线1084-1、1084-2接触而接收电源的第一和第二电源刷1090-1、1090-1通过螺栓1070被固定地设置。
第一和第二电源刷1090-1、1090-2与各旋转轮1062、1064的旋转无关,在始终与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1084-1、1084-2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与各电源供应线1084-1、1084-2连接的稳定器1086和电源插头1088接收商用交流电源。
第一和第电源刷1090-1、1090-2可以与电源线1092用电连接。电源线1092可以连接于扫描仪1020的装配部1052上设置的直流转换部1094连接。此时,直流转换部1094可以与向电机1054供电的电源电池1096连接。
直流转换部1094将从电源刷1091-1、1090-2通过电源线1092施加的常用交流电源整流和平滑化,切换成直流电源,将切换的直流电源供应到电源电池1096。
电源电池1096内部安装有可以反复充电的充电池而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沿导轨16的底轨面1072旋转移动期间也可以时常被充电电机1054驱动所需的电力。
而且如图10a至图10c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又另一个实施例是,货架1010的上部一侧终端边角(例如,上部右侧终端边角)侧上与电源插头1104连接的电源供应块1100通过固定部件1098被固定地装配在货架1010的一侧终端垂直隔墙1018。与电源供应块1100的装配位置相对应,在扫描仪1020的上部一侧(例如,上部右侧)上有扫描仪20向电源供应块1100的装配位置移动时用电接触而接收商用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块1108通过固定部件1106被固定装配在该扫描仪1106上。
电源供应块1100的内部可以安装稳定器,与扫描仪1020上装配的电源输入块1108相遇而接触的部位上有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端子1102-1、1102-2露出形成。
电源输入块1108是在与电源供应块1100的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端子1102-1、1102-2相对的位置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电源输入端子1110-2、1110-2,可以通过电源线1092与直流转换部1094连接。
直流转换部1094将通过电源线从所述电源输入块1108输入的商用交流电源整流和平滑化,转换成直流电源而向电源电池1096供应直流电源。
就是说,扫描仪1020是在不实施扫描动作的期间,位于所述供电块1100被装配的货架1010的一侧终端的同时通过电源输入块1108接收商用交流电源而对电源电池1096进行充电。
然后,如图1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适用的扫描控制装置1026其组成包括: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和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RFID读取器1112、包括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的第一方向传感器组1114、包括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的第二方向传感器组1116、传感器信号输入部1118、存储器1120、微处理器1122、电机驱动部1124、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无线通信部1128。
RFID读取器1112与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与所述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通过导电线分别连接而读取从各天线接收的RFID标签的UHF频段或VHF频段的标签信息信号。
第一方向传感器组1114是对由在所述扫描仪20的右侧按一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组合的传感器组的统称。第二方向传感器组1116是对由在所述扫描仪1020的左侧按一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组合的传感器组的统称。
传感器信号输入部1118分别被输入从组成所述第一方向传感器组1114的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1028分别发生的第一方向传感器信号,以及从组成第二方向传感器组1116的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1030分别发生的第二方向传感器信号,在所述微处理器1122转换成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形态。
存储器120存储从RFID读取器1112读取的所述货架1010内的物品标签信息数据,存储通过无线通信部128从外部接收的该扫描仪1020的运行指令信息。
所述存储器1120存储为根据第一方向传感器组1114和第二方向传感器组1116的传感器信号计算扫描仪1020到达距离的传感器初始值数据,以及基于该传感器初始值的基准距离数据,可以暂存根据传感器信号计算的到达地点的距离数据。
在本发明将存储器1120作为一个区域在附图上图示说明,但是整体运营扫描仪控制装置的装置功能的装置运营程序、存储传感器初始值数据等非易失性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标签信息或运行指令信息、距离计算数据等挥发性信息的挥发性存储器应单独配备为宜。
微处理器1122可以实施控制采集从所述RFID读取器1112读取的标签信息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和无线通信部1128,以无线方式传送给外部中央标签信息采集系统。
微处理器1122可以接收通过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入部1118输入的从第一方向传感器组1114的传感器号和,从第二方向传感器组1116的传感器信号,根据所述存储器1120的传感器初始值数据和基准距离数据,计算随水平移动的在所述货架1010的到达地点,对电机驱动部124实施驱动控制而控制该扫描仪1020继续向当前移动方向移动或转换移动方向向反方向移动。
微处理器1122基本上按照控制该扫描仪控制装置运营的装置运营程序的驱动算法,对通过该扫描仪1020水平往复运动的扫描功能整体地实施控制。
微处理器1122通过无线通信部1128和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从外部用无线接收运行指令,根据运行指令决定扫描仪1020的水平往复运动次数、水平往复运动周期、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时间段等。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26作为一个变形例,可以在扫描控制装置的外面装配键输入部,根据操作人员通过该键输入部的键输入,对扫描仪1020水平往复运动的运行指令实施多样化输入而在微处理器1122根据所述键输入的运行指令,完全可以实施扫描仪1020的水平驱动控制。
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可以将从微处理器1122生成的标签信息的采集数据或该扫描仪1020的驱动控制相关报告信息等各种数据信息转换成可以实施无线传送的信号带,将通过无线通信部1128接收的无线通信信号转换成可在所述微处理器1122处理的数据形态并实施解码处理。
无线通信部1128可以发挥将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转换信号的信息信号用无线传送,或者接收从外部接收的特定信号带的信息信号后提供给无线通信转换部1126的作用。
无线通信部1128可以实施应用近距离RF通信、蓝牙(Bluetooth)通信等通信方式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作用而与应用无线通信功能的至少一个监测用计算装置或智能手机、其它专用控制系统实施双向无线通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
图12a是对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的图示,在该图中,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件实施相同功能和动作的构件使用同一个参照符号,并省略该内容的说明。
如图12a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装置包括具备多个收纳空间1012的货架1010、沿该垂直长度方向按一定间隔设置的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以及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该扫描装置的组成可以包括:根据控制装置26的控制,运行水平驱动装置130而对所述货架110向水平方向实施左/右往复运动的扫描仪、引导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130的水平方向驱动的下部导轨1132、所述扫描仪实施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联动支撑该扫描仪的上部沿所述货架1010的前面紧贴驱动的支承轮1142、设置于所述货架1010的上部而引导所述支承轮1142水平运动方向的上部导轨1144。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扫描仪的水平驱动装置1130是其构件和动作与图7上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水平驱动装置1032相同。但,水平驱动装置113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不是设置在所述货架1010的上部,而是设置在下部。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下部导轨1132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轨1016的组成即底轨面1072、与前面导向部1074、后面导向部1076形状同一且实施相同功能的底轨面1134以及前面导向部1136和后面导向部1138组成。但,下部导轨部1132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不是在货架1010的上部设置,而是在下部前面设置。
就是说,扫描仪是水平驱动装置130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轮1062、1064沿着货架1010的下部前面设置的下部导轨132旋转移动时向该货架1010的水平方向实施左/右往复运动而利用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和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对收纳空间1012内部物品的标签信息实施扫描。
位于扫描仪上部的支承轮1142与扫描仪的上部固定装配着支架140可转动地结合,沿着所述货架1010的前面上端配备的上部导轨1144旋转移动同时通过重力在上部支承扫描仪的主体不摇动,保持已设置的与货架1010的紧贴距离。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扫描仪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组成装配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源电池,也可以适用从外部接入商用交流电源,对电池上充电使用的电源供应装置。
如图12b所示,第二实施例变形例的扫描仪装置上,扫描仪上设置具备供电输入端子(无图示)的供电输入块1111,货架上可以设置具备可接触供电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1101-1的供电点1101(charging station)。
例如,扫描仪沿着上部导轨1144移动或停止的状态下,供电输入块1111的供电输入端子接触到供电点1101的供电输入端子1101-1,则扫描仪的供电输入块1111从供电点1101接收交流电源而被充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装置的整体外观图,在该图中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件实施相同功能和动作的构件使用同一个参照符号,并省略该内容的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装置被适用于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面体状的货架1010。
相反,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装置可以适用于具有圆形形状的多个收纳空间被连续配置形成的圆筒形状货架1150。
就是说,圆筒形状的货架1150是沿着其圆筒形周围有多层收纳空间被连续排列的状态下,在其内部可以收纳存放粘贴RFID标签的各种物品1014,各层的收纳空间可以利用垂直隔墙1153支承其外形和对收纳空间区域进行划分。
圆筒形状的货架1150上适用的扫描仪115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1020同样,沿其垂直长度方向按一定间隔具备第一至第四天线1024-1、1024-2、1024-3、1024-4和第一至第四臂天线1034-1、1034-2、1034-3、1034-4,在控制装置1026的控制下,运行水平驱动装置1032,向水平方向实施向左侧或右侧的运动。但本发明的扫描仪1151被安装的货架1150以圆筒形状形成,可以根据控制装置1026的控制指令,以该货架1150的某一地点为准实施左/右往复运动,从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中选择某一方向,实施连续的单向水平旋转运动。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扫描仪1151与第一实施例上适用的扫描仪1020同样,从货架1150的安装位置面上浮一定高度的状态下,其上部设置的水平驱动装置1032被吊在货架1150的上端配置的圆形轨道导轨1154的状态下驱动。
水平驱动装置1032的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的水平驱动装置的组成具有同样的构件和驱动机构。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水平驱动装置1032须沿着圆筒形状的货架1150周围,使该扫描仪1151水平旋转,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变形,使其符合圆形形态连续配置的导轨1154的圆形轨道。
圆形轨道的导轨1154是按照该货架1150的圆筒形状,形成圆弧形态连续形成圆形无限轨道的形状,但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轨1016同样,可以由底轨面1156、前面导向部1158和后面导向部1160组成。
水平驱动装置1032是为旋转轮沿着以所述圆形轨道形成的导轨1154的圆弧形态,不脱离轨道,不被前面导向部1158或后面导向部1160卡住地柔和行驶,可以适用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旋转轮的变形结构。
就是说,如图14和图15所示,以扫描仪1151的上部固定装配的旋转轮托架1164可以弯曲形成“ㄷ”字形状。在托架1164的弯曲部终端与旋转轮1162结合的结合部1170可以圆弧形状形成。通过旋转轮1162中心部的孔与螺母1174结合的转动螺栓1166是其前端以与托架1164的结合部1170相同的圆弧形状形成的拧结部1168可以利用螺栓1172与结合部1170可转动地结合。
因此,旋转轮托架1164和旋转轮1162是各圆弧形状结合部1170和拧结部1168相互向正/逆方向可转动地结合,因此该旋转轮1162不以直线行驶,而是沿着圆形轨道的导轨1154上配备的圆弧形状,在轮子本身形成倾斜(Tilting)的同时顺利地旋转行驶。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扫描仪15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同样,装配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电源电池可以独立组成,而且如图9和图10所示,也可以适用平时从外部接入商用交流电源向电池充电使用的电源供应装置。
如图13所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扫描系统是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032被设置在扫描仪1151的上部,圆形轨道的导轨1154根据该水平驱动装置1032的安装位置,设置于所述货架1150的上端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而是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同样,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032完全可以设置在该扫描仪1151主体的下部,与此相应地在所述圆筒形状的货架1150下部设置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032驱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导轨。
所述扫描仪1151和所述圆筒形状货架1150上,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例示同样,在上部分别补充设置支承轮和上部导轨,所述扫描仪1151沿着所述货架1150旋转移动时,支承该扫描仪1151主体通过重力主体不摇动,保持已设置的与所述货架1150之间的紧贴距离为宜。
如图16至图2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是其组成包括:具有扫描仪体1211和扫描仪臂1212的扫描仪1210、使扫描仪1210向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1220、检测位于扫描仪1210移动方向上的设置物或障碍物的距离传感器1240、控制这些扫描仪1210、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220以及距离传感器1240的控制器1230。
具体是,为扫描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存放的物品120,扫描仪1210上具备可识别从物品120粘贴的无线识别部的信号的多个天线1212-1。
本实施例中,物品120的无线识别部和扫描仪1210的天线1212-1上应用基于RFID技术,物品120上粘贴RF标签作为无线识别部,扫描仪1210上装配可以从物品120的RF标签接收RF信号的天线1212-1。而且除了上述的基于RFID技术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各种可无线提供物品120信息的其它形态无线识别技术。
所述扫描仪1210的组成包括扫描仪体1211、装配托架1213和扫描仪臂1212。其中,扫描仪体1211以向货架1211的垂直方向具有一定长度的一对组成,一对扫描仪体1211通过固定盘1214-1连接。固定盘1214-1上具备屏蔽信号的屏蔽膜1214,或显示被扫描的物品信息等的显示装置(无图示)。
各扫描仪体1211由以装配托架1213为介质连接泊多个扫描仪条1211-10~1210~40组成。尤其,可插入这些多个扫描仪条1211-10~~1210~40、装配托架1213的固定螺栓1213-2的多个装配孔1211-1向长度方向相分离配置而利用装配托架130组装扫描仪1211-10~~1210~40时,可以根据多个装配孔1211-1的固定螺栓1213-2的固定位置调节扫描仪1210全长。
该扫描仪1210的装配托架1213配置于多个扫描仪条1211-10~~1210~40之间,相互连接这些扫描仪条1211-10~~1210~40之间的相对端部,该一侧部有扫描仪臂1212被可旋转地装配。
为此,装配托架1213上组装插入支座1213-1、弹性旋转杆1213-3和臂传感器1215。插入支座1213-1是扫描仪条1211-10~1210-4的端部被插入的贯通口,该插入支座1213-1上有相对地配置的扫描仪条1211-10~1210-4端部被重叠插入,插入的扫描仪条1211-10~1210-4端部被固定螺栓1213-2固定住。弹性旋转杆1213-3以弹簧轴承(无图示)为介质,与装配托架1213可旋转地连接,该一侧上通过连接片1212-2连接扫描仪臂1212的起端部,该另一侧形成扫描仪臂1212转动时可接触到一对臂传感器1215的接触销1212-3。臂传感器1215是检测扫描仪臂1212的往复转动次数,将检测到的轻敲(Tapping)检测信号施加到控制器1230的传感器,由中间隔着接触销1212-3,与扫描仪臂1212的转动方向相分离配置的一对组成。
如图2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该装配托架1213上可以配备使扫描仪臂1212自动往复旋转的轻敲电机1213-4。该轻敲电机1213-4以弹性旋转杆1213-3或旋转轴(无图示)为介质连接于扫描仪臂1212的起端部,从控制器1230接收运行信号运行而使扫描仪臂1212按既定的往复次数旋转。
该扫描仪1210的扫描仪臂1212通过装配托架1213可旋转地装配在扫描仪体1211上,利用多个天线1212-1扫描位于货架1211各层收纳空间111的物品。此时天线1212-1在扫描仪1210的一定面积上形成多角面形状的图案,用无线或有线与控制器1230的读取器1231实施通信。
本实施例中扫描仪臂1212由向收纳空间111内一侧方向展开的一方向扫描仪臂1212和向一个收纳空间111内另一侧方向展开的另一方向扫描仪臂1212组成配置,由此扫描仪臂有效扫描位于收纳空间111内两侧边缘部的物品120。
该扫描仪臂1212直径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以伸缩(telescopic)形态连接而可调长度地组成。
距离传感器1240检测位于扫描仪1210移动方向的设置物或障碍物,将检测到的距离感应信号施加到控制器1230。
所述距离传感器1240是在扫描仪1210的两侧边缘部,更加具体是在扫描仪1210固定盘1214-1的两侧边缘部上、下分离配置,检测位于扫描仪1210水平方向的障碍物而确认扫描仪1210能否正常移动到货架1211的两侧端位置。
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240使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式非接触传感器元件,也可以使用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机械式接触传感器元件。
尤其,该距离传感器1240可以识别邻接的货架110隔板,可区别排列在货架110水平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1的位置。此时,距离传感器1240利用激光传感器,检测货架110的隔板,或者识别货架110的隔板上提前标示的标志。
进一步,将告知扫描开始和结束的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标示在位于货架110的最右侧端或最左侧端的隔板时,距离传感器1240可以货架110的最右侧端或最左侧端位置检测货架110的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使扫描仪1210在该位置上开始移动,或者结束扫描仪1210的移动。
如图23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220作为使扫描仪1210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包括导轨1221、移动托架1222、驱动电机1223和轮传感器1225。
该水平驱动装置1220的导轨1221是由在货架110的上端部侧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轨道组成,引导移动托架1222的移动路径。导轨1221上可以配备用于实现后述的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电力通信线路(无图示),利用该电力通信线路,可以把电力和数据同时传送到距离传感器1240、水平驱动装置1220、臂传感器1215和轮传感器1225等。
该水平驱动装置1220的移动托架1222以具有轨道卡合槽1222-2的驱动辊1222-1为介质,可沿着导轨1221移动地装配,驱动电机1223运行时向货架110的一侧方向或另一侧方向移动。驱动辊1222-1是由通过主支撑片1222-31位于导轨1221的上侧而通过旋转带1224与驱动辊1222-1驱动连接的主驱动辊1222-11,以及通过子支承片1222-32在下侧支撑导轨1221的子驱动辊1222-12组成。
该水平驱动辊1220的驱动电机1223以驱动辊1222-1和旋转带1224为介质驱动连接,但该旋转带1224是由包住驱动电机123的驱动轴和驱动辊1222-1旋转轴的闭环形带形成而将驱动电机1223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1222-1。轮传感器1225与驱动电机1223的驱动轴联动,测定旋转数,通过测定的旋转数,换算扫描仪1210的移动距离。如此换算的扫描仪1210的移动距离被转换成移动检测信号而施加于控制器1230。
如图24所示,控制器1230控制扫描仪1210的水平方向移动同时根据从扫描仪1210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120信息数据。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300是从概念的定义上包括读取器1231、局部控制器1230-10和扫描仪控制器1230-20。
该控制器1230的读取器1231读取从多个天线1212-1接收扫描信息扫描的物品1212的物品信息数据。本实施例中读取器1231读取从多个天线1212-1接收的物品120的RF标签的UHF频段或VHF频段的标签信息信号。
该控制器1230的局部控制器1230-10是其组成包括数据接收部1233-1、数据发送部1232和数据发送部332,将扫描仪1210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120位置选为物品120的实际位置,从选择的物品120扫描信息采集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
尤其,局部控制器1230-10通过扫描仪1210扫描物品120时将从具有货架110位置信息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具有产品实际信息的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具有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120位置选定为物品120的实际位置后,将所述选定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比较后,如果选定的物品120与已注册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互一致,则采集选定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
该控制器1230中扫描仪控制器1230-20向水平驱动装置1220施加运行信号,使扫描仪1210将收纳空间111向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例如,扫描仪控制器1230-20将初始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从扫描仪1210的距离传感器1240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比较计算扫描仪1210可移动的移动距离,或者将初始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从水平驱动装置1220的轮传感器1225施加的扫描仪1210的移动检测信号相比较计算扫描仪1210可移动的移动距离,然后根据计算的可移动距离向水平驱动装置1220施加运行信号。
此时扫描仪控制器1230-20可以利用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与读取器1231、距离传感器1240、水平驱动装置1220和臂传感器1215以及轮传感器1225连接。因此,本发明是可以利用对交流频率同时上传几十MHz以上高频信号的一个电力通信线路同时供应电力和数据,不需要为供应电力和数据而配备其它电力线和数据传送线。
如图25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的本发明,其组成包括:具有相互长度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1212的扫描仪1210、使扫描仪1210向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1220、检测位于扫描仪1210移动方向上的设置物或障碍物的距离传感器1240、这些扫描仪1210、控制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220和距离传感器1240的控制器1230。
其中水平驱动装置1220、距离传感器1240和控制器1230的组成与上述的水平驱动装置1220、距离传感器1240和控制器1230组成相比大同小异,故不再详述。
