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372B -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372B
CN103717372B CN201280031748.7A CN201280031748A CN103717372B CN 103717372 B CN103717372 B CN 103717372B CN 201280031748 A CN201280031748 A CN 201280031748A CN 103717372 B CN103717372 B CN 103717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olyamide
isophthalic
dimethylated
hollow bu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1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372A (zh
Inventor
大滝良二
河野宪治
小林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17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695Flow dividers, e.g. breaker plates
    • B29C48/70Flow dividers, e.g. breaker plates comprising means for dividing, distributing and recombining melt flows
    • B29C48/705Flow dividers, e.g. breaker plates comprising means for dividing, distributing and recombining melt flows in the die zone, e.g. to create flow homogene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2/00Producing hollow articles
    • B29D22/003Containers for packag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e.g. bottles, jars, cans, barrels,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65Permeability to gases
    • B29K2995/0067Permeability to gases 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68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dsorption
    • B29K2995/0069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dsorption 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Caulking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72Fuel tanks, jerry c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药品的阻隔性能以及氧等各种气体的阻隔性能优异、进而不变形的实用的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层状地分散在聚烯烃(A)中的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使用下述模具,该模具包括:模体(die?body),其具有供从挤出机排出的熔融树脂流过的流通孔,和筒状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流通孔在所述中空部的上侧开口;芯棒,其在上侧具有前端部,所述芯棒以前端部朝向流通孔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于中空部;和支承部,其形成于流路间隙,将芯棒保持在模体的中空部的内部以使模体的中空部与芯棒之间的流路间隙形成树脂流路。

Description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直接吹塑法成型的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保存烃类、各种药品、洗漱用品、清洁用品、化妆品、饮料、搅拌加工食品(練り食品)等的容器,例如可列举出汽车、小型发动机的燃料箱、瓶、罐体、管等。作为其原材料,以往所利用的金属、玻璃其大多正在被代替为塑料。塑料与金属、玻璃相比具有轻量、不需要防锈处理、不易破裂、形状的自由度高等特长。
上述的用途中,各种药品、洗漱用品、清洁用品、化妆品、饮料、搅拌加工食品等用途中所使用的容器大多利用高密度聚乙烯(以下有时简称为“H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以下有时简称为“LLDPE”)、聚丙烯(以下有时简称为“PP”)等聚烯烃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有时简称为“PE”)等聚酯类。其容器大多机械强度、成型加工性、外观性以及经济性优异。然而,其容器具有容器内物品的成分通过容器壁飞散到大气中、其物品的机能损失,或氧从容器壁外部进入导致容器内物品被氧化损失风味的缺点。
为了消除上述的缺点,利用赋予塑料容器气体阻隔性的技术。例如,已知在塑料容器中层叠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以下有时简称为“EVOH”)那样的阻隔性树脂作为中间层、制成多层结构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进而,已知将尼龙6、尼龙6,66等聚酰胺类和粘接性树脂与HDPE等共混,由其组合物制造单层容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以及4)。此外,也公开了在上述共混单层容器中,使用与尼龙6等聚酰胺类相比阻隔性优异的聚己二酰基间苯二甲胺(以下有时简称为“N-MXD6”)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以及6)。
以往,这样的容器如图5~图7所示,用具备挤出机100和圆筒模具110的制造设备来制造。上述的树脂被投入到挤出机100中,在挤出机100内被熔融混炼了的树脂一边经过圆筒模110内一边成型为筒状,以圆筒状的型坯从圆筒模110的下部112的出口114排出。
通常,制造单层容器的圆筒模110包括:具有中空部122的模体120和设置于模体120的中空部122且用于形成树脂流路150的芯棒130。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芯棒130具有心形、螺旋形的槽132,且固定于圆筒模110的上部116,从而在中空部122中形成树脂流路150。使用这些芯棒130的圆筒模110中,熔融树脂从挤出机100流入到设于芯棒130的树脂入口,流入的熔融树脂由芯棒130的圆筒侧面分流为两个方向,分流的熔融树脂沿着树脂流路150以及形成于芯棒130的槽132流经芯棒130的周边而逐渐地成为筒状,以筒状的成型体(型坯)从圆筒模110的出口114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圆筒模110的内部,分流的熔融树脂为了形成筒状的成型体而再次合流的部位成为通常称为熔接部(weld)的部分。例如,使用具备心形的芯棒130的圆筒模110的情况下,从挤出机100流入到圆筒模110中的熔融树脂从设于芯棒130的树脂流路150的入口朝向下方流动,途中由芯棒130的圆筒侧面分流为左右两个方向。左右的流路随着朝向前端去而其深度变浅,因此流经流路的熔融树脂渐渐从流路溢出而向斜下方流动,并且最终分为两个方向的熔融树脂在分支部位的相对侧合流。该合流部分为熔接部160。具备称为双心形、螺旋型的芯棒130的圆筒模110中也同样,从挤出机流入的熔融树脂从芯棒的侧面流入、并沿着设于芯棒130的树脂流路流动,流动前端在芯棒130的途中合流而形成熔接部16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328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052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5-1210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8-209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20680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177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的将EVOH作为中间层层叠而成的多层容器具有比以往的由聚烯烃类、聚酯类形成的容器更优异的阻隔性,此外,能够利用层叠的EVOH层的厚度控制该多层容器的阻隔性能。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期望的阻隔性的多层容器。
然而,该多层容器不能用以往的单层容器的制造设备来制造。为了进行改良从而能够用以往的单层容器的制造设备制造多层容器,需要至少追加2台以上的用于分别挤出粘接性树脂以及EVOH的挤出机,并且,需要在制造设备中设置能够形成多层体的特殊的圆筒模。因此,为了能够用以往的单层容器的制造设备制造多层容器而进行的改良存在经济负担大的问题。
此外,为了再利用制造多层容器时产生的边角料、清理碎屑,需要用于挤出边角料、清理碎屑的边角料用挤出机。然而,根据多层容器的形状,从用于再利用的挤出机追加所需要的投资与不再利用而废弃边角料、清理碎屑的费用之间的平衡出发,存在选择后者的情况,也存在对环境的负荷变大的情况。