但扫描仪1210的扫描仪臂是考虑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内不同位置的物品120安排状态,以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组成而可旋转地设置于装配托架1213上。
例如,该扫描仪臂是其组成可以包括长度最短的第一扫描仪臂1212-6、长度最长的第三扫描仪臂1212-4、具有中间长度的第二扫描仪臂1212-5,各扫描仪臂可以由支撑条和天线组成。例如,第一扫描仪臂1212-6由第一支承条1212-63和第一天线1212-61组成,第二扫描仪臂1212-5由第二支承条1212-52和第二天线1212-51组成,第三扫描仪臂1212-4由第三支承条1212-4和第三天线1212-41组成。
下面对以上述配置组成的本发明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由定时器决定时间以后,在扫描仪1210出发地点局部控制器1230-10和电力线通信网(PLC)由节电模式变更为运行模式。运动模式变更以后,在局部控制器1230-10暂时显示手动/自动模式窗口,如果操作人员在既定的时间内没有选择“手动模式”则运行“自动模式”。如果由操作人员设定模式,则局部控制器1230-10会启动读取器1231。
确认读取器1231启动以后,通过电力线通信网确认距离传感器1240和轮传感器1225、臂传感器1215的信号,扫描仪臂1212通过轻敲电机1213-4往复转动时,在臂传感器1215上在扫描仪1210的出发地点折弯的扫描仪臂1212向中央渗透展开的时点开始计算往复次数(轻敲),利用轮传感器1225测定移动距离。此时,扫描仪臂1212的往复运动是在到达作业人员设定的往复次数的计数为止,均在收纳空间111内实施。
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1240持续检测有无位于扫描仪100移动路径的障碍物,识别到障碍物时通过电力线通信网,使驱动电机1223和读取器1231停止运行。而且,轮传感器1225在移动中持续监测移动距离,如果扫描仪臂1212无折弯地移动作业人员设定的距离以上,则读取器1231被输入臂传感器1215的信号为止停止读取器1231。然后,由臂传感器1215重新输入折曲信号以后,读取器1231运行并重新实施读取。
从距离传感器1240施加对整个货架110的读取完成的终止信号以后,电力线通信网中断对驱动电机1223和读取器1231的供电,向局部控制器1230-10通报完成读取。接收到完成读取信号以后,本地控制部1230-10对期间接收的数据实施分析和过滤,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以后进入待机模式。
如图26至图27所示,第五实施例的本发明是其组成包括:具有扫描仪体1211和膜片状天线1212-7的扫描仪1210、使扫描仪1210向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1220、控制这些扫描仪1210和水平驱动装置1220的控制器1230。这里的扫描仪体1211、水平驱动装置1220和控制器1230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扫描仪体1211、水平驱动装置1220和控制器1230相似,因此在以下内容中主要围绕与实施例之间存在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扫描仪1210的膜片状天线1212-7是以柔和的膜片形态组成的天线,擦过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上存放的物品120的同时进行扫描,还可以灵活应对位于天线移动路径上的设置物或障碍物。
所述膜片状天线1212-7可以以装配托架1213为介质,装配在扫描仪体1211上。装配托架1213上组装插入支座1213-1、固定螺栓1213-2、装配片1213-5和存储器支座1213-6。
该装配托架1213的插入支座1213-1是扫描仪条1211的端部插入的贯通口,该插入支座1213-1上有相对配置的扫描仪条1211端部被重叠插入,插入入扫描仪条1211的端部被固定螺栓1213-2固定住。装配片1213-5是沿装配托架1213的垂直方向延长的组成,该一面上形成装配存储器支座1213-6的起端部被装配的多个装配槽1213-51。存储器支座1213-6由用于固定膜片状天线1212-7起端部的插座形态形成,由变形时可恢复成原形态的形象记忆合金形成。
如上所述,为扫描物品,使用柔和形态的膜片状天线而不管陈列物品的高度和体积皆可确保对货架内产品扫描的准确识别率。
如图28所示,根据第五实施例变形例的本发明中膜片状天线1212-7可由一方向膜片状天线1212-71和另一方向膜片状天线1212-72组成。
一方向膜片状天线1212-71向收纳空间111内一侧方向配置,另一方向膜片状天线1212-72向收纳空间111内另一侧方向配置,因此膜片状天线1212-7对位于收纳空间111内两侧边缘部的物品120也可以有效扫描。
如图29至图32所示,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可以包括扫描仪13100、距离传感器1340、垂直驱动装置1320和控制装置1330。
具体是,扫描仪1310可以扫描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上存放的物品120。本实施例应用基于RFID技术。为此,物品120上粘贴RF标签作为无线识别部,扫描仪1310上具备可从物品1310的RF标签接收RF信号的天线1311。该扫描仪1310的天线1311在扫描仪1310的一定面积上形成多角面形状的图案,可与控制装置1330的读取器部1331实施无线或有线通信地设计。
本实施例是以货架110上存放的物品120上粘贴RFID标签作为无线识别部为一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可用无线提供物品120信息的其它形态的各种无线识别技术。
所述扫描仪1310以围住货架110收纳空间111的环形态,更具体是以四角环形态构成,但该扫描仪1310的形态会根据货架110的整体形状进行变化。
例如,货架110的侧向边缘部如果以四角形态构成,则扫描仪1310是以四角环形态构成,但货架110的侧向边缘部以三角形态、六角形态或圆形形态构成时,为与该侧向边缘部的形态对应,可以以三角环形态、六角环形态或圆形环形态构成。由此,扫描仪1310的天线1311在没有渗透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内的状态下,可以位于与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最近的位置,由提升天线1311对物品120RF标签的RF信号识别率。
如果货架110的侧壁为非金属物质,则物品RF标签的RF信号可以穿透非金属物质,因此在以四角环形态构成的扫描仪1310的的所有侧壁上配置多个天线1311为宜。但,货架110为金属物质,则天线1311对物品RF标签的RF信号的识别率明显降低,因此,天线1311配置在与收纳空间111的开放口相对位置为宜。而且扫描仪1310的外面可以设置屏蔽膜1350。
距离传感器1340装配在扫描仪1310的上端和下端边缘部,检测位于扫描仪1310移动方向的障碍物而检测是否正常移动到货架110的上、下端位置。
例如,此距离传感器1340在扫描仪1310上、下方向移动时,分别检测与位于扫描仪1310上侧方向和下侧方向的设置物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将检测到的距离检测信号提供给控制装置1330。距离传感器1340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式非接触传感器元件,或者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机械式接触传感器元件。
垂直驱动装置1320的结构可以使扫描仪1310向货架110上、下方向移动,使扫描仪1310沿着货架110侧壁上设置的导轨1321向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为此,垂直驱动装置1320的组成包括导轨1321、移动片1322、旋转带1324和驱动电机1323。导轨1321以在货架110的侧壁上向上、下方向延长形成的轨道结构形成,提供扫描仪1310上装配的移动片1322滑行移动的移动路径。移动片1322 被固定设置在扫描仪1310上,扫描仪1310上、下方向移动时沿着导轨1321移动。旋转带1324由在驱动电机1323的旋转轮1327-11和位于导轨1321下端的连接轮1327-12之间闭循环的闭环构成。驱动电机1323以旋转带1324为介质与移动片1322驱动连接,从消耗电池或充电池接收电源,由控制装置1330施加运行信号时向移动片1322提供驱动力。
就是说,控制装置1330的运行信号施加到驱动电机1323以后,旋转带1324从驱动电机1323接收旋转力而在驱动电机1323的旋转轴和移动片1322之间旋转,移动片1322是通过旋转带1324的旋转,沿导轨1321向货架1311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移动,最终扫描仪1310是通过移动片1322的移动,向货架110的向上、下方向移动。
控制装置1330是通过垂直驱动装置1320控制扫描仪1310的移动,从多个天线1311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1312的物品信息数据。
例如,所述控制装置1330可以包括读取器部1331、存储器部1332和微处理器部1333。 读取器部1331从多个天线1311接收扫描信息,读取扫描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本实施例中读取器部1331发挥从天线1311接收的物品120RF标签读取UHF频段或VHF频段的标签信息信号的作用。
控制装置1330的存储器部1332存储由读取器部1331读取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暂存计算扫描仪1310可移动距离的基准距离数据和由扫描仪1310的距离传感器1340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以及扫描仪1310可移动的移动距离。
控制装置1330的微处理器1333采集由读取器部1331读取的物品信息数据,用无线传送到外部的中央标签信息采集系统,对计算扫描仪1310移动距离的基准距离数据和由扫描仪1310的距离传感器1340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进行比较,计算扫描仪1310可移动的移动距离,考虑计算的移动距离,使扫描仪1310位于在货架110内的多层收纳空间111中选择的一层收纳空间111。就是说,微处理器1333考虑由距离传感器1340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控制扫描仪1310继续向当前移动方向移动,或者改变移动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
该微处理器1333按照装置运营程序的驱动算法,对通过扫描仪1310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扫描功能实施整体控制,通过无线从外部接收运行指令,根据运行指令决定扫描仪1310的水平往复运动次数、水平往复运动周期、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时间段等。
尤其,微处理器1333是扫描仪1310反复移动时计算扫描仪1310对各物品120的扫描信息次数,从计算的扫描信息次数中将扫描信息次数计算最多的物品120位置选定为物品120的实际位置,从选定的物品120扫描信息采集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
因为,扫描仪1310移动一次,则扫描仪1310的天线1311可以接收位于天线1311近处的物品120的RF标签乃至位于周边的物品120的RF标签,因此为更加准确地检测物品120的实际位置,使扫描仪1310反复移动的同时掌握各物品120的扫描信息次数,将扫描信息次数记录得最多的物品120位置选定为物品120的实际位置。
如图33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变形例的本发明是可在货架110内收纳空间111内向货架110的上、下方向移动地组成。其中,扫描仪1310、距离传感器1340和控制装置1330的配置与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扫描仪1310、距离传感器1340和控制装置1330的配置相同,故不再详述。
但,垂直驱动装置1320的导轨1321是在货架110的内侧壁上向上、下方向延长形成,扫描仪1310的移动片1322在此导轨1321上被可滑行移动地设置。控制装置1330的运行信号施加到驱动电机1323以后,从驱动电机1323接收旋转力的旋转带1324旋转,随之移动片220沿着导轨1321向货架110的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移动。
如图34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的本发明中,货架110可以由内部货架区110-1和外部货架区110-2组成。
内部货架区10a具有多层收纳空间111,可以装配上述的扫描仪1310、扫描仪1310、距离传感器1340和垂直驱动装置1320。外部货架区110-2是以包住内部货架区10-1的结构,铰接使内部货架区110-1与外部隔离的开闭门110-3,此开闭门110-3上可以选择安装可锁定的锁定装置。
如图35至图37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本发明是,以向侧方向连续配置的四角环形态扫描仪1310整体地包住货架组件100的结构,向货架组件100的上、下方向可移动地组成。
货架组件100是多个货架区100-1、100-2、100-3、100-4向侧方向保持一定细缝地配置,这些货架区100-1、100-2、100-3、100-4具有存放物品120的多层收纳空间111。多个货架区100-1、100-2、100-3、100-4中选择的货架区侧壁上向上、下方向延长形成第一导轨1321-10和第二导轨1321-20,移动该第一导轨1321-10和第二导轨1321-10的扫描仪1310的移动片1322连接于第一至第三旋转带1324-10、1324-20、1324-30。
本实施例中,扫描仪1310以连续连接的四个环形态形成,该四个扫描仪1310的侧壁上分别配置第一至第四天线1311-10、1311-20、1311-30、1310-40,该四个扫描仪1310是穿过多个货架区100-1、100-2、100-3、100-4之间形成的一定细缝配置。
此时,这些第一至第四天线1311-10、1311-20、1311-30、1310-40和控制装置1330的读取器部1331之间可以连接第一至第四开关部1334-10、1334-20、134-30、1334-40。该开关部1334从多个天线1311中至少选择一个天线1311运行而防止多个天线1311发生过载。
如图38所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介绍利用钢丝1425使扫描仪1410向货架110的上、下方向移动的垂直驱动装置1320。
该垂直驱动装置1420的组成包括钢丝1425、支承片1426和旋转电机1427。其中,钢丝1425是其一端连接于扫描仪1410的上部,其另一端与旋转电机1427驱动连接。支承片1426设置于货架110的上端部,该上端上分离形成可支承钢丝1425的多个支承槽1426-1。旋转电机142是钢丝1425的另一端被卷绕的旋转轮1427-11被装配在驱动轴上。
随之控制装置的运行信号施加到旋转电机1427以后,钢丝1425被旋转电机1427的旋转轴卷绕或松开而向货架110的向上方向移动或向下方向移动,扫描仪1410是通过钢丝1425的向上、向下方向的移动,向货架110向上、向下方向移动。
如图39所示,根据第七实施例变形例的本发明实现以条形扫描仪1410通过钢丝1425向货架110的向上、向上方向移动的结构。
垂直驱动装置1420的钢丝1425、支承片1426和旋转电机1427的组成与上述的钢丝1425、支承片1426和旋转电机1427的组成相同,故不再详述。
但,扫描仪1410以条形态组成,因此为扫描仪1410对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进行扫描而位于收纳空间111的开口,钢丝1425连接于扫描仪1410的两端而使扫描仪1410向上、下方向移动时保持均衡。
如图40至图41所示,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其组成可以包括主体1510、扫描仪1520、水平驱动装置1530、平衡臂1540和控制器155。
具体是,主体1510以多个扫描仪1520向货架110的垂直方向分离装配的支撑结构物,可以通过水平驱动装置1530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
该主体1510可以以向货架110的垂直方向具有一定长度的一对条(bar)状构成。以一对条状构成的主体1510可以以单一的条状一体地构成,或者多个条在垂直线上可装卸地以多级形态组成。此时主体1510的全长可以根据组装的条的数量调节。
本实施例中主体1510以一对条状构成,但不限于该形态,而且扫描仪满足可与多层收纳空间111相匹配的结构的范围内,主体1510可以以多种形态变更适用。
水平驱动装置300是使主体100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利用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从外部接入电源。为此,轨道300上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电源供应线410和第二电源供应线420向长度方向延长配置,水平驱动装置1530可以通过第一电源刷1536-1和第二电源刷1536-2,从轨道300的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410、420接收电源。
水平驱动装置1530是除了通过电力线通信网接入电源以外,也可以从消耗型电池或可再充电的充电池接收电源。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530是其组成包括驱动本体1531、驱动电机1532、驱动辊1533、下部支撑辊1534和平衡块1535。
该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本体1531可以由主盘1531-10、与主盘1531-10垂直连接的垂直支撑片1531-20以及固定这些组成的固定部件(无图示)组成,这些主盘1531-10、垂直支撑片1531-20和水平支撑片1531-30可以以在一侧包住轨道的“ㄷ”形态的块状装配。
本实施例中,驱动本体1531以“ㄷ”形态的块状组成,但并不限于此,可以以各种形态变更使用,以便在轨道上稳定地装配。
此驱动本体1531的上部可以设置可以保持重量平衡的平衡块1535和引导稳定移动的平衡臂1540。驱动本体1531的下部可以设置第一和第二电源刷1536-1、1536-2以及下部支撑辊1534。驱动本体1531的前、后方侧可设置触发传感器1570。此外,驱动本体1531上可以设置调节从第一和第二电源刷1536-1、1536-2接收的电源后提供给驱动电机1532和触发传感器1570的各种电子仪器类(无图示)。
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电机1532在驱动本体1531上装配的状态下,可以以驱动轴1532-1为介质连接于驱动辊1533。驱动电机1532接通电源以后可以使驱动轴1532-1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辊1533可以随驱动轴1532-1的旋转方向,沿着轨道300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移动。随之,水平驱动装置1530可以通过驱动辊1533的移动,向货架110的一侧或另一侧前进或后退。
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辊1533是沿着轨道300的轨道护罩330移动的辊,该外周面上形成引入轨道护罩330的护罩槽1533-1。该轨道护罩330是为引入驱动辊1533的护罩槽1533-1,从轨道300的上面凸出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而引导驱动辊1533的移动路径的同时防止移动听驱动辊1533脱离。
如图4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轨道的上面形成轨道凹凸部311,驱动辊1533的外径面上可以形成与轨道凹凸部311相对应的辊凹凸部1533-2。
轨道凹凸部311的凹部和凸部以直线波形(Wave)形成而向货架110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辊凹凸部1533-2是在驱动辊1533的外径面上与轨道凹凸部311可啮合地由与轨道凹凸部311的凸部对应的凹部和与轨道凹凸部311的凹部对应的凸部形成,该凹部和凸部以金属材料形成而在驱动辊1533的外径面上交互地连续形成。
如上所述,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辊1533以金属材料形成而提升装置的耐久性,而且与轨道凹凸部311的接触面积增加而防止轨道300移动中出现滑的现象,提升驱动效率。尤其,轨道倾斜配置,则驱动辊的辊凹凸部1533-2可以沿着轨道凹凸部311柔和地移动,从而实现水平驱动装置顺利移动。
水平驱动装1530的下部支承辊1534与轨道300的下面接触,且由支撑轨道300两侧的一对组成。该一对下部支撑辊1534向轨道300的宽度方向并排配置,因此驱动辊1533在轨道300移动时可以沿着轨道300稳定地移动。
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平衡块1535是用于保持扫描仪装置的整体左、右侧平衡的重物,如果没有设置构件,则可以位于扫描仪装置的相反侧。例如,主体1510、水平驱动装置1530、扫描仪1520和控制器1550偏向扫描仪装置的一侧设置,则将平衡块1535设置在扫描仪装置的另一侧而使扫描仪装置的整体左、右侧重量保持平衡。
如图43a至图43b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前、后方侧可以设置触发传感器1570,轨道300上可装卸地设置触发器1560。
触发器1560是可以在位于主体移动路径上的轨道300位置上可装卸地装配,可以包括被触发传感器1570区分而可识别的形状、位置、条码和RFID标签中选择的某一个。
所述触发器1560可以粘贴在位于货架110的最右侧端或最左侧端的隔板上,作为告知扫描开始和结束的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使用。触发器1560可以作为提供主体1510的移动方向变更的转换位置信息或提供由轨道300的直线部分进入曲线部分的曲线位置信息的标记使用。
例如,该触发器1560可以包括将主体的移动方向变更的转换位置信息提供给触发传感器的方向触发器1561、将主体1510进入轨道300曲线部分的曲线位置信息提供给触发传感器1570的曲线触发器1562。这些方向触发器1561和曲线触发器1562以对货架的装配高度相互不同地组成,或者以对货架110的装配高度相同但该长度相互不同的形态组成。
本实施例中以对货架110的装配高度相同但长度相互不同的形态组成方向触发器1561和曲线触发器1562,则用于检测这些方向触发器1561和曲线触发器1562的触发传感器1570也是为与方向触发器1561和曲线触发器1562接触而以该长度相互不同的形态组成。
触发传感器1570以在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前、后方侧向轨道300凸出的探头构成,与位于轨道300的触发器1560接触而向控制器1550施加检测信号。
该触发器传感器1570通过触发器1560检测货架110的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可以在该触发器1560位置使扫描仪装置的移动开始或结束。
触发传感器1570可以从方向触发器1561接收主体1510的移动方向变更的转换位置信息,或者从曲线触发器1562接收从轨道300的直线部分进入曲线部分的曲线位置信息而驱动辊1533在轨道30的直线部分进入曲线部分时,使驱动辊1533移动速度减少而使水平驱动装置1530顺利进行曲线运动。
本实施例中触发传感器1570可以由通过接触识别方向触发器1561的第一触发传感器1570-10和通过接触识别曲线触发器1562的第二触发传感器1570-20组成。
如图44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以位置移动装置1512为介质,连接于主体1510的上部。位置移动装置1512为了使主体1510向收纳空间111移动,其组成可以包括支座1512-1、滑动壳1512-2和滑动块1512-3。
例如,支座1512-1是该下部可以固定在主体1510的上部,该上部可以滑行移动滑动块1512-3的导槽1512-21。滑动块1512-2可以由上、下部开放的中空四角框架组成,该内侧壁上形成支座1512-1的上部可能滑行移动的导槽1512-21,该上部可以装配滑动条1512-22。滑动块1512-3配备地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下部,可以沿着滑动条1512-22移动。
因此,如果调节收纳空间111和主体1510或收纳空间111和扫描仪1520之间的间隔距离,使主体1510的支座1512-1沿着滑动壳1512-2的导槽1512-21移动,可以一次调整与收纳空间111的距离,使滑动块1512-3沿着滑动条1512-22移动,则可以二次调整与收纳空间111的距离。
如图45所示,平衡臂1540是以端部被位于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前、后方侧的轨道300支撑的结构,对货架110的轨道300实施直线或曲线移动时,防止水平驱动装置1530向前、后方向倾斜或者水平驱动装置1530脱离轨道300。在这里,轨道300可以包括在该侧部向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轨道侧壁310和从轨道侧壁310向水平方向弯曲的轨道凸坎320。
所述平衡臂1540可以包括转动条1541、侧部支承辊1542和弹簧1543。
具体是,转动条1541可以由水平驱动装置1530向前、后方向的一对组成,该一端可以与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本体1531可转动地连接,该另一端上有侧部支承辊1542可向轨道侧壁310滚动地可旋转地连接。侧部支承辊1542向上方向被轨道凸坎支承而使水平驱动装置1530移动中向上移动。
例如,转动条1541可以由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前方部和后方部上向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的一对转动条1541组成。
弹簧1543与转动条1541的另一端连接提供张力而使侧部支撑辊1542紧贴轨道侧壁1542。本实施例中,弹簧1543连接转动条1541的另一端和平衡块1535之间而向转动条1541的另一端提供张力,但可提供使侧部支撑辊1542紧贴轨道侧壁310的张力的前提下,弹簧154可以以各种形态装配在转动条1541例如,在连接转动条1541的一端和驱动本体1531之间的转动轴上设置弹簧1543而提供使转动条1541的另一端紧贴轨道侧壁310的张力。
如图46a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沿着直线轨道移动,则一对转动条1541之间角度以驱动辊1533为中心展开一定角度的状下,沿着轨道侧壁310滚动。如图46b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由直线轨道移动到曲线轨道时,沿着曲线轨道的曲率变化,位于后方侧的转动条1541的角度变大而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水平方向移动保持平衡的同时稳定地得以实施。如图46c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移动曲线轨道300,则随着曲线轨道的曲率变化,一对转动条1541之间角度出现变更而水平方向移动保持平衡的同时稳定地得以实施。如图46D所示,水平驱动装置1530由曲线轨道向直线轨道移动,则位于前方侧的转动条1541保持伸开角度的状态下,位于后方侧的转动条1541的角度变小而水平方向移动保持平衡的同时稳定地得以实施。
如图47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平衡臂1540的转动条1541’可以形成长度可变的结构。
例如,转动条1541’可以由主杆1541-10和在该主杆1541-10上可进出地连接的子杆1541-20组成。主杆1541-10是在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本体1531上向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子杆1541-20是在主杆1541-10上可进出地连接而在该端部上结合侧部支承辊1542。
随之,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曲线轨道移动时,转动条1541’的长度可以随曲线轨道的曲率变化而变化,由此实现水平驱动装置300更加柔和、稳定地移动。
如图48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例,转动条1541’可以由主杆1541-10和在该主杆1541-10可进出地连接的子杆1541-20组成,该主杆1541-10和子杆1541-20之间可以配备压缩弹簧1543’。
压缩弹簧1543’夹进主杆1541-10和子杆1541-20之间而实现使侧部支撑辊1542紧贴轨道300侧部的功能。
就是说,驱动辊1533的曲线轨道移动时,压缩弹簧1543’在主杆1540-10和子杆1541-21之间压缩或抗拉而使转动条1541’的长度随曲线轨道曲率的变化发生变化。
如图49所示,扫描仪1520利用多个天线1523从物品120粘贴的无线识别部识别信号而扫描存放在货架110收纳空间111的物品120。
所述扫描仪1520其组成包括主体1510的既定高度上设置的装配托架1521、在装配托架1521上可旋转地铰接的旋转片1522、旋转片1522的旋转端部上装配的天线1523、向旋转片1522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复原弹簧(无图示)。