根据使聚酰胺类层状地分散于容器壁中的专利文献3~6公开的方法,大致可以挪用以往的用于制造单层容器的设备,并且使聚酰胺树脂层状地分散于组合物中,从而能够赋予接近多层结构的阻隔性。
此外,构成容器的树脂材料与构成制造容器时产生的边角料、清理碎屑的树脂材料相同,因此将边角料、清理碎屑用粉碎机粉碎,与粒料混合投入到挤出机中,能够作为构成容器的材料之一而再利用。特别是,根据利用N-MXD6的专利文献6以及7公开的方法,阻隔性树脂其自身的阻隔性能与尼龙6相比大幅优异,因此能够得到阻隔性能优异的容器。
然而,在聚酰胺层状地分散于容器壁中的容器中,存在于容器壁的熔接部周边几乎不存在聚酰胺,具有容器的阻隔性能恶化的缺点。进而,熔接部周边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聚酰胺量变少,因此成型加工时在模具内的收缩率产生差异,存在容器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制造经济并且阻隔性能优异、不变形的直接吹塑容器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该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吹塑容器含有60~90质量%聚烯烃(A)、5~30质量%酸改性聚烯烃(B)、2~35质量%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层状地分散在所述聚烯烃(A)中,
该制造方法使用下述模具,该模具包括:
模体,其具有供从挤出机排出的熔融树脂流过的流通孔,和筒状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流通孔在所述中空部的上侧开口;
芯棒,其在上侧具有前端部,所述芯棒以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流通孔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于中空部;和
支承部,其形成于流路间隙,将所述芯棒保持在所述模体的所述中空部的内部以使所述模体的所述中空部与所述芯棒之间的流路间隙形成树脂流路,
将所述模具的温度设定为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解起始温度与熔解完成温度之间的范围内,使利用所述挤出机形成的熔融树脂流入到所述流通孔,利用所述芯棒的前端部使流过所述流通孔的熔融树脂形成为包裹所述芯棒的筒状,在所述流路间隙中,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通过所述支承部时,所述筒状的熔融树脂在所述支承部前方跟前处被分流,在所述支承部后方跟前处合流,再次形成为筒状,使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从所述开口部流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直接吹塑容器是对燃料、药品的阻隔性能以及氧等各种气体的阻隔性能优异、进而不变形的实用的直接吹塑容器。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本发明中使用的具备圆筒模的直接吹塑装置的圆筒模周边的垂直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1的(b)是b-b处的水平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图2的(a)是图1所示的圆筒模内部的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的垂直剖视图的示意图。图2的(b)是b-b处的熔融树脂流的垂直方向截面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状态的示意图的一个例子。
图3的(a)是本发明中使用的具备其它的圆筒模的直接吹塑装置的圆筒模周边的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3的(b)是b-b水平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图4是用于说明圆筒模的温度设定的图表。
图5是以往的直接吹塑装置的圆筒模周边的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图6的(a)是图5所示的圆筒模的a-a处垂直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6的(b)是图5的b-b处垂直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图7的(a)是图5所示的圆筒模内部的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7的(b)是b-b处的熔融树脂流垂直方向截面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状态的水平方向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聚烯烃(A))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A)是构成容器的主要材料,一般而言可以利用用于直接吹塑容器的聚烯烃。例如,可列举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等各种聚乙烯、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等各种聚丙烯。
从防止导致成型品的厚度不均的垂伸(drwadown)的观点以及提高结构体自体的强度的观点出发,聚烯烃(A)优选选择其熔融粘度、分子量恰当的聚烯烃。
作为聚烯烃(A)的熔融粘度以及分子量的指标,以熔体流动速率(MFR)为代表。MFR是基于JISK7210记载的方法而测定的,聚乙烯的情况下以190℃、2.16kgf的条件测定,聚丙烯的情况下以230℃、2.16kgf的条件测定。作为优选的MFR的范围是0.1~2.5(g/10分钟)、优选为0.15~2.0(g/10分钟、190℃、2.16kgf)、更优选为0.2~1.5(g/10分钟、190℃、2.16kgf)。
一般而言,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与聚烯烃相比密度大,因此存在配合有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聚乙烯与仅包含聚乙烯的物质相比成型加工时的垂伸变大的倾向。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烯烃(A)的MFR为0.1~2.5时,可以防止成型加工时的垂伸变得过大、成型品的厚度精度恶化并且使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状态良好。
进而,聚烯烃(A)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添加抗氧化剂、消光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成核剂、增塑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着色剂、润滑剂等添加剂等,对以上所示的添加剂没有限定,还可以混合各种材料。此外,以耐垂伸性的改善、对于下落、冲击的强度的改善、耐环境应力龟裂性的改善等为目的,还可以配合1种以上除聚烯烃(A)以外的聚烯烃。
(酸改性聚烯烃(B))
本发明中使用的酸改性聚烯烃(B)是将聚烯烃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酐接枝改性而成的物质,因此一般是广泛用作粘接性树脂的物质。本发明中,具有能够实现使聚烯烃(A)和在该聚烯烃(A)中分散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粘接、保持作为结构体的强度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根据聚烯烃(A)的种类,区分使用酸改性聚烯烃(B)的种类。例如聚烯烃(A)为聚乙烯时,优选使用将聚乙烯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酐接枝改性而成的酸改性聚烯烃,聚烯烃(A)为聚丙烯时,优选使用将聚丙烯用不饱和羧酸或其酐接枝改性而成的酸改性聚烯烃。
作为上述的不饱和羧酸或其酐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乙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氯代马来酸、丁烯基琥珀酸(butenylsuccinicacid)以及它们的酐。其中,优选使用马来酸以及马来酸酐。作为将上述不饱和羧酸或其酐与聚烯烃接枝共聚得到酸改性聚烯烃的方法,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列举出用挤出机等使聚烯烃熔融、添加接枝单体使其共聚的方法、或使聚烯烃溶解于溶剂添加接枝单体使其共聚的方法、将聚烯烃制成水悬浮液之后添加接枝单体使其共聚的方法等。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酸改性聚烯烃(B)的MFR相对于聚烯烃(A)的MFR为1~10倍、优选为1.5~9倍、更优选为2~8倍。酸改性聚烯烃(B)的MFR不足聚烯烃(A)的MFR的1倍时,如后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在型坯内侧也大量存在,存在结构体的夹断(pinchoff)部分的粘接强度降低的情况,因此不优选。此外,酸改性聚烯烃(B)的MFR超过聚烯烃(A)的MFR的10倍时,存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在结构体的表面浮出的情况,存在导致外观、阻隔性的恶化的情况,因此不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酸改性聚烯烃(B)的MFR,从成型加工稳定性、结构体的强度保持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熔融粘度高的酸改性聚烯烃。作为酸改性聚烯烃(B)的MFR,与聚烯烃(A)的MFR的测定同样地以JISK7210记载的方法为基准来测定,优选为0.5~5(g/10分钟)、更优选为0.6~4(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7~3(g/10分钟)。
进而,在酸改性聚烯烃(B)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添加抗氧化剂、消光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成核剂、增塑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着色剂、润滑剂等添加剂等,可以混合各种材料而不限定于如以上所示的物质。
(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
本发明所使用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是赋予提高结构体的阻隔性能的效果的材料。从气体阻隔性的观点出发,构成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二胺单元优选包含70摩尔%以上间苯二甲胺单元、更优选包含8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包含90摩尔%以上。
作为除间苯二甲胺以外可以使用的二胺,可以例示出对苯二甲胺、1,3-双(氨甲基)环己烷、1,4-双(氨甲基)环己烷、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2-甲基-1,5-戊二胺等,但不限定于它们。
构成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二羧酸单元从结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50摩尔%以上α,ω-脂肪族二羧酸、更优选包含6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包含70摩尔%以上。
作为α,ω-脂肪族二羧酸,可列举出辛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酸等,从气体阻隔性以及结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己二酸、癸二酸。
作为除α,ω-脂肪族二羧酸以外的二羧酸单元,可例示出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二甲基二羧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等,但不限定于它们。
它们之中,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可以容易地得到阻隔性优异的聚酰胺而不阻碍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制造时的缩聚反应,因此优选。从聚乙烯系结构体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性以及结构体的阻隔性的观点出发,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的含量优选为二羧酸单元的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摩尔%以下。
此外,除了前述的二胺单元以及二羧酸单元以外,作为构成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单元,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ε-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等内酰胺类、氨基己酸、氨基十一烷酸等脂肪族氨基羧酸类、对氨基甲基苯甲酸之类的芳香族氨基羧酸等作为共聚单元。
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通过熔融缩聚法(熔融聚合法)来制造。例如有将二胺与二羧酸形成的尼龙盐在水的存在下、在加压下升温,边去除所加入的水以及缩合水边在熔融状态下使其聚合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通过将二胺直接加入到熔融状态的二羧酸中进行缩聚的方法来制造。此时,为了将反应体系保持为均匀的液态状态,将二胺连续地加入到二羧酸中,其间,一边将反应体系升温以使反应温度不低于生成的酰胺低聚物以及聚酰胺的熔点,一边进行缩聚。
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缩聚体系内为了得到促进酰胺化反应的效果、防止缩聚时的着色的效果也可以添加含磷原子化合物。
作为含磷原子化合物,可列举出二甲基次膦酸、苯基甲基次膦酸、次磷酸、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次磷酸锂、次磷酸乙酯、苯基亚膦酸、苯基亚膦酸钠、苯基亚膦酸钾、苯基亚膦酸锂、苯基亚膦酸乙酯、苯基膦酸、乙基膦酸、苯基膦酸钠、苯基膦酸钾、苯基膦酸锂、苯基膦酸二乙酯、乙基膦酸钠、乙基膦酸钾、亚磷酸、亚磷酸氢钠、亚磷酸钠、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焦亚磷酸等。它们之中,特别是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次磷酸锂等次磷酸金属盐由于促进酰胺化反应的效果高、并且防止着色效果也优异,因此优选使用,特别优选次磷酸钠,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含磷原子化合物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对于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缩聚体系内添加的含磷原子化合物的添加量,从防止缩聚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着色的观点出发,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中的磷原子浓度换算计优选为1~500ppm、更优选为5~450ppm、进一步优选为10~400ppm。
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缩聚体系内,优选与含磷原子化合物并用添加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为了防止缩聚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着色,需要存在足够的量的含磷原子化合物,为了调整酰胺化反应速度也优选共存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
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醋酸锂、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铷、醋酸铯、醋酸镁、醋酸钙、醋酸钡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醋酸盐等,但可以使用而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缩聚体系内添加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时,该化合物的摩尔数除以含磷原子化合物的摩尔数的值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0.6~1.8、进一步优选为0.7~1.5。通过将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的添加量设置在上述的范围,从而可以得到由含磷原子化合物产生的酰胺化反应促进效果并且抑制凝胶的生成。
由熔融缩聚得到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被取出、粒料化之后,干燥后使用。此外,进而为了提高聚合度,也可以进行固相聚合。作为干燥或固相聚合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可以适宜地使用连续式的加热干燥装置或被称为转筒式干燥机、锥形干燥机、旋转式干燥机等的旋转鼓式的加热装置以及被称为诺塔混合机的内部具备旋转翼的圆锥型的加热装置,但不限定于这些加热装置,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装置。特别是在进行聚酰胺的固相聚合的情况下,上述装置中旋转鼓式的加热装置由于能够将体系内密闭化,并且在去除称为着色的原因的氧的状态下容易进行缩聚,因此优选使用。
作为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聚合度的指标存在若干个,但通常使用相对粘度。本发明所使用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相对粘度为2.5~4.5、优选为2.6~4.2、更优选为2.7~4.0。通过将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相对粘度设定在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够得到成型加工稳定、外观良好、且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层状地分散的结构体。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夹断部分的粘接强度,将各材料的物性设置为特定的值从而减少型坯内侧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量,其结果,容易变为:与以往相比容易形成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浓度浓的部分。因此,相对粘度不足2.5时,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存在结构体的强度容易降低的倾向,因此不优选。此外,相对粘度超过4.5时,存在变得不易控制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状态的倾向,因此成型加工性变得不稳定,因此不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相对粘度是将1g聚酰胺溶解于100mL96%硫酸中用坎农-芬斯克型粘度计在25℃下测定的下落时间t与同样地测定的96%硫酸其自身的下落时间t0的比,由下式表示。