这里的装配托架1521可以由以一对条状形成的主体1510上用螺栓固定的第一装配托架1521、以及在该装配托架1521上垂直固定而向收纳空间111延长的第二装配托架1521组成。第二装配托架1521和旋转片1522之间连接的铰链轴上可以卷绕向旋转片1522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复原弹簧(无图示)。
本实施例中,扫描仪1520位于收纳空间111内的物品上部,但并不限于此,如果位于与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相同高度,则在扫描仪1520水平方向移动时会直接接触到物品120。
控制器1550可以控制扫描仪1520水平方向移动的同时根据从扫描仪1520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120的信息数据。
所述控制器1550是通过读取器(无图示)从多个天线1523接收扫描信息而读取扫描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读取器可以读取从多个天线1523接收的物品120RF标签的UHF频段或VHF频段的标签信息信号。
例如,该控制器1550通过扫描仪1520扫描物品120时从具有货架110位置信息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具有产品实际信息的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将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120位置选定为物品120的实际位置之后,将所述选定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后,选定的物品120与已注册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一致时,可以采集选定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
下面对以上述结构形成的本发明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由电力线通信网(PLC)即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410、420向第一和第二电源刷1536-1、1536-2施加电源,读取器启动同时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电机1532被施加运行信号以后,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驱动辊1533可以沿着货架110的轨道向货架110的长度方向移动。
扫描仪1520可以随着驱动装置1530的移动,扫描收纳空间111内的物品120,控制器1550从由扫描仪1520施加的扫描信息中,对收纳空间111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的产品标签识别次数进行比较判断后选定物品120的实际位置。触发传感器1570持续检测位于水平驱动装置1530移动路径的触发器1560,控制器1550是由触发传感器1570识别触发器1560以后,根据已设定的控制逻辑,使水平驱动装置1530在一对触发器1560的设置空间往复移动,或者结束水平驱动装置1530的移动。
对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的扫描作业完成以后,在电力线通信网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410、420停止供电。控制器1550是对运行过程中接收的信息数据实施分析和过滤后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以后转换为待机械。
如图50至图51所示,在本实施例,货架110上可以形成天线移动空间512。
该天线移动空间512是用于在货架110内提供天线1523的移动路径,可以在存放物品120的收纳空间111的下部配备。随之,扫描仪1520移动时,天线通过天线移动空间512移动而防止天线1523和物品120之间碰撞,迅速、准确地实施扫描。
如图52至图54所示,第九实施例的扫描装置以沿着向货架1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条1631移动的结构,可以利用扫描义1601有效扫描货架110物品。
可以包括所述本体1611、驱动电机1612、驱动辊1613和支撑辊1614。
具体是,本体1611以上述驱动辊1613和支承辊1614被装配的支承构架,可以利用驱动辊1613和支承辊1614,沿着货架110和导向条1631移动。
该本体1611上可以装配对货架110上陈列的物品进行扫描的扫描仪1601。扫描仪1601可以从物品120的识别因子实时确认货架110存放的物品的进出库数量。为此,物品120上可以粘贴可提供该物品的各种信息的标签等识别因子。
所述本体1611可以包括装配支承辊1614的下部支承构架1611-10和连接于下部支承构架1611-10的上侧且装配驱动电机1612的上部支承构架1611-20。此时,上部支承构架1611-20可向导向条1631折曲地连接于下部支承构架1611-10而与驱动电机1612连接的驱动辊1613以既定角度(a),如45度角度倾斜配置(见图55a和图55b),由此驱动辊1613被稳定地装配在后述的第一杆轨道1631-10上。
显然,本体1611的形态和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内容,如果本体1611是多种形态和形状,则可以变更使用。而且,本实施例中,驱动辊1613沿着驱动电机1612的倾斜角度,按既定角度倾斜地构成,但驱动辊1613本身以既定角度折曲构成而使曲线移动灵活地得以实施。
驱动电机1612是沿着导向条1631使本体1611移动的驱动源,与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用电连接而通上电。
为此,货架110上可以配备可实现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的电力通信线(P),使用该电力通信线(P),可以把电力和数据同时传送给驱动电机1612和扫描仪等。此电力线通信网与可高速利用语音、数据和互联网等的通常所说的电力线通信网相同,故不再详述。
例如,如图53B所示,与电力通信线(P)用电接触的电极1616-2可以装配在插座1616-2上,通过连接构件1616连接于本体1611。此时,电极1616-2是在插座1616-2上可装卸地装配而可更换,考虑到磨损的问题,尽量较长地制作为宜。
此驱动电机1612装配在上述本体1611具体是在上部支承构架1611-20上装配,以驱动轴1612-1为介质,连接于驱动辊1613。
如图55a至图55b所示,驱动辊1613以通过驱动轴1612-1接收驱动电机1612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结构,随着驱动电机1612的运行,向一向或另一向旋转的同时沿着导向条1631移动。
此驱动辊1613的外周面上可以形成可以紧贴直线形态的第一杆轨道1631-10的驱动槽1612-1,以及中间可以隔着驱动槽1612-1紧贴曲线或曲率线形态的第一杆轨道1631-10的导槽1613-2。随之,驱动辊1613可以稳定地移动直线形态的第一杆轨道1631-10乃至曲线或曲率线形态的第一杆轨道1631-10。
这些驱动槽1612-1和导槽1613-2对支承辊1614也可以同样适用。例如,虽无图示,但支承辊1614的外周面也可以形成可以紧贴第二杆轨道1631-20的驱动槽(无图示)和中间隔着驱动槽可以紧贴曲线或曲率线形态的第二杆轨道1631-20的导槽(无图示)。
导向条1631是在货架110的长度方向,例如,向图中货架110的左、右侧方向延长,可提供本体1611移动的移动路径。
此导向条1631以该剖面为圆形的杆(bar)状形成,可以由向货架110的长度方向分离配置的装配托架1632上装配的第一杆轨道1631-10和第二杆轨道1631-20。其中第一杆轨道1631-10在第二杆轨道1631-20的上侧并排分离配置而紧贴驱动辊1613,第二杆轨道1631-20是在第一杆轨道1631-10的下侧并排分离配置而紧贴支承辊1614。
在本实施例导向条1631由第一杆轨道1631-10和第二杆轨道1631-20组成,但这只是为了说明上的便利而举出的例示,实际上导向条1631可以以多种形态和数量配置。例如,导向条1631以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形成而装配在货架110上。
如上所述,导向条1631以圆形的杆状形成而轨道的路径变更设置容易,尤其曲线形的轨道设置更加容易。
如图56所示,支承辊1614为紧贴第二杆轨道1631-20以支承杆1611-1为介质装配在下部支承构架1611-10上,驱动辊1613运行时可以保持本体1611的稳定移动。
由此,在本体1611的上部装配的驱动辊1613沿着第一杆轨道1631-10移动,则本体1611的下部装配的支承辊1614沿着第二杆轨道1631-20移动而实现本体1611的整体平衡和稳定移动。
如图57所示,作为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为了支承辊1614对第二杆轨道1631-20的稳定移动,支承辊1614的支承杆1611-1可以被盘簧1611-3弹性支承。
例如,支承杆1611-1可以以盘簧1611-3为介质与本体1611上装配的支承块1611-2连接。因此,支承辊1614保持对第二杆轨道1631-20的紧贴状态的同时即使第二杆轨道1631-20和本体1611之间间隔变化,也可以通过盘簧1611-3的缓冲作用,实现本体1611的稳定移动。
如图58所示,作为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支承辊1614可以由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组成。
例如,支承辊1614可以由位于本体1611的移动前方的第一支承辊1614-10和位于本体1611的移动后方的第二支承辊1614-20组成。这些第一支承辊1614-10和第二支承辊1614-20通过在第一支承杆1611-11和第二支承杆1611-12上铰接的铰链支架,在本体1611上可旋转连接。
此时,在此第一支承辊1614-10和第二支承辊1614-20连接的支承杆1611-1可以通过弹簧1611-4受到张力的作用。随之,第一支承辊1614-10和第二支承辊1614-20可以紧贴第二杆轨道1631-20,而且支承辊1614移动曲线形的第二杆轨道1631-20时,本体1611也可以沿着导向条1631稳定移动。
如图59所示,作为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支承辊140可以包括第一支承辊1614-10、第二支承辊1614-20和第三支承辊1614-30。
其中第一支承辊1614-10通过第一支承杆1611-11位于本体1611的移动前方,第二支承辊1614-20通过第二支承杆1611-12位于本体1611的移动后方,第三支承辊1614-20通过第三支承杆1611-13位于第一支承辊1614-10和第二支承辊1614-20之间。这些第一支承辊1614-10和第二支承辊1614-20可以弹簧(无图示)受到张力的作用,在本体1611曲线移动时,沿着曲线形的导向条1631灵活移动。
下面对具有上述组成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扫描装置所具作用进行说明。
驱动辊1613通过驱动电机1612的运行,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旋转以后,驱动辊1613和支承辊1614沿着第一杆轨道1631-10和第二杆轨道1631-20滚动,随之本体161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
此时,本体110上装配的扫描仪1601靠近货架110内陈列的物品的同时移动而反复扫描货架110上存放的物品。
尤其,本体1611移动曲线形导向条1631,支承杆1611-1被盘簧1611-3弹性支承时(见图57),根据本体1611和导向条1631之间的间隔距离,盘簧1611-3被压缩或膨胀而实现本体1611的灵活移动,且至支承杆1611-1被弹簧1611-4弹性支承时(见图58),根据本体1611和导向条1631之间间隔距离,弹簧1611-4压缩或膨胀而实现本体1611的灵活移动。
如图60至图61a所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扫描装置其组成包括本体1710、电缆1720、驱动装置1740、支承架1730和导向轮1750,随线缆1720的移动,稳定扫描货架110内物品120。
具体是,本体1710是以通过线缆200沿着货架110的边缘可移动的结构,其组成包括:在线缆1720上固定安装的固定条1712、对货架110上陈列的物品120实施扫描的扫描仪1711、固定条1712以及连接扫描仪1711之间的连接构架1713。
其中,固定条1712与线缆1720垂直连接,具体是,在线缆200的上部固定而粘贴固定条1712的线缆1720过支承架1730移动时,缆线1720的下部可以利用支承架1730的支承轮1732移动。
而且,连接构架1713以“ㄷ”字形态组成,且该一端连接固定条1712,该另一端可以与扫描仪1711连接。该连接构架1713可以考虑本体1710的重心,与扫描仪1711连接,使扫描仪1711向水平方向保持平衡。
例如,如图61b所示,连接构架1713可以由连接于固定条1712的第一连接构架1713、在第一连接构架1713上可进出地连接的第二连接构架1713组成。本体1710的重心偏向一侧时,使第二连接构架1713进出第一连接构架1713,调节连接构架1713的水平长度而线缆1720上固定的本体1710保持平衡且稳定的姿势。
扫描仪1711可以从物品120的识别因子实时确认存放在货架110上的物品120的进出库数量。为此,物品120上可以粘贴可以提供该物品120的各种信息的标签等识别因子。
本实施例应用基于RFID技术,因此扫描仪1711可以从物品120的RF标签接收RF信号。此时,扫描仪1711可以组成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旋转的天线臂形态。当然,除了上述的基于RFID技术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可用无线提供物品120信息的其它形态无线识别技术。
线缆1720可以通过沿货架110配置的支承架1730或导向轮1750,向上下方向或侧方向分别被支承,可以通过驱动装置1740的驱动力,沿货架110的边缘移动。
此线缆1720可以以围住顶板或货架110边缘的闭环形态组成。随之,线缆1720上固定的本体1710可以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就是说,线缆1720被一方向拉住,则线缆1720上固定的本体可以向一方向移动,线缆1720被另一方向拉住,则线缆1720上固定的本体1710向另一方向移动。
如图62至图63所示,驱动装置1740向线缆1720提供驱动力,使本体1710沿着线缆1720展开的移动路径移动。所述驱动装置1740可以包括顶板或货架110上装配的驱动电机1741、将驱动电机1741的旋转力传递到线缆1720的驱动轴1742以及装配在驱动轴1742而线缆1720的端部被卷绕的驱动辊1743。
驱动电机1741是移动本体1710被固定的线缆1720的驱动源,可以与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用电连接而通上电源。例如,随驱动电机1741运行的线缆的旋转(循不)方向是可以根据通过电力线通信网传送的控制部/PC(无图示)的运行信号决定。此电力线通信网可以作为扫描仪1711运行的电源使用。
而且驱动辊1743上可以形成可卷绕线缆1720的驱动槽1743-1。驱动槽1743-1是在驱动辊1743的外周面以螺旋形态形成而装配驱动辊1743的驱动轴1742向一方向旋转,则驱动辊1743驱动槽1743-1上线缆1720的卷绕被松开,通过该线缆1720的卷绕被松开的作用,本体1710可以向一方向(卷绕的方向)移动。
支承架1730是可支承线缆1720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装配在顶板或货架110而稳定地引导本体1710的移动。
该支承架1730可以由顶板或货架110上固定的固定片1731和装配在固定片1731上且支承线缆1720的支承轮1732组成。优选地,支承轮1732以跷跷板形态由中间隔着铰链轴连接的一以成,线缆1720将一个支承轮1732向下加压,则另一个支承轮1732向上移动而向线缆1720施加张力而线缆1720保持紧绷的状态。
导向轮1750以可钩住线缆1720旋转的轮形态组成,可支承线缆1720侧方向移动地设置在顶板或货架110而提供线缆1720的侧方向变曲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线缆1720以通过四个导向轮1750支承的四角形态配置,但线缆1720的整体配置形态可根据整体空间的形态或货架110的结构进行多种变更。例如,虽然没有图示,但线缆1720以被八个导向轮1750支承的八角形态配置,或线缆1720被八个以上的导向轮1750支承而整体较接近圆形地配置。
如图64所示,根据第十实施例变形的扫描装置,驱动装置1740的驱动辊1743可以由第一驱动辊1743-10和第二驱动辊1743-20组成,驱动电机1741可以由第一驱动电机1741-10和第二驱动电机1741-20组成。
其中,除驱动装置1740以外的其余组成,例如本体1710、线缆1720、支承架1730和导向轮1750组成与上述的一个实施例中说明的本体1710、线缆1720、支承架1730和导向轮1750组成相同,故不再详述。
第一驱动辊1743-10是线缆1720的一端被卷绕的驱动辊1743,在第一驱动轴1742-10上装配而从第一驱动电机1741-10接收驱动力。第二驱动辊1743-20是线缆1720的另一端被卷绕的驱动辊1743,在第二驱动轴1742-20上装配而从第二驱动电机1741-20接收驱动力。
该第一驱动辊1743-10和第二驱动辊1743-20可被第一驱动电机1741-10和第二驱动电机1741-20控制运行而相互可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例如,第一驱动辊1743-10向卷绕线缆1720的方向旋转时,第二驱动辊1743-20是向线缆1720松开的方向旋转而实现线缆1720在该第一驱动辊1743-10和第二驱动辊1743-20之间的移动。
下面对以上述内容组成的本发明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电源通过电力线通信网(PLC)即电源供应线被施加到本体1710的扫描仪1711和驱动装置1740的驱动电机1741以后,扫描仪1711的读取器(无图示)启动,驱动电机1741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1743以后本体1710可以移动线缆1720。
此时,扫描仪1711沿着线缆1720移动同时对货架110内物品120进行扫描,从物品120的标签上扫描的扫描信息稳定地读取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和位置信息数据等。
如图65至图66D所示,第十一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装置是货架110在轨道630移动时使天线1821最大限度地靠近收纳空间111同物品120而准确地掌握收纳空间111内的物品120信息。
为此,扫描装置可以包括主体1810、水平驱动装置1830、扫描仪1820、物品传感器1840和控制器(无图示)。
具体是,主体1810为用于支承扫描仪1820的支承结构物,由具有一定长度的一对条(bar)组成,可以向货架110的垂直方向配置,一对条上可以分离装配多个扫描仪1820。
本实施例中主体1810由一对条形态组成,但并限于该形态,在扫描仪1820满足可与多层收纳空间111匹配装配的结构的范围内,可以变更为各种形态使用。
所述主体1810可以通过水平驱动装置1830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
水平驱动装置1830是将扫描仪1820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利用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从外部接收电源。而且水平驱动装置1830除了利用电力线通信网供电之外,还可以利用消耗型电池或可再充电的充电池接收电源。
该水平驱动装置1830可以由主体1810的上部装配的驱动主体1831、驱动本体1831上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1832、与驱动电机1832的驱动轴可驱动地连接的驱动辊1833组成。此时,驱动辊1833以驱动带为介质与驱动电机1832的驱动轴驱动连接,可以根据产品布局与驱动轴直接连接。
随之,驱动电机1832运行时驱动电机1832的驱动轴可以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随着驱动轴的旋转方向,驱动辊1833可以向轨道630的一方向或另一方向移动。
扫描仪1820利用多个天线1821,从物品120上粘贴的无线识别部识别信号而扫描货架110的收纳空间111上存放的物品120。所述扫描仪1820可以包括以后述的升降装置1811为介质与主体1810的装配托架1812上连接的扫描仪主体1822以及在扫描仪主体1813上装配的天线1821。
在这里,天线1821可以应用基于RFID技术。例如,物品上粘贴RF标签作为无线识别部,天线1821从物品120的RF标签接收RF信号。而且,除了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各种可用无线提供物品120信息的其它形态的无线识别技术。
本实施例中天线1821以一个天线1821位于物品1812上侧而从物品120识别扫描信息的1-way天线组成,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有效扫描物品120的各种形态天线1821也可以应用。例如,天线1821可以由以2-way天线或3-way天线组成的多路(Multi-way)天线组成。
所述扫描仪1820可通过升降装置1811与主体1810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升降装置1811可以包括导轨1811-1、升降片1811-2和升降电机1811-4。
例如,升降装置1811的导轨1811-1向主体1810的高度方向延长形成,该中央形成升降片1811-2可以滑行移动的导槽。升降片1811-2可以沿着导轨1811-1可移动地设置,扫描仪1820连接于该一侧部,该另一侧部可以连接升降钢丝1811-3。升降电机1811-4可以通过驱动轴与升降钢丝1811-3可驱动地连接而使升降钢丝1811-3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随之,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随着升降电机1811-4的运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升降钢丝1811-3随着驱动轴的旋转,与驱动轴联动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升降片1811-2是随着升降钢丝1811-3的移动,沿着导轨1811-1向上移动。相反,随着升降电机1811-4运行,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升降钢丝1811-3随着驱动轴的旋转,与驱动轴联动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升降片1811-2是随着升降钢丝1811-3的移动,沿着导轨1811-1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811是对于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力通过升降钢丝1811-3传递于升降片1811-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将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力传递到升降片1811-2的结构也可以进行多种变更适用。例如,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上装配小齿轮,将与小齿轮啮合上下移动的齿条固定在升降片1811-2,则驱动轴的旋转力通过小齿轮和齿条传递于升降片1811-2,与升降片1811-2连接的扫描仪1820可以向货架110的上向方向移动。
物品传感器1840由主体1810的两侧端装配的一对组成,可以检测位于主体1810移动方向的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例如,主体1810通过水平驱动装置1830向货架110的一侧移动时,位于主体1810一侧端的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检测到位于收纳空间111一侧的物品120,货架1810通过水平驱动装置1830向货架110的另一侧移动时,位于主体1810另一侧端的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检测位于收纳空间1811-1另一侧的物品120。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使用可检测离一定距离的物品120的各种类型传感器。例如,作为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使用利用光的光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的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以及利用激光的激光距离传感器(LDS)等。
此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在天线1821的前、后方向相隔一定距离地分离配置。由此,物品传感器1840在主体100移动时可以提前检测位于天线1821的移动路径上的物品120,检测物品120时可以向控制器施加该检测信号。
控制器是主体1810向水平方向移动时控制扫描仪1820升降移动,使天线1821向收纳空间1811-1内物品120近处移动。
就是说,控制器通过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物品120时,将使扫描仪1820向上移动的上升信号施加到升降装置1811的升降电机1811-4,通过物品传感器1840未检测物品120时,将使扫描仪1820向下移动的下降信号施加到升降装置1811的升降电机1811-4。
此时,扫描仪1820的收纳空间111内升降范围可以限定在可越过收纳空间111陈列的商品中位于最上端的商品的范围(L),扫描仪1820的升降移动不受物品120的干扰,可以调节导轨1811-1在主体1810上的设置高度。
例如,如图67所示,扫描仪1820在积层各种A~F物品120收纳空间111向水平方向移动时,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到A2、B2和C2物品120之后,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扫描仪1820向上移动。此时,物品传感器1840假设位于A2、B2、C2和E2物品120所处的高度,向水平方向移动。
物品传感器1840未检测到物品120时,随着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扫描仪1820向下移动,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到E2物品120时,随着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扫描仪1820向上移动。物品传感器1840未检测到物品120时,随着升降电机1811-4的驱动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扫描仪200向下移动之后沿着最低移动线(Minl)移动。
尤其,扫描仪1820在一个收纳空间111内往复移动时,天线1821遇到收纳空间111的右侧壁以后可以重新向左侧回归,但天线1821向左侧移动时,位于扫描仪1820右侧的物品传感器1840不能运行,而天线1821向右侧移动时,位于扫描仪1820左侧的物品传感器1840不能开启。因为,天线1821碰到左侧壁时,位于扫描仪1820右侧的物品传感器1840在收纳空间111左侧相离一定程度的距离。
随之,扫描仪1820从货架列的右侧端向左侧第一次出发时,只有始终位于左侧的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距离,而从货架列的左侧端向右侧第一次出发时,只有始终位于右侧的物品传感器检测距离。
而且从第一个货架格内向右侧移动时,位于右侧的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物品,向控制器下传指令,使天线1821上下移动,此时控制器先记忆电机的运行方向和旋转数,在扫描仪1820回归时,停止物品传感器1840的传感功能,使已存储的电机运行方向相反地驱动而实施逆向驱动。
如果物品朝向下方向陈列一列,则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到物品的一瞬间,天线1821会快速移动到最上端,水平移动距离是从最上端水平移动对天线1821和物品传感器1840的距离加上相当于物品厚度的距离的距离值。
如图68至图69D所示,变形例的货架扫描装置可以把物品120边缘部的位置轨迹转换成趋势形轨迹,使天线1821向物品120的边缘部靠近地移动。
此扫描装置可以包括主体1810、水平驱动装置1830、物品传感器1840’和控制器,其中主体1810、水平驱动装置1830和扫描仪1820的组成,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主体1810、水平驱动装置1830和扫描仪1820组成相似,因此下面主要围绕与本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检测对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
为此,物品传感器1840可以由向货架110的垂直方向分离配置多个传感器1840-1的传感器组件形成。此多个传感器1840-1可以分别检测位于该高度的物品120,因此可以测定物品120的整体高度,且货架110向水平方向移动时测定物品120的整体宽度。
最终,物品传感器1840检测对物品120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将该检测信号施加到控制器而通过控制器算出对物品120边缘部的位置轨迹。