相对粘度=t/t0···(a)
此外,从结构体的外观以及阻隔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所使用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中,用GPC测定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成分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为了得到这样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优选通过将由熔融缩聚制造的物质热水清洗、或真空干燥、固相聚合,从而进行低聚物去除。
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加入抗氧化剂、消光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成核剂、增塑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着色剂、润滑剂、凝胶化防止剤等添加剂,层状硅酸盐等粘土、纳米填料等。此外,以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改性为目的,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利用尼龙6、尼龙66、芳香族二羧酸作为单体的非晶性尼龙等各种聚酰胺、其改性树脂、聚烯烃、其改性树脂、在骨格内具有苯乙烯的弹性体等。此外,并不限定于如以上所示的物质,还可以混合各种材料。
(各材料的配合比率)
构成本发明的结构体的各材料的配合比率为:聚烯烃(A)为60~90质量%、酸改性聚烯烃(B)为5~30质量%、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为2~35质量%,优选聚烯烃(A)为65~90质量%、酸改性聚烯烃(B)为5~25质量%、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为5~30质量%、进一步优选聚烯烃(A)为70~90质量%、酸改性聚烯烃(B)为5~20质量%、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为5~25质量%。其中,(A)~(C)的3种成分的合计不超过100质量%。通过将各材料的配合比率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从而能够高效地提高结构体的阻隔性能、并且能够将结构体的强度降低设定为最小限度。
(其它的树脂)
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除上述的材料以外,例如还能够添加聚-1-丁烯、聚甲基戊烯等碳数3~20的α-烯烃的均聚物;碳数3~20的α-烯烃的共聚物;碳数3~20的α-烯烃与环状烯烃的共聚物;离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各种改性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各种聚酯;尼龙6、尼龙66等各种聚酰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其氢化物;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并不限定于它们,能够配合各种材料。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得到的直接吹塑容器具有瓶、管等形状,是用于收纳/保存物品的成型体。本发明的方法将模具的温度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除此以外可以通过一般的直接吹塑法来成型。例如,可列举出,使用具备挤出机、适配器、圆筒模、合模装置、模具、冷却装置的成型装置,将聚烯烃(A)、酸改性聚烯烃(B)、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根据情况粉碎成型品得到的粉碎物干混而成的混合材料投入到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熔融混炼的物质通过适配器、圆筒模,挤出为筒状(有时称为型坯),在挤出为适当的长度的时机,用模具夹持所挤出的型坯,以夹持的状态将空气送入到型坯内、使其膨胀并密合于冷却了的模具内,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容器的方法。
在制造本发明的直接吹塑容器时使用的挤出机可以应用公知的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具有适度的混炼性、即便在高树脂压力下也可以稳定地挤出,因此优选使用。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通常由如下3个部位构成:用于将原料向挤出机前端搬送的供给部分;用于使吸收热并软化的树脂完全地熔融的压缩部分;用于控制排出量的计量部分。本发明中若为一般的螺杆则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从防止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过度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通常称为全螺纹(fullflight)的螺杆,该螺杆没有称为杜尔麦基(dulmage)、默多克(murdoch)的混炼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螺杆,为了容易控制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分散状态,更优选使用压缩部较短的急压缩类型的螺杆。作为急压缩类型的全螺纹螺杆(full-flightscrew),将螺杆整体的螺距数(螺纹旋转1周的量是1螺距)设为100时,优选选择供给部为40~60、压缩部为5~20、计量部为30~50的螺杆,更优选的是供给部为45~55、压缩部为10~15、计量部为35~45的螺杆。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螺距可以为任意。此外,也可以利用将一部分螺纹数分为2根的称为双螺纹螺杆的螺杆。
此外,也为了用螺杆的剪断力保持层状地分散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状态,优选不设置通常设在挤出机头部内的多孔板(breakerplate)。因为多孔板中空的细孔导致挤出机内层状地分散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被分开、微分散化的可能性。
作为在挤出机内少量成分的树脂分散于大量成分的树脂中的一般行为,首先,在挤出机内通过受到的来自加热器的热使树脂整体软化。接着,受到来自螺杆旋转的剪断应力而熔融,少量成分的树脂被剪断应力拉长,进而进一步受到剪断应力时层状地断开(分散)、整体均匀地分散(分配)的行为,在大量成分中细碎均匀地混炼。
本发明的树脂的结构体中,为了高效地提高阻隔性,需要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层状地分散,因此,需要在上述的挤出机内树脂粒料被剪断应力拉长、处于层状的状态时从挤出机前端排出。作为用于实现它的方法,主要可列举出:降低螺杆转速的方法和将挤出机温度设定最优化的方法。降低螺杆转速的方法乍看貌似简便的方法,但是担心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或型坯长时间地曝露于大气中所引起的容器强度的降低,因此其利用范围存在限制。这样的情况下,优选控制在挤出机内的树脂温度的方法。具体而言,优选调节挤出机的温度,使得在挤出机内熔融混炼材料时的树脂温度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点±20℃的温度范围内。更优选为熔点±15℃的温度范围、进一步优选为熔点±10℃。树脂温度优选采用实际测定从挤出机前端排出的树脂的实际温度的值,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利用在挤出机前端部设置的热电偶所测量的数值与树脂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热电偶所测量的数值作为参考来调整。在不低于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点-20℃的树脂温度下进行熔融混炼时,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充分软化,成型品中不易混入未熔融的粒料、不会使挤出机马达的负荷过度,因此优选。此外,在不超过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点+20℃的树脂温度下进行熔融混炼时,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难以完全熔解,因此利用螺杆旋转产生的剪断应力不易过度地分散,此外,保持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层状的分散状态,因此不易变成微细的颗粒状。其结果,能够抑制容器的阻隔性大幅降低,因此优选。
从挤出机向圆筒模流入的熔融树脂是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已经层状地分散于聚烯烃(A)中的树脂,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在从挤出机向圆筒模流入时几乎不存在于熔融树脂的表面,存在于聚烯烃(A)中。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模具的一个例子的圆筒模10包括模体20、芯棒40和支承部60。
模体20具有供从挤出机100排出的熔融树脂流过的流通孔22、和筒状的中空部26,该中空部26具有下侧开口的开口部24。流通孔22在中空部26的上侧开口。
芯棒40具有中央粗的圆筒部41和设于该圆筒部41上侧的前端部42。芯棒40以前端部42朝向流通孔22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于中空部26。
支承部60将芯棒40保持在模体20的中空部26的内部以使模体20的中空部26与芯棒40之间的流路间隙70形成树脂流路F(参照图2)。支承部60形成于流路间隙70内。需要说明的是,流路间隙70的形状是任意的,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圆筒部41的中央变粗、支承部60的下游侧变窄的流路。由此,对通过该窄的部分被分流的筒状的熔融树脂赋予压力使型坯厚度均匀化。
支承部60具有多个棒状的支承件62(需要说明的是,支承部60也可以为多个板状的支承件)。多个支承件62在流路间隙70中呈放射线状地配置在芯棒40的周边。
如图2所示,使用具有圆筒模10的直接吹塑容器制造装置的直接吹塑容器制造方法大致如以下所述。首先,由挤出机100形成的熔融树脂流入到流通孔22中。接着,使流经流通孔22的熔融树脂利用芯棒40的前端部42形成为包裹芯棒40那样的筒状。接着,在流路间隙70中,在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通过支承部60时,筒状的熔融树脂在支承部60前方跟前处分流,在支承部60后方跟前处合流,在支承部60的下游侧变窄的流路间隙70中赋予使型坯厚度均匀化的压力,再次形成为筒状。接着,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从开口部24流出之后,制造直接吹塑容器。
在此,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与以往的制造方法对比时,以往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前述的具备心形芯棒的圆筒模进行成型时,如图7(b)所示为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几乎不存在于熔接部周边的状态。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在熔融树脂的表面几乎不存在,而存在于聚烯烃(A)中,因此在熔融树脂合流的位置(熔接部周边)熔融树脂的表面合流,其结果,成为在合流部分中苯二甲基聚酰胺(C)不存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的熔接部存在于容器壁中时,成为阻隔性降低的原因,并且由于熔接部周边的树脂组合与其它部分相比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浓度变低,因此在模具内冷却时的收缩率产生差别、导致容器的变形。
与此相对,如果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这样的直接吹塑容器的成型,则熔融树脂从芯棒42开始扩大为圆锥状,呈圆筒状向下侧流过流路间隙70内,因此不会如使用具备心型芯棒的圆筒模的情况那样产生树脂前端合流的部分(熔接部)。并且,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熔融树脂的前端初次合流的部位,成为在从圆筒模以型坯的形式挤出、而用模具夹持的位置、即通常称为夹断的位置。其中,夹断是利用模具将型坯压扁进行压接从而形成的,因此观察实际夹断的截面时,不存在不含有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位置。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圆筒模中,需要将从挤出机流入的树脂的流路即流通孔22的出口设置在芯棒40的前端部42的上方,因此不能在圆筒模10的上部固定芯棒40的前端部42。因此,在模体20的中空部26中设置保持芯棒40的多个支承件62,利用它们将芯棒40固定在模体20的中空部26的内侧。从芯棒40的上方流入的熔融树脂一边维持利用前端部42而形成的圆筒的状态一边流过流路间隙70内。然而,维持圆筒状态的熔融树脂通过多个支承件62时被支承件62暂时分流,穿过支承件62后再次合流。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所利用的圆筒模10的容器中由于该支承件62形成有熔接部。然而,如图2所示,支承件62形成的熔接部不是熔融树脂的流动前端彼此之间相对合流而形成的熔接部,因此这样成型的容器的熔接部中存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并且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浓度与熔接部周边以外的部分几乎没有差别,熔接部的收缩率不会与其它部分不同,不产生容器的变形。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圆筒模10的温度优选设定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解起始温度Tb与熔解完成温度Te之间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在熔解起始温度Tb+3℃与熔解完成温度Te-3℃之间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设定在熔解起始温度Tb+5℃与熔解完成温度Te-5℃之间的范围内。熔解起始温度Tb以及熔解完成温度Te分别表示: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在氮气气流下、从室温至300℃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使试样熔解之后,使用液氮将测定试样骤冷之后,再次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室温至300℃进行测定时所确认的熔解峰的开始温度以及终止温度(参照图4)。
将圆筒模10的温度设定为比熔解起始温度Tb低时,在圆筒模10的流路间隙70中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固化、失去流动性,变得难以从圆筒模10的流路间隙70排出树脂变,挤出机100的头部的压力増大,成型变得不稳定,因此不优选。此外,将圆筒模10的温度设定为比熔解完成温度Te高时,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变得容易流动,在挤出机100的内部层状地分散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在圆筒模10的流路间隙70内进一步分散,成型品中的层状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减少,粒状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増加,作为其结果,存在容器的阻隔性能降低的情况,因此不优选。
此外,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支承部60在流路间隙70中也可以具有围绕芯棒周边的环状或圆筒状的环绕支承件即环64。
多个支承件62中形成于模体20的规定数量的支承件62保持环64的外侧,多个支承件62中形成于芯棒40的规定数量的支承件62保持环64的内侧。
更具体而言,在芯棒40的圆筒部41的上侧设置环64,用支承件62固定模体20和环64,进而用支承件62固定环64和芯棒40,将前者的支承件62与后者的支承件62的位置在芯棒40的圆周方向上错开。通过如此操作,圆筒模10能够制造熔接部部分不贯通容器壁的容器。
采取该结构时,从挤出机流入的树脂不仅被支承件分流而且被环分流,但是熔融树脂的流动前端不会彼此之间相对地合流,因此在所有的分流的位置存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因此阻隔性不会降低也不会引起容器的变形。进而,一般而言,熔接部存在使容器的强度降低的倾向,通过使用该圆筒模而成型,从而熔接部不贯通容器壁,因此能够成为容器强度也优异的容器。
如上所述,在模体20的中空部26中用支承件62固定芯棒40时,支承件62的根数优选设为2~6根、更优选为2~4根。此外,芯棒40的圆筒部41的上部也承受环64时,优选将模体20和环64之间以及环64和芯棒40之间的支承件62分别设为2~6根、更优选为2~4根。支承件根数为1根时,不能以足够的强度固定芯棒40,因此不优选。支承件根数设为7根以上时,熔接部数过多、导致容器强度恶化,并且层状分散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被细碎地分流,因此不优选。支承件62的尺寸优选在芯棒40的圆周方向上尽量薄且小,优选考虑强度来设计。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得到的容器为瓶状、杯状、盘状、箱状等的容器、管、导管等,可以采用各种形状。此外,与以往制品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汽油、煤油、轻油等燃料,发动机油、制动油等润滑油,漂白剂、洗涤剂、洗发液等各种清洁用品,乙醇、双氧水等化学物质,蔬菜汁、乳饮料等各种饮料,调味料等各种物品或其中所含成分的透过,因此能够有效地用作提高物品的保存性的物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等中的各种评价通过下述的方法来进行。