控制器从物品传感器1840接收对物品120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检测信号之后,根据接收的检测信号算出对物品120边缘部的位置轨迹,将算出的位置轨迹分散导出波形态的趋势型轨迹。趋势型轨迹是从物品120的边缘部相离的位置上提供天线1821的移动路径,因此天线1821可以沿着趋势型轨迹,最大限度靠近物品120的边缘部移动。
此时,为防止沿着趋势型轨迹移动的天线1821和物品120之间的干扰,控制器在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比基准斜率大时增加扫描仪1820的升降速度,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比基准斜率小时减少扫描仪1820的升降速度。本实施例可以以45度作为基准斜率,因此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大于45度,则增加扫描仪1820的升降速度,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小于45度,则增加扫描仪1820的升降速度。
如图70至图7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扫描仪2110是作为对货架格内存放的物品有效实施扫描的组成,可以包括扫描仪体2111和扫描仪体2111上装配的扫描仪臂2112、在扫描仪臂2112上装配且具备曲线部的天线2113。
具体是,扫描仪体2111作为装配扫描仪臂2112的扫描仪2110的主体,向货架格相对的位置设置而对货架内物品实施扫描。
所述扫描仪体2111由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并排延长的一对条(bar)组成,可以在后述的扫描装置上装配。此时,扫描装置上装配的扫描仪体2111可以通过扫描装置的水平驱动装置,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扫描仪2110的天线2113可以有效扫描货架格内的物品。
本实施例是以扫描仪体2111以一对条(bar)并排配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仅限于将扫描仪体2111在扫描装置上装配的一例,只要满足可支承扫描仪臂2112的结构,可以以多种形态变更提供。例如,将扫描仪体2111可以以通常的壳形态组成,对货架格内的物品进行扫描。
此扫描仪体2111可以在一定高度上装配扫描仪臂2112。此时,扫描仪体2111上可以在一个货架格内分离装配多个扫描仪臂2112。如上所述,在多个扫描仪臂2112上分别装配天线2113,因此比在一个货架格内设置一个扫描仪臂2112实现更高的对货架格内物品的读取率。
扫描仪体2111上可以固定装配扫描仪臂2112,但根据情况,扫描仪臂2112可以通过其它升降装置可向扫描仪体2111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装配。随之,扫描仪臂2112可以在货架格内向上、下位置移动,因此通过天线2113可以有效扫描相互不同高度的物品。
扫描仪臂2112可以以向货架格凸出的结构,在扫描仪体2111上装配。例如,扫描仪臂2112可以由以伸缩(telescopic)形态连接的多个支承臂2112-1组成,这些多个支承臂2112-1之间可以夹入可弹性支承支承臂2112-1之间的弹簧2112-2。
此扫描仪臂2112更加具体是,其组成可以包括主支承臂2112-11和子支承臂2112-12。主支承臂2112-11被固定设置在该扫描仪体2111上,主支承臂2112-11的另一端可进出地装配子支承臂2112-12。子支承臂2112-12的直径小于主支承臂2112-11而可进出主支承臂2112-11的内部,该前端上可以装配天线2113。
这些主支承臂2112-11和一个以上的子支承臂2112-12之间可以夹入弹簧2112-2。该弹簧2112-2在天线2113碰撞物品时压缩而实现减少冲击的缓冲作用。
天线2113可以包括向货架格凸出的曲线部。例如,天线2113以圆形的环形带组成,或者以椭圆形的环形带组成的环形天线2113。
如上所述,天线2113以环形天线组成而使天线130有效地扫描向水平方向较宽地配置的多个物品。尤其,该天线2113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形成曲线部的同时配置,因此扫描仪2110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即使天线2113和物品碰撞,但变形后易于复原而保持原来的形态。
本实施例的天线2113应用的是基于RFID技术,物品上作为无线识别部粘贴RF标签,天线2113可以从物品的RF标签接收RF信号。而且,除了上述的基于RFID技术以外,可用无线提供物品信息的其它形态的无线识别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如图72a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子支承臂可以由多个可进出主支承部121a内部的连接方式组成。例如,子支承臂可以包括可进出主支承臂2112-11内部地连接的第一子支承臂2112-12’,以及该一端可进出第一子支承臂2112-12的内部地连接且该另一端装配天线2113的第二子承臂2112-3。
并且如图72b所示,主支承臂2112-11”上可以将多个子支承臂并列配置并可进出地装配。
多个子支承臂可以包括第一子支承臂2112-12”和第二子支承臂2112-13”。这些第一和第二子支承臂2112-12”、2112-13”的一端以弹簧2112-2为介质,在主支承臂2112-11”上可进出地装配,第一和第二子承臂2112-12”、2112-13”的另一端上可以装配天线2113。这些第一和第二子支承臂2112-12”、2112-13”并排配置,连接主支承臂2112-11”和天线2113之间而使天线2113平衡稳定地扫描物体。
如图7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条状的扫描仪条2111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扫描仪臂2112和天线2113’。例如,由一对条组成的扫描仪体2111上有一对扫描仪臂120和天线2113’并排配置,因此各天线2113’可以对一个物品独立实施扫描。
随之,扫描仪2110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可以通过各个天线2113’对一个物品扫描的读取率的变化,检测货架格内物品的水平方向位置。
例如,一对天线2113’位于物品的一侧时,如果一个物品位于一对天线2113’之间,且一对天线2113’位于物品的另一侧时,各个天线2113’上的标签读取次数会有变化。 最终,通过各天线2113’读取的物品标签读取次数,掌握物品位于货架格内水平方向的哪一处。
如图7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仪2110上,天线2113’可以包括水平环形天线2113-10”和与该水平环形天线2113-10”垂直地连接的垂直环形天线2113-20”。
在这里,除天线2113”之外的其它组成即扫描仪体2111和扫描仪臂2112的组成与上述实施例上说明的扫描仪体2111和扫描仪臂2112的组成大体上相似,因此下面主要围绕与本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水平环形天线2113-10”是圆形或椭圆形的环形带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配置,垂直环形天线2113-20”是圆形或椭圆形的环形带向货架格的垂直方向配置而这些水平环形天线2113-10”和垂直环形天线2113-20”可相互交叉连接。
随之,该天线2113”可以对货架格内高度相互不同的物品有效实施扫描。尤其,扫描仪臂2112如果是通过单独的升降装置向扫描仪体2111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则天线2113”和物品即使碰撞,但变形后容易复原而保持原来的形态。
如图7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扫描仪2210,可以通过扫描仪体2211上装配的垂直型天线2212和水平型天线2213,有效扫描货架格内收纳空间111上存放的物品。
具体是,扫描仪体2211是装配垂直型天线2212和水平型天线2213的扫描仪2210主体,为通过天线对货架内物品实施扫描,可以与货架格相对地设置。
所述扫描仪体2211由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并排延长的一对条(bar)组成,可以在后述的扫描装置上装配。此时,扫描装置上装配的扫描仪体2211可以通过扫描装置的水平驱动装置2220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且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通过扫描仪2210的垂直型天线2212和水平型天线2213,有效扫描货架格内物品。
在本实施例,扫描仪体2211以一对条(bar)并排配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不过是将扫描仪体2211在扫描装置上装配的一例,只要满足支承天线的结构,则可以变更为各种形态提供。例如,以通常的壳形态或托架形态组成扫描仪体而使天线稳定地扫描货架格内的物品。
此扫描仪体2211上有垂直型天线2212和水平型天线2213在一定高度以支承盘2214为介质装配。此时,扫描仪体2211上可以有多个支承盘2214向上、下方向分离装配而与各货架格相对。
扫描仪体2211上可以固定地装配水平型天线2213,但根据情况,水平型天线2213也可以通过其它升降装置(无图示)可向扫描仪体2211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装配。此时,水平型天线2213可以在货架格内向上、下位置移动,因此可以通过天线有效扫描相互不同高度的物品。
垂直型天线2212为与货架格相对,可包括扫描仪体2211上装配的薄形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贴片天线为微带天线的一种,可以放宽带(strip)状的导体宽度,以贴片(补块)模样的薄形组成。
本实施例中垂直型天线2212可以以具有指向性的贴片天线组成,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有效扫描货架格内物品地与货架格相对设置的天线均可包括。
水平型天线2213可向货架格凸出地从扫描仪体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形成。
该水平型天线2213由可以主动应对外部冲击的挠性材料天线,例如以柔和天线组成。为此,水平型天线2213以柔和的弹性的材料组成,或者如图76a所示,在水平型天线2213上形成皱纹部2213-1,或者如图76b所示,也可以在水平型天线2213上形成弯曲部2213-2。
如图7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货架的扫描仪2210可以包括扫描仪体2211、垂直型天线2212和多个水平型天线2213、2213’。其中,扫描仪体2211和垂直型天线2212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扫描仪体2211和垂直型天线120的组成相似或者实际相同,故不再说明已说明的组成和作用,对于类似组成会赋于类似的附图符号。
该多个水平型天线2213、2213’由一对分别位于货架格内物品120上部和下部的一对天线组成而从货架格内物品120的RF标签有效扫描RF信号。
如图78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货架的扫描仪2210中,垂直型天线2212和水平型天线2213可以在扫描仪体100上以“L”字形态垂直配置。
此时,垂直型天线2212可以以向货架垂直配置的条(bar)状的垂直型柔和天线组成,水平型天线2213以向货架格凸出地对货架水平配置的条(bar)状的水平型柔和天线组成。
如图79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货架的扫描仪2210上,水平型天线2213可以包括第一水平型天线2213-10和第二水平型天线2213-20。
就是说,第一水平型天线2213-10与垂直型天线2212上端垂直连接,第二水平型天线2213-20可与第一水平型天线2213-10并排地在垂直型天线2212的下端垂直连接。
随之,垂直型天线2212在与货架格的前面相对地设置的状态下可以对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第一水平型天线2213-10和第二水平型天线2213-20分别配置于货架格的上、下部,对货架格内物品的上下部有效实施扫描。
如图80至图8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包括水平方向扫描步骤(S110)、位置判断步骤(S120)和信息数据获取步骤(S130)。在这里,实施扫描的物品上粘贴RFID标签,天线识别RFID标签,天线由贴片天线或膜片状天线组成。
所述水平方向扫描步骤(S110)是使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对货架存放的物品反复实施扫描的过程,首先对货架内各层分别设置位置标签,按多层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分别设置产品标签之后,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反复扫描物品。
所述位置判断步骤(S120)是将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过程,从扫描的位置标签的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的识别次数中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的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的识别次数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
例如,位置判断步骤(S120)是扫描仪移动一次时对从扫描仪的多个天线中重复扫描的各层物品位置标签次数和产品标签次数分别进行合算,然后从合算的位置标签次数中将位置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匹配为产品标签的读取位置。(S121)扫描仪反复往复移动时反复实施向所述读取位置匹配的步骤之后,合算各层的产品标签次数。(S122)对合算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进等比较后筛选产品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S123)
然后,信息数据获取步骤(S130)是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过程,将选定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如果选定的物品和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一致,则采集对选定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在这里,对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包括物品的进出库数量现状、物品特性、制造日期、保质期等具体信息。
下面根据图82,对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实施例详细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假设货架为三层,货架的各层上形成一个收纳空间,最低层(一层)的收纳空间陈列着产品A、B、C,各层货架内收纳空间分别装配有两个天线(三层有天线1、2,二层有天线3、4,三层有天线5、6)。而且各层的收纳空间分别粘贴有位置标签“a”、“b”、“c”,产品A、B、C上分别粘贴产品标签“A”、“B”、“C”。
首先,扫描移动一次循环时,将从两个天线(天线1、2)分别读取的重复的产品标签重复读取次数加在一起。
例如,天线1读取位置标签“a”(65号)、位置标签“b”(31号)、位置标签“c”(04号)、产品标签 “A”(12号)、产品标签“B”(14号)、产品标签“C”(15号),天线2读取位置标签“a”(30号)、位置标签“b”(32号)、位置标签“c”(05号)、产品标签“A”(03号)、产品标签“B”(02号)、产品标签“C”(04号)时,将各位置标签和产品标签加在一起,则位置标签“a”为(95号),位置标签“b”(63号),位置标签“c”(9号),产品标签“A”(15号),产品标签“B”(16号),产品标签“C”(19号),其中选择次数最多的位置标签即位置标签“a”(95号),将该位置标签被读取的产品标签匹配为读取位置,则在天线1、2,产品标签“A”(15)与”a”匹配,产品标签“B”(16)与“b”匹配,产品标签“C”(19)与“a”匹配。
然后按上述方式对天线3、4和天线5、6读取的位置标签和产品标签实施匹配,则在天线3、4,产品标签“A”(25)与“b”,产品标签 “B”(26)与“b”,产品标签“C”(19)与“b”匹配,在天线5、6,产品标签“A”(59)与“c”,产品标签“B”(54)与“c”,产品标签“C”(47)与“c”匹配。
如上所述,扫描仪一次循环移动以后,在各天线读取的位置标签和产品标签之间的匹配完成,则扫描仪二次循环移动以后结束在各天线读取的位置标签和产品标签之间的匹配。二次循环移动时假设算出以一结果。
例如,在天线1、2,产品标签“A”(07)与“a”,产品标签“B”(10)与“a”,产品标签“C”(09)与“a”匹配,在天线3、4,产品标签 “A”(22)与“b”,产品标签“B”(21)与“b”,产品标签“C”(15)与“b”匹配,在天线5、6,产品标签“A”(81)与“c”,产品标签“B”(55)与“c”,产品标签“C”(47)与“c”匹配。
此后,在第一循环移动和二次循环移动中算出的结果值中将物品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合算在一起如下。
例如,在天线1、2,产品标签A(22)与“a”,产品标签“B”(26)与“a”,产品标签“C”(28)与“a”合算在一起,在天线3、4,产品标签“A”(47)与“b”,产品标签“B”(47)与“b”,产品标签“C”(34)与“b”合算在一起,在天线5、6,产品标签“A”(141)与“c”,产品标签“B”(109)与“c”,产品标签“C”与“c”合算在一起。
对上述合算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进行比较后,选择产品标签次数最多的产品,读取次数被忽略,只留下匹配关系如下。
例如,选为产品标签“A”与“c”,产品标签“B”与“c”,产品标签“C”与“c”。
如上所述,最终选择物品以后,将选择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后,如果选择的物品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公司代码、商品代码)相互一致,则采集对所选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例如,将产品标签“A”、“B”、“C”的公司代码和商品代码与退还的公司代码和产品信息实施对照后,如果产品标签“A”的信息与退还的信息不相应,则产品标签“A”从结果中被删除,只有未被删除的产品标签“B”与“c”、产品标签“C”与“c”被编制成XML形态传送到应用端。
如上所述,扫描方法因RFID技术本身的非确定性而找出产品位置的准确性有一定极限,故从概率上算出的基于位置结果值应保留一定的误差范围,而该方法就是将邻接的位置值任意地包括在特定产品位置中。
为此,特定产品已被特定位置上注册才能相互对照,因此管理员安装扫描仪时应把货架的所有产品组在PC上进行注册。例如“a”货架的产品标签上应注册有“阿模达宾”和“阿模撒坦”的公司代码和产品代码。
如图83至图8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包括上、下方向扫描步骤(S210)、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220)和物品信息数据获取步骤(S230)。
首先,所述上、下方向扫描步骤(S210)将扫描仪向货架的上、下方向移动着对货架内多层上存放的物品反复实施扫描。
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扫描步骤(S210)应用基于RFID技术,因此首先对货架内的各层设定位置标签,对多层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分别设定产品标签以后,反复扫描物品。
所述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220)是将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的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将从扫描的位置标签的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的识别次数中具有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次数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的实际位置。
例如,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220)是,扫描仪反复移动时对扫描仪的多个天线中重复扫描的各层物品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的识别次数分别进行合算(S221),从合算的位置标签的识别次数中筛选出位置标签识别次数最多的层的物品之后(S222),从筛选的物品中最终筛选出产品标签识别次数最多的物品位置作为物品的实际位置(S223)。
所述物品的信息数据获取步骤(S230)是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对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对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包括物品的进出库数量现状、物品特性、制造日期、保质期等具体信息。
如图85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是,预先存储货架格和此货架格内陈列的物品匹配关系之后,实施库存管理时反复读取而准确选定货架内特定物品的位置。
所述扫描方法可以包括对货架各和货架格内首次陈列的物品实施匹配的匹配步骤(S310)、选定位于一列的货架格的物品有力位置的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20)、选定位于另一列货架格的物品有力位置的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30)、从物品的有力位置中判断物品的实际位置的步骤(S340)。
所述匹配步骤(S310)是扫描货架内各层货架格和该货架格内首次陈列的物品,对货架格和该货架格上首次陈列的物品相互实施匹配。此时,货架上可以将具备天线的扫描装置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是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地组成,但根据情况,也可以可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往复移动地组成。
此匹配步骤(S310)可以包括标签设定步骤和匹配保存步骤。标签设定步骤对位于货架内各层的多个货架格分别粘贴格标签,设定对货架格的格标签,在多个货架格上存放的物品上粘贴物品标签,设定各物品的物品标签。匹配保存步骤是读取货架格的格标签和该货架格上陈列的物品的物品标签,匹配对特定货架格的物品物品,将各匹配关系存储到各存储装置。
在上述一列中,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20)是扫描位于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而判断该列上的物品有力位置。
例如,通过扫描装置的扫描,读取位于一列的货架格的格标签,计算读取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从计算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中,将读取最多的格标签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天线的当前位置。 而且从选定的天线的当前位置上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中,选择读取得最多的位置的货架格位置作为一列中物品的有力位置。
所述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30)是,扫描位于另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判断该列中物品的有力位置。货架的另一列可以定义为货架的除一列之外的其余货架的列。例如,货架以3行X3列的货架格组成,而且将位于1列的货架格定为位于‘一列的货架格’,则将位于其余2列和3列的货架格定为‘位于另一列的货架格’。
随之,在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30)是,通过扫描装置的扫描读取位于除一列之外的其余列(另一列)的货架格的格标签,计算读取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从读取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中,将读取得最多的格标签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天线的当前位置。而且,在选定的天线的当前位置上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中,将读取得最多的位置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物品的有力位置。
如上所述,在一列和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20,S330)选定的各列上的物品有力位置,在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S340)最终被选定为物品的实际位置。
判断所述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S340)是,可以从一列和另一列选定的物品的有力位置中选定物品的实际位置。
就是说,在一列和另一列上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320、S330),选定物品的有力位置以后,可以将在一列和另一列选定的物品有力位置中读取得最多的位置的货架格位置判断成物品的实际位置。此时,只有最终选定的物品实际位置被认定为在货架上陈列物品的实际位置,未被选定的其余的物品有力位置可以忽略。
如此选定物品的实际位置以后,可以从实际位置的物品采集物品信息数据。
例如,如上所述最终选定物品以后,将选定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比较后,如果选定的物品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公司代码、商品代码)相一致,则采集选定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为更加清楚地说明上述方法,下面详述本实施例的扫描方法。
如图86至图87所示,假设在以3行X3列的收纳空间111组成的本实施例的货架110上,各收纳空间111上分别具备以I IX区分的格标签,这些收纳空间111中格标签为I的收纳空间111陈列物品标签为A、B、C的医药品,格标签为V的收纳空间111陈列物品标签为D、E的医药品,格标签为IX的收纳空间111陈列物品标签为F、G的医药品。本实施例是应用基于RFID技术,因此物品120和收纳空间111以无线识别部即RF标签作为物品标签和格标签使用,但除了扫描装置的基于RFID技术以外,以无线提供物品120信息的其它形态的无线识别技术均可应用于本发明。
而且,此货架上可以配备导轨3021,导轨3021上可以将扫描装置3010可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扫描装置3010是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读取收纳空间111的格标签和收纳空间111内物品120的物品标签。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扫描装置3010可以由用于向货架110的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22、读取格标签和物品标签的天线3012-1、支承天线3012-1的扫描仪臂3012组成,天线3012-1可以包括与各层的收纳空间111对应的第一至第三天线3012-10、3012-20、3012-30。而且,此扫描装置3010不限于上述组成,在满足可读取格标签和物品标签的组成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更适用。
在上述组成的货架110上陈列物品120时,为货架物品120的库存管理,读取货架110内收纳空间111具备的格标签(I~IX)和此收纳空间111上首次陈列的物品120的物品标签(A~G)而使收纳空间111与该收纳空间111上陈列的物品120相互匹配(S310)。
然后需要库存管理时,首先扫描位于一列的收纳空间111和物品120,判断该列中物品120的有力位置(S320)。
639例如,假设扫描装置在十秒之内在一列(VII-VIII-IX线)往复一次,则扫描装置的第一至第三天线3012-10、3012-20、3012-30读取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如表1所示。
表1
格标签IX
15
15
30
如表1所示,在第一天线3012-10,格标签VII为30次读取得最多,在第二天线3012-20,格标签 VIII为30次读取得最多,在第三天线3012-30,格标签IX为30次读取得最多。如果计算这些天线和格标签之间的匹配关系,则第一天线-格标签VII,第二天线-格标签VIII,第三天线-格标签IX。就是说可以判断,在一列(VII-VIII-IX线)的当前读时点,第一天线3012-10位于“VII”,第二天线3012-20位于“VIII”,第一天线3012-10位于“IX”。
此时,在扫描装置的第一至第三天线3012-10、3012-20、3012-30上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如表2所示。表2显示各物品120处于特定位置(VII,VIII,IX)的被特定天线(第一至第三天线)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
表2
物品标签A 物品标签B 物品标签C 物品标签D 物品标签E 物品标签F 物品标签G
VII 10 10 10 15 15 20 20
VIII 7 7 7 20 20 20 20
IX 5 5 5 15 15 30 30
如表2所示,在一列(VII-VIII-IX线)的物品120有力位置,物品标签A、B、C为10次而在读取得最多的特定位置“VII”存在的可能性大,物品标签D、E为20次而在读取最多的特定位置“VII”存在的可能性大,物品标签F、G为30次而在读取最多的特定位置“IX”存在的可能性大。
然后,扫描位于另一列(I-II-III线)的收纳空间111和物品120,判断在该列中物品120的有力位置(S3)。
例如,假设扫描装置在十秒之内在另一列(I-II-III线)往复一次,则在扫描装置的第一至第三天线3012-10、3012-20、3012-30读取的格标签的读取次数如表3所示。
表3
格标签IX
3
4
5
如表3所示,在第一天线3012-10,格标签I为30次读取得最多,在第二天线3012-20,格标签II为30次读取得最多,在第三天线3012-30,格标签III为30次读取得最多。计算这些天线和格标签之间的匹配关系,则第一天线-格标签I,第二天线-格标签II,第三天线-格标签III。就是说,在另一列(I-II-III线)的当前读取时点,可以判断第一天线3012-10位于“I”,第二天线3012-20位于“II”,第一天线3012-10位于“III”。
此时,在扫描装置的第一至第三天线3012-10、3012-20、3012-30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如表4所示。表4显示各物品120处于特定位置(I,II,III)的被特定天线(第一至第三天线)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
表4
物品标签A 物品标签B 物品标签C 物品标签D 物品标签E 物品标签F 物品标签G
I 30 30 30 15 15 8 8
II 25 25 25 20 20 10 10
III 15 15 15 18 18 12 12
如表4所示,作为在另一列(I-II-III)的物品120的有力位置,物品标签A、B、C为30次而在读取得最多的特定位置“I”存在的可能性大,物品标签D、E为20次而在读取得最多的特定位置“II”存在的可能性最大,物品标签F、G为12次而在读取得最多的特定位置“III”存在的可能性大。
在本实施例,扫描相当于“I-II-III线”的另一列的收纳空间111和物品120而判断物品120的有力位置,以同样方式,扫描相当于“IV-V-VI线”的另一列的收纳空间111和物品120而判断物品120的有力位置。
然后,在一列(VII-VIII-IX线)和另一列(I-II-III线,IV-V-VI线)判断的物品120的有力位置中选定物品120的实际位置(S340)。
就是说,物品标签A、B、C在表2中读取(10次)得多的特定位置“VII”上存在的可能性大,但根据表4,比特定位置“VII”在特定位置“I”读取得最多(30次),由此下结论物品标签A、B、C是在特定位置“I”上存在。
同样,物品标签F、G在表4中读取(12次)得多的特定位置“III”上存在的可能性大,但根据表2,比特定位置“III”在特定位置“IX”读取得最多(30次),由此下结论物品标签F、G是在特定位置“IX”上存在。以同样方式判断物品标签D、E是在特定贫困地区“V”上存在。
判断所述物品120的实际位置以后,可以从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120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信息数据。
物品信息数据采集过程是,将选定的物品120的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比较后,如果所述选定的物品120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一致即可采集所述选定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其中,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包括物品的进出库数量现状、物品特性、制造日期、保质期等具体信息。
本实施例中实施库存管理的货架上陈列的物品适用的是化妆品或医药品,除了化妆品或医药品以外,还可以应用于需要库存管理的各种领域。例如,如图88所示,本发明的货架的扫描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图书馆和书店陈列的书籍类20’。
如图8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是,存储货架格与此货架格内首次陈列的物品的匹配关系,库存管理时反复读取,准确选定货架内特定物品的位置,从选定的特定物品中过滤未注册的物品。
所述扫描方法包括:匹配货架格和货架格内首次陈列的物品的匹配步骤(S410)、判断位于一列的货架格的物品的有力位置的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20)、判断位于另一列的货架格的物品的有力位置的在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30)、从物品的有力位置中判断物品的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将未注册的物品从物品的实际上排除的物品排除步骤(S450)。
在这里,除物品排除步骤(S450)以外的匹配步骤(S410)、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20)、在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30)以及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匹配步骤(S410)、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20)、在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30)以及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相同,因此在下面主要围绕与本实施例的不同点说明其它实施例。
所述物品排除步骤(S450)是如果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未包括在已注册的产品组,则可以将在判断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选定的所述物品从实际位置中排除。
例如,如图90至图91所示,将物品“A”~“G”提前注册之后,在货架的货架格上陈列,而物品U是以未注册的状态,在货架格上陈列时,在经过上述的匹配步骤(S410)、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20)、在另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S430)和判断物品120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的期间,会判断物品中“U”位于货架格的特定位置。
但,物品“U”不是提前注册的物品,即使在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S440),物品“U”在特定位置上被读取得最多,但在物品排除步骤(S460),物品“U”最终在特定位置被排除。
如图92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包括:使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水平移动的步骤(S510)、检测货架格内物品的步骤(S520)、设定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S530)和使扫描仪升降的步骤(S540)。
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水平移动的步骤(S510)是,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层的货架格上,可以使至少一个以上的扫描仪和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本实施例是以一个扫描仪被装配在上述的扫描装置并在一层的货架格移动为例进行说明。
检测所述货架各内物品的步骤(S520)用于检测位于扫描仪水平移动方向的物品,可以提前检测位于扫描仪移动前、扫描仪移动路径上的物品。根据可以检测物品的物品传感器的种类,其物品的检测范围会有变化。
例如,可以根据物品传感器的种类,只检测是否存在物品,或者检测对物品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
尤其,只检测是否存在物品时,设定所述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S530)是,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检测物品时,设定使扫描仪向上移动的上升模式,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未检测到物品时,可以设定使所述扫描仪向下移动的下降模式。此时,扫描仪在收纳空间内的升降范围可以限定在收纳空间内陈列的商品中可翻越位于最上端的商品的范围。
另一方面,检测对物品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时,设定所述扫描仪的升降模式的步骤(S530)是,计算从检测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向边缘部的位置轨迹,根据算出的位置轨迹设定使扫描仪的天线向物品的边缘部靠近移动的升降模式。
而且,设定所述扫描仪的升降模式的步骤(S530)是,以分散边缘部的位置轨迹的方式设定扫描仪的移动轨迹,在与物品边缘部相离的位置实现波浪形态趋势型轨迹。此时,可以实现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大于基准斜率,则增加所述扫描仪的升降速度,所述趋势型轨迹的切线斜率小于基准斜率,则减少扫描仪的升降速度的升降模式。
使所述扫描仪升降的步骤(S540)根据设定扫描仪的升降模式实现扫描仪的升降运行,与扫描仪只向货架的水平移动相比,扫描仪可以更加靠近物品而准确地掌握货架格内的物品信息。
如图93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货架的扫描方法是,可以判断货架的导轨4030上粘贴的条码或近距离标签(近距离13.56MHz标签)等识别因子,有效掌握扫描仪的动作或物品陈列位置。在这里,条码或近距离标签等识别因子是粘贴在货架的导轨上,但所述识别因子是除了导轨之外,还可以在货架上直接粘贴,或者粘贴在货架所处的顶板或或墙壁等部位。
所述扫描方法是,使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移动(S610),从靠近移动中的扫描仪的识别因子读取序列号(S620),根据读取的序列号,设定扫描仪的移动路径,读取物品上粘贴的物品标签(S630),通过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判断物品的陈列位置。
具体是,使扫描仪向所述货架格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步骤(S610)是,向位于货架一侧端或另一侧端的扫描仪施加运行信号而使其向货架的一水平方向或另一水平方向移动。
货架格内物品上可以粘贴可提供该物品的各种信息的物品标签。 扫描仪4010上可以配备从物品120的物品标签接收标签信号的天线4011、读取货架格上粘贴的条码或近距离标签等识别因子的位置读取器4012。此位置读取器4012由可读取条码的条码读取器组成,或者可读取近距离13.56MHz标签的13.56MHz频段的读取器组成。
本实施例上,扫描仪4010由可从物品标签接收标签信号的天线4011和可读取条码或近距离标签的位置读取器4012组成,但并不限于此,可以通过一个读取器读取物品标签,同时可以读取条码或近距离标签。
从接近所述移动中的扫描仪的识别因子读取序列号的步骤(S620)是,扫描仪4010向货架的一水平方向或另一水平方向移动时,通过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货架的识别因子而识别输入于识别因子的序列号,将识别的序列号保存到系统的存储区。
根据所述读取的序列号设定扫描仪的移动路径并读取物品标签的步骤(S630)是,根据通过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的各序列号匹配控制扫描仪动作的控制信号而控制扫描仪的动作(正向行进、逆向行进、停止)。
例如,扫描仪4010在货架上移动时,在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特定序列号以后,根据读取的特定序列号向扫描仪施加定向行进信号、逆向行进信号或停止信号。
此时,特定序列号可以包括开始序列号、行进序列号、到达终点序列号、曲线开始序列号和曲线结束序列号。开始序列号提供扫描仪开始移动信息,行进序列号提供扫描仪移动和指示读取物品的动作信息,到达终点序列号提供扫描仪停止移动的信息,曲线开始序列号提供扫描仪的曲线移动开始信息而只指示扫描仪的移动,曲线结束序列号是提供扫描仪的曲线移动结束信息而指示扫描仪移动和读取物品。
根据所述读取的序列号,设定扫描仪的移动路径,读取物品标签的步骤(S630)是,根据通过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的序列号,匹配控制扫描仪动作的控制信号而控制扫描仪的动作(定向行进、逆向行进、停止)。
例如,扫描仪在货架移动时,从读取的识别因子中读取到特定序列号,则根据读取的特定序列号上已匹配的扫描仪的动作信息,向扫描仪施加定向行进信号、逆向行进信号或停止信号。尤其,通过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的特定序列号比已设定的特定序列号的读取次数少时,可以使扫描仪在当前读取的识别因子和之前读取的识别因子之间的区段往复移动。
通过所述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判断物品陈列位置的步骤(S4)是,可以将从扫描仪读取的物品标签读取次数中读取得最多的物品标签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物品的陈列位置。
选定物品的陈列位置以后,将选定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选定的物品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公司代码、商品代码)相一致时,采集选定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为更加清楚地说明上述的方法,下面详述本实施例的扫描方法。
如图94至图96所示,在以3行X3列的货架组成持本实施例的货架上,各个货架分别具备以I~IX进行区分的格标签,这些货架格中具备格标签I的货架上陈列物品标签为A、B、C的医药品,格标签为V的货架上陈列物品标签为D、E的医药品,格标签为IX的货架上陈列物品标签为F、G的医药品。该货架上配备粘贴识别因子(条码或近距离标签)0至5的导轨30,导轨4030上有扫描仪4010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
向货架的水平方向是,如图所示粘贴保存序列号“0”、“1”、“2”、“3”、“4”、“5”的识别因子,序列号“1”和“2”之间将被天线读取的读取值定义为“读取组12”,序列号“2”和“3”之间将被天线读取的读取值定义为“读取组23”,序列号“3”和“4”之间将被天线读取的读取值定义为“读取组34”。
而且,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扫描仪4010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读取货架格上粘贴的识别因子,读取货架格内物品120上粘贴的物品标签。为此,扫描仪4010上可以配备读取物品标签的天线4011和读取货架格的识别因子的位置读取器4012,天线4011可以包括与各层货架格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天线4011-1、4011-2、4011-3、4011-4。
如图94所示,扫描仪4010在货架移动而由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开始序列号即“0”时,扫描仪4010将识别因子“0”的位置识别成始点,并保存序列号“0”。
扫描仪4010继续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由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行进序列号为“1”时,通过天线开始读取物品标签,扫描仪4010通过识别因子“1”的位置,并保存序列号“1”。
如图95所示,扫描仪4010继续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由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行进序列号为“2”时,扫描仪4010在序列号“1”和“2”之间区段往复移动,并保存序列号“2”。此时,已设定的序列号“2”的读取次数大于特定次数(例如2次),则扫描仪4010可以通过序列号“2”而移动。
扫描仪4010继续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由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行进序列号“3”和“4”,则与上述序列号“2”的区段往复方式同样,按照已设定的读取次数,在之前读取的识别因子和当前读取的识别因子之间区段往复移动。
如图96所示,扫描仪4010继续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由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到达终点序列号为“5”,则扫描仪4010将识别因子“5”的位置识别为终点而保存序列号“5”并结束物品标签的读取。此时,扫描仪4010的水平方向移动也停止。
虽然无图示,但扫描仪4010继续移动而在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曲线起始序列号,则扫描仪4010将曲线起始序列号的位置识别为扫描仪4010的曲线移动开始的曲线始点而实施扫描仪4010的曲线移动。
而且扫描仪4010曲线移动而在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曲线结束序列号,则扫描仪4010识别为扫描仪4010的曲线移动结束且直线移动开始的曲线终点而同时实施扫描仪4010的移动和物品读取。
然后,在位置读取器4012读取识别因子的到达终点序列号例如“5”,则物品标签的读取结束,扫描仪4010的水平方向移动也停止。
另一方面,扫描仪4010移动时,通过第一至第四天线,在“读取组12”、“读取组23”、“读取组34”读取的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如下表5所示,将对各读取组中邻接的一对天线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合算值计算结果见表6。
表5
第一天线 第二天线 第三天线 第四天线
读取组12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 20 30 15 5
读取组23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 10 8 6 1
读取组34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 5 4 3 -
表6
第一天线+第二天线 第二天线+第三天线 第三天线+第四天线
读取组12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合算值 50 45 20
读取组23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合算值 16 14 7
读取组23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合算值 9 7 3
如表5所示,“读取组12”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是分别在第一天线读取20次,第二天线读取30次,在第三天线读取15次,在第四天线读取5次,“读取级23”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是分别在第一天线读取10次,在第二天线读取8次,在第三天线读取6次,在第四天线读取1次,“读取级34”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是分别在第一天线读取5次,在第二天线读取4次,在第三天线读取3次。
如表6所示,为提升物品标签A的位置辨别力,将第一天线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和第二天线中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加在一起即可作为作为“读取组12”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算出50,将第二天线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和第三天线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加在一起即可作为“读取组23”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算出45,将第三天线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和第四天线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加在一起即可作为“读取组34”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算出20。
如上所述,在“读取组12”从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算出“读取组12”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以上述方式,在“读取组23”从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算出“读取组23”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在“读取组34”中从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算出“读取组34”中物品标签A读取次数合算值。
从各个读取组算出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合算值以后,可以在这些物品标签A的读取次数合算值中选定最大的合算值“50”,由此判断物品标签A位于算出“50”的读取组(序列号“1”和“2”的识别因子之间)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
将上述的物品标签A的位置判断方式相同地应用到物品标签B、C、D、E、F和G即可判断货架内物品标签B、C、D、E、F和G的位置。其具体内容不再详述。
判断物品的陈列位置以后,将选定的物品120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后,如果所述选定的物品120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一致即可采集选定的物品120的物品信息数据。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可以包括物品的进出库数量情况、物品特性、制造日期、保质期等具体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货架上可以陈列化妆品或医药品,除了该化妆品或医药品之外,还可以在需要库存管理的各种领域上应用。例如,可以应用于图书馆和书店的货架上陈列的书籍类。
如图97所示,本发明的货架是提供天线臂向货架水平方向的移动路径5060而从陈列格5011内装载的物品120有效检测信号。
所述可实施移动式扫描的货架其组成可以包括物品120被装载的陈列格5100,以及提供向货架水平方向的天线臂移动路径5060的扫描仪格5021。
具体是,陈列格5011是各种物品120被装载和陈列的空间,可以包括底板5011-10、在底板5011-10的两侧部垂直连接的两侧板5011-20、在底板5011-10的后端部垂直连接的后板5011-30以及在底板5011-10的上部并排设置的两侧板5011-20和在后板5011-30垂直连接的上板5011-40。
陈列格5011可以装载医药品、化妆品、书籍、服装、食品、工业材料等物品120,该物品120上可粘贴可提供该物品的各种信息的标签等识别因子。
所述陈列格5011的上、下部侧可能配备扫描仪5050的天线臂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扫描仪格5021。
扫描仪格5021可以包括在陈列格5011的上部位置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上部扫描仪格5021-12和在陈列格5011的下部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下部扫描仪格5021-12。
就是说,上部扫描仪格5021-11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位于陈列格5011的上部,提供可以使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上侧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下部扫描仪格211b是在陈列格110内隔着隔板310位于陈列格110的下部,提供可以使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110内物品120的下侧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
隔板310用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组成,上述的货架格的底板110a、两侧板110b、后板110c和上板110d是以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无法穿透的信号非穿透性材料组成。
因此,天线臂5051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但不会与物品120产生碰撞,从而预防与物品120碰撞时发生的扫描识别率低下和扫描仪运行错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扫描仪格5021是对陈列格501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配备的上部扫描仪格5021-11和下部扫描仪格5021-12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是对此进行限制,扫描仪格5021可以只在陈列格5011的上部设置,或者只在陈列格5011的下部设置。
如图98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陈列格5011以矩阵形态配置而由陈列格组件5010组成。此陈列格组件5010可以包括形成行和列的多个陈列格5011和扫描仪格5021。
此时,向水平方向配置的相互不同的陈列格5011之间可以配备隔墙5032。隔墙5032组成货架格的侧壁,用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无法穿透的信号非穿透性材料组成,或者被天线臂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或不能穿透的信号非穿透性材料组成。向垂直方向配置的陈列格5011和扫描仪格5021之间可以配备隔板310。隔板5031组成货架格的底板,由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组成。
因此,在陈列格组件5010随着扫描仪5050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扫描仪5050的天线臂5051沿着扫描仪格502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接收位于陈列格5011内的各物品的位置信息和物品信息。天线臂505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时可以翻越划分多个扫描仪格5021的隔墙5032,此时天线臂5051按既定角度正旋转以后通过弹性回复力向原来的位置逆旋转。
如图99所示,第一实施例变形例的陈列格组件5010提供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连续移动的一个移动路径5060。