(1)聚烯烃以及酸改性聚烯烃的MFR(g/10分钟)
使用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的熔融指数仪,以JISK7210为基准,对于聚乙烯以及酸改性聚乙烯,在190℃、2.16kgf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对于聚丙烯以及酸改性聚丙烯,在230℃、2.16kgf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2)聚烯烃以及酸改性聚烯烃的密度(g/cm3)
使用由挤出机、T模具、冷却辊、牵引机等形成的片成型装置,成型厚度约1mm的单层片。接着,从片切削纵50mm×横50mm的试验片,利用真比重计求出真比重。
(3)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相对粘度
精确称量1g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在20~30℃下搅拌溶解于100mL96%硫酸中。完全溶解之后,迅速取5ml溶液置于坎农-芬斯克型粘度计中,在25℃的恒温层中放置10分钟之后,测定下落时间t。此外,用同样的条件测定96%硫酸其自身的下落时间t0。由下落时间t以及下落时间t0通过上述式(a)算出相对粘度。
(4)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Shimadzu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DSC-60),在氮气气流下、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300℃,使试样熔解之后,使用液氮将测定试样骤冷,然后,再次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300℃进行测定。接着,从所得到的图读出熔解起始温度Tb、熔解完成温度Te。
(5)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的熔接部中的分散状态
横向断开成型的瓶胴部的中央,用刀具使截面平滑之后,将稀碘酒(月岛药品株式会社制造)涂布到截面、将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部分染色,然后用实体显微镜放大,观察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在熔接部中的分散状态。
(6)容器尺寸
随机选择10个瓶,对每个瓶在底部夹断方向和夹断垂直方向的2个方向使用游尺分别测定瓶胴部中央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7)氧阻隔性能
使用透氧率测定装置(Mocon公司制造、型式:OX-TRAN2/21),在23℃下在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在瓶内封入少量的水而进行测定。
(8)甲乙酮的质量减少率
随机选择10个瓶,分别填充380ml甲乙酮、盖上盖子,测定总质量,然后,在23℃、50%RH的室内保管1个月后再次测定总质量,测定甲乙酮的减少量,算出质量减少率。
<使用的聚烯烃>
HDPE-1:PSJapan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NOVATECHDHB420R、MFR=0.2、密度=0.956
HDPE-2:PSJapan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NOVATECHDHB332R、MFR=0.3、密度=0.952
LDPE-1:PSJapan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NOVATECLDZE41K、MFR=0.5,密度=0.922
PP-1:JapanPolypropylene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NOVATECPPEC9、MFR=0.5、密度=0.9
<使用的酸改性烯烃(AD)>
ADPE-1:PSJapan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ADTXL6100M、MFR=1.1、密度=0.93
ADPE-2: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AdmerNF518、MFR=2.4、密度=0.91
ADPP-1: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ODICP502、MFR=1.3、密度=0.89
<使用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PA)>
PA-1:MitsubishiGasChemicalCo.,Ltd.,制造、商品名:MXnylonS6121、相对粘度=3.5、熔解起始温度(Tb)=212.8℃、熔解完成温度(Te)=245.5℃。
PA-2:MitsubishiGasChemicalCo.,Ltd.,制造、商品名:MXnylonS7007、相对粘度=2.6、熔解起始温度(Tb)=205.3℃、熔解完成温度(Te)=239.2℃。
实施例1
使用具备55mm单螺杆挤出机、具有图1的结构的圆筒模、模具、合模机、冷却器等的单层直接吹塑容器成型装置,向挤出机料斗内投入以HDPE-1/ADPE-1/PA-1=85/10/5(质量%)的比例干混得到的混合粒料,将挤出机料筒温度设定为210~235℃、将适配器温度设定为235℃、将模具温度设定为230℃,将螺杆转速设为20rpm来挤出型坯,利用直接吹塑法进行内容积400ml、圆柱状且胴部壁厚约为1mm的带螺纹口瓶的成型。
实施例2
将HDPE-1/ADPE-1/PA-1的混合比率设为80/10/10(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3
将原料变更为HDPE-1/LDPE-1/ADPE-1/PA-1=70/10/10/10(质量%)的混合粒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4
将HDPE-1/ADPE-1/PA-1的混合比率设为65/20/15(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5
使用具备55mm单螺杆挤出机、具有图1的结构的圆筒模、模具、合模机、冷却器等的单层直接吹塑容器成型装置,向挤出机料斗内投入以HDPE-2/ADPE-2/PA-2=80/10/10(质量%)的比例干混得到的混合粒料,将挤出机料筒温度设定为200~225℃、将适配器温度设定为225℃、将模具温度设定为225℃,将螺杆转速设为20rpm来挤出型坯,利用直接吹塑法进行内容积400ml、圆柱状且胴部壁厚约为1mm的螺口带塞瓶的成型。
实施例6
将原料变更为HDPE-2/LDPE-1/ADPE-2/PA-2=70/10/10/10(质量%)的混合粒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7
将圆筒模变更为具有图3的结构的模具,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8
将HDPE-1/ADPE-1/PA-1的混合比率设为65/20/15(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9
将模具温度变更为21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10
将模具温度变更为24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实施例11
使用具备55mm单螺杆挤出机、具有图1的结构的圆筒模、模具、合模机、冷却器等的单层直接吹塑容器成型装置,向挤出机料斗内投入以PP-1/ADPP-1/PA-1=85/10/5(质量%)的比例干混得到的混合粒料,将挤出机料筒温度设定为215~240℃、将适配器温度设定为240℃、将模具温度设定为235℃,将螺杆转速设为20rpm来挤出型坯,利用直接吹塑法进行内容积400ml、圆柱状且胴部壁厚约为1mm的螺口带塞瓶的成型。
实施例12
将PP-1/ADPP-1/PA-1的混合比率设为80/10/10(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比较例1
使用具备55mm单螺杆挤出机、具有图1的结构的圆筒模、模具、合模机、冷却器等的单层直接吹塑容器成型装置,向挤出机料斗内投入HDPE-1,将挤出机料筒温度设定为210~235℃、将适配器温度设定为235℃、将模具温度设定为230℃,将螺杆转速设为20rpm来挤出型坯,利用直接吹塑法进行内容积400ml、圆柱状且胴部壁厚约为1mm的螺口带塞瓶的成型。
比较例2
将圆筒模变更为具有图1的结构的模具,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比较例3
将圆筒模变更为具有图5的结构的模具,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比较例4
将圆筒模变更为具有图5的结构的模具,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比较例5
将圆筒模变更为具有图5的结构的模具,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比较例6
将模具温度变更为20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在圆筒模内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PA-1)固化,因此挤出机头部的压力増大,不能继续成型。
比较例7
将模具温度变更为25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进行瓶的成型。