例如,向货架的水平方向配置的多个扫描仪格5021之间不存在图2中图示的隔墙5032,因此扫描仪5050向货架的睡平方向移动时,扫描仪5050的天线臂5051可沿着扫描仪格502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连续移动但不发生与隔墙5032碰撞的问题。
如图100所示,第一实施例变形例的陈列格组件5010是可以配备引导扫描仪5050移动的导轨5033。
导轨5033可在陈列格组件5010的上部向该长度方向延长形成。而且提供扫描仪的上端被该导轨5033约束而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轨道。
如图10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货架是提供天线臂5051向货架垂直方向的移动路径5060而从陈列格5011装载的物品120有效检测信号。
用于所述移动式扫描的货架可以包括装载物品120的陈列格5011、提供天线臂5051向货架垂直方向移动路径5060的扫描仪格5021。
扫描仪格5021可以包括在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位置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一侧扫描仪格5021-21,以及在陈列格5011的另一侧部位置向货架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另一侧扫描仪格5021-22。
例如,一侧扫描仪格5021-21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设置于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可以提供使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一侧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另一侧扫描仪格5021-22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设置于陈列格5011的另一侧部,提供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另一侧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隔板5031可以用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组成。
随之,天线臂5051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也不会与物品120发生碰撞。最终预防与物品120碰撞时可造成的扫描识别率低下和扫描仪运行错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扫描仪格5021是对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分别配备的一侧扫描仪格5021-21和另一侧扫描仪格5021-22进行说明,但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扫描仪格5021可以只在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设置,或者只在陈列格5011的另一侧部设置。
如图102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多个陈列格5011以矩阵形态配置而由陈列格组件5010组成。该陈列格组件5010可包括形成行和列的多个陈列格5011和扫描仪格5021。
此时,向垂直方向配置的相互不同的陈列格5011之间可以配备隔墙320。隔墙5032组成货架格的底板,可以由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不能穿透信号非穿透性材料组成,或者被天线臂5051接收的接收信号不能穿透的信号非穿透性材料组成。而且向水平方向配置的陈列格5011和扫描仪格5021之间可以配备隔板5031。隔板5031组成货架格的侧壁,可以由被天线臂5051读取的接收信号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组成。
随之,在陈列格组件5010上随着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扫描仪的天线臂5051沿着扫描仪格5021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同时接收位于陈列格5011内的各物品的位置信息和物品信息。
如图103所示,第二实施例变形例的陈列格组件5010可以配备引导扫描仪移动的导轨5033。
导轨5033可以陈列格组件5010上部向该长度方向延长形成。而且提供扫描仪的上端被该导轨5033约束而可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轨道。
如图104所示,第三实施例的货架是提供天线臂5051向货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路径5060而从陈列格5011装载的物品120有效检测信号。
用于所述移动式扫描的货架可包括装载物品120的陈列格5011以及提供天线臂505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路径5060的扫描仪格5021。
扫描仪格5021包括在陈列格5011的上部位置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上部扫描仪格5021-11、在陈列格5011的下部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下部扫描仪格5021-12、在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位置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一侧扫描仪格5021-21、在陈列格5011的另一侧部位置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另一侧扫描仪格5021-22。
例如,上部扫描仪格5021-11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位于陈列格5011的上部,提供天线臂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上侧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下部扫描仪格5021-12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310位于陈列格5011的下部,提供天线臂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下侧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一侧扫描仪格5021-21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位于陈列格5011的一侧部,可以提供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一侧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另一侧扫描仪格5021-22是在陈列格5011内隔着隔板5031位于陈列格5011的另一侧部,可以提供天线臂5051在陈列格5011内物品120的另一侧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路径5060。
随之,天线臂5051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也不会发生碰撞物品120的问题,最终预防与物品120碰撞时可造成的扫描识别率低下和扫描仪运行错误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应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00)

1.一种扫描装置,作为对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层的货架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具备扫描物品多个天线而与货架的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扫描仪;
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扫描仪驱动连接的水平驱动装置;以及
通过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控制扫描仪的移动,并从所述扫描仪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信息数据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设置物或障碍物后将检测到的距离检测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装置的距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天线是多个层的多个天线与货架的各层相对应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上配备:在与所述货架各层的收纳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位置之间隔着一定间隔,向收纳空间内部,以具备可变化位置的臂关节的形态凸出设置的多个臂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臂天线是,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固定托架上结合天线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臂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部位之间夹入复原弹簧而向水平方向实施关节变形和复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臂天线是,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固定托架上结合天线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臂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部位之间夹入复原弹簧而向垂直方向实施关节变形和复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包括: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扫描仪体;为端部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水平方向移动而在所述扫描仪体上可旋转地装配且通过天线扫描物品的扫描仪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臂包括向所述收纳空间内一侧方向展开的一方向扫描仪臂,以及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另一侧方向展开的另一方向扫描仪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臂是直径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以伸缩形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具备遮蔽膜的固定盘。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体是位于同一线上的多个扫描仪条可装卸地被多级装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臂是以相互连接所述多个扫描仪条端部的装配托架为介质装配于所述扫描仪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托架上具备:所述多个扫描仪条端部被重叠插入的插入支座;对插入所述插入支座的多个扫描仪条具有固定作用的固定螺栓;为使所述扫描仪臂旋转而连接所述扫描仪臂起端部的弹性旋转杆;在所述弹性旋转杆上可凸出地设置的接触销;之间隔着所述接触销,向所述扫描仪臂的转动方向相分离地配置的一对组成而检测所述扫描仪臂的转动次数,且将检测的轻敲检测信号施加到控制器的臂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托架上为使所述扫描仪臂向左、右侧方向转动而具备与所述扫描仪臂驱动连接的轻敲电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臂是由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扫描仪臂组成而在所述装配托架上可旋转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包括: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扫描仪体,以及端部向所述收纳空间内可凸出地在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而扫描物品的膜片状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货架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状天线以装配托架为介质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
所述装配托架包括:插入所述扫描仪条的插入支座;用于固定插入所述插入支座的扫描仪条的固定螺栓;向垂直方向延长的装配片;向所述装配片的垂直方向相分离配置且装配所述膜片状天线的存储器支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架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支座是由变形时恢复原形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状天线包括: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一侧方向配置的一方向膜片状天线;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向另一侧方向配置的另一方向膜片状天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由具备多层收纳部矩形面体形状形成,沿着所述矩形面体形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引导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水平驱动的导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被施加一定驱动电源运行而使其驱动轴恒速旋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结合,且在圆筒形状的外面形成多个螺纹的旋转部件;与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支承托架可转动地结合,且被固定装配沿着各旋转轴形成多个圆形螺纹的联动部件而在导轨内旋转移动的至少一个旋转轮;内侧整体形成的螺纹与所述电机侧旋转部件的螺纹和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上装配的联动部件螺纹分别啮合,并具备一定张力而保持通过螺纹的啮合状态的旋转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旋转移动的底轨面;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前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以及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后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下部导轨,包括:在所述扫描仪的下部设置的水平驱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旋转移动的底轨面;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前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以及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后面以一定高度凸出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以及
上部导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扫描仪下部而为水平移动时可保持所述扫描仪和所述货架之间一定间隔的支承作用,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而引导自由旋转的支承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还包括:所述扫描仪水平移动时为支承与所述货架保持一定间隔而紧贴所述导轨的后部而以无动力自由旋转的辅助轮;以及,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的状态下,与所述辅助轮可自由转动地结合的辅助轮支承托架。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由以圆形环状的多个收纳空间连续配置的圆筒形状组成,沿着所述圆筒形状货架的圆形态设置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水平驱动实施导向作用的圆形轨道导轨 。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其组成包括:被施加一定驱动电源运行而使其驱动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结合,且在圆筒形状的外面形成多个螺纹的旋转部件;通过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装配而以“ㄷ”形状折曲形成的支承托架的折曲部终端上的圆弧状结合部和其终端与圆弧状转动螺栓可转动地结合而轮的角度可倾斜而可在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上旋转行驶,且沿着各旋转轴形成多个圆形螺纹的联动部件被固定装配而在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内旋转移动的至少一个旋转轮;在内侧整体形成的螺纹与所述电机侧旋转部件的螺纹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上装配的联动部件的螺纹分别啮合,且具备一定张力而保持通过螺纹的啮合状态的旋转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沿着其圆形轨道旋转行驶的底轨面;
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前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
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后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轨道的导轨包括:
下部导轨,包括:所述扫描仪的下部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轮接触而沿着其圆形轨道旋转行驶的底轨面; 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前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向前面脱离的前面导向部;沿着与所述货架的圆筒形状相应地以环状连续连接形成圆形的无限轨道形状,在后面凸出一定高度形成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轮不翻越到后面的后面导向部;
上部导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扫描仪下部而为水平移动时可保持所述扫描仪和所述货架之间一定间隔的支承作用,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而引导自由旋转的支承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以驱动辊为介质沿着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的移动托架;在所述移动托架上装配而通过旋转带与所述驱动辊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测定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数后换算移动距离,将换算的移动检测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器的轮传感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辊其组成包括:位于所述导轨的上侧而与所述驱动辊驱动连接的主驱动辊;位于所述导轨的下侧而支承所述导轨的子驱动辊。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其组成包括: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而读取扫描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读取器;将所述读取器的物品信息数据与已注册的物品信息数据比较进行分析的局部控制器;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而使所述扫描仪在收纳空间向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扫描仪控制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控制器将首次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由扫描仪的距离传感器施加的距离检测信号相比较,或者将首次输入的基准距离数据值与由水平驱动装置的轮传感器施加的扫描仪的移动检测信号相比较而计算所述扫描仪可移动的移动距离。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控制器利用电力线通信网(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与读取器、距离传感器、水平驱动装置、臂传感器和轮传感器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部控制器是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计算对各个物品的扫描仪的扫描信息次数,从计算的扫描信息次数中将计算扫描信息次数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传感器是在所述扫描仪的右侧和左侧分别检测与位于右侧方向和左侧方向的设置物、障碍物之间距离的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沿着所述扫描仪的长度方向相互保留一定间隔排列设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右侧距离传感器和多个左侧距离传感器是,在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电子式非接触传感器元件,以及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机械式接触传感器元件中,利用其中某一个传感器元件组成。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装配一次电池或可以反复充电的二次电池中的某一个电池的电源电池。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在导轨上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旋转轮接触的底轨面,沿底轨面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长铺设有与电源插头和稳定器用电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旋转轮两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源供应线接触而接收电源的第一和第二电源刷,将由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源刷用电连接的直流转换部施加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转换的直流电源被输入所述电源电池而实施充电。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供应驱动电源的供电装置是,在所述货架的一侧终端边缘侧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装配而连接于电源插头的供电块上暴露形成第一和第二供电端子;
在与所述供电块的装配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扫描仪的一侧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装配的电源输入块上暴露形成有与所述供电块的第一和第二供电端子对应接触的第一和第二电源输入端子;
在与所述电源输入块用电连接的直流转换部将施加的商用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转换的直流电源输入到所述电源电池而实施充电。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是为可防止天线扫描错误的屏蔽,用钢铁、铝中的某一个金属材料形成。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上粘贴有RFID标签,所述天线识别所述RFID标签。
42.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的收纳空间存放的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具备扫描物品的多个天线并与货架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扫描仪;
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扫描仪驱动连接的垂直驱动装置;以及
通过所述垂直驱动装置控制扫描仪的移动,且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控制装置。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障碍物而向所述控制装置施加距离检测信号的距离传感器。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从所述多个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读取扫描的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读取器部;保存所述读取器部的物品信息数据的存储器部;向所述垂直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而使所述扫描仪与某一个层的收纳空间相对地配置的微处理器。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为从所述多个天线至少选择一个天线运行而在所述读取器部和多个天线之间连接的开关部。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将计算扫描仪移动距离的基准距离数据和从扫描仪的距离传感器接收的距离检测信号比较而计算所述扫描仪可移动的移动距离,根据所述计算的移动距离,使扫描仪位于从所述货架内多层收给空间选择的一个层的收纳空间。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是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计算扫描仪对各物品的扫描信息次数,将从计算的扫描信息次数中扫描信息次数计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的实际位置,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以围住所述货架收纳空间的环状形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以具有多层收纳空间的多个货架区向侧方向保留一定缝地配置的货架组件组成;
所述扫描仪以穿过所述一定缝围住各货架区的环状形成而向侧方向连续配置。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包括:具备多层收纳空间的内部货架区,以及具备开闭门而包住所述内部货架区的外部货架区。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在所述货架的侧壁向垂直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可沿着所述导轨移动地在所述扫描仪上固定设置的移动片;以旋转带为介质,与所述移动片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52.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扫描仪的上部连接的钢丝;通过上端分离形成的多个支承槽可支承钢丝地在所述货架的上端部设置的支承片;所述钢丝的另一端被卷绕的旋转轮被装配在驱动轴上的旋转电机。
5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上粘贴有RFID标签,所述天线识别所述RFID标签。
54.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向所述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
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装配,且具备可以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
所述主体被装配而沿着向所述货架的长度方向展开的轨道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向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且端部上具备紧贴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而被支承的侧部支承辊的平衡臂;以及
通过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控制所述主体的轨道移动,根据从所述天线接收的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信息数据的控制器。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为检测所述轨道上可装卸地装配的触发器,向所述控制器施加检测信号而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上配备的触发传感器。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臂包括:
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可向水平方向转动地连接,且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两个方向延长的一对转动条;
被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支承而限制所述转动条的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转动条的端部结合而沿着所述轨道滚动的侧部支承辊;以及
为使所述侧部支承辊紧贴所述轨道的轨道侧壁而向所述侧部支承辊提供张力的弹簧。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
所述主体的上部装配的驱动本体;
所述驱动本体上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
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结合,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在所述轨道上面沿着轨道移动的驱动辊;以及
在所述驱动本体上装配而支承所述轨道下面的下部支承辊。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包括:
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设置的装配托架;
在所述装配托架上可旋转地铰接的旋转片;
在所述旋转片的旋转端部装配而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以及
为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货架格内,向所述旋转片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复原弹簧。
59.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移动装置包括:
在所述主体的上部固定的支座;
内侧壁上形成所述支座可移动的导槽,上部装配滑动条的滑动壳;以及
可随着所述滑动条移动地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下部配备的滑动块。
60.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持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是从所述天线接收扫描信息而读取扫描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将读取的所述物品信息数据与已注册的物品信息数据比较分析,为使所述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向所述水平驱动装置施加运行信号。
61.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向所述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
在所述主体的既定高度上装配,并具备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
使所述主体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位于所述主体的移动路径上的触发器;以及
为识别所述触发器而装配在所述主体两侧端的触发传感器;
所述主体的移动根据所述触发器的识别模式受到控制。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器包括:
将所述主体移动方向变更的转换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方向触发器;
将所述主体进入轨道曲线部分的曲线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曲线触发器。
63.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为通过扫描仪扫描货架内物品而在货架移动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装配扫描仪的本体;
所述本体上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
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结合而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沿着所述导向条移动的驱动辊;以及
在所述本体上装配而被所述导向条支承的支承辊。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条包括:
向所述货架的长度方向展开,且所述驱动辊被紧贴的第一杆轨道;以及
在所述第一杆轨道的下部并排分离配置,且所述支承辊被紧贴的第二杆轨道。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辊包括:
位于所述本体移动前方的第一支承辊;以及
位于所述本体移动后方的第二支承辊。
66.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扫描货架内物品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装配有扫描仪的本体;
在顶板或货架上可移动地配置,且固定所述本体的线缆;
用于移动所述线缆的驱动装置;以及
为支承所述线缆而在所述顶板或货架上装配的支承架。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承所述线缆而使所述线缆的侧方向移动被转换的导向轮。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所述顶板或货架上装配的驱动电机;
将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线缆的驱动轴;以及
在所述驱动轴上装配而可卷绕所述线缆端部的驱动辊。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包括:
所述顶板或货架上固定的固定片;以及
所述固定片上固定而支承所述线缆的支承轮。
70.一种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可对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层的货架格内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装置,包括:
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延长的主体;
在所述主体上可升降地装配,且具备扫描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天线的扫描仪;
使所述主体向所述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为检测所述物品而在所述主体的两侧端装配的物品传感器;以及
为根据所述物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天线控制所述物品移动,在所述主体向水平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扫描仪升降移动的控制器。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是以升降装置为介质,在所述主体上可上下移动地装配;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向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长形成的导轨;
沿着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且一侧部连接所述扫描仪的升降片;以及
以升降钢丝为介质,与所述升降片驱动连接的升降电机。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货架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检测物品时,将使所述扫描仪向上移动的上升信号施加到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物品传感器未检测物品时,将使所述扫描仪向下移动的下降信号施加到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电机。
73.一种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作为扫描货架格内存放物品的货架扫描仪,包括:
与所述货架格相对地设置,且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扫描仪体;
在所述扫描仪体上装配而向所述货架格凸出的扫描仪臂;以及
在所述扫描仪臂上具备,并具备接触所述货架格内存放物品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曲线部的天线。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是以圆形或椭圆形的环形带形态组成的环形天线。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臂包括:
以伸缩形态连接的多个支承臂;以及
弹性支承所述多个支承臂之间的弹簧。
76.一种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作为扫描货架格内存放物品的货架扫描仪,包括:
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扫描仪体;
可向所述货架格相对设置地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的垂直型天线;以及
可向所述货架格凸出设置地装配在所述扫描仪体上的水平型天线。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型天线包括薄结构的贴片天线。
78.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货架扫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型天线包括:与所述货架水平配置而可渗透所述货架格的条状水平型柔和天线。
79.一种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实施步骤包括:
使具备天线的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反复扫描货架内存放物品的水平方向扫描步骤;
将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
从所述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获取步骤。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方向扫描步骤是,对货架内各层分别设定位置标签,对各层收纳空间内存放的物品分别设定产品标签之后,使扫描仪向货架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反复扫描物品;
所述位置判断步骤是,从扫描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将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判断步骤包括:
将所述扫描仪移动一次时在扫描仪的多个天线重复扫描的各层物品位置标签次数和产品标签次数分别合算,从所述合算的位置标签次数中将位置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与产品标签读取位置匹配的步骤;
反复实施所述扫描仪反复往复移动时向所述读取位置匹配的步骤以后,对各匹配步骤被所述产品标签的读取位置匹配的物品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进行合算的步骤;
将合算的各层产品标签次数比较而选择产品标签次数最多的物品的步骤。
82.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数据获取步骤是,将所述选定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比较后,所述选定物品与已注册的物品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相一致,则采集所述选定的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
83.一种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对货架内多层收纳空间上存放物品实施扫描的货架扫描方法,该实施步骤包括:
使扫描仪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对所述货架内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层存放的物品反复实施扫描的垂直方向扫描步骤;
将所述扫描仪反复移动时扫描得最多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
从选定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获取步骤。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方向扫描步骤是,对货架内各层分别设定位置标签,对各层收纳空间存放物品分别设定产品标签之后,向货架的垂直方向反复扫描物品;
所述物品位置判断步骤是,从扫描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中,将扫描得最多的位置标签识别次数和产品标签识别次数的物品位置选定为物品实际位置。
85.一种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实施步骤包括:
对货架内各层的货格架和所述货架格上首次陈列的物品实施匹配的匹配步骤;
扫描位于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而判断物品有力位置的在一列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
扫描位于另一列的货架格和物品而判断物品有力位置的在另一例的物品位置判断步骤;以及
从一列和另一列判断的所述物品的有力位置中判断物品实际位置的步骤。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所述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未包括在已注册的产品组时排除在所述实际位置判断步骤判断的所述物品实际位置的物品排除步骤。
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所述位于实际位置的物品扫描信息,采集物品的物品信息数据的物品信息数据采集步骤。
88.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匹配步骤包括:
对位于货架内各层的多个货架格分别设定格标签,对所述各货架格的存放物品分别设定物品标签的标签设定步骤;
读取所述格标签和所述的物品标签以后将读取的所述格标签和货架格之间的匹配关系保存下来的匹配保存步骤。
89.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列或另一列判断物品位置的步骤包括:
读取位于列的货架格的格标签而选定天线当前位置的天线位置选定步骤;以及
从在所述天线位置选定步骤上选定的所述天线的当前位置读取所述物品标签而选定物品有力位置的有力位置选定步骤。
90. 一种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实施步骤包括:
使扫描仪向货架格的水平方向水平移动的步骤;
检测位于所述扫描仪移动方向的货架格内物品的步骤;
根据所述物品的检测范围设定所述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以及
根据设定的所述扫描仪的升降模式,使所述扫描仪升降的步骤。
91. 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所述扫描仪升降模式的步骤是,检测所述物品时设定使所述扫描仪向上移动的上升模式,未检测所述物品时设定使所述扫描仪向下移动的下降模式。
92. 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货架格内物品的步骤是,对与所述货架格内所述物品边缘部的垂直位置和与所述物品边缘部的水平位置实施检测。
93. 一种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实施步骤包括:
a)使扫描仪向粘贴识别因子的货架格的水平方向移动的步骤;
b)从接近于移动中的所述扫描仪的所述识别因子读取序列号的步骤;以及
c)根据读取的所述序列号,设定所述扫描仪的移动路径,并读取物品上粘贴的物品标签的步骤;以及
d)通过所述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判断物品陈列位置的步骤。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步骤是,所述读取的序列号的读取次数少于已设定的序列号的读取次数时,使扫描仪在当前读取的识别因子和之前读取的识别因子之间的区段往复移动。
9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c)步骤,所述识别因子选择性地保存提供扫描仪开始移动信息的开始序列号、提供指示扫描仪移动和读取物品的动作信息的行进序列号、提供扫描仪的移动结束信息的到达终点序列号。
96.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货架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d)步骤,从通过所述扫描仪读取的物品标签的读取次数中,将读取最多的物品标签的货架格位置选定为物品陈列位置。
97.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
装载物品的陈列格;以及
在所述陈列格内隔着隔板设置,且提供可检测所述物品的天线臂的移动空间的扫描仪格。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仪格包括:
位于所述陈列格上部的上部扫描仪格;以及
位于所述陈列格下部的下部扫描仪格。
99.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陈列格由以多个矩阵形态配置的陈列格组件组成;
所述扫描仪格配置于向垂直方向配置的多个陈列格之间。
100.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用被所述天线臂读取的接收信号被穿透的信号穿透性材料构成。
CN201380007039.XA 2012-01-26 2013-01-25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Active CN104106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07994 2012-01-26
KR1020120007994A KR101340092B1 (ko) 2012-01-26 2012-01-26 선반의 스캐닝 시스템
KR10-2012-0041640 2012-04-20
KR1020120041639A KR101325624B1 (ko) 2012-04-20 2012-04-20 선반의 스캐닝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041639 2012-04-20
KR1020120041640A KR101355022B1 (ko) 2012-04-20 2012-04-20 선반의 스캐닝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078720 2012-07-19
KR1020120078720A KR101349761B1 (ko) 2012-07-19 2012-07-19 선반 물품의 재고관리 방법
KR1020120103888A KR101349764B1 (ko) 2012-09-19 2012-09-19 선반의 스캐너 및 스캐너를 포함하는 스캐닝 장치
KR10-2012-0103888 2012-09-19
KR1020120103887A KR101350458B1 (ko) 2012-09-19 2012-09-19 선반의 스캐닝 장치
KR10-2012-0103887 2012-09-19
KR10-2012-0107141 2012-09-26
KR1020120107141A KR101349756B1 (ko) 2012-09-26 2012-09-26 선반의 스캐닝 장치 및 스캐닝 방법
KR10-2012-0118784 2012-10-25
KR1020120118784A KR101349766B1 (ko) 2012-10-25 2012-10-25 이동식 스캐닝을 위한 선반
KR1020120130367A KR101349760B1 (ko) 2012-11-16 2012-11-16 레일 이동식 스캐닝 장치
KR10-2012-0130367 2012-11-16
KR1020120146268A KR101395063B1 (ko) 2012-12-14 2012-12-14 케이블형 스캐닝 시스템
KR1020120146269A KR101427296B1 (ko) 2012-12-14 2012-12-14 선반 물품의 위치판별방법
KR10-2012-0146268 2012-12-14
KR10-2012-0146269 2012-12-14
KR1020130000548A KR101395065B1 (ko) 2013-01-03 2013-01-03 선반의 스캐너 및 스캐닝 장치
KR10-2013-0000548 2013-01-03
PCT/KR2013/000627 WO2013112000A1 (ko) 2012-01-26 2013-01-25 선반의 스캐너, 스캐닝 장치 및 스캐닝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6081A true CN104106081A (zh) 2014-10-15
CN104106081B CN104106081B (zh) 2017-10-31

Family

ID=4887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7039.XA Active CN104106081B (zh) 2012-01-26 2013-01-25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864883B2 (zh)
EP (1) EP2808831B1 (zh)
JP (1) JP5998316B2 (zh)
CN (1) CN104106081B (zh)
AU (1) AU2013212777B2 (zh)
CA (1) CA2862793C (zh)
ES (1) ES2625544T3 (zh)
WO (1) WO2013112000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242A (zh) * 2014-11-21 2015-04-22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药盒仓位检测系统及具有该检测系统的智能药房
CN105382508A (zh) * 2015-11-04 2016-03-09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仪表轨道式自动装配测试生产线
CN106174887A (zh) * 2016-08-31 2016-12-07 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应用于鞋面贴头机的视觉识别单元
CN107154525A (zh) * 2016-12-05 2017-09-12 浙江龙游新西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数字电视接收天线
CN108876249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921256A (zh) * 2018-08-30 2018-11-30 江苏科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图书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898539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天线的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01851A (zh) * 2018-06-01 2018-12-28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8233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柜格口显示位置设置方法及分拣柜系统
CN109472333A (zh) * 2018-11-22 2019-03-15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
CN112141586A (zh) * 2020-10-13 2020-12-29 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系统的货物定位方法
CN112407726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存放方法、装置、机器人、仓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13883A (ko) * 2013-03-15 2014-09-25 아쿠아빗 파마슈티컬즈, 아이엔씨. 응용된 최종-사용자 최적화를 위한 모듈러 스마트 라벨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들
CN104370047B (zh) * 2014-11-10 2016-10-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rfid射频电子标签技术的仓库货架
JP6653861B2 (ja) * 2015-09-24 2020-02-26 金剛株式会社 蔵書管理装置
JP2018028849A (ja) 2016-08-19 2018-02-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28852A (ja) * 2016-08-19 2018-02-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19295B2 (ja) * 2017-01-20 2022-02-1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EP3355406B1 (de) * 2017-01-30 2019-05-22 Markus Schriebl Antenn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rfid-reader