对于所得到的瓶,实施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在熔接部中的分散状态的观察、容器尺寸测定、透氧率测定、甲乙酮的质量减少率测定。在表1中示出结果。
表1
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容器是与比较例1以及2中使用的通常的HDPE容器相比透氧率、甲乙酮的减少率大幅改善的容器。
另一方面,不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芯棒而成型的比较例3~5的容器在熔接部不存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因此透氧率以及甲乙酮质量减少率劣化,进而也确认到容器的变形。
此外,在圆筒模的温度比本发明的设定温度低的条件下成型的比较例6的容器在圆筒模内部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固化,因此不能成型。
在圆筒模的温度比本发明的设定温度高的条件下成型的比较例7的容器的成型温度高,因此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不停留在层状分散而以粒状分散,因此透氧率以及甲乙酮质量减少率降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成型的直接吹塑容器是对燃料、药品的阻隔性能以及氧等各种气体的阻隔性能优异、进而不变形的实用的直接吹塑容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直接吹塑容器能够适宜地用于割草机、链锯等操作机械,摩托车、舷外挂机、汽车等的燃料箱,汽油、煤油、轻油等燃料,发动机油、制动油等润滑油,漂白剂、洗涤剂、洗发液等各种清洁用品,乙醇、双氧水等化学物质,蔬菜汁、乳饮料等各种饮料,调味料等各种物品的容器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而制造的直接吹塑容器可以在其中收纳物品而用作包装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圆筒模(模具)
20模体
22流通孔
24开口部
26中空部
40芯棒
41圆筒部
42前端部
60支承部
62支承件
64环
100挤出机

Claims (5)

1.一种直接吹塑单层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吹塑单层容器含有60~90质量%聚烯烃(A)、5~30质量%酸改性聚烯烃(B)、2~35质量%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所述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层状地分散在所述聚烯烃(A)中,
该制造方法使用下述模具,该模具包括:
模体,其具有供从挤出机排出的熔融树脂流过的流通孔,和筒状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流通孔在所述中空部的上侧开口;
芯棒,其在上侧具有前端部,所述芯棒以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流通孔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于所述中空部;和
支承部,其形成于流路间隙,将所述芯棒保持在所述模体的所述中空部的内部以使所述模体的所述中空部与所述芯棒之间的所述流路间隙形成树脂流路,
将所述模具的温度设定为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含间苯二甲基的聚酰胺(C)的熔解起始温度与熔解完成温度之间的范围内,
使利用所述挤出机形成的熔融树脂流入到所述流通孔,
利用所述芯棒的前端部使流过所述流通孔的熔融树脂形成为包裹所述芯棒的筒状,
在所述流路间隙中,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通过所述支承部时,所述筒状的熔融树脂在所述支承部前方跟前处被分流,在所述支承部后方跟前处合流,再次形成为筒状,
使形成为筒状的熔融树脂从所述开口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吹塑单层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多个棒状或板状的支承件,
所述多个支承件在所述流路间隙中呈放射线状地配置在所述芯棒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吹塑单层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流路间隙中还具有围绕所述芯棒周围的环状或圆筒状的围绕支承件,
所述多个支承件中的形成于所述中空部的规定数量的支承件保持所述围绕支承件的外侧,
所述多个支承件中的形成于所述芯棒的规定数量的支承件保持所述围绕支承件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接吹塑单层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间隙形成所述支承部的下游侧变窄的流路。
5.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造的直接吹塑单层容器和收纳于所述直接吹塑单层容器中的物品。
CN201280031748.7A 2011-06-30 2012-06-12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Active CN103717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6810A JP2013014031A (ja) 2011-06-30 2011-06-30 ダイレクトブロー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包装体
JP2011-146810 2011-06-30
PCT/JP2012/065042 WO2013002022A1 (ja) 2011-06-30 2012-06-12 ダイレクトブロー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包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372A CN103717372A (zh) 2014-04-09
CN103717372B true CN103717372B (zh) 2016-02-17

Family

ID=4742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1748.7A Active CN103717372B (zh) 2011-06-30 2012-06-12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393748B2 (zh)
EP (1) EP2727704B1 (zh)
JP (1) JP2013014031A (zh)
KR (1) KR20140046425A (zh)
CN (1) CN103717372B (zh)
BR (1) BR112013033571A2 (zh)
CO (1) CO6870020A2 (zh)
RU (1) RU2596776C2 (zh)
TW (1) TWI620648B (zh)
WO (1) WO20130020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2409B3 (de) * 2012-11-15 2013-05-29 Heinz Gross Schlauchkopf mit trifunktionellem Bauteil
EP3006185A4 (en) * 2013-05-29 2017-03-08 Obshchestvo s Ogranichennoy Otvetstvennostyu "Avtoklavy Vysokogo Davleniya I Temperatury"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long hollow articles (variants)
US10300648B2 (en) 2013-09-11 2019-05-28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olyolefin structure
US10053574B2 (en) * 2014-08-15 2018-08-21 Westlake Longview Corporation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LLDPE having high melt index
JP2016097994A (ja) * 2014-11-19 2016-05-3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炭化水素を含む液体を収容する容器、芳香族炭化水素を含む液体の保存方法、及び芳香族炭化水素含有液体入り容器
JP2016120695A (ja) * 2014-12-25 2016-07-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用パッケージ
JP2018529835A (ja) 2015-10-01 2018-10-11 ブラスケム・ソシエダージ・アノニマBraskem S.A. 改善された機械的特性およびバリア特性を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組成物
CN108472943B (zh) * 2015-11-30 2021-04-0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结构体
AU2016397278B2 (en) * 2016-03-16 2019-05-30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CN106346741A (zh) * 2016-11-17 2017-01-25 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型热缩套管共挤模具