US20180225625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Cornelius, Inc.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IT201700027153A1 (it) * 2017-03-13 2018-09-13 Autoclima S P A Apparato di alloggiamento e gestione di scorte
JP7163092B2 (ja) * 2017-11-10 2022-10-3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読取システム
US10397759B1 (en) * 2018-05-18 2019-08-27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inventory scan data
FR3082031B1 (fr) * 2018-06-01 2021-10-29 Wid Group Mat de controle d'un conteneur, systeme, installation d'empaquetage et procede de controle associes
CN109040539B (zh) * 2018-07-10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装置、货架及图像识别方法
KR102607788B1 (ko) * 2018-10-26 2023-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충격의 영향을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607790B1 (ko) * 2018-11-15 2023-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충격을 감지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9670751A (zh) * 2018-12-17 2019-04-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货架物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货架
KR102185832B1 (ko) * 2019-01-28 2020-12-02 현대무벡스 주식회사 스태커 크레인 시스템
US11128771B2 (en) * 2019-02-11 2021-09-21 Eugene Stephens Portable scanner assembly
WO2020195194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試料保管装置
TWI704498B (zh) * 2019-05-16 2020-09-11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納裝置
JP6704570B1 (ja) * 2019-07-03 2020-06-03 Rfルーカ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位置特定装置及び位置特定プログラム
CN110927716B (zh) * 2019-12-11 2023-02-2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雷达扫描地形遮蔽盲点及其遮蔽盲区确定方法
US11397884B2 (en) * 2020-03-23 2022-07-26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Brackets for amplifying antenna gain associated with mountable RFID tags
US11222186B2 (en) * 2020-05-22 2022-01-11 Andy L. MULL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 bulk scanning of RFID tags
JP2022112421A (ja) * 2021-01-21 2022-08-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読取装置および収容装置
KR102499660B1 (ko) * 2021-03-02 2023-02-14 주식회사 세인엔에스 스마트 ai 비대면 창고를 이용한 상품 거래 시스템
CN113314956B (zh) * 2021-06-30 2022-11-08 武汉睿特富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追溯配线柜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8296A (en) * 1984-07-31 1986-07-01 Chu Associates, Inc. Dipole antenna system with overhead coverage having equidirectional-linear polarization
US5235316A (en) * 1991-12-20 1993-08-10 Qualizza Gregory K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US5198823A (en) * 1991-12-23 1993-03-30 Litchstreet Co. Passiv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using signals of remote SSR and multiple antennas switched in synchronism with rotation of SSR beam
JPH0834505A (ja) * 1994-07-22 1996-02-0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US5813817A (en) * 1995-10-09 1998-09-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rrying device and carrying method
JPH09256626A (ja) * 1996-03-25 1997-09-30 Nihon Bisoh Co Ltd 建築物の外壁作業機の吊り下げ支持装置
JPH10279025A (ja) * 1997-04-02 1998-10-20 Nittetsu Semiconductor Kk ストッカーおよび物品棚情報スキャニングシステム
US6259418B1 (en) * 2000-01-20 2001-07-10 3Com Corp. Modified monopole antenna
JP3640297B2 (ja) * 2000-02-14 2005-04-2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物品管理用収納棚
WO2001063189A1 (fr) * 2000-02-28 2001-08-3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ysteme de refrigeration automatique, refrigerateur, systeme de cuisson automatique et four a micro-ondes
JP3635275B2 (ja) * 2001-12-14 2005-04-06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フマウントアンテナ
US6933849B2 (en) * 2002-07-09 2005-08-23 Fred Sawy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objects and people
JP2004250148A (ja) * 2003-02-19 2004-09-09 Okamura Corp 棚に載置した荷の検出装置
JP3735611B2 (ja) * 2003-03-05 2006-01-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アンテナ
US7350715B2 (en) * 2003-03-10 2008-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ck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7132945B2 (en) * 2003-08-20 2006-11-07 Dematic Corp. Material support system for supporting items hav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JP2006036389A (ja) * 2004-07-23 2006-02-09 Ffc Ltd 棚在庫物品管理プログラム
US7378967B2 (en) * 2004-09-09 2008-05-27 The Gillette Company RFID tag sensitivity
JP2006124049A (ja) * 2004-10-26 2006-05-18 Hirata Corp ラック検索装置
US7474214B2 (en) * 2005-06-22 2009-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tires using RFID
FR2889362B1 (fr) * 2005-08-01 2007-10-19 Thomson Licensing Sas Systeme d'antennes a diversite de type dipole
ITUD20050199A1 (it) * 2005-11-24 2007-05-25 Rgs Automazioni S R L Magazzino automatizzato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immagazzinamento
JP2007193507A (ja) * 2006-01-18 2007-08-02 Hitachi Ltd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07200035A (ja) * 2006-01-26 2007-08-09 Ntt Docomo Inc 無線タグ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868281B2 (ja) * 2006-05-08 2012-02-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商品陳列装置
SG137717A1 (en) * 2006-05-24 2007-12-28 Oh Cheng Guan Michael Movable rfid reading device
US7733230B2 (en) * 2006-07-26 2010-06-08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Mobile readpoi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electronic tags
US8791824B2 (en) * 2006-08-14 2014-07-29 Allen Hollister Method for reading RFID tags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US7495561B2 (en) * 2006-08-25 2009-0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tem position indicator and optimized item retrieval for a sensor equipped storage unit
US20100009728A1 (en) * 2006-10-13 2010-01-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US8280784B2 (en) * 2006-10-19 2012-1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inventory variance identification
US7612673B2 (en) * 2007-05-30 2009-11-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RFID system for lifting devices
US20080314872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Ferro Corporation 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spart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GB2450531B (en) * 2007-06-29 2012-02-29 Avonwood Dev Ltd An RFID monitoring system
JP5110425B2 (ja) * 2007-07-18 2012-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システム
US20090064527A1 (en) * 2007-08-31 2009-03-12 Glen Weavers Marking and measuring device
JP4983505B2 (ja) * 2007-09-25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US20090160638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system
US8102267B1 (en) * 2008-02-07 2012-01-2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Single antenna single rea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tag
WO2009108033A1 (es) * 2008-02-27 2009-09-03 Rfid Mexico S.A. De C.V. Sistema de toma de inventario
JP2009214949A (ja) * 2008-03-07 2009-09-24 Toshiba Tec Corp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242058A (ja) * 2008-03-31 2009-10-22 Taisei Corp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JP5304094B2 (ja) 2008-08-08 2013-10-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棚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US8421627B2 (en) * 2008-08-21 2013-04-1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ssociating and RFID tag with a known region
JP2010058908A (ja) * 2008-09-04 2010-03-18 Toshiba Tec Corp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IT1392511B1 (it) * 2008-12-23 2012-03-09 Pe Labellers Spa Macchina etichettatrice mediante etichette stampate su nastro
US20110004338A1 (en) * 2009-02-24 2011-01-06 Bianco James S Ven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articles
US9189769B2 (en) * 2009-12-07 2015-11-17 Meps Real-Time, Inc. Real-time inventory re-supply system
US8215550B2 (en) * 2009-12-18 2012-07-1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enting a scanning device with respect to a target location
US9428336B2 (en) * 2010-07-28 2016-08-30 Par Systems, Inc. Robotic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US8210439B2 (en) * 2010-08-02 2012-07-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rchandise security tag for an article of merchandise
KR20120057835A (ko) * 2010-11-29 2012-06-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Rfid 전자 선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그 위치 인식 방법
US20130049925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orientation rfid tag read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heir operation
US9339121B2 (en) * 2012-08-13 2016-05-17 Michael Siciliano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scratch-off lottery ticket theft
CN105190655B (zh) * 2013-03-04 2018-05-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物品管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US20150006321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Thomas Michael Cozad Establish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rea, aisle, section, and shelf layout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KR101534481B1 (ko) * 2013-07-11 2015-07-07 한미아이티 주식회사 자동 안내 대차를 이용한 재고 관리 시스템
US9594939B2 (en) * 2013-09-09 2017-03-14 Hand Held Products, Inc. Initial point establishment using an image of a portion of an object
US9465963B2 (en) * 2013-10-11 2016-10-11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optimally adjusting the scan rate of scan beams generated by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reader having an array of antennas
ES2677556T3 (es) * 2014-12-04 2018-08-03 Abg Systems Srl Aparato de distribución automática
CA3107257C (en) * 2015-11-13 2023-05-02 Berkshire Grey, Inc. Sor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ortation of a variety of objects
US9937532B2 (en) * 2015-12-18 2018-04-10 Berkshire Grey Inc. Percep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processing a variety of objects
US20170228688A1 (en) * 2016-02-10 2017-08-10 Tri-8,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ategic rfid tag reading using physically dispersed barcodes and supplemental automa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through mobile rfid reader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242A (zh) * 2014-11-21 2015-04-22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药盒仓位检测系统及具有该检测系统的智能药房
CN105382508A (zh) * 2015-11-04 2016-03-09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仪表轨道式自动装配测试生产线
CN106174887A (zh) * 2016-08-31 2016-12-07 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应用于鞋面贴头机的视觉识别单元
CN107154525A (zh) * 2016-12-05 2017-09-12 浙江龙游新西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数字电视接收天线
CN107154525B (zh) * 2016-12-05 2019-04-05 浙江龙游新西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数字电视接收天线
CN109382337B (zh) * 2017-08-10 2020-11-20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柜格口显示位置设置方法及分拣柜系统
CN10938233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柜格口显示位置设置方法及分拣柜系统
CN109101851B (zh) * 2018-06-01 2023-05-26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01851A (zh) * 2018-06-01 2018-12-28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8539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天线的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85399B (zh) * 2018-06-19 2022-02-18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天线的图书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6249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921256A (zh) * 2018-08-30 2018-11-30 江苏科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图书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9472333A (zh) * 2018-11-22 2019-03-15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
CN112141586A (zh) * 2020-10-13 2020-12-29 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系统的货物定位方法
CN112407726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存放方法、装置、机器人、仓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407726B (zh) * 2020-11-20 2022-07-08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存放方法、装置、机器人、仓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8316B2 (ja) 2016-09-28
EP2808831B1 (en) 2017-03-08
US10019610B2 (en) 2018-07-10
EP2808831A4 (en) 2016-01-06
JP2015510479A (ja) 2015-04-09
EP2808831A1 (en) 2014-12-03
US20180075268A1 (en) 2018-03-15
CN104106081B (zh) 2017-10-31
CA2862793C (en) 2019-12-31
ES2625544T3 (es) 2017-07-19
US20150054622A1 (en) 2015-02-26
US9864883B2 (en) 2018-01-09
AU2013212777A1 (en) 2014-09-11
CA2862793A1 (en) 2013-08-01
WO2013112000A1 (ko) 2013-08-01
AU2013212777B2 (en)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6081A (zh) 货架扫描仪、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CN208034674U (zh) 自移式购物辅助机器人
US115383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ling goods or services, or collecting recycle refuse using mechanized mobile merchantry
TW498168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devices using tags
CN203020893U (zh) 一种智能盘点车
EP3234859B1 (en) Rfid mobile workstation device
US20050246248A1 (en) Mobile portal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s
US20150178673A1 (en) Inventory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314594A (zh) 一种用于现代物流行业的仓储搬运机器人
CN102393739A (zh) 智能手推车及其应用方法
US20160055447A1 (en) Open ended shelving unit with rfid functionality
CN103886275A (zh) 识别射频电子标签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202687252U (zh) 自行式拣选调度装置
CN105786006A (zh) 一种仓储智能自动盘点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DE102020003238A1 (de) Ladevorrichtung und system
CN103400447A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
CN209842770U (zh) 一种售货机柜
WO2022242834A1 (de) Erfassungsgerät für ein warenwirtschaftssystem
KR101340092B1 (ko) 선반의 스캐닝 시스템
CN207523832U (zh) 一种轮式自主移动机器人
CN206969466U (zh) 一种智能电表周转箱存储仓库
CN209625327U (zh) 一种管道内降式单立柱购物箱
CN206451211U (zh) 一种自动升降rfid盘点装置
CN203588383U (zh) 平推式卷式发票自动售票机
CN205787890U (zh) 一种仓储智能自动盘点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31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MI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Korea Songpa Gu Bangi hole 45 GA Han Mei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HANMI I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