JP7317565B2 (ja) * 2019-04-26 2023-07-31 株式会社Fts ブロー成形装置
WO2021225168A1 (ja) * 2020-05-08 2021-11-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成形機用洗浄剤
CN111873374B (zh) * 2020-09-28 2020-12-08 长沙水星包装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纯净水桶吹塑成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6396A1 (de) * 1986-05-15 1987-11-19 Battenfeld Fischer Blasform Spritzkopf zur herstellung von schlaeuchen oder dergleichen
CN1253875A (zh) * 1998-09-25 2000-05-24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生产吹胀薄膜的吹塑模头以及方法
CN1911993A (zh) * 2005-08-08 2007-02-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CN201089212Y (zh) * 2007-07-30 2008-07-23 宁波奇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层共挤中空成型机挤出机头
CN101474892A (zh) * 2007-12-31 2009-07-08 (株)晓星 含有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物的多层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16162A (zh) * 1973-03-13 1974-11-06
JPS6014695B2 (ja) 1979-03-06 1985-04-15 イ−・アイ・デユポン・デ・ニモアス・アンド・カンパニ− 層状成形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416942A (en) 1982-05-21 1983-11-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Laminates of lamellar articles and polyolefins
JPS59138418A (ja) * 1983-01-27 1984-08-08 Toyobo Co Ltd ブロ−成形プラスチツクパイ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4509907A (en) 1983-05-13 1985-04-09 American Maplan Corporation Extrusion head for tubular bodies and hollow profiles
EP0279321A3 (de) * 1987-02-14 1990-05-09 BEKUM Maschinenfabriken GmbH Coextrusionskopf
JP2520823Y2 (ja) * 1991-04-16 1996-12-1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ブロー成形機のパリソン射出ダイス
JP2541054B2 (ja) * 1991-10-16 1996-10-09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ブロ―成形機のダイヘッド
JPH06328634A (ja) 1993-05-26 1994-11-29 Kuraray Co Ltd 燃料用パイプまたはタンク
JPH0723527A (ja) * 1993-06-30 1995-01-24 Toshiba Corp 逆相過電流保護継電器
JP3657282B2 (ja) 1993-08-10 2005-06-08 株式会社クラレ 燃料用パイプまたはタンク
JP2597821Y2 (ja) * 1993-10-13 1999-07-19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クロスヘッド
JP3560354B2 (ja) * 1993-11-04 2004-09-02 東ソー株式会社 押し出し成形機における金型
JP2934409B2 (ja) * 1996-05-17 1999-08-16 花王株式会社 多層ブロー成形装置
JP4697392B2 (ja) 2003-12-26 2011-06-08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バリア性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DE102004028100B4 (de) 2004-06-09 2009-09-17 Thermo-Technik-Systeme Gmbh Extrusionsblaskopf
TWM260406U (en) * 2004-06-23 2005-04-01 Ming Jie Entpr Co Ltd Blow molding container and forming mold thereof
JP4983135B2 (ja) * 2005-08-08 2012-07-25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バリア性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6396A1 (de) * 1986-05-15 1987-11-19 Battenfeld Fischer Blasform Spritzkopf zur herstellung von schlaeuchen oder dergleichen
CN1253875A (zh) * 1998-09-25 2000-05-24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生产吹胀薄膜的吹塑模头以及方法
CN1911993A (zh) * 2005-08-08 2007-02-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燃料阻隔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制品
CN201089212Y (zh) * 2007-07-30 2008-07-23 宁波奇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层共挤中空成型机挤出机头
CN101474892A (zh) * 2007-12-31 2009-07-08 (株)晓星 含有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物的多层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444A (zh) 2013-04-01
CO6870020A2 (es) 2014-02-20
CN103717372A (zh) 2014-04-09
KR20140046425A (ko) 2014-04-18
TWI620648B (zh) 2018-04-11
JP2013014031A (ja) 2013-01-24
EP2727704A1 (en) 2014-05-07
EP2727704A4 (en) 2015-09-02
US20140183092A1 (en) 2014-07-03
WO2013002022A1 (ja) 2013-01-03
RU2013158166A (ru) 2015-08-10
RU2596776C2 (ru) 2016-09-10
BR112013033571A2 (pt) 2017-02-07
US9393748B2 (en) 2016-07-19
EP2727704B1 (en)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7372B (zh) 直接吹塑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体
CN103415569B (zh) 聚乙烯系结构体
CN103260849B (zh) 燃料阻隔性优异的成型加工品
US4792484A (en)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CN105517774B (zh) 聚烯烃系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KR102382305B1 (ko) 폴리올레핀계 구조체
CN104870529A (zh) 聚乙烯系结构体
JP2011162684A (ja) 中空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中空容器
CN106687280A (zh) 中空容器以及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
JP2012245742A (ja) ダイレクトブロー容器
JP4194888B2 (ja) 複合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98892A1 (ja) 中空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60382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構造体
JP2018012210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中空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425422A (zh) 聚乙烯系結構